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水流量变风量的空调系统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琛[1](2020)在《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纠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冷冻水输配系统作为集中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会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空调水系统普遍存在“大流量小温差”问题,与独立末端流量热量呈现的“小流量大温差”特性相比,实际冷冻水整体特性曲线发生了明显偏离。学者对实际运行中空调水系统偏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空调系统形式复杂,末端数量众多,且受室内、室外等因素的影响,空调水系统的运行特性很难根据理论推导的方法得到,需要利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但现有的模拟对建筑热力特性与空调水力特性之间的耦合问题缺乏准确的计算,模拟结果无法反映实际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房间温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无法反映空调水系统的运行特性。本文从房间与空调末端设备的热耦合性以及多空调末端的水力耦合性出发,建立了短时间步长(5分钟)的空调末端与建筑房间的耦合计算热模型,开发空调冷冻水系统模拟程序,实现了更接近实际的自动控制条件下,模拟空调供冷时房间温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水系统中所有空调末端的水网模型,求解支路流量、节点压力等关键参数,实现建筑与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联合模拟仿真;最后,根据空调供冷量以及冷冻水系统需求的水量,得到空调水系统的运行特性以及冷冻水输配系统的电耗。通过集中空调水系统实验台进行了实验,按照实验台建筑实际构建模拟建筑的热模型,利用程序进行了模拟,将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传统用于建筑热模拟的以小时为时间步长的模型对比,现有模型可以反映更接近实际的房间温度连续波动过程及冷冻水输配系统能耗。构建了一个模拟案例,分别模拟了夏季模拟日末端通断调节和末端连续调节水泵不同控制方式下,空调供冷时的控制调节过程。空调系统末端之间的负荷率不同以及各个末端之间的水力耦合作用,这些实际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会造成空调水系统的“大流量小温差”现象,使空调水系统特性曲线与理想特性曲线之间产生偏离。通过改变末端以及水泵控制方式,可以改善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减小输配系统的运行能耗,达到对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纠偏的目的。进一步,利用空调水系统模拟程序,研究了水泵压差设定值、末端风量、冷机出水温度等,可能会引起空调水系统特性曲线与设计工况的空调水系统特性曲线之间产生偏离的关键因素。压差设定值不同并不会对空调水系统特性曲线变化趋势产生影响,当风量不足、冷机出水温度升高时,盘管会出现供冷能力不足的状况,产生“大流量小温差”现象,空调水系统特性曲线与设计工况的空调水系统特性曲线之间产生偏离,并会增加输配系统运行能耗。在认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运行过程中避免这些因素使空调水系统整体特性产生偏离的方法。通过空调水系统实验台,进行了5种不同工况下末端水阀通断调节水系统的水泵纠偏控制实验,调整了水泵流量PI控制器所采用的比例值P和积分值I,使空调水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实验得出:水泵变频运行的总流量小于对应工况下,水泵工频运行时的总流量,水泵变频运行实现了对水泵工频运行冷冻水流量的纠偏控制,同时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华鹏敏[2](2020)在《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是将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不同学科相融合后应用于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自提出以来因其能够解决传统集中式架构应用于建筑智能化控制存在的各种问题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将建筑划分为建筑空间单元和源类设备单元两类,建筑空间单元是与人关系最为密切且为人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分布式思想在空间上的重要体现,以建筑空间单元为基本单位的环境调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建筑空间单元内部设备系统众多、调控信息繁杂且不同设备系统、控制回路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中,相互之间存在高度耦合,调控难度极大,群智能架构的引入有望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针对群智能建筑平台架构下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建筑空间单元缺乏统一的标准化信息描述的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调研、汇总、分析的工作,对建筑空间进行分类,并以房间空间为例介绍了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定义及架构、空间物理信息、末端从属设备信息和人员信息的分类提取等研究内容,为以建筑空间单元为基本单位的环境调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针对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中存在的各类调控设备在控制目标、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存在强耦合的问题,本文首先针对热湿环境、空气品质环境、光环境、消防安防系统调控的主要设备分别研究了其本地控制算法,然后研究了以年时间、天时间为边界的各设备协同优化控制策略,最后提出了适于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应用的变设定值优化控制算法。再次,面向群智能建筑架构下的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产品研发需求,研究了支撑控制器开发的关键软硬件技术。最后,将以上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实现了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调控示范应用和产品研发示范应用,包括示范项目选址、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硬件系统设计、设备系统通信调试、软件系统设计等内容。