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色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预测研究及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欢欢[1](2021)在《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及其调节特性对互补发电效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力低碳转型大背景下,水轮发电机组(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和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作为稳定灵活性资源将消纳更多风光可再生能源。受电力负荷峰谷差与自身水-机-电耦合特性的双重影响,水轮发电机组将面临更为频繁的过渡过程,顶盖振动、导轴承摆度及尾水压力等指标参数剧烈变化,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及调能效果。本文以揭示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复杂水-机-电耦合关联机制与解析多指标参数复杂波动变化背后潜在风险规律为关键科学问题,构建水轮发电机组动态安全评价新框架,并将水轮发电机组动态调节特性纳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入网的现实情景下,进一步优化机组互补性能与互补效益,取得以下三方面研究成果。1.围绕揭示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复杂水-机-电耦合关联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克服传统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轴系模型或抽蓄电动机模型不能全面描述机组水-机-电耦合特性的缺陷,探究子系统耦合切入点,建立两类机组过渡过程水-机-电耦合模型并深入研究机组动态稳定性。主要包括:(1)针对一管两机常规水轮发电机组,由水轮机力矩推求转轮水力不平衡力,以水力不平衡力为切入点耦连发电机不平衡磁拉力、阻尼力、碰摩力及水导轴承非线性油膜力,使水力系统与机电耦合系统紧密联系,利用特征线法求解引水管-尾水管传递函数、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轴系受力方程,建立水轮机调节系统与轴系耦合统一模型,将可靠性验证后的耦合统一模型应用于开机稳定性分析,研究主要运行或结构参数对机组振动特性影响规律,优化主要参数取值,从而使机组能够以最经济、操作最简便的优化方式提高过渡过程稳定性。结果表明:转子振幅与自调节系数关系可用二次方程近似描述,转子振幅与转轮进出口直径比关系可用五次方程近似描述;轴承离心率对开机振动失去响应的临界数量级趋近于1×10-6,转轮进出口直径比最优取值趋近于0.8,自调节系数最优取值趋近于3。(2)针对一管两机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将其抽水调相运行时水压扰动等异常变化等效为高斯随机型或阶跃型外部激励,以“外部激励影响有功输出,有功输出影响无功特性”为切入点耦连水力系统与机电耦合系统,利用特征线法求解复杂管道传递函数并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耦合励磁装置及抽蓄电动机模型,建立完整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多机调相仿真模型。利用可靠性验证后的仿真模型研究外部激励作用下进相与迟相转化机制及多机间无功流动特性,并结合工程案例提供调相机跳机情景下的风险缓解建议。结果表明:一台机组受到外部激励时,易导致并行机组进相深度减小甚至转迟相运行;阶跃激励比高斯随机激励对进相与迟相转化行为影响更大;阶跃激励较大时,励磁电流辅助调节作用可适当缓解调相不稳定性。2.围绕解析多指标参数复杂波动变化背后潜在风险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克服子系统耦合复杂性造成风险特征提取和风险表现归类困难问题,提出利用动态风险量化方法深入挖掘两类机组过渡过程指标参数间及与运行风险间关联规律的新思路。(1)为准确界定常规水轮发电机组不推荐运行区、且缓解推荐运行区风险问题,基于理论修正的顶盖振动、导轴承摆度及尾水压力等动平衡实验关键指标参数,利用动态熵改进模糊集评价方法与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提出动态熵-模糊集风险评价方法与灰-熵关联动态风险评价方法深入挖掘不推荐运行区与推荐运行区关键指标参数潜在风险规律,以概率形式量化机组实时风险度,提取高风险指标参数并对危险度排序。结果表明:机组不推荐运行区可从0 MW~121 MW缩减至0 MW~100 MW,将为灵活性调度增加21 MW可调容量。推荐运行区内不同水头下指标参数危险度排序存在明显差异,证明不同运行水头下定位的高风险部件将各有侧重。(2)为缓解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工况甩负荷过渡过程运行风险,考虑导叶直线关闭和球阀-导叶联动关闭两种方式,利用训练数据和相应风险判别准则改进传统Fisher判别法,提出基于Fisher判别的动态风险评价方法深入挖掘甩负荷过程水轮机流量、转速、尾水压力及蜗壳压力等关键指标参数风险演化特征,量化各工况点下机组运行风险概率。结果表明:导叶直线关闭和球阀-导叶联动关闭方式下机组不稳定运行概率分别为0.23和0.16,说明导叶直线关闭方式下机组甩负荷后会出现包括水锤压力在内的严重稳定性问题,若不优化导叶关闭方式,长期运行将造成部件疲劳损伤;两种关闭方式下机组风险演化特征均呈现双峰特性,其中第1波峰发生于甩负荷初期,而第2波峰发生于甩负荷后期;球阀辅助关闭的加入对机组第1波峰运行风险缓解作用极小,但可显着降低第2波峰风险概率。3.围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入网严重威胁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及调能效果这一现实情景,克服现有经济目标函数缺乏对灵活性水电机组调节成本量化的缺陷,构建超调量、上升时间、调节时间及响应峰值等水电机组动态调节性能指标以衡量PID控制参数、能源配比及传输线路布置优化对水光互补系统稳定运行优化作用。进一步地,以水风互补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取高敏感性超调量指标量化水电机组动态调节成本,综合考虑电能损失成本、投入成本及售电利润等较完备的投入-产出费用因子,提出以成本-利润为目标函数的水风互补发电效益评价方法,研究风速类型、容量配比及市场电价波动对互补发电效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风电接入比例超54.5%时,最不利风速条件下风力发电效益将反超水力发电效益;分时电价每天捕获的互补系统总发电效益比固定电价效益要高出1万元左右。
李东明[2](2021)在《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处理涵盖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生物医学等领域,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来量化细胞行为,这对组织细胞分类、细胞变异、DNA损伤检测、血液学、癌症研究等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课题组自建人类口腔黏膜细胞图像数据库作为图像源,主要围绕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荧光显微成像系统设计与细胞图像获取、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增强处理以及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完成了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设计与细胞图像获取。通过分析光学成像过程中衍射极限分辨率问题,结合结构光照明荧光显微成像过程及图像重构算法,建立结构光照明生成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DMD及LED的二维宽场结构光照明荧光显微光学成像系统,通过该系统对口腔黏膜细胞进行超分辨成像,并对成像系统进行标定,实现SIM超分辨成像。这是后续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后处理的前提和关键。2.建立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及形态学的鲁棒的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对获取的医学显微细胞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引入双树复小波变换策略,将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解为高通子带和低通子带;接着,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域的Contourlet变换的高通子带去噪方法,结合Bayesian Shrink原理获得阈值,然后改进去噪方法,考虑邻域局部相关性,采用自适应最优阈值实现去噪;对于低通子带增强,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形态学top-hat变换法,它可以自适应地实现等效百分比增强和多尺度多方向变换。最后,对上述处理后的增强的低频子图像和高频子图像采用逆DTCWT变换,得到增强后的医学显微细胞图像。3.建立了一种新的加权曲率和灰度距离变换的粘连细胞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以双阈值迭代法计算细胞、细胞核阈值,采用分水岭变换实现细胞图像的三分类的初分割。以此为基础,通过轮廓点曲率计算,建立分割线,提出了一种关联灰度图像的距离变换方法,通过阈值法获得标记图像;接着,采用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变换进行二次分割,实现粘连细胞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复杂的粘连细胞有较好的分割效果。4.建立了一种基于图模型的多分类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方法。以图模型和卷积型多尺度融合FCN网络为基础,建立过分割细胞图像的多树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图模型的分割方法,结合多树模型的先验信息,求解多树模型的后验的封闭形式解决方案,搭建图像分割网络框架,建立图像质量评价函数。实验验证表明,基于图模型的细胞图像分割方法,提取的细胞边界平滑,能连续地提取出双核细胞,同时能够很好地分割细胞核及背景信息,与人工标注图像轮廓非常接近。5.建立了一种基于神经常微分方程的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以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通过做对比实验,确定将常微分方程ODE模块加入到U-Net网络中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常微分方程及U-Net的细胞图像分割网络模型(简称为NODEs-Unet网络架构);然后通过调整ODE模块的误差容忍度增加网络深度,提出一种基于NODEs-Unet网络的二元分割网络(简称为2NODEs-Unet)。实验验证表明,基于神经常微分方程的细胞图像分割方法在不增加网络模型的参数的情况下,增加了网络模型的深度,且计算复杂度低,能够成功地分割出背景、细胞和细胞核,边界清晰、细节完整,非常接近于人工标注。
