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解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何双双[1](2021)在《不同发展阶段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水平特征及其转化机制研究》文中认为
王志达[2](2021)在《碳基非贵金属仿生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巨大的能源需求,化石燃料不断消耗伴随严重的气候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可持续和高效的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选择,如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空气电池。氧还原反应(ORR)是这些电化学能量转换设备中最基本的反应之一。目前,最有效氧还原电催化剂是贵金属基催化剂(如Pt/C),但其高昂的价格和匮乏的资源阻碍了它们的进一步商业应用。因此,开发廉价、高效以及清洁环保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替代贵金属用于氧还原反应是目前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通过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三种经济、高效的碳基非贵金属仿生电催化剂。通过XRD、SEM、TEM、Raman、XPS以及BET等方法对不同的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进行物理结构表征,研究这些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这些电催化剂进行性能测试,研究它们的“构效关系”。此外,将部分电催化剂作为自组装锌-空气电池得阴极材料,进一步评估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受海洋中水母触手结构的启发,通过水热法与热解法相结合,我们制备了一种负载Co/Co9S8纳米颗粒的石墨烯(rGO)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组装的碳基复合电催化剂(Co/Co9S8/rGO/MWCNT-800)。相比于商用Pt/C,商用Ru O2/C以及单独的Co/Co9S8纳米颗粒,Co/Co9S8/rGO/MWCNT-800复合材料在碱性介质中展现了更优异的ORR性能(起始电位为0.946 V vs.RHE)与OER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最佳的热解温度为800℃,最佳的MWCNT掺入量为100mg。此外,相较于商用20%Pt/C催化剂,Co/Co9S8/rGO/MWCNT-800电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极好的选择性(符合4电子转移机理)和甲醇耐受性。Co/Co9S8/rGO/MWCNT-800复合材料出色的ORR/OER双功能催化性能可归因于Co/Co9S8和rGO/MWCNT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独特的多孔异质结构。2.我们以一种经济、储量丰富以及环保的大豆蛋白胨为碳源,通过氯化锌活化法,一步热解制备了仿灌木丛结构的碳基氧还原催化剂(SPZ-800-14)。得益于适量的氮掺杂(~2 at%N)、开放的三维介孔结构、高比表面积(1182.2 m2 g-1)以及适中的结构缺陷,相比于商业20%Pt/C催化剂,SPZ-800-14电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展现了良好的氧还原性能(半波电位为0.894 V vs.RHE)、优异的稳定性以及甲醇耐受性。电化学测试表明最佳的热解温度为800℃,最佳的大豆蛋白胨与氯化锌的质量比为1:4。此外,将SPZ-800-14电催化剂用于液态锌-空气电池的阴极材料,该电池表现出优良的开路电压(1.48 V)、功率密度以及长效的充放电性能(90 h)。3.通过配位化学与熔融盐辅助相结合,我们构筑了铁、锌金属位点共存负载的介孔氮掺杂碳纳米管(Fe-Zn/N/C/MWCNTs-800)电催化剂。具体来讲,单宁酸(TA)和希夫碱聚合物分别用作三价铁的不同配体。将单宁酸与铁的配合物骨架(TA-Fe)负载到由希夫碱高分子包裹的多壁碳纳米管(PI/MWCNTs)上,形成TA-Fe-PI/MWCNTs前驱体。随后,经ZnCl2/KCl熔融盐辅助前驱体碳化,获得一种珊瑚状碳基非贵金属催化剂(Fe-Zn/N/C/MWCNTs-800)。由于独特的介孔管状结构、大的BET比表面积(584.1 m2/g)以及分散的金属锌位点与包裹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金属铁位点之间有利的协同作用,相对于商业20%Pt/C催化剂,Fe-Zn/N/C/MWCNTs-800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展现了良好的氧还原性能、优异的稳定性以及优良的甲醇耐受性。电化学测试表明最佳的热解温度为800℃。此外,以Fe-Zn/N/C/MWCNTs-800为阴极材料组装后的可充电流动液态锌-空气电池以及柔性全固态锌-空气电池,均展现出较大的开路电压、极高的功率密度以及优异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单媛媛[3](2021)在《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源于理论与实践中的矛盾与危机,是化学学科教学论专业发展和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目前教学与研究中矛盾与危机已然相当严峻。教学中的矛盾:教师的大学学科知识与中学教学实践相分离;教学中的危机: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在教师理解中的缺失;研究中的矛盾:研究关注学科知识性与科学普遍性两个极点;研究中的危机:评价中基于生成性的建构式测评方式的缺失。因此,对于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意义深远而重大。基于此,本研究进行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本文主要由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应用研究和结论四个部分构成。第2章到第5章为基础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及水平进行了综述研究和理论研究。第2章分别对“学科知识”和“科学本质”的内涵概述和评价研究以及“电化学”主题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凸显了“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研究领域的化学学科特色及其独特的研究价值。第3章对分别作为化学学科理解知识观、认识论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学科结构理论、科学认识论、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第4章重点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学科与主题特质性”、“本原性与结构化”、“建构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以“认识视角与思路”为核心要素,“概念层级结构”、“本原性问题”为基本要素的三要素结构模型,最后阐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理论模型构建的思路。