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分裂症与养育方式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文京春[1](2020)在《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翻译事业在无数翻译者的全力参与和辛勤耕耘下,迎来了大发展,大变革,一片生机,蔚为壮观。要想促进中华文化不断取得新的更高水平的发展,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翻译都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如果说学习一门语言,可打开一个世界,那么译者则是引路人。犯罪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视野独特的学科,经常被认为“冷门”和边缘化的学科。“犯罪”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则就在我们身边。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战略的提出到如今政府推进的法治乡村建设,能够看出我国法律发展不仅有深度还有广度。但是无论法治多么健全,都不能避免犯罪的产生。根据唯物辩证法中的内外因原理,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此时除了关注所处的大环境外,还要把目光投向犯罪者本身。译者选择《韩国犯罪心理学((?))》作为翻译项目,在此基础上撰写此翻译实践报告,尚无中文译本。该书2015年由P&C媒体出版社出版,黄圣贤、李昌汉、李康勋、李完熙、韩佑宰(音译)共同编写。全书共十四个章节,译者负责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六章内容为精神障碍和犯罪心理,第七章内容为性格和犯罪心理。在这两个章节当中都有心理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有韩国和美国的犯罪案例,这些专业知识和生动的案例可以为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人士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参考资料。加之,韩译汉作品中,文学文本居多,应用文体中较少,译者借此翻译此作品为丰富韩中翻译门类尽一份微薄之力。此翻译实践报告共有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是对译者翻译项目的简介,首先是全书简介和第六章和第七章的主要内容概述,其次介绍《韩国犯罪心理学((?))》的作者。第二章是译者的译前准备,包括搜集阅读平行文本和与合译同学磋商探讨等。译者虽是朝鲜族但不敢怀有丝毫侥幸的心里,仔细研读文本内容。第三章是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总结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重点是心理量表的精确翻译,难点是句子成分的转换。原文长难句数量较多,需要剥茧抽丝,翻译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灵活应对。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报告的最后一个章节,总结了译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所学到的方法,以及在处理应用翻译时所需要的注意事项。“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译者应担负起文明交流使者的责任。这次的翻译实践,译者在“译德”、“译智”、“译体”等方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力争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认真完成本次翻译实践。
李仁军[2](2019)在《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特点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分析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中介作用假设模型,探讨高危因素对认知功能损害的作用机制,以便尽早识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从而有效预防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进一步探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认知功能的作用,为完善认知功能康复的医学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如下:1.探讨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分析他们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2.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预测因素,构建中介作用假设模型,探讨童年创伤在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作用机制。3.探讨药物治疗和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对认知功能损害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某省级三甲精神卫生机构就医的年龄在12岁至17岁之间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相应正常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基线时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情况、EMBU、ASLEC、CTQ-SF等;对研究组,基线时、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WAIS/WISC、MCCB、PANSS、CGI评定;对对照组,基线时进行WAIS/WISC、MCCB 评定。研究组纳入1 10例患者,符合ICD-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组前没有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或者已知对认知功能有影响的药物,首次发病且病史少于1年,韦氏智力测验IQ≥80,无对认知功能有影响的其他疾病,自愿参加本研究。对照组纳入1 10例正常被试,被试无对认知功能有影响的疾病,近1年未使用过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韦氏智力测验IQ≥80,自愿参加本研究。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药物反应或主动要求退出的,即可退出研究。研究组80例住院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达到足量足疗程,以尽可能单一用药为原则,主要用药:阿立哌唑为每天10-30mg,奥氮平用量为每天10-20mg,喹硫平用量为每天300-600mg,利培酮用量为每天4-6mg。30例门诊患者以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同住院患者,用药剂量为住院的1/3-1/2,心理治疗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到50分钟。统计分析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将连续变量进行t检验,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相关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将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童年创伤的各因子作为自变量,以MCCB总分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找出影响认知功能的预测因素。然后,将预测因素作为自变量,MCCB总分作为因变量,通过路径分析,进一步探索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是否通过童年创伤对认知损害产生影响。治疗前后通过t检验比较MCCB总分变化等来分析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组共纳入病例110例,最终有效数据92例(83.6%)其中药物组67例,心理组25例;对照组纳入110例,最终有效数据103例(93.6%)。研究组均为汉族,有男性50人,女性42人,平均年龄:15.15±1.45岁,初中文化者45人,高中文化者47人;对照组也均为汉族,有男性53人,女性50人,平均年龄:14.97±1.73岁,初中文化者51人,高中文化者52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民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基线时的韦氏智力测验全量表智商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得分(88.85±22.88vs108.18±14.92,P<0.01);除了知识因子分两者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分也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基线时的MCCB测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得分(44.64±8.15vs62.70±7.68,P<0.01);除了连线测验原始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因子分也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基线时父亲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45.75±6.54vs54.59±10.72,P<0.01),惩罚/严厉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20.88±6.26vs18.78±6.67,P<0.05),拒绝/否认因子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11.39±3.64vs9.77±3.50,P<0.05);母亲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48.17±7.77vs59.45±9.89,P<0.01),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4.07±6.44vs37.43±6.60,P<0.01),惩罚/严厉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14.97±4.70vs12.50±3.53,P<0.01)。5.