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风景区道路交通管理探讨

杭州西湖风景区道路交通管理探讨

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道路交通管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茹[1](2021)在《杭州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湖风景名胜区是杭州最主要的城市符号和重要发展驱动力,除了迤逦的湖光山色以外,更凭借其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瑰宝,西湖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敬畏、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求。环湖道路是城市与西湖景区的交界,既深刻展现城市风貌,又能反映西湖景区独特的文化涵养。而植物景观在环湖道路风貌的形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环湖道路植物景观的营建为西湖提供了保护屏障,降低了城市扩张带来的影响。因此探讨西湖环湖道路的绿地植物景观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是目前一系列针对西湖的研究中较少涉及的内容。本研究对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展开收集整理,确定南山路、北山街、杨公堤、湖滨路等4条主要环湖道路作为研究区域,基于相似案例剖释、实地调研、数据处理分析、层次分析法等内外业结合的方法完成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研究。研究对环湖道路的发展历史、交通情况、绿地组成类型、植物种类与植物景观形式、文化内涵、与西湖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4条道路均历史悠久但风格迥异。南山路是突出西湖山水与人文景观的城市休闲风光带,北山街是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杨公堤为路堤结合、绿树浓荫的天然森林隧道,而湖滨路则充分展现了城湖合璧的风貌。车行情况从好至良分别为杨公堤、北山街、南山路,具有典型的时段分布特征,湖滨路作为步行街不纳入考虑范围。绿地组成中除湖滨路无分车绿带以外,均涵盖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地三大道路绿地类型。(2)环湖道路绿地植物种类较丰富,调查共发现植物182种,隶属于82科135属,生活型组成为乔木45种、灌木66种、草本67种以及藤本植物5种,植物丰富度的大小关系依次为南山路>北山街>杨公堤>湖滨路。植物景观观赏方面,整体以观叶植物为主,而后是观花植物、观果植物和观干植物;季相变化较为丰富,具有良好的植物空间设计,基本为双层和复层植物群落结构。(3)基于自然、文化、人工等三方面因素的考量,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通过比较4条道路的各项指标,归纳分析其主要优劣势。评价结果显示4条环湖道路评分高低依次为南山路(4.826)、北山街(4.715)、杨公堤(3.989)和湖滨路(3.959)。其中南山路在各个方面都相对完善,北山街则在植物文化的应用方面稍显不足,杨公堤需要加强道路与湖景的联系,湖滨路侧重打造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氛围,在植物景观设计上有所欠缺。最后,根据以上调研和分析,从环湖道路自身特点出发,针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与西湖文化和植物群落与道路空间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及优化策略,为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也对西湖及其周边区域的发展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乐馨雪[2](2021)在《青山村: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政府对乡村扶持力度的增大,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域旅游时代已然到来,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传统村落也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文化遗产,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其中,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具备更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传统文脉,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既能保护和延续村落的独特性,又能够借助风景名胜区的地缘优势和自身的资源优势联动景区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备受关注。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崂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传统村落——青山村。通过探索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就地转型发展的新方式,提出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策略,从而实现景-村一体化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在分析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和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公共空间更新的趋势、现状、问题,剖析其乡村旅游发展停滞的原因,提出基于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的、在规划层面和空间层面上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通过对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研究,解决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与风景名胜区之间联系和发展的问题,具有完善此类村落转型发展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引导此类村落景-村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1)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相关概念等,研究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相关理论,归纳分析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和公共空间更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不足,为后文提供理论依据。(2)基于风景名胜区对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影响的分析,提出景-村联动式发展的思路,构建基于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的框架。(3)通过实地调研,梳理青山村公共空间现状特征和更新现状,提出不同类型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4)基于青山村上位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归纳乡村旅游发展与公共空间更新的问题,指出其不仅有崂山风景名胜区制约其发展的外部因素,也有青山村自身存在的许多内部因素,进而提出以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为基础的村落旅游发展趋势。(5)通过采用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方式,提出青山村公共空间应用在规划层面和空间层面、适合村落乡村旅游发展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建立风景名胜区与村落、乡村旅游和公共空间的联系,以期更有效地推动景-村融合发展。(6)归纳得出3条结论,第一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的发展应采用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方式;第二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存在四种更新趋势,并以此建立基于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第三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应从规划层面和空间层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本文研究存在的局限、问题和展望。

陈思婕[3](2021)在《杭州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理景手法研究 ——基于环湖主要游线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杭州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理景艺术,从客观上体现在空间构景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主观上反映为游人接收到的视觉景象。本文站在整体空间构成的层面上,创新性地从游人景观视觉体验的角度出发,借助现代空间分析工具(GIS),结合传统理法理论知识,对景观画面背后的杭州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理景手法进行分析归纳,并基于此对湖泊类风景名胜区山水空间理景提出思考。一方面丰富园林传统理法的理论研究方法,一方面为湖泊类风景名胜的营建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从自然山水概况与人工理景活动两方面,对杭州西湖山水景观空间形成沿革进行梳理,阐明当代杭州西湖山水景观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将西湖山水景观空间构成要素明确为自然要素——山水界面,人工理景要素——堤岛、标志性建筑、植物要素、环湖游线4大类。随后,借助GIS的视域分析技术,结合景观视觉理论、实地调研资料,对5条环湖游线、3条水上游线分别进行景观空间构成分析,总结出每条游线视域范围内空间构成要素的视觉效果特点,为后文具体理景手法的研究提供案例支撑。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建模、平面分析图等分析形式,将杭州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理景手法归纳概括为:建筑营造,点景湖上;筑堤堆岛,一举多得;植物栽植,调节空间;游线串景,形成韵律。据此提出湖泊类风景名胜区理景要因地制宜,利用山水;从游人视觉效果出发,“以人为本”,形成个性与共性和谐统一的游线系统;发掘当地文化,营建地域特色湖泊的建议。

