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right Red Luminescence from Novel Europium Complex Sensitized by Dibenzamide(论文文献综述)
方蓉[1](2021)在《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稀土铕、铽荧光高分子不仅具有小分子荧光配合物的优良发光特性,同时具有高分子材料的柔韧性、可成型加工性及与其它高分子良好的相容稳定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以铕、铽离子为发光中心,选择适当的配体,合成了含羟基的功能性单体,通过与二异氰酸酯的加成反应,引入到聚氨酯高分子链中,形成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并作为荧光剂掺杂到水性聚氨酯中,得到键合型稀土高分子荧光剂/水性聚氨酯复合体系。本文主要工作内容:1、以Eu3+为发光中心、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邻菲罗啉、二羟甲基丙酸为配体,制备了含羟基的铕功能性单体。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与化学式Eu(TTA)2DMPAphen基本相符,3381 cm-1的红外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佐证了DMPA参与了配位,形成了含羟基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初始分解温度为206.4℃,当失重4.7%的温度为在206.4-303.7℃;荧光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的激发峰波长在395 nm处,最强发射峰位在614 nm处,表现为Eu3+红色荧光特性。2、以Tb3+为发光中心、邻菲罗啉、苯甲酸、二羟甲基丙酸为配体,制备了含羟基的铽功能性单体。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与化学式Tb(BA)2DMPAphen基本相符,其3381 cm-1的羟基吸收峰佐证了DMPA参与了配位,形成了含羟基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初始分解温度为139℃,当失重为5%时,分解温度为291.1℃;荧光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的激发波长为255 nm,发射波长为550 nm,表现为Tb3+的特征绿色荧光。3、通过与二异氰酸酯的加成反应,将Eu(TTA)2DMPAphen、Tb(BA)2DMPAphen功能性单体引入到聚氨酯分子链中,制备了一系列键合型稀土铕、铽高分子荧光剂Eu(TTA)2DMPAphen-WPUs、Tb(BA)2DMPAphen-WPUs。TG、DSC、XRD和荧光光谱的分析表明:Eu(TTA)2DMPAphen-WPUs和Tb(BA)2DMPAphen-WPUs荧光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初始分解温度分别为230℃和225℃左右,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在-32.1和-31.8℃左右;Eu(TTA)2DMPAphen-WPUs和Tb(BA)2DMPAphen-WPUs分别在衍射角2θ为19.89°和19.96°处有一个衍射峰,表现为非晶态;在配合物质量分数0%-1%的范围内,发光材料发射光谱强度随稀土离子的增加而增加,没有发生荧光猝灭。4、将Eu(TTA)2DMPAphen-WPUs、Tb(BA)2DMPAphen-WPUs以掺杂的方式其掺杂到水性聚氨酯中,制备了Eu(TTA)2DMPAphen-WPUs/WPUs、Tb(BA)2DMPAphen-WPUs/WPUs复合体系,同时作为对比,直接将Eu(TTA)2DMPAphen掺杂到水性聚氨酯中,制备了Eu(TTA)2DMPAphen/WPUs。样品的TG、DSC、流变行为、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它们的热稳定性相差不大,初始分解温度均在124℃,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在-33.3℃左右,流变行为均表现为典型的剪切变稀,Eu(TTA)2DMPAphen/WPUs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Eu(TTA)2DMPAphen-WPUs/WPUs,表明羟基的高能振动降低了Eu(TTA)2DMPAphen/WPUs的发光强度,也进一步佐证了键合型高分子的形成。
王涛[2](2021)在《基于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OLEDs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技术已然家喻户晓,至今为止,诸如智能手机、电视、照明等越来越多的OLEDs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尽管如此,持续提升器件的效率和寿命仍有重要意义。空穴传输材料作为OLEDs器件中的一种重要功能层材料,起到传输空穴维持载流子平衡的作用。开发合成绿色简单、热稳定性良好、能级合适、高空穴迁移率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有助于实现各类高性能发光器件,降低器件成本。现有技术一大严重问题就是深蓝光效率和寿命低下的问题。开发可用于深蓝光器件的发光材料刻不容缓,但是如何平衡深蓝光发射和实现高效发光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本文(1)选取了螺芴氧杂蒽这一经典有机半导体母核,着眼于新型空穴传输材料和深蓝光发光材料这两大主题进行分子设计,通过选取不同的取代基团实现目标材料的性能要求,并探究在各类器件中的应用。本文从有机材料合成、材料表征到器件制备与测试,完成了OLED材料开发研究的全过程。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螺芴氧杂蒽母核和苯基萘胺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螺[芴-9,9’-氧杂蒽]-2’,7’-二-(N1,N3-二-1-萘基-N1,N3-二苯基-1,3-苯二胺(DPNA-SFX)和螺[芴-9,9’-氧杂蒽]-2’,7’-二-(N1,N3-二-1-萘基-N1,N3-二苯基-1,3-苯二胺(DOPNA-SFX)。系统分析了它们的热学、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得益于螺环结构的存在,两种材料均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通过制备单载流子器件研究两种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两者均大于商业化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成功地将这两种材料用于RGB三色磷光器件中,器件性能均优于NPB基器件。其中,基于DPNA-SFX绿光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89.8 cd A-1,最大功率效率为94.2 lm W-1,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4.7%。在亮度为1000 cd m-2时的效率滚降仅为2.0%。而红光器件性能则更为优异,最大电流效率为41.1 cd A-1,最大功率效率为46.4lm W-1,最大外量子效率为34.7%。考虑发光峰的位置和纯度,这是目前以铱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红光磷光器件实现纯正红色发光的最高效率值。在亮度为1000 cd m-2时的外量子效率仍可以维持在33.3%,效率滚降仅为4.0%。2、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螺芴氧杂蒽母核和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的小分子蓝光材料N2,N7-双(二苯并[b,d]呋喃-4-基)-N2,N7-二苯基螺[芴-9,9’-氧杂蒽]-2,7-二胺(SFX-DBF)和N2,N7-双(二苯并[b,d]噻吩-4-基)-N2,N7-二苯基螺[芴-9,9’-氧杂蒽]-2,7-二胺(SFX-DBT)。同样地,分析了它们对应的热学、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两种材料均具有宽带隙、高三线态能级和深蓝光发射特性。两种材料具有相似的吸收和发射光谱曲线,并且在溶液和薄膜中都可以实现深蓝光发射。成功制备了基于SFX-DBF和SFX-DBT的非掺杂器件、普通荧光主体掺杂器件、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主体掺杂器件和TADF敏化掺杂器件,全面研究它们在不同器件体系中的性能变化,并与商业化蓝光荧光材料对比。器件研究结果表明,SFX-DBF和SFX-DBT的非掺杂器件可以成功实现深蓝光发射,色坐标分别达到(0.16,0.03)和(0.16,0.04)。使用二[2-((氧代)二苯基膦基)苯基]醚(DPEPO)作为主体的掺杂器件可以在保持深蓝光发射的同时提高发光效率,使用商业化主体材料LBH001作主体的掺杂器件效率也有所提升但发光峰发生红移。改用TADF材料双[4-(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苯基]硫砜(DMAc-DPS)作主体后,基于SFX-DBF和SFX-DBT的器件效率基本不变,但发射峰进一步红移,综合性能显着下降。以DPEPO为普通掺杂主体,TADF材料为敏化剂的器件性能均得到极大提升,其中,基于商业化发光材料LBD001的敏化器件实现了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外量子效率分别为32.15 cd A-1,33.67 lm W-1,20.77%,接近基于TADF发光客体的器件性能,但仅实现普通蓝光发射,对应色坐标(0.16,0.20)。
齐海娜[3](2021)在《双各向异性导电磁光多功能Janus膜的构筑与性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各向异性导电膜(ACFs)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中I型各向异性导电膜沿膜厚度方向导电,而沿膜面绝缘,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传感器等领域;II型各向异性导电膜沿着膜面两个垂直方向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而沿着膜厚方向绝缘,目前正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新型多功能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研发已成为电子工业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光电磁多功能一维纳米材料已成为多功能材料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与单一功能材料相比,荧光-导电-磁性多功能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当荧光、导电和磁性物质直接相互混合时存在不利影响。为了降低各种物质之间的不利影响,提高材料的性能并且满足特殊的电子器件等对导电方向的需求,需要构筑特殊结构的光电磁多功能一维纳米材料。本论文针对于光电磁多功能一维纳米材料和各向异性导电膜两个科学研究热点,并将其结合起来进行详细地研究。以构筑的一维纳米结构为构筑单元,利用电纺技术构筑了Janus膜,并赋予其双各向异性导电、磁性和荧光等性能。在此基础上将二维(2D)的Janus膜以不同的策略进行卷曲得到了衍生新颖的三维(3D)Janus管和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进一步创新性地将芴类光电导材料引入Janus膜中,得到各向异性光电导膜。利用光来控制各向异性光电导膜的绝缘与导电状态,实现非各向异性导电与各向异性导电的转换。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光电磁等特性,提出了不同于Janus结构的赝Janus结构。