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谷”与产业创新

“中国光谷”与产业创新

一、“中国光谷”与产业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湖北省人民政府[1](2022)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政发[2021]2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0月17日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二)发展形势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四)发展布局三、布局九大主要任务(一)夯实数字基础,超前部署互联互通信息网络

刘婕[2](2019)在《湖北省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博弈等,人工智能将深刻变革传统生产和生活模式,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将其视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以期占据未来战略制高点。中国从2015年开始先后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政策规划等,全国各地方的政府层面也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迈入新时代。近年来,湖北省认识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性,紧抓机遇,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成效的政策措施,但已有政策供给不能满足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需求,政府正在发挥职能、政策措施制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湖北省各级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对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研究,完善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基于公共政策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实例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问题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了国内外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和发展政策研究现状,介绍了全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对国外代表型国家、中国国家级和省级政府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作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为研究提出推进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经验借鉴。第四部分,分析了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优势条件和产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对湖北省人工智能发展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采取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摸清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总结了企业、政府、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不同层面的政策需求和发展建议,梳理现阶段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政策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出制定完善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六部分,以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自身的问题以及政府在发挥职能、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完善和推进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经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湖北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湖北省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曹溪[3](2014)在《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依靠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创新对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增强的贡献力逐渐被挖掘和重视,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产业创新则是国家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席的一员。京津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其发展规划和编制工作从2011年起就被纳入重点对象之一,并且在随后的各项区域计划当中,京津冀地区始终是重中之重。本文以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在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涵盖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环境支撑能力、产业市场创新能力三部分,下分为20个子指标。在实证评价部分,文章搜集了中国内地除西藏外的其他30个省份的最新数据,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30个省份的产业创新能力各部分能力得分和综合得分分别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在实证评价的基础上,将京津冀经济圈范围内三省市与其他30省市产业创新能力,以及京津冀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得出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论文的基本结论是:京津冀经济圈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势资源,但由于内部存在严重的行政壁垒,使得京津冀经济圈整体产业创新能力水平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加速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从技术创新、环境支撑、市场创新等方面提高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创新能力。

付饶闻博[4](2013)在《中国光谷与美国硅谷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硅谷,美国西海岸旧金山到圣何塞之间长不到100公里的平坦谷地,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曲折发展,现已成为世界高科技的中心和圣殿。硅谷,是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在漫长历史进程之中,硅谷的缔造者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以风险资本为助推力,摸索和总结出了有利于硅谷的发展模式:为世界所广泛认可的“硅谷模式”。几十年来,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得到丰富,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对世界科技园区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复制”硅谷的模式,建立自己的高科技园区。硅谷的发展模式虽然不能完全复制,但可以借鉴,对发展我国高科技园区能够提供若干启不。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面对光电子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世界高科技檄烈竞争的态势,我国中央政府和一些省市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我国在信息、光电子产业和技术方面己经取得的成就.在抓好全国高新区建设的基础上,又筛选了几个区域优势明显,科技实力强,人才资源丰厚,高科产业群体突出的城市或区域,并借鉴硅谷模式。创办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硅谷”,打起了以光电子技术为主导的“中国光谷”牌。中国“武汉·光谷”诞生于2000年5月,经国家批准“中国光谷”正式落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中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所在地,它以每年30%的速度跨越式发展,这片幅员518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今已经成为创业者的乐园、领先企业的聚集地,武汉的人文科技新城,活力无限的科技创新之地。与美国硅谷相比,光谷园区建设起步较晚,但通过对两个不同科技园区社会人文环境、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比较,可以找出存在的差异,从中得到启示。世界科技园区发展的历史证明,要搞好中国光谷的建设,就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的作用,加速培植主导产业集群,强化产学研整体功能,建立风险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光谷文化,营造创业氛围,增强商业环境意识,构架信用体系,改善人才成长环境,落实激励机制。总之,我国光谷要想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着名的科技园区,就必须走科技优势取胜,产业优势取胜,竞争优势取胜,机制优势取胜,人才优势取胜之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分析,从六个维度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光谷和美国硅谷之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得到一些有益于中国光谷发展的启示。同时对中国光谷当前形式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通过对与美国硅谷对比得出的结果,提出中国光谷发展的政策建议。

