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郑颖[1](2021)在《基于数值模拟的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水分平衡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陆地植被变化是LUCC的重要表征,其可通过改变植被覆盖度、地表反照率等生物地球物理属性,调节地表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进而对区域气候要素和水分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与气候变化敏感区,曾经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2000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该地区植被状况呈现明显好转、生态环境得到显着改善,已成为我国植被恢复和荒漠化逆转最为成功的案例。然而,大规模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生物地球物理调节效应以及对水分平衡的影响仍然缺乏定量评估,亟待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查明了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区分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相对贡献;其次,采用数值模拟法,利用WRF-Noah陆-气耦合区域气候模式,定量评估了植被变化对气温、降水等关键气候要素的影响并阐明了其物理过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了植被变化对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最后,从极端土壤湿度变化的角度模拟了陆面蒸散改变对区域降水的影响潜力,并与外界水汽输送改变对降水的影响相比较,探讨了区域陆面过程(如蒸散)与大尺度大气过程(如外界水汽输送)对降水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深入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归因、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并制定适应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并有望充实和完善植被-气候关系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2001-2018年毛乌素沙地约有86%的区域植被生长季(5-9月)NDVI呈显着增长趋势(p<0.05),区域平均变化率为0.049 decade-1。植被状况的显着好转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其中,大部分区域人类活动的贡献率超过80%,而同期气候变化的贡献率通常不足20%。2.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使夏季地表生物地球物理属性发生强烈改变,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大幅增加,而地表反照率有所降低。模拟结果显示,响应于植被变化,夏季日均气温降低了0.13-0.32℃,并且夜间最低气温的降温幅度(0.15-0.47℃)明显大于白天最高气温(0.04-0.13℃),这种不对称降温效应导致气温日较差增加了0.1-0.37℃。同时,植被恢复具有微弱的增湿效应,气温和比湿的联合响应使地面空气热含量减少了0.1-0.4 k J/kg,为当地夏季带来略微冷湿的气候环境条件。此外,植被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强度和频率的减少以及极端低温事件强度和频率的增加。植被恢复对日均气温产生的降温效应主要归因于蒸散的增加,而土壤热通量的昼夜循环减弱在最低气温变化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3.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引起区域夏季蒸散增加了0.17 mm day-1,增幅为8%,相当于整个沙地的夏季蒸散耗水量增加了约3.5×108 m3。但由于水汽增加未能引起明显的降水正反馈,同时蒸散冷却作用使大气趋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水汽增加可能对降水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植被恢复对区域降水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由于水分亏缺得不到降水反馈的补偿,使区域地表水分平衡被打破,导致0-200 cm深度的土壤湿度有所减少,且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超过表层。4.陆面蒸散变化对毛乌素沙地降水的影响潜力很小,当地降水变化主要受到外界水汽输送的支配。水汽通量辐合(MFC)高值时期的区域降水量比低值时期高出70%以上,同时中高强度降水(>10 mm day-1)有所增多。降水变化可分解为影响水汽供应能力的直接贡献以及影响降水效率的间接贡献。高MFC主要通过提高降水效率从而显着增加降水;土壤湿度改变引起的蒸散增加仅在MFC高值时期通过间接贡献对区域平均降水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这种效应相对较小,对降水的作用也不显着。综上所述,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导致的蒸散增加对区域夏季气温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当地气候变暖以及极端气温事件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变化却不足以促进区域降水的增加。该地区降水主要受到外界水汽输送变化的强烈影响,而陆面蒸散变化对降水的影响潜力很小,进一步说明即使区域陆面状况有较大程度的改变(如大规模植被恢复),由其引发的蒸散变化对降水产生的生物地球物理反馈可能也将十分有限。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植被覆盖增加造成的水分亏缺得不到降水反馈的补偿,反而造成土壤水分减少,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将不利于维持当前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因此,本研究建议未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应综合权衡植被-气候-水文之间的关系,植被建设要与当地气候和生态承载力相适应,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晓媚[2](2021)在《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及评价研究 ——以补连塔矿区为例》文中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和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如何有效协调成了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黄土高原的北缘与毛乌素沙地的南缘接壤的过渡地带是神东矿区发展建设起来的地方,然而,神东矿区与生俱来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其在我国煤炭资源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同时,也成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监督区。因此,有必要开展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的研究,预防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土地退化,为规范矿山资源合理开采和制定矿区生态治理决策提供依据,为西北半干旱地区煤矿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补连塔矿区为例,具体分析1990-2019年研究区土地生态本底、结构、胁迫以及效益4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特征;构建包括4个准则层和19个指标层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构建障碍度模型对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矿区土地生态修复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有:(1)从生态本底质量来看,矿区土壤肥力指数、遥感生态指数(RSEI)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在2006年有大幅度提升,降水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说明研究区生态本底变化朝着正向发展,而且土壤、气候、植被、降水等自然条件对研究区生态调节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2)从生态结构质量来看,矿区土地利用指数和景观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所增加,土地分布趋向于均衡化。2006年景观格局出现严重破碎化现象,但整体上研究区生态结构变化朝着有序方向发展,而且矿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对增强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3)从生态胁迫和生态效益质量来说,研究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整体上属于轻度污染,人口密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生态服务价值有所提升,说明矿区土地生态胁迫变化直接制约了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而且矿区生态经济协调度较差,属于潜在危机区。(4)1990-2019年,补连塔矿区土地生态质量逐渐变好。土地生态质量为一般等级的变化最为明显,其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生态质量变差区域的面积有所下降,变好区域的面积明显上升,但在部分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土地生态质量不断下降;从空间分布来看,矿区土地生态质量等级呈现出东低西高的特征。(5)研究区不同年份土地生态质量演变的主要障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测算得出,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排名前3的评价指标是人均GDP、生态服务价值以及NPP,说明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演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据此,针对研究区出现的土地生态质量问题提出相应地土地生态修复建议,从而提高矿区土地生态质量。
