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藜芦醇及与环孢菌素A联用对人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程国荣[1](2021)在《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和侵袭转移的发生是临床上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针对MDR和侵袭转移机制从中药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活性成分是目前抗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两方面出发,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筛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并基于代谢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对活性成分的逆转机制及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乳酸脱氢酶(LDH)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被认为是浸润性癌重要靶点的特性,以LDH为靶分子,从中药中筛选其抑制剂。同时基于MDCK-MDR1细胞模型,进行P-糖蛋白(P-gp)介导的MDR逆转剂的筛选。1、中药中LDH抑制剂筛选建立固定化LDH方法,从大黄和虎杖中筛选潜在抑制剂。首先,以磁纳米粒子(MNPs)为载体,经氨基化修饰后,将LDH以共价键合的方式固定在MNPs表面,得到固定化LDH。为了获得最大的酶活力,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相结合的方法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pH值、固定化时间和LDH浓度。在pH值为5.85、反应时间为3.14h、LDH浓度为0.37 mg/mL时,固定化LDH酶活性最佳,此时,LDH固定在MNPs上的量约为49μg/mg。随后,以galloflavin(阳性对照)、绿原酸和毛蕊花糖苷(阴性对照)为模型混合物,进行配体垂钓实验,对固定化LDH的特异性和选择性进行验证。最后,将固定化LDH方法与UPLC-MS/MS相结合,从两种富含蒽醌类化合物的天然产物(大黄和虎杖)中筛选潜在LDH抑制剂。从大黄和虎杖提取物中分别筛选并鉴定出9个和6个化合物,其中有3个化合物为二者所共有,这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2、基于MDCK-MDR1细胞的P-gp抑制剂筛选利用P-gp过表达的MDCK-MDR1细胞,通过细胞毒性、罗丹明-123(Rh-123)蓄积与外排、Western blot实验和转运实验,对虎杖和白屈菜两种中药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进行P-gp抑制剂筛选研究。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确定各个药物的IC20值,蒽醌类和多酚类化合物选择40、20、10 μM进行后续研究。Rh-123蓄积与外排实验显示虎杖提取物比白屈菜提取物对P-gp的抑制作用更强。对三类单体化合物比较,蒽醌类化合物对P-gp抑制作用最强,尤其是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其次是多酚类和3个毒性较大的生物碱。另外,通过不同药物处理时间对Rh-123蓄积的影响可以初步推测除虎杖苷、白藜芦醇三甲醚和白屈菜红碱外,其余化合物既能抑制P-gp的功能,又能抑制P-gp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除虎杖苷和白屈菜红碱外,其余化合物均能抑制P-gp表达。选择效果最强的蕙醌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文献报道较多的白藜芦醇进行转运研究,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和白藜芦醇能显着抑制P-gp底物地高辛的外排,而大黄酚没有这种抑制作用。此外,我们还补充了 5个结构相近且毒性较小的生物碱进行研究,发现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对P-gp均有较好抑制作用,有望成为MDR逆转剂。3、芦荟大黄素(AE)逆转MDR机制研究基于乳腺癌MCF-7/ADR细胞耐药模型,研究AE的逆转效果及机制。AE能显着逆转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ADR)的耐药性,其逆转指数为4.86。20μMAE与ADR联用对P-gp的表达没有抑制作用,但能显着促进ADR在耐药细胞中的蓄积。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AE能使ADR更多的进入细胞核中,细胞核是ADR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场所。P-gp对ADR的外排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而AE能降低细胞内ATP水平,因而推测AE通过抑制P-gp的外排功能来发挥逆转作用。能量代谢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AE与ADR联用可抑制糖酵解、TCA循环、谷氨酰胺代谢及相关氨基酸合成途径。此外,我们还发现AE不仅可以逆转ADR诱导的耐药,还可以诱导自噬作为防御机制,抑制这一过程可增强AE的逆转活性。此外,AE与ADR联合用药还可以导致MCF-7/ADR细胞G2/M期阻滞并通过DNA损伤、ROS生成、caspase-3激活诱导细胞凋亡。4、芦荟大黄素(AE)和大黄素(EMD)抑制乳腺癌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乳腺癌MCF-7细胞与人脐血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模型进行了考察,筛选并鉴定出25个生物标志物,涉及谷胱甘肽代谢、甲硫氨酸循环、嘌呤代谢和TCA循环等代谢通路,这些代谢通路均与肿瘤的恶性表型有关。采用共培养模型研究AE和EMD这两个同分异构体对MCF-7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E可以抑制MCF-7细胞的黏附、侵袭及血管生成,而EMD主要是抑制黏附。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AE和EMD抑制MCF-7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AE和EMD组分别筛选出27个和13个生物标志物,涉及多胺代谢、维生素B6代谢、甲硫氨酸循环、TCA循环、谷胱甘肽代谢、嘌呤代谢和天冬氨酸合成等通路。选择这些通路上的典型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发现AE能显着降低这些代谢物的含量且效果明显强于EMD。
谢斌[2](2019)在《通光散C21甾体MT2对紫杉醇的抗肿瘤增效作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1 α-O-2 methybutyryl-12 β-O-tigloyl-tenacigenin B(MT2)是从传统中药通光散的总苷元部位分离的C21甾体酯类化合物,所在课题组研究发现了通光散总苷元在体内外对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增敏作用,继而发现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MT2对P-gp和代谢酶CYP3A4、CYP2C8、CYP2B6和CYP2C19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该化合物在体外增敏紫杉醇对HeLa、HCT-15、CNF和HepG2等肿瘤细胞的的细胞毒活性。但该化合物在体内是否具有增强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此外,该化合物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及其对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有什么影响均不清楚。为此,本学位论文研究了 MT2在体内对紫杉醇的抑瘤作用和药动学行为的影响,以及MT2本身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特征,为MT2开发为肿瘤化疗增效剂候选新药提供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实验依据。方法:一、MT2对紫杉醇的抑瘤作用的影响于雌性BALB/c裸鼠皮下注射Hela细胞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分别腹腔注射给予空白溶剂、紫杉醇、MT2、或紫杉醇联合MT2,每个给药组6只小鼠。隔日给药,连续5次,给药结束后停药观察6天,分别记录各给药组裸鼠的体重和肿瘤体积变化,实验结束后剥取各组裸鼠的肿瘤,拍照和称重,分析体重变化和各组裸鼠的质量数据,评估MT2对紫杉醇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二、MT2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实验建立紫杉醇在大鼠血浆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大鼠经腹腔注射紫杉醇、腹腔注射高剂量MT2联用紫杉醇和腹腔注射低剂量MT2联用紫杉醇后三组大鼠各时间点的紫杉醇血药浓度,以非房室模型计算出三组大鼠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绘制药时-曲线,分析比较各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考察MT2对紫杉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三、MT2的血浆药代动力学实验建立MT2在大鼠血浆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大鼠经口服MT2高、低两个剂量组和经静脉注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后MT2在五组大鼠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以非房室模型计算出各组大鼠MT2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绘制药时-曲线,计算出大鼠口服MT2的生物利用度,分析各剂量组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四、MT2血浆蛋白结合率实验建立MT2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考察MT2在高、中、低三个浓度下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五、MT2在大鼠体内排泄实验建立MT2在大鼠胆汁、尿液和粪便三种基质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和计算在大鼠体内静脉注射MT2在各时间段三种排泄样品中的含量,对比MT2在三种排泄途径下的排泄速率、累计排泄量和总结该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的排泄规律。