第5章通过课程层面和学科层面对“电化学”主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的理论模型。第6章为核心研究内容。依据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的理论模型和Rasch测量理论,运用访谈法,开发并检验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评工具。通过对测评工具不同水平分值的划分,以及对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特征的量化和质化特征描述,呈现了评价标准的水平特征。第7章为应用研究内容。采用多元量化统计方法,运用SPSS软件从总体性描述、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三个方面对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总体性描述中,对于电化学主题,接近一半的高中化学教师理解水平位于水平1,即基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水平2到水平4的数量比例依次递减。相关性分析中,影响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性别、毕业学校层次、毕业学校类别和教师身份。差异性分析中,教龄和学科专业类别变量中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在性别、教师身份、学位层次、毕业学校类别、毕业学校层次、工作学校层次变量类别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对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得出相应研究启示:(1)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应注重“化学学科理解”;(2)教育硕士培养过程应增进“化学学科理解”;(3)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勿忽视“化学学科理解”,并指出了本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韦德[4](2021)在《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深度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探讨与研究,其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以是否会迁移应用作为评判标准,强调了基于理解而学,在结果上与强调素养为本的教学具有相同的目的,同时又能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体现素养的形成。本研究主要探讨单元主题式教学能不能依托于已有的深度学习理念,进而在实践中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步入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整合意识、迁移意识,不仅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同时也向着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让师生课堂上的交流更能体现出深层的思辨,让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从孤立的学习走向协作互助学习。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进行文献查阅与梳理,并结合教师访谈分析研究可行性。引言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缘起,从概念形成与内涵探究、评价研究以及实践进度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深度学习的研究成果,继而又对国内有关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进行综述,找到实践的可能性。第二章重新梳理与本研究相关的重要概念与理论基础,为论文的撰写、策略探讨以及教学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第三章通过与一线教师交流探讨,了解一线教师对深度学习理念的认识,明确深度学习教学的追求与目的,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二部分提出本研究的教学设计思路、探讨设计策略及构建教学过程。第四章提出本研究关于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的思路,从一线教师给出的建议与观察到的符合深度学习理念的做法,从教学流程的改进、主题选取、活动设计、单元整合等方面如何开展提出了一些想法。第五章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深度的挖掘与整合,形成本文关于深度学习理念下单元主题式教学的设计流程;从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出发,论证该如何在备课之初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以主题引领教学设计的方向、以目标体现深度学习的要求、以活动确保深度学习教学的有效开展与以评价促进师生的双向反思”四个策略。最后一部分是研究的实践过程与结论。第六章介绍了教学实验中开展的各项工作,包括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对学生的前后测与结果分析、分析课后访谈结果。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呈现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展望。研究围绕着深度学习理念整合教学设计各要素,以设计出符合深度学习要求的教学案例,并在中学开展实践研究。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深度学习指导单元主题式教学,在高阶思维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上取得一定的成功。单元主题式教学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起到促进作用,是将深度学习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又是对学生学习结果要求的尝试,是从理念到实践的探讨,通过不断修改设计流程以达到一定的普适性。
许黎明[5](2020)在《氧化还原知识应用问题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氧化还原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化学命题中的一个常见考点。在高三总复习中,学生要深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并熟悉有关的规律,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的方法技巧。