赝Janus结构与传统的Janus结构具有不同的对称性,在宏观上增加了功能分区,微观分区和宏观分区高度集成,实现了优异的多功能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并轴以及单轴电纺技术制备了{[Eu(BA)3ph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胺(PANI)/PMMA]}⊥{[Eu(BA)3phen/PMMA]//[PANI/PMMA]}&[Fe3O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红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双层Janus膜和{[PANI/PMMA]//[PMMA/Tb(BA)3phen]⊥[PANI/PMMA]//[PMMA/Tb(BA)3phen]}&[Fe3O4/聚丙烯腈(PAN)]绿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双层Janus膜,对其临界厚度、磁性、荧光和导电性能等进行了详细地研究,阐明了光电磁相互作用影响机制。利用Janus纳米带为构筑单元,减少了荧光-导电-磁性三种物质之间的不利影响,使上层Janus膜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和高的导电各向异性。通过改变稀土配合物,Fe3O4纳米颗粒以及PANI的含量,实现荧光-磁性和导电各向异性的可调性。在阵列膜中通过微观分区和宏观分区的高度集成,实现了材料的优异的多功能性。2.首次提出了3D双壁Janus管以及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新概念。首先利用电纺技术,设计并构筑{[Eu(BA)3phen/PMMA]//[PANI/PMMA]}⊥{[Tb(BA)3phen/PMMA]//[PANI/PMMA]}&(Fe3O4/PMMA)磁性-红绿双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Fe3O4/PMMA]//[PANI/PMMA]}⊥{[Eu(BA)3phen/PMMA]//[PANI/PMMA]}&[Tb(BA)3phen/PMMA]绿色荧光-磁性-红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和{[Fe3O4/PMMA]//[PANI/PMMA]}⊥{[Tb(BA)3phen/PMMA]//[PANI/PMMA]}&[Eu(BA)3phen/PMMA]红色荧光-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然后将三种Janus膜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卷曲即可得到3D双壁Janus管以及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双壁Janus管的内管或外管为Janus结构,完全旗帜形结构是2D Janus膜与3D双壁Janus管的结合。3D双壁Janus管和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具有与2D Janus膜类似的性能。此外,通过改变不同功能区的性质和Janus纳米带的排列方式,可以调节3D或3D+2D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特性。为设计和构筑新型多功能纳米材料提供了新思路。3.利用光电导现象实现了各向异性导电,提出了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膜,光刺激响应增强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和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的新概念。设计并利用电纺技术构筑了[高浓度2,7-二溴-9-芴酮(H-DF)/聚偏二氟乙烯(PVDF)/PVP]//[低浓度DF(L-DF)/PVDF/PVP]各向异性光电导膜、[PANI/DF/PMMA]//[Eu(TTA)3(TPPO)2/PMMA]&(Na YF4:Yb3+,Tm3+/PAN)光刺激响应增强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和[H-DF/PVDF/PVP]//[Fe3O4/PVDF/PVP]&[低浓度DF(L-DF)/PMMA]开关型各向异性光导Janus膜。在紫外光照射下,沿Janus纳米纤维/带的长度方向具有导电性,垂直于Janus纳米纤维/带的长度方向具有绝缘性,导致各向异性导电。当ACFs中含有PANI时,通过无光照到有光照的转变,可以提高ACFs的导电性以及各向异性程度。研究了DF的含量和不同模板聚合物对样品光电导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其影响机制。通过调节DF的浓度和存在环境,实现了DF从单体发光(紫色荧光)到聚集态发光(绿色荧光)的转变。采用不同的卷曲策略对二维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进行卷曲,得到了具有良好各向异性光电导、磁性和荧光特性的3D和3D+2D材料。4.受太极图中阴阳鱼的启发,提出了一种与Janus结构不同的结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赝Janus结构。赝Janus结构可以看作是通过垂直翻转Janus结构的一侧得到的新结构。阴阳鱼结构是一种典型的赝Janus结构,本文中以阴阳鱼结构膜为例通过电纺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多模发光和双各向异性导电的赝Janus结构膜(简称PF)。PF的两个鱼状结构区域由[(Na YF4:Yb3+,Er3+)/PMMA]//[PANI/PMMA]和[(Na YF4:Yb3+,Er3+)/PMMA]//[PANI/PMMA]Janus纳米带构成,两个眼睛区域由Tb(BA)3phen/PVP和Eu(BA)3phen/PVP纳米纤维组成。宏观上,PF实现了四个功能分区;微观上,利用Janus纳米带实现了两个功能分区。在PF中,微观分区和宏观分区高度集成避免了不同功能间的不利的相互干扰。因此PF具有良好的双各向异性导电、上下转换多模发光。赝Janus结构的设计也适用于构筑其它具有不同结构或性能的多功能材料。
姚志伟[4](2021)在《基于手性传递的双β-二酮稀土螺旋体的CPL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性稀土超分子由于其独特的圆偏振发光性质而广泛应用于手性光学信息存储、手性传感和手性光学成像等领域。然而,由于天然的手性源有限及合成路线繁锁等因素限制了对映体纯的稀土螺旋体的合成。因此本文通过手性传递策略构筑了两个系列光学纯的双-β-二酮稀土螺旋体,并对其结构和圆偏振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设计并合成了以二苯硫醚为间隔基的双-β-二酮配体L,与稀土离子和非手性辅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以摩尔比(L1:Ln3+:Phen=3:2:2)合成了外消旋体Ln2L3(Phen)2(Ln=Eu和Gd)。X单晶衍射证明Eu2L3(Phen)2是双核三股螺旋结构,光物理测试表明Eu2L3(Phen)2的发光量子产率为31%。同时,我们将手性膦氧作为辅配体(R/S-BINAPO)与配体和稀土离子以(L:Ln3+:R/S-BINAPO=3:2:2)的摩尔比进行超分子自组装。光谱和半经验量化计算表明手性辅配体的引入成功诱导了一对光学纯的双核稀土螺旋体的合成。基于β-二酮单元良好的敏化能力和螺旋体的手性放大作用,光物理测试表明Eu2L3(R/S-BINAPO)2的发光量子产率为34%,|glum|达到0.112。设计并合成了以联苯衍生物为间隔基的双-β-二酮配体L’,其与Ln3+离子以摩尔比2:1自组装形成双核四股外消旋体(HEt3N)2Ln2L?4。通过用手性抗衡离子胍盐1,3-双(R/S)-1-苯基乙基胍氢溴酸盐(R/S-BPG)代替非手性抗衡离子HNEt3+来诱导并分离手性螺旋产物。光谱表明了一对对映体纯的稀土配合物的成功构筑。此外,圆二色谱和圆偏振发光光谱进一步证明溶液中存在稳定的基态和激发态手性。光物理测试表明(R/S-BPG)2Eu2L’4的发光量子产率为51%,|glum|达到0.105。以上结果表明手性辅配体和抗衡离子传递策略可以有效地构筑具有良好圆偏振发光性能的材料。
秦博文[5](2021)在《基于V-型羧酸配体与氮杂环配体的多功能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于具有可调节的多孔结构和高的孔隙率,以及在气体吸附与分离、荧光传感、能源存储与转换、分子基磁体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与单一配体构筑的多孔MOFs相比,由不同构型的氮杂环配体和羧酸配体共同制备的MOFs具有以下优势:1.可同时引入多个功能性基团;2.在保持框架完整性的前提下,允许部分配体缺失并产生结构缺陷;3.可制备协同表现两种互补或互异性质的多功能MOFs。考虑到混合配体策略制备MOFs的优点,我们选用V-型4,4’-二羧基二苯醚(H2OBA)和不同构型的氮杂环配体通过调节中心离子构筑了一系列功能性MOFs,并根据结构特点,探究了材料在检测、吸附、发光与储能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使用H2OBA和含有共轭π电子体系的辅助氮杂环配体PTD,我们合成了具有3D三重互穿结构的荧光多孔Zn-MOF[Zn2(OBA)2(PTD).2DMF.2H2O]n(化合物1)和同构的Co-MOF[Co2(OBA)2(PTD).3DMF.CH3CH2OH.5H2O]n(化合物2)。化合物1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强度,可以通过荧光淬灭选择性地检测Cu2+和Cr2O72-。化合物1封装镧系(Ln3+)离子的研究表明:Ln3+掺杂化合物的发光颜色可以覆盖整个可见光区,显示出作为发光和防伪条码材料的应用潜力。将化合物1浸泡在含有Ln3+离子(Eu3+/Tb3+,13/7)的DMF溶液中,实现了化合物1的白光发射。化合物2对CO2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热,在CH4/CO2混合气体中对CO2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吸附。(2)在体系(1)配体组合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条件,合成了由三核钴节点构筑的非互穿3D柱-层Co-MOF[Co3(OBA)3(PTD)(H2O)2.2DMA.H2O]n(化合物3)。该化合物在1分钟内对CH2Cl2表现出高效的溶剂致变色行为,并能反复传感至少200次。化合物3可以简单方便地区分CH2Cl2、CHCl3和CCl4。基于化合物3,我们组装出滴管检测器作为实用型检测CH2Cl2的传感器。同时,通过简单有效的退火处理,得到了由化合物3衍生的多孔Co3O4材料。电化学分析证实:该Co3O4显示出高效且稳定的锂离子存储能力(200 m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115次放充电循环后容量保持为1081.75m Ah g-1)和优良的倍率性能。(3)在以上两个体系的基础上,将PTD替换为V-型双齿氮杂环配体L1,我们合成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1D微孔荧光MOF[Cd(OBA)(L1).0.75DMA]n(化合物4)。化合物4的孔尺寸为10.2?,在273 K和298 K下吸附CO2的量远高于CH4。同时,化合物4在1 atm,77 K下的H2吸附量为165.2 cm3 g-1。通过荧光淬灭,该化合物可以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水中的Cr3+、Cr O42-和Cr2O72-,对应的检测限分别为10.25、0.30和9.18μM。含有化合物4的荧光试纸可以有效地检测这三种离子。(4)在体系(3)的基础上,我们改变金属盐为Zn SO4.7H2O和Co SO4.7H2O,合成了两个同构的MOFs[(CH3)2NH2]6[M6(OBA)6(L1)3(SO4)2].SO4.x(solvent)(M:Zn:5,Co:6)。阴离子SO42-连接了三个金属中心,形成了次级建筑单元(SBU)[M3(SO4)(COO)6]。OBA2-和L1配体将SBUs连接起来,得到2D互穿三柱-双层结构。化合物5在水中和不同的有机溶剂中高度稳定。同时,化合物5是第一个可以同时选择性检测Ni2+和PO43-的荧光MOF,检测限分别为0.46和6.5μM。(5)为了进一步拓展结构的丰富性,我们使用对称的三齿氮杂环配体L2替换双齿氮杂环配体,设计并制备了一个多孔锌基MOF[Zn(OBA)2(L2).2DMA]n(化合物7)。化合物7能够在不同沸腾的有机溶剂和p H值在2-12的水溶液中稳定存在。在290 nm波长光的激发下,该化合物在360 nm处有强烈的荧光发射。化合物7对水溶液中Fe3+、Cr O42-和Cr2O72-的检测表现出高的选择性,且抗干扰能力强。化合物7检测时间短,对Fe3+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超低的检测限(1.06μM)。同时,化合物7通过简单再生可以重复检测Fe3+、Cr O42-和Cr2O72-六次。我们制备出含有化合物7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基质膜(MMM)。该MMM可以对Fe3+、Cr O42-和Cr2O72-快速检测,并可以实现与分析物分离后迅速再生。我们的工作表明:混合配体策略在构筑多功能MOFs材料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优势。