六、MT2在大鼠组织、脏器的分布实验建立MT2在大鼠肝脏匀浆液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和计算在大鼠体内静脉注射MT2在不同时间点12种大鼠组织中的含量,考察MT2在各组织脏器的分布情况。七、MT2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鉴定应用高分辨率质谱及代谢软件,对MT2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结果:一、MT2能显着增强紫杉醇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单用紫杉醇(8 mg/kg)能一定程度地抑制HeLa肿瘤的生长(抑制率18%),但和空白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MT2(30 mg/kg)不影响肿瘤生长(抑制率-7%);紫杉醇与MT2联用能显着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96%,P=0.006<0.01,vs空白组),其中3只裸鼠体内肿瘤消失。实验中,未出现小鼠死亡或体重显着下降。二、MT2在大鼠体内对紫杉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建立了紫杉醇在大鼠血浆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重现性好,符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的要求。紫杉醇联用高剂量MT2(40 mg/kg)与单用紫杉醇组相比,除半衰期(t1/2,P=0.695>0.05)和达峰时间(tmax,P=0.448>0.05)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参数均有差异:紫杉醇的最高血药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提高了 8倍(1729.05±602.20 vs195.56± 111.88,调整后P=0.002<0.01)和 5 倍(5671.385±2504.88 vs1060.17±567.78,调整后P=0.002<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表观分布容积(Vz/F,调整后P=0.003<0.01)和消除率(Clz/F,调整后P=0.002<0.01)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紫杉醇联用低剂量MT2组与紫杉醇组相比,各参数的均值均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调整后P>0.05);紫杉醇联用高剂量MT2组与紫杉醇联用低剂量MT2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比(均为调整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断可能是紫杉醇联用低剂量MT2组(20 mg/kg)大鼠体内个体差异较大,参数离散程度高所致。结果表明,MT2高剂量组与紫杉醇联合用药时,不改变紫杉醇的t1/2和tmax,但可以影响紫杉醇Cmax、AUC、Vz/F和Clz/F等药代动力学参数。三、MT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首次建立了 MT2在大鼠血浆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结果显示:静脉注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t1/2分别为2.64±0.39、2.53±0.30和3.68±1.11 h;MRT0-t 分别为 1.41±0.14、1.15±0.11 和 1.55±0.14 h,Clz/F 分别为 3.59±0.26、3.71±0.38和1.69±0.16 L/h/kg。三个剂量组Vz/F分别为13.67±2.16、13.56±2.30和9.03±3.08 L/kg,表明MT2除在血液中存在,还广泛分布在大鼠的组织器官中。灌胃给药5 min的血浆样品可检测出MT2,口服低剂量(40 mg/kg)和高剂量(100 mg/kg)的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09%和1.66%,t1/2分别为11.01±7.03和14.14±5.87 h,MRT0-t 分别为 8.84±1.62 h 和 12.29±1.89 h,表明该化合物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低、首过效应明显,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两个剂量组在药时曲线吸收相段均出现波动,出现双峰或多峰现象,而在消除相阶段及静脉注射组均无此现象,表明MT2在大鼠体内不存在肝肠循环现象。四、MT2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首次建立了 MT2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UPLC-MS/MS方法,因更换检测仪器,因此对MT2在血浆中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部分验证。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MT2在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在200-10000 ng/mL浓度范围内,低(200 ng/mL)、中(2000 ng/mL)和高(10000 ng/mL)浓度的MT2与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3.84%、94.35%和94.96%,表明MT2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且无浓度依赖性。五、MT2在大鼠体内排泄情况分别建立了 MT2在大鼠胆汁、尿液和粪便三种排泄物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大鼠经尾静脉注射20 mg/kg MT2后,该化合物在三种排泄样品不同时间段的浓度和计算含量。结果显示,MT2经胆汁24 h的累计排泄量占给药量的0.0193%,经尿液48 h的累计排泄量占给药量的0.0030%,经粪便48 h的累计排泄量占给药量的0.0693%,三种排泄途径累计排泄量为0.0916%,表明MT2在大鼠体内以原型药物排泄量极低,推测该化合物在大鼠体内主要是以生物转化代谢的方式消除。六、MT2在大鼠脏器中的分布情况建立了 MT2在大鼠肝脏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大鼠经尾静脉注射20 mg/kg MT2后,在15 min、1 h和4 h三个时间点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脑、胰腺、脂肪、肌肉、睾丸、子宫和卵巢12个组织的浓度和含量。结果显示,MT2在雌性大鼠的组织的浓度除15 min时的心、脑、脂肪、肌肉、胰腺和1 h时的脂肪中浓度与雄性大鼠的组织浓度相近,其余浓度均明显高于雄性大鼠,尤其是在1 h和4 h时的雌雄同组织浓度相差3倍以上,表明MT2在大鼠组织中的代谢和消除存在性别差异。MT2在雄性大鼠组织中的含量除脂肪外,其余组织浓度均迅速减低,4 h后浓度降低两个数量级,而脂肪在4 h的浓度与1 h相比,不降反升至7245.67 ng/g,表明MT2仅在雄性大鼠脂肪中有原型药物蓄积。在4 h时雌性大鼠的各组织浓度均高于2000 ng/g,尤其是在卵巢、肝、脂肪和胰腺浓度均高于10000 ng/g,表明MT2在雌性大鼠组织中存在原型药物蓄积,且在卵巢、肝、胰腺含量高,对此三种组织具有靶向性。七、MT2在大鼠肝微粒体的代谢研究建立UPLC-Q-TOF-MS/MS定性分析方法,对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样品MT2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检测及鉴定出MT2原药和五个Ⅰ相代谢产物,M1和M2为同分异构体,鉴定为三氧化产物(Tri-Oxidation),M3鉴定为去甲基二氧化产物(Demethylation and Di-Oxidation),M4鉴定为去甲基单氧化产物(Demethylation and Oxidation),M5鉴定为双氧化产物(Di-Oxidation),表明在大鼠肝微粒体中MT2的代谢方式为氧化反应。结论:一、本研究首次证明了中药通光散中的C2,甾体酯类单体化合物MT2在荷Hela细胞移植瘤裸鼠体内可显着增强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MT2高剂量组(40 mg/kg)与紫杉醇联合用药时,在不改变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和半衰期的情况下,可明显提高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的达峰浓度和药时曲线面积,降低表观分布容积和消除率,即两药联用时MT2对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具有影响。二、首次对MT2在大鼠体内开展了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MT2在大鼠血浆、磷酸盐缓冲液、胆汁、尿液、粪便和肝脏等基质中灵敏、可靠的UPLC-MS/MS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分别对MT2在大鼠的血浆药代动力学、血浆蛋白结合率、排泄情况、组织分布和肝微粒体代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阐明了 MT2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特征和过程,发现MT2为高血浆蛋白结合率化合物,在大鼠体内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低;经静脉注射后广泛分布于大鼠各组织脏器中,在大鼠脏器中代谢和消除存在性别差异,在雄鼠中除脂肪外,MT2在其他组织中无蓄积性,但在雌性大鼠组织中存在原型药物蓄积,并对卵巢、肝、胰腺三种组织具有靶向性;在体内消除方式以生物转化和代谢为主,极少量以原型排泄出体外;该化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途径为氧化反应。
