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垦与台湾农业合作探索

福建农垦与台湾农业合作探索

一、福建农垦与台湾农业合作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武枫,陈汉能[1](2022)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模式的演进与优化——以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对湛江市农业,尤其是水果、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起着探索和引领作用,推动了地区产业融合发展,为同行业的发展做出很好的示范。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其建设指引,对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进行探索研究,发现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统筹不协调、规划配套不完善、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不充足、发展资助不到位、协同创新不高效等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就试验区的统筹力、持久力、影响力、爆发力、创新力等优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闽政办[2021]3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7月16日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3](2021)在《台农台商热议“农林22条”》文中提出3月17日,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供销总社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农林22条措施"),"农林22条措施"目的是为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品质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同等待遇,一经发布就在台农台商中引发热议。

柴青宇[4](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李锋[5](2020)在《台湾高山茶产业在大陆集聚与嵌入的演化过程及机理 ——以漳平市永福镇为例》文中认为

王浩明[6](2020)在《农业项下的自由贸易到自贸港背景下的农业合作——琼台农业合作研究历程、热点和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意义】农业合作曾是琼台经贸合作的先行课题,在两岸关系趋于复杂和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背景下,对琼台农业合作研究进行历程回顾和热点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应对新形势下琼台农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聚类,对琼台农业合作研究历程、热点主题和趋势进行了全面梳理。【结果/结论】琼台农业合作研究紧贴实践,在时代裹挟下走过了农业项下的自由贸易、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农业合作、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农业合作3个阶段。而琼台农业比较及合作前景分析、观光休闲农业、台商对琼农业投资、台资农业企业集聚发展是4个热点主题。未来,立足琼台农业合作现状,着眼海南自贸港建设新形势,对照国内外实践和研究进程,应该坚持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用、跨学科与跨区域并举的发展思路。

黄腾[7](2018)在《山东省与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休闲活动的需求急剧增加,城市拥挤的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休闲娱乐空间急需拓展,休闲农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山东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在休闲农业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发展问题,而台湾作为休闲农业的先行者,已经形成成熟的经营体系。台湾休闲农业对山东省休闲农业有着良好的互补性,两地合作对解决山东省当前休闲农业的问题,推动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行鲁台休闲农业合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多在休闲农业的内涵、发展模式、发展问题以及合作方法上进行阐述,然而对于山东省与台湾休闲农业合作,尤其是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有限。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对推动两地休闲农业共同发展,进而推动两地经济协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分析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本文研究了山东省与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研究发现:山东省休闲农业存在着经验不足,制度不健全,技术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但也存在着资源及市场优势。台湾休闲农业在管理经验、资本投入、科技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却缺少资源与发展空间,两地存在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然而随着合作的进行,也会出现一些制约因素。山东省和台湾想要更好的发展休闲农业合作,就要对影响鲁台休闲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全盘的认识和把握。通过政策关系、经济科技、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并结合鲁台休闲农业合作的政策、信息以及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本文通过对鲁台休闲农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准则层五个影响因素,方案层十五个子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利用专家打分的方法构造判断矩阵,经过计算得出对鲁台休闲农业合作有影响较大的是两岸关系、鲁台合作政策、土地资源、消费需求、资金投入、劳动力数量、管理人才。然后通过主成分回归的方式对层次分析法的结果进行检验,通过对主要影响指标回归,发现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相一致,能够较好地反映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最后,结合鲁台休闲农业合作中的问题和实证研究结果,对山东省与台湾休闲农业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策略。一方面,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建立平台,为休闲农业合作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指导规划和信息交流。另一方面,借助土地流转的契机,结合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为休闲农业合作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加强休闲农业合作水平。此外,综合休闲农业的发展策略与当下休闲农业的运作模式,提出了鲁台休闲农业的合作模式,为促进鲁台休闲农业合作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汪晶晶[8](2017)在《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使得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加快中国农业融入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缓解中国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获取全球农业资源控制能力的关键。自2006年确立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并初步形成了投资区域和领域多样化发展的格局。2006-2015年间,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2006年的8.17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14.80亿美元,增长逾13倍。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农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中国境外农业投资区域过度集中于周边地区,尽管符合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原则,但也容易因个别国家制度和市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剧中国农业海外投资风险。基于此,研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行为及特征,全面分析和准确评估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科学评估和合理选择中国农业海外投资的重点区域及国家,不仅会丰富“走出去”战略的相关理论,而且对于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战略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归纳和述评,发现现有研究多基于制造业、服务业或整体产业角度进行探讨,对具有区域专业化生产、农产品生产特殊性的农业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还较少,而关于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更是欠缺,也没有学者对农业海外投资区位选择决策过程、机理和方法进行探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与合理区位选择的决策过程、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总体情况从企业数量、投资布局及投资领域、投资规模和主要国家(地区)投资情况四个方面展开,得出2006-2015年间中国在境外开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呈现出先缓慢增长后快速攀升的发展态势;亚洲、非洲和北美洲是中国设立境外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虽然不断增长,但规模仍然偏小。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规模、投资水平、企业来源、投资形式以及地理方向五个方面对中国境外农业投资主体进行分析,得出规模偏小、投资水平较低、投资形式多样、区域化发展的投资格局和投资领域集中等五个特征。第二,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成因。国际大环境是影响投资活动最为基础的方面;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投资国因素包括政策因素、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等;东道国因素则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劳动力数量及质量、基础设施等;稳定的经济合作关系是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之一;社会文化“距离”也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投资动机、竞争优势、规模及境外投资经验等都会直接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产业选择和进入方式均与区位选择决策密切关联,也对中国企业境外农业投资区位选择的最终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第三,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及国别选择。结合目前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地理分布情况,将“一带一路”版图沿线国家、已与中国签订且仍然有效的农业合作协议(备忘录)、双边投资协定的国家纳入候选区位集,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对其农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估,得出: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达国家、与中国临近的亚洲国家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是综合水平下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耕地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非洲、拉丁美洲、中亚、东欧以及东盟国家是基于资源导向的农业投资重点区域;欧美发达国家、俄罗斯、巴西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与中国临近的亚洲、大洋洲国家是基于市场导向的农业投资重点区域;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达国家、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以及一些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是基于政策导向的农业投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且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国家以及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是基于效率导向的农业投资重点区域。第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的促进措施。从完善农业“走出去”战略及实施策略,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好农业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完善境外农业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优化税收优惠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现有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政府间多双边交流,积极利用外交资源促进农业“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的政策建议。

