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00MW超临界锅炉带循环泵启动系统的控制设计与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巩李明,邓启刚,刘杰,任燕丽,鲁佳易,苏虎[1](2021)在《东方700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700 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条件,充分吸收350 MW~660 MW超临界CFB的设计、运行经验,提出了700 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方案及整体布置。锅炉总体采用M型布置,单炉膛单布风板结构,炉膛内布置屏式受热面,不设置外置式换热器,炉后布置高温冷却式旋风分离器,尾部采用双烟道挡板调温,热力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性高,可有效实现高效超超临界蒸汽参数与CFB锅炉燃烧技术相结合。
靖东平[2](2021)在《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疏水回收方式的研究及建议》文中指出针对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中疏水如何回收的重大技术问题。通过开展锅炉启动系统的疏水回收方式的系统性研究,采取对比分析方法,锅炉启动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且对国内外6种锅炉启动系统疏水回收方式,进行技术特点分析、投资经济性比较。研究表明:锅炉启动疏水回收系统疏水热量,影响锅炉与汽机之间参数匹配性,热态启动时锅炉给水温度达到规定要求,且提出了新建机组和扩建机组锅炉推荐采用的启动系统,供发电运行维护、设计和制造单位参考。
牛斌,李丽锋,孙倩,张培华[3](2021)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全负荷段深度调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大,火力发电市场受到严重挤压,为了满足电网深度调峰的需求,火电厂需要承担起深度调峰的重任,循环流化床机组可以采用停炉不停机的方式参与深度调峰。以山西某电厂超临界35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2种典型汽水系统全负荷段深度调峰方法,对其中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分析表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可以采用2种典型汽水系统实现全负荷段深度调峰;加装炉水循环泵系统投资大、操作复杂,增设贮水箱到除氧器管路投资小、操作简单,但是加装炉水循环泵系统参与全负荷段调峰时,各系统稳定性较好。
聂立[4](2021)在《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兼具高参数发电和清洁燃烧两方面的优势,是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与超超临界蒸汽参数发电技术的有效结合、满足国家最新的环保排放要求并形成稳妥可行的锅炉方案是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能否成为产品的关键。本文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制”(2016YFB0600204)研究内容,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聚焦关键技术瓶颈,提出技术难题解决路径,确定和完成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并在国家示范工程贵州威赫项目中实施。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1)在综述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现状和方向、特别是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和研发过程中关键技术、技术瓶颈的基础上,提出受热面壁温偏差、燃烧侧进一步抑制NOx生成问题是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研发的关键问题。针对这2个问题的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为本文重点研究内容。(2)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是制约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能否实现超超临界蒸汽参数的技术瓶颈。论文针对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壁温环境最恶劣的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受热面壁温偏差开展实炉试验,通过风速、循环灰量等运行调节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可减小其壁温偏差。为满足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运行要求,论文进一步根据实测数据拟合了相同尺寸和运行工况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再外置式换热器热负荷分布,并通过工质侧节流,解决了壁温偏差问题,从设计角度提出了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壁温偏差问题的解决措施。(3)针对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为了工程实施中提供进一步的运行调节手段,论文研究搭建了冷态试验台并开展了试验研究,总结了灰侧减缓偏差的建议。论文结合工质侧和灰侧的解决措施与建议,提出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和原则,为锅炉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4)为了适应我国不断严苛的新建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论文在简要综述循环流化床燃烧NOx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抬高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布置位置降低NOx原始排放的“二次风延迟入炉降氮法”思路。