白超[6](2021)在《镧系配合物共价修饰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镧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优异的发光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光学器件、发光传感器、临床诊断、荧光免疫探针、激光材料和远程通信等领域。本文以设计和合成具有可调发光性质的新型镧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为主要目的,选用四种双功能桥联有机配体将镧系配合物共价接枝在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基质成功地制备了三大类新型发光镧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使用FT-IR、Raman、XPS、PXRD、SEM、TEM、EDS、TGA和PL对得到的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杂化材料依赖于镧系离子化学计量比、激发波长和金属离子浓度的可调荧光发射,并探索了杂化材料对有机溶剂NB和Al3+离子的荧光检测能力。全文分为七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综述了镧系硅基、钛基和其它基质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第二章选择β-二酮配体(Htta,Hacac,Htfacac,Hhfac,Hbfa和Hdbm)与EuIII和TbIII盐在一定条件下成功制备了6类镧系配合物Ln(β-diketone)3(H2O)n,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异金属配合物中存在TbIII到EuIII的能量传递。第三章选用硅烷基化的2,2’:6’,2’’-三联吡啶(TESPIC-tpy)作为连接子,将镧系配合物Eu(tta)3和Ln(dbm)3(Ln=Eu,Tb)锚定在Nano SiO2的表面,成功地制备了杂化材料Nano SiO2-TESPIC-tpy-Ln(β-diketone)3(β-diketone=tta,dbm),对它们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ESPIC-tpy配体可以与β-二酮配体共同敏化中心LnIII离子的发光,实现了从配体到LnIII离子能量的部分或全部传递。此外,异金属杂化材料Nano SiO2-TESPIC-tpy-Eu0.5Tb0.5(dbm)3可作为白光发射材料,杂化材料中存在TbIII到EuIII的能量传递,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3.2%。第四章选用4’-羧基-2,2’:6’,2’’-三联吡啶(Hctpy)作为连接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发光杂化材料Ln(β-diketone)3ctpy-TiO2(Ln=Eu,Tb,β-diketone=Hacac,Htfacac,Hhfac和Hbfa),对它们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金属杂化材料的可调荧光发射依赖于镧系离子的化学计量比。随着EuIII/TbIII摩尔比的增加,发射光的颜色实现了从绿色到黄色(或白色)再到红色的变化。同时发现5D0→7F2处IEu的对数与EuIII/TbIII摩尔比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说明异金属杂化材料可以作为高效的发光标记物。异金属杂化材料中存在TiO2基质和Hctpy配体向中心LnIII离子,以及TbIII到EuIII的能量传递现象,TbIII到EuIII的能量传递效率随着EuIII/TbIII摩尔比的减小而减小。此外,Eu(hfac)3ctpy-TiO2作为荧光探针可以高效地检测NB污染物。第五章选用4’-(2-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HL)作为连接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发光杂化材料Ln(β-diketone)3L-TiO2(Ln=Eu,Tb,β-diketone=Hacac,Htfacac,Hhfac,Hbfa和Hdbm),对它们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金属杂化材料的可调荧光发射依赖于镧系离子的化学计量比,随着EuIII/TbIII摩尔比的增加,发射光的颜色实现了从绿色到黄色再到红色的变化。同时发现5D0→7F2处IEu的对数与EuIII/TbIII摩尔比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说明异金属杂化材料可以作为高效的发光标记物。同样,在异金属杂化材料中存在TiO2基质和HL配体向中心LnIII离子,以及TbIII到EuIII的能量传递现象,TbIII到EuIII的能量传递效率随着EuIII/TbIII摩尔比的减小而减小。此外,杂化材料Eu(bfa)3L-TiO2,Tb(bfa)3L-TiO2和Eu0.5Tb0.5(bfa)3L-TiO2作为荧光探针可以高效地检测NB污染物。第六章选用4’-羧基-2,2’:6’,2’’-三联吡啶(Hctpy)作为连接子,将镧系配合物Ln(hfac)3(Ln=Eu,Tb)和Eu0.5Tb0.5(acac)3共价接枝在SiO2@m TiO2核-壳微球的表面,得到新型镧系杂化材料Ln(hfac)3ctpy-SiO2@m TiO2和Eu0.5Tb0.5(acac)3ctpy-SiO2@m TiO2,对它们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金属杂化材料的可调荧光发射依赖于镧系离子的化学计量比和激发波长。随着EuIII/TbIII摩尔比的增加,Eu XTb1-X(hfac)3ctpy-SiO2@m TiO2中5D0→7F2处IEu的对数与EuIII/TbIII摩尔比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说明异金属杂化材料可以作为高效的发光标记物。TbIII到EuIII的能量传递效率随着EuIII/TbIII摩尔比的减小而减小。此外,当改变激发波长时,异金属杂化材料Eu0.5Tb0.5(acac)3ctpy-SiO2@m TiO2发射光的颜色实现了从绿色到蓝绿色再到蓝色的变化。第七章选用2,2’-联吡啶-3,3’-二甲酸(H2bpdc)作为连接子,将配合物Eu(tta)3共价接枝在核-壳微球SiO2@m TiO2的表面,成功地得到新型发光镧系杂化材料Eu(tta)3bpdc-SiO2@m TiO2。该杂化材料具有均一的核-壳微球结构、发出明亮的红光、具有较长的寿命(0.52 ms)。杂化材料Eu(tta)3bpdc-SiO2@m TiO2通过阳离子交换过程对Al3+离子进行传感,仅通过调节Al3+离子浓度实现了发射光的颜色的变化(从红色到粉红色再到蓝色)。通过改变配体的共轭性(Hctpy和HL)、无机基质的种类(Nano SiO2、TiO2和SiO2@m TiO2)、镧系配合物的种类,揭示镧系杂化材料中能量传递途径和发光机理。
苏平如[7](2020)在《基于配位作用的荧光传感器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生物成像是一种能在分子水平对生物组织形态、生物过程进行监测、可视化检测生物分子以及表征生命活动等的重要技术。近些年,科学家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成像方式以及设计合成新型分子传感器方面。在诸多生物成像技术中,荧光传感法因具有响应速度快、组织损伤小、灵敏度高等优点、且适用于高通量筛选应用,并可以提供有关定位和定量的准确信息等,已成为研究生物系统最先进的手段之一。因此,依据功能要求,进行具有不同化学组成和材料及结构荧光传感器,对精确研究生化和生物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复杂生物体系成像及检测对荧光传感器灵敏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能的要求,本论文依据配位组装及配位识别机理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多肽或稀土配合物的荧光传感器,用于金属离子、生物硫醇、温度、次氯酸、病毒标志物·等的检测与生物靶向成像。研究内容为配位化学在构筑荧光传感器及生物成像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全文主要分为八部分:第一章:简要论述了荧光传感器的基本分类、设计原理及研究进展;简述了配位作用及发光配合物在荧光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配位作用的多肽荧光传感器和稀土配合物自组装体系构筑荧光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二章:本部分工作中,我们利用Ag+与多肽的配位作用,巧妙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生物分子肽的新型荧光传感器DP(Dansyl-Leu-Leu-Cys-Acp-Asp-OH),用于细胞内和环境中Ag+和H2S的特异性检测。DP在生物学相关范围内表现出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出色的细胞渗透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水溶性和p H敏感性,对Ag+和H2S的检出限分别为61.7 n M和74.0 n M。第三章:受上一章工作中多肽分子的启发,这部分工作利用天然化学连接(NCL)反应机理设计合成基于能量共振转移(FRET)策略经细胞穿膜肽TAT修饰的比率型双光子生物硫醇荧光传感器(TAT-探针)。TAT-探针不仅可以在TAT肽的辅助下迅速进入线粒体,还可以在不同激发波长下同时检测生物硫醇并区分GSH。加入生物硫醇后,TAT-探针被404/820 nm波长的光激发,荧光发生比率变化(包括淬灭的红色荧光(λem=585 nm)和增强的绿色荧光信号(λem=520 nm))。用545nm激发光激发时,TAT-探针在GSH存在时显示红色荧光(λem=585 nm),在Hcy或Cys存在时,则显示淬灭的信号。这种特异性的荧光反应表明TAT-探针可以有效地检测线粒体中的生物硫醇并将GSH与Cys/Hcy区分开。这项工作开创了一种基于肽和NCL反应机理设计和合成生物硫醇荧光传感器的新方法。第四章:在本部分工作中,我们使用聚丙烯酸(PAA)作为表面桥连配体,利用配位作用将上转换纳米颗粒Na YF4,Yb/Er@Na YF4(UCNPs)和Mn Fe2O4(MF)纳米颗粒组装成多功能纳米杂化体。之后,将光敏剂分子玫瑰红(RB)和PEG-COOH共价接枝到纳米杂化体上。在980 nm激光的激发下,UCNPs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有效地激发RB,将O2转化为1O2。同时,MF NPs作为Fenton催化剂,通过在肿瘤微环境中分解过表达的H2O2来连续产生O2。因此,成功构建了一种综合的治疗系统,可以在980 nm激光激发下有效地进行荧光成像指导的乏氧肿瘤光动力治疗(PDT)。这项工作探索了一种新的组装方法,利用纳米材料之间的桥连配体配位作用使异质纳米材料组装成为纳米杂化体,并为乏氧肿瘤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PDT治疗体系。第五章:得益于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刚性分子结构以及特殊的天线敏化发光效应,本章工作以Eu3+配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组装策略,无需封装或杂交即可获得具有自组装诱导发光(SAIL)特征的尺寸可控的Eu3+配合物自组装纳米颗粒(Eu-NPs)。通过对不同溶液中荧光寿命及量子产率的系统研究,我们发现水溶液中发光强度和寿命增加的SAIL现象是由于自组装限制配体分子振动引起的非辐射跃迁及屏蔽水分子淬灭的协同作用所致。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利用荧光强度及寿命信息将该自组装体系应用于温度和HCl O传感的生物成像。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稀土配合物结构和组装方式的设计,成功开发了具有组装增强荧光发射的自组装纳米体系,并将该组装体系成功应用于生物传感及成像,这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调制稀土发光,并且丰富了稀土配合物在生物成像和治疗中的应用。第六章:在上一章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超分子主客体识别作用及配位作用,设计并合成了具有优异的水分散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发光特性的新型双稀土Eu3+/Tb3+超分子组装纳米颗粒(Eu/Tb-SAH)。作为炭疽芽孢生物标志物,2,6-吡啶二甲酸(DPA)与同Tb3+配位的水分子竞争配位,并敏化Tb3+,引起Eu3+/Tb3+荧光强度和寿命成比率地变化,在水介质中实现快速、灵敏地检测DPA。以Eu/Tb-SAH为纳米传感器,通过稳态荧光强度比率和瞬态时间分辨技术,实现了对DPA的准确灵敏检测,其检测限分别为27.3 n M和1.06 n M。这项工作为RE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为合理设计寿命成像传感器提供了新思路。第七章:本部分工作中,我们首次设计并合成了基于AIE发光剂(AIEgens)的Tb3+配合物(TPE-Tb),并使之自组装形成新型纳米颗粒(TPE-Tb NPs),用作比率荧光传感器,实现灵敏快速检测水溶液中或实际孢子中的炭疽病毒生物标志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比率型荧光传感器在水溶液或实际孢子样品中的检出限(LOD)分别低至0.187 n M和1.64×104孢子/m L。这项工作探索了一种通过配位方式将基于AIEgens的材料与RE配合物结合的新方法,并为病毒标志物检测提供了一种纳米荧光传感器的设计思路。第八章: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及展望。
