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油田公路层间滑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碧全[1](2021)在《基于层间接触状态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的解析与表达》文中指出
张勇博[2](2021)在《层间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疲劳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分析层间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疲劳性能的影响,从实际路面的层间状态演化过程出发,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分析层间结合状态改变后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层间状态劣化后路面疲劳性能的衰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层间结合状态的劣化,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力增加,道路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下降,沥青路面疲劳性能不断衰减。研究结果可为完善道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王之毓[3](2021)在《基—面层间胶粉改性沥青粘结层黏附特性分析》文中认为由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造价低等优点在我国广泛应用。但是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的模量相差较大,如果层间处治不到位就会成为道路结构层中的薄弱环节,无法承受车辆荷载引起的剪切力作用,从而使面层与基层之间发生相对滑移。与此同时,我国现行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中,将沥青路面结构层之间假定为完全连续接触,忽略了结构层层间实际接触状态对道路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设置胶粉改性沥青粘结层,并通过斜剪试验与扭剪试验,研究不同粘结层设置方案对基层与面层粘结性能的影响。此外,建立基-面层层间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力学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斜剪试验确定出考虑碎石撒布量、碎石粒径、胶粉沥青洒布量以及胶粉目数四种影响因素下的48种粘结层设置方案中的最佳粘结层设计方案,并分析四种因素对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面粘结层最佳设计方案为胶粉目数为40目,胶粉沥青洒布量为0.9L/m,碎石撒布量为80%,碎石粒径为5~10mm的组合方式,并且得出四种因素对基-面粘结层抗剪强度影响的排序结果为碎石粒径>碎石撒布量>胶粉沥青洒布量>胶粉目数。其次,通过-10℃、25℃、45℃三个不同温度下的斜剪试验与扭剪试验,探究温度对基-面粘结层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基-面层间抗剪强度影响较大,在低温时抗剪强度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抗剪强度大幅降低,表明基-面粘结层在高温环境下,层间薄弱界面更容易受到剪切破坏,产生基-面层间滑移现象。通过力-位移曲线可得不同温度下斜剪试验中剪切耗散能密度变化规律,得出剪切耗散能密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最后,在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基于室内剪切试验建立基-面层间接触属性力学响应模型,验证cohesive接触模拟层间接触状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变化规律总体相似,说明可通过设置cohesive接触属性来模拟层间剪切作用。此外,以cohesive模拟基-面层间接触为基础,建立了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分析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层间剪应力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车辆荷载的增加层间剪应力也不断增大。而车辆转弯时层间剪应力要远大于直线行驶,同时还发现无论车辆是直线或转弯行驶,基-面层间剪应力均小于试验所得抗剪强度。因此在基-面层间设置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可保证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剪切破坏。
李佳昊[4](2021)在《沥青路面层间不完全连续状态下的抗剪切性能评价分析》文中指出开裂病害已经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大量钻芯取样调查表明裂缝处层间由于粘结失效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离。层间剪应力引起的层间粘结失效会加速路面开裂并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但是,目前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路面层间处于完全连续或完全滑动状态下开展的,而实际情况下,层间处于不完全连续状态。为此本文将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室内试验检测评价对沥青路面层间不完全连续状态下的抗剪切性能开展研究。首先,建立考虑层间间隙的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和疲劳分析模型,相关参数根据北京市内主干道典型路面结构尺寸和材料种类确定,使用层间间隙表征层间未完全粘结的情况。通过模型计算分析层间间隙尖端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从断裂力学理论的角度验证了层间剪应力是导致层间粘结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应力强度因子确定最不利的间隙点位为车辆轮胎外侧边缘处垂直向下延伸的上-中面层的层间位置。然后,基于考虑层间间隙的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和疲劳分析模型,对沥青路路面层间剪应力及剪切疲劳次数进行正交计算。