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水滴定法测定香烟中尼古丁(论文文献综述)
米尔扎提·麦麦提[1](2017)在《正交试验优化药物萃取分离及检测过程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优化逆三相膜萃取烟叶中烟碱的提取和苦豆子中氧化槐果碱的的提取工艺。并激光光源和氙灯光源测定罗丹明B、维生素B2、荧光素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含量,并进行比较2个光源的荧光强度。在酸性条件下,研究激光光源在线荧光光谱法双氯芬酸钾对罗丹明B荧光猝灭效应并讨论其最佳优化条件。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新疆3个地区葡萄树伤流液抗氧化能力。方法:以烟碱萃取率为指标,考察了5个因素(酸浓度、碱浓度、循环时间、酸碱水相及有机相体积比和流速),选定最佳工艺。以苦豆子为原料,在L16(45)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盐酸浓度、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时间和流速对氧化槐果碱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首先通过用激光和氙灯光源在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罗丹明B、维生素B2、荧光素和异硫氰酸荧光素的荧光强度,从而比较激光光源和氙灯光源产生的荧光强度,然后用激光以554nm为激发波长,以576nm为发射波长,测量双氯芬酸钾对罗丹明B荧光猝灭效应,空白液与试液荧光强度之差△F=F1-F0,根据△F值与溶液中的双氯芬酸钾浓度呈正比关系,建立了一种荧光猝灭测定双氯芬酸钾的新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L9(33)考察双氯芬酸钾浓度、罗丹明浓度和pH值对罗丹明B荧光猝灭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荧光猝灭工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对·OH、O2-·、DPPH·、NO2-·、ABTS·这五种自由基的清除率。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烟叶中烟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0.01%,碱浓度5%,循环时间25min,体积比(酸碱相∶有机相)2.5∶1,流速6mL/min,烟碱的提取率达到99.07%。正交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说明有显着性的差异。最佳工艺条件进行3次重复实验,结果已知烟碱提取率均值达到99.01%。苦豆子中氧化槐果碱萃取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0.3%、氢氧化钠浓度0.75mol/L、循环时间60min、体积比1∶1,流速6mL/min。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流速以外,其他因素对萃取量之间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激光光源和氙灯光源产生的荧光强度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方差分析发现,3种因素对罗丹明B荧光猝灭值△F的影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最佳荧光猝灭工艺为双氯芬酸钾1.0×10-4mol/L,罗丹明浓度为1.2×10-6mol/L,pH值为2.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喀什木纳格、吐鲁番无核白和和田沙依巴克乡红葡萄葡萄树伤流的5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多重比较已知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其他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之间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3个地区区葡萄树伤流液5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萃取时间快,有机溶剂的消耗量少,易实现工业化,环境污染少,适用于烟叶中烟碱和苦豆子中氧化槐果碱的萃取,应用提供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为氧化槐果碱的综合开发,利用定了一定的基础。激光光源在药物测定和荧光猝灭方面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且工艺优化的稳定性良好。3个地区葡萄树伤流液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在统计学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各个产地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清除其他自由基的能力要强,并且存在明显差异。
蒙飒[2](2015)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在氯普噻吨及生物碱分析中的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是一种结合了毛细管电泳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样品用量少和电致化学发光线性范围宽,选择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的一种重要分离技术。基于Ru(bpy)32+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CE-ECL)系统已经在临床、药物试验、食品环境等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完善基于联吡啶钌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探索新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精神类药物和红花石蒜中的生物碱。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氯普噻吨对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有增强作用,建立一种CE-ECL测定小鼠血浆中氯普噻吨含量的新方法,本实验考察了各实验参数对氯普噻吨测定的影响,获得其最佳检测条件:检测电位为1.25V;分离电压:14kV;检测池中Ru(bpy)32+浓度为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50mmol/LpH8.0;分离缓冲溶液浓度为12mmol/L pH 7.0;电驱动进样12 kV×10 s。在上述最佳条件下测定氯普噻吨在0.0005~2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612.4x+1700.3(r2=0.9993)。