研究组基线时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53.29±18.51vs40.99±25.32,P<0.01),其余各因子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得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研究组基线时童年创伤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46.90±11.47vs35.67±8.78,P<0.01);除了躯体虐待因子两者无明显差异外,其余个因子分也均高于对照组的得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父亲养育方式与认知功能关系:研究组MCCB总分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r=0.324,P<0.01)、过分干涉因子分(r=0.234,P<0.05)、过度保护因子分(r=0.276,P<0.01)呈现正相关性,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对照组MCCB总分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r=0.403,P<0.01)、和过度保护因子分(r=0.298,P<0.01)呈现正相关性,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8.母亲养育方式与认知功能关系:研究组MCCB总分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r=0.496,P<0.01)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分(r=0.421,P<0.01)呈现正相关性,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对照组MCCB总分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r=0.379,P<0.01)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分(r=0.261,P<0.01)呈现正相关性,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9.青少年生活事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组MCCB总分与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分(r=-0.350,P<0.01)、学习压力因子分(r=-0.252,P<0.05)、受惩罚因子分(r=-0.313,P<0.01)、其它因子分(r=-0.245,P<0.05)呈现负性相关,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对照组MCCB总分与健康适应因子分(r=-0.443,P<0.01)呈现负性相关,而与其它因子分及总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10.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组MCCB总分与童年创伤总分(r=-0.490,P<0.01)、躯体虐待因子分(r=-0.344,P<0.01)、情感忽视因子分(r=-0.446,P<0.01)、性虐待因子分(r=-0.394,P<0.05)、躯体忽视因子分(r=-0.402,P<0.05)呈现负性相关,而与情感虐待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对照组MCCB总分与童年创伤总分(r=-0.496,P<0.01)、躯体虐待因子分(r=-0.345,P<0.01)、情感虐待因子分(r=-0.367,P<0.01)、情感忽视因子分(r=-0.309,P<0.01)、性虐待因子分(r=-0.436,P<0.01)、躯体忽视因子分(r=-0.495,P<0.01)等均呈现明显负性相关。1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分、童年创伤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对MCCB总分它们共解释变异的38.4%。12.MCCB总分影响因素路径分析显示,童年创伤总分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与MCCB总分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与MCCB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应为38.2%;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分与MCCB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应为20.7%。童年创伤总分在青少年事件总分和MCCB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应为38.6%。13.研究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的第4周(36.40±10.71)、第8周(33.07±9.21)与治疗前的基线时(47.09±8.67)相比得分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第4周、第8周测得的CGI疾病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疗效升高(P<0.05)。14.研究组治疗后第4周末智测的知识、领悟、图片排列、木块图案、图形拼凑或物体拼凑等分测验得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8周末智测中的知识、词汇、领悟、填图或图画填充、图片排列、木块图案、图形拼凑或物体拼凑、编码或数字符号等分测验得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15.研究组治疗后第4周末MCCB中的言语流畅、情绪管理等分测验得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第8周末MCCB中的语言记忆、空间广度、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情绪管理、持续操作能力等分测验得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16药物组和心理组基线时的MCCB总分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心理组的MCCB 总分在第 4 周(49.96±7.61vs45.76±8.85,P<0.05)和第 8 周(53.40±7.98vs48.45±9.31,P<0.05)均显着高于药物组的得分。结论:1.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正常儿童青少年严重,认知功能损害不均衡,需要引起足够重视。2.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到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童年创伤等因素的明显影响,它们对认知损害的预测性较强;童年创伤在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起中介作用。3.规范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药剂量,且在改善认知功能上比仅用药物治疗更佳,因此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适合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也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
王虎,谢雯[3](2018)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运用父母养育方式(EMBU)、童年创伤经历(CTQ)、防御方式(DSQ)三种因素对精神分裂症63例(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75例(情感障碍组)、焦虑障碍53例(焦虑障碍组)进行评定,以及对三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组和焦虑障碍组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三种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三组患者采取的防御方式多与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和童年创伤经历有一定关系。结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三种精神疾病的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无明显差异,父母养育方式的缺陷和童年创伤经历将影响上述三种精神疾病患者的防御方式。
随广红,杨建立[4](2017)在《父母养育方式与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庭动力学特征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庭动力学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分析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天津市安定医院接受诊治的42例精神分裂症患儿(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在本医院正常体检精神体格检查结果均显示为正常的4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基线资料、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评分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分,相关性分析观察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及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家庭气氛及系统逻辑分值明显较对照组高,F4因子、M5因子分数明显较对照组高,而M1因子分数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1因子、M1因子与家庭氛围、个性化、疾病观念得分呈显着负相关性(P<0.05),F2因子、M2因子与家庭氛围、个性化、系统逻辑得分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F4因子与系统逻辑得分呈显着负相关性(P<0.05),M3因子与家庭氛围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庭的父母养育方式不同于正常健康儿童,具有低情感温暖、理解及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或干涉等特点,可能与不良的家庭动力学特征相关。