参考北京市内温度情况、交通荷载情况等数据,分析温度、竖向荷载、水平荷载、面层厚度、间隙长度等不同因素对层间剪应力与剪切疲劳次数的影响程度,将最不利情况下的层间最大剪应力τ≥0.37MPa,层间剪切疲劳次数≥0.9395万次作为模型的指标参考值,并根据计算数据进行回归方程的建立。其次,对粘层材料的抗剪性能进行评价分析。选取北京市内道路施工常用的四种粘层材料,确定最佳涂敷量。在不同试验温度下进行抗剪强度实验,分析不同材料抗剪强度的温度敏感性;对粘层材料进行短期、长期老化处理,研究温度老化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对粘层材料进行多次冻融循环,探究冻融循环对其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粘结材料的剪切强度具有较高的温度敏感性;短期老化下,粘层材料的抗剪强度有所提高,但是长期老化下的粘层材料的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通过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粘层材料的抗剪强度进行对比发现,第一次冻融冻融下粘层材料的的抗剪强度下降幅度最大。再次,对粘层材料的抗疲劳性能进行评价分析。在改变实验温度、荷载水平、温度老化、冻融循环次数的条件下进行粘层材料的剪切疲劳实验,分析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于剪切疲劳性能的影响大于加载应力水平;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下粘结材料的剪切疲劳性能均下降,长期老化对其影响更大;第一次冻融对粘层材料剪切疲劳性能的影响最大最后根据模型输出的数据及室内试验的材料性能推荐满足指标参考值的层间粘结材料。通过综合对比可得,SBS+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最优,需要注意长期老化对其剪切强度的影响;SBS改性沥青与橡胶沥青次之,其二者性能较为接近,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较SBS改性沥青更好;乳化沥青较差,其在高温下的抗剪强度较低,且温度老化及冻融循环对其抗剪切性能的影响较大。
朱洪洲,雷蕾,范世平,陈瑞璞[5](2021)在《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影响因素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环境、路面结构以及材料因素对路面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并对其敏感性进行定性分析总结。研究表明:与温度应力变化趋势正相关的因素有初始温度、降温速率、温差、路面宽度、面层模量、基层模量、面层&基层模量比值、基层&地基模量比值以及裂缝深度;与温度应力变化趋势负相关的因素有日平均温度、面层厚度、基层厚度与面层比热容;泊松比对温度应力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数种影响因素中,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对温差、降温速率、面层导热系数及路面开裂情况的敏感性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研究应对沥青路面温度应力进行多因素耦合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敏感性全面定性定量分析,考虑不同路面结构的区域特性,基于全寿命沥青路面概念进行全时程时效分析等,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路面结构内部的应力状况,为路面设计及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世业[6](2021)在《基于初始应力场反演的高地应力层状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变形处理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西南地区成为高速公路建设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而在该地区修建的隧道通常埋深大,构造应力场发育,高地应力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隧道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层状节理的岩体,层状节理的结构特性对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开展高地应力环境下层状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与防治措施的研究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云南昭乐高速轿顶隧道工程,以高地应力深埋层状围岩隧道大变形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通过已开挖洞段底板的水压致裂测试,反演了隧道围岩的初始地应力场,证实了工程区场内水平构造应力占主导,且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2)基于地应力测试结果,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并考虑到围岩的层状节理,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级预测。通过对岩石坚硬程度、初始地应力水平、围岩软岩大变形以及岩爆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级,提出了测试段围岩强烈大变形的可能;(3)利用离散元数值软件3DEC,从围岩位移、特征点位移曲线、塑性区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岩层厚度、不同初始应力水平两个因素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层厚的递增,围岩变形值和塑性区面积逐渐递减,随着初始地应力水平的递增,围岩变形值和塑性区面积逐渐递增;层状隧道围岩的特征点位移曲线随着时步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性。(4)基于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理念及处治原则,提出双层初支和注浆加固的支护方案,通过对处治前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该处治方案的合理性。
