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相色谱法检测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条件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高江胜,邵明云,李心倩[1](2021)在《LC-MS分析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染料的老化机理及色痕形成时间》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在自然环境及紫外灯照射人工老化环境下的圆珠笔油墨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染料的降解过程,从而依据色痕中染料的相对含量鉴别其相对书写时间。方法采用直径0.5 mm打孔器取样,乙腈/水(V/V,80/20)静置提取10 min,在pH值为3的乙腈/乙酸水溶液(V/V,50/50)作流动相条件下,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含有碱性艳蓝B染料成分的圆珠笔油墨进行检测,确定碱性艳蓝B染料定量离子对(m/z,470.44/455.38),根据碱性艳蓝B在不同时间紫外灯照射的碎片特征离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其降解过程,并依据其相对含量变化鉴别相对书写时间。结果实验确定了碱性艳蓝B特征碎片离子(m/z 470)脱掉一个甲基(—CH3+)生成新的特征碎片离子(m/z 456)的降解机理,以及碱性艳蓝B在人工老化条件下(紫外灯照射不同时间)及自然条件下(200天)的染料变化趋势图。结论碱性艳蓝B在200天的自然老化条件下,其含量变化相差近3%,可见色痕中的碱性艳蓝B在自然条件下的降解速度较慢,在司法实践中可依据其中染料的相对含量差值去评估可疑文件上字迹的书写相对时间。
刘英霞,袁德强,郝艳丽,贾硕果[2](2021)在《现代分析仪器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墨迹分析是法庭科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分析过程中不仅需要精密的分析仪器获得数据,还需要科学的方法解析数据。从试验条件优化、信号处理、墨迹种类鉴别和书写时间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现代分析仪器结合化学计量学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墨迹分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何海洋,赵鹏程,李泽瀚,高静[3](2021)在《黑色中性笔字迹色痕及书写时间鉴定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黑色中性笔字迹色痕检验及书写时间的鉴定一直是法庭科学的研究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涉及黑色中性笔字迹色痕形成时间的案件较多,国内外法庭科学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不断探究,本文对目前检验黑色中性笔字迹色痕形成时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综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有效鉴定方法。
雷霏[4](2020)在《新型原位分析技术在圆珠笔墨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圆珠笔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使用的一种书写工具,经常出现在一些公司合同、单位公文、个人证明等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材料当中,在文书司法鉴定领域,有关于圆珠笔书写材料的鉴定案件层出不穷,占据了鉴定中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很多民事案件中,涉及到圆珠笔篡改文件的鉴别需要更加精确的成分种类区分,在刑事案件中,对于圆珠笔墨迹的溯源也是案件侦破的关键。因此,实现圆珠笔成分的快速定性对实际案件的侦查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如何快速、无损的对检材进行定性检测和种类区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于圆珠笔书写材料的篡改文件鉴定,长期以来是文书鉴定中的一大难题,区分圆珠笔墨迹成分的差异在文书鉴定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圆珠笔油墨的组成较为复杂,而不同品牌、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圆珠笔油墨在成分上的差异往往并不大,尤其是国产品牌的圆珠笔大都在成分上缺乏创新性,因此想要在原位无损的检测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检测结果相当困难,这也使得圆珠笔油墨成分的定性和种类区分一直是业内广泛关注的难题。论文第1章探讨了选题的背景,概括性地介绍了圆珠笔的起源与用途,不同种类圆珠笔的组成成分,圆珠笔成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综述了目前领域内的研究技术,阐明圆珠笔成分区分在文书司法鉴定领域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不同厂家、不同种类和品牌的28种蓝色圆珠笔和29种黑色圆珠笔进行分析,同时优化实验方案,结合785nm、633nm和514nm三种激发光波长下的检测数据对其进行分类,并首次将三种波长的分类数据相互结合优化,建立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的分析方法。第三章利用实时直接分析-高分辨质谱法(DART-HRMS)同样对不同厂家、不同种类和品牌的28种蓝色圆珠笔和29种黑色圆珠笔进行分析,同时优化实验方案,探讨不同离子化温度对圆珠笔油墨分析结果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各圆珠笔的质谱分析结果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建立了实时直接分析-高分辨质谱(DART-HRMS)技术的分析方法。第四章通过模拟真实的篡改文件鉴定过程,验证前两章中建立的两种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将它们与常规的鉴定检验方法相比较,探究本论文所建立的方法在实际案件中作用,在实践中验证新技术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屈音璇,许可[5](2017)在《刍议圆珠笔油墨字迹制成时间检验》文中提出圆珠笔油墨字迹制成时间的检验鉴定一直是文件检验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已有的有关圆珠笔油墨字迹制成时间检验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介绍了双溶剂溶解能力测定法、溶压转移法、薄层色谱染料比值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透析法等几种常用的检验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检验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物证检验人员提供借鉴。
