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定量经济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区域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定量经济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一、区域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侯孟阳[1](2021)在《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其基本特征是由注重规模的粗放式发展转向追求质量的集约式发展转变,而城镇化和粮食安全无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过程中动力引擎与基础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及流动障碍的逐渐消除,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城镇化进程,直观体现为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与产业结构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首当其冲,耕地流失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逐渐导致农地非农化、非粮化,因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约束使得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内在联系。然而,虽然中国现阶段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但粮食生产面临着成本上升、资源约束、收益下降、刚性需求增长等诸多挑战,粮食供需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此外,中国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因为耕地的减少而下降,城镇化对耕地生产力的边际影响并未导致粮食产量相应比例的下降,农户具有改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内在动力,能够通过权衡增加单位面积生产性支出是否能够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来调整生产结构和方式,气候条件的区域差异性也对粮食生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影响。总之,高质量转型期的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着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之间的权衡与协调。那么,值得关注的是,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粮食生产呈现出怎样的时空变化特征?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形成了怎样的影响关系?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路径是什么?区域间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将重点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这对于在中国城镇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把握粮食生产布局的发展方向、理解农民的种粮意愿与行为、政府制定推动城镇化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协同政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参考意义。本研究围绕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展开实证研究。在相关概念界定、文献梳理与评述、理论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空间统计分析、计量模型、GIS等方法,以2000-2018年33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基础,重点详细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交互关系及动态响应、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空间效应与非线性特征。进一步,构建“城镇化—耕地集约利用—气候条件—粮食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考察在耕地集约利用的中介与气候条件的调节的双重效应下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路径。根据以上内容的全面分析,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具体而言,主要研究内容及得到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历史变迁与发展走势。本部分基于全国及省级统计数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比较省际间人口、土地及经济等不同维度城镇化的发展走势与区域差异;从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单产上分析粮食生产现状趋势与功能区差异,并分小麦、玉米和稻谷三大粮食作物分析其变化走势与差异性特征。中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的增速要快于东部。中国的粮食产量、粮食单产均经历了明显的波动性增长过程,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整体表现出下降态势。中国的粮食生产依然以粮食主产区为主导,粮食平衡区稳步提升,而粮食主销区的规模则持续下降,小麦、玉米和稻谷生产表现出各异的变化走势。第二,时空变化与集聚特征。基于ESDA分析地级市层面粮食产量的空间关联与分异特征,通过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模型分析粮食生产的时间演变与集聚特征;采用标准差椭圆与重心转移模型分析粮食生产重心的变迁路线与集聚方向。从空间分布变化来看,中国粮食生产形成了稳定的以东北、华北的粮食主产区为主的高高集聚区,向主销区、平衡区等产量低低集聚区扩散,高低离散与低高离散区在外围零星分布的空间集聚格局,粮食生产重心轨迹呈现明显的沿“东北—西南”方向转移的趋势。从时间演变规律来看,中国粮食生产形成了“一主多小、单峰为主”、右拖尾的分布特征,并具有维持原有相对规模状态的稳定性,但存在多级分化和空间不平衡现象。第三,交互关系与动态响应。从人口、土地和经济等维度选择指标,以熵值法评估城镇化综合水平。通过面板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地级市层面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关系及其动态响应特征。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自身演化过程均存在时间上趋于减弱的惯性特征,粮食生产的惯性时滞效应更长。城镇化在短期内能够对粮食生产产生负向影响,但在长期演变中则能够产生正向影响,而粮食生产则在短期内助力城镇化发展,但在长期演变中能够表现为拖累作用。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关系表现出动态性与长期性特征,粮食生产受城镇化的影响要更强。第四,影响效应:非线性特征。接下来的实证内容主要是基于不同视角考察地级市层面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在以普通面板模型作为基准回归考察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差异,进一步通过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非线性门槛特征。城镇化发展显着降低了粮食产量,但负向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可见,考虑城镇化的非线性影响有其必要性。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存在单一门槛的非线性特征,城镇化水平高于门槛值的地区对粮食生产具有更强的负面抑制作用,当前跨过城镇化门槛值空间分布形成了以东部主销区地区为主,并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渐次性特征。第五,影响效应:空间溢出特征。考虑到粮食生产的空间关联特征与路径依赖,建立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地级市层面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及区域异质性。城镇化能够显着负向影响粮食生产,并存在显着路径依赖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城镇化在短期内负向影响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粮食生产,且短期间接效应要大于短期直接效应,而长期负向影响效应并不明显。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负向影响在区域间依然存在差异性,南北方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北方的城镇化未显着影响到粮食产量,而南方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则显着为负;不同粮食功能区城镇化的负向影响程度依然表现为“主销区>主产区>平衡区”,与非线性门槛特征较类似,侧面反映出模型结果具有稳健性。第六,作用路径:耕地集约利用中介与气候条件调节的双重效应。在基于熵值法测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并选取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作为主要气候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传统Bootstrap中介检验法检验耕地集约利用在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中介作用,进一步考虑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异,在耕地集约利用中介作用与气候条件调节作用的双重效应下,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地级市层面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作用路径,并揭示不同气候指标调节作用的区域差异性。城镇化虽然能够直接负向影响粮食生产,但耕地集约利用的部分中介作用能够弱化城镇化的负向作用,而气候条件的调节作用能够进一步减缓城镇化的负向影响,但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气候指标发挥着的调节作用存在程度、方向上的差异。