泮以龙[7](2020)在《桥梁无缝伸缩缝RSAM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桥梁理想的伸缩缝是无缝伸缩缝,因其易于安装和维修、交通噪声低、行车舒适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全世界。但无缝伸缩缝的耐久性较差,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因此,本文以桥梁无缝伸缩缝填缝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桥梁无缝伸缩缝结构精细化分析结果,以填缝料性能指标为切入点,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RSAM混合料及其设计方法,并对混合料的材料特性及其主体结构性能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结构精细化分析阶段,首先结合桥梁无缝伸缩缝的构造形式,对其变位量进行计算,确定无缝伸缩缝的伸缩变形范围,为后文的性能试验提供评价标准;然后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结构模型,分别模拟车辆静载和动载,分析无缝伸缩缝薄弱位置的力学响应分布规律,为后文RSAM混合料的设计提供参考。(2)在原材料确定阶段,以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四种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性能变化,择优选取一种作为沥青胶结料,然后以贝雷法为基础,计算确定集料的合成级配。(3)在配合比设计阶段,基于响应曲面法,以马歇尔试件空隙率(VV)、稳定度(MS)和流值(FL)作为响应值进行评价,以沥青、橡胶粉和矿粉用量作为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三响应设计,然后借助统计分析软件Design-Expert 11确定最优的配合比。(4)在性能验证阶段,按上文设计的配合比,浇筑形成RSAM混合料,完成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直接拉伸试验、足尺模拟试验等,评价RSAM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成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新型混合料RSAM性能良好,相比于现有无缝伸缩缝拥有更好的粘弹性能且不易出现车辙和裂缝,可满足桥梁中小型伸缩缝的变形要求。
郑文龙[8](2020)在《松科2井抗高温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科学钻探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测数据和验证关键假说的机会,是人类目前获取地球内部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钻井液的组分具有温度敏感性,增加了高温钻井液配制以及性能调控的难度。研究高温对造浆粘土、各类功能型处理剂等组分的影响规律,对于高温钻井液的配制、钻井液在使用过程中性能变化的原因分析以及钻井液处理方案的制定等均是极为必要的。钻井液的高温流变性直接关系到钻屑悬浮及携带、沿程循环压降、碎岩效率等诸多方面,测定并分析不同温度、不同环境下的钻井液流变特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科研意义。首先,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所施工的多口科钻井所用钻井液体系进行了总结、归纳,明确了不同科钻井钻井液体系选用及性能调控的要点。科钻井对岩心质量、岩心采取率要求高,所施工区域地质资料贫乏,钻遇复杂地层的风险高,钻井液设计及性能调控需要满足长时间稳定井壁、适应于多种取心工艺、有助于井底动力机具效能的发挥等多项要求。就目前国内外室内与现场应用的抗高温钻井液进行了整理,明确了抗高温钻井液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着重对钻井液高温流变性研究进行了探讨。其次,介绍了松科2井的基本信息,包括井位选取、地层情况、井身结构等,明确了松科2井不同开次、不同层段钻井液设计的要点,大致分为上部地层的水敏性问题、三开阶段的抗高温防塌问题以及四开以下的超高温问题。介绍了用于本项研究所需的重要仪器。就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及用于钻井液高温流变性拟合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再次,就高温对膨润土、凹凸棒土及海泡石土浆液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老化和高温高压流变性测试等试验。就粘土种类及加量、无机盐、测试温度等因素对其高温流变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在8%加量情况下,膨润土浆液的粘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海泡石浆液表现出类似特征,但不如膨润土浆明显;凹凸棒土浆液则随温度升高粘度持续降低。无机盐存在时,膨润土浆因发生絮凝而粘度增加,凹凸棒土和海泡石浆则由于增强了纤维间的纠缠能力而粘度稳定能力增强。高温老化后的凹凸棒土和海泡石浆液的流变性极为反常,对其高温流变方程拟合造成了困难。第四章首先通过高温老化试验证明了常用的抗高温处理剂如SPNH、SMC等磺化材料以及多种抗高温聚合物材料等均会发生一定的高温减效,尤其是在无机盐存在时该现象更为明显。相比于卤盐,甲酸盐的加入使得各类处理剂的性能衰减程度有所减轻。就大分子聚合物的高温流变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探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在高温下粘度基本丧失;盐量越高、剪切速率越高、剪切时间越长、p H值越高,粘度衰减幅度越大;甲酸盐有助于聚合物溶液高温下粘度的稳定。聚合物溶液适于以幂律模型进行表征,升温使得其稠度系数减小,流型指数增加,由假塑性流体向牛顿流体转换的趋势增强。将造浆土与之复配可大幅提高浆液体系的粘度稳定能力。第五章则通过抗高温抗盐处理剂的优选及复配,完成了抗245℃的钻井液配方构建及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配方钻井液的高温稳定性、流变性、失水造壁性、抑制性、润滑性、抗污染能力等综合性能指标良好。就涡轮钻取心时发生的重晶石在高速离心下堵塞岩心管问题,结合前期的配方研究完成了基于饱和氯化钠的抗高温无固相盐水钻井液体系设计。第六章就松科2井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开次的钻井液使用情况及性能调控思路、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就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反思。总体而言,本项研究工作在明确高温对钻井液各组分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不同开次的性能要求,以及钻井液体系转换的便利性、性能调整的连续性和整体钻井液使用成本的经济性。认识到只有通过多种测试手段探明高温对钻井液各组分性能影响的规律,才能使得抗高温钻井液的配制与性能调控的精准化成为可能。本文在完成室内探究的基础上,就所获配方钻井液进行了工程验证,丰富了对高温钻井液的认知,也为超深油气井、干热岩等高温钻井液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依据。