在解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时,由于学生认知不到位、题目设置的隐蔽条件、陌生信息、思维存在的偏差等均可能产生错误,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解题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以启迪思维、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宗志建[6](2020)在《基于四氢喹啉骨架开发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均相有机合成反应中,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通常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活性高、反应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能适用于多种反应类型等特点,在医药、农药、材料等精细化学品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元素周期表中VIII族元素是催化剂中最常用的金属,钌、铑、钯、铱、铂等贵金属元素尤其应用广泛,在均相催化以及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贵金属储量少价格昂贵,制约了工业应用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比较而言,第四周期的VIII族元素铁、钴、镍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因而越来越受到均相催化领域的关注。近年来,钴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发展迅速,比如,氮配位的钴配合物在硅氢化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效率,氮配体在活化催化剂以及调控反应选择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钴催化剂仍存在官能团兼容性较差、选择性不高等问题,开发具有独特电荷性能和空间位阻的新型配体仍然是钴配合物催化剂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基于课题组此前开发的系列刚性骨架的氮配体的钯配合物在偶联反应中显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而且配体的立体效应对催化性能具有显着的影响。与此同时,课题组在后过渡金属催化的乙烯聚合反应中也取得良好进展。本论文在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氮配体并应用到钴催化的硅氢化反应和硅氢化还原反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优化了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1.1优化2-氯-四氢喹啉的合成工艺。全流程合成以环己酮和苄胺为原料,经过Schiff-Base中间体,转化成苄基保护的烯酰胺中间体,然后在Vielsmeier条件下环化脱苄芳构化合成了2-氯-四氢喹啉。以水蒸汽蒸馏的方式纯化2-氯-四氢喹啉,三步反应的合并分离收率79%。该过程在2 mol规模上多次验证,重现性良好。在理解形成杂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工艺优化,改善了反应的选择性。整个反应过程只进行一次分离,极大地提高了合成效率。1.2优化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以2-氯-四氢喹啉为原料,经双氧水氧化后通过Boekelheide重排反应转化为相应的8-乙酸酯,再以硼氢化钠还原乙酸酯的方式得到了相应的8-醇中间体。该改进避免了常规皂化反应的一些问题。最后通过Anelli氧化得到目标产物,并通过溶剂打浆的方式纯化了产物2-氯-四氢喹啉-8-酮,四步反应总收率为65%。通过对每一步反应的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实现了四步反应均无需分离中间体的合成工艺。优化后的工艺在0.5 mol规模上得到了充分验证。2.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开发新型吡啶亚胺刚性配体及其钴配合物催化硅氢化反应研究。2.1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合成N^N双齿配体。通过Kumada偶联合成2-烷基取代的四氢喹啉-8-酮,再与不同取代基的芳胺反应合成多个具有不同空间位阻的吡啶亚胺双齿氮配体。2.2将合成的吡啶亚胺双齿氮配体用于钴催化炔烃硅氢化反应。以醋酸钴为催化剂前体,在芳基端炔与苯硅烷钴硅氢化反应中,无需添加剂的条件下高选择性地的获得马氏加成产物,该体系对于敏感官能团可以很好的兼容。在烷基炔底物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该体系还可以用于芳炔与二苯硅烷的硅氢化反应。即使将催化剂用量降低至0.04 mol%,反应仍可以保持很高的收率和区域选择性。说明刚性的吡啶亚胺配体在稳定钴金属中心和提高催化活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3.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开发pincer型三齿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催化的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研究。3.1合成pincer型三齿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插羰生成2-羧酸甲酯,羰基保护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酯并脱保护生成2-羟甲基-四氢喹啉-8-酮中间体。羟基转化成相应的磺酸酯后与二乙胺取代反应生成2-((二乙基胺基)甲基)-四氢喹啉-8-酮。参照双齿氮配体的合成方法,合成的酮与芳胺反应生成相应的三齿氮配体,再与氯化钴反应得到空气中稳定的N^N^N-pincer-CoCl2配合物。通过单晶衍射结果分析,该配合物钴中心与配体形成三角双锥结构。3.2将合成的三齿氮钴配合物用于酰胺的硅氢化还原反应。与双齿氮配体相比,刚性骨架的三齿氮配体可以明显提高催化效率。以叔酰胺为底物时,反应具有很广的底物适用范围。对于难度较大的仲酰胺也能通过适当的调整反应条件来实现。说明刚性的三齿氮配体在活化催化剂和稳定金属中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高选择性、高效的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张亚斌[7](2020)在《倍半萜Asteriscanolide的骨架合成初探》文中指出第一章首先简介了倍半萜天然产物的种类和来源,而后着重论述了倍半萜asteriscanolide的分离、生物活性以及一些课题组对其开展的合成研究。目前已报道的asteriscanolide合成路线中,涉及的关键步骤主要有关环复分解、Pauson-Khand环加成、Rh(I)催化的环加成以及自由基环化等。第二章先介绍了Wender课题组利用镍催化[4+4]反应合成了倍半萜asteriscanolide,以及其他课题组对于其碳环骨架的合成进展。随后讨论了利用我们课题组发展的镍催化串联环化反应来尝试构筑该分子含有的八并五双环碳骨架。可能由于八元环自身的构象原因,在其构筑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尽管筛选了不同的镍源和配体等条件,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得到所需的八元碳环。因为上述模型底物显色不明显,继而尝试合成带有苯基的八元碳环骨架,遗憾的是仍然未能成功。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泓佟[9](2020)在《化学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及其优化策略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技能性知识是化学知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和应用化学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化学用语,没有形成必备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必然会产生化学学习困难,影响化学问题解决的有效性。