高月月[3](2021)在《基于多参数影响的耦合神经元系统放电模式多样性及分岔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神经元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神经科学中的一些复杂行为,而且可以为实际生理实验和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小的单位,单个神经元无法完成信息编码和传递。神经元必须通过突触耦合,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来完成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基于单个神经元的研究虽然能够很好地描述神经元的放电行为,但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能够更好地反映神经网络的集体行为。此外,由于时滞和电磁感应效应的普遍存在,考虑各种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对单个Chay神经元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其次,考虑了系统在耦合强度影响下的平衡点类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通过单参数和双参数的分岔分析,得到了不同参数匹配下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同时考虑了时滞,讨论了对称时滞和单侧时滞情况下系统的的放电规律。最后,通过相关系数、相似函数等统计方法对系统的同步进行了分析,更加清晰地显示了系统的同步过程。第二部分,讨论了化学耦合Chay神经元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利用C语言编程模拟,得到了电导、突触可逆电位和突触阈值等参数作用下的ISI分岔图。研究发现,两个相同的神经元经过化学突触耦合,在相同初始值时,系统的放电模式受耦合强度强烈影响。耦合强度的增加导致参数平面内簇放电周期和簇放电区域增加。特别是以突触可逆电位及突触阈值为分岔参数时,峰放电和簇放电区域明显增加,混沌区域被压缩。最后,对于化学突触耦合,还利用相似函数分析了系统的同步性,发现系统出现了不同步、簇同步、不同步最终达到静息同步的过渡过程。第三部分,在引入磁通量的Chay神经元模型基础上。首先,通过Matcont仿真研究了系统的平衡点和稳定性,发现随着参数的变化,系统会发生超临界Hopf分岔、亚临界Hopf分岔等分岔行为。其次,通过绘制系统的ISI分岔图,探讨了神经元系统的分岔和放电模式。最后,利用相关系数和同步参数的统计特性,进一步讨论了多参数对耦合系统同步过程的影响。第四部分,以Chay神经元为基础,采用电化学混合突触构建了环状和二维网格神经元网络。首先,研究了环状网络中左右连接神经元数目对系统放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左右连接神经元数目的增加,系统的簇放电周期增加,特别是系统的双参数平面出现了紧张性放电区域。之后通过编程模拟获得系统的时空波形,并与统计量同步因子相结合,更好地探究了神经元网络随耦合强度变化的整个同步过程。其次通过对不同规模的网格网络的分岔分析,发现随着网格规模的增大,峰放电区域变为混沌放电,簇放电区域各周期所占据的平面区域也逐渐减小。最后,讨论了中心区域刺激电流诱导下的靶波,进一步丰富了对Chay神经元系统的时空动力学行为研究。
杨泽一[4](2021)在《基于多种数据挖掘策略的高校学科及学生数据分析模型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国内高校改革的快速进行,高等教育在逐渐地向大众化、高质量化迈进。在此过程中,建设信息化的高效管理方式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的部分之一。信息化建设可以使高校快速、高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学校里产生的海量数据。同时,对于参加第五轮学科评估的高校而言,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帮助高校对自身的现有情况进行分析,对将来的发展进行评估。本文利用国内某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基于2014年以来的部分实际数据,使用多种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了四个分析学校各方面数据的模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的模型将提供给学校获得更多的数据方面的支持,更好地调整相应策略,提升学校各方面建设水平。具体工作如下所示。(1)基于灰色模型的科研论文数量预测模型。本文利用2014-2018年的全校论文发表条目数据,利用论文发表历史情况,建立预测下一年论文发表情况的模型。首先,通过缺失值填充和数据集成的方法,将原数据归纳为六部分的统计结果;然后,证明常见的时序模型不适用于该数据;最后,使用灰色模型作为算法建立预测模型,测试结果为2019年的预测结果,由于归纳后的数据符合时间序列分布,并且数据量较少,因此灰色模型十分适合应用于此;最后,通过计算序列的相对误差并展示随机选取的10个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2)基于分类的学业预警情况预测模型。本文利用2017-2019级所有本科生的基本数据、学籍数据和入学后前三学期的成绩数据,利用学生历史成绩,建立预测该生是否将受到学业预警警告的模型。首先,使用缺失值填充、数据集成和数据离散化的方法预处理数据;然后,根据具体的学业预警规则,计算学业预警标签并于预处理后的原数据关联,并提取分数和课程数特征;接下来,通过分析特征间的相关性,选择出十种特征组合;最后,使用数据挖掘工具Rapid Miner分别对梯度提升树(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和朴素贝叶斯(NBC,Na?ve Baysian Classifier)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每种特征组合的训练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出,学生成绩低于70分的课程门数和一些非成绩类特征,例如专业、培养方式等属性,对后续课程的影响较大,且NBC模型相对于GBDT和ANN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均可达到90%以上。(3)基于多策略的学生成绩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本文利用2018-2019级的基本数据、学籍数据、高考成绩数据、入学后一年的成绩数据和刷卡数据,建立分析影响学生成绩因素的模型。首先,使用缺失值填充和数据离散化的方法处理数据;然后,提取反映学生成绩水平的特征;接下来,使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分析出学生的消费水平尤其是餐饮消费与学生的成绩有密切关联;最后,使用Light GBM算法分析出了学生出生地与成绩的关系,以及使用决策树算法分别得到所有属性和学生基本信息属性与成绩关联密切的特征组合。除此之外,本文还利用2017-2019两个学院的学生具体的课程成绩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使用关联矩阵和FP-Growth的方法,分析了两个学院学生成绩的课程间相互影响。(4)基于聚类的学生按类别分析模型。本文利用2018-2019级的基本数据、学籍数据、高考成绩数据和刷卡数据,建立通过聚类的方法将学生分类,并分析不同成绩情况类别的学生特征的模型。首先,使用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方法处理数据;然后,使用k-means算法将学生根据其所有特征分为5个簇并分析每个簇在各种连续值属性中的表现;最后,统计了各个簇的学业预警标签分配情况,通过比较所有簇的连续性数值均值并重点比较受到学业预警警告比率最高和最低的簇,验证了学生成绩影响因素分析对消费因素的分析结果,发现了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进出刷卡次数的特点。本文建立的模型,可以对学校论文发表情况及学生学业预警情况进行预测,并从多角度分析学生的成绩。该模型可有效帮助学校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决策的制定,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张惠[5](2021)在《碰撞振动系统参数-状态空间全局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碰撞、冲击、间隙等非光滑因素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存在,碰撞振动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已成为一个重要且富有挑战的课题。本文基于参数-状态空间对碰撞振动系统的分岔参数灵敏度、吸引子共存与吸引域质变机理、分岔与混沌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应用不连续映射方法,对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擦边点邻域内向量场连续及不连续情况下的零时间不连续映射(ZTDM)和碰撞面法向截面上的不连续映射(NSDM)进行了推导,对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的余维二擦边分岔发生的条件进行了分析。针对依赖于多个常数参数的周期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采用灵敏度分析,对刚性碰撞振动系统和分段光滑碰撞系统的分岔参数灵敏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分岔参数灵敏度分析得到参数-状态空间中不同原因诱导的共存吸引子的分布区域。对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周期倍化分岔的预测及控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首先对非光滑微分系统的分类及数值分析方法,刚性碰撞振动系统和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擦边点处的不连续映射的建立及周期轨道的擦边分岔复合映射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刚性碰撞振动系统和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在时间Poincare截面和碰撞面法向Poincare截面上擦边点处不连续映射的范式映射。对一类单自由度分段光滑振动系统向量场连续及不连续情况下擦边点处的复合零时间不连续映射(ZTDM)和碰撞面法向截面上的不连续映射(NSDM)进行了推导,验证了使用低阶复合ZTDM和高阶复合NSDM研究擦边分岔的有效性。推导了擦边点处向量场不连续时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发生余维二擦边分岔的条件。其次,针对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分别在零相位Poincare截面及碰撞面Poincare截面上利用胞映射法获得了系统中共存的稳定吸引子及其吸引域。研究了碰撞振动系统周期运动的鞍结分岔、周期倍化分岔及擦边分岔,以及诱导出现的吸引子共存,进一步研究了由边界激变、吸引域边界质变及内部激变等全局分岔所引起的吸引子湮灭机理。