方蓉,张达,王正祥[8](2020)在《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目的介绍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原理、分类、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高性能稀土铕配合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各种研究文献,对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主配体种类及应用进行整理总结。结果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主配体有四大类,即β-二酮类、羧酸及羧酸盐类、有机高分子类与超分子大环类,该配合物主要应用于荧光材料、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和生物等四大领域。结论铕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良好,且高分子类配合物易加工成型;有机高分子类铕配合物可以结合Eu3+和高分子的优点,在提高其与聚合物材料相容性的前提下,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
李庆润[9](2020)在《基于稀土配合物和离子液体的新型发光聚集体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性金属,稀土元素由于其部分填充的4f电子层结构而具有优异的光物理特性,如色纯度高、Stokes位移大、激发态寿命长和电子能级丰富等,基本涵盖了固体发光的整个范畴,已应用于荧光探针、医学放射和化学传感器等领域。然而,稀土离子中的f-f电子跃迁属于禁阻跃迁,导致单一稀土离子的发光不理想;并且,对水环境和浓度等因素的高敏感性,导致其在可见和紫外光区吸收弱、自身发光效率差、易发生猝灭效应等缺陷。通常,用来改进这些缺陷的稀土配合物也往往存在性能不稳定和延展性差的问题,而有序分子聚集体由于内部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用来有效改善稀土发光性能和稳定性。与此同时,离子液体参与有序分子聚集体的构筑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离子液体中构建的有序分子聚集体,不仅具有优于水或有机溶剂体系的热稳定性,而且基于离子液体灵活多变的分子结构,更利于聚集结构的可逆调控和新型聚集相态的构建。此外,离子液体也是稀土发光基元的理想分散溶剂,具有弱配位性及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区域无干扰等优点。因此,设计和构建基于离子液体的稀土发光有序分子聚集体,将有望克服传统稀土发光材料的缺陷,构筑兼具优异发光性能和可调控性的稀土发光软材料,并进一步拓展稀土发光材料的功能化应用,对推动超分子化学、稀土光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及物理、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通过自组装策略,以具有不同配体的稀土铕配合物为研究主体,在离子液体中成功构建了多种稀土发光有序分子聚集体。系统比较了同一体系中不同聚集体结构对稀土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单一稀土配合物实现了紫外光刺激下稀土溶致液晶的多色发光可控调节;探讨了不借助两亲分子基质的条件下,用新型两亲稀土配合物直接在离子液体中自组装形成聚集体的机理及对能量传递的影响。通过系统研究有序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对稀土发光性能的影响,探索了有效增强其光物理性质的方法,构筑了一系列具有优良性能和丰富相态的新型功能性稀土软材料。论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从稀土元素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其结构特点、发光机理及研究意义进行了概括,并对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就行了总结。对离子液体的概念、特点及性能也进行了总结,介绍了两亲分子自组装形成的有序分子聚集体,包括聚集体形成理论及本文涉及的几种重要聚集体,其中着重介绍了离子液体中有序分子聚集体的构筑。总结了稀土发光有序分子聚集体研究现状,对包括常规溶剂及离子液体中的主要稀土发光聚集体进行了逐一介绍。对离子液体参与的稀土发光材料的构筑及性能进行了总结。最后概括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二章,合成了以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离子为反离子的稀土 β-二酮配合物,然后在质子性离子液体-硝酸乙基铵(EAN)中与两亲分子[C12mim]Br共组装构建稀土发光囊泡和溶致液晶。研究表明,配合物与两亲分子选择同样的咪唑离子[C12mim]+作为阳离子,不仅可以使稀土配合物与两亲分子在溶剂中共组装,从而增加其溶解度和有序排列,而且囊泡和溶致液晶的有序结构为配合物在聚集体中的束缚提供了有利环境,使得配合物在聚集体中表现出增强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与囊泡结构相比,由于六角相溶致液晶中更紧密的堆积和更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从而对配合物产生更有效地束缚和稳定,溶致液晶中显示最佳的发光和稳定性能。该体系对分析稀土配合物在不同聚集形态中的发光机理和能量传递机制提供了理论价值参考。第三章,以[C12mim]Br与质子性离子液体EAN构建的溶致液晶为基质,将二苯甲酰甲烷(DBM)和2,2’-联喹啉(BQ)为配体的稀土配合物掺杂到液晶基质中。与配合物在EAN溶液中相比,所获得的溶致液晶具有增强的荧光强度和寿命。同时构建了对紫外光下具有响应性的多色荧光软材料。研究发现,随着在紫外光中暴露时间延长,尽管DBM配体仍表现出典型的光降解作用,但BQ的发光强度却因顺反异构化而明显增加。因此,溶致液晶的颜色从最初红光发射逐渐变为绿色。该工作为建立紫外光诱导变色机理和便捷制备多色荧光软材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第四章,设计合成了以亲水性乙氧链修饰的三联吡啶为配体的两亲性稀土铕配合物,研究了其在不同溶剂中自组装构建的聚集体中的荧光性能。在乙醇/水混合溶剂或EAN中分别观察到多层囊泡或球形胶束,并且实现了由单一两亲性稀土配合物直接在咪唑类离子液体[Bmim]PF6中自组装囊泡的制备。由于有效屏蔽了溶剂和配合物浓度引起的猝灭效应,与其他溶剂中形成的聚集体相比,在[Bmim]PF6中获得的囊泡显示出最佳的荧光性能,并且展现出对水分子进行荧光检测的潜力。本工作中直接由两亲性配合物在离子液体中制备荧光聚集体,拓展了制备稀土发光聚集体的有效途径。
钟丽[10](2020)在《3d、4f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光磁性质研究》文中认为含氮、氧多配位点的有机配体与3d过渡、镧系(4f)金属离子构筑结构多样、光磁性能良好的功能配合物正发展成为磁性、荧光和催化等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通过选用两种具有多配位点的有机配体3-(四唑-5-基)-5-(吡啶-2-基)-1,2,4-三唑(H2TPT)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H2MBA)与3d、4f金属盐反应,设计合成十例新颖的3d和4f金属配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磁性和荧光性质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一、基于H2TPT配体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四种3d金属配合物[CoⅡ2(TPT)2(H2O)2](1),[MnⅡ2(TPT)2(H2O)2](2),[MnⅡ(TPT)(H2O)2]n(3)和[CuⅡ(TPT)]n(4)。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显示1和2为双核同构物,3为一维之字链结构,而4为三维结构分子。直流磁化率测试揭示配合物1-4表现反铁磁交换作用,其中1和4具有较强的磁交换作用。同时对配合物1实施交流磁化率测试,并未观察到慢磁驰豫行为。此外,在中性的条件下测试配合物1-4对水分解的电催化效果,配合物1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二、通过控制原料配比的方法设计合成了四种基于H2MBA配体的Dy(Ⅲ)配合物[Dy(HMBA)(MBA)(DMF)(H2O)]·3H2O(5,DMF=N,N-dimethylformamide),[NH4][Dy(HMBA)4](6),[Dy3(MBA)3(HMBA)(OH)2(H2O)3]·10H2O(7),[Dy6(MBA)6(OH)4(H2O)8](OH)2·33H2O(8)。结构分析发现5为双核结构,6为一维带状结构,7为三角形Dy(Ⅲ)3单元构建的一维之字形链,8为二维网状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体H2MBA能有效的敏化配合物5-8中的Dy(Ⅲ)离子发射特征荧光,其中配合物6,7和8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平衡H2MBA配体发射的蓝光和Dy(Ⅲ)离子发射的主要黄光而发出适合照明的白光。磁化率测试表明5和6分别在0和1200 Oe直流场下表现单分子磁体行为,对应的能垒分别是90(2)和31(5)cm-1。7和8在零直流场下表现单分子涡旋磁体行为,对应的能垒分别是5.2(9)和31(2)cm-1,并且7和8是首例报道的一维和二维同核单分子涡旋磁体。此外,利用理论从头计算研究了 5-8的磁驰豫过程。三、选择H2MBA作为有机配体,与Yb(Ⅲ)金属盐反应合成两个Yb(Ⅲ)配合物[Yb(HMBA)(MBA)(DMF)(H2O)]·3H2O(9)和[NH4][Yb(HMBA)4](10)。结构分析表明9为双核结构,10为一维带状结构。荧光测试显示9和10发出H2MBA配体敏化的Yb(Ⅲ)离子特征近红外荧光。磁化率测试显示9和10分别在600和2500 Oe的外加直流磁场下显示慢磁驰豫行为,能垒值分别为18(3)和20(1)cm-1。另外,通过理论从头计算揭示磁驰豫过程。
二、Bright Red Luminescence from Novel Europium Complex Sensitized by Dibenzamid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right Red Luminescence from Novel Europium Complex Sensitized by Dibenzamide(论文提纲范文)
(1)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配合物概述 |