梁建豪[4](2020)在《市区型风景名胜区景中村风貌规划研究 ——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传统的风景名胜区演变为市区型风景名胜区,位于风景名胜区内部的村庄也随之成为兼具城市、风景区、村庄三重功能属性的景中村。然而,景中村利用区位的优势和风景名胜区丰富的景观资源进行自身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与风景名胜区及城区的协调,存在建设过程中破坏风景名胜区良好的景观风貌。目前国内的景中村景观风貌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技术层面,多以一般景中村为研究对象。对于景中村景观风貌的系统性研究相对缺乏,而且缺少对存在景观问题的归纳总结及背后根源的分析。因此,对于情况更复杂、问题更多的城市景中村,其景观风貌规划研究显得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提出城市景中村的概念,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的综述,构建景中村景观风貌系统,分析景中村景观风貌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影响要素及特征。接着,归纳总结景中村普遍存在的景观问题,根据景中村景观风貌特征、规划特点及规划原则提出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的一般性策略。然后,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岩前村景观风貌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现状分析,总结出目前岩前村所存在的景观问题,例如村庄景观生态格局遭受破坏、视觉景观美感度低、村庄景观缺乏地域特色等。最后,在岩前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的一般性策略,相对应地提出岩前村景观风貌具体的规划措施。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四点:第一,风景名胜区与景中村并不是对立的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系统;第二,与传统村落相比,景中村的景观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为剧烈;第三,景中村景观风貌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不仅要注重景中村的空间物质景观要素,还应处理好景中村的社会经济关系;第四,目前岩前村主要的景观问题是“景-村”不协调,其根源主要是商业化和城市化的驱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以及传统社会关系的瓦解。

袁佩桦[5](2020)在《城市风景区入口空间设计研究 ——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东入口设计为例》文中认为鉴于当下全域旅游模式的兴起及城市化进程对自然资源的威胁,城市风景区在逐步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表现出入口空间概念模糊的倾向,又囿于当前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不足,本文试图从哲学、社会学等“上层”学科中汲取涵养,进而审视该类入口空间设计的特殊性与综合性。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将从“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的双向互动出发,理论方面总结得出该类入口空间所独有的三个特性,并以此为视角切入研究,分别是:“公共性”、“交通复合”、“城景互动”;实践方面则以笔者亲身参与的“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东入口设计”之项目为例,并分别就以上三个视角展开对应性探讨,以求得理论分析之于实践验证的存在之合理性,从而最终促成本文研究成果的普适性与开创性。全文总计约5.6万字,图表113幅。

宗小睿[6](2020)在《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南京老山风景区南麓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如今已形成广泛共识。位于城市内部或与城市相邻的城市型风景区,因与城市相邻的特殊区位关系,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风景区与城市交界地带生态环境遭破坏问题在我国并不属于个案。为此,本研究以南京老山风景区与江北新区城市建设交界地区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研究在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下的景城相邻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土地利用优化等建议。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在介绍相关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基础上,对生态保护优先、土地利用优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研究对象区位、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重点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重点关注了与城市相邻风景区周边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相关的研究方法、政策法规、实践经验等研究动态。第三部分在对生态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基础上,针对研究对象的区位、规模尺度、地形地貌等特征,借助GIS、主成分分析等工具,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开展了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并得到了老山风景区南麓生态敏感度总体较高的主要结论。第四部分重点从开发建设的维度,开展了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并得到了老山风景区南麓适宜开发空间相对有限的主要结论。第五部分首先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论,提出了采用分区分类施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总体建议;其次依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以利益相关方诉求为导向,针对既有规划,提出了生态保护优先、需求导向为本、政策制度支撑等土地利用优化建议。第六部阐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不足、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初步思考。正文字数约59167字,101幅图表(图63幅,表38份)

何嘉丽[7](2020)在《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遗产杭州西湖园林生发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建设中,经历了从城郊公共园林到“公园城市”的转变,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系统学习苏联经验”和“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一对矛盾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套全新的、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实践方法论。本文着眼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新西湖“公园化”的改造,结合文献、图像、规划设计资料和当事人口述采访等方式,由社会意识形态到生动具体的风景建设,探索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现代公园模式、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等多层面的源流问题。通过研究形成以下5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还原西湖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多样性内涵,用以丰富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史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风景园林文化发展提出建议。第一部分“新中国新西湖”,关注于近现代杭州西湖的三次“公园化”历史进程,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建设在古典与现代发展中承上启下的转折地位,初步构建其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西湖改造实践的历史面貌。第二部分包括“苏联经验”“民族形式”两个章节,梳理50年代西湖建设的矛盾理念,着重体现为对西方风景园林模式的学习和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索。同时,对杭州西湖作为“现代公园”及“传统公共园林”之差异概念进行辨析,从内涵上阐发新西湖改造背后的社会意识差异,提出新西湖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矛盾问题。第三部分“实用与艺术”“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承接矛盾理念之探讨,聚焦生动具体的新西湖建设实践、其践行者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体现在“生产性与消费性”“科学性与艺术与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一系列二元辩证方法论的实践,从而探究新西湖建设中除国家意识、行业基础外,个人因素在偶然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展现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的立体面貌,挖掘西湖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发扬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服务于21世纪公园城市建设的“西湖园林范式”。