问题解决是学生学习知识、探求科学的基本途径,其机理和有效模式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问题解决和技能性知识学习的心理机制为指导,在技能性知识理论基础上,以问题表单作为问题解决的一种模型与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建立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模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设计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运用表单进行教学实践,实践中除使用问题表单教学外,还强调指导学生独立使用问题表单复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并将问题表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运用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对实施教学实践后的研究对象知识建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从研究结论可知问题表单教学模式对学生技能性知识的构建以及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学生对知识建构更加稳定、有效,知识掌握更加全面、深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笔者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从文献研究可知,问题解决领域中有关问题表单模型的研究较为新颖,而针对化学技能性知识教学的相关研究更少见文献报道。本文中笔者将问题表单与技能性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建立技能性知识部分内容的问题表单模型,对问题表单式教学以及学生问题解决的有效方式进行了可行性探究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的新方法,其有助于学生理清概念要素、填补思维漏洞、强化概念逻辑,从而深化概念内涵层次,完善知识体系建构,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岳慕飞[10](2020)在《新型可见光还原硝酸根催化材料的开发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作为饮用水主要来源,由于肥料过度使用使得其硝酸盐浓度在逐年增加。硝酸盐摄入人体后在还原性细菌的作用下部分被还原成亚硝酸盐,甚至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因此研究如何高效地将饮用水中硝酸根处理成为无害的N2是紧迫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其中光催化还原法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处理办法,但是以往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的研究内容主要局限在Ti O2系列光催化剂及其改性研究上,因而无法获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催化材料,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无法真正突破到实际应用阶段。本文旨在以通过寻找具有可见光响应,高稳定性,高催化活性的降解硝酸根的新型光催化剂材料,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催化剂的修饰以及催化条件优化,最终获得高催化活性。依据光催化的基本原理,选取多元金属硫属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简易的固相以及溶剂热合成方法,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并测试其催化性能。结合固体化学、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其催化机理,期望能够探索出一些普适性的方法或规律来指导可见光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通过使用实验过程中常用的溶剂热法和固相法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半导体Zn Cr2S4材料,探究了其催化性能。Zn Cr2S4的本征带宽为1.96 e V,具有较强光捕获能力,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作为高效的催化剂。当对催化剂进行贵金属负载负载修饰时,如Ru Ox,Ag,Au,Pd,Pt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同时提高助催化剂的用量,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双负载Pd-Pt时,可以观察到协同效应,在高负载量(3wt%Pt-3wt%Pd),紫外光照射,以p H=4的甲酸-甲酸钠缓冲溶液为牺牲剂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最高45 mg N/h的硝酸根转化效率以及对氮气89%的选择性。并且在380nm波长的照射下,催化剂的表观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5.46%。此外,当在助催化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Au时,可以观察到较为明显的等离子共振效应。并且,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效率因为等离子共振效应的存在可以达到0.452mg N/h。(2)通过对CuInS2催化材料的系统研究,可以发现,在纯可见光(波长大于400nm)照射下,催化剂降解硝酸根的效率可以达到8.32 mg N/h。对特定负载的CuInS2催化剂,在500nm波长的光照射下,表观量子效率可以达到23.85%。通过长时间的循环催化试验以及粉末衍射等手段,发现催化剂可以在近10小时内保持稳定,并且催化效率并未出现下降的现象。此外,CuInS2催化剂相较于之前研究工作中的催化剂,不会出现过还原生成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尝试在反应溶液中加入其它的杂质离子如F-,Cl-,Br-,I-等,或者是更换对环境更为友好的牺牲剂,如蔗糖,葡糖糖等,催化剂在长时间内依旧可以保持稳定且高效的催化活性。(3)通过文献调阅,发现相同的贵金属负载对不通波长的入射光有可能会产生不同趋势的响应。因此在不同波长入射光的条件下重新寻找CuInS2催化剂最佳的负载金属组合。通过在可见光条件下的筛选,最终确定,Pt-Ag的双负载组合为最优组合。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以Pt-Ag组合作为助催化剂,p H=4的甲酸-甲酸钠缓冲溶液作为牺牲剂,在纯可见光(波长大于400nm)为光源的作为条件时,转化速率也可达到14.24mg N/h,对氮气的选择性可以达到78.86%。并且还可以测得,在500nm和600nm波长的光源照射下,表观量子效率分别可以达到32.62%和28.44%。但是在长时间的催化实验中发现,效率会随着时间有所降低。尝试将除长时间光照后的催化剂在氢气下煅烧已恢复活性,结果可以看到,在250℃的温度下煅烧12h即可将活性恢复至90%以上。同样的,Pt-Ag负载的CuInS2催化剂虽然也会被其余杂质离子或者是不同的牺牲剂影响,但是依旧可以保持非常可观的反应活性。