通过3MW热态试验台进行了不同燃料的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并得到不同燃料的排放差异。在理论方面,基于课题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Com-CFD-CFB-model)和二维当量快算方法,开展了实际尺寸的三维数值计算和更具有时间竞争力的二维当量快算数值模拟工作,提出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可进一步提高布置位置的建议。(5)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经验是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的优良借鉴。论文总结白马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调试阶段风帽断裂、空预器漏风率较高问题与二次风支管均匀性优化问题,从工程与理论角度讨论分析产生原因、改进措施与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发中通过风帽结构与材料优化、预热器增设柔性密封与二次风支管全部单独布置等措施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6)论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锅炉设计条件,讨论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确定的关键参数。通过热力特性和受热面布置比对,确定了锅炉方案和主要尺寸。通过水动力特性研究,实现了锅炉水动力安全;通过对环境最恶劣的末级受热面的壁温特性研究,实现了高再、高过受热面的壁温安全,最终提出采用单炉膛双布风板配6台旋风分离器和6台外置式换热器的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目前,在贵州威赫国家示范项目中,参考该方案设计的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在设计,计划2022年安装调试,并拟于同年投入运行。
郑童心[5](2021)在《350MW超临界CFB燃煤电厂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火力发电是最重要的发电方式。火力发电主要有燃煤发电、燃气发电、燃油发电以及垃圾生物质发电等。由于我国煤炭储量大,开采量居世界领先,所以燃煤发电是我国的主要发电形式。由于燃烧化石能源,会排SO2,NOX等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的诞生,为燃煤电厂注入了清洁煤燃烧技术。而CFB机组控制的研究与开发也成为了电力设计行业的一项重要课题。超临界CFB锅炉是在亚临界的参数上发展起来的,炉膛内介质温度和压力决定了机组规模,350MW的规模是目前国内大型火电厂的主流机组,针对350MW超临界CFB电厂,本论文以提出一种能应用于实际电厂的控制方案为目标,采用DCS系统作为全厂控制系统,并研究了主要设备的测点设置以及工况数据采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首先,研究了DCS的功能组成,系统划分以及主要系统的控制参数需求。提出了DCS各功能的主要控制目标,在电厂控制系统中的测点采集数据,都是作为DCS得以发挥控制作用的基础。基于该控制策略,研究了测点需求。其次,根据DCS的具体设计要求,对锅炉部分控制系统展开了详细的测点设计,重点按照锅炉烟风系统、锅炉燃油系统以及锅炉启动系统开展设计。然后,同样根据DCS的具体设计要求,对汽机部分控制系统展开了详细的测点设计,重点按照汽机蒸汽系统、抽汽系统、凝结水系统、除氧给水系统等开展设计。综上所述,在本论文的设计工作中,本人担任工程“主要设计人”职务,完成了提出控制方案,电厂控制系统测点设置及实施的全部工作。具体而言,本论文针对超临界CFB锅炉与超350MW汽机及其辅机的特征与运行需求、各子系统的运行方式,各设备之间的连锁运行关系,最终设计出一套完整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测点设置方案。文中以每个系统后给出系统仪表控制图,直观表示测点设置位置和类型,作为主要研究成果。实际上,本论文提出的控制方案在具体项目建设实施中,通过安装、接线、组态、调试,进行验证,本论文控制方案各项指标达到了预期要求,有效避免了由于火电厂工艺系统庞大,若无目的地将所有运行参数送入DCS,系统无法负荷的问题。同时针对控制需求,解决了炉膛压力控制、温度控制以及锅炉床压风量控制等控制问题。
盛佳眉,冉燊铭,莫春鸿,宋晓宏[6](2020)在《1000 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关键技术研究与方案开发》文中认为对1000 MW超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进行开发,研究炉膛选型与低氮燃烧器匹配、水动力安全性、受热面匹配、受热面硫腐蚀防控、炉膛结焦防控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锅炉采用低质量流速水动力技术,超超临界参数下的安全性与超临界参数下相当;采用宽度小的外置煤粉浓缩直流型低氮燃烧器可有效控制炉膛宽度,降低顶板设计制造难度;对于燃用高硫无烟煤,HR3C、S30432高等级奥氏体不锈钢受热面材质的抗高温硫腐蚀能力已在部分电厂工程验证。以贵州某项目为依托完成了1000 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的方案设计,锅炉热效率大于91%,NOx生成浓度不高于800 mg/m3。
倪晓滨[7](2020)在《650MW超临界锅炉超低负荷水动力特性及SCR入口烟温调节方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国内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速度加快,火电发展速度相对放缓。因风电和光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不稳定性等特点,所以现役火电机组必须增强灵活性以及深度调峰能力,以维持电网稳定,这已成为火电机组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问题,重点研究灵活性评价指标、超低负荷下锅炉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简称SCR)入口烟温的调节方式。研究中首先对一种原用于评估电力系统消纳风电能力的灵活性不足概率(IRRE)指标进行了改进,使其能用于评价单台火电机组的灵活性。利用改进后的IRRE指标计算模型,以某电厂三台机组为对象,计算得到了不同机组在不同调峰方向、时间尺度及月份的灵活性不足概率曲线,确定该机组存在100MW左右的调峰裕度,对于最低稳燃负荷工况30%BMCR有必要进行水动力安全性校核以及SCR入口烟温调整方式研究。