姜文楠[8](2020)在《景中村业态变迁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杭州西湖区梅家坞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科学论断,将“产业振兴”放在首位,凸显了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作用。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景中村,作为乡村的一种独特类型,其乡村振兴路径格外值得关注。由于景中村发展受到多方面影响,导致了发展与保护的冲突、同质化现象等问题,使得景中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不足,如何推动景中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难题。本论文以景中村的业态变迁为视角,以竞合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治理理论为理论支撑,采取田野调查法、参与式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将杭州西湖区规模最大、最具典型性的景中村梅家坞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梅家坞业态变迁的历程及特征,探讨业态变迁的驱动因素和业态发展的困境,进而针对性提出景中村业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发现,梅家坞的业态结构变迁特征表现为单一稳定向多元融合变化业态空间变迁特征表现为以梅灵大道为轴线“双线状”集聚化发展,并呈现出外热内冷式布局,最终向产业区块化演进;业态经营模式变迁特征表现为自主经营模式向多主体利益共生经营模式演变;不同发展阶段的业态变迁有着不同的主导性驱动因素,从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资料主导驱动向以交通和政策主导驱动变化,最终受到交通、政策旅游市场、技术、旅游者行为、认知、管理等多因素的合力驱动。研究认为,由于受到业态变迁特征及逐渐增多的驱动因素影响,景中村业态发展逐渐陷入了更复杂的困境之中,如业态治理困难、同质化严重、业态供需不均等多种困境,而这些困境同样制约着我国广大农村的产业发展,阻碍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推进。研究指出,要解决景中村的业态发展困境,必须结合乡村治理的要求,提高资源治理有效性,增强村集体组织力量,推进保护与发展共生,解决治理困境;增强业态发展的顶层设计,特别是发挥品牌效应,实现差异化竞争,破解同质化难题;协调利益冲突,平衡产业发展供需。最后,研究从模式和档次提升方面,对景中村的业态发展趋向提出展望,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何维城[9](2019)在《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家园里景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风景名胜区的不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兴起,景中村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景中村的村容村貌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风貌并不协调,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脱节,村内资源未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乡村产业还处于萌芽阶段,村民生活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的策略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着眼于目前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协调这一现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了景中村的整治与发展策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具体规划设计与分析。首先,总结了风景名胜区与景中村的相关概念与类型,梳理了国内外景中村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加以归纳总结,通过对杭州法云古村、苏州陆巷村、北京玻璃台村、日本合掌村四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各村落的整治特色或发展特色,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其次,归纳总结了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类型,提出了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的流程与原则。从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统筹发展策略、景中村整治策略、景中村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具体阐述了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的进行要以符合风景名胜区的整体风貌为前提,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需要有机融合;景中村的整治可从村内的植物景观、道路景观、水系景观、建筑景观、文化景观、公共空间景观等方面着手进行设计与优化;景中村的发展需要结合村落的特色,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摒弃景中村单一产业的局面,促进多产业综合协调发展;景中村的整治与发展的过程要考虑社区参与,实现景中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风景名胜区、景中村、村民三者间和谐共融。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家园里景区为例进行项目实践研究。通过调研和分析家园里景区的概况,在尊重家园里景区上位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家园里景区各景中村的现状条件,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进行景中村整治与发展实践研究。通过以上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景中村的整治与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张晨玮[10](2019)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文中认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历经70年的建设,从建国初的山荒岭秃恢复到今天的湖光山色,植物景观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绿化先行,植物造景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针对西湖风景名胜区1919年至2019年间植物景观的变迁过程展开具体研究,探索其在时间轴线上的传承与延续。首先,利用“历史照片定点重复摄影”的对比方法,分析建国前后植物景观的差异和变化对西湖景观风貌的影响。随后,通过对学术专着、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等多角度资料的梳理归纳,根据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政策导向、发展特征将建国后西湖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恢复(1949年-1957年)、开拓(1958年-1965年)、停滞(1966年-1976年)、创作(1977年-1998年)、振兴(1999年-2019年)五个阶段。最后,基于对各阶段园林建设成果和绿化发展导向的归纳梳理,总结出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变迁特征,具体有四:以绿化为先导的建设发展模式、因时代背景而变动的植物价值认知、以和谐为取向的植物配置艺术、以文化为索引的特色植物营建。在对其变迁机制的梳理研究中得出:①西湖山林植被因气候和地质的影响,于自然演进中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差异化的镶嵌特点。而后,又在明显的人工干预下,表现出具有指向性的观赏特征。②西湖因自身固有的社会属性和开放性,极易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政治意志的变化以及公众对园林绿地使用诉求的变化均会改变西湖公共绿地的建设方向和绿化内容。西湖植物景观及其园林风貌在变迁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③在不同阶段,管理体制的变动和管理机构的改革均对西湖园林绿化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研究机构的设立及研究成果的产出也会使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树种发生显着变化,进而影响到风景点的景观建设。④文化驱动力在西湖植物景观的变迁中有明显的体现,一方面是内在传统文化对其建设方向的指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西方风景园林影响下植物造景形式的创新。综上,研究者以时间为索引,纵向地对新时期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内容的保护提升进行讨论:强化文化内容的输出,保持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协调与湖山环境的关系。

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道路交通管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道路交通管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绿地景观的优质化进程
        1.1.2 道路绿地景观与城市发展
        1.1.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内外融合与转型
        1.1.4 世界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道路绿地植物景观
        1.3.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功能
        1.3.2.1 交通功能
        1.3.2.2 生态功能
        1.3.2.3 景观功能
        1.3.2.4 安全功能
        1.3.2.5 其他功能
        1.3.3 道路绿地景观要素
        1.3.3.1 道路空间结构
        1.3.3.2 植被绿化
        1.3.3.3 山水风貌
        1.3.3.4 沿街建筑
        1.3.3.5 步行系统
        1.3.3.6 交通设施及小品
        1.3.4 西湖环湖道路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道路绿地发展进程
        1.4.1.1 国内道路绿地发展进程
        1.4.1.2 国外道路绿地发展进程
        1.4.2 道路绿地及其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案例分析
