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乙凯强[1](2021)在《甘草中活性成分连续提取纯化及多孔炭材料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对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酸、甘草多糖、甘草总黄酮进行连续提取,并分别研究了它们的纯化工艺;再以甘草渣为原料,制备多孔炭电极材料,并探究其电化学性能,从而实现甘草综合利用和提高其经济价值的目的。1.以甘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热回流提取方式、0.1%氨水溶液为溶剂、固液比1:10、温度85℃、提取时间3 h、提取2次,甘草酸的最高收率达9.05%;最佳纯化工艺条件:采用酸沉工艺纯化,浓缩倍数为6倍、p H为1.5、沉降12 h,甘草酸粗品含量为54.18%,收率达4.08%。2.以甘草酸粗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甘草酸粗品复溶以及制备甘草酸单钾盐的最佳工艺条件筛选,得到最佳复溶工艺条件:固液比1:10、提取2 h、提取温度50℃、提取2次,甘草酸粗品的复溶率达92.3%。甘草酸单钾盐最佳制备工艺条件:p H为7.5、冰醋酸用量为1倍、95%乙醇用量为20倍、沉降时间12 h,甘草酸单钾盐最佳收率为59.50%,含量为72.32%。3.实验研究表明提取甘草酸时甘草多糖与甘草酸一并被提取出来,因此以前期实验甘草酸纯化工艺中获得的滤液为原料,采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甘草多糖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将甘草酸滤液调p H至中性、提取液浓缩10倍、乙醇浓度为80%、醇沉16 h,甘草多糖收率为4.11%,含量为31.10%;纯化工艺采用三氯乙酸与Sevage法结合,得到按固液比1:5,三氯乙酸浓度为7%,搅拌0.5 h,过滤醇沉,得到甘草多糖为白色,含量为38.50%,收率为89.00%;在Sevage方法中,氯仿-正丁醇溶液量为原溶液的0.2倍、震荡30 min、除蛋白4次,过滤醇沉烘干得到甘草多糖平均含量为46.90%,收率为84.10%。4.以提取甘草酸、甘草多糖后的甘草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进行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筛选,得到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固液比为1:8、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3 h、次数为2次,甘草总黄酮的的收率稳定在1.30%;纯化工艺采用乙酸乙酯-水超声萃取的方法,固液比1:10、萃取1 h、萃取3次,得到总黄酮含量为42.20%,收率为70.4%,同时对废液中的黄酮进行回收,最终总黄酮的含量为42.28%,收率在1.30%左右。5.对三种活性物质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中试试验,每组以6.4 kg甘草为原料,在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下得到如下成果:甘草酸粗品收率4.16%,含量53.20%,甘草酸单钾盐收率2.40%,含量73.40%;甘草多糖收率都稳定在3.20%左右,含量46.00%;甘草总黄酮收率在1.28%左右,含量在43.60%左右。6.以提取完活性物质的甘草渣为原料制备多孔炭作电极材料,筛选了工艺条件并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400℃下预炭化2 h,质量比为1:1的KOH作活化剂、800℃下炭化2 h,在该条件下,材料在0.5 A/g下比电容为322 F/g,从0.5 A/g到10 A/g,电容保持率为73%,并且在1A/g的电流密度进行5000次循环充放电之后,循环性能仍能维持在93%,比表面积达到2103 m2/g。
王子剑[2](2020)在《甘草黄酮的提取纯化与水溶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甘草是一种极富营养和疗效的植物药,通常被广泛用作食品和药品等。到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已分离出将近400种化学成分,包括大约300种黄酮类化合物和20种以上的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皮肤美白等药理活性,但是由于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很大地限制了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和药品等领域中的应用。目前针对甘草黄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活性和提取纯化方面,增溶研究方面较少,并且其提取纯化采用的是传统的醇提法、水提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等,普遍存在成本高,耗时长,残留试剂有毒等缺点。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甘草黄酮,本研究对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黄酮进行高效绿色提取,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甘草黄酮,并且通过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了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目的是改善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法对甘草黄酮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甘草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最终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液料比为21,微波功率为832 W,时间为10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甘草黄酮的提取率达到3.65%。采用80%乙醇热回流法对甘草黄酮重复提取3次,其提取率达到3.71%。2、采用乙酸乙酯对提取液进行预处理,重复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干燥后获得甘草黄酮粗品,纯度为36.47%,回收率为92.80%,采用液相色谱法对甘草黄酮粗品进行测定,其中刺甘草查尔酮和异甘草素的含量分别为0.55%和0.56%。采用金属络合法对黄酮粗品进行纯化,通过单因素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甘草黄酮浓度为2 mg/mL,甘草黄酮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0.3,溶液pH为10。在此最优条件下获得甘草黄酮粗品,纯度为63.56%,回收率为77.27%,通过液相色谱法测得其中刺甘草查尔酮和异甘草素的含量分别为0.81%和1.46%。进一步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对甘草黄酮粗品进行纯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时间为1 min,温度为27℃,反溶剂与溶剂比为 12,甘草黄酮浓度为 82 mg/mL,在此最优条件下,甘草黄酮的纯度为90.32%,回收率为88.98%,通过液相色谱法测得其中刺甘草查尔酮和异甘草素的含量分别为1.12%和2.42%。3、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了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考察不同因素对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粒径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泊洛沙姆188含量为0.3%,沉积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750 r/min,滴加速度为5 mL/min,反溶剂与溶剂的体积比12,沉积时间为20 min,甘草黄酮浓度为50 mg/mL。在此最优条件下,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的粒径为95 nm,冻干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粉体的粒径为108.2 nm。通过扫描电镜对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进行形态表征,与原药相比,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呈现出均匀的球形形态,且粒径远远小于原药的41.8μm。通过XRD,TG,DSC分析可以得出,甘草黄酮纳米粒子没有形成新的晶体,基本以一种无定形态的方式存在。对甘草黄酮纳米粒子进行溶剂残留的检测,最终得到甘草黄酮纳米粒子中的甲醇含量为22.94 ppm,残留甲醇的含量低于ICH对Ⅱ类溶剂甲醇的限量3000 ppm,符合ICH指南,可用于制药。4、测定了甘草黄酮原药和甘草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1:0,1:1,1:2,1:3,1:4,1:5,1:6,1:7,1:8,1:9)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甘草查尔酮A和总黄酮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甘草黄酮原药中的刺甘草查尔酮和甘草查尔酮A的饱和溶解度为0.0198 mg/mL,0.0021 mg/mL;甘草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1:0,1:1,1:2,1:3,1:4,1:5,1:6,1:7,1:8,1:9)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的饱和溶解度为0.14,0.46,0.63,0.70,0.79,0.73,0.76,0.77,0.72,0.69 mg/mL,甘草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1:0,1:1,1:2,1:3,1:4,1:5,1:6,1:7,1:8,1:9)纳米粒子冻干粉中甘草查尔酮A的饱和溶解度为0.82,1.61,1.70,1.73,1.78,1.77,1.77,1.80,1.75,1.76 mg/mL,实验结果得出冻干的最优条件为:甘草黄酮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比为1:4。甘草黄酮原药中总黄酮的饱和溶解度为 8.03 mg/mL,甘草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1:0,1:1,1:2,1:3,1:4,1:5,1:6,1:7,1:8,1:9)纳米粒子冻干粉中总黄酮的饱和溶解度为30,170.23,181.21,183.23,200.25,197.34,196.78,198.26,186.23,187.23 mg/mL,实验结果得出冻干的最优条件为:甘草黄酮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比为1:4,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在此最优冻干条件下,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总黄酮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是原药的25倍。