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来管好中国的高速公路(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综合[1](2021)在《蜀道集团揭牌背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月28日,由原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原四川交投集团")、原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原四川铁投集团")重组整合,新设合并组建的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蜀道集团")在蓉正式揭牌。作为四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一战役",强强整合、组建蜀道集团,引发公众颇多揣测。
张延曼[2](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薛忆沩[3](2020)在《“李尔王”与1979(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2四月最后的那个星期天将成为父亲余生里最难忘的记忆。将近中午的时候,母亲提醒他赶快去大水井挑一担水回来。每次看到水井边没有其他人,父亲总是非常开心,因为他可以从容地对着井口欣赏自己投在水面上的影像。他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一个李尔王的表情,并且念出一句李尔王的台词。在准备将用来打水的水桶放下井道,最后再打一桶水上来的一刹那,父亲想起了李尔王与自己最小的女儿柯德莉亚在第四幕第七场重逢的场面。他迷惘地对着井口,看着自己的影像用
蔡测海[4](2019)在《地方》文中研究说明守世·开篇你一定会守在那里。有谁谁问,那个谁谁住的地方,还有多远?指路的一摸脑壳作答,叫这个名字的人不多,西边,七八里地。七八里,也许是半日、一日路程,数量词总是靠不住,对不对?你一定会守在那里,等某人,或者命运的到来,你的名字就是地标。你是谁,没人问。你是一个守世的人,在一个地方守望世界。淮南子里的人名、地名、神名,经数千年还在。在东南西北的某一处,你就是一座地标。
陆露琳[5](2018)在《政务微博语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务微博语篇是政府机构用于实现政务公开、官民互动的一系列连续句子或语段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政务微博语篇研究应该是政务微博语言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目前学界对政务微博语篇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政务微博语篇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比较法、定量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对其特征与类型、衔接与连贯、言语行为加以分析。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概述了政务微博语篇相关研究现状,指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语料来源。正文部分是对政务微博语篇的研究过程,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在界定政务微博语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政务微博语篇与其他微博语篇的对比,探析其语言使用规范、语篇结构类型复杂多样、语篇内容政治化的特点;通过政务微博语篇与公文语篇的对比,探析其语篇口语化、语篇篇幅较短以及语篇交互性强的特点。最后我们从语篇模式类型和语篇功能两个角度对政务微博语篇进行分类。第二章综合分析了政务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用主位推进理论分析了政务微博语篇中的结构性衔接,从语篇语法学的角度归纳了政务微博语篇的非结构性衔接,而后探析了政务微博语篇的篇际衔接,最后从语篇语义学的角度总结了影响政务微博语篇连贯的因素。第三章从语篇语用学的角度对政务微博言语行为进行分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探究了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主体以及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特征,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探讨的内容进行总结,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不足之处。
郭文帅[6](2015)在《权力尺度对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时空分析 ——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公共资源的外部性决定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对政府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间,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总是在“集权——放权”的循环中徘徊,公共资源配置每每出现“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低效率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权力下放成为了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主旋律,虽然在90年代中后期也进行了分税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垂直管理等权力上收的改革,但“一放就乱”的问题依然存在,其在交通领域表现突出。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地在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的建设中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而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也未能高效发挥约束的作用,这导致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中的重复建设,交通债务占据较大比例的地方债务的膨胀等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故这些不合理现象势必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此,已经不可能再使用改革开放前大范围收权的方法来治理,因为那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低效的。如何通过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来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治理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权力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于此概念,论文形成了如下三方面的认识:第一,论文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间的收权与放权中的权力涵盖了经济方面的大部分权力,这也给我们一种错觉,认为权力要收就都得收,要放就都得放,把权力看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本文认为权力应该是分类的,无论讨论中央集权还是向地方放权,都应该是针对具体某项权力而言的,不应笼统地认识。其实,在同一个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往往是既有权力的下放也有权力的上收,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一个权力尺度重组的过程。