        1.4.3.1 法国香榭丽舍大道
        1.4.1.2 上海世纪大道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查阅法
        1.5.2.2 实地调查法
        1.5.2.3 数据统计法
        1.5.2.4 层次分析法
        1.5.2.5 归纳总结法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基础资料整理
        2.1.1 区位概况
        2.1.2 地貌水文
        2.1.3 气候条件
        2.1.4 历史人文
    2.2 西湖环湖道路概述
3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南山路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基本概述
        3.1.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3.1.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3.1.3.1 植物种类构成
        3.1.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3.1.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1.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3.1.5 路侧绿地主要节点分析
        3.1.5.1 一公园南山路段
        3.1.5.2 学士公园段路侧绿地
        3.1.5.3 长桥公园段路侧绿地
        3.1.5.4 太子湾公园段路侧绿地
    3.2 北山街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基本概述
        3.2.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3.2.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3.2.3.1 植物种类构成
        3.2.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3.2.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2.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3.2.5 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形式
        3.2.5.1 沿湖休闲空间路侧绿地
        3.2.5.2 植物空间围合式路侧绿地
        3.2.5.3 疏林草地植物空间路侧绿地
    3.3 杨公堤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基本概述
        3.3.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3.3.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3.3.3.1 植物种类构成
        3.3.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3.3.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3.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3.3.5 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形式
        3.3.5.1 空军疗养院段路侧绿地
        3.3.5.2 西里湖段路侧绿地
        3.3.5.3 杭州花圃段路侧绿地
    3.4 湖滨路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4.1 基本概述
        3.4.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3.4.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3.4.3.1 植物种类构成
        3.4.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3.4.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4.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3.4.5 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形式
        3.4.5.1 湖滨晴雨段路侧绿地
        3.4.5.2 游船码头段路侧绿地
    3.5 不同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对比分析
        3.5.1 植物构成现状对比分析
        3.5.2 植物空间营造对比分析
        3.5.3 植物景观观赏特性对比分析
        3.5.4 行道树现状对比分析
        3.5.4.1 行道树胸径分布情况
        3.5.4.2 行道树冠幅分布情况
        3.5.4.3 行道树株高分布情况
        3.5.4.4 行道树枝下高分布情况
        3.5.4.5 行道树健康程度分布情况
        3.5.4.6 行道树树池分布情况
        3.5.4.7 小结
4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与分析
    4.1 层次分析法
    4.2 确定评价因子并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2.1 评价因子的确定
        4.2.2 评价标准的建立
    4.3 判断构建的矩阵及一次性检验
        4.3.1 判断构建的矩阵
        4.3.2 一致性检验
    4.4 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4.5.1 自然因素方面
        4.5.2 人文因素方面
        4.5.3 人工因素方面
5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5.1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5.1.1 文化元素与植物景观缺少融合
        5.1.2 环湖道路绿地与周边空间功能缺少联动性
        5.1.3 植物群落与营造形式单一
    5.2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5.2.1 挖掘植物文化元素,提升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内涵
        5.2.2 注重绿地服务功能,增加绿地空间功能
        5.2.3 突出植物景观特色,打造适宜游赏的环湖道路绿地
    5.3 环湖道路行道树现存问题及优化建议
        5.3.1 树种选择单一,适地适树更替
        5.3.2 树木枝干混乱,加强养护管理
        5.3.3 生长空间受限,完善树池应用
        5.3.4 过去连接未来,强化景区联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附录
附录B 表附录
附录C 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青山村: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旅游助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1.1.2 乡村旅游促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
        1.1.3 青岛市崂山区构建全域旅游立体发展新格局
    1.2 基本概念诠释
        1.2.1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
        1.2.2 公共空间
        1.2.3 空间更新
    1.3 研究对象简介
        1.3.1 青山村概况
        1.3.2 景-村空间关系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2.1 公共空间更新基础理论研究
        2.1.1 城市触媒理论
        2.1.2 核心-边缘理论
        2.1.3 场所精神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2.2.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相关研究
        2.2.3 “景村融合”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进展与不足
        2.3.1 研究成果评述
        2.3.2 研究不足之处
    2.4 本章小结
3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构建
    3.1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理论研究
        3.1.1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优势分析
        3.1.2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要素分析
        3.1.3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含义分析
        3.1.4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保护与联动式发展的辩证关系
    3.2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趋势
        3.2.1 公共空间的景点化
        3.2.2 公共空间的商业化
        3.2.3 公共空间的多功能化
        3.2.4 公共空间序列的连续性
    3.3 基于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青山村公共空间发展现状及问题梳理
    4.1 村落概况
        4.1.1 区位交通
        4.1.2 自然地理
        4.1.3 人口经济
        4.1.4 人文历史
    4.2 村落总体格局
        4.2.1 空间格局
        4.2.2 空间布局
    4.3 青山村公共空间现状特征
        4.3.1 公共空间结构
        4.3.2 生产性景观空间特征
        4.3.3 节点空间特征
        4.3.4 街巷空间特征
    4.4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现状分析
        4.4.1 更新历程
        4.4.2 生产性景观空间更新现状
        4.4.3 节点空间更新现状