分析了碰撞振动系统中吸引域发生光滑—分形质变的原因,即由于系统由擦边分岔所诱导出现的平常型鞍点,及由周期倍化分岔所诱导的翻转型鞍点的稳定与不稳定流形发生横截相交,从而造成吸引域分形结构的出现。再次,对于依赖于多个常数参数的周期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分析了当系统的Jacobian矩阵的特征值分别是简单特征值、半简特征值和非亏损特征值时对系统参数求偏导的方法,提出了计算非光滑动力系统分岔及状态参数灵敏度的方法,通过参数灵敏度分析了引起光滑和非光滑分岔的原因。对于刚性碰撞振动系统和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首先通过推导系统的Poincare映射从而建立系统的Floquet矩阵。然后分别将各个系统的Floquet矩阵对各个参数向量求偏导,通过扰动Floquet矩阵的特征值来实现识别对某种分岔形式最灵敏的参数,将对系统的动态特性有明显影响的参数从整个分岔参数和状态参数组中有效地识别出来,从而得到系统的主要分岔参数。将刚性碰撞振动系统和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参数空间进行离散,研究了这这两种系统中各种丰富的动力学运动的分布情况。两种系统的参数域在ω<1的低频区均普遍存在因擦边运动而诱导出现的q=i/1(i=2,3,…)次谐周期运动,计算得到次谐周期运动相邻两周期运动擦边点差值自然导数的商的极限值为1。刚性碰撞振动系统和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在(ω,ζ)参数平面内还存在着的“周期峰”、“环状”孤岛、“虾形”孤岛和“混沌眼”等丰富的动力学现象。通过分岔参数灵敏奇异性,分析得到参数-状态空间中不同原因诱导的共存吸引子的分布区域。得到由鞍结分岔诱导的吸引子共存区域通常出现在周期运动内部,由周期倍化分岔诱导的鞍结分岔所形成的吸引子共存区域(CA-GB)通常出现在周期倍化分岔线附近。最后针对一类单自由度含间隙和预紧弹簧的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的分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yapunov指数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分岔预测及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系统的Poincare映射,推导了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周期运动存在条件,研究了在主要分岔参数平面中的动力学分布;其次利用Lyapunov指数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利用追踪Lyapunov指数谱分岔点来预测周期倍化分岔发生的方法;最后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设计了参数反馈分岔控制器,并基于周期倍化分岔点处的最大Lyapunov指数构造适应度函数,及利用Lyapunov指数判断是否实现了分岔控制,以引导自适应混合引力搜索算法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选,从而实现周期倍化分岔控制。
李媛[6](2020)在《有害生物数量生态调控中的突变理论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由连续运动导致的不连续变化现象,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桥梁断裂、细胞分裂、犬吠等。这种现象很难用微积分或统计学的知识来描述,而突变理论的出现为这类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突变理论自产生初期开始,就被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的突然暴发或突然消失也属于突变现象,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然而由于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乃至突变涉及自然的、生物的和社会的等诸多生态因素,要做到准确的预测预报十分困难;特别是涉及多个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时更是难上加难。运用突变模型可以预测系统中状态变量的重大或者细微的变化,解释和预测预警灾变的发生——这对于农田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突变理论为基础、以农业上的重要害虫蚜虫和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的突变现象。由于折叠突变、尖角突变、燕尾突变、蝴蝶突变模型都只包含一个状态变量,而与生态系统变化的实际关系密切、更能描述和反映害虫生态系统的变化的两个状态变量的突变模型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特别对椭圆型脐点突变模型、双曲型脐点突变模型和抛物型脐点突变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相平面图法和势函数图两种独特方法,分析系统平衡点的个数和稳定性变化情况,这是灾变预测和指定动态调控阈值的关键。通过上述研究,目的是为有害生物的生态调节提供理论依据和调节效果的预测,填补突变理论研究与灾变预测的空白。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推导出害虫数量即将发生突变时七种突变模型的分歧点集区域划分的表达式,对可能发生突变的条件进行了理论证明和解释。2.基于生态学和突变理论的基本知识,研究了害虫生态调节中的灾变机理,建立了描述麦蚜数量变化的广义数量动态模型,并对模型的性质进行了推导和证明,得到了控制蚜虫数量变化的动态调控阈值函数。模拟田间调查数据证明了该模型不仅能够预测害虫的暴发还能预测调控措施的效果。因此,突变模型可以为解释和预测蚜虫暴发规模及其发生概率提供科学依据。3.在广义数量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尖角突变模型的麦蚜数量动态模型。用田间实测数据计算得到综合控制变量u和v,确定控制点位于控制面板中的区域,进而分析控制点位置的变化,证明了尖点突变模型的分歧集是定量化的动态控制阈值,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变化来解释和预测蚜虫数量的暴发。4.在模型拟合实际数量动态时,对比了两阶段法和灰色估计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值,得出两阶段法的RMSE值更小,拟合结果优于灰色估计法的结论。上述麦蚜数量动态突变模型有如下优点(1)数量动态模型比统计模型更注重机理的真实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即数量动态模型能够反映麦蚜生态系统本质特征的生物学意义。(2)将数量动态模型转化为突变模型,采用突变模型进行预测不仅可以分析害虫系统的普通状态(没有突变行为的现象)和突变行为的发生(蚜虫的暴发),而且可以预测采取一定措施后会发生什么。5.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椭圆型脐点和双曲型脐点两种突变模型,并对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椭圆型脐点突变与双曲型脐点突变模型的结果,证明双曲脐点突变较椭圆脐点突变模型更适合描述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为害虫亚群落生态调控提供了方法。6.本文设计出了模型拟合所需的程序,特别是突变级数可由自定义函数my CCP得到,为本研究模型的应用提供了保障,并减少和降低难度。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节肢动物数量生态调节中灾变机理与理论;推导出了害虫数量即将发生突变时七种突变模型的分歧点集区域划分的表达式,对可能发生突变的条件进行了理论证明和解释;建立了广义麦蚜数量动态变化突变模型和基于尖角突变模型的麦蚜数量动态模型,得到了控制麦蚜灾变的动态阈值函数并经过田间试验数据检验,证明了突变模型用于有害生物灾变预测具有的优势;建立了含有两个状态变量的椭圆脐点和双曲脐点两种突变模型,并用此对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分析,证明了双曲脐点突变模型比椭圆突变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本研究虽然以节肢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样可以推广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其它有害生物数量的生态调节中,同时,本研究也填补了突变理论高阶控制变量研究和应用的空白。
滕达[7](2020)在《基于多元统计学的油液监测指标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液监测技术是通过各种检测手段来分析在用设备润滑油性能指标的一项工业技术,是状态维修的核心环节。通过对同一油液样本的各项指标分析,检测人员能够获得该设备的状态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机械设备的状态进行评价。目前对设备状态信息的获取大多通过数值记录的方式来实现,工作繁琐且指标评价方法单一。而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将相关的润滑油性能指标进行汇总,建立相关模型,对润滑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可以获得更多隐含的设备状态信息,使油液监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业问题。基于大连海事大学油液监测中心的历年实验数据,全文建立了两类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混合样本数据集和具有时间序列性质的小样本数据集,讨论了适用于这两类数据集的油液监测指标评价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学等数学方法改进并完善了若干现有的油液监测指标评价模型,做了一些基于Matlab和SPSS的具体算例。对于混合样本数据集,全文做了如下研究:(1)使用截尾均值方法计算指标的建议标准。使用分布拟合方法获得指标的近似服从分布,通过计算逆累积分布函数实现指标界限值的划分。(2)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指标之间的关联,并提取公因子。使用曲面拟合方法分析指标之间的关联。(3)使用聚类分析法获得数据集中疑似异常样本的指标取值特点。对于小样本数据集,全文做了如下研究:(1)使用截尾均值方法计算指标的建议标准。使用分布拟合方法获得指标的近似服从分布,通过计算逆累积分布函数实现指标界限值的划分。(2)使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分析指标的信息损失。(3)使用GM(1,1)模型和差分统计模型对指标进行预测。对适用于混合样本数据集的评价方法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截尾均值法替代平均值法计算建议标准,可减弱异常值造成的影响,使得各指标建议标准的精度提升0%到28%不等。使用分布拟合方法可弥补分布假设造成的偏差,提升界限值划分的精度。(2)粘度和粘度指数指标、铅元素和硼元素指标、镁元素和锌元素指标、钙元素和硅元素指标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线性相关。由因子旋转后的公因子排序,得出结论:镁元素、锌元素、机械杂质、硅元素和钙元素指标为混合样本数据集中的重要指标。标准化后的指标存在3条关联公式:粘度-闪点-粘度指数指标公式、铁元素-铝元素-铜元素指标公式、粘度-粘度指数-镁元素指标公式。使用上述三条公式估算指标取值,误差不超过20%的概率都大于0.83。(3)疑似异常样本的粘度、粘度指数、机械杂质、总碱值、硅元素、钙元素、锌元素指标取值相对建议标准取值偏低,而其余指标取值偏高。通过编写基于计算几何方法的聚类模型,可进一步实现不同尺度下指标取值关联的刻画并实现指标异常取值的辨识。对适用于小样本数据集的评价方法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截尾均值法替代平均值法计算建议标准,可减弱异常值造成的影响,使得各指标建议标准的精度提升0%到50%不等。使用分布拟合方法可以提升界限值划分的精度。(2)水分和机械杂质指标对应的时间序列的K摘计算结果趋向无穷大,指标的信息损失率过高,无法被有效预测;粘度指标、粘度指数、闪点和总碱值对应的K熵较小,指标的信息损失率较低,可以被有效预测。(3)基于GM(1,1)模型和差分统计模型建立互补修正方案对理化指标进行预测,可提升了各项指标预测的准确性。基于差分统计模型对数据集第26个样本中各理化指标预测值的分布区间进行缩减。在牺牲20%概率的前提下,理化指标的预测值不会超出缩减范围。
