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农业发展8种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姚洁[2](2021)在《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文中认为研究乡村景观特征有利于对乡村景观资源充分识别、合理利用、有效开发,提高人类行为与环境的相容性,是乡村设计规划的前提与基础。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加快,后续建设出现聚落分散、生境破坏、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在国家乡村振兴与杭州市实施部署“拥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以富春江沿岸乡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要素分析与景观格局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乡村景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同类乡村景观特征研究提供参考。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根据富春江沿岸乡村植被覆盖度及其与江岸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村落:山水边缘型、河流边缘型及沙洲岛屿型,并分析不同岸线特征下乡村的分布情况,整体把握富春江沿岸的乡村景观要素构成。其次,选取梅蓉村、俞赵村、东梓关村、窄溪村、桐洲岛及五丰岛等六个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两种分析手段,结合微观与宏观、感性与理性、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归纳总结富春江典型村落乡村现状特征。最后,根据典型村落现状特征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自然景观要素、农业景观要素、聚落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及景观格局等五个方面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得出以下结论:(1)沿岸村落分布特征整体呈现出北岸山水边缘型较多,南岸河流边缘型村落较多,沙洲岛屿型村落均匀分布于富阳境内,新桐乡、场口镇段村落分布最密集。(2)沿岸乡村形成“江—农田—聚落—山”、“江—聚落—农田”、“江—沙洲—江”三种山水格局;农田肌理以平田、水田为主;聚落分布形态以“带状”、“块状”为主;街巷肌理以“一字型”、“十字型”、“网络状”为主;人文景观则以农耕文化与商贸文化为主导。沿岸乡村景观格局整体呈现斑块分布相对均匀,土地利用丰富,景观多样性丰富,景观聚集度与蔓延度相对较低,景观斑块形状复杂。(3)典型村落存在五大共性问题:自然基底破坏,侵占江岸肌理;农事边界模糊,削弱水利形态;聚落风貌多样,乡村规划滞后;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优势斑块分散,干扰生态功能。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五大保护与更新策略:(1)保护自然风貌,延续山水格局;(2)明确农田边界,恢复水利设施;(3)分级保护古建,统一聚落风貌;(4)塑造文化场景,强化场所记忆;(5)保持斑块完整,实现生态价值。
郭盛明[3](2021)在《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其适用性研究 ——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干旱是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越加频繁,给我国农业、工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干旱指数是监测、评价干旱发生、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工具。传统的单类型干旱指数侧重描述干旱的某一方面,难以描述干旱发展及传递过程中的复杂特征。基于权重法、主成分分析法、Copula函数法等方法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逐渐受到关注。但关于多种综合干旱指数构建方法的比较及其适用性分析研究较少。因此,开展综合干旱指数的构建方法及适用性比较研究,可为全面系统地指导防旱抗旱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研究对象,综合参数化方法和非参数化方法计算3种单类型干旱指数,包括表征气象干旱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表征农业干旱的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MI)和表征水文干旱的标准化径流指数(SRI)。采用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Copula函数法、主成分分析-Copula函数法以及核熵成分分析法联合3种单类型干旱指数构建了5种综合干旱指数。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综合干旱指数和单类型干旱指数间的相关关系,对比典型历史旱情事件验证了综合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并利用M-K趋势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单类型干旱指数和最适用的综合干旱指数所表征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气象站、多源遥感和水文站数据资料,计算了季尺度和年尺度下黑河流域中上游0.125°×0.125°分辨率下的SPEI、SSMI和SRI,分析了3种单类型干旱指数所表征干旱的趋势演变、周期演变、年代演变及空间演变。结果表明,气象干旱在流域89%的区域表现为干旱加重,且流域45%的区域为干旱显着加重。农业干旱在流域94%的区域表现为干旱减轻,且流域64%的区域为干旱显着减轻。水文干旱在整个流域均表现为干旱减轻,且流域24%的区域为干旱显着减轻;3种单类型干旱指数表征的干旱存在33~45年的长周期、28~30年的中长周期、11~18年的中周期及3~10年的短周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初4个时期中,气象干旱旱情严重程度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旱情严重程度为20世纪9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3种单类型干旱轻中旱发生频率不超过45%,而重特旱发生频率不超过10%,气象干旱应重点关注临近下游区域,农业干旱应重点关注祁连县及肃南县,水文干旱应重点关注祁连县及中游地区。(2)基于3种单类型干旱指数构建了5种综合干旱指数,分析了各指数所表征干旱的特征,并验证其适用性。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和Copula函数法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所表征干旱趋势表现为干旱减轻,而主成分分析-Copula函数法和核熵成分分析法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所表征干旱趋势表现为干旱加重;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波动较小,其他3种方法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波动较大。此外,Copula函数法对应指数值整体要小于其他4种方法结果;5种综合干旱指数和3种单类型干旱指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Copula函数法>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Copula函数法>核熵成分分析法;1969年春、1997年秋、2009年冬的典型历史旱情事件验证最优排序为:Copula函数法>核熵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Copula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3)Copula函数法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在5种综合干旱指数中适用性最好。其表征的综合干旱趋势演变为流域70%的区域干旱减轻,且流域32%的区域为干旱显着减轻;综合干旱周期演变以25~30年的中长周期和35~40年的长周期为主;4个不同时期中,旱情严重程度排序为20世纪9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轻中旱发生频率为25%~60%,应重点关注临近下游地区。而重特旱发生频率为10%~60%,应重点关注祁连县、肃南县和民乐县。
