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论文文献综述)
张腾涛[1](2019)在《创新战略联盟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来自创业板公司的经验数据》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企业的创新范式悄然发生着转变,已由早先的传统封闭式慢慢地向现代开放式转变,因为一味地技术购买或者仅单纯地依靠技术引进已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随着政策导向及创新范式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调整战略打法,在注重充分消化和丰富内部知识的同时,加强与同行业或者跨行业之间的技术合作。许多创新主体积极寻求和组建创新战略联盟,以实现自身核心技术的培养和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企业之间缔结创新战略联盟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旨在探讨开放式创新的战略联盟是否能够有助于消除技术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所带来的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效率低下是影响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创新战略联盟能否使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活动都活跃的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创新战略联盟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技术创新能力升的视角,为战略联盟协同效应供了一个新的重要来源,并为论证联盟协同效应供了直接的支持证据。本文将技术创新分为创新产出、技术多样性和技术突破三个点,形成三条路径研究创新战略联盟对于技术创新三个层面的影响,运用“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企业实施创新战略联盟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在反映创新能力的多项指标方面,发生创新战略联盟的企业都强于未发生创新战略联盟的企业;无论是使用新增专利指标、新增发明专利指标、新增专利类别指标还是技术多样性指标,都稳健地验证了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高。进一步发现,相比于首次创新战略联盟,连续创新战略联盟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更强,连续创新战略联盟更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此外,本文还探究了联盟形式如何影响创新战略联盟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股权式联盟,以契约式联盟的形式缔结创新战略联盟更能够促进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突破创新,但是股权式战略联盟相比于契约式战略联盟更有助于企业技术多样性创新。本文基于我国经济环境和制度背景,研究创新战略联盟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以往文献研究技术创新往往从研发费用、专利产出等视角出发,更多考察的是“量”方面的创新,而本文除了从专利产出角度衡量技术创新,更从技术多样性和专利类别两个角度来衡量“质”方面的创新,两者结合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本文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企业缔结创新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并为政府和企业着力升创新能力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储召锋[2](2017)在《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政治的历史长河中,联盟的起源与冲突的出现一样久远。自人类社会产生冲突和战争以来,联盟便成为国家、城邦、帝国或其他政治行为体用以赢得战争、维护安全最常用有效的手段之一。合纵连横和联盟交锋的结局往往事关一个国家的兴衰、地区的稳定甚至国际体系的变迁。联盟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借以倍增力量、遏制挑战者、约束盟友、控制伙伴、保持全球优势地位的重要工具。美国从推行联盟战略中获取巨大的利益,遍布全球的联盟体系及其基础上的前沿部署是美国赢得冷战的重要砝码。冷战结束后,美国的联盟体系非但没有如众多战略家预言的那样随着共同威胁的消逝而瓦解,反而经过一番调试转型后重新焕发活力,并继续发挥着护持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推手作用。本文借助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尝试对冷战后的美国联盟战略进行系统性研究。首先回顾梳理美国联盟战略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联盟战略一经形成就服务于美国大战略,自然也遵循美国大战略的演进逻辑。从策略性地运用联盟外交到坚定不移地推行联盟战略,反映了美国大战略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本质蜕变。其次,分析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不同于历史上欧洲对抗性联盟的短命之躯,美国联盟体系拥有更加稳固的结构和更为多样的功能,因而能够成为具有较强适应力和生命力的战略形态。第三章透视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它既包含美国历史文化积淀所成的战略文化传统、战略缔造与实施的惯性等内生动力,也包含国际体系变迁、伙伴盟友关系演化等外在牵引。第四章考察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笔者将美国联盟管理归纳为利益协调式、制度规则式和霸权主导式三种模式。在维持和管控联盟内外行为的过程中,美国通常是综合应用这三种管理模式。第五章研判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继而展望其发展前景。冷战后美国联盟的安全困境问题将愈益突出,美国与盟友的矛盾分歧或将成为常态。联盟是美国拥有的一项战略资产。然而,随着其转型后规模与职能的过度延伸,未来也可能变为拖累美国的战略负担。最后,分析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中国崛起是触发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调整尤其是亚太联盟战略强化的重要外在推力。在美国不断强化亚太联盟针对中国的遏制功能的情势下,我们既要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也应在外交、政治、军事等方面多措并举,主动加强战略谋划与应对。
李实萍[3](2014)在《航空公司战略联盟与动态竞争对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竞争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一般需要通过战略联盟的决策,参与联盟与联盟的内部和外部的动态竞争,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因此,本文聚焦回答“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如何进行战略联盟的决策,以及如何进行联盟内部和外部的动态竞争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绩效?这个科学问题。由于全球航空业比较典型地符合本文研究的特点,因此本文就选择航空业一个行业的特点和具体的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航空公司战略联盟和动态竞争的这个问题。首先,对航空公司加入航空联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关于哪些因素是航空公司加入航空联盟的决定因素,相关文献多为定性分析,得出的结果让人难以信服。本文利用全球75家航空公司12年的相关数据对航空公司加入航空联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使用离散选择的多项逻辑模型和嵌套逻辑模型,分析了航空公司加入航空联盟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旅客运输量、机队数量、联盟市场份额、联盟压力是航空公司加入航空联盟的决定因素;并且通过相对风险比率分析进一步发现航空公司的战略决策不是选择一个特定的联盟,而是是否加入联盟,这与传统的研究不同。这个结论不仅丰富了航空联盟的决策理论,而且可用来指导航空公司是否要加入航空联盟的决策。对航空公司加入航空联盟后,联盟航线网络结构的动态竞争如何影响绩效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将航线网络结构的不同组合与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外部选择和边际成本结合起来,构建了联盟航线网络结构不同组合的均衡决策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结构的不同组合对航空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航空公司的利润是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凹函数;航空公司的利润有可能随着边际成本的增大而增大、不变或是减小,这些与传统研究不同;其次,航空公司竞争的均衡网络结构的不同组合对应不同的利润水平。这个结论可以指导航空公司在联盟网络结构的竞争中,根据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外部选择的成本高低选择不同的均衡航线网络结构,来提高航空公司的绩效。在航空联盟成员合作与竞争中,探讨了收益共享机制对航空公司绩效的影响。构建了具有风险规避的航空公司组成的航空联盟网络的两种决策模型,利用均值-标准差风险度量准则分析了航空联盟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发现了航空公司的风险规避特性将会降低票价,进而减少航空联盟整体的绩效。在航空联盟分散决策下,提出了一种最优的收益共享机制,不仅可以实现航空联盟成员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可以达到航空联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航空联盟的完美协调;并且还发现,实施收益共享机制可以带来绩效水平的提升,航空公司的风险规避度越大时,绩效水平提升的幅度也越大。这个结论不仅丰富了航空联盟收益共享机制理论,而且还可以指导航空联盟在实践中使用一种最优的收益共享机制来提高航空公司的绩效水平。虽然,本文是基于航空业的研究,但是解决的是一般性的理论问题,也就是说其重要结论不仅可以解决航空业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中国其他行业的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如何进行战略联盟决策,以及如何进行联盟内部和外部的动态竞争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企业绩效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化战略联盟的动态竞争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和理论启示。
