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动词化的巧用(论文文献综述)
曾利沙,邓薇[1](2021)在《论商业图文广告语的创意性译创——兼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译创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释了商业图文广告"创意性译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指出创意性译创体现在图与文的再现意义、交互意义、构图意义的重构。文章认为,商务广告翻译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能力的培养不应囿于纯语言广告的翻译,而应拓展到图文广告范畴;翻译教学重点应力求凸显图文关系以及广告产品性能或服务特色等,从概念、图像、象征符号,字形、颜色、版面设计等视觉元素上对图文广告进行多模态的创意性译创。
程露[2](2021)在《高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于海萍[3](2021)在《《粮食安全可持续方案》(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韩欣桃[4](2019)在《从美国诗人简·梅霍尔《The Ballet Dancer》看中英文语言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汉互译过程中,应针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进行恰当的转换,从而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转换和艺术形象、风格的再现。本文结合对20世纪美国诗人简·梅霍尔《TheBalletDancer》一文的翻译,简单分析了应如何从中英文差异出发进行翻译,为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贾小玉[5](2019)在《杜诗对《左传》叙事策略的承袭与突破》文中认为《左传》是一部叙事艺术极为高超的历史着作,而近年来,杜诗的叙事性研究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后经典叙事学的快速发展为跨文类的叙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左传》和杜诗在叙事策略上呈现出了明显的承衍关系。论文以杨义先生《中国叙事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意象四个方面,探讨了杜诗对《左传》叙事策略的承袭与突破。论文分四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对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作了探析。本章共有四个方面内容:首先简单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文章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作出了明确界定;再次,交代了“诗”和“史”之间的关系;最后,就杜诗和《左传》叙事策略的可比性作出了分析。第一章集中分析了《左传》在叙事结构布置、叙事时间安排、叙事视角设定、叙事意象运用等方面的策略。文章认为《左传》在结构上呈现出连贯叙事、板块叙事和隐性叙事三个主要特点;在时序、时距和频率的安排上独具匠心,突破了《左传》编年叙事的局限;在叙事视角的设置上,巧妙地运用限知视角和全知视角,形成了《左传》独特的叙事视角;根据意象的物象来源,可将《左传》意象分为自然、社会、民族、神话四大类,从增强作品诗意性、传达作者价值取向、沟通叙事结构三方面对《左传》意象的叙事功能作了论述。第二章参照第一章的结构框架分析了杜诗的叙事策略。文章认为杜诗叙事主要有组诗式连贯叙事和问答式叙事两种结构;杜诗在时间安排上也运用了其他叙事作品中的策略;在叙事视角的安排上,杜诗呈现出拟物化、多种视角并用、受隐含读者影响的特点,并具有宏大和沉郁的审美意蕴;象征是杜诗最重要的意象叙事方式,杜诗的意象在叙事上有推动叙事进程、疏通叙事脉络、濡染叙事情境的功能。第三章从叙事结构、时间、视角、意象四个方面就杜诗对《左传》的承衍作了分析。文章认为杜诗的叙事策略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左传》,但也有自己的突破。
李结林[6](2019)在《《檀香刑》吉田译本对原作中民间叙事的再阐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出发,对《檀香刑》的日译本中“民间叙事”的翻译策略进行考察分析,找出译者具体运用哪些翻译手法和主要的翻译策略,并进一步探讨民间叙事在翻译中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词汇层面的分析分为人名地名、称谓语、拟声拟态词和民间文化负载词四个板块,句子层面分为方言土语和修辞手法两个板块,篇章层面分为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民间说唱式的叙事方式两个板块。通过列举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归纳译者的主要翻译手法,探讨这些翻译手法是否能再现原文的民间叙事,或导致原文中的民间叙事产生怎样的歪曲变形。经过以上的分析,笔者得出的结论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优先考虑意义对等,并争取做到“意义和风格”兼得。译者大量地使用直译和直译加注解的方法,保留原文的表达形式的同时,传递原文本的异质性,实现跨文化的交流。通过直译加注解的方式,原文中民间叙事的内容和形式都能再现于原文,体现了在一定程度上,民间叙事是可译的。