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

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

一、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蒙炳坤,周世新,李靖,陈克非,张臣,李朋朋,孙泽祥[1](2021)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原油芳烃分子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意义》文中认为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简称"柴西北")原油的有机质来源、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等,进而认识柴西北原油的成因和富集规律,对柴西北小梁山凹陷和茫崖凹陷古近系—新近系储层来源的41件原油的饱和烃和芳香烃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柴西北小梁山凹陷和茫崖凹陷古近系和新近系储层原油芳香烃化合物分布特征,原油总体上被划分为2类:第一类原油,芳烃化合物以三芳甾烷系列的相对含量最高,萘系列、菲系列、三芴系列和?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次之;第二类原油,芳烃化合物以菲系列的相对含量最高,萘系列、三芴系列、三芳甾烷系列和?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次之。饱和烃和芳香烃中指示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的分子标志物分布特征表明,柴西北小梁山凹陷和茫崖凹陷古近系—新近系储层原油属于半咸水—咸水湖相原油,以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为主,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为辅,原油均处于成熟的演化阶段,该地区古近系—新近系主力烃源岩沉积期的水体具有较强分层程度和还原性。在柴西北小梁山凹陷和茫崖凹陷中,从西北到东南,不同构造带古近系—新近系主力烃源岩沉积期的水体分层程度依次变差,还原性依次降低,成熟度依次升高,表明该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储层油气具有近源成藏的特征,靠近阿尔金山的红沟子、小梁山、咸东和咸水泉构造带是今后原油勘探重要领域,而处于小梁山凹陷和茫崖凹陷斜坡区的油泉子、南翼山、大风山、黄瓜茆和开特米里克构造带是今后原油和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何川[2](2020)在《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及原油分子地球化学表征》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生油气潜力巨大,但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对石炭系烃源岩的认识较为浅薄。本文选取柴达木盆地东部多口钻井岩心及新发现的柴页井原油和天然气样品开展分子地球化学相关研究,为柴达木盆地后期勘探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发育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炭质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以III型干酪根为主,生源母质兼有海相与陆相有机质贡献。烃源岩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在0.74%-1.88%,处于较高的热演化阶段。研究区烃源岩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有一定的偶数碳优势,总体沉积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烃源岩处于较高热成熟阶段,甾烷和萜烷化合物不发育。金刚烷等化合物在样品中广泛发育,表明金刚烷的形成不局限于原油裂解,高演化阶段烃源岩同样可以大量形成金刚烷。2.多环芳烃系列化合物的含量主要受控于热演化程度,样品中多种芳烃指数均与成熟度线性相关,但最为常用的MPI-1指数与实测成熟度相关性差,原因为脱甲基作用导致菲的相对含量变化不规律,故MPI-1不能预测原油或烃源岩成熟度。热成熟度能够改变甲基菲系列化合物生成的速度,相关参数如MPR和MPI-3与成熟度仍有良好的相关关系。3.因原油中无镜质体,无法直接测定成熟度,通常使用分子地球化学中提取的经验公式估算镜质体反射率。但本文研究证实其只在局部成立且与实测值有一定差距,只能指示样品成熟度变化趋势,未经校正时不能作为判定成熟度的依据。4.柴达木盆地在柴页2井石炭系中首次发现油气,这对该区寻找战略油气接替层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原油饱和烃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甾萜烷分布完整,综合各类地球化学参数判定为混合生源。芳香烃馏分以烷基萘和烷基菲为主,含少量芳香甾和其他多环芳烃,经各类地球化学参数如MDR、MPR等换算得到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0.8%到1.0%之间,处于中低成熟阶段。天然气样品为油型气,甲烷的碳同位素换算出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1.77%。受压力、矿物质含量和活化能等多种因素影响,烃源岩与原油样品热演化过程存在差异,致使中低成熟度原油依旧可保存在高成熟烃源岩地层中。本文运用分子地球化学数据对研究区样品进行详细刻画,明确不同化合物中各组分含量随成熟度变化的机理,揭示了低成熟原油与高成熟烃源岩差异演化的机制,指导高成熟地层的勘探与开发。