周青[5](2012)在《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区域产业创新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产业创新是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因。推进区域创新的关键在于建设一个要素完备、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创新体系,这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着力点。想要理解区域创新系统的存在意义和发展方向,需要在历史与现实经验中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考察。演化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重视“历史小事件”的重要作用,强调时间不可逆、空间异质性,用路径依赖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创新过程中技术、制度促进或阻碍集群发展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汉.中国光谷”作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一张名片,对其创新过程的技术变迁、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管理工具,而且可以为其他地区进行区域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本文有以下几个创新点:一、探讨了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刻、完整地把握创新系统的状态和运行、科学指导创新政策的制定做出一定的贡献;二、指出了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路径依赖效应:一种是以企业衍生、聚集经济为驱动力的路径依赖;一种是由于过度专业化、忽略外部联系而导致的路径依赖;三、对“武汉.中国光谷”进行了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创新研究。

明铭[6](2012)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中坚地位不断凸显,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赋予了大学参与区域创新体系新的历史使命,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成为学者们乃至社会各界研究的主题。因为,大学作为唯一能生产出“能生产和转化知识的人”的组织,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全力致力于知识创新、技术转移与转化。同时,大学自身的发展也需要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广泛互动。然而,今日的大学、企业、政府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一方面,大学行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另一方面,大学、企业、政府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动力不足。究其根本,影响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大学在政府、市场博弈关系中的行为选择问题。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技术创新产品的提供;三是知识的生产。本研究将大学、企业和政府视作区域创新体系的三大主体。三大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驱动下行动,每个主体的任何行为都是为自身的特定目标服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三者间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博弈,同时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产生联合行为。从大学行为与政府行为关系看,二者为利益分配而博弈,因科学技术而合作;从大学行为与企业行为关系看,科技成果既是合作的结点,也是争议的焦点;从大学行为与校际行为的关系看,二者为公共资源而竞争,因学科互补而合作。根据三重螺旋理论,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间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互动机制、自反机制和适应机制。它要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企业、政府必须寻求最佳合作路径,以实现多赢。基于此,本研究在全面梳理“武汉·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学在区域中与其它创新主体合作模式的选择和发展以及理想的大学、政府、企业互动模式形成的前提条件和互动机制。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我们看到了大学在其中的最适作用便是知识创新与科技创业。继而,在华中科技大学之于光谷和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之间寻求差异,发现了知识创新的永恒价值与科技创业的边界条件。也即,之于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保持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卓越,不断创新技术成果,培养出能够把最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高素质学生乃是其核心使命。至于中国大学在技术转化中的特殊任务,即校办产业是发展的必然过渡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体制的健全,校办产业会逐渐走出校园,吸引社会风险投资而规模化发展。我们认同校办产业是中国大学的暂时性发展策略,也坚信,校办产业会逐步演变成衍生公司,走向社会。当然,这有赖于政府角色和作用的切换,担当起自身的最适作用:在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和研究资助等方面做出应有努力。虽然竞争与合作并存,但对于大学自身而言,为实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采取开放的姿态并与区域内大学、政府和企业全面合作并形成大学联盟、与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致力于协同创新才是其最佳路径。在华中科技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史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条光明大道,从研究型大学迈向创业型大学将是研究型大学主动适应并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明智之举,这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所在。因为创业型大学致力于“凭借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自己的事业中创新;它寻求在组织特性上作出实质性的转变,以便为将来赢取更有前途的态势”。

林婷婷[7](2012)在《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的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竞争已从单个企业之争演变为供应链之争,进而演变为创新生态系统之争。产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保持,需要超越产业自身的视角,关注于整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因此,本文综合运用生态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演化,构建了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有效运行和演化的政策体系,力争从生态系统的新视角探索提高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首先,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对产业创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产业创新系统的生态特征,进而科学界定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提炼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合理划分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了要素间的关系,建立了系统的四层次结构,诠释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其次,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创新主体的集聚模式和过程、技术创新链和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网络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基于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运用生态学隐喻的方式,从物质、信息、能量等方面,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流动,并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创新资源流动的机理和重要影响因素。从系统开放性的角度,论述了系统开放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作用。此外,本文基于种群增长理论,研究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种群增长模型。再次,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甄别和划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要素,分析动力要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模型,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还研究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和共生机制,并对竞争模型、共生模型、竞合模型进行了仿真。此外,本文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扩散机制、传导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探讨了各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第四,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了研究。本文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前提和特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并进行了阶段性划分,总结了各阶段的特点。此外,本文基于生物进化和演化经济学理论,探究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和演化途径。最后,本文进行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与政策研究。该部分为论文的理论应用部分。以电信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案例研究,分析了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成、运行和演化问题。此外,本文在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演化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促进系统形成的基础政策体系,保障系统运行的保障政策体系,以及引导系统演化的引导政策体系。