示范应用验证了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在建筑空间智能调控的应用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预期可为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智能调控产品开发、项目实施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对改善建筑人居环境调控效果,促进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在智慧建筑领域落地的信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闫雅婷[3](2019)在《首钢西十广场办公楼综合能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能源、环境问题不断显现,特别是能耗较大的建筑及能源管理问题,旨在提升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的绿色科技和管理体系不断出现。当前,我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发展越来越快,不仅表现在监控和管理手段上,更体现在能效使用的高效性、透明性和可控性上。针对首钢西十广场办公楼综合能效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将该系统设计为四层金字塔结构,由底层至顶层分别为:建筑设备能效管理系统、水电分项计量系统、冷热水力平衡系统及智慧照明系统。综合能效管理系统之间通过内部具有各类逻辑控制及编辑功能的平台软件和数据网管,利用M-BUS、Modbus、C-BUS等总线式通讯协议,实现对建筑各能耗相关弱电子系统的控制设备级接入,将各能耗相关弱电子系统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建筑能效控制管理体系,将建筑节能、高效管理、科学运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真正意义的建筑能效管理控制功能。经测算,首钢西十广场办公楼采取综合能效系统后的能耗较传统建筑物能耗减少约17.6%,对类似建筑的能效综合管理提供良好的借鉴经验。图21幅;表8个;参53篇。
张丽洁[4](2018)在《长江流域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办公建筑热环境营造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来源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相应系统”(课题编号:2016YFC0700306)。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冬季阴冷且全年相对湿度较大,建筑热环境较为恶劣,因而该地区的供暖空调系统使用率高且持续时间长,导致空调系统能耗居高不下。为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的同时降低空调系统能耗,达到建筑节能目的,本文以“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系统性研究该地区的建筑热环境营造技术。文中针对被动式技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节能效果不同,研究了被动式技术在长江流域不同气候区的适宜性,得出了单项被动式技术和集成被动式技术在不同气候分区的优选排序,并以暖通空调能耗限额为约束条件,探讨了相应的主动式技术的应用要求和系统优化,给出了在不同被动式技术应用条件下不同气候区主动式技术所需达到的综合能效值。本文首先对长江流域气候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基于建筑供冷供热及除湿需求和自然条件的可利用程度,研究了适合长江流域地区建筑室内热环境营造的气候分区方法。结合人体舒适性要求,计算各项气候指标的变异系数,确定采用HDH16、CDH28为一级指标,最冷月南向总辐照度和除湿度时数作为二级指标,将长江流域分为4个一级分区,7个二级分区。为定量分析被动式技术在长江流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节能效果,选取了量大面广且简单易行的被动式技术,针对每个分区利用EnergyPlus动态模拟了外墙外保温、节能窗、遮阳以及自然通风技术的节能效果,统计了各项被动式技术条件下的非供暖空调时间。并提出了五种集成被动式技术,以相同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得到了各个单项被动式技术及其集成在不同气候区下的适宜情况并进行了优选排序,从而为被动式技术在长江流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也为相应主动式技术的应用确立了条件。基于长江流域气候条件,只依靠被动式技术的应用无法达到全年室内热舒适的状态,本文同时研究了被动式技术与主动式技术的综合协调应用情况。首先统计分析长江流域办公建筑主要空调系统类型及其单位面积能耗水平,总结了长江流域空调系统用能方式和规律。根据前文被动式技术应用适宜性情况,为达到能耗限额20kWh/(m2·a),结合不同分区办公建筑的热环境调控需求,计算得到了各项被动式技术应用后建筑空调系统所需达到的综合能效值。另外,本文收集了两栋办公建筑全年能耗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应用前文所得结论,从被动式技术的应用和主动式技术的能耗情况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在空调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节能改造意见,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杨霏[5](2018)在《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小型溴冷机的性能及实际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建立了 1OkW小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实验系统,在实验小室设置风机盘管末端的同时,设计可切换的毛细管网加置换通风空调末端及单独的毛细管网空调末端。对于风机盘管和单独的毛细管网末端,热源水出溴冷机后直接回到加热水箱,溴冷机产出的冷水直接进入对应的空调末端利用;对于毛细管网加置换通风形式,热源水出溴冷机再用于转轮除湿再生热源,溴冷机产出的冷媒水先作为转轮除湿机冷源再进入毛细管网空调利用。其次,对三种空调末端的小型溴化锂空调,分别依次进行不同热源水温度和流量、冷却水流量及冷媒水流量的变工况实验,分析各参数的相对最优值,判断每种末端下的机组相对最佳工况,对三种末端的机组相对最佳工况的系统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细管网加置换通风末端时的空调运行策略可行;单独毛细管网末端时机组的制冷量和COP最大,空调房间内温度较低,且实验工况下吊顶表面未出现结露,原因是吊顶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因此小型溴冷机采用单独毛细管网末端时系统性能相对较优。进一步将超声波作用于小型溴冷机组发生器尝试强化其传热传质效果。结果表明,与未使用超声强化相比,作用超声波时机组的冷媒水出口温度明显下降,平均降低了 6.4%,机组的制冷量增加,平均增加了 8.8%;机组COP上升,平均上升了 13.3%,从超声强化传热及传质方面分析得出,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共同促进发生器内传热传质过程,进而改善了机组的性能。另外,进行了热泵结合CPC-PV/T及小型溴冷机的实验验证。先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各主要构成模块及工作原理,测试CPC-PV/T的电池板冷却水出口温度、电效率、热效率等参数,分析了整体方案的可行性,之后进行了联合热泵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以PV/T集热器产出的冷却水作为热泵的热源,热泵低温侧平均热水出口温度35.1℃,低于实测太阳能电池板冷却水进口温度36.5℃,可实现CPC-PV/T冷却水系统的闭式循环,同时热泵高温侧出水温度达90℃,能满足溴冷机热源温度要求。