田继先,李剑,曾旭,孔骅,沙威,郭泽清,张静,付艳双[3](2020)在《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及成藏模式》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发现了中国陆上地质储量最大的基岩气田——东坪气田,其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裂解气,但深层裂解气藏的成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东坪气田以西的坪西和尖顶山构造带,由于不发育侏罗系,新发现的基岩气藏来源不明,影响了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认识。利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东坪地区地质特征对深层裂解气开展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具有原油裂解气,基岩储层中发育沥青包裹体,表明该地区发育古油藏裂解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侏罗系烃源岩以湖相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经历了长期的深埋过程,具备形成原油裂解气的物质基础和温度条件。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的成藏具有早期充油、后期高温裂解、晚期调整的特征。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拓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的勘探领域,对深化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迈,刘成林,田继先,庞皓,曾旭,孔骅,杨赛[4](2020)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新生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前景良好。根据原油和烃源岩中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对柴西原油的成熟度、沉积环境及生物来源等进行了探讨,从而进行原油成因类型划分以及油源对比。研究发现柴西原油显示出低成熟—成熟原油的特征且形成于水体盐度较高的还原性环境,有机质来源为混合源,低等水生植物输入量较大。根据原油的沉积环境、母质来源和成熟度特征,柴西原油可划分为4类:Ⅰ类来自于狮子沟—跃进地区,伽马蜡烷含量高,姥植比低,具有C27甾烷优势,有"翘尾"现象;Ⅱ类来自于切克里克—扎哈泉及南翼山—油泉子一带,伽马蜡烷含量较Ⅰ类低,具有C27甾烷优势,无"翘尾"现象;Ⅲ类来自于大风山、黄瓜峁等地区,具有C29甾烷优势,无"翘尾"现象;Ⅳ类来自于开特米里克地区,伽马蜡烷含量较前3类低,具有C27甾烷优势,无"翘尾"现象。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柴西原油主要来自E3和N1烃源岩。