嵇航宇[3](2021)在《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文中提出为促进区域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给城市建设中协调人地关系、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文章借鉴当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GM(1,1)预测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计量与分析,并对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长沙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林地、水域与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持续减少,其中,非建设用地所产生的服务价值逐年减少,建设用地产生的负服务价值逐年快速增长;预测到未来10年,长沙市建设用地面积将持续增加,其他土地类型面积持续减少,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下降。研究结果与方法可为长沙市未来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为今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方法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2009-2019年间,长沙市耕地、园地、林地、水域与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总面积由117.46万hm2增加至118.10万hm2;(2)2009-2019年间,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36.556×108减少为1527.587×108元,共减少了 408.97×108元,变化率为-21.12%;(3)2009-2019年间,长沙市水文调节、气候调节、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贡献量均占总价值的10%以上,为长沙市几个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也是间接影响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因素。将驱动因素按驱动力大小排序为:GDP>地方财政收入>城镇人口>人均GDP>房屋建筑面积>绿化覆盖面积>农村人口。(5)预测到2020-2029年,长沙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将持续增加,其他土地类型面积持续减少,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下降。
张雷[4](2021)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并且沙漠化等生态灾害频发。为了防治沙漠化,人工植被建植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和措施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毛乌素沙地经过40多年的治理,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柳、杨柴和柠条等人工灌木林,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进行了不同补植模式的应用实践。然而,什么样的恢复措施、什么样的补植模式才是好的生态恢复,仍然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人工建植的沙柳和杨柴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从林龄和微地形方面,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变化特征和演替方向,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的不同补植模式进行了评价,最终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本研究在丰富基于统计学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的同时,旨在为指导我国沙区植被恢复和退化恢复植被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种群均在退化,其重要值也下降到造林34年和38年的0.8475和0.4994,群落向着油蒿群落正向演替,但是杨柴的演替速度更快些;群落演替后期草本层均出现了多年生禾草,群落趋于稳定。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群落特征指标值增加,但飞播杨柴的提升速度较沙柳造林慢。微地形研究表明,杨柴个体大小随着坡位的下降呈明显的减小趋势;杨柴种群活力丘间低地最高,迎风坡次之,背风坡最差;演替进程上背风坡更快;此外,从立地条件来看,丘间低地的地上生物量、全氮和土壤含水量较高,迎风坡坡中的地上生物量和速效钾较高,背风坡坡上风蚀最大。(2)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5个生态系统服务类别为准则层,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防风固沙权重最大,为0.42,生物多样性次之,为0.25,再次是涵养水源,为0.17。(3)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分析显示,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增益显着;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调节在造林初期增益最快,且沙柳林增速快于杨柴林;土壤肥力调节在造林中段增益最为明显;涵养水源在沙柳林造林初期没有减损,而在杨柴林略有减损;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在造林初期防风固沙功能增效显着,并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后能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各阶段可分为4类生态系统服务簇:(1)植被提供服务匮乏型;(2)水土保持保护型;(3)植物土壤保育型;(4)多功能型。微地形方面,坡中相比坡上,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处于增益状态;坡下相比坡中,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处于增益状态;丘间低地相比坡下,全部处于明显的增益状态。此外,丘间低地相比迎风坡和背风坡均呈明显的增益状态;背风坡相比迎风坡,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增益,其它减损。(4)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评价分值增高,且分别在造林8年和30年后与油蒿群落的得分相近。微地形结果表明,丘间低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坡中,坡上和坡下略低,且迎风坡优于背风坡。对“风蚀破口”不同补植模式的评价结果表明,沙柳沙障的固碳能力、土壤肥力调节和防风固沙等效益恢复的最好,紫穗槐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好,樟子松人工林均最差;得分上,紫穗槐仅略低于沙柳沙障,可以继续推广,而相对于樟子松,乡土的沙柳更值得推广,该地区也更适合灌木林的营建。(5)裸沙地土壤肥力调节与涵养水源为协同关系,土壤肥力调节在权衡中相对其它服务收益是以损耗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的。油蒿群落固碳调节与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关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在权衡中已达到相对饱和,均不再收益。随着林龄的增加,沙柳人工灌木林土壤肥力调节和涵养水源一直为协同关系,但仍以权衡为主,固碳调节在权衡中均不收益,生物多样性在权衡时收益开始增多并出现协同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杨柴灌木林协同关系略有增加,但仍以权衡为主,规律基本一致,就是防风固沙均不收益,涵养水源均相对收益,只是权衡程度在降低,竞争在减小。微地形方面,协同关系的数量坡下>坡中>坡上和丘间低地,但防风固沙均不收益。不同坡向权衡和协同关系类似,只是背风坡权衡程度更高,竞争更激烈。此外,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调节各自评估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杨柴人工灌木林所有多样性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所有的指标与风蚀桩高度变化均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杨柴人工灌木林相比沙柳人工灌木林可以更快的演替到油蒿群落,但是飞播杨柴提升群落生态效益的速度较沙柳造林慢。沙柳和杨柴造林初期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和防风固沙增益为主,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消耗土壤含水量,中期以土壤肥力调节为主,且沙柳和杨柴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以后可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此外,微地形对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优化抚育时应根据功能需要分部位经营。整体上,人工促进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是成功的,但是在今后选择物种时应更多的考虑乡土灌木树种。
