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种新肽可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陈本川[1](2021)在《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多重耐药性新药——福替沙韦缓释片(fostemsavir extended-release tablets)》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侵袭人类免疫系统的病原体。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HIV已被美国科学工作者识别,但未引起美国政府重视。至1999年,全球新感染的HIV患者达到最高峰,累计3.16亿例;至2006年,全世界因HIV患者尚无足够有效治疗药物加以控制,HIV感染者发展至晚期,成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与T淋巴细胞受到大量破坏,使人体免疫功能丧失,易感染各种疾病和恶性肿瘤,死亡率达峰值,累计死亡达195万例。引起世界各国政要、卫生监管部门和民众高度重视和关注。科学工作者深入调查HIV传染性病原体,并着手研制抗HIV药物。第一个抗HIV逆转录病毒抑制药齐多夫定片于2009年7月23日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其后,陆续研制6大类近40多个品种抗HIV药物供临床治疗使用。将不同作用机制抗HIV药物序贯用药或组成复方药物,形成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亦称为鸡尾酒疗法,有效地控制了HIV蔓延和发展。把引起全球谈"艾"色变、死亡率极高的病毒性传染病变成可控可治的慢性传染病。为加强对HIV在全球流行的防控协调,联合国下属6大部门于1996年1月1日在日内瓦成立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UNAIDS),并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和《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政治宣言》,供各国首脑及其代表审议。2014年7月20日第20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UNAIDS执行主任提出,到2020年实现"90/90/90"目标,即90%HIV携带者知晓自己的状况,90%HIV携带者能接受抗逆转录病毒(ARV)药治疗及90%HIV接受治疗的携带者中检查不到HIV病毒载荷,以及于2030年全球终结HIV感染的愿景。UNAIDS于2020年7月发布《全球艾滋病最新情况》,该报告表明全球抗HIV已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全球新增HIV感染者约170万例,比2010年下降16%。而全球因AIDS相关疾病死亡人数仍高达77万例,要完成到2020年把死亡人数控制在50万以下的目标,困难重重。2018年新增HIV感染病例离至2020年下降75%的全球目标相距甚远。减少新增HIV感染人数、提升治疗可及性、终结AIDS相关死亡进展速度正在放缓。世界卫生组织于2017年7月26日发布《2017年艾滋病病毒耐药性报告》,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抽查11个国家,有6个国家逾10%服药者体内出现对ARV药物耐药的HIV毒株。一旦超过10%这一阈值,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未来5年全球将新增13.5万例死亡和10.5万例新HIV感染者。目前全球3 670万例HIV感染者中,有1 950万例获得ARV药物治疗。出现耐药问题,其原因是感染者无法持续获得高质量ARV药物治疗和护理服务,导致其血液中HIV载量上升,只能改用更昂贵的治疗药物。UNAIDS受慈善基金来源的限制,许多国家难以负担全额费用。出现耐药的感染者也存在将耐药病毒传染给他人的可能性,使情况愈发严重。另一方面,在HAART时代,ARV药物出现治疗失败和耐药性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需要有作用机制不同的新型药物应对此挑战。自十多年前HIV整合酶链转移抑制药问世后,还没有一种新类别的药物加入ARV治疗药物库。福替沙韦(fostemsavir)是HIV融合抑制药,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BMS)制药公司研制,对现有的ARV任何药物均有抑制活性。福替沙韦是活性成分替米沙韦(temsavir)的前体药,通过直接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120(gp120)亚基结合,可阻止HIV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CD4+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结合,从而抑制HIV感染细胞复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福替沙韦有助于对大多数ARV药物产生耐药性的HIV感染者提高疗效。2014年12月28日,由英、美、日合资的Vii V医药保健公司以14亿美元收购BMS全部在研艾滋病药物。2019年12月5日,Vii V公司向FDA递交福替沙韦缓释片新药上市申请(NDA)。FDA授予该药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并给予快速通道审评待遇。2020年7月2日,FDA批准福替沙缓释片上市,商品名为Rukobia■。用于治疗曾经尝试过多种ARV药物疗法,由于耐药性、不耐受性或安全性而未能成功治疗的HIV感染者。该文对福替沙韦缓释片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胡娟,孟祥云,汪星辉[2](2020)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开始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经实验室病原学检测,从患者上皮细胞中分离出一种从未见过的冠状病毒,初步判定本次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此种病毒对人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由其引起的肺部感染称为"新型冠状病毒
姜晓宇[3](2019)在《艾滋病分支肽疫苗的临床前免疫原性评价及rAAV8介导HIV-1广谱中和抗体的构建与包装》文中研究说明艾滋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重大传染类疾病,病因是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因其感染蔓延范围广、病毒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人类健康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当前对艾滋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从尽可能降低HIV病毒载量和对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进行重建及维持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目前可以实现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的疗法就是鸡尾酒疗法,但该疗法极易产生耐药、有较大副作用、仍有较高的病死率等诸多缺点。因而,一直以来疫苗都是研究人员防治艾滋病的重点研究方向。研究人员从艾滋病感染者中的精英控制者体内分离出数百种具有交叉保护活性的广谱中和抗体。广谱中和抗体可以中和多种型别的艾滋病病毒,清除游离的病毒或是已被感染病毒的细胞。因而广谱中和抗体能有效抑制病毒,并控制艾滋病的发展。因此,对广谱中和抗体进行深入研究是今后开发艾滋病疫苗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主动免疫疗法或被动免疫疗法来促使机体中的广谱中和抗体处于较高水平,是目前设计开发艾滋病疫苗的重要策略。第一部分:艾滋病分支肽疫苗的临床前免疫原性评价课题组前期研究筛选并确定了基于HIV-1 MPER的线性表位4E10,搭载四分支肽载体设计免疫原,辅以油佐剂,4E10-MAP4免疫原在豚鼠体内诱导出的结合抗体滴度可达1×104-1×105,并且诱导出的中和抗体对C型、BC型HIV-1分别为93%、73%的中和活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抗体结合活性的研究,制定以氢氧化铝为制剂处方佐剂、BALB/c小鼠和豚鼠分别为50μg/只和100μg/只的免疫剂量和间隔两周免疫一次、总共进行四次皮下免疫为较优免疫策略,滴度达1×104-1×105。基于以上进展,委托长春百克公司合成艾滋病4E10-MAP4疫苗制剂,从长期稳定性及加速稳定性两方面检测制剂,验证了疫苗制剂符合药典要求,并确定了其有效期为28℃条件下36个月,及1个月内2025℃和36±1℃条件下可保持外观及理化性质稳定的储存及运输条件。基于上述课题组已获得的研究成果,我们希望为4E10-MAP4疫苗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奠定前期基础。因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将4E10-MAP4分支肽疫苗制剂进行临床试验前,对制剂进行免疫原性评价,包括:血清转阳率、抗体效价、中和抗体活性、组织中抗体表达。通过检测食蟹猴和BALB/c小鼠血清中的结合抗体,实验动物的转阳率均超过80%,且诱导产生的结合抗体活性较高,部分个体的抗体效价可达2×105,疫苗免疫原性好。食蟹猴体内抗体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但中和活性较低,血清以1:30比例稀释时,中和百分率最高为52%,ID50>30;而BALB/c小鼠的ID50<30,抗体中和活性较为微弱。同时研究了抗体在BALB/c小鼠组织中的分布,用分支肽疫苗制剂对BALB/c小鼠进行单次免疫,在免疫后1天、7天、21天时检测结合抗体在BALB/c小鼠血清及组织内分布。小鼠在部分组织如脾、肝等脏器中存在结合抗体。组织中的抗体可能会对病毒中和、激发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作用。因而,从以上几个方面完成对疫苗的临床前免疫原性评价。第二部分:rAAV8介导HIV-1广谱中和抗体的构建与包装广谱中和抗体10E8相比于同样作用于HIV-1 MPER的4E10抗体,中和能力更强,作用范围更广,在Huang,J.等人的研究中,10E8对选取测试的98%的病毒均有中和活性;广谱中和抗体NIH45-46可模拟CD4分子作用于HIV-1上的CD4结合位点,其重链第三互补决定区残基可增强与gp120分子的结合,抗体中和活性强;广谱中和抗体PG9具有环状结构,因其结构特异性能紧密结合HIV-1三聚体头部,作用于gp120的V1/V2区,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抗体中和活性强。