(4)根据文献调研可知,以及晶体生长规律,催化反应通常发生在低指数晶面上。由此结合晶体结构的对称性,选择对CuInS2(001)和(010)两个低指数晶面进行硝酸根降解的动力学模拟。根据实验部分的结果,我们提出光催化降解硝酸根为吸附反应,并且催化反应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路径发生:1.硝酸根直接被还原为氮气;2.硝酸根首先被还原为亚硝酸根,然后亚硝酸根再次被还原至氮气。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无论是(001)晶面还是(010)晶面,硝酸根一步直接还原为氮气的反应势垒都要比硝酸根两步还原至氮气的反应势垒要高,同时两者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势垒都处于同一量级,表明两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同时发生。此外,还对不同晶面上硝酸根过还原为氨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比其余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过还原生成氨的反应几乎不可能发生。因此,从理论计算的角度证明了我们从实验结果中推测的吸附反应机理。
二、如何解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解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碳基非贵金属仿生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氧还原反应 |
1.2.1 引言 |
1.2.2 氧还原反应机制机理 |
1.2.3 燃料电池简介 |
1.2.4 金属-空气电池简介 |
1.3 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
1.3.1 引言 |
1.3.2 经典的纳米碳基电催化剂 |
1.3.3 生物质衍生碳基电催化剂 |
1.3.4 高分子材料衍生碳基电催化剂 |
1.3.5 多孔有机骨架材料衍生碳基电催化剂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2.2 电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XRD)光谱表征 |
2.2.2 拉曼(Raman)光谱表征 |
2.2.3 比表面积(BET)及孔径分布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2.2.7 电子顺磁共振(EPR)表征 |
2.2.8 红外(IR)光谱表征 |
2.3 电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2.3.1 工作电极的介绍 |
2.3.2 工作电极的打磨 |
2.3.3 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 |
2.3.4 循环伏安(CV)测试 |
2.3.5 双电层电容(C_(dl))测试 |
2.3.6 电化学稳定性测试 |
2.3.7 甲醇耐久性测试 |
2.3.8 流动液态锌-空气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2.3.9 柔性全固态锌-空气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第三章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Co/Co_9S_8/rGO/MWCNT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1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 |
3.2.2 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 |
3.2.3 Co/Co_9S_8/rGO/MWCNT复合材料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分析 |
3.3.2 SEM分析 |
3.3.3 TEM分析 |
3.3.4 XPS分析 |
3.3.5 BET分析 |
3.3.6 Raman分析 |
3.3.7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衍生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大豆蛋白胨衍生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RD分析 |
4.3.2 SEM分析 |
4.3.3 TEM分析 |
4.3.4 XPS分析 |
4.3.5 BET分析 |
4.3.6 Raman分析 |
4.3.7 EPR分析 |
4.3.8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3.9 流动液态锌-空气电池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合物衍生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Fe-Zn/N/C/MWCNTs-800电催化剂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IR分析 |
5.3.2 XRD分析 |
5.3.3 SEM分析 |
5.3.4 TEM分析 |
5.3.5 XPS分析 |
5.3.6 BET分析 |
5.3.7 Raman分析 |
5.3.8 电化学性能分析 |
5.3.9 流动液态锌-空气电池性能分析 |
5.3.10 柔性全固态锌-空气电池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之源:教学与研究中矛盾危机引发化学教师学科理解问题的觉思 |
1.1.1 教学中的矛盾: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中学教学实践相分离 |
1.1.2 教学中的危机: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在教师理解中的缺失 |
1.1.3 研究中的矛盾:研究中融合学科知识性与科学普遍性的困难 |
1.1.4 研究中的危机:评价中基于生成性的建构式测评方式的缺失 |
1.2 研究问题与解决之径: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理论模型体系的建构和测评工具的开发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思路 |
1.2.4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理论构建及开发测评工具方法论指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科知识研究现状 |
2.1.1 学科知识内涵概述 |
2.1.2 学科知识的评价研究 |
2.2 科学本质研究现状 |
2.2.1 科学本质内涵概述 |
2.2.2 科学本质的评价研究 |
2.3 电化学主题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研究 |
2.3.2 国外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学科结构理论 |
3.2 科学认识论 |
3.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4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基本内涵与学科理解水平构建思路 |
4.1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基本内涵 |
4.1.1 概念界定 |
4.1.2 基本特征 |
4.1.3 结构要素 |