李忠良[5](2021)在《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演变及预估》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草原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极易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协同干扰而退化。草原文化遗址作为全面认识游牧民族文明的载体,其区域生态环境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遭受严重破坏,面临严重威胁。因此,亟待建立健全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评估遗址地区历史时期的生态风险,预估未来时期不同排放情景下的生态风险,探究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草原文化遗址地区多种风险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本文以NDVI表征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的生态环境,定量归因分析影响NDVI的自然要素(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和人类活动(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区域生态环境与气候和LUCC的作用关系。基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结合“3S”(Remote sensing、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技术,构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级综合模糊数学模型对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1990-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风险评价,分析风险变化原因,针对区域风险差异提出相应的管控建议和应对措施。结合全球气候模式预估不同排放情景下2020-2045年遗址地区的生态风险,探究其未来风险变化的原因,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1982-2016年的NDVI在季节和年尺度上均表现出显着升高趋势。在年尺度上定量分离气候要素与LUCC对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降水和最低温是影响NDVI的主导气候因子,LUCC通过改变下垫面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主导人文因子。在年尺度上,降水对NDVI起决定性作用;在季节尺度上,不同的气候要素都有其最适宜植被生长的区间,植被的生长受到降水和温度的共同控制而发生变化。(2)1990-2015年间,遗址地区均存在生态风险。成吉思汗陵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生态风险增加,元上都遗址地区生态风险下降。成吉思汗陵遗址地区由于气候暖干化、土壤含水量降低以及降水集中度增大导致生态风险的发生和加剧,当地旅游业、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元上都遗址地区由于暖干化气候改变蒸散发,同时过度放牧和草地开垦等加速了草原局部退化。甘珠尔庙遗址地区气候暖干化趋势加剧了植被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度放牧、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2000年后内蒙古实施生态恢复措施,成吉思汗陵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局部区域的生态风险降低,但总体生态风险依旧较高。元上都遗址地区的恢复措施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气温升高延长了植被生长季,降低了低温冻害的发生频率,生态风险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降低。(3)基于CDF-t对CMIP5的14个气候模式进行统计降尺度,分析未来不同RCP情景下3个遗址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在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的降水在2020-2045年的变化率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三个遗址地区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三个情景下的增温速率均超过0.5℃/10a。依据构建的区域生态风险预估指标体系和建立的评价模型,预估遗址地区未来时期不同RCP情景下的生态风险,三个遗址地区在未来不同情景下均为重度风险。其原因在于未来三个地区降水集中度变大,温度升幅超过0.5℃,由此引发的极端事件和土壤干燥加速的协同作用加剧了局部气候变暖,使得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持续加强。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模型,结合气候模式实现了对区域未来长期生态风险的预估,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区域生态风险的成因认识、评估和预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乌云嘎[6](2020)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锡林郭勒盟总面积为20.3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总面积为19万多平方公里,占到锡林郭勒盟总面积的将近95%,同时也占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近25%的总面积。草原是锡林郭勒盟的生命线,滋养了锡林郭勒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人民从草原上获取食物给养、开发财富,锡林郭勒草原不仅养育了锡林郭勒盟的万物,而且还为周边地区,及首都北京提供绿色屏障。因此,维护锡林郭勒盟草原对于维护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不断健全与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制度,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不断增加,草原生态保护成效显着,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功能得到恢复和好转。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以及不正确开发方式的破坏,如牲畜数量超出草原承载力、农牧民不合理生产生活方式、工业化进程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依然较为脆弱,人与自然矛盾,生态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等,造成当前的草原生态保护形势还比较严峻,草原生态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角度”出发,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在探究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有益之处的同时,分析了锡林郭勒盟社会经济发展对牧区和牧民的生活的重要性,深化了本文研究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历史上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不同时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近年来锡林郭勒盟草原保护的一些举措和成效。在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总结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后,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最后,在针对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颜世伟[7](2020)在《伊金霍洛旗生态恢复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文中指出伊金霍洛旗属于半干旱向干旱过渡区,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属于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后伊金霍洛旗开展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林草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加清楚认知伊金霍洛旗2000-2015年的生态恢复状况,以及当前生态系统所带来的效益和未来生态恢复的方向,本论文拟开展生态恢复效益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研究结果将为新一轮生态恢复工程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以2000-2015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础,结合伊金霍洛旗统计年鉴以及实地调查数据,以涵养水源评价,固土保肥评价,环境净化评价,经济规模评价,人居就业评价,区域效益评价为要素层综合构建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价值成本法和市场代替法确定生态恢复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而对伊金霍洛旗生态恢复效益格局提出生态补偿、产业升级等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伊金霍洛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是草地生态系统为主,林地生态系统为辅,在2000-2015年间林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明显,15年间增长了1187.6km2,尤其是在2010-2015年间,增长幅度达到278%;相比而言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变化不明显,总共减少了487.93km2,荒漠沙地生态系统15年间减少了736.8km2,2015年荒漠沙地生态系统仅占全面积的1.24%。2015年伊金霍洛旗森林覆盖率达26.88%,植被覆盖率可达85.98%,生态环境变化显着。