王磊[8](2019)在《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等与制造业产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相继出台,旨在推进我国制造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此时代背景,本论文研究目的是:建设推进我国产业创新相关政策落地的重要推手——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指导我国产业结构改革方向和模式。首先介绍了相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归纳了国内外产业创新领域的研究文献;提出以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为创新动力源,建设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的研究内容;给出对应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创新点;并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包括界定了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的概念;以及详细阐述了论文所运用的“灰色系统理论”、“界壳理论”、“泛系观控理论”、“战略地图理论”。其次,规划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的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包括:创新基本单元——智能产业元,创新引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创新载体——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三个层次的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职能、功能及其运行机制,认为主要功能集成、价值网络集成、全程价值链供给,未来将是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重要职能和主要功能;并通过图模型的形式系统阐述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及其下辖子系统的运行机制。考虑到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参与主体涉及多方利益博弈,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Shapley值模型,提出适用于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的利润分配机制,并通过算例讨论该利润分配机制下的满意度问题。之后,研究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如何规范经济增长模式,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科学定价生产要素,弥补中国经济体制缺陷,颠覆传统生产合作思维模式,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等促进传统产业中高端化发展的机制。基于体系安全视角考虑,本文设计了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界壳以保护体系安全,运用“界壳理论”设计网络界壳体系结构及其开放度,而后引入“泛系观控理论”研究界壳开放度的观控问题,并讨论了在一定开放度下,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的网络效应原理及其经济学、管理学意义。最后绘制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地图,在确定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基于战略地图理论,通过平台的利益相关者、平台内部运行流程、学习和成长、财务目标4个维度,绘制其战略地图;此外,从运营风险、资产损伤风险、竞争风险、商誉风险4个层面,研究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潜在战略风险,找出与之对应的风险来源和失误环节,设计了一系列评价指标作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执行标准,以尽可能规避战略风险。总结上述研究工作,本文认为:以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为创新“引擎”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适用于解决我国目前产业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首先,从理论层面设计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学的方式与方法;其次,从实践层面建设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推手和工具。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及基于该体系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厘清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系统职能、功能和运行机制;分析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传统产业中高端化的原理;设计了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界壳套并分析其网络效应;绘制了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地图。
康霞霞[9](2019)在《肠道菌群中耐药性问题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但滥用抗菌素所导致的耐药性问题正在日益加剧.肠道菌群是由各种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复杂共生系统.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结果显示,抗菌素的使用会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而抗菌素耐药性的形成与菌群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然而肠道菌群的破坏如何导致抗生素的耐药性爆发,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已有的临床和实验结论基础上,通过建立肠道菌群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与动力系统理论揭示了抗菌素耐药性的形成机制,以及粪菌移植治疗耐药性感染的起效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肠道菌群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解释了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性的形成机制.本文中我们专注于敏感菌和耐药菌的基因序列只有少数位点不同的情况.在第二章里,我们将肠道菌群大致分为敏感致病菌群、耐药致病菌群和益生菌群.根据这三类菌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并很好地重现了已有的临床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系统平衡点的分析显示,系统的主要定态解(健康态、生病态等)都不是孤立点,而是一些线段.在抗生素使用初期,每次抗生素治疗都能够使系统轨线返回到到健康态所在空间直线上,但并不是回到治疗前的位置,而是在空间线段上发生了移动.这种移动是耐药性形成的基础.事实上,每次抗菌素治疗都会使耐药致病菌群和敏感致病菌群的比例发生变化.当抗生素治疗次数逐步增加,耐药菌和敏感菌的比例突破某个阈值时,就形成了耐药性.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耐药性形成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的数量,菌群组成结构以及菌种间的抑制作用都可以影响耐药性形成的快慢.此外,由于抗生素对不同菌种的杀菌率不同,导致抗生素治疗后菌群比例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也可以影响耐药性的形成过程.(2)利用数学模型探索了粪菌移植治疗耐药性感染的起效机制,并优化了粪菌移植的治疗策略.在第三章中,我们利用模型揭示,粪菌移植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比例,使敏感菌致病菌、耐药菌致病菌和益生菌三者比例更接近原始的健康状态,从而治愈抗生素无效的耐药性感染.我们还进一步分析了幸存率、捐赠者的粪菌组成结构,移植次数和药物预处理等因素对粪菌移植治疗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提高健康粪菌的幸存率,益生菌的数量,或增加粪菌移植的次数有助于治疗耐药性感染.研究还发现在实施粪菌移植治疗前进行药物预处理非常重要.此外,我们的模拟结果预测显示,提早使用粪菌移植治疗,可以显着减缓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从而优化了粪菌移植的治疗策略.(3)由于模型较复杂,我们在第四章采用分段线性近似处理非线性常微分方程,获得了一些的理论结果.其中包括:证明第二章提出的系统中无穷多个非孤立平衡点产生的充分条件;理论上证明了产生耐药性的根本原因是持续用药系统中存在稳定的生病态.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针对敏感菌和耐药菌的基因序列只有少数位点不同的情况所建立的三维模型,其系统具有线段型而非孤立的定态解.这种定态解结构是解释耐药性形成机制的核心因素.2.我们的模型引入了有益菌群并且考虑了有益菌群和致病菌群之间的种间抑制作用.我们的研究显示菌群结构,尤其是有益菌在抵抗耐药性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揭示了尽早使用粪菌移植可能会有效延缓甚至阻止耐药性的产生.