根据IUPAC规定,本法检出限(3σ,n=11)为0.17ng/mL。对1μg/mL的氯普噻吨标准溶液进行平型测定(n=6),峰高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1.1%和0.82%。小鼠血浆中氯普噻吨回收率为97.7%~98.3%。2.基于多花水仙碱对联吡啶钉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有增强作用,建立一种CE-ECL测定红花石蒜鳞茎中多花水仙碱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各实验参数对多花水仙碱检测的影响,获得其最佳检测条件为:检测电位1.25 V;分离电压12 kV;检测池中5.0 mmol/L Ru(bpy)32+,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50 mmol/L pH 8.5;分离缓冲溶液浓度为12 mmol/L pH 8.0;电驱动进样14 kV×10s。在上述最佳条件下测定多花水仙碱在0.001~5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3026.6x+827.13(r2 =0.9973)。根据IUPAC规定,本法检出限(3σ,n=11)为0.38 ng/mL。对1 μg/mL的多花水仙碱标准溶液进行平型测定(n=6),峰高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1.8%和2.4%。红花石蒜鳞茎中多花水仙碱样品回收率为96.4%~98.2%,RSD为2.1%~3.8%。并且测得干燥石蒜样品中多花水仙碱的含量为0.6237 mg/g。3.基于高石蒜碱和石蒜伦碱对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有增强作用,建立一种CE-ECL同步检测红花石蒜鳞茎中高石蒜碱和石蒜伦碱含量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各实验参数对以上两种生物碱测定的影响,获得其最佳检测条件为:检测电位1.2V;分离电压12kV;检测池中5.0mmol/LRu(bpy)32+,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50mmol/LpH9.0;分离缓冲溶液浓度为10 mmol/L pH 5.5;电驱动进样14 kV×10 s。在上述最佳条件下,高石蒜碱在0.2~10.Oμg/mL、石蒜伦碱在0.01~5.0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467.2+ 1853(r2=0.9971)、y=2377.7x+2675(r2=0.9978)根据 IUPAC规定,本法检出限(3σ,n=11)分别为0.068 μg/mL、0.0046 μg/mL。红花石蒜鳞茎中高石蒜碱和石蒜伦碱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4.2%~97.6%,并测得干燥石蒜样品中高石蒜碱的含量为0.1141 mg/g,石蒜伦碱的含量为0.2855 mg/g。
赵春元[3](2015)在《制丝线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郑州卷烟厂制丝车间根据制丝线设备工作和运行特点,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建立服务型团队发挥设备综合效能、把设备维修前置为保养和改善,实施设备的预知性管理、建立"设备故障库"为主的"设备管理平台系统"等手段,开展设备预防性维修活动,并建立了一整套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
马俊勃[4](2012)在《烟草生产废弃物提取天然烟碱的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烟碱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制药、国防、农业和烟草工业等领域。从烟草废弃物中提取天然烟碱既能增加烟草产业的附加值,又能解决烟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中建立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快速、简便的测定烟茎中烟碱的方法,优化了从烟茎中提取烟碱的工艺流程(浸提、萃取、反萃和纯化),并探讨了从烟茎残渣中回收腐植酸的工艺参数。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茎中烟碱含量的最佳条件:烟茎粉末的粒度为80目、蒸馏液的pH值为13和加盐量为5g,测定需在1h内完成。该方法测定的烟茎中烟碱的含量为2.9mg/g。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和单因素分析法优化了烟茎中提取烟碱的工艺流程(浸提、萃取、反萃和纯化)参数,浸提工艺的最佳参数为浸提液pH为13,浸提温度和时间为62℃和3h,烟茎粉末粒度为80目,浸提次数为3次。萃取工艺的最优参数为萃取剂为氯仿,浸提溶液用量与萃取剂用量的体积比为1:1,萃取温度和时间为20℃和30min,萃取次数为3次。反萃流程的参数为有机相溶液用量与反萃剂用量的体积比为2:1,反萃温度和时间为30℃和30min,硫酸浓度为20%,反萃次数为3次。纯化流程的工艺为氯仿为溶剂,萃取时间为30min,萃取次数为3次。烟茎中烟碱的提取率为87.4%,纯度高达92%。高效液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表征结果表明:经纯化后的提取物的结构与烟碱标准品相同。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从烟茎中提取烟碱的工艺流程是切实可行的。本文还探讨了从烟茎残渣中提取腐植酸的工艺流程,当提取温度和时间为170℃和3h,滤渣粒度为120目时,腐植酸的提取率高达67.4%。
裴玉梅[5](2011)在《室内环境空气中尼古丁的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烟草大国,吸烟产生的环境烟草烟气(ETS)是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人民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数已超过5.4亿,这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1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后,大量的控烟工作陆续展开。二手烟暴露状况虽有所改善,但是距离《公约》规定的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和室内公共场所都应无烟仍有很大距离,其中缺乏环境空气中烟草烟气的采样与检测方法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ETS成分复杂,通常需要通过测定它的特异性标志物尼古丁来判断ETS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情况。这就需要一种高效率的采样方法及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而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尚不完善。