4.2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构建思路 |
第5章 电化学主题课程与学科本体研究 |
5.1 课程研究 |
5.1.1 国外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 |
5.1.2 国内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 |
5.1.3 国内外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对比 |
5.2 学科本体研究 |
5.2.1 历史发展 |
5.2.2 学科理解 |
第6章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评工具的开发与检验 |
6.1 测评工具的编制流程 |
6.2 测评工具的开发 |
6.2.1 Rasch模型的基本原理 |
6.2.2 试题的开发与呈现形式 |
6.2.3 评分标准 |
6.3 测评工具的试测过程及分析 |
6.3.1 测评工具主要参数指标 |
6.3.2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
6.3.3 试测结果分析 |
6.3.4 测评工具(试测版)的修正 |
6.4 测评工具的实测过程及分析 |
6.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
6.4.2 实测结果分析 |
6.5 评价标准的水平特征 |
6.5.1 测评工具水平分值的划分 |
6.5.2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特征 |
第7章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 |
7.1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总体性描述 |
7.2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相关性分析 |
7.3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差异性分析 |
7.4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2 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3 应用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4)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 |
1.1.2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育人目标需求 |
1.1.3 信息时代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
1.2 研究现状与定位 |
1.2.1 深度学习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深度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定位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2.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 |
2.1.2 单元主题式教学 |
2.1.3 教学设计 |
2.1.4 高中化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2.2.3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2.4 比格斯SOLO分类理论 |
3.高中化学单元主题式教学与深度学习理念的融合 |
3.1 高中化学教师对深度学习理念及单元主题式教学的认识 |
3.1.1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1.2 教师访谈结论 |
3.2 高一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所处水平调查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深度学习理念与单元主题式教学融合的可行性与紧迫性 |
4.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思路 |
4.1 逆向教学思维,初探设计流程 |
4.2 通过主题思想联系单元与课时 |
4.2.1 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
4.2.2 以实际问题的解决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
4.3 以高阶思维的培养为目标 |
4.4 围绕主题、目标搭建学习活动 |
4.5 强调单元的重新组合 |
4.5.1 纵向整合形成反映知识层次的大单元 |
4.5.2 横向整合形成阶段任务的中单元 |
5.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流程与策略 |
5.1 深度学习理念下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流程 |
5.1.1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流程 |
5.1.2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流程 |
5.2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策略 |
5.2.1 深度整合教学内容 |
5.2.2 以主题引领单元教学设计的方向 |
5.2.3 以目标体现深度学习的要求 |
5.2.4 以活动确保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 |
5.2.5 以评价促进教与学的双向反思 |
6.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主题式教学实践研究 |
6.1 实践详情 |
6.2 实践内容 |
6.3 课时教学实践案例与分析 |
6.4 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
6.4.1 前测、后测试题的编制 |
6.4.2 学生前测结果分析 |
6.5 学生互评分析与课后访谈情况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致谢 |
(5)氧化还原知识应用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忽视对反应机理的辨析 |
二、忽视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
三、忽视守恒原理的把握 |
四、忽视反应先后顺序的确认 |
五、忽视条件影响产物的认识 |
六、忽视价态变化规律的运用 |
(6)基于四氢喹啉骨架开发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氮配体在廉价金属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1.1 双齿氮配体的应用 |
1.1.2 三齿氮配体的应用 |
1.2 多齿氮钴配合物在氢转移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2.1 钴催化加氢还原反应 |
1.2.2 钴催化烯、炔的转移氢化反应 |
1.2.3 钴催化氢官能团化反应 |
1.3 环并吡啶刚性骨架氮配体的研究进展 |
1.3.1 四氢喹啉骨架双齿氮配体 |
1.3.2 四氢喹啉骨架吡啶亚胺多齿配体 |
1.3.3 其它四氢喹啉骨架多齿配体研究进展 |
1.3.4 其它环并吡啶刚性骨架氮配体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分析仪器 |