(2)对伊金霍洛旗生态恢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生态效益产生的总的价值量最大,2015年可达约61亿元/a,经济效益其次,同时三者效益均是逐年际间增加的。(3)伊金霍洛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指数变化过程中,生态效益由0.26上升到0.46,经济效益由0.035上升0.246,增长了约8倍;社会效益由0.035上升到0.283,增长了约9倍并且反超经济效益。2000-2015年间效益综合发展度由0.11增长到2015年的0.33,2005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并一直持续下去,后期三者效益一直是在持续向好发展。(4)伊金霍洛旗生态恢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耦合度在2000-2015年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耦合度由2000年的0.62增长到2015年的0.96;由2000年的磨合阶段到2005年高水平耦合阶段并且在后10年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伊金霍洛旗生态恢复效益耦合协调度从2000年的0.2616增长到2005年的0.3628,2010年的0.4664,最终到2015年0.5637;生态恢复效益耦合协调类型从2000年的中度失调衰退,发展到2005年的轻度失调衰退,到2010年的濒临失调衰退最后发展到2015年勉强协调;总体协调水平较低,距离协调发展区间还有少许差距,仍需小幅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根据当前伊金霍洛旗生态恢复效益的耦合协调度评价,生态恢复效益耦合协调度越来越高,生态效益的发展高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所以需要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改善生态用地,提高生态补偿,树立绿色理念,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
房阿曼[8](2020)在《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东部草原区既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的分布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经过长期累积和空间外扩,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论文以内蒙古东部草原矿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实验检测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大型矿区植被演变、土地覆被变化及场地地表生态质量变化的累积效应进行时空尺度的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矿区发展与草原生态系统演变的关系、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关键生态要素累积响应等方面总结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煤矿全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发展初期、加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发展衰退期,各时期通过不同扰动方式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空间演变。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具有时间累积性、空间扩展性、累积源叠加或协同、隐性与显性、间接效应、阈值敏感性和生态功能可恢复性差的特征。(2)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及趋势线法分析1981-2015年内蒙古东部25个大型矿区植被演变生态效应。近35年,对比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植被覆盖度增长趋势,通辽市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兴安盟、赤峰市次之,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比较25矿开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6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减少的趋势,4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增长的趋势。除胜利一号矿外,45.83%矿区植被生长受降水量影响较为明显,25%矿区人类活动促进了植被生长,8.34%矿区人类活动导致植被呈现退化趋势,20.83%矿区植被生长与降水量、人类活动无明显相关性。(3)划定宝日希勒露天矿(开采近20年)、伊敏露天矿(开采近36年)、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近45年)生态敏感区,结合生态储存状态、过程、格局等指标综合评价三个大型露天矿区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1)宝矿、敏矿、胜利矿矿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分别为-4212.19元/a、1915.68元/a、-2491.49元/a。(2)生态储存状态指标显示,宝矿、敏矿、胜利矿的矿区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以83.68元/hm2·a、75.38元/hm2·a、48.01元/hm2·a的速度发生退化;三个矿生态储存转化率均为负值,生态系统呈现高服务功能向低服务功能转换的过程,生态储存过程均呈现消极转化趋势;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能力值分别为-410元/hm2·a、-310元/hm2·a、-240元/hm2·a,其中胜利矿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态储存能力;三个矿的生态储存格局值较为接近;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条件值分别为0.37%、0.69%、0.62%。(3)生态储存效应综合指数显示,伊敏矿综合指数相对较高为4.37,宝矿次之、胜利矿相对较低为1.65,表明土地利用对区域生态储存影响伊敏矿最小,胜利矿最大。(4)根据宝矿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矿区场地生态质量空间变化及土壤质量状况,评估矿区地表生态累积效应,划定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第一,投产阶段生态状况趋于良好,达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恶化,丰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好转,稳产阶段生态状况轻微恶化。第二,矿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Cr、Cd、Pb、Zn、Cu、As、Ni含量低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但Cr、Cd、Zn、Cu、As、Ni超过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土壤中Cr、Zn累积明显;土壤重金属危害整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Cd是重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元素。第三,矿区场地及土壤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矿区东南部0-2 km缓冲区范围受采矿活动影响较为明显,2-5 km缓冲区可能受采矿活动影响。第四,针对宝矿生态状况,提出“动态修复”及分区域、分阶段的重点治理及种植土壤修复植物如紫花苜蓿、披碱草、落叶松、胡枝子等生态响应策略。该论文有图63幅,表55个,参考文献235篇。
张梦嫚[9](2020)在《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以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认为防治荒漠化对中国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加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整体难度。为缓解环境退化的影响,中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资金和人力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生态保护工程。因此进行工程实施后植被的系统调查和长时间的监测,评估其植被恢复情况以及对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生态工程的评估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旨在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趋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毛乌素沙地实施大规模生态工程后植被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究植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和协同作用的分析来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分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毛乌素沙地甚至其它地区未来植被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植被恢复情况来看,毛乌素沙地2000年后植被恢复明显,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显着上升(P<0.05)地区覆盖面积达到了67.73%,而显着下降(P<0.05)地区所占研究区面积极小,只有0.23%。土地利用变化上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主要是草地、耕地、水域与湿地转入所致;从面积变化以及变化强度上看,草地为沙地转入转出的主要地类。