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Interceptor的容错ORB原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冯帅[1](2019)在《基于组合特征的文档图片检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智能终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文档图片作为纸质文档的一种替代品逐渐开始被很多政府部门、公司、学校等机构所使用,而如何对文档图片快速定位和筛选成为推广电子办公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目前研究来看,文档图片检索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基于内容信息和基于特征的两种解决方案,但是研究发现这些方案在准确度,抗干扰性,安全性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文档图片检索技术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技术环节展开进一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性能更好的文档图片检索技术且研发相应的文档图片检索原型系统。首先,针对文档图片布局的自身特点,研究基于版面分析的文本行定位技术。利用优化的基于X-Y的投影递归算法获取文字候选区,提出基于学习自动机(Learning Automata,LA)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CNN)改进方法并利用该改进方法进行图文分类,而后进一步给出自底而上的文本行定位技术。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版面分析的文本行定位技术在实际实验中效果表现较好。其次,针对利用浅层特征检索图片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基于组合特征的文档图片检索技术。分析了文档图片的CNN深层特征和ORB浅层特征,形成可用于进一步提高检索精度的组合特征。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不同长度文本行特征维度不同且可能存在特征偏移,提出了基于高斯分布的特征匹配算法,进而形成了基于组合特征的文档图片检索技术。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检索技术准确度较高,抗噪性能较佳。最后,基于上述文档图片检索关键技术的研究,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检索原型系统。在该原型系统中,利用前述的文本行定位技术所获取的文本行作为文档图片基本检索单元,并利用前述的组合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进行文档图片检索。实验结果表明,其在抗噪性能上优于其他一些典型检索系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全局特征无法解决的局部图片匹配问题。
夏亦谦[2](2018)在《面向异构作业集群的动态混合调度与资源管理框架》文中认为随着分布式计算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被部署在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集群通常被多个用户所共享,运行着大量多源异构的作业,它们在资源需求、运行时间和优先级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因此,在管理这些异构作业的过程中,良好的作业分类方法和动态的资源调控策略,对集群任务吞吐量和计算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意义重大。然而,目前一些通用的集群管理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作业申请的计算资源配额经常过高,系统缺少对资源过度申请现象的检测;其次,主要着重于面向对单一类型的作业进行管理,缺乏从多个方面分析异构作业特征的功能;最后,未结合作业特征进行动态的资源调控和任务调度,难以让这些异构作业全都获得相对合理的运行环境。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异构作业集群的的动态混合调度与资源管理框架,旨在将作业特征归类结果与基于作业特征的调度方法相结合。该框架持续地收集集群作业运行数据,通过资源预判算法调整作业资源配额;依据分类模型和匹配策略产生作业特征归类与容器匹配结果;基于不同的执行规则将不同类型的容器指派给不同的调度器,然后依据相应调度策略将容器分发至服务器节点,以实现动态混合和低延迟的任务调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资源过度申请预判方法本文针对作业资源过度申请现象,提出了基于TAN贝叶斯网络的资源过度申请预判方法。根据集群历史作业的资源申请量、计算数据量和运行时间段等信息生成面向作业的资源过度申请检测模型,从而为未来的作业调控资源配额。(2)提出面向容器类型匹配的作业特征归类方法本文针对集群作业的多源异构性,提出了面向容器类型匹配的作业特征归类方法,从三方面分析了作业特征,通过决策树和累积分布方法将作业特征归类,进而将具有不同特征的作业匹配到不同类型的容器,并参考资源过度申请预判结果为容器调控资源,容器类型匹配结果将被作用于调度环节。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作业预处理过程。(3)提出结合作业特征的动态混合调度机制本文针对类型丰富、特征各异的作业,提出了结合作业特征的动态混合调度机制。在任务调度方面,根据容器类型和集群实时运行状态执行动态混合的容器冲突解决、调度器匹配及节点选取等策略;在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针对服务器节点的CPU和内存资源预测模型,实现对闲置资源的检测和利用。(4)构建基于动态混合调度与资源管理框架的原型系统本文基于动态混合调度与资源管理框架构建了一个原型系统,用于验证该框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原型系统分为集群应用管理和资源管理两个模块: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提交作业及相关配置信息;资源管理模块用于设置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相关策略所需的阈值,并监控集群的整体资源使用状态和作业类型分布情况。
靳朋飞[3](2013)在《基于VxWorks的软件总线及其自主恢复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嵌入式系统广泛采用自主恢复技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由于硬件可维护性差以及硬件自主恢复技术有限,现代自主恢复技术中对硬件故障的自主恢复越来越多地借助软件加以实现。嵌入式系统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嵌入式系统趋近于大型化和综合化,嵌入式系统越来越需要复杂但可靠的实时软件系统。VxWorks作为一种高性能、实时、可靠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常被用来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考虑到系统中可能同时存在软件故障,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对软件和硬件故障进行自主恢复为目的以及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自主恢复管理软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嵌入式系统及VxWorks特性、软件总线体系结构、自主恢复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为:(1)嵌入式系统的需求易变特性、软件系统的可裁剪性以及软件架构的安全性要求在系统中需要使用更好的软件架构方式。