        4.4.4 街巷空间更新现状
        4.4.5 现状评价
    4.5 青山村公共空间存在的若干问题
        4.5.1 生产性景观空间缺乏体验性和趣味性
        4.5.2 节点空间缺乏参与性和系统性
        4.5.3 街巷空间缺乏便利性和连续性
        4.5.4 旅游服务设施缺乏完整性
        4.5.5 空间结构缺乏与景区的联系
    4.6 本章小结
5 景村融合背景下青山村发展研究
    5.1 青山村上位规划分析
        5.1.1 崂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5.1.2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5.1.3 上位规划总结
    5.2 青山村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5.2.1 乡村旅游资源构成
        5.2.2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5.2.3 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5.2.4 乡村旅游市场分析
        5.2.5 乡村旅游空间需求
        5.2.6 乡村旅游服务设施
        5.2.7 不同利益群体参与行为分析
    5.3 青山村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
        5.3.1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5.3.2 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6.1 优秀乡建案例经验借鉴
        6.1.1 乡村建设实例1——梅家坞
        6.1.2 乡村建设实例2——屏山村
        6.1.3 乡村建设实例3——上坪古村
    6.2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目标和原则
        6.2.1 青山村公共空间发展底线
        6.2.2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目标
        6.2.3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原则
    6.3 规划层面——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6.3.1 景村互动——重构功能,明确形象
        6.3.2 景村互补——联动资源,创新产品
        6.3.3 景村一体——改善交通,空间联动
        6.3.4 景村协作——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6.4 空间层面——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6.4.1 生产性景观空间-激活空间活力,打造创意空间
        6.4.2 街巷空间-优化线路布局,延续空间风貌
        6.4.3 节点空间-延续文化功能,营造体验氛围
        6.4.4 旅游服务设施-挖掘文化特色,重塑空间功能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青山村村民调研问卷
    附录二:青山村游客调研问卷
    附录三:青山村村领导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杭州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理景手法研究 ——基于环湖主要游线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1.2.1 研究区域概况
        1.2.2 基本概念阐释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西湖风景区景观研究相关
        1.3.2 湖泊类风景名胜区景观研究相关
        1.3.3 GIS在景观空间研究中的应用相关
        1.3.4 小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理论依据
        1.5.1 中国传统造园理论
        1.5.2 景观视觉分析理论
    1.6 技术路线
2 当代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现状及其形成沿革
    2.1 自然山水概况介绍
        2.1.1 西湖群山
        2.1.2 运用GIS技术进行西湖群山总体空间形态分析
        2.1.3 西湖水域
    2.2 人工改造活动梳理
    2.3 当代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现状概括
    2.4 当代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现状小结
3 西湖山水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分类
    3.1 自然要素
        3.1.1 山水界面
    3.2 人工理景要素
        3.2.1 堤岛
        3.2.2 标志性建筑
        3.2.3 植物要素
        3.2.4 环湖游线
    3.3 西湖山水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小结
4 借助GIS技术的环湖主要游线景观空间构成分析
    4.1 北线——曲院风荷至北山路一带
        4.1.1 视线空间界面分析
        4.1.2 景观画面层次分析
        4.1.3 游线特征概括
    4.2 西线——杨公堤游线
        4.2.1 视线空间界面分析
        4.2.2 景观画面层次分析
        4.2.3 游线特征概括
    4.3 南线——南山路雷峰塔段一带
        4.3.1 视线空间界面分析
        4.3.2 景观画面层次分析
        4.3.3 游线特征概括
    4.4 东线——长桥公园-柳浪闻莺-西湖天地一带
        4.4.1 视线空间界面分析
        4.4.2 景观画面层次分析
        4.4.3 游线特征概括
    4.5 东北线——湖滨一带
        4.5.1 视线空间界面分析
        4.5.2 景观画面层次分析
        4.5.3 游线特征概括
    4.6 白堤、孤山
        4.6.1 视线空间界面分析
        4.6.2 景观画面层次分析
        4.6.3 游线特征概括
    4.7 苏堤
        4.7.1 视线空间界面分析
        4.7.2 景观画面层次分析
        4.7.3 游线特征概括
    4.8 三潭印月、湖心亭
        4.8.1 视线空间界面分析
        4.8.2 景观画面层次分析
        4.8.3 游线特征概括
    4.9 环湖主要游线景观空间构成分析小结
5 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理景手法分析归纳
    5.1 建筑营造,点景湖上
        5.1.1 相地合宜,择址建塔
        5.1.2 分段控制湖区景观重心
    5.2 筑堤堆岛,一举多得
        5.2.1 水面大则分,分则潆洄
        5.2.2 自成一景,成景湖上
        5.2.3 充分利用山水风景资源组景
        5.2.4 平衡湖南—湖北山水景观格局
    5.3 植物栽植,调节空间
        5.3.1 调和水域留白空间
        5.3.2 调节水域空间开敞度
    5.4 游线串景,形成韵律
    5.5 人工理景要素理景手法小结
6 结语与讨论
    6.1 主要成果
    6.2 讨论:关于湖泊类风景名胜区山水景观空间理景的再思考
        6.2.1 因地制宜利用山水
        6.2.2 “以人为本”——重视重点游线组织
        6.2.3 文化资源的“因地制宜”
    6.3 本文创新与不足
        6.3.1 本文创新点
        6.3.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4)市区型风景名胜区景中村风貌规划研究 ——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风景区及景中村的风貌保护问题
        1.1.2. 七星岩风景名胜区与岩前村的现状问题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市区型风景名胜区
        1.2.2. 城市景中村
        1.2.3. 景观风貌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共生思想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系统论
        2.1.4. 景观美学
    2.2. 国外风景区与居民点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景中村景观风貌相关研究
    2.4. 景中村案例分析
    2.5.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景中村景观风貌基础研究
    3.1. 景中村景观风貌的构成
        3.1.1. 自然景观
        3.1.2. 人工景观
        3.1.3. 人文景观
    3.2. 景中村景观风貌的影响因素
        3.2.1. 自然因素
        3.2.2. 传统观念
        3.2.3. 经济水平
        3.2.4. 审美观念
        3.2.5. 技术法规
    3.3. 视觉景观尺度的划分
        3.3.1. 视觉尺度
        3.3.2. 视觉景观尺度的划分
    3.4. 风景区与景中村的相互意义
        3.4.1. 风景区对景中村的积极意义
        3.4.2. 景中村对风景区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策略
    4.1. 景中村景观风貌的特征
        4.1.1. 独特性
        4.1.2. 经济性
        4.1.3. 复杂性
        4.1.4. 脆弱性
    4.2. 景中村景观风貌存在问题
        4.2.1. 景-村不协调
        4.2.2. 景观风貌不佳
        4.2.3. 缺乏地域特性
        4.2.4. 生态环境恶化
    4.3.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的特点
        4.3.1. 规划视角更广
        4.3.2. 规划要素复杂
        4.3.3. 规划实施难度大
    4.4.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原则
        4.4.1.“景-村”和谐共生原则
        4.4.2. 景观诗意性原则
        4.4.3. 地域性原则
        4.4.4. 生态性原则
        4.4.5. 公众参与原则
    4.5.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策略
        4.5.1. 空间保护策略
        4.5.2. 系统优化策略
        4.5.3. 利益协同策略
        4.5.4. 功能植入策略