(2)NDVI发生显着变化的地方多发生在地类未转换地区,NDVI的上升多是因为沙地、低覆盖度草地、耕地与中覆盖度草地等地类内部植被的改善,其次是因为耕地与低覆盖度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小部分NDVI下降地区多是因为沙地、耕地与低覆盖度草地内部之间植被的变差,以及耕地、沙地与高覆盖度草地转向建设用地所致。(3)本文量化的6项生态系统服务:粮食产量、肉类供应、产水服务、固碳服务(NPP)、土壤保持量和森林休闲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异特征。(4)产水服务与土壤保持服务之间呈现出稳定的权衡关系,即负显着性相关关系;粮食产量与除产水服务之外的所有服务都表现出协同关系;NPP与土壤保持服务之间一直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性;文化服务森林休闲与三项供应类服务(产水服务、粮食产量和肉类供应)之间表现出稳定的协同关系;从2000年到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交互作用即权衡协同关系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并未明显变化。(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研究框架,可从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交互特征的角度将毛乌素沙地分为四个生态功能区,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模式。其中“生态系统服务高交付区”应当注重建立生态农牧业开发模式;“中部沙地土壤侵蚀区”应当着重注意沙地的治理,提高土壤保持能力;“生态系统服务低交付区”应当强调生态平衡的保护、草地的合理经营和充分开发利用相结合;“植被高恢复区”应当在以后的管理中更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短缺,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实现沙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植被恢复直接影响了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影响了生态功能分区变化,随着植被的恢复导致其他区域逐步向植被高恢复区转化。
马格[10](2020)在《鄂尔多斯市土地利用/覆被及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变化会引起各类陆地生态系统在空间分布格局及类型的改变,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种类和强度。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覆盖度变化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植被覆盖度作为植被特征的重要参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研究植被生态敏感区植被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以生态脆弱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以把7旗2区分为8个研究单元,应用3S技术解译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和NDVI数据,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和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研究年降雨量、年均气温、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等自然因素及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总人口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人为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鄂尔多斯市草地分布面积最大,以温性草原和稀疏草原为主;其次为沙漠和裸土。林地以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和稀疏灌丛等类型为主;耕地以旱地为主;湿地和人工表面等地所占比重较小。(2)鄂尔多斯市2000-2015年间林地、耕地、人工表面等面积增加,草地和裸土、沙漠面积减少,湿地面积变化不大。准格尔旗、东胜区和康巴什区、鄂托克旗等地区的林地增加较为明显。耕地增加主要是以旱地为主,东胜区和康巴什区的旱地减少,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其余各旗县的旱地面积都有所增加,主要是由草地开荒而形成。各旗县建设用地和采矿场的面积增加导致人工表面的增加,其中准格尔旗、东胜区和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等地区增幅较大。裸土和沙漠等转变为草地类型是导致其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3)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度出现高覆盖度植被增加,低覆盖度植被减少的优化趋势。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的植被覆盖度改善最大,鄂托克前旗、东胜区和康巴什区、达拉特旗和乌审旗为其次,杭锦旗和鄂托克旗的植被覆盖度改善状况为最低。(4)鄂尔多斯市植被NDVI值出现了改善的趋势。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的植被NDVI值改善比例较大,乌审旗和达拉特旗为其次,鄂托克旗和东胜区康巴什区改善面积较少。就植被NDVI值变化影响因子而言,2000年和2005年自然因素的影响作用大于人为因素,而2010年和2015年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作用大于自然因素。
二、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值模拟的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水分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1 植被变化影响气候的过程和机制 |
1.2.2 植被变化影响气候的研究方法 |
1.2.3 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1.2.4 植被变化对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 |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WRF模式及数据介绍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条件 |
2.1.5 植被 |
2.1.6 土壤 |
2.2 WRF模式介绍 |
2.2.1 模式简介 |
2.2.2 动力学框架 |
2.2.3 物理模块 |
2.3 数据介绍 |
2.3.1 WRF模式输入数据 |
2.3.2 遥感数据 |
2.3.3 气象观测数据 |
第三章 2001-2018 年毛乌素沙地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植被NDVI变化特征分析 |
3.2.3 相关性分析 |
3.2.4 多元回归残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生长季NDVI的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化特征 |
3.3.2 生长季NDVI变化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 |
3.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长季NDVI变化的相对贡献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WRF模式配置及物理参数化方案 |
4.2.2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
4.2.3 WRF模式输入数据预处理 |
4.2.4 模式验证 |
4.2.5 植被变化对气温的影响评估 |
4.2.6 极端气温指数 |
4.2.7 地表能量平衡 |
4.2.8 地面空气热含量 |
4.3 结果分析 |
4.3.1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夏季地表生物物理参数的变化 |
4.3.2 气温模拟结果验证 |
4.3.3 植被恢复对2-m气温的影响 |
4.3.4 植被恢复对极端气温的影响 |
4.3.5 植被恢复对地表能量收支的影响 |
4.3.6 植被恢复对湿度和地面空气热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WRF模式的适用性 |
4.4.2 植被恢复引发的区域降温效应 |
4.4.3 植被恢复对极端气温的影响 |
4.4.4 植被恢复引起降温效应的物理机制 |
4.4.5 植被恢复对湿度和地面空气热含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降水以及水分平衡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
5.2.2 模式验证 |
5.3 结果分析 |
5.3.1 降水模拟结果验证 |
5.3.2 植被恢复对日均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 |
5.3.3 植被恢复对降水以及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 |
5.3.4 植被恢复对大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
5.3.5 植被恢复对低层环流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植被恢复对降水的影响 |
5.4.2 植被恢复影响降水的物理机制 |
5.4.3 植被恢复对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毛乌素沙地陆面蒸散与水汽输送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WRF模式配置 |
6.2.2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
6.2.3 不同过程影响降水的贡献方式 |
6.3 结果分析 |
6.3.1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对降水量和低层环流的影响 |
6.3.2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对降水频率及强度的影响 |
6.3.3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影响降水的贡献方式 |
6.4 讨论 |