夏琦[3](2019)在《土茯苓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胃、肝经。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湿疹、银屑病等免疫相关疾病,提示土茯苓可影响免疫调节。因此本课题通过亢进及抑制的免疫模型,期望揭示土茯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主要物质基础,并初步探讨相关作用机制,为土茯苓研究填补空缺,也为免疫调节剂的研发积累数据。方法:1.土茯苓水提取液对环孢素免疫抑制模型影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左旋咪唑阳性对照组、土茯苓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均用环孢素A溶液连续腹腔注射造模五天。成模后,土茯苓治疗组分别给予高(13.65 g·kg-1)、中(9.1 g·kg-1)、低(4.45g·kg-1)剂量土茯苓水提浓缩液,阳性对照组给予左旋咪唑溶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五天;在无菌条件下取小鼠脾脏,研磨成细胞浆,利用流式细胞测定仪分别考察土茯苓水提液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D3+CD4+,CD3+CD8+的影响;小鼠脾脏组织经过包埋、切片、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的过程,使用光镜显微镜拍照观察土茯苓水提液对脾脏的影响;小鼠脾脏组织研磨裂解后,酶标仪570nm波长下测定OD值,计算各个样本的蛋白浓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脾脏中IL-6、IL-2、IFN-γ蛋白水平,判断土茯苓水提液对免疫抑制下的脾细胞因子的影响。2.落新妇苷对血瘀银屑病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建立小鼠脾虚血瘀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他小鼠冰水游泳加饥饱失常15日;此后,造模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落新妇苷低(30.7 mg·kg-1)、中(61.4 mg·kg-1)、高(92.1 mg·kg-1)剂量组、甲氨蝶呤组(3.79 mg·kg-1),小鼠背部涂抹5%普萘洛尔乳剂制备血瘀-银屑病模型,造模同时给予对应治疗药物6日,正常对照和模型对照给予生理盐水;对小鼠背部皮损进行PASI评分;取材后测定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淋巴结淋巴细胞Treg/Th1/Th17细胞数量;对小鼠皮肤病理切片进行Baker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皮肤炎症因子IL-6/IL-17/IFN-γ以考察落新妇苷对血瘀银屑病模型影响。3.土茯苓多糖对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影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土茯苓多糖低(0.3595 g·kg-1)、中(0.7189 g·kg-1)、高(1.0784 g·kg-1)剂量组,左旋咪唑组(7.58 mg·kg-1),每组6只。除了正常组,其余小鼠均环磷酰胺(40 mg·kg-1)腹腔注射造膜,造模同时给药,连续十天。造模结束后取材,测定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脾脏CD3+CD19+细胞数量,考察土茯苓多糖对T、B细胞影响;通过细胞毒性试验,考察土茯苓多糖对刀豆蛋白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考察土茯苓多糖对小鼠脾T细胞的影响。结果:1.土茯苓水提取液对环孢素免疫抑制模型影响:环孢素A造模后,小鼠体重增长缓慢,脾脏肿大,脾指数显着增加,而胸腺指数显着降低,提示造模成功。左旋咪唑组和土茯苓中剂量组显着降低小鼠的脾脏指数;除此之外,左旋咪唑组可使环孢素诱导降低的胸腺指数升高,土茯苓水提液对胸腺指数无显着影响;流式测定结果显示,土茯苓显着增加脾脏中T淋巴细胞CD4+的数量,对CD8+无显着影响;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造模后脾脏被膜增厚浮肿,白髓萎缩,土茯苓可缓解脾脏白髓萎缩状态;土茯苓水提液可显着调低环孢素诱导后小鼠体内升高的IFN-γ的含量但对IL-6、IL-2无影响。2.落新妇苷对血瘀银屑病模型免疫功能影响:血瘀银屑病造模后,小鼠背部皮肤发红、增厚,部分小鼠有红斑,轻触有疼痛表现。落新妇苷中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背部皮肤皮损发红现象稍退,红斑处开始结痂脱落;落新妇苷高剂量组小鼠背部红色消退明显,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类似;PASI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PASI评分显着升高,落新妇苷可剂量依赖性减轻皮损及降低小鼠PASI评分,降低幅度低中高分别为10.42%、17.71%、27.08%;皮肤Baker评分结果显示,落新妇苷中剂量组可显着降低Baker评分;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造模后小鼠淋巴结中Treg、Th17及Th1数量显着增加,落新妇苷低、中、高剂量均显着降低Treg、Th1数量,但落新妇苷对小鼠脾脏Treg影响不大;小鼠皮损部位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血瘀银屑病造模后IL-17A、IL-6、IFN-γ在银屑病皮损部位显着升高,而落新妇苷可降低皮损部位IL-17A、IL-6、IFN-γ 含量,对 IL-17A、IFN-γ 影响更显着。3.土茯苓多糖对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影响:模型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多糖各给药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逆转该趋势,以高剂量组效果最突出;流式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脾T、B淋巴细胞数量均降低,多糖可显着增加CD3+标记的T淋巴细胞数量,对CD19+标记的B淋巴细胞无显着影响;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剂量多糖组脾脏CD4+T淋巴细胞增加。结论:本课题结果表明,土茯苓水提液可促进T细胞介导的免疫作用,土茯苓多糖为其有效部位;土茯苓水提液中主要黄酮类成分落新妇苷对血瘀型银屑病模型有免疫抑制作用。落新妇苷和土茯苓多糖共同作用构成了土茯苓的免疫调节活性。
李妍[4](2018)在《白藜芦醇的生物活性及在食品保健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对白藜芦醇的代谢以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介绍,然后就其在食品保健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
张坤[5](2018)在《浙贝黄芩汤通过调控Wip1对白血病模型化疗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对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进行干预,明晰浙贝黄芩汤通过调控Wip1对髓系白血病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探索白血病病情进展与Wip1、野生型p53表达的相关性。采集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初诊/敏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健康成年人3-5ml外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的总RNA,应用定时定量PCR检测Wip1、野生型p53表达量,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53热点突变情况。2.尾静脉接种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应用4-5周龄雌性SCID beige小鼠,2GyX射线预处理后,经尾静脉接种不同浓度的HL60、HL60/ADR细胞悬液。通过观察一般情况,照射前、造模第10、18、28天全血细胞分析、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外周血CD33阳性细胞比例、骨髓形态学检查和组织切片病理检查鉴定模型。3.浙贝黄芩汤联合阿霉素体内干预白血病动物模型,对比化疗敏感株与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明晰Wip1、P53的表达与疗效的相关性。将上述课题组构建HL60白血病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浙贝黄芩汤灌胃(中药)组、阿霉素腹腔注射(化疗)组、浙贝黄芩汤灌胃+阿霉素腹腔注射(中药+化疗)组。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中药组灌胃浙贝黄芩汤(7.58g/d/kg)每天一次,化疗组腹腔注射盐酸阿柔比星(1mg/kg)隔日一次,中药+化疗组应用浙贝黄芩汤联合盐酸多柔比星进行干预,周期14天。HL60/ADR白血病模型分组及给药处理方式均同上。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生存状态,于给药第15天或濒死前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对比HL60白血病模型及HL60/ADR白血病模型各项指标及疗效的差异,包括全血细胞分析、外周血CD33阳性细胞比例、骨髓白血病细胞比值、脾脏重量、组织切片病理检查、Wip1及P53的表达情况,评价浙贝黄芩汤调控Wip1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1.白血病病情进展者,Wip1表达升高,野生型p53表达降低。白血病发病不同阶段Wip1的表达情况。