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剂结合中药离子透入电疗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蔡霞[1](2020)在《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应用消痛方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肝肾不足型患者,通过观察其对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影响,评价实际疗效和安全性,以期对临床试验有建设性指导。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消痛方水溶液,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两组治疗时均取药液约3ml,分别均匀喷在2个电极片表面,患者取仰卧位,将两电极片分别置于患侧膝关节内外侧部位做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5次,4周后结束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膝关节炎指数评分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问卷评分,并对安全性作出监测。结果:两组患者超声药透治疗4周后,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WOMAC问卷评分及两组WOMAC问卷总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t检验,均有所降低,P<0.01;说明消痛方、云南白药气雾剂超声药透对KOA患者的症状均有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WOMAC评分及两组WOMAC总评分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1,统计学有显着差异;两组在僵硬WOMAC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在改善疼痛、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方面优于云南白药气雾剂超声药透治疗;在僵硬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效果相当。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83.3%,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痛方超声药物透入对KOA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在疼痛、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改善方面消痛方比云南白药气雾剂超声药透更具有优势,且无不良反应,药物用量少,可减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李敏如[2](2019)在《超短波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超短波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s)治疗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精选26只生命体态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要求均为6个月大,且为雄性,通过改良的Hulth造模法将其右后肢膝关节制成实验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任意选取其中的2只来检验造模是否成功。然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余的24只实验兔分为4个小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为超短波组,第三组为干细胞组,第四组为超短波+干细胞组。第一组:制模后不予任何干预;第二组:予制模后进行15分钟微热量超短波治疗;第三组:予制模后的关节腔内注射1×107脐带间充质干细胞0.5ml;第四组:予制模后关节腔注射1×107脐带间充质干细胞0.5ml,并进行15分钟微热量超短波治疗。各小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0天。后将剩余的24只大白兔全部处死,用注射器抽取右后膝关节的关节液观察并分析,与其他实验兔相比是否存在颜色和量的区别;通过ELISA法测出其中所含有的TNF-α和IL-1β两种因子各有多少;然后按原手术路径切开关节囊,观察滑膜和关节软骨与之前相比是否发生改变;取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后,采用改良的Mankins评分对该染色软骨做出组织学评分。结果1.采用以上四种方法分别治疗实验白兔的膝骨关节炎(KOA),经过30天,呈现了不同的治疗效果。大体和病理观察结果显示第二组超短波组、第三组干细胞组和第四组超短波+干细胞组对KOA的治疗效果均明显强于第一组对照组,且第四组的疗效位居首位,最为理想;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治疗程度相似。2.用不同方法对兔KOA治疗30天后,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显示,与第一组对照组相比,第四组超短波+干细胞组、第三组干细胞组和第二组超短波组的结果都较低,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短波组比较,干细胞组Mankins评分结果有所降低,但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细胞组和超短波组对比,将两种治疗方式联合的干细胞+超短波组,Mankins评分较低,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从检测的TNF-α和IL-1β的含量比较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治疗3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干细胞组、超短波组和干细胞+超短波组这三组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都较低,而且其间的差异明显(P<0.05);干细胞组中TNF-α和IL-1β两者的含量仅略低于超短波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干细胞组和超短波组相比较,干细胞+超短波组中的TNF-α和IL-1β的含量偏低,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改良的Hulth造模法可以成功且高效模拟人类患KOA的过程和结果,造模方法简单,易于操作,7周即可完成。2.关节腔内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超短波均是治疗KOA的有效方法,且超短波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KOA方面具有显着的协同作用,这可能与二者可协同改善关节损伤部位的微环境,调节关节液中IL-1β、TNF-α含量有关;
吴坤,张永利,谭琨,余清霞,黄晓朋[3](2018)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可归属精浊、白淫、白浊等范畴,是一种男性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疗法较为多样,且大多在临床上已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这其中,中医外治法具有辨证灵活、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及抗药性、远期疗效较好[1]等治疗优势。本文主要就近期对中医外治法的相关研究,展开综合论述,以期能为后续研究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特色疗法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梁照[4](2017)在《基于“IL-17A/IL-17F”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化瘀通络法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中药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理论认为"血瘀"是该疾病的基本病机,所以我们提出"血瘀微环境"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概念。以"化瘀通络法"为基本治疗原则,拟定"丹枝饮"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探讨化瘀通络法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方面,本实验通过使用鼠衣原体宫腔种植法模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模型,探讨炎性因子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17F(IL-17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关系及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炎性因子的影响。细胞实验方面,本实验通过IL-17A/IL-17F刺激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模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离体模型,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的关系,研究丹枝饮对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丹枝饮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机制。