李军,赵鹏程[6](2017)在《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是法庭科学领域中常见的一类物证,其检测分析可为相关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证据依据。文章主要对法庭科学领域中常用的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色谱/质谱法联用法等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研究的主要方向,从而为法庭科学领域中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的研究和侦查办案提供参考。
牛凡[7](2017)在《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添改文件,是指作案人在原文件上添加或改写某些字句或笔画以改变文件原意或数额的一种内容虚假的文件。在我国三大诉讼案件中,特别是经济类犯罪的案件,经常会涉及到添改文件的检验。本文以市面收集到的270支不同品牌、型号的蓝色圆珠笔书写墨迹为例,使用光谱法和色谱法(拉曼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共四种方法)进行检验,选择晨光、爱好、真彩、斑马等25组常见品牌共190支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光谱和色谱数据作为训练集,使用ChemPatternTM化学计量学解决方案软件建立了不同品牌的光谱法和色谱法分类模型。在添改文件检验中,通过对墨迹的光谱和色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达到对可疑墨迹与原文墨迹品牌的区分,进而判断存在添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光谱法和色谱法在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分类研究上具有互补性。本文对270支蓝色圆珠笔墨迹共进行了2000余次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并通过比较墨迹的拉曼光谱图(810张)、紫外-可见光谱图(540张)、薄层色谱图(540张)和气相色谱图(540张)对墨迹进行了分类。薄层色谱法、拉曼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检验的是墨迹中染料成分,在三种检验方法中薄层色谱法分类效果最佳,分为35类。在薄层色谱法的分类基础上,结合其他两种检验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进行二次分类,发现一些墨迹得到了进一步区分。此外,气相色谱法检验的是墨迹中溶剂成分,从墨迹的组成角度而言,将染料部分与溶剂部分的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到对墨迹更加准确的区分。这说明光谱法和色谱法在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区分上具有互补性。因此,实际工作中,在实验条件和检材样本量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使用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进行检验。2、首次提出了光谱法和色谱法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判断添改文件的新方法。通过使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将模式识别技术引入到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品牌区分中,建立了25组蓝色圆珠笔品牌与光谱和色谱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基于K-最近邻法的模式识别分析。研究发现以25组不同品牌蓝色圆珠笔墨迹光谱和色谱数据作为训练集,以K-最近邻法判定原则建立的分类模型可以达到对未知蓝色圆珠笔墨迹品牌的预测,并通过墨迹品牌的区分来判断添改文件。在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建立的分类模型中,紫外-可见光谱法的识别率最高,为97.32%,其次是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80.72%,再次是薄层色谱法,78.85%,最后是拉曼光谱法,74.14%。但综合考虑模型中训练样本的区分程度,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的区分率最高,达到48.9%,且模型的识别率也较高,因此,将基于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建立的分类模型作为蓝色圆珠笔墨迹品牌预测及区分的首选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结合其他光谱法和色谱法建立的分类模型进行相互印证。3、提出了建立训练样本多级分类,优化模型质量的方法。将模型训练集中的样品在品牌分类(25组)基础上按光谱法、色谱法的分类结果进行二次分类,样品的区分率和模型的识别率均得到显着提高,达到了优化模型的目的。其中,拉曼光谱法的训练集增加到37类,识别率提高15.79%;紫外-可见光谱法增加到41类,识别率提高2.5%;薄层色谱法增加到82类,识别率提高40.64%;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增加到93类,识别率提高47.19%。通过二次分类,将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结果为同类的墨迹按品牌进行了区分,提高了样品的区分率,进而提高了模型的交叉验证识别率,达到了优化模型的目的。因此,在蓝色圆珠笔墨迹分类模型中,可以对训练样本进行多级分类,通过提高区分率来优化模型质量、提高品牌预测的准确性。4、提出了根据墨迹品牌的预测及区分检验添改文件的思路。在添改文件检验中,对于检材墨迹和样本墨迹的检验主要是通过比较两者的墨迹配方是否一致,进而判断可疑文件是否存在添改。