然后测定了甘草黄酮原药和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甘草查尔酮A和总黄酮在人工肠液与人工胃液中的体外溶出率,在720 min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在人工肠液中的最大溶出率分别为51.33%和73.44%,是原药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4.09倍和69.66倍;在720 min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在人工胃液中的最大溶出率分别为5 6.84%和97.46%,是原药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2.63倍和8.92倍。在720 min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总黄酮在人工肠液中的最大溶出率为75.82%,是原药中总黄酮的9.63倍;在720 min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总黄酮在人工胃液中的最大溶出率为60.65%,是原药中总黄酮的11.66倍。因此该实验结果说明制备的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展现出了更高的溶出率,大大改善了甘草黄酮的水溶性。5、测定了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在大鼠体内的抗氧化性,当剂量为300 mg/kg,灌胃在28天时,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MDA含量为2.18 nmol/mL和1.12 nmol/mL;当剂量为300 mg/kg,灌胃在14天时,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CAT活性为6.09 U/mL和6.96 U/mL;当剂量为100 mg/kg,灌胃在28天时,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GSH-PX活性为8.36 U/mg和9.39 U/mg;当剂量为300 mg/kg,灌胃在28天时,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T-SOD活性为370.76 U/mL和392.85 U/mL;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甘草黄酮原药,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6、测定了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为:在灌胃60 min之后,甘草黄酮原药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最大血浆药物浓度达到4.98 ng/mL和24.72 ng/mL;在灌胃90 min之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最大血浆药物浓度达到67.62 ng/mL和242.94 ng/mL。甘草黄酮纳米粒子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生物利用度是原药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10.63倍与6.54倍。7、测定了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在大鼠体内的毒性实验,在实验期间所有组的大鼠未表现出异常行为,由肝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知,与对照组相比,在组织结构与细胞中没有发现明显的由药物引起的病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达到800 mg/kg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对SD大鼠没有毒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周梦佳[3](2019)在《汽爆辅助制备甘草甜味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草甜味剂是一类重要的糖苷类甜味剂,具有高甜度、高生理活性和高生物利用度等特点。本文创新性地利用汽爆技术(Steam explosion,SE)处理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饮片,以期达到绿色高效解构甘草致密结构促进甘草中甜味成分溶解释放,并促使其中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脱糖苷转化为高倍甜味剂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 3-O-mono-β-D-glucuronide,GAMG)及高值产物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GA)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在不同维持温度和时间下对甘草进行汽爆处理,测定甘草汽爆过程中GL转化规律及其产物GAMG和GA生成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GL转化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揭示汽爆对GL脱糖苷作用机制及其反应规律。结果表明,汽爆过程高温热酸性环境使甘草中GL原位水解发生脱糖苷作用转化为GAMG和GA,GL转化率最高为30.71%,GA和GAMG生成率最高为21.47%和5.24%。GL的转化机理可能为从甘草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上解离的质子攻击GL糖苷配基之间的β-1,2糖苷键或糖苷配基与苷元之间的β-1,3糖苷键致使糖苷配基脱除形成GAMG或GA。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表明,汽爆过程GL转化为一级反应,具有吸热、熵减和非自发进行的特征,其中GL上β-1,3糖苷键比β-1,2糖苷键更易裂解,造成GA为反应主要产物,GAMG和葡萄糖醛酸为次要产物。为进一步提高GL转化效率,采用强酸(HC1)、弱碱(NH3·H2O)和强酸弱碱盐(NH4C1)类化学催化剂在汽爆前对甘草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HCl、NH3·H20和NH4C1催化处理GL最高转化率分别为60.05%、36.90%和28.92%,较汽爆甘草分别提高38.70%、15.55%和7.57%。HC1主要作用于促进GL裂解转化,NH3·H2O主要和GL结合形成甘草酸盐促进GL溶出,NH4C1在汽爆高温环境中分解兼具强酸、弱碱作用。因此,当以甘草甜味剂或GAMG为目标产物时可采用NH4C1为汽爆预处理催化剂,当以GA为目标产物时采用HCl为汽爆预处理催化剂。对比研究常规和催化汽爆处理甘草的宏、微观多孔结构、化学组分与官能团结构、热力学性能等理化性质变化,解析汽爆对甘草基质物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汽爆兼具热改性与机械力改性作用,破解甘草细胞壁、细胞、组织水平致密结构,引起甘草水溶物最大增加31.29%、半纤维素最大降解64.03%、酸不溶性木质素最大增加1.59倍。催化汽爆进一步加剧上述现象,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HCl>NH4Cl>NH3·H2O。采用HCl、NH4Cl和NH3·H20预处理后,汽爆甘草中半纤维素脱除率最高分别达到85.29%、68.12%和63.08%;酸不溶木质素最高增加3.57倍、2.22倍和1.45倍。半纤维素降解生成有机酸形成的弱酸性环境促使甘草结构进一步被解构,纤维结晶度增加,热稳定性降低。上述变化形成的热酸性环境提高了氢质子进攻GL糖苷键的可能,促进了 GL转化,同时甘草致密结构的破坏促进了 GL及其转化产物的溶解和扩散。进一步研究常规和催化汽爆甘草中GL及其转化产物的提取动力学行为,阐明汽爆对GL及其转化产物的破壁促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汽爆后GL及其转化产物提取得率在2 h提取时间内均达到最大值,与原料相比,提取平衡时间缩短80%以上且扩散系数D值增加2倍以上,表明汽爆后甘草GL及其转化产物的提取效率显着增强。通过酸沉和大孔树脂动态洗脱等方法对汽爆甘草中GL及其转化产物进行纯化,获得甘草甜味剂粗品,纯化后其纯度由2.98%提升到35.97%。
王鹤颖[4](2019)在《甘草酸提取、纯化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制备》文中认为甘草酸是甘草甜味的主要成分,用甘草酸代替蔗糖来加工低糖或无糖等功能性食品的优势日益突出,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当前对甘草酸糖链进行结构改造以提高甜度的研究并不多见,化合物的糖基化修饰可以作为功能性甜味剂开发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依据国标和文献方法测定甘草的基本成分,结果如下:水分含量为5.80%±0.03%,灰分含量为2.37%±0.02%,脂肪含量为1.68%±0.01%,粗纤维含量为9.29%±0.04%,蛋白质含量为8.24%±0.06%,总黄酮含量为7.76%±0.07%,本文研究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含量为5.34%±0.05%,剩余为碳水化合物,含量为59.52%±0.04%。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草酸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65%、时间45 mmin、料液比1:40(g-mL-1)、温度 650C,提取率为 84.35%±0.08%。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甘草酸进行初步纯化,对大孔树脂纯化甘草酸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为选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上样量为3 BV,样液pH=6.0,洗脱液乙醇浓度70%,用量3 BV,在此条件下初步纯化甘草酸,收率为61.98%,经HPLC检测,纯度较粗品大大提高,并计算甘草酸含量达65.69%;用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精制甘草酸,纯度较高,计算甘草酸含量达93.80%,总收率为46.31%。通过糖苷化法,制备了两种甘草酸的结构类似物:甘草次酸甲酯-葡萄糖苷(收率:57.32%)、甘草次酸甲酯-半乳糖苷(收率:59.73%),利用薄层色谱、质谱、核磁共振和比旋光度等手段,验证化合物的结构。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对甘草酸及其结构类似物的甜度进行了比较,甘草次酸甲酯-葡萄糖苷的甜度高于甘草酸,而甘草次酸甲酯-半乳糖苷的甜度虽比甘草酸稍低,但也远甜于蔗糖。通过建立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甘草酸及两种结构类似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甘草次酸甲酯-半乳糖苷在浓度为1 mg.mL/1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超过甘草酸,甘草次酸甲酯-葡萄糖苷稍差,但是在浓度为4 mg·mL-1时,也有较高的抑制率,为81.74%,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申美伦,刘广欣,梁业飞,桑杰,李翠芹[5](2019)在《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等三萜类化合物是甘草的主要成分,为药食两用植物。本文综述了近10年甘草三萜类化合物中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半仿生-酶提取法等,分离纯化方法包括重结晶法、大孔树脂法、膜分离法和固相萃取法等。