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外伤患者急诊应激反应的心理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郑永艳,朱婕妤,曾强[1](2021)在《系统性心理护理对急诊手外伤手术患者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护理对急诊手外伤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急诊进行局麻手外伤手术的100例患者,根据采用的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50,采用系统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后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78.00%,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手外伤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杨阳[2](2021)在《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分析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与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社会支持、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早期评估和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职业性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患者一般人口学和疾病学资料调查表、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社会支持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医学应对量表(MCMQ)。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及各量表的现状调查结果采用率、百分比、中位数、四分位数、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资料分组的差异性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医学应对、焦虑、抑郁与ASD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SD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7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率97.28%,250例研究对象中年龄在21~40岁之间,平均年龄(35.70±4.12)岁。其中男性患者166例(66.4%);高中及中专文化水平的患者93例(37.2%);偏外向性格的患者93例(37.2%);家庭收入在3001~4000元的患者95例(38.0%)。医疗费用以新农合为主的患者97例(38.8%);合并有并发症状的患者186例(74.4%);右手损伤的患者161例(64.4%):受伤后伴有恐惧症状的患者149例(59.6%)。2.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发生率为30.4%,ASDS总分为44.00(28.00,58.00)分,其中分离症状得分为9.00(6.00,12.00)分,再体验症状得分为9.00(6.00,13.00)分,回避症状得分为8.00(4.00,14.00)分,高警觉症状得分为16.00(11.00,20.00)分。3.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0.55±5.13)分,其中主观支持得分为(12.92±2.30)分,客观支持得分为(11.23±2.40)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6.40±2.31)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4.89±16.96)分,其中坚韧性得分(33.19±9.17)分,力量性得分为(20.90±6.08)分,乐观性得分为(10.80±2.92)分;医学应对-面对总分为(18.25±5.43)分,医学应对-回避总分(14.33±4.64)分,医学应对-屈服总分(8.53±3.97)分;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134例(53.6%),有抑郁症状的患者70例(28%),焦虑及抑郁症状同时存在的患者为65例(26%),焦虑症状得分为(8.37±5.02)分,抑郁症状得分为(5.22±3.46)分。4.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症状得分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p<0.001)、性格(p<0.001)、家庭收入(p<0.05)、有无并发症(p<0.001)、受伤手别(p<0.001)、受伤后有无恐惧感(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SDS与心理弹性总分(r=-0.685,p<0.01)、力量性(r=-0.724,p<0.01)、坚韧性(r=-0.631,p<0.01)、乐观性(r=-0.486,p<0.01)负相关;与社会支持总分(r=-0.496,p<0.01)、主观支持(r=-444,p<0.01)、客观支持(r=-0.271,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r=-0.278,p<0.01)负相关;与面对应对得分(r=-0.368,p<0.01)负相关,与屈服应对得分(r=0.794,p<0.01)、回避应对得分(r=0.519,p<0.01)正相关;与焦虑得分(r=-0.830,p<0.01)、抑郁得分(r=0.685,p<0.01)显着正相关。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有并发症、受伤后伴有恐惧感、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屈服进入ASDS总分的回归方程,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可解释总变异70.2%。结论1.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发生率较高,建议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增加对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疏导,早期评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2.对女性、内向性格、家庭收入低、有并发症、受伤后伴有恐惧感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及时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需要,早期提供干预措施。3、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采取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负性情绪,采取有效的管理情绪的方法,帮助患者乐观的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4、主观支持是ASD的保护因素,屈服面对、焦虑、受伤后伴有恐惧感、合并有并发症是ASD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鼓励职业性手外伤患者与外界多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和物质上的支持,使患者感知到被尊重、理解和关注。医护人员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如团体治疗等方法减轻患者焦虑情绪,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勇敢的面对疾病,减轻急性应激障碍症状。
孙慧慧[3](2020)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的疼痛、焦虑情况及上肢功能状况的影响,为解决患者疼痛、心理方面的问题及促进康复提供依据,为协同护理模式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践经验。方法1.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以协同护理模式及《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理论基础,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制定协同护理干预方案;通过2轮德菲尔法专家函询对干预方案进行修订;通过预试验修改干预方案的内容后形成最终版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的应用:便利选取2019年01月~2019年08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手外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6例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以病区为单位通过抽签法将手外科一病区、二病区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组建多学科协同团队,编制手册,分阶段进行个体干预、群体干预及团队协同干预。于带蒂术后1d、2d、3d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于断蒂术后1d、3d、7d、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情况;于断蒂术后1个月、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及手功能情况。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干预方案构建本研究2轮专家函询均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意见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0.859,2轮函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286,0.322,显着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的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条目3个,二级条目9个,三级条目42个。