本文利用数学模型解释了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导致耐药性的作用机制,并从理论上给予了证明.利用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优化了粪菌移植的治疗策略,对治疗耐药性感染以及有效延缓耐药性形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刘宁[10](2019)在《基于GEP的演化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为了探寻事实规律和挖掘数据价值,人们希望通过完善的方法,构造一个能够反映事实现象和未来变化趋势的数学模型.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GEP)作为一种成熟的演化算法,具有先天的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的特性,使得它们能在复杂的非线性问题中实现函数的发现和模型的自动建模,完成从复杂数据中找到其背后规律的目标.本文针对复杂动态系统的历史观测数据,利用GEP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并用该模型刻画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规律,进而把握事件的未来发展方向.针对传统GEP算法在处理问题时的不足和模型不同的使用场景,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和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证明了工作的有效性.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GEP在复杂函数自动建模方面的优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复杂非线性的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数据,提出基于GEP算法的预测模型来刻画通行费收入的变化规律.此外,针对节假日通行费限免政策导致在特定月份上,模型拟合程度低、无法准确捕捉极值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心平衡的GEP算法(Center Balance GEP,CB-GEP).通过采集12家公司通行费收入的历史数据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在收入预测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提出基于GEP的高阶常微分方程演化建模方法.针对低阶常微分方程在复杂动态系统中,难以正确表现事物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局限性.本文利用高阶常微分方程刻画复杂动态系统的能力,以及GEP在函数发现中的建模优势,构建了基于GEP的高阶常微分方程模型(High 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ased on GEP,GEP-HODE).将模型应用于股票价格趋势预测,结果表明,算法对比传统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正确率.3.提出一种基于磷虾群算法的高阶常微分方程模型参数优化方法.针对GEP后期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加入动态压力控制算子的磷虾群优化算法(Krill herd 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pressure control operator algorithm,DPCKH).算子通过在不同时期给优秀个体赋予不同的诱导效应,以此提升算法的寻优能力.算法对高阶常微分方程预测模型进行参数优化,通过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优化后演化出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二、灰色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预测研究及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色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预测研究及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及其调节特性对互补发电效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战略地位 |
1.3 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综述 |
1.3.1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模型与稳定性分析 |
1.3.2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模型与稳定性分析 |
1.3.3 两类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风险分析 |
1.4 水风光多能互补性优化及经济效益评估综述 |
1.4.1 多能互补性优化 |
1.4.2 多能互补经济效益评价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开机过渡过程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开机特性 |
2.3 水轮发电机组基本模型 |
2.3.1 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 |
2.3.2 轴系模型 |
2.4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轴系耦合统一新模型 |
2.4.1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轴系耦合模型的建立 |
2.4.2 参数设置 |
2.4.3 模型验证 |
2.5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开机稳定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调相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抽水调相工况特性 |
3.3 抽水调相运行理论 |
3.3.1 抽水调相运行迟相与进相基本理论 |
3.3.2 多机进相运行稳定性理论 |
3.4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仿真模型 |
3.4.1 多机系统抽水调相模型的建立 |
3.4.2 模型验证 |
3.5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调相运行稳定性分析 |
3.5.1 励磁电流作用下多机调相运行稳定性分析 |
3.5.2 外部激励作用下迟相与进相运行转化机制分析 |
3.6 抽水调相风险情景下的运行建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轮发电机组典型过渡过程运行风险分析 |
4.1 引言 |
4.2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不推荐运行区动态风险分析 |
4.2.1 试验机组参数设置与运行区初步界定 |
4.2.2 动平衡实验与初步分析 |
4.2.3 动态熵-模糊集风险评价方法 |
4.2.4 不推荐运行区优化与动态风险分析 |
4.3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推荐运行区动态风险分析 |
4.3.1 试验机组概况与运行水头设置 |
4.3.2 动平衡实验与初步分析 |
4.3.3 灰-熵关联动态风险评价方法 |
4.3.4 推荐运行区动态风险分析 |
4.4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工况甩负荷过渡过程风险分析 |
4.4.1 甩负荷过渡过程导叶及球阀-导叶联动关闭规律 |
4.4.2 数据来源 |
4.4.3 基于Fisher判别的动态风险评价方法 |
4.4.4 考虑导叶-球阀联动关闭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风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风光混合系统互补性能与发电效益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水光混合系统互补性能优化研究 |
5.2.1 动态调节性能指标 |
5.2.2 水光互补发电模型 |
5.2.3 算例分析 |
5.3 水风混合系统互补发电效益优化研究 |
5.3.1 基于成本-利润的互补发电效益评价方法 |
5.3.2 水风互补发电仿真模型 |
5.3.3 互补性验证 |
5.3.4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其他指标隶属度函数 |
附录 B 参数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医学图像分类及医学显微成像技术概述 |
1.2.1 医学图像的分类 |
1.2.2 不同类型的显微成像技术 |
1.2.3 结构光照明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
1.3 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的研究现状 |
1.3.1 手动分割技术 |
1.3.2 半自动分割技术 |
1.3.3 自动分割技术 |
1.4 论文的课题来源及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的课题来源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荧光显微成像系统设计与图像获取 |
2.1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
2.1.1 荧光显微成像原理 |
2.1.2 荧光显微镜工作原理 |
2.2 衍射极限分辨率 |
2.3 结构光照明荧光显微成像原理 |
2.3.1 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荧光显微镜结构 |
2.3.2 结构光照明荧光显微镜成像算法 |
2.4 二维宽场结构光照明荧光显微光学成像系统设计 |
2.4.1 结构光照明生成方案及光路设计 |
2.4.2 LED光源 |
2.4.3 数字微镜阵列DMD |
2.4.4 本系统的其他关键器件 |
2.5 结构光生成模块设计 |
2.6 医学显微细胞图像获取 |
2.6.1 成像系统标定 |
2.6.2 口腔粘膜细胞的成像实验 |
2.7 口腔黏膜细胞显微图像的特点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及形态学的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增强方法 |
3.1 医学图像增强方法概述 |
3.2 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增强算法流程 |
3.3 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的基本原理 |
3.4 基于DTCWT及形态学的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增强算法 |