郑辉南[4](2013)在《战略联盟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企业在行业和社会中不是单独存在的,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战略联盟,同时,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培养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战略联盟和企业核心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多数学者只是认为战略联盟对构建核心能力有帮助,很少学者关注战略联盟影响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战略联盟通过这些因素对核心能力的具体影响。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与现实背景,本文的研究主旨是探索战略联盟与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战略联盟到底是通过什么因素作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战略联盟通过这些因素对核心能力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案例分阶段的方法进行案例研究。本文选择海尔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并且通过实地访谈以及二手资料数据收集的方式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对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联盟、资源整合、知识管理、核心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就这些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推理证明,最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在核心能力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战略联盟都能通过资源整合和知识管理这两个主要因素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第二,战略联盟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有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核心能力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战略联盟都能对核心能力有积极影响,是提升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尤其在成熟和跃迁阶段,战略联盟的重要性更高;第三,联盟机制对战略联盟与核心能力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着眼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动态过程,因此它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一方面,本文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动态地研究战略联盟对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影响,扩宽了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本文基于理论研究的结果和案例分析的现实,在结论部分以企业发展壮大的动态视角构建了关于战略联盟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模型,试图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帮助。
罗艳玲[5](2011)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20年来,经济活动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企业地理位置的集中趋势。通过集聚在一起,企业能够轻易地从资源和信息储备中获得自己所需,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全球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的集聚可以促进协作和利用每个企业拥有的不同资源和能力,作为组成部分的总和,其总价值远远大于每个企业或机构,产业集群产生协同作用。但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可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增长的外部因素。注意焦点都指向资源、当地条件、劳动力聚集和基础设施这些支持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的因素。然而,产业集群的成功,尤其是在集群中一个特定企业,可能有受到许多内在因素影响,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或信息、知识的转移。也就是说,集体学习和知识转移可能会加强产业集群及其企业的增长和发展。因此,系统地研究在产业集群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知识转移是如何实现的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本文以集群中企业知识转移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阐明了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结构特征,提出了两种产业集群知识类型:组件知识和架构知识,从企业层面和集群层面分析它们各自特征以及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进一步从哲学角度对知识转移定义本身的解释展开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产业集群组织特点的知识转移途径:二元点式知识转移、链式知识转移和网络式知识转移三种模式,并重点分析了链式知识转移,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知识转移和基于创新链的知识转移两种链式结构。另外,为了更好理解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实现过程,本文还对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概念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节点模型、过程模型以及节点-过程模型,指出线性模型缺陷,结合翻译理论,构建了优化线性模型。同时分析了实践社区的特征和结构成,从创新动力以及知识创造和交流的角度入手,考虑到知识资本在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本质,研究了四类具有鲜明特征的实践社区模型集合:基于任务/工艺的、专业性的、认知/高创造性的和虚拟的。通过对这两类概念模型的分析,指出无论何种形式的距离都会对知识的产生和交流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研究视角深入到产业集群内部特征对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从物理距离和通信技术角度分析了地理临近的影响作用,从组织文化、组织控制以及组织形式角度分析了组织临近的影响作用;从知识结构、知识存量和知识分工角度分析了认知临近的影响作用;从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来更好地理解非贸易相互依存关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在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建立了包含知识转移量、知识溢出量、知识属性、知识接受能力、地理临近度、组织临近度、认知临近度、非贸易依存关系及转移意愿9棵入树的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复杂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实现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有效刻画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复杂系统的目的。利用创新的X-0-1行列式反馈基模计算法,计算出此复杂系统的极小基模生成集,通过对极小基模的分析把握系统结构,进一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促进或制约关系,进行管理对策的生成研究。
任丽丽[6](2011)在《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效能结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超竞争背景下,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快速行动以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不断地削弱竞争对手的优势,这就要求其要不断地寻求竞争优势的来源。对基于知识的资源的使用成为跨国公司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快速的国际化扩张方式,国际合资企业(IJVs)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重要渠道。IJV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母公司与合资子公司之间比通过外部市场能够更有效地转移、开发和利用知识。通过知识转移和获取的方式提升自身效能和绩效,将成为IJV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此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及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都为合资企业母公司和合资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近年来对于知识如何在合资企业的不同实体之间转移以及知识转移的前因和结果方面的研究,成为了相关学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现有的合资企业理论研究成果来看,目前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外方母公司与合资子公司之间的知识流动,而忽略了当地方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知识转移方面的影响,尤其在新兴经济国家,诸如中国,当地方母公司所提供的当地化知识对于合资企业的发展壮大也非常关键。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沿着“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知识转移/获取——合资企业的效能”的思路,从中、外方母公司的视角出发,将知识转移主体(包括知识转移方和知识接收方)的特性、知识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知识的转移等放在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中,综合利用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知识基础观和组织学习理论,结合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产生机理、过程机理、实现机理和协调机理分析,以合资企业的效能为导向,对建在中国大陆的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13.0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知识转移主体的特性、知识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对知识转移/获取的作用机制,并验证了知识转移/获取对合资企业的效能的影响作用。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当地化市场知识转移、技术知识转移和管理知识转移都显着地正向影响中外合资企业的效能。其中,技术知识转移与中外合资企业的效能之间的关系最强,其次为当地化市场知识转移,最后是管理知识的转移;(2)中方母公司的转移意愿与当地化市场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要强于外方母公司的转移意愿与当地化市场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而外方母公司的转移意愿与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转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显着;(3)中方母公司的转移能力和外方母公司的转移能力对当地化市场知识转移的影响均不显着。