然后,以650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为对象,建立了双相流体阻力压降计算模型、螺旋管圈单管焓增计算模型与水动力特性计算模型,编制了超低负荷下的水动力计算程序。计算得到30%BMCR工况下水冷壁从下集箱至分离器每根管子的流量与压降,以及不同进口压力、进口温度及热流密度对水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尽管进口压力的下降、进口温度的上升与热流密度的减小,均会使下炉膛水冷壁水动力稳定性有所下降,但水冷壁仍然具有比较好的水动力安全性,不会发生金属超温、水动力多值性与管间脉动问题。最后,以650MW超临界锅炉为对象,选取合适的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编制了锅炉整体的详细热力计算程序。利用验证后的计算程序,计算了不同运行因素对SCR入口烟温的影响,分析了省煤器烟气旁路、水侧旁路及分级省煤器三种宽负荷脱硝改造方案的负荷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超低负荷下,调节运行因素对SCR入口烟温的提升效果十分有限;三种方案中,分级省煤器为最优改造方案。该方案一级省煤器面积占比在27%至54%之间时可以满足30%至100%额定负荷下的SCR入口烟温要求,且对锅炉汽温与热经济性造成的影响较小。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用于评估分析同类型机组的灵活性,为超低负荷下水动力特性与SCR入口烟温调整方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超临界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王凤君[8](2020)在《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我国以煤为主的—次能源消费总量大,重点区域单位面积煤炭消费强度高,燃煤排放的细颗粒物(PM2.5)、SO2、NOx等污染物是造成区域雾霾污染频发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了民众的生活和健康。目前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污染物排放的大幅降低,但对高硫、高碱等劣质煤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面临挑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冷态试验、中试试验及工程示范等方法对高硫/高碱煤烟气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重点突破低NOx燃烧、高效脱硝、高效脱硫等关键技术,并形成针对高硫/高碱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与方案,实现了工业验证和工程示范。对于燃用高硫/高碱煤的对冲燃烧系统,首先通过18 MW单只旋流煤粉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研究旋流强度、风量配比等对回流区的影响,发现旋流强度越大,回流区范围越大,而二次风门开度过大不利于回流区形成。然后在全尺寸旋流燃烧器实验台上进行中试实验,研究内三次风和外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二次风开度对NOx排放的影响,并且发现产生的环形回流会使得水冷壁附近处于氧化性气氛,抑制结渣和高温腐蚀,从而获得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结构。最后在600 MW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上,进行新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工业验证,通过加装新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Ox排放浓度为185 mg/Nm3(@O2=6%),该燃烧器配合保证一定还原区停留时间的燃尽风可以有效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防止水冷壁高温腐蚀和结渣等问题出现。对于燃用高硫/高碱煤的切圆燃烧系统,首先通过搭建的单只直流煤粉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研究燃烧器百叶窗的尺寸、安装角和入口风速对燃烧器浓淡分离特性的影响,发现入口截面速度对其浓淡分离效果影响不明显,主要与叶片尺寸及安装角度有关,较好的浓淡分离特性可以保证低NOx燃烧的同时,强化水冷壁附近的氧化性气氛,防止高温腐蚀和结渣,从而获得燃烧器结构。然后进行中试实验,研究了还原空间及风量分配对燃烧器降低NOx效果的影响。最后在660 MW燃煤机组上进行工业验证,锅炉出口NOx排放浓度平均值为186 mg/Nm3(@O2=6%),且炉膛未发生结渣及高温腐蚀现象。通过高碱煤飞灰特性分析,掌握高碱煤对脱硝系统的影响,发现高碱煤灰中碱性氧化物较高,易导致飞灰颗粒具有较强的粘性,极易形成大颗粒飞灰,于是首先通过研究防堵灰技术,发现在省煤器出口安装飞灰拦截挡板等结构,省煤器下端灰斗的收集率与颗粒尺寸成正比,进而使得烟气中大颗粒灰得到有效拦截,积灰面积减少了63%,NOx排放量由原来的100 mg/Nm3(@O2=6%)减少到50mg/Nm3(@O2=6%),并且对系统阻力影响较小。然后对脱硝区域流场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安装导流板后烟气流动速度在烟道转弯处和变截面处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是波动范围在BMCR工况下小于15%,烟气入射催化剂角度(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10°,基本解决流场不均匀分布的问题,并且脱硝装置系统最大压降不超过1000 Pa。最后通过催化剂的SCR脱硝活性测试,发现V-B/Ti催化剂具有良好抗碱金属能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反应选择性。最终在燃煤机组实现工业验证,结果表明锅炉NOx排放满足50 mg/Nm3(@O2=6%)超低排放要求,脱硝区两侧NOx浓度偏差控制在5%以内。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中试试验,研究浆液pH值、液气比和入口SO2浓度等重要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发现随着浆液pH值继续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幅度明显降低;当液气比较低时,随着液气比增加,脱硫效率随之快速提高,当液气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脱硫效率增长变得缓慢;随着入口SO2浓度的增加,脱硫试验台中试试验测得的脱硫效率随之降低,为满足中、高硫煤超低排放达标的要求,研发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筛板塔技术及pH值调控高效烟气脱硫技术。通过燃煤机组脱硫系统超低排放项目进行工业验证,结果表明脱硫效率可达98.94%,实现了高硫煤高效脱硫。根据燃用高硫/高碱煤工程示范结果表明,采用高硫/高碱煤低NOx燃烧技术、高效脱硝技术和高效脱硫技术部分解决了目前国内燃用高硫/高碱煤所存在的水冷壁腐蚀结渣、催化剂堵塞和脱硫效率低等问题,实现锅炉机组烟尘、SO2、NOx排放浓度不超过5 mg/Nm3(@O2=6%)、35 mg/Nm3(@O2=6%)、50 mg/Nm3(@O2=6%),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