因此筛选出以上三种广谱中和抗体,并为促进机体积累高浓度的广谱中和抗体,我们从被动免疫疗法进行研究,以直接使机体接受抗体的方式提高体内抗体滴度。因腺相关病毒可介导外源基因的长效表达,且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在人类中预存免疫少。因此,本研究以rAAV8为载体,设计并成功构建出可以介导广谱中和抗体10E8、NIH45-46、PG9表达的表达质粒,成功包装并纯化出纯度较高的rAAV-10E8、rAAV-NIH45-46、rAAV-PG9、rAAV-RFP四种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该部分为实现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HIV-1广谱中和抗体10E8、NIH45-46、PG9的产生奠定研究基础。后期将会利用所收取并纯化后的病毒感染细胞,探究抗体的体外表达。并采用单独免疫一种病毒、联合免疫两种病毒及联合免疫三种病毒的免疫策略,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研究rAAV8介导抗体的体内表达。我们希望能获得以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可长效表达的抗艾滋病病毒的广谱中和抗体,为艾滋病被动免疫治疗方式的探索提供基础。这也将会为防治艾滋病,提出一种新的候选疫苗方案。综上,我们对基于主动免疫方式诱导广谱中和抗体而开发的4E10-MAP4分支肽疫苗制剂进行了免疫效果分析,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在组织中检测出的结合抗体,为未来艾滋病治疗、降低组织中病毒载量、保护艾滋病患者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为疫苗制剂提供了临床前试验的相关数据。同时,为了实现对抗HIV-1广谱中和抗体的诱导,完成以被动免疫方式介导中和抗体表达的8重组腺相关病毒的质粒构建与病毒包装,奠定介导HIV-1广谱中和抗体产生的研究基础,以期以被动免疫疗法开发艾滋病疫苗候选疫苗,为开发艾滋病候选疫苗提供参考。
杨婧[4](2017)在《《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而在艾滋病报道中应开展道德教育。在艾滋病的宣传报道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贯穿其中,在内容和原则上具有统一性。研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能够丰富道德教育的内涵,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道德力量。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会因“病耻感”感受到不公与失衡,遭遇到“陌生人”的歧视和冷漠,影响他们正常的公共生活。《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提倡利他的交往方式,引领公正的社会风尚,有助于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由于医护工作者会面临“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困惑,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则常遭遇“就业难”的困境,《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医方要有治无类、慎言守密;患方要遵纪守法、平等就业。这对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维护艾滋病患者的就业权利等大有裨益。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存在“性观念”混乱的现象,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后代和身患艾滋病的儿童常常生活在困苦之中。《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倡导忠诚、责任、亲情等理念,呼吁建立平等相爱的夫妻关系,形成和谐互爱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治疗的过程中,道德压力会给患者带来内忧外患,道德缺失会加速疫情传播。《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奋进不止、平等友善、宽容守信等道德规范,有益于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探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等,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胡翰[5](2016)在《α螺旋抗菌肽与α防御素4抗病原微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作为广谱抗菌、抗病毒且不易引起耐药的小分子多肽药物受到广泛重视,在医学、农业、材料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应用研究。现阶段我国养猪业面临着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病毒病流行等困扰,研究可抑制病原复制的新型制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α螺旋抗菌肽cecropin B,moricin,piscidin,caerin,maculatin和其它结构的lactoferricin B,indolicidin作为代表,研究其对猪场常见病原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而以HNP4作为代表性多肽,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为进一步解析其作用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ecropin B和moricin对猪场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筛选具有抗菌效果的抗菌肽:通过对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链球菌等八种猪场常见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发现moricin对所有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而cecropin B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更强烈抑制作用。通过杀菌曲线发现二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所有细菌。细菌疏水性、电荷性与对cecropin B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测试了cecropin B对副猪嗜血杆菌标准菌株及部分临床菌株的抑制作用,发现均具有较好的活性(MIC为2μg/ml-16μg/ml)。通过十六烷吸附试验和电泳试验研究了不同菌株膜表面的疏水性和电荷性,与其对cecropin B的敏感性之间建立关系,发现疏水性越强和带负电荷越多的菌株对cecropin B越敏感。抗菌肽cecropin B引起副猪嗜血杆菌形态学变化的观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观察细菌形态变化。发现cecropin B能够损坏细菌膜导致质膜分离、内容物外泄和中空细胞等现象。同时可以观察到致密电子点形成等细菌内部结构改变。表明抗菌肽能作用于细菌膜结构,同时也有可能作用于细菌内靶位点。研究结果表明cecropin B可作为候选的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开发。2.抗菌肽对猪源病毒的抑制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抗病毒多肽的筛选:由于moricin和cecropin B对病毒抑制作用不明显,根据报道重新选取了五种不同来源的抗菌肽piscidin,maculatin,caerin,lactoferricin B,indolicidin对伪狂犬病毒(PR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RV)进行抗病毒活性研究。TCID50测定piscidin,maculatin,caerin对大部分病毒抑制作用较强,抗病毒活性与其浓度呈正比。piscidin和caerin处理PRV后的病毒存活率仅为2%,作用最强,并可抑制不同伪狂犬病毒毒株。抗菌肽对PRV复制过程的抑制研究:通过病毒感染前多肽处理细胞、病毒感染后多肽处理细胞以及多肽直接处理病毒粒子三种方式,研究抗菌肽对病毒复制阶段的影响。发现maculatin,caerin和piscidin均直接作用于病毒粒子。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IC50,表明多肽对PRV的抑制活性从高到低为piscidin>maculatin>caerin。细胞凋亡检测发现抗菌肽能够显着抑制病毒引起的细胞凋亡。用小鼠作为模型,测定piscidin抗PRV感染的能力:通过小鼠试验,发现piscidin在低至2.5μg/ml浓度时仍能杀灭PRV,对小鼠提供90%的保护,并且在大于5μg/ml浓度时就能够完全保护小鼠免受PRV致死性感染。这表明piscidin可以作为抗病毒药物进行开发。3.HNP4的结构-功能活性研究氨基酸和结构改变对HNP4抑菌活性的影响:首先合成、纯化出高质量HNP4及突变体,通过抑菌试验发现HNP4对E.coli的抑制活性强于对S.aureus的抑制作用。所有HNP4精氨酸突变体对E.coli和S.aureus的活性均比HNP4低很多。但是对HNP4影响最大的是位于26位的苯丙氨酸。其相对应的突变体F26A-HNP4对S.aureus的抑制作用几乎完全丧失,但对E.colli的抑制作用没有影响。二聚对HNP4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影响不大,但其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活性下降约3倍。因此HNP4很有可能是采取两种不同的机制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氨基酸和结构改变对HNP4抑制炭疽杆菌致死因子(LF)活性和结合gp120活性的影响: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同抑菌试验结果类似,26位的苯丙氨酸对HNP4的活性影响最大,精氨酸次之。