在本项研究中,使用被动式采样器进行采样,并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前处理条件:以1%的硫酸氢钠为吸收液;2mL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4mL1.5mol/L的氢氧化钠为洗脱液;超声提取20min;漩涡混合2min。在此条件下,尼古丁的提取效率可达98%以上,且重现。建立了用于室内环境空气中尼古丁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GC-NPD)方法。考察了柱温、流速等诸色谱条件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5毛细管柱;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μL;升温程序:始温100℃,保持1min,以18℃/min升至220℃,保持1min,以20℃/min升到280℃,保持1min;载气(N2)流速1.8mL/min;氢气、空气、尾吹气流速分别为3mL/min.65mL/min、10mL/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在最佳仪器及前处理条件下,建立了工作曲线,在0.05~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6,此方法对空气中尼古丁的检出限为0.01μg/m3,定量限为0.04μg/m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4.4%,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2%以上,用于实际样品中的尼古丁的测定,结果满意。本文同时建立了间接荧光法来测定环境空气中的尼古丁。所确定的最佳测定条件:激发波长486nm;测定波长(发射波长)513nm;狭缝宽度:2.5nm/激发,2.5nm/发射;扫描电压600V;扫描速度600nm/min;荧光试剂为荧光素钠,浓度9×10-6mol/L;pH值6;反应时间10min;恒温水浴温度35℃;定容体积10mL。在最佳条件下,建立的工作曲线在0.1~7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r=0.9992,其对于室内环境空气中尼古丁的检出限为1μg/m3,RSD为4.3%~5.5%,回收率在87.0%~105%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两种方法都可用于室内环境空气中尼古丁的测定。其中GC-NPD法表现出更好的选择性和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而间接荧光法操作更为简便。
陈翔[6](2010)在《药物经皮微透析中回收率的可变性及内标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 MD)是一种在体(in vivo)、实时(realtime)和在线(online)的取样技术,该技术通过测定透析液的浓度和探针的回收率(recovery)计算组织中药物的浓度。微透析探针的回收率(Recovery)在体内试验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故单纯在试验前或试验后测定一次探针回收率(或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无法校正它的变化。回收率测定不准确,使得由回收率计算出来的探针周围的药物真实浓度的可信性受到怀疑。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在每个取样点都能测定一次回收率的动态监测方法,从而减少回收率在试验过程中波动对结果的影响。本课题以烟碱为模型药物,探索影响微透析探针回收率波动的因素,研究内标法测定微透析探针回收率的可行性,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对两种烟碱贴剂的体内药动学过程进行探索研究。2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部分:2.1样品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运用HPLC法同时检测烟碱及内标物磷酸可待因的含量,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方法学考察。2.2回收率变化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分别考察生物碱未成盐前的分子量及pKa、灌流液前处理、灌流液流速、媒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烟碱体外回收率的影响,并考察微透析回收率在体内外的稳定性。考察4根探针体内试验前后体外回收率之间的变化。2.3内标法动态监测烟碱微透析回收率研究方法的建立通过考察4种生物碱的色谱峰与烟碱色谱峰的分离情况,它们的回收率与烟碱微透析回收率之间的比例P的稳定情况,筛选出合适的内标物。在体外研究中,比较三种不同情况下磷酸可待因及烟碱的回收率(或释放率)的比例P值是否一定,并研究烟碱浓度对磷酸可待因释放率的影响,最后通过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来验证内标法的可行性。在体内研究中,考察在大鼠体内研究单独灌注及混合灌注这两种不同情况下磷酸可待因及烟碱的释放率的比例P值的一致性,并用t检验研究给药前后磷酸可待因的释放率是否改变。2.4两种戒烟透皮制剂的体内药动学研究采用均匀设计对丙二醇(PG)、氮酮(Azone)和油酸(OA)三种透皮促进剂进行筛选。分别把探针植入大鼠的颈静脉和背皮下,灌流液流速为1.0μl·min-1。将市售戒烟贴剂及自制戒烟巴布剂分别贴于已脱毛的大鼠背部皮肤表面(给药部位处于探针半透膜位置的上方),取样时间为16h,用磷酸可待因作为内标物动态测定烟碱的回收率并换算出组织中的烟碱浓度,绘制药时曲线,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3结果3.1建立了样品HPLC分析方法根据体内外试验药物浓度不同的特点分别建立体内外两种色谱条件,并对两种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两种色谱条件下药物色谱峰的分离情况良好,对称性好,线性范围及定量限、检测限符合实验要求。3.2回收率变化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五种生物碱未成盐前的分子量与其释放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6。暂未发现pKa与生物碱释放率之间的关系。对灌流液超声、滤过等前处理能提高烟碱的体外回收率;灌流液的流速越大,烟碱的回收率越小;探针周围的烟碱浓度对其回收率无明显影响;烟碱的回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烟碱的体外回收率为(60.5±1.5)%,在24h内较稳定。烟碱的体内释放率为(21±7)%,波动较大。探针在经历体内实验后,体外回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高降幅达46.8%。3.3内标法动态监测烟碱微透析回收率研究方法的建立在体外测得在透析媒介为林格氏液的情况下烟碱与磷酸可待因的回收率之比P值为1.358~1.414,变化幅度为4%,P值较稳定,且不受探针周围烟碱浓度的影响。