周年兵[4](2021)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沿淮下游地区是江苏优质稻米供应的主产区之一。在该地区开展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茬口衔接、促进水稻生产持续优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试验在稻麦两熟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淮安市选择有代表性的中熟中粳软米南粳505和南粳2728,迟熟中粳软米南粳9108和丰粳1606,迟熟中粳非软米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为试验材料,设置7种不同的全生育进程温光动态处理,即7个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10日(代号S1)、5月17日(S2)、5 月 24 日(S3)、5 月 31 日(S4)、6 月 7 日(S5)、6 月 14 日(S6)、6 月 21 日(S7)。研究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生育进程、产量、稻米品质、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以期阐明不同类型粳稻高产、优良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需求,为充分利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推荐适宜栽培期。主要结果如下: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及温光要素的差异:(1)水稻生长季,温度指标中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和夜间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光照指标中,日均辐射量和平均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日较差、日降雨量、累计降雨量、平均湿度、日间湿度和夜间湿度在年度间差异较大。日均温度、有效积温、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可作为温光因子的核心指标用于分析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对温光的响应。(2)随着播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抽穗和成熟期均相应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呈显着缩短的趋势,其中播种至抽穗期天数的减少是全生育期天数减少的主要原因。(3)三种类型水稻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着播期推迟呈下降的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日均温度随播期推迟而升高,有效积温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三种类型水稻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均随播期推迟而减少;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2年播种至抽穗期累计降雨量基本一致,但抽穗至成熟期降雨量在年度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2017年降雨量显着多于2018年。不同处理间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与降雨量规律基本一致。温光要素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1)随着全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减少,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1.25%-29.49、1.71%-35.14%和1.83%-34.06%。三种类型品种穗数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分别降低0.79%-14.42%、1.51%-15.14%和 0.71%-15.58%,结实率分别降低 0.45%-8.71%、0.21%-14.51%和 0.34%-12.05%。各类型水稻通过早播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是优质稻米在沿淮下游地区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日均温度、有效积温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日均辐射量和累积太阳辐射量。(2)三种类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群体干物质重和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均随不同生育阶段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减少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干物质积累比例,提高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是优质粳稻积累更多生物产量的重要特征。(3)中熟中粳软米获得相对高产时,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为分别26.3-26.9℃、20.4-22.7℃和24.4-24.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506.2-1572.6℃、582.9-706.3℃和2089.6-2275.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高产对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要求一致,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5℃、20.4-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55.4-1672.1℃、577.7-663.6℃ 和 2231.3-2303.4℃。温光要素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1)三种类型品种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和籽粒生产效率均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成熟期S2-S7处理氮素积累量分别较S1处理分别减少1.10%-25.38%和1.55%-31.59%,籽粒氮素生产率分别降低0.49%-5.49%和0.18%-5.27%。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积温、日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主要因素。(2)稳定抽穗前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提高抽穗后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是优质粳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重要特征。(3)试验中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需求与获得相对高产对温度的需求基本一致,中熟中粳软米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9℃、20.5-22.7℃ 和 24.4-25.0℃;有效积温分别为 1506.2-1572.6℃、584.8-706.3℃和2088.9-2275.9℃,迟熟中粳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4-26.8℃、20.2-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64.5-1672.1℃、577.5-663.6℃ 和 2248.8-2303.4℃。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而变优,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提高0.13%-5.8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变劣的趋势,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分别降低0.60%-10.88%和0.58%-8.40%。(2)中熟中粳软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下降趋势,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垩白粒率在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3)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加工品质2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2.7℃ 和 488.6-706.3℃;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 18.8-22.0℃和 498.1-663.6℃;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1.9℃和519.0-663.6℃。中熟中粳软米外观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外观品质3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0.2℃和488.6-560.8℃;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18.8-20.2℃和498.1-566.0℃;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0.7℃ 和 519.0-607.8℃。