2.干预方案临床应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及手功能MHQ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疼痛情况:干预组带蒂术后1d、2d、3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心理状况:干预组断蒂术后1个月、3个月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SAS评分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功能情况:干预组断蒂术后1d、3d、7d、1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断蒂术后1d、3d、7d、1个月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断蒂术后1个月、3个月手功能MH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功能MHQ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具有可靠性与科学性。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与焦虑程度,促进患者肩肘关节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
姚玉华,蒋红,胡晶晶[4](2020)在《手外科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源及护理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索手外科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焦虑源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7~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手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6月30例手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方法寻找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源,然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采用患者一般情况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 w的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 w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循证方法寻找手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源,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吴丽[5](2020)在《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应激与应对适应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应激反应、应对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应激反应、应对适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应激反应、应对适应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应对适应能力在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实施减轻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应对适应能力,降低留观期间的心理应激反应的有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急诊留观治疗患者260例,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病情基本稳定,准备转出急诊留观室时进行问卷调研。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简易罗伊应对适应量表、心理应激反应问卷。数据收集完毕应用SPSS17.0及Amos 22.0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线性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5.03±11.32)分,维度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不明确性(3.18±0.54)分,复杂性(2.73±0.4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疾病了解程度、自觉疾病严重程度、合并其他慢性病种数的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了解程度及自觉疾病严重程度为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31.4%的变异。2急诊留观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总分为(65.14±18.75)分,情绪反应维度得分(24.65±9.53)分,躯体反应维度得分(21.41±5.77)分,行为反应维度得分(13.84±5.49)分。与住院患者常模比较,心理应激反应总分、情绪反应及躯体反应得分高于住院患者(均P<0.001);行为反应与住院患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疾病了解程度、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留观时间的急诊留观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自觉疾病严重程度为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7.7%的变异。3急诊留观患者应对适应能力总分为(38.69±6.2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疾病了解程度、自觉疾病严重程度、合并其他慢性病种数的急诊留观患者应对适应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了解程度、自觉疾病严重程度为应对适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39.7%的变异。4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各维度与急诊留观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总分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r=0.248~0.441,P<0.01);急诊留观患者应对适应能力与心理应激反应总分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r=-0.442~-0.219,P<0.01);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应对适应能力呈负相关(r=-0.618~-0.551,P<0.01)。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应对适应能力在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应激反应间起中介作用。结论1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呈中等水平,不明确性维度得分高于复杂性维度;急诊留观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总分、情绪反应及躯体反应均高于住院患者;急诊留观患者应对适应能力整体呈中等水平。2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了解程度及自觉疾病严重程度为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自觉疾病严重程度为急诊留观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了解程度、自觉疾病严重程度为急诊留观患者应对适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3急诊留观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各维度与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与应对适应能力呈负相关;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应对适应能力呈负相关。4应对适应能力在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应激反应间起中介作用。疾病不确定感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应激反应,也可以通过应对适应能力间接作用于心理应激反应。
马利娜[6](2019)在《对接受急诊手术的手外伤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对接受急诊手术的手外伤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近年来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手术的90例手外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在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相比,P>0.05。术前5min及术后12h,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对接受急诊手术的手外伤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护理可显着缓解其术前及术后的焦虑情绪。