内标法及反透析法测得的大鼠体外烟碱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9.15%和39.80%,结果差别不大。在同一动物同一根探针中这两种物质的释放率的比例P相差不大,但在不同动物或不同探针间则相差较大。t检验的结果表明给药对磷酸可待因的释放率改变不大。3.4两种戒烟透皮制剂的体内药动学研究透皮促进剂的最优组合为PG:AzOne:OA=10%:4.5%:1%.药动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制剂中烟碱在血液的平均滞留时间(MRT)大于在皮下的MRT,且市售戒烟贴剂的MRT大于自制的戒烟巴布剂的MRT,说明这两种制剂中的烟碱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比皮下的要长,市售戒烟贴剂中的烟碱的停留时间比自制巴布剂的长,这说明两种制剂均较符合戒烟制剂的要求;市售戒烟贴在给药量少的情况下作用时间更长,且能长时间维持较低的血药浓度,更符合戒烟制剂的要求。经过给药量校正后,自制巴布剂与市售戒烟贴剂的AUC之比在皮下及在血液中分别为0.27和0.12。这表明自制巴布剂在生物利用方面远不如市售戒烟贴剂,自制巴布剂的工艺还需要进一步改进。4结论4.1五种生物碱未成盐前的分子量与其微透析释放率成反比,但pKa与释放率的关系不明显。4.2灌流液前处理、灌流液速度、温度等均对探针回收率有影响,探针周围浓度对探针回收率的影响不大。4.3在大鼠体内烟碱的回收率波动较大,不如体外稳定,且进行长时间的体内试验后,探针的回收率呈下降趋势。4.4确定磷酸可待因作为动态监测烟碱回收率的内标物。4.5磷酸可待因及烟碱两者微透析释放率的比值P在体外及体内试验过程中比较稳定,并不受探针周围药物浓度的影响,给药对内标物的微透析释放率无明显影响,从而确定磷酸可待因可作为测定烟碱微透析回收率的内标物。4.6市售戒烟贴剂和自制戒烟巴布剂这两种制剂中的烟碱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比皮下的长,市售戒烟贴剂中的烟碱的停留时间比自制巴布剂的长,这说明两种制剂均较符合戒烟制剂的要求;市售戒烟贴在给药量少的情况下作用时间更长,且能长时间维持较低的血药浓度,更符合戒烟制剂的要求。自制巴布剂在生物利用方面远不如市售戒烟贴剂,自制巴布剂的工艺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高淑琴[7](2010)在《荷移反应偶合介质作用光谱法测定烟碱和三聚氰胺》文中认为本文在第1章引言部分介绍了某些消费品、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不良事件,简述了烟碱和三聚氰胺的检测意义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同时对荷移反应及分析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综述了二阶数据构建方法学和处理二阶数据的化学计量学算法的研究进展。另外还对本文提出的检测烟碱和三聚氰胺的新方法进行了概述。第2章介绍了荷移反应偶合聚乙烯醇增敏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烟碱的新方法。烟碱与2,4-二硝基苯酚(2,4-dinitrophenol, DNP)可发生荷移反应生成有色荷移配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对烟碱配合物的光吸收有显着增强作用,增敏后烟碱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 nm。实验中研究了酸度、试剂等多种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烟碱的线性范围为2.0~60.0 mg/L,检出限为0.85 mg/L。用本方法测定烟草中的烟碱含量,回收率为98.3%~105.6%。第3章介绍了荷移反应偶合介质组成渐变作用二阶校正光谱法测定混合物中的烟碱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需复杂的预分离。烟碱可与DNP通过荷移反应形成有色荷移配合物。此烟碱配合物在一系列具有不同水体积分数的乙醇-水二元溶剂中的二阶吸收光谱数据可以表示为两个双线性数据矩阵的加和。建立了双线性模型后,就可以通过二阶校正算法对含有烟碱和其他干扰物的混合物的二阶光谱数据矩阵进行计算,并获得混合物中烟碱的含量,化学计量学算法采用了秩消失因子分析法和平行因子分析法两种算法。该方法用于烟草中烟碱的测定,结果满意。第4章介绍了荷移反应偶合介质组成渐变作用二阶校正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新方法。相似地,三聚氰胺也可与DNP通过荷移反应形成有色荷移配合物。该荷移配合物在一系列具有不同水体积分数的甲醇-水二元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可构建成二阶光谱数据。从而也可以通过二阶校正算法对含有三聚氰胺和其他干扰物的食物样品的二阶光谱数据矩阵进行计算,并求得食物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的含量,采用的二阶校正算法也分别是秩消失因子分析法和平行因子分析法。该方法简便可靠。应用该方法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进行了检测,结果满意。
文开齐[8](2007)在《液相色谱—质谱在槟榔功效成分和违禁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槟榔是常用中药,实际中分食用和药用槟榔。作为食用的槟榔,槟榔与香烟、口香糖已并列成为许多国家现今最流行的口腔嗜好品,它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销售量越来越大。本实验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具有很好的灵敏度、专属性、可信度和样品前处理简单等优点,为槟榔食品分析提供可靠的定性分析和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结果。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槟榔食品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讨论了HPLC-ESI/MS的优越性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2.槟榔碱是槟榔的最主要功效成分。本文通过对处理后样品进行提取条件研究,得到提取的最佳条件,对槟榔的提取液用LC/MS进行定性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系统和质谱理论,对槟榔样品里所含的槟榔碱,进行了质谱解析。同时通过薄层色谱制备槟榔碱纯品,并用LC/MS对槟榔碱进行了定量,前处理更为简便。3.用分光光度法、容量法及LC/MS法对槟榔碱进行了定量,定量结果LC/MS法比分光光度法和容量法稍高。4.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是麻黄的主要成分,摄入一定量的麻黄生物碱,将有害身心健康,禁止添加到食品中。本研究建立麻黄碱及甲基麻黄碱的液相分离条件,提高了检测的抗干扰能力和检测限。探索最佳的质谱条件,提高定性的可靠性,能够对槟榔食品中违禁添加的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及其代谢物进行准确检测。
