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藤黄在皮肤病外治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春晨[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明清医家治疗银屑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对治疗银屑病的明清医家古籍文献收集整理和数据挖掘,总结该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和用药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的理法方药奠定基础,提供临床研究新思路,完善银屑病诊疗的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法:通过检索《中华医典》中收录的明清时期(公元1368-公元1911年)含有“风癣”“干癣”“癣疮”“白疕”“松皮癣”“顽癣”“白壳疮”“银钱疯”“白癣”等关键词的文献,基于本研究的选择标准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检索出的相关文献,并整理相关处方数据;将符合本研究的处方数据录入到古今医案云平台的医案数据库,运用数据库中“组方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功能对银屑病处方的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总结明清医家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并提炼相关学术思想。研究结果:通过检索、筛选,纳入了符合标准的171首治疗银屑病的处方,其中包括内治方52首,外治方119首。内治处方共用中药163味,主要为解表药、清热药以及补虚药,使用频次大于10次的中药有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苦参、赤芍、黄芩、当归、甘草、何首乌、川芎、刺蒺藜、苍术。从药物性质及性味归经上来看,常用寒性、温性药物,药性主要有辛味、苦味、甘味药物,归为肝经、肺经、脾经。内治处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三组,第一组茯苓、枳壳、蝉蜕、赤芍、生地;第二组麻黄、葱白;第三组苦参、黄芩、刺蒺藜、胡麻仁、羌活、何首乌、白芷、苍术、当归、甘草、防风、荆芥、川芎。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的内治核心处方为荆芥、防风、当归、羌活、川芎、白芷、苦参、茯苓、刺蒺藜、甘草。外治处方共用中药207味,主要为清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以及拔毒生肌药,使用频次大于10次的中药有白矾、硫磺、雄黄、蛇床子、土槿皮、大风子、轻粉、水银、斑蝥、花椒、黄柏、槟榔、白芷、芒硝。从药物性质及性味归经上来看,常用寒性、温性药物,药性主要有辛味、苦味、甘味药物,归为肝经、大肠经、胃经。外治处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为两组,第一组由白矾、轻粉组成;第二组由苦参、蛇床子、大风子、水银、白芷、黄柏、花椒、槟榔、土槿皮、斑蝥、硫磺、雄黄组成;将第二组进一步聚类可分为雄黄、硫磺为一组,另一组为苦参、蛇床子、大风子、水银、白芷、黄柏、花椒、槟榔、土槿皮、斑蝥。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的外用核心处方为白芷、大风子、花椒、白矾、斑蝥、苦参、土槿皮、硫磺、雄黄、黄柏、轻粉。结论:明清医家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与风、湿、热、虫邪关系密切,外来邪气与自身血燥、血虚相合而致疾病发生。在治法治则上,内治以祛风解毒,燥湿和血为主;外治以杀虫攻毒止痒为主的总治疗原则。在处方用药上强调内外兼调,尤重外治;在内治遣方用药上,运用寒温并调,辛凉透散,苦寒燥湿,甘温和血为主药物;在外治遣方用药上,运用解毒杀虫,收湿止痒的功效药物为主药物。此外合理选择醋、猪脂、以及植物油类药物基质,以提高中药疗效发挥。
徐兴浩[2](2020)在《重苋汤湿敷治疗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红斑、丘疹脓疱、脱屑、肿胀、瘙痒、灼热感、紧绷或干燥感、刺痛感症候的变化,以及Visia红色区、纹理、紫外斑绝对分值的变化,探讨重苋汤湿敷治疗血热型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皮肤科门诊。共纳入65例诊断为血热型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整个研究以Visia皮肤测试仪与人工评分相结合的方法更加全面客观评价重苋汤湿敷对血热型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治疗组: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商品名:贝复济;生产公司: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S10980076;规格:21000IU/5g/支)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生产公司:Mobilat Produktions GmbH;批号:H20110296;规格:40g/支),配合使用自拟重苋汤湿敷方,方药组成:重楼9g、连翘30g、马齿苋30g、黄芩30g、薄荷10g、牡丹皮15g、白鲜皮15g、地骨皮15g。(颗粒剂剂型由北京康仁堂有限公司生产提供)使用方法:准备300ml开水加入颗粒药中,放凉至室温,六层纱布沾中药液,拧到纱布不滴水,将纱布敷于患处,共15分钟,后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每日2次,连续用药,疗程为28天。对照组:给予清水湿敷,再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使用方法:先清水湿敷,后分别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每日2次,连续用药,疗程为28天。观察方式:①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后,给予全面部Visia拍照作前后疗效对比,并进行Visia全脸皮肤分析,研究者客观记录面部红色区域、紫外线色斑、纹理的绝对分数值。②研究者根据受试患者病情按照附录中的临床观察表,客观记录患者数据以及不良反应情况。③研究者根据受试者描述按照附录中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量表,客观记录数据。④治疗结束56天后随访记录患者复发情况,比较随访期间两组疗效。评价指标:参照(2002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近年相关文献,拟定症候积分标准,包括4种皮损指标和4种症状指标,4种皮损指标分别为红斑样、丘疹脓疱样、肿胀、脱屑;4种症状指标,分别为瘙痒、紧绷或干燥感、刺痛感、灼热感4个指标,各项指标按照4级评分法判定为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28天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天后和28天后分别为8.47±2.64分、3.94±2.28分,对照组治疗7天后和治疗28天后分别为10.30±2.07分、5.97±3.02分,且治疗组症候总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在皮损方面,治疗组对于红斑、丘疹脓疱、脱屑、肿胀方面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率和有效例数方面,治疗28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其中痊愈3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6%,其中痊愈1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症状改善方面:治疗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治疗组刺痛感、灼热感症状积分分别为0.84±0.64分、0.84±0.90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21±0.73分和1.28±0.60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天治疗组刺痛感、灼热感症状积分分别为0.29±0.53分、0.29±0.53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0.66±0.77分和0.62±0.62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天和28天紧绷或干燥感症状积分均有显着下降,瘙痒症状积分下降均不明显,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Visia检测结果:紫外线指标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28天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色区域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治疗组3.16±0.93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3.83±1.14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纹理指标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和治疗28天后治疗组分别为3.87±1.96、3.16±1.55,显着低于对照组的5.04±1.97、4.83±1.7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ermatology life qualityindex,DLQI)是国际广泛认可适用于皮肤病患者以调查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治疗组治疗7天后和28天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07±2.29分、5.61±2.26分,对照组治疗7天后和28天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2.79±2.04分、8.35±2.82分。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重苋汤湿敷治疗血热型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对红斑、丘疹脓疱、脱屑、肿胀、Visia红色区和纹理绝对分值、刺痛感、灼热感疗效明显,而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2.重苋汤湿敷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明显。