针对甘草药材来源及甘草酸提取工艺考查指标混乱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提取分离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牛志超[6](2019)在《新疆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甘草酸是甘草中含有的一种三萜皂甙类化合物,同时也是甘草中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确定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路线,本文以新疆野生甘草为原料,分别对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提取方法以及分离精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论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甘草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精密度实验以及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高,可靠性强。其次通过实验对甘草酸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比较了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后选择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利用热回流法和超声波法进行甘草酸提取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甘草酸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甘草酸热回流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0(g/m 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80℃,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80 w,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75 min,固液比为1:20(g/m L)。最后使用膜分离技术对甘草酸提取液进行纯化精制,通过研究影响甘草酸纯化结果的因素,确定了甘草酸最佳精制条件为:膜孔径0.10μm,操作压力0.10MPa,药液温度为30℃,过膜精制后甘草酸产品纯度达到85.32%,工艺简单易行,成本较低,而且产品纯度高,适合工业化运行。
王郡[7](2019)在《甘草查尔酮A和B的制备、抗癌活性与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甘草作为卫生部颁布的药食同源的资源之一,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活性。本论文以甘草为材料,研究甘草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出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查尔酮B;明确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查尔酮B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及其机理;最后,利用转录组和miRNA组学技术,从mRNA和miRNA整体水平明确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查尔酮B处理对HepG2肝癌细胞的调控。研究结果明确了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查尔酮B的抗癌机制,为把甘草开发为特殊医学食品建立了基础。甘草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分离鉴定。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草黄酮的工艺优化为:乙醇浓度64.38%、提取时间2.1h、超声功率112.42W、液料比30.15:1;在该条件下最大提取率为6.56%。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和硅胶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得到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查尔酮B。甘草查尔酮A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机理。以制备的甘草查尔酮A处理肝癌HepG2细胞,甘草查尔酮A能显着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24h的IC50为65.96μM。甘草查尔酮A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诱导细胞凋亡,并引起细胞内ROS水平的上升。甘草查尔酮A处理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变化,Survivin、Cyclin B1以及CDK1的表达量降低,Weel、p21、Cyclin D1和JNK1的表达量上升。甘草查尔酮A通过调控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等通路的基因表达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甘草查尔酮A处理后上述通路中的DR3、DR5、Caspases3、Caspases 8、Caspases 10、Fas、Bad、Bax、Bcl-2、Bak和PUMA基因的表达显着上升,PKCε、p70S6K和Akt的表达下降。因此,甘草查尔酮A通过调控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线粒体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促使HepG2细胞凋亡。甘草查尔酮B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机理。甘草查尔酮B对HepG2细胞的抑制能力低于甘草查尔酮A,24h的IC50为110.15μM。甘草查尔酮B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诱导细胞凋亡,并引起细胞内ROS水平的上升。甘草查尔酮B处理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变化,CDK1、Cyclin B1、CHK2、CDC14B和CDC7的mRNA表达下调,而ZBTB17、CDC20、PKMYT1、GADD45A、GADD45B、SFN、CDKNIC、p21和p53的表达显着上调。Cyclin B1、p21、p53、CDK1和p-CHK2的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趋势一致。死亡受体途径的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TNF、TNF-R1、Caspase8、Caspases 8、Fas、FasL、FOS、JUN)的表达以及在蛋白水平(TNF-R1、Fas、Caspases 8)的表达均上调。线粒体途径中,除Bcl-xl外,Bid、Bak、PUMA、DIABLO、ENdoG、Caspase 9和Caspase 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Caspases 8和Caspase 9的抑制剂可以抑制甘草查尔酮B诱导的细胞凋亡。甘草查尔酮B通过调控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线粒体信号通路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促使HepG2细胞凋亡。甘草查尔酮A、B处理对肝癌HepG2细胞mRNA整体水平的影响。依据前面得出的IC50值,用浓度为70μM的甘草查尔酮A以及浓度为120μM的甘草查尔酮B处理HepG2,利用转录组技术明确其mRNA水平差异表达谱。甘草查尔酮A处理24h后,HepG2细胞表达量上调的基因有3414个,下调基因有2647个。甘草查尔酮B处理24h后,HepG2细胞表达量上调基因有2928个,下调基因有2601个。甘草查尔酮A处理后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和p53信号通路。甘草查尔酮B处理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甘草查尔酮A、B处理对肝癌HepG2细胞miRNA整体水平研究的影响。利用浓度为70μM的甘草查尔酮A以及浓度为120μM的甘草查尔酮B处理肝癌细胞HepG2,调查miRNA整体水平的变化。甘草查尔酮A处理24h后的上调的miRNA有54个,下调的miRNA有48个。甘草查尔酮B处理24h后的上调miRNA有50个,下调的miRNA有42个。甘草查尔酮A处理诱导的差异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Ras信号通路。甘草查尔酮B处理诱导的差异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Rap1信号通路。miRNA组学的结果与转录组表达谱的结果一致。
梁霞[8](2019)在《甘草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草是一种豆科植物,含有许多有效活性成分。其中,甘草酸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为寻求一条得到高纯度甘草酸的工艺路线,本文以乌拉尔甘草为原料,研究了甘草酸的提取及纯化精制工艺,该工艺为高纯度甘草酸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以甘草酸提取率为指标,优化了复合酶和超声辅助两步法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甘草原料为1g时,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比例(果胶酶:纤维素酶)1:3(U/U),复合酶用量175U/g·底物,pH5.5,时间1 h,温度50℃,原料粒度40目,料液比1:25(g/mL);超声辅助提取阶段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20%乙醇,料液比1:35(g/mL),超声功率350 W,时间15 min,温度4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甘草酸一次提取率可达(90.44±0.14)%。以吸附率及解吸率为指标,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初步纯化甘草酸的最佳树脂HPD722,并研究了该树脂的动态吸附及解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PD722最佳动态吸附条件为:上样量7 BV,上样液浓度6.5 mg/mL,上样液pH 7.0,上样液流速3 BV/h;HPD722最佳动态解吸条件为:洗脱液乙醇最佳浓度为70%,洗脱液体积3 BV,洗脱液流速2 BV/h。在最佳动态吸附及解吸工艺条件下,采用HPD722对复合酶和超声辅助两步法提取得到的纯度为30.07%的甘草酸粗品进行纯化,纯化后甘草酸纯度可达(70.65±0.62)%,收率可达(80.50±0.51)%。对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的甘草酸精制品进行活性炭脱色及醇沉处理,得到纯度为76.96%的甘草酸精制品。再采用乙醇重结晶进一步纯化甘草酸,并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重结晶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重结晶剂乙醇最佳浓度为100%,料液比1:15(g/mL),结晶温度24℃,结晶时间24 h,重结晶次数5次。在最佳重结晶工艺条件下,甘草酸的纯度可提高到(95.22±0.32)%,收率可达(54.30±0.43)%。