共采集25例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复发/难治组)外周血、10例初诊或化疗敏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初诊/缓解组)、7例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如下(正态分布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①Wip1mRNA:正常对照组、初诊/缓解组、复发/难治组中性粒细胞 Wip1mRNA 相对β-actin 的表达量分别为 0.0021(0.0016,0.0116)、0.0109(0.0050,0.0207)、0.0092(0.0037,0.0278),单个核细胞 Wip1mRNA 相对 β-actin 的表达量分别为 0.0024±0.0011、0.0080±0.0063、0.0042(0.0024,0.0100);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Wip1表达升高。②野生型p53mRNA:正常对照组、初诊/缓解组、复发/难治组单个核细胞p53mRNA相对β-actin的表达量分别为0.0056(0.0022,0.0063)、0.0060(0.0041,0.0359)、0.0018(0.0008,0.0045);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野生型p53mRNA表达下降。③检测了 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53热点突变,突变率为25%,分别位于6、7外显子,p53突变患者预后差。2.尾静脉接种成功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各模型组于接种细胞7-10天,出现竖毛、萎靡少动、脊背弓起、步态不稳、偏侧或转圈,接种HL60、HL60/ADR细胞悬液高浓度(1×107个/只)发病进展更快,通过比较全血细胞分析、外周血CD33阳性细胞比例、组织病理检查鉴定动物模型,而骨髓形态学检查因随实验进程,小鼠疾病进入终末期,极度消瘦,生存状态极差,处死取材时未能吹出骨髓细胞,未能得到有效制片获得实验数据。根据其余相关检测结果显示:接种浓度为1×107个/只的HL60、HL60/ADR两模型组白血病浸润更明显,可满足下一步实验需求。3.浙贝黄芩汤可减轻白血病模型肿瘤负荷、增强化疗敏感性、部分逆转耐药,与降低Wip1的表达有关。HL60、HL60/ADR模型均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化疗组,每组6只。①生存期(天):HL60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17.83±6.88、20.00±6.23、22.00±4.43、23.00±2.00;HL60/ADR 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20.83±5.00、21.33±4.55、23.17±2.04、24.00±0.00,单用浙贝黄芩汤即可延长生存期,中药联合化疗生存期最长。②给药第15天小鼠体重(g):HL60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9.80±2.60、10.24± 1.59、11.03±1.31、11.62±1.96;HL60/ADR 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 1 0.94±0.92、11.67±2.03、13.52±1.65、15.56±0.87,仅HL60/ADR中药+化疗组的体重较造模时(13.16±1.04g)增加,其余组均较造模前下降,说明耐药白血病模型应用化疗时联合中药可改善恶病质状态。③给药第1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9/L):HL60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3.36±1.08、1.39±0.39、0.45±0.24、0.45±0.23,化疗、中药+化疗组较其余两组明显下降。HL60/ADR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0.96±0.40、1.24± 1.04、0.66±0.44、0.81±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给药第15天外周血CD33阳性细胞比例(%):HL60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55.21±7.29、39.24±2.94、31.49±2.36、25.52±0.81。浙贝黄芩汤具有减轻白血病负荷、化疗增敏的作用。HL60/ADR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77.42±0.73、75.65±0.18、72.74±1.18、67.03±3.83,耐药株 HL60/ADR 各实验组化疗耐药,浙贝黄芩汤联合化疗可部分逆转耐药。⑤脾脏重量(g):脾脏为髓外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主要场所,通过观察脾脏的重量可反映体内白血病负荷。HL60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0.1637±0.0359、0.1132±0.0075、0.0662±0.0152、0.0854±0.0008,HL60/ADR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0.1768±0.0226、0.1765±0.0191、0.0828±0.0074、0.0968±0.0052,耐药株各组脾脏重量明显高于敏感株,中药联合化疗可减轻白血病模型脾脏肿瘤负荷。⑥脾脏病理切片HE染色:HL60模型组小鼠脾脏镜下可见,脾脏正常组织结构被完全破坏,弥漫性白血病细胞浸润灶,中药联合化疗能明显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HL60/ADR模型组脾脏正常结构亦完全破坏,镜下白血病细胞弥漫浸润,且耐药株各组小鼠脾脏浸润灶均明显多于敏感株相应组别。⑦Wip1mRNA相对表达量:HL60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1.3733±0.4347、0.4525±0.2298、0.4700±0.3220、0.1825±0.1410;HL60/ADR模型、中药、化疗、中药+化疗组分别为:0.8166±0.6886、0.7193±0.3412、0.1061±0.1074、0.1011 ±0.0976。随着白血病病情的控制,Wip1表达量减低,中药联合化疗可进一步下调Wip1表达。结论浙贝黄芩汤可通过下调Wip1减轻白血病负荷、增强化疗敏感性、部分逆转白血病耐药,白血病病情进展与Wip1表达升高相关。
刘婷婷[6](2016)在《白藜芦醇对大鼠体内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白藜芦醇作为近年的研究热门物质,研究者对其进行争相研究,白藜芦醇也因其促进健康、抵抗衰老、调节免疫的特性而深受人们青睐,但是对其免疫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科学证据,对于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调节机制更是不甚了解,更加没有对其进行定量化评价的相关报道,因此对于白藜芦醇的免疫功能以及免疫调节机制等方面还需要做更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为了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的作用效果,将配制的白黎芦醇溶液灌胃健康雄性大鼠,3h后检测外周血清中27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水平。结果表明:灌胃大鼠白藜芦醇3mg/kg剂量3h后,血清中TNF-α、IL-12p70、MCP-1、IL-13、LIX的浓度水平均显着降低(p<0.1)外,血清中IL-1b、EGF、IL-18浓度水平均显着升高(p<0.1),浓度变化率依次为:-45.1%、-45.1%、-48.2%、-177.1%、-2326.8%和321.2%、86.3%、177.1%。与空白对照,灌胃大鼠白藜芦醇1 Omg/kg剂量3h后,除Leptin的浓度水平显着下降(p<0.1)外,有四种细胞因子IL-10、IL-12p70、IP-10和TNF-a的浓度水平显着上升(p<0.1),浓度变化率依次为-23.9%、310.3%、102.3%、99.7%和119.6%。灌胃大鼠白藜芦醇30mg/kg剂量3h后,血清里浓度有显着性升高的细胞因子有IL-1α、Leptin、MIP-1α、IL-12p70、IL-5、IL-18、MCP-1、IP-10 (p<0.1),其浓度变化率依次为44.8%、-249.0%、185.3%、125.4%、161.1%、259.5%、159.4%和165.2%。为了更好且直观的观察分析细胞因子浓度变化下的作用规律,查询细胞因子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查询显着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细胞和作用靶细胞而绘制了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图,更深入、更加直观的解释、比较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大鼠机体内以免疫系统为主的作用机制和途径。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属于有向加权网络,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大鼠机体细胞间通讯的变化规律和层次能够从网络图上作直观的比较,另外通过引入细胞的出强度、入强度、总强度、网络整体强度来对白藜芦醇的作用进行定量化的评价。灌胃大鼠白藜芦醇3mg/kg剂量后的细胞无线通讯网络中有31个节点,206条边线,整体网络以红色为主,总强度Snetwork为-354.13,表明白藜芦醇3mg/kg剂量以细胞间相互抑制作用为主;灌胃大鼠白藜芦醇10mg/kg剂量后的细胞无线通讯网络中有23个节点,218条边线,监色主导整个网络,总强度^network为-64.85,表明白藜芦醇10mg/kg剂量以细胞间相互抑制作用为主,且抑制作用小于低剂量3mg/kg的白藜芦醇;灌胃大鼠白藜芦醇30mg/kg剂量的细胞无线通讯网络中有34个节点,236条边线,整体网络以红色为主,总强度Snetwork为483.74,表明白藜芦醇30mg/kg剂量以细胞间相互促进作用为主。该研究证实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的确可以对大鼠体内细胞因子的变化发挥作用且能够对生物体的免疫具有调节作用,更进一步说明细胞因子是作为外部物质与生物体内部产生信息交流的一条有效通道。以大鼠作为受试对象进行实验,可以更好的说明白藜芦醇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从而保证对人体食用白藜芦醇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我们绘制的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对白藜芦醇等类似的功能性成分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我们所绘制的网络解决了至今没有系统和定量化的评价方法这一难题。