郭雨鑫[9](2020)在《干线公路典型路面结构反射裂缝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反射裂缝成为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的一种主要破坏方式。反射裂缝是指半刚性基层在温度及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过大拉应力后形成裂缝,并贯穿到路表的横向裂缝,其不但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也可引起整个系统的失效。为此,本文对反射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今后的路面设计具有参考意义。首先,考虑半刚性基层这种路面结构,对国内干线公路的反射裂缝状况进行了文献调研,并以“4cm AC-13上面层+6cm AC-20下面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这种路面结构作为有限元模型的基础。后对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的力学机理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后文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指标:模量、温度收缩系数、面层厚度、基面层粘结状态及温度等。其次,对半刚性基层开裂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首先应用非线性弹簧单元对基面层粘结状态进行模拟,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后选取了不同的温度场条件并叠加车辆荷载,得出基层纵向拉应力的最不利位置在双轮荷载的单轮下方,各因素对其最大值的影响性大小排序为:基层温度收缩系数>温差≈基层动态模量>面层厚度>层间粘结状态>面层动态模量>面层温度收缩系数;研究表明,高模量沥青无法抵抗基层开裂。然后,对反射裂缝的扩展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此过程中偏荷载比正荷载更容易引起反射裂缝的扩展,面层出现贯穿裂缝前后基层的裂缝形式由上窄下宽变为上宽下窄。研究表明,面层温度收缩系数对反射裂缝扩展影响最大,面层厚度与动态模量次之,基层动态模量与温度收缩系数影响较小。当沥青材料温度收缩系数不大于1.6×10-5/℃时,可保证面层在24小时降温23.8℃以下时不出现反射裂缝。路面长期使用会促进反射裂缝的扩展,据此提出了使用年限与面层出现裂缝时对应气温下降幅度的关系式。最后,对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层预裂缝与中间层设置均可防治反射裂缝,但在24小时降温幅度达到15℃以上的情况下并不推荐;此外,推荐采取增加面层厚度与降低面层温度收缩系数相结合的措施,据此提出了二者与路面可承受气温变化值的回归公式。
谭振宁[10](2019)在《沥青路面横向开裂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因其强度高、稳定性好、抗冲刷能力强及工程造价低等优点,近几十年来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中,其主要病害类型为横向开裂。目前国内外对沥青路面横向开裂的预测模型多为基于实际裂缝调查数据的经验模型,无法解释横向裂缝的产生及扩展机理。本文将在实测的路面材料参数及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横向开裂进行研究。首先,推导了基于连续弹性约束下的半刚性基层干缩应力计算公式,结合实测参数分析了半刚性基层的干缩开裂过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均匀温度场和指数温度场下的基层收缩应力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两种温缩模式下收缩应力的分布规律异同,并对基层温缩应力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了基层综合收缩应力的计算方法,基于实测的收缩参数计算并比较了不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间距。接着,通过搜集吉林省的气象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获取路面材料的热物理参数,利用ABAQUS软件求解了沥青路面的温度场,分析了路面结构温度场随深度、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基于实测及文献获取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参数,分析了非周期性降温作用下温度及结构参数沥青面层温缩应力的影响,利用正交分析法得出了基于面层温度应力最小的沥青路面推荐结构组合;选取以耗散能为控制变量的疲劳方程,基于Miner准则推导了周期性变温下的沥青路面温度疲劳损伤模型;应用ABAQUS软件分析了路面结构在周期性温度场下的温度应力及其变化规律,得出了路表温度疲劳损伤随时间的发展规律。最后,通过建立带裂缝的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周期性变温作用下的裂尖应力强度因子进行计算,利用Paris公式对温度疲劳寿命进行预估,并分析基层和面层结构参数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二、新疆油田公路层间滑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油田公路层间滑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层间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疲劳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道路层间结合状态分析 |
1.1 层间结合状态的演化过程 |
1.2 实际道路层间结合状态 |
2 层间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疲劳性能的影响 |
2.1 层间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 |
2.2 路面疲劳寿命衰减机理 |
3 结论 |
(3)基—面层间胶粉改性沥青粘结层黏附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粘结层研究现状 |
1.2.2 粘结层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粘结层材料及设计方案 |
2.1 原材料 |
2.1.1 胶粉改性沥青 |
2.1.2 集料 |
2.1.3 矿粉 |
2.1.4 水泥 |
2.2 配合比设计 |
