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真一号产品性能说明

威真一号产品性能说明

一、维真一号产品性能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范文龙[1](2021)在《超长线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集成化处理电路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分辨率红外遥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也是空间遥感领域用来探测和识别目标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机构迫切需要同时具有高地面分辨率、高辐射灵敏度和短重访周期的红外遥感仪器,宽视场的红外推扫成像相机成为必然选择。除了要求具有大口径的光学系统外,还需大规模、长线阵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相配合,从而也要有同等规模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电路与之配套,这势必造成系统资源需求庞大,与空间遥感仪器的资源限制形成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研究一款采用超大规模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红外相机为依托,对信息获取与处理电路进行设计开发。采用四运算放大器的裸晶片和周边阻容元件研制了一款具有四路信号调理功能的集成模拟处理芯片LHB760,用来实现常规集成运放调理电路的模拟处理功能,具备针对不同类型D/A转换器的信号输入接口和LPF参数调整端子。通过对其带宽、功耗、噪声和其它电性能的仿真和测试,证明了其在保证常规电路性能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系统资源。结合红外相机的研制目标,论文对LHB760在信息获取与处理电路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LHB760为核心,研制了针对33000像元超长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信息获取电路,对探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了拼接、差分转换、A/D转换等处理。以FPGA为核心,对探测器的工作时序、多路开关选通、探测器供电芯片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电路的数字器件的工作逻辑进行了设计,并将A/D转换后的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数据,经LVDS芯片传输至后端信息处理电路,从而完成探测器数据的采集、转换和传输整个过程。通过外景成像试验,获得了清晰的远景目标图像数据,验证了信息获取与处理电路的性能;在红外定标试验中,对红外相机在各种工作模式下的动态范围、噪声等效温差等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动态范围高端可达324K~415K;在多种不同电路工作状态下的噪声等效温差优于50mK,均能满足研制目标,也进一步验证了信息获取与处理电路设计的合理性。

周博[2](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张丽[3](2014)在《印楝内生放线菌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采自泰国的印楝叶片和果实为样品分离内生放线菌,获得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具有高效抑制活性的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采用一系列分类鉴定手段初步明确了YL-2菌株分类地位;继而对YL-2菌株进行液态发酵条件优化;以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获取抑菌活性物质,结合多种检测手段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通过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及测定防御酶活性试验来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对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开发利用和新型农药的创制奠定基础,也为内生拮抗放线菌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新途径。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印楝叶片和果实中分离获得247株内生菌,其中内生真菌116株,内生放线菌93株。再对93株内生放线菌进行生物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9株内生放线菌的拮抗效果较明显,其中以YL-2菌株抑菌能力最强,抑菌谱最广,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等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该菌株发酵液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的抑制率达82.65%。通过室内离体活性测定,YL-2菌株发酵液对稻瘟病的防效达85.41%,明显优于化学对照药剂25mg/L春雷霉素的58.70%防效。因此,选取YL-2菌株作为目的生防菌。对YL-2菌株进行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试验结果表明,YL-2菌株16S rDNA全序列共有1423bp,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序列比对,YL-2菌株与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的同源性为99%,系统发育树中亲缘关系最近。但YL-2菌株在形态、培养特征和理化指标上与Streptomyces rochei有些许差异。因此,初步鉴定YL-2菌株为娄彻氏链霉菌的印楝变种(Yin lian S. rochei YL-2)。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手段,对YL-2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是1%葡萄糖、1%黄豆粉、4%玉米粉、0.1%硫酸镁、0.3%酵母粉。最佳发酵培养条件是100mL装液量、200r/min、15%接种量、28℃培养7d。按此优化后的发酵条件进行生物活性测定,抑菌圈直径明显提高。通过溶媒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对YL-2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离。试验结果表明,选择DA-201型大孔吸附树脂,75%乙醇为解析剂进行动态洗脱的分离效果最好,获得黄棕色粘稠状粗提物。以稻瘟病菌为靶标菌进行生物活性测定,该粗提物的抑菌圈直径达24.2mm。采用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方法进行纯化,获得白色粉末状活性物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可知其纯度良好,在15.545min出峰。为能更好了解YL-2菌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物质在室温和低温时热稳定性良好,85℃处理60min后抑菌活性物质失去活性。在pH值4.0~6.0的条件下性质比较稳定。属高度感光物质,应避光保存。室温环境储藏有效期3-6个月。利用UV、IR、MS和NMR等手段初步表征其结构,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化-质谱给出准分子离子峰[M+Na]+为619,推出分子量为596。结合核磁共振波谱,确定分子式为C34H4409。抑菌活性物质对稻瘟病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6g/L时,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92.2%。当浓度为0.8g/L时,对病原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7%。同时,经抑菌活性物质处理过的水稻叶片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说明该抑菌活性物质诱导性较好,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丁婕[4](2013)在《董启章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文中指出香港作家董启章在1994和1995年分别以短篇小说《少年神农》、中篇小说《安卓珍尼》和长篇小说《双身》接连斩获台湾联合报系短、中、长篇小说大奖,首先以女性书写引起了文学评论者的关注。然而自1997年起,董启章的小说创作即转向以香港城市与历史为核心的城市书写,陆续出版了“V城系列”四本组合式的小说集。从2005年至2010年,董启章更在短短数年内接连出版了由长篇小说《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时间繁史·哑瓷之光》和《物种起源·贝贝重生之学习年代》构成的“自然史三部曲”,董启章把物质书写、人物关系、城市历史、时空交错、女性书写、文本互涉、对位模拟等主题通通涵盖其中,通过想象建构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繁复、更真实的虚构世界。董启章的作品与作品之间看似独立成书,却又互相牵连、时有互涉,无论是小说的内容还是书写形式都呈现出繁复深刻的面貌,因而他的创作理念无法由单一文本阐释清楚,其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各自有待相互论证以达到整全的面貌。本论文将以“城市书写”为主要分析角度,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对董启章的小说创作进行细读与分析。同时以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与小说文本相互论证,以期能以较全面的视角解析董启章繁复深刻的城市书写。本文所采用的文本分析法,通过细读董启章的小说文本以挖掘作品背后的含义,探究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联所透露出的内涵。以读一本由无数相互关联的碎片组成的庞大长篇小说的角度,剖析董启章的创作观念、脉络及写作目的。本论文首先援引文化理论中的历史研究理论追溯V城/香港的历史背景,论述城市当下与未来所面临的困境。接着以空间理论分析V城/香港在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城市的空间变化及给港人的生存处境带来的影响。然后从物质文化史的角度切入,探究城市发展与物件产生的微妙关系,以及现代都市中人与物之间既疏离又亲密的共生关系。此外,本文将大江健三郎的《小说的方法》、波殊的《人间乐园》和波提切利的《Primavera》等其他艺术形式与董启章的文本进行并读,试图厘清它们在董启章的小说中被引用的用意,及对其小说产生的影响。