沈明华[8](2011)在《“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2010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逐步上升,初级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化,虽然产业竞争力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但我国正处于产业竞争优势的转型期,面临着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目前,我国产业整体上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可以对传统产业产生辐射效应,改善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当今世界,高效的信息网络和和技术革命将全球的经济运行联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创新及其扩散通过影响技术实现方式,从而决定产业结构变迁方向,实现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升级。截至2011年4月,国务院已批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作为我国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中国光谷”作为一个以光电子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其创新与发展对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与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武汉·中国光谷”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然而,笔者通过研究认为,“武汉·中国光谷”的产业竞争力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与中关村相比,两者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研究“武汉·中国光谷”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具有较为现实的应用意义,不仅能为其竞争优势的提升提出可行参考建议,还能为武汉乃至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发展提供借鉴。针对目前高技术产业缺乏完善、权威的评价体系,本文认为需要在深入研究高技术产业特征与内涵的基础上,借鉴有关比较优势、竞争力优势等传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成果,结合产业创新和创新系统理论的分析评价方法,找到一个体现产业创新重要性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初步尝试。文章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技术产业的内在要素、生产投入要素和市场要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产业创新系统框架,从市场表现、资源转化、基础支撑三方面建立了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据此,文章构建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基础支撑力包括人才环境、资金环境、科技环境和政策环境;资源转化力包括研发投入能力、技术扩散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济表现力以产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产业增加值、资产利润率和产品出口创汇额来表示。随后文章将“武汉·中国光谷”和北京中关村的高技术产业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运用熵值法计算各自的竞争力得分来比较竞争力发展水平:时间序列的纵向比较发现,2006—2009年统计期内,“武汉·中国光谷”竞争力的提升速度高于中关村,表明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从影响因子米看,按对竞争力得分贡献大小排序依次为资源转化力,基础支撑力和经济表现力,但影响因子在两地比重不同,其中,中关村的资源转化力贡献大于“武汉·中国光谷”;横向比较结果显示,目前“光谷”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低于中关村,今后,“光谷”应该借鉴中关村的发展经验,提高R&D和创新能力,提高资源转化力和基础支撑力以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水平。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提升“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明确政府角色,优化高技术产业发展机制;建设并完善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体系,优化创新网络;加大投资力度,构建支持“光谷”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建立开放、公平的现代化市场,提高经济表现力。总之,本论文在已有传统的竞争力评价研究基础上,结合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构建了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发展“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

阮光珍[9](2010)在《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公认模式。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规划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园区旨在发挥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高技术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时至今日,集聚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令人满意,不但缺乏集聚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规律的研究,而且存在着由于没有对高技术产业成长阶段进行划分而过于笼统的研究结论。导致很多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行具有某些盲目性。因此我国在实践中缺乏制定高新技术园区引导政策的理论依据,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规律的揭示就成为学术界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高技术产业成长理论为依据,将规模经济、知识溢出与交易成本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以高技术产业集聚为条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机制。除了绪论与全文总结展望以外共分为五章:第二章对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理论和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第三章从规模经济的视角揭示了集聚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规模扩张机制;第四章从集聚的知识溢出角度揭示了集聚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创新绩效提升机制;第五章则从集聚降低交易成本因素揭示了集聚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组织优化机制。这三章是按照高技术产业成长三个阶段的划分进行的。分别代表了高技术产业成长期的初级、中级与高级阶段。规模经济促进的是高技术产业规模上的成长、知识溢出促进了以技术为主的产业绩效的成长、高技术产业集聚使交易成本降低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组织的优化。三、四、五三章是全文的中心内容,其中涵盖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与难点及创新点。第六章用文章创新的理论对东湖高新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集聚有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集聚的规模经济促进了产业规模的扩张,带来了总产值、利润与销售收入这些高技术产业量上的增长;集聚的知识溢出引起了技术扩散效应、技术竞争效应和技术应用效应,分别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增强,这是高技术产业质的成长;集聚会引起交易成本降低,出现分工专业化,引起产业组织优化。本文建立了以集聚的规模经济、知识溢出与交易成本降低为动因的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发展了高技术产业成长理论,揭示了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机制。