2.2.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2.2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
2.3 试件制备 |
2.3.1 粘结层设置方案及处治过程 |
2.3.3 沥青混合料AC-25成型 |
2.3.4 试件切割成型 |
2.4 试验原理及温度确定 |
2.4.1 斜剪与扭剪试验原理 |
2.4.2 试验温度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间粘结强度形成机理及粘结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界面层间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3.3 基-面层间病害产生原因 |
3.4 基-面层间粘附性实验研究 |
3.5 粘结层设置方案分析 |
3.5.1 粘结层设计方案多因素显着性分析 |
3.5.2 方差分析原理 |
3.5.3 基-面粘结层最佳设置方案 |
3.6 不同温度条件下基-面层间粘结特性分析 |
3.6.1 温度对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
3.6.2 基于剪切耗散能密度的层间抗剪性能分析 |
3.6.3 温度对层间抗扭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面层间接触力学响应的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 |
4.3 理论模型分析 |
4.4 沥青混合料粘弹参数确定 |
4.5 建立基于剪切试验的有限元模型 |
4.5.1 不同温度下的层间粘结系数计算 |
4.5.2 cohesive接触属性验证 |
4.6 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6.1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 |
4.6.2 车辆荷载接触区域 |
4.6.3 接触区荷载布置以及层间接触定义 |
4.6.4 层间接触条件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4)沥青路面层间不完全连续状态下的抗剪切性能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层间力学分析研究 |
1.2.2 层间抗剪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与疲劳分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
2.1.1 模型尺寸设定 |
2.1.2 沥青路面结构各结构层材料参数 |
2.1.3 交通荷载的简化模型 |
2.1.4 模型网格划分 |
2.1.5 层间间隙的设定 |
2.1.6 有限元模型可靠性验证 |
2.2 路面结构层间剪切疲劳性能分析模型 |
2.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
2.2.2 UTM层间剪切疲劳试验 |
2.2.3 试验参数设定 |
2.2.4 剪切疲劳破坏准则确定 |
2.2.5 剪切疲劳性能分析模型的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层间间隙的影响分析 |
3.1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3.1.1 线弹性断裂力学 |
3.1.2 弹塑性断裂力学 |
3.2 层间间隙影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层间剪应力及剪切疲劳计算分析研究 |
4.1 层间剪应力正交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层间剪应力正交计算 |
4.1.2 正交计算结果的极差分析 |
4.1.3 层间剪应力与各因素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
4.2 剪切疲劳次数正交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剪切疲劳次数正交计算 |
4.2.2 正交计算结果的极差分析 |
4.2.3 剪切疲劳次数与各因素多元非线性拟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粘层材料剪切强度评价 |
5.1 层间剪切强度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
5.2 实验原材料性能测试 |
5.3 粘结材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
5.3.1 试件结构及尺寸 |
5.3.2 试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层间粘结材料最佳涂覆量确定 |
5.4.2 沥青层间抗剪强度的温度敏感性分析 |
5.4.3 温度老化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
5.4.4 冻融循环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粘层材料剪切疲劳性能评价 |
6.1 层间剪切疲劳性能实验设计 |
6.1.1 实验方法及实验参数确定 |
6.1.2 试件结构及尺寸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6.2.1 沥青层间剪切疲劳性能的温度敏感性分析 |
6.2.2 温度老化对层间剪切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 |
6.2.3 冻融循环对层间剪切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因素 |
1.1 初始温度&降温速率 |
1.2 温差 |
1.2.1 日温差 |
1.2.2 季节性温差 |
1.3 日平均温度 |
2 路面结构因素 |
2.1 路面宽度 |
2.2 结构层厚度 |
2.2.1 面层厚度 |
2.2.2 基层&底基层厚度 |
2.3 层间接触状态 |
2.4 结构层模量&比值 |
2.4.1 面层 |
2.4.2 基层 |
2.4.3 相邻结构层模量比 |
2.5 裂缝 |
3 材料因素 |
3.1 材料热物性参数 |
3.1.1 温度收缩系数 |
3.1.2 面层导热系数 |
3.1.3 面层比热容 |
3.2 泊松比 |
3.3 沥青含量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6)基于初始应力场反演的高地应力层状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变形处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状围岩的类型及特点研究 |
1.2.2 层状围岩变形破坏类型及机理研究 |
1.2.3 地应力现场测试的研究 |
1.2.4 高地应力下软弱围岩的破坏类型研究 |
1.2.5 围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隧道地质构造 |