论文第一章以海登·怀特“多种历史/histories”的观点梳理了从1840年至今,中英两国分别通过“压制”和“抬高”等方法,遮蔽一些事件又突出另一些事件所描述的迥然相异的香港历史,同时叙述了一百多年来香港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并回顾了董启章的创作历程。本章通过厘清香港一百七十年来在“英国殖民书写”、“中国国族叙事”和“香港意识”三者此消彼长、复杂纠葛的历史建构过程,为后文深入透彻地论述董启章二十年来以香港历史与城市发展为核心的文学创作做好准备。第二章在上一章提供的时空背景上,分三个层面具体剖析了董启章小说开物成务、人物共生的物史观,以呈现现代都市发展历程中物质与人的关系演变史。第一节首先呈现了香港社会的物欲洪流,描写人们在消费大潮中迷失自我,只能通过获取更多商品来填充虚空的心灵,并陷入一个越消费越空虚的怪圈。第二节论述了董启章尝试将商品还原为“物”,通过“物品的个人用法”来颠覆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既定逻辑,赋予物品以使用者独特的个人情感与经验。第三节以通过想象构建的“可能世界”为例,探讨人与物之间交相为用、相融共生的关系,指出现代城市中开物成务、人物共生的可能路径。第三章以董启章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几个地点(游泳池、仙人井/婴儿宇宙、溜冰场)为坐标,分别阐释了它们在董启章小说世界中的作用和意涵,探讨了作家如何在城市的平常空间里呈现个体自我价值的确认,以及整座城市覆灭与新生的过程。当时间经过了时空交错的场域,驶向溜冰场的边缘,边界即得以突破,时间被重新组合,物质回到了天工开物的源头,城市在毁灭后得以重生。第四章从对位书写和凸显想象力两个方面论述了董启章以虚造实、想象成真的文体实验。第一节主要分析了董启章小说中文本内容与城市历史和空间的对位,以及他不同小说中的人物之间的对位和作家本人化身为不同的“假面”穿梭在小说世界中构成的对位。第二节论述了想象力在董启章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想象力是人类生存本身,想象力将固定观念扭曲变形以创造新的意义。

孙婷[5](2010)在《高盐极端生境下放线菌的生态分布及拮抗性放线菌资源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不同高盐极端生境的盐湖和盐渍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嗜盐、耐盐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及不同生境下放线菌的生态分布规律;并以农业生产上危害较为严重的4种畜牧养殖业中的动物病原菌为靶标菌进行优良拮抗放线菌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采用多相分类技术从表型、基因型及系统发育三个不同层次对部分特殊的和优良拮抗放线菌菌株进行鉴定。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初步建立了青海察尔汗盐湖放线菌的分离方法试验证明改良淀粉酪素培养基的分离效果较好,不仅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最多,且获得的种类也最多;原生矿盐可以分离更多的放线菌数量,分离获得的放线菌嗜盐耐盐度高,在30 %高浓度下也能够分离得到放线菌;不同样品预处理中,处理9(120 W、2450 Hz微波处理样品3min,加入酪蛋白水解物(CA ) 10 g/kg及腐殖酸(HA ) 20 g/kg,40℃振荡20 min)效果最好,可提高供试样品放线菌出菌率935.46倍,比未处理样多分出13种新的放线菌,并且无其他杂菌生长。2.揭示了青海察尔汗盐湖与西藏甘肃部分盐渍土放线菌区系构成从西藏色林错湖和甘肃酒泉金塔县的土样中,分别用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腐殖酸培养基和精氨酸甘油琼脂培养基中共分离得到了211株放线菌。不同样品放线菌的区系构成具有一定差异,西藏样品中的放线菌类群数较多,以白孢类群和烬灰类群为主;甘肃样品中类群数较少,以黄色类群和白孢类群为主。从青海察尔汗盐湖特殊的盐环境下分离出27株不同类群的嗜盐及耐盐放线菌,其中嗜盐放线菌全部为中等及极端嗜盐,且嗜盐放线菌最适盐浓度最高可达30 %。3.明确了青海察尔汗盐湖嗜盐耐盐放线菌对不同盐分的嗜盐耐盐程度对分离自青海察尔汗盐湖不同类群的27株放线菌选用原生矿盐、NaCl、KCl分别进行耐盐及嗜盐放线菌的划分,结果表明27株放线菌对不同盐类型的嗜盐、耐盐程度显着不同。对于原生矿盐的耐受性,6株菌可在含盐30 %的培养液中生长,占供试菌株的31.58 %。对于KCl的耐受性,有5株菌可在含盐30 %的培养液中生长,占供试菌株的26.32 %,其中1株最适生长盐浓度即为30 %。对于NaCl的耐受性,只有1株菌可在含盐30%的培养液中生长,在高于15 %盐浓度的培养液中放线菌生长均较弱。按照目前国际上通用的NaCl划分,7株嗜盐放线菌全部为中等嗜盐菌;如果以KCl划分,有6株极端嗜盐放线菌;而如果用原生矿盐划分,有7株嗜盐放线菌为极端嗜盐放线菌。另外,获得1株极端嗜K型放线菌。4.筛选出了14株抗动物病原菌优良拮抗放线菌从供试盐渍土及盐湖中分离出的370株放线菌中34.05%具有拮抗活性,具有广谱性拮抗放线菌14株,占3.78%;其中对鸡大肠埃希菌和牛无乳链球菌的拮抗效果明显优于猪大肠埃希菌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5.优化了16号放线菌的发酵条件筛选出的抗牛无乳链球菌的16号优良拮抗放线菌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10 %、温度25℃、装液量150 mL、初始pH 7时将种龄为36 h发酵84h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为最大,抑菌圈直径由初始的25 mm增加为38 mm,增幅为52 %。6.确定了17株形态生理特殊和优良拮抗放线菌的分类地位采用多相分类技术对17株形态生理特殊和优良拮抗放线菌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以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并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其中菌株3C、201Y、211Y共3株放线菌为潜在新种。

来航线[6](2008)在《盐渍化极端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及放线菌资源》文中认为盐渍化土壤改良与利用是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难题,长期以来在盐渍化土壤生态学研究领域内,人们以实现生物改良与利用为主要目标,开展了许多盐生植物生理生态的科学研究。由于受盐渍化土壤是“生命禁区”思想的长期禁锢,也由于缺乏适宜于盐渍化土壤环境条件下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的系统研究,对盐渍化极端生态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类群情况研究至今仍然很少有人问津,极端盐渍环境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研究更属于空白。为了探索极端盐渍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态这个重大科学领域内所蕴藏的秘密,开发特殊生境中微生物资源在植病防治、渔业以及动物养殖等病害防治方面的利用价值,本研究以干旱地区的陕西北部以及宁夏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微生物资源与微生物生态的系统研究,探求了适宜于盐渍环境微生物分离、培养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盐渍环境中放线菌多相分类鉴定以及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研究。本研究在盐碱极端生态环境条件下微生物资源研究和放线菌资源开发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为极端生态环境微生物资源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论文从不同典型生态系统中盐渍土的性状研究入手,分析了微生物及放线菌区系构成规律、土壤酶活性与盐渍土的盐分含量、盐分离子组成等因子间的关系;探讨了DGGE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建立了盐渍极端环境条件下放线菌分离的方法,从中获取了许多放线菌资源;同时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危害较为严重的植物和动物病原菌为靶标菌进行拮抗放线菌资源的应用研究,旨在获得具有应用价值的拮抗放线菌;同时采用多相分类技术对形态特殊、生理特征特殊和优良拮抗菌株进行分类研究,确定其分类地位,并获得了几株潜在新物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获得了盐渍化极端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规律研究对盐渍化极端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规律研究得出,盐渍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受盐渍化程度、盐分离子组成及土壤其它理化性质的影响很大。其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表现出与土壤养分含量、[CO32-+HCO3-]/[Cl-+SO42-]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pH和水溶性总盐含量显着负相关关系;而放线菌却除了与养分含量显着正相关外,与盐渍土的其它因子相关性不强,说明放线菌对土壤盐分含量和pH具有很强的耐受性。不同盐碱极端环境条件下土壤放线菌均具有相对较高的比例分布,进一步揭示了从极端盐碱环境获得放线菌资源的重要性。土壤盐渍化程度不同其中耐盐性放线菌的相对比例明显不同。总体上呈现出重盐化土壤中分布的耐盐放线菌最多,其次为中度盐渍化、轻度盐渍化土壤。根据放线菌生长状况对盐分的依赖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得出,盐渍土壤中放线菌可以分为具有仅能在盐渍环境条件下才能良好生长的嗜盐性放线菌和对盐渍化的程度具有不同敏感度的耐盐性放线菌。对极端环境中放线菌生态分布及耐盐、嗜盐规律的进一步研究为西北地区其它极端盐渍环境放线菌资源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2.探讨了DGGE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采用DGGE免培养法对宁夏5个典型盐渍土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富集培养后间接提取总DNA与从土壤样品直接提取总DNA,利用DGGE方法进行比较,也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富集培养对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均优于土样直接提取法和平板计数法,而且从环境盐碱环境中直接提取总DNA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应注意DNA的多种提取方法的组合。应用DGGE免培养法可以有效地揭示盐碱环境中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也为进一步发掘盐渍极端环境放线菌资源、研究盐渍化土壤基因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3.