杜丽[3](2020)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厘清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及毒、效特点,搜集历代乌头方剂,构建方药数据库,对炮制、用量、用法、剂型、配伍药物、主治病证等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乌头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中医历代文献方药资料,探讨乌头的毒效特征及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考辨川、草乌分化应用的由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乌头的增效减毒方法及其与主治病证相关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至少在唐朝后期,已早于宋代本草记述而先于临床应用。2.川、草乌的毒效特点为疏利迅速、开通关腠,大辛大热、祛风逐寒,毒紧性烈、善起沉疴,引经报使、直达病所;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剂型、炮制、用法、用量、病证、配伍、体质等。3.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配伍辛味之品以祛邪,诸辛并用,祛风湿邪,辛温同用,祛瘀止痛;配伍辛香之品以行气活血;配伍苦咸寒之品以疗痈疡;配伍息风止痉药以疏风;配伍温里之品以温脏祛寒;配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配伍甘味之品以缓毒;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以扶正克毒;配伍酸敛药物以制辛烈;配伍滋阴之品以防伤阴;配伍寒凉药以制热毒。4.川乌最常配伍温里、祛风寒湿、补虚、息风止痉、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如肉桂、防风、当归、天麻、天南星、川芎等,主要治疗痹证、中风、痛症、疮疡病类、头痛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虚寒证、风寒湿证、痰瘀互结证、寒凝气滞证等。草乌最常配伍祛风湿、祛痰、活血化瘀、息风止痉、补虚、温里等药物,如羌活、半夏、乳香、天麻、甘草、干姜等,主要治疗疮疡病类、痹证、痛症、骨伤科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风寒湿证、热毒证、风寒冷毒证等。结论:1.乌头毒效一体,其祛风逐寒、温经止痛之效与辛烈温燥之毒,皆源于其味之辛、性之热。2.川乌、草乌二者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逐寒,通痹止痛,其主要中毒机制为倾损中和、泄人真元、燥热耗阴、损伤胎元,草乌的药力更强、毒性更大,川乌毒性稍缓、兼有温补之功。3.古代乌头多以炮制品入药。川乌、草乌多配伍辛、温,归肝经、脾经的药物。4.性味既是乌头毒、效之源,亦是影响毒效发挥的关键。合理调整乌头剂量,可控毒减毒,结合给药途径、剂型、主治病证、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施药,是保证乌头临床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
蒋琴[4](2020)在《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临床疗效,验证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安全有效;观察复方洗剂一号对急性湿疹皮损表面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阐述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观察部分:收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口服依巴斯汀片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复方洗剂一号治疗,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疗程7天,观察记录临床症状、湿疹的皮损面积和严重度、瘙痒程度改善情况、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实验部分:观察复方洗剂一号对湿疹皮损表面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实验,进一步阐述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经7天治疗后,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洗剂一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与红霉素相当,MIC值为0.25。表明复方洗剂一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复方洗剂一号是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方法,疗效肯定。对湿疹皮损面积和严重度、瘙痒症状、湿热浸淫证候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复方洗剂一号对急性湿疹皮损表面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是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之一。
赵霞[5](2020)在《硫黄及其制剂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硫黄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硫黄主产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硫黄具有缓泻、溶解角质、抗炎、抗菌、杀虫、镇咳、祛痰等作用。目前市场上硫黄来源混乱,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基源的硫黄外,还有利用煤、天然气等进行工业回收所制得的硫黄。此外,产地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硫黄质量参差不齐,其所含无机元素种类和含量不同,增加了硫黄及其制剂在生产应用时的不可控性。再者,硫黄含少许砷、砷盐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可导致慢性中毒。冰黄肤乐软膏常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等皮肤性炎症,组方中含有硫黄,且占比较大。《中国药典》硫黄项下仅规定了性状、鉴别、硫含量测定项目;冰黄肤乐软膏项下关于硫黄仅规定了鉴别项目。因此为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硫黄及其含硫制剂冰黄肤乐软膏,保证产品的质量可控和安全用药,本课题拟利用XRD衍射指纹图谱分析和硫黄无机元素含量测定结合指纹图谱分析建立硫黄的质量评价方法。拟通过HPLC法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硫黄含量、ICP-MS法测定无机元素含量为完善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1.硫黄定性研究:以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和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XRD)物相检索,对硫黄进行鉴别。采用XRD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分析方法,进行硫黄一致性评价。2.硫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采用中和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硫黄中主成分硫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无机元素的含量。根据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评价分析方法对硫黄进行综合质量评价。3.冰黄肤乐软膏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鉴定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姜黄;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鉴定冰片、薄荷脑;采用燃烧法鉴定硫黄,评价不同厂家的硫黄质量。4.冰黄肤乐软膏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硫黄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采用ICP-MS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合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种分析方法,从无机元素的层面建立冰黄肤乐软膏质量评价方法,完善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为其他含硫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5.安全性评价:采用Franz扩散仪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采用ICP-MS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HGAFS)、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LC-AFS)测定硫黄软膏及冰黄肤乐软膏样品和透皮接收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及As(Ⅲ)、As(V)形态砷的含量,计算重金属透皮率,结合硫黄及含硫制剂中的重金属,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与理化鉴别和显微鉴别相比,性状鉴别不仅能够鉴别硫黄,还可以区分天然硫黄和人工硫黄。XRD指纹图谱物相检索结果显示硫黄的主要成分为硫,结构为S或S8。建立了 47批不同产地硫黄的XRD衍射指纹图谱,确定22个共有峰,以平均数指纹图谱为参照,通过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度对硫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65.96%的硫黄药材相似度均在0.990以上。2.硫黄化学成分测定,中和滴定法测定硫含量,结果显示47批硫黄的不合格率为40.4%。HPLC法测定硫含量,结果显示硫黄的不合格率为74.5%。HPLC法测定硫含量操作简便,精密度高,优于中和滴定法,因此推荐HPLC法测定硫含量。通过ICP-MS建立了硫黄中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 47批硫黄的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一步筛选出10种共有无机元素,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种方法对47批硫黄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并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结果显示P、As、Ca等元素含量均值高于100μg/g,Zn、Na等元素含量均高于10μg/g,其余元素含量低于10 μg/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3种分析方法结果一致,可将硫黄分为天然硫黄和人工硫黄,部分样品交错可能是由于产地和加工方式不同。