HNP4的单体Me Leu20-HNP4对LF和gp120结合能力也明显下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HNP4功能影响最大的是26位苯丙氨酸,其次是精氨酸。二聚也会影响HNP4的部分功能。总之,本研究发现了能抑制副猪嗜血杆菌和伪狂犬病毒的抗菌肽cecropin B和piscidin。同时通过HNP4结构-功能关系研究,发现了对HNP4功能活性影响最大的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获得了研究抗菌肽结构-功能关系的技术方法和思路。为进一步研制抗猪源病原微生物的新型制剂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张则强[6](2014)在《Ⅱ型单纯性疱疹病毒DNA疫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SV-2是一种性传播病毒,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超过5亿人感染。HSV-2是嗜神经病毒,具有感染多样性,终生潜伏于宿主感觉神经元和腰骶背根神经节,能引起生殖器疱疹和宫颈癌,并协助HIV-1病毒的传播。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的阿昔洛韦等药物虽能减轻HSV-2感染,但不能阻止疾病复发,预防病毒的传播。因此,研制安全、长期有效的HSV-2疫苗己成为预防病毒感染的关键。目前研究表明,体液免疫并不能彻底清除HSV-2,对于预防原发感染及限制复发感染,细胞免疫比体液免疫更为重要。HSV-2疫苗的未来发展也是以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应答为主,与体液免疫两者平衡。DNA疫苗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曙光,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人类病毒疫苗临床实验中,例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动物实验显示接种HSV-2DNA疫苗可以诱导产生较为平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本实验选择gD作为抗原,由于gD是HSV-2感染细胞的关键的糖蛋白之一,在病毒穿膜的环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本身具有较丰富的抗体表位和T细胞表位,可以诱导产生相对较高的中和抗体和T细胞免疫应答,是HSV-2疫苗研究的首选。同时,为能够加强细胞免疫,本实验选择了另一种抗原UL25,研究表明UL25表位肽可以增殖活化HSV-2CD8+T细胞。将UL25与gD2基因融合,作为DNA疫苗,可诱导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由于DNA疫苗免疫原性较弱,所以本实验选用IL-28B作为HSV-2DNA疫苗的佐剂,以期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从而抑制和清除HSV-2病毒感染。IL-28B属于IFN-λs家族,同其它成员一样,能阻止或限制病毒感染。Morrow等人使用IL-28作为HIV和流感H1N1DNA疫苗的佐剂,研究表明IL-28B在小动物模型能增强获得性细胞免疫应答,促进记忆细胞的增殖,增强CTL杀伤作用。综上所述,为了获得更强的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制备安全有效的HSV-2疫苗,本论文分别构建了gD2和gD2UL25两种DNA疫苗,以IL-28B作为佐剂,共免疫Balb/c小鼠,与FI-HSV-2和rAd-gD疫苗形式比较,研究DNA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清除HSV-2病毒的能力,评价其在致死剂量病毒攻击Balb/c小鼠模型中的保护效果;同时,评价IL-28B能否作为HSV-2DNA疫苗的佐剂,增强免疫应答,预防和抵抗HSV-2病毒的感染。实验结果表明DNA疫苗能诱导产生HSV-2特异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降低生殖道病毒载量,微弱的减轻攻毒小鼠发病程度,但免疫反应较弱,保护能力有限,虽能抑制并清除HSV-2病毒,但是效果不佳。与IL-28B共免疫后,能够明显增强特异性IgG及IgG2a抗体的产生,增强与Th1相关联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较低水平地促进中和抗体的产生,显着性的增强IFN-γ的分泌,增强细胞免疫应答,较为明显的提高DNA疫苗清除生殖道HSV-2病毒的能力,显着减轻小鼠的发病情况,缩短病程,使小鼠痊愈,表明IL-28B可以作为HSV-2DNA疫苗佐剂,增强其抵抗HSV-2病毒能力。同时,融合的多基因质粒gD2UL25比gD2产生更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显着的提高小鼠抵御致死剂量HSV-2病毒的能力。
韩东[7](2014)在《基因工程鲎素(Tachyplesin Ⅰ)的体内外抑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及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黄葡萄球菌是人畜共患的重要病原体,不仅可引起局部感染,同时也可引起肺炎,以及更严重脓毒症、败血症等全身感染。目前,来自医院的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病例显示,以痰液标本中的病原菌分离率最高为42.8%,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金葡菌所占比例最高为32.2%。金葡菌感染已形成耐药和药物依赖趋势,一些抗生素虽然对金葡菌感染的治疗起作用,但同时也损害着机体,增加着细菌的耐药性。所以选择一种更加可靠的新型抗感染药物具有深远的意义,抗菌肽因其独特的抗菌机制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实验室多年来致力于抗菌肽鲎素的抗菌研究,并取得了深入的进展,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以基因工程鲎素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治疗金葡菌感染的新途径。本研究首先制备了基因工程鲎素(TP I),并测得其对金葡菌ATCC2921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26±0.76)μg/mL,亚抑菌浓度为0.815μg/mL,并对其作为微生态制剂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动物体内试验表明,基因工程鲎素能够有效的清除体内金葡菌的含量,减轻小鼠肺脏的病理变化,对感染金葡菌的小鼠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经检测表明,应用基因工程鲎素可以提高小鼠β-防御素和胸腺肽的分泌,同时降低TNF-α、IL-4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基因工程鲎素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同样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滴鼻方式给小鼠使用基因工程鲎素,10d后,对小鼠脾脏指数和体质量变化进行检测,另外对小鼠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个剂量组小鼠的体质量均有所提高,中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提高显着(P<0.05),且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廓清指数都明显增加。ELISA和RT-PCR试验表明小鼠各组织和血清中β-防御素2(mBD-2)和胸腺肽(Thy)的表达量和浓度均提高,宿主防御能力显着增强。本研究为基因工程鲎素作为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李姣蓉,武婧洁,朱勇[8](2014)在《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抗菌肽(AM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的小肽类物质,它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抗菌肽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肿瘤细胞等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耐药微生物的出现,使得抗菌肽在医药行业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合近年来抗菌肽的研究,概述了抗菌肽的来源、功能、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韦英益[9](2012)在《SP和CMP抗PCV2感染的作用和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茯苓多糖是从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中提取的,具有很强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能提高细胞介导的免疫活性的一种活性成分,但由于它的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经过硫酸酯化修饰后得到的硫酸酯化茯苓多糖(Sulfation pachymaran, SP)和经羧甲基化得到的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tl pachymaram, CMP)易溶于水,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以及免疫调节的功能更加显着。而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 PCV2)是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tisystenic wasting syndrome, PMWS)的主要病原。