1.2 稀土有机配合物 |
1.2.1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简介 |
1.2.2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机理 |
1.2.3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分类 |
1.2.4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应用领域 |
1.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 |
1.3.1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简介 |
1.3.2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分类 |
1.3.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稀土铕、铽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含羟基的铕配合物Eu(TTA)_2DMPAphen功能性单体的制备 |
2.2.3 含羟基的铽配合物Tb(BA)_2DMPAphen功能性单体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u(TTA)_2DMPAphen与 Tb(BA)_2DMPAphen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Eu(TTA)_2DMPAphen与 Tb(BA)_2DMPAphen的热重分析 |
2.3.3 Eu(TTA)_2DMPAphen与 Tb(BA)_2DMPAphen的荧光性能 |
2.3.4 Eu(TTA)_2DMPAphen的荧光寿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键合型铕、铽聚氨酯荧光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键合型铕聚氨酯高分子的制备 |
3.2.3 键合型铽聚氨酯高分子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的表观和荧光定性分析 |
3.3.2 键合型铕、铽聚氨酯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 键合型铕、铽稀土聚氨酯薄膜热重分析 |
3.3.4 键合型铕、铽稀土聚氨酯薄膜DSC分析 |
3.3.5 键合型铕、铽稀土聚氨酯薄膜的XRD图谱分析 |
3.3.6 键合型铕、铽稀土聚氨酯薄膜荧光性能 |
3.3.7 键合型铕稀土聚氨酯薄膜荧光寿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2 室温自交联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4.2.3 铕、铽高分子荧光剂/水性聚氨酯样品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键合型稀土聚氨酯在水性聚氨酯中的表观性质 |
4.3.2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3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热重分析 |
4.3.4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DSC分析 |
4.3.5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流变行为 |
4.3.6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荧光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OLEDs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进展 |
1.1.1 有机电致发光沿革 |
1.1.2 有机电致发光原理 |
1.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
1.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参数 |
1.2 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
1.2.1 含氮柔性体系 |
1.2.2 含氮刚性体系 |
1.2.3 含氮柔性/刚性混合体系 |
1.2.4 不含氮体系 |
1.2.5 其他体系 |
1.3 有机小分子蓝光荧光材料 |
1.3.1 蓝光普通荧光材料 |
1.3.2 蓝光TTA材料 |
1.3.3 蓝光TADF材料 |
1.4 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研究现状 |
1.4.1 螺芴氧杂蒽的结构与合成 |
1.4.2 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 |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器材 |
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和规格 |
2.1.2 实验仪器及型号 |
2.2 材料表征 |
2.2.1 材料结构鉴定 |
2.2.2 理论计算 |
2.2.3 热学性质测试 |
2.2.4 光物理性质测试 |
2.2.5 电化学性质测试 |
2.3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2.3.1 OLED材料纯化 |
2.3.2 OLED器件制备 |
2.3.3 OLED器件性能测试 |
2.3.4 载流子迁移率测试 |
2.3.5 OLED器件寿命测试 |
第三章 基于螺芴氧杂蒽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器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螺芴氧杂蒽的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理论计算分析 |
3.3.2 热学性质 |
3.3.3 光物理性质 |
3.3.4 电化学性质 |
3.3.5 载流子迁移率 |
3.3.6 OLED器件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螺芴氧杂蒽的蓝光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其器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螺芴氧杂蒽的蓝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理论计算分析 |
4.3.2 热学性质 |
4.3.3 光物理性质 |
4.3.4 电化学性质 |
4.3.5 OLED器件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材料结构表征谱图 |
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3)双各向异性导电磁光多功能Janus膜的构筑与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静电纺丝技术概述 |
1.1.2 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 光电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 |
1.2.2 磁性材料的研究 |
1.2.3 各向异性导电材料的研究 |
1.2.4 光电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 |
1.3 Janus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Janus结构材料的概述 |
1.3.2 Janus结构材料的研究 |
1.4 芴酮类光电导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药品、仪器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量色散谱(EDS)分析 |
2.3.3 荧光显微镜(FM)分析 |
2.3.4 光学显微镜(OM)分析 |
2.3.5 光电导和导电性质分析 |
2.3.6 力学性能分析 |
2.3.7 荧光光谱分析 |
2.3.8 磁性质分析 |
第3章 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红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Eu(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3.2.1.2 Fe_3O_4 NPs的制备 |
3.2.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3.2.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构筑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XRD与超顺磁性研究 |
3.2.2.2 形貌和结构研究 |
3.2.2.3 机械强度各向异性研究 |
3.2.2.4 导电性质分析 |
3.2.2.5 荧光性能分析 |
3.2.3 小结 |
3.3 绿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3.3.1.2 Fe_3O_4 NPs的制备 |
3.3.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3.3.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XRD和磁性质分析 |
3.3.2.2 外观和内部结构分析 |
3.3.2.3 机械强度各向异性研究 |
3.3.2.4 导电性能分析 |
3.3.2.5 荧光性能研究 |
3.3.3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Janus膜及三维双壁Janus管和三维加二维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磁性-红绿双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双壁Janus管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4.2.1.2 Fe3O4 NPs的制备 |
4.2.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4.2.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二维双层Janus膜构筑单元的设计 |
4.2.2.2 形貌与内部结构研究 |
4.2.2.3 XRD和磁性能的分析 |
4.2.2.4 荧光性能分析 |
4.2.2.5 导电性质分析 |
4.2.3 3D双壁Janus管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 |
4.2.4 小结 |
4.3 绿色荧光-磁性-红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双壁Janus管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4.3.1.2 Fe3O4 NPs的制备 |
4.3.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4.3.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构筑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样品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 |
4.3.2.2 XRD与磁性分析 |
4.3.2.3 发光性能分析 |
4.3.2.4 导电性能分析 |
4.3.2.5 三维双壁Janus管的设计、构筑和性能研究 |
4.3.3 小结 |
4.4 红色荧光-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Janus管和三维加二维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构筑及特性研究 |
4.4.1 实验部分 |
4.4.1.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4.4.1.2 Fe3O4 NPs的制备 |