气温的调节能够促使胡焕庸线以南大部分地区的耕地集约利用发挥正向中介作用,而胡焕庸线以北的多数地区在气温的调节下,有助于削弱耕地集约利用的负向中介作用;降水量的调节仅对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与高于800mm等降水量线的地区,能够削弱耕地集约利用的负向中介作用,其他地区则难以产生有效的削弱作用;对于日照时数,东北、华北、西北日照充足地区、及云南、四川的高海拔地区等在日照时数的调节下,耕地集约利用发挥正向中介效应,而其他地区则产生削弱作用,且不存在难以产生削弱作用的地区。综上,耕地集约利用中介与气候条件调节的双重效应能够有助于削弱甚至抵消该负向影响。最后,在研究结论汇总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启示:一是要正确认识粮食生产“北粮南运”变迁的历史规律,应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科学规划粮食生产,合理布局优势产区。二是全面审视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协调关系,控制城镇化无序扩张,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加快农业技术进步,适度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确保城镇化与粮食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三是把握城镇化进程中生产要素跨区流动的空间配置特征,深化区域间的农业分工与合作,探索主产区主销区利益联动机制。四是合理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休耕、轮作等方式巩固粮食生产力,推动耕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增强政府对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及农户及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根据当地自身的气候特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曹萍[3](2021)在《“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佳馨[4](2021)在《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现有19个城市群的土地总面积仅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2.1%,但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以上,GDP占全国的75%以上,其中5个大型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江中游以及成渝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大都过亿,GDP占全国比例达到48.6%,城市群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核心单元。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等国家政策均以城市群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提出应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可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城市群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体系、空间布局与经济分工合作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不系统等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如何发挥城市群内各城市比较优势,协调处理好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分工协作关系,对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学术界对城市群发展以及功能分工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城市群功能分工产生的经济效应也已被学者广泛认同,然而现有研究大都聚焦于经济增长、生产效率、创新效率等单一视角,且多采用静态研究方法,忽略其影响过程中产生的时间滞后及空间相关性,基于国家整体范围的实证研究居多,其结论的区域指向性及针对性也不强,鲜有文献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多维视角,针对典型城市群,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对城市群功能分工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在分工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外部性理论、价值链理论的指导下,诠释了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以现实数据为依托,考察了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以及时序演变特征。同时,结合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了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规律,并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内不同城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长三角城市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中心—外围”功能分工结构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促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整体水平处于全国首位,逐渐形成较明显的多中心产业空间格局,功能专业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内部各区域总体呈现出“中东部领先、南北边缘追赶、西部滞后”的空间格局,并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依赖性,呈现显着的全局空间集聚特征;第四,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合肥因其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城市地位的特殊性,其功能分工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第五,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对位置邻近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提高,其促进作用呈现由弱至强转变。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视角上,从高质量发展这一多维视角深入探究城市群功能分工产生的经济效应,更为系统地剖析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对其影响的异质性进行全面分析,拓展和丰富了城市群功能分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第二,研究方法上,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除采用基本回归模型分析其静态影响外,还对其产生的时间滞后与空间滞后效应进行拓展分析,突破了传统的计量模型对观测对象相互独立的假设限制,提高研究深度和广度也更加符合现代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研究结论上,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内不同城市采用区别化的考量方法,在普遍规律基础上,探索得到城市群功能分工之“合肥模式”,丰富和深化了城市群功能分工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

吕飞[5](2021)在《数字经济对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当今社会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这个媒介来传播信息,在各行各业中互联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之间不平衡的发展问题也被慢慢缓解。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的数字经济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再加上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因此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就会显露出来,城乡二元矛盾也随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部分,也一直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数字经济的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研究,这样的成果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通过两个方面达到的,一是机理分析,二是实证检验。在机理分析层面上,通过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论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模型,最后对城乡收入差距对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求导,结果得出,若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负相关的,则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抑制作用;在实证检验层面上,本文选取了2008年至2017年江苏省的市级数据,运用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对江苏省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做出估计。研究结果显示:站在江苏整体的角度,可以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从三大区域层面来看,苏南和苏中的数字经济也可以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苏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结果微乎其微。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的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数字经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方面为中国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提供相关解决措施。