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食味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表现为外观变差、黏度下降和硬度升高,米饭食味值分别降低了 2.17%-23.92%、1.27%-17.66%和1.02%-24.32%。(2)理化指标上,三种类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减少而升高,胶稠度长度呈缩短的趋势,RVA谱特征值表现为崩解值下降,消减值升高。(3)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较优食味值时,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0.4-22.7℃、20.4-22.0℃ 和 20.5-21.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582.7-706.3℃、575.4-663.6℃和 583.1-663.6℃。沿淮下游地区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点及适宜栽培期:温度是影响三种类型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主要温光因素。中熟中粳高产、优质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协同时,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适宜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1-27.0℃、20.3-23.0℃和24.4-25.0℃,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4.8-29.0℃;迟熟中粳(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2-26.6℃、20.4-22.0℃和24.4-24.7℃,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6.0-27.1℃。依据沿淮下游地区历年温光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综合各类型水稻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温光的需求。中熟中粳适宜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5/24、8/20-8/26和10/14-10/18;迟熟中粳适宜和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相同,分别为5/16-5/17、8/24-8/26和10/19-10/21。中熟中粳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17、8/20-8/22和10/14-10/16。水稻-蔬菜、水稻-油菜轮作和水稻-绿肥种植模式下,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实现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播种日期范围较稻麦两熟模式早1-5d。
王童淼子[5](2021)在《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渐增加,人们不只满足于追求物质生活层面的提升,更加开始注重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人们对于日常休闲生活更加注重,而购物中心可以为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休闲空间,因此,购物中心的区位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是购物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基于微区位视角,以中心地理论、商圈理论及消费者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在充分梳理购物中心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现状后,对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特征及满意度评价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西安城市商业现状发展及发展特征,利用Arc Gis软件对空间分析的功能,分析西安三环内城市购物中心整体的空间分布现状及特征,发现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呈“城中集中、外围分散、城南较密、城东稀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与公共交通、道路、商圈和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2)根据扎根理论和微区位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3)结合指标体系,对选取的十二家西安城市购物中心从可达性、可视性、集聚性以及内部特性四个方面进行微区位特征的实证分析,总结出:西安城市购物中心与地铁站点和公交站点之间均存在4种位置关系;与城市道路之间也存在4种位置关系,且多选址于城市主干道两侧,建筑立面多采用大面积的玻璃材质与石材相结合的方式;与二类居住用地、商业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公园和广场用地的集聚程度较高,以及购物中心内部水平交通动线的组织形式分为4种类型,垂直交通动线的组织形式分为2种类型,且购物中心内部业态复合程度大都较高。(4)根据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因子设计调查问卷,让消费者从可达性、可视性、集聚性、内部特性四个方面对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进行评价打分;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消费者性别构成较为均衡,以青年人群为主,学生群体占比较大,收入构成普遍偏低;可达性满意度较高的购物中心周边设有公共交通站点,且轨道交通站点与购物中心进出口直接相接的购物中心满意度评价得分较高;可视性满意度较高的购物中心大多处于远角区位,且外立面多采用透光、反光材质;集聚性满意度较高的购物中心周边用地类型均较为丰富,且除居住用地和商业设施用地外,周边多分布有教育科研用地和公园用地;内部特性满意度较高的购物中心内部水平交通动线组织方式多为单环式,垂直交通动线组织方式为平行式,且内部业态分布满足“一站式”消费需求。(5)根据上述满意度评价结果较高的购物中心的微区位特征,结合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发展需求,提出整体优化思路,并分别对已建设区域和待建设区域从可达性、可视性、集聚性和内部特性四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吴圣[6](2021)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创新。2001年,为了追赶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六部门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以来,就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先后9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也存在着要素集聚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类型园区研究中,现有文献对政府协作问题缺乏关注,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肯定了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机理研究存在不足。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将政府视作为一个主体或基本单元,抽象掉了政府内部的互动关系,没有关注到政府内部协作关系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协作研究很少涉及园区领域,理论界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内部运行缺乏关注,对存在的协作问题也未能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论文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部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论文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协作组织系统分为宏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为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微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其次,论文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重点包括协作动因、协作机制,以及协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提出政府协作优化提升的路径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在宏观层面,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普遍构建了县市协作机制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系统,这个协作体系的运行情况,决定了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从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效果。