徐雷[9](2020)在《气液两相流联箱内流量分配的可视化实验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多并联分支管联箱内的气液两相流量分配现象普遍存在于一些工业换热设备中,联箱内两相分配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着换热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相比于单相流体,两相流体在流动机制和换热性能等方面要复杂的多,流量分配不均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研究气液两相流在多并联分支管系统中的流动与分配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单入口水平径向引入联箱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在层状流和波状流两种不同流型下不同联箱结构内的两相流量分配情况。通过观察各分支管中两相流比分布可以发现,加装笛形管后能够极大的改善联箱内的两相分配情况,而这种情况在波状流流型下表现的尤为明显。同时借助高速摄影手段针对实验台在不同联箱结构、不同流型下的两相流量分配情况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加装笛形管后联箱内存在一个明显的二次分配过程,气液两相的分层现象消失,两相流体经笛形孔的节流、加速作用后,在环形空腔内剧烈混合后离开联箱。笛形管的存在弱化了两相流体在轴向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各分支管中的分配情况较好,该几何结构对各种两相流型均有较好的分配效果。针对某600MW超临界机组长期低负荷(180MW,30%BMCR)灵活性运行下,垂直管屏水冷壁的超温现象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现场数据显示,两相邻垂直水冷壁管之间的温差最大可达130℃,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壁温的变化趋势等分析讨论了壁温超温现象的原因,并利用模化实验针对水冷壁中间联箱内部分配情况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超临界锅炉低负荷灵活性运行下垂直管屏水冷壁超温问题的控制措施。
郑艳秋[10](2019)在《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原理及自动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发展新能源的行业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的比重增大,对电网波动较大,火力发电机组需要承担调峰变负荷作用。超临界火电机组具备高参数、低能耗、快速变负荷等特点,不同于以往只带基本负荷运行的需求,现在需要参与深度变负荷过程。和汽包锅炉不同,超临界直流锅炉在深度低负荷运行往往发生湿态、干态转换的问题。为了机组能快速跟踪电网的发电指令,灵活变负荷,需要提高机组干湿态转换过程的稳定性和快速性。本文围绕该课题主要进行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直流锅炉的机组特点和运行特征,研究直流锅炉需要进行深度变负荷时的问题,分析干湿态转换常规控制手段的基本原理和控制难点,研究直流锅炉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控制目标和参数变化过程。基于机理分析构建直流锅炉湿态动态模型,验证转换过程中工质流量、给煤量、储水箱水位、中间点焓值等参数的变化和相关性。(2)根据转换过程中各参数耦合关系设计控制方案和自动控制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中间点焓值控制系统、水位控制系统和循环流量控制系统以及控制器切换设计。(3)基于自动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工程组态,仿真调试后在现场完成湿态转干态和干态转湿态的自动控制,验证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二、600MW超临界锅炉带循环泵启动系统的控制设计与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00MW超临界锅炉带循环泵启动系统的控制设计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东方700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锅炉方案 |
1.1 锅炉蒸汽参数 |
1.2 锅炉整体布置 |
2 锅炉关键技术研究 |
2.1 热力系统设计研究 |
(1)热力系统的布置原则 |
(2)受热面的划分原则 |
2.2 壁温偏差控制技术 |
2.3 主回路均匀性技术 |
(1)给煤的均匀性 |
(2)布风的均匀性 |
(3)二次风的均匀性 |
(4)回料的均匀性 |
3 结语 |
(2)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疏水回收方式的研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锅炉启动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控制参数 |
2.1 锅炉启动系统压力控制 |
2.2 锅炉启动流量控制 |
2.3 重视工质膨胀现象 |
2.4 启动过程中工质相变过程 |
3 锅炉启动系统疏水各种回收系统方式分析 |
3.1 锅炉扩容式启动系统 |
3.2 锅炉带炉水循环泵启动系统 |
3.3 锅炉带疏水泵启动系统 |
3.4 锅炉带高压扩容器启动系统 |
3.5 锅炉疏水回收到除氧器启动系统 |
3.6 锅炉疏水回收到高加启动系统 |
3.7 锅炉启动系统的各种回收系统特性对比 |
4 结语 |
(4)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意义 |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情况 |