凌善旭,梁彩华,张小松[6](2017)在《集中式空调系统调控策略优化与节能研究》文中指出空调系统部分负荷下的性能受制于其调控方法和策略,本文通过建立空调系统数学模型并构建实验装置对其进行验证,基于所建立的空调系统模型逐一研究了部分负荷下系统冷冻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冷却塔风量、空调箱风量的调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各参数对系统调控的优先级与节能潜力,在此基础上,研究并获得了系统全局综合调控下的节能策略与节能潜力。结果表明,在系统部分负荷下,通过系统全局优化控制,相比定流量运行,当负荷率为0.6时,系统节能率可达11.7%。
凌善旭[7](2017)在《基于参数集总的中央空调系统调控策略优化及节能研究》文中认为既有中央空调系统负荷受室外气象条件与室内使用情况影响而变化,而空调系统的设计以系统额定工况下最优运行为依据,导致部分负荷下运行效率的降低。因此,空调系统的调控策略优化在部分负荷时具有必要性。空调系统可调控参数较多且不同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不同,模拟仿真是研究空调系统部分负荷时不同调控策略下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优化控制策略的重要方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常规模拟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以具体结构参数为基础的精确模拟方法;其二,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或采取经验公式进行模拟。然而,空调系统不仅各部件具体结构参数难以获取,且较难得到大量实验数据,因此常规模拟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文基于参数集总法建立中央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并构建中央空调系统实验装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不同调控策略对运行性能的影响,以系统综合效率EER为评价标准,提出各调控参数的优先级控制策略及全局优化控制策略,同时研究单一变量控制、多变量联合控制的节能效果。基于上述调控策略优化研究方法,对实际空调系统进行调控优化并分析节能效果。论文通过将系统各部件未知结构参数对冷水机组、空气处理箱、冷却塔、输送设备进行建模,根据系统运行特性形成中央空调系统仿真模型。构建中央空调系统实验装置,采集不同工况下的实测数据对所建空调系统性能仿真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的误差均在13%以内。基于所建立中央空调系统仿真模型,深入研究了空调系统实验装置中冷冻水流量、冷却水流量、空气处理箱风量及冷却塔风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各变量对系统制冷量与能耗的影响分析获得单一变量运行优先级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系统全局展开多变量联合控制优化,研究不同负荷下多变量控制下的最优运行工况点,确定调控优化策略。对比分析系统单一变量、双变量及多变量最优调控策略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采取全局优化的节能效果最佳。基于上述调控策略优化研究方法,对无锡华清大桥地铁站空调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运行。通过典型气象参数及系统负荷,分析地铁空调系统全天的运行规律,并探讨了冷冻水流量、冷冻水供水温度、空气处理箱风量及冷却塔风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获取单一变量优先级控制策略。同时,进行全局优化控制分析,提出当负荷率为0.75与0.9时的最优运行策略。由调控策略优化实施效果可见,2016年空调季用电量相比于2015年同期降低了 14.4%。
李巧[8](2015)在《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节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的快速增加源于民众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强化以及对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世界性的能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节能减排迫在眉睫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在保证舒适性的情况下,减少中央空调系统的耗能成为了业界同行关注的热点。末端是中央空调系统发挥效果最直接的体现者,研究表明,末端设备的运行能耗高于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能耗,占中央空调能耗的比例高达1/3,有效降低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的运行能耗将对空调系统节能作出巨大贡献。作为载冷媒介的冷冻水及送风,在末端设备的关键部件表冷器中进行热量交换后送风进入空调房间,完成了冷量由制冷主机到用冷端的传递,因此,在改变表冷器进口处冷冻水流量及风量的条件下,对其进行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对搞好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节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变冷冻水流量控制方式广泛应用于末端设备的运行中,但随着控制系统及控制方式精细化程度地不断提高,对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的控制也由原来的变冷冻水流量控制方式逐渐发展为需要在变水量的同时也对送风量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空调房间更为平稳快速的调节。然而,冷冻水与送风在表冷器中的换热过程复杂多变,变量间相互耦合程度高,存在诸多问题,要实现物理的解耦过程难度较高。现有的对冷冻水流量及送风量同时进行调节的相关研究文献又较少,而想要通过对冷冻水流量及送风量进行变量调节影响表冷器换热量及送风状态,从而使空调房间能快速达到热舒适环境,这又必须解决冷冻水流量与送风量对表冷器换热量的耦合问题。因此本文从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的控制出发,针对表冷器与空调房间换热过程时间常数差距大的特点,根据能量平衡及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空调系统末端的物理模型及控制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的仿真模型,并结合风机盘管特性实验,总结了冷冻水流量与送风量对表冷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反馈回路控制方式对冷冻水流量及送风量同时进行调节的优化控制策略,在局部范围内实现了采用单变量的控制方式对表冷器换热进行解耦。最后对中央空调系统末端采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空调房间温度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反馈控制方式同时对冷冻水流量及送风量进行调节的调节时间短,超调量较小,系统的控制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