孙永胜[6](2021)在《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土空间开发方面开始出现无序乃至失控的局面,过多的资源、能源被消耗甚至枯竭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正逐渐变得不可持续。如何科学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命题。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人地关系协调的难点与问题地区,对其开展绿色发展与产业配置契合关联关系研究,不仅是适应限制开发区域保护性开发的发展要求,更是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突破发展的自身需求的重要途径。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生态安全保障区,限制开发区域占据绝对比重,目前,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东北地区面积的77.53%,承载着46.25%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已然成为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基于此,本文选择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为典型案例区,以绿色发展效率与产业配置契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优化调控路径,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地理学之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探索限制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同时也为东北地区科学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理论基础。从时代背景出发,对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以及产业配置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进行归纳和辨析,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以及创新点,为全文写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2.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度。从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需求出发,综合构建绿色发展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而对实证区域绿色发展的时序演化特征及空间分异格局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甄选出影响实证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指标,并建立绿色发展效率关键性影响因素的识别模型,藉此揭示此类影响因素对实证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方式。3.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分析。通过利用数理分析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技术等手段对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下的实证区域产业适宜发展规模、产业结构配置以及产业空间配置进行系统性分析,重新认识和理解实证区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点方向,并以此确定实证区域未来产业结构调控、空间布局优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4.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机制。基于适应性内涵特征,从内生动力机制和外部推动机制2个方面深入探讨资源禀赋状况、地理区位条件、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口分布合理、科学技术进步、市场条件改善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要素对实证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调整机制,并从要素相互作用视角出发,定量分析不同要素对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作用程度。5.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路径。在前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绿色发展视角下实证区域产业配置优化调控的目标和思路,并针对研究区域实情提出了促进绿色发展视角下实证区域产业配置优化调控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从绿色发展效率时序演化特征分析,研究期内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值始终在0.5088-0.6388范围内波动,属低效率和次低效率水平。分县市来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高效率与低效率水平的县市数量逐渐减少,次低效率水平的县市数量逐渐增加,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不均衡状态有所缓解,但由于高效率和低效率水平的县市仍占据绝对比重,区域两极分化现象尚未发生明显变化。2.从绿色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特征分析,研究期内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正向集聚效应,但由于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相关性逐渐减弱,空间异质性逐渐增强。分县市来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市存在正向辐射效应,但这种正向辐射效应的作用并不显着,不仅难以通过涓滴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而且高效的绿色发展经验在其周围地区的借鉴效果也十分有限,各县市间绿色发展合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3.从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期内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差异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调控能力、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解释力最强,且各因子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不存在相互独立的因子,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影响因素之间具有复杂性的特征。4.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适宜发展规模分析,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半数以上县市的产业聚集程度高于污染聚集程度,产业集聚呈正向外部性效应,生态效率处于高水平阶段。尽管区域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基础薄弱等问题,使得区域内仍然有众多县市的生态效率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5.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配置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经济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要素资源在经济产业之间的配置不断提升,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众多县市的经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难以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生产方式,同时也未能摆脱发展滞后的困境,区域差距逐渐扩大。产业结构高度化结果表明,一方面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产业结构系统逐步从低级向高级过程演进,生产要素逐步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产业结构高度化开始步人健康、稳态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众多县市仍处于低水平与次低水平区也折射出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仍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6.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配置分析,产业污染物增长偏离份额结果表明,在全域尺度上,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各县市产业污染物增长偏离份额水平主要受环保设施、工艺技术等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影响较大,而产业内部结构、产业增加值、产业集聚共生等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且区域有半数以上县市产业污染增长快于区域平均水平。在邻域尺度上,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各县市产业污染物增长偏离份额受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影响依然大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的影响,且区域多数县市的产业污染增速高于周边邻域地区平均水平。