余金柱[5](2019)在《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东濮凹陷是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其中濮城油田作为东濮凹陷的第二大油气田,油气成因与成藏机制复杂。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濮城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濮城油田原油特征显着:(1)具有典型的盐湖相成因特征:明显的植烷优势(Pr/Ph=0.42)、检测出具有一定含量的β-胡萝卜烷、具有高碳数n C37、n C38正构烷烃优势、富集伽马蜡烷、升藿烷具有“翘尾”特征、多数原油甾烷异构化程度较低等;(2)濮城油田原油总体属于低熟油,少数为正常成熟度原油,C29甾烷???20S/(S+R)、C29甾烷???(14)(???+???)分布范围分别为0.29~0.37、0.28~0.31。(3)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呈两段式分布,与咸水湖相原油的相似,反映两种生源特征。根据成熟度参数,将原油划分为两类,Ⅰ类:沙一段~沙三中亚段原油;Ⅱ类: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原油,Ⅰ类原油具有较低的甾烷异构化程度,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源对比表明,濮城油田原油与濮城洼陷、濮卫洼陷中埋深大于3000m的烃源岩有较好的可比性,濮城沙三上亚段原油与沙三中亚段原油可对比性强,为同源,主要来自于濮城沙三中亚段烃源岩,也有沙三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生烃贡献。濮城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以断块和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2)储层单层厚度薄,特薄层和薄层占绝大多数,储层泥质、碳酸盐含量高,濮城中深层区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低渗储层;(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5)濮城西翼局部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作用,提出濮城中深层油气为“早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袁情[6](2019)在《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烃源岩和原油中甾烷类化合物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部,面积约12×104 km2,其西部南区是盆地第三系咸化湖相烃源岩最为发育的地区。随着在咸化环境中检测到越来越多异常高丰度ββ甾烷类化合物和完整短链甾烷类化合物的现象,咸化环境下甾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成因机制以及地球化学属性越来越到地球化学家们的关注。本文以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烃源岩和原油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咸水湖相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咸水湖相烃源岩和原油中甾烷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利用色谱-质谱(GC-MS)技术系统鉴定和识别了短链甾烷、4-甲基甾烷和羊毛甾烷,重点探讨了咸水湖相中ββ甾烷类化合物和短链甾烷化合物分布特征和形成机理。对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烃源岩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其中烃源岩有机碳含量(TOC)分布于0.02-2.24%,平均值为0.53%;生烃潜量(S1+S2)介于0.02-8.79mg/g,平均值为1.38mg/g;氯仿沥青“A”介于0.001-1.431%,平均值为0.109%,表明大部分烃源岩丰度为中等-好。有机质类型指数降解率(D)介于1.28-64.09%之间,H/C原子比介于0.61-2.35,O/C原子比介于0.01-0.38之间,总体上显示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混合型或腐泥型。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的分布范围为0.404-1.12%之间,大部分烃源岩Ro分布在0.5-1.3%之间,表明研究区烃源岩总体上为低成熟-成熟阶段,部分样品处于未成熟阶段。系统刻画了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两者地球化学特征基本相似。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烃源岩和原油正构烷烃均呈明显的偶奇优势,Pr/Ph分别分布在0.09-0.66和0.23-0.40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32和0.40;伽马蜡烷/C30藿烷比值分别介于0.07-1.88和0.40-1.88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52和0.86;升藿烷系列化合物均呈“翘尾巴”的分布模式,三芴系列化合物中硫芴和芴的含量较高,氧芴较低,表明研究区主体沉积于半咸水-咸水条件下的偏还原的沉积环境。规则甾烷C27、C28、C29主要呈以C27略占优势的不对称“V”分布,三环萜烷化合物中检测到一定含量的C28、C29长链三环萜烷,芳烃化合物中以菲系列化合物为主,表明柴达木盆地烃源岩和原油有机质输入以藻类等水生生物为主,陆源输入为次。通过对烃源岩和原油中规则甾烷化合物异构化组成特征的详细分析,全面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ββ甾烷类化合物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不同碳数ββ甾烷类化合物丰度具有一定的差别,不同碳数ββ甾烷类化合物化合物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柴达木盆地低Pr/Ph、高伽马蜡烷/C30藿烷、高SF/(SF+OF+F)的条件下没有检测到异常高丰度的ββ甾烷化合物,相反,在这种情况下ββ甾烷化合物的相对丰度是最低的,且在Pr/Ph中等、伽马蜡烷/C30藿烷中等、SF/(SF+OF+F)中等条件下检测到较高丰度的ββ甾烷化合物,但其对应烃源岩样品成熟度较高。烃源岩和原油中沉积环和成熟度参数表明研究区ββ甾烷化合物的形成与富集仍主要与热演化程度有关,与咸化环境没有较大的相关性。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GC-MS技术在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除了检测到较为常见的规则甾烷,还检测到较不常见的短链甾烷、4-甲基甾烷、羊毛甾烷和长链烷基甾烷等。短链甾烷化合物中以C26短链甾烷和C21孕甾烷化合物含量最高,C22升孕甾烷和C25短链甾烷次之,C19、C20、C23和C24短链甾烷化合物相对含量较低;4-甲基甾烷的分布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C28﹤C30≤C29和C28﹤C29﹤C30,总体上以C29和C30甲基甾烷为主;羊毛甾烷化合物表现为C30﹥C31﹥C32的分布模式。虽在研究区烃源岩和原油中检测到这些特殊的甾烷类化合物,但甾烷类化合物仍以规则甾烷为主,短链甾烷、4-甲基甾烷的相对含量均较低。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烃源岩和原油中短链甾烷化合物内组成关系表现出均一性,相连碳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不相连碳数之间也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总体而言,C21孕甾烷和C22升孕甾烷与其他短链甾烷之间的相关性最好,C25短链甾烷次之,C26短链甾烷与其他短链甾烷化合物之间相关最差。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表明短链甾烷化合物的形成与富集受多种因素影响。沉积环境参数(Pr/Ph、伽马蜡烷/C30藿烷、SF/(SF+OF+F))表明强还原、高盐的沉积环境是短链甾烷化合物形成的基本因素,半咸水-咸水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短链甾烷类化合物的形成与富集;母质来源参数(C24TeT/C26TT、C24TeT/C23TT、(C28TT+C29TT)/C30藿烷和C27/C29规则甾烷)表明短链甾烷类化合物的母质来源主要与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有关;成熟度参数(C29-20S/(20S+20R)、C29-ββ/(ββ+αα)、C29重排藿烷/C29藿烷、C30重排藿烷/C30藿烷、2,3,6-TMN/(1,4,6+1,3,5-TMN)和4-MDBT/(4-MDBT+1-MDBT))表明成熟度的增加有利于短链甾烷类化合物的形成与富集。