王美兰[9](2007)在《烟碱的提取与纯化》文中指出本论文改进了一种快速稳定的烟碱测定方法-非水滴定法,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烟叶烟碱和制备烟碱粗品的工艺;并以溶剂萃取法对烟碱粗制品纯化,以烟碱和软脂酸的成盐反应精制烟碱。用非水滴定法测定烟叶中烟碱的含量,并与HPLC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稳定可靠、方便快速、准确度、灵敏度均令人满意,特别适合于中、小企业快速、大批量地分析烟草样品中的烟碱,很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辐射时间:6 min功率:600 W,料液比(w·v-1):1∶25。从烟叶水浸提液制备烟碱粗品,工艺条件为:氯仿萃取15 min,体积比(氯仿/水,V/V)1∶1,萃取两次;硫酸反萃时,选择体积比(硫酸水溶液/氯仿,V/V)1∶1,萃取两次,每次10 min。溶剂萃取法纯化烟碱,选择正己烷作为萃取溶剂;优化后的条件为:体积比(正己烷/水,V/V)2:1,萃取时间15 min,萃取4次;烟碱的纯度为95%,得率为38%(烟碱/烟碱粗产品)。利用软脂酸与烟碱的成盐反应,精制烟碱的条件:烟碱5 mL,溶于20 mL正己烷中,软脂酸的最佳用量为1.5 g,反应时间为6 h,选择体积比(正己烷/水,V/V)1∶2,40℃为最佳反应温度。烟碱经烟碱与软脂酸成盐的反应精制后,纯度达到98.8%。各级产品经GC-MS图谱分析,原料烟叶经一系列工艺流程,尤其经软脂酸与烟碱盐制备的步骤,烟碱含量有很大的提高。终产品的烟碱纯度可达98.8%,达到医药级产品的要求。产品中的其他烟草生物碱,尤其是去氢新烟碱、麦斯明在总生物碱中的含量明显降低。
龚淑果[10](2006)在《卷烟中几种物质的制备、检测及配烟管理系统》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全球禁烟运动的日益高涨,降低烟草中有害化学成分成为事关烟草行业兴衰的关键之一。所以,我国烟草行业将现阶段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降焦减害”上,而其中更重要的是“减害”,只有有选择性地降低卷烟中的有害成分,才能提高吸食卷烟的安全性。科学的“降焦减害”应当以对烟草和卷烟烟气中化学成分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测定和了解有害成分的理化特性为基础。尼古丁是烟草中重要的有害物质之一。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卷烟工业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加入WTO,研制“高香气、低危害”的中式卷烟、提高烟草配方的科学性,对增强烟草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利用微波技术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并制备高纯度甘草酸单钾盐,然后将其作为高级香烟的增香剂。对整个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高收率和高纯度的产物。2.优化了从烟厂废次烟叶中提取烟碱的生产工艺,将生产步骤缩短,并且得到了较高的提取率和烟碱纯度。3.建立了一种测定尼古丁的新型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此传感器制备简单,稳定性好,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低的检测下限。4.对计算机配烟专家系统进行了功能补充,对新旧烟叶进行管理和维护,将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后存入压缩数据库,以便和配烟系统其他功能进行数据共享。
二、非水滴定法测定香烟中尼古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水滴定法测定香烟中尼古丁(论文提纲范文)
(1)正交试验优化药物萃取分离及检测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仪器、试剂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萃取烟碱的实验方法 |
2.2 萃取氧化槐果碱的实验方法 |
2.3 双氯芬酸钾对罗丹明荧光猝灭的实验方法 |
2.4 葡萄树伤流液抗氧化能力的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膜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2)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在氯普噻吨及生物碱分析中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 |
1.1.1 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 |
1.1.2 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的特点 |
1.1.3 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的理论基础 |
1.1.4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效率 |
1.1.5 毛细管电泳类型 |
1.1.6 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 |
1.2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
1.2.1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2 电致化学发光的定义及特点 |
1.2.3 电致化学发光的发光原理 |
1.2.4 电致化学发光的信号增强研究 |
1.3 基于Ru(bpy)_3~(2+)的CE-ECL耦合技术 |
1.3.1 CE-ECL分离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2 CE-ECL检测技术的实验装置 |
1.3.3 CE-ECL效率的研究 |
1.3.4 CE-ECL在药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
1.3.5 小结与展望 |
1.4 本文立意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小鼠血浆中的氯普噻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2.3 血浆预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氯普噻吨对Ru(bpy)_3~(2+)的电化学发光行为 |
2.3.2 检测池中条件的优化 |
2.3.3 分离条件优化 |
2.3.4 线性范围、精密度和检出限 |
2.3.5 样品分析 |
2.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测定红花石蒜中的多花水仙碱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3.2.3 样品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花水仙碱的Ru(bpy)_3~(2+)的电化学发光行为 |