2.3 2-氯-四氢喹啉合成路线的设计 |
2.3.1 文献报道的方法 |
2.3.2 新路线设计思路 |
2.4 新路线的初步探索 |
2.4.1 合成N-苄基-环己基亚胺 |
2.4.2 合成N-苄基-N-环己烯基乙酰胺 |
2.4.3 合成2-氯-四氢喹啉 |
2.5 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路 |
2.5.1 存在的问题 |
2.5.2 第一步反应优化 |
2.5.3 第二步反应优化 |
2.5.4 第三步反应优化 |
2.6 优化后的2-氯-四氢喹啉合成工艺 |
2.6.1 合成N-苄基-环己基亚胺 |
2.6.2 合成N-苄基-N-环己烯基乙酰胺 |
2.6.3 合成2-氯-四氢喹啉 |
2.6.4 合成2-氯-四氢喹啉工艺小结 |
2.7 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优化 |
2.7.1 第四步反应优化 |
2.7.2 第五步反应优化 |
2.7.3 第六步反应优化 |
2.7.4 第七步反应后处理优化 |
2.8 优化后的2-氯-四氢喹啉-8-酮合成工艺 |
2.8.1 合成2-氯-四氢喹啉-N-氧化物 |
2.8.2 合成2-氯-四氢喹啉-8-乙酸酯 |
2.8.3 合成2-氯-四氢喹啉-8-醇 |
2.8.4 合成2-氯-四氢喹啉-8-酮 |
2.8.5 合成2-氯-四氢喹啉-8-酮工艺小结 |
2.9 本章小结 |
2.10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三章 基于四氢喹啉骨架氮配体的开发及其钴配合物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分析仪器 |
3.3 合成吡啶亚胺双齿氮配体 |
3.3.1 合成2-烷基取代四氢喹啉-8-酮 |
3.3.2 合成2-烷基取代的吡啶亚胺刚性双齿氮配体 |
3.4 合成吡啶亚胺三齿配体 |
3.4.1 原料酮合成路线设计 |
3.4.2 路线一的初步探索 |
3.4.3 调整后的路线一探索 |
3.4.4 路线二的初步探索 |
3.4.5 路线二的进一步优化 |
3.4.6 2-(二乙基胺基)甲基四氢喹啉-8-酮合成工艺小结 |
3.4.7 合成三齿氮配体 |
3.5 吡啶亚胺三齿配体钴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5.1 配合物的合成 |
3.5.2 配合物结构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3.7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四章 刚性吡啶亚胺配体促进的钴催化炔烃硅氢化反应 |
4.1 引言 |
4.2 研究背景 |
4.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1 实验试剂 |
4.3.2 分析仪器 |
4.4 条件优化 |
4.4.1 实验步骤 |
4.4.2 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
4.4.3 优化后的条件 |
4.5 底物拓展 |
4.5.1 苯硅烷硅氢化反应底物拓展 |
4.5.2 二苯硅烷硅氢化反应底物拓展 |
4.6 克级反应及TON和 TOF研究 |
4.6.1 克级反应 |
4.6.2 反应TON和 TOF研究 |
4.7 应用实验 |
4.7.1 以烯基硅烷为硅氢化试剂的硅氢化反应 |
4.7.2“一锅法”合成双烯基硅烷4-7 |
4.8 钴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8.1 钴配合物的合成 |
4.8.2 钴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4.9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索 |
4.9.1 氘代实验 |
4.9.2 以Co配合物为催化剂实验 |
4.9.3 动力学实验 |
4.9.4 反应历程的推测 |
4.10 本章小结 |
4.11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五章 四氢喹啉骨架钴配合物催化的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
5.1 引言 |
5.2 背景介绍 |
5.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3.1 实验试剂 |
5.3.2 分析仪器 |
5.4 叔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
5.4.1 条件优化 |
5.4.2 底物拓展 |
5.5 仲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
5.5.1 条件优化 |
5.5.2 底物拓展 |
5.6 本章小结 |
5.7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倍半萜Asteriscanolide的骨架合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简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倍半萜asteriscanolide的分离、活性及化学合成(综述) |
1.1 引言 |
1.2 天然产物asteriscanolide的全合成研究 |
1.2.1 基于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合成策略 |
1.2.2 基于Cope重排反应的合成策略 |
1.2.3 基于Rh(I)催化环加成反应的合成策略 |
第二章 基于镍催化串联环化的asteriscanolide骨架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镍催化[4+4]环加成的合成策略 |
2.3 其它合成骨架的策略 |
2.3.1 基于光催化分子间加成反应 |
2.3.2 基于光催化分子内加成反应 |
2.3.3 基于σ重排反应 |
2.4 本论文的结果与讨论 |
2.4.1 Asteriscanolide中八并五双环骨架的合成尝试 |
2.4.2 带苯基的八并五双环骨架合成尝试 |
2.5 实验部分 |
附录 (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9)化学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及其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
(二)构建有效问题解决模型有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三)探讨技能性知识学习模型有利于丰富高中化学学习方式 |
(四)建立问题表单教学模式有助于优化素养为本的教学形态 |
二、研究现状 |
(一)问题链教学研究现状 |
(二)问题解决表征的研究现状 |
(三)化学技能性知识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基础理论研究 |
一、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问题解决理论 |
(三)信息加工理论 |
二、问题表单的基础理论研究 |
(一)问题表单的内涵 |
(二)问题表单模型的心理机制分析 |
(三)问题表单的构成要素 |
三、技能性知识的基础理论研究 |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内涵 |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分类 |
四、基于技能性知识心理表征的问题表单可行性分析 |
(一)问题表单可以降低技能性知识的学习难度 |
(二)问题表单可以提供技能性知识问题的解决方法 |
(三)问题表单可以提高教师技能性知识的教学效率 |
五、基于问题表单技能性知识教学的教育功能 |
(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
