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手机小额结算市场快速成长(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吴陈姗[2](2021)在《智能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对策研究 ——以GD银行FZ分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智能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已经势不可挡。传统的银行网点既不能简单视为包袱和负担而一味做减法、撤网点,也不应无视时代的发展步伐而维持固有的现状。在精益细致的转型后,以网点为代表的线下渠道对于银行来说,仍是维护客户关系的珍贵渠道和宝贵资源。本文围绕“智能时代银行网点转型”主题,以GD银行FZ分行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全面探讨、深入分析智能时代银行网点转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本文在理论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智能时代银行网点发展的金融市场现状与网点转型的必要性,针对GD银行FZ分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银行网点转型管理的实践经验启示,提出了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管理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智能时代银行网点的转型升级。本文研究提出,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应当坚持明确转型战略方案,深入传导转型理念,在此基础上,具体实施推动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的措施,即:重新梳理功能定位,探索创新经营模式;科技赋能搭建系统,精益管理提升产能;客户分层差异管理,综合服务注重体验;实施标准营销动作,实现标准业务流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打造专业队伍;促成柜员主动转型,减窗增效综合发展等。本文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结合实际发生的网点建设进程和人员转型经验,用一手真实数据支撑转型思路,针对智能时代银行网点转型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因此,该研究除了给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外,也给同业基层网点转型提供借鉴意义。今后,还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经验借鉴与跟踪研究,确保相关研究的前沿性、实用性、推广性。
程雪军[3](2020)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消费金融由于科技突破、经济深化、社会发展以及法律支持而获得创新发展,但是这种小额、分散、无抵押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主要面对中低净值的“长尾”用户,类似于中国版“次贷”,倘若缺乏有效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与风险防范,则有可能诱发中国版“次贷风险”。目前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问题,引发了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但是由于该问题横跨法律、金融与互联网三大学科,所以众学科讨论者甚多,但是深入研究者甚少。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其逻辑起点在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法律结构。通过对“消费金融”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有效明晰消费金融的概念与主要模式。然后通过对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分析,厘定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并进一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网络借贷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边界。对比传统金融理论,作为新型金融科技业态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虽起源于域外但却在中国迅猛发展,这有其发展的应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本文采用Citespace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并结合1000余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风险调研问卷(2019)》,基于传统金融基础理论框架,本文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理论支柱主要包括发展动因、发展模式、风险规制以及法律规制等,并具有逻辑推进关系。关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参照互联网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分为萌芽发展、新兴成长、快速成长以及主流市场阶段。并基于数据分析测算出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为23062.10亿元左右。此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特征,以及法律、经济、社会、科技视角下的发展动因。而在这些快速发展背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相较于域外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发展模式,形成一种两分法发展模式:消费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机构的消费金融化,然后对其进行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分析。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也存在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的问题与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以及司法裁判现状,分别选择“两分法”发展模式下消费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案)与互联网机构的消费金融化(分期乐公司案、腾讯公司案)三起典型案件,对其进行案例剖析与法律问题探究。并基于这些微观法律现象问题,将其上升到宏观法律风险层面。然而,传统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非法学分类方法,更多的是构建于行业内部特点之上,而非基于法学视野。通过借鉴“主客体关系”分析方法,本文将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解构为主体风险(经营者主体风险与消费者主体风险)以及行为风险(经营者行为风险与消费者行为风险)。从法学视野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重构之后,本文进一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域外经验考察。通过对国内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适格性风险与消费者适格性风险比较研究,深度剖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风险;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为风险方面,本文对综合利率上限、经营者不正当竞争、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违约信用以及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方面比较研究,并且充分借鉴域外风险规制经验。通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模式以及风险研究,构建与完善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则具有重要意义。其一,需要明晰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的逻辑以及目标,其主要目标在于促进行业稳健发展、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以及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二,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构建一种“多位一体”的法律规制体系。其三,从互联网消费金融主体风险与行为风险两方面加强法律规制,前者包括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与消费者适格性规制;后者包括积极推进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引入“监管沙盒”以加强对金融创新与风险的动态平衡,加快信用体系等互联网消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规制以构建公平化、法治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构建金融科技监管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IM RANG KYOUNG(林琅璟)[4](2020)在《基于中国经验的韩国移动支付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和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主导着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因为移动支付仅需一部可以生成QR码的智能手机即可使用,所以在中国从大型商场到一般商家,甚至是路边摊儿,移动支付都十分普遍。现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超越了“便利”和“发达”的水平,真正成为了“生活必需品”。与中国相比,尽管韩国提出了“IT强国”的口号,并具备高度发达的IT基础设施,甚至拥有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但在移动支付领域,韩国不仅落后于中国,还落后于世界一般发达国家。研究目的即在于,通过分析中国移动支付领域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发现韩国存在的不足,从而为韩国发展移动支付提供相应的策略。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分析法,根据韩国银行和韩国金融监督院的文献数据和新闻资料,指出韩国移动支付存在的问题,并从市场规模、支付系统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具体分析韩国移动支付的现状及其历史、制度、技术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述韩国信用卡发展的历史和韩国国民偏爱使用信用卡支付的影响因素。其次运用对比分析法,通过中韩移动支付历史和现状的对比,根据对中国移动支付发展情况的分析,寻求解决韩国移动支付发展问题的对策和方案。为了发展韩国的移动支付业务,韩国应借鉴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发展的启示,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大力支持,创新硬约束机制,降低科技产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促进市场竞争;第二,节约集中于信用卡的商务交易费用,将这些费用转化为对运营商和用户的使用优惠,通过用户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大数据业务,扩展商务平台;第三,要注重对用户支付便利及优惠的持续创新开发,努力培养诚信服务、系统安全等专业的人才。研究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可以为解决韩国面临的移动支付挑战及发展韩国流通和零售业务的未来提供良好的启示,从而使韩国能跟上世界金融科技发展的潮流,并跻身于世界金融科技强国之列。