建立了适宜于盐碱极端环境条件下放线菌分离的方法体系本次研究探讨了样品的预处理、激活剂、富集培养、培养基设计、盐种类及浓度梯度设计、不同pH设计等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获得了不同盐渍环境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和适宜的分离培养基,建立了盐碱环境放线菌的分离方法体系,对进一步获得更多的盐渍环境中放线菌的纯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研究该环境放线菌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4.分析了盐渍土中放线菌区系组成,筛选出部分具有特殊生理特征的菌株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盐渍环境中放线菌与其他生态因子的关系,探明了盐渍土中放线菌在不同盐碱环境的分布规律性,盐渍土中放线菌的种属数与土壤pH、[CO32-]、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荒地中的放线菌组成比耕地复杂,盐土和龟裂碱土中放线菌组成比其它土壤类型复杂。该地区放线菌生态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盐碱环境放线菌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同时确定了33株形态较特殊的稀有放线菌和22株耐在盐含量高达18%以上的耐盐放线菌菌株,为进一步的通过多相分类技术获得新的分类单元提供了供试菌株。5.获得了盐渍化环境放线菌对9种动植物病原菌的抗菌谱特征,从中筛选出了一批对动物病原菌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菌株,为特殊生境放线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获得了盐碱环境放线菌对农业生产中及畜牧养殖中危害较大的9种动植物病原菌的抗菌谱特征,获得了一批对动物病原菌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菌株,为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中重大疾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优良的出发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试验得到了3株优良广谱拮抗放线菌02D01、43A04和13H06。通过生物试验确定出一株发酵液对于引发鱼细菌性肠炎的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菌株02D01。用药量在2 mg/kg·d就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发酵液对生物无急性毒性,具有较好的温度和酸稳定性。通过发酵工艺优化,确定了02D01菌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鱼粉2%,NaCl 2%,K2HPO4 0.05%,MgSO4.7H20 0.05%,CaCO3 0.1%;在种龄为48 h,接种量5%,25℃,初始pH 9,发酵时间120 h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为最大,发酵液效价可达到34197.9μg/mL,比初始效价提高27倍。6.完善了适宜于盐碱极端环境条件下放线菌的多相分类技术,初步确定了部分特殊放线菌株的分类学地位本研究采用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多相分类的技术方法对分离筛选的供试放线菌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确定产特殊抑菌活性物质菌株02d01、13h06、14j18、43a04和56h02为链霉菌(Streptomyces),形态特殊菌株09j02为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耐盐菌株59h05为诺卡氏菌(Nocardia),其他形态特殊菌株和耐盐菌株均为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经构建供试菌株与拟诺卡氏菌属各种间的16S rDNA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菌株09j03和47d01与N.synnemataformans,菌株04d01与N.synnemataformans,菌株68d14与N.dassonvillei subsp.Albirubida、菌株20f03和22f02与N.exhalans可能为同种,但有待于DNA-DNA杂交来证实。菌株07j03和21f15极可能给予新种的分类地位,但若想确定到种的水平同样需要借助DNA-DNA同源性分析即进一步确定。本研究较为系统的采用的多相分类技术,并依据盐碱极端环境的生态特征,对很多方法进行了修改,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适应于盐碱环境放线菌分类鉴定的多相分类技术体系。为该环境的放线菌系统分类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毛慧贤[7](2007)在《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法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在国家标准GB1103—1999《棉花细绒棉》对棉花长度的规定作了重要修订:将原来手扯长度以2mm分级改为1mm分级的前提下,提出了对国家标准GB6098.1-1985《棉纤维长度试验方法-罗拉式分析仪法》在对纤维长度进行测试时也将原来以2mm组距对纤维进行分组改为1mm组距分组的测试法。论文首先指出棉纤维长度对工商贸易、纺织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影响,阐明了准确测试棉纤维长度这一指标的重要意义。比较国内外棉纤维长度测试方法和仪器,指出棉纤维长度快速测试仪在我国棉纺织企业一直未得到推广的原因,而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法测出的纤维长度指标多,是企业应用最广泛的棉纤维长度测试法,同时也是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棉纤维长度测试方法之一。并指出现有罗拉式纤维长度测试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现有的Y111型罗拉式纤维长度测试仪的基础上,将纤维分组改为1mm组距分组时,进一步研究了该新的罗拉式纤维长度测试法测试技术的可行性和长度指标体系的理论推导。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新旧两种测试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合生产实践,根据两种测试法测出的长度指标确定工艺参数并进行生产,对产品质量进行测试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以1mm组距进行分组时,纤维分组细,分组数多,从理论上看长度指标的计算式更符合其定义,经实验及生产实践证明其测试结果也更接近于棉纤维长度的真值。以此结果指导生产,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对纺织工业生产具有应用价值。

林梅[8](2006)在《链霉菌F-1013的种类鉴定及其生理活性分析》文中指出对分离自海洋虾壳的菌株链霉菌F-1013进行形态学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的孢子丝呈螺旋状,孢子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基丝较直,平缓,有较多细小分枝;在察氏培养基、PSA培养基、黄豆粉培养基和S培养基上气丝丰富,在CMA培养基上生长一般,在甘油精氨酸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弱;该菌能分解纤维素、水解淀粉、使牛奶凝固及胨化、能产生硫化氢、不能利用酪氨酸产生色素,能较好地利用α-乳糖、麦芽糖、D-果糖和肌醇、D-木糖、甘油、甘露醇和葡萄糖等,不利用蔗糖和乙酸钠。链霉菌F-1013的上述特征与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 Arai,1951)的特征相吻合。对菌株F-1013 16S rDNA测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玫瑰黄链霉菌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了99.93%,二者的120bp-γ可变区序列完全相同。根据形态学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将链霉菌F-1013鉴定为玫瑰黄链霉菌F-1013(Streptomyces roseoflavus F-1013)。 链霉菌F-1013在pH8-9、5%的虾壳粉培养液中发酵5-7d,甲壳低聚糖含量达到0.3mg/ml,产菌量优于其它基质的培养基。利用链霉菌F-1013虾壳发酵液进行抑菌实验,该菌对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等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平板测定结果表明,对以上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100%、96.3%、94.7%。 用链霉菌F-1013虾粉发酵液处理黄瓜种子,对黄瓜幼苗具有促生和诱导几丁质酶活力的能力。与对照相比,发芽率、平均幼苗长度分别提高了28.5%、83.3%,幼苗总鲜重达到对照的2.3倍;几丁质酶活力达到70.0U,为对照的9.8倍。

胡钢[9](2005)在《X70管线钢和304不锈钢应力腐蚀与磁记忆效应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管线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一直是腐蚀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探明这些材料在应力腐蚀敏感性介质中的腐蚀机理,并寻求准确、便捷的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磁记忆检测技术能检测铁磁性金属材料中的应力集中区,而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往往就发生在材料的应力集中区,同时,应力集中与材料的形变存在紧密的联系。对于铁磁性X70管线钢,利用其应力作用后磁场强度的变化信息,能反映材料的相关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冷加工会产生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具有铁磁性,也能通过测定磁场信息的变化反映材料性能的变化。基于以上的观点,本文采用慢应变速率实验方法探讨了预形变对X7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介质中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多种电化学手段和材料的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X70钢在介质环境中引发应力腐蚀开裂的机理。通过磁记忆检测仪监测了X70钢和304不锈钢形变过程中磁场强度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与两种材料磁记忆效应的对应关系,发现了材料发生应力腐蚀开裂裂纹后表现的磁场分布特征,提出了利用磁记忆检测技术诊断这两种材料应力腐蚀开裂的评价依据。本文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X70管线钢在高pH值0.5mol·L-1Na2CO3+1.0 mol·L-1INaHCO3溶液和近中性NS4溶液的模拟土壤环境中都存在应力腐蚀敏感性。随预形变量的增加,X70钢在高pH值0.5mol·L-1Na2CO3+1.0 mol·L-1NaHCO3溶液中塑性损失I8增大,强度损失0没有明显的变化。在NS4溶液中,X70钢塑性损失I8和强度损失I0均随预形变量的增加而有较大程度的增大。 X70管线钢在NaHCO3/Na2CO3体系中应力腐蚀裂纹引发符合阳极溶解型应力腐蚀机理,属于膜致脆断。应力腐蚀敏感电位区间表面生成双层结构的表面膜,表面膜主要成份是FeCO3、Fe2(OH)2CO-3和FeOOH等铁的化合物,处在一个不稳定状态,表面膜的保护性能较差。表面存在有许多缺陷,外层膜有许多的孔洞缺陷,