彭丽华[7](2017)在《手外伤患者疼痛护理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地研究在手外伤患者中应用疼痛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为临床护理手外伤患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韶关市铁路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手外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止痛药物使用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3.2±1.2)分,止痛药物使用率13.3%,满意度93.3%,对照组疼痛评分(5.7±1.5)分,止痛药物使用率37.8%,满意度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外伤患者中应用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曲丽江[8](2016)在《综合性护理对行清创治疗急诊手外伤患者疗效的影响》文中提出手部是极易受伤的部位,占急诊创伤的26.6%[1]。急诊手外伤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清创治疗,而在清创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合并感染,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愈合,还能导致手部功能的受损[2]。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组研究急诊手外伤患者进行清创治疗,并给予综合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
苏春芳,詹进应[9](2015)在《急诊手外伤患者清创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清创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54例急诊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相同清创处理法和综合护理。结果 132例Ⅰ期愈合,22例Ⅱ期愈合,0例Ⅲ期愈合;无发生并发症;感染率为3.2%。结论对急诊手外伤患者在进行清创处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能够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杜娜[10](2014)在《急性手外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是人类劳动的器官,同时也是传递人体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由于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暴露机会较多,所以其受损伤的机率也相对较高,尽管同全身创伤相比,手外伤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性不大,但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特别是男性青年患者,他们是每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经济收入来源,劳动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会使患者职业的选择受到很多局限,甚至会因此失去工作,从而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手又作为人类交流的第二个器官,手的损害造成手部的残缺和疤痕,常常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压力,使其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人沟通,从而妨碍社会交际,严重者可致心理障碍。目的:了解急性手外伤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情况分布和心理状况的特点并探讨影响急性手外伤患者抑郁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因素,期望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改善急性手外伤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改善急性手外伤患者预后情况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某三甲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急诊手外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分别对病人的抑郁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测评,计算“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中面对、回避、屈服因子的得分。应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数据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372人,其中男性279人,女性93人,男女比例3︰1。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37.85±11.57岁。研究对象从事农业和工业的人数较多,分别占37.4%和38.6%。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毕业为主,占47.8%。急性手外伤患者主要集中在三、四、五、七月,在611点和1317点受伤的患者占65.6%,大多数患者在伤后6小时之内就医,占79.3%。损伤类型以绞伤、压砸挤伤和切割锯伤为主,分别占22.3%、35.5%。33.6%。损伤部位以示指、中指、环指为主,分别占31.2%、30.9%、29.3%。多数患者在工作场所受伤,占62.9%。患者SDS平均得分为55.09±8.11,面对因子平均得分为17.20±2.94,回避因子平均得分为15.97±2.57,屈服因子得分为13.14±1.62。研究显示轻度抑郁和中度抑郁者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9.5%和28.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3.324,P=0.003)、优势手受伤(OR=1.797,P=0.046)、疼痛程度(OR=1.421,P=0.049)、手功能的影响程度(OR=1.822,P=0.046)和住院天数(OR=1.036,P=0.021)是影响抑郁的危险因素。影响医学应对方式的单因素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回避分值有差异,男性回避分值较高,而手外伤对手功能的影响程度对屈服和回避因子有影响。方差分析后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手功能影响越严重,患者的屈服分值越低,而除手功能部分失去与全部失去者的回避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组两两比较的回避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手外伤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多集中在2150岁,职业分布以工人和农民为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损伤类型以压砸挤伤和切割锯伤为主。2.受伤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以611点和1317点两个时间段为高峰,三、四、五、七月是主要的手外伤高发月。3.部分急性手外伤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优势手受伤、疼痛程度、手功能的影响程度和住院天数是影响抑郁的危险因素。4.男性和女性的医学应对方式中回避因子有差异,手外伤对手功能的影响程度是医学应对方式中回避和屈服因子的影响因素。
二、手外伤患者急诊应激反应的心理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外伤患者急诊应激反应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性心理护理对急诊手外伤手术患者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2.2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 |
3 讨论 |
(2)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职业性手外伤 |
2.1.1 职业性手外伤概念 |
2.1.2 职业性手外伤的分类 |
2.1.3 职业性手外伤的临床表现 |
2.1.4 职业性手外伤的严重程度分级 |
2.1.5 职业性手外伤的治疗及预后 |
2.1.6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 |
2.2 急性应激障碍 |
2.2.1 ASD的概念 |
2.2.2 ASD的发生率 |
2.2.3 ASD的临床表现 |
2.2.4 ASD的发病机制 |
2.2.5 ASD的评价工具 |
2.2.6 ASD的影响因素 |
2.2.7 ASD的干预 |
2.2.8 ASD对PTSD的预测功能 |
2.3 问题提出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1.2 样本量的确定 |
3.2 研究工具 |
3.3 实施流程 |
3.4 质量控制和伦理学考虑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一般资料 |
4.2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现状 |
4.3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得分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分析 |
4.4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焦虑抑郁得分情况 |
4.4.1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