孟娜娜[5](2020)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 ——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包容性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有效增进。作为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于2015年12月底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普惠金融应该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这使得普惠金融正式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略内容之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产生与兴起直接促进了新兴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不断融合,并使之迅速发展成为与传统金融业并存的一门新兴产业。金融科技在扩大金融服务边界,提高金融供给能力的同时,也给普惠金融的重要供给者——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风险承担、市场势力、经营绩效,甚至发展战略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并进一步深入影响整个银行业竞争格局。那么,金融科技是否会对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产生影响?产生了哪些影响?影响机制是什么?能否有助于商业银行破解其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这些都将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上述思考,本文以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理论分析以及实证检验多视角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微观银行业竞争影响路径与宏观银行业竞争影响路径以及金融科技通过银行业竞争路径,进一步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果。在我国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现状的研究中,首先,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可获得性调查》数据,从金融服务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视角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其与不同类型国家(经济体/大区域)的差距,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其次,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和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等数据分析我国金融科技产业以及金融科技渗透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两方面研究说明: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且商业银行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金融科技产业,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的理论分析中,首先,基于金融排斥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为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影响路径与影响机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微观银行业竞争和宏观银行业竞争两个视角分析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影响路径。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作用下的内在机制和“市场挤出效应”作用下的外在机制影响微观银行业竞争。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产业竞争效应和空间地理效应影响宏观银行业竞争。最后,分析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产业竞争带来的“挤出效应”和技术溢出带来的“鲶鱼效应”两个方面。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实证分析中,一方面,从微观银行个体层面,利用185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和地市级层面经济金融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于微观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机制,以及对于不同类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显示:(1)金融科技对于微观银行业竞争存在显着影响。(2)金融科技对于不同类型银行的微观竞争水平影响存在异质性。当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由非市场化的市场势力决定时,金融科技的内在影响机制会促进微观银行业竞争,外在影响机制不利于微观银行业竞争,该结论在6大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等内资银行分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中得到了有力证实。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不同类型内资银行的市场化市场势力形成与演化。另一方面,从宏观银行业层面,利用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金融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1)在省际之间,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存在显着的空间地理效应,且表现为显着的空间依赖效应。(2)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存在显着的产业竞争效应,金融科技有助于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并促进地区“最优银行业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地区银行业竞争。(3)金融科技通过“产业挤出”和“技术溢出”两个作用渠道影响地区银行业竞争,且两个渠道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均发挥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中,利用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金融数据,运用迭代GMM回归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果。研究显示:(1)金融科技会通过产业竞争机制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带来“挤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机制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带来“鲶鱼效应”。其中,“挤出效应”给普惠金融带来显着的负面影响,而“鲶鱼效应”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2)金融科技对于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边际影响会受到银行业竞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银行业竞争增强,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鲶鱼效应”逐步减弱。换言之,金融科技能够降低银行业集中度过高给普惠金融带来的不利影响。(3)在金融科技的三个维度中,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发挥的“挤出效应”和“鲶鱼效应”相对更强。在金融科技的三类典型业务中,数字支付和互联网信贷的“挤出效应”和“鲶鱼效应”相对更强。(4)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覆盖率水平存在显着的“挤出效应”和“鲶鱼效应”,但是对于其实际使用情况的影响不显着。最后,根据现状分析、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研究结论提出商业银行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科技利用率、制定差异化金融科技战略以及建立与金融科技企业多渠道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首次从金融排斥和金融发展等基础理论出发,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探讨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影响机制。与已有的文献相比,本文的实证设计细致深入,从影响路径和影响机制两个方面构建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微观银行个体和宏观银行业两个层面实证检验金融科技促进商业银行市场化的市场势力形成与演化,缓解银行业存在的“马太效应”,促进不同类型银行之间有效竞争,进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路径与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对于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突破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有效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朱贤强[6](2020)在《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在国际国内不利贸易条件的影响下,国际上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缓慢导致需求萎缩,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的贸易优势凸显,国内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加大,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明显下滑。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却快速上升,被业界称为“外贸新引擎”。