而外方母公司的转移能力与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转移显着正相关,并且要强于中方母公司的转移能力与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4)合资企业的学习意愿与技术知识的获取程度显着正相关,而合资企业的学习意愿对当地化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获取影响不显着;(5)合资企业的学习能力与当地化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获取程度显着正相关,而合资企业的学习能力对技术知识的获取影响却不显着;(6)外方母公司和合资企业之间的关系质量与技术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强于中方母公司和合资企业之间的关系质量与技术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而中方母公司和合资企业之间的关系质量对当地化市场知识转移的正向影响、外方母公司和合资企业之间的关系质量对管理知识转移的正向影响作用未得到支持;(7)不同股权结构以及外方母公司不同来源国对合资企业知识转移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不管是对于哪种类型的知识转移,持多数股权的母公司通常会在知识转移方面较为积极;外方母公司的不同来源国对知识转移(包括技术知识转移和管理知识转移)存在显着差异,来自于日本和欧美国家的母公司对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转移程度要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包括新加坡、韩国和港澳台等地区)的母公司,而外方母公司的来源国对当地化市场知识转移影响不显着。本研究的上述结论使得我们对于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知识转移及其效能结果之间的作用机理有了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在中外合资企业的情境下,同时从中、外双方母公司向合资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视角出发,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效能结果的整体研究框架。本研究从双方母公司的视角出发,以合资企业本身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外合资企业情境下的知识转移,弥补了已有的大部分研究只从外方母公司(跨国公司)视角出发,只考虑外方母公司向合资企业转移知识的前因和结果,而忽略当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综合运用经典的跨国公司理论中关于知识转移的相关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与组织学习理论,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效能结果的理论模型;(2)较系统地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的双方母公司向合资子公司进行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体系,揭示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前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从中、外方母公司的转移意愿和转移能力、合资企业与中、外方母公司之间的关系质量、合资企业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出发,较系统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知识转移/获取的影响作用,揭示了知识转移方的特性、知识接收方的特性以及知识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对当地化市场知识转移、技术知识转移和管理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3)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母公司向合资子公司转移的知识类型,较深入地探讨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结果——合资企业的效能,并补充与拓展了知识转移对合资企业效能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并结合访谈情况,尝试性地将知识划分为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当地化市场知识三种类型,并将不同类型的知识与知识转移的维度之一——程度进行了组合作为本研究的中间变量,这样可以较为全面地概括从中、外方母公司转移到合资子公司的知识类型。以往的研究关注点要么是技术知识,要么是管理知识,要么是市场知识,综合考虑这三类知识的转移的研究还较少。同时,本研究将中外合资企业的效能作为结果变量,并使用竞争价值方法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测度:总体效能、能力提升、创新、业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这些维度既涉及总体效能,也包括特定效能,既有短期指标,也包括长期指标,既有主观的衡量指标,也有客观的衡量指标。这种衡量方式是结合了中外合资企业的特性以及在中国的背景下得出的,因此保证了构念测量的科学性与完善性,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是很少出现的。此外,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知识的转移程度与合资企业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知识转移显着地正向影响中外合资企业的效能,其中,外方母公司主要转移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技术知识的转移与合资企业的效能之间的正向关系最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34,管理知识转移与合资企业的效能之间的正向关系较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76;中方母公司主要转移当地化的市场知识,并且这种知识的转移与合资企业的效能之间的正向关系也很强,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值为0.217。这说明了,通过跨组织的知识转移与获取可以提升组织的效能,同时也说明了知识转移/获取是提升组织效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支持并拓展了大多数的实证研究结论。此外,这一结论还说明了双方母公司所转移的不同知识对合资企业的效能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突出了中、外方母公司在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差异,补充与拓展了知识转移对中外合资企业效能的作用机理,为中外合资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制定提供了参考;(4)拓展了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中外合资企业中双方母公司对合资子公司的知识转移的产生机理、过程机理、实现机理和协调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述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前因及结果,揭示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本质,对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研究进行了一定的补充。这也是以前的研究很少关注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只是对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前因、知识转移和合资企业的效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性的实证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将继续跟踪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中外合资企业的特性与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该主题的研究。
邓雪[7](2010)在《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当今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立足与发展的根本。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组织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企业知识的获得与积累,主要途径是开展组织学习,具体表现为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两种方式。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开展组织间学习的一个重要平台,企业通过参与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有效的组织间学习,可以吸收大量的知识与经验,通过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过程,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因此,对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七章,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总体研究设计。研究设计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章理论综述,主要对企业战略联盟、企业知识理论、组织学习、组织间学习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价,得出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目标。第三章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概述,主要分析了企业战略联盟环境下组织间学习的本质特征,具体内容包括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学习类型、学习内容及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过程。第四章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提出了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影响因素模型和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在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影响因素模型中,主要分析了企业自身因素、知识属性因素和组织间情境因素对组织间学习的影响;在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中,组织间学习为自变量,组织绩效为因变量,同时引入联盟形式、联盟范围、联盟控制方式、联盟竞争规律作为调节变量。第五章数据收集与整理,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研究。首先,进行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借鉴国内外学者所设计的成熟量表,从中国企业的特点出发,进行一定的修正,形成本研究的问卷。然后,进行样本选择与问卷发放。选择组建战略联盟的中国企业作为样本,调查对象是企业管理人员。接着,进行数据整理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最后,进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第六章假设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方法,通过SPSS15.0和AMOS7.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是否成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本身因素是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正向显着影响因素。企业本身因素包括企业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两个方面。其中,企业学习动机是开展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有效前提条件,而企业学习能力是影响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最重要因素;第二,知识属性因素、组织间情境因素是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负向显着影响因素。知识属性因素包括知识的隐性和知识的模糊性,组织间情境因素涉及组织间知识差异与组织间文化差异;第三,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提升了组织绩效,而不同的联盟形式、联盟范围、联盟竞争规律、联盟控制方式对于提升组织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权益式联盟、联盟范围较广、主要职能活动没有分布在相同行业、采用社会控制方式更有利于产生高组织绩效。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与主要研究结论,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企业进行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管理的策略与建议。与此同时,总结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了企业战略联盟环境下的组织间学习问题。论文从企业战略联盟的角度去探究战略联盟中组织间学习的规律,初步形成了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理论的基本框架,丰富了组织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第二,构建了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影响因素模型。在模型中综合考察了企业本身、知识属性和组织间情境三方面因素对组织间学习的影响,考虑因素较全面,模型较贴近现实;第三,构建了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联盟形式、联盟范围、联盟竞争规律和联盟控制方式等作为调节变量,对于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更为全面、深入。