由于《檀香刑》同时作为一部声音叙事小说,猫腔、韵文贯穿全文,口头白话和文言并存的多声部的叙事特点,给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另外,一些基于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之上的叙事语言规范偏离和变异修辞与目标语言有着根本的区别,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得不只取意义而放弃风格,从而导致民间叙事审美形式的流失和变形,印证了莫言的“小说中真正的肥料必然流失”之论断,民间叙事具有翻译的局限性。总的来说,译者吉田富夫在“民间叙事”的翻译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以原文本为中心的异化倾向,虽然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失落和变形,但是其积极尝试的“直译法”和“直译加注”的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将小说《檀香刑》的异质性传递给目标语读者,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目标语言的再生。在翻译的桥梁作用下,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距离彼此拉近,翻译的局限性进一步缩小。另外,这种强调“异”的翻译手法,超前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野,可提升读者的学养,转化为一种新的阅读经验。读者的“期待视野”越广阔,对本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反过来又推动了翻译的发展。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时代背景下,吉田富夫的翻译策略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检验。
张国红[7](2019)在《《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与外交年度预测报告(2018)》(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经济是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医疗、国防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基石。近年来中俄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加深,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资源互补,经济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此次翻译实践选取了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发布《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与外交年度预测报告(2018)》中的前四节为翻译文本。该报告是官方发布的权威性报告,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了介绍及预测,对这一文本的翻译可以帮助相关人员了解俄罗斯经济发展形势。同时,也可以帮助笔者加深翻译理论学习,提高翻译水平。本文以具体案例为支撑,从词汇和句子两个角度分析了此次翻译实践活动所运用的翻译方法。词汇方面包括带书名号词汇的译法、动名词的译法以及四字成语的运用;句子方面包括形动词短语翻译方法、长句的翻译方法。最后,笔者对此次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及心得进行了总结。希望此次实践所得在未来对同类及类似文本翻译有所帮助。
游棋惟[8](2018)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中文字幕模拟翻译实践报告 ——以纪录片《大国崛起》为例》文中指出字幕作为影视作品中的一部分,近些年愈发为观众所看重,因此字幕翻译的质量也尤为重要。不同于其他类型文本的翻译,字幕翻译又称为“受限制的翻译”,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译本要准确传达内容,也要受到制约,遵循字幕的规则。该实践报告选取了《大国崛起》中第三集《走向现代》的字幕为语料,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和字幕翻译的技巧两个角度出发,对实践项目的译文做了分析和对比,积累到了字幕翻译的实践经验。赖斯的文本类型模式作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的重要一部分,限定了已选取语料的文本类型,为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实践,笔者根据字幕所受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信息传递要求和形式保留等三方面,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简化法、意译法和直译法,并附有部分例句,解释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随后笔者将自已的译文与官方译文做了对比,从用词、修饰、排比句和长句四个方面学习了官方的翻译文本,从中汲取了经验,找到自身译文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最后,笔者根据实践做了总结,从实践收获、自身不足和对未来的帮助三方面进行阐述。在收获部分中笔者总结了从译前准备到实践结束的成果,从本次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可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文体的翻译中。经过本次实践,从准备到完成,笔者清楚地意识到一些翻译时所需要注意的环节,例如及时用文字记录译时出现的问题、把译时的想法转换成文字记录等。