3.4.1 WBCT法对高通子带去噪 |
3.4.2 改进的形态学top-hat变换法对低通子带增强 |
3.4.3 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增强算法实现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实验设置 |
3.5.2 细胞图像增强结果主观评价 |
3.5.3 细胞图像增强结果客观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加权曲率和灰度距离变换的粘连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方法 |
4.1 分水岭变换 |
4.2 快速的双阈值标记分水岭变换的图像分割方法 |
4.2.1 双阈值迭代法构建标记图像 |
4.2.2 双阈值标记分水岭变换的图像分割算法实现 |
4.3 基于加权曲率和灰度距离变换的粘连细胞图像分割方法 |
4.3.1 判断粘连细胞 |
4.3.2 曲率计算及确定凹点 |
4.3.3 建立分割线 |
4.3.4 关联灰度细胞图像的距离变换 |
4.3.5 基于加权曲率和灰度距离变换的粘连细胞图像分割算法实现步骤 |
4.3.6 粘连细胞核的分割方法 |
4.4 粘连细胞图像分割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粘连细胞图像分割结果主观评价 |
4.4.2 粘连细胞图像分割结果客观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图模型的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方法 |
5.1 多树模型建立 |
5.1.1 图模型概述 |
5.1.2 多树模型的建立 |
5.2 增加先验信息的多树图 |
5.3 标签推理 |
5.4 构建基于卷积多尺度融合FCN的多树深度特征 |
5.4.1 卷积型多尺度融合FCN网络 |
5.4.2 基于卷积型多尺度融合FCN的细胞图像分割框架 |
5.5 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图像数据扩充和实验环境 |
5.5.2 评价指标 |
5.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神经常微分方程的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方法 |
6.1 U-Net网络 |
6.2 神经常微分方程 |
6.2.1 神经网络知识 |
6.2.2 神经常微分方程 |
6.3 构建基于NODEs的神经网络模型 |
6.3.1 ODE模块位置 |
6.3.2 NODEs-Unet神经网络架构 |
6.3.3 基于NODEs-Unet网络的二元分割 |
6.4 细胞图像分割实验结果及分析 |
6.4.1 本章提出的网络架构分割结果 |
6.4.2 细胞图像分割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基于多参数影响的耦合神经元系统放电模式多样性及分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安排 |
2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
2.1 神经元的结构及分类 |
2.2 神经元数学模型 |
2.2.1 Hodgkin-Huxley神经元模型 |
2.2.2 Morris-Lecar神经元模型 |
2.2.3 Hindmarsh-Rose神经元模型 |
2.2.4 Chay神经元模型 |
2.2.5 Izhikevich神经元模型 |
2.3 神经元非线性动力学相关概念 |
2.3.1 神经元动力系统 |
2.3.2 稳定性及分岔概念 |
3 电突触耦合Chay神经元模型的动力学特性 |
3.1 引言 |
3.2 模型介绍 |
3.3 电突触耦合神经元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
3.3.1 Chay神经元系统的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
3.3.2 相同初值情况下,耦合神经元系统分岔分析 |
3.3.3 不同初值情况下,耦合神经元系统分岔及同步研究 |
3.4 时滞影响下耦合神经元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
3.4.1 分岔分析 |
3.4.2 同步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化学突触耦合Chay神经元模型的动力学特性 |
4.1 引言 |
4.2 模型介绍 |
4.3 相同初值情况下,耦合神经元系统分岔研究 |
4.3.1 单参数分岔分析 |
4.3.2 双参数分岔分析 |
4.4 不同初值情况下,耦合神经元系统同步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电磁感应下Chay神经元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
5.1 引言 |
5.2 模型介绍 |
5.3 电磁感应下Chay神经元模型的放电特性与分岔分析 |
5.3.1 平衡点及Hopf分岔分析 |
5.3.2 系统放电模式及单参数分岔分析 |
5.3.3 双参数分岔分析 |
5.4 电磁感应下Chay神经元模型的同步研究 |
5.4.1 耦合Chay神经元同步研究 |
5.4.2 全局耦合神经元网络同步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Chay神经元网络的动力学特性 |
6.1 引言 |
6.2 环状电化学耦合Chay神经元网络的动力学研究 |
6.2.1 模型介绍 |
6.2.2 环状耦合网络动力学行为分析 |
6.3 二维网格电化学耦合Chay神经元网络的动力学研究 |
6.3.1 模型介绍 |
6.3.2 二维网格耦合网络动力学行为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突触耦合Chay系统双参数分岔图 |
附录B 化学突触耦合Chay系统单参数分岔图 |
附录C 二维网格网络演化波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多种数据挖掘策略的高校学科及学生数据分析模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挖掘工具介绍 |
2.1 数据预处理的意义及方法 |
2.2 探索性数据分析与数据可视化 |
2.3 特征工程 |
2.4 数据挖掘工具Rapid Miner介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灰色模型的科研论文数量预测模型 |
3.1 时序模型与灰色模型介绍 |
3.2 数据与特征 |
3.3 数据清洗与数据集成 |
3.4 模型建立和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分类的学业预警情况预测模型 |
4.1 分类算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 |
4.1.1 决策树与提升树 |
4.1.2 神经网络 |
4.1.3 朴素贝叶斯 |
4.1.4 Pearson相关系数 |
4.2 数据与特征 |
4.3 数据清洗与数据变换 |
4.4 特征选择、提取与标签特征的构建 |
4.4.1 学生学业预警标签 |
4.4.2 成绩特征的提取与特征组合的选择 |
4.5 模型建立和结果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策略的学生成绩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1 Light GBM与 FP-growth算法 |
5.1.1 Light GBM算法 |
5.1.2 FP-growth算法 |
5.2 数据与特征 |
5.3 数据预处理 |
5.4 特征提取、构建与探索性数据分析 |
5.4.1 学生成绩分析工作数据处理 |
5.4.2 学生成绩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5.4.3 单一属性对成绩影响初步分析 |
5.5 模型建立和结果 |
5.5.1 单一属性对成绩的影响分析 |
5.5.2 多种属性组合对成绩影响分析 |
5.5.3 课程成绩关联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聚类的学生按类别分析模型 |
6.1 k-means |
6.2 数据与特征 |
6.3 数据清洗与数据变换 |
6.4 模型建立和结果 |
6.4.1 聚类结果与连续值对比 |
6.4.2 基于簇划分的成绩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碰撞振动系统参数-状态空间全局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的应用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光滑动力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碰撞振动系统参数空间研究现状 |
1.2.3 碰撞振动系统状态空间研究现状 |
1.2.4 非线性系统分岔控制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非光滑动力系统理论基础 |
2.1 非光滑动力系统的分类 |
2.2 非光滑动力系统理论及数值分析方法 |
2.2.1 周期轨道和Poincaré映射 |
2.2.2 擦边点处的不连续映射 |
2.3 小结 |
3 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擦边运动及不连续映射 |
3.1 分段光滑碰撞系统周期运动及“擦边”运动存在条件 |
3.1.1 方程的解及周期运动存在条件 |
3.1.2 擦边周期n运动存在条件 |
3.2 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擦边点处的不连续映射 |
3.2.1 向量场不连续及连续时系统的零时间不连续映射 |
3.2.2 向量场不连续及连续时系统的碰撞面法向截面不连续映射 |
3.3 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余维二擦边分岔研究 |
3.4 小结 |
4 碰撞振动系统状态空间动力学研究 |
4.1 吸引子及吸引域 |
4.1.1 吸引子及吸引域的定义 |
4.1.2 吸引域类型举例 |
4.2 改进的Poincaré型胞映射方法 |
4.3 分段光滑碰撞系统状态空间动力学分析 |
4.3.1 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多吸引子共存及湮灭机理研究 |
4.3.2 随参数ω变化时吸引域结构质变机理 |
4.3.3 随参数ω变化时吸引域变化规律研究 |
4.4 小结 |
5 碰撞振动系统分岔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 |
5.1 碰撞振动系统分岔参数灵敏度分析 |
5.1.1 简单特征值情况 |
5.1.2 半简特征值情况 |
5.1.3 非亏损特征值情况 |
5.2 单自由度刚性碰撞振动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
5.2.1 系统模型及Poincaré映射 |
5.2.2 刚性碰撞振动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
5.3 单自由度分段光滑碰撞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
5.3.1 系统Poincaré映射 |
5.3.2 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 刚性碰撞振动系统和分段光滑碰撞系统参数空间动力学分析 |
5.4.1 刚性碰撞振动系统数空间动力学分析 |