肖泽磊,项喜章,刘虹[10](2010)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构成要素及优势分析——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地区综合科技实力的象征,其发展已成为各地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集群的角度分析构成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的资源要素及其创新网络;并以"中国光谷"为例,运用改进后的结构—行为—绩效(SCP)模型,分析创新要素集聚给"中国光谷"带来的竞争优势,为进一步研究创新网络的运作机理打下基础。

二、“中国光谷”与产业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光谷”与产业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2)湖北省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和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1.2.1 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发展情况
        1.2.2 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工智能产业
        2.1.2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2.1.3 公共政策
        2.1.4 政策组合包
    2.2 相关理论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公共政策理论
        2.2.3 政策科学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借鉴
    3.1 国外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和政策措施
        3.1.1 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主要政策措施
        3.1.2 企业发展情况
        3.1.3 投融资情况
    3.2 我国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和政策措施
        3.2.1 国家层面主要政策措施
        3.2.2 各地方主要政策措施
        3.2.3 企业发展情况
        3.2.4 投融资情况
    3.3 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经验借鉴
        3.3.1 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3.3.2 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3.3.3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3.3.4 明确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第四章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1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4.2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条件
        4.2.1 区位优势
        4.2.2 人才优势
        4.2.3 产业优势
        4.2.4 政策优势
    4.3 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产业生态不完善,企业各自为战效率低下
        4.3.2 应用市场难开拓,业务缺乏方向落地困难
        4.3.3 行业龙头交缺乏,产业上下游带动不明显
        4.3.4 专业人才不充足,产业前进乏力成长受限
        4.3.5 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产业化能力待提高
        4.3.6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据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第五章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5.1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5.1.1 调研目的
        5.1.2 调研过程
    5.2 调研结果和分析
        5.2.1 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政策需求建议
        5.2.2 政府推进情况和政策需求建议
        5.2.3 行业组织发展情况和政策需求建议
    5.3 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5.3.1 产业指导性政策
        5.3.2 人才培育引进政策
        5.3.3 引导产业聚集政策
        5.3.4 其他区域性政策
    5.4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的问题分析
        5.4.1 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
        5.4.2 工作统筹协调不到位
        5.4.3 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5.4.4 数据整合和开放程度不足
        5.4.5 政策推动产业培育作用较薄弱
        5.4.6 人才优惠政策缺乏方向和力度
第六章 完善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
    6.1 加强顶层设计
        6.1.1 构建科学的产业战略规划
        6.1.2 完善对接国家的配套政策
    6.2 加强组织领导
        6.2.1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6.2.2 成立人工智能领导小组
    6.3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6.3.1 建立省市专项引导基金
        6.3.2 完善相应配套支持政策
        6.3.3 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6.3.4 资金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化
    6.4 推动数据共享开放
        6.4.1 研究制定数据共享条例
        6.4.2 推动重点领域数据开放
    6.5 完善产业培育政策
        6.5.1 加大政府引导支持力度
        6.5.2 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6.5.3 支持建设一批创新平台
        6.5.4 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
        6.5.5 营造蓬勃开放发展氛围
        6.5.6 培育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6.5.7 精准施策助推产业发展
    6.6 强化人才体系建设
        6.6.1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6.6.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6.6.3 重视复合人才培养
        6.6.4 推动国内外交流合作
        6.6.5 建立专业人才数据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1.4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产业创新的内涵
    2.1.2 京津冀经济圈的内涵
2.2 产业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
    2.2.1 创新与技术创新理论
    2.2.2 产业创新理论
    2.2.3 产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2.2.4 产业创新能力的分析模型 第3章 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1 科学性与现实性
    3.1.2 全面性与代表性
    3.1.3 可操作性与可比性
    3.1.4 可靠性与动态性