该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PMWS患猪淋巴组织中淋巴滤泡内B细胞依赖区域以及滤泡旁T细胞依赖区域的淋巴细胞减少,从而导致免疫缺陷,使宿主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sP和CMP对PcV2引起仔猪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以及对PCV2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其机理,为sP和cMP在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SP和CMP对PCV2感染仔猪脾细胞的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筛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V)/PCV2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断奶仔猪,无菌分离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先加入1000TCID50PCV2病毒悬液孵育2h后,再加入终浓度分别为400μg/mL、200ng/mL、100μg/mL、50μg/mL、25μg/mL和12.5μg/mL的SP/CMP, MTT法测定猪脾T/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ELISA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2、IL-8、IL-10和TNF-α等细胞因子。结果显示,SP和CMP能协同ConA/LPS促进PCV2感染的猪脾T/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提高PCV2感染的猪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同时,sP和cMP能显着促进PcV2感染的猪脾细胞分泌IL-2,浓度为100μg/mL的CMP能下调PCV2感染仔猪脾细胞分泌IL-10。浓度为50~200μg/mL的SP能显着降低PCV2感染的猪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p水平,同时可刺激TNF-a的分泌。说明SP和CMP可以通过促进猪脾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细胞免疫应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2SP和CMP对PCV2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活性的影响筛选PRRSV/PCV2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断奶仔猪,通过支气管获取肺泡灌洗液并分离猪肺泡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首先加入1000TCID50PCV2病毒悬液孵育2h,再加入终浓度分别为400μg/mL、200μg/mL、100μg/mL、50μg/mL、25μg/mL和12.5μg/mL的SP/CMP,分别测定体外培养的猪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培养上清液NO含量以及IL-1β、IL-8、IL-10、TNF-a和MCP-1等细胞因子。结果显示,SP和CMP能提高PCV2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SP在第4h、8h、24h时能下调PCV2感染肺泡巨噬细胞引起NO的过度分泌,CMP在第4h和8h时能下调PCV2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过度分泌的NO水平。同时,SP和CMP能有效地下调PCV2感染的肺泡巨噬细胞过度分泌IL-8和IL-10,并对IL-1p分泌发挥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了SP和CMP通过激活猪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调节NO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PCV2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3SP和CMP对PCV2感染诱导猪脾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为了探讨SP和CMP对PCV2感染的猪脾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从PRRSV/PCV2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断奶仔猪中无菌分离猪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首先在培养的脾细胞中加入1000TCID50PCV2病毒悬液,孵育感染2h后加入终浓度分别为200μg/mL、100μg/mL、50μg/mL.25μg/mL的SP/CMP,测定脾细胞内ROS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显示,SP和CMP能下调PCV2诱导免疫细胞产生过量的ROS;同时能提高感染PCV2的猪脾细胞T-SOD和TAOC活性。结果表明,SP和CMP能通过降低PCV2感染猪脾细胞内ROS,升高T-SOD和TAOC的活性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从而保护免疫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4CMP对PCV2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为了研究CMP对PCV2感染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体重为18-22g的10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5组(A-E组),A、B、C、D组在第1d、3d、5d、7d通过腹腔注射、滴鼻以及口服三种途径联合感染PCV2病毒悬液(1000TCID50),0.5mL/只,E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在第8d,9d,10d,A、B、C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终浓度分别为200mg/kg.BW.100mg/kg.BW和50mg/kg.BW的CMP, D和E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第11d剖杀各组小鼠,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脾脏和胸腺组织T-SOD、TAOC和GSH含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IL-10.IL-6和IFN-a含量;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脾脏和胸腺组织IL-2、IL-10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CMP能显着升高PCV2感染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以及促进T或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提高脾脏和胸腺组织的TSOD、T-AOC和GSH含量;上调PCV2感染小鼠血清IL-2、IL-6和IFN-a含量以及下调血清IL-10水平,并提高PCV2感染小鼠脾脏和胸腺组织IL-2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MP能通过提高PCV2感染小鼠免疫器官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来调节PCV2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
王遥[10](2011)在《以HIV-1整合酶与gp41为靶点的药物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后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以及应用,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分子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在细胞活动和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和识别是蛋白质发挥其生物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基因调控、信号传导、免疫反应等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配体的相互作用。因此,蛋白质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研究对于生物调控机制的理解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新药靶点的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和识别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焦点和前沿。由于采用实验方法测定蛋白质复合物结构尚存在较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理论模拟方法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对接和自由能计算等分子模拟方法已经成为研究蛋白质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动态过程的重要手段。分子模拟方法为从分子、亚基甚至原子层次上了解生命现象及揭示其本质规律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并可为实验结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随着分子模拟的理论完善及技术的进步,分子模拟方法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蛋白质结构-功能关系、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识别以及药物设计的研究工作当中。艾滋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目前各国均在针对艾滋病的药物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其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整合酶与跨膜蛋白gp41被认为是研发抗HIV新药极具潜力的重要靶点。