孙佶[9](2014)在《中央空调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当前的中央空调系统大多以分散控制为主,每个房间的温控器只能控制本房间风机的运行状态,显然不利于实现系统的整体智能管理及降低系统能耗。随着嵌入式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性能更高、价格更低的新型单片机芯片,同时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实时性也越来越高。将这些新型芯片和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到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论文基于ZigBee和Web技术研究中央空调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问题。该系统是基于B/S架构模式的远程监控系统,系统将数量众多的风机盘管等末端设备纳入统一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与系统进行远程交互,对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监视与干预,从而达到降低系统能耗、减少浪费的目的。在系统的现场监控部分,采用增强型STC 51单片机设计了实现与以太网连接功能的智能网关和分布于各个房间的智能温控器,给出了电路结构图。智能网关采用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以太网接口,使得在楼宇分布较分散的情况下,系统状态数据也可以上传到监控平台,实现多套空调系统集中远程实时监控。智能温控器负责采集房间内的实时温度和风机运行状态数据,并能根据用户设定温度依据先进的控制逻辑或监控平台下发的控制命令,对风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实现系统节能降耗的目的。采用TI公司的CC2530系列ZigBee芯片设计了在智能网关与智能温控器之间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实现了楼宇内实时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采用JSP、AJAX等技术设计了 Web服务程序,为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统一、简洁和美观的接口,使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登录系统并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使用MYSQL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系统运行数据的持久化存储,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历史数据。编写了系统自动监控的应用程序,使系统可以在无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运行在合理的状态,及时消除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电能浪费现象。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工作方向。
白燕[10](2013)在《变风量空调系统递阶结构协调优化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舒适、节能、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关注。而现场工程及控制过程中系统的运行由于受到建筑物环境及空调负荷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各设备的运行偏离了所设计的最优工作点,从而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和节能。如何从系统全局出发,根据现场运行情况,构建系统稳态模型,搜索全局最优设定点,在满足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能耗,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对于中央空调这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在局部控制优化的基础上,实现全局系统优化控制,将局部控制环节整合起来,从大系统的角度综合决策、协调优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论文针对节能环保、室内空气品质及人体舒适度的综合需求,寻求系统全局层面的解决方案。论文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与优化控制策略,在对智能建筑变风量(VAV)中央空调系统进行递阶结构分解的基础上,介绍实验系统的整体软硬件平台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分别从控制算法和节能策略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建立各子系统动态模型,并设计广义预测控制器及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用于底层子系统的控制。实现了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风系统变静压控制策略及基于NN-PID控制算法的需求控制通风策略。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强跟踪性及抗干扰能力的同时体现出可观的节能潜力。引入室外气象参数用于空调负荷的预测,提出一种修正的ASHRAE系数法预测室外逐时温度,由此构建训练数据集。设计Elman神经网络及Grey-NN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对空调系统动态负荷的预测结果为全局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的确定提供依据。研究变风量空调大系统的稳态优化问题,建立系统稳态模型;构建全局系统优化运行工况模型;设计改进的关联平衡法(IBM)对全局系统进行协调优化,可在最优点处使关联达到平衡,且保证协调的收敛性;在设定的优化周期内,通过两级之间的交互,寻得各子系统的优化设定值,进而送至底层控制器,完成递阶优化控制。以冬季工况为例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全局优化策略能够很好解决中央空调全局系统的控制和优化问题,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且可推广到一类大范围工况过程系统。