杨臻[7](2016)在《浙贝黄芩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比较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HL60/ADR细胞增殖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2.探讨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pl)在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观察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HL60/ADR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Wipl表达的相关性。4.探讨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增加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HL60/ADR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与Wipl表达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MTS法检测比较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敏感细胞HL60、耐药细胞HL60/ADR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各提取物的IC5。值。测定非毒剂量(<IC,0)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后HL60、HL60/ADR细胞阿霉素IC50的变化。2.中性粒细胞分离液分离5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难治组)、3例化疗敏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缓解组)、3例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单个核细胞,分别提取总RNA,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Wip1mRNA的表达情况。3.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作用于HL60、HL60/ADR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Wip1mRNA的表达变化;经Annexin/PI双染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4.Real-time PCR法检测HL60、HL60/AD R细胞Wip1mRNA表达的差异。非毒剂量(<IC,0)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HL60、HL60/ADR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Wip1mRNA表达的变化。利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将Wipl高表达质粒(hWIP1-FLAG-pCMV-Neo-Bam)及对照质粒(pCMV-Neo-Bam)转染入HL60细胞,上调HL60细胞Wip1表达。MTS法检测Wipl高表达HL60细胞及转染对照质粒HL60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1.浙贝黄芩汤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IC50值由低到高依次为醇提取物(141.06±11.29ug/ml)、水提取物(177.28±4. OOug/ml)、酸水提取物(217.66±16.78 ug/m1),P<0.05。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IC50值均大于200ug/ml,浙贝黄芩汤酸水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IC50值大于400ug/ml,各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工C50值均高于HL60细胞。200ug/m1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7.28±4.69)%、(37.67±3.43)%、(25.39±4.98)%,其中醇提取物抑制率高于水提取物及酸水提取物,P<0.05;水提取物及酸提取物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毒剂量(<IC10)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于HL60细胞,阿霉素的IC50值降低,P<0.05,增敏倍数分别为1.60、2.00倍。非毒剂量(<IC10)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于HL60/ADR细胞,阿霉素的IG50值降低,P<0.05,逆转倍数为1.50倍。2.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难治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Wip1mRNA目对内参基因β-actin的表达量为0.0969±0.0684,缓解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Wip1mRNA相对内参基因β-actin的表达量为0.0083±0.0078,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Wip1mRNA相对内参基因β-actin的表达量为0.0116(0.0021,0.0118)。Wip1mRNA在难治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较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plmRNA在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缓解组、难治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Wip1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作用于HL60、HL60/ADR细胞,HL60细胞早期凋亡率及晚期凋亡率增加,P<0.05;HL60/ADR细胞早期凋亡率增加,P<0.05,晚期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作用后,HL60细胞Wip1mRNA水平下调,HL60/ADR细胞Wipl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4.WiplmRNA在HL60/ADR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HL60细胞。与单用阿霉素组相比,非毒剂量(<IC10)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后,HL60细胞WiplmRNA表达上调、HL60/ADR细胞WiplmRNA表达下调。Wipl高表达HL60细胞阿霉素的IC50值为0.35±0.09ug/m1,转染对照质粒HL60细胞阿霉素的IC50值为0.36±0.17u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能不同程度的抑制HL60及HL60/ADR细胞增殖,以醇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强。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抑制作用弱于HL60细胞。非毒剂量(<IC,0)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能有效增加HL60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并部分逆转HL60/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2.Wipl可能在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高表达,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仍有待进一步检测研究。3.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能促进HL60、HL60/ADR细胞凋亡,但与Wip1的相关性不明确。4.本实验未显示Wipl高表达与HL60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与Wipl表达未显示相关性。
范家德[8](2015)在《白藜芦醇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白藜芦醇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含有芪类结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主要在红葡萄酒和花生中发现。目前白藜芦醇在治疗关节炎中的作用格外引人瞩目,现该文就近年来白藜芦醇在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李彩华[9](2015)在《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对免疫缺陷小鼠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对环孢菌素A所致的免疫缺陷小鼠免疫重建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通过腹腔注射环孢菌素A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实验设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组(联合组)、白藜芦醇组、齐多夫定组、贞芪颗粒组、模型组、溶液组和空白组,灌胃1周后,观察小鼠脾脏、胸腺的脏器重量指数和病理变化;小鼠外周血CD4+T、CD8+T细胞亚群比率及其比值。结果:1.脏器指数:与空白组和溶液组比较,模型组胸腺指数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和白藜芦醇组胸腺指数上升明显(P<0.05):2.脏器的病理变化:与空白组和溶液组相比,模型组脾白髓质部分扩大,有较多的多核巨噬细胞;胸腺萎缩,皮质增厚,发生质变,联合组和白藜芦醇组改善明显;3.T细胞亚群:与空白组和溶液组比较,模型组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及比值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上调(P<0.05,P<0.01)。结论:针对环孢菌素A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联合组及白藜芦醇组皆具有一定的免疫重建作用