5.4.2 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参数空间动力学分析 |
5.5 分段光滑碰撞系统吸引子共存区域参数灵敏度分析 |
5.6 小结 |
6 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周期倍化分岔预测及控制 |
6.1 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周期倍化分岔分析及预测 |
6.2 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周期倍化分岔控制 |
6.2.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光滑系统分岔控制器设计及优化 |
6.2.2 适应度函数的建立 |
6.2.3 仿真研究 |
6.3 结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有害生物数量生态调控中的突变理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种群数量动态模型及其发展过程 |
1.1.1 种群数量动态模型的概念 |
1.1.2 种群模型的发展过程 |
1.2 突变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
1.2.1 突变理论 |
1.2.2 初等突变模型的应用 |
1.3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应用现状 |
1.4 小结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动力系统的平衡点 |
2.2 综合评价方法 |
2.2.1 主成分分析 |
2.2.2 因子分析 |
2.2.3 突变级数法 |
2.3 微分方程参数拟合 |
2.3.1 灰色估计法 |
2.3.2 两阶段法 |
2.3.3 精度检验 |
2.3.4 灰色估计法和两阶段法比较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七种初等突变模型的定性分析 |
3.1 折叠突变模型 |
3.1.1 表达式 |
3.1.2 突变分析 |
3.2 尖角突变模型 |
3.2.1 表达式 |
3.2.2 突变分析 |
3.3 燕尾突变模型 |
3.3.1 表达式 |
3.3.2 突变分析 |
3.4 蝴蝶突变模型 |
3.4.1 表达式 |
3.4.2 突变分析 |
3.5 椭圆型脐点突变模型 |
3.5.1 表达式 |
3.5.2 突变分析 |
3.6 双曲型脐点突变模型 |
3.6.1 表达式 |
3.6.2 突变分析 |
3.7 抛物型脐点突变模型 |
3.7.1 表达式 |
3.7.2 突变分析 |
3.8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突变理论的麦蚜数量动态模型I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广义数量动态模型 |
4.2.1 广义数量动态模型的建立 |
4.2.2 广义数量动态模型与突变模型的结合 |
4.2.3 初等突变模型的选择 |
4.3 数值模拟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环境因子的计算 |
4.3.3 天敌因子的计算 |
4.3.4 农药的计算 |
4.3.5 模型中常参数拟合 |
4.4 麦蚜生态系统中的突变分析、预测与控制策略 |
4.4.1 突变分析 |
4.4.2 预测 |
4.4.3 控制策略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突变理论的麦蚜数量动态模型II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麦蚜数量动态模型和突变模型 |
5.2.1 麦蚜数量动态模型的建立 |
5.2.2 尖角突变模型的背景知识 |
5.2.3 蚜虫数量动态模型与突变模型间的转换 |
5.3 参数估计 |
5.3.1 变量 |
5.3.2 常量 |
5.4 数值拟合 |
5.4.1 调查数据 |
5.4.2 参数拟合结果 |
5.4.3 麦蚜生态系统中蚜虫数量突变行为和控制策略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中突变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双曲脐点突变模型 |
6.2.1 数据来源 |
6.2.2 群落基本特征的计算方法 |
6.2.3 椭圆型脐点突变和双曲型脐点突变模型的建立 |
6.2.4 椭圆型脐点突变模型的突变分析 |
6.2.5 双曲型脐点突变模型的突变分析 |
6.3 数值模拟结果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多元统计学的油液监测指标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油液监测指标评价方法 |
1.1.1 油液监测技术 |
1.1.2 油液监测技术背景 |
1.1.3 油液监测实验 |
1.1.4 油液监测指标 |
1.1.5 油液监测指标评价方法及分类 |
1.2 油液监测指标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单一油液监测指标评价方法 |
1.2.2 指标关联性评价方法 |
1.3 研究价值及理论意义 |
1.4 研究方案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案 |
1.4.2 研究内容 |
2 油液监测故障诊断流程 |
2.1 油液监测各类指标的解读 |
2.1.1 理化分析的解读 |
2.1.2 光谱分析的解读 |
2.2 基于指标的油液监测故障诊断流程 |
3 针对混合样本油液监测数据集的评价方法 |
3.1 混合样本数据集的特点 |
3.2 建议标准的建立 |
3.2.1 建议标准的定义 |
3.2.2 截尾均值方法 |
3.2.3 基于Matlab的建议标准计算模型 |
3.2.4 计算结果 |
3.3 指标界限值划分 |
3.3.1 指标界限值划分的合理性 |
3.3.2 分布拟合方法 |
3.3.3 基于Matlab的界限值划分模型 |
3.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基于因子分析的指标评价 |
3.4.1 指标的线性关联与指标缩减 |
3.4.2 因子分析方法 |
3.4.3 基于SPSS的因子分析模型 |
3.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指标公式 |
3.5.1 指标的非线性关联 |
3.5.2 拟合优度方法 |
3.5.3 基于Matlab的曲线曲面拟合模型 |
3.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6 基于聚类分析的指标评价 |
3.6.1 指标取值的相互约束 |
3.6.2 聚类分析方法 |
3.6.3 基于SPSS的两步聚类模型 |
3.6.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6.5 基于Matlab的计算几何聚类模型 |
3.6.6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针对小样本油液监测数据集的评价方法 |
4.1 小样本数据集的特点 |
4.2 数据的连续化处理 |
4.3 建议标准的建立 |
4.4 指标界限值的划分 |
4.5 指标可预测性的判定 |
4.5.1 指标对应时间序列的信息损失 |
4.5.2 相空间重构方法 |
4.5.3 基于Matlab的相空间分析模型 |
4.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6 指标预测 |
4.6.1 不等间隔的时间序列预测 |
4.6.2 灰色系统方法和差分统计方法 |
4.6.3 基于Matlab的GM(1,1)模型 |
4.6.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6.5 基于Matlab的差分统计模型 |
4.6.6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6.7 GM(1,1)模型和差分统计模型的互补预测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附录A 基于同胚映射的指标换算方法 |
附录B 基于计算几何的聚类算法Matlab代码 |
附录C 界限值划分评价方法可视化的Matlab代码 |
附录D 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Matlab代码 |
附录E 差分统计模型的Matlab代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综述 |
2.1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概念界定 |
2.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概念界定 |
2.3 界壳理论及泛系观控理论 |
2.4 灰色系统理论 |
2.5 战略地图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基本结构 |
3.1 “智能产业元”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 |
3.1.1 “智能产业元”基本结构 |
3.1.2 “智能产业元”建设途径 |
3.2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 |
3.2.1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基本结构 |
3.2.2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途径 |
3.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基本结构和建设途径 |
3.3.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基本结构 |
3.3.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途径 |
3.4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设计与建议 |
3.4.1 政策作用的关键节点分析 |
3.4.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设计建议 |
3.4.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实施保障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主要功能和运行机制 |
4.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主要功能 |
4.1.1 业务功能集成 |
4.1.2 价值网络集成 |
4.1.3 全程价值链供给 |
4.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
4.2.1 “科技支撑体系”运行机制 |
4.2.2 “基础设施体系”运行机制 |
4.2.3 “生产与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
4.2.4 “信息感知和传输体系”运行机制 |
4.2.5 “平台规制体系”运行机制 |
4.2.6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总运行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及其满意度 |
5.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 |