本文通过对270支蓝色圆珠笔墨迹进行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及分类,发现一些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墨迹具有相同类型的光谱和色谱数据,这可能由于我国蓝色圆珠笔油墨配方与品牌之间不具有唯一性,即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可能具有相同的油墨配方。在实践中对于这一类蓝色圆珠笔墨迹形成的添改文件,使用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不能判断是否存在添改。因此,本文将蓝色圆珠笔墨迹品牌的区分研究作为检验添改文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模式识别引入到添改文件的检验中,在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基础上,通过建立分类模型达到对可疑墨迹与原文墨迹品牌的区分,为添改文件的检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270支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墨迹为例,结合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数据进行解析和信息挖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品牌的分类模型,通过对墨迹品牌的预测及区分来判断可疑文件是否存在添改。本文提出的光谱法和色谱法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判断添改文件的新方法将理化检验结果信息化,将大数据思想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添改文件的检验中,不仅可以为检验人员作出更加客观和全面的判断提供数据支持,更可以为添改文件检验的信息化、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持。
牛凡,黄建同,何森,陆天[8](2017)在《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分析蓝色圆珠笔油墨及其分类》文中认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110支不同产地、品牌的蓝色圆珠笔油墨进行检测及种类鉴定。以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圆珠笔油墨中的溶剂组成,据此样品可分为6大类;以薄层色谱法检测了油墨中的染料组成,根据染料斑点的个数、位置、颜色及薄层扫描后吸收峰中标准峰的位置,将样品分为了17类。综合分析上述两种色谱检测的结果,同时考察溶剂和染料在组成上的差异,将110支不同品牌、产地的蓝色圆珠笔分为了35类,可以达到某些品牌之间的区分和认定,比依据单一检验手段得到的分类结果更为精准、系统。
牛凡,黄建同,何欣龙,陆天,何森[9](2017)在《基于多变量-系统聚类分析法区分蓝色圆珠笔色痕》文中认为综合应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110支不同产地、品牌的蓝色圆珠笔油墨进行检验及种类鉴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分别研究了圆珠笔油墨中的溶剂组成和染料组成。通过数据预处理,分别建立了不同样品气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共有谱图,采用二值法对特征数据进行提取,将定性信息数量化,将欧氏距离的平方作为样品之间差异的量度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将分类结果用于判别分析,建立相应的判别式函数。结果表明,基于多变量的系统聚类结果由于同时考察油墨的溶剂和染料在组成上的差异,将110支不同品牌、产地的蓝色圆珠笔分为了29类,可以达到品牌之间的区分和认定,较依据单一检验手段得到的分类结果更为精确、系统。尝试结合判别式函数对未知色痕进行分类,由于样本量较少,因此交叉验证得到的分类正确率仅为47.7%,但通过本实验将化学计量学中的相关算法引入到油墨种类的鉴别中,为添改文件、文件形成时间的检验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结果,为建立油墨样本库提供了数据支持。
连园园,梁鲁宁,刘建伟[10](2016)在《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方法综述和评析》文中认为文件形成时间鉴定是判断文件真伪的重要途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可通过三个技术通道来完成,即墨迹(包括印文印迹)的形成时间、纸制品的形成时间及文件内容的系统性分析。其中以墨迹的书写时间鉴定最为普遍。所以本文选取墨迹的形成时间鉴定技术作为评析重点,系统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涌现出来的众多墨迹形成时间鉴定的相关技术,并对其具体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简单的评析。本文在回顾历史、总结现在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件形成时间鉴定在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液相色谱法检测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条件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相色谱法检测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条件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LC-MS分析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染料的老化机理及色痕形成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仪器、试剂与实验条件 |
1.1 仪器、试剂及样品 |
1.2 实验条件 |
2 实验方法与内容 |
2.1 样品前处理 |
2.2 提取方法的优化 |
2.3 色谱条件优化 |
2.4 质谱条件优化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碱性艳蓝B老化降解机理 |
3.2 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色痕形成时间 |
3.2.1 人工老化条件下圆珠笔油墨色痕形成时间探讨 |
3.2.2 自然条件下圆珠笔色痕形成时间研究 |
3.3 实验方法重现性考察 |
3.4 实验最小取样量 |
4 结论 |
(2)现代分析仪器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设计与优化 |
2 信号处理 |
3 墨迹种类鉴别 |
3.1 主成分分析 |
3.2 模式识别 |