李彩华,卢芳国,李玲,张予晋,娄芳,王泽亮,郑萌,欧小香,王军文[10](2015)在《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对环孢菌素A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重建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环孢菌素A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实验设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组(联合组)、白藜芦醇组、齐多夫定组、贞芪颗粒组、模型组、溶液组和空白组,灌胃1周后,观察小鼠脾脏、胸腺的脏器指数和病理变化;CD4+T、CD8+T细胞亚群比率及其比值。结果:1脏器指数:与空白组和溶液组比较,模型组胸腺指数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和白藜芦醇组胸腺指数上升明显(P<0.01);2病理变化:与空白组和溶液组相比,模型组脾白髓质部分扩大,有较多的多核巨噬细胞;胸腺萎缩,皮质增厚,发生质变,联合组和白藜芦醇组改善明显;3T细胞亚群:与空白组和溶液组比较,模型组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及比值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上调(P<0.05,P<0.01)。结论:针对环孢菌素A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联合组具有一定的免疫重建作用。
二、白藜芦醇及与环孢菌素A联用对人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藜芦醇及与环孢菌素A联用对人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及分子机制 |
1.1.1 药物转运泵的外排 |
1.1.2 酶系统的改变 |
1.1.3 细胞周期的改变 |
1.1.4 膜脂的改变 |
1.1.5 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改变 |
1.2 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 |
1.3 肿瘤的侵袭转移 |
1.3.1 血管生成对肿瘤转移的作用 |
1.3.2 黏附分子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
1.3.3 细胞降解机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
1.3.4 肿瘤微环境 |
1.4 细胞代谢组学研究 |
1.4.1 代谢组学概论 |
1.4.2 代谢组学研究流程 |
1.4.3 细胞代谢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中药中乳酸脱氢酶抑制剂筛选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与试剂 |
2.2.2 LDH功能化磁纳米粒子的制备 |
2.2.3 表征 |
2.2.4 固定化LDH的活性测定及固载量计算 |
2.2.5 LDH固定化条件的优化 |
2.2.6 固定化LDH配体筛选条件优化 |
2.2.7 使用固定化LDH从大黄和虎杖提取物中筛选抑制剂 |
2.2.8 UPLC-MS/MS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定化LDH的表征 |
2.3.2 LDH固定化条件优化结果 |
2.3.3 固定化LDH配体筛选条件优化结果 |
2.3.4 大黄中LDH抑制剂筛选及鉴定 |
2.3.5 虎杖中LDH抑制剂筛选及鉴定 |
2.4 结论 |
第3章 基于MDCK-MDR1细胞的P-gp抑制剂筛选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与试剂 |
3.2.2 细胞培养 |
3.2.3 毒性实验 |
3.2.4 细胞内Rh-123蓄积实验 |
3.2.5 细胞内Rh-123外排实验 |
3.2.6 Western Blot实验 |
3.2.7 转运实验 |
3.2.8 UPLC-MS/MS定量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药提取物/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3.3.2 中药提取物/单体化合物对Rh-123蓄积的影响 |
3.3.3 中药提取物/单体化合物对Rh-123外排的影响 |
3.3.4 中药提取物/单体化合物对P-gp表达的影响 |
3.3.5 中药提取物/单体化合物的转运研究 |
3.4 结论 |
第4章 芦荟大黄素逆转肿瘤MDR作用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与试剂 |
4.2.2 细胞培养与毒性实验 |
4.2.3 细胞内ADR蓄积实验 |
4.2.4 Western Blot实验 |
4.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
4.2.6 ADR在细胞内的分布 |
4.2.7 细胞内ATP含量的测定 |
4.2.8 能量代谢相关通路的定量分析 |
4.2.9 细胞周期实验 |
4.2.10 细胞内ROS水平的测定 |
4.2.11 Caspase-3活性测定 |
4.2.12 凋亡实验 |
4.2.13 定量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E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 |
4.3.2 AE抑制P-gp的外排功能 |
4.3.3 AE对细胞内ADR分布的影响 |
4.3.4 AE降低细胞内ATP含量 |
4.3.5 AE对能量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 |
4.3.6 AE能诱发MCF-7/ADR细胞自噬 |
4.3.7 AE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4.3.8 AE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样品与试剂 |
5.2.2 细胞培养 |
5.2.3 细胞毒性实验 |
5.2.4 MCF-7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实验 |
5.2.5 MCF-7细胞侵袭转移实验 |
5.2.6 MMP-2、MMP-9和VEGF活性测定 |
5.2.7 软琼脂克隆实验 |
5.2.8 代谢组学细胞样品制备 |
5.2.9 UPLC-MS条件 |
5.2.10 数据处理和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CF-7单独培养与共培养方式的比较 |
5.3.2 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的细胞毒性 |
5.3.3 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降低内皮细胞对MCF-7细胞的黏附 |
5.3.4 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抑制MCF-7细胞的侵袭转移 |
5.3.5 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对MCF-7细胞代谢的影响 |
5.3.6 生物标志物的定量分析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通光散C21甾体MT2对紫杉醇的抗肿瘤增效作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多药耐药(MDR)及药物研究进展 |
1.1.1 肿瘤化疗与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
1.1.2 化学药物P-gp逆转剂研究进展 |
1.1.3 中药单体逆转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
1.1.4 逆转P-gp介导的MDR药物及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 天然C_(21)甾体类成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
1.2.1 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
1.2.2 非牛奶菜属植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
1.2.3 通光散C_(21)甾体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MT2对紫杉醇在荷瘤裸鼠模型的抗肿瘤药效评价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药液配制 |
2.3 动物实验 |
2.3.1 实验动物 |
2.3.2 模型建立 |
2.3.3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案 |
2.4 结果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MT2对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药品与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1.3 大鼠空白血浆制备 |
3.2 血浆样品中紫杉醇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3.2.1 分析条件 |
3.2.2 溶液配制 |
3.2.3 动物实验 |
3.2.4 血浆样品前处理 |
3.2.5 方法学验证 |
3.2.6 药代动力学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4.1 UPLC-MS/MS方法 |
3.4.2 药物剂量设定 |