第二,政府协作对促进园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央、省级和地方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能力缺乏、协作行动不足,使得园区建设缺乏配套的政策体系,未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县市协作过多依赖于双方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如果双方缺乏共识,县市协作将受到阻碍;再次,地方跨部门协作存在议事协调机构虚设、地方官员协调和支持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协作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三,激励失灵是地方政府园区建设行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激励缺失的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由于园区经济效益较低、城乡发展和工农收益差距较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激励和监管不足,园区建设未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足够的激励。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较少,不利于县市协作和跨部门协作推动园区建设。第四,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存在权威依赖,地方党政领导在地方跨部门部协作中起关键作用。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强治理模式和弱治理模式。根据县市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在县市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块块带着条条做、县级带着市局做、市级推着县级做、条条求着块块做四种模式。第五,政府协作不足会影响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从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园区的自身特征、政府职能分散化的体制设置、园区所处的特殊环境,园区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协作不足是政府效率不高和职能作用不明显的一种表现,影响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发挥,从而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内部的相互协作决定了园区建设中政府整体作用的发挥。园区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予以推动,为园区提供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创新,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构建“央省地”协调互补的政策体系;明晰县市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地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仇冬[7](2021)在《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余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对乡村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在关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质升级的同时,也要加强乡村基层设施的建设,培育村民的人居环境保护意识。目前国内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较多停留在乡村建设标准上,对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多,对县域和村域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多,但对西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尤其是镇域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位于黄土高原泾河川地的甘肃省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际规划项目为研究基础,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分析该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从整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乡村人居环境特征等出发,研究其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社会、文化、居住、设施五个方面的现状问题,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规划策略,以期为黄土高原泾河川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案例,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的乡村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其次选取三种类型的乡村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村民访谈记录和调研问卷法,对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的三种类型乡村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城镇带动服务型的乡村、园区依附型的乡村以及农业发展型的乡村人居环境均呈现出不同现实问题的研究结论。最后,结合现状调研与指标量化分析,提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框架思路,并分析不同类型乡村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发展类型方向与整治模式,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与实证研究。以期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同类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整治规划思路。
王丽斐[8](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四个时期,采用历时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从这四个时期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共搜集社交招呼语语料2156条,以此作为语料来源,将静态描写与历时梳理相结合,探讨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对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分别作出介绍。国内研究现状又是主体,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招呼语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指出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社交招呼语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作出说明,包括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概念的区分与社交招呼语的界定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历史分期也作了介绍。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二、三、四、五章,各个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使用情况与使用特点两个部分。