曹婉婷[9](2017)在《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 ——以人民网新闻为例》文中指出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越来越离不开新闻信息的传播。基于促进中日两国进一步发展、以及加深交流的目的,新闻信息互通很重要。而在一则新闻中,新闻标题是对信息的高度概括,具有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翻译好新闻标题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论能够为新闻标题的翻译提供指导作用,是翻译新闻文体乃至新闻标题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站在目的论视角下,试从国内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的人民网新闻着手,进行新闻标题汉译日的策略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归纳、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词汇”、“句子”、“内容”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及策略如下:对于固定主语、国家地点机构等,要进行直译。针对人物职称,应该充分考虑到国家原则和场合问题进行改译。针对谓语动作常见的两种翻译策略是谓语省略以及名词动词化。对于数字数据,根据目的论忠实性原则,对日期、数据等进行直译。在翻译专有名词时,要采用移植的翻译策略,符合本国的立场原则和本国的语言习惯。对于流行用语的翻译,同样地要视词汇而定,最终达到译文直观化、形象化的效果。在句子的结构变化中,通常会将原标题拆分为两个小标题,并且使用二级标题来补充说明一级标题未标明的内容。在句子的语序变化中,往往都使用谓语后置、调换主谓宾语的位置的翻译策略,符合功能对等原则;在句子的句式变化中,将汉语新闻标题改变句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面,要参照日语习惯适当增减符号,并且要注意是否影响了原标题内容的准确传达。在对相关信息补充时,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增强内容完整性。在对可代替内容的改写方面上,在保留原文重要信息的前提之下,部分更改能够达到使译文标题更加简洁的效果。此外,笔者也针对某些不合理的更改问题,提议一定要把握好程度,不可与原标题大相径庭;在对已众所周知的、或不重要的信息省略时,首先要对详细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其次要根据内容的民众熟知度以及重要度进行客观判断,最后再适当进行内容省略。此外,在改写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好日语的语言习惯,不得违背目的论的原则。在新闻标题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翻译策略,并且第一要明确翻译目的,实现功能对等,这是所有翻译策略必须遵守的目的原则;第二要在重新组织标题语言时兼顾好日语的表达习惯,以方便日本读者理解,实现连贯性原则;第三在对内容进行改写时,无论是补充还是省略,甚至是更改,都要与原新闻标题相符,实现忠实性原则。因此,本文从目的论的理论角度出发,对当前的汉语新闻标题的日译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促进相关学者交流、深入探讨起到些许作用。
朱艳霞[10](2017)在《《变革黑皮书》(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变革黑皮书》是由变革专家保罗·亚当斯和迈克斯·特劳于2016出版的作品。该书事关于变革管理方面的根本性变革。原文共分七章,译者翻译任务选用的文本是本书的第一到第四章:第一章讲述了人们无法摆脱过去对现在的束缚,不愿改革或者不知道怎么改革这一现状;第二章通过案例分析,探索为什么人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所求,又怎样弄明白自己真正追求,培养突破的决心;第三章是关于如何不受历史约束,为企业创造一个大胆的愿景,并指出改革令人信服的原因;第四章讲述人员参与的重要性。对于译文质量,要求译文准确流畅,没有歧义,使大多数从事相关职业的人都能清楚了解本文内容。译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让中外企业进行一定的经验交流,使得双方可以互相借鉴管理经验,从而促进经济管理经验的传播、交流和融合;并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探索目的论在指导翻译企业管理类文本中的适用性。本论文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英语原文,汉语译文和翻译报告。其中翻译报告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笔者对本次翻译任务做了简要的描述。第二章是翻译过程的介绍,主要分为译前准备、译中、译后修改三个阶段,例如文本和翻译理论的选择。这都为整个翻译过程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第三章,笔者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分别选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翻译长难句子的时候,多采用拆分法;对于出现的较为抽象的词,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加入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合理使用词性转换法,增译法,减译法等翻译策略。第四章,笔者总结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所带来的启示。本次翻译实践是译者MTI学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既是对译者学习成果的考察,又是译者在以后翻译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基石。