2.2.3 隧道地层岩性 |
2.2.4 隧道气象水文条件 |
2.3 现场支护方案及围岩变形破坏情况分析 |
2.3.1 原工程支护方案 |
2.3.2 高地应力段软岩挤压变形情况 |
2.3.3 高地应力段硬岩岩爆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及初始应力场反演 |
3.1 现场地应力测试介绍 |
3.1.1 现场地应力测试设备 |
3.1.2 水压致裂法基本原理 |
3.1.3 水压致裂法测试步骤 |
3.1.4 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 |
3.2 现场地应力测试 |
3.2.1 测试部位 |
3.2.2 测试过程 |
3.3 轿顶隧道初始地应力测试结果 |
3.3.1 地应力量值 |
3.3.2 主应力方向 |
3.4 轿顶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
3.4.1 原地应力场反演 |
3.4.2 应力场三维转换 |
3.4.3 隧道横截面应力反演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围岩稳定性预测评价 |
4.1 围岩稳定性分析的依据与方法 |
4.1.1 岩石坚硬程度分级标准 |
4.1.2 初始地应力水平划分标准 |
4.1.3 围岩大变形及岩爆分级标准 |
4.1.4 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
4.2 围岩的岩性条件及强度参数 |
4.3 围岩初始地应力水平 |
4.4 软岩大变形预测分析 |
4.5 硬岩岩爆预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层状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
5.1 3DEC简介 |
5.1.1 3DEC数值分析流程 |
5.1.2 材料本构模型 |
5.1.3 定义分析模式 |
5.2 离散元模型及计算参数 |
5.2.1 数值模拟方案 |
5.2.2 边界条件及初始地应力 |
5.2.3 计算参数的选取 |
5.2.4 施工过程控制 |
5.3 岩层厚度对层状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5.3.1 数值模型 |
5.3.2 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5.3.3 特征点位移监测曲线分析 |
5.3.4 塑性区分布情况分析 |
5.4 不同初始地应力水平对层状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5.4.1 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5.4.2 特征点位移监测曲线分析 |
5.4.3 塑性区分布情况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
6.1 概述 |
6.2 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理念 |
6.2.1 刚性结构控制理念 |
6.2.2 柔性结构控制理念 |
6.2.3 刚柔结合控制理念 |
6.3 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处治原则 |
6.3.1 应力释放和控制原则 |
6.3.2 改善围岩特性原则 |
6.3.3 监控量测原则 |
6.4 轿顶隧道围岩大变形处治措施 |
6.4.1 双层初支的应用 |
6.4.2 注浆加固支护的应用 |
6.4.3 处治结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桥梁无缝伸缩缝RSAM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桥梁伸缩缝的发展及应用 |
1.2 桥梁伸缩缝常见病害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桥梁无缝伸缩缝应用现状 |
1.4.2 桥梁无缝伸缩缝材料研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桥梁无缝伸缩缝构造特点及精细化分析 |
2.1 桥梁无缝伸缩缝构造 |
2.2 桥梁无缝伸缩缝变位量计算 |
2.2.1 影响因素 |
2.2.2 变位量计算 |
2.3 桥梁无缝伸缩缝薄弱位置精细化分析 |
2.3.1 桥梁无缝伸缩缝全桥模型建立 |
2.3.2 伸缩缝左右两侧与桥面铺装接触层力学响应分析 |
2.3.3 伸缩缝下侧与梁板接触层力学响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梁无缝伸缩缝RSAM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3.1 RSAM原材料 |
3.1.1 胶结料 |
3.1.2 集料 |
3.1.3 外掺剂 |
3.2 胶结料流变特性 |
3.2.1 老化前后温度扫描试验 |
3.2.2 老化前后高温蠕变试验 |
3.2.3 老化前后低温应力松弛试验 |
3.3 集料级配计算 |
3.3.1 贝雷法介绍 |
3.3.2 合成级配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桥梁无缝伸缩缝RSAM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试验设计 |
4.1.1 响应曲面法介绍 |
4.1.2 试验设计 |
4.1.3 马歇尔试验 |
4.2 试验数据分析 |
4.2.1 二次多项式模型方差分析 |
4.2.2 响应曲面模型分析 |
4.3 RSAM最优配合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梁无缝伸缩缝RSAM混合料性能试验 |
5.1 RSAM混合料性能 |
5.1.1 高温稳定性 |
5.1.2 水稳定性 |
5.1.3 变形性能 |
5.2 足尺模拟试验 |
5.2.1 界面粘结材料剪切试验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松科2井抗高温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科学钻探简介 |
1.1.2 科学钻探的目的和意义 |
1.1.3 科学钻探的发展历程 |
1.1.4 科学钻探的特点及难点 |
1.1.5 项目的来源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科学钻探钻井液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预期目标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松科2井钻井液设计要素及研究方法 |
2.1 松科2井基本信息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构造概况 |
2.1.3 地层概况及取心要求 |
2.2 松科2井钻井液设计要素 |
2.3 研究所用仪器 |
2.3.1 高温高压流变仪 |
2.3.2 滚子加热炉 |
2.3.3 极压润滑仪 |