3.3.2 检测池中条件的优化 |
3.3.3 分离条件优化 |
3.3.4 线性范围、精密度和检出限 |
3.3.5 红花石蒜样品分析及回收实验 |
3.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用于同步检测红花石蒜鳞茎中的高石蒜碱和石蒜伦碱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4.2.3 样品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高石蒜碱和石蒜伦碱的Ru(bpy)_3~(2+)电化学发光行为 |
4.3.2 检测池中条件的优化 |
4.3.3 分离条件优化 |
4.3.4 线性范围、精密度和俭出限 |
4.3.5 红花石蒜样品分析及回收实验 |
4.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制丝线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主要内容及做法 |
2.1 员 工激励是提高员工素质 、 建立服务型团队发挥设备综合效能的关键。 |
2.2 把设备维修前置为保养和改善,实施设备的预知性管理 |
2.3 通 过建立"设 备故障库"为 主的"设 备管理平台系统"全 面实行设备预案管理 |
2.4 加强演练和控制实现对设备异常的快速响应 |
3 实施效果 |
(4)烟草生产废弃物提取天然烟碱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烟草废弃物概述 |
1.2 烟碱的概述 |
1.3 影响烟碱含量的因素 |
1.4 烟碱的提取 |
1.4.1 离子交换法 |
1.4.2 蒸馏法 |
1.4.3 萃取法 |
1.4.4 其它一些提取方法 |
1.5 烟碱的分析方法 |
1.5.1 质量分析法 |
1.5.2 光度法 |
1.5.3 滴定法 |
1.5.4 色谱法 |
1.6 烟碱的应用 |
1.6.1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6.2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7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7.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烟茎中烟碱含量的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所用原料、试剂和仪器 |
2.3 烟碱含量的测定步骤 |
2.4 蒸馏过程中影响烟碱含量的因素考察 |
2.4.1 烟茎粉末的粒度 |
2.4.2 蒸馏液的 pH 值 |
2.4.3 加盐量 |
2.4.4 烟碱溶液的放置时间 |
2.5 方法的重复性测定 |
2.6 不同方法的对比及可靠性检验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烟草生产废弃物提取天然烟碱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仪器与试剂 |
3.3 烟草生产废弃物提取天然烟碱的工艺流程图 |
3.4 烟碱的提取步骤 |
3.5 浸提过程中影响烟碱提取率的条件因素考察 |
3.5.1 正交试验 |
3.5.2 浸提液的pH值 |
3.5.3 浸提温度 |
3.5.4 浸提时间 |
3.5.5 烟茎粉末粒度 |
3.5.6 浸提次数 |
3.6 萃取过程中影响烟碱提取率的条件因素考察 |
3.6.1 正交试验 |
3.6.2 萃取剂 |
3.6.3 萃取剂用量 |
3.6.4 萃取温度 |
3.6.5 萃取时间 |
3.6.6 萃取次数 |
3.7 反萃过程中影响烟碱提取率的参数优化 |
3.7.1 正交试验 |
3.7.2 硫酸溶液的用量 |
3.7.3 反萃温度 |
3.7.4 硫酸溶液的浓度 |
3.7.5 反萃时间 |
3.7.6 反萃次数 |
3.8 纯化过程中影响烟碱提取率的参数优化 |
3.8.1 溶剂 |
3.8.2 萃取时间 |
3.8.3 萃取次数 |
3.9 纯化后提取物的表征 |
3.9.1 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3.9.2 提取物的核磁谱图检测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茎粉末滤渣提取腐植酸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 腐植酸的含量测定步骤 |
4.3.1 测定原理 |
4.3.2 试剂配制 |
4.4 腐植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
4.4.1 正交试验 |
4.4.2 提取温度 |
4.4.3 烟茎粉末滤渣的粒度 |
4.4.4 提取时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5)室内环境空气中尼古丁的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控烟背景 |
1.2 室内环境烟草烟气 |
1.3 尼古丁的性质及其作用 |
1.3.1 尼古丁的性质 |
1.3.2 尼古丁的作用 |
1.4 环境空气中尼古丁的采样方法 |
1.4.1 主动采样 |
1.4.2 被动采样 |
1.5 尼古丁的分析现状 |
1.5.1 分光光度法 |
1.5.2 原子吸收法 |
1.5.3 电化学法 |
1.5.4 荧光法 |
1.5.5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6 气相色谱法 |
1.5.7 其他方法 |
1.6 本课题选题背景、意义及目的 |
第2章 环境空气中样品采集及提取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材料 |
2.2.2 仪器条件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尼古丁吸收液的选择 |
2.3.2 萃取剂的选择 |
2.3.3 萃取剂用量的选择 |
2.3.4 氢氧化钠的用量 |
2.3.5 超声时间的选择 |
2.3.6 涡流时间的选择 |
2.3.7 最佳前处理条件 |
2.4 小结 |
第3章 GC-NPD检测尼古丁的方法研究及实际样品的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仪器操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色谱柱的选择 |
3.3.2 进样方式的确定 |
3.3.3 柱温的选择 |
3.3.4 载气流速的选择 |
3.3.5 进样口温度的选择 |
3.3.6 检测器温度的选择 |
3.3.7 氢气流量的选择 |
3.3.8 空气流量的选择 |
3.3.9 尾吹气流量的选择 |
3.3.10 最佳实验条件下色谱图 |
3.3.11 标准溶液的稳定性 |
3.3.12 样品的稳定性实验 |
3.3.13 工作曲线的建立 |
3.3.14 样品的测定 |
3.3.15 分析性能 |
3.4 小结 |
第4章 间接荧光法测定尼古丁的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仪器测定条件的确定 |
4.3.2 荧光试剂及测定波长的选择 |
4.3.3 荧光素钠浓度的选择 |
4.3.4 pH值选择 |
4.3.5 反应时间的确定 |
4.3.6 恒温水浴温度的选择 |
4.3.7 最佳实验条件 |
4.3.8 工作曲线的建立 |
4.3.9 样品测定 |