临床方面,以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丹枝饮对患者慢性盆腔疼痛的程度、中医症候学评分、抑郁状态评分及焦虑状态评分影响,明确"化瘀通络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动物实验方面,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以引起小鼠体内炎性因子IL-17A、IL-17F、MCP-1、MIP-2水平升高,而丹枝饮可以有效的降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体内IL-17A、IL-17F、MCP-1、MIP-2水平,且有效的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慢性盆腔痛程度。细胞实验方面,IL-17A/IL-17F可以刺激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分泌下游炎性因子MCP-1和MIP-2,而丹枝饮可以抑制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降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分泌下游炎性因子MCP-1和MIP-2,证明了丹枝饮治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方面,丹枝饮可以改善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症状、抑郁及焦虑的心理状态。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以导致体内炎性因子子IL-17A、IL-17F、MCP-1和MIP-2水平升高,丹枝饮可以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有效地降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炎性因子的水平,达到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作用。丹枝饮还可以有效的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焦虑状态及抑郁状态,达到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
刘越强[5](2014)在《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慢性前列腺炎是青、中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情顽固,反复发作,难以治愈。除排尿异常及局部疼痛不适外,还可以引发性功能障碍,甚者可导致不育,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西药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多以消炎止痛抗焦虑药物为主,副作用大,疗效不理想且病情易反复。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原势。治法则多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法为主,除了口服药,还有直肠给药、坐浴、针灸等其他疗法,总体疗效还比较满意,尤其在症状改善方面。但研究报道不多,缺乏中医公认一个诊断和判断标准。八正散治疗湿热注下型急慢性前列腺炎有确切的疗效,临床报道较多;桃红四物汤乃着名的活血化瘀的方剂,临床应用极其广泛。对于湿热合并有瘀阻证型的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临床多以清热利湿类中药联合活血化瘀类中药随证加减,而以成方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系统研究较少。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应用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评价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就诊的辨证为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组)和对照组(前列通瘀胶囊组)各50例。观察并记录指标,包括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疗效等,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各项量化评分(包括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的比较配对t检验,p都<0.05,说明两组经治疗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主观及客观评分;两组治疗后各项量化评分(包括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经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表明在改善中医症状评分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疗效判定:治疗组(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4%、40%、26%、90%,对照组(前列通瘀胶囊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6例,有效18例,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4%、32%、36%、82%。结论本研究表明,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热瘀阻型前列腺炎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优于前列通瘀胶囊。
商建伟[6](2011)在《透脓散外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前列腺炎为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基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在中医外科托法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增加血药浓度,提高治愈率。本课题主要分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两部分。其中综述部分包括“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现状”及“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研究进展”。在“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中,主要从经直肠给药、局部外敷疗法、坐浴疗法、局部注射疗法、熏洗疗法、针刺艾灸疗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评述。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前列腺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但也有不足之处。在“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研究进展”综述中,主要对本病的分类、流行病学研究、病因病机研究及治疗进行概括。西医对本病虽然有较深入的实验研究,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仍不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如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仍存有许多种学说,尤其在治疗上仍然处于经验性阶段,还没有哪一种方法或药物可以明显有效地适用于所有前列腺炎患者,更没有普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长期显着地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获益。在临床研究部分,本课题通过对6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透脓散灌肠组34例及对照组即前列安栓纳肛组34例。两组用药4周后,主要从NIH-CPSI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两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发现透脓散灌肠组疗效明显优于前列安栓纳肛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付崇[7](2010)在《前泌通片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8、TNF-a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前泌通片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即前泌通片治疗组、前列通瘀胶囊对照组,以下分别简称为治疗组、对照组。经1个疗程(4周)治疗后,观察各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中医症状评分、前列腺触诊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白细胞水平)及前列腺液中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的变化。