        4.5.5. 保障实施策略
第五章 岩前村景观风貌规划
    5.1. 岩前村基本概况
        5.1.1. 地域背景概况
        5.1.2. 岩前村概况
    5.2. 岩前村景观现状分析
        5.2.1. 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5.2.2. 人工景观要素分析
    5.3. 岩前村景观风貌问卷调查
        5.3.1. 村民问卷分析
        5.3.2. 当地居民问卷分析
        5.3.3. 游客问卷分析
        5.3.4. 景区与村庄管理人员问卷分析
        5.3.5. 规划设计人员问卷分析
        5.3.6. 调查结论分析
        5.3.7. 调查访谈
    5.4. 岩前村景观风貌存在问题及根源
        5.4.1. 岩前村景观风貌问题
        5.4.2. 存在问题的根源
    5.5. 岩前村景观风貌规划
        5.5.1. 空间保护规划
        5.5.2. 系统优化
        5.5.3. 利益协同
        5.5.4. 功能植入
        5.5.5. 保障实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关于七星岩风景名胜区中岩前村景观风貌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关于七星岩风景名胜区岩前村景观风貌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
    附录三:部分调查人员对七星岩景区和岩前村景观风貌相互协调的建议汇集
致谢
附件

(5)城市风景区入口空间设计研究 ——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东入口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模式的转变
        1.1.2 城市化进程的威胁
        1.1.3 现有城市风景区入口意识淡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城市风景区
        1.3.2 入口空间
        1.3.3 具体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4.1 国内研究概况
        1.4.2 国外研究概况
        1.4.3 国内外研究比较分析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视角
    1.6 创新点探讨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共性视角下的城市风景区入口空间
    2.1 何谓公共性
        2.1.1 公共性之普遍内涵
        2.1.2 公共性之特定指向
    2.2 入口空间公共性的物象呈现
        2.2.1 景区入口——作为旅游的开端
        2.2.2 城市公园——作为日常的开启
    2.3 入口空间公共性的营造策略
        2.3.1 基于空间感知的可达性创造
        2.3.2 基于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呈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通复合视角下的城市风景区入口空间
    3.1 城市区位引发的交通多样性
        3.1.1 交通方式的多样性
        3.1.2 交通需求的多样性
    3.2 入口空间实现交通科学复合的影响评价系统构建
    3.3 入口空间实现交通高效复合的旅游TOD模式初探
        3.3.1 “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TOD内涵刍议
        3.3.2 旅游TOD之于入口空间的存在可能
        3.3.3 旅游TOD之于入口空间的两种模式构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景互动视角下的城市风景区入口空间
    4.1 城——景关系论述
        4.1.1 空间发展
        4.1.2 辩证关系
    4.2 入口空间作为城景互动的载体
        4.2.1 似是而非的“内”
        4.2.2 被观察的观察者
    4.3 入口空间实现城景互动的手段
        4.3.1 基于视觉感知的理性思考
        4.3.2 基于界面消弭的空间操作
        4.3.3 基于景载城蕴的艺术演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实践——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东入口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现状分析
        5.1.2 规划解读
        5.1.3 设计范围
        5.1.4 文化探源
        5.1.5 总体定位
        5.1.6 设计诉求
    5.2 东入口设计之公共性呈现
        5.2.1 凭借区位优势的高可达性
        5.2.2 开辟日常休闲的生态公园
    5.3 东入口设计之交通组织畅想
        5.3.1 多元交通分区布局
        5.3.2 旅游综合体构想
    5.4 东入口设计之城景互动演绎
        5.4.1 形塑建筑之“山”
        5.4.2 引导“城——景”对望
        5.4.3 景载城文之韵
    5.5 经验与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总结
    6.2 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四轮研究方案汇总

(6)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南京老山风景区南麓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型风景区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加剧
        1.1.2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3 老山风景区与城市发展关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3.3 研究对象总体特征
    1.4 理论基础
        1.4.1 景观生态学
        1.4.2 恢复生态学
        1.4.3 城市生态学
        1.4.4 理论总结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动态与相关政策法规
    2.1 研究动态
        2.1.1 城市型风景区周边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2.1.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
        2.1.3 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2.1.4 小结
    2.2 相关实践
        2.2.1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2.2.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2.2.3 徐州云龙湖风景名胜区
        2.2.4 小结
    2.3 政策法规
        2.3.1 风景区周边土地利用相关法规梳理
        2.3.2 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导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3.1 自然生态资源现状
        3.1.1 水资源
        3.1.2 植物资源
        3.1.3 土壤资源
        3.1.4 动物资源
        3.1.5 小结
    3.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与评价要素确定
        3.2.1 评价方法选择
        3.2.2 评价技术路线
        3.2.3 评价要素确定与赋值
    3.3 生态环境敏感性单要素评价
        3.3.1 绿地植被分析
        3.3.2 水域分析
        3.3.3 土壤条件分析
        3.3.4 高程坡度分析
        3.3.5 地质灾害分析
    3.4 生态环境敏感性集成评价
        3.4.1 评价要素权重确定
        3.4.2 生态环境敏感性集成评价
        3.4.3 评价结果校核与综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4.1 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与评价要素确定
        4.1.1 评价方法选择
        4.1.2 技术路线
        4.1.3 评价要素确定与赋值
    4.2 开发建设适宜性单要素评价
        4.2.1 坡度坡向分析
        4.2.2 道路影响分析
        4.2.3 轨道站点影响分析
        4.2.4 商业服务设施
    4.3 开发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4.3.1 评价要素权重确定
        4.3.2 开发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4.3.3 评价结果整合处理与综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5.1 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议
        5.1.1 生态保护修复原则
        5.1.2 生态保护修复建议
    5.2 土地利用优化利益相关方诉求分析
        5.2.1 政府关注重点
        5.2.2 市民诉求与期望
        5.2.3 游客诉求与期望
        5.2.4 利益相关方诉求综合分析
    5.3 土地利用优化相关建议
        5.3.1 生态保护优先
        5.3.2 需求导向为本
        5.3.3 政策制度支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7)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建设
        1.1.2 西湖民族文化与时代内容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
        1.3.1 系统梳理西湖建设的社会意识形态
        1.3.2 演绎分析西湖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1.3.3 深入探索西湖建设的主体与历史性特征
    1.4 资料来源
        1.4.1 文献材料
        1.4.2 图像资料
        1.4.3 采访资料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Literature Research)
        1.5.2 图像法(Iconologia)