第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基本维度,从时空的角度来认识权力的配置并结合上文中对权力进行细分的观点,有助于揭示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形态(如中央集权、权力下放、地方分权)的本质以及发现公共资源配置中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本质原因。论文认为权力是具有时空属性的,权力的时空属性集中体现为权力的时空尺度。权力的时空尺度包括了权力的空间尺度和权力的时间尺度,分别用于对权力的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进行刻画和度量。权力的空间属性可具体为权力主体与客体的空间属性。权力主体的空间属性表现为其空间尺度,即权力主体有能力管辖的空间范围。权力客体的空间属性同样表现为其空间尺度,即权力客体主要影响的空间范围。以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规划权为例,该项权力的主体为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客体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主体、客体的空间尺度都是全国。权力的时间属性也可具体为权力主体与客体的时间属性。权力主体的时间属性表现为其时间尺度,即权力主体可有效行使权力的时间范围,例如,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的任期。权力客体的时间属性也同样表现为其时间尺度,即权力客体客观存在的时间范围,例如交通规划的期限、地方政府所负债务的期限。第三,本文认为对于中央集权、权力下放和地方分权的认识不应忽视权力的时空属性。从时空视角来看,“中央集权”是指某种权力的全部或大部分属于空间尺度为全国的主体。“权力下放”是指在地方行政首长任免权主体的空间尺度为全国的前提下,某种权力的全部或大部分所属主体的空间尺度由全国转变为地方。“地方分权”则是指在地方行政首长任免权主体的空间尺度为地方的前提下,某种权力的全部或大部分所属主体的空间尺度由全国转变为地方,即中央将相应权力下放到由民选产生的地方政府。基于以上认识,论文运用运输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时空经济理论建立了基于权力时空尺度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不同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权力配置形态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机理。总之,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回顾前人研究、梳理相关文献,论文发现现有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分析框架大多在应该中央集权还是权力下放上争论,对于解决“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缺乏指导意义。第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指出,根据受益的空间范围,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供给则会产生正外部性,这容易导致在其供给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搭便车行为,进而导致全国性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而中央政府能够把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内部化,故中央政府应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而中央政府的决策往往会导致供给的同一性,无法考虑到各个地方的不同偏好。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地方公众,更加了解当地公众的需求,故地方政府应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但第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有一个默认的前提,即政府以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然而,公共选择理论已经证明,政府是由政府官员组成的,其利益目标并不总是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一致。这也就使得第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难以很好地解释实践中地方政府难以高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的现象。虽然以钱颖一和Weingast(1997)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质疑了第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中政府是公民福利最大化者的假设,并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引入了政府官员激励的因素,增强了对中国实践的解释力。进一步探究地方政府的激励,其与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是紧密相关的,然而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只是关注了不同层级政府职能和财政工具配置的效率,对财政联邦制下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考虑不足。对于此,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其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中央集权、权力下放的制度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主要观点包括:每个地方政府可在特定地理区域的权限范围内行使重要的独立权力去制定和实施规则,并可以选择与其他国家级或次国家级的管辖权内的公共机构签订合同,使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规模经济成为可能;一个管辖单位的官员不能控制其他管辖单位官员的职业发展:定期选举给人民提供机会去选择他们相信能为其管辖单位提供良好物品和服务的官员,或至少惩罚那些没能做到这一切的官员;在官员中间的法律解释或管辖权限争议应被适当地交给行政等级制之外的法院。然而“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在实现了地方政府与当地公众的激励相容之后,依然可能存在具有负外部性的地方政府行为考虑不足,也忽略了中央监督的作用。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时空的角度系统性地提出了一个解释框架以回答前文提出的问题。第二,论文从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详细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形态的演化,以及相应形态下公共资源配置的情况。第三,论文运用运输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时空经济等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基于权力时空尺度的分析框架。论文进一步指出,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未能实现权力主体与客体时空尺度相匹配。