李婷[9](2019)在《甘草酸酶法提取、纯化及降血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草在中国资源丰富,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既可作食物也可当药物。研究表明甘草中存在许多活性成分,但在降血糖方面活性研究较少。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糖类药物大多数都是通过化学或者是生物合成,尽管降糖效果明显但副作用较多,因此,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用来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成为一大发展趋势。本文以新疆阿克苏甘草为原料,对甘草中甘草酸的酶法提取、纯化工艺,以及甘草酸的降血糖活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参考国标和文献方法确定甘草的基本成分。甘草中水分含量为5.32±0.03%;灰分的含量为2.76±0.02%;蛋白质含量为8.15±0.02%;粗纤维含量为9.29±0.04%;脂肪含量为1.88±0.01%;总黄酮的含量为8.79±0.07%;总皂苷的含量为 7.89±0.04%;总糖含量为 22.41±0.06%。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甘草酸的提取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温度为40℃、酶解pH为4.5、酶添加量为5 m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1:15、乙醇浓度为60%时,提取效果最佳,提取率为92.4%,比一般提取方法高1.87倍;分别采用有机试剂萃取法、超滤和透析法、硅胶柱层析法对甘草酸进行分离纯化,且分别命名为GA1、GA2、GA3。用HPLC法测定GA1、GA2、GA3含量分别为46.77%、64.37%、93.53%。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大型仪器分析GA3的分子结构。以对硝基苯-α-D-葡萄糖苷为底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研究了三种不同纯化方式得到的组分GA1、GA2、GA3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得其抑制率分别为24.71%、27.75%和29.54%,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甘草酸纯化程度的提升,其抑制效果越明显,其中GA3效果最为明显。采用STZ诱导小鼠高糖高脂模型,研究小鼠体内降血糖作用。通过不同剂量的GA3对小鼠进行灌胃35d后,检测小鼠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甘草酸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有一定降低作用。甘草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G、TC、LDL-C、HDL-C及胰岛素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水平相当,分别为 1.17±0.36%、3.13±0.5%、0.43±0.23%、4.46±1.14%、31.31±3.08%。它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对受损胰岛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朱明[10](2017)在《酿酒酵母合成甘草次酸的途径构建与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草次酸是一种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植物甘草中,具有保肝、抗病毒、抗过敏和抗癌症等药理生理学活性。目前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与化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甘草次酸,整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酸、碱和淡水,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重的问题,还有,多年生的甘草生长周期长、需占用大量耕地,加之甘草采挖严格受政府和法规管控,导致现有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化工、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需求。为了改善其获取方式、提高甘草次酸的产量,本研究采用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的方法结合转录组学分析,在酿酒酵母中引入植物甘草中甘草次酸的合成途径,经过新基因挖掘、途径优化与调控,实现了酿酒酵母中甘草次酸的高效合成。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酿酒酵母中引入植物甘草中甘草次酸合成所需的基因:β-香树脂醇合酶基因、β-香树脂醇碳11位氧化酶基因、11-氧-β-香树脂醇碳30位氧化酶基因和CYP450还原酶基因,利用多质粒共表达的方式,成功地在酿酒酵母中合成了甘草次酸,产量为20.4±7.7μg/L。利用GC-MS鉴定了工程菌发酵的代谢产物,确认了多种甘草次酸的前体物:11-羟基-β-香树脂醇、11-氧-β-香树脂醇和30-羟基-11-氧-β-香树脂醇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副产物的产生,如30-羟基-β-香树脂醇和11,30-羟基-β-香树脂醇。(2)为了得到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的CYP450氧化酶,对整个甘草转录组数据库以及相关植物的基因组数据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Nt-Identity、氨基酸相似度、转录组功能注释和催化反应的相似性以及基因簇挖掘等共得到了多个基因编码的酶可以催化以β-香树脂醇或11-氧-β-香树脂醇,生成多种新产物:24-羟基-β-香树脂醇、α-乳香酸和24-羟基-11-氧-β-香树脂醇等。同时也鉴定出多个酶可以催化11-氧-β-香树脂醇的碳30位,如MtCYP72A63、Unigene33312、Unigene27475和Unigene37935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酶的催化产物具有非常复杂的碎片离子峰,无法确定其结构,如Mt106等。(3)对酿酒酵母中甘草次酸的合成途径进行优化调控,首先通过基因组整合的方式将甘草次酸的合成提高了1.25倍,通过菌株筛选的方式使甘草次酸的产量提高了1.32倍,通过CYP450关键酶的替换使甘草次酸的产量提高了1.26倍,产量达42.3±5.8μg/L;通过过表达MVA途径的限速酶与甾醇合成的转录调控因子,使甘草次酸的前体物β-香树脂醇与分支途径麦角固醇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25与1.37倍;通过增加β-香树脂醇碳11位氧化酶的拷贝数,使甘草次酸的前体物11-氧-β-香树脂醇的产量提高18.2倍,到了108 mg/L;通过不同来源的CPR筛选,以平衡CYP450氧化酶的表达,使甘草次酸的产量达到了517.44±35.53μg/L,同时还发现,CYP450与CPR的比例对于CYP450催化效率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最后筛选到Uni25647、CYP72A63和GuCPR1作为最优组合显着提高了甘草次酸的合成,摇瓶产量达到了7.4 mg/L。(4)发酵优化方面,葡萄糖补料使11-氧-β-香树脂醇的产量增长为187 mg/L是目前文献报道最高产量的2494倍;乙醇补料时,11-氧-β-香树脂醇最高产量为80 mg/L,甘草次酸的产量提高到18.9 mg/L,是目前文献报道最高产量的947倍。相比葡萄糖补料,乙醇补料可明显提高三萜化合物的合成能力。
二、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甘草中活性成分连续提取纯化及多孔炭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甘草 |
1.1.1 甘草介绍 |
1.1.2 甘草药用价值及前景 |
1.2 甘草中主要活性物质 |
1.2.1 甘草酸 |
1.2.2 甘草多糖 |
1.2.3 甘草黄酮 |
1.3 甘草活性物质提取研究进展 |
1.3.1 甘草酸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3.2 甘草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3.3 甘草黄酮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4 甘草活性物质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
1.4.1 甘草酸及甘草酸盐类的纯化方法 |
1.4.2 甘草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
1.4.3 甘草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 |
1.5 甘草综合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
1.6 生物质残渣的研究进展 |
1.6.1 生物质残渣的常规利用研究 |
1.6.2 生物质残渣制备多孔材料研究 |
1.7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7.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甘草酸提取纯化及单钾盐制备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甘草酸提取纯化的工艺流程 |
2.3.2 甘草酸单钾盐的精制工艺流程 |
2.3.3 甘草酸及甘草酸单钾盐含量测定 |
2.4 甘草酸提取工艺研究 |
2.4.1 提取方法对甘草酸提取收率的影响 |
2.4.2 提取溶剂对甘草酸提取收率的影响 |
2.4.3 固液比对甘草酸提取收率的影响 |
2.4.4 提取温度对甘草酸提取收率的影响 |
2.4.5 提取时间对甘草酸提取收率的影响 |
2.4.6 提取次数对甘草酸提取收率的影响 |
2.4.7 甘草酸提取工艺优化筛选 |
2.4.8 甘草酸提取工艺重现性研究 |
2.5 甘草酸提取液酸化工艺研究 |
2.5.1 甘草酸提取液浓缩倍数对甘草酸收率的影响 |
2.5.2 甘草酸提取液的p H对甘草酸收率的影响 |
2.5.3 甘草酸提取液沉降时间对甘草酸收率的影响 |
2.5.4 甘草酸提取液酸化工艺优化与筛选 |
2.5.5 甘草酸提取液酸化工艺的重现性研究 |
2.6 甘草酸粗品复溶工艺的研究 |
2.6.1 复溶固液比对甘草酸收率的影响 |
2.6.2 复溶温度对甘草酸收率的影响 |
2.6.3 复溶时间对甘草酸收率的影响 |
2.6.4 复溶次数对甘草酸收率的影响 |
2.6.5 甘草酸粗品复溶工艺优化与筛选 |
2.6.6 甘草酸粗品复溶工艺的重现性研究 |
2.7 甘草酸单钾盐制备工艺的研究 |
2.7.1 复溶液p H对甘草酸单钾盐收率的影响 |
2.7.2 冰醋酸用量对甘草酸单钾盐收率的影响 |
2.7.3 95%乙醇用量对甘草酸单钾盐收率的影响 |
2.7.4 沉降时间对甘草酸单钾盐收率的影响 |
2.7.5 甘草酸单钾盐制备工艺优化与筛选 |
2.7.6 甘草酸单钾盐制备工艺的重现性研究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草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甘草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线路图 |
3.3.2 甘草多糖的测定方法 |
3.4 甘草多糖醇沉工艺探究 |
3.4.1 溶液浓缩倍数对甘草多糖收率的影响 |
3.4.2 醇沉的乙醇浓度对甘草多糖收率的影响 |
3.4.3 沉降时间对甘草多糖收率的影响 |
3.4.4 甘草多糖醇沉工艺优化与筛选 |
3.4.5 甘草多糖醇沉工艺的重现性研究 |
3.5 三氯乙酸除蛋白纯化甘草多糖工艺研究 |
3.6 Sevage法除蛋白纯化甘草多糖工艺研究 |
3.6.1 氯仿-正丁醇用量对甘草多糖含量的影响 |
3.6.2 剧烈震荡时间对甘草多糖含量的影响 |
3.6.3 重复次数对甘草多糖含量的影响 |
3.6.4 Sevage法除蛋白纯化甘草多糖工艺优化与筛选 |
3.6.5 Sevage法除蛋白纯化甘草多糖工艺重现性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药品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流程 |