黄惠琴[10](2005)在《海洋放线菌抗MRSA菌株的筛选及菌株AM105活性物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不断升高,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极少,MRSA已成为难以治疗的“超级细菌”,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人们必须不断寻找新的药源。新药的开发已突破陆生资源的束缚,拓展到生态和物种远比陆地生境复杂多样的海洋,独特的海洋环境使海洋微生物在物种、基因组成和生态功能上呈现较高的多样性,被誉为天然药物的资源“宝库”,目前海洋微生物已成为世界各国开发新型药物的热点领域。 本文从海洋放线菌的分离、抗MRSA菌株的筛选、菌株的鉴定、发酵条件的优化、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多种分离培养基与抑制剂,从红树林沉积物中选择性分离放线菌,实验结果表明,以0.005%重铬酸钾为抑制剂的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的放线菌种类最多,且细菌、真菌数量少,最适于分离放线菌。以该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先后从海南、湛江和北海沿海采集样品75份,采用平板稀释法共分离获得放线菌395株,通过纸片扩散法筛选得到43株有抗MRSA活性的放线菌,其中菌株A115、A209和AM105活性最强且遗传稳定,选择这三个菌株作为目标菌株进行下一步研究。 通过对菌株A115、A209和AM105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鉴定菌株A115为白浅灰链霉菌海洋变种S.albogriseolus var.marine,A209为生金链霉菌S.aureofaciens。AM105与Micromonospora floridensis DSM43907、Micromonospora matsumotoense DSM44100的亲缘关系最近,DNA-DNA杂交率分别为73.5%和53.6%,结果表明AM105应归入M.floridensis。鉴于菌株AM105产生利福霉素,且在形态学、生理生化方面与M.floridensis DSM43907存在较大差异,鉴定放线菌AM105为佛州小单孢菌利福霉素亚种Micromonospora floridensis subsp.rifamycetica,这是佛州小单孢菌产生利福霉素的首次报道。AM105的16S rDNA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AY561829。 研究明确了菌株AM105的最佳发酵工艺和培养基组成。实验考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盐、pH值及接种量等对AM105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培养基碳氮源进行了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葡萄糖0.5%,淀粉1.5%,大豆粉1%,酵母膏0.5%,K2HPO4 0.025%,用50%的天然陈海水与50%的蒸馏水配

二、维真一号产品性能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真一号产品性能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超长线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集成化处理电路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写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空间遥感系统和红外探测器
        1.2.1 遥感成像原理
        1.2.2 红外探测器发展
        1.2.3 信息获取及处理电路
    1.3 国内外高分辨率遥感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安排
第二章 集成模拟处理芯片设计与研制
    2.1 集成方案比较与选择
        2.1.1 ASIC
        2.1.2 SoC
        2.1.3 SiP
        2.1.4 方案选择
    2.2 电路形式选择
        2.2.1 电路形式及功能接口
        2.2.2 电路参数计算
        2.2.3 电路仿真分析
    2.3 封装方案
    2.4 模拟处理芯片研制
    2.5 模拟处理芯片功能性能测试
        2.5.1 带宽测试
        2.5.2 噪声测试
        2.5.3 热性能
        2.5.4 抗辐照性能
        2.5.5 电特性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获取与处理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总体方案介绍
        3.1.1 系统简介
        3.1.2 红外相机技术要求
        3.1.3 信息获取与处理电路技术要求
    3.2 长线列红外探测器介绍
        3.2.1 读出电路
        3.2.2 电子学接口
        3.2.3 使用要求
    3.3 噪声来源分析
        3.3.1 光子噪声
        3.3.2 红外探测器自身的噪声
        3.3.3 读出噪声
        3.3.4 电子学噪声
        3.3.5 探测器非均匀性造成的噪声
    3.4 信息获取与处理电路设计
        3.4.1 信息获取与处理电路设计方案
        3.4.2 探测器供电电路
        3.4.3 探测器信号调理
        3.4.4 模拟信号拼接和差分处理
        3.4.5 A/D转换和并串转换
        3.4.6 FPGA及周边电路设计
        3.4.7 PCB设计
        3.4.8 接地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前端驱动软件设计
    4.1 软件功能介绍
        4.1.1 软件接口
        4.1.2 软件主要功能
        4.1.3 软件工作模式
        4.1.4 软件信息流
        4.1.5 软件资源分配
    4.2 FPGA软件设计
        4.2.1 系统复位模块
        4.2.2 探测器驱动时序模块
        4.2.3 CMD指令响应模块
        4.2.4 模拟处理电路控制模块
        4.2.5 图像输出模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机系统性能测试
    5.1 系统功能性能测试
        5.1.1 探测器性能测试
        5.1.2 电子学系统噪声测试
        5.1.3 噪声等效温差初测
    5.2 成像试验
    5.3 系统性能的红外辐射定标验证
        5.3.1 试验考虑
        5.3.2 系统噪声
        5.3.3 噪声等效温差
        5.3.4 动态范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完成的研究工作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数万元级超长线阵红外焦平面信息获取的解决方案
        6.2.2 SiP的研制及应用
        6.2.3 高性能信息获取与处理电路
    6.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印楝内生放线菌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1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2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
    3 植物内生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4 印楝应用现状研究进展
    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设计思路
第二章 印楝内生拮抗放线菌筛选及YL-2菌株分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植物样品的采集
        1.2.2 植物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1.2.3 内生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1.2.4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抗菌谱测定
        1.2.5 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1.2.6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1.2.7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培养特征
        1.2.8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1.2.9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印楝样品预处理结果
        2.2 分离培养基种类选择结果
        2.3 印楝内生菌分离纯化结果
        2.4 内生拮抗放线菌初筛结果
        2.5 内生拮抗放线菌复筛结果
        2.6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抗菌谱测定结果
        2.7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对稻瘟病防治效果
        2.8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形态学观察结果