二、名词动词化的巧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词动词化的巧用(论文提纲范文)
(1)论商业图文广告语的创意性译创——兼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译创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撰写典型案例实践报告,拓展学生翻译潜能 |
3. 图文广告“创意性译创”的开放性原则理论范畴体系 |
4. 商务图文广告语创意性译创的美学特征 |
5. 商业图文广告理论创意性译创的可操作性 |
5.1 利用图文照应,凸显意向符象 |
5.2 巧用多义概念,利用首尾照应 |
5.3 巧妙利用谐音,彰显产品功能 |
5.4 巧用词法变异,译创构图意义 |
5.5 美化字符形体,彰显产品特征 |
6. 结语 |
(5)杜诗对《左传》叙事策略的承袭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 |
一、中国古代叙事及叙事理论 |
二、西方叙事学、叙事策略 |
第三节 杜诗与《左传》叙事策略可比性分析 |
一、“剪不断,理还乱”的“诗”与“史” |
二、杜甫与《左传》的不解之缘 |
三、杜诗的叙事性 |
第一章 《左传》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左传》的叙事结构布置 |
一、《左传》编年体的连贯叙事结构 |
二、众星拱月的版块叙事 |
三、草蛇灰线的隐性叙事 |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时间安排 |
一、《左传》时序的安排 |
二、《左传》中时距的安排 |
三、《左传》中频率的安排 |
第三节 《左传》叙事视角的设定 |
一、《左传》叙事视角的运用 |
二、《左传》叙事视角的特点 |
三、《左传》独特叙事视角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左传》中的意象叙事 |
一、《左传》的意象叙事方式 |
二、《左传》中意象叙事的功能 |
第二章 杜诗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杜诗的叙事结构布置 |
一、组诗式连贯叙事 |
二、问答式叙事 |
第二节 杜诗的叙事时间安排 |
一、杜诗的时序安排 |
二、杜诗的时距安排 |
三、杜诗的频率安排 |
第三节 杜诗的叙事视角设定 |
一、杜诗叙事视角的运用 |
二、杜诗叙事视角的特点 |
三、杜诗叙事视角的审美意蕴 |
第四节 杜诗中的意象叙事 |
一、杜诗的意象叙事方式 |
二、杜诗中意象的叙事功能 |
第三章 杜诗对《左传》叙事策略的承袭与突破 |
第一节 杜诗对《左传》叙事结构的承衍 |
一、对叙事完整性的继承—以人物、事件为中心的结构安排 |
二、对时间敏感性的继承 |
三、对核心事件记录之实的继承—《左传》实录与杜诗主题之实 |
四、事件安排上的突破 |
第二节 杜诗对《左传》叙事时间处理策略的承衍 |
一、时间观念上的承袭:顺序性连贯叙事 |
二、时序设置上的延续:多种时序配合运用 |
三、时距安排上的突破:各有侧重的时距 |
第三节 杜诗对《左传》叙事视角设定的承衍 |
一、对叙事视角选择客观性的继承 |
二、叙事视角选择上的突破 |
第四节 杜诗对《左传》的意象叙事的承衍 |
一、杜诗对《左传》意象的承袭 |
二、杜诗对《左传》意象的突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檀香刑》吉田译本对原作中民间叙事的再阐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檀香刑》的民间叙事研究 |
1.2.2 《檀香刑》的翻译研究 |
1.2.3 本研究的突破口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民间叙事在译本中的阐释 |
2.1 词汇层面 |
2.1.1 人名和地名 |
2.1.2 称谓语 |
2.1.3 拟声拟态词 |
2.1.4 民间文化负载词 |
2.2 句子层面 |
2.2.1 民间语言 |
2.2.2 修辞 |
2.3 篇章层面 |
2.3.1 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 |
2.3.2 民间说唱式的叙事风格 |
第三章 民间叙事在阐释上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探析 |
3.1 民间叙事的阐释策略总结 |
3.2 民间叙事在阐释上的可行性与局限性问题 |
第四章 结论 |
4.1 本研究的回顾 |
4.2 今后课题 |
参考文献 |
谢辞 |
(7)《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与外交年度预测报告(2018)》(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翻译过程描述 |
第一节 译前准备 |
一、译前资料查阅 |
二、术语查证列表 |
第二节 工具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翻译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汇汉译方法 |
一、带书名号词汇的译法 |
二、动名词的译法 |
三、四字词组的运用 |
第二节 句子汉译方法 |
一、形动词短语的译法 |