薛亮[8](2010)在《企业联盟期权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联盟这一组织形式介于市场安排和企业组织之间,是处于竞争环境中的企业为达成特定目的而走出自身资源、能力和经营领域限制,通过共享、合作和分担来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的特殊制度安排。在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今天,将企业联盟视作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时为把握获利机会同时减少风险损失而构建的一类特殊的实物期权,能为我们更进一步揭示出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联盟一类特殊性质。企业联盟是手段而非目的,组建企业联盟也是一种战略投资行为,企业联盟也具有实物期权的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其一,进一步完善了对联盟期权性质的模型化分析。从联盟期权的价值构成这个角度,深入分析了联盟的实物期权特性,认为不确定性程度、联盟初始权益分配、联盟估价差异、估价基础差异及讨价还价能力是联盟期权价值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形成了影响机理假说。其二,对联盟期权价值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问卷研究方法,确认了联盟期权价值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并通过逐个对应分析,揭示了各影响因素的多个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以及对联盟期权价值不同维度的影响作用程度,深入细致地揭示了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其三,将联盟期权价值大小作为企业进行联盟或并购战略选择的关键决策变量,从联盟期权价值视角重新解释了企业联盟或并购战略的选择。对此,采集了全世界240个联盟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回归分析构造出了联盟或并购战略选择的联盟期权价值选择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这一应用型研究初步揭示出了联盟期权价值理论的重要价值。运用模型分析方法和问卷研究方法,文章得出结论认为:第一,当联盟合作双方所面对的联盟未来收益、未来产出以及联盟资产未来价值的不确定性(在文中主要表现为预期价值的波动性)越大,对于持有较高增长预期的合作方来说,联盟的期权价值越大;如果合作双方都持有较高的增长预期,那么联盟期权价值对双方而言都会越大。不确定性四个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均有显着影响,其中技术不确定性维度影响最大;但不确定性对联盟期权价值的营运业绩维度影响不显着。第二,联盟双方对于联盟的估价(文中主要表示为双方对联盟增长率的预期)偏差越大,那么联盟对于合作双方的期权价值越大。联盟估价偏差两个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均有显着影响,其中目的性偏差维度影响作用最大;但估价偏差对联盟期权价值的营运业绩维度影响不显着。第三,联盟双方的估价基础(估价的关联度、独立运营能力、资产质量、技术与管理能力等)差异性越大,则联盟对于合作双方的期权价值越大。估价基础差异性三个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均有显着影响,其中业务差异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影响程度最大;估价基础差异性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各个维度均有显着影响。第四,联盟合作一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有效掌控联盟运行等方面)越强,则联盟期权对它而言的价值就越大,它在联盟中的收益也将越大。但假说2,即关于初始权益与期权价值的关系假说没有得到验证,我们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样本自身的差异性以及中国特殊的价值观所造成。讨价还价能力两个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均有显着影响,其中主导权维度影响作用最大;讨价还价能力对联盟期权价值的三个维度的影响也都显着。第五,初始权益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不显着。在并购或联盟战略的选择过程中,联盟期权价值的大小完全可以作为战略选择的重要标准。本文认为,联盟期权价值越大,则企业会倾向选择联盟战略,联盟期权价值越小,则企业会倾向选择并购战略。从影响联盟期权价值的几个重要因素来看,我们发现:(1)不确定性程度越高,主要表现为市场不确定性程度较高,资源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企业将倾向于选择联盟战略;(2)估价基础差异越大,主要表现为业务关联度越小、地域及文化差异越大,则企业将倾向于选择联盟战略。
董芹芹[9](2009)在《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推进研发联盟,促进企业技术学习和进步,是世界各国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研发联盟这种在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也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在中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对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证意义。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介绍研究背景、明确研究问题、阐释研究意义、概括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拟定全文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综合运用战略联盟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博弈理论等知识对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原理展开探讨,为全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是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机理研究。阐明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内涵、特征、原则,分析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对象、内容、层次,探讨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动力机制、影响机制、制约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第四章是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竞合博弈分析。从交易成本、资源基础、博弈理论的视角阐述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中的竞合效应,分析联盟伙伴竞合关系的类型和决定因素,以双边联盟为例建立技术共享与技术保护的博弈模型来分析不同信任程度下的策略选择,并分析技术合作与学习的联盟整体效应。第五章是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模式分析。提出基于研发平台、基于研发项目和基于人才培养的三种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模式,分析不同模式下的具体操作方式,并配以相应的案例分析。第六章提出并探讨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M-SECI模型。在野中郁次郎知识转移SECI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研发联盟跨组织技术学习的M-SECI模型。对M-SECI模型的四要素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知识创造、知识集成与创新进行解析;建立M-SECI粗集过程模型,并作实例分析。第七章是中国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实证分析。全面搜集中国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数据,进行宏观归纳分析和统计分析;构建中国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案例库,展开群体案例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展开多元统计分析,挖掘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各影响要素间的相互关联。第八章为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总结全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归纳全文创新点、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建议。