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基于权力主体与客体时空尺度相匹配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尺度重组有助于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并且形成了论文的核心理论框架:中央集权可实现全国性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中权力主、客体空间尺度的一致,有助于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但难以在地方性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中实现权力主、客体时空尺度的匹配;权力下放增强了地方性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中权力主、客体空间尺度的一致程度,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但其在地方行政首长任免权的配置上仍然存在缺陷;地方分权可弥补权力下放的缺陷,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地方性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中权力主、客体时空尺度的匹配程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但难以实现对地方政府负外部性决策的监督权主、客体空间尺度的一致;中央监督可实现对地方政府负外部性决策的监督权主、客体空间尺度的一致,有助于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第四,论文梳理了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化过程,验证了理论部分所建立的解释框架的适用性,指出合理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需要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有效融合地方分权与中央监督。论文通过分析二战后日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演变,验证了理论部分提出的“专项转移支付”形式的中央集权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决策,进而影响了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验证了在地方分权后加强中央监督,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等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第五,论文着重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中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公共资源的配置,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部分所建立的解释框架。在对我国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改进的方向,包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合理分工;进一步完善基层人大制度,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地方政府与当地公众的利益相关和激励相容;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合法性监督。
李琼[7](2013)在《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收费公路政策的实施,使收费公路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收费公路发展,协调收费公路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转变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然而,现有关于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研究极其薄弱和匮乏,加之收费公路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职能转变理论并不足以完全指导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实践,因此,论文就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新制度经济理论、政府管制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理论为基础,全面总结和论述了收费公路产业属性,系统归纳分析了收费公路发展历程,通过量化分析总结提出了收费公路产业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并基于论文研究的需要,重新对收费公路产业内涵、政府职能及政府职能转变等重要概念了进行界定,明确了论文研究范围,形成了论文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的逻辑起点。论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有相对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实际对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为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体系确立和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现实依据;通过对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实证分析,包括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的多维困境及深层原因剖析,系统总结提出了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的五个要点,为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设计提供支撑;论文以规范收费公路产业自身发展,促进收费公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基于收费公路产业政府与市场合理关系、收费公路产业绩效、收费公路类型等三个全新的视角,分别依据相应的标准构建了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体系,为新时期科学确立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体系提供理论借鉴;最后,论文从收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产业行政垄断、推进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公益性回归等四个方面对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进行了系统设计,一方面把收费公路政府职能转变与一定时期产业政府相关改革相结合,适应不同阶段或不同时期收费公路产业政府重点改革与发展的工作需要;另一方面为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多样化的并伴生有一定目标或依托重点的可行性路径选择。
徐杰[8](2010)在《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研究 ——以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为例》文中指出自1988年以来,我国的高速公路不仅从无到有,而且初步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绵延5.3万公里的骨架网,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公路发展道路。然而,在对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给予由衷的惊喜与自豪的赞叹之余,我们也蓦然发现,在现代化高速公路的网络骨架已初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连接顺畅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再经过大约十年的时间也将基本建成之际,高速公路的管理却仍处于探索阶段。对高速公路网络设施的管理仍处于“主体多元、地域分割”的分散状态,信息、标准、标识、救助等高速公路的服务因投资、建设、管理的多元而分治,网络化服务体系远未形成,高速公路还未能给用户提供真正的快速、便捷、安全、经济的运输服务。