4.3.10 方法性能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药物经皮微透析中回收率的可变性及内标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
二 研究技术路线 |
三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文献综述 |
一 微透析的研究概况 |
1 微透析原理及优缺点 |
2 经皮微透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微透析回收率的研究 |
3.1 微透析回收率的概念 |
3.2 微透析回收率的可变性研究现状 |
3.3 微透析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
3.4 微透析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
3.5 内标法测定微透析回收率的研究现状 |
4 小结 |
二 烟碱的研究概况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烟碱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一节 体外研究中使用的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前言 |
2 仪器和试剂 |
3 方法和结果 |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 线性范围、回归方程 |
3.3 精密度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二节 体内研究中使用的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前言 |
2 仪器和试剂 |
3 方法和结果 |
3.1 色谱条件 |
3.2 线性范围、回归方程 |
3.3 精密度 |
3.4 定量限与检测限 |
4 小结 |
第二章 回收率变化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分子量及pKa对生物碱微透析释放率的影响 |
1 前言 |
2 仪器和试剂 |
3 方法与结果 |
3.1 样品分析方法 |
3.2 体外试验过程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二节 烟碱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前言 |
2 仪器和试剂 |
3 方法和结果 |
3.1 灌流液预处理对回收率的影响 |
3.2 流速对回收率的影响 |
3.3 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
3.4 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三节 烟碱微透析回收率的变化特性研究 |
1 前言 |
2 仪器、试剂和动物 |
3 方法和结果 |
3.1 体外回收率的日内稳定性研究 |
3.2 体内释放率的稳定性研究 |
3.3 体内试验前后探针体外回收率的比较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三章 内标法动态监测烟碱微透析回收率的可行性研究 |
第一节 内标物的筛选 |
1 前言 |
2 仪器和试剂 |
3 方法与结果 |
3.1 样品分析方法 |
3.2 内标物的筛选过程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二节 体外研究 |
1 前言 |
2 仪器、试剂和动物 |
3 方法与结果 |
3.1 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 磷酸可待因作为内标物的可行性研究 |
3.3 内标法和反透析法测定烟碱大鼠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比较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三节 体内研究 |
1 前言 |
2 仪器、试剂和动物 |
3 方法和结果 |
3.1 样品分析方法 |
3.2 烟碱与磷酸可待因的释放率及两者之间比值P的比较 |
3.3 给药对内标物释放率的影响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研究内标物可行性的方法 |
5.2 探针的取出及后处理问题 |
第四章 两种戒烟透皮制剂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
1 前言 |
2 仪器、试剂和动物 |
3 方法和结果 |
3.1 样品分析方法 |
3.2 自制戒烟巴布剂的研究 |
3.3 大鼠背部脱毛及探针的植入操作 |
3.4 给药、取样和样品分析 |
3.5 微透析数据处理 |
4 小结 |
4.1 自制戒烟巴布剂的处方优化结果 |
4.2 两种回收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
4.3 经皮给予两种剂型的比较 |
5 讨论 |
5.1 线性探针植入的深浅问题 |
5.2 磷酸可待因的释放率在实验过程中呈下降趋势的现象探讨 |
5.3 微透析中药物浓度测定值的可变性问题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今后的设想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荷移反应偶合介质作用光谱法测定烟碱和三聚氰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荷移反应偶合聚乙烯醇增敏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烟碱 |
2.1 基本原理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荷移反应偶合介质组成渐变作用二阶校正光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烟碱 |
3.1 基本原理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荷移反应偶合介质组成渐变作用二阶校正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三聚氰胺 |
4.1 基本原理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成果目录 |
致谢 |
(8)液相色谱—质谱在槟榔功效成分和违禁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槟榔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问题 |
1.3 LC-MS联用技术进展 |
1.4 HPLC-ESI/MS联用的优越性与应用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槟榔有效成分的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槟榔产品中槟榔碱含量的比较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槟榔中违禁药物的分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烟碱的提取与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烟草简介 |