游训策[10](2008)在《专利联盟的运作机理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成为人类真正的第一生产力。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保护人类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制度得到空前重视。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更是将其上升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国家宏观引导和现实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更是将知识产权作为市场竞争的一种“利器”,牢牢“掌握在手中”,以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获取丰厚利润。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特别是加入WTO后,跨国公司纷纷举起知识产权的“大棒”,对我国企业进行维权投诉和构筑各种贸易壁垒,使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重威胁。专利联盟正是国外企业经常运用的一种知识产权战略,许多国际大企业甚至通过组建专利联盟来限制“中国标准”在世界的推行。事实上,我国的DVD生产企业就受到了包括3C、6C等专利联盟的巨大影响,电信制造业和服务业也正面临着3G平台的选择问题。在MPEG技术标准、第二代移动通讯标准(GSM)的建立以及当前中外无线局域网(WLAN)、第三代移动通讯(3G)等标准之争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专利联盟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于专利联盟的研究,了解专利联盟的基本内涵、运作机理、运行模式、组织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尤其是在我国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的背景下,我国企业更应该积极运用专利联盟来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否则创新的效果就难以发挥,甚至失效。为此,本文以专利联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如下内容:第一,专利联盟的基本理论,包括知识产权论、战略联盟论、竞争优势论和技术创新论;第二,专利联盟的内涵、特点与类型;第三,专利联盟运作中的利益关系、约束条件、信息不对称、不稳定性、风险和契约关系等问题,同时,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知识研究了专利联盟运作的契约机制;第四,专利联盟运作中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主要对专利联盟的知识产权开发、运用和交叉许可协调,以及专利联盟运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与协调、对外协调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专利联盟中的知识产权冲突机理;第五,基于专利联盟生命周期理论的运作模式,总结归纳了专利联盟各个阶段的运作模式、条件和特征等;第六,专利联盟运作的国内外案例,并以山河智能为例探讨了构建我国工程机械专利联盟的方案建议。
二、论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战略联盟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来自创业板公司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战略联盟 |
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 |
第三节 资源基础理论 |
第四节 组织学习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动因 |
一、基于交易成本的联盟理论 |
二、基于资源基础的联盟理论 |
三、基于组织学习的联盟理论 |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文献研究 |
一、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
二、技术创新经济后果 |
第三节 创新战略联盟影响技术创新 |
一、促进假说 |
二、抑制假说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创新战略联盟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二节 创新战略联盟连续性的差异效应 |
第三节 创新战略联盟形式的差异效应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创新战略联盟的界定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第三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动态分析 |
第三节 双重差分分析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
1.1 冷战前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
1.1.1 美国联盟外交的肇始 |
1.1.2 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
1.2 冷战期间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
1.2.1 全面构筑冷战遏制联盟时期 |
1.2.2 尼克松政府联盟战略收缩时期 |
1.2.3 里根政府重新强化联盟战略时期 |
1.3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与强化 |
1.3.1 冷战后初期美国联盟战略的扩展与再定义 |
1.3.2 反恐时代美国联盟战略的“变”与“不变” |
1.3.3“亚太再平衡”与美国联盟战略的强化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
2.1 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 |
2.1.1 体系性联盟 |
2.1.2 地区性联盟 |
2.1.3 功能性联盟 |
2.2 美国联盟结构的特征 |
2.2.1 主导性与辅助性 |
2.2.2 整体性与独立性 |
2.2.3 相互制约与相互限定 |
2.3 美国联盟体系的功能 |
2.3.1 维持全球领导地位 |
2.3.2 遏制敌手与抑制威胁 |
2.3.3 约束盟友与控制伙伴 |
2.3.4 安全及其他外溢功能 |
第三章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 |
3.1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内生动力 |
3.1.1 战略文化传统——观念层面 |
3.1.2 战略缔造与实施惯性——制度层面 |
3.1.3 精英战争准备——决策层面 |
3.2 影响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外在牵引 |
3.2.1 国际体系转换 |
3.2.2 地缘政治变迁 |
3.2.3 盟友伙伴关系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 |
4.1 美国联盟战略管理的模式 |
4.1.1 利益协调型 |
4.1.2 制度规则型 |
4.1.3 霸权主导型 |
4.2 美国联盟管理的效能及评估 |
4.2.1 联盟管理的效能 |
4.2.2 联盟管理的限度 |
4.2.3 联盟管理的价值评估 |
第五章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
5.1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 |
5.1.1 联盟议价:徘徊于争夺和妥协之间 |
5.1.2 联盟安全困境:联盟的选择性及其后果 |
5.1.3 复合安全困境:敌对关系与联盟关系的内外交织 |
5.1.4 超越联盟对抗:冷战后国际安全合作的新路径 |
5.2 美国联盟战略的发展趋势 |
5.2.1 联盟纷争常态化,但仍具相当生命力 |
5.2.2 联盟调整持久化,但适应力更趋强韧 |
5.2.3 联盟样式多元化,但更趋灵活务实 |
5.2.4 联盟困境显性化,但管理日益成熟 |
第六章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
6.1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
6.1.1 中国因素在美国联盟战略中的地位 |
6.1.2 美国联盟体系与中国伙伴网络的交叠互动 |
6.2 中国崛起与美国亚太联盟战略的强化 |
6.2.1 中国崛起的地区意义及美国的战略应对 |
6.2.2 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网络化”发展趋势 |
6.2.3“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亚太联盟政策展望 |
6.3 关于中国应对策略的几点思考 |
6.3.1 以分化促安全,利用楔子战略瓦解对手联盟 |
6.3.2 以创新促安全,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
6.3.3 以发展促安全,利用“经济再平衡”稀释美国“军事再平衡” |
6.3.4 以制度促安全,加快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 |
6.3.5 以实力促安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航空公司战略联盟与动态竞争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理论与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1.3.1 战略联盟 |
1.3.2 动态竞争 |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 |
2.1.1 战略联盟的分类 |
2.1.2 战略联盟的特征 |
2.1.3 战略联盟理论 |
2.2 航空公司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 |
2.2.1 航空公司战略联盟的内涵和形成动因 |
2.2.2 航空公司战略联盟研究视角 |
2.2.3 航空联盟网络的相关研究 |
2.2.4 航空联盟的研究评述 |
2.3 动态竞争的相关研究 |
2.3.1 动态竞争理论的发展 |
2.3.2 动态竞争理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案例研究 |
3.1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背景 |
3.2 南航战略转型的动因分析 |
3.3 南航加入战略联盟的影响因素 |
3.4 南航航线网络结构竞争的转型 |
3.4.1 南航航线网络结构转型的内容 |
3.4.2 南航航线网络结构竞争转型的方法 |
3.4.3 南航航线网络结构竞争转型的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2 研究样本的选择 |
4.3 全球航空业的特征 |
4.4 全球航空业的战略联盟及航线网络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航空公司加入航空联盟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航空联盟对航空公司的影响分析 |
5.3 实证说明及假设 |
5.4 多项逻辑模型分析 |
5.5 使用嵌套逻辑模型和工具变量的鲁棒性分析 |
5.5.1 逻辑回归 |
5.5.2 嵌套逻辑 |
5.5.3 工具变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航空联盟网络结构的动态竞争对绩效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联盟网络结构动态竞争的模型构建 |
6.2.1 基本假设 |
6.2.2 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
6.2.3 航空公司的需求函数 |
6.2.4 航空公司的成本函数 |
6.3 航线网络结构的不同组合与绩效的均衡决策 |
6.3.1 (FC,FC)网络结构组合 |
6.3.2 相同枢纽下(HS, HS)网络结构组合 |
6.3.3 不同枢纽下(HS, HS)网络结构组合 |
6.3.4 (FC, HS)网络结构组合 |
6.4 数值分析 |
6.4.1 市场特性对航空公司的利润及其均衡决策的影响 |
6.4.2 边际成本对航空公司的收益及其均衡决策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航空联盟网络的收益共享机制对绩效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模型构建 |
7.3 航空联盟的集中决策模型 |
7.4 航空联盟的分散决策模型 |
7.4.1 分散决策下的最优机票价格 |
7.4.2 分散决策时最优的收益共享系数 |
7.4.3 收益共享机制与绩效的关系 |
7.5 数值分析 |
7.5.1 不同参数对实施收益共享系数后提升的绩效水平的影响分析 |
7.5.2 不同参数在最优收益共享系数下对提升的绩效水平的影响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战略联盟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方法以及逻辑思路 |
1.3 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概念模型以及理论框架 |
2.1 战略联盟概述 |
2.1.1 战略联盟的概念 |
2.1.2 战略联盟的分类 |
2.2 企业能力的相关理论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知识基础理论 |
2.2.3 核心能力理论 |
2.3 战略联盟与企业核心能力 |
2.3.1 战略联盟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
2.3.2 联盟资源整合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
2.3.3 联盟知识管理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
2.4 综合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1 选择案例的标准 |
3.2.2 案例对象的选取 |
3.3 资料收集与分析 |
3.3.1 证据链构建 |