2.3.4 粘附系数仪 |
2.3.5 高温高压静态滤失仪 |
2.3.6 高温高压膨胀仪 |
2.3.7 钻井液样品配制方法 |
2.4 钻井液流变模型拟合及优选 |
2.4.1 钻井液流变性常用流变模式 |
2.4.2 一元线性回归及最小二乘法原理 |
2.4.3 钻井液流变模式拟合步骤 |
2.4.4 拟合效果对比及最佳钻井液流变模式的确定 |
2.4.5 温度对表观粘度的影响规律 |
第三章 高温对造浆土性能的影响 |
3.1 高温对膨润土流变性能的影响 |
3.1.1 膨润土的基本性质 |
3.1.2 高温老化对膨润土基浆性能的影响 |
3.1.3 膨润土浆高温高压流变性影响因素 |
3.2 高温对凹凸棒土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1 凹凸棒土基本性质 |
3.2.2 剪切时间对粘度的影响 |
3.2.3 老化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
3.2.4 凹凸棒土高温流变影响因素 |
3.3 高温对海泡石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1 海泡石基本性质简介 |
3.3.2 海泡石高温流变特性影响因素探究 |
第四章 高温对钻井液处理剂的影响 |
4.1 高温对处理剂的影响机理 |
4.1.1 处理剂的高温降解 |
4.1.2 处理剂的高温交联 |
4.1.3 处理剂在粘土表面的高温解吸作用 |
4.1.4 抗高温处理剂的作用机理 |
4.2 高温老化对处理剂性能的影响 |
4.2.1 高温老化对磺化类降水剂的影响 |
4.2.2 高温老化对聚合物类降水剂的影响 |
4.3 高温对聚合物处理剂流变性的影响 |
4.3.1 聚合物种类的影响 |
4.3.2 加量对聚合物高温流变性的影响 |
4.3.3 盐对聚合物流变性的影响 |
4.3.4 剪切时间对聚合物流变性的影响 |
4.3.5 土对聚合物流变性的影响 |
第五章 抗高温钻井液配方构建及性能评价 |
5.1 抗高温处理剂优选 |
5.1.1 抗高温增粘剂优选 |
5.1.2 抗高温降滤失剂优选 |
5.1.3 降粘剂优选 |
5.1.4 沥青类防塌剂优选 |
5.1.5 抗温抗盐润滑剂 |
5.1.6 抑制剂优选 |
5.2 抗245℃配方构建及综合性能评价 |
5.2.1 .热稳定性评价 |
5.2.2 抗污染试验 |
5.2.3 抑制性试验 |
5.2.4 润滑性试验 |
5.2.5 高温流变模型优选及AV预测 |
5.3 抗245℃无固相盐水钻井液配方构建 |
5.3.1 盐对聚合物溶液的影响 |
5.3.2 聚合物降失水剂优选 |
5.3.3 沥青粉优选 |
5.3.4 NaCl加量调整 |
第六章 松科2井钻井液现场应用 |
6.1 二开以浅特殊钻井工序下钻井液技术 |
6.1.1 二开以浅地层情况 |
6.1.2 二开钻井液配方设计 |
6.1.3 二开以浅先导孔钻井液性能调控 |
6.1.4 扩孔钻井液性能调控 |
6.2 抗高温防塌钻井液在三开连续取心的应用 |
6.2.1 三开地层情况及岩性特征 |
6.2.2 三开钻井液考虑要素 |
6.2.3 三开钻井液配方构建及综合性能评价 |
6.2.4 三开钻井液维护与处理 |
6.3 抗高温钻井液在四开的应用 |
6.3.1 四开地层情况及岩性特征 |
6.3.2 钻井液工作难点 |
6.3.3 钻井液体系及维护处理 |
6.4 抗高温钻井液在五开的应用 |
6.4.1 五开地层概况及钻井液工作难点 |
6.4.2 五开钻井液的使用及维护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与认识 |
7.2 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干线公路典型路面结构反射裂缝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反射裂缝的形成过程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反射裂缝形成的材料因素及控制措施 |
1.3.2 反射裂缝形成的结构因素及控制措施 |
1.3.3 反射裂缝分析预测模型与方法 |
1.3.4 研究现状总结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影响因素分析 |
2.1 干线公路典型路面结构及反射裂缝状况 |
2.2 路面反射裂缝形成的力学特征 |
2.2.1 半刚性基层温度开裂机理 |
2.2.2 反射裂缝扩展机理 |
2.3 影响反射裂缝的力学参数分析 |
2.3.1 路面结构内部因素 |
2.3.2 外部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刚性基层开裂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
3.1 典型路面结构及基本参数 |
3.1.1 路面结构选取 |
3.1.2 路面结构材料基本参数 |
3.2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 |
3.2.1 温度场基本理论与假定 |
3.2.2 路面结构温度场模型建立 |
3.2.3 路面结构温度场模型分析 |
3.3 温度及荷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模型建立基本假定 |
3.3.2 路面结构荷载模型建立 |
3.3.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4 温度及荷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基层受力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沥青面层及半刚性基层温度收缩系数的影响 |
3.4.2 沥青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动态模量的影响 |
3.4.3 沥青面层厚度的影响 |
3.4.4 日温差的影响 |
3.4.5 粘结状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射裂缝扩展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
4.1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路面结构及基本参数 |
4.1.2 模型尺寸及参数 |
4.1.3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4.2 温度及荷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
4.2.1 模型基本理论与假设 |
4.2.2 模型尺寸与边界条件 |
4.2.3 温度场(ODB文件)的引入 |
4.2.4 荷载作用模式 |
4.2.5 层间接触单元定义 |
4.2.6 内聚力接触定义 |
4.2.7 单元划分 |
4.3 温度及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裂缝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沥青面层反射裂缝发展过程 |
4.3.2 沥青面层及半刚性基层温度收缩系数的影响 |
4.3.3 沥青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动态模量的影响 |