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治愈率22.2%,显效33.3%,有效27.8%,无效16.7%,相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1.1%,治愈13.5%,显效35.1%,有效为32.4%,无效18.9%),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NIH-CPSI、中医症状评分、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及前列腺液中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的变化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降低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TNF-a、IL-8)水平的表达方面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前泌通片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有效,疗效等同于前列通瘀胶囊,能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对疼痛症状的改善尤为明显,并能提高卵磷脂小体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TNF-a、IL-8)水平的表达,可作为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一种良好选择。
何丽清[8](2009)在《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分为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三部分。1文献综述全面查阅整理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的研究文献资料,掌握了目前西医、中医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治疗用药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当归贝母苦参丸方中药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而抗生素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容易复发。中医药既可调节机体整体状况,又针对前列腺局部的病理变化,有独特的优势。当归贝母苦参丸主要用于治疗泌尿和生殖系统感染,且治疗效果很好,但对本方的实验研究和全方的药理研究未见文献报道,至今仍是空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2理论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西医的研究现状,探讨了CBP与湿热和血瘀的关系。CBP的发生与湿热、血瘀血虚密切相关,湿热兼瘀证是其常见证型,其治则当是清利湿热,活血化瘀,兼以温补。通过参考历代文献对当归贝母苦参丸全方及方中药物的论述,分析了该方的组方特点为苦辛同用,清宣兼施,利湿之中有润燥之品相兼,治血之中有理气之味匡助,气血并调,上下兼顾,药味简炼,配伍精当。阐明了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用该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3实验研究目的:(1)对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CBP的效果进行观察、评价;(2)对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CBP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将体重250±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适应性喂养3天后,利用微创技术开腹在直视下前列腺局部注射大肠埃希菌制备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2周后,各组大鼠灌胃用药。当归贝母苦参丸由传统的丸剂改为适合用于实验的煎剂,按成人临床每日服用剂量当归15g、浙贝母20g、苦参15g,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成人用药剂量的14倍、7倍和3.5倍,含生药浓度为1.1667g/ml、0.5833g/ml和0.2917g/ml。西药对照组用诺氟沙星悬浮液,按成人每日用量0.8g的7倍,药物浓度为0.0093g/ml。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等容量蒸馏水灌胃。各组大鼠按1ml/100g体重/d,每日1次,用药4周后取材,观测指标。(1)肉眼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大小、硬度、颜色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2)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变化;(3)各组大鼠前列腺白细胞(WBC)及卵磷脂小体(SPL)计数;(4)测各组大鼠全血粘度;(5)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6)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7)放免法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液中双氢睾酮(DHT)、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的改变;(8)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从基因水平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IL-1βmRNA、TNF-α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1)当归贝母苦参煎剂能显着减小CBP大鼠病变范围,减轻前列腺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能显着降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间质纤维增生程度,增加腺腔内分泌物;能显着减少CB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白细胞数,增加其中的卵磷脂小体数。实验数据表明,当归贝母苦参高剂量煎剂治疗CBP的效果为最好。(2)当归贝母苦参煎剂能显着降低CBP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对于CBP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可以显着升高其中的SOD含量和降低MDA含量;可显着降低其中DHT的含量;对其中的SIgA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能显着下调其中ICAM-1的表达;能显着升高其中的IL-2含量和降低IL-8含量,而对IL-6含量有轻微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能显着减少其中的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产生,这不仅是在细胞水平基础上,而且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得到印证。(3)当归贝母苦参高剂量煎剂在降低CBP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升高其前列腺组织中的SOD、IL-2的含量,降低其中ICAM-1、TNF-α的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降低其中的IL-1β、IL-8、DHT含量,降低其前列腺组织中TNF-αmRNA、IL-1βmRNA的基因表达等方面优于阳性对照药。结论:(1)本课题利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了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CBP具有良好的效果,证实了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CBP疗效的确切性。(2)从前列腺组织的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基因水平阐述了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当归贝母苦参煎剂主要作用机理可能在于:①具有较好的抗炎、抗纤维增生、杀菌作用;②可恢复前列腺的分泌功能,对腺体有促分泌作用;能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药物在前列腺中的渗透;③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④能降低前列腺组织中的DHT;⑤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机体内的免疫分子有调节作用,降低ICAM-1的阳性表达,增强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这为临床上使用本方提供了确切证据,表明本研究具有临床实用意义和创新性。但本实验对当归贝母苦参煎剂调节前列腺中IL-6和SIgA水平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阐明。