4.3.2 甘草总黄酮的测定 |
4.4 甘草渣中甘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
4.4.1 溶剂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收率的影响 |
4.4.2 提取固液比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收率的影响 |
4.4.3 提取温度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收率的影响 |
4.4.4 提取时间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收率的影响 |
4.4.5 提取次数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收率的影响 |
4.4.6 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与筛选 |
4.4.7 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重现性研究 |
4.5 甘草渣中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 |
4.5.1 纯化方法对甘草总黄酮的纯化的影响 |
4.5.2 纯化的固液比对甘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4.5.3 萃取时间对甘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4.5.4 萃取次数对甘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4.5.5 甘草总黄酮纯化工艺优化与筛选 |
4.5.6 甘草总黄酮纯化工艺重现性研究 |
4.6 废液中甘草黄酮的回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试放大试验研究 |
5.1 甘草酸及甘草酸单钾盐工艺放大 |
5.1.1 甘草酸及甘草酸单钾盐工艺中试放大操作规程 |
5.1.2 甘草酸及甘草酸单钾盐工艺实验数据及分析 |
5.2 甘草多糖提取纯化工艺放大 |
5.2.1 甘草多糖提取纯化中试放大操作规程 |
5.2.2 甘草多糖提取纯化数据 |
5.3 甘草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放大 |
5.3.1 甘草总黄酮提取纯化中试放大操作规程 |
5.3.2 甘草总黄酮提取纯化数据与分析 |
5.4 实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甘草渣制备多孔炭电极材料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3 实验方法 |
6.3.1 多孔碳制备流程 |
6.3.2 电化学表征方法 |
6.4 KOH活化工艺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6.4.1 活化剂的选择 |
6.4.2 活化温度的筛选 |
6.4.3 活化时间的筛选 |
6.4.4 活化剂比例的筛选 |
6.5 预处理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6.5.1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6.5.2 预炭化温度选择 |
6.5.3 二次活化KOH比例筛选 |
6.5.4 炭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6.5.5 炭材料的XPS表征 |
6.5.6 炭材料的TEM与 SEM表征 |
6.5.7 炭材料的拉曼与XRD表征 |
6.5.8 炭材料的BET表征 |
6.6 炭材料实验结果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发表与参与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甘草黄酮的提取纯化与水溶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甘草概况 |
1.2.1 甘草的生物学特性 |
1.2.2 甘草的资源分布 |
1.2.3 甘草的活性成分分类 |
1.2.4 甘草的药理活性研究 |
1.2.5 甘草的综合利用 |
1.3 甘草黄酮研究概况 |
1.3.1 甘草黄酮的理化性质 |
1.3.2 甘草黄酮的生物活性 |
1.3.3 甘草黄酮的提取方法 |
1.3.4 甘草黄酮的纯化研究 |
1.3.5 甘草黄酮的增溶研究 |
1.4 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
1.4.1 胶束和反胶束提取法 |
1.4.2 超声提取法 |
1.4.3 微波提取法 |
1.4.4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
1.4.5 酶提取法 |
1.4.6 半仿生提取法 |
1.4.7 超高压提取法 |
1.5 天然产物的纯化技术 |
1.5.1 反溶剂重结晶法 |
1.5.2 金属络合法纯化黄酮 |
1.5.3 柱层析法 |
1.5.4 膜分离法 |
1.5.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1.5.6 高速逆流色谱法 |
1.5.7 分子印迹法 |
1.6 天然产物的增溶技术 |
1.6.1 包合技术 |
1.6.2 磷脂复合物技术 |
1.6.3 固体分散体技术 |
1.6.4 纳米制剂技术 |
1.6.5 脂质体技术 |
1.6.6 胶束增溶技术 |
1.6.7 微粉化技术 |
1.6.8 合成水溶性前药技术 |
1.7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7.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甘草黄酮的提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UV法测定甘草黄酮 |
2.3.2 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甘草黄酮中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3.3 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甘草黄酮的工艺优化 |
2.3.4 不同提取工艺的能耗比较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结果 |
2.4.3 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
2.4.4 不同提取工艺的能耗比较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甘草黄酮的分离纯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HPLC法测定甘草黄酮 |
3.3.2 提取液的处理 |
3.3.3 金属络合法纯化甘草黄酮 |
3.3.4 反溶剂重结晶法纯化甘草黄酮 |
3.3.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HPLC法测定甘草黄酮 |
3.4.2 提取液的预处理结果 |
3.4.3 金属络合法纯化甘草黄酮 |
3.4.4 反溶剂重结晶法纯化甘草黄酮 |
3.4.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UV法测定甘草黄酮 |
4.3.2 HPLC法测定甘草黄酮中刺甘草查尔酮和甘草查尔酮A |
4.3.3 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
4.3.4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的制备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刺甘草查尔酮和甘草查尔酮A标准曲线的绘制 |
4.4.2 单因素实验法优化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工艺结果 |
4.4.3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的制备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理化表征及溶剂残留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SEM、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
5.3.2 物理形态测定 |
5.3.3 甲醇溶剂残留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SEM、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的分析 |
5.4.2 物理形态分析 |
5.4.3 甲醇溶剂残留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含量测定及体外溶出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UV法测定甘草黄酮的含量 |
6.3.2 HPLC法测定刺甘草查尔酮和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 |
6.3.3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体外溶出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含量测定结果 |
6.4.2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体外溶出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大鼠体内抗氧化性能评价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MDA含量的测定 |
7.3.2 CAT活性的测定 |
7.3.3 GSH-PX活性的测定 |
7.3.4 T-SOD活性的测定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MDA含量的测定结果 |
7.4.2 CAT活性的测定结果 |
7.4.3 GSH-PX活性的测定结果 |
7.4.4 T-SOD活性的测定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细胞毒性评价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仪器 |
8.3 实验方法 |
8.3.1 药代动力学实验 |
8.3.2 细胞毒性实验 |
8.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4.1 药代动力学分析 |
8.4.2 细胞毒性实验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汽爆辅助制备甘草甜味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食品甜味剂概述 |
1.1.1 甜味剂作用与分类 |
1.1.2 功能性高倍甜味剂 |
1.2 甘草糖苷类甜味剂研究进展 |
1.2.1 甘草酸、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和甘草次酸 |
1.2.2 甘草酸转化、提取及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 汽爆技术在药食原料加工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1 汽爆技术的发展和原理 |
1.3.2 汽爆技术在药食原料生物炼制领域的应用 |
1.3.3 汽爆技术在活性成分提取领域的应用 |
1.3.4 汽爆技术在活性成分转化领域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汽爆甘草样品制备 |
2.4.2 汽爆甘草色差分析 |
2.4.3 汽爆甘草微观结构观察 |
2.4.4 汽爆甘草多孔结构表征 |
2.4.5 汽爆甘草化学组分分析 |
2.4.6 汽爆甘草红外光谱表征 |
2.4.7 汽爆甘草X射线衍射表征 |