高速公路具有明显的网络性、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特点,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沉淀成本高,收益具有显着差异,资产的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是全社会共同的财富,需要集中、高效的专业化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是指能够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是在公共交通领域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总结了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的演变过程,论述了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现状,并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体制中建设体制和经营体制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改革原则。根据高速公路的基本属性特征,对比国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演变,总结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可借鉴的管理体制,研究提出完善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一些建议。分析比较了事业管理型、企业管理型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3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总结了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未来高速公路管理的建议。同时介绍了高速公路的属性,分析了现行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国内和国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利弊,提出了改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建议。并结合陕西高速管理体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当代管理学、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何小林[9](2009)在《南京公路建设对推动城乡发展的研究》文中认为在改革、开放、发展的今天,加快交通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我国各地政府的共识。看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程度,首要看它的交通基础建设。建国50多年来,我国城乡公路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公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公路的功能是为交通出行提供服务,由于公路本身具有网络特性,某一公路在公路网体系中并非独立地服务于交通出行,而是通过公路网具体体现公路为交通出行提供服务。公路网整体效率的提高与功能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公路网总里程的大小,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层次结构的合理与否。建立干支结合、协调发展、合理搭配的公路网才能提高路网整体通行能力,满足更大的社会运输需求,发挥路网整体运行的效率与效益。南京市要建设高效公路网就必须在注重建设承担“主动脉”功能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同时,建设好起着“毛细血管”功能的农村公路。目前,南京市农村水泥公路合计4500公里,其中县乡公路1406公里。按路面类型分还有2529公里的农村公路是中级、低级或无路面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32.7%。公路建设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另一方面,公路的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内,公路的建设是以较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为保障公路建设健康发展,南京交通鼎新革故,强化队伍建设,重视环保,加强监管,优化设计,摒弃原来的发展模式,正确选择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改变传统的交通发展模式,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交通发展速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全面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走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公路建设不断推进:如何更好、更快地发挥公路在城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深化公路建设理念、优化公路建设模式也成了当务之急。
张荣超[10](2009)在《张荣超日记1992-2009》文中指出1992年5月23日,晴天今天乡里布置工作,要求全乡要完成300吨油菜籽订购任务,全乡7000户种油菜,凡是春订合同上有油菜任务的,按每亩200斤交售,完不成订购任务的,每斤油菜籽罚5毛钱。县、乡考虑到农户食用
二、谁来管好中国的高速公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来管好中国的高速公路(论文提纲范文)
(1)蜀道集团揭牌背后(论文提纲范文)
因何重组 |
如何远航 |
谁来领航 |
(2)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3)“李尔王”与1979(中)(论文提纲范文)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4)地方(论文提纲范文)
守世·开篇 |
村人 |
使劲 |
来历 |
村长娘子 |
食物和药 |
玉米和玉石 |
阳光、歌谣、爱情和小虫 |
有些地方看不见,活着才有意思 |
指示 |
身是客 |
铁的大嘴巴 |
对一种味道的遗忘,并不要很久的时间 |
蛙眼 |
村长谣 |
留贼 |
满园香气 |
夜夜思君 |
声音 |
莫开玩笑 |
村人多了 |
如烟·影子 |
一群孩子 |
猎日子 |
在骂声中成长 |
谁照应了你 |
器物 |
(5)政务微博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语篇研究现状 |
(二)政务微博研究现状 |
(三)政务微博语篇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一)研究语料新 |
(二)研究角度新 |
四、研究方法 |
(一)比较法 |
(二)定量分析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五、研究语料及来源 |
(一)语料的界定 |
(二)语料的来源 |
第一章 政务微博语篇的特征与类型 |
一、政务微博语篇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语篇 |
(二)政务微博 |
(三)政务微博语篇 |
二、政务微博语篇的特征 |
(一)政务微博语篇与其他微博语篇的区别 |
(二)政务微博语篇与公文语篇的区别 |
三、政务微博语篇的类型 |
(一)按语篇模式类型分 |
(二)按语篇功能类型分 |
小结 |
第二章 政务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
一、政务微博语篇的衔接 |
(一)政务微博语篇的篇内衔接 |
(二)政务微博语篇的篇际衔接 |
二、政务微博语篇的连贯 |
(一)政务微博语篇连贯的外部条件 |
(二)政务微博语篇衔接保证语篇的连贯 |
小结 |
第三章 政务微博语篇的言语行为分析 |
一、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
(一)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
(二)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
(三)存在的问题 |
二、政务微博言语行为主体 |
(一)政务微博的说话者 |
(二)政务微博的听话者 |
(三)政务微博的核查者 |
(四)政务微博的驱动者 |
三、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 |
(一)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概述 |
(二)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