7.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机制分析,内生动力机制方面,资源禀赋状况的差异是影响和制约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调整方向的物质基础,同时地理区位条件以及路径依赖效应对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形成与演化发展起决定作用。外部推动机制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口分布合理、科学技术进步、市场条件改善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均在推动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重组和转换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影响因素定量结果表明,政府调控能力、产业结构水平是影响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进步、市场化条件、人口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状况虽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但其对于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能力提升依然发挥着重要贡献。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最后从产业配置的调控目标、调控思路以及调控对策出发提出了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路径。

全淑萍[7](2021)在《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将“田园综合体”纳入到农村发展规划体系中,田园综合体作为国家立足新形势下对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指出的新方向,发展田园综合体可以加快人口向城镇集聚、优化城镇经济结构、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反之,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发展新型城镇化可以为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和经济支撑,社会和生态资源支持。由此可知,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逐渐显露,如何实现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也成为学者们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系统理论、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遵循“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论”的行文思路,构建起研究框架。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阐明了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继而,以五原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筛选了19个有效指标,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指标层中共识别出影响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11个驱动因子,针对田园综合体系统的5个驱动因子,分别提出:重视田园综合体文化魅力建设;振兴田园综合体内部产业;加强田园综合体生态建设。针对新型城镇化系统的6个驱动因子,分别提出:调整人口就业结构;优化城镇经济结构;提升城镇生活质量等对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15-2019年期间,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田园综合体上升明显,而新型城镇化在2017年之后逐渐滞后于田园综合体,出现脱节现象。耦合度介于0.09-0.43,从低耦合阶段进入拮抗阶段,二者的互动关系处于抗衡状态。耦合协调度介于0.3-0.66,从“中度失调”提升至“初级协调”,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持续上升,但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高。(2)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共识别出11个高于关联平均值的驱动因子,其中各指标与系统耦合协调度关联最高的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比重,表明该驱动因子对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刘鑫[8](2020)在《人口预测下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与配置研究》文中提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指为了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从而系统性的对学前教育运行过程中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了幼儿园专任教师、幼儿园数和幼儿园建筑面积等,其本质上以在园幼儿的需求为主导。在全面二孩政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在园幼儿数量和城乡分布不断发生变化,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与配置也必然发生变化。因此,本研究运用队列因素法和文献分析法,梳理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历史趋势,试图预测未来10年甘肃省在园幼儿人口数量增长以及相应的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变化,为甘肃省学前教育规划提供实证依据。研究发现,20102017年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总量迅速扩大,无论是在园幼儿数、幼儿园专任教师、幼儿园数和幼儿园建筑面积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园幼儿数增加了61994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增加了30307人,幼儿园数增加了4715所,幼儿园建筑面积增加了378万平方米。同时显示出乡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总量和速度超过城区的特点,乡村幼儿园专任教师超过城区13221人,幼儿园数超过4668所,幼儿园建筑面积超过204万平方米。研究预测了20192029年甘肃省在园幼儿增长情况和幼儿园专任教师、幼儿园数和幼儿园建筑面积的需求情况,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平缓的态势,其中20192022年是激增期,20232029年逐渐趋于平缓。同时显示出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超过乡村的特点,城区幼儿园专任教师需求增加了12549人,幼儿园数增加了523所,幼儿园建筑面积增加了229万平方米,而乡村需求数均不增反降,幼儿园专任教师减少997人,幼儿园数减少166所,幼儿园建筑面积减少10万平方米。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重点从乡村转向为城区。综合学前教育配置的历史趋势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应该树立以幼儿为核心,照顾弱势群体的正义观和动态变化的最优观,作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价值导向。兼顾政府、市场、全面二孩和城镇化对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在明确幼儿为本、政府主导、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下,提出建立出生人口入园需求监测和预测制度;以弱势儿童及接受园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财政补助实施范围;以充足性为标准,有针对性地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建立县级学前教育资源调配制度,动态调整区域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建议。

李平[9](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杨若愚[10](2020)在《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及治理模式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性治理难题,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两种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是环境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2006年发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就已经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2017年召开的十九大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及“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然而,环境治理涉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各省份、各区域在不同的政策阶段面临的污染问题、取得的成效均存在异质性。因此,对中国各区域的环境污染物进行多年份的横向研究和纵向对比,分析其时空效应、治理困境和影响机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且有意义。本文基于“现状—原因—对策”的分析逻辑,运用省域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时空演变趋势和空间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最后提出治理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现状”层面: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方法研究了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四种污染物指标都存在时间分布层面的波动性和空间分布层面的异质性以及集聚性。