        1.5.3 口述访谈法(Oral History)
    1.6 创新性
        1.6.1 历史阶段的特殊性
        1.6.2 经典对象的新解读
        1.6.3 叙事型的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中国新西湖”:杭州西湖“公园化”历程
    2.1 “公园化”前奏:古典西湖城市公共园林建设
    2.2 第一次“公园化”:20世纪初期的西湖融城改造
        2.2.1 西湖入城
        2.2.2 西湖博览会
    2.3 第二次“公园化”:20世纪中期的人民公园建设
        2.3.1 社会主义的改造
        2.3.2 外来文化的影响
        2.3.3 民族风格的传承
    2.4 第三次“公园化”:21世纪“公园城市”伟大设想
        2.4.1 第三次公园化改造
        2.4.2 走向公园城市
    2.5 小结:作为城市文化手段的西湖公园
第三章 “苏联经验”: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1)
    3.1 理论:“系统学苏”的风景园林模式
        3.1.1 “一边倒”的新中国绿化思想
        3.1.2 “苏联模式”及其发展历程
        3.1.3 “系统学苏”的杭州西湖规划
    3.2 实践: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的新西湖建设
        3.3.1 服务生活: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
        3.3.2 文化休闲:城市公园结合历史名胜
        3.3.3 绿色康养:休疗养区及森林公园
        3.3.4 艺术形式:民族特色与园林形式
    3.3 矛盾:西方模式与西湖传统的相斥性
        3.3.1 实用主义的西方园林模式
        3.3.2 西湖园林的传统人文理想
    3.4 小结:西湖传统园林的西化改造
第四章 “民族形式”: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2)
    4.1 理论: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讨
        4.1.1 西湖园林的文化传统
        4.1.2 新形式的提出
        4.1.3 新西湖的民族形式
    4.2 实践:新西湖建设的传统实践
        4.2.1 除旧立新,建设现代的西湖
        4.2.2 结合生产,实现大地园林化
        4.2.3 弘扬传统,探索园林新形式
    4.3 矛盾:西湖传统的争与让
        4.3.1 景象与意象:空间理论vs山水美学
        4.3.2 解读与重构:集体记忆更新
        4.3.3 形式与内涵:场所特征与社会精神
    4.4 小结:西湖园林新形式的诞生
第五章 “实用与艺术”:新西湖建设实践方法论
    5.1 西湖园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5.1.1 消费性与生产性
        5.1.2 科学性与艺术性
        5.1.3 专业性与通俗性
    5.2 用添以艺,风景园圃
        5.2.1 诗画美的生产园圃
        5.2.2 生态美的植物景观
        5.2.3 园林植物的时代性价值
    5.3 艺寓于用,名胜公园
        5.3.1 历史文化转译
        5.3.2 社会功能表达
        5.3.3 名胜公园的形式与意识
    5.4 以艺导用,庭园佳苑
        5.4.1 环境主导的庭园改造
        5.4.2 百年风格的延续
        5.4.3 庭园传统的认知与实践
    5.5 小结:文质圆融的西湖园林发展历程
第六章 “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新西湖建设主体
    6.1 新西湖的建设力量
        6.1.1 主导·管理者
        6.1.2 主体·实践者
        6.1.3 受众·参与者
    6.2 新主体的矛盾关系
        6.2.1 个人文化背景差异
        6.2.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6.3 小结:园林化环境营建思路地不断进步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新西湖建设历史成就
    7.1 实践成果
        7.1.1 西湖开放与公园化总建设
        7.1.2 历史风景点的保护与开发
        7.1.3 西湖建设风格的初步探索
    7.2 理论成果
        7.2.1 中西融合的风景园林模式
        7.2.2 西湖传统教化功能的延续
        7.2.3 多样风景造园手法的创造
    7.3 余论
        7.2.1 西湖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7.2.2 本研究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录
附录一 ·杭州西湖历代名园古迹一览表
附录二 ·档案资料
附录三 ·口述访谈记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景中村业态变迁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杭州西湖区梅家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径
        1.3.1 研究技术路径
        1.3.2 创新点
2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景中村相关研究综述
        2.1.2 研究述评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景中村概念界定
        2.2.2 景中村类型界定
    2.3 理论基础
        2.3.1 竞合理论
        2.3.2 资源依赖理论
        2.3.3 治理理论
3 梅家坞业态变迁研究
    3.1 西湖景中村发展状况
    3.2 研究区域概况分析
        3.2.1 案例选取原因分析
        3.2.2 梅家坞业态发展阶段划分
    3.3 梅家坞业态变迁特征研究
    3.4 梅家坞业态变迁驱动因素研究
    3.5 梅家坞业态发展状况评价
4 梅家坞业态发展困境研究
    4.1 治理困境
        4.1.1 资源治理困难,保护与发展冲突严重
        4.1.2 管理与考核机制不匹配,发展模式滞后
        4.1.3 集体组织力量薄弱
    4.2 同质化困境
        4.2.1 同质化现象严重
        4.2.2 缺乏顶层设计,品牌效应弱
    4.3 旅游产业供需困境
        4.3.1 旅游资源供需不均衡
        4.3.2 产业资金供需不均,缺乏专业人才
5 景中村业态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5.1 解决治理困境
        5.1.1 实现资源治理有效化,推进保护与发展共生
        5.1.2 匹配管理与考核机制,创新发展模式
        5.1.3 增强村集体组织力量
    5.2 破解同质化难题
        5.2.1 提高业态档次,倡导差异化竞争
        5.2.2 增强顶层设计,凸显品牌效应
    5.3 平衡旅游产业发展供需
        5.3.1 平衡旅游资源供需
        5.3.2 拓宽融资渠道,培养专业人才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景中村业态发展趋向展望
附录 梅家坞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调研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9)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家园里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景中村发展的自身需要
        1.1.2 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契机
        1.1.3 美丽乡村建设的兴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探寻出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的道路
        1.3.2 补充和完善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的理论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案例分析归纳法
        1.4.4 实例验证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解读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景中村
        2.1.2.1 景中村的定义
        2.1.2.2 景中村的类型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内研究进展
        2.2.2 国外研究进展
        2.2.2.1 国家公园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2.2 国家公园与社区关系的实践研究
3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3.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法云古村
        3.1.1 法云古村概况
        3.1.2 整治特色
        3.1.3 经验借鉴
    3.2 苏州东山镇陆巷村
        3.2.1 陆巷村概况
        3.2.2 整治特色
        3.2.3 经验借鉴
    3.3 北京平谷区玻璃台村
        3.3.1 玻璃台村概况
        3.3.2 整治特色
        3.3.3 经验借鉴
    3.4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
        3.4.1 合掌村概况
        3.4.2 发展特色
        3.4.3 经验借鉴
    3.5 本章小结
4 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策略研究
    4.1 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类型
        4.1.1 互利共生型
        4.1.2 独立共存型
        4.1.3 对立冲突型
    4.2 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的流程
        4.2.1 前期实地调研
        4.2.2 中期规划设计
        4.2.3 后期管理维护
    4.3 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的原则
        4.3.1 规划先行原则
        4.3.2 生态保护原则
        4.3.3 文化延续原则
        4.3.4 社区参与原则
        4.3.5 乡土特色原则