马艾琴[5](2015)在《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及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另选健康对照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EPQ)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muppforstran,EMBU)评估两组的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的精神质、神经质两个维度评分值分别为(8.66±2.89)、(13.22±4.48)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19±2.12)、(10.86±3.10)分;研究组内-外向维度评分为(7.75±3.52)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9.86±3.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分别为(49.14±9.24)、(46.67±9.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25±9.51)、(54.13±9.09)分,研究组父亲惩罚、严厉因子评分为(18.14±3.47)分,高于对照组的(16.50±2.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精神质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呈显着正相关,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项因子均呈显着负相关。内-外向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显着正相关。神经质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呈显着正相关。结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人格特征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方式可能存在相关性。
殷俊凤,解昌国[6](2015)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母亲养育方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母亲养育方式的关系,为探索如何通过改善母亲养育方式促进家庭动力学特征良性互动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的4个纬度以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定母亲养育方式的5个因子,对35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5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1研究组的SSFD家庭气氛和系统逻辑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86,P<0.01;t=2.428,P<0.05);2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t=-2.122,P<0.05),母亲偏爱因子得分高于正常组(t=2.165,P<0.05);3EMBU中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得分与SSFD中家庭气氛、个性化、疾病观念得分均呈显着负相关(r=-0.363,-0.449,-0.349;P<0.05),EMBU中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与SSFD中个性化和系统逻辑呈显着正相关(r=0.475,0.398;P<0.05),EMBU中母亲拒绝、否认因子与SSFD中家庭气氛维度呈显着正相关(r=0.36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儿童的母亲养育方式和家庭动力学特征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母亲低情感温暖和理解或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的养育方式与家庭动力学不良的互动模式相关。
史青,李丛梅,崔中兰[7](2014)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发生精神分裂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住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01例(病例组),另选择无精神病史的患者101例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1)为保护因素(OR=0.643,95%CI=0.2350.863,P=0.01;OR=0.582,95%CI=0.1680.906,P=0.01;OR=0.478,95%CI=0.1740.834,P=0.01),而矛盾性、父亲惩罚严厉(F2)、父亲拒绝否认(F5)及母亲过分干涉(M2)为危险因素(OR=1.535,95%CI=1.0962.187,P=0.01;OR=1.516,95%CI=1.0972.096,P<0.01;OR=1.375,95%CI=1.0341.989,P=0.01;OR=1.347,95%CI=1.2721.915,P<0.01)。结论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郑东旭[8](2013)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正常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和比较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正常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并初步探讨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2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临床学院心理科连续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各80例为研究组,在合肥市某几个社区共选取8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与研究组匹配的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抑郁症患者组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使用抑郁症问卷调查表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症状评估。使用自编早年分离经历调查问卷调查两组病人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情况,并且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三组被试进行测试。将抑郁症患者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正常对照组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正常对照组的EPQ得分分别和没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将有早年与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正常对照组的EPQ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组中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百分比分别显着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χ2=5.013,p<0.05)、对照组(χ2=11.024,p<0.01),但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对照组差异没有显着性(p>0.05)。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在分离后与父母生活在异省的百分比高于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χ2=8.170,p<0.05)和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对照组(χ2=15.068,p<0.01),但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对照组差异没有显着性(p>0.05);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对分离经历的负面评价高于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χ2=12.574,p<0.01)和正常组(χ2=9.985,p<0.01),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差异没有显着性(p<0.05)。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分别与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χ2=11.909,p<0.05)、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对照组(χ2=10.904,p<0.05)的早年与父母分离以后的养育人差异具有显着性。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与没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14.45±5.679)VS.(11.92±5.378),p<0.05]、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没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11.18±4.497)VS.(9.83±4.274),p<0.05]在EPQ的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有显着性,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正常人与没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正常人在EPQ的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没有显着性[(5.04±4.492)VS.(4.89±4.315),p>0.05]。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在精神质上的得分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14.45±5.679)VS.(11.18±4.497),p<0.05],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在EPQ的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正常人[(14.45±5.679)VS.(5.044±4.492),p<0.01],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EPQ的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正常人[(11.18±4.497)VS.(5.04±4.492),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组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百分比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在EPQ的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没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组,提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可能是影响成年患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