二、定水流量变风量的空调系统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水流量变风量的空调系统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纠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中空调系统节能的重要意义 |
1.1.2 冷冻水输配系统对集中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 |
1.2 冷冻水系统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1.2.1 “大流量小温差”现象 |
1.2.2 设备选型过大 |
1.2.3 自动控制系统不控制 |
1.2.4 PID控制策略参数设定不合理 |
1.3 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研究现状 |
1.3.1 集中空调水系统整体特性的研究 |
1.3.2 集中空调水系统节能应用研究 |
1.3.3 集中空调水系统模拟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冷冻水系统建模仿真及实验验证 |
2.1 冷冻水系统建模仿真的必要性 |
2.2 模型特征及所解决的关键问题 |
2.2.1 解决建筑热力工况与空调水力工况耦合问题 |
2.2.2 解决建筑房间与空调末端耦合问题 |
2.2.3 解决各空调末端之间的水力耦合问题 |
2.2.4 模拟计算的时间步长 |
2.3 模型细节 |
2.3.1 相关模型 |
2.3.2 模拟计算流程 |
2.4 实验台简介 |
2.4.1 冷源 |
2.4.2 水输配系统 |
2.4.3 空调末端 |
2.4.4 自动控制系统 |
2.5 模型验证 |
2.5.1 实验设置 |
2.5.2 模拟设置 |
2.5.3 房间温度验证结果 |
2.5.4 输配能耗验证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纠偏控制研究 |
3.1 空调水系统理想特性曲线 |
3.2 水阀通断调节水系统纠偏控制研究 |
3.2.1 通断调节下水泵工频的非纠偏运行 |
3.2.2 定供回水压差水泵变频的纠偏运行 |
3.2.3 定最不利末端压差水泵变频的纠偏运行 |
3.3 水阀连续调节水系统纠偏控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调水系统特性产生偏离的因素 |
4.1 压差设定值不同造成的偏离 |
4.1.1 设定压差低于设计值 |
4.1.2 设定压差高于设计值 |
4.2 风量不足造成的偏离 |
4.3 冷机出水温度升高造成的偏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纠偏控制实验研究 |
5.1 PI参数整定 |
5.1.1 比例值设定过高 |
5.1.2 积分值设定过低 |
5.1.3 合理的比例值和积分值 |
5.2 水泵工频运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智能建筑发展趋势 |
1.2.2 群智能建筑平台概述 |
1.2.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控制场景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群体智能理论研究及应用 |
1.3.2 建筑空间环境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
1.3.3 建筑人员和安全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
1.3.4 建筑空间调控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和技术 |
1.4 建筑空间单元智能控制动态分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研究 |
2.1 建筑空间概述 |
2.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描述 |
2.2.1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定义 |
2.2.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架构 |
2.3 建筑空间物理信息词条研究 |
2.4 末端从属设备信息词条研究 |
2.4.1 设备系统分类及公共信息词条提取 |
2.4.2 热环境调控设备 |
2.4.3 空气品质环境调控设备 |
2.4.4 光环境调控设备 |
2.4.5 消防安防设备 |
2.4.6 能源计量设备 |
2.5 人员信息词条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算法研究 |
3.1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需求分析 |
3.1.1 本地控制回路独立调控需求分析 |
3.1.2 本地控制回路间协同调控需求分析 |
3.1.3 设定值优化调控需求分析 |
3.2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1 热湿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2 空气品质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3 光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4 消防安防系统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本地控制回路优化调控策略研究 |
3.3.1 季节优化调控策略 |
3.3.2 工作时间优化调控策略 |
3.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调控算法研究 |
3.4.1 单个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算法 |
3.4.2 多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软硬件技术 |
4.1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技术分析 |
4.2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设计开发需求 |
4.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硬件技术 |
4.3.1 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4.3.2 WiFi模块硬件设计 |
4.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软件技术 |
4.4.1 控制模块算法程序设计 |
4.4.2 WiFi模块通信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调控示范应用 |
5.1 示范项目概况及方案设计 |
5.1.1 项目概况 |
5.1.2 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5.2 示范项目硬件系统设计 |
5.2.1 CPN选型与布置 |
5.2.2 群智能调控设备选型与布置 |