4 油墨形成时间鉴定 |
5 展望 |
(3)黑色中性笔字迹色痕及书写时间鉴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字迹色痕检验 |
1.1 薄层色谱法 |
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 差谱分析法 |
2 溶剂分析与书写时间检验 |
2.1 气相色谱法 |
2.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3 总结与展望 |
(4)新型原位分析技术在圆珠笔墨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现代圆珠笔材料 |
一、圆珠笔的起源 |
二、圆珠笔的主要成分 |
第三节 圆珠笔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 |
一、光谱分析方法 |
二、色谱分析方法 |
三、联用分析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综述 |
一、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
二、实时直接分析串联高分辨质谱技术 |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一、试剂与样品 |
二、仪器 |
三、仪器检测参数 |
四、实验内容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一、纳米银粒子表征 |
二、重现性考察 |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
四、结果讨论 |
第四节 数据库检索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时直接分析串联高分辨质谱(DART-HRMS)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一、试剂与样品 |
二、仪器 |
三、仪器检测参数 |
四、实验内容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一、离子源气流温度优化 |
二、重现性考察 |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
四、结果讨论 |
第四节 数据库检索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位检测分析方法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样品设计 |
第二节 检验鉴定过程 |
一、常规检验方法 |
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 |
三、实时直接分析-高分辨质谱检测 |
第三节 鉴定结论与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刍议圆珠笔油墨字迹制成时间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圆珠笔油墨的成分 |
2 圆珠笔油墨字迹制成时间检验常用方法 |
2.1 双溶剂溶解能力测定法 |
2.1.1 试剂和仪器 |
2.1.2 实验步骤 |
2.2 溶压转移法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薄层色谱染料比值法 |
2.3.1 试剂和仪器 |
2.3.2 实验步骤 |
2.4 气相色谱法 |
2.4.1 试剂和仪器 |
2.4.2 实验步骤 |
2.5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5.1 试剂和仪器 |
2.5.2 实验步骤 |
2.6 透析法 |
2.6.1 试剂和仪器 |
2.6.2 实验步骤 |
3 难点和展望 |
(6)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圆珠笔油墨的主要成分 |
二、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的理论依据 |
三、圆珠笔油墨书写时间的鉴定方法 |
(一) 紫外可见光谱法 |
(二) 红外和拉曼光谱法 |
(三) 气相色谱法 (GC) |
(四)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
(五) 色谱/质谱联用法 |
(六) 其他检测方法 |
四、小结与展望 |
(7)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添改文件检验概述 |
1.1 添改文件主要特征 |
1.2 添改文件检验方法 |
1.3 添改文件与文件相对书写时间的关系 |
1.4 本章小结 |
2 蓝色圆珠笔墨迹概述 |
2.1 蓝色圆珠笔油组成 |
2.2 蓝色圆珠笔墨迹种类检验的研究现状 |
2.2.1 光谱检验法 |
2.2.2 色谱检验法 |
2.3 蓝色圆珠笔墨迹形成时间检验的研究现状 |
2.3.1 根据染料的降解情况研究蓝色圆珠笔的书写时间 |
2.3.2 根据溶剂的挥发情况研究蓝色圆珠笔的书写时间 |
2.3.3 根据“溶解率”变化研究蓝色圆珠笔的书写时间 |
2.4 本章小结 |
3 化学计量学概述 |
3.1 化学计量学主要研究内容 |
3.2 化学计量学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
3.2.1 优化实验条件及数据处理 |
3.2.2 墨迹种类鉴定 |
3.2.3 墨迹形成时间鉴定 |
3.3 本章小结 |
4 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 |
4.1 薄层色谱法检验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
4.1.3 实验步骤 |
4.1.4 实验结果 |
4.2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验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
4.2.3 实验步骤 |
4.2.4 实验结果 |
4.3 拉曼光谱法 |
4.3.1 实验原理 |
4.3.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
4.3.3 实验步骤 |
4.3.4 实验结果 |
4.4 紫外-可见光谱法 |
4.4.1 实验原理 |
4.4.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
4.4.3 实验步骤 |
4.4.4 实验结果 |
4.5 案例应用 |
4.5.1 案情介绍 |
4.5.2 检验过程 |
4.5.3 综合评断 |
4.6 本章小结 |
5 蓝色圆珠笔墨迹的模式识别研究 |
5.1 模式识别基本原理 |
5.2 软件介绍 |
5.3 数据预处理 |
5.3.1 薄层色谱法 |
5.3.2 气相色谱法 |
5.3.3 拉曼光谱法 |
5.3.4 紫外-可见光谱法 |
5.4 相似度计算 |
5.4.1 薄层色谱法 |
5.4.2 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 |