二、长句的译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一节 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翻译心得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原文/译文 |
致谢 |
(8)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中文字幕模拟翻译实践报告 ——以纪录片《大国崛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字幕翻译的特点 |
2.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
2.2 字幕翻译的特点 |
第3章 翻译过程 |
3.1 译前准备 |
3.2 翻译过程 |
3.3 译后校审 |
第4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 |
4.1.1 时空限制及简化法的应用 |
4.1.2 信息传递及意译法的应用 |
4.1.3 形式保留及直译法的应用 |
4.2 笔者译文与官方译文的对比 |
4.2.1 关于词汇的译文比较 |
4.2.2 关于多定语的译文比较 |
4.2.3 关于排比句的译文比较 |
4.2.4 关于长句的译文比较 |
小结 |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的收获 |
5.2 翻译中存在的不足 |
5.3 对未来翻译实践的启迪 |
附录1 翻译原文文本、官方译本及笔者译本 |
附录2 术语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 ——以人民网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序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先行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路径 |
注释 |
第一章 关于目的论 |
一、功能翻译中目的论概述 |
二、目的论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
三、日语新闻标题翻译初探 |
注释 |
第二章 新闻标题翻译中“词汇”的研究 |
一、主语名称的翻译策略 |
二、谓语动作的翻译策略 |
三、数字数据的翻译策略 |
四、专有名词的翻译策略 |
五、流行用语的翻译策略 |
注释 |
第三章 新闻标题翻译中“句子”的研究 |
一、结构变化 |
二、语序变化 |
三、句式变化 |
四、标点符号的活用 |
注释 |
第四章 新闻标题翻译中“内容”的研究 |
一、对相关信息的补充 |
二、对可代替内容的更改 |
三、对已广知或不重要信息的省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变革黑皮书》(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英语原文 |
汉语译文 |
翻译报告 |
前言 |
一、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来源 |
1.2 翻译文本简述 |
1.3 翻译项目意义 |
1.4 翻译难点及处理方法 |
二、翻译过程 |
2.1 翻译工具的准备 |
2.2 翻译理论的准备 |
2.3 翻译策略和技巧的选择 |
2.4 翻译过程的实施 |
三、翻译案例分析 |
3.1 标题的翻译 |
3.2 被动变主动 |
3.3 词汇层面的翻译 |
3.3.1 词性转换 |
3.3.2 词义转换 |
3.4 长难句的翻译 |
3.5 增译或减译 |
3.5.1 增译 |
3.5.2 减译 |
3.6 直译与意译 |
四、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四、名词动词化的巧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商业图文广告语的创意性译创——兼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译创能力的培养[J]. 曾利沙,邓薇. 外语与翻译, 2021(03)
- [2]高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研究[D]. 程露. 长江大学, 2021
- [3]《粮食安全可持续方案》(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于海萍.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4]从美国诗人简·梅霍尔《The Ballet Dancer》看中英文语言差异[J]. 韩欣桃. 汉字文化, 2019(19)
- [5]杜诗对《左传》叙事策略的承袭与突破[D]. 贾小玉.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6]《檀香刑》吉田译本对原作中民间叙事的再阐释方法研究[D]. 李结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7]《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与外交年度预测报告(2018)》(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张国红.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中文字幕模拟翻译实践报告 ——以纪录片《大国崛起》为例[D]. 游棋惟.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9]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 ——以人民网新闻为例[D]. 曹婉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变革黑皮书》(节选)翻译报告[D]. 朱艳霞. 河南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