根据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建议限量标准为:Cu 5 mg/kg、As 5 mg/kg、Cd 0.3 mg/kg、Hg 0.2 mg/kg、Pb 10 mg/kg。3.冰黄肤乐软膏定性结果显示:以燃烧法鉴别硫黄,28批样品中有20批(西藏产14批、自制6批)有SO2刺激性气味。采用GC鉴别冰片和薄荷脑成分,有20批(西藏产14批、自制6批)样品均在相同的保留时间出峰。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28批样品中有20批(西藏产14批、自制6批)在相应的位置上有对应的斑点。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姜黄,28批样品中有8批(西藏产2批、自制6批)在相应的位置上有对应的斑点。造成姜黄素未检出的原因可能是姜黄素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产后放置时间长,不易检出,建议避光保存冰黄肤乐软膏,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的冰黄肤乐软膏样品保存时间不宜过长,有待进一步研究。市面上各地生产的冰黄(磺)肤乐软膏较多,西藏厂家生产的软膏成分与《中国药典》规定的一致。4.通过HPLC法,建立了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硫黄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了 23批冰黄肤乐软膏的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有6批未检出大黄和硫黄成分,其余17批大黄酸含量在0.089-0.37 mg/g之间,大黄素含量在0.064-0.256 mg/g之间,大黄素甲醚含量在0.052-0.127 mg/g之间,大黄酚含量在0.167-0.409 mg/g之间,硫黄含量在17.11~21.03 mg/g之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实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5.通过ICP-MS法,建立了冰黄肤乐软膏及原药材中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 23批冰黄肤乐软膏的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一步筛选出21种共有无机元素,利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3批冰黄肤乐软膏进行质量评价,并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结果显示K、P、Ca等元素含量均值均高于100 μg/g,Na、Mg、Fe含量均值均高于10 μg/g,其余元素含量均值均低于10 μg/g,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3种分析方法结果一致,可区分不同厂家的冰黄肤乐软膏。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5.0和Origin 8.5分析冰黄肤乐软膏无机元素与原药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g、Al、Cr主要来源于黄芩,P、K、Cu、Cd、Pb主要来源于姜黄,Ca主要来源于大黄,As、Hg主要来源于硫黄,大黄素类成分总量逐步回归方程为Y=4.429Mg+83.777Ba-2.258,硫黄含量逐步回归方程为 Y=1 23.241 Mg+2442.877Sr+73511.616As-141.970。6.采用ICP-MS、LC-AFS检测透皮接收液及软膏中的重金属元素和无机砷,结果显示冰黄肤乐软膏和硫黄软膏的透皮接收液中全部未检测出重金属元素及无机砷,重金属元素及无机砷的透过率为0。因此硫黄软膏和冰黄肤乐软膏作为皮肤外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本实验通过硫黄的性状鉴别、XRD衍射指纹图谱、主成分硫及无机元素含量测定等研究内容,建立硫黄的质量评价方法,制定重金属限量标准。通过冰黄肤乐软膏中无机元素指纹图谱、重金属体外透皮实验、硫黄的含量测定等研究内容,为提高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6](2020)在《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理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学和泰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黄疸病本质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加强泰国与中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通过对中医、泰医古今文献的整理研究,分析了黄疸病的病名、分类、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认为中医和泰医在医学体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来自于中、泰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但在对黄疸病诊治的认识和方法方面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泰医在诊断学上有唯物性的一面,在整体观和恒动观的运用上相似于中医,只是在细节上有差异。中医学与泰医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和佛教的关系处理不同,泰医与宗教或者巫术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它们存在的这种紧密联系并不缺少合理性,可将之视作泰医学的一大特色。两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在文化上有着本质区别,虽然中医、泰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交流沟通甚至融合,但是在知识的攫取和追溯方面,泰医主要是将佛教的诸多理论融于医学,最终构建成当前的泰医理论,而中医主要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特色的体系。由此可见,两者虽然在宏观上有着相似之处,但在医学认知以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在表达和内容的呈现上也有着本质区别。在文献数据挖掘处理方面,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与收集,主要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典》第5版已出版的泰医药着作中的相关信息,选择泰医各种古籍、医论、泰医经书、泰医本科规范教育教材等书籍。以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主库,对1999年至2019年来中医、泰医治疗黄疸的文献进行分析,在检索的时候主要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筛选文献,并对需要的文章进行全文下载;搜索顺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搜索“黄疸”一词,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以Excel表格呈现数据,采用Excel表格集中管理最终的搜索结果,倘若数据正确无误,便刘其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在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三个标准进行分类,一是按照证型分类,二是按照治疗原则分类,三是按照方药与剂量的配伍方式分类。结果在1999年至2019年范围内,搜索出42篇与中医黄疸治疗有关的文章,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其在临床中的辨证分型有3122例,通过统计其证型,得到证型19种,使用频数居最多的黄疸证型为肝胆湿热证(20/22.67%),常用的治法分别为清热利湿(31/35.23%)、利胆退黄(10/1.36%)、活血化瘀(8/9.09%)。常用的方剂为茵陈蒿汤加减(18/33.33%),茵陈五苓散(3/3.54%)、龙胆泻肝汤加减(1/1.85%)、消毒利黄汤(1/1.85%)、栀子大黄汤加减(1/1.85%)。涉及710味中药,有44味中药使用的频次在四次以上,有10味中药使用的频率达2.5%,使用频次最多是茵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其次是具有补虚功效的中药,使用频率排在第三位的中药是活血化瘀类型的药物,使用频率排在第四位的中药是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药物归经频率分别是心(36/14.88%)、肝(65/26.86%)、脾(54/22.31%)、胃(52/21.49%)、肾(33/13.64%)。在泰医文献的数据挖掘方面,以“目黄”,“身黄”,“小便黄”,“黄疸”为检索字,检索有关黄疸病的文献27篇(使用频次84次)。收集治疗黄疸病的泰药57味,使用频数最多是假荜拔和肉豆蔻(8/6.35%),泰药的性味以热、辣、涩、苦为主。泰医药物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频繁项集及支持度是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疏果胡椒、假荜拔,肉豆载、假荜拔,肉豆蔻、假荜拔,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学者将研究方向放在传统医学的对比上,研究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本文针对黄疸病的诊治,对比泰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法,总结中、泰医学治疗特色和异同。不仅能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资料,还有助于提升传统医学的研究水平,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一点经验。