大气污染呈现出“块状集聚”的特征,水污染呈现出“条带状集聚”的特征。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高于水污染,过渡型指标的空间相关性高于约束性指标。中国的环境污染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效应,因此需要注意加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治理。(2)在“原因”层面:通过构建STIRPAT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经济水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城市化等社会经济因素都会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产生影响。多种政策工具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中国的环境污染治理主要依靠“运动式”的政治命令手段实现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力量还比较薄弱,环境政策工具要根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发展进行渐变式创新。(3)在“对策”层面:通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异质性回归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政策阶段和不同的区域,政策工具发挥的效果存在显着的差异性。东部地区目前属于“公众参与驱动型”的环境治理模式,中部地区是“市场激励驱动型”的环境治理模式,西部地区尚处于“命令控制驱动型”的环境治理模式。在未来的环境规制过程中,应该构建“合作治理”的新模式,推动政策工具的优化创新和重组整合,实现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区域生态的协调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综合分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时空演化规律和治理难题。将自然科学中的污染指标赋予管理学意义,细分为“约束性”和“过渡性”指标,区别于以往的宏观性政策研究和单纯的环境科学研究。在研究框架构建的过程中,将治理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等相结合。把环境合作治理细化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跨主体”、“政策工具整合”五个维度。基于“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多重视角分析环境污染的治理困境和多种政策工具的效果,丰富了合作治理的理论内涵和政策价值。(2)在研究体系和研究工具层面,以往关于环境治理的文献中,研究方法多为案例分析、文本分析、质性访谈等定性研究,而少数定量研究主要是针对公民个体的问卷调查,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模型和框架体系。本文遵循“实然层面—治理困境—原因机理—应然层面”的分析逻辑,把理论研究与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相结合,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机理。在变量的操作定义层面,本文对七种社会经济因素和七种环境政策工具进行定量测量,弥补了现有文献测量指标的缺陷。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动态测度了自变量显着性的变化。综合考虑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进行子样本回归分析,探究了不同区域和不同政策阶段治理路径的差异性。为“定量”评价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和“定性”完善治理路径构建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分析框架。(3)在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方面,把本文的理论框架映射到环境治理实践中可知,环境污染的时空效应要求处理好府际关系、区域关系、部门关系以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综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区域环境治理能力的协调发展。在不同政策阶段和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类型的政策工具效果是存在差异的,公众参与的程度不断加强而政府管控的刚性逐渐减弱,环境政策的实施注意考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打好政策组合拳,实现多维度的合作治理。

二、区域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梳理与评述
        1.3.1 粮食生产的时空变迁特征
        1.3.2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3.3 城镇化、耕地集约利用与粮食生产
        1.3.4 气候条件与粮食生产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描述性统计的定性分析
        1.5.3 计量模型的定量分析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粮食生产
        2.1.3 耕地集约利用
        2.1.4 气候条件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稀缺性理论
        2.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
        2.3.1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2.3.2 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路径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粮食生产的变化走势
    3.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3.2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3.2.1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
        3.2.2 省际间城镇化发展现状
    3.3 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现状
        3.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现状
        3.3.2 省际间粮食生产的变化走势与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与集聚特征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
        4.1.2 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4.1.3 空间马尔可夫链(Markov)
        4.1.4 标准差椭圆与重心转移
        4.1.5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2 粮食生产的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
        4.2.1 空间分布特征
        4.2.2 空间关联与分异特征
    4.3 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及趋势预测
        4.3.1 时间演变特征
        4.3.2 空间演变特征
        4.3.3 演变趋势预测
    4.4 粮食生产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演变
        4.4.1 重心转移特征
        4.4.2 标准差椭圆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关系:动态响应特征
    5.1 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估
        5.1.1 熵值法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3 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其与粮食产量的区域差异
    5.2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5.2.1 面板VAR模型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3 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动态响应规律
        5.3.1 动态交互特征
        5.3.2 长期响应规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非线性特征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6.1.2 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非线性特征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6.2.1 面板门槛模型
        6.2.2 变量说明
        6.2.3 数据来源
    6.3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讨论
        6.3.1 基准回归结果
        6.3.2 内生性讨论
    6.4 非线性门槛特征
        6.4.1 门槛效应检验
        6.4.2 非线性特征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空间溢出特征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7.2.1 动态空间计量模型
        7.2.2 变量说明
    7.3 动态空间效应
        7.3.1 动态影响分析
        7.3.2 空间效应分解
    7.4 区域异质性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作用路径:耕地集约利用中介与气候条件调节的双重效应
    8.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8.1.1 耕地集约利用的中介作用
        8.1.2 气候条件的调节作用