(二)促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
(四)便于教师开展教学 |
(五)符合素养教育要求 |
第三章 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方法研究 |
一、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 |
(一)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原则 |
(二)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方法 |
(三)技能型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模板 |
二、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评价标准 |
(一)概念核心维度 |
(二)维度等级划分 |
三、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举例 |
(一)化学表达型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 |
(二)化学计算型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 |
(三)实验操作型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 |
四、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课堂教学过程 |
(一)学情及教材分析 |
(二)表单设计 |
(三)教学实施 |
(四)课后反馈 |
第四章 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实证研究 |
一、教学实践的设计 |
(一)实践目的 |
(二)实践对象 |
(三)实践过程 |
(四)数据处理 |
二、教学实践结果的总体分析 |
(一)问题表单教学的优点 |
(二)问题表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优化策略讨论 |
一、注意学生反馈情况,创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 |
二、课前进行表单问题预测,保证教学顺利完成 |
三、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
四、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一)针对技能性知识内容建立问题表单模型 |
(二)将技能性知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具体化 |
(三)对化学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新型可见光还原硝酸根催化材料的开发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催化的简介 |
1.2.1 光催化反应的本质和基本原理 |
1.2.2 光催化降解硝酸根的原理简介 |
1.2.3 光催化降解硝酸根的评价标准 |
1.2.4 光催化降解硝酸根的装置 |
1.3 光催化降解硝酸根的研究进展 |
1.3.1 避免牺牲剂的催化研究 |
1.3.2 加入牺牲剂的研究 |
1.4 光催化降解硝酸根机理的研究进展 |
1.5 光催化降解硝酸根增强催化效率的手段 |
1.5.1 增强光催化材料的吸光能力 |
1.5.2 增加反应活性面 |
1.5.3 能带工程 |
1.5.4 降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速率 |
1.6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
2 催化剂合成、表征和光催化的性能测试及计算方法 |
2.1 试剂规格和测试仪器参数 |
2.2 助催化剂的负载 |
2.3 表征仪器和测定原理 |
2.3.1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
2.3.5 气相色谱分析 |
2.4 光催化剂的评定参数 |
2.4.1 表观量子效率 |
2.4.2 转换数 |
2.5 光催化降解硝酸根溶液测试 |
2.6 密度泛函理论 |
2.6.1 伯恩-奥本海默近似 |
2.6.2 洪恩伯格-科恩定理 |
2.6.3 科恩-沙姆方程 |
2.6.4 交换关联泛函 |
2.6.5 自洽迭代过程 |
2.6.6 赝势 |
2.6.7 动力学模拟及相关能量计算 |
3 ZnCr_2S_4负载Pt/Pd贵金属光催化降解硝酸根离子溶液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合成 |
3.2.2 催化剂的粉末衍射分析 |
3.2.3 催化剂的SEM分析 |
3.2.4 催化剂的DRS分析 |
3.2.5 光催化性能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4 CuInS_2负载Pt/Ru贵金属光催化降解硝酸根离子溶液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CuInS_2的XDR分析 |
4.2.2 CuInS_2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CuInS_2负载Pt/Ag贵金属光催化降解硝酸根离子溶液研究 |
5.1 单负载降解硝酸根 |
5.2 本章小结 |
6 CuInS_2表面降解硝酸根的动力学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晶面终端选取及收敛性测试 |
6.2.1 确定指定晶面暴露原子 |
6.2.2 平板模型层数的收敛性测试: |
6.2.3 能量计算截断能的收敛性测试 |
6.2.4 k空间密度的收敛性测试 |
6.3 (001)和(010)表面性能计算 |
6.3.1 吸附位点的计算 |
6.3.2 反应物,中间产物及产物的吸附构型及吸附能 |
6.3.3 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如何解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发展阶段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水平特征及其转化机制研究[D]. 何双双.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碳基非贵金属仿生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志达.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D]. 单媛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D]. 韦德.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5]氧化还原知识应用问题的探析[J]. 许黎明. 中学化学, 2020(10)
- [6]基于四氢喹啉骨架开发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研究[D]. 宗志建.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7]倍半萜Asteriscanolide的骨架合成初探[D]. 张亚斌. 兰州大学, 2020(01)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化学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及其优化策略教学研究[D]. 刘泓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新型可见光还原硝酸根催化材料的开发与机理研究[D]. 岳慕飞. 重庆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