2.4.8 汽爆甘草热重分析 |
2.4.9 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提取 |
2.4.10 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含量测定 |
2.4.11 甘草提取物液质分析 |
2.4.12 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纯化工艺研究 |
2.4.13 汽爆过程甘草酸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4.14 汽爆过程甘草酸反应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
2.4.1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汽爆甘草理化性质分析 |
3.1.1 汽爆甘草表观形貌分析 |
3.1.2 汽爆甘草微观结构表征 |
3.1.3 汽爆甘草多孔结构分析 |
3.1.4 汽爆甘草化学组分分析 |
3.1.5 汽爆甘草红外光谱分析 |
3.2 酸碱盐催化汽爆甘草理化性质分析 |
3.2.1 催化汽爆甘草表观形貌分析 |
3.2.2 催化汽爆甘草微观结构表征 |
3.2.3 催化汽爆甘草化学组分分析 |
3.2.4 催化汽爆甘草红外光谱分析 |
3.2.5 催化汽爆甘草X-射线衍射分析 |
3.2.6 催化汽爆甘草热力学性质分析 |
3.3 汽爆过程甘草酸转化行为的研究 |
3.3.1 汽爆强度对甘草酸转化率的影响 |
3.3.2 汽爆过程甘草酸转化机理 |
3.3.3 汽爆过程甘草酸反应动力学分析 |
3.3.4 汽爆过程甘草酸反应热力学分析 |
3.3.5 甘草提取物液质分析 |
3.3.6 催化汽爆甘草中GL转化率、GAMG和GA生成率的变化规律 |
3.3.7 催化汽爆过程甘草酸转化机理 |
3.4 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提取与纯化研究 |
3.4.1 汽爆甘草中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的提取过程研究 |
3.4.2 催化汽爆甘草中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的提取过程研究 |
3.4.3 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纯化工艺的研究 |
4 结论 |
4.1 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4)甘草酸提取、纯化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甜味剂 |
1.1.1 甜味剂的简介 |
1.1.2 甜味剂的发展趋势 |
1.2 甘草 |
1.2.1 甘草的生物学特性 |
1.2.2 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
1.3 甘草酸 |
1.3.1 甘草酸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 |
1.3.2 甘草酸的提取与纯化 |
1.3.3 甘草酸检测方法 |
1.3.4 甘草酸在甜味剂中的应用 |
1.4 糖苷化修饰 |
1.4.1 糖苷类化合物 |
1.4.2 糖苷化的合成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2.1.1 原料 |
2.1.2 药品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甘草基本成分的分析 |
2.2.1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3 灰分含量的测定 |
2.2.4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2.5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
2.2.6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3 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
2.3.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
2.3.2 甘草酸的提取率的计算 |
2.4 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草酸的工艺优化 |
2.4.1 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草酸单因素试验 |
2.4.2 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草酸的正交试验 |
2.4.3 验证试验 |
2.5 甘草酸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
2.5.1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2.5.2 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 |
2.5.3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单因素试验 |
2.5.4 甘草酸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
2.6 甘草酸的重结晶纯化 |
2.7 甘草酸的结构及纯度鉴定 |
2.7.1 薄层色谱分析 |
2.7.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8 甘草酸结构类似物的合成 |
2.8.1 合成路线 |
2.8.2 甘草次酸甲酯的制备 |
2.8.3 甘草次酸甲酯-葡萄糖苷的制备 |
2.8.4 甘草次酸甲酯-半乳糖苷的制备 |
2.9 甘草酸结构类似物的结构表征 |
2.9.1 薄层层析色谱 |
2.9.2 核磁共振 |
2.9.3 ESI质谱 |
2.9.4 比旋光度 |
2.10 甜度评价 |
2.1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
2.11.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模型的建立 |
2.11.2 不同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甘草基本成分的分析 |
3.2 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
3.2.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
3.2.2 原料中甘草酸的含量 |
3.3 甘草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结果分析 |
3.3.1 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草酸单因素实验 |
3.3.2 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草酸的正交试验 |
3.3.3 验证试验 |
3.4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
3.4.1 大孔树脂的筛选 |
3.4.2 D101树脂静态吸附-解吸附试验结果 |
3.4.3 大孔树脂纯化的条件优化 |
3.4.4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结果分析 |
3.5 甘草酸的重结晶纯化 |
3.6 甘草酸的纯度及结构鉴定 |
3.6.1 TLC分析 |
3.6.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3.7 甘草酸结构类似物的合成 |
3.7.1 甘草次酸甲酯的制备 |
3.7.2 甘草次酸甲酯-葡萄糖苷的制备 |
3.7.3 甘草次酸甲酯-半乳糖苷的制备 |
3.8 甜度评价 |
3.9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分析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附录 |
(5)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草酸 |
1.1 甘草酸的提取方法 |
1.1.1 溶剂提取法 |
1.1.2 超声辅助提取法 |
1.1.3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1.4 其它提取方法 |
1.2 甘草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
1.2.1 大孔树脂法 |
1.2.2 膜分离纯化法 |
1.2.3 其他分离纯化方法 |
2 甘草次酸 |
2.1 甘草次酸的提取方法 |
2.2 甘草次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
2.2.1 低温冷析法 |
2.2.2 柱色谱法 |
3 结论与展望 |
(6)新疆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草概述 |
1.2 甘草的研究现状 |
1.2.1 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2 甘草资源现状 |
1.3 甘草酸概述 |
1.3.1 甘草酸及其性质 |
1.3.2 甘草酸的应用 |
1.4 甘草酸的研究现状 |
1.4.1 甘草酸的分析检测方法 |
1.4.2 甘草酸的提取方法 |
1.4.3 甘草酸的精制方法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甘草酸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精密度实验 |
2.2.3 重复性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甘草酸标准曲线 |
2.3.2 精密度实验 |
2.3.3 重复性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草酸热回流提取工艺的研究 |
3.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甘草酸提取工艺流程 |
3.2.2 甘草中甘草酸的测定 |
3.2.3 提取溶剂的选择 |
3.2.4 单因素实验 |
3.2.5 热回流正交实验 |
3.2.6 不同甘草部位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3.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3 热回流正交实验 |
3.3.4 不同甘草部位的甘草酸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草酸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
4.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
4.2.2 单因素实验 |
4.2.3 超声辅助提取正交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4.3.2 超声提取正交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草酸纯化工艺的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甘草酸纯化工艺流程 |
5.2.2 甘草酸保留率与除杂率的计算 |
5.2.3 膜分离技术纯化甘草酸的研究 |
5.2.4 酸化剂对甘草酸精制的影响 |
5.2.5 酸沉pH对甘草酸精制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膜分离技术纯化结果 |
5.3.2 酸化剂对甘草酸纯化的影响 |
5.3.3 酸沉pH值对甘草酸纯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甘草查尔酮A和B的制备、抗癌活性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肝癌概述 |
1.2 甘草概述 |
1.3 甘草的活性成分 |
1.3.1 三帖皂素 |
1.3.2 黄酮类化合物 |
1.4 甘草黄酮的提取 |
1.5 甘草黄酮的纯化 |