1.2.2 国内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情况 |
1.3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分析 |
1.3.1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布置研究 |
1.3.2 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 |
1.4 研究重点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内容 |
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及工质侧解决措施研究 |
2.1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试验对象 |
2.1.1 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
2.1.2 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 |
2.2 试验目的与方法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工况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特性分析 |
2.3.2 高再外置式换热器运行优化后的壁温偏差特性 |
2.3.3 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偏差系数拟合 |
2.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工质侧解决措施研究 |
2.4.1 计算对象与方法 |
2.4.2 验证计算 |
2.4.3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壁温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外置式换热器灰侧减缓偏差措施与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研究 |
3.1 外置式换热器试验系统 |
3.1.1 试验系统与装置 |
3.1.2 试验物料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试验工况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风量标定与布风板阻力试验 |
3.2.2 外置式换热器回料量标定试验 |
3.2.3 不同流化速度对外置式换热器内换热的影响 |
3.2.4 外置式换热器内不同高度换热系数分布特性 |
3.2.5 改变布风对外置式换热器内换热系数的影响 |
3.2.6 增加吹扫风对外置式换热器内换热分布的影响 |
3.2.7 侧壁吹扫风影响范围研究 |
3.3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 |
3.3.1 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特性总结 |
3.3.2 解决壁温偏差的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 |
3.4 小结 |
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侧抑制NO_x生成技术研究 |
4.1 循环流化床NO_x生成机理与抑制措施分析 |
4.2 试验台系统及试验内容 |
4.2.1 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系统 |
4.2.2 燃烧试验用燃料和工况安排 |
4.3 燃烧试验结果分析 |
4.3.1 一次风率及二次风组合的影响 |
4.3.2 烟气含氧量的影响 |
4.3.3 床温的影响 |
4.3.4 不同运行条件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
4.3.5 试验研究小结 |
4.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与燃烧特性计算 |
4.4.1 气固流动模型 |
4.4.2 煤燃烧模型 |
4.4.3 壁面传热模型 |
4.4.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动力模型 |
4.4.5 模型计算结果与验证 |
4.4.6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数值计算结果 |
4.5 基于二维当量快算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布置建议 |
4.5.1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维计算对象与边界条件 |
4.5.2 二维与三维计算结果对比 |
4.5.3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二维快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改进与借鉴经验 |
5.1 炉膛风帽性能优化与经验分析 |
5.1.1 循环流化床布风装置及作用 |
5.1.2 风帽出现问题与分析 |
5.1.3 解决方法与借鉴分析 |
5.2 二次风支管均匀性优化经验分析 |
5.2.1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炉试验 |
5.2.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二次风支管数值计算 |
5.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4 经验借鉴 |
5.3 回转式空预器性能优化与经验分析 |
5.3.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回转式预热器及漏风率 |
5.3.2 空气预热器运行问题及分析 |
5.3.3 研究分析与解决方案 |
5.3.4 改进效果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6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研究 |
6.1 设计条件与性能要求 |
6.1.1 锅炉汽水参数 |
6.1.2 煤质与石灰石数据 |
6.1.3 工程概况及气象条件 |
6.1.4 对锅炉主要性能要求 |
6.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研发思路与关键参数确定 |
6.3 锅炉主要尺寸确定与热力特性 |
6.3.1 主要尺寸的确定 |
6.3.2 热力特性与结果 |
6.3.3 热力特性小结 |
6.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动力特性与安全性评估 |