张昭[7](2019)在《柴达木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是我国西部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截至目前为止,该区的油气三级储量已过亿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结合前人对英西地区沉积、构造背景的研究成果,本次研究运用X衍射全岩成分分析、扫描电镜自然面及氩离子抛光面观察、显微镜薄片观察、物性测试分析及岩心观察等多种储层样品测试观察手段,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统计梳理,从而完成对研究区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并结合该区烃源岩特征、储层发育史、盐岩盖层及油气运移特征等要素,对研究区油气富集模式进行总结。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英西主要产油层系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常分为盐间及盐下油层组,盐下油层组相对盐间油层组具有更好的物性特征。研究区储层以碳酸盐岩为主,目的层系优质储层主要为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以白云石基质晶间孔及微裂缝为主,还有部分溶蚀孔。通过荧光镜下及扫描电镜背散色观察,白云石基质晶间孔及部分微裂缝显示出良好的含油性。(2)研究区白云岩为咸化湖环境下准同生交代作用形成,结合物性资料、全岩成分扫描数据及白云化作用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推算论证可知英西E32储层中白云石基质晶间孔成因为碳酸盐岩矿物白云化过程中形成的收缩晶间孔。数据分析表明白云石晶间孔远大于油气分子大小,烃类及其他气体分子可在其中有效流动,晶间孔可作为有效储集空间。(3)英西E32地层中的裂缝较为发育,对油气藏形成起着重要的储集、通道作用,盐间部分充填裂缝及断层还起到封盖作用。裂缝形成主要受喜山中后期所控制的构造运动有关,预测软件结果表明,裂缝分布由区域内的断层带控制。裂缝带密集区储层常具有较好的“孔缝洞”组合特征,处于其中的油气井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4)英西地层溶蚀孔洞有两方面的成因,一方面是成岩过程中有机酸对基质晶间孔及部分陆源碎屑的溶蚀,另一方面为TSR过程中产生H2S对硫酸盐及黄铁矿的溶蚀。根据观察统计及成因分析,溶蚀作用对英西储层物性提升有限。(5)英西E32地层上部沉积较厚盐层,盐间及盐下发育以碳酸盐岩和泥岩为主的优质烃源岩,在N1~Q地质时期中,油气充注运移与圈闭形成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形成了英西较大规模碳酸盐岩油气藏。盐间油层组主要为生储盖组合控制的构造油气藏,盐下油层组主要为近源岩性油气藏。

纪红[8](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包建平,吴浩,朱翠山,王志峰,汪立群,陈琰,周飞[9](2018)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牛东地区煤成油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认为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牛东地区和冷湖构造带原油中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对比研究,首次提出牛东地区原油属于典型煤成油。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具有高的Pr/Ph比值(3.05.5),在Pr/nC17与Ph/nC18关系图上分布在偏氧化的区域,明显富含树脂体生源的海松烷类标志物,而指示藻类贡献的C27甾烷明显偏低,表明陆源有机质是主要原始生烃母质,且总体偏低的新藿烷和重排藿烷这一特征也与煤和碳质泥岩的形成环境相吻合。而冷湖构造带原油的Pr/Ph比较低(<3.0),在Pr/nC17与Ph/nC18关系图中分布在氧化—还原环境之间的过渡区域,树脂体生源的海松烷类标志物含量明显偏低,而与藻类输入有关的C27甾烷明显偏高,新藿烷和重排藿烷含量中等,这与淡水湖相泥岩的特征相吻合,表明它们属于淡水湖相原油。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下侏罗统不同岩性烃源岩与相关地区原油中海松烷类标志物的相对组成特征表明,牛东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煤,而冷湖构造带上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湖相泥岩,这与该地区下侏罗统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吻合的,由此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煤成油的勘探值得关注。

赵钦阳[10](2018)在《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砂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常规油气开采难度不断加大,同时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国外油气资源的加重依赖使得包括油砂在内的非常规油气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油砂资源主要分布在包括柴达木盆地的西部盆地中,而柴达木盆地西部为盆地内油气资源的最富集区,因此柴西地区油砂是研究柴达木盆地油砂资源的首选。本文在柴西古、新近系构造、沉积演化和区域地质背景的认识基础上,以地面调查的方式落实研究区油砂厚度,分布;以岩心为基础,通过普通薄片,荧光薄片、确定油砂岩石学,物性、含油性特征;以地震资料认识油砂构造特征,通过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油砂的品质及油源,最终认识柴西地区油砂矿地质条件、探讨成矿规律,为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柴西油砂矿主要出露于构造高点,沿着背斜两翼分布,发育地层为上油砂山组、下油砂山组、下干柴沟组。岩石学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有较低的成熟度,储层为低—中孔,低—中渗储层。平均含油率分布在2.5-5%。柴西地区油砂油中饱和烃含量很高,饱和烃含量约为67.07%;芳香烃分布在约为13.35%;非烃组分约为17.37%。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指示油砂油的母质为咸水湖水生生物,烃源岩为柴西第三系烃源岩。其中原始常规油气成藏为油砂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构造运动控制了油砂矿形成的时机,富油凹陷及其烃类性质控制了油砂矿的分布和含油率,储层特征控制了油砂的分布及含油率上限,盖层特征及其储盖组合控制了油砂的含油率下限,断层为油砂矿的形成提供了运移通道。