5.2.3 传感器设备选型与布置 |
5.3 示范项目设备通信及调试 |
5.3.1 CPN通信及调试 |
5.3.2 CPN与群智能设备通信及调试 |
5.3.3 CPN与传感器通信及调试 |
5.4 示范项目软件系统设计 |
5.4.1 调控系统界面设计 |
5.4.2 本地控制回路算法及实现 |
5.4.3 变设定值算法及APP开发 |
5.5 建筑空间单元控制器产品研发示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 |
附录 B 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方法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首钢西十广场办公楼综合能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外发展现状 |
1.1.2 国内发展现状 |
1.2 首钢西十广场简介 |
1.3 综合能效管理系统概述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综合能效管理系统设计理念 |
2.1 系统设计的目标 |
2.2 系统设计的原则 |
2.3 系统设计的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能效管理系统设计 |
3.1 建筑设备能效管理系统设计 |
3.1.1 系统网络设计 |
3.1.2 风机盘管系统设计 |
3.2 水电分项计量管理系统设计 |
3.2.1 表具远程设计 |
3.2.2 分项计量系统设计 |
3.3 冷热水力平衡系统设计 |
3.3.1 静态水力平衡设计 |
3.3.2 动态水力平衡设计 |
3.3.3 机组自动调节设计 |
3.4 智慧照明系统设计 |
3.4.1 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
3.4.2 硬件安装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合能效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建筑设备能效管理系统的实现 |
4.2 水电分项计量管理系统的实现 |
4.3 冷热水力平衡系统的实现 |
4.4 智慧照明系统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长江流域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办公建筑热环境营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被动式技术概念的发展 |
1.2.2 气候分析方法 |
1.2.3 不同气候区被动式技术的研究 |
1.2.4 总结与评价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本章小结 |
2 长江流域气候分区 |
2.1 引言 |
2.2 长江流域气候特点 |
2.3 我国现有的气候分区研究 |
2.3.1 建筑热工分区 |
2.3.2 建筑气候区划 |
2.3.3 太阳能资源分区 |
2.3.4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分区 |
2.4 长江流域的气候分区 |
2.4.1 气候分区指标的分析 |
2.4.2 分区指标的筛选 |
2.4.3 分区指标的确定 |
2.4.4 分区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被动式技术适宜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被动式技术动态模拟 |
3.2.1 基准建筑的设计参数 |
3.2.2 基准建筑的冷热负荷 |
3.3 被动式技术在不同气候区的节能性 |
3.3.1 外墙外保温 |
3.3.2 节能窗 |
3.3.3 遮阳技术 |
3.3.4 自然通风 |
3.3.5 非供暖空调时间 |
3.4 被动式技术优选排序 |
3.5 小结 |
4 主动式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既有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类型 |
4.2.1 多联机空调系统 |
4.2.2 分体式空调系统 |
4.2.3 冷水机组空调系统 |
4.3 冷水机组空调系统研究 |
4.3.1 冷水机组性能 |
4.3.2 循环水泵性能 |
4.3.3 空调水系统运行方案 |
4.4 主动式技术与被动式技术协调应用分析 |
4.4.1 空调系统评价指标 |
4.4.2 空调系统模拟运行设置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办公建筑案例分析 |
5.1 引言 |
5.2 能耗数据的获取 |
5.3 建筑被动式技术应用分析 |
5.3.1 建筑外墙隔热性能分析 |
5.3.2 建筑遮阳、外窗分析 |
5.4 空调系统能效测试 |
5.4.1 测试目的 |
5.4.2 测试方案 |
5.4.3 测试数据分析 |
5.5 空调运行方案分析 |
5.5.1 水泵能耗分析 |
5.5.2 待机能耗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长江流域各地区气象数据 |
(5)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环境概况 |
1.1.2 太阳能利用技术 |
1.1.3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 |
1.2 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现状 |
1.3 冷辐射吊顶研究现状 |
1.4 光伏电池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系统设计及建立 |
2.1 引言 |
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 |
2.2.1 小型溴化锂机组 |
2.2.2 热源 |
2.2.3 冷却水环路 |
2.2.4 空调末端 |
2.2.5 转轮除湿新风系统 |
2.2.6 循环水泵 |
2.3 测试仪表和设备 |
2.4 实验程序 |
2.5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末端形式下溴冷机空调性能实验 |
3.1 引言 |
3.2 风机盘管末端溴冷机空调实验 |
3.2.1 热源水温度变工况实验分析 |
3.2.2 热源水流量变工况实验分析 |
3.2.3 冷却水流量变工况实验分析 |
3.2.4 冷媒水流量变工况实验分析 |
3.3 毛细管网加置换通风末端溴冷机空调实验 |
3.3.1 热源水温度变工况实验分析 |
3.3.2 热源水流量变工况实验分析 |
3.3.3 冷却水流量变工况实验分析 |
3.3.4 冷媒水流量变工况实验分析 |
3.3.5 空调系统分析 |
3.4 单独毛细管网末端溴冷机空调实验 |
3.4.1 热源水温度变工况实验分析 |
3.4.2 热源水流量变工况实验分析 |
3.4.3 冷却水流量变工况实验分析 |
3.4.4 冷媒水流量变工况实验分析 |
3.4.5 空调系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波强化溴冷机性能实验探究 |
4.1 引言 |
4.2 超声波强化传热传质研究现状 |
4.3 超声波对溴冷机性能的影响 |
4.3.1 实验目的 |
4.3.2 实验装置及方案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热泵结合CPC-PV/T的溴冷机应用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平台介绍 |