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生事物,目前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深入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理论基础、实践中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关系,总结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综合比较学术界、有关政策制度和业界实践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提出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是一个生态体系,具体是指分属不同关境企业或个人,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贸易的撮合,继而完成资金结算、货物和服务的交割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论文基于经典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归纳出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出口贸易的内在关系,即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拓展进出口贸易的深度和广度、改变进出口贸易的格局、提升进出口贸易效率,从而提出跨境电子商务能够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假设。论文分别整理有关国家层面、城市(地区)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有关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双重差分等模型和方法,实证分析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得出进出口贸易双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刺激两国双边贸易的增长、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扩大本地区(城市)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应用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提高进出口绩效等结论。论文全面总结分析了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发展的特征和趋势,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论文基于我国企业应用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障碍性因素,及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着力完善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电子商务增长动力。(2)稳步推进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3)积极推动形成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国际贸易规则,构建电子商务国际框架。
LEE HWA YONG[7](2020)在《基于便利化的中韩电子商务比较研究 ——以淘宝和G-MARKET为例》文中认为近十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大面积普及,互联网行业实现了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也得以迅速成长。不用被时间和场地所限制,通过无线网络或移动网络即可接入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带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未曾想到的便捷。在这样大时代环境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留学经历及国际商务相关专业知识,最终决定重点比较研究基于便利化的中韩两国电子商务的情况,具体将以中国的电子商务代表企业淘宝网和韩国的电子商务代表企业G-MARKET为例,对比分析两者在便利化程度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总结归纳并提出借鉴性建议。通过梳理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及便利化因素的先前研究,对中韩两国电子商务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对中韩两国电子商务平台的便利化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紧接着,本文的第五章到第七章部分将分别从中韩两国在电子商务政策方面,物流管理水平方面,及两国代表性企业的企业经营战略方面,对造成两国电子商务便利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对比剖析。最后通过归纳总结中韩两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主要便利性差异及背后的深层次差异原因,为两国在加强自身电子商务建设,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上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同时也表明了本研究仍存在的局限,为后续学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的价值。本研究的创新点是以淘宝和G-MARKET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详细对比分析了两国最具有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在便利性上的差异,并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别切入,大到国家宏观政策、国家电子商务物流水平、小到企业经营战略,较为具体且全面地对造成两国电子商务便利化差异的因素进行了深度剖析,以此为两国电子商务企业在改善自身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具有较大的参考性价值意义。
Ivan Sarafanov[8](2020)在《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各国企业和消费者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规模的数字化不仅引起经济理论和国民经济结构根本性的变革,但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规则及新型合作机制探索的关注度。学术界认为,互联网交易和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是全球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后,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和必要手段。随着互联网和新的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由跨境数据流动构成的数字产品贸易正在促进全球货物、服务、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以及改变各类企业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例如,当中小企业拥有接入互联网、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它们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客户,并随时参与全球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链体系。数字贸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互联网上消费品的销售和在线服务的供应,而且还包括使全球价值链得以实现的数据流、使智能制造得以实现的服务以及无数其他电子交易平台和应用程序。不过,当前数字产品贸易除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还被视为各种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日益增多的领域之一。这些保护政策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宽容到严格的发展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严谨的数据管理制度。即数字贸易的出现使得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大大降低,导致类似于金砖国家这样的大型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而保持着很多新型“虚拟”贸易壁垒和数据限制性政策。在这种背景下,若金砖国家将继续提高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或提出更严格的数据限制性措施,这是否必然会增加数据密集型行业内的企业运营成本,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以金砖国家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衡量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建立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和政策措施的梳理和总结,本文对金砖国家采用的新型和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具体保护政策和措施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发现其主要特点和问题,并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资料库。此外,使用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计算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种指标,衡量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本文发现,根据数字贸易限制指数评估结果,金砖国家呈现“一高、三中、一低”贸易保护程度结构,其中中国采取的保护水平最高,同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保护度属于中等以下水平,而南非的水平最低。根据数据限制指数评估结果,在金砖国家范围内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数据保护程度最高并正在逐步提升,而南非与巴西维持相对较低的保护程度。其次,为了计算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本文建立多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本文根据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个反映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的指标,构建数字贸易保护强度综合指数(DTPSI)作为模型的自变量。为了计算模型的因变量,本文使用GTAP 10数据库建立Levinson-Petrin非参数估计模型对金砖国家2004-2014年间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计。最终在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基础上,模拟分析三种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方案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发现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如邮电和通信服务、金融和保险业和公共服务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在性质上不属于数据密集度很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受到了负面影响。