6.4.1 计算方法与工况 |
6.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5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等级受热面壁温特性与安全评估 |
6.5.1 高温过热器的壁温安全性 |
6.5.2 高温再热器的壁温安全 |
6.5.3 壁温安全计算小结 |
6.6 超超临界66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布置与主要系统 |
6.6.1 锅炉整体布置情况 |
6.6.2 锅炉汽水流程 |
6.6.3 锅炉烟风系统 |
6.7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350MW超临界CFB燃煤电厂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350MW超临界机组的发展现状 |
1.2.2 CFB机组的发展现状 |
1.2.3 350MW超临界CFB机组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1.2.3.1 350MW超临界CFB锅炉可控性分析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3.1 本文主要工作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设计方案概述 |
2.2.1 系统功能 |
2.2.2 系统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
3.1 CFB锅炉控制需求 |
3.1.1 炉膛床温控制系统设计 |
3.1.1.1 炉膛床温的动态特性分析 |
3.1.1.2 炉膛床温控制设计架构 |
3.1.1.3 炉膛床温测量选型 |
3.1.2 炉膛床压控制系统设计 |
3.2 锅炉烟风系统控制设计 |
3.2.1 一次风系统控制设计 |
3.2.1.1 一次风压力控制 |
3.2.2 锅炉床温测点设计 |
3.2.3 二次风系统控制设计 |
3.3 锅炉燃油系统控制设计 |
3.4 锅炉启动系统控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轮机控制系统设计 |
4.1 汽机蒸汽系统控制设计 |
4.1.1 主蒸汽控制系统设计 |
4.1.2 再热蒸汽控制系统设计 |
4.1.3 汽机旁路系统控制系统设计 |
4.2 汽机抽汽系统控制设计 |
4.3 汽机凝结水系统控制设计 |
4.4 给水系统控制设计 |
4.5 加热器疏水系统控制设计 |
4.5.1 高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控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实现及结果分析 |
5.1 控制系统实现 |
5.1.1 自动化网络配置 |
5.1.2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实现结果 |
5.1.3 DCS性能指标测试 |
5.1.4 设计方案保护校验测试结果 |
5.2 设计方案结果分析 |
5.2.1 协调控制 |
5.2.2 总风量控制 |
5.2.3 床温控制 |
5.2.4 床压控制 |
5.2.5 床枪入口燃油压力及流量控制 |
5.2.6 设备布置特点 |
5.3 控制系统实现现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6)1000 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关键技术研究与方案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1 000 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关键技术分析 |
1.1 炉膛选型与低氮燃烧器及系统 |
1.1.1 炉膛选型 |
1.1.2 低氮燃烧器及系统 |
1.2 热力计算和受热面匹配 |
1.3 低质量流速水动力技术 |
1.4 炉膛结焦防控技术 |
1.5 高硫煤腐蚀防控技术 |
2 1 000 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方案 |
2.1 锅炉参数和设计条件 |
2.2 锅炉设计方案 |
3 结 论 |
(7)650MW超临界锅炉超低负荷水动力特性及SCR入口烟温调节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电机组灵活性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
1.2.2 超低负荷水动力安全性 |
1.2.3 超低负荷脱硝装置入口烟温调节方式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650MW超临界火电机组灵活性评价指标及分析 |
2.1 灵活性不足概率期望指数(IRRE)的改进计算方法 |
2.1.1 原IRRE评价指标计算模型 |
2.1.2 改进IRRE评价指标计算流程 |
2.2 650MW超临界机组灵活性指标计算及分析 |
2.2.1 单台机组上下行灵活性对比 |
2.2.2 单台机组负荷响应能力分析 |
2.2.3 全厂机组灵活性调节方式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650MW超临界锅炉超低负荷热力计算与水动力计算方法 |
3.1 650MW超临界本森直流锅炉 |
3.1.1 锅炉本体 |
3.1.2 锅炉汽水与烟气系统 |
3.1.3 水冷壁系统结构 |
3.2 650MW超临界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
3.2.1 锅炉热力计算的一般流程 |
3.2.2 炉内传热计算方法 |
3.2.3 屏(半辐射)式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 |
3.3 水冷壁局部热负荷计算模型 |
3.3.1 沿炉膛高度方向的局部热负荷不均系数的确定 |
3.3.2 基于线积分方法的螺旋管圈单根管子焓增计算模型 |
3.3.3 非炉膛部分水冷壁热负荷的确定 |
3.4 亚临界压力下水冷壁阻力压降计算方法 |
3.4.1 沿程阻力压降计算方法 |
3.4.2 局部阻力压降计算方法 |
3.4.3 重位压降计算方法 |
3.5 650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计算模型 |
3.5.1 等效回路法求解水冷壁节点压力及流量的方法 |
3.5.2 水动力计算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低负荷水动力特性计算及安全性分析 |
4.1 水动力计算程序 |
4.1.1 程序组成 |
4.1.2 计算流程 |
4.2 水动力特性计算的正确性验证 |
4.2.1 计算参数与设计参数的对比 |
4.2.2 螺旋管圈水冷壁出口外壁温度计算值与现场数据对比 |
4.3 超低负荷下水冷壁运行特征分析 |