5.2.1 聚光式光伏光热单元 |
5.2.2 热泵及其工质选用 |
5.2.3 测控系统 |
5.3 实验程序 |
5.4 数据分析 |
5.5 基于热泵结合CPC-PV/T的溴冷机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6)集中式空调系统调控策略优化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空调系统全局优化数学模型 |
1.1 冷水机组模型 |
1.1.1 压缩机模型 |
1.1.2 蒸发器模型 |
1.1.3 冷凝器模型 |
1.1.4 节流阀模型 |
1.2 空气处理箱模型 |
1.3 冷却塔模型 |
1.4 泵与风机模型 |
2 空调系统仿真模拟及分析 |
2.1 空调系统性能实验台 |
2.2 模型验证与分析 |
3 空调系统调全局优化运行研究分析 |
3.1 不同调控策略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
3.2 调控策略优化与节能分析 |
4 结论 |
(7)基于参数集总的中央空调系统调控策略优化及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央空调系统常规建模方法研究 |
1.2.2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参数集总的中央空调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冷水机组 |
2.1.1 压缩机模型 |
2.1.2 蒸发器模型 |
2.1.3 冷凝器模型 |
2.1.4 节流阀模型 |
2.2 空气处理箱模型 |
2.3 冷却塔模型 |
2.3.1 非饱和状态空气与冷却水热质交换过程控制方程 |
2.3.2 饱和状态空气与冷却水热质交换过程控制方程 |
2.3.3 冷却塔结构参数集总 |
2.4 流体输送设备性能模型 |
2.4.1 水泵与风机模型 |
2.4.2 输送管路性能模型 |
2.5 系统模型的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央空调系统模型验证 |
3.1 中央空调系统实验装置 |
3.1.1 冷水机组装置 |
3.1.2 空气处理箱装置 |
3.1.3 冷却塔装置 |
3.1.4 数据采集装置 |
3.2 中央空调系统模型验证 |
3.2.1 模型参数确定 |
3.2.2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空调系统全局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
4.1 调控参数优先级控制及节能研究 |
4.1.1 不同变量对制冷量影响分析 |
4.1.2 不同变量对系统耗功影响 |
4.1.3 冷冻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
4.1.4 冷却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
4.1.5 空气处理箱风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
4.1.6 冷却塔风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
4.1.7 调控参数优先级控制策略研究 |
4.2 不同调控策略联合控制优化节能研究 |
4.2.1 冷却水系统多变量控制节能研究 |
4.2.2 冷冻水系统多变量控制节能研究 |
4.2.3 中央空调系统全局优化控制节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锡华清大桥地铁站调控策略优化及节能研究 |
5.1 地铁中央空调系统概况 |
5.1.1 无锡地铁背景概况 |
5.1.2 无锡华清大桥地铁站空调系统 |
5.2 地铁空调系统仿真模型验证 |
5.2.1 变冷冻水流量 |
5.2.2 变冷冻水供水温度 |
5.2.3 变空调箱风量 |
5.2.4 变冷却塔风量 |
5.3 地铁空调系统调控策略优化控制研究 |
5.3.1 系统设备选型参数分析 |
5.3.2 典型气象参数及负荷分析 |
5.3.3 调控参数优先级控制策略研究 |
5.3.4 全局优化控制节能研究 |
5.3.5 调控优化策略实施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8)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节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运行控制的发展现状 |
1.2.1 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变流量运行的技术研究 |
1.2.2 空气处理机组仿真研究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央空调系统末端各部件的数学模型 |
2.1 中央空调系统末端概述 |
2.2 空调房间的模型 |
2.3 表冷器的换热模型 |
2.3.1 表冷器工况判断 |
2.3.2 表冷器干工况下的换热模型 |
2.3.3 表冷器湿工况下的换热模型 |
2.4 其他部件的模型 |
2.4.1 风机的模型 |
2.4.2 水阀的模型 |
2.4.3 风机、水阀控制器的模型 |
2.4.4 温度检测装置的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央空调系统末端Simulink模型的建立 |
3.1 系统仿真及仿真工具箱Simulink简介 |
3.2 空调房间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3.3 表冷器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3.4 其他部件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3.4.1 风机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3.4.2 水阀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3.4.3 风机控制器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3.4.4 水阀控制器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3.5 空调系统末端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3.5.1 模块综合 |
3.5.2 模型仿真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表冷器换热性能研究 |
4.1 单变量调节对表冷器换热性能影响仿真研究 |
4.1.1 调节冷冻水流量对表冷器换热性能影响仿真研究 |
4.1.2 调节送风量对表冷器换热性能影响仿真研究 |
4.1.3 变冷冻水流量及变送风量对表冷器换热性能影响的仿真对比分析 |
4.2 单变量调节对表冷器换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4.2.1 试验系统介绍 |
4.2.2 实验方案 |
4.2.3 数据处理 |
4.2.4 变冷冻水流量及变送风量对表冷器换热性能影响的实验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优化运行控制研究 |
5.1 末端设备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
5.1.1 末端设备优化控制策略 |
5.1.2 控制器的控制策略 |
5.2 末端设备优化控制策略仿真 |
5.2.1 末端设备优化控制策略仿真模型 |