        2.9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培养特征结果
        2.10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
        2.11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3 小结
第三章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发酵液的预处理
        1.2.2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摇瓶培养条件
        1.2.3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发酵培养基成分的筛选
        1.2.4 单因子对YL-2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1.2.5 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
        1.2.6 优化发酵培养条件
        1.2.7 优化发酵条件后的生物活性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筛选结果
        2.2 发酵培养基中不同氮源筛选结果
        2.3 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正交试验结果
        2.4 优化发酵培养条件正交试验结果
        2.5 优化发酵条件后的生物活性检测
    3 小结
第四章 抑菌活性物质分离与纯化及结构鉴定
    第一节 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发酵液的预处理
        1.2.2 溶媒萃取分离抑菌活性物质
        1.2.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抑菌活性物质
        1.2.4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媒萃取剂筛选结果
        2.2 大孔树脂型号选择结果
        2.3 解析剂选择结果
        2.4 动态解析剂浓度选择结果
        2.5 动态洗脱流速选择结果
        2.6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3 小结
    第二节 抑菌活性物质的纯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制备
        1.2.2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取物的薄层层析检测
        1.2.3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硅胶柱层析
        1.2.4 二次硅胶柱层析
        1.2.5 抑菌活性物质的纯度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薄层层析检测结果
        2.2 一级硅胶柱层析纯化结果
        2.3 二级硅胶柱层析纯化结果
        2.4 抑菌活性物质高效液相检测结果
        3 小结
    第三节 抑菌活性物质的性质与结构初步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抑菌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测试
        1.2.2 抑菌活性物质的酸碱稳定性测试
        1.2.3 抑菌活性物质的光稳定性测试
        1.2.4 抑菌活性物质的储藏稳定性测试
        1.2.5 抑菌活性物质的结构初步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结果
        2.2 pH值对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结果
        2.3 光照对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结果
        2.4 储藏时间对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结果
        2.5 抑菌活性物质结构初步鉴定结果
        3 小结
第五章 抑菌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水稻的种植
        1.2.2 试材的预处理
        1.2.3 水稻叶片中粗酶液的制备
        1.2.4 抑菌活性物质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2.5 抑菌活性物质对稻瘟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
        1.2.6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1.2.7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1.2.8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
        1.2.9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1.2.10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结果
        2.2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稻瘟病病原孢子萌发结果
        2.3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PPO结果
        2.4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POD结果
        2.5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PAL结果
        2.6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SOD结果
        2.7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CAT结果
    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印楝内生拮抗放线菌筛选及YL-2菌株分类鉴定
    2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3 抑菌活性物质分离与纯化及结构鉴定
    4 抑菌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论文图表统计

(4)董启章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前人文献回顾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香港:借来的时空
    第一节 东西之间的香港历史想象
    第二节 移动的边界消失的空间
    第三节 城中人:董启章的创作历程
    结语
第二章 开物成务,人物共生的物史观
    第一节 物化的城市虚空的心灵
    第二节 开物成务:物品的个人用法
    第三节 可能世界中的人、物共生
    结语
第三章 城市的毁灭与重生:循环的时空观
    第一节 封闭的循环:游泳池
    第二节 作为通道的仙人井/婴儿宇宙
    第三节 开放的交错时空:溜冰场
    结语
第四章 以虚造实、想象成真的文体实验
    第一节 以虚造实的对位模拟书写
    第二节 以想象创造的小说世界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5)高盐极端生境下放线菌的生态分布及拮抗性放线菌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高盐极端环境的分布及高盐环境中放线菌研究概况
        1.1.1 我国盐渍土的分布
        1.1.2 我国盐湖的分布
        1.1.3 高盐环境中拮抗放线菌资源研究进展
    1.2 嗜盐耐盐放线菌的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1.3 放线菌分类学研究
        1.3.1 嗜盐耐盐放线菌分类系统及发展
        1.3.2 放线菌的多相分类研究方法
        1.3.3 放线菌分类学发展趋势
    1.4 放线菌产抗生素研究概况
        1.4.1 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中
        1.4.2 筛选抗生素的方法
        1.4.3 从极端环境中筛选新抗生素
    1.5 论文设计思路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1.5.3 预期结果
第二章 青海察尔汗盐湖放线菌分离方法研究
    2.1 材料及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添加不同盐种类和盐分含量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2.2.2 添加不同盐种类和盐分含量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2.2.3 不同分离培养基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2.2.4 不同预处理对嗜盐耐盐放线菌出菌率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青海察尔汗盐湖与西藏甘肃部分盐渍土放线菌区系分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样品水溶性总盐及pH
        3.2.2 西藏甘肃盐渍土中放线菌区系
        3.2.3 青海察尔汗盐湖嗜盐及耐盐放线菌的划分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优良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供试放线菌的拮抗性试验
        4.2.2 发酵滤液拮抗性试验
        4.2.3 16 号拮抗放线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优良拮抗放线菌及形态、生理学特殊菌株的多相分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形态和培养特征
        5.2.2 生理生化特征
        5.2.3 药敏性试验
        5.2.4 生态条件试验
        5.2.5 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
        5.2.6 16S rDNA 序列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1.1 青海察尔汗盐湖放线菌的分离方法研究
        6.1.2 青海察尔汗盐湖与西藏甘肃部分盐渍土区系研究
        6.1.3 青海察尔汗盐湖嗜盐耐盐放线菌的划分
        6.1.4 优良拮抗放线菌及抗菌谱