4.3.1 螺旋管圈水冷壁出口外壁温度分布特征 |
4.3.2 水冷壁流量分配特征 |
4.3.3 水冷壁阻力压降特征 |
4.4 超低负荷下下炉膛水动力稳定性分析 |
4.4.1 进口压力对水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
4.4.2 进口温度对水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
4.4.3 热流密度对水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
4.5 超低负荷下水冷壁管间脉动校核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低负荷SCR入口烟温调整方式研究 |
5.1 热力计算程序的编制与验证 |
5.1.1 程序组成 |
5.1.2 热力计算的正确性验证 |
5.2 超低负荷下运行因素对SCR入口烟温的影响分析 |
5.2.1 负荷变化对SCR入口烟温的影响 |
5.2.2 煤质变化对SCR入口烟温的影响 |
5.2.3 前后烟道烟气份额比对SCR入口烟温的影响 |
5.2.4 锅炉运行氧量对SCR入口烟温的影响 |
5.2.5 各运行因素对SCR入口烟温的影响分析总结 |
5.3 宽负荷脱硝改造方案的负荷适应性分析 |
5.3.1 省煤器烟气旁路 |
5.3.2 省煤器水侧旁路 |
5.3.3 分级省煤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中国能源消费及电力生产结构 |
1.1.2 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现状 |
1.1.3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性 |
1.2 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高硫/高碱煤对低NO_x排放的影响 |
1.2.2 高硫/高碱煤对低氮改造后水冷壁腐蚀结渣的影响 |
1.2.3 现有低NO_x燃烧技术不足与问题 |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飞灰及大颗粒灰对SCR系统的影响 |
1.3.2 碱金属对SCR系统的影响 |
1.3.3 硫分对SCR系统的影响 |
1.3.4 现有脱硝技术不足 |
1.4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
1.4.1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1.4.2 高硫煤湿法烟气脱硫研究现状 |
1.4.3 问题的提出 |
1.5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2 高硫/高碱煤对冲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研究 |
2.2.1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
2.2.2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2.3 贴壁风系统实验研究 |
2.3.1 近水冷壁区域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
2.3.2 贴壁风系统运行效果 |
2.4 对冲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方案 |
2.5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工业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高硫/高碱煤切圆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
3.2.1 实验系统 |
3.2.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3.2.3 试验条件 |
3.2.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3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3.3.1 实验系统 |
3.3.2 实验条件及内容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技术方案 |
3.5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工业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高碱煤烟气脱硝关键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飞灰特性分析 |
4.2.1 测量仪器 |
4.2.2 结果分析 |
4.3 高碱煤脱硝技术研究 |
4.3.1 防堵灰技术研究 |
4.3.2 脱硝系统流场优化研究 |
4.3.3 抗碱金属中毒催化剂选型研究 |
4.4 高碱煤烟气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
4.4.1 防堵灰技术方案 |
4.4.2 均流场导流板技术方案 |
4.4.3 催化剂选型技术方案 |
4.5 高碱煤烟气脱硝系统工业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高硫煤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硫煤烟气SO_2脱除强化分析研究 |
5.3 高效脱硫中试实验研究 |
5.3.1 脱硫试验台设计技术方案 |
5.3.2 中试试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
5.4 高效脱硫技术超低排放工业验证 |
5.4.1 工程概况 |
5.4.2 某电厂600MW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技术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6 高硫/高碱煤电厂超低排放工程示范及应用 |
6.1 某660MW燃用高碱煤的机组示范工程 |
6.1.1 示范工程系统描述 |
6.1.2 煤质参数 |
6.1.3 机组运行效果 |
6.2 某300MW环保岛BOT超低排放示范工程 |
6.2.1 燃烧器设计方案 |
6.2.2 脱硫系统设计方案 |
6.2.3 项目改造前设计条件 |
6.2.4 项目改造后性能试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气液两相流联箱内流量分配的可视化实验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联箱内气液两相流量分配实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气液两相流可视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灵活性运行及水动力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系统设计 |