刘澈元,谈琳,陈茜[9](2014)在《ECFA条件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与政策走向——基于两岸共同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设立以来,在"探路、窗口、示范和辐射"的功能定位下,因应两岸关系变化,有效发挥了"做台湾人民工作"和促进大陆农业分工合理化的平台作用。ECFA条件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应在促进两岸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机制衔接中发挥独特功能。以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为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试验区在促进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显着,但在促进一体化机制衔接方面尚未发挥显着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文章就试验区如何发挥一体化机制衔接功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屠定敏[10](2014)在《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农业园区正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的媒介与农村发展的抓手,更是农民收入提高、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与维系城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现代农业园区逐渐成为政府与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建设,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却不多,究其原因,现代农业园区多数只是单纯的从生产向产前、加工、流通、消费等纵向延伸,而对生产的横向延伸不足,即现代农业的理念根植性不强,缺乏内生发展动力。论文主体内容主要有:介绍国内外农业园区的理论与实践,在对农业园区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国外农业园区发展主要经验和模式,指出园区“内生化”发展的特征和需求。在简要概述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特征、产业发展特征和运营组织特征等三个维度,对研究对象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进行现状特征分析,同时通过SWOT评估,指出其空间上村庄呈散点分布、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有产业类型单一,抗风险能力较低,产业链不健全,产业集群度不够,品牌缺乏整合,产品外向度不高;运营组织方面则呈现初级阶段的松散状态等特征。找出园区发展现状中的主要症结,为园区内生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找准着力点。在解析“内生式”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内生式”发展是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结合园区发展现状,提出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发展主要包含产业发展、人口集聚、资源集聚和政策保障等四个动力要素。最后,基于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主导发展动力提出“在连贯的政策制度保障下,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推进人口的梯次转移、保育园区的生态环境”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在针对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要素分析、模式构架的基础上,指出园区通过产业链构建和延展、园区组织平台化、产业功能落地化等策略的实施,实现园区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应用实践。

二、福建农垦与台湾农业合作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农垦与台湾农业合作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模式的演进与优化——以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设立及其演进
2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建设、发展及问题
    2.1 北核心区建设及发展特点
        2.1.1 规划建设
        2.1.2 发展特点
    2.2 北核心区发展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
        2.2.1 试验区统筹发展及协调不到位
        2.2.2 试验区规划建设及配套不完善
        2.2.3 试验区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落后
        2.2.4 试验区发展资助得不到有效保障
        2.2.5 试验区协同创新项目发展不充分
3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优化
    3.1 在强化引导和组织中完善试验区统筹力
    3.2 在完善规划和服务中巩固试验区持久力
    3.3 在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中提高试验区影响力
    3.4 在提高资金支持及落地中增强试验区爆发力
    3.5 在优化产学研结合效率中推进试验区创新力
4 小结