此外,由低级保护政策所带来的负效应缺乏弹性,因此不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很大的下滑压力,而中级和高级数字贸易保护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富有弹性,因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再次,本文采用GTAP 10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值代入到模型当中,进一步分析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的数字贸易壁垒措施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发现,随着数字产品贸易保护强度水平的提升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由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使用大量的数据本地化措施导致的损失更大一些。从各行业的产出规模来看,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导致的数据自由流动限制使得所有国家数据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规模萎缩,而数据密集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出水平受到影响最小。从进出口贸易规模来看,由于金砖国家采取的一半以上数字贸易壁垒政策使用于限制国内数据跨境出口(传输),因而使得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下降,而进口贸易上升。最后,为了克服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政策对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值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尝试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两种合作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实现方案。其中第一个是全面考虑发展中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需要,以WTO为主和TiSA协议为辅GATS“+”多边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第二个则为了加强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联系,包括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运行机制及软环境合作领域“三位一体”的合作框架。本文认为,金砖国家之间须要加强内部协调,尽快开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多边数字贸易合作,制定有效的监管办法,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并努力实现互联网领域消费者安全、数据隐私保护和国家安全等目标。
陈曦[9](2020)在《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的减贫工作使8亿多人成功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也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于贫困问题的高度重视。包容性金融发展自概念提出以来,在减贫方面的作用日益为学界和政界所关注,效果也得到了多方验证。为更好地解决中国减贫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试图剖析包容性金融发展直接和间接减缓贫困的作用机理,进而探讨包容性金融发展在减缓贫困中所表现出的静态和动态特征,最终得到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静态、动态特征对于贫困减缓的影响结果。在系统梳理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基础上,论文从政策设计角度,提出进一步强化减贫效应的建议。基于上述研究目的,论文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是通过什么途径发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各自的贡献度有多大,间接效应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第二,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有什么特征,减贫效应是否会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变化,中国各地区的减贫效应是否相似,包容性金融发展与贫困之间是否存在动态的相互影响关系?第三,为更好地发挥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在政策设计中可以有哪些方向性的考虑?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第一个问题是论文的研究基础和重点,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基础上的延伸,第三个问题则是研究的最终落脚点。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剖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机理。运用财富积累比较模型、AK模型、G-J效应模型以及贫困变动分解模型等分析框架进行理论分析,将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机理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直接减缓贫困,间接效应是指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来间接减缓贫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中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从可获得性、可使用性和可负担性3个维度出发,选取了 12个评价指标,运用变异系数法合成了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用于衡量内地各省区市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减缓贫困;2.在中国目前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下,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的直接效应贡献度高于间接效应,间接效应中经济增长效应的贡献度大于收入分配效应;3.在间接效应传导机制中,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存在单向影响。针对第二个问题,论文进一步描述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特征。考虑到包容性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存在非线性关系,采用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探讨包容性金融发展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对贫困的影响差异。同时,为研究包容性金融发展与贫困的动态相互影响,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分析方法,从可获得性、可使用性和可负担性三个维度分析包容性金融发展与贫困的动态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包容性金融发展在贫困减缓过程中表现出显着的双门限效应,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存在先加速后收敛的趋势,东、中、西部各地区由于发展水平差异,也表现出不同的单门限效应特征;2.包容性金融发展与贫困具有稳定的动态关系,三个维度中可使用性维度对于贫困减缓的动态影响最为显着,同时贫困也会对包容性金融发展产生一定消极影响。通过前两个问题的研究,论文验证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存在,对相关机理和运行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总结。针对第三个问题,论文基于政府管理部门的视角,尝试提出发展包容性金融,促进贫困减缓的政策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根据前两个问题的研究结论,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健全优化包容性金融发展的法律环境、监管环境、信用环境和消费者教育环境;健全多层次包容性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功能排斥、价格排斥和地理排斥;强化包容性金融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
王雪红[10](2020)在《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刑法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网络消费金融也发生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目前,作为其重要分支之一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也相继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正式推出,具有类似虚拟信用卡的属性,大大增强了人们的消费支付能力。与此同时,利用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犯罪行为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勾结型”套现、“冒用型”套现以及“组织型”套现,这使犯罪客观方面行为样态复杂化,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对同一违法行为定性出现分歧的现象。当前对于信用卡套现的犯罪控制和司法打击已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但对于利用电商平台网络信贷产品进行套现的犯罪行为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有效规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篇论文以我国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为视角进行分析与论证,选取openlaw裁判文书网中有关套现行为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范本,梳理和发掘出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行为可能引发的争议焦点,阐述并论证有关套现行为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系和区别。有利于遏制与日俱增的犯罪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内容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对消费信贷产品的概念、运行机制及法律属性进行分析,对所涉法益以及相关法律要素进行梳理,并介绍其存在的法律风险;第二章是对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司法现状调查,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行为类型和套现行为本质以及审判困境;第三章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套现行为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法理分析;第四章是综合全文,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提出刑法规制的建议。