6.4.1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
6.4.2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影响降水的贡献方式与机制 |
6.4.3 陆面特征改变对区域降水以及水分平衡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7.2.1 特色与创新 |
7.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选题来源 |
(2)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及评价研究 ——以补连塔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研究 |
1.2.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
1.2.3 研究进展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土地质量 |
2.1.2 土地生态质量 |
2.1.3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系统科学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煤炭资源和采煤塌陷状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第4章 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研究 |
4.1 生态本底质量变化 |
4.1.1 土壤肥力指数变化 |
4.1.2 RSEI指数变化 |
4.1.3 地形位指数 |
4.1.4 降水量变化 |
4.1.5 NPP变化 |
4.2 生态结构质量变化 |
4.2.1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变化 |
4.2.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4.2.3 斑块层级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
4.2.4 总体景观层级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
4.3 生态胁迫质量变化 |
4.3.1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变化 |
4.3.2 人口密度变化 |
4.4 生态效益质量变化 |
4.4.1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
4.4.2 人均GDP变化 |
4.4.3 生态-经济协调度 |
第5章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
5.1 评价过程 |
5.1.1 评价指标构建 |
5.1.2 评价单元选取与指标标准化 |
5.1.3 指标权重计算 |
5.1.4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测算 |
5.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1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分级 |
5.2.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时空特征分析 |
5.3 土地生态质量障碍因素诊断 |
5.3.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
5.3.2 障碍因子诊断分析 |
5.4 采煤矿区土地生态修复建议 |
5.4.1 矿山开采前规划与采后及时修复相结合 |
5.4.2 提高土地复垦工艺和强化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 |
5.4.3 强化矿区生态风险评价与降低采动扰动相结合 |
5.4.4 健全煤炭开采与生态补偿捆绑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
基金资助 |
(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
1.2.2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 |
1.2.3 关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土地利用/覆盖 |
2.1.2 土地利用动态度 |
2.1.3 土地利用程度 |
2.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长沙市地区概况 |
3.1.1 行政区划概况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4 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4.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4.3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 |
4.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5 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5.1 非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5.1.1 当量因子体系修正 |
5.1.2 非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5.2 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5.2.1 评估方法 |
5.2.2 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5.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评估及变化 |
5.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评估分析 |
5.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变化分析 |
6 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分析 |
6.1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分析 |
6.2 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6.2.1 驱动因子选取 |
6.2.2 主成分分析 |
6.2.3 分析结果与解释 |
6.3 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分析 |
7 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预测 |
7.1 预测模型概论 |
7.2 预测模型构建与检验 |
7.3 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预测分析 |
7.3.1 土地利用结构灰色预测分析 |
7.3.2 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灰色预测分析 |
7.3.3 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灰色预测分析 |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生态恢复概述 |
1.2.1.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内涵 |
1.2.1.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1.3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
1.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
1.2.3.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概述 |
1.2.3.2 权衡与协同的类型 |
1.2.3.3 权衡与协同的研究方法 |
1.2.4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实践与恢复成效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质地貌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生态系统服务类别的选择 |
2.2.3 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1 遥感数据处理 |
2.3.2 基本数据计算公式 |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4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的计算 |
2.3.6 综合评价 |
2.3.7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量化方法 |
2.3.8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1 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1.1 沙柳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
3.1.2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 |
3.1.2.1 沙柳的生长特征 |
3.1.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
3.1.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
3.1.2.4 土壤理化性质 |
3.1.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
3.1.2.6 物种重要值 |
3.2 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2.1 杨柴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
3.2.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 |
3.2.2.1 杨柴的生长特征 |
3.2.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
3.2.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
3.2.2.4 土壤理化性质 |
3.2.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
3.2.2.6 物种重要值 |