(3)台农台商热议“农林22条”(论文提纲范文)

福建漳平台商联谊会会长、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鸿
福建福清闽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刘元楷
广东潮南汕头市泓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姚海柳
福建莆田京莆农场负责人张玲惠
福建漳浦仲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荣焜
广东梅江爱丽丝庄园负责人张碧桃
广西来宾武宣水丰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昱伟
链接
    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农业项下的自由贸易到自贸港背景下的农业合作——琼台农业合作研究历程、热点和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琼台农业合作研究历程
    1.1 农业项下的自由贸易(1988—2009年)
    1.2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农业合作(2010—2018年)
        1.2.1 2010—2012年
        1.2.2 2015—2016年
    1.3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农业合作(2018年以后)
2 国内琼台农业合作研究热点主题述评
    2.1 琼台农业比较及合作前景分析
    2.2 琼台农业合作之观光休闲农业
    2.3 台商对琼农业投资问题
    2.4 台资农业企业集聚发展问题
3 琼台农业合作研究展望
    3.1 研究类型: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重
    3.2 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用
    3.3 研究视野:跨学科与跨区域并举

(7)山东省与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部分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部分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第3部分 鲁台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3.1 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3.2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3.3 鲁台休闲农业合作概况
    3.4 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第4部分 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问题
    4.1 政策关系方面
    4.2 经济科技方面
    4.3 社会环境方面
    4.4 合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5部分 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基于AHP的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
        5.1.2 构造判断矩阵
        5.1.3 相对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5.1.4 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排序
    5.2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2.1 变量与模型选取
        5.2.2 数据分析
        5.2.3 模型建立
第6部分 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策略与模式选择
    6.1 鲁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策略
        6.1.1 合作政策策略
        6.1.2 土地资源策略
        6.1.3 供应链融资策略
    6.2 鲁台休闲农业合作模式选择
    6.3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符合世界潮流和国家战略
        1.2.2 缓解中国农业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
        1.2.3 保障中国农产品稳定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
        1.2.4 推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的必然要求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相关理论依据
        2.1.1 区位理论
        2.1.2 资源禀赋理论
        2.1.3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1.4 战略管理理论
        2.1.5 垄断优势理论
        2.1.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1.7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3章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及特征分析
    3.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状况
        3.1.1 企业数量
        3.1.2 企业投资布局及投资领域
        3.1.3 投资规模
        3.1.4 主要国家(地区)投资情况
    3.2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特征分析
        3.2.1 企业规模偏小
        3.2.2 投资水平较低
        3.2.3 投资形式多样
        3.2.4 区域化发展的投资格局
        3.2.5 投资领域集中
    3.3 小结
第4章 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4.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框架
        4.1.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约束条件
        4.1.2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假设—综合动因
    4.2 国际大环境
        4.2.1 国际政治环境
        4.2.2 国际经济环境
        4.2.3 全球自然环境
    4.3 投资国因素
        4.3.1 政策因素
        4.3.2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4.3.3 其他因素
    4.4 东道国因素
        4.4.1 农业自然资源
        4.4.2 劳动力数量及质量
        4.4.3 基础设施
        4.4.4 市场规模及潜力
        4.4.5 制度因素
        4.4.6 集聚效应
        4.4.7 地理距离
        4.4.8 汇率水平
    4.5 双边作用因素
        4.5.1 经济合作关系
        4.5.2 社会文化距离
    4.6 企业自身因素
        4.6.1 投资动机
        4.6.2 竞争优势
        4.6.3 规模及境外投资经验
    4.7 关联因素
        4.7.1 产业选择
        4.7.2 进入方式
    4.8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的选择
    5.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的思路、方法及步骤
        5.1.1 现实视角下候选区位选择的思路及步骤
        5.1.2 资源视角下候选区位选择的思路及步骤
        5.1.3 政策视角下候选区位选择的思路及步骤
        5.1.4 不同视角下候选区位选择结果的合并运算
    5.2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分析
        5.2.1 现实视角下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分析
        5.2.2 资源视角下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分析
        5.2.3 政策视角下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分析
    5.3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区位的选择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6.1.2 指标选择及含义解释
        6.1.3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 数据来源与评价对象确定
        6.2.1 数据来源
        6.2.2 评价对象确定
    6.3 评价模型选择
        6.3.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改进算法
        6.3.2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模型的框架结构
    6.4 评价模型构建
        6.4.1 指标分级标准设置
        6.4.2 样本数据获取
        6.4.3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6.4.4 改进BP神经网络构建及验证
        6.4.5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等级的临界值确定
    6.5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结果及分析
        6.5.1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6.5.2 各子系统评价结果及分析
    6.6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区域及国别选择
        6.6.1 综合水平下的重点区域及国别选择
        6.6.2 不同导向的重点区域及国别选择
    6.7 小结
第7章 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的政策建议
    7.1 企业应主动制定和逐步完善自身农业“走出去”战略及实施策略
    7.2 企业应全面认识和了解东道国特征,努力实现本土化经营
    7.3 企业应协调处理好与中国企业、东道国政府和居民的关系
    7.4 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构建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国际战略联盟(集团)
    7.5 充分发挥企业自身比较优势,适时修正和选择投资区域和国家
    7.6 企业应做好农业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
    7.7 企业应完善境外农业投资风险预警及防范机制
    7.8 扩大税收优惠范围,优化税收优惠制度
    7.9 构建部级联合金融支持体系,形成金融支持农业对外投资的合力
    7.10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点解决农业对外投资融资难问题
    7.11 强化现有资金支持政策的宣传及利用
    7.12 加大现有资金扶持力度,争取在农业对外投资关键政策上实现突破
    7.13 加强政府间多双边交流,积极利用外交资源促进农业“走出去”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取值范围已确定指标的分级标准
附录2 取值范围未确定指标的分级标准
致谢
作者简介