        4.3.6 经济节约原则
    4.4 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统筹规划策略
        4.4.1 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统一化
        4.4.2 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游览路线一体化
    4.5 景中村整治策略
        4.5.1 植物景观整治
        4.5.2 道路景观整治
        4.5.3 水系景观整治
        4.5.4 建筑景观整治
        4.5.5 文化景观整治
        4.5.6 公共空间景观整治
    4.6 景中村发展策略
        4.6.1 景中村发展模式
        4.6.1.1 观光游览型
        4.6.1.2 普通居住型
        4.6.1.3 度假休闲型
        4.6.1.4 搬离拆除型
        4.6.1.5 服务管理型
        4.6.2 经济发展引导策略
        4.6.3 管理机制规划策略
    4.7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家园里景区
    5.1 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家园里景区概况
        5.1.1 区位条件
        5.1.2 生态环境
        5.1.3 人文资源
        5.1.4 村庄现状
        5.1.5 民意调查
    5.2 上位及相关规划衔接
        5.2.1 金华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5.2.2 金华山旅游经济区总体规划(2016-2030)
    5.3 家园里景区景中村整治与发展定位
    5.4 家园里景区与景中村的统筹规划
        5.4.1 村落居民点调控与景区生态保护统筹规划
        5.4.2 村落景观风貌与周边环境统筹规划
        5.4.3 村落交通系统与景区游览路线统筹规划
    5.5 家园里景区景中村整治策略
        5.5.1 空间布局规划
        5.5.2 植物景观整治
        5.5.2.1 景观现状
        5.5.2.2 共性问题
        5.5.2.3 整治策略
        5.5.3 道路景观整治
        5.5.3.1 景观现状
        5.5.3.2 共性问题
        5.5.3.3 整治策略
        5.5.4 水系景观整治
        5.5.4.1 景观现状
        5.5.4.2 共性问题
        5.5.4.3 整治策略
        5.5.5 建筑景观整治
        5.5.5.1 景观现状
        5.5.5.2 共性问题
        5.5.5.3 整治策略
        5.5.6 文化景观整治
        5.5.6.1 景观现状
        5.5.6.2 共性问题
        5.5.6.3 整治策略
        5.5.7 公共空间景观整治
        5.5.7.1 景观现状
        5.5.7.2 共性问题
        5.5.7.3 整治策略
    5.6 家园里景区景中村发展策略
        5.6.1 景中村发展模式
        5.6.2 景中村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5.6.2.1 经济现状概括
        5.6.2.2 经济发展引导方向和措施
        5.6.3 景中村管理机制规划
    5.7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10)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西湖植物景观的建设趋于成熟稳定
        1.1.2 理论背景——文化遗产价值为西湖植物景观发展带来新的视角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3.2 西湖风景园林当代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配置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1.3.4 西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5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历史文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关背景概述
    2.1 杭州西湖成因概述
    2.2 杭州西湖景观特征
        2.2.1 演替交融的城湖关系
        2.2.2 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
        2.2.3 多元灿烂的人文环境
        2.2.4 杰出卓越的园林艺术
    2.3 古代西湖植物景观发展简史
        2.3.1 方兴未艾:唐宋初创期
        2.3.2 初具雏形:南宋成型期
        2.3.3 日渐式微:元代维系期
        2.3.4 兴废存亡:明代复兴期
        2.3.5 井然昌盛:清代鼎盛期
        2.3.6 破败萧条:近现代衰落期
3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风貌的差异对比
    3.1 环湖山林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3.1.1 西湖北线
        3.1.2 西湖南线
    3.2 环湖景区风景名胜点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3.2.1 苏白二堤
        3.2.2 平湖秋月
        3.2.3 中山公园
        3.2.4 曲院风荷
        3.2.5 花港观鱼
        3.2.6 三潭印月
        3.2.7 柳浪闻莺
4 建国后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建设历程梳理
    4.1 恢复阶段:探索与整治(1949年-1957年)
        4.1.1 大规模的山林绿化
        4.1.2 公共绿地与生产绿地齐开拓
    4.2 开拓阶段:调整与充实(1958年-1965年)
        4.2.1 西湖山区转向风景建设
        4.2.2 植物景观的面貌显着提高
        4.2.3 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得到重视
    4.3 停滞阶段:盲目与混乱(1966年-1976年)
        4.3.1 绿化成果受到破坏
        4.3.2 景区管理对植物风貌产生严重影响
        4.3.3 文化价值逐渐迷失
    4.4 创作阶段:传承与革新(1977年-1998年)
        4.4.1 山林风貌在重点改造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4.4.2 西湖植物景观艺术在继承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4.4.3 开创新时期植物展览的游赏形式
        4.4.4 园林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4.4.5 园林绿化的保护与管理日趋完善
    4.5 振兴阶段:深化与传扬(1999年-2019年)
        4.5.1 全面塑造西湖植物景观的特色风貌
        4.5.2 园林植物文化的传播更加开放化与多样化
        4.5.3 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5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特征与机制
    5.1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特征
        5.1.1 发展模式——以绿化为先导,从普遍绿化到重点提高
        5.1.2 价值认知——因时代而变动,从直观收益到多元化功能
        5.1.3 植物配置——以和谐为取向,形成多样与统一的对立平衡
        5.1.4 特色植物——以文化为索引,植物配置艺术从传承到创作
    5.2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机制
        5.2.1 气候和地貌的影响
        5.2.2 社会和政策的影响
        5.2.3 管理体制的影响
        5.2.4 变迁中的文化驱动力
6 结语
    6.1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6.1.1 研究的创新点
        6.1.2 研究的局限性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道路交通管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 王新茹.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青山村: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乐馨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杭州西湖山水景观空间理景手法研究 ——基于环湖主要游线视角[D]. 陈思婕. 浙江大学, 2021(01)
  • [4]市区型风景名胜区景中村风貌规划研究 ——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D]. 梁建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城市风景区入口空间设计研究 ——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东入口设计为例[D]. 袁佩桦. 东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南京老山风景区南麓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宗小睿.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7]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D]. 何嘉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8]景中村业态变迁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杭州西湖区梅家坞为例[D]. 姜文楠.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景中村整治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家园里景区为例[D]. 何维城.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D]. 张晨玮.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杭州西湖风景区道路交通管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