(三)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对比分析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权力尺度对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时空分析 ——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与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逻辑主线 |
2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变迁 |
2.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集权与权力下放的循环(1949~1978) |
2.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央集权(1949~1957) |
2.1.2 权力下放与“大跃进”(1957~1958) |
2.1.3 再度集权(1959~1969) |
2.1.4 再度放权(1970~1977) |
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重构 |
2.2.1 干部人事制度与政绩考核体系 |
2.2.2 转型中的财政分成 |
2.2.3 信贷资源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配置 |
2.2.4 国企资源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划分 |
2.2.5 投资决策权的下放 |
2.2.6 向特殊空间的一揽子放权:设立经济特区与计划单列市 |
3 相关理论综述 |
3.1 基本概念 |
3.1.1 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
3.1.2 中央与地方关系 |
3.2 中央集权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 |
3.3 权力下放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 |
3.4 地方分权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 |
3.5 地方分权基础上的中央监督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 |
3.6 文献评述与研究空间 |
4 权力尺度重组对交通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时空分析 |
4.1 交通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
4.1.1 交通公共资源 |
4.1.2 交通公共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分析 |
4.2 对中央集权、权力下放和地方分权的再认识 |
4.2.1 认识权力配置应基于权力的分类 |
4.2.2 尺度与权力的尺度重组 |
4.2.3 时空尺度视角的权力分析 |
4.3 权力时空尺度视角的央地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分析 |
4.3.1 全国性交通基础设施与地方性交通基础设施 |
4.3.2 中央集权的资源配置影响分析 |
4.3.3 权力下放的资源配置影响分析 |
4.3.3.1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非合作博弈 |
4.3.3.2 “部省合作”中的博弈分析 |
4.3.3.3 零和博弈下地方政府的合作困境 |
4.3.4 地方分权的资源配置影响分析 |
4.3.5 中央监督的资源配置影响分析 |
5 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其资源配置的时空分析 |
5.1 法国地方分权改革的背景 |
5.2 法国地方分权改革的历程 |
5.2.1 1982~1986年地方分权改革 |
5.2.2 1992~2000年地方分权改革 |
5.2.3 2003年以来的地方分权改革 |
5.3 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安排及其资源配置影响分析 |
5.3.1 时空尺度视角的地方分权及其资源配置影响分析 |
5.3.1.1 地方行政首长任免权的转变 |
5.3.1.2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 |
5.3.1.3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配置 |
5.3.1.4 地方分权对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分析 |
5.3.2 时空尺度视角的中央监督及其资源配置影响分析 |
5.3.2.1 行政监督 |
5.3.2.2 财政监督 |
5.3.2.3 债务监督 |
5.3.2.4 中央监督对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分析 |
5.4 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
6 日本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其资源配置的时空分析 |
6.1 日本二战前的中央集权 |
6.2 日本地方分权改革的历程 |
6.2.1 日本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的分权改革 |
6.2.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分权改革 |
6.3 时空尺度视角的日本央地权力尺度重组及其资源配置分析 |
6.3.1 地方行政首长任免权的转变 |
6.3.2 地方行政机构设置权的下放 |
6.3.3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 |
6.3.4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配置 |
6.3.5 日本地方分权与中央监督对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分析 |
6.4 日本中央与地方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
7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尺度重组 |
7.1 铁路发展中的中央集权 |
7.2 公路发展中的权力下放 |
7.3 机场发展中的权力下放:属地化管理 |
7.4 港口发展中的权力下放:属地化管理 |
7.4.1 沿海港口发展中的权力下放 |
7.4.2 长江港口发展中的权力下放 |
8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对交通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时空分析 |
8.1 中央集权对地方性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中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分析 |
8.1.1 原铁道部对城际铁路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影响 |
8.1.2 中央统一审批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影响 |
8.1.3 中央“专项补助金”制度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 |
8.2 权力下放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中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分析 |
8.2.1 政绩考核与地方官员投资交通基础设施的意愿 |
8.2.2 2004年投资体制改革增强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权 |
8.2.3 地方行政首长任免权主、客体空间尺度不一致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8.2.4 交通规划权主、客体时间尺度不匹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8.2.5 举债权主、客体时间尺度不匹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8.3 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改革的方向 |