时鹏[7](2019)在《192例血热型白疕患者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病房近2年来血热型白疕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地区血热型白疕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经验,以加深对疾病的认知,进而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思路。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病房收治的血热型白疕病患者,对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既往史、发病季节性、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登记列表,并应用统计学工具分析归纳得出相应结论。结果:1.一般情况:总计收治血热型白疕患者数目为192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0例,男女比例为1.4:1,年龄最小16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为50.12±16.16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60余年。2.发病季节:春季70例,夏季40例,秋季27例,冬季55例,发病季节以春季多见。3.诱因:170例未发现明显诱因,有明确诱发因素的有2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9例,外伤2例,注射疫苗1例。4.疾病史:共有108例患者伴有其他疾病,其中97例伴有1种疾病,11例伴有2种及2种以上疾病,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17.1%(33例)、糖尿病11.98%(23例)、心脏系统疾病6.25%(12例)、脂肪肝2.04%(4例),甲状腺疾病1.56%(3例).......5.个人史:有抽烟或喝酒其中1种不良嗜好的有40例,占比20.8%,有抽烟喝酒两种不良嗜好的有36例,占比18.75%。6.家族史:22例患者有明确的家族白疕病病史,占比11.46%,一级亲属12人,二级亲属10人。7.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异常67例,其中RBC下降5例、升高16例,HGB下降5例,WBC升高18例,EOS%升高23例。尿常规异常24例,多为尿糖异常,细菌感染2例,尿蛋白异常5例。血生化:肝功能异常62例,排除病毒性肝炎后,谷丙转氨酶(ALT)和/或谷草转氨酶(AST)增高的27例。免疫功能异常121例(IgA、IgG、IgM至少有一项异常。8.治疗结果:治愈:0例,显效:59例,有效:13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1.本组研究病例中男性更易罹患白疕,病程为慢性,好发于春季。2本组研究中病例中,有明确诱发因素的病例中,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原因。3本组研究病例中,部分白疕患者合并心脑血管,代谢等疾病。4本组研究病例中,治疗血热型白疕首方中单味用药使用频次前10位依次甘草、生地、赤芍、牡丹皮、水牛角、白花蛇舌草、玄参、麦冬、土茯苓、白鲜皮。5.本组研究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白疕,总有效率100%。
李璐瑒[8](2019)在《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治疗疮疡的药效学、安全性和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制药水平落后,药品供给有限,医疗机构制剂是对市售药品的有效补充,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亦是如此,并且很能够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作为在北京中医医院使用数十年的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系根据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赵炳南的验方研制而来,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疮疡肿毒之热毒蕴结证,使用广泛,疗效确切。近年来,相关政策对医疗机构制剂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对于像芙蓉软膏这类临床应用历史较长、疗效深受认可、但缺少基础研究资料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研究,包括从组方理论到药效学、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从而为其在临床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依据,这既是对传统中药制剂的传承和发扬,也符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进行组方分析和药效学、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的研究,为其在临床安全有效的应用提供依据,并形成关于该制剂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基础研究资料,从而进行更深一步的药学机理研究。研究方法1.以“芙蓉”为名的外治方剂统计分析:通过中医e百、药智数据(yaoZH)、中医世家等中医药古籍搜索引擎或数据库检索“芙蓉膏”、“芙蓉散”信息的古代文献,以其公开出版物的原始文献为准查询核对原文后,对结果进行筛选、汇总归类后,进行药味种类、用药频次等信息的统计分析;在药智数据(yaoZH)、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全文检索“芙蓉膏”、“芙蓉散”、“芙蓉软膏”等信息的现代文献,汇总并考证本研究芙蓉软膏处方组成和制剂标准,并对结果中其他以“芙蓉”命名的外治法方剂进行筛选、汇总归类后,进行药味种类、用药频次、功效主治等信息的统计分析。2.药效学研究:通过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两个经典抗炎药理试验,观察芙蓉软膏的抗炎消肿作用,通过大鼠模拟疮疡试验观察芙蓉软膏对治疗红肿热痛的阳性疮疡症状的作用。耳肿胀试验以扶他林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为对照药,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黄凡士林基质),阳性药对照组(扶他林7.50g/kg)、芙蓉软膏高剂量组(2.80g生药/kg组),芙蓉软膏中剂量组(1.40g生药/kg组),芙蓉软膏低剂量组(0.70g生药/kg组)。肉芽肿增生试验以扶他林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为对照药,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黄凡士林基质),阳性药对照组(扶他林5.00g/kg)、芙蓉软膏高剂量组(1.12g生药/kg组,芙蓉软膏中剂量组(0.56g生药/kg组),芙蓉软膏低剂量组(0.28g生药/kg组)。模拟大鼠疮疡试验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百多邦组5.00g/kg、芙蓉软膏组0.70g生药/kg。除空白组外,用刀片在大鼠背部脱毛区划“十”字切口,致其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的阳性疮疡症状,观察并记录大鼠生理、行为特征,创面形态及死亡情况,具体包括体重、进食情况、毛色、活动情况、疮疡处组织情况、伤口愈合率、愈合时间、体表温度等,并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4、7d进行血常规的测定。3.安全性试验:选用家兔,将芙蓉膏3g、、2g、、1g及赋形剂(凡士林)分别涂抹于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观察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反应情况。选用豚鼠,脱毛后涂抹药物,用2,4-二硝基氯代苯丙酮液作为阳性对照,观察药物对动物的皮肤过敏反应。选用家兔,将芙蓉膏涂抹于脱毛后的完整皮肤,一日2次,芙蓉膏高、低剂量组累计给药剂量分别为8g/kg、、4g/kg即1.6g生药/kg、0.8g生药/kg,分别相当临床拟用量(0.0166g生药/kg)的96倍、48倍,观察给药后短期内对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并连续观察14d。4.临床疗效观察:中医疮疡概念广泛,本部分研究选取一类特定疮疡疾病——疖,对应西医诊断为毛囊炎,用Excel软件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字,将60例明确诊断为毛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芙蓉膏治疗,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应用SPSS软件对病例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以“芙蓉”为名的外治法方剂用药规律及功效主治统计分析:古今以“芙蓉”命名的外治方剂众多,大多因含有木芙蓉而得名。木芙蓉的药用部位以叶为主,与本研究中芙蓉软膏使用木芙蓉叶一致。古代文献中的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方剂与本研究中的芙蓉软膏组方配伍无一致之处;现代文献收载的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方剂中,本研究中芙蓉软膏的成分木芙蓉、大黄、冰片、黄柏、黄芩、黄连、泽兰使用频率较高,排名前6位(其中两味并列第6位)。对现代文献中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方剂所有功效进行统计,发现“清热”、“止痛”(其中一方为镇痛)、“消肿”(其中一方为退肿)、“解毒”出现频率较高,排名前四位,与本研究中芙蓉软膏的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一致,在方剂主治方面,亦与本研究中芙蓉软膏的主治“疮疡肿毒之热毒蕴结证”基本一致。2.药效学研究结果:模型组小鼠左耳涂抹二甲苯后,耳片明显肿胀,与模型组比较,扶他林组小鼠耳片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芙蓉软膏0.70g生药/kg、1.40g生药/kg组小鼠耳片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大鼠植入青霉素G药敏纸片7d,肉芽组织增重。与模型组比较,扶他林组大鼠肉芽重量明显降低(P<0.05),芙蓉软膏0.56g生药/kg组大鼠肉芽肿明显降低(P<0.05)。模拟大鼠疮疡试验中,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大鼠体温均明显升高,芙蓉软膏组大鼠的进食量增加,符合中医阳证疮疡的证候学特征。与模型组比较,芙蓉软膏组和百多邦组给药3~7d,大鼠疮疡分值明显降低,两组疮疡愈合动物数明显多于模型组,疮面愈合率也相应提高。在血液学指标分析方面,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百多邦组和芙蓉软膏组WBC、MCH均显着降低,芙蓉软膏组Hgb显着升高。3.安全性试验结果:芙蓉膏各剂量组及赋形剂组经家兔完整皮肤多次性涂抹给药,去除药物及赋形剂1h、24h、48h、72h后,皮肤刺激强度均为无刺激性;芙蓉膏各剂量组及赋形剂组经家兔破损皮肤多次性涂抹给药,芙蓉膏高、中剂量组去除药物1h、24h后,低剂量组去除药物1h后皮肤刺激强度均为轻度刺激性,芙蓉膏高、中剂量组去除药物48h、72h后,低剂量组去除药物24h、48h、72h后皮肤刺激强度均为无刺激性;去除赋形剂1h、24h、48h、72h后,皮肤刺激强度均为无刺激性。芙蓉膏经多次涂抹给药,对豚鼠有轻度致敏性。家兔经完整皮肤给药后,结果家兔全部存活,饮食正常,体重增加,家兔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均正常,毛发和眼睛无变化,给药局部皮肤无水肿,给药组未见明显皮肤毒性反应。4.临床疗效观察:本研究中百多邦组中治愈者有5人(15.2%),显效者有11人(33.3%),有效者有16人(48.5%),无效者有1人(3.0%),芙蓉膏组中治愈者有7人(25.9%),显效者有11人(40.7%),有效者有7人(25.9%),无效者有2人(7.4%),两组在治疗前后疗效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疗效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本研究的两种药物对毛囊炎的治疗效果无差异。结论1.以木芙蓉叶为主药的制剂或成方在中医外治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本研究中的芙蓉软膏并非由古方化裁演变而来,而是与现代多数以“芙蓉”命名的方剂用药品种和功效主治较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研究中的芙蓉软膏组方合理,功效主治明确。2.芙蓉软膏具有抗炎消肿和抑制急性炎症反应的作用。3.芙蓉软膏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说明其比较适用于阳性肿疡。局部有皮肤破溃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芙蓉软膏多次涂抹给药有轻度致敏性,说明对本品过敏者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5.芙蓉软膏经完整皮肤给药后无明显皮肤毒性反应。6.芙蓉软膏外用治疗毛囊炎,疗效可靠,体现传统中药外治疗法的效果。