因此,本文提出了构件化的软件总线架构方式对自主恢复管理软件进行架构设计,通过软件总线对VxWorks操作系统资源的封装,架构了资源使用层,在此基础之上引入管理机制架构了管理层,形成软件结构上的分层。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该架构方式进行自主恢复管理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使得VxWorks操作系统中资源能够通过良好的调度被合理地使用。本文中设计的软件总线更强调的是一个通信的底层平台。软件总线中的信号机制以及共享内存机制的来自于VxWorks的底层的库函数,因此,与软件开发人员设计的通信相关函数相比,本文设计的软件总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本文设计的软件总线与基于ORB的软件总线相比在资源利用率以及TCP/IP协议的依赖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本文通过引入资源冗余技术提高系统提供的服务的可用性即在系统中发现故障时能够通过冗余技术屏蔽故障,延长系统有效运行时间。本文设计了三种冗余方案即冷备份、热备份以及双模冗余,并根据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的特点设计了三种冗余方案下的监控机制以及动态重构机制,考虑到嵌入式系统自主恢复需求的易变性,会形成不同的冗余体系结构,本文设计的自主恢复技术应具有易扩展性,因此,本文在对自主恢复需求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出基本容错构件,并引入构件复用技术到软件总线自主恢复体系结构的具体设计中,根据系统中的冗余体系结构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组合策略将基本容错构件组装成自主恢复构件,为系统提供自主恢复服务。
孙奎刚[4](2007)在《基于CORBA的分布式服务高可用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计算已成为主流的计算机发展方向之一,软件也逐步由集中式向分布式发展。CORBA作为主流的分布式计算标准之一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CORBA开发的分布式服务越来越多,服务对象的种类和数目急剧膨胀,服务对象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使用CORBA产品开发的海量数据处理平台MDMP软硬件规模庞大,在面对海量数据处理时,服务变得异常“脆弱”,故障发生率很高。如何提高MDMP中服务的可用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目前对高可用技术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针对海量数据处理中间件高可用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分析和研究当前高可用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面向海量数据处理的分布式服务设计了一套多层次的高可用保障机制,从多个角度保障服务的可用性。高可用机制从三个层面来延长各服务的平均正常工作时间,从两个角度来缩短服务的平均修复时间,从而提高分布式服务的可用性。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本文通过使用CORBA策略使服务程序更健壮、更高效,通过日志告警技术来报告服务运行中的深层故障;从服务部署的角度,本文通过在最小服务支撑集的基础上增加冗余服务的方式来提高服务的容错能力;在服务桥接层采用冗余服务组技术来提高对象引用管理服务的容错能力,避免单点失效。针对服务实例多,手工维护困难的特点,本文对服务层设计并改进了自动维护技术,能够对服务进行快捷、高效的不间断维护,对于维护失败的服务也能以日志的形式记录异常信息;本文改进了现有的日志告警技术,为其引入多线机制,使得处理日志的能力大大加强,增加了离线日志检测和转移线程,消除了日志文件的堆积占用大量磁盘空间的问题。以上高可用保障机制已应用于实际系统MDMP,通过测试和实际上线运行,本文设计并实现的多层次高可用机制在保障服务的可用性方面效果明显,在改善服务的性能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裘方敏[5](2007)在《分布式系统容错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容错中间件将容错逻辑和应用逻辑分离,在中间件层为分布式系统提供容错支持。目前国内外在容错中间件技术研究中所采用的容错模型,如集成模型、拦截模型和服务模型等均存在各自的缺点。论文深入研究了现有容错技术和容错中间件,基于CORBA的可插拔协议框架PPF,提出了改进的可插拔容错中间件框架PFTM。论文首先分析了容错CORBA规范和CORBA的可插拔协议框架PPF,在研究比较各容错模型的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和性能等各方面的特征后,提出了改进的容错中间件框架PFTM。其次,根据容错中间件功能,设计了PFTM中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容错插件的结构及其各组件的功能。融合主动复制和被动复制实现对象冗余容错的特点,论文提出了半主动复制,克服了主动复制中大量重复消息造成的网络开销问题和被动复制失效恢复时间长的问题,并对主动复制存在的流控制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然后,阐述了PFTM中关键的容错机制的实现,包括复制管理、失效检测、日志和恢复管理等。最后,对原型系统进行了测试并分析其性能。论文提出的可插拔容错中间件PFTM克服了集成模型可移植性和服务模型性能的不足,解决了拦截模型和服务模型维护副本的一致状态困难的问题。结合服务模型和拦截模型,利用PPF把容错机制集成到ORB中,实现了强副本一致。基于PFTM的容错应用的开发,无需修改ORB,只需对应用做极少的修改,就可为应用提供透明容错,并在支持PPF的各ORB间提供了互操作。由于该容错中间件可以采用半主动复制实现容错,其容错性能接近主动复制,优于被动复制。
李磊[6](2007)在《分布式系统中容错机制性能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分布计算技术在关键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分布式应用对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容错机制是增强应用可靠性和可用性的主要手段,它使得应用系统在部分组件发生失效时,仍然能够继续正确地向外界提供服务。但是在基于商用现货COTS组件的分布计算系统中引入容错机制,通常会对应用系统的性能指标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分布式系统中容错机制的性能优化问题被广泛关注。本文致力于研究分布式容错计算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并以性能优化为主要目标,为开发高性能的容错中间件平台提供支持。本文研究了算法和体系结构两个方面的性能优化技术:在算法方面,主要围绕全序组通信问题和乐观同步复制问题展开研究;在体系结构方面,以CORBA中间件为平台,研究具有可扩展性和自适应性的容错计算框架及实现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包括:1.提出了两种全序组通信优化算法——ED算法和TDM算法。ED算法针对采用不可靠失效检测器的静态容错系统,利用乐观假设和捎带机制来加速消息的排序过程,从而降低了算法的平均延迟时间。TDM算法针对采用组成员关系服务的动态容错系统,该算法将令牌环算法和确定性合并算法融合,能够根据系统的负载大小和分布情况,自动调节控制消息的比例,从而能够在延迟时间和吞吐量两个主要性能指标之间获得有效的平衡。与其它同类算法相比,TDM算法能够同时获得较低的延迟时间和较高的吞吐量,并且在突发消息模式下,算法性能更显着优于同类算法。2.提出了乐观同步复制算法AROA。针对主动复制算法的性能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乐观机制但能够保证复制一致性的乐观同步复制算法AROA,它能够较为明显地改善算法的响应时间。