二、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原油芳烃分子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样品和实验
3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
4 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4.1 芳香烃组成特征
    4.2 母源与沉积环境
        4.2.1 萘系列
        4.2.2 菲系列
        4.2.3 联苯系列
        4.2.4 三芴系列
        4.2.5 三芳甾烷系列
    4.3 原油成熟度
        4.3.1 萘系列
        4.3.2 菲系列
        4.3.3 二苯并噻吩系列
5 油气富集规律
6 结论

(2)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及原油分子地球化学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演化
    2.4 研究区石炭系烃源岩展布
3 样品分析及烃源岩宏观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与实验
    3.2 烃源岩宏观地球化学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表征
    4.1 饱和烃特征
    4.2 芳香烃特征
    4.3 芳烃成熟度参数估算等效反射率的有效性探讨
    4.4 本章小结
5 原油样品地球化学特征
    5.1 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5.2 芳烃分布特征
    5.3 天然气样品成熟度特征
    5.4 原油与烃源岩的差异演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3)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 裂解气成因鉴别
4 原油裂解气的形成条件
    4.1 生油物质基础
    4.2 原油裂解条件
5 原油裂解气的成藏过程
6 地质意义
7 结 论

(4)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与实验
2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
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1 链烷烃系列组成与分布特征
    3.2 萜藿烷系列组成与分布特征
        3.2.1 萜烷系列
        3.2.2 藿烷系列
        3.2.3 伽马蜡烷
    3.3 甾烷系列组成与分布特征
4 原油成熟度
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6 油源对比
    6.1 烃源岩特征
    6.2 生物标志物参数对比
    6.3 不同地区油源对比
        6.3.1 狮子沟-跃进地区油源对比
        6.3.2 切克里克—乌南地区油源对比
        6.3.3 南翼山地区油源对比
7 结论

(5)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盐湖相盆地原油及烃源岩研究进展
        1.3.2 存在问题
    1.4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2.4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样品前处理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4.1 油气分布特征
    4.2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4.2.1 原油物性特征
        4.2.2 原油族组分特征
    4.3 原油饱和烃特征
        4.3.1 原油链烷烃特征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4 原油芳烃特征
    4.5 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4.6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5.1 烃源岩分布与发育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5.3.1 族组成特征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5.3.3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
        5.3.4 芳香烃特征
第6章 油气成因机制
    6.1 油源分析
        6.1.1 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定性对比
        6.1.2 甾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6.1.3 萜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6.1.4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参数定量对比
    6.2 烃源岩生烃模式与生烃机制分析
    6.3 油气运移与成藏特征
        6.3.1 油气运移
        6.3.2 油气成藏特征
    6.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6.4.1 油气藏温压特征
        6.4.2 油气藏储层特征
        6.4.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4.4 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烃源岩和原油中甾烷类化合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甾烷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柴达木木盆地地质概况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样品与实验
第3章 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第4章 规则甾烷化合物分布特征
    4.1 烃源岩和原油规则甾烷化合物内组成
    4.2 甾烷异构化组成特征
    4.3 ββ甾烷类化合物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关系
第5章 短链甾烷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5.1 短链甾烷类化合物的鉴定
    5.2 烃源岩和原油中短链甾烷类化合物的组成
    5.3 短链甾烷类化合物内组成关系
    5.4 短链甾烷类化合物与生标之间的关系
第6章 其他甾烷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6.1 4-甲基甾烷化合物的组成特征
    6.2 羊毛甾烷化合物组成特征
    6.3 甾烷类化合物组成特征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柴达木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区域构造特征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
第3章 储层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矿物特征描述
        3.1.2 研究区矿物成分定量化分析及对比
    3.2 储层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
        3.2.1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3.2.2 储层物性特征描述
    3.3 晶间孔发育特征
        3.3.1 晶间孔含油性分析
        3.3.2 晶间孔类型
    3.4 裂缝发育特征
        3.4.1 裂缝类型
        3.4.2 裂缝含油性分析
第4章 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4.1 晶间孔储集作用
        4.1.1 晶间孔形成机理
        4.1.2 晶间孔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2 裂缝的通道性、储集性及部分盐间裂缝的封盖作用
        4.2.1 研究区裂缝成因
        4.2.2 研究区裂缝与油气关系
    4.3 有机酸及TSR对储层溶蚀作用
        4.3.1 有机酸对储层溶蚀作用
        4.3.2 TSR对储层溶蚀作用
    4.4 储层预测
        4.4.1 储层评价
        4.4.2 “甜点”储层预测
第5章 油气成藏
    5.1 烃源岩特征
        5.1.1 烃源岩形成时间及成因
        5.1.2 烃源岩特征
    5.2 储层发育史
        5.2.1 储层各主控因素关系
        5.2.2 储层形成时间及成因
    5.3 盐类矿物与油气关系
        5.3.1 盐类矿物类型及成因
        5.3.2 盐类矿物与油气关系
    5.4 油气运移特征
        5.4.1 油气运移通道及动力
        5.4.2 储层油气充注史
    5.5 油气成藏模式
        5.5.1 油气藏类型及特点
        5.5.2 油气富集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A 英西地区S49-1及S41-2井孔隙度测试数据(27℃测定)
附表B 英西地区S49-1及S41-2井渗透率测试数据(27℃测定)
附表C 英西地区S49-1及S41-2井X衍射全岩成分分析数据
致谢