3.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1 微地形对杨柴生长特征的影响 |
3.3.2 微地形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3 微地形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
4.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
4.2.1.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
4.2.1.2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
4.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
4.2.2.1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
4.2.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
4.2.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的影响 |
4.2.3.1 不同坡位、坡向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值 |
4.2.3.2 生态系统服务随坡位下降的变化特征 |
4.2.3.3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坡向的损益分析 |
4.3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
4.3.1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评价 |
4.3.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评价 |
4.3.3 飞播杨柴14 年后不同坡位、坡向评价 |
4.3.4 “风蚀破口”中的不同补植模式评价 |
4.3.4.1 不同补植模式下各指标实测值对比 |
4.3.4.2 不同补植模式恢复成效评价结果 |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其相互关系 |
5.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
5.1.1 裸沙地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2 油蒿群落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3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4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5 微地形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5.1 坡位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5.2 坡向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5.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5.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第六章 讨论 |
6.1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的演替方向 |
6.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
6.3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6.4 毛乌素沙地微地形对植被发育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5 人工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必要性和物种选择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论文选题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与科研工作 |
(5)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演变及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概况 |
2.2 研究模型和方法 |
2.3 区域生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
2.4 数据资料介绍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 草原文化遗址区域NDVI变化特征分析 |
3.2 NDVI变化定量归因分析 |
3.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3.4 区域气候对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
4.1 评价指标及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 |
4.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量化 |
4.3 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
4.4 指标的权重确定及评价模型选择 |
4.5 模糊综合评价在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4.6 不同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差异分析 |
4.7 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不同等级风险管控建议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RCP情景下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生态风险预估 |
5.1 未来生态风险预估指标构建及模型选择 |
5.2 CMIP5 统计降尺度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5.3 不同RCP情景下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
5.4 不同RCP情景下区域生态风险预估 |
5.5 不同RCP情景下生态风险等级成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风险应对措施 |
6.3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6.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3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现状 |
3.1 锡林郭勒盟概况 |
3.2 历史上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 |
3.3 不同时期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
3.4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举措和成效 |
3.4.1 建立健全制度,层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责任 |
3.4.2 严格落实保护措施,确保草原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
3.4.3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减轻草原生态承载压力 |
3.4.4 实施重大修复治理工程,恢复提升草原生态功能 |
3.4.5 不断提升监管执法水平,震慑草原生态破坏行为 |
4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问题 |
4.1.1 草原环保管理制度缺陷,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
4.1.2 草原生产经营活动过度,破坏草原修复能力 |
4.1.3 草场承包工作开展不畅,公用草场退化严重 |
4.1.4 公众参与环保效果甚微,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
4.2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问题原因分析 |
4.2.1 相关政策机制不健全 |
4.2.2 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 |
4.2.3 公共草场管理权限不清晰 |
4.2.4 多方参与制度不完善 |
5 促进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
5.1 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和管理体系 |
5.2 树立完善草原保护绿色新型政绩观 |
5.3 规范管理草原牧区的工业开发行为 |
5.4 建立有激励性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 |
5.5 发展新型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 |
5.6 建立通畅的相关联者信息反馈机制 |
5.7 加大强化科技支撑及科技投入力度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伊金霍洛旗生态恢复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关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状况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伊金霍洛旗生态系统类型动态变化 |
3.1.2 伊金霍洛旗生态恢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
3.1.3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耦合协调度评价 |
3.2 研究方法 |
3.2.1 生态系统类型动态变化 |
3.2.2 生态恢复效益数据计算方法 |
3.2.3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3.2.4 效益指数与耦合协调度计算方法 |
3.3 数据来源 |
3.4 技术路线 |
4 伊金霍洛旗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分析 |
4.1 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分析 |