使用情况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类型、在作品中的分布以及使用频率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并归纳出各个时期的总体使用情况。使用特点是从使用情况中提取出来的相对特殊、相对普遍的部分,也即主要的使用特点,这一部分将从“语场”和“语旨”角度探究情景语境对社交招呼语使用的影响,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分析社会特征以及原因,对呈现出的使用特点进行解释。此部分是对各个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作共时的静态描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在前文各个时期研究的基础上,作历时梳理。该部分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变更以及沿用三个方面对演变情况进行归纳。“消亡与出现”主要表现在使用类型上,“变更”主要表现在从使用情况的归纳中提取出来的各个时期的主要使用特点上,而“沿用”则是纵观各个时期使用情况中除归属于变更之外的这部分进而得出的结论,归纳之后也对不变的原因作出解释。这一部分是立足于四个时期的使用作历时的归纳。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王思源[9](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指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冀晶娟[10](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二、21世纪农业发展8种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农业发展8种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1.1.2 拥江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乡村景观 |
1.3.2 景观格局 |
1.3.3 景观特征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乡村景观分类研究 |
1.4.2 景观格局相关研究 |
1.4.2.1 景观格局理论研究 |
1.4.2.2 遥感技术在景观格局中的应用研究 |
1.4.2.3 景观格局指数应用研究 |
1.4.3 乡村景观特征相关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5.1 富春江沿岸乡村分布的基本特征 |
1.5.2 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 |
1.5.3 富春江沿岸乡村保护与更新策略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富春江沿岸风貌概况 |
2.1 地域特征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气候水文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沿岸乡村分布特征 |
2.2.1 沿江乡村范围界定 |
2.2.2 村落分类及其确定 |
2.3 总体景观要素构成 |
2.3.1 自然景观要素 |
2.3.1.1 沿江平原 |
2.3.1.2 沙洲溪流 |
2.3.2 农业景观要素 |
2.3.2.1 农田景观 |
2.3.2.2 水利设施 |
2.3.3 聚落景观要素 |
2.3.3.1 山水边缘型 |
2.3.3.2 河流边缘型 |
2.3.3.3 沙洲岛屿型 |
2.3.4 人文景观要素 |
2.3.4.1 物质文化 |
2.3.4.2 非物质文化 |
3 典型村落景观特征分析 |
3.1 典型村落选择 |
3.1.1 选点依据 |
3.1.2 典型村落 |
3.2 数据库建立 |
3.2.1 数据处理 |
3.2.2 景观指数的选取及其公式意义 |
3.3 山水边缘型—梅蓉村景观特征分析 |
3.3.1 村落概况 |
3.3.2 景观要素构成 |
3.3.2.1 自然景观要素 |
3.3.2.2 农业景观要素 |
3.3.2.3 聚落景观要素 |
3.3.2.4 人文景观要素 |
3.3.3 景观格局分析 |
3.3.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
3.3.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
3.4 山水边缘型—俞赵村景观特征分析 |
3.4.1 村落概况 |
3.4.2 景观要素构成 |
3.4.2.1 自然景观要素 |
3.4.2.2 农业景观要素 |
3.4.2.3 聚落景观要素 |
3.4.2.4 人文景观要素 |
3.4.3 景观格局分析 |
3.4.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
3.4.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
3.5 河流边缘型—东梓关村景观特征分析 |
3.5.1 村落概况 |
3.5.2 景观要素构成 |
3.5.2.1 自然景观要素 |
3.5.2.2 农业景观要素 |
3.5.2.3 聚落景观要素 |
3.5.2.4 人文景观要素 |
3.5.3 景观格局分析 |
3.5.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
3.5.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
3.6 河流边缘型—窄溪村景观特征分析 |
3.6.1 村落概况 |
3.6.2 景观要素构成 |
3.6.2.1 自然景观要素 |
3.6.2.2 农业景观要素 |
3.6.2.3 聚落景观要素 |
3.6.2.4 人文景观要素 |
3.6.3 景观格局分析 |
3.6.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
3.6.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
3.7 沙洲岛屿型—桐洲岛景观特征分析 |
3.7.1 村落概况 |
3.7.2 景观要素构成 |
3.7.2.1 自然景观要素 |
3.7.2.2 农业景观要素 |
3.7.2.3 聚落景观要素 |
3.7.2.4 人文景观要素 |
3.7.3 景观格局分析 |
3.7.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
3.7.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
3.8 沙洲岛屿型—五丰岛景观特征分析 |
3.8.1 村落概况 |
3.8.2 景观要素构成 |
3.8.2.1 自然景观要素 |
3.8.2.2 农业景观要素 |
3.8.2.3 聚落景观要素 |
3.8.2.4 人文景观要素 |
3.8.3 景观格局分析 |
3.8.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
3.8.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
3.9 沿岸典型村落景观特征对比 |
3.9.1 景观要素对比分析 |
3.9.1.1 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
3.9.1.2 农业景观要素分析 |
3.9.1.3 聚落景观要素分析 |
3.9.1.4 人文景观要素分析 |
3.9.2 景观格局对比分析 |
3.9.2.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
3.9.2.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
3.10 典型村落景观特征总结 |
3.10.1 景观特征 |
3.10.1.1 乡村景观要素特征总结 |
3.10.1.2 乡村景观格局特征总结 |
3.10.2 影响因素 |
3.10.2.1 自然要素 |
3.10.2.2 经济发展 |
3.11 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 |
4 乡村景观特征保护与更新策略 |
4.1 存在问题 |
4.1.1 自然基底破坏,侵占江岸肌理 |
4.1.2 农事边界模糊,削弱水利形态 |
4.1.3 聚落风貌杂多,规划管理滞后 |
4.1.4 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 |
4.1.5 优势斑块分散,干扰生态功能 |
4.2 保护与更新策略 |
4.2.1 保护自然风貌,延续山水格局 |
4.2.2 明确农田边界,恢复水利设施 |
4.2.3 统一聚落风貌,加强规划指引 |
4.2.4 塑造文化场景,强化场所记忆 |
4.2.5 保持斑块完整,实现生态价值 |
5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其适用性研究 ——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的定义及分类 |
1.2.2 单类型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
1.2.3 综合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单类型干旱指数计算方法 |
2.2.2 综合干旱指数构建方法 |
2.2.3 干旱特征分析及验证方法 |
2.2.4 干旱等级的划分方法 |
2.3 数据来源 |
2.3.1 气象数据 |
2.3.2 农业数据 |
2.3.3 水文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河流域中上游单类型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
3.1 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