二、韩国手机小额结算市场快速成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国手机小额结算市场快速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智能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对策研究 ——以GD银行FZ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理论概述 |
1.2.1 帕累托法则 |
1.2.2 长尾理论 |
1.2.3 金融脱媒理论 |
1.2.4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相关研究评析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智能时代银行金融市场现状研究 |
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2.1.1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s) |
2.1.2 经济环境(Economic) |
2.1.3 社会环境(Society) |
2.1.4 技术环境(Technology) |
2.2 网点转型的必要性 |
2.2.1 客户需求变化 |
2.2.2 同业竞争加剧 |
2.2.3 外部环境影响 |
第三章 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当前问题及因素分析 |
3.1 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现状 |
3.1.1 GD银行FZ分行发展规模 |
3.1.2 网点转型现有措施之智能柜台推广 |
3.1.3 网点转型现有措施之数字金融业务 |
3.1.4 网点转型现有措施之内部系统搭建 |
3.2 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当前存在问题 |
3.2.1 服务内涵有待深化 |
3.2.2 便捷程度有待提高 |
3.2.3 各项活动流于形式 |
3.2.4 柜员转岗存在问题 |
3.3 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当前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 |
3.3.1 转型理念认识不足 |
3.3.2 网点定位尚未明确 |
3.3.3 忽视客户分层管理 |
3.3.4 业务流程不够科学 |
3.3.5 绩效考核方式单一 |
3.4 GD银行 FZ分行 SWOT分析 |
3.4.1 优势(Strength) |
3.4.2 劣势(Weakness) |
3.4.3 机会(Opportunity) |
3.4.4 威胁(Threaten) |
3.4.5 策略及结论 |
3.5 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期问卷调查与分析 |
3.5.1 问卷设计和样本情况 |
3.5.2 问卷数据分析及结论 |
第四章 国内外银行网点转型管理经验启示 |
4.1 银行网点转型国内经验借鉴 |
4.1.1 物理网点有增有减 |
4.1.2 网点趋于智能轻型 |
4.1.3 业务合作跨界发展 |
4.2 银行网点转型国外经验借鉴 |
4.2.1 富国银行“社区化银行网点”模式 |
4.2.2 安快银行“商店型网点”模式 |
4.2.3 韩国银行“迷你网点”模式 |
4.3 对GD银行FZ分行的转型参考和启示 |
第五章 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管理对策 |
5.1 明确转型战略方案,深入传导转型理念 |
5.1.1 第一步:明确全面转型及创新的战略及实施方案 |
5.1.2 第二步:建立组织、文化等保障机制,推动“网点转型”落地 |
5.1.3 第三步:密切关注创新格局,打造“金融+非金融生态圈” |
5.2 推动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的具体措施 |
5.2.1 重新梳理功能定位,探索创新经营模式 |
5.2.2 科技赋能搭建系统,精益管理提升产能 |
5.2.3 客户分层差异管理,综合服务注重体验 |
5.2.4 实施标准营销动作,实现标准业务流程 |
5.2.5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打造专业队伍 |
5.2.6 促成柜员主动转型,减窗增效综合发展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GD银行FZ分行网点转型期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 GD 银行 FZ 分行网点转型的行员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边界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分析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 |
四、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规制逻辑 |
五、域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与法律规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法律结构 |
第一节 消费金融概述 |
一、消费金融的界定 |
二、消费金融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厘定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边界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基本业务模式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基础理论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理论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理论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规制理论 |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与动因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特征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具体发展动因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概述 |
二、域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
三、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具体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一、电子商务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二、分期购物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三、网络借贷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与风险重构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现状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依据与规制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司法层面的规制现状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案例与问题剖析 |
一、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与陈建民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
二、崔华与分期乐网络科技公司等培训借款合同纠纷案 |
三、腾讯公司与力天无限网络技术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
第三节 法学视野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重构 |
一、传统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划分与反思 |
二、法学视野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划分 |
第五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域外考察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风险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适格性风险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消费者适格性风险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行为风险 |
一、综合利率上限风险 |
二、经营者不正当竞争风险 |
三、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
四、消费者的违约信用风险 |
五、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 |
第六章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及路径建构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与目标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目标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重构 |
一、当前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多位一体”的法律规制体系重构 |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路径建构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主体风险的法律规制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为风险的法律规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中图示清单 |
附录二 文中表格清单 |
附录三 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的立法情况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中国经验的韩国移动支付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经验分析 |
2.1 引言 |
2.2 支付宝VS微信支付 |
2.2.1 支付宝 |
2.2.2 微信支付 |
2.3 政府放宽Fin Tech产业限制 |
2.4 低手续费 |
2.5 使用优惠和社交文化 |
2.6 业主优惠 |
2.7 商业平台拓展——O2O(Online to Off-line) |
2.8 让用户信赖的技术自信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韩国移动支付市场现状与问题 |
3.1 引言 |
3.2 韩国移动支付市场的现状 |
3.2.1 Samsung Pay |
3.2.2 Naver Pay |
3.2.3 Kakao Pay |
3.2.4 Payco |
3.2.5 Zero Pay |
3.3 韩国离线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缓慢 |
3.4 韩国移动支付基础设施不足 |
3.5 韩国移动支付体系不够广泛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韩国移动支付问题原因分析 |