4.1.1 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变化 |
4.1.2 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 |
4.1.3 林草生态系统年际变化率 |
4.2 本章小结 |
5 生态恢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5.1.2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5.1.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2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度分析 |
6.1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权重计算 |
6.1.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6.1.2 确定指标权重 |
6.2 效益指数评价与效益综合发展度 |
6.2.1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指数评价 |
6.2.2 生态恢复效益综合发展度分析 |
6.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评价 |
6.3.1 耦合度类型 |
6.3.2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耦合度分析 |
6.3.3 耦合协调度类型 |
6.3.4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讨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讨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生态累积效应相关研究进展 |
1.3 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演变研究评述 |
1.4 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热点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蒙东草原矿区整体状况 |
2.2 25个矿区开采现状 |
2.3 研究方法 |
2.4 影像数据 |
2.5 实测及其他数据 |
3 草原矿区煤炭开采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研究 |
3.1 矿区发展过程与草原生态演变关系 |
3.2 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内容 |
3.3 草原矿区生态要素累积效应机理分析 |
3.4 草原矿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蒙东25矿植被演变生态效应分析 |
4.1 研究方法选择与确定 |
4.2 蒙东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变化 |
4.3 蒙东25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
4.4 气温、降水量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
4.5 人类活动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型露天矿宝矿、敏矿、胜利矿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
5.1 生态储存与生态累积 |
5.2 矿区生态敏感区确定 |
5.3 生态储存评价指标体系 |
5.4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的状态过程分析 |
5.5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响应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生态效应定量解析与响应策略:以宝矿为例 |
6.1 评价技术框架与方案 |
6.2 矿区场地类型与空间格局变化 |
6.3 矿区场地土壤质量实验研究 |
6.4 矿区地表生态响应趋势 |
6.5 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划定 |
6.6 矿区生态响应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宝日希勒露天矿采样实验方案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以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荒漠化评估与监测 |
1.2.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与评估 |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与应用管理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 |
3 研究方法 |
3.1 强度分析方法 |
3.2 季节趋势分析方法 |
3.3 量化生态系统服务 |
3.3.1 产水量服务计算 |
3.3.2 NPP计算 |
3.3.3 土壤保持量服务计算 |
3.4 生态系统服务簇 |
4 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 |
4.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1.1 间隔层次的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
4.1.2 地类层次的变化分析 |
4.1.3 转变层次的变化分析 |
4.2 基于NDVI的土地利用隐形变化分析 |
4.2.1 基于NDVI的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
4.2.2 基于NDVI的土地利用隐形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以及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
5.1 供应类服务时空变化趋势 |
5.1.1 粮食产量 |
5.1.2 肉类供应 |
5.1.3 产水服务 |
5.2 调节类服务时空变化趋势 |
5.2.1 NPP |
5.2.2 土壤保持量 |
5.3 文化类服务时空变化趋势 |
5.4 生态系统服务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6 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交互作用与分区管理 |
6.1 生态系统服务对的权衡和协同 |
6.1.1 多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和协同 |
6.1.2 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强度分析 |
6.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权衡协同和分区管理 |
6.2.1 生态系统服务高交付区管理模式 |
6.2.2 中部沙地土壤侵蚀区管理模式 |
6.2.3 生态系统服务低交付区管理模式 |
6.2.4 植被高恢复区管理模式 |
6.3 生态系统服务交互作用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鄂尔多斯市土地利用/覆被及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市2000-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
3.1 研究区不同年间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分析 |
3.2 研究区不同年间土地利用/覆被时间变化分析 |
3.3 研究区不同年间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分析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市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
4.1 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 |
4.2 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状况 |
第五章 研究区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植被NDVI变化影响分析 |
5.1 研究区植被NDVI值变化特征分析 |
5.2 研究区植被NDVI值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四、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值模拟的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水分平衡影响研究[D]. 郑颖. 内蒙古大学, 2021
- [2]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及评价研究 ——以补连塔矿区为例[D]. 高晓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及趋势预测[D]. 嵇航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张雷. 内蒙古大学, 2021
- [5]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演变及预估[D]. 李忠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D]. 乌云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7]伊金霍洛旗生态恢复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D]. 颜世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D]. 房阿曼.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9]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以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张梦嫚.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鄂尔多斯市土地利用/覆被及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D]. 马格. 内蒙古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