AROA算法基于下述设计思想:所有副本在接收到客户发送的请求后,并发地执行请求的排序过程和请求的处理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请求的最终排序结果和请求的处理顺序是一致的,这样由于两者并发执行,就显着地减少了请求响应时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吞吐量。AROA算法在请求的排序结果最终确定之前,不会将请求的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因此如果乐观假设不成立,通过执行恢复过程,能够避免客户得到不一致的请求处理结果。此外,本文对乐观复制算法可能发生的负作用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将乐观复制算法和保守复制算法结合的思想,从而使得乐观算法只发挥其积极作用,屏蔽其消极影响。3.可扩展性容错计算框架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可扩展性的容错计算框架,它将容错协议和计算框架中的其它组件分离开来,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应用的语义信息来设计最高效的容错协议,并将该协议插入到容错计算框架中。可扩展容错计算框架采用反射机制设计,容错协议能够方便地控制应用服务的行为,从而简化了协议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此外,框架还提供了面向组的远程过程调用原语,进一步简化了容错协议之间的通信过程。4.自适应容错管理机制研究。本文在现有容错中间件的管理框架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管理机制,使得容错应用程序能够根据运行环境变化和用户设置的自适应策略进行动态配置结构调整。自适应管理机制能够在保证应用可靠性的前提下,优化系统资源使用,进而改善应用程序的性能。5.容错计算平台的实现技术。本文基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分布计算中间件StarBus+,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容错计算平台StarFT,分析了实现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StarFT系统为用户开发、运行和配置容错应用程序提供了有效支持,并能够获得良好的性能。
贺晓燕[7](2007)在《面向框架的舰船水动力集成设计系统》文中指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现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主要形式,我国的船舶工业正面对来自业务和技术两方面的挑战,业务上从单一转向规模化,技术上从集中发展到分布。应用服务器作为分布应用的重要支撑软件,框架设计提供了面向领域的设计方法,基于框架设计的应用服务器平台技术是企业IT架构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正在进行的数字化示范工程项目为背景,具体阐述了面向分布式应用集成服务框架的舰船水动力集成设计系统(DSHIDS)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技术。在分布式应用服务框架设计中,本文对分布式计算和框架的关键技术做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需求,首先分析了传统集成技术的不足,利用中间件技术扩展了Web应用服务的中间层,研究了CORBA通知服务的松耦合异步通讯模式和事件过滤机制,然后提出了基于CORBA通知服务的分布式工作流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截获器机制的动态负载平衡解决方案。接着引入了反射技术,构建了可扩展的框架。最后建立了自主研发的源代码级的应用服务器框架。该框架提高了软件生产率和复用程度,解决了分布式通用系统与定制开发系统之间的矛盾,避免了Client/Server模式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弥补了一般三层Web应用在扩展性、重用性和可靠性上的不足。基于分布式应用服务框架本文详细讨论了舰船水动力集成设计系统的实现过程。首先结合专家经验和分布式计算技术扩充了船舶工业计算领域内通用的数据和流程标准,建立了领域元模型,阐述了抽象业务流程共性建立分布式工作流引擎的过程,实现了业务插件的动态定制、加载与更新,最终开发了一组面向船舶设计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了面向领域的知识框架系统.本系统构建了主板插件式的Web应用模型,增强了船舶自主设计的能力,在船舶计算领域实现了示范效应。
李卓[8](2006)在《分布式PACS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两层C/S体系结构已不适用目前大型化、复杂化以及分布化的发展趋势,严重制约了PACS效能的发挥和推广应用,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分布式PACS(DPACS)体系结构。本文以DPACS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DPACS的体系结构、面向PACS的ORB扩展通信框架、DICOM互联互操作方法以及PACS应用服务技术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个可移植、可扩展、可配置和高性能的开放DPACS体系。具体来说,论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个基于CORBA的DPACS三层体系结构。本文基于对传统PACS体系结构的深入分析,通过引入CORBA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以及对CORBA和DICOM标准结合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基于CORBA的DPACS三层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由设计模式层、CORBA服务层、DICOM互联互操作服务层和PACS应用服务层组成的DPACS中间层结构。(2)提出了由多个DPACS相互协作的Inter-DPACS系统概念。出于满足跨区域、跨国家的DPACS之间互联互操作的需要,使得多个DPACS能够在一个分布式大环境中进行合作,本文提出并设计了Center/Regional/Local三级DPACS协作的Inter-DPACS系统概念。(3)提出了基于设计模式改造的面向PACS的ORB扩展通信框架。DPACS通信框架的构造基于标准的CORBA分布式对象技术,并应用包装外观、反应堆、接受器/连接器、主动对象和服务配置器等设计模式对ORB核心进行扩展设计,不仅改善了DPACS的可移植、可扩展、可配置等性能,还满足了DPACS大吞吐量、低响应时间的QoS需求。(4)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中的DICOM互联互操作方法。首先提出了由TCP SOCKET层,DICOM上层协议层,DIMSE消息交换层,SCP/SCU层构成的DICOM网络通讯模型;其次提出一套分布式环境中DICOM医学图像存取访问接口和机制;最后提出了Inter-DPACS中的DICOM工作流的控制管理机制,设计了Case-Manager服务组件及一系列智能的控制管理算法。(5)设计和实现了若干PACS应用服务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针对DICOM医学图像的基于图像内容的窗宽、窗位调节方法;其次对JPEG-LS无损压缩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加以实现,并给出了算法实现流程和实验结果;最后通过HIS/RIS与PACS工作流的集成,以及HL7和DICOM之间的数据元素、协议事件映射方法的研究,设计和实现了HL7数据交换服务用于PACS和HIS/RIS之间的数据融合。(6)设计和实现了原型系统,对DPACS体系结构等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应用和验证。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DPACS包括体系结构在内的若干关键技术,并通过设计实现原型系统,验证了本文的思路。这些研究为DPACS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有效提高医学图像信息的应用管理水平,并将促进整合医疗企业(IHE)的建立以及多个医院PACS在区域、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集成。