4.1 引言 |
4.2 社会原因 |
4.3 制度原因 |
4.4 技术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经验对韩国的启示及韩国相应策略 |
5.1 引言 |
5.2 完善移动支付发展制度支撑 |
5.3 完善移动支付体系建设 |
5.4 推动创新,培养人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 ——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1 金融科技 |
1.3.2 普惠金融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创新 |
1.6.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普惠金融的文献综述 |
2.1.1 普惠金融的提出与内涵 |
2.1.2 普惠金融的测度 |
2.1.3 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作用与“现实困境” |
2.2 金融科技的文献综述 |
2.2.1 金融科技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2.2.2 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效应 |
2.3 银行业竞争与普惠金融的文献综述 |
2.3.1 银行业竞争的测度与衡量 |
2.3.2 银行业竞争影响普惠金融 |
2.4 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竞争的文献综述 |
2.4.1 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影响 |
2.4.2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竞争 |
2.4.3 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差异化影响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我国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国际比较 |
3.1.1 来自世界银行《Global Findex Database》的数据分析 |
3.1.2 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nancial Access Survey》的数据分析 |
3.2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3.2.1 我国金融科技应用的现状与国际比较 |
3.2.2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的理论分析 |
4.1 普惠金融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 |
4.1.1 金融排斥带来普惠金融发展诉求 |
4.1.2 金融发展与普惠金融的关系 |
4.1.3 普惠金融发展的突破策略:金融科技 |
4.2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银行业竞争路径 |
4.2.1 微观银行个体层面的理论分析 |
4.2.2 宏观银行业层面的理论分析 |
4.3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银行业竞争视角 |
4.3.1 产业竞争带来的“挤出效应” |
4.3.2 技术溢出带来的“鲶鱼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分析:微观银行个体层面的实证检验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2 金融科技影响微观银行业竞争的实证结果:全样本 |
5.3.3 金融科技影响微观银行业竞争的实证结果:分样本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分析:宏观银行业层面的实证检验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2.1 变量选择与说明 |
6.2.2 主要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
6.2.3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2 SLM模型和SEM模型的选择检验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分析:银行业竞争视角的实证检验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研究设计 |
7.2.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7.2.2 数据来源 |
7.2.3 模型构建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水平的回归结果分析 |
7.3.3 进一步分析: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不同维度的影响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推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
8.2.2 提高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利用率 |
8.2.3 制定合理的金融科技战略 |
8.2.4 建立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多渠道合作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6-2018年度各国普惠金融指数综合测度值 |
附录B 2011-2017年度微观银行业竞争(lerner)测度值 |
附录C 2011-2016年度各省银行业竞争(HHI)测度值 |
附录D 2011-2016年度各省普惠金融(findex)测度值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界定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经典贸易理论关于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解释 |
2.1.1 比较优势理论关于跨境电商的解释 |
2.1.2 规模经济理论关于跨境电商的解释 |
2.1.3 其他相关经济理论关于跨境电商的解释 |
2.2 关于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机制的研究综述 |
2.2.1 跨境电商的发展降低了国际贸易交易成本 |
2.2.2 跨境电商的发展缩短了国家间的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 |
2.3 关于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综述 |
2.3.1 关于跨境电商对于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2.3.2 关于跨境电商对于城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2.3.3 关于跨境电商对于微观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的理论基础与机制分析 |
3.1 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的理论基础 |
3.1.1 基于传统贸易理论分析跨境电商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3.1.2 基于新贸易理论分析跨境电商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3.1.3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分析跨境电商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3.2 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机制分析 |
3.2.1 跨境电商拓展进出口贸易的深度和广度 |
3.2.2 跨境电商改变进出口贸易的格局 |
3.2.3 跨境电商提升进出口贸易效率 |
3.3 跨境电商对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
3.3.1 跨境电商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和效益 |
3.3.2 跨境电商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削弱服务贸易壁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境电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4.1 全球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商发展特点 |
4.1.1 全球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
4.1.2 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
4.2 主要国家的跨境电商发展特点 |
4.2.1 美国电子商务市场较为成熟,集聚了跨境电商龙头企业 |
4.2.2 欧洲跨境电商市场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 |
4.2.3 日本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前景广阔 |
4.2.4 俄罗斯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逐步加快 |
4.2.5 东南亚国家跨境电商发展潜力较大 |
4.3 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快速上升,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4.3.1 我国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
4.3.2 我国跨境电商近年来集中发展 |
4.4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特点 |
4.4.1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速远高于传统进出口贸易 |
4.4.2 跨境电商出口为主,进口增速更快 |
4.4.3 跨境电商B2B模式为主,B2C占比不断提高 |
4.4.4 我国跨境电商主要贸易伙伴的新特征 |
4.4.5 我国跨境电商主要贸易品类的新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境电商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5.1 电子商务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1.1 相关文献梳理 |
5.1.2 模型构建 |
5.1.3 实证分析 |
5.2 跨境电商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5.2.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2.4 稳健型检验 |
5.3 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机制 |
5.3.1 理论分析 |
5.3.2 模型和数据 |
5.3.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4 稳健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境电商对中国城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6.1 我国实施跨境电商政策措施概况 |
6.1.1 “4.8新政”前的政策以支持激励为主 |
6.1.2 “4.8新政”后政策以规范监管为主 |
6.2 跨境电商政策对我国有关试点城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6.2.1 基本统计描述与平行性检验 |