        6.1.5 16 号放线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6.1.6 供试菌株的多相分类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6)盐渍化极端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及放线菌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西北地区盐碱土的分布状况
        1.2.1 西北地区盐碱土的分布
        1.2.2 西北地区盐碱土的形成特点
        1.2.3 黄河中上游半干旱区3个典型盐碱土区
    1.3 微生物生态研究
        1.3.1 微生物生态研究的意义
        1.3.2 微生物生态研究的方法
    1.4 嗜盐放线菌研究现状
        1.4.1 嗜盐放线菌的类群
        1.4.2 嗜盐放线菌生态学研究
        1.4.3 嗜盐放线菌分离方法研究
        1.4.4 嗜盐放线菌分类学研究
        1.4.5 嗜盐放线菌的应用研究
    1.5 放线菌分类学研究现状
        1.5.1 放线菌分类学的发展
        1.5.2 放线菌的多相分类研究方法
        1.5.3 当今放线菌分类学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
    1.6 拮抗放线菌资源研究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6.1 拮抗放线菌资源研究现状
        1.6.2 筛选新抗生素的方法
        1.6.3 抗生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7 论文的设计思路
        1.7.1 设计思路
        1.7.2 主要研究方案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盐渍化极端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生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盐碱类型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水平分布
        2.2.2 典型盐渍土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垂直分布
        2.2.3 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与盐渍土其它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DGGE法在盐碱环境放线菌和细菌多样性研究中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土壤样品分离
        3.1.3 总DNA的提取
        3.1.4 DNA的检测
        3.1.5 PCR扩增及其产物的纯化
        3.1.6 DGGE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NA提取及PCR扩增结果分析
        3.2.2 不同土样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2.3 同一土样不同DNA提取方法比较
    3.3 讨论
第四章 盐渍化极端生态环境中放线菌分离方法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样
        4.1.2 分离培养基
        4.1.3 典型盐土和碱土的预处理方法
        4.1.4 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总数的测定
        4.1.5 放线菌初步鉴定与划分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样区土样中放线菌区系构成
        4.2.2 2种典型盐土和碱土中放线菌区系的构成
    4.3 讨论
第五章 盐渍化极端生态环境中放线菌组成及特殊菌株筛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盐渍土壤中放线菌的初步鉴定与分类
        5.2.2 供试放线菌的NaCl耐盐性试验及耐盐性划分
        5.2.3 宁夏银北灌不同利用方式盐渍土放线菌组成
        5.2.4 不同类型盐渍土放线菌的组成
        5.2.5 放线菌组成与土壤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农用优良拮抗性放线菌筛选及应用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试验结果和分析
        6.2.1 拮抗性放线菌筛选及抗菌谱特征
        6.2.2 优良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效果
        6.2.3 3株优良拮抗菌对鱼的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
        6.2.4 菌株02D01发酵液毒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6.2.5 菌株02D01产活性物质培养条件优化
    6.3 讨论
第七章 特殊放线菌多相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菌种来源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供试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
        7.2.2 供试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7.2.3 供试菌株的细胞壁化学组分及分型
        7.2.4 16SrDNA的序列分析
        7.2.5 16SrDNA系统进化树构建和菌株分类地位确定
    7.3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8.1 明晰了盐碱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规律
        8.1.1 盐渍土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水平分布
        8.1.2 盐渍土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垂直分布
        8.1.3 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与盐渍土其他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
    8.2 探讨了DGGE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8.3 初步确立了盐碱极端环境放线菌的分离方法
        8.3.1 放线菌分离培养基的筛选
        8.3.2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8.4 盐渍土中放线菌区系组成及特殊生理特征菌株的筛选
        8.4.1 确定了33株形态较特殊的稀有放线菌
        8.4.2 确定了22株耐盐放线菌
        8.4.3 宁夏银北灌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放线菌的组成
        8.4.4 放线菌组成与土壤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
    8.5 盐渍土中拮抗放线菌筛选和拮抗效果研究
        8.5.1 供试放线菌的抗菌谱特征及优良菌株筛选
        8.5.2 菌株02D01产生的活性物质性质测定及对鱼细菌性肠炎治疗效果
        8.5.3 菌株02D01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8.6 特殊菌株的多相分类
    8.7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法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棉纤维长度指标的意义
        1.1.1 棉纤维长度的定义
        1.1.2 测试棉纤维长度的意义
        1.1.2.1 棉纤维长度与生产、贸易的关系
        1.1.2.2 棉纤维长度对纺织工艺的影响
        1.1.2.3 棉纤维长度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1.2 棉纤维长度分布理论
        1.2.1 棉纤维自然长度分布曲线
        1.2.2 棉纤维长度根数分布图和长度重量分布图
        1.2.3 纤维长度的照影机曲线
    1.3 棉纤维长度的测试
        1.3.1 棉纤维长度测试的方法和仪器
        1.3.1.1 单根纤维测量法
        1.3.1.2 按纤维长度分组测量法
        1.3.1.3 随机抓取纤维不分组测量法
        1.3.2 棉纤维长度指标的求取
        1.3.2.1 棉纤维长度指标求取方法的发展
        1.3.2.2 棉纤维长度测试方法
        1.3.2.3 各种棉纤维长度测试法的比较
        1.3.2.4 传统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法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方向与内容
        1.4.1 研究的意义
        1.4.2 研究的方向
        1.4.3 研究的内容
        1.4.3.1 测试技术与理论研究
        1.4.3.2 测试方法的研究
        1.4.3.3 选择最佳的纺纱工艺参数
        1.4.3.4 试纺
        1.4.3.5 产品品质评定
第二章 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法的理论研究
    2.1 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法发展
    2.2 传统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法
        2.2.1 测试仪器、结构与工具
        2.2.1.1 纤维引伸器
        2.2.1.2 纤维分析器
        2.2.1.3 工具
        2.2.2 测试原理
        2.2.3 实验方法
        2.2.3.1 仪器校正
        2.2.3.2 试样准备
        2.2.3.3 试验步骤
        2.2.4 试检结果计算
    2.3 新的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法
        2.3.1 试验方法
        2.3.2 试检结果计算
        2.3.2.1 真实质量计算
        2.3.2.2 长度指标体系的理论推导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老测试方法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方案的设计