段宝忠[9](2017)在《傣药资源品种整理与分子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傣药是我国四大民族药之一,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自然、历史条件以及历代傣医药本草文献记载不详等影响,傣药材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傣药的品种不清和使用混乱。为了澄清傣药资源的品种情况,建立傣药材鉴定体系,为推进傣药材的产业化进程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民族植物学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傣药材开展了系统整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库构建和DNA条形码技术,建立了傣药材DNA条形码数据库;并探索了DNA条形码技术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以及二者结合在傣药材鉴定和市场监管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前人近40年的研究成果,引用专着35本,期刊文献143篇,采用专业数据库查询验证,共收集到傣医学药物信息8590条。去除无拉丁名或拉丁名无法确认的药材信息97条,获得傣药材有效信息8493条。将上述物种拉丁名进行同异名处理后,以接受名(Accept name)作为唯一字段,对目前傣医学记载使用的1654种药物从从植/动/矿物名、傣文名、科、药材名、部位、拉丁名、功能主治、文献来源、标准收载等进行修订,编制了傣族药物资源编目信息集。2.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傣药材资源种类、传统利用特点、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1傣医学使用的药物种类丰富,目前已记载的使用的药物共有1654种,其中植物药1491种,分属于191科,836属,包括地衣类2科2属4种,真菌类7科9属9种,苔藓类1科1属1种,藻类2科2属2种,蕨类植物19科26属42种,裸子植物7科7属13种,被子植物153科789属1420种;动物药141种,分属于90科123属;矿物药22种。在傣医使用1491种傣药植物中,为我国特有分布的药用植物有159种,分属于70科133属;被列入濒危珍稀名录保护的有152种,分属62科133属;动物药中,列入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种数有68种,占动物类傣药总数的48.22%。2.2从使用特点来看,傣族植物药的药用部位以根及根茎类入药频次最高,其次为全草类和叶类。主治疾病方面,植物药中主治疾病最多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其次分别是针对各种体征、损伤、循环系统、皮肤、呼吸以及泌尿系统等疾病;动物药则以皮肤、体征和循环系统疾病为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传染病;矿物药主要为皮肤和循环系统疾病。从使用方法来看,植物药以汤剂用法最多,其次是各种贴剂(外敷或外搽);动物药多以粉剂形式使用,其次是贴剂;矿物药则多为外用,以贴剂(涂抹敷患处)方式为主。2.3傣药材质量标准整理结果表明,目前共有785个傣药材被各级标准收载,占傣药材总数的47.46%,其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药材品种有327个。以豆科和大戟科为例,从药材名称、品种和基原、部位、功效、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分析表明,目前傣药材的“品种-名称-基原”不规范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其药用部位和功效表述上仍有待规范;傣药材的质量标准极不完善,阻碍了傣药的产业化进程。应进一步加强傣药的本草考证、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并结合现代药物研究技术开展系统研究,推动傣药材的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工作。3.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傣药材的基原植物总DNA,通过PCR扩增其ITS2序列或psb A-trn H序列并双向测序。应用Codon Code Aligner 5.1.5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去除低质量序列及引物区,获得傣药材ITS2序列或psb A-trn H序列,建立了300种常见傣药材的DNA标准序列;在此基础上,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和数据库技术,结合分析Gen Bank序列,采用BLAST分析防错、系统树分析防错等方法核验序列的可靠性,建立了傣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该库由样品数据库、序列数据库组成,包含1000余种傣药材和大量混伪品及密切相关物种。4.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哈宾蒿”、“芽杆庄”、“芽灵捂”、“贺帕举雷”4种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在傣药材鉴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NA条形码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可有效用于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其操作易于流程化,标准化,为傣药的临床用药安全和市场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4.1基于大青属(Clerodendrum)12种植物共48份样品和Gen Bank下载序列,构建大青属ITS2和psb A-trn H条形码数据库。应用该数据库对27份购自市场的“哈宾蒿”药材及饮片进行鉴定,结果表明,ITS2序列种间最小变异大于种内最大变异,而psb A-trn H序列种间最小变异则小于种内最大变异。因此,ITS2序列作为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哈宾蒿”药材及其混伪品。市场药材调查研究表明,市售哈宾蒿基原物种来源复杂,27份药材中仅有一份为C.japonicum(Thunb.)Sweet,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能对流通市场进行有效监管。4.2基于重楼属(Paris)及其易混品9种植物共30份实验样本,构建“芽杆庄”及其易混品的高分辨熔解曲线鉴别模型。应用该模型对10份购自市场的“芽杆庄”药材进行鉴定,全部药材能够归属到相应的物种类群,进一步的DNA测序比对结果与高分辨熔解曲线分型一致,表明高分辨熔解曲线用于药材市场流通监管是可行的。4.3基于耳草属Hedyotis 16个物种共70条ITS2序列构建“芽灵捂”(H.diffusa Willd.)及近缘物种DNA条形码数据库,结果表明基于ITS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以及比对法和最小距离法均能够明显区分耳草属16个物种。应用该数据库对市场收集的15份“芽灵捂”药材进行鉴定,比对结果显示7份药材与白花蛇舌草相似度最高,聚为一支,3份药材与纤花耳草具有高度相似性,聚为一支,余者为其他物种。而后根据DNA条形码研究结果,选择已知基原的“芽灵捂”(H.diffusa Willd.)及其混伪品,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对其进行鉴别,结果显示高分辨熔解曲线能有效鉴别“芽灵捂”(H.diffusa Willd.)及其混伪品。4.4基于ITS2序列,对42份收集于市场的贺帕举雷(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rucz.)Schischk.)药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份药材与防风相似度最高,15份与竹叶防风相似度最高,5份与杏叶防风相似度最高,8份与华山前胡相似度最高,1份与葛缕子相似度最高,1份与白花前胡相似度最高。基于ITS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NJ树以及比对法(BLASTl)和最小距离法(Nearest distance)均能够明显区分上述六个物种。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对4种已知基原的“贺帕举雷”及其混伪品药材进行鉴别,结果显示高分辨熔解曲线能有效鉴别“贺帕举雷”及其混伪品。本研究表明市售贺帕举雷(S.divaricata(Trucz.)Schischk.)药材基原物种来源复杂,应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法能够对药材流通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地对傣药材资源品种进行了整理,首次澄清了傣药材的资源品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傣药材DNA条形码数据库,并建立了300种常用傣药材DNA标准序列。同时将DNA条形码以及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成功的用于几种常见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为其他民族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提供了参考。本研究对傣药材的鉴定、临床用药安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濒危物种保护均有重要意义。