6.2.2 计量方程与实证分析结果 |
6.2.3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跨境电商对中国企业进出口绩效的影响 |
7.1 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企业应用跨境电商的障碍性因素 |
7.1.1 概述 |
7.1.2 发达国家企业发展跨境电商面临的障碍因素 |
7.1.3 新兴经济体企业发展跨境电商面临的障碍性因素 |
7.1.4 我国企业发展跨境电商面临的障碍性因素 |
7.2 我国外贸企业应用跨境电商现状 |
7.2.1 我国外贸企业应用跨境电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应用前景看好 |
7.2.2 我国应用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多为中小民营企业 |
7.2.3 应用跨境电商的企业出口目标市场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 |
7.2.4 应用跨境电商的企业出口产品类型多元 |
7.2.5 以借助国内非自营平台为主 |
7.3 我国企业应用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 |
7.3.1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
7.3.2 企业规模(职工人数) |
7.3.3 目标市场 |
7.4 跨境电商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 |
7.4.1 理论模型分析 |
7.4.2 实证分析—跨境电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政策建议 |
8.2.1 完善适应跨境电商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增长新动力 |
8.2.2 推进适应跨境电商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
8.2.3 推动形成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国际贸易规则,构建电子商务国际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便利化的中韩电子商务比较研究 ——以淘宝和G-MARKET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电子商务的文献综述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2 电子商务的特点 |
2.1.3 电子商务的类型 |
2.1.4 电子商务的范围 |
2.2 有关便利化的文献综述 |
2.2.1 商品特性 |
2.2.2 服务质量 |
2.2.3 信息质量 |
2.2.4 促销力度 |
2.2.5 物流方面 |
3 中韩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其比较 |
3.1 中韩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
3.1.1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
3.1.2 韩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
3.1.3 中韩电子商务发展的比较 |
3.2 中韩电子商务平台的现状 |
3.2.1 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现状——以淘宝为例 |
3.2.2 韩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现状——以G-MARKET为例 |
3.2.3 中韩两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现状比较 |
4 中韩电子商务平台便利化程度分析及其比较 |
4.1 中国电子商务平台便利化程度分析以淘宝为例 |
4.2 韩国电子商务平台便利化程度分析以G-MARKET为例 |
4.3 中韩电子商务平台便利化因素比较 |
4.3.1 基于便利化的中韩电子商务相似性 |
4.3.2 基于便利化的中韩电子商务差异性 |
5 基于中韩电子商务政策的便利化因素比较 |
5.1 中国电子商务政策的便利化因素分析 |
5.2 韩国电子商务政策的便利化因素分析 |
5.3 基于中韩电子商务政策的便利化因素比较 |
6 基于中韩电子商务物流水平的便利化因素比较 |
6.1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水平的便利化因素分析 |
6.1.1 中国物流的发展现状 |
6.1.2 中国的货物追踪系统 |
6.1.3 淘宝的物流系统 |
6.2 韩国电子商务物流水平的便利化因素分析 |
6.2.1 韩国物流的发展现状 |
6.2.2 韩国的货物追踪系统 |
6.2.3 G-MARKET的物流系统 |
6.3 基于中韩电子商务物流水平的便利化因素比较 |
7 基于中韩企业经营战略的便利化因素比较 |
7.1 淘宝经营战略的便利化因素分析 |
7.2 G-MARKET经营战略的便利化因素分析 |
7.3 基于淘宝与G-MARKET经营战略的便利化因素比较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8)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经济学贸易壁垒理论综述 |
2.1.1 国际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 |
2.1.2 国际贸易壁垒主要类型 |
2.2 数字贸易理论、发展情况及规则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数字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2.4 关于度量数字贸易壁垒的行业和经济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
2.5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
3.1 金砖国家社会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概述 |
3.1.1 金砖国家组织成立和发展历程、结构及主要经济合作领域 |
3.1.2 金砖国家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3.1.3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概述 |
3.1.4 金砖国家成员国内外贸易规模及其结构 |
3.2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概述 |
3.2.1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分析 |
3.2.2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分析 |
3.2.3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领域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
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情况分析 |
3.3.1 云计算概念界定、基本功能、发展规模及其对数字贸易起到的作用 |
3.3.2 云计算服务主要类型、发展优势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
3.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水平及市场规模分析 |
3.4 金砖国家数字内容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4.1 金砖国家计算机和手机游戏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2 金砖国家视频点播和音乐流媒体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3 金砖国家数字出版电子图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5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和电子交易记录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3.5.1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发展情况分析 |
3.5.2 金砖国家数字支付发展情况 |
3.5.3 金砖国家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领域主要壁垒和限制措施分析及其水平评估 |
4.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含义、主要类型和特点分析 |
4.1.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的含义 |
4.1.2 数字产品新型贸易壁垒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
4.2 新型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
4.2.1 数据保护与隐私政策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2.2 数据本地化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2.3 私人和公共网络安全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2.4 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3 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
4.3.1 市场准入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3.2 与投资相关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4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与数据限制性政策保护程度评估 |
4.4.1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
4.4.2 金砖国家数据限制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模型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介绍 |
5.1.1 模型设定 |
5.1.2 研究方法介绍 |
5.2 指标选择、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介绍 |
5.2.1 数据密集型行业识别方法与实现步骤 |
5.2.2 基于L-P非参数方法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
5.2.3 建立金砖各国数字贸易保护强度指数(DTPSI)的方法与实现步骤 |
5.3 实证模型实现步骤及其结果 |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3.2 面板数据模型豪斯曼检验 |
5.3.3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5.4 低级、中级和高级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15个行业TFP影响模拟分析 |
5.4.1 不同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方案对各行业TFP影响模拟方法与结果 |
5.4.2 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数据密集型行业TFP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5.4.3 模拟分析结果主要结论和本章主要发现 |
第6章 基于GTAP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
6.1 GTAP10数据库和模型介绍 |
6.1.1 GTAP10模型的基本简介及其主要特点 |
6.1.2 GTAP模型使用于评估数字贸易壁垒影响的局限性 |