2.1 实验系统的组成 |
2.1.1 实验装置及实验流程 |
2.1.2 联箱实验段 |
2.2 高速摄影及相应设备简介 |
2.2.1 高速摄影简介 |
2.2.2 针对实验台定制的多功能图像采集系统介绍 |
2.3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 |
2.3.1 实验步骤 |
2.3.2 数据处理方法 |
2.4 误差处理与分析 |
2.4.1 误差处理方法 |
2.4.2 实验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入口径向引入不同联箱结构的实验研究和可视化分析 |
3.1 传统与一般尺寸笛形管联箱不同流型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3.1.1 实验工况 |
3.1.2 传统联箱在层状流和波状流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3.1.3 一般尺寸笛形管联箱在层状流和波状流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3.1.4 两种联箱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2 大直径内套筒联箱不同流型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3.2.1 实验工况 |
3.2.2 大直径内套筒联箱在层状流和波状流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3.2.3 三种联箱实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3.2.4 三种联箱的压降对比 |
3.3 传统与笛形管联箱在不同流型下的可视化图像对比分析 |
3.3.1 层状流下传统与笛形管联箱内两相流动的图像对比分析 |
3.3.2 波状流下传统与笛形管联箱内两相流动的图像对比分析 |
3.4 气液两相在传统与笛形管联箱不同流型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
3.4.1 传统联箱在层状流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
3.4.2 传统联箱在波状流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
3.4.3 笛形管联箱在层状流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
3.4.4 笛形管联箱在波状流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600MW超临界锅炉低负荷灵活性运行垂直管水冷壁超温现象工程应用分析 |
4.1 研究对象 |
4.2 水冷壁结构及超温情况 |
4.2.1 水冷壁结构 |
4.2.2 锅炉改造 |
4.2.3 水冷壁超温现象 |
4.3 超温原因及模化实验 |
4.3.1 超温原因分析 |
4.3.2 模化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4.4 控制措施 |
4.4.1 采用一种新型的启动再循环系统来增加水冷壁内的循环流量 |
4.4.2 及时疏通中间联箱内累积的凝结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原理及自动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基本原理 |
2.1 直流锅炉运行特点 |
2.1.1 直流炉与汽包炉的区别 |
2.1.2 直流锅炉变负荷运行模式 |
2.2 直流锅炉干湿态模式及转换原理 |
2.2.1 湿态运行模式 |
2.2.2 干态运行模式 |
2.2.3 干湿态转换 |
2.3 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手动控制过程 |
2.4 直流锅炉湿态模型及仿真 |
2.4.1 湿态动态模型 |
2.4.2 仿真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自动控制过程 |
3.1 储水箱水位控制系统 |
3.2 中间点焓值控制系统 |
3.3 循环流量控制系统 |
3.4 干湿态转换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自动控制系统应用 |
4.1 工程组态设计 |
4.2 应用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600MW超临界锅炉带循环泵启动系统的控制设计与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方700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的开发[J]. 巩李明,邓启刚,刘杰,任燕丽,鲁佳易,苏虎. 东方电气评论, 2021(03)
- [2]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疏水回收方式的研究及建议[J]. 靖东平. 能源科技, 2021(03)
- [3]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全负荷段深度调峰方法研究[J]. 牛斌,李丽锋,孙倩,张培华. 发电技术, 2021(02)
- [4]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D]. 聂立. 浙江大学, 2021(01)
- [5]350MW超临界CFB燃煤电厂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郑童心.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1000 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关键技术研究与方案开发[J]. 盛佳眉,冉燊铭,莫春鸿,宋晓宏. 热能动力工程, 2020(12)
- [7]650MW超临界锅炉超低负荷水动力特性及SCR入口烟温调节方式[D]. 倪晓滨. 东南大学, 2020(01)
- [8]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王凤君. 浙江大学, 2020(07)
- [9]气液两相流联箱内流量分配的可视化实验及应用[D]. 徐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10]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原理及自动控制系统[D]. 郑艳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