5.4.3 拉曼光谱法 |
5.4.4 紫外-可见光谱法 |
5.5 主成分分析法 |
5.5.1 基本原理 |
5.5.2 薄层色谱法 |
5.5.3 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 |
5.5.4 拉曼光谱法 |
5.5.5 紫外-可见光谱法 |
5.6 有监督模式识别——K-最近邻算法 |
5.6.1 基本原理 |
5.6.2 薄层色谱法 |
5.6.3 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 |
5.6.4 拉曼光谱法 |
5.6.5 紫外-可见光谱法 |
5.7 本章小结 |
6 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 |
6.1 新方法的思路 |
6.2 新方法的检验流程 |
6.3 案例应用 |
6.3.1 案情回顾 |
6.3.2 传统检验方法结果 |
6.3.3 模式识别检验结果 |
6.3.4 综合评断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验用270支蓝色圆珠笔信息 |
致谢 |
在学研究成果 |
(8)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分析蓝色圆珠笔油墨及其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仪器工作条件 |
1.2.1 气相色谱-质谱法 |
1.2.2 薄层色谱法 |
1.3 试验方法 |
1.3.1 GC-MS分析蓝色圆珠笔油墨的溶剂组成 |
1.3.2 TLC分析蓝色圆珠笔油墨的染料组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GC-MS对溶剂组成的分类 |
2.2 TLC对染料组成的分类 |
2.3 综合分析蓝色圆珠笔样本及种类鉴定 |
(9)基于多变量-系统聚类分析法区分蓝色圆珠笔色痕(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样本 |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1.3 实验条件 |
1.3.1 气相色谱-质谱法 |
1.3.2 薄层色谱法 |
1.4 实验内容 |
1.4.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蓝色圆珠笔油墨的溶剂组成 |
1.4.2 薄层色谱法分析蓝色圆珠笔油墨的染料组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气相色谱法对110支蓝色圆珠笔色痕的分类 |
2.2 薄层色谱法对110支蓝色圆珠笔色痕的分类 |
2.3 系统聚类分析 |
2.4 判别分析 |
3 结论 |
(10)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方法综述和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技术难点 |
二、文件形成时间鉴定技术方法的评析 |
(一)绝对书写时间检验法(物种起源法) |
1. 利用标准墨水库确定墨水的制造年代 |
2. 利用标记法确定墨水的制造时间 |
3. 通过文件材料最早出现和使用的时间判断文件形成时间 |
(二)相对书写时间检验法 |
1. 水溶性墨水字迹书写时间鉴定技术 |
(1)草酸溶解法 |
(2)硫酸根扩散法 |
(3)色谱法 |
(4)光谱法 |
(5)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
(6)X光电子能谱法 |
(7)差示扫描量热法 |
(8)溶压法 |
(9)透析转移法。 |
(10)电阻法 |
(11)色阶法 |
2. 圆珠笔字迹书写时间鉴定技术 |
(1)溶解速度法 |
(2)单一溶剂提取法 |
(3)双溶剂提取法 |
(4)色谱法 |
(5)光谱法 |
(6)转印法 |
(7)多次测定法 |
3. 印章盖印时间的研究 |
(1)时间性印迹特征鉴别法 |
(2)油痕再扩散法 |
(3)色谱法 |
(4)拉曼光谱法 |
(5)Photoshop辅助检验法 |
(6)统计学方法 |
4. 打印复印文件时间的研究 |
(1)阶段性特征 |
(2)灰度测定法 |
(三)系统检验方法的研究 |
三、未来展望 |
(一)书写时间检验技术将更强调原位检验 |
(二)纸张断代技术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
(三)系统检验方法将成为主流技术 |
四、液相色谱法检测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条件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LC-MS分析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染料的老化机理及色痕形成时间[J]. 高江胜,邵明云,李心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现代分析仪器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 刘英霞,袁德强,郝艳丽,贾硕果. 化学分析计量, 2021(04)
- [3]黑色中性笔字迹色痕及书写时间鉴定方法研究[J]. 何海洋,赵鹏程,李泽瀚,高静. 山东化工, 2021(07)
- [4]新型原位分析技术在圆珠笔墨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D]. 雷霏.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刍议圆珠笔油墨字迹制成时间检验[J]. 屈音璇,许可.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7(22)
- [6]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李军,赵鹏程.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3)
- [7]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研究[D]. 牛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2)
- [8]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分析蓝色圆珠笔油墨及其分类[J]. 牛凡,黄建同,何森,陆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7(01)
- [9]基于多变量-系统聚类分析法区分蓝色圆珠笔色痕[J]. 牛凡,黄建同,何欣龙,陆天,何森.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7(01)
- [10]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方法综述和评析[J]. 连园园,梁鲁宁,刘建伟. 证据科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