6.2 基于GTAP10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模拟分析 |
6.2.1 模拟方法介绍及其实现过程 |
6.2.2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下实际GDP变化模拟结果分析 |
6.2.3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6.2.4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进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上升背景下的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构建 |
7.1 全球与金砖国家现有数字产品贸易合作框架分析 |
7.1.1 多边与诸边贸易协定层面 |
7.1.2 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层面 |
7.1.3 金砖国家现有关于数字产品贸易政策及合作框架协议 |
7.2 金砖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的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7.2.1 合作模式一:WTO框架内的多边协议–数字贸易领域多边协议 |
7.2.2 合作模式二:WTO框架内的诸边协议,以信息技术协定框架为主 |
7.2.3 合作模式三:《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框架内的诸边协议 |
7.2.4 以WTO为主Ti SA协议为辅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 |
7.3 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7.3.1 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的基础条件和技术路线 |
7.3.2 以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合作模式 |
7.3.3 以BRICS支付系统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运行机制的实现 |
7.3.4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软环境建设合作领域及运行机制的实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附录A 金砖国家采用的数据本地化及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政策 |
附录B NAICS行业与GTAP行业分类之间的一致性表 |
附录C 论文购买数据库和软件使用许可证明 |
附录D 简字缩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重点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2.1.1 贫困的内涵 |
2.1.2 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内涵 |
2.1.3 包容性金融发展与贫困的关系 |
2.1.4 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贫困减缓的机理 |
2.1.5 现有文献述评 |
2.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2.2.2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2.2.3 金融功能观理论 |
2.2.4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
第3章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机理分析 |
3.1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直接效应 |
3.1.1 满足融资需求 |
3.1.2 增强抗风险能力 |
3.1.3 提供其他金融服务 |
3.2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间接效应 |
3.2.1 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减缓贫困 |
3.2.2 通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减缓贫困 |
3.2.3 减贫效应中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相互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机理的实证检验 |
4.1 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 |
4.1.1 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概况 |
4.1.2 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 |
4.1.3 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测度指标的选取 |
4.1.4 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的合成与测算 |
4.2 模型设计与样本数据选取 |
4.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4.2.2 主要研究假设 |
4.2.3 指标选取与样本数据说明 |
4.2.4 模型设定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回归估计结果 |
4.3.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效应的特征分析 |
5.1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门限特征 |
5.1.1 门限模型原理与模型设定 |
5.1.2 数据选取与样本数据描述 |
5.1.3 基于全国的实证结果 |
5.1.4 基于东中西部的实证结果 |
5.1.5 结果分析 |
5.2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动态特征 |
5.2.1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原理与模型设定 |
5.2.2 数据选取与样本数据描述 |
5.2.3 模型检验结果 |
5.2.4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政策建议 |
6.1 优化包容性金融发展环境 |
6.1.1 健全法律环境 |
6.1.2 优化监管环境 |
6.1.3 完善信用环境 |
6.1.4 改善消费者教育环境 |
6.2 完善包容性金融服务体系 |
6.2.1 缓解金融功能排斥 |
6.2.2 减轻金融价格排斥 |
6.2.3 改善金融地理排斥 |
6.3 强化包容性金融政策支持 |
6.3.1 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
6.3.2 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机理 |
7.1.2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门限效应 |
7.1.3 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动态效应 |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刑法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所涉法律关系及风险 |
第一节 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概述 |
一、消费信贷产品的概念及其运行机制 |
二、消费信贷产品的法律属性 |
第二节 消费信贷产品所涉主体及法律关系 |
一、消费信贷产品的法律主体 |
二、消费信贷产品的法律关系 |
第三节 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的法律风险 |
一、消费信贷产品的内部法律风险 |
二、消费信贷产品的外部法律风险 |
第二章 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司法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几种行为模式 |
一、研究方案与数据来源 |
二、利用消费信贷产品套现几种行为模式及其争议 |
第二节 利用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行为本质 |
一、套现行为的资金归属 |
二、套现行为受害人 |
三、套现行为处分主体 |
第三节 利用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审判困境 |
一、法律依据不完善 |
二、刑民交叉的复杂性 |
三、控辩审观点争议性 |
第三章 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刑事法理分析 |
第一节 “组织型”套现案例及其罪名认定 |
一、典型案例及相关法律思考 |
二、非法经营罪中支付结算业务的行为特征 |
三、消费信贷产品套现与信用卡套现的关联 |
四、“组织型”套现的罪名认定 |
第二节 “串通型”套现的案例与法理分析 |
一、典型案例与套现本质 |
二、“串通型”套现行为的法理分析 |
三、“串通型”套现的罪名认定 |
第三节 “冒用型”套现的典型案例及法律问题分析 |
一、典型案例及罪名争议 |
二、“冒用型”套现行为的盗骗之分 |
三、普通诈骗罪或特殊诈骗罪的认定 |
第四章 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行为的刑法规制 |
第一节 国外有关消费金融服务的监管制度及其启示 |
一、国外消费金融服务方面的规制经验 |
二、国外消费金融服务法律监管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我国对消费信贷产品套现刑法规制的完善 |
一、制定《消费信贷法》 |
二、扩大信用卡诈骗罪里“信用卡”的范围 |
三、对非法经营罪的刑法规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韩国手机小额结算市场快速成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智能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对策研究 ——以GD银行FZ分行为例[D]. 吴陈姗. 闽江学院, 2021(08)
- [3]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D]. 程雪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中国经验的韩国移动支付发展问题研究[D]. IM RANG KYOUNG(林琅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 ——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D]. 孟娜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12)
- [6]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朱贤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7]基于便利化的中韩电子商务比较研究 ——以淘宝和G-MARKET为例[D]. LEE HWA YONG. 浙江大学, 2020
- [8]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D]. Ivan Sarafanov.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5)
- [9]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 陈曦.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10]电商平台消费信贷产品套现的刑法学分析[D]. 王雪红.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