3.2 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第4章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4.1 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4.2 样本与数据选择
    4.2.1 样本选择
    4.2.2 数据来源
4.3 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指标得分计算
    4.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3.2 检验因子分析的适合性
    4.3.3 提取公因子
    4.3.4 计算因子数值 第5章 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5.1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内产业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5.1.1 技术和市场创新因素比较分析
    5.1.2 环境创新因素比较分析
    5.1.3 教育水平因素比较分析
    5.1.4 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5.2 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第6章 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6.1 增强京津冀经济圈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6.1.1 整合创新资源,增加技术投入
    6.1.2 加强知识流动能力,促进专利成果转化
    6.1.3 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扩散
6.2 提高京津冀经济圈的环境支撑能力
    6.2.1 优化人才素质,合理调配人员
    6.2.2 政府大力支持,改善创新环境
6.3 提升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市场创新能力
6.4 推进产业创新一体化,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协调发展
    6.4.1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机制,制定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
    6.4.2 利用产业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创新共赢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中国光谷与美国硅谷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研究
    2.1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界定
    2.2 中国光谷的发展历程
第3章 中国光谷与美国硅谷的六维比较
    3.1 “双谷”的产业比较
    3.2 “双谷”的企业比较
    3.3 “双谷”的人才比较
    3.4 “双谷”的创新体系比较
    3.5 “双谷”的政策比较
    3.6 “双谷”的环境比较
第4章 中国光谷发展SWOT分析
    4.1 中国光谷发展的优势
    4.2 中国光谷发展的劣势
    4.3 中国光谷发展的机遇
    4.4 中国光谷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5章 中国光谷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创办“双谷”创新创业论坛,促进“双谷”交流合作
    5.2 成立光谷创新创业沙龙,营造自由的思想交流文化氛围
    5.3 促进大企业做大做强,小企业做多
    5.4 加大两类人才激励力度,创新人才管理理念
    5.5 积极制定和完善面向初创企业投资需求的天使计划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区域产业创新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创新系统理论演进及其理论体系关系研究
        2.1.1 从国家到区域的创新系统研究
        2.1.2 创新系统的产业技术领域研究
        2.1.3 几大创新系统理论关系辨析
    2.2 路径依赖理论研究现状
        2.2.1 路径依赖的起源及扩展
        2.2.2 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2.2.3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3 区域产业创新系统中的路径分析
    3.1 路径依赖理论涵义及分析框架
        3.1.1 路径依赖的涵义
        3.1.2 路径依赖分析框架
    3.2 区域经济演化分析中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主张
    3.3 诱发积极路径依赖效应的机制分析
    3.4 诱发消极路径依赖效应的机制分析
4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武汉.中国光谷”创新研究
    4.1 界定光电子产业
    4.2 中国“光谷”发展状况
    4.3 武汉光电子产业发展的背景、基础和条件
    4.4 “武汉.中国光谷”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演化分析
        4.4.1 大学、研究所在“武汉.中国光谷”路径创新的作用
        4.4.2 “武汉.中国光谷”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路径研究
    4.5 “武汉.中国光谷”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演化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5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主要思路
2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
    2.1 大学行为
    2.2 区域创新体系
    2.3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行为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2.4 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3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历史考察——以中国光谷为例
    3.1 中国光谷发展概况
    3.2 大学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沿革
    3.3 大学行为在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3.4 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主要行为模式
4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博弈竞争行为
    4.1 大学与政府:权力博弈行为
    4.2 大学与企业:利益冲突行为
    4.3 大学与大学:资源争夺行为
    4.4 有序竞争:迈向创业型大学的行为动因
5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合作行为
    5.1 大学与政府:协同合作行为
    5.2 大学与企业:多边合作行为
    5.3 大学与大学:校际联盟行为
    5.4 协同创新:区域创新体系中创业型大学的行为路径
6 创业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中美比较和经验启示
    6.1 华中科技大学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
    6.2 斯坦福大学在美国硅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
    6.3 经验的比较:以技术转移为例
    6.4 三螺旋模型下大学、政府、企业的最适行为分析
7 结语:在合作中获得共赢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7)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
    1.2.2 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结构
2.1 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生态性特征分析