    8.2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2.1 普通中介效应模型
        8.2.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8.2.3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3 相关性分析与基准回归结果
    8.4 耕地集约利用的中介效应检验
    8.5 气候条件调节下城镇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传导机制
        8.5.1 第一步:气候条件调节下城镇化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
        8.5.2 第二步:气候条件调节下的中介效应检验
        8.5.3 耕地集约利用的中介效应分析与区域差异
    8.6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8.6.1 内生性讨论
        8.6.2 稳健性检验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城市群相关研究
        2.1.2 城市群功能分工相关研究
        2.1.3 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城市群相关研究
        2.2.2 城市群功能分工相关研究
        2.2.3 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市群
        3.1.2 城市功能
        3.1.3 城市群功能分工
        3.1.4 经济高质量发展
    3.2 理论基础
        3.2.1 分工理论
        3.2.2 新经济地理理论
        3.2.3 外部性理论
        3.2.4 价值链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城市群功能分工对创新发展的影响
        4.1.1 基于创新要素集聚视角
        4.1.2 基于创新活动流动与扩散视角
        4.1.3 基于创新成本降低视角
    4.2 城市群功能分工对协调发展的影响
        4.2.1 市场自组织模式
        4.2.2 政府干预模式
    4.3 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4.3.1 功能分工初期阶段
        4.3.2 功能分工成熟阶段
    4.4 城市群功能分工对开放发展的影响
        4.4.1 集聚效应
        4.4.2 示范效应
    4.5 城市群功能分工对共享发展的影响
        4.5.1 基于就业视角
        4.5.2 基于劳动收入视角
    4.6 影响机理分析框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现状分析
    5.1 城市群功能分工的演化路径
        5.1.1 理论逻辑
        5.1.2 现实路径
    5.2 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现实特征
        5.2.1 产业空间布局现状
        5.2.2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现状
        5.2.3 产业内协同发展现状
        5.2.4 跨省协同发展制度建设现状
    5.3 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测度
        5.3.1 研究对象、测度方法及数据选取
        5.3.2 功能分工整体水平的时序演变特征
        5.3.3 不同城市功能专业化水平空间差异及演变特征
        5.3.4 细分行业功能专业化水平差异及演变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
    6.1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现实特征
        6.1.1 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城镇化水平优势不明显
        6.1.2 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体制性障碍尚存
        6.1.3 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6.1.4 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6.1.5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对外辐射效应渐弱
    6.2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及方法
        6.2.1 指标体系构建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3 测度方法
    6.3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6.3.1 综合结果分析
        6.3.2 空间差异分析
        6.3.3 时序演变分析
        6.3.4 空间关联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功能分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计量模型检验
        7.1.1 变量选取
        7.1.2 模型设定
        7.1.3 数据来源与说明
        7.1.4 计量结果分析
    7.2 功能分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7.2.1 空间溢出效应机理
        7.2.2 空间相关性检验
        7.2.3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7.2.4 计量结果分析
    7.3 功能分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检验
        7.3.1 门槛效应机理
        7.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3.3 模型设定
        7.3.4 计量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数字经济对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探讨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研究
        三、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二节 数字经济的研究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
        二、数字经济的特征
        三、数字经济的评价研究
    第三节 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数字经济及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机制分析
    第一节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数字经济规模及占比研究
        二、数字经济与三大产业研究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发展现状
        一、江苏整体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
        三、江苏各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第三节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分析
第四章 数字经济指标的测度与分析
    第一节 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
        一、相关系数矩阵
        二、KMO和 Bartlett的检验
        三、变量共同度
        四、因子贡献率
        五、因子载荷
第五章 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因变量
        二、自变量
        三、控制变量
    第二节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模型的设定
    第四节 实证检验
        一、数字经济对江苏省各市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二、数字经济对苏南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三、数字经济对苏中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四、数字经济对苏北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发展数字经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力度,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二、制定正确产业结构政策和发展战略
    三、完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
    四、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人才
    五、制定正确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放力度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1.2.2 绿色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2.3 产业配置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研究内容、方案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案
        1.3.3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限制开发区域
        2.1.2 绿色发展
        2.1.3 产业配置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产业结构理论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第3章 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域界定
        3.1.2 研究区域发展概况
    3.2 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度
        3.2.1 研究方法