李琪林[9](2006)在《面向分布对象环境的可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通信技术和面向对象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分布对象应用需求的增长。可信计算技术对于分布对象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容错技术大都针对集中式计算环境,缺乏面向对象的可信性保障机制;同时,在面临节点失效、对象崩溃、应用值故障和网络分区等问题时,也日益暴露出局限性。因此,传统容错技术在分布对象环境中往往并不适用。研究面向分布对象环境的可信计算技术无论从研究或工程应用角度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以中间件、分布对象计算、可信计算和容错计算等相关领域技术为背景,论文研究了面向分布对象环境的可信中间件技术,内容主要涉及组通信复制一致性技术、基于多数表决的主动复制技术、故障管理等,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 提出一种适用于分区网络环境的组通信复制一致性协议。分布对象环境由于网络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应用自身的特性将产生频繁的网络分区,传统的以虚同步机制为基础的组通信复制一致性协议对可靠网络硬件连接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并对网络分区的处理存在明显缺陷。针对这种情况,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区网络环境的组通信复制一致性协议。该协议引入了最终路径,实现了更新信息在网络分区情况下的传播;采用了基于版本号的动态线性选举算法保证复制更新的全局一致性;弥补了依赖于可靠硬件网络连接的虚拟同步机制的缺陷和现有复制一致性协议的不足。仿真研究证明了该协议对网络分区的处理是可行、高效的。 ● 提出一种可支持屏蔽崩溃故障和值故障的复制协议。分布对象环境中,不仅节点失效、对象崩溃和网络分区会导致故障,而且不正确的应用行为也会产生值故障,输出错误的结果。针对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可支持屏蔽崩溃故障和值故障的复制协议。该协议引入了基组的概念,实现了不同组之间成员关系改变信息的传播;采用了基于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主动复制和多数表决算法,支持对崩溃故障和值故障的同时处理;考虑了表决过程中组成员数和多数值大小的改变问题,在保证表决算法的正确性的同时克服了已有协议处理值故障的不足和性能不佳的缺陷。性能测试的结果说明了该协议对于支持屏蔽崩溃故障和
吴卿[10](2006)在《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中间件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计算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从分布式移动计算进入到无所不在的普适计算是计算发展的必然趋势。微小嵌入的智能设备、多类别用户和多种类智能空间是普适计算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空间作为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的融合体,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便利。 普适计算固有的内在复杂性对当前的基础软件设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迫切需要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中间件基础设施。普适计算要求中间件能够根据系统内部运行情况和外部上下文状态的变化进行组成结构和行为功能的自主调整和重新配置,为上层普适应用提供自适应的服务。当前,在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中,存在着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是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中间件模型问题;二是基于构件的自适应中间件的核心实现方法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解决。 本文针对普适计算对中间件的全新要求,重点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集中突破基于构件的中间件在设计部署和运行阶段如何实现自适应的方法难点,为普适计算应用提供自适应中间件的理论和方法支持。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建立了自适应中间件模型SCUD。该模型包括了符合CCM规范的自适应实体——自适应构件和自适应智能体;具有集成AOP和反射的自适应中间件内省机制;具有基于上下文感知的自适应中间件外省机制;包含了基于扩展时序逻辑的中间件自适应语义规范CMAS,用于保证中间件实现自适应的正确安全。 2) 提出了SCUD自适应构件分配方法,实现了构件装配部署阶段的静态可配置中间件自适应。该分配方法使用在自适应中间件的构件装配部署阶段,在中间件自适应语义规范CMAS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普适计算环境中的计算资源约束需求、自适应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自适应构件的容错机制,具有动态规划和前向纠错的能力。实验表明,该分配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提供静态可配置的中间件自适应。 3) 提出了SCUD自适应构件组合方法,实现了构件运行阶段的动态双向中间件自适应。该组合方法使用在自适应中间件的构件运行阶段,在中间件自适应语义规范CMAS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普适计算环境中的自适应构件组合必须遵守的原则:不中断当前自适应构件间的事件通信和接口调用;不破坏其它自适应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保证该构件组合执行动作的整体开销最小。实验表明,该组合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提供动态双向的中间件自适应。 4) 实现了基于SCUD模型及其自适应构件分配、组合方法的自适应中间件
二、基于Interceptor的容错ORB原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nterceptor的容错ORB原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组合特征的文档图片检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图片检索技术概述 |
1.2.2 文档图片检索技术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档图片处理基础 |
2.1 文档图片预处理 |
2.1.1 二值化 |
2.1.2 图片去噪 |
2.1.3 倾斜校正 |
2.1.4 图片增强 |
2.2 文档图片版面分析 |
2.2.1 版面分割 |
2.2.2 通用图文分类器 |
2.3 文档图片特征提取 |
2.3.1 底层特征 |
2.3.2 浅层特征 |