5.1.1 传统利润分配机制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
5.1.2 传统利益分配机制改进 |
5.1.3 模型不确定性风险预测 |
5.1.4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算例分析 |
5.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满意度分析 |
5.2.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满意度问题假设与参数定义 |
5.2.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利润分配机制满意度模型构建 |
5.2.3 考虑公平性的满意度模型优化 |
5.2.4 平台利润分配机制满意度算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机制 |
6.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规范经济增长模式机制 |
6.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与科学定价机制 |
6.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弥补国家经济体制缺陷机制 |
6.4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颠覆传统生产合作模式机制 |
6.5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平衡“投资—消费”关系机制 |
6.6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机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界壳套设计及其网络效应 |
7.1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环境威胁 |
7.2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界壳套设计方案 |
7.3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设计 |
7.3.1 “科技支撑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
7.3.2 “生产与服务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
7.3.3 “信息感知和传输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
7.3.4 “基础设施(软、硬设施)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
7.3.5 “平台规制体系”网络界壳开放度 |
7.4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界壳开放度观控模型 |
7.4.1 基于常微分方程的网络界壳控制 |
7.4.2 基于“泛系观控理论”的界壳开放度观控模型 |
7.5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效应原理及其经济学、管理学意义 |
7.5.1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效应原理 |
7.5.2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效应经济学意义 |
7.5.3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网络效应管理学意义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战略地图 |
8.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目标 |
8.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地图设计模式 |
8.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地图绘制 |
8.3.1 利益相关者层面战略地图 |
8.3.2 平台内部运行流程层面战略地图 |
8.3.3 学习与成长层面战略地图 |
8.3.4 财务层面战略地图 |
8.3.5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整体战略地图绘制 |
8.4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8.4.1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8.4.2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与调整优化 |
8.4.3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战略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8.5 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潜在战略风险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获奖情况 |
附录 |
(9)肠道菌群中耐药性问题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关肠道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
1.2 药物治疗对菌群组成的影响 |
1.3 粪菌移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4 菌群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1.5 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肠道菌群中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
2.1 模型的构造 |
2.2 数值模拟再现已有实验现象 |
2.3 探索抗药性的形成机制 |
2.3.1 菌群共生系统的定性分析 |
2.3.1.1 基本性质 |
2.3.1.2 二维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及稳定性分析 |
2.3.2 从稳态变化角度探索抗药性形成机制 |
2.3.2.1 二维相平面内探索抗药性形成机制 |
2.3.2.2 三维相空间内探索抗药性形成机制 |
2.4 影响耐药性形成的关键因素 |
2.4.1 影响耐药性形成的内在因素 |
2.4.2 影响耐药性形成的外在因素 |
2.5 小结 |
第三章 粪菌移植治疗耐药性感染的机制及优势 |
3.1 模型的构建 |
3.2 数值模拟再现实验现象 |
3.3 探索粪菌移植对抗耐药性的根本机制 |
3.4 影响粪菌移植的关键因素 |
3.4.1 幸存率 |
3.4.2 药物预处理时间 |
3.4.3 粪菌捐赠者 |
3.4.4 粪菌移植次数 |
3.5 小结 |
第四章 用分段线性函数处理非线性ODE系统并进行定性分析 |
4.1 介绍 |
4.2 分段线性常微分方程的应用及发展 |
4.3 非线性系统和分段线性系统 |
4.4 基本性质及假设 |
4.5 未加药系统的定性分析 |
4.5.1 二维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及稳定性 |
4.5.2 二维系统的分支情形 |
4.5.3 三维系统的定性分析 |
4.6 三维持续用药系统的定性分析 |
4.6.1 持续用药不形成耐药性情形 |
4.6.2 持续用药形成耐药性情形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基于GEP的演化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预测方法的发展 |
1.2.2 基因表达式编程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 |
2.1 演化算法 |
2.1.1 遗传算法 |
2.1.2 遗传程序设计 |
2.2 基因表达式编程 |
2.2.1 GEP概述 |
2.2.2 GEP基因结构和编码方式 |
2.2.3 GEP的遗传操作 |
2.2.4 GEP适应度函数设计 |
2.2.5 GEP的基本过程 |
2.3 基因表达式编程与GA、GP算法的比较 |
2.4 GEP的函数发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B-GEP的高速公路通行费预测算法 |
3.1 问题背景 |
3.2 高速公路通行费混合预测模型 |
3.2.1 基于GEP的通行费收入预测模型 |
3.2.2 数据预处理 |
3.2.3 预测算法的基本流程 |
3.2.4 针对节假日限免政策提出的CB-GEP算法 |
3.3 仿真实验 |
3.3.1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定 |
3.3.2 预测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EP的高阶常微分方程建模 |
4.1 背景介绍 |
4.2 常微分方程的演化建模 |
4.3 基于GEP的高阶常微分方程预测模型 |
4.3.1 高阶常微分方程模型(GEP-HODE) |
4.3.2 模型求解 |
4.3.3 算法流程 |
4.4 基于GEP-HODE模型的参数优化方法 |
4.4.1 磷虾群算法(KH) |
4.4.2 基于动态压力控制算子的磷虾群算法(DPCKH) |
4.4.3 优化过程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数据选择与参数设定 |
4.5.2 结果对比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灰色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预测研究及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及其调节特性对互补发电效益影响研究[D]. 李欢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医学显微细胞图像分割研究[D]. 李东明.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多参数影响的耦合神经元系统放电模式多样性及分岔特性研究[D]. 高月月.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基于多种数据挖掘策略的高校学科及学生数据分析模型与应用[D]. 杨泽一. 兰州大学, 2021(09)
- [5]碰撞振动系统参数-状态空间全局动力学研究[D]. 张惠.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6]有害生物数量生态调控中的突变理论研究与应用[D]. 李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7]基于多元统计学的油液监测指标评价方法研究[D]. 滕达.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研究[D]. 王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9]肠道菌群中耐药性问题的动力学模型研究[D]. 康霞霞. 苏州大学, 2019(06)
- [10]基于GEP的演化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刘宁.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