石琳[10](2017)在《《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背景中药药物警戒理论是指导中药安全用药的原则和规范。近20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药物警戒的内涵和理论体系被逐渐梳理凝练。与西方药物警戒思想相比中药药物警戒具有鲜明的特点。中药药物警戒思想源于历代中医药学家临床实践和用药经验的总结,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传,具有丰富的中医药理论底蕴,承袭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中药临床使用的全过程。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广泛存在于大量中医古代文献之中,因此中药药物警戒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挖掘。二、研究目的《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大成的本草着作。它全面总结了 16世纪以前我国中药学成就,对中药理论以及药物的来源鉴别、采集炮制、功效主治、临床应用和禁忌等内容进行了完备、详尽而准确的记载。《本草纲目》中保存了大量明代以前的中医药文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截至目前国内外对《本草纲目》的研究包罗万象,十分丰富,但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因而研究《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具有创新性并必将对中药药物警戒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本草纲目>(金陵本)新校注》作为研究版本。从识毒、防毒、用毒、解毒的角度研究了《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整理获得了大量关于中药药物警戒的文献资料,并构建形成了《本草纲目》完整的药物警戒思想体系。本研究用到了 4种研究方法。第一个是文献综述法,从“本草纲目”、“数据挖掘”和“中药药物警戒”3个角度进行研究现状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万余篇,进一步明确了立项依据,选定了研究方法。第二个是传统文献法,历时8个多月,对《本草纲目》190余万字文献内容进分类整理,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方面归纳出其药物警戒思想体系。第三个是数据挖掘法,选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法对药物的性、味、毒性、禁忌反恶关系等进行分析,找寻内在联系和规律。第四个是内容分析法,将原本用于情报分析的方法用于中医药古代文献研究,对5000余条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定量分析李时珍对《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贡献,探索《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源流。四、研究结果1、全面展现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内涵。在识毒方面,重视药物的毒性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防毒警戒方面,《本草纲目》极其重视药物的种源和真伪鉴别,全书所载药物的84%均详细记录了药物出产、形状和采收;丰富了药物炮制的方法和理论,强调通过炮制加工实现药物的减毒增效;注重不良反应记录,《本草纲目》记载了大量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其中很多还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救方法。《本草纲目》用毒警戒思想内容丰富,蕴含在大量方药使用记录之中,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配伍和饮食禁忌,提倡理性用毒中病即止,重视煎煮法和剂型的选择,强调因人制宜和遵循四时用药法则。《本草纲目》记载的大量中毒解救的方法是解毒警戒思想的直接体现,《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概念,并从振奋脾胃之气的角度阐释药物解毒作用。2、从防毒、用毒角度阐释药物警戒内涵,提出对临床安全用药的指导。本研究重点对有关药物防毒警戒和用毒警戒的内容进行阐释,全面梳理了《本草纲目》中药物的来源与辨伪、产地与采收、加工与炮制、妊娠禁忌及解毒等内容,并按照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的定义筛选分析书中所载不良反应记录。总结形成了《本草纲目》集解信息统计分析表、修治统计分析表、修治信息内容表、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表、妊娠禁忌药物一览表、解毒药物一览表,以期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发现《本草纲目》对药性认识的特点:认为药性的核心要素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归经和升降浮沉不属于药物本身的属性,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发生改变。因此,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了药物性味与药物毒性,以及性味与药物之间产生禁、忌、反、恶等负向性作用的关联性,并得出:辛味与毒性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苦寒的药物容易与其它药物产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有毒无毒与是否容易和其它药物发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之间没有相关性的三条规律。这一结果在临床药物配伍使用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探讨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源流。《本草纲目》是一部集明代之前本草成就之大成的着作。收录了自陶弘景以下至李时珍时期一千多种文献资料,与李时珍一生医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升华相结合,共同成就了这部蜚声海内外几百年而依旧熠熠生辉的恢弘巨着。由此可知,《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不仅源于一世、一家,这里既有对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又有李时珍的发挥。本研从药物种类、药学理论和炮制方法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李时珍对历代医家思想的继承,并运用现代文献学内容分析法的方法对《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他对药物警戒思想的发挥。五、研究结论《本草纲目》是我国中医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的本草着作,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中药学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十六世纪的“百科全书”。自其诞生的420多年以来,为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并加以研究,但是关于它的研究更多是集中在对其所载药物功效主治等本身的认识。通过本研究我们认识到,《本草纲目》之中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并对中药的临床安全使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了传统文献学方法、内容分析法和现代统计学数据挖掘技术,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维度建立药物警戒相关信息数据库,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进行文献研究,总结出《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体系,归纳具体警戒内容,探讨其思想源流,为中药药物警戒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为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藤黄在皮肤病外治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藤黄在皮肤病外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明清医家治疗银屑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治疗的记载 |
1 历代医家对银屑病的命名 |
1.1 先秦两汉时期 |
1.2 魏晋隋唐时期 |
1.3 宋金元时期 |
1.4 明清时期 |
1.5 近现代时期 |
2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2.1 先秦两汉时期 |
2.2 魏晋隋唐时期 |
2.3 宋金元时期 |
2.4 明清时期 |
2.5 近现代时期 |
3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
3.1 内治法 |
3.2 外治法 |
参考文献 |
明清医家治疗银屑病用药经验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数据收集 |
2.3 文献筛选 |
2.4 数据录入及规范化处理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明清医家对银屑病病因认识 |
3.2 明清医家治疗银屑病内服、外用处方频数统计 |
3.3 明清医家治疗银屑病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4 讨论 |
4.1 明清医家对于银屑病病因病机分析 |
4.2 明清医家对于银屑病治疗处方分析 |
4.3 明清医家对于银屑病遣方用药特点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重苋汤湿敷治疗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重苋汤湿敷治疗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的脱落与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注意事项 |
2.4 观察指标 |
2.5 不良反应 |
3 统计分析 |
4 统计结果分析 |
4.1 患者完成情况 |
4.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
4.3 治疗组、对照组疗效的对比 |
讨论 |
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 病因病机分析 |
3 中医方药和治疗方法分析 |
3.1 方药分析 |
3.2 湿敷法分析 |
4 基础治疗用药分析 |
4.1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选择依据 |
4.2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选择依据 |
4.3 用药顺序选择依据 |
5 疗效分析 |
6 Visia皮肤测试仪 |