2.3.3 深度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版面分析的文本行定位 |
3.1 文字候选区域获取 |
3.2 基于CNN的图文分类 |
3.2.1 学习自动机数学模型描述 |
3.2.2 基于学习自动机的CNN改进 |
3.3 自底而上的文本行定位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相关设置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特征的提取与检索 |
4.1 浅层特征与深度特征分析 |
4.1.1 ORB特征 |
4.1.2 深度特征 |
4.2 组合特征提取 |
4.3 基于高斯分布的特征匹配算法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实验相关设置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档图片检索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开发工具与开发平台 |
5.2 原型系统总体架构 |
5.3 原型系统子功能模块设计 |
5.4 实验与分析 |
5.4.1 实验相关设置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2)面向异构作业集群的动态混合调度与资源管理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集群资源管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集群任务调度方法研究现状 |
1.2.3 Hadoop集群应用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总体框架 |
2.1 业务场景 |
2.2 系统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容器类型匹配的作业预处理方法 |
3.1 作业预处理过程 |
3.2 资源过度申请预判 |
3.3 作业特征归类 |
3.3.1 作业特征分类 |
3.3.2 主导资源类型和等级归类方法 |
3.3.3 运行时间归类方法 |
3.4 归类结果与容器类型的匹配 |
3.4.1 容器类型 |
3.4.2 容器分配 |
3.5 实验验证 |
3.5.1 资源过度申请预判验证 |
3.5.2 运行时间归类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合作业特征的动态混合调度机制 |
4.1 作业调度方法 |
4.1.1 两层集中式调度 |
4.1.2 协调制分布式调度 |
4.1.3 无状态分布式调度 |
4.2 动态混合调度策略 |
4.2.1 容器冲突解决策略 |
4.2.2 调度器匹配策略 |
4.2.3 节点选取策略 |
4.3 资源预测机制 |
4.3.1 CPU资源预测 |
4.3.2 内存资源预测 |
4.4 实验验证 |
4.4.1 内存交换负载验证 |
4.4.2 动态混合调度策略验证 |
4.4.3 资源预测机制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展示 |
5.1 架构设计 |
5.2 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 原型系统展示 |
5.3.1 集群配置与阈值设定 |
5.3.2 作业预处理结果可视化 |
5.3.3 资源抢占过程 |
5.3.4 生产型任务资源保证 |
5.4 系统对比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VxWorks的软件总线及其自主恢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软件总线体系结构 |
1.2.2 自主恢复技术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VxWorks的软件总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相关概念 |
2.2.1 交互消息 |
2.2.2 构件及其接口 |
2.2.3 连接件 |
2.2.4 软件总线 |
2.3 基于信息交互的构件的组合模型 |
2.4 软件总线体系结构中实体分类 |
2.4.1 构件类型 |
2.4.2 连接件类型 |
2.5 软件总线的管理机制设计 |
2.5.1 构件管理模块 |
2.5.2 信号消息管理模块 |
2.5.3 数据管理模块 |
2.5.4 构件注册管理 |
2.6 基于软件总线的构件组装结构 |
2.7 基于VxWorks的软件总线设计 |
2.7.1 构件设计 |
2.7.2 共享资源 |
2.7.3 信号机制 |
2.7.4 基于软件总线的自主恢复技术总体架构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VxWorks的软件总线自主恢复体系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软件总线的冗余设计 |
3.3 自主恢复体系结构的构件设计 |
3.3.1 基本构件 |
3.3.2 自主恢复构件设计 |
3.4 基于VxWorks的软件总线体系结构详细设计 |
3.4.1 基于VxWorks的系统资源层接口 |
3.4.2 自主恢复技术功能层接口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软件总线的监控和动态重构机制 |
4.1 引言 |
4.2 系统中构件的故障类型 |
4.3 监控机制 |
4.3.1 对“无响应”故障的监控机制 |
4.3.2 对“有响应但内部逻辑错误”故障的监控机制 |
4.4 动态重构机制 |
4.4.1 对冷备份冗余方案的动态重构机制 |
4.4.2 对热备份冗余方案的动态重构机制 |
4.4.3 对双模冗余方案的动态重构机制 |
4.5 针对冗余体系结构的监控机制 |
4.6 自主恢复管理软件的可用性设计 |
4.6.1 问题分析 |
4.6.2 可用性设计 |
4.6.3 实现过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型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测试环境 |
5.2.1 VxWorks嵌入式操作系统 |
5.2.2 Tornado开发工具 |
5.2.3 应用程序开发步骤 |
5.2.4 串口调试软件sscom |
5.3 原型系统整体框架 |
5.4 原型系统测试结果 |
5.4.1 只存在冷备份冗余方案下的业务构件 |
5.4.2 只存在热备份冗余方案下的业务构件 |
5.4.3 只存在双模冗余方案下的业务构件 |
5.4.4 存在三种冗余方案下的业务构件 |
5.4.5 自主恢复管理软件的可用性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基于CORBA的分布式服务高可用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贡献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系统可用性 |
2.1.1 串行系统可用性 |
2.1.2 并行系统可用性 |
2.1.3 串-并行系统可用性 |
2.2 CORBA相关技术 |
2.2.1 截获器技术 |
2.2.2 CORBA策略 |
2.3 SSH协议 |
2.3.1 SSH协议简介 |
2.3.2 SSH协议的结构 |
2.3.3 SSH协议的应用 |
第三章 分布式服务高可用设计 |
3.1 分布式服务体系结构 |
3.1.1 分布式服务体系结构 |
3.1.2 分布式服务高可用体系结构 |
3.2 延长MTTF的设计 |
3.2.1 应用程序设计 |
3.2.2 部署方案设计 |
3.2.3 服务桥接层设计 |
3.3 缩短MTTR的设计 |
3.3.1 自动维护设计 |
3.3.2 日志告警设计 |
第四章 分布式服务高可用实现 |
4.1 海量数据管理平台MDMP |
4.1.1 MDMP体系结构 |
4.1.2 管理数据库实现 |
4.2 延长MTTF的实现 |
4.2.1 应用程序层高可用实现 |
4.2.2 部署层高可用实现 |
4.2.3 服务桥接层高可用实现 |
4.3 缩短MTTR的实现 |
4.3.1 自动维护实现 |
4.3.2 日志告警实现 |
4.4 监控界面实现 |
4.4.1 服务监测实现 |
4.4.2 服务器监测实现 |
4.4.3 数据库监测实现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服务监测对服务性能的影响 |