    3.2 对两种测试法的初步探讨
        3.2.1 取样
        3.2.2 实验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新的测试法中质量的修正
        3.3.1 实验方案的设计
        3.3.2 实验
        3.3.3 实验数据分析
    3.4 新老测试法的结果比较
        3.4.1 用新的质量修正公式重新分析测试结果
        3.4.2 两种测试法精密度检验
        3.4.2.1 取样实验
        3.4.2.2 测试结果对比
        3.4.2.3 测试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纺
    4.1 纤维长度分布的在线测试
        4.1.1 取样
        4.1.2 测试结果对比
    4.2 最佳纺纱工艺参数的选择
        4.2.1 纺纱工艺和设备
        4.2.2 纺纱工艺参数的确定
        4.2.2.1 梳棉工序中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4.2.2.2 并条工序中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4.3 试纺
    4.4 纱的品质指标的测试
        4.4.1 取样
        4.4.2 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8)链霉菌F-1013的种类鉴定及其生理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链霉菌的分类地位
    2 链霉菌的分类研究进展
        2.1 早期的形态分类
        2.1.1 形态特征
        2.1.2 培养性状
        2.1.3 生理生化分析
        2.1.4 生态条件
        2.2 数值分类
        2.3 化学分类研究
        2.4 分子分类研究
        2.4.1 DNA碱基分析
        2.4.2 DNA-DNA(rRNA)分子杂交技术
        2.4.3 16SrRNA寡核苷酸编目分析
        2.5 多相分类研究
    3 链霉菌生理特性及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3.1 链霉菌复杂的发育分化周期
        3.2 链霉菌丰富的次级代谢物
        3.3 链霉菌多样化的胞外水解酶
        3.3.1 几丁质酶
        3.3.2 β-1,3-葡聚糖酶
        3.3.3 碱性纤维素酶
        3.4 链霉菌对植物的诱导抗性
        3.5 生防链霉菌的筛选方法
        3.5.1 琼脂平板测定
        3.5.2 水解酶活性的筛选
        3.6 链霉菌分布的环境
        3.6.1 土壤
        3.6.2 海洋
        3.6.3 植物内生链霉菌
        3.7 链霉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
    4 适合链霉菌生长的培养基
    5 甲壳素和壳聚糖
        5.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来源及结构
        5.2 链霉菌水解酶对甲壳素的降解
        5.3 甲壳低聚糖(壳聚糖)的生理活性
        5.3.1 抗菌作用
        5.3.2 促生作用
        5.3.3 诱导作物抗性
        5.4 壳聚糖对植物病害的抑制作用方式及机理
第二章 链霉菌F-1013种的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1.2 培养基
        1.3 试剂
        1.4 形态学特征鉴定
        1.5 培养性状鉴定
        1.6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1.6.1 生长PH值测定
        1.6.2 生长温度测定
        1.6.3 淀粉水解测定
        1.6.4 牛奶凝固及液化测定
        1.6.5 产硫化氢测定
        1.6.6 黑色素产生测定
        1.6.7 纤维素分解测定
        1.6.8 碳源利用测定
        1.6.9 几丁质酶测定
        1.6.10 蛋白酶测定
        1.7 分子生物学鉴定
        1.7.1 基因组DNA的提取
        1.7.2 DNA的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
        1.7.3 PCR体系的组成
        1.7.4 PCR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2 培养性状
        2.3 生理生化分析
        2.4 16S rDNA序列分析
        2.4.1 16S rDNA基因的扩增产物
        2.4.2 16S rDNA的序列
        2.4.3 菌株Streptomyces F-1013和相关菌株的16S rDNA同源性
        2.4.4 构建Streptomyces F-1013与相关菌株16SrDNA及120bp可变区同源树
        2.4.5 基于16S rDNA序列的聚类结果分析
        2.5 鉴定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链霉菌F-1013对几丁质的利用与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发酵试验用培养基
        1.3 链霉菌F-1013的发酵培养
        1.4 虾粉的营养成分分析
        1.5 链霉菌F-1013与淡紫拟青霉PL-89的几丁质酶活比较
        1.6 发酵液中糖分的检测方法
        1.7 不同酸碱度培养基产菌量的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虾粉的营养成分
        2.2 链霉菌F-1013与淡紫拟青霉PL-89的几丁酶活比较
        2.3 培养期间发酵上清液中壳聚糖的含量变化
        2.4 不同酸碱度虾粉发酵液产菌量的比较
    3 讨论
        3.1 链霉菌F-1013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3.2 前景
第四章 链霉菌F-1013的抑菌性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拮抗菌株
        1.2 供试病原菌
        1.3 发酵培养基
        1.4 链霉菌F-1013的发酵培养
        1.5 链霉菌F-1013发酵液产菌量比较测定
        1.6 链霉菌F-1013虾壳粉发酵液抑菌性能分析
        1.7 链霉菌F-1013发酵液拮抗性比较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发酵液产菌量比较
        2.2 链霉菌F-1013虾壳粉发酵液抑菌性能
        2.3 四种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性能比较
    3 讨论
第五章 链霉菌F-1013虾粉发酵液对黄瓜苗的促生及抗性诱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培养液
        1.3 仪器与试剂
        1.3.1 仪器设备
        1.3.2 试剂配制
        1.4 链霉菌F-1013的发酵培养
        1.5 发酵液的处理
        1.6 黄瓜种子的处理
        1.7 促生指标的测定
        1.8 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1.8.1 标准还原糖的测定
        1.8.2 酶蛋白的提取和几丁酶活力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2.2 各处理液对黄瓜幼苗几丁酶活的影响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X70管线钢和304不锈钢应力腐蚀与磁记忆效应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应力腐蚀开裂的基本理论
        1.2.1 应力腐蚀开裂
        1.2.2 应力腐蚀开裂的基本特征
        1.2.3 应力腐蚀开裂的机理
        1.2.4 应力腐蚀开裂的研究方法
    1.3 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研究现状
        1.3.1 埋地管线钢的应力腐蚀开裂特点及常见形式
        1.3.2 沿晶应力腐蚀开裂
        1.3.3 穿晶应力腐蚀开裂
        1.3.4 两种腐蚀形式的比较
    1.4 奥氏体304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
        1.4.1 马氏体相变规律
        1.4.2 304不锈钢马氏体相变对应力腐蚀的影响
    1.5 应力腐蚀开裂检测与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应用
        1.5.1 应力腐蚀开裂的检测
        1.5.2 磁记忆检测技术原理
        1.5.3 磁记忆检测技术的优点
        1.5.4 国内外金属磁记忆技术的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形变对X70管线钢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
        2.2.3 浸泡试验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形变对X70管线钢在高pH值溶液中应力腐蚀的影响
        2.3.2 形变对X70管线钢在近中性pH值溶液中应力腐蚀的影响
        2.3.3 形变X70管线钢的电位—时间关系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X70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电化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电化学实验
        3.2.2 表面腐蚀产物和形貌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X70管线钢在不同浓度NaHCO_3/Na_2CO_3体系中电化学行为
        3.3.2 X70管线钢在不同浓度NaHCO_3/Na_2CO_3溶液中循环伏安特性
        3.3.3 X70钢在NaHCO_3/Na_2CO_3体系中不同电位下的表面膜性能
        3.3.4 X70管线钢在NaHCO_3/Na_2CO_3溶液中的表面膜形貌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X70管线钢的磁记忆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平板试样拉伸实验