3.1.1 气象干旱趋势演变分析 |
3.1.2 气象干旱周期演变分析 |
3.1.3 气象干旱年代演变分析 |
3.1.4 气象干旱空间演变分析 |
3.2 农业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
3.2.1 农业干旱趋势演变分析 |
3.2.2 农业干旱周期演变分析 |
3.2.3 农业干旱年代演变分析 |
3.2.4 农业干旱空间演变分析 |
3.3 水文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
3.3.1 水文干旱趋势演变分析 |
3.3.2 水文干旱周期演变分析 |
3.3.3 水文干旱年代演变分析 |
3.3.4 水文干旱空间演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干旱指数(SMDI)的构建及其适用性分析 |
4.1 综合干旱指数的构建 |
4.1.1 基于熵权法的综合干旱指数SMDI_ew |
4.1.2 基于PCA法的综合干旱指数SMDI_pca |
4.1.3 基于Copula函数法的综合干旱指数SMDI_cop |
4.1.4 基于PCA-Copula函数法的综合干旱指数SMDI_pcacop |
4.1.5 基于KECA法的综合干旱指数SMDI_keca |
4.2 综合干旱指数的比较 |
4.3 综合干旱指数与单类型干旱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4.4 综合干旱指数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黑河流域中上游综合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
5.1 综合干旱周期演变分析 |
5.2 综合干旱年代演变分析 |
5.3 综合干旱空间演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及水稻生产概况 |
1.2.1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 |
1.2.2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概况 |
1.3 研究沿淮下游地区粳稻优质高产生产温光适应性及高效利用的必要性 |
1.4 研究进展 |
1.4.1 温光对产量的影响 |
1.4.2 温光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1.4.3 温光对品质的影响 |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进程及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淮下游地区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影响 |
2.3.3 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动态 |
2.3.4 温光利用效率 |
2.4 讨论 |
2.4.1 生育期的差异 |
2.4.2 不同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差异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地点 |
3.2.2 供试品种 |
3.2.3 试验设计 |
3.2.4 田间管理 |
3.2.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3.2.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3.4 相对高产的温光特点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4.3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光生态特征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植株含氮率和氮积累量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阶段氮素积累量和吸收速率的影响 |
4.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指标与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4.3.4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征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2 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生态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5.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5.3.2 温光要素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5.3.3 加工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5.3.4 外观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5.3.5 形成较优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温度特点 |
5.4 讨论 |
5.4.1 水稻加工与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5.4.2 形成较优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播期范围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6.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6.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温光要素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
6.3.2 温光要素对米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6.3.3 食味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因素的相关性 |
6.3.4 形成较优食味品质的温度特点 |
6.4 讨论 |
6.4.1 不同温光条件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优质稻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综合评价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水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7.3.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7.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4 综合评价结果 |
7.3.5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7.3.6 获得相对较高综合评分的温光特点 |
7.3.7 根据沿淮下游常年温光与栽培制度推荐适宜栽培期 |
7.4 讨论 |
7.4.1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
7.4.2 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栽培期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不同播期下优质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资源利用特征 |
8.1.2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8.1.3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8.1.4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8.1.5 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8.2 讨论 |
8.2.1 影响沿淮下游优质水稻产量品质的主要温光要素 |
8.2.2 形成优质高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度特点 |
8.2.3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生产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栽培期 |
8.3 创新点 |
8.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消费需求多元化转变引领休闲时代的到来 |
1.1.2 购物中心建设是完善休闲功能的必然选择 |
1.1.3 购物中心所处的区位环境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区位理论相关文献的研究 |
1.3.2 国内外微区位相关文献的研究 |
1.3.3 国内外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案例解析 |
2.1 购物中心 |
2.1.1 购物中心定义和分类 |
2.1.2 购物中心发展现状 |
2.2 基础理论阐释 |
2.2.1 微区位理论 |
2.2.2 中心地理论 |
2.2.3 商圈理论 |