(8)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柴达木盆地北缘牛东地区煤成油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和样品分析
    1.1 地质概况
    1.2 样品特征
    1.3 实验分析
2 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
    2.1 链烷烃系列
    2.2 萜烷系列
        2.2.1 三环萜烷系列和四环萜烷
        2.2.2 二萜烷类
        2.2.3 三萜烷类
    2.3 甾烷系列
3 原油成因类型与来源及其意义
    3.1 原油成因类型与来源
    3.2 牛东地区煤成油发现的意义
4 结论

(10)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砂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油砂的概念
        1.3.2 全球油砂的分布及资源量
        1.3.3 油砂的组成
        1.3.4 油砂的油藏特征
        1.3.5 油砂油的成因
        1.3.6 柴达木油砂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柴达木构造背景
        2.1.1 板块构造背景
        2.1.2 盆地结构
        2.1.3 构造演化
        2.1.4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及分区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中生界地层特征
        2.2.2 第三系地层特征
    2.3 沉积特征与演化
        2.3.1 古新世路乐河组
        2.3.2 早始新世下干柴沟组
        2.3.3 渐新世上干柴沟组
        2.3.4 早中新世下油砂山组
        2.3.5 晚中新世上油砂山组
        2.3.6 上新世狮子沟组
        2.3.7 第四纪
第3章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砂地质特征
    3.1 油砂地表分布特征
        3.1.1 干柴沟地表构造特征
        3.1.2 红沟子油砂地表特征
        3.1.3 油砂山地表油砂地质特征
    3.2 柴西油砂储层特征
        3.2.1 岩石学特征
        3.2.2 储层物性特征
        3.2.3 储层含油性特征
    3.3 柴西油砂地球化学特征
        3.3.1样品采集及实验
        3.3.2 红沟子油砂地化特征
        3.3.3 油砂山油砂地化特征
第4章 成矿条件讨论
    4.1 油气成藏奠定基础
    4.2 构造运动控制
    4.3 潜水面和地形控制
    4.4 富油凹陷及其烃类性质
    4.5 储层特征的影响
    4.6 盖层特征及其储盖组合
    4.7 断层和构造抬升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原油芳烃分子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意义[J]. 蒙炳坤,周世新,李靖,陈克非,张臣,李朋朋,孙泽祥.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1(05)
  • [2]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及原油分子地球化学表征[D]. 何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及成藏模式[J]. 田继先,李剑,曾旭,孔骅,沙威,郭泽清,张静,付艳双. 石油学报, 2020(02)
  • [4]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 张迈,刘成林,田继先,庞皓,曾旭,孔骅,杨赛.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1)
  • [5]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D]. 余金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柴达木盆地咸水湖相烃源岩和原油中甾烷类化合物特征研究[D]. 袁情. 长江大学, 2019(10)
  • [7]柴达木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D]. 张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8]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9]柴达木盆地北缘牛东地区煤成油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 包建平,吴浩,朱翠山,王志峰,汪立群,陈琰,周飞. 地质学报, 2018(05)
  • [10]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砂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D]. 赵钦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标签:;  ;  ;  ;  ;  

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