4.4.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4.4.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4.4.1.5 3D双壁Janus管和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的设计和构筑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2.1 XRD和超顺磁性分析 |
4.4.2.2 内部结构分析 |
4.4.2.3 荧光性质分析 |
4.4.2.4 导电性能分析 |
4.4.3 3D双壁Janus管和3D加2D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性能研究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膜、Janus膜及其衍生三维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2.1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2.1 形貌分析 |
5.2.2.2 荧光性能研究 |
5.2.2.3 光电导性能分析 |
5.2.3 小结 |
5.3 光刺激响应增强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3.1 实验部分 |
5.3.1.1 NaYF_4:Yb~(3+),Tm~(3+)NPs的制备 |
5.3.1.2 Eu(TTA)_3(TPPO)_2配合物的制备 |
5.3.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5.3.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5.3.2 结果与讨论 |
5.3.2.1 XRD与形貌分析 |
5.3.2.2 荧光性质分析 |
5.3.2.4 导电性能分析 |
5.3.3 小结 |
5.4 光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 Janus管和三维 加二维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4.1 实验部分 |
5.4.1.1 Fe_3O_4 NPs的制备 |
5.4.1.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5.4.1.3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构筑 |
5.4.2 结果与讨论 |
5.4.2.1 XRD与超顺磁性分析 |
5.4.2.2 形貌分析 |
5.4.2.3 荧光性能分析 |
5.4.2.4 光电导性能分析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下转换发光-双各向异性导电赝Janus结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6.2.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6.2.3 NaYF_4:Eu~(3+)纳米颗粒的制备 |
6.2.4 NaYF_4:Yb~(3+),Er~(3+)纳米颗粒的制备 |
6.2.5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XRD分析 |
6.3.2 形貌分析 |
6.3.3 荧光性能研究 |
6.3.4 导电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及创新点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基于手性传递的双β-二酮稀土螺旋体的CPL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圆偏振发光(CPL)的基本原理 |
1.3 CPL材料的概述 |
1.3.1 手性有机小分子圆偏振发光材料 |
1.3.2 手性有机高分子圆偏振发光材料 |
1.3.3 手性共组装体圆偏振发光材料 |
1.3.4 手性过渡配合物圆偏振发光材料 |
1.4 手性稀土CPL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吡啶二羧酸类圆偏振发光材料 |
1.4.2 β-二酮类圆偏振发光材料 |
1.5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手性辅配体调控的稀土配合物的构筑及发光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配体L的合成路线 |
2.2.3 配体L的表征 |
2.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1 配合物Ln_2(L)_3(Phen)_2和Ln_2(L)_3(R/S-BINAPO)_2的合成路线 |
2.3.2 配合物Ln_2(L)_3(Phen)_2和Ln_2(L)_3(R/S-BINAPO)_2的表征 |
2.4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2.4.1 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2.4.2 配合物圆偏振发光性质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手性抗衡离子调控的稀土配合物的构筑及发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体及手性抗衡离子合成与表征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配体L’和手性抗衡离子(R/S-BPG)的合成路线 |
3.2.3 配体L’和手性抗衡离子(R/S-BPG)的表征 |
3.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1 配合物(HEt_3N)_2Ln_2L’_4的合成路线 |
3.3.2 配合物(R/S-BPG)_2Ln_2L’_4的合成路线 |
3.3.3 配合物的(HEt_3N)_2Ln_2L’_4的表征 |
3.3.4 配合物Ln_2(L’)_4(R/S-BPG)_2的表征 |
3.4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4.1 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3.4.2 配合物的圆偏振发光性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V-型羧酸配体与氮杂环配体的多功能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金属有机框架概述 |
1.2 混合配体策略构筑MOFS材料 |
1.2.1 混合配体策略构筑MOFs材料的合成方法及优势 |
1.2.2 混合配体策略构筑的MOFs材料结构 |
1.3 混合配体基MOFS的应用 |
1.3.1 混合配体基MOFs的气体存储和分离应用 |
1.3.2 MOFs材料荧光调控及化学传感应用 |
1.3.3 溶剂致变色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
1.3.4 钴基MOFs的衍生物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方面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以V-型羧酸和刚性氮杂环配体构筑锌/钴基MOFs的合成、结构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测试方法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X-射线晶体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探究 |
2.3.2 晶体结构 |
2.3.3 化学稳定性 |
2.3.4 荧光传感 |
2.3.5 荧光调控及白光发射 |
2.3.6 气体吸附和分离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三核钴基MOF在 CH_2Cl_2中的溶剂致变色行为及其衍生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测试方法及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X-射线晶体学测试 |
3.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晶体结构 |
3.3.2 溶剂致变色 |
3.3.3 磁学性质 |
3.3.4 衍生物Co_3O_4的电化学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2D堆积层的稳定多功能镉基MOF在气体吸附以及检测Cr~(3+)、CrO_4~(2-)和 Cr_2O_7~(2-)方面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测试方法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X-射线结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体结构 |
4.3.2 稳定性分析 |
4.3.3 气体吸附 |
4.3.4 荧光传感性能 |
4.3.5 荧光测试试纸的检测表现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具有稀有2D互穿三柱-双层结构的多功能锌基MOF作为荧光探针检测水中Ni~(2+)和PO_4~(3-)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测试方法及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晶体结构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讨论 |
5.3.2 晶体结构 |
5.3.3 稳定性分析 |
5.3.4 荧光传感性能 |
5.3.5 温度传感性能 |
5.3.6 化合物6 的磁学性质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具有两种节点的锌基MOF及其混合基质膜在高效检测水中Fe~(3+)、CrO_4~(2-)和Cr_2O_7~(2-)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测试方法及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3 X-射线结构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晶体结构 |
6.3.2 稳定性分析 |
6.3.3 气体吸附 |
6.3.4 荧光传感 |
6.3.5 荧光MMMs的检测性能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镧系配合物共价修饰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镧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概述 |
1.2 镧系硅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多色发光材料 |
1.2.2 污染物检测 |
1.2.3 细胞成像 |
1.3 镧系钛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发光材料 |
1.3.2 污染物检测 |
1.4 具有多色发射的镧系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镧系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2 镧系配合物Ln(β-diketone)_3(H_2O)_n (Ln = Eu 和 Tb, β-diketone = Htta, Hacac, Htfacac, Hhfac, Hbfa 和 Hdbm)的合成 |
2.1.3 异金属配合物Eu_xTb_(1-x)(β-diketone)_3(H_2O)_n (β-diketone = Hacac, Htfacac, Hhfac, Hbfa和 Hdbm)的合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FT-IR光谱 |
2.2.2 PXRD |
2.2.3 热稳定性分析 |