2.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2.2.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
    2.2.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
    2.3.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2.3.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研究
3.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集聚
    3.1.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集聚的模式和过程
    3.1.2 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形成
    3.1.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网络的形成
3.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的集聚与流动
    3.2.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的集聚
    3.2.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的流动
3.3 形成开放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3.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种群的增长模型
    3.4.1 技术创新种群密度
    3.4.2 技术创新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
    3.4.3 技术创新种群增长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研究
4.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
    4.1.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
    4.1.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
    4.1.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验证
4.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共生机制
    4.2.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种群生态位分析
    4.2.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种群竞争模型
    4.2.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种群共生模型
    4.2.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共生模型的仿真
    4.2.5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合模型
4.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扩散和传导机制
    4.3.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扩散机制
    4.3.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传导机制
4.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保障机制
    4.4.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调机制
    4.4.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保障机制
4.5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各机制的耦合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研究
5.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前提
    5.1.1 新奇性和创造性
    5.1.2 多样性和适应性
5.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特征
    5.2.1 自组织性
    5.2.2 路径依赖性
    5.2.3 环境选择性
5.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
5.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
    5.4.1 遗传
    5.4.2 变异
    5.4.3 选择
5.5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途径
    5.5.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学习
    5.5.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扩散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研究
6.1 电信产业发展历程
    6.1.1 电信产生——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1949~1994 年)
    6.1.2 电信拆分——六强争锋(1994~2008 年)
    6.1.3 电信重组——三足鼎立全业务运行(2008 年至今)
6.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
    6.2.1 企业创新层创新种群集聚
    6.2.2 技术核心层和辅助创新层创新种群的集聚
    6.2.3 电信产业创新环境
6.3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
    6.3.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
    6.3.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
6.4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
    6.4.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演化
    6.4.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和技术的共生演化
    6.4.3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中的创新扩散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研究
7.1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体系
    7.1.1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基础
    7.1.2 培育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先发力量
    7.1.3 建立开放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环境
7.2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支撑体系
    7.2.1 提高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
    7.2.2 建设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信息共享平台
    7.2.3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服务支持体系
7.3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引导体系
    7.3.1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政府职能转变
    7.3.2 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扩散
    7.3.3 优化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学习环境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1 附录2