3.3.2 注重多重的证据来源 |
3.3.3 建立案例资料库 |
3.4 信度与效度 |
3.4.1 信度 |
3.4.2 效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海尔集团简介 |
4.2 海尔集团的发展阶段划分 |
4.3 第一阶段: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 |
4.3.1 战略联盟的形式和内容 |
4.3.2 通过联盟的资源整合 |
4.3.3 通过联盟的知识管理 |
4.3.4 联盟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
4.3.5 关键要素之间关系的证据 |
4.4 第二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 |
4.4.1 战略联盟的形式和内容 |
4.4.2 通过联盟的资源整合 |
4.4.3 通过联盟的知识管理 |
4.4.4 联盟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
4.4.5 关键要素之间关系的证据 |
4.5 第三阶段: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1998-2005) |
4.5.1 战略联盟的形式和内容 |
4.5.2 通过联盟的资源整合 |
4.5.3 通过联盟的知识管理 |
4.5.4 联盟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
4.5.5 关键要素之间关系的证据 |
4.6 第四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2005-2012) |
4.6.1 战略联盟的形式和内容 |
4.6.2 通过联盟的资源整合 |
4.6.3 通过联盟的知识管理 |
4.6.4 联盟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
4.6.5 关键要素之间关系的证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案例分析的结果 |
5.2 命题的提出与讨论 |
5.3 关系模型的整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5)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问题和研究范畴 |
0.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0.5 创新点 |
1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理论基础 |
1.1 理论依据 |
1.1.1 企业知识理论 |
1.1.2 信息交流理论 |
1.1.3 组织学习理论 |
1.2 产业集群 |
1.2.1 什么是产业集群 |
1.2.2 结构特征 |
1.2.3 结构类型 |
1.3 知识转移 |
1.3.1 产业集群知识的类型及特征 |
1.3.1.1 组织知识的定义 |
1.3.1.2 产业集群知识的类型 |
1.3.2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内涵 |
1.3.2.1 几个概念的区分 |
1.3.2.2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内涵 |
1.3.3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类型 |
1.4 产业集群与知识转移的关系 |
1.4.1 知识转移促进产业集群创新 |
1.4.2 产业集群的临近性促进知识转移 |
1.5 本章小结 |
2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途径 |
2.1 二元点式知识转移 |
2.2 链式知识转移 |
2.2.1 基于供应链的SEC知识转移 |
2.2.1.1 供应链知识的界定 |
2.2.1.2 企业-供应商的知识转移 |
2.2.1.3 企业-顾客的知识转移 |
2.2.2 基于R&D创新链的STI知识转移 |
2.2.2.1 大学-产业知识转移途径 |
2.2.2.2 集群整体形式的知识转移途径——集群创新中心 |
2.3 网络式知识转移 |
2.3.1 星型结构知识转移 |
2.3.2 网状结构知识转移 |
2.3.3 树型结构知识转移 |
2.4 本章小结 |
3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 |
3.1 线性结构模型 |
3.1.1 节点模型 |
3.1.2 过程模型 |
3.1.3 节点-过程模型 |
3.2 优化线性模型 |
3.2.1 线性模型缺陷 |
3.2.2 优化线性模型的理论基础——翻译理论 |
3.2.3 优化线性模型的构建 |
3.3 实践社区模型 |
3.3.1 实践社区的历史背景 |
3.3.2 实践社区共同特征 |
3.3.3 实践社区的结构成分 |
3.3.4 实践社区模式 |
3.3.4.1 基于工艺/任务的实践社区 |
3.3.4.2 专业化实践社区 |
3.3.4.3 认知/创意实践社区 |
3.3.4.4 虚拟实践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产业集群内部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
4.1 知识的溢出性 |
4.1.1 知识溢出和知识转移的关系 |
4.1.2 知识溢出的内涵 |
4.1.2.1 知识溢出的层次 |
4.1.2.2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途径 |
4.1.3 知识溢出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 |
4.1.3.1 知识溢出对知识转移的正面影响作用 |
4.1.3.2 知识溢出对知识转移的负面影响作用 |
4.2 临近性 |
4.2.1 地理临近性 |
4.2.1.1 地理临近的内涵 |
4.2.1.2 地理临近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 |
4.2.2 组织临近性 |
4.2.2.1 组织临近的内涵 |
4.2.2.2 组织临近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 |
4.2.3 认知临近性 |
4.2.3.1 认知临近的内涵 |
4.2.3.2 认知临近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 |
4.2.4 临近性的相互作用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
4.3 非贸易相互依存关系 |
4.3.1 非贸易相互依存关系的内涵 |
4.3.2 非贸易相互依存关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复杂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
5.1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复杂系统SD结构模型 |
5.1.1 系统流位流率系分析 |
5.1.2 构建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复杂系统流率入树模型 |
5.2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复杂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
5.2.1 系统极小基模求解 |
5.2.2 系统二阶极小基模分析 |
5.2.3 系统三阶极小基模分析 |
5.2.4 系统四阶极小基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效能结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界定 |
1.2.3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合资企业 |
2.1.1 合资企业的涵义 |
2.1.2 合资企业的类型 |
2.2 知识 |
2.2.1 知识的涵义 |
2.2.2 知识的分类 |
2.3 知识转移 |
2.3.1 知识转移的涵义 |
2.3.2 知识转移的理论基础 |
2.3.3 知识转移的类型 |
2.4 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 |
2.4.1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2 知识转移的结果研究 |
2.4.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 |
3.1 知识转移的产生机理 |
3.1.1 知识转移的动机 |
3.1.2 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产生机理 |
3.2 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 |
3.2.1 知识转移的过程研究 |
3.2.2 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 |
3.3 知识转移的实现机理 |
3.4 知识转移的协调机理 |
3.5 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研究模型评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知识转移/获取对合资企业的效能的影响假设 |
4.2.2 知识转移方的特性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假设 |
4.2.3 知识接收方的特性对知识转移/获取的影响假设 |
4.2.4 知识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假设 |
4.3 假设总结与概念模型的提出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的基本内容 |
5.1.2 问卷的设计原则与过程 |
5.2 变量定义与指标测量 |
5.2.1 自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5.2.2 中间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5.2.3 因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5.2.4 控制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5.3 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
5.3.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3.2 数据分析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量表效度及信度检验 |
6.2.1 量表效度检验 |
6.2.2 量表信度检验 |
6.3 Pearson相关分析 |
6.4 方差分析 |
6.4.1 不同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 |
6.4.2 外方母公司不同来源国对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 |
6.5 回归分析 |
6.5.1 样本量说明 |
6.5.2 假设检验与结果 |
6.6 讨论与启示 |
6.6.1 知识转移与IJV的效能关系讨论 |
6.6.2 母公司的特性与知识转移关系讨论 |
6.6.3 合资企业的特性与知识转移/获取关系讨论 |
6.6.4 关系质量与知识转移关系讨论 |
6.6.5 控制变量的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及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7.2.1 研究局限性 |
7.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7)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统计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结构安排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综述 |
2.1.1 企业战略联盟的内涵与类型 |
2.1.2 对战略联盟的理论解释 |
2.1.3 企业战略联盟的管理 |
2.2 企业知识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1 企业知识理论的提出 |
2.2.2 企业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
2.2.3 企业知识的分类 |
2.3 组织学习理论的研究综述 |
2.3.1 组织学习的内涵 |
2.3.2 组织学习的类型与层次 |
2.3.3 组织学习的过程 |
2.4 组织间学习的研究综述 |
2.4.1 组织间学习的内涵 |
2.4.2 组织间学习的具体模式 |
2.4.3 影响组织间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
2.5 研究述评 |
2.5.1 优点 |