5.3 对象引用管理服务容错测试 |
5.4 自动维护测试 |
5.5 日志告警测试 |
5.6 总体测试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5)分布式系统容错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对象中间件 |
1.2.2 容错中间件 |
1.3 本文的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容错中间件PFTM框架 |
2.1 分布式系统容错 |
2.1.1 分布式系统失效 |
2.1.2 复制服务器中的客户调用 |
2.1.3 广播通信 |
2.2 容错中间件 |
2.2.1 容错CORBA |
2.2.2 容错中间件 |
2.3 容错中间件PFTM框架设计 |
2.3.1 容错中间件模型分析 |
2.3.2 容错模型比较 |
2.3.3 CORBA及PPF框架 |
2.3.4 改进的容错中间件PFTM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FTM容错协议插件设计 |
3.1 容错协议插件 |
3.1.1 服务器容错协议插件 |
3.1.2 服务器容错插件各组件功能 |
3.1.3 客户容错插件 |
3.2 半主动复制和性能优势 |
3.2.1 复制类型及分析 |
3.2.2 半主动复制 |
3.3 主动复制的流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FTM容错机制的实现 |
4.1 复制管理 |
4.1.1 对象组生命周期管理 |
4.1.2 容错属性管理 |
4.1.3 强副本一致 |
4.1.4 可靠全序多播 |
4.1.5 重复检测和抑制实现 |
4.2 失效检测 |
4.2.1 CORBA的事件通告服务 |
4.2.2 PFTM中失效检测 |
4.3 日志和恢复管理 |
4.3.1 日志机制 |
4.3.2 不同复制类型的对象恢复 |
4.3.3 一致状态 |
4.3.4 状态传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FTM原型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
5.1 PFTM系统原型实现 |
5.2 PFTM系统性能测试 |
5.2.1 测试用例 |
5.2.2 消息往返延时的测试 |
5.2.3 失效恢复的测试 |
5.3 PFTM原型系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分布式系统中容错机制性能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应用需求 |
1.1.2 容错计算及性能优化问题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分布容错计算技术研究综述 |
2.1 容错技术概述 |
2.1.1 容错技术的发展过程 |
2.1.2 容错基本概念 |
2.1.3 容错技术的主要实现方法 |
2.2 复制技术 |
2.2.1 主动复制 |
2.2.2 被动复制 |
2.2.3 其它复制技术 |
2.2.4 复制技术比较 |
2.3 组通信技术 |
2.3.1 失效检测 |
2.3.2 组成员管理 |
2.3.3 组播通信 |
2.4 容错中间件 |
2.4.1 相关项目 |
2.4.2 容错CORBA规范 |
2.5 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全序组通信协议研究 |
3.1 分布式系统的抽象模型 |
3.1.1 同步性 |
3.1.2 失效模型 |
3.1.3 通信组模型 |
3.1.4 失效检测器 |
3.2 全序组通信的构建模型 |
3.2.1 基于UFD的全序组通信模型 |
3.2.2 基于GMS的全序组通信模型 |
3.3 基于UFD的全序组通信算法 |
3.3.1 概述 |
3.3.2 设计思想 |
3.3.3 算法描述 |
3.3.4 优化机制 |
3.3.5 正确性分析 |
3.3.6 性能评估 |
3.4 基于GMS的全序组通信算法 |
3.4.1 概述 |
3.4.2 设计思想 |
3.4.3 算法描述 |
3.4.4 正确性分析 |
3.4.5 失效处理 |
3.4.6 性能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乐观同步复制算法 |
4.1 引言 |
4.2 算法模型和数据结构 |
4.3 算法描述 |
4.3.1 算法模块 |
4.3.2 正确性分析 |
4.4 乐观副本设置 |
4.5 性能评估 |
4.5.1 性能分析 |
4.5.2 模拟实验 |
4.6 相关工作比较 |
4.7 小结 |
第五章 可扩展自适应的容错计算模型及框架 |
5.1 引言 |
5.2 分布对象容错系统中的基本概念 |
5.3 容错计算方法分析 |
5.4 容错计算模型EAFTM |
5.4.1 设计目标 |
5.4.2 模型结构 |
5.4.3 相关工作 |
5.5 可扩展容错计算框架 |
5.5.1 概述 |
5.5.2 反射机制 |
5.5.3 反射协议 |
5.5.4 组过程调用服务 |
5.5.5 容错协议的构建过程 |
5.5.6 案例研究 |
5.6 自适应容错管理机制 |
5.6.1 概述 |
5.6.2 基本容错管理机制 |
5.6.3 自适应容错管理机制 |
5.6.4 案例研究 |
5.7 小结 |
第六章 原型系统与实现 |
6.1 分布计算中间件StarBus+ |
6.2 StarFT体系结构 |
6.2.1 容错截获器 |
6.2.2 容错对象 |
6.2.3 组通信服务 |
6.2.4 容错管理服务 |
6.2.5 容错应用开发过程 |
6.3 性能评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参考文献 |
(7)面向框架的舰船水动力集成设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相关技术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舰船业分布式应用研究现状 |
1.2.2 目前舰船业分布式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
1.2.3 目前应用服务器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
1.3 课题研究主要开展的工作 |
1.3.1 项目总体框架及本课题任务 |
1.3.2 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基于框架技术的平台化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框架技术研究 |
2.1 框架概述 |
2.1.1 框架设计定义 |
2.1.2 框架开发的必要性 |
2.1.3 框架结构的特点 |
2.2 框架设计 |
2.2.1 框架的重用方式 |
2.2.2 框架的关键技术 |
2.2.3 框架组成要素 |
2.2.4 框架设计的流程 |
2.3 分布式计算服务框架 |
2.3.1 分布式计算技术比较 |
2.3.2 CORBA 系统的框架结构 |
2.4 基于CORBA 的多层次应用服务器框架 |
2.4.1 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 |
2.4.2 CORBA 与Java 的结合 |
2.4.3 基于CORBA 的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 |
2.4.4 多层次应用服务器框架 |
第三章 分布式应用服务框架设计的关键技术 |
3.1 分布式应用服务框架的总体设计目标 |
3.2 基于中间件的数据管理框架设计 |
3.2.1 分布式应用服务框架的元模型 |
3.2.2 框架的元数据设计 |
3.3 基于ORB 服务的分布计算系统应用框架 |
3.3.1 分布式框架的性能目标和现有框架的局限性 |
3.3.2 建立基于ORB 服务框架的必要性 |
3.3.3 截获器机制 |
3.3.4 基于截获器技术的开放式ORB 结构 |
3.4 基于反向控制模式的分布应用服务框架 |
3.4.1 设计模式与框架 |
3.4.2 基于策略设计的反向控制模式 |
3.4.3 基于模板方法的反向设计模式 |
3.5 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框架设计 |
3.5.1 柔性工作流引擎 |
3.5.2 DSHIDS 系统框架的工作流研究 |
3.5.3 工作流语义定义 |
3.5.4 工作流建模模型 |