(8)“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与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竞争力
        2.1.2 高技术产业
    §2.2 理论来源
        2.2.1 竞争力传统理论来源
        2.2.2 创新及创新系统理论
        2.2.3 传统竞争力理论与创新系统理论的融合
第三章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3.1.1 内在要素
        3.1.2 生产投入要素
        3.1.3 市场要素
        3.1.4 影响因素模型
    §3.2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2.1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2.2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3.2.3 指标设计说明
第四章 "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4.1 "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历程
    §4.2 "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的特征
    §4.3 "武汉·中国光谷"五大产业发展现状
        4.3.1 光电子信息产业繁荣稳定,保持主导地位
        4.3.2 生物产业企业集群众多,形成独特产业优势
        4.3.3 新能源产业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储备丰富
        4.3.4 环保产业领域逐渐扩大,发展潜力良好
        4.3.5 消费电子产业种类繁多,研发能力强
第五章 "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及分析
    §5.1 熵值法
    §5.2 实证分析
        5.2.1 纵向分析
        5.2.2 横向分析
    §5.3 分析结果
    §5.4 "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5.4.1 明确政府角色,优化高技术产业发展机制
        5.4.2 建设并完善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体系,优化创新网络
        5.4.3 加大投资力度,构建支持"光谷"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
        5.4.4 建立开放、公平的现代化市场,提高经济表现力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依据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1.2.3 简要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高技术产业成长理论
        2.1.1 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内涵
        2.1.2 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原理
        2.1.3 高技术产业成长期不同阶段的划分
        2.1.4 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特点
        2.1.5 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类型
    2.2 高技术产业集聚理论
        2.2.1 产业集聚的内涵
        2.2.2 产业集聚的特征
        2.2.3 产业集聚的类型
        2.2.4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动因
    2.3 规模经济的有关理论
        2.3.1 规模经济的内涵
        2.3.2 规模经济的分类
    2.4 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理论
        2.4.1 知识溢出的内涵
        2.4.2 知识溢出产生的根源
        2.4.3 知识溢出的分类
    2.5 产业集聚的交易成本理论
        2.5.1 交易成本的界定
        2.5.2 交易成本的分类
        2.5.3 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2.5.4 影响交易成本的决定要素
        2.5.5 基于交易成本的产业组织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的规模扩张机制
    3.1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
        3.1.1 高技术产业集聚规模经济性的来源
        3.1.2 高技术产业集聚规模经济的分类
        3.1.3 规模经济性仍然是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动因之一
    3.2 现代高技术产业集聚规模经济存在的案例
    3.3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形态
        3.3.1 纵向关联的产业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
        3.3.2 横向关联的产业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
        3.3.3 互补关联的产业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
    3.4 集聚的规模经济性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过程机制
        3.4.1 集聚促使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数量巨增
        3.4.2、集聚促进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密度加大
        3.4.3 集聚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
    3.5 实证分析
        3.5.1. 集聚的规模经济效益分析:来自国家级高新区的数据
        3.5.2. 集聚对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贡献:来自我国省级区域的数据
        3.5.3. 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的绩效提升机制
    4.1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
        4.1.1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的内涵
        4.1.2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的来源
        4.1.3 基于知识溢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优势
    4.2 高技术产业集聚中的企业学习
        4.2.1 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与企业学习的关系
        4.2.2 高技术产业集聚中企业的学习过程
        4.2.3 案例分析:安蒂波利斯工业园中的企业学习
    4.3 知识溢出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机制
        4.3.1 知识溢出的技术扩散效应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提高
        4.3.2 知识溢出的技术竞争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3.3 知识溢出的技术应用效应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增强
    4.4 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
        4.4.1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4.4.2 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对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的组织优化机制
    5.1 交易成本是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的重要动因
    5.2 高技术产业集聚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
        5.2.1 高技术产业集聚改善了个人属性
        5.2.2 高技术产业集聚改善了环境属性
        5.2.3 高技术产业集聚改善了交易本身属性
    5.3 交易费用降低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的必然性分析
    5.4 交易费用降低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的联动机制
        5.4.1 促进了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
        5.4.2 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了技术提升
        5.4.3 高技术产业集聚优化了产业组织
    5.5 实证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降低交易费用
        5.5.1 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数据分析
        5.5.2 对策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研究: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
    6.1 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概况
        6.1.1 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现状
        6.1.2 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优势
        6.1.3 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
    6.2 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实证分析
        6.2.1 关于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情况
        6.2.2 武汉·中国光谷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6.2.3 武汉·中国光谷交易成本对高技术产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6.2.4 对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链的考察
    6.3 综合评价与政策建议
        6.3.1 对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综合评价
        6.3.2 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10)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构成要素及优势分析——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的概念和资源分析
    (一)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的概念和特征
    (二)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构建
    (三)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资源要素分析
        1. 高新技术企业
        2. 政府
        3. 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4. 中介机构
        5. 科技孵化器
        6. 金融产品
        7. 集群文化
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实证研究及优势分析
    (一) “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概述
    (二) 分析方法
    (三) 基于改进SCP范式的“中国光谷”高新技术创新群优势分析
        1. 网络结构分析
        2. 市场行为分析
        3. 市场绩效分析
四、结语

四、“中国光谷”与产业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2(01)
  • [2]湖北省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研究[D]. 刘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3]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D]. 曹溪. 新疆大学, 2014(02)
  • [4]中国光谷与美国硅谷的比较研究[D]. 付饶闻博.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5]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区域产业创新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D]. 周青.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6]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D]. 明铭.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7]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 林婷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1)
  • [8]“武汉·中国光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 沈明华. 中国地质大学, 2011(01)
  • [9]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机制研究[D]. 阮光珍.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2)
  • [10]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构成要素及优势分析——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J]. 肖泽磊,项喜章,刘虹. 中国软科学, 2010(07)

标签:;  ;  ;  ;  ;  

“中国光谷”与产业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