1.5.1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 |
1.5.2 硅胶柱层析技术 |
1.5.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
1.6 甘草黄酮的生理功能 |
1.6.1 抗氧化活性 |
1.6.2 抗癌活性 |
1.6.3 抗炎活性 |
1.6.4 抗菌活性 |
1.6.5 降血糖功能 |
1.6.6 其他生物学活性 |
1.7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
1.7.1 细胞周期 |
1.7.2 细胞周期的调控机理 |
1.8 细胞凋亡及其调控 |
1.8.1 细胞凋亡 |
1.8.2 细胞凋亡的调控机理 |
1.9 转录组学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
1.9.1 转录组学的概念 |
1.9.2 转录组学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
1.10 miRNA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
1.10.1 mRNA的概述 |
1.10.2 miRNA的作用机制 |
1.10.3 肿瘤抑制因子和癌基因miRNA的关系 |
1.10.4 植物黄酮类成分对癌细胞miRNA表达的影响 |
1.11 本论文开展的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12.1 研究内容 |
1.12.2 研究思路 |
1.1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甘草黄酮提取条件优化及甘草查尔酮A、B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剂及仪器 |
2.1.3 甘草黄酮醇提法工艺流程 |
2.1.4 黄酮的检测 |
2.1.5 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
2.1.6 甘草查尔酮A的分离与鉴定 |
2.1.7 甘草查尔酮B的分离与鉴定 |
2.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单因素试验分析 |
2.2.3 响应面优化分析 |
2.2.4 分离的甘草查尔酮A纯度分析 |
2.2.5 分离的甘草查尔酮A结构鉴定 |
2.2.6 分离的甘草查尔酮B纯度分析 |
2.2.7 分离的甘草查尔酮B结构鉴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甘草查尔酮A诱导肝癌HepG2 细胞的凋亡及其机理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细胞培养 |
3.1.4 MTT |
3.1.5 细胞周期检测 |
3.1.6 细胞凋亡检测 |
3.1.7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ROS)检测 |
3.1.8 Real time RT-PCR |
3.1.9 Western Blot |
3.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甘草查尔酮A对 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 |
3.2.2 甘草查尔酮A诱导HepG2 细胞形态的改变 |
3.2.3 甘草查尔酮A诱导HepG2 细胞周期停滞及机制 |
3.2.4 甘草查尔酮A诱导HepG2 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
3.2.5 甘草查尔酮A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草查尔酮B诱导肝癌HepG2 细胞的凋亡及其机理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和试剂 |
4.1.2 细胞培养 |
4.1.3 MTT实验 |
4.1.4 细胞周期检测 |
4.1.5 细胞凋亡检测 |
4.1.6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ROS)检测 |
4.1.7 Real time RT-PCR |
4.1.8 Western Blot |
4.1.9 Caspase抑制剂实验 |
4.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甘草查尔酮B对 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 |
4.2.2 甘草查尔酮B诱导HepG2 细胞形态的改变 |
4.2.3 甘草查尔酮B诱导HepG2 细胞周期停滞及机制 |
4.2.4 甘草查尔酮B诱导HepG2 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
4.2.5 甘草查尔酮B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草查尔酮A、B处理对肝癌细胞HepG2 转录表达谱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剂与仪器 |
5.1.3 细胞处理 |
5.1.4 总RNA的提取 |
5.1.5 转录组mRNA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6 Western Blot |
5.1.7 荧光定量qPCR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序数据以及质量控制 |
5.2.2 基因表达量整体分析 |
5.2.3 甘草查尔酮A、B对肝癌细胞HepG2 作用后的差异表达谱 |
5.2.4 差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 |
5.2.5 甘草查尔酮A、B处理后HepG2 差异表达的基因的功能富集 |
5.2.6 甘草查尔酮A、B处理后HepG2 差异表达基因的信号通路分析 |
5.2.7 重要信号通路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水平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甘草查尔酮A、B处理对肝癌HepG2 细胞的miRNA组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剂与仪器 |
6.1.3 细胞处理 |
6.1.4 miRNA的提取 |
6.1.5 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 |
6.1.6 miRNA荧光定量qPCR验证 |
6.1.7 mRNA荧光定量qPCR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测序数据以及质量控制 |
6.2.2 Clean reads长度分布 |
6.2.3 miRNA聚类分析 |
6.2.4 miRNA表达量分析 |
6.2.5 差异表达miRNA的 qPCR验证 |
6.2.6 差异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的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6.2.7 甘草查尔酮A、B处理后miRNA与靶基因表达对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甘草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甘草简介 |
1.1.1 甘草的基本特征 |
1.1.2 甘草的应用研究 |
1.2 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功能研究 |
1.3 甘草酸简介 |
1.3.1 甘草酸的结构及性质 |
1.3.2 甘草酸的应用研究 |
1.4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研究 |
1.4.1 传统提取分离方法 |
1.4.2 现代提取分离方法 |
1.5 甘草酸的纯化研究 |
1.5.1 树脂法 |
1.5.2 重结晶法 |
1.5.3 超滤膜法 |
1.5.4 双水相萃取法 |
1.5.5 泡沫法 |
1.5.6 高速逆流色谱法 |
1.6 甘草酸的测定分析方法 |
1.6.1 传统测定分析方法 |
1.6.2 现代测定分析方法 |
1.7 本论文立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立题依据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甘草酸的测定方法 |
2.2.1 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甘草酸含量、提取率、纯度及回收率的计算 |
2.4 甘草原料中甘草酸总含量的测定 |
2.5 复合酶和超声辅助两步法提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2.5.1 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5.2 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2.5.3 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工艺优化 |
2.5.4 超声辅助提取阶段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5.5 超声辅助提取阶段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2.6 甘草酸的精制工艺研究 |
2.6.1 甘草酸的精制工艺流程 |
2.6.2 甘草酸粗品的制备 |
2.6.3 大孔吸附树脂法精制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2.6.4 活性炭脱色、醇沉制备一定纯度甘草酸 |
2.6.5 重结晶进一步纯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甘草原料中总甘草酸的含量 |
3.2 复合酶和超声辅助两步法提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3.2.1 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单因素试验 |
3.2.2 RSM优化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工艺条件 |
3.2.3 超声辅助提取阶段的工艺研究 |
3.2.4 小结 |
3.3 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3.3.1 大孔吸附树脂的初步筛选 |
3.3.2 初筛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曲线 |
3.3.3 大孔吸附树脂HPD722的动态吸附曲线 |
3.3.4 大孔吸附树脂HPD722动态吸附的单因素试验 |
3.3.5 HPD722动态解吸液的选择及动态解吸曲线的绘制 |
3.3.6 大孔吸附树脂HPD722动态解吸的单因素试验 |
3.3.7 小结 |
3.4 活性炭脱色及醇沉对甘草酸纯度的影响 |
3.5 重结晶进一步纯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3.5.1 重结晶进一步纯化甘草酸的单因素试验 |
3.5.2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9)甘草酸酶法提取、纯化及降血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甘草的研究概况 |
1.2 甘草酸的研究进展 |
1.2.1 甘草酸的结构性质 |
1.2.2 甘草酸的提取 |
1.2.3 甘草酸的分离纯化 |
1.2.4 测定方法 |
1.3 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1.3.1 糖尿病的发展现状 |
1.3.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3 天然皂苷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甘草基本成分的测定 |