2.2.4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3 购物中心的案例解析 |
2.3.1 北京国贸商城 |
2.3.2 成都远洋太古里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发展现状 |
3.1 西安城市商业发展现状 |
3.1.1 现状格局 |
3.1.2 发展特征 |
3.2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发展现状 |
3.2.1 数量及类型分布 |
3.2.2 空间分布现状 |
3.2.3 空间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初选 |
4.1.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
4.1.2 评价指标分析说明 |
4.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2.1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2.2 因子权重分析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特征的客观实证评价 |
5.1 实证分析对象选取 |
5.2 微区位特征实证分析 |
5.2.0 区位的可达性分析 |
5.2.1 区位的可视性分析 |
5.2.2 用地的集聚性分析 |
5.2.3 购物中心内部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满意度的行为认知评价 |
6.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6.2 消费者构成分析 |
6.2.1 性别构成较为均衡,以青年人群为主 |
6.2.2 学生群体占比较大,收入构成普遍偏低 |
6.3 消费者行为偏好分析 |
6.3.1 出行方式分析 |
6.3.2 选购偏好分析 |
6.3.3 消费需求分析 |
6.4 微区位满意度评价 |
6.4.1 可达性满意度评价 |
6.4.2 可视性满意度评价 |
6.4.3 集聚性满意度评价 |
6.4.4 内部特性满意度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微区位满意度评价的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布局优化策略 |
7.1 布局优化原则 |
7.1.1 用地匹配原则 |
7.1.2 功能互补原则 |
7.1.3 择优配置原则 |
7.2 布局优化思路 |
7.3 布局优化策略 |
7.3.1 基于可达性视角 |
7.3.2 基于可视性视角 |
7.3.3 基于集聚性视角 |
7.3.4 基于内部特性视角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2.1 内容创新 |
8.2.2 方法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西安市三环内购物中心一览表 |
附录二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微区位满意度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 |
附录三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评价调查 |
附录四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可达性分析图谱 |
附录五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可视性分析图谱 |
附录六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集聚性分析图谱 |
附录七 西安城市购物中心内部特性分析图谱 |
致谢 |
(6)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
1.3.2 政府协作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数据来源 |
1.8 创新点 |
1.9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
2.1.1 政府协作相关概念 |
2.1.2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概念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行为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3 协作公共管理理论 |
2.2.4 创新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 |
3.1 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
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
3.2.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80 年代末—2000年) |
3.2.2 中央引导下的规范建设阶段(2001—2009年) |
3.2.3 全面创新探索阶段(2010—2016年) |
3.2.4 提质升级发展阶段(2017 年—至今) |
3.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
3.3.1 园区数量和空间分布 |
3.3.2 园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
3.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功能及管理制度 |
3.4.1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 |
3.4.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制度 |
3.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部门 |
3.5.1 园区建设的政府组织架构 |
3.5.2 宏微观视角下的园区建设政府协作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 |
4.1 央省地协作动因和责任分工 |
4.1.1 央省地协作的动力机制 |
4.1.2 政府纵向协作的责任分工 |
4.2 协作治理框架下园区建设央省地协作机制 |
4.2.1 理论与方法 |
4.2.2 央省地协作分析 |
4.2.3 协作存在的问题 |
4.3 地方政府的协作行为分析 |
4.3.1 园区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4.3.2 地方政府协作行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3 实证案例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 |
5.1 园区建设的县市政府协作 |
5.1.1 县市协作及其动因 |
5.1.2 县市协作机制及协作结果 |
5.1.3 县市协作问题及其产生机理 |
5.1.4 案例分析 |
5.2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1 跨部门协作及其动因 |
5.2.2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组织 |
5.2.3 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4 县市政府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3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1 研究方法 |
5.3.2 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3 讨论:地方领导和协作规则对跨部门协作的作用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政府协作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机理 |
6.1 政府协作与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
6.1.1 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
6.1.2 政府协作与政府职能作用 |
6.2 政府协作在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6.2.1 集聚和整合政府资源促园区发展 |
6.2.2 提高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效率 |
6.2.3 促进园区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
6.3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 |
6.3.1 园区建设政府协作问题的一般性 |
6.3.2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的提升与优化 |
7.1 园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模式创新 |
7.1.1 其他类型园区的建设经验 |
7.1.2 园区建设宏观监管与激励 |
7.2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作 |
7.2.1 国家高新区政策协作经验 |
7.2.2 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