8.3.1 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合理分工 |
8.3.2 进一步完善基层人大制度,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地方政府与当地公众的利益相关和激励相容 |
8.3.3 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合法性监督 |
9 结论 |
9.1 主要工作与基本结论 |
9.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9.1.2 论文的基本结论 |
9.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分析 |
2.1 涉及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与分析 |
2.1.1 新制度经济理论及其分析借鉴 |
2.1.2 政府管制理论及其分析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分析 |
2.2 对收费公路产业理论的再认识 |
2.2.1 收费公路产业的内涵 |
2.2.2 收费公路产业属性的再认识 |
2.2.3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 |
2.3 两大公路体系与收费公路产业发展 |
2.3.1 国家两大公路体系架构 |
2.3.2 收费公路体系 |
2.3.3 收费公路发展历程 |
2.4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及分析 |
2.4.1 政府职能 |
2.4.2 政府职能转变 |
2.4.3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作用评价 |
3.1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评价 |
3.1.1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方法 |
3.1.2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结论 |
3.1.3 收费公路政策的再评价 |
3.2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市场作用评价 |
3.2.1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市场作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2.2 收费公路产业发展中市场作用的分析与评价 |
3.2.3 收费公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3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与市场基本关系分析 |
3.3.1 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历程 |
3.3.2 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探索 |
3.3.3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与市场关系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与分析 |
4.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1 政府职能现状分析 |
4.1.2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的多维困境 |
4.2.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轨迹 |
4.2.2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的多维困境及其表现 |
4.3 当前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多维困境产生原因探析 |
4.3.1 产业内部动力不足 |
4.3.2 产业外部压力不充分 |
4.3.3 政府职能转变的长期性 |
4.4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要点 |
4.4.1 转变政府观念 |
4.4.2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
4.4.3 处理好各方利益 |
4.4.4 合理确立政府职能体系 |
4.4.5 科学设计职能转变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体系的确立 |
5.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体系确立的基本设想 |
5.1.1 政府职能体系确立的整体思路 |
5.1.2 政府职能体系架构 |
5.2 基于收费公路产业政府与市场合理关系的政府职能体系确立 |
5.2.1 对政府与市场合理关系的再认识 |
5.2.2 基于收费公路产业政府与市场合理关系的政府职能体系 |
5.3 基于收费公路产业绩效的政府职能体系确立 |
5.3.1 收费公路产业绩效及其衡量 |
5.3.2 基于收费公路产业绩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
5.4 基于收费公路类型的政府职能体系确立 |
5.4.1 政府职能在政府还贷公路与经营性公路的差异性分析 |
5.4.2 政府还贷公路政府职能体系 |
5.4.3 经营性公路政府职能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6.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目标及路径选择思路 |
6.1.1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目标 |
6.1.2 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的总体思路 |
6.2 基于收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6.2.1 收费公路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要求 |
6.2.2 政府职能转变应置于收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之中 |
6.2.3 基于收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设计 |
6.3 基于破除产业行政垄断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6.3.1 收费公路产业行政垄断及其表现 |
6.3.2 收费公路产业行政垄断的危害 |
6.3.3 基于破除产业行政垄断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设计 |
6.4 基于推进产业市场化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6.4.1 对收费公路产业市场化的再认识 |
6.4.2 收费公路产业市场化水平界定与指标设计 |
6.4.3 基于推进产业市场化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设计 |
6.5 基于收费公路回归公益属性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 |
6.5.1 政府财政分配决定收费公路回归公益性强度 |
6.5.2 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是高等级公路发展的必然要求 |
6.5.3 收费公路公益性回归历程与趋势展望 |
6.5.4 基于收费公路公益性回归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研究 ——以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2.1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概述 |
2.1.1 高速公路的概述 |
2.1.2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
2.1.3 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发展进程 |