1.2 烟碱 |
1.2.1 烟碱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
1.2.2 烟碱的应用 |
1.2.3 烟碱的毒性和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措施 |
1.2.4 烟碱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烟碱测定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提取方法的研究及烟碱粗产品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烟碱的提取方法 |
3.3.2 提取率和纯度的计算 |
3.3.3 水提取法 |
3.3.4 微波法提取的研究 |
3.3.5 正交实验设计 |
3.3.6 烟碱粗品的制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水法提取的研究 |
3.4.2 微波法提取的研究 |
3.4.3 水法提取和微波法辅助提取法的比较 |
3.4.4 微波辅助提取条件的优化实验 |
3.4.5 烟碱粗品的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碱的纯化及精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溶剂萃取法纯化烟碱粗品 |
4.3.2 烟碱的进一步精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烟碱的纯化 |
4.4.2 烟碱的进一步精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品的鉴定及指标测定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 |
5.3.2 产品的GC-MS 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对所得产品进行验证 |
5.4.2 产品的GC-MS 图谱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10)卷烟中几种物质的制备、检测及配烟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甘草酸的提取及应用现状 |
1.1.1 甘草酸简介 |
1.1.2 甘草酸的提取方法 |
1.1.3 甘草酸单钾盐的制备 |
1.1.4 甘草酸的应用 |
1.2 烟草中烟碱的提取 |
1.2.1 烟碱概述 |
1.2.2 烟碱的提取方法 |
1.2.3 烟碱的应用 |
1.3 烟草中尼古丁的检测 |
1.3.1 传统检测方法 |
1.3.2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尼古丁的检测 |
1.4 计算机卷烟配方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4.1 配烟技术的发展 |
1.4.2 计算机技术在烟叶检测分级自动化中的应用 |
1.4.3 计算机技术在烟叶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
1.5 本文构思 |
第2章 采用微波提取技术制备高纯度甘草酸单钾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微波提取实验装置图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波提取甘草酸最佳实验条件的确定 |
2.3.2 影响甘草酸单钾盐重结晶的条件 |
2.3.3 甘草酸单钾盐的定性与定量 |
2.4 小结 |
第3章 烟厂废次烟叶中烟碱的提取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减压蒸馏实验装置图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NaOH 浓度对烟碱提取率的影响 |
3.3.2 氢氧化钠浸提时间的选择 |
3.3.3 萃取剂的选择 |
3.3.4 萃取时间的选择 |
3.3.5 萃取次数的选择 |
3.3.6 萃取温度的选择 |
3.3.7 萃取油水比对烟碱提取率的影响 |
3.3.8 pH 值与萃取率的关系 |
3.3.9 乳化现象的解除 |
3.3.10 烟碱含量的测定 |
3.4 小结 |
第4章 一种用于测定尼古丁的新型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的研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装置图 |
4.2.3 PVC 敏感膜的涂渍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4.3.2 PVC 膜组成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4.3.3 成膜时间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
4.3.4 传感器的选择性 |
4.3.5 酸度的影响 |
4.3.6 回收率 |
4.3.7 烟草中尼古丁含量的测定 |
4.3.8 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配烟专家系统的功能扩充 |
5.1 前言 |
5.2 辅助配烟系统的构建及压缩数据库的建立 |
5.2.1 软件编程应用程序 |
5.2.2 专家系统基本功能及设计目标 |
5.2.3 专家系统结构流程框架图 |
5.2.4 烟叶成分压缩数据库的建立 |
5.3 系统运行结果及讨论 |
5.3.1 聚类分析的实现 |
5.3.2 压缩数据库与系统原有数据库连接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非水滴定法测定香烟中尼古丁(论文参考文献)
- [1]正交试验优化药物萃取分离及检测过程的研究[D]. 米尔扎提·麦麦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9)
- [2]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在氯普噻吨及生物碱分析中的研究和应用[D]. 蒙飒.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
- [3]制丝线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J]. 赵春元. 科技展望, 2015(07)
- [4]烟草生产废弃物提取天然烟碱的工艺研究[D]. 马俊勃. 东华理工大学, 2012(10)
- [5]室内环境空气中尼古丁的测定方法研究[D]. 裴玉梅. 东北大学, 2011(05)
- [6]药物经皮微透析中回收率的可变性及内标法的应用研究[D]. 陈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7]荷移反应偶合介质作用光谱法测定烟碱和三聚氰胺[D]. 高淑琴. 南华大学, 2010(05)
- [8]液相色谱—质谱在槟榔功效成分和违禁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文开齐. 湖南师范大学, 2007(11)
- [9]烟碱的提取与纯化[D]. 王美兰. 江南大学, 2007(03)
- [10]卷烟中几种物质的制备、检测及配烟管理系统[D]. 龚淑果. 湖南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