        3.2.2 绿色发展效率时序演化特征分析
        3.2.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3.3 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3.1 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3.3.2 地理探测器模型
        3.3.3 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分析
    4.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适宜发展规模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4.1.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4.1.2 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4.1.3 产业集聚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4.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配置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4.2.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
        4.2.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4.2.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
    4.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配置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4.3.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优化布局测度
        4.3.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污染物增长分析
        4.3.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污染物增长全域偏离份额分析
        4.3.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污染物增长邻域偏离份额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机制
    5.1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
        5.1.1 适应性内涵
        5.1.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
        5.1.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定量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5.2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调整机制
        5.2.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内生动力机制
        5.2.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外部推动机制
    5.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5.3.1 研究方法
        5.3.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路径
    6.1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目标
        6.1.1 实现产业系统生态化转型
        6.1.2 促进产业要素合理流动
        6.1.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1.4 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6.2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思路
        6.2.1 效益至上
        6.2.2 内生增长
        6.2.3 资源拓展
        6.2.4 生态重塑
    6.3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对策
        6.3.1 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6.3.2 推进产业系统多元化,增强产业系统适应能力
        6.3.3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6.3.4 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田园综合体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耦合协调度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协调发展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作用机理分析
        2.3.1 田园综合体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
        2.3.2 新型城镇化助力田园综合体发展
    2.4 本章小结
3 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3.1 五原县发展概况
    3.2 五原县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
    3.3 五原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耦合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4.2.1 指标权重计算
        4.2.2 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4.2.3 耦合度模型
        4.2.4 耦合协调度模型
        4.2.5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
    4.3 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指标权重确定
        4.3.3 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驱动因子识别与提升对策
    5.1 驱动因子识别
        5.1.1 研究方法
        5.1.2 驱动因子识别结果
    5.2 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5.2.1 重视田园综合体文化魅力建设
        5.2.2 振兴田园综合体内部产业
        5.2.3 加强田园综合体生态建设
        5.2.4 调整人口就业结构
        5.2.5 优化城镇经济结构
        5.2.6 提升城镇生活质量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人口预测下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与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在园幼儿人口数量发生变动
        2.城镇化推进致使在园幼儿人口分布发生变化
        3.在园幼儿人口数量和分布影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二)文献综述
        1.人口预测的相关研究综述
        2.城镇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3.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五)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历史趋势
    (一)2010~2017 年甘肃省在园幼儿数迅速增加
    (二)2010~2017 年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历史趋势
        1.2010~2017 年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总量迅速扩大
        2.2010~2017 年甘肃省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速度增长平缓
        3.2010~2017 年甘肃省乡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数量大速度快
二、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趋势预测
    (一)2019~2029 年甘肃省在园幼儿人口预测
        1.2019~2029 年甘肃省在园幼儿人口预测模型和基期数据
        2.2019~2029 年甘肃省在园幼儿人口预测参数设置
        3.2019~2029 年甘肃省分城乡在园幼儿人口数量预测结果
    (二)2019~2029 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趋势预测
        1.2019~2029 年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总量先上升后下降
        2.2019~2029 年甘肃省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预测需求先上升后下降
        3.2019~2029 年甘肃省乡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预测需求逐渐下降
三、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分析
    (一)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转向
        1.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总量迅速上升转变为先上升后下降
        2.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增长平缓转变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
        3.乡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迅速上升转变为逐渐下降
    (二)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价值导向