在HIV的生命周期中,整合酶负责把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而跨膜蛋白gp41在病毒进入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整合酶与跨膜蛋白gp41抑制剂的研究对于抗HIV-1药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HIV-1整合酶与LEDGF/p75衍生小肽的结合模式,并研究了其抑制机理;第二部分研究融合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利用Topomer CoMFA构建了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预测模型。两部分工作具体内容如下:1. HIV-1整合酶与p75衍生小肽抑制剂结合模式及其抑制机理先用分子对接方法获得整合酶与LEDGF/p75衍生小肽的复合物结构(IN-peptide),再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复合物结构进行优化和修正。将IN-peptide与已解析的HIV整合酶与LEDGF/p75的晶体结构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结合位点非常相似,在HIV整合酶与LEDGF/p75的晶体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残基Ala-128、Leu-102、Trp-132、Met-178与Ile-365等,对整合酶与衍生小肽的结合也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发现衍生小肽竞争性抑制p75蛋白结合到HIV整合酶二聚体表面,最终抑制整合酶与病毒DNA的结合。2.融合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选用一系列抗HIV融合抑制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的研究,旨在研究这类抑制剂和受体(跨膜蛋白gp41)的结构-活性关系。从文献中选取了抑制剂小分子作为训练集,用Topomer CoMFA(Topomer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构建分子模型,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Topomer CoMFA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到了较好的Topomer CoMFA模型。本工作为今后分子结构优化,设计全新的化合物以及预测化合物活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二、5种新肽可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种新肽可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多重耐药性新药——福替沙韦缓释片(fostemsavir extended-release tablets)(论文提纲范文)
1 非临床药理毒理学 |
1.1 致畸、致突变 |
1.2 对生殖能力的影响 |
2 临床药理毒理学 |
2.1 作用机制 |
2.2 药效学 |
2.2.1 在细胞培养内的抗HIV-1活性 |
2.2.2 有效组分替米沙韦对HIV-1AE亚型病毒株的活性降低 |
2.2.3 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用的活性 |
2.2.4 在细胞培养内培育耐药病毒株 |
2.2.5 HIV-1基因型治疗第8天的应答率 |
2.2.6 HIV-1基因表型治疗第8天应答率 |
2.2.7 临床试验受试者的耐药性 |
2.2.8 交叉耐药性 |
2.2.9 心脏电生理学 |
2.3 药动学 |
2.3.1 吸收 |
2.3.2 分布 |
2.3.3 消除 |
2.3.4 代谢 |
2.3.5 排泄 |
2.3.6 多次服药后TMR药动学 |
2.3.7 特殊人群药动学 |
3 临床试验 |
3.1 临床试验概况 |
3.1.1 临床实验入选标准 |
3.1.2 临床实验排除标准 |
3.1.3 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 |
3.1.4 临床疗效次要观察指标 |
3.2 临床试验一 |
3.2.1 临床疗效评价主要观察指标 |
3.2.2 临床疗效评价次要与其他观察指标 |
3.3 临床试验二 |
3.3.1 患者疾病基线特征 |
3.3.2 临床疗效评价主要观察指标 |
3.3.3 临床疗效评价次要与其他观察指标 |
4 不良反应 |
4.1 临床试验一 |
4.2 临床试验二 |
5 适应证 |
6 剂量与服法 |
6.1 剂型与规格 |
6.2 推荐剂量与用法 |
7 禁忌证 |
8 用药注意事项与警示 |
8.1 免疫重建综合征 |
8.2 QTc间期延长超过推荐剂量 |
8.3 HIV-1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有促使肝转氨酶升高的风险 |
8.4 药物相互作用促使发生不良反应或丧失病毒学应答的风险 |
8.5 妊娠妇女用药 |
8.6 哺乳期妇女用药 |
8.7 儿科用药 |
8.8 老年患者用药 |
8.9 肾损伤患者用药 |
8.10 肝损伤患者用药 |
9 知识产权状态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2019-nCoV概述 |
2 药物防治 |
2.1 抗病毒药物 |
2.1.1 利巴韦林 |
2.1.2 干扰素 |
2.1.3 克力芝/达芦那韦 |
2.1.4 法匹拉韦 |
2.1.5 奥司他韦 |
2.1.6 瑞德西韦 |
2.1.7 阿比朵尔 |
2.2 免疫调节剂 |
2.2.1 胸腺肽制剂 |
2.2.2 环孢菌素A |
2.2.3 复方甘草酸苷 |
2.2.4糖皮质激素 |
2.3 中成药制剂 |
2.3.1 连花清瘟 |
2.3.2双黄连 |
2.3.3 白藜芦醇 |
2.4 老药新用类 |
2.4.1 卡莫司他/溴己新 |
2.4.2 氯喹 |
2.4.3 氯丙嗪 |
2.4.4 伊马替尼 |
2.4.5 洛哌丁胺/硝唑尼特 |
3 抗体、疫苗及血浆 |
4 小结与展望 |
(3)艾滋病分支肽疫苗的临床前免疫原性评价及rAAV8介导HIV-1广谱中和抗体的构建与包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艾滋病分支肽疫苗的临床前免疫原性评价 |
第一章 绪论 |
1.1.1 艾滋病概述 |
1.1.1.1 艾滋病简介 |
1.1.1.2 艾滋病起源 |
1.1.2 HIV概述 |
1.1.2.1 HIV简介 |
1.1.2.2 HIV的分类 |
1.1.2.3 HIV-1 的形态结构 |
1.1.2.4 HIV-1 的感染机制 |
1.1.3 艾滋病疫苗 |
1.1.3.1 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
1.1.3.2 艾滋病的治疗方式 |
1.1.3.3 艾滋病疫苗发展的必要性 |
1.1.3.4 艾滋病疫苗的发展现状 |
1.1.4 广谱中和抗体的选择 |
1.1.5 疫苗载体的选择 |
1.1.6 艾滋病疫苗临床现状 |
1.1.6.1 国内外疫苗临床试验现状 |
1.1.6.2 课题组研究进展 |
1.1.7 临床前试验所采用的实验动物 |
1.1.8 立题依据及实验方案 |
1.1.8.1 立题依据 |
1.1.8.2 实验方案 |
第二章 实验仪器、材料与实验方法 |
1.2.1 实验仪器、材料 |
1.2.1.1 实验仪器 |
1.2.1.2 实验试剂 |
1.2.1.3 抗体 |
1.2.1.4 细胞 |
1.2.1.5 实验相关用品 |
1.2.1.6 试验品 |
1.2.1.7 实验动物 |
1.2.2 实验试剂配制 |
1.2.2.1 细胞实验试剂 |
1.2.2.2 ELISA试剂 |
1.2.2.3 SDS-PAGE试剂 |
1.2.2.4 Western Blot试剂 |
1.2.2.5 Dot Blot试剂 |
1.2.3 实验方法 |
1.2.3.1 分支肽疫苗免疫原 |
1.2.3.2 动物实验策略 |
1.2.3.3 ELISA |
1.2.3.4 包装及收取HIV-1 假病毒 |
1.2.3.5 SDS-PAGE |
1.2.3.6 Western blot |
1.2.3.7 TCID50法 |
1.2.3.8HIV-1 假病毒中和实验 |
1.2.3.9 Dot blot |
1.2.3.10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1.3.1 疫苗对食蟹猴的免疫评价 |
1.3.1.1 食蟹猴个体转阳率 |
1.3.1.2 食蟹猴结合抗体效价 |
1.3.1.3 食蟹猴抗体中和活性 |
1.3.2 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评价 |
1.3.2.1 BALB/c小鼠个体转阳率 |
1.3.2.2 BALB/c小鼠结合抗体效价 |
1.3.2.3 BALB/c小鼠抗体中和活性 |
1.3.2.4 结合抗体在BALB/c小鼠组织的分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二部分 rAAV8 介导HIV-1 广谱中和抗体的构建与包装 |
第一章 绪论 |
2.1.1 广谱中和抗体 |
2.1.1.1 中和抗体10E8 |
2.1.1.2 中和抗体NIH45-46 |
2.1.1.3 中和抗体PG9 |
2.1.2 被动免疫疗法 |
2.1.3 腺相关病毒载体 |
2.1.4 立题依据及实验方案 |
2.1.4.1 立题依据 |
2.1.4.2 实验方案 |
第二章 实验器材与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器材 |
2.2.1.1 实验仪器 |
2.2.1.2 实验试剂 |
2.2.1.3 细胞 |
2.2.1.4 质粒及菌种 |
2.2.1.5 酶 |
2.2.1.6 试剂盒 |
2.2.1.7 实验相关用品 |
2.2.1.8 引物合成 |
2.2.2 实验试剂配制 |
2.2.2.1 大肠杆菌培养试剂 |
2.2.2.2 质粒构建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构建质粒 |
2.2.3.2 酶切载体质粒 |
2.2.3.3 PCR |
2.2.3.4 载体片段和目的基因片段连接 |
2.2.3.5 质粒转化 |
2.2.3.6 单克隆培养、质粒小提 |
2.2.3.7 rAAV的包装 |
2.2.3.8 rAAV的收取与纯化 |
2.2.3.9 SDS-PAGE电泳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2.3.1 质粒构建 |
2.3.1.1 酶切载体质粒 |
2.3.1.2 PCR产物 |
2.3.1.3 载体片段和目的基因片段连接 |
2.3.2 重组腺相关病毒包装验证 |
2.3.2.1 细胞转染 |
2.3.2.2 SDS-PAGE检测衣壳蛋白及纯度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理论依据与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概述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一)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 |