第四章 应用服务框架实现 |
4.1 应用服务器框架实现要素 |
4.2 系统控制模块 |
4.2.1 系统启动流程 |
4.2.2 系统控制线程设计 |
4.2.3 计算任务处理流程 |
4.3 基于CORBA 通知服务的工作流模型 |
4.3.1 基于异步反馈的CORBA 通知服务 |
4.3.2 基于CORBA 通知服务的工作流模型 |
4.3.3 结构化事件 |
4.3.4 CORBA 事件过滤的实现 |
4.4 分布式系统负载平衡设计 |
4.4.1 分布式系统负载平衡的目标 |
4.4.2 负载平衡设计原理 |
4.4.3 关键技术 |
4.4.4 负载平衡设计实现 |
第五章 DSHIDS 系统实现 |
5.1 系统功能与系统部署 |
5.1.1 系统功能 |
5.1.2 系统部署 |
5.2 基于分布式框架的计算平台 |
5.2.1 计算平台组成结构 |
5.2.2 构件功能及处理 |
5.3 数据库设计 |
5.3.1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3.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六章 结论和未来工作展望 |
6.1 论文完成的工作 |
6.2 存在的不足 |
6.3 发展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元数据信息格式 |
附录B 设计师指南工作流程代码 |
附录C 事件结构格式定义 |
附录D 事件过滤的接口实现 |
附录E 对象组接口定义及实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8)分布式PACS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1.1 引言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ACS 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设计模式的ORB 扩展通信框架研究现状 |
1.2.3 DICOM 互联互操作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PACS 应用服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基于CORBA 的DPACS 体系结构研究 |
2.1 传统PACS 的体系结构及相关概念 |
2.1.1 传统PACS 的体系结构 |
2.1.2 传统PACS 体系结构的局限性 |
2.1.3 PACS 相关的医学工业标准 |
2.2 分布式对象CORBA 技术 |
2.2.1 CORBA 的体系结构 |
2.2.2 CORBA 的基本组成 |
2.2.3 CORBA 的运行机制 |
2.2.4 CORBA 与其它分布式对象技术的比较 |
2.3 基于CORBA 的DPACS 体系结构研究 |
2.3.1 PACS 和CORBA 的结合 |
2.3.2 DPACS 体系结构和Inter-DPACS 概念 |
2.3.3 中间服务层 |
2.3.4 DPACS 性能的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DPACS 的ORB 扩展通信服务框架研究 |
3.1 底层封装机制 |
3.1.1 问题及解决方法 |
3.1.2 包装外观模式结构和对象协作 |
3.1.3 设计和实现 |
3.1.4 结论 |
3.2 事件的多路分离和分发机制 |
3.2.1 问题及解决方法 |
3.2.2 反应堆模式结构和对象协作 |
3.2.3 设计与实现 |
3.2.4 结论 |
3.3 连接管理机制 |
3.3.1 问题及解决方法 |
3.3.2 接受器/连接器模式结构和对象协作 |
3.3.3 设计与实现 |
3.4 多线程的并发机制 |
3.4.1 问题及解决方法 |
3.4.2 主动对象模式结构和对象协作 |
3.4.3 设计和实现 |
3.4.4 结论 |
3.5 动态服务配置机制 |
3.5.1 问题及解决方法 |
3.5.2 服务配置模式结构和对象协作 |
3.5.3 设计和实现 |
3.5.4 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ICOM 互联互操作方法研究 |
4.1 DICOM 网络通讯服务 |
4.1.1 DICOM 网络通讯模型的设计 |
4.1.2 TCP SOCKET 层的实现 |
4.1.3 DICOM 上层协议层的实现 |
4.1.4 DICOM 消息交换层的实现 |
4.1.5 SCU/SCP 层的实现 |
4.2 DICOM 医学图像存取服务 |
4.2.1 DICOM 文件解析方法 |
4.2.2 DICOM 医学图像信息模型的建立 |
4.2.3 IDL 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
4.3 DICOM 工作流控制管理服务 |
4.3.1 Case-Manager 的层次结构 |
4.3.2 Case-Manager 的对象模型结构 |
4.3.3 基于系统节点的病例路由算法 |
4.3.4 病例处理的事件时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PACS 应用服务技术研究 |
5.1 DICOM 医学图像显示方法研究 |
5.1.1 窗宽窗位与DICOM 图像显示 |
5.1.2 基于图像内容的窗宽窗位调节技术 |
5.2 基于JPEG-LS 的DICOM 无损压缩方法研究 |
5.2.1 DICOM 中定义的JPEG 压缩方法 |
5.2.2 JPEG-LS 无损压缩算法 |
5.2.3 实验 |
5.3 HL7 数据交换与集成技术研究 |
5.3.1 PACS 与HIS/RIS 的应用背景 |
5.3.2 HL7 的数据交换和集成方法 |
5.3.3 HL7 数据交换服务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DPACS 原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6.1 原型系统的设计 |
6.1.1 设计原型系统的原则与目标 |
6.1.2 原型系统总体结构 |
6.1.3 原型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
6.1.4 分布式计算平台的选择 |
6.2 原型系统的实现 |
6.2.1 服务器端DICOM 通讯服务设置 |
6.2.2 客户端医生工作站 |
6.2.3 DICOM 图像数据库管理设置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7.2 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出版着作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
附录 文中术语英汉对照表 |
(9)面向分布对象环境的可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工作分类 |
1.2.1.1 研究层次 |
1.2.1.2 领域问题 |
1.2.1.3 实现方式 |
1.2.2 典型问题技术现状 |
1.2.2.1 复制一致性技术 |
1.2.2.2 多数表决主动复制技术 |
1.2.2.3 故障管理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分布对象和可信计算技术 |
2.1 中间件和分布对象技术 |
2.1.1 中间件概念 |
2.1.2 传统中间件 |
2.1.3 分布对象技术 |
2.1.4 技术发展趋势 |
2.2 可信计算技术 |
2.2.1 基本概念和定义 |
2.2.1.1 可信性 |
2.2.1.2 可信计算 |
2.2.1.3 可信中间件 |
2.2.2 可信计算的关键技术—容错计算技术 |
2.2.2.1 故障、错误、失效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
2.2.2.2 故障模型 |
2.2.2.3 容错计算技术 |
2.2.3 典型可信中间件研究项目 |
2.2.3.1 Electra |
2.2.3.2 Orbix+Isis |
2.2.3.3 AQuA |
2.2.3.4 Eternal |
2.2.3.5 OGS |
2.2.3.6 ROAFTS |
2.2.3.7 DOORS |
2.3 小结 |
第三章 组通信复制一致性技术 |
3.1 研究背景 |
3.2 复制一致性问题 |
3.3 协议描述 |
3.3.1 动态线性选举 |
3.3.2 最终路径 |
3.3.3 GCRCP协议 |
3.3.3.1 系统模型 |