5.2.2 末端设备优化控制方式与单变量控制方式的仿真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中央空调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 中央空调系统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 现场无线数据传输方案 |
2.2.1 蓝牙技术 |
2.2.2 Wi-Fi技术 |
2.2.3 超宽带(UWB)技术 |
2.2.4 ZigBee技术 |
2.3 远程监控系统架构模式 |
2.3.1 C/S架构模式 |
2.3.2 B/S架构模式 |
2.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智能网关硬件设计 |
3.1.1 智能网关主控芯片选型 |
3.1.2 智能网关网络接口设计 |
3.2 ZIGBEE无线网络组建 |
3.2.1 ZigBee网络结构 |
3.2.2 ZigBee网络协调器设计 |
3.2.3 ZigBee网络终端节点设计 |
3.3 智能温控器设计 |
3.3.1 电源与控制执行机构 |
3.3.2 温度检测模块 |
3.3.3 键盘显示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 |
4.1 智能网关程序设计 |
4.1.1 uIP协议栈及其体系结构 |
4.1.2 uIP的应用程序与设备驱动接口 |
4.1.3 uIP在STC系列单片机上的移植 |
4.1.4 网络间通信协议 |
4.2 智能温控器程序设计 |
4.2.1 温度采集程序 |
4.2.2 LCD显示程序设计 |
4.3 ZIGBEE网络节点软件设计 |
4.3.1 ZigBee协调器节点软件 |
4.3.2 ZigBee终端节点软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控中心软件设计 |
5.1 WEB应用程序 |
5.1.1 Struts框架 |
5.1.2 Hibernate数据持久化技术 |
5.2 远程实时监控功能实现 |
5.2.1 控制命令实时传输 |
5.2.2 实时监测数据无刷新显示 |
5.3 系统界面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变风量空调系统递阶结构协调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变风量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的研究状况 |
1.3.2 大系统理论研究及应用状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变风量空调系统递阶结构分解与系统实现 |
2.1 大系统及控制结构简介 |
2.2 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 |
2.3 变风量中央空调大系统的递阶结构分解 |
2.4 实验系统平台通信架构及软件实现 |
2.4.1 系统通信架构 |
2.4.2 系统软件实现 |
2.4.3 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存储优化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子系统建模与控制算法研究 |
3.1 子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 |
3.1.1 系统辨识基本理论 |
3.1.2 子系统辨识与分析 |
3.2 子系统控制算法设计及仿真 |
3.3 子系统控制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冷冻水二级泵定压差控制 |
3.3.2 AHU送风静压控制 |
3.3.3 AHU送风温度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4. 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静压及需求控制通风策略研究 |
4.1 变静压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与节能技术研究 |
4.1.1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变静压控制及能耗分析 |
4.1.2 GPC算法控制效果 |
4.1.3 基于广义预测自校正算法的变静压控制与能耗分析 |
4.2 需求控制通风策略研究 |
4.2.1 被控对象建模 |
4.2.2 控制器设计 |
4.2.3 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负荷预测 |
5.1 室外逐时气象参数的预测 |
5.1.1 气象预测方法 |
5.1.2 预测结果及分析 |
5.2 变风量空调系统逐时热负荷的计算 |
5.3 空调系统逐时热负荷的预测 |
5.3.1 预测方法 |
5.3.2 评价指标及数据预处理 |
5.3.3 Elman神经网络算法及预测结果分析 |
5.3.4 Grey-NN预测算法及预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变风量空调全局优化策略研究 |
6.1 变风量空调大系统及其稳态优化的数学描述 |
6.2 变风量空调大系统的稳态辨识 |
6.3 大系统稳态优化算法 |
6.3.1 优化问题描述 |
6.3.2 优化算法设计 |
6.4 变风量空调大系统的稳态递阶优化 |
6.4.1 系统的能耗优化性能指标 |
6.4.2 关联条件 |
6.4.3 约束条件 |
6.4.4 子系统优化运行工况模型 |
6.4.5 全局系统优化运行工况模型及优化 |
6.4.6 优化控制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 |
四、定水流量变风量的空调系统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纠偏控制研究[D]. 张晓琛.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D]. 华鹏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3]首钢西十广场办公楼综合能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闫雅婷.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长江流域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办公建筑热环境营造技术研究[D]. 张丽洁. 重庆大学, 2018(04)
- [5]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性能实验研究[D]. 杨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6]集中式空调系统调控策略优化与节能研究[J]. 凌善旭,梁彩华,张小松. 建筑科学, 2017(08)
- [7]基于参数集总的中央空调系统调控策略优化及节能研究[D]. 凌善旭. 东南大学, 2017(04)
- [8]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节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 李巧. 广州大学, 2015(06)
- [9]中央空调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孙佶. 东北大学, 2014(06)
- [10]变风量空调系统递阶结构协调优化控制研究[D]. 白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