2.2.1 干燥甘草的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3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2.4 灰分含量的测定 |
2.2.5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
2.2.6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7 总皂苷的测定 |
2.2.8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3 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
2.3.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 |
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2.3.3 甘草酸的得率、提取率、含量计算方法 |
2.4 甘草酸的提取工艺路线 |
2.4.1 甘草酸提取实验流程 |
2.5 甘草酸提取优化 |
2.5.1 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 |
2.5.2 酶的优化 |
2.5.3 甘草酸提取单因素试验 |
2.5.4 正交表因素水平设计 |
2.6 分离与纯化 |
2.6.1 有机试剂萃取法 |
2.6.2 超滤和透析法 |
2.6.3 硅胶柱层析法 |
2.7 甘草及甘草酸结构分析 |
2.7.1 甘草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7.2 甘草酸晶体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7.3 核磁共振(NMR)分析 |
2.8 甘草酸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 |
2.8.1 试剂的配制 |
2.8.2 实验方法 |
2.8.3 不同纯度甘草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2.8.4 不同浓度精制甘草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2.9 甘草酸体内降血糖活性研究 |
2.9.1 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及分组 |
2.9.2 甘草酸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晌 |
2.9.3 甘草酸对小鼠糖耐量的测定 |
2.9.4 甘草酸对小鼠血清TG、TC、HDL-C、LDL-C含量的影响 |
2.9.5 小鼠胰岛素(INS)含量的测定 |
2.9.6 脏器指数的测定 |
2.9.7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甘草基本成分分析 |
3.2 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1 紫外分光光度计方法的建立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
3.3 酶法提取甘草酸的优化结果 |
3.3.1 酶活力的测定 |
3.3.2 酶的选择 |
3.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4 正交试验结果 |
3.3.5 精密度与重复性实验 |
3.4 扫描电镜对甘草结构的分析 |
3.5 甘草酸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3.5.1 TCL薄层分析 |
3.5.2 高效液相检测分析 |
3.5.3 红外分析 |
3.5.4 核磁共振图谱 |
3.6 甘草酸体外降血糖活性 |
3.6.1 不同纯度甘草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3.6.2 不同浓度甘草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3.7 甘草酸体内降血糖活性_ |
3.7.1 小鼠生理指标观察 |
3.7.2 甘草酸对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 |
3.7.3 甘草酸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
3.7.4 甘草酸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7.5 甘草酸对小鼠血清TG、TC、HDL-C、LDL-C含量的影响 |
3.7.6 甘草酸对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的影响 |
3.7.7 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病理观察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10)酿酒酵母合成甘草次酸的途径构建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草次酸及其制备 |
1.1.1 甘草次酸的结构与性质 |
1.1.2 甘草次酸的生物活性与用途 |
1.1.3 甘草次酸的制备方法 |
1.1.4 甘草次酸生物合成途径 |
1.2 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植物萜类化合物 |
1.2.1 大肠杆菌合成萜类化合物 |
1.2.2 酿酒酵母合成萜类化合物 |
1.2.3 其他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萜类化合物 |
1.3 酿酒酵母中代谢途径的组装与调控 |
1.3.1 细胞外源途径的组装技术 |
1.3.2 关键酶表达水平的调控优化 |
1.3.3 基因组编辑技术 |
1.4 生物组学分析 |
1.4.1 组学技术发展与应用 |
1.4.2 基因组与转录组基础上的基因挖掘 |
1.4.3 甘草转录组与基因组 |
1.5 植物中催化三萜化合物合成的CYP450氧化酶 |
1.5.1 CYP450氧化酶 |
1.5.2 植物中的CYP450氧化酶 |
1.5.3 催化三萜化合物合成的CYP450氧化酶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酿酒酵母中甘草次酸合成途径的设计与验证 |
引言 |
2.1 材料 |
2.1.1 菌种与质粒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仪器 |
2.2 方法 |
2.2.1 酿酒酵母的培养 |
2.2.2 甘草总RNA的提取 |
2.2.3 酿酒酵母载体表达盒的构建 |
2.2.4 质粒的酶切与连接反应 |
2.2.5 酵母转化 |
2.2.6 酿酒酵母细胞生物量测定 |
2.2.7 甘草次酸及其前体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酿酒酵母中设计甘草次酸的合成途径 |
2.3.2 甘草次酸合成途径在酿酒酵母中的构建 |
2.3.3 酿酒酵母工程菌GA-P-1发酵产物鉴定 |
2.3.4 工程菌GA-P-1发酵产物定量测定 |
2.4 小结 |
第3章 合成甘草次酸的CYP450氧化酶挖掘与分析 |
引言 |
3.1 材料 |
3.1.1 菌株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培养基 |
3.1.5 数据库 |
3.2 方法 |
3.2.1 大肠杆菌的转化、筛选 |
3.2.2 酿酒酵母的转化、筛选 |
3.2.3 筛选平台菌株的构建 |
3.2.4 Gibson组装方法 |
3.2.5 数据库候选基因的筛选 |
3.2.6 候选基因表达盒的构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YP450氧化酶筛选平台菌株的设计与构建 |
3.3.2 基于Nt相似度的基因筛选与验证 |
3.3.3 基于氨基酸序列相似度的基因筛选与验证 |
3.3.4 基于功能注释的基因筛选与验证 |
3.3.5 基于催化反应相似性的基因筛选与验证 |
3.3.6 基于功能基因簇的基因筛选与验证 |
3.4 小结 |
第4章 甘草次酸合成途径的优化与调控 |
引言 |
4.1 材料 |
4.1.1 菌株 |
4.1.2 药品和试剂 |
4.1.3 仪器 |
4.1.4 培养基 |
4.2 方法 |
4.2.1 酿酒酵母基因组的提取 |
4.2.2 酵母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4.2.3 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
4.2.4 酿酒酵母中途径构建策略与方法 |
4.2.5 甘草次酸合成途径基因组整合菌株的构建 |
4.2.6 CYP450氧化酶不同组合的酵母菌株构建 |
4.2.7 用于CYP450氧化酶定向进化的酵母菌株构建 |
4.2.8 过表达限速酶的酵母菌株构建 |
4.2.9 线粒体区域化提高甘草次酸前体的菌株构建 |
4.2.10 构建CYP450融合蛋白的酿酒酵母菌株构建 |
4.2.11 构建含有不同CYP450还原酶的酵母菌株构建 |
4.2.12 多种组合策略强化甘草次酸合成的酵母菌株构建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高效合成甘草次酸的酵母宿主筛选 |
4.3.2 CYP450酶的氧化与甘草次酸合成通量分析 |
4.3.3 CYP450氧化酶的定向进化 |
4.3.4 优化MVA途径与下调分支代谢途径 |
4.3.5 线粒体区域化提高甘草次酸的前体 |
4.3.6 平衡CYP450氧化酶的转录水平促进甘草次酸的合成 |
4.3.7 利用不同CPR平衡CYP450表达提高甘草次酸产量 |
4.3.8 多种代谢调控策略组合提高甘草次酸的产量 |
4.4 小结 |
第5章 产甘草次酸酿酒酵母工程菌的发酵优化 |
引言 |
5.1 材料 |
5.1.1 菌种 |
5.1.2 药品和试剂 |
5.1.3 仪器 |
5.1.4 培养基 |
5.2 方法 |
5.2.1 种子液的制备 |
5.2.2 发酵罐的培养 |
5.2.3 葡萄糖和乙醇的浓度测定 |
5.2.4 三萜化合物的浓度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础培养条件的优化 |
5.3.2 不同工程菌株的甘草次酸合成能力比较 |
5.3.3 葡萄糖和乙醇补料策略对GA及其前体物合成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草中活性成分连续提取纯化及多孔炭材料制备工艺研究[D]. 乙凯强.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甘草黄酮的提取纯化与水溶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评价[D]. 王子剑.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3]汽爆辅助制备甘草甜味剂的研究[D]. 周梦佳.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4]甘草酸提取、纯化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制备[D]. 王鹤颖.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5]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J]. 申美伦,刘广欣,梁业飞,桑杰,李翠芹.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8)
- [6]新疆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 牛志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甘草查尔酮A和B的制备、抗癌活性与机理[D]. 王郡.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3)
- [8]甘草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D]. 梁霞.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9]甘草酸酶法提取、纯化及降血糖活性研究[D]. 李婷.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10]酿酒酵母合成甘草次酸的途径构建与调控[D]. 朱明. 天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