3.5 小结 |
第四章 MT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药品与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1.3 大鼠空白血浆制备 |
4.2 血浆样品中MT2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4.2.1 分析条件 |
4.2.2 溶液配制 |
4.2.3 动物实验 |
4.2.4 血浆样品前处理 |
4.2.5 方法学验证 |
4.2.6 药代动力学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4.1 液质条件的优化 |
4.4.2 样品处理方法优化 |
4.4.3 内标的选择 |
4.4.4 MT2药代动力学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MT2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药品与试剂 |
5.1.2 仪器设备 |
5.1.3 大鼠空白血浆制备 |
5.2 透析液和血浆样品中MT2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5.2.1 分析条件 |
5.2.2 溶液配制 |
5.2.3 样品前处理 |
5.2.4 方法学验证 |
5.3 血浆蛋白结合率实验方法及结果 |
5.3.1 透析装置准备 |
5.3.2 透析时间考察 |
5.3.3 透析袋吸附率考察 |
5.3.4 测定方法 |
5.3.5 实验结果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MT2大鼠体内排泄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药品与试剂 |
6.1.2 仪器设备 |
6.2 胆汁、尿液和粪便三种排泄样品中MT2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6.2.1 分析条件 |
6.2.2 溶液配制 |
6.2.3 动物实验和样品采集 |
6.2.4 样品前处理 |
6.2.5 方法学验证 |
6.3 结果 |
6.3.1 大鼠胆汁排泄结果 |
6.3.2 大鼠尿液排泄结果 |
6.3.3 大鼠粪便排泄结果 |
6.4 结论与小结 |
第七章 MT2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7.1 实验材料 |
7.1.1 药品与试剂 |
7.1.2 仪器设备 |
7.1.3 空白组织样品匀浆液 |
7.2 组织样品中MT2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7.2.1 分析条件 |
7.2.2 溶液配制 |
7.2.3 动物实验和样品采集 |
7.2.4 样品前处理 |
7.2.5 方法学验证 |
7.3 结果 |
7.4 讨论和小结 |
第八章 MT2的代谢研究 |
8.1 实验材料 |
8.1.1 药品与试剂 |
8.1.2 仪器设备 |
8.2 试验方法 |
8.2.1 分析条件 |
8.2.2 MT2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液制备 |
8.2.3 进样样品配制 |
8.2.4 数据采集与分析 |
8.3 结果 |
8.3.1 MT2裂解规律 |
8.3.2 代谢产物鉴定 |
8.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土茯苓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土茯苓研究现状 |
1.1.1 土茯苓的临床研究 |
1.1.2 土茯苓化学成分研究 |
1.1.3 土茯苓药理药效研究现状 |
1.2 中药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
1.2.1 免疫系统调节原理 |
1.2.2 免疫系统对疾病的调节 |
1.2.3 中药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
1.2.4 中药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
1.3 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动物模型概况 |
1.3.1 免疫抑制模型 |
1.3.2 免疫亢进模型 |
1.4 本文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土茯苓水提液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动物 |
2.1.2 药物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药和试剂的配制 |
2.2.2 环孢素免疫抑制模型制备[68]及给药 |
2.2.3 脾脏淋巴细胞前处理及检测 |
2.2.4 小鼠脾脏HE染色切片制备及观察 |
2.2.5 小鼠脾脏细胞因子测定 |
2.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土茯苓水提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 |
2.4.2 土茯苓水提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组织的影响 |
2.4.3 土茯苓水提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
2.4.4 土茯苓水提浓缩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因子调控的影响 |
2.5 讨论与小结 |
2.6 小结 |
第三章 土茯苓主要成分落新妇苷对亢进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探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动物 |
3.1.2 药物 |
3.1.3 试剂 |
3.1.4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土茯苓提取液中落新妇苷的含量测定 |
3.2.2 药液的制备 |
3.2.3 普萘洛尔微乳制备 |
3.2.4 血瘀模型的制备 |
3.2.5 血瘀银屑病模型制备[78]及给药 |
3.2.6 试验观察与评分 |
3.2.7 皮肤HE染色切片制备及观察 |
3.2.8 小鼠脾脏T调节细胞测定 |
3.2.9 小鼠淋巴结Th1/Th17辅助细胞亚群及T调节细胞测定 |
3.2.10 小鼠皮肤细胞因子测定 |
3.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含量测定结果 |
3.4.2 模型制备情况 |
3.4.3 落新妇苷对小鼠血瘀-银屑病模型皮损程度的影响 |
3.4.4 Baker评分考察落新妇苷对小鼠血瘀-银屑病皮损影响 |
3.4.5 Baker评分考察落新妇苷对小鼠血瘀-银屑病皮损影响 |
3.4.6 落新妇苷对血瘀-银屑病小鼠皮肤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7 落新妇苷对血瘀-银屑病小鼠淋巴细胞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土茯苓多糖对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动物 |
4.1.2 药物 |
4.1.3 仪器 |
4.1.4 试剂 |
4.2 实验用药配制及提取 |
4.2.1 土茯苓多糖提取 |
4.2.2 溶液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的制备[117]及给药 |
4.3.2 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力测定 |
4.3.3 小鼠脾T、B淋巴细胞流式检测 |
4.3.4 小鼠脾T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 |
4.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5 实验结果 |
4.5.1 土茯苓多糖对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
4.5.2 土茯苓多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
4.5.3 土茯苓多糖对脾脏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
4.5.4 土茯苓多糖对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随机数表 |
附录2: 随机数字分组 |
附录3: 英文缩略语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白藜芦醇的生物活性及在食品保健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藜芦醇特性简介 |
2 白藜芦醇生物活性概述 |
2.1 保护心血管系统 |
2.1.1 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 |
2.1.2 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 |
2.1.3 抗炎、抗氧化损伤 |
2.1.4 舒张血管 |
2.2 抗肿瘤活性 |
2.2.1 阻碍细胞周期 |
2.2.2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2.3 调节免疫系统 |
2.4 保护肝脏 |
3 白藜芦醇在食品保健中的应用 |
4 结语 |
(5)浙贝黄芩汤通过调控Wip1对白血病模型化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逆转白血病耐药的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Wip1生理与病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思路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Wip1调控野生型p53的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进程相关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5 结论 |
6 讨论 |
实验二 尾静脉注射HL60、HL60/ADR建立小鼠白血病模型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实验三 浙贝黄芩汤调控Wip1对白血病模型化疗效果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绩 |
(6)白藜芦醇对大鼠体内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白藜芦醇及其生理功能 |