        1.正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本质追求
        2.最优: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
        3.配置:正义与最优的统一
    (三)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1.政府影响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向乡村重点推进
        2.市场影响下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稳中有进
        3.全面二孩政策影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在城区增长
        4.城镇化影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从乡村向城区倾斜
四、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建议
    (一)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原则
        1.幼儿为本原则
        2.政府主导原则
        3.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
    (二)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建议
        1.建立出生人口入园需求监测和预测制度
        2.以弱势儿童及接受园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财政补助实施范围
        3.以充足性为标准,有针对性地配置学前教育资源
        4.建立县级学前教育资源调配制度,动态调整区域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利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限制开发区
        2.1.2 绿色发展
        2.1.3 绿色发展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3.2.1 研究方法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1 Tobit模型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3.3 数据来源
        4.3.4 测算结果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及治理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环境污染
        2.1.2 空间相关性
        2.1.3 环境监管与政策工具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理论
        2.2.2 政府规制理论
        2.2.3 空间相关性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2.4 治理理论
        2.2.5 理论启示
    2.3 文献综述与研究缺口
        2.3.1 环境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空间相关性
        2.3.2 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3.3 环境政策工具和治理模式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述评
    2.5 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逻辑剖析和分析框架构建
        2.5.1 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逻辑剖析
        2.5.2 “合作治理”分析框架在本研究中的构建与应用
第3章 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空间相关性与治理困境
    3.1 污染物选择
        3.1.1 大气污染物的选择
        3.1.2 水污染物的选择
    3.2 “现状分析”层面的研究方法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3.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3.3 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
        3.3.1 大气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
        3.3.2 水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
    3.4 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4.1 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4.2 水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5 环境污染的治理现状与治理困境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工具的治理效果
    4.1 STIRPAT模型的扩展与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4.1.1 实证研究模型的扩展与构建
        4.1.2 变量的选择与加入
        4.1.3 样本选择、变量测量与数据来源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1 经典模型三要素的研究假设
        4.2.2 七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假设
        4.2.3 七种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假设
        4.2.4 研究假设汇总
    4.3 数据分析结果
        4.3.1 大气污染约束性指标的空间计量分析
        4.3.2 大气污染过渡性指标的空间计量分析
    4.4 假设验证
        4.4.1 约束性指标的假设验证
        4.4.2 过渡性指标的假设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污染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工具的治理效果
    5.1 STIRPAT模型的扩展与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5.1.1 实证研究模型的扩展与构建
        5.1.2 变量的选择与加入
        5.1.3 样本选取和变量测量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1 经典模型三要素的研究假设
        5.2.2 七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假设
        5.2.3 七种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假设
        5.2.4 研究假设汇总
    5.3 数据分析结果
        5.3.1 水污染约束性指标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
        5.3.2 水污染过渡性指标的空间计量分析
    5.4 假设验证
        5.4.1 约束性指标的假设验证
        5.4.2 过渡性指标的假设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整体性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6.1.1 不同污染类型的环境治理体系构建
        6.1.2 不同指标类型的环境治理之道
    6.2 分地区和分时段的对策建议
        6.2.1 不同区域的环境治理对策
        6.2.2 不同政策阶段的环境治理路径
    6.3 政策工具整合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中国环境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治理困境
        7.1.2 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工具选择
        7.1.3 环境“合作治理”模式的构建、应用与完善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7.2.1 空间尺度的细化研究
        7.2.2 时间尺度的对比分析与预测研究
        7.2.3 污染物种类层面的综合研究
        7.2.4 影响因素和政策工具层面的扩展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区域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D]. 侯孟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D]. 曹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统计研究[D]. 李佳馨. 辽宁大学, 2021(02)
  • [5]数字经济对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 吕飞.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6]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研究[D]. 孙永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7]五原县田园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全淑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8]人口预测下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与配置研究[D]. 刘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10]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及治理模式构建[D]. 杨若愚. 天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区域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定量经济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