(二)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
二、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统一性 |
(一)道德教育内容的统一性 |
(二)道德教育原则的统一性 |
第二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社会公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原因 |
(一)“病耻感”的不公与失衡 |
(二)“陌生人”的歧视与冷漠 |
二、艾滋病报道中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交往方式的利他教育 |
(二)社会风尚的公正教育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意义 |
(一)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 |
(二)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因 |
(一)“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困惑 |
(二)“劳动权”与“就业难”的博弈 |
二、艾滋病报道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医方:有治无类、慎言守密 |
(二)患方:遵纪守法、平等就业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
(一)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 |
(二)维护艾滋病患者的职业权利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家庭美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原因 |
(一)“性观念”的迷茫与混乱 |
(二)“下一代”的困惑与痛苦 |
二、艾滋病报道中家庭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夫妻关系的平等相爱教育 |
(二)亲子关系的和谐互爱教育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意义 |
(一)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 |
(二)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 |
第五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个人品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原因 |
(一)道德压力带来内忧外患 |
(二)道德缺失加速疫情传播 |
二、艾滋病报道中个人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自强不息,奋进不止 |
(二)平等友善,宽容待人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意义 |
(一)实现个人自我完善 |
(二)推动“三德”建设开展 |
第六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启示 |
一、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
二、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的启示 |
三、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1983——2016 年) |
附件 2 《人民日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3 《人民日报》开展职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4 《人民日报》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5 《人民日报》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录 |
致谢 |
(5)α螺旋抗菌肽与α防御素4抗病原微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抗菌肽研究进展 |
1.1.1 理化特征 |
1.1.2 结构分类 |
1.1.3 抗菌机制研究 |
1.1.4 抗病毒机制研究 |
1.1.5 外源表达与应用 |
1.2 α 螺旋抗菌肽 |
1.2.1 非脊椎动物 α 螺旋抗菌肽 |
1.2.2 鱼类 α 螺旋抗菌肽 |
1.2.3 两栖动物 α 螺旋抗菌肽 |
1.2.4 哺乳动物 α 螺旋抗菌肽 |
1.3 防御素研究进展 |
1.3.1 分类与命名 |
1.3.2 鉴定历史 |
1.3.3 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
1.3.4 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 |
1.3.5 对炭疽杆菌致死因子的抑制作用 |
1.3.6 结构-功能活性研究 |
第2章 α 螺旋抗菌肽对猪源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 |
2.2.2 抗菌肽与抗生素 |
2.2.3 主要生化试剂 |
2.2.4 培养基的配制 |
2.2.5 细菌培养 |
2.2.6 抑菌试验 |
2.2.7 细菌的疏水性试验 |
2.2.8 细菌的电泳试验 |
2.2.9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准备及观察 |
2.2.10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准备及观察 |
2.2.11 原子力显微镜样品准备及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Ceropin B和moricin的结构特征 |
2.3.2 Cecropin B和moricin的抗菌活性 |
2.3.3 Cecropin B和moricin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杀菌曲线 |
2.3.4 Cecropin B和moricin的溶血活性 |
2.3.5 Cecropin B和moricin对不同浓度细菌的抗菌活性试验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抗菌肽对副猪嗜血杆菌形态的影响 |
2.3.7 Cecropin B对标准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及临床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 |
2.3.8 副猪嗜血杆菌标准菌株的疏水性和电荷性 |
2.3.9 副猪嗜血杆菌的疏水性、电荷性与对cecropin B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
2.3.10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cecropin B对副猪嗜血杆菌形态的影响 |
2.3.11 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cecropin B对副猪嗜血杆菌形态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Cecropin B和moricin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
2.4.2 Cecropin B和moricin的抗菌活性及安全性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揭示cecropin B和moricin的作用机制 |
2.4.4 Cecropin B对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的抗菌活性 |
2.4.5 副猪嗜血杆菌疏水性、电荷性与对cecropin B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揭示的cecropin B作用机制 |
2.5 小结 |
第3章 α 螺旋抗菌肽对猪源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毒株与细胞 |
3.2.2 抗菌肽与试剂 |
3.2.3 培养基与溶液的配制 |
3.2.4 实验动物 |
3.2.5 细胞活力测定 |
3.2.6 抗菌肽的抗病毒活性试验 |
3.2.7 抗菌肽的作用阶段试验 |
3.2.8 抗菌肽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3.2.9 抗菌肽对伪狂犬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性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抗菌肽对五种病毒的抑制作用分析 |
3.3.2 抗菌肽对细胞的安全浓度测定 |
3.3.3 抗菌肽对伪狂犬病毒不同毒株的抗病毒活性 |
3.3.4 抗菌肽直接作用于伪狂犬病毒 |
3.3.5 抗菌肽可抑制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细胞凋亡 |
3.3.6 抗菌肽对小鼠的保护作用 |
3.4 讨论 |
3.4.1 抗菌肽的抗病毒活性 |
3.4.2 抗菌肽对不同毒株的作用 |
3.4.3 抗菌肽对伪狂犬病毒复制阶段的影响 |
3.4.4 抗菌肽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5 抗菌肽对伪狂犬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
3.5 小结 |
第4章 HNP4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 |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溶液 |
4.2.2 菌株与实验仪器 |
4.2.3 多肽合成 |
4.2.4 LF催化底物合成 |
4.2.5 氟化氢切割 |
4.2.6 多肽折叠 |
4.2.7 多肽纯化 |
4.2.8 多肽定量 |
4.2.9 LF酶活力抑制试验 |
4.2.10 虚拟菌落计数试验 |
4.2.11 表面等离子共振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NP4突变体合成及鉴定 |
4.3.2 HNP4突变体对LF的结合强弱分析 |
4.3.3 HNP4突变体对LF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4.3.4 HNP4突变体对E. coli和S. aureus的抗菌活性 |