4.3.4 沥青面层厚度的影响 |
4.3.5 粘结状态的影响 |
4.4 路面长期使用下沥青面层裂缝发展模拟 |
4.4.1 不同使用年限沥青混合料的内聚力参数 |
4.4.2 不同使用年限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 |
4.4.3 不同使用年限面层反射裂缝发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线公路典型路面结构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
5.1 预裂缝技术 |
5.1.1 间隔5m预裂缝 |
5.1.2 间隔3m预裂缝 |
5.2 基面层中间层防治反射裂缝 |
5.3 增加沥青面层厚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沥青路面横向开裂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研究 |
1.2.2 沥青路面温度场的研究 |
1.2.3 沥青路面开裂预测的研究 |
1.2.4 沥青路面裂缝扩展的研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分析 |
2.1 半刚性基层干缩开裂分析 |
2.1.1 半刚性基层干缩应力理论分析 |
2.1.2 半刚性基层干缩开裂过程分析 |
2.2 半刚性基层收缩应力的有限元模拟 |
2.2.1 半刚性基层温缩开裂机理 |
2.2.2 基层干缩与温缩对应的温度场模式与有限元建模 |
2.2.3 两种温度场模式下的收缩应力对比分析 |
2.2.4 半刚性基层温缩应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2.3 不同类型半刚性基层的开裂间距分析 |
2.3.1 半刚性基层收缩参数的获取 |
2.3.2 基层开裂间距计算方法 |
2.3.3 不同类型半刚性基层开裂间距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路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3.1 沥青路面热交换形式的有限元实现 |
3.1.1 太阳辐射 |
3.1.2 空气对流换热 |
3.1.3 空气辐射换热 |
3.2 沥青路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3.2.1 路面材料的热物理参数 |
3.2.2 吉林省月平均气象资料 |
3.2.3 有限元建模 |
3.3 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3.1 路面结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3.3.2 路面结构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
3.3.3 路面结构变温速率的变化规律 |
3.3.4 路面结构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 |
3.3.5 各月路表温度的变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数值模拟 |
4.1 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参数获取 |
4.1.1 低温下的回弹模量与抗拉强度 |
4.1.2 应力松弛性能 |
4.1.3 时温等效性能 |
4.1.4 温缩性能 |
4.2 非周期性降温下的温缩应力分析 |
4.2.1 有限元建模 |
4.2.2 温度变化对非周期性温缩应力的影响 |
4.2.3 结构参数对非周期性温缩应力的影响 |
4.3 温度疲劳开裂理论分析 |
4.3.1 温度周期荷载作用下的耗散能 |
4.3.2 以累计耗散能表征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模型 |
4.3.3 周期变温荷载下的沥青路面损伤模型推导 |
4.4 周期性温度变化下的沥青路面温度应力模拟 |
4.4.1 零温度应力状态的选取 |
4.4.2 温度应力变化规律分析 |
4.4.3 温度疲劳损伤因子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周期性温度荷载下的沥青路面裂缝扩展分析 |
5.1 断裂力学理论 |
5.1.1 I型裂纹尖端的应力场 |
5.1.2 应力强度因子与断裂韧度 |
5.1.3 裂缝扩展模型 |
5.2 表面裂缝扩展分析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5.2.3 疲劳寿命计算 |
5.2.4 影响因素分析 |
5.3 反射裂缝扩展分析 |
5.3.1 计算模型 |
5.3.2 疲劳寿命计算 |
5.3.3 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四、新疆油田公路层间滑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层间接触状态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的解析与表达[D]. 赵碧全. 新疆大学, 2021
- [2]层间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疲劳性能的影响[J]. 张勇博. 河南科技, 2021(16)
- [3]基—面层间胶粉改性沥青粘结层黏附特性分析[D]. 王之毓.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4]沥青路面层间不完全连续状态下的抗剪切性能评价分析[D]. 李佳昊.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朱洪洲,雷蕾,范世平,陈瑞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13)
- [6]基于初始应力场反演的高地应力层状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变形处理措施研究[D]. 王世业. 长安大学, 2021
- [7]桥梁无缝伸缩缝RSAM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和性能研究[D]. 泮以龙.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8]松科2井抗高温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D]. 郑文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9]干线公路典型路面结构反射裂缝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 郭雨鑫. 东南大学, 2020(01)
- [10]沥青路面横向开裂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D]. 谭振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