2.2.4 发光性质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镧系发光配合物共价接枝三联吡啶功能化NanoSiO_2杂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和白光发射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2 4'-(对羟基苯)-2,2':6',2''-三联吡啶(HOtpy)的合成 |
3.1.3 硅烷基化的2,2':6',2''-三联吡啶配体(TESPIC-tpy)的合成 |
3.1.4 NanoSiO_2-TESPIC-tpy的制备 |
3.1.5 杂化材料NanoSiO_2-TESPIC-tpy-Eu(tta)_3的制备 |
3.1.6 杂化材料NanoSiO_2-TESPIC-tpy-Ln(dbm)_3的制备 |
3.1.7 异金属杂化材料NanoSiO_2-TESPIC-tpy-Eu_(0.5)Tb_(0.5)(dbm)_3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FT-IR光谱 |
3.2.2 PXRD |
3.2.3 SEM图像 |
3.2.4 XPS |
3.2.5 热稳定性分析 |
3.2.6 发光性质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依赖于化学计量比的镧系配合物共价键合二氧化钛基杂化材料的可调发光和高选择性发光传感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2 4'-羧基-2,2':6',2''-三联吡啶(Hctpy)的合成 |
4.1.3 TiO_2-ctpy的合成 |
4.1.4 杂化材料Ln(β-diketone)_3ctpy-TiO_2 (Ln = Eu 和Tb, β-diketone = Hacac, Htfacac, Hhfac和 Hbfa)的合成 |
4.1.5 异金属杂化材料Eu_xTb_(1-x)(β-diketone)_3ctpy-TiO_2 (Ln = Eu 和 Tb, β-diketone = Hacac, Htfacac, Hhfac 和 Hbfa)的合成 |
4.1.6 荧光传感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FT-IR光谱 |
4.2.2 Raman光谱 |
4.2.3 PXRD |
4.2.4 SEM图像 |
4.2.5 XPS |
4.2.6 热稳定性分析 |
4.2.7 发光性质 |
4.2.8 小分子溶剂传感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三联吡啶衍生物的镧系配合物共价结合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可调发光和高选择性传感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2 4'-(2-羧基苯)-2,2':6',2''-三联吡啶(HL)的合成 |
5.1.3 TiO_2-L的合成 |
5.1.4 杂化材料 Ln(β-diketone)_3L-TiO_2 (Ln = Eu 和 Tb, β-diketone = Hacac, Htfacac, Hhfac, Hbfa 和 Hdbm)的合成 |
5.1.5 异金属杂化材料Eu_xTb_(1-x)(β-diketone)3L-TiO_2 (Ln = Eu 和 Tb, β-diketone = Hacac, Htfacac, Hhfac, Hbfa 和 Hdbm)的合成 |
5.1.6 荧光传感实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FT-IR和 Raman光谱 |
5.2.2 PXRD |
5.2.3 SEM图像 |
5.2.4 XPS |
5.2.5 热稳定性分析 |
5.2.6 发光性质 |
5.2.7 小分子溶剂传感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组分和激发波长的镧系配合物共价接枝核-壳SiO_2@mTiO_2杂化材料的多色发射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1.2 4'-羧基-2,2':6',2''-三联吡啶(Hctpy)的合成 |
6.1.3 核-壳微球SiO_2@mTiO_2的合成 |
6.1.4 核-壳杂化材料Ln(hfac)_3ctpy-SiO_2@mTiO_2 (Ln = Eu 和 Tb)的合成 |
6.1.5 异金属核-壳杂化材料Eu_xTb_(1-x)(β-diketone)_3ctpy-SiO_2@mTiO_2的合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FT-IR光谱 |
6.2.2 PXRD |
6.2.3 XPS |
6.2.4 SEM图像 |
6.2.5 TEM图像 |
6.2.6 热稳定性分析 |
6.2.7 发光性质 |
6.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利用Al~(3+)离子调制的Eu~(III)-基SiO_2@m TiO_2核-壳微球杂化材料的多色发射 |
7.1 实验部分 |
7.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7.1.2 2,2'-联吡啶-3,3'-二甲酸(H_2bpdc)的合成 |
7.1.3 核-壳微球SiO_2@m TiO_2的合成 |
7.1.4 核-壳杂化材料Eu(tta)_3bpdc-SiO_2@m TiO_2的合成 |
7.1.5 荧光传感实验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FT-IR光谱 |
7.2.2 PXRD |
7.2.3 XPS |
7.2.4 SEM图像 |
7.2.5 TEM图像 |
7.2.6 发光性质 |
7.2.7 Al~(3+)离子传感 |
7.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配位作用的荧光传感器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荧光传感器 |
1.2.1 荧光产生的机理 |
1.2.2 荧光光谱仪 |
1.2.3 荧光的重要参数 |
1.2.4 荧光传感器的概念 |
1.2.5 荧光传感器的组成 |
1.2.6 荧光传感器的类型 |
1.2.6.1 从荧光激发波长及输出信号分类 |
1.2.6.2 从设计机理分类 |
1.3 基于配位作用荧光传感器及生物成像 |
1.3.1 配位化学 |
1.3.2 发光配合物 |
1.3.3 发光过渡金属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
1.3.4 锌(II)、铜(II)和镉(II)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
1.3.5 基于AIE活性的发光金属配合物 |
1.3.6 基于多肽配位识别荧光传感器 |
1.3.6.1 多肽概述 |
1.3.6.2 多肽化学合成简介 |
1.3.6.3 多肽的应用 |
1.3.6.4 多肽配位识别阳离子荧光传感器 |
1.3.6.5 多肽基生物小分子荧光传感器 |
1.3.6.6 多肽靶向荧光传感器 |
1.3.7 稀土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
1.3.7.1 稀土元素 |
1.3.7.2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
1.3.7.3 稀土配合物自组装在构筑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一种基于多肽分子配位作用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溶液或活细胞中的Ag~+和H_2S |
2.1 引言 |
2.2 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步骤 |
2.5 实验方法 |
2.5.1 样品的制备 |
2.5.2 常规UV/Vis和荧光测量 |
2.5.3 荧光传感器DP与Ag~+的结合常数 |
2.5.4 Ag~+和H_2S的检出限 |
2.5.5 细胞成像实验 |
2.5.6 细胞毒性实验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1 荧光传感器DP检测Ag~+ |
2.6.2 荧光传感器DP检测Ag~+的配位机理 |
2.6.3 2DP-Ag~+与H_2S的荧光响应 |
2.6.4 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Ф_F) |
2.6.5 细胞毒性及荧光成像 |
2.7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TAT肽的比率型双光子荧光传感器用于在线粒体中检测生物硫醇并区分谷胱甘肽 |
3.1 引言 |
3.2 试剂 |
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步骤 |
3.4.1 实验中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
3.5 实验方法 |
3.5.1 光谱测量及样品制备 |
3.5.2 细胞毒性实验 |
3.5.3 细胞成像实验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TAT传感器的荧光量子产率(Φ_(PL))和双光子作用截面(Φ_σ)的测量 |
3.6.2 TAT传感器在404nm激发下的传感特性 |
3.6.3 TAT传感器在545nm激发下的传感特性 |
3.6.4 TAT传感器对GSH和 Hcy/Cys的紫外可见吸收响应 |
3.6.5 检测机理研究 |
3.6.6 在活细胞中进行生物成像 |
3.7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表面配体配位诱导的纳米杂化自组装体的高效光动力治疗和成像 |
4.1 引言 |
4.2 试剂 |
4.3 实验仪器 |
4.4 实验步骤 |
4.4.1 复合纳米粒子UCNPs@MF-RB/PEG的合成 |
4.5 实验方法 |
4.5.1 细胞外催化H_2O_2释放O_2 |
4.5.2 测量对H_2O_2的细胞外ROS生成 |
4.5.3 UCNPs@MF-RB/PEG催化的Fenton反应 |
4.5.4 研究UCNPs@MF-RB/PEG的细胞内在化 |
4.5.5 测量细胞内ROS的产生 |
4.5.6 体外光动力疗法效果的评估 |
4.5.7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的表征 |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1 UCNPs@MF-RB/PEG纳米杂化体的合成与表征 |
4.6.2 材料表征 |
4.6.3 荧光光谱和UV-vis光谱 |
4.6.4 UCNPs@MF-RB/PEG的催化效果 |
4.6.5 细胞内荧光显微成像 |
4.6.6 ~1O_2的产生 |
4.6.7 评估PDT效率和细胞毒性 |
4.7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自组装诱导稀土Eu~(3+)配合物的发光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试剂 |
5.3 实验仪器 |
5.4 实验步骤 |
5.4.1 双光子敏化双亲稀土Eu配合物的合成 |
5.4.2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5.5 实验方法 |
5.5.1 Eu~(3+)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组装 |
5.5.2 HClO传感器(NIR-NPs)的制备 |
5.5.3 温度测定 |
5.5.4 在水溶液中检测HClO |
5.5.5 细胞成像实验 |
5.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6.1 Eu~(3+)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组装的形貌和性质 |
5.6.2 有机和水的二元溶剂中Eu~(3+)配合物的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 |
5.6.3 Eu-NPs的温度传感性能 |
5.6.4 次氯酸检测应用 |
5.6.5 细胞毒性及共聚焦成像实验 |
5.6.6 使用双光子激发在细胞内检测次氯酸 |
5.7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Eu~(3+)/Tb~(3+)超分子自组装的构筑及利用时间分辨技术检测炭疽病毒标志物 |
6.1 引言 |
6.2 试剂 |
6.3 实验仪器 |
6.4 实验步骤 |
6.4.1 Eu~(3+)配合物的合成 |
6.4.2 磺化杯[4]芳烃的合成 |
6.4.3 DPA的检测 |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1 纳米杂化体Eu/Tb-SAH的合成与表征 |
6.5.2 Eu/Tb-SAH作为纳米传感器使用荧光强度进行DPA的检测 |
6.5.3 Eu/Tb-SAH作为纳米传感器使用荧光寿命进行DPA的检测 |