2.5.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概述 |
3.1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
3.1.1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内涵 |
3.1.2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特征 |
3.2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类型 |
3.2.1 竞争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 |
3.2.2 单向学习、双向学习和多向学习 |
3.2.3 探索型学习和利用型学习 |
3.3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内容 |
3.3.1 联盟伙伴知识 |
3.3.2 联盟合作创造的新知识 |
3.3.3 联盟设计与管理知识 |
3.4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过程 |
3.4.1 知识获取 |
3.4.2 知识吸收 |
3.4.3 知识内化 |
3.4.4 知识创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1 企业本身因素 |
4.1.2 知识属性因素 |
4.1.3 组织间情境因素 |
4.2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2.1 联盟组织间学习 |
4.2.2 组织绩效 |
4.2.3 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
4.2.4 调节变量的作用 |
4.3 研究假设总结 |
第5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1 问卷设计 |
5.1.1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 |
5.1.2 调查问卷的总体构成 |
5.1.3 调查对象选择 |
5.1.4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2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5.2.1 企业本身因素的测量 |
5.2.2 知识属性因素的测量 |
5.2.3 组织间情境因素的测量 |
5.2.4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测量 |
5.2.5 组织绩效测量 |
5.2.6 调节变量测量 |
5.3 数据整理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5.3.1 被调查者的职位分布 |
5.3.2 被调查者的工作分布 |
5.3.3 样本企业的地理分布 |
5.3.4 样本企业的经济性质分布 |
5.3.5 样本企业所属行业分布 |
5.3.6 样本企业规模分布 |
5.3.7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问卷的信度检验 |
5.4.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假设检验 |
6.1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影响因素的假设检验 |
6.1.1 企业本身因素对组织间学习的结构方程分析 |
6.1.2 知识属性因素对组织间学习的结构方程分析 |
6.1.3 组织间情境因素对组织间学习的结构方程分析 |
6.1.4 假设检验小结 |
6.1.5 SEM 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
6.2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假设检验 |
6.2.1 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的结构方程分析 |
6.2.2 联盟形式对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影响 |
6.2.3 联盟范围对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影响 |
6.2.4 联盟竞争规律对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影响 |
6.2.5 联盟控制方式对组织间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影响 |
6.2.6 假设检验小结 |
6.2.7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启示与建议 |
7.2.1 加强沟通与交流,提高组织间信任水平 |
7.2.2 制定以组织学习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
7.2.3 选择适合的知识转移通道 |
7.2.4 强化联盟界面管理 |
7.3 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企业联盟期权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创新点 |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 |
1.3.1 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
1.4 研究现状 |
1.4.1 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战略中的应用 |
1.4.2 实物期权理论对企业联盟的研究 |
1.4.3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企业联盟的动因辨析 |
2.1.1 企业联盟动因学说 |
2.1.2 企业联盟的动因透析 |
2.2 实物期权视角下的企业联盟 |
2.2.1 企业联盟与不确定性 |
2.2.2 企业联盟的实物期权特征 |
2.3 企业联盟期权价值的构成 |
2.3.1 联盟期权的潜在价值 |
2.3.2 联盟期权的显性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联盟期权价值性质研究 |
3.1 企业联盟期权价值模型的构建 |
3.1.1 模型的初始假设 |
3.1.2 基于随机过程的不确定性结构 |
3.1.3 模型的优化 |
3.2 联盟后议价期权的性质和结构 |
3.2.1 模型的修正 |
3.2.2 联盟期权价值的性质 |
3.3 联盟前议价期权的性质和结构 |
3.3.1 模型的修正 |
3.3.2 联盟期权价值的性质 |
3.4 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假说 |
3.4.1 联盟期权价值的分析结论 |
3.4.2 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假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企业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4.1.1 不确定性程度 |
4.1.2 联盟初始权益份额 |
4.1.3 联盟估价偏差 |
4.1.4 估价基础的差异性 |
4.1.5 讨价还价能力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
4.2.3 变量的测量 |
4.3 数据分析 |
4.3.1 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 |
4.3.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3 问卷预测试及结果 |
4.3.4 测量的信度分析 |
4.4 假设检验结果 |
4.4.1 结构方程模型 |
4.4.2 假设检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联盟期权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5.1 不确定性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 |
5.1.1 不确定性不同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 |
5.1.2 不确定性对联盟期权价值不同维度的影响 |
5.2 联盟估价偏差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 |
5.2.1 联盟估价偏差不同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 |
5.2.2 联盟估价偏差对联盟期权价值不同维度的影响 |
5.3 估价基础差异性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 |
5.3.1 估价基础差异性不同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 |
5.3.2 估价基础差异性对联盟期权价值不同维度的影响 |
5.4 讨价还价能力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 |
5.4.1 讨价还价能力不同维度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 |
5.4.2 讨价还价能力对联盟期权价值不同维度的影响 |
5.5 初始权益分配对联盟期权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 |
5.6 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5.7 案例分析 |
5.7.1 富士施乐战略联盟 |
5.7.2 案例分析启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联盟期权价值的联盟与并购战略选择研究 |
6.1 并购与联盟战略的比较分析 |
6.1.1 理论比较 |
6.1.2 实践比较 |
6.2 基于联盟期权价值的并购或联盟战略选择 |
6.2.1 实物期权视角下的并购或联盟 |
6.2.2 基于实物期权的假设指标设计 |
6.3 样本数据来源及选取 |
6.3.1 样本的选取 |
6.3.2 指标的确定 |
6.4 Logistic回归分析 |
6.4.1 Logistic模型 |
6.4.2 回归模型及分析 |
6.5 回归分析结论 |
6.6 案例分析 |
6.6.1 华友公司的战略选择 |
6.6.2 案例分析启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1. 正式问卷及相关统计数据 |
2. 问卷调查来源企业 |
3. 联盟并购数据来源企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9)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企业研发联盟的研究 |
1.2.2 关于企业技术学习的研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理论基础 |
2.1 战略联盟理论 |
2.2 组织学习理论 |
2.3 资源基础理论 |
2.4 交易成本理论 |
2.5 社会网络理论 |
2.6 知识管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机理 |
3.1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内涵与原则 |
3.1.1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
3.1.2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原则 |
3.2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基本维度 |
3.2.1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对象 |
3.2.2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内容 |
3.2.3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层次 |
3.3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动力机制 |
3.4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影响机制 |
3.4.1 技术本身特性 |
3.4.2 学习对象的配合程度 |
3.4.3 技术需求方的学习能力 |
3.4.4 伙伴关系与联盟治理 |
3.5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制约机制 |
3.5.1 技术属性障碍 |
3.5.2 技术保护障碍 |
3.5.3 传授能力障碍 |
3.5.4 吸收能力障碍 |
3.5.5 伙伴关系障碍 |
3.6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运行机制 |