(9)ECFA条件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与政策走向——基于两岸共同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基于文献回顾的问题提出
二、不同时空背景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战略意涵:一体化角度的解读
三、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支持一体化机制衔接的实证分析:以玉林试验区为案例
    (一)模型与方法
    (二)问题求解
    (三)结论与综合分析
四、结语:政策启示

(10)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现代农业
        1.2.2 现代农业园区
        1.2.3 内生式发展模式
        1.2.4 台湾农民创业园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农业园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农业园区实践
        2.2.1 国外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特点
        2.2.2 国内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特点
        2.2.3 国内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现状
    2.3 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2.3.1 国外农业园区三个发展阶段
        2.3.2 国外农业园区三个经典模式
        2.3.3 国外农业发展与工业化互动模式
        2.3.4 经验总结
    2.4 小结
3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现状与评估
    3.1 基本概况
        3.1.1 历史回顾
        3.1.2 区位交通
        3.1.3 自然条件
        3.1.4 社会概况
    3.2 现状特征
        3.2.1 空间格局特征
        3.2.2 产业发展特征
        3.2.3 运营组织特征
    3.3 SWOT 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遇
        3.3.4 威胁
    3.4 存在的问题
        3.4.1 尚未形成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
        3.4.2 尚未构建完善持续的产业链条
        3.4.3 尚未架构服务园区的发展平台
        3.4.4 尚未普及运营园区的科学机制
        3.4.5 尚未统筹因地制宜的规划思路
    3.5 小结
4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构建
    4.1 “内生式”发展是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4.1.1 “内生式”发展模式内涵
        4.1.2 “内生式”发展模式与现代农业的结合
        4.1.3 现代农业园区的“内生式”发展的现实意义
    4.2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要素
        4.2.1 产业引领
        4.2.2 人口集聚
        4.2.3 资源助推
        4.2.4 政策保障
    4.3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内容
        4.3.1 “内生式”发展模式界定
        4.3.2 产业链构建与延展
        4.3.3 人口梯次转移集聚
        4.3.4 资源的保育与维系
        4.3.5 政策的连贯与保障
    4.4 小结
5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应用
    5.1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基础
        5.1.1 优越的农业发展腹地
        5.1.2 明确的相关规划指引
    5.2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的定位与目标
    5.3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应用实践
        5.3.1 产业需求落实到发展链条
        5.3.2 产业功能落实到空间布局
        5.3.3 组织理念落实到园区平台
    5.4 小结
6 结论与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贡献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福建农垦与台湾农业合作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模式的演进与优化——以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为例[J]. 武枫,陈汉能. 湖北农业科学, 2022(01)
  • [2]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0)
  • [3]台农台商热议“农林22条”[J].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农产品市场, 2021(07)
  •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台湾高山茶产业在大陆集聚与嵌入的演化过程及机理 ——以漳平市永福镇为例[D]. 李锋.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农业项下的自由贸易到自贸港背景下的农业合作——琼台农业合作研究历程、热点和趋势[J]. 王浩明. 台湾农业探索, 2020(03)
  • [7]山东省与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D]. 黄腾. 山东大学, 2018(12)
  • [8]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汪晶晶.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9]ECFA条件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与政策走向——基于两岸共同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视角[J]. 刘澈元,谈琳,陈茜. 学术论坛, 2014(08)
  • [10]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研究[D]. 屠定敏. 南京工业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福建农垦与台湾农业合作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