3.3.3.2 基本定义 |
3.3.3.3 相关数据结构 |
3.3.3.4 算法描述 |
3.3.3.5 协议正确性证明 |
3.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数表决的主动复制技术 |
4.1 研究背景 |
4.2 多数表决问题 |
4.3 ARPMV复制协议 |
4.3.1 基本定义 |
4.3.2 系统模型 |
4.3.3 相关数据结构 |
4.3.4 协议描述 |
4.3.4.1 请求/应答消息的处理过程 |
4.3.4.2 多数表决的处理过程 |
4.3.4.3 重设多数值大小的处理过程 |
4.3.4.4 组成员关系改变的处理过程 |
4.4 性能测试 |
4.5 小结 |
第五章 故障管理 |
5.1 研究背景 |
5.2 故障管理问题 |
5.3 概念模型 |
5.3.1 故障提供者-监控者-使用者模型 |
5.3.2 域模型 |
5.4 故障检测与恢复 |
5.4.1 故障检测 |
5.4.1.1 故障监控 |
5.4.1.2 故障信息的传播 |
5.4.1.3 基于域控制节点的层次型故障检测方法 |
5.4.2 故障恢复 |
5.4.2.1 传统的故障恢复技术 |
5.4.2.2 域内故障恢复方法 |
5.5 小结 |
第六章 可信中间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设计思想 |
6.2 系统结构 |
6.3 关键模块实现 |
6.3.1 可信性管理模块 |
6.3.1.1 可信性管理器 |
6.3.1.2 对象工厂 |
6.3.2 故障检测模块 |
6.3.3 对象网关模块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未来工作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博期间工作 |
一、个人简历 |
二、科研项目 |
三、发表论文 |
四、获奖情况 |
(10)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中间件模型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普适计算-计算模式的变革 |
1.1.2 智能空间-计算环境的融合 |
1.1.3 软件构件-软件发展的趋势 |
1.2 中间件概述 |
1.2.1 中间件的定义 |
1.2.2 中间件的分类 |
1.2.3 中间件的体系结构 |
1.2.4 中间件的发展趋势 |
1.3 CCM规范概述 |
1.3.1 CCM规范的简介 |
1.3.2 CCM规范的优点 |
1.4 研究动机 |
1.5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6 本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基础和现状 |
2.1 自适应中间件概念 |
2.1.1 自适应的定义 |
2.1.2 自适应系统的定义 |
2.1.3 自适应中间件的定义 |
2.2 自适应中间件的支撑方法综述 |
2.2.1 基于AOP的关注分离方法 |
2.2.2 基于内省和调解的反射方法 |
2.2.3 基于构件的设计开发方法 |
2.2.4 基于静态和动态的软件组合方法 |
2.3 自适应中间件的研究项目综述 |
2.3.1 面向基础设施的自适应中间件 |
2.3.2 面向分布式对象的自适应中间件 |
2.3.3 面向分布式构件的自适应中间件 |
2.3.4 面向通用服务的自适应中间件 |
2.4 研究现状的比较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适应中间件模型SCUD |
3.1 自适应中间件模型SCUD的体系 |
3.2 自适应中间件模型SCUD的实体 |
3.2.1 自适应构件 |
3.2.2 自适应智能体 |
3.3 自适应中间件模型SCUD的内省机制 |
3.3.1 自适应中间件SCUD的反射体系 |
3.3.2 元模型SCUDMM |
3.3.3 元数据SCUDMD |
3.3.4 元协议SCUDMP |
3.4 自适应中间件模型SCUD的外省机制 |
3.4.1 上下文的语义视图 |
3.4.2 智能空间中的本体 |
3.4.3 语义集成的上下文感知模型SCM |
3.5 SCUD的中间件自适应语义规范 |
3.5.1 中间件自适应的三阶段 |
3.5.2 基于扩展时序逻辑的上下文感知自适应时序逻辑 CATL |
3.5.3 上下文感知的中间件自适应语义规范CMAS |
3.5.4 中间件自适应语义规范的合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UD自适应构件分配方法 |
4.1 自适应构件分配问题的定义 |
4.2 资源受限的启发式自适应构件分配方法 |
4.2.1 自适应构件分配方法-RIT |
4.2.2 RIT方法中的CCAP、SCB和ACDC |
4.3 自适应构件分配实验及性能分析 |
4.3.1 MMS系统中的自适应构件分配实验 |
4.3.2 RIT方法的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CUD自适应构件组合方法 |
5.1 自适应构件组合问题的定义 |
5.2 自适应构件组合模型 |
5.2.1 自适应构件组合单元 |
5.2.2 自适应构件动作行为 |
5.3 安全高效的自适应构件组合方法 |
5.3.1 自适应构件组合中的状态定义 |
5.3.2 自适应构件组合方法 SEDCC |
5.3.3 自适应构件组合方法实例 |
5.3.4 自适应构件组合方法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智能汽车空间的自适应中间件SCUDWare |
6.1 智能汽车空间 |
6.1.1 智能汽车空间的体系结构 |
6.1.2 智能汽车空间的硬件实现 |
6.2 自适应中间件SCUDWare |
6.2.1 SCUDWare的体系 |
6.2.2 SCUDWare的特点 |
6.3 CCM规范的改进 |
6.3.1 CCM规范的不足 |
6.3.2 SCUDCCM规范 |
6.4 智能汽车空间中的移动音乐系统 |
6.4.1 移动音乐系统MMS的简介 |
6.4.2 移动音乐系统MMS的开发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不足之处和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情况 |
致谢 |
四、基于Interceptor的容错ORB原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组合特征的文档图片检索技术研究[D]. 冯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面向异构作业集群的动态混合调度与资源管理框架[D]. 夏亦谦.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3]基于VxWorks的软件总线及其自主恢复技术[D]. 靳朋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4]基于CORBA的分布式服务高可用技术研究与实现[D]. 孙奎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5]分布式系统容错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D]. 裘方敏. 中南大学, 2007(06)
- [6]分布式系统中容错机制性能优化技术研究[D]. 李磊.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7]面向框架的舰船水动力集成设计系统[D]. 贺晓燕. 江南大学, 2007(03)
- [8]分布式PACS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李卓.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
- [9]面向分布对象环境的可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D]. 李琪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06(01)
- [10]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中间件模型与方法研究[D]. 吴卿. 浙江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