6.5.4 Eu/Tb-SAH的应用 |
6.5.5 检测实际孢子样品中的DPA |
6.6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一种基于AIE发光体的Tb~(3+)配合物的自组装体用于炭疽生物标记物检测 |
7.1 引言 |
7.2 试剂 |
7.3 实验仪器 |
7.4 实验步骤 |
7.4.1 配体TPE分子的合成 |
7.4.2 配体TPE-Tb分子的合成 |
7.4.3 TPE-Tb NPs的制备 |
7.5 实验方法 |
7.5.1 DPA的检测步骤 |
7.5.2 细胞培养 |
7.5.3 细胞毒性测试 |
7.5.4 实际孢子的检测步骤 |
7.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6.1 混合溶液中的光谱变化 |
7.6.2 TPE-Tb的组装性质 |
7.6.3 细胞成像实验 |
7.6.4 TPE-Tb NPs检测DPA的性质 |
7.7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1 稀土铕有机配合物光致发光原理 |
1.2 天线效应 |
2 稀土铕配合物的分类 |
2.1 β-二酮类 |
2.2 羧酸及羧酸盐类 |
2.3 有机高分子类 |
2.4 超分子大环类 |
3 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应用领域 |
3.1 荧光材料 |
3.2 发光材料 |
3.3 磁性材料 |
3.4 生物领域 |
4 结语 |
(9)基于稀土配合物和离子液体的新型发光聚集体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
1.1.1 稀土元素概述 |
1.1.2 稀土离子的发光原理 |
1.1.3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研究 |
1.2 离子液体中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2.1 离子液体概述 |
1.2.2 有序分子聚集体概述 |
1.2.3 离子液体中常见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3 稀土发光有序分子聚集体 |
1.3.1 常规溶剂中的稀土发光有序分子聚集体 |
1.3.1.1 稀土发光胶束 |
1.3.1.2 稀土发光囊泡 |
1.3.1.3 稀土发光凝胶 |
1.3.1.4 稀土发光溶致液晶 |
1.3.2 离子液体中的稀土分散体系 |
1.3.3 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稀土发光材料 |
1.4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稀土发光囊泡和溶致液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硝酸乙基铵的合成与表征 |
2.2.4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5 稀土发光聚集体样品的配制 |
2.2.6 稀土发光聚集体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2.2.6.1 双折射性观察 |
2.2.6.2 偏光显微镜测量 |
2.2.6.3 小角X射线散射测量 |
2.2.6.4 荧光光谱测量 |
2.2.6.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量 |
2.2.6.6 冷冻刻蚀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含Eu配合物聚集体的相结构 |
2.3.2 稀土有序聚集体的发光性能 |
2.3.3 稀土配合物与聚集体基质间的相互作用 |
2.3.4 稀土发光聚集体的稳定性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紫外光诱导的多色荧光溶致液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3.1 稀土配合物Eu(DBM)_3BQ合成与表征 |
3.2.3.2 稀土配合物Eu(DBM)_3·2H_2O合成与表征 |
3.2.4 稀土发光溶致液晶的配制 |
3.2.5 稀土发光聚集体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3.2.5.1 小角X射线散射测量 |
3.2.5.2 荧光光谱测量 |
3.2.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 |
3.2.5.4 理论化学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掺杂Eu(DBM)_3BQ配合物溶致液晶的相结构 |
3.3.2 溶致液晶的荧光性能 |
3.3.3 紫外光诱导的多色荧光溶致液晶 |
3.3.4 紫外光诱导的溶致液晶变色机理 |
3.3.5 紫外光诱导的发光增强溶致液晶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两亲性稀土配合物自组装发光囊泡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稀土配合物Tery-MEE@Eu的合成与表征 |
4.2.4 稀土发光聚集体的配制 |
4.2.5 稀土发光聚集体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4.2.5.1 荧光光谱测量 |
4.2.5.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 |
4.2.5.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量 |
4.2.5.4 冷冻刻蚀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4.2.5.5 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4.2.5.6 动态光散射观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ery-MEE@Eu的配位结构和荧光性质 |
4.3.2 Tery-MEE@Eu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聚集行为 |
4.3.3 Tery-MEE@Eu在离子液体中的聚集行为 |
4.3.4 Tery-MEE@Eu在离子液体中的聚集机理 |
4.3.5 Tery-MEE@Eu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性能 |
4.3.6 发光囊泡作为荧光探针检测水分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外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3d、4f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光磁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3d金属磁性配合物的研究 |
1.3 4f金属磁性及荧光配合物的研究 |
1.3.1 4f单分子磁体配合物的研究 |
1.3.2 4f荧光配合物的研究 |
1.3.3 4f单分子磁体和荧光双功能配合物的研究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四种3-(四唑-5-基)-5-(吡啶-2-基)-1,2,4-三唑基3d金属配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2 配合物1-4的合成 |
2.2.3 单晶X射线衍射及数据收集 |
2.2.4 表征及测试 |
2.3 配合物1-4晶体结构描述 |
2.3.1 配合物[Co~Ⅱ_2(TPT)_2(H_2O)_2](1)和[Mn~Ⅱ_2(TPT)_2(H_2O)_2](2)的结构 |
2.3.2 配合物[Mn~Ⅱ(TPT)(H_2O)_2]_n(3)的结构 |
2.3.3 配合物[Cu~Ⅱ(TPT)]_n(4)的结构 |
2.4 性质表征与讨论 |
2.4.1 热稳定性分析 |
2.4.2 X射线粉末衍射(P-XRD)测试 |
2.4.3 配合物1-4的磁性表征 |
2.4.4 配合物1-4的电催化性质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四种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镝配合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2 配合物5-8的设计合成 |
3.2.3 单晶X射线衍射及数据收集 |
3.2.4 表征及测试 |
3.3 配合物5-8晶体结构描述 |
3.3.1 配合物[Dy(HMBA)(MBA)(DMF)(H_2O)]·3H_2O(5)的晶体结构 |
3.3.2 配合物[NH_4][Dy(HMBA)_4] (6)的晶体结构 |
3.3.3 配合物[Dy_3(HMBA)(MBA)_3(H_2O)_3(OH)_2]·10H_2O (7)的晶体结构 |
3.3.4 配合物[Dy_6(MBA)_6(OH)_4(H_2O)_8](OH)_2·33H_2O (8)的晶体结构 |
3.4 性质表征和讨论 |
3.4.1 热稳定性分析 |
3.4.2 X射线粉末衍射(P-XRD)测试 |
3.4.3 配合物5-8的荧光性质表征 |
3.4.4 配合物5-8的磁性表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两种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镱配合物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2 配合物9和10的合成 |
4.2.3 X-射线单晶衍射及数据收集 |
4.2.4 表征及测试 |
4.3 配合物9和10晶体结构描述 |
4.3.1 配合物[Yb(HMBA)(MBA)(DMF)(H_2O)]·3H_2O (9)的晶体结构 |
4.3.2 配合物[NH_4][Yb(HMBA)_4] (10)的晶体结构 |
4.4 性质表征和讨论 |
4.4.1 配合物9和10的热稳定性分析 |
4.4.2 X射线粉末衍射(P-XRD)测试 |
4.4.3 配合物9和10的荧光性质表征 |
4.4.4 配合物9和10的磁性表征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配合物5-8键长键角表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Bright Red Luminescence from Novel Europium Complex Sensitized by Dibenzamide(论文参考文献)
- [1]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方蓉.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OLEDs中的应用[D]. 王涛. 北京大学, 2021
- [3]双各向异性导电磁光多功能Janus膜的构筑与性质[D]. 齐海娜.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手性传递的双β-二酮稀土螺旋体的CPL研究[D]. 姚志伟.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基于V-型羧酸配体与氮杂环配体的多功能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秦博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镧系配合物共价修饰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D]. 白超. 西北大学, 2021(11)
- [7]基于配位作用的荧光传感器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 苏平如. 兰州大学, 2020(04)
- [8]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方蓉,张达,王正祥. 包装工程, 2020(17)
- [9]基于稀土配合物和离子液体的新型发光聚集体构建及性能研究[D]. 李庆润. 山东大学, 2020(10)
- [10]3d、4f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光磁性质研究[D]. 钟丽. 广州大学, 2020(02)
标签:配合物论文; 稀土论文; 各向异性论文;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论文; 荧光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