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丁晟昕[1](2021)在《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效果。方法 80例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实验组行虹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 P=0.023<0.05)。实验组术前视力为(0.05±0.03),术后1个月为(0.35±0.06),术后3个月为(0.54±0.15);对照组术前视力为(0.06±0.03),术后1个月为(0.19±0.07),术后3个月为(0.41±0.08)。术前,两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4/40)低于对照组的30.0%(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助于患者恢复视力,加速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叶善文,缪惠子,张益婷,徐桂花[2](2021)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期患者26例(2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局部及全身降眼压治疗后眼压仍控制欠佳,对急性大发作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4~11年,观察远期疗效。结果随访期间均未见葡萄膜炎、前房积血或睫状体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入院眼压为(46.65±18.08)mmHg,出院眼压为(11.58±4.20)mmHg,末次随访眼压为(16.07±10.01)mmHg(1 mmHg=0.133 kPa)。末次随访时滤过泡Ⅰ级者18眼、Ⅱ级者1眼、Ⅲ级者7眼。滤过泡等级与末次随访眼压呈正相关(r=3.350,P=0.009)。随访期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野指数及视野平均偏差逐渐降低(P<0.00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效且安全。
毛文轶[3](2019)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改善情况,观察手术前后眼压情况,并统计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 2.00%(2/100)患者的视力为0, 98.00%(98/100)患者的视力在0.01~0.04;手术后, 1.00%(1/100)患者的视力在0.01~0.04,43.00%(43/100)患者的视力在0.05~0.20, 56.00%(56/100)患者的视力>0.20;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情况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所有患者眼压均>40 mm Hg(1 mm Hg=0.133 kPa);手术后, 85.00%(85/100)的患者眼压≤20 mm Hg, 99.00%(99/100)的患者眼压≤40 mm Hg, 1.00%(1/100)的患者>40 mm Hg。手术后, 100例患者中有15例前房出血, 3例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 7例前房迟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25/100)。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雁,冉俊,谭海锋[4](2018)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90眼),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45眼)和观察组(n=45,45眼)。两组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眼压控制正常后3d手术治疗,观察组通过37d局部、全身降压将眼压降低到最低后开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视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视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6.67%,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但是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手术预后越差,术前应采取措施降眼压,改善手术预后。
黄小艳[5](2018)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5例,均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玻璃体抽吸或前房穿刺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术前术后眼压改善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并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84.4%视力提升;术后13.3%浅前房,经处理后前房深度恢复;71.1%为功能性滤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前房积血,经处理后积血吸收。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玻璃体抽吸或前房穿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且有效。
左志刚,巴恋娟[6](2017)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6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于前房穿刺后即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小梁切除术则在前房穿刺后3~6天实施,并对两组术后平均眼压、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平均眼压、术后视力(<0.1、0.3~0.6、>0.6区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观察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房穿刺术后3~6天行小梁切除术疗效良好,并发症少,可作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最佳时机。
张丽花[7](2017)在《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41眼)。对照组实施前房穿刺术+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小梁切除术+玻璃体抽吸术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效果、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眼压、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眼压、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比较,治疗组[92.68%(38/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9.76%(4/41)]低于对照组[56.84%(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与玻璃体抽吸术联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效果显着,可降低患者眼压,促进视力恢复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且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从金菊,张新法,胡丹[8](2017)在《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6-02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62眼,其中对照组34例34眼(术前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眼压≤21mmHg),观察组28例28眼(术前眼压2850mmHg;高眼压持续3d以上)。两组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3mo视力较术前提高、不变和下降的比例分别为68%、21%和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眼压分别为11.10±2.20、11.73±2.71mmHg,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前房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轴长度均较术前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有效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姚润莲[9](2016)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更好的选择方式。方法一般资料来自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之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抽取80例,以患者接受对应手术治疗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组(n=40),其中A组患者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不同手术方式选择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与B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5.0%、82.5%,组间数据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手术治疗后A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对患者前房深度、术后眼压等数据进行检测,提示A组患者所得数据均有显着优越性,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对于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之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用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措施,如患者高眼压持续状态在48小时以内的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对视力恢复效果相对显着,而对于持续高眼压状态超过48小时的用小梁切除术安全性较高,最大程度保护和改善患者视力,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重视与推广。
雷继承[10](2016)在《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 80例(80眼)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接受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虹膜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虹膜切除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二、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
2.2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对比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
3 讨论 |
(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对比 |
2.2 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情况 |
2.3 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3 讨论 |
(4)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水平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 |
3 讨论 |
(5)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术前术后眼压控制情况比较 |
2.2 视力改善情况 |
2.3 术后浅前房与滤过泡情况 |
3 讨论 |
(8)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手术方法 |
1.2.2 检测方法 |
1.2.3 观察指标及标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比较 |
2.2 两组患者眼压变化比较 |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
3 讨论 |
(9)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成功率 |
2.2 视力恢复效果 |
2.3 体征数据对比 |
3 讨论 |
四、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J]. 丁晟昕. 中国实用医药, 2021(36)
- [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J]. 叶善文,缪惠子,张益婷,徐桂花.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1(01)
- [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J]. 毛文轶.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6)
- [4]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J]. 刘雁,冉俊,谭海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05)
- [5]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探讨[J]. 黄小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18(04)
- [6]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探讨[J]. 左志刚,巴恋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12)
- [7]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张丽花. 中国实用医刊, 2017(20)
- [8]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J]. 从金菊,张新法,胡丹. 国际眼科杂志, 2017(04)
- [9]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探讨[J]. 姚润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A5)
- [10]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 雷继承. 中国实用医药, 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