4.3.5 HNP4突变体对gp120的结合作用 |
4.3.6 MeLeu20-HNP4与HNP4之间的结合作用 |
4.3.7 二聚对HNP4抗菌活性的影响 |
4.3.8 二聚对HNP4抑制LF活性的影响。 |
4.3.9 二聚对HNP4结合gp120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阳离子氨基酸对HNP4功能活性的影响 |
4.4.2 疏水性氨基酸对HNP4功能活性的影响 |
4.4.3 二聚对HNP4功能活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Ⅱ型单纯性疱疹病毒DNA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Ⅱ型单纯性疱疹病毒 |
1.2 HSV-2 病毒结构与功能 |
1.3 HSV-2 的侵染过程 |
1.4 HSV-2 发病机理与潜伏复发机制 |
1.5 HSV-2 免疫作用机制 |
1.5.1 HSV-2 与先天性免疫 |
1.5.2 HSV-2 与获得性免疫 |
1.6 HSV-2 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
1.6.1 灭活全病毒疫苗 |
1.6.2 减毒活疫苗 |
1.6.3 复制缺损型疫苗 |
1.6.4 亚单位疫苗 |
1.6.5 病毒载体疫苗 |
1.7 HSV-2 DNA 疫苗的应用 |
1.7.1 DNA 疫苗的起源及作用机理 |
1.7.2 HSV-2 DNA 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1.8 Ⅲ型干扰素 |
1.8.1 干扰素简介 |
1.8.2 Ⅲ型干扰素简介 |
1.8.3 Ⅲ型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
1.8.4 IL-28B 佐剂研究现状及前景 |
1.9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设计 |
1.9.1 立题依据与创新点 |
1.9.2 实验思路与设计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细胞、质粒、病毒和动物 |
2.1.2 引物和短肽 |
2.1.3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gD2UL25 基因序列的合成 |
2.3.2 gD2 及 gD2UL25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2.3.3 gD2 及 gD2UL25 真核蛋白表达的鉴定 |
2.3.4 IL-28B 基因序列的合成 |
2.3.5 IL-28B 质粒的构建 |
2.3.6 IL-28B-HA 真核蛋白表达的鉴定及定量 |
2.3.7 重组质粒 gD2、gD2UL25 及 IL-28B 的扩增 |
2.3.8 免疫 |
2.3.9 免疫原性评价 |
2.3.10 攻毒后保护力评价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gD2 及 gD2UL25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2 gD2 及 gD2UL25 真核蛋白表达的鉴定 |
3.3 IL-28B 质粒的构建 |
3.4 IL-28B-HA 真核蛋白表达的鉴定及 ELISA 定量 |
3.4.1 IL-28B-HA 真核蛋白表达的鉴定 |
3.4.2 IL-28B-HA 真核蛋白表达 ELISA 定量 |
3.5 免疫效果评价 |
3.5.1 免疫原性评价 |
3.5.2 攻毒后保护力评价 |
3.6 分析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基因工程鲎素(Tachyplesin Ⅰ)的体内外抑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及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抗菌肽:旧结构新亮点 |
1.1 不同结构的抗菌肽 |
1.2 抗菌肽经历了 90 年的探索后的发现 |
1.3 皮肤中的相关抗菌肽 |
1.4 抗菌肽与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
1.5 抗菌肽的多功能作用 |
1.6 针对微生物群抗菌肽的选择性防御策略 |
1.7 针对抗菌肽的治疗 |
1.8 结论 |
第2章 鲎素的研究进展 |
2.1 鲎素的分类及结构 |
2.2 鲎素抗菌肽的抑菌活性 |
2.3 鲎素的抗病毒活性 |
2.4 鲎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 |
2.5 鲎素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2.6 鲎素的规模化生产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基因工程鲎素的制备稳定性及其抑菌活性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基因工程鲎素对小鼠金葡菌感染的治疗及其机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基因工程鲎素对小鼠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基因工程鲎素对小鼠防御素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抗菌肽的来源 |
1. 1来源于昆虫的抗菌肽 |
1 . 1 . 1cecropins |
1 . 1 . 2防御素 |
1 . 1 . 3富含甘氨酸的抗菌肽 |
1 . 1 . 4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 |
1. 2来源于动物的抗菌肽 |
1. 3来源于微生物工程菌的抗菌肽 |
1. 4来源于人工合成的抗菌肽 |
2抗菌肽的功能 |
2. 1抗细菌功能 |
2. 2抗真菌功能 |
2. 3抗寄生虫功能 |
2. 4抗病毒功能 |
2. 5抗肿瘤功能 |
3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3. 1抗菌肽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
3. 2抗菌肽干扰靶标的能力 |
4抗菌肽的应用前景 |
4. 1抗菌肽的临床应用 |
4. 2抗菌肽在医药行业和基因工程上的应用 |
4. 3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 |
4. 4抗菌肽在禽畜养殖业的应用 |
4. 5抗菌肽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
5小结 |
(9)SP和CMP抗PCV2感染的作用和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 多糖的概述 |
1.1 真菌多糖 |
1.2 细菌多糖 |
1.3 动物多糖 |
1.4 植物多糖 |
2 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
2.1 免疫调节作用 |
2.2 抗氧化作用 |
2.3 抗肿瘤活性 |
2.4 抗病毒作用 |
3 茯苓多糖的研究进展 |
3.1 茯苓的概述及其生物活性 |
3.2 茯苓多糖的提取 |
3.3 茯等多糖的化学修饰及其生物活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猪圆环病毒2型的研究概述 |
1 PCV的病原特性 |
2 PCV2的相关性疾病及其病理变化 |
2.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
2.2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 |
2.3 A2型先天性震颤(CT) |
2.4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 |
2.5 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PNP) |
3 PCV2的流行病学 |
3.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3.2 PCV2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
4 PCV2免疫学研究进展 |
5 PCV2实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6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部分 |
第三章 SP和CMP对PCV2感染仔猪脾细胞的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药物 |
1.2 病毒和细胞 |
1.3 主要的仪器 |
1.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5 PCV2病毒增殖和毒价测定 |
1.6 猪脾细胞的分离培养 |
1.7 猪脾细胞体外增殖的测定 |
1.8 猪脾T、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测定 |
1.9 猪脾细胞体外培养分泌细胞因子的测定 |
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V2病毒增殖和毒价测定结果 |
2.2 猪脾细胞体外增殖的结果 |
2.3 猪脾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结果 |
2.4 猪脾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结果 |
2.5 猪脾细胞体外培养分泌IL-1β的结果 |
2.6 猪脾细胞体外培养分泌IL-8的结果 |
2.7 猪脾细胞体外培养分泌IL-2、IL-10的结果 |
2.8 猪脾细胞体外培养分泌TNF-α的影响 |
3 讨论 |
3.1 SP和CMP对猪脾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3.2 SP和CMP对PCV2感染猪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四章 SP和CMP对PCV2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活性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多糖 |
1.2 病毒 |
1.3 主要的仪器 |
1.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5 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 |
1.6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活性的实验 |
1.7 猪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