李沙沙,陈一心,詹明心,张宇琼,张久平[9](2013)在《精神分裂症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与家庭动力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儿童父母养育方式与家庭动力学特征的关系,为探索如何通过改善养育方式促进家庭动力学特征良性互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相应的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儿童84例,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84例。对两组儿童采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SSFD)评定家庭动力学特征的4个维度,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定父母养育方式11个因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SSFD家庭气氛[(26.1±7.3)vs.(22.5±6.9),P<0.01)]、系统逻辑维度[(16.9±4.6)vs.(15.1±3.5),P<0.05]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53.3±10.6)vs.(56.6±9.6),P<0.05],父亲偏爱被试因子得分高于正常组[(12.1±2.8)vs.(10.9±3.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MBU中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与SSFD中家庭气氛(β=-0.23、-0.28)、个性化(β=-0.26、-0.20)、疾病观念(β=-0.09、-0.09)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EMBU中父亲过分干涉得分与SSFD中个性化得分呈正相关(β=0.46,P<0.01),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得分与SSFD中个性化、系统逻辑得分星正相关(β=0.28、0.18.均P<0.05);EMBU中母亲拒绝、否认因子与SSFD中家庭气氛维度呈正相关(β=0.52,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儿童的家庭动力学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父母低情感温暖和理解或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的养育方式可能与家庭动力学不良的互动模式相关。
任培丽,蒋建平,丁杰,徐莉娟,王蘅[10](2012)在《精神分裂症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精神分裂症影响的主次关系,从而指导父母的养育行为。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公开发表的10篇有关精神分裂症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文献进行综合再分析。结果父母关心理解因子的平均效应值为负值,其他各因子的平均效应值均为正值,其中父亲拒绝否认(SMD=0.74)、惩罚严厉(SMD=0.52)、关心理解(SMD=-0.51)和母亲拒绝否认(SMD=0.50)达到中等效应。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个体受到更多来自父母的负面影响,长期的负性成长环境,容易导致患者个体产生心理冲突,从而促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二、精神分裂症与养育方式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分裂症与养育方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翻译项目描述 |
1.1 翻译任务概述 |
1.2 原着内容及作者介绍 |
第二章 译前分析与准备 |
2.1 文本特征和语言特点分析 |
2.2 译前准备工作概述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心理量表语句翻译有关问题 |
3.2 语态翻译有关问题 |
3.3 长定语翻译有关问题 |
3.4 增译法翻译的有关问题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
(2)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特点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研究工具样本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 |
(3)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父母养育方式评分的比较 |
2.2 三组童年创伤经历评分的比较 |
2.3 三组防御方式评分的比较 |
2.4 三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父母养育方式与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庭动力学特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儿童的SSFD评分比较 |
2.2 两组儿童的EMBU评分比较 |
2.3 观察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5)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EPQ评分比较 |
2.2 两组EMBU评分比较 |
2.3 研究组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6)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母亲养育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 1 对象 |
1. 2 方法 |
1. 3 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 1 研究组与对照组SSFD评分比较 |
2. 2 研究组与对照组EMBU量表评分比较 |
2. 3 研究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母亲养育方式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 1 两组SSFD量表得分比较的分析 |
3. 2 两组EMBU比较的分析 |
3.3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母亲养育方式 |
(8)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正常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问题和假设 |
研究意义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假设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精神分裂症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收集 |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异质性检验 |
2.3 分析结果 |
2.4 敏感性分析 |
2.5 偏倚分析 |
3 讨 论 |
四、精神分裂症与养育方式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D]. 文京春. 延边大学, 2020(05)
- [2]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特点对照研究[D]. 李仁军. 山东大学, 2019(03)
- [3]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J]. 王虎,谢雯. 中国民康医学, 2018(13)
- [4]父母养育方式与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庭动力学特征的关系[J]. 随广红,杨建立. 中国妇幼保健, 2017(05)
- [5]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相关性研究[J]. 马艾琴. 社区医学杂志, 2015(22)
- [6]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母亲养育方式[J]. 殷俊凤,解昌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10)
- [7]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史青,李丛梅,崔中兰. 中国基层医药, 2014(07)
- [8]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正常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研究[D]. 郑东旭. 安徽医科大学, 2013(05)
- [9]精神分裂症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与家庭动力学特征[J]. 李沙沙,陈一心,詹明心,张宇琼,张久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01)
- [10]精神分裂症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Meta分析[J]. 任培丽,蒋建平,丁杰,徐莉娟,王蘅. 职业与健康, 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