7.3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宏观引导 |
7.3.1 政府协作引导的政策工具 |
7.3.2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引导策略 |
7.4 地方层面的园区管理体制建设 |
7.4.1 构建以执行为导向的协调机构 |
7.4.2 明确县市之间的责任关系 |
7.4.3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具有更高要求 |
1.1.2 学科背景:黄土高原泾河川地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急待完善 |
1.1.3 实践背景: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受城镇化影响明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空间范围与对象界定 |
1.4.1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借鉴 |
2.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1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 |
2.1.2 乡村空间规划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其他相关理论 |
2.2 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解析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解读 |
2.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案例解读 |
2.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案例解读 |
2.4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现状特征研究 |
3.1.1 区域空间资源特征 |
3.1.2 自然生态资源特征 |
3.1.3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1.4 土地资源利用特征 |
3.2 四十里铺镇乡村现状特征研究 |
3.2.1 乡村建设基本情况 |
3.2.2 乡村建设空间特征 |
3.2.3 乡村配套设施现状特征 |
3.3 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调研分析 |
3.3.1 典型村的选择 |
3.3.2 典型村自然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3 典型村社会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4 典型村文化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5 典型村居住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6 典型村设施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4 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 |
3.4.1 典型村一——清街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4.2 典型村二——马坊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4.3 典型村三——军张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1.2 乡村“人居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
4.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4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4.2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居民满意度评价 |
4.2.1 问卷描述性分析 |
4.2.2 村民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
4.2.3 村民对乡村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
4.2.4 村民对乡村设施环境的满意度 |
4.2.5 结果分析 |
4.3 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政策制度影响 |
4.3.2 规划发展影响 |
4.3.3 内生动力及外部驱动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与实证研究 |
5.1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 |
5.1.1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 |
5.1.2 园区依附型乡村 |
5.1.3 农业发展型乡村 |
5.2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 |
5.2.1 区域协调的乡村空间规划总体框架 |
5.2.2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 |
5.2.3 园区依附型乡村 |
5.2.4 农业发展型乡村 |
5.3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证 |
5.3.1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清街村实证 |
5.3.2 园区依附型乡村——马坊村实证 |
5.3.3 农业发展型乡村——军张村实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2.1 研究区域创新 |
6.2.2 研究层次创新 |
6.2.3 研究方法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村民走访调研 |
附录二:村委会走访调研 |
附录三:实地调研概况 |
致谢 |
(8)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社交招呼语概述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说明 |
一、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区分 |
二、社交招呼语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社交招呼语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旧式招呼的遗留与使用 |
二、平等性质招呼的使用 |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同志”在不同场合的慎用 |
二、语录式社交招呼语的特有使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反映经济发展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反映文化交流的招呼语的使用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网络用语生活化 |
二、西式招呼语在中国的使用 |
第六章 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 |
一、社交招呼语的消亡 |
二、社交招呼语的出现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变更 |
一、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
二、“性别”“年龄”在使用特点中的凸显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沿用 |
一、代表社会平等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代表基本礼仪的招呼语的使用 |
三、代表“官本位”思想的招呼语的使用 |
四、以“事件”为核心的招呼语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四、21世纪农业发展8种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D]. 姚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其适用性研究 ——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D]. 郭盛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周年兵. 扬州大学, 2021
- [5]西安城市购物中心的微区位满意度评价研究[D]. 王童淼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D]. 吴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7]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D]. 仇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D]. 王丽斐.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