3.7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管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竞合博弈分析 |
4.1 博弈的基础——联盟中的竞合关系 |
4.1.1 联盟竞合关系的多角度分析 |
4.1.2 联盟竞合效应的内涵以及竞合强度的决定因素 |
4.1.3 联盟中的竞合强度与类型 |
4.1.4 联盟竞合效应对企业技术学习的影响 |
4.2 技术共享与技术保护的博弈 |
4.2.1 基本假设 |
4.2.2 模型讨论 |
4.2.3 不同情况下的策略选择 |
4.3 技术合作与学习的正和效应分析 |
4.3.1 问题假设及模型描述 |
4.3.2 模型分析-创新动力和学习动力产生的条件 |
4.3.3 技术学习的联盟整体正和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模式 |
5.1 "3P"基础与"双E"学习 |
5.1.1 "3P"基础 |
5.1.2 "双E"学习 |
5.2 基于研发平台的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模式 |
5.2.1 基于研发平台的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基本概念 |
5.2.2 技术学习导向下的研发平台建设方案 |
5.2.3 基于研发平台的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载体 |
5.2.4 案例分析: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微小型汽车研发战略联盟平台 |
5.3 基于研发项目的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模式 |
5.3.1 研发项目的表征 |
5.3.2 项目基础型联盟技术学习的表现形式 |
5.4 基于人才培养的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模式 |
5.4.1 研发人员特征 |
5.4.2 面向技术学习的研发人才合作培养形式 |
5.4.3 人才培养型技术学习的关键问题 |
5.4.4 案例分析:宝钢依托产学研联盟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M-SECI模型 |
6.1 企业内知识学习的SECI模型简介 |
6.2 联盟技术学习M-SECI模型的提出 |
6.3 M-SECI模型的要素解析 |
6.3.1 联盟知识共享平台 |
6.3.2 联盟知识交流机制 |
6.3.3 联盟知识创造过程 |
6.3.4 联盟知识创新 |
6.4 M-SECI粗集过程模型 |
6.4.1 M-SECI粗集过程理论 |
6.4.2 M-SECI粗集过程模型实例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实证分析 |
7.1 宏观概况 |
7.1.1 研发联盟重要地位凸显 |
7.1.2 研发联盟成为我国企业研发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
7.1.3 合作伙伴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技术信息来源 |
7.1.4 可靠的合作伙伴成为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 |
7.1.5 我国企业技术战略定位及技术学习投入 |
7.2 群体案例分析 |
7.2.1 案例库构建 |
7.2.2 案例库分析 |
7.2.3 典型企业典型模式 |
7.3 问卷调查分析 |
7.3.1 背景介绍 |
7.3.2 基本统计分析 |
7.3.3 技术学习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7.3.4 关联规则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案例库 |
附录2: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专利联盟的运作机理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专利联盟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专利联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专利联盟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知识产权论 |
2.1.1 知识产权的内涵 |
2.1.2 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
2.1.3 专利权与专利保护制度 |
2.1.4 专利权保护制度的意义 |
2.1.5 专利联盟及其重要作用 |
2.2 战略联盟论 |
2.2.1 战略联盟的含义 |
2.2.2 战略联盟的特征 |
2.2.3 战略联盟的类型 |
2.2.4 战略联盟的意义 |
2.2.5 专利联盟——战略联盟的新领域 |
2.3 竞争优势论 |
2.3.1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阐释 |
2.3.2 企业经济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阐释 |
2.3.3 企业核心能力研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阐释 |
2.3.4 专利联盟——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
2.4 技术创新论 |
2.4.1 技术创新的含义 |
2.4.2 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 |
2.4.3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
2.4.4 专利联盟——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专利联盟的内涵、特点与类型 |
3.1 专利联盟的形成与内涵 |
3.1.1 专利联盟的形成 |
3.1.2 专利联盟的定义 |
3.1.3 专利联盟的历史 |
3.1.4 专利联盟的反竞争性分析 |
3.2 专利联盟的特点 |
3.2.1 专利联盟的稳定性高 |
3.2.2 专利联盟的组织学习能力强 |
3.2.3 专利联盟管理具有集中性和动态性 |
3.2.4 专利联盟的技术先进性 |
3.2.5 专利联盟成员的领域集中性和多元性 |
3.2.6 专利联盟促进和阻碍竞争的双重性 |
3.3 专利联盟的类型 |
3.3.1 许可对象角度的分类 |
3.3.2 专利联盟涉及范围角度的分类 |
3.3.3 组建目的角度的分类 |
3.4 专利联盟的组织机构 |
3.4.1 专利联盟的管理机构 |
3.4.2 专利联盟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专利联盟运作的契约机制 |
4.1 专利联盟运作的利益关系与约束条件 |
4.1.1 微观角度的专利联盟运作的利益关系与约束条件 |
4.1.2 中观角度的专利联盟运作的利益关系与约束条件 |
4.1.3 宏观角度的专利联盟运作的利益关系与约束条件 |
4.2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信息不对称、不稳定性与风险 |
4.2.1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信息不对称 |
4.2.2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不稳定性 |
4.2.3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风险 |
4.3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契约关系及约束力 |
4.3.1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契约关系 |
4.3.2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约束力 |
4.4 专利联盟运作中基于契约关系的博弈机理 |
4.4.1 基本模型的建立 |
4.4.2 模型求解 |
4.4.3 模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 |
5.1 专利联盟的知识产权开发 |
5.1.1 专利联盟知识产权开发的意义 |
5.1.2 专利联盟知识产权的内部开发机制 |
5.1.3 专利联盟知识产权的外部开发机制 |
5.1.4 专利联盟知识产权内外部开发机制的比较 |
5.1.5 专利联盟知识产权开发的保障机制 |
5.2 专利联盟的知识产权应用 |
5.2.1 专利联盟知识产权的交叉许可 |
5.2.2 专利联盟知识产权的集中许可 |
5.2.3 专利联盟建立行业技术标准 |
5.3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 |
5.3.1 知识产权冲突的含义 |
5.3.2 知识产权冲突的构成要件 |
5.3.3 知识产权冲突的类型 |
5.3.4 专利联盟运作中知识产权冲突的内容 |
5.3.5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的成因 |
5.4 专利联盟运作中的知识产权协调 |
5.4.1 知识产权协调的复杂性理论 |
5.4.2 复杂性理论在知识产权协调中的应用 |
5.4.3 专利联盟运作中知识产权协调的原则 |
5.4.4 专利联盟运作中知识产权协调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专利联盟的运作模式 |
6.1 专利联盟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6.2 专利联盟的初始组建阶段 |
6.2.1 运作的主要目标 |
6.2.2 运作的主要内容 |
6.2.3 适合采用的组织管理模式 |
6.3 专利联盟的成长经营阶段 |
6.3.1 运作的主要目标 |
6.3.2 运作的主要内容 |
6.3.3 适合采用的组织管理模式 |
6.4 专利联盟的成熟阶段 |
6.4.1 运作的主要目标 |
6.4.2 运作的主要内容 |
6.4.3 适合采用的组织管理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专利联盟的案例分析 |
7.1 国外专利联盟的群体案例分析 |
7.1.1 GSM—Motorola专利联盟案例分析 |
7.1.2 MPEG—2专利联盟案例分析 |
7.1.3 诺基亚的联盟策略 |
7.1.4 国外专利联盟案例的启示 |
7.2 我国专利联盟的案例分析 |
7.2.1 AVS专利联盟 |
7.2.2 彩电专利联盟 |
7.2.3 NCD专利联盟 |
7.2.4 国内专利联盟案例的启示 |
7.3 典型案例:山河智能组建专利联盟的方案建议 |
7.3.1 企业简介 |
7.3.2 山河智能专利现状 |
7.3.3 工程机械行业专利分布与竞争分析 |
7.3.4 山河智能专利联盟构建的基本构架 |
7.3.5 山河智能专利联盟构建的主要障碍 |
7.3.6 山河智能专利联盟构建的规划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论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战略联盟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来自创业板公司的经验数据[D]. 张腾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2]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D]. 储召锋.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3]航空公司战略联盟与动态竞争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李实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4]战略联盟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研究[D]. 郑辉南.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5]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实现研究[D]. 罗艳玲. 武汉大学, 2011(05)
- [6]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效能结果研究[D]. 任丽丽.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7]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 邓雪. 辽宁大学, 2010(06)
- [8]企业联盟期权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薛亮. 中南大学, 2010(11)
- [9]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董芹芹.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1)
- [10]专利联盟的运作机理与模式研究[D]. 游训策.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