2.1.4 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内涵 |
2.2 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2.2.1 按机构的性质进行划分 |
2.2.2 依据高速公路管理的内容来分 |
2.2.3 根据高速公路管理的权限划分 |
2.3 当前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
2.3.1 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2.3.2 中国高速公路养护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2.3.3 高速公路在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改革 |
2.4.1 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应该遵守的原则 |
2.4.2 对目前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一些建议 |
第三章 国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借鉴 |
3.1 国外高速公路管理的基本体制 |
3.1.1 国家授权特许经营的公司管理体制 |
3.1.2 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高速公路 |
3.1.3 国家授权,由地方政府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 |
3.1.4 集权式的特殊法人管理体制 |
3.2 国外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3.3 国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相同特征 |
3.3.1 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比较稳定 |
3.3.2 高速公路的管理主体比较明确 |
3.3.3 实行特许经营的收费高速公路,筹资建设效率高 |
3.3.4 管理机构的层级分明 |
3.4 国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借鉴 |
3.4.1 完善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需要有健全的法规为前提,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要精简 |
3.4.2 政府对高速公路管理应起主导作用 |
3.4.3 建立充足和稳定的专项资金 |
第四章 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4.1 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现状与存在问题 |
4.1.1 陕西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 |
4.1.2 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4.2 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需要改革的必要性 |
4.2.1 高速公路的融资渠道比较局限 |
4.2.2 陕西省经济发展缓慢等原因 |
4.2.3 高速公路的阶段性发展对高速公路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
4.2.4 传统观念影响着高速公路管理改革 |
第五章 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完善 |
5.1 完善目前的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
5.1.1 实现高速公路企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
5.1.2 对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要进行合理设置和划分 |
5.1.3 对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加强维护及监督管理 |
5.1.4 建立健全的高速公路管理的法规体系 |
5.1.5 实现现代化及网络化的高速公路管理 |
5.2 陕西省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向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南京公路建设对推动城乡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国内外公路建设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公路建设概述及启示 |
一、国内公路建设概述 |
二、国内公路建设启示 |
第二节 国外公路建设借鉴 |
一、美国建设经验 |
二、澳大利亚建设经验 |
三、日本建设经验 |
四、英国建设经验 |
第二章 南京公路建设现状及概述 |
第一节 南京公路建设现状 |
第二节 南京公路建设概述 |
第三节 南京公路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公路建设 |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三、坚持永续发展 |
四、重视农村公路发展 |
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
六、加强制度监督,确保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
第三章 南京公路建设发展的推广研究及策略 |
第一节 南京公路建设推动城乡交通网络发展 |
一、推动农村货运服务产业的货运网络 |
二、推动城乡公路科技信息网络 |
三、以生态环保理念促进城乡环保发展网络 |
四、完善城乡客运网络 |
五、公路联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
第二节 建养并重保障乡村公路畅通 |
第三节 南京公路建设加快了沿线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
一、加快了沿线城乡经济的发展 |
二、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
第四节 南京公路建设发展对策 |
一、深化公路建设先进理念 |
二、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工作 |
三、坚持依法建路管路 |
四、抓好廉政监管,确保交通建设更加规范 |
五、抓好队伍建设,确保干部员工更加团结 |
六、坚持以人为本 |
七、稳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谁来管好中国的高速公路(论文参考文献)
- [1]蜀道集团揭牌背后[J]. 本刊综合. 中国公路, 2021(12)
- [2]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3]“李尔王”与1979(中)[J]. 薛忆沩. 作家, 2020(04)
- [4]地方[J]. 蔡测海. 芙蓉, 2019(06)
- [5]政务微博语篇研究[D]. 陆露琳.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6]权力尺度对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时空分析 ——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为例[D]. 郭文帅.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
- [7]收费公路产业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 李琼. 长安大学, 2013(06)
- [8]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研究 ——以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为例[D]. 徐杰. 长安大学, 2010(03)
- [9]南京公路建设对推动城乡发展的研究[D]. 何小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7)
- [10]张荣超日记1992-2009[J]. 张荣超. 安徽文学, 200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