7 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的难点 |
8 生活质量 |
9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随机数字表 |
附表二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证)临床观察表 |
附表三 |
综述中医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乌头相关文献研究 |
一、乌头名称衍变及川乌、草乌分化考辨 |
二、乌头产地及基原考证 |
(一) 产地考证 |
(二) 基原考证 |
三、乌头之毒 |
(一) 毒性源流 |
(二) 中毒机制 |
(三) 中毒表现 |
(四) 中毒解救 |
(五) 使用禁忌 |
(六) 配伍禁忌 |
(七) 炮制减毒 |
(八) 配伍减毒 |
四、乌头性效 |
(一) 性味归经 |
(二) 功效主治 |
(三) 性效特点 |
五、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 |
(一) 药材品质 |
(二) 用量 |
(三) 用法 |
(四) 剂型 |
(五) 配伍 |
(六) 煎煮时间 |
(七) 病证 |
第二部分 乌头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 数据库选择标准 |
(二) 乌头方信息数据库构建 |
三、研究方法 |
(一) 数据挖掘技术 |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
(三) 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 历代含乌头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
(二) 给药途径分析 |
(三) 炮制分析 |
(四) 剂型分析 |
(五) 其它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
(六) 量效关系研究 |
(七) 乌头方配伍规律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乌头毒效的辩证关系 |
(一) 毒效一体 |
(二) 毒效两面性 |
二、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 炮制 |
(二) 剂型 |
(三) 单复方及是否含酒 |
(四) 用量 |
(五) 给药途径 |
(六) 配伍方法 |
三、乌头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
(一) 痹证 |
(二) 痛症 |
(三) 寒痛证 |
(四) 风寒湿证 |
(五) 中风病 |
(六) 疮疡病类 |
(七) 虚寒证 |
(八) 热毒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4)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流行病学的研究 |
1.3 病因的认识 |
1.4 治疗方法 |
2 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
2.1 病名的认识 |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临床表现的认识 |
2.4 治法的认识 |
2.5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2.6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2.2.6 脱落/终止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病例分组 |
3.2 治疗方法 |
3.3 注意事项 |
3.4 疗效观察指标 |
3.5 疗效判定标准 |
3.6 不良反应观察 |
4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2.1 实验菌种 |
2.2 药物及试剂 |
2.3 主要仪器及材料 |
3 培养基的制备 |
3.1 平板培养基制备 |
3.2 不同浓度含药试管培养基的制备 |
4 受试菌的转种活化 |
5 菌种鉴定 |
6 菌悬液的制备 |
7 复方洗剂一号抑菌实验研究 |
7.1 牛津杯法 |
7.2 含药试管稀释法 |
8 抑菌效果判定 |
8.1 牛津杯法抑菌效果的判定 |
8.2 含药试管稀释法抑菌效果的判定 |
9 研究结果 |
9.1 牛津杯法的抑菌结果 |
9.2 含药试管稀释法的抑菌结果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湿疹疾病的现状 |
1.2 湿疹的诱因 |
2 中药制剂外用的作用 |
3 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中医机理探讨 |
4 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现代机理探讨 |
5 关于临床观察部分的讨论 |
5.1 对湿疹评分方法的认识 |
5.2 EASI积分方面比较 |
5.3 对于减轻瘙痒方面比较 |
5.4 两组中医证候结果分析 |
5.5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6 关于实验观察部分的讨论 |
6.1 关于中药的MIC值 |
6.2 关于药敏方法的选择 |
6.3 微生物与湿疹的关系与实验菌种选择 |
6.4 实验结果的讨论 |
7.关于基础药敏试验和临床观察的情况的几点思考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西医治疗急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硫黄及其制剂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1 硫黄的来源考察与文献记载 |
2 硫黄的药理作用 |
3 国内外硫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
4 矿物药研究方法概述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硫黄药材定性研究 |
第一节 硫黄性状鉴别和燃烧法化学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节 硫黄显微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三节 硫黄XRD衍射指纹图谱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章 硫黄的无机元素分析 |
第一节 主成分硫含量测定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节 硫黄无机元素全扫半定量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三节 硫黄中21种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及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硫黄炮制工艺对硫黄质量的影响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冰黄肤乐软膏主要成分定性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冰黄肤乐软膏中成分含量测定 |
第一节 HPLC法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和硫黄化学成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节 冰黄肤乐软膏中24种无机元素含量测定及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六章 冰黄肤乐软膏及硫黄软膏重金属元素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黄疸病的中医研究 |
1. 中医对黄疸病的认识 |
1.1 病名之源 |
1.2 分类 |
1.3 黄疸病的病因病机 |
2. 中医对黄疸病的治疗 |
2.1 内科治疗的论述 |
2.2 外治法 |
2.3 针灸 |
第二章 黄疸病的泰医研究 |
1 泰医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 泰医的病因病机 |
1.2 泰医诊断方法 |
1.3 治疗原则 |
1.4 用药理论 |
2 泰医对黄疸的认识 |
2.1 泰医对黄疸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辨证分析 |
2.3 泰医对黄痕病的治疗 |
3 病案举例 |
第三章 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 |
1. 黄疸的病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析 |
4. 治则治法 |
5. 中、泰医学有关黄疸文献的数据挖掘 |
5.1 中医的用药 |
5.2 泰医的用药 |
5.3 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1 研究中的不足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192例血热型白疕患者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治疗疮疡的药效学、安全性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疮疡概述及疮疡外治法相关研究进展 |
1. 历代对疮疡的认识及病名考证 |
2. 疮疡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
3. 疮疡外治法的理、法、方、药 |
4. 芙蓉软膏组方中的药物治疗疮疡的相关研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芙蓉软膏相关研究进展 |
1. 芙蓉软膏概述 |
2. 芙蓉软膏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
3. 芙蓉软膏组方药味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古今以“芙蓉”为名的外治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
1. 本研究芙蓉软膏处方组成、制剂标准及药味品种考证 |
2. 古代文献中的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法方剂统计分析 |
3. 现代文献中的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法方剂统计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芙蓉软膏治疗疮疡的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
试验一 芙蓉软膏抗炎消肿的药效学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抗炎消肿试验 |
2.1 耳肿胀试验 |
2.2 肉芽肿增生试验 |
3. 结果讨论 |
试验二 芙蓉软膏对大鼠疮疡模型影响的药效学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模拟大鼠疮疡试验 |
3. 结果讨论 |
试验三 芙蓉软膏安全性试验 |
1. 研究背景 |
2. 皮肤刺激试验 |
3. 皮肤过敏试验 |
4. 急性毒性试验 |
5.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芙蓉软膏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背景 |