1.8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NO含量的测定 |
1.9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泌细胞因子的测定 |
1.10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活性 |
2.2 猪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结果 |
2.3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泌NO的结果 |
2.4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泌IL-1β的结果 |
2.5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泌IL-8的结果 |
2.6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泌的IL-10的结果 |
2.7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泌TNF-α的结果 |
2.8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泌MCP-1的结果 |
3 讨论 |
3.1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活性 |
3.2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吞噬功能的变化 |
3.3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泌NO的变化 |
3.4 猪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五章 SP和CMP对PCV2感染诱导猪脾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多糖 |
1.2 病毒 |
1.3 主要的仪器 |
1.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5 猪脾细胞的分离培养 |
1.6 猪脾细胞体外培养产生ROS的测定 |
1.7 猪脾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T-SOD和TAOC的测定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猪脾细胞内ROS的测定结果 |
2.3 猪脾细胞培养上清液T-SOD的测定结果 |
2.4 猪脾细胞培养上清液TAOC的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SP和CMP对猪脾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
3.2 SP和CMP对猪脾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六章 CMP对PCV2感染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多糖 |
1.2 病毒 |
1.3 主要的仪器 |
1.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5 PCV2实验感染昆明系小鼠模型的建立 |
1.6 动物试验分组与处理 |
1.7 小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 |
1.8 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测定 |
1.9 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测定 |
1.10 小鼠脾脏、胸腺组织TAOC、T-SOD和GSH含量的测定 |
1.11 血清中IL-2、INF-α、IL-6、IL-10含量的测定 |
1.12 脾脏和胸腺组织IL-2和IL-10mRNA表达量的测定 |
1.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V2实验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 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2.3 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 |
2.4 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 |
2.5 小鼠脾脏、胸腺组织中TAOC、T-SOD |
2.6 小鼠的脾脏、胸腺组织中GSH含量 |
2.7 小鼠血清IL-2、INF-α、IL-6、IL-10含量 |
2.8 小鼠脾脏和胸腺IL-2和IL-10mRNA相对表达变化 |
3 讨论 |
3.1 PCV2感染昆明系小鼠模型的建立 |
3.2 CMP对PCV2感染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
3.3 CMP对PCV2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 |
3.4 CMP对PCV2感染小鼠的脾脏和胸腺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5 CMP对PCV2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及其mRNA相对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10)以HIV-1整合酶与gp41为靶点的药物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HIV-1 整合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1.1 HIV-1 整合酶的研究意义 |
1.1.2 整合酶的结构与功能 |
1.1.3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 LEDGF/p75:抗HIV-1 感染的新靶点及其抑制剂研究 |
1.2.1 人体LEDGF/p75 蛋白简介 |
1.2.2 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HIV-1 融合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1 跨膜蛋白gp41的结构与功能 |
1.3.2 融合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1.1 基本原理 |
2.1.2 基本步骤 |
2.1.3 常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简介 |
2.2 分子对接 |
2.2.1 搜索算法 |
2.2.2 打分函数 |
2.2.3 常用的分子对接软件 |
2.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2.3.1 简介 |
2.3.2 易位体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
第3章 HIV-1整合酶与p75衍生小肽抑制剂的结合模式及其抑制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
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体系准备 |
3.2.2 分子对接 |
3.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4 MM-GBSA 能量分解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对接模式预测 |
3.3.2 整合酶与p75 衍生短肽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3.3 能量分解 |
3.3.4 结合模式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HIV融合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分子准备 |
4.2.3 化合物分子片段划分 |
4.2.4 Topomer CoMFA 模型的建立 |
4.3 结果分析 |
4.3.1 预测结果分析 |
4.3.2 等高线图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5种新肽可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 [1]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多重耐药性新药——福替沙韦缓释片(fostemsavir extended-release tablets)[J]. 陈本川. 医药导报, 2021(03)
-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J]. 胡娟,孟祥云,汪星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05)
- [3]艾滋病分支肽疫苗的临床前免疫原性评价及rAAV8介导HIV-1广谱中和抗体的构建与包装[D]. 姜晓宇. 吉林大学, 2019(03)
- [4]《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 杨婧.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5]α螺旋抗菌肽与α防御素4抗病原微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 胡翰.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6]Ⅱ型单纯性疱疹病毒DNA疫苗的研究[D]. 张则强. 吉林大学, 2014(11)
- [7]基因工程鲎素(Tachyplesin Ⅰ)的体内外抑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及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机制[D]. 韩东. 吉林大学, 2014(10)
- [8]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李姣蓉,武婧洁,朱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1)
- [9]SP和CMP抗PCV2感染的作用和机理的实验研究[D]. 韦英益.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以HIV-1整合酶与gp41为靶点的药物设计[D]. 王遥. 北京工业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