1.1.1 白藜芦醇的概述及其研究历史 |
1.1.2 白藜芦醇的重要生理功能 |
1.1.3 白藜芦醇的诊断和预测功能 |
1.2 细胞因子及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 |
1.2.1 细胞因子的定义和分类 |
1.2.2 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以及作用途径 |
1.2.3 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的作用研究现状 |
1.2.4 运用网络方法对功能性食品进行定量化评价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依据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与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设计与取样 |
2.2.1 受试大鼠 |
2.2.2 实验材料的处理方法以及大鼠的给药与取样 |
2.3 大鼠27种细胞因子浓度的测定 |
2.3.1 实验前试剂的前期准备 |
2.3.2 大鼠细胞因子浓度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细胞无线通讯网络图的构建及定量分析 |
2.5.1 细胞因子浓度变化率 |
2.5.2 细胞间通讯网络变化图的绘制 |
2.5.3 细胞无线通讯网络的定量化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27种细胞因子的标准曲线 |
3.2 食用3mg/kg白藜芦醇后对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的作用 |
3.2.1 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水平的变化 |
3.2.2 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及定量化评价 |
3.3 食用10mg/kg白藜芦醇后对细胞间通讯网络的作用 |
3.3.1 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水平的变化 |
3.3.2 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及定量化评价 |
3.4 食用30mg/kg白藜芦醇后对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的作用 |
3.4.1 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水平的变化 |
3.4.2 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及定量化评价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浙贝黄芩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 |
2 单味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现状 |
3 中药复方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现状 |
4 中药与西药逆转剂的联合应用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Wip1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
1 Wip1基因的致癌特性 |
2 Wip1基因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
3 Wip1基因促进肿瘤发生的机制 |
4 Wip1表达的调控 |
5 Wip1与肿瘤耐药 |
6 Wip1高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
7 Wip1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浙贝黄芩汤提取物对HL60、HL60/ADR细胞增殖及耐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6 讨论 |
实验二 Wip1在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6 讨论 |
实验三 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与Wip1相关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6 讨论 |
实验四 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与Wip1相关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6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白藜芦醇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及其来源 |
2 白藜芦醇的抗炎作用 |
3 抑制滑膜细胞增殖,促进滑膜细胞凋亡 |
4 白藜芦醇的免疫抑制作用 |
5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 |
6 对骨和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 |
7 白藜芦醇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
8 白藜芦醇与抗关节炎症信号通路 |
9 白藜芦醇应用的展望 |
(9)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对免疫缺陷小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和药物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主要器械 |
第二部分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环境 |
2.2 实验动物的造模 |
2.3 模型评判 |
2.4 实验动物的分组和给药 |
2.5 指标检测 |
2.5.1 T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检测 |
2.5.2 脏器重量指数的检测 |
2.5.3 脏器病理改变 |
2.6 统计学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小鼠死亡的情况 |
3.2 各组间小鼠的体重差异情况 |
3.3 模型判断分析 |
3.4 药物对脾脏和胸腺重量指数的影响 |
3.5 脾脏、胸腺组织病理变化 |
3.6 药物对T细胞亚群比率的影响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 |
4.1.1 T淋巴细胞功能缺失动物模型 |
4.1.2 B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动物模型 |
4.1.3 NK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动物模型 |
4.1.4 联合性免疫缺陷动物模型 |
4.2 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
4.3 中医对艾滋病的防治 |
4.3.1 艾滋病各期的临床表现 |
4.3.2 中药制剂 |
4.4 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认解 |
4.4.1 艾滋病的病因 |
4.4.2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
4.5 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预防及治疗 |
4.5.1 抗HIV治疗 |
4.5.2 免疫调节治疗 |
4.6 导师对艾滋病的认识 |
4.7 白藜芦醇的作用机制 |
4.8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对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功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10)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白藜芦醇及与环孢菌素A联用对人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研究[D]. 程国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通光散C21甾体MT2对紫杉醇的抗肿瘤增效作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 谢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
- [3]土茯苓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机制研究[D]. 夏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白藜芦醇的生物活性及在食品保健中的作用[J]. 李妍. 现代食品, 2018(13)
- [5]浙贝黄芩汤通过调控Wip1对白血病模型化疗效果的影响[D]. 张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白藜芦醇对大鼠体内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的影响[D]. 刘婷婷. 天津商业大学, 2016(03)
- [7]浙贝黄芩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 杨臻.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白藜芦醇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J]. 范家德. 安徽医药, 2015(10)
- [9]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对免疫缺陷小鼠的影响[D]. 李彩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07)
- [10]白藜芦醇联合齐多夫定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影响[J]. 李彩华,卢芳国,李玲,张予晋,娄芳,王泽亮,郑萌,欧小香,王军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