2.研究内容:芙蓉裔治疗毛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3.研究方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4. 研究结果 |
5.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傣药资源品种整理与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傣药品种整理研究现状 |
1.2.2 傣药材的鉴定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傣族药物资源信息数据集研究 |
1 引言 |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文献资料的筛选 |
2.3 编目数据的录入 |
2.4 传统利用信息的规范化处理 |
2.4.1 动植物、矿物名录的验证与修订 |
2.4.2 传统利用信息的整合 |
2.4.3 药材傣文名的修订 |
3 数据样本描述 |
4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
第二章 中国傣药资源品种整理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采集方法 |
1.2 底层数据库来源 |
1.2.1 药材资源科、属及名称底层数据库 |
1.2.2 濒危物种底层数据库 |
1.2.3 中国特有种底层数据库 |
1.2.4 药材质量标准底层数据库 |
1.2.5 主治疾病底层数据库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傣药学本草着作现状 |
2.2 傣药资源的种类 |
2.2.1 傣药植物资源 |
2.2.2 傣药动物资源 |
2.2.3 傣药矿物资源 |
2.3 傣药资源传统利用特点 |
2.3.1 傣医植物药的药用部位 |
2.3.2 傣药的主治疾病 |
2.3.3 傣药的使用方法 |
2.4 傣药材的质量标准 |
2.4.1 傣医植物药质量标准 |
2.4.2 傣医动物药质量标准 |
2.4.3 傣医矿物药质量标准 |
2.5 傣医学药用植物品种整理与标准分析研究实例 |
2.5.1 豆科傣药品种整理与标准分析研究 |
2.5.2 大戟科傣药品种整理与标准分析研究 |
3 结论 |
3.1 傣药材的品种整理与傣医药的传承发展 |
3.2 傣药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 |
3.3 傣药材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傣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和标准系列 |
1 仪器、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数据库构成 |
2.2 物种鉴定系统 |
2.3 傣药DNA条形码标准序列 |
2.3.1 菩提树 |
2.3.2 玫瑰茄 |
2.3.3 佛肚树 |
2.3.4 马缨丹 |
2.3.5 木豆 |
2.3.6 腊肠树 |
2.3.7 白花蛇舌草 |
2.3.8 大叶千斤拔 |
2.3.9 美登木 |
2.3.10 三对节 |
2.3.11 桢桐 |
2.3.12 南山藤 |
2.3.13 糖胶树 |
2.3.14 古山龙 |
2.3.15 波罗蜜 |
2.3.16 云南斑籽 |
2.3.17 木棉 |
2.3.18 长春花 |
2.3.19 灯油藤 |
2.3.20 臭牡丹 |
2.3.21 地涌金莲 |
2.3.22 叶下珠 |
2.3.23 黄花夹竹桃 |
2.3.24 垂序商陆 |
2.3.25 地胆头 |
2.3.26 马莲鞍 |
2.3.27 铁刀木 |
3 小结 |
第四章 傣药材DNA分子鉴定应用研究实例 |
1 总论 |
1.1 仪器,材料与方法 |
1.1.1 仪器与试剂 |
1.1.2 DNA提取 |
1.1.3 PCR扩增 |
1.1.4 数据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样本材料 |
2.1.2 药材样本 |
2.1.3 仪器,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及分析 |
2.2.1 扩增及测序效率 |
2.2.2 DNA条形码标准数据库的建立 |
2.2.3 种间/种内遗传距离分析 |
2.2.4 DNA条形码序列分析 |
2.2.5 不同序列Barcoding gap检验 |
2.2.6 ITS2的物种识别能力和NJ树 |
2.3.讨论 |
2.3.1 根类药材DNA提取方法改进 |
2.3.2 DNA片段筛选 |
2.3.3 DNA条形码在民族药物学应用的意义 |
2.4 结论 |
3 Bar-HRM技术鉴定“芽杆庄”及其混伪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高分辨熔解曲线模型的建立 |
3.2.2 HRM-PCR测序结果分析 |
3.2.3“芽杆庄”商品药材的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
3.3 结论 |
4 傣药“芽灵捂”及其混伪品DNA分子鉴定研究 |
4.1 材料 |
4.1.1 材料来源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参考数据库建立 |
4.2.2 市场药材DNA条形码鉴定 |
4.2.3 传统熔解曲线分析 |
4.2.4 HRM分析 |
4.3 结论 |
5 基于Bar-HRM技术鉴定“贺帕举雷”及其混伪品 |
5.1 材料 |
5.1.1 材料来源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NJ树聚类分析 |
5.2.2 ITS2序列变异分析 |
5.2.3 传统熔解曲线分析 |
5.2.4 HRM分析 |
5.3 讨论 |
6 小结 |
结语与创新 |
第五章 文献综述 |
1 傣药资源概况 |
1.1 傣药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态环境 |
1.2 傣药资源特色 |
2 傣药材品种整理研究状况 |
2.1 傣药材本草整理现状 |
2.2 傣药种类整理情况 |
2.3 傣药材的基原鉴定与考证研究现状 |
2.4 傣药材标准研究现状 |
2.5 傣药材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3 傣药材鉴定研究现状 |
3.1 傣药材传统鉴定研究现状 |
3.2 傣药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本草纲目》研究情况综述 |
(一) 关于《本草纲目》文献的研究 |
(二) 关于《本草纲目》所反映的李时珍哲学思想的研究 |
(三) 关于《本草纲目》中医药理论的研究 |
(四) 关于《本草纲目》药物的研究 |
(五) 关于《本草纲目》治疗方法的研究 |
(六) 关于《本草纲目》中病证的研究 |
(七) 关于《本草纲目》各部分内容的研究 |
(八) 其它研究 |
二、中药药物警戒研究综述 |
(一) 中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研究 |
(二) 基于中药饮片的药物警戒研究 |
(三) 基于现代中药制剂的药物警戒研究 |
(四) 基于文献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
(五) 基于方法学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
(六) 其它研究 |
三、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综述 |
(一) 中医药数据的特点 |
(二) 数据挖掘 |
(三)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热点 |
文献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一) 版本的选择 |
(二) 识毒、防毒、用毒、解毒研究内容的定义 |
(三) 文献整理和数据库的建立 |
二、药物识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药物药性的认识特点 |
(二) 药物药性信息的数据挖掘 |
三、药物防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重视防毒的缘由 |
(二) 重视药物的种属及鉴别 |
(三) 重视药物的炮制 |
(四) 重视不良反应的记录分析 |
四、药物用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与药物使用安全的相关因素 |
(二) 注重配伍饮食禁忌,提倡理性用毒 |
(三) 重视煎煮法和剂型的选择 |
(四) 因人制宜思想体现 |
(五) 重视四时用药理论 |
五、药物解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中毒解救相关内容 |
(二) 中毒解救机理分析 |
(三) 中毒解救思想的应用 |
第二章 《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源流浅析 |
一、李时珍对历代医家思想的继承 |
(一) 对药物的继承 |
(二) 对医药理论的继承 |
(三) 对药物警戒相关方法的继承 |
二、李时珍对药物警戒思想的发挥 |
(一) 内容分析法简介 |
(二) 李时珍评述内容研究过程 |
(三) 李时珍的药物警戒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集解信息统计分析表 |
二、修治统计分析表 |
三、修治信息内容表 |
四、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表 |
五、妊娠禁忌药物一览表 |
六、解毒药物一览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藤黄在皮肤病外治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明清医家治疗银屑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D]. 胡春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重苋汤湿敷治疗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型)的临床研究[D]. 徐兴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D]. 杜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蒋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硫黄及其制剂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D]. 赵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D].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192例血热型白疕患者回顾性分析[D]. 时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治疗疮疡的药效学、安全性和临床研究[D]. 李璐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9]傣药资源品种整理与分子鉴定[D]. 段宝忠.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11)
- [10]《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D]. 石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