        4.3.3 中心孔试样拉伸实验
        4.2.4 应力腐蚀试样与空气中拉伸试样磁记忆检测
        4.2.5 其它试样磁记忆检测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X70管线钢拉伸过程中的磁场变化
        4.3.2 中心孔试样拉伸过程的磁记忆效应
        4.3.3 X70钢应力腐蚀的磁记忆效应
        4.3.4 机械切口裂纹与拉伸裂纹磁场强度分布曲线
        4.3.5 X70钢断裂微观形貌分析
        4.3.6 磁记忆检测判据探讨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奥氏体304不锈钢的应力腐蚀与磁记忆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4.2.1 形变过程中组织转变的检测与分析
        5.2.2 平板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磁记忆检测
        5.2.3 双边切口试样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磁记忆检测
        5.2.4 应力腐蚀试样的制备与磁记忆检测
        5.2.5 304不锈钢试样的电化学实验
        5.2.6 304不锈钢设备的现场检测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304不锈钢马氏体相变与磁性转变
        5.3.2 304不锈钢拉伸过程中的磁记忆效应
        5.3.3 304不锈钢磁保留性能分析
        5.3.4 304不锈钢磁记忆效应与应力腐蚀敏感性关系
        5.3.5 304不锈钢应力腐蚀裂纹的磁记忆检测与评价
        5.3.6 304不锈钢裂纹尖端电化学行为与磁记忆效应
        5.3.7 304不锈钢其它方式变形后的磁记忆效应分析
        5.3.8 304不锈钢设备的磁记忆效应
    5.4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海洋放线菌抗MRSA菌株的筛选及菌株AM105活性物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抗生素的发展及其抗菌机制
        1.1.1 抗生素的发展史
        1.1.2 抗生素的分类
        1.1.3 抗生素的抗菌机制
    1.2 MRSA菌株的产生与抗MRSA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1.2.1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其耐药机制
        1.2.2 MRSA的产生与现状
        1.2.3 MRSA的特点
        1.2.4 MRSA耐药的分子机制
        1.2.5 抗MRSA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1.3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1.3.1 海洋微生物
        1.3.2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
        1.3.3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溶液
    2.2 主要仪器
    2.3 供试菌株
    2.4 培养基
    2.5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抗MRSA菌株的筛选
        2.5.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5.2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
        2.5.3 抗菌活性测定
        2.5.4 抗MRSA菌株的筛选
        2.5.5 活性菌株保存
    2.6 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2.6.1 形态学特征
        2.6.2 生理生化特征
        2.6.3 细胞壁化学组份分析
        2.6.4 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6.5 DNA-DNA同源性分析
    2.7 放线菌AM105发酵条件的优化
        2.7.1 培养条件
        2.7.2 测定方法
        2.7.3 培养基组成对菌株AM105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2.7.4 培养条件对菌株AM105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2.7.5 5L罐放大实验
    2.8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2.8.1 分离纯化预试验
        2.8.2 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2.8.3 活性物质AM105-Ⅱ结构鉴定
        2.8.4 活性物质AM105-Ⅱ的MIC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抗MRSA菌株的筛选
        3.1.1 培养基种类的选择
        3.1.2 抑制剂的选择
        3.1.3 抗MRSA海洋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3.1.4 菌株A115、A209与AM105的传代稳定性
        3.1.5 活性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谱测定
    3.2 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3.2.1 菌株A115的分类鉴定
        3.2.1.1 形态学特征
        3.2.1.2 生理生化特征
        3.2.1.3 细胞壁化学组份分析
        3.2.1.4 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3.2.1.5 菌株A115鉴定结果
        3.2.2 菌株A209的分类鉴定
        3.2.2.1 形态学特征
        3.2.2.2 生理生化特征
        3.2.2.3 细胞壁化学组份分析
        3.2.2.4 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3.2.2.5 菌株A209鉴定结果
        3.2.3 菌株AM105的分类鉴定
        3.2.3.1 形态学特征
        3.2.3.2 生理生化特征
        3.2.3.3 细胞壁化学组份分析
        3.2.3.4 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3.2.3.5 菌株AM105与M.floridensis DSM43907、M.matsumotoense DSM44100的比较
        3.2.3.6 DNA G+Cmol%含量测定
        3.2.3.7 DNA-DNA同源性分析
        3.2.3.8 菌株AM105鉴定结果
    3.3 菌株AM105发酵条件的优化
        3.3.1 培养基组成对菌株AM105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3.3.2 培养条件对菌株AM105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3.3.3 5L罐发酵放大试验
    3.4 活性物质AM105-Ⅱ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3.4.1 分离纯化预试验
        3.4.1.1 稳定性试验
        3.4.1.2 有机溶剂萃取试验及溶解性试验
        3.4.1.3 Doskochilova纸层析
        3.4.1.4 纸电泳
        3.4.1.5 薄层层析
        3.4.2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3.4.2.1 乙酸乙酯萃取
        3.4.2.2 硅胶柱层析
        3.4.2.3 薄层层析
        3.4.2.4 Sephadex LH20柱层析
        3.4.2.5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
        3.4.3 活性物质AM105-Ⅱ的结构鉴定
        3.4.4 活性物质AM105-Ⅱ的抑菌活性
4 讨论
    4.1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
    4.2 抗MRSA海洋放线菌的筛选
    4.3 分子分类在海洋放线菌多相分类中的应用
    4.4 AM105发酵工艺的优化
    4.5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4.6 利福霉素
5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附录
致谢

四、维真一号产品性能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长线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集成化处理电路设计及应用研究[D]. 范文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印楝内生放线菌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 张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14(01)
  • [4]董启章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D]. 丁婕. 南京大学, 2013(01)
  • [5]高盐极端生境下放线菌的生态分布及拮抗性放线菌资源研究[D]. 孙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6]盐渍化极端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及放线菌资源[D]. 来航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7]罗拉式棉纤维长度测试法对成纱质量的影响[D]. 毛慧贤. 苏州大学, 2007(11)
  • [8]链霉菌F-1013的种类鉴定及其生理活性分析[D]. 林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06(12)
  • [9]X70管线钢和304不锈钢应力腐蚀与磁记忆效应的相关性研究[D]. 胡钢. 北京化工大学, 2005(07)
  • [10]海洋放线菌抗MRSA菌株的筛选及菌株AM105活性物质的研究[D]. 黄惠琴.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威真一号产品性能说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