4.4.2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情况 |
4.4.3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医学应对得分情况 |
4.4.4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情况 |
4.5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焦虑、抑郁与ASD得分的相关分析 |
4.6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多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分析 |
5.2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现状分析 |
5.3 一般资料对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症状的差异性分析 |
5.4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及与ASD的相关性分析 |
5.5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与ASD的相关性分析 |
5.6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及与ASD的相关性分析 |
5.7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与ASD的相关性分析 |
5.8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ASD的多因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7.1 创新性 |
7.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成立研究小组 |
2 半结构式访谈 |
3 德尔菲法专家函询 |
4 预试验 |
5 统计学分析 |
6 质量控制 |
7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2 专家函询结果 |
3 预试验结果及干预方案的最终确立 |
讨论 |
1 干预方案构建的必要性 |
2 干预方案构建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
3 干预方案的可行性 |
4 干预方案的内容性分析 |
第二部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
3 干预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6 伦理原则 |
7 质量控制 |
8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
4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
5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
6 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
7 两组患者手功能情况比较 |
讨论 |
1 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疼痛情况的影响 |
2 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焦虑情况的影响 |
3 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功能状况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5)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应激与应对适应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伦理原则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技术路线 |
6.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2. 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3. 急诊留观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4. 急诊留观患者应对适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5. 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应激反应及应对适应能力的相关性 |
6. 急诊留观患者应对适应能力在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应激反应间的中介效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突发性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对接受急诊手术的手外伤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手外伤患者疼痛护理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环境护理 |
1.2.2 心理护理 |
1.2.3 体位护理 |
1.2.4 放松疗法 |
1.2.5 药物止痛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止痛药物使用率和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8)综合性护理对行清创治疗急诊手外伤患者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
3 讨论 |
(9)急诊手外伤患者清创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清创处理法 |
1.2.2 综合护理法主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等。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10)急性手外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手外伤的研究背景 |
1.2 手外伤的致伤原因 |
1.3 手外伤的社会学影响 |
1.4 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 |
1.5 手外伤患者的应对方式 |
1.6 心理护理的研究背景 |
1.7 手外伤研究的流行趋势 |
1.8 立题依据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内容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1.1 年龄 |
3.1.2 性别 |
3.1.3 职业 |
3.1.4 文化程度 |
3.2 受伤情况 |
3.2.1 受伤时间 |
3.2.2 损伤类型 |
3.2.3 损伤部位 |
3.2.4 多部位损伤情况 |
3.2.5 受伤手别 |
3.2.6 受伤地点 |
3.3 患者心理测试结果 |
3.4 医学应对问卷结果与常模比较 |
3.5 影响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
3.5.1 影响患者发生抑郁的单因素分析 |
3.5.2 影响患者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
3.6 影响手外伤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单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手外伤患者的人群分布 |
4.2 手外伤的时间分布 |
4.3 手外伤的类型分布 |
4.4 手外伤急性期患者的心理状况 |
4.5 影响手外伤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 |
4.6 手外伤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 |
4.7 手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手外伤患者急诊应激反应的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性心理护理对急诊手外伤手术患者的作用[J]. 郑永艳,朱婕妤,曾强. 心理月刊, 2021(11)
- [2]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阳. 山东大学, 2021(12)
- [3]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D]. 孙慧慧. 青岛大学, 2020(01)
- [4]手外科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源及护理措施[J]. 姚玉华,蒋红,胡晶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04)
- [5]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应激与应对适应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 吴丽.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6]对接受急诊手术的手外伤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J]. 马利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5)
- [7]手外伤患者疼痛护理观察[J]. 彭丽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3)
- [8]综合性护理对行清创治疗急诊手外伤患者疗效的影响[J]. 曲丽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07)
- [9]急诊手外伤患者清创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J]. 苏春芳,詹进应.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1)
- [10]急性手外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杜娜. 吉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