张玉芬,杨信才,陈宝珍,安小肖[9](2008)在《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98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的3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6例,对照组122例。治疗组用直流电疗仪在特定穴位将中药离子透入,1次/d,20 min/次,电流强度6080 mA,并于每晚中药温热坐浴1次。对照组用野菊花栓肛门给药1次/d。均1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39例(50.4%),有效131例(47.5%),无效6例(2.1%),总有效率97.9%(270/276);对照组四数率分别为35.2%(43/122);39.3%(48/122);25.4%(31/122);74.5%(91/122)。两组疗效对比有非常显着性差异(χ2=54.602,P<0.001)。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杨东霞[10](2007)在《炎克宁IV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免疫及凋亡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Ⅱ)》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CPID模型大鼠的细胞因子及其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探讨炎克宁IV治疗CPID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炎克宁IV治疗CPI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为受试对象,用混合菌接种法复制CPID模型,67只大鼠随机的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炎克宁IV高、中、低剂量组和中药冲剂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观察子宫组织Bax、NF-κB和ICAM-1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子宫组织NF-κBmRNA和ICAM-1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0和TNF-α含量;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中NO含量及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NOS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中SOD含量。结果:①炎克宁IV各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减轻子宫粘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及粘连,促进组织修复。其中炎克宁IV高、中剂量组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②炎克宁IV高剂量组NF-κBmRNA和ICAM-1mRNA在子宫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与模型组、低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P<0.05);③炎克宁IV高剂量组Bax、NF-κB和ICAM-1表达高于模型组、低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P<0.05);④炎克宁IV高剂量组血清中NO和NOS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P<0.05);⑤炎克宁IV高剂量组血清中TNF-a和IL-10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P<0.05);⑥炎克宁IV高剂量组血清中SOD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炎克宁IV低剂量和中药对照组(P<0.05)。结论:①用混合菌接种法可以成功复制大鼠CPID模型;②炎克宁IV能明显减轻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及粘连,促进组织修复;③炎克宁IV能明显降低NF-κB及其下游产物ICAM-1、TNF-α、L-10、NO和NOS的水平;④炎克宁IV能够促进子宫组织Bax表达,从而促进炎症细胞的凋亡;⑤炎克宁IV能够通过增加SOD活性,加快清除氧自由基;⑥炎克宁IV可能通过抑制NF-κB及炎性介质、促进炎细胞的凋亡及氧自由基的清除治疗慢性盆腔炎。
二、冲剂结合中药离子透入电疗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剂结合中药离子透入电疗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西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 物理疗法 |
2. 运动治疗 |
3. 药物治疗 |
4. 关节腔注射 |
5. 手术疗法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 祖国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2. 治法 |
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疗效评价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退出标准 |
1.5 终止试验的条件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疗效评价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临床资料基线水平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0MAC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
3.5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 |
4. 讨论与分析 |
4.1 研究结果与安全性分析 |
4.2 关于治法 |
4.3 关于消痛方 |
4.4 关于云南白药气雾剂 |
4.5 关于超声药透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不足 |
5.3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超短波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针灸治疗 |
2 中药外敷 |
3 中药灌肠 |
4 中药坐浴 |
5 中药熏蒸 |
6 其它 |
7 结论 |
(4)基于“IL-17A/IL-17F”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化瘀通络法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古代医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现代医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 |
3.1 中医内治法 |
3.2 中医外治法 |
3.3 联合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1 发病率 |
2 病原体种类 |
2.1 外源性病原体 |
2.2 内源性病原体 |
3 高危因素 |
3.1 年龄 |
3.2 性活动 |
3.3 下生殖道感染病 |
3.4 宫腔手术操作 |
3.5 性卫生不良 |
3.6 邻近器官炎症的直接蔓延 |
4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
4.1 临床表现 |
4.2 诊断标准 |
5 治疗 |
5.1 药物治疗 |
5.2 物理治疗 |
5.3 手术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炎性疾病与血瘀微环境及"IL-17A/IL-17F"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 |
1 炎性疾病与血瘀微环境 |
2 炎性疾病与IL-17A/IL-17F |
3 炎性疾病与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 |
4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与MCP-1/MIP-2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小鼠模型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造模菌株及细胞 |
1.3 试剂 |
1.4 耗材 |
1.5 仪器 |
1.6 所需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Hela-229细胞的培养 |
2.2 鼠衣原体培养及造模悬液制备 |
2.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模型制备及评估 |
3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小鼠全血细胞结果分析 |
4.2 小鼠阴道分泌物鼠衣原体滴度结果分析 |
4.3 小鼠脸谱疼痛评分(MGS)结果分析 |
4.4 小鼠子宫、输卵管、卵巢、周围结缔组织病理学改变 |
实验二 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造模菌株 |
1.3 试剂 |
1.4 耗材 |
1.5 仪器 |
1.6 实验药物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造模方法 |
2.3 给药方法 |
2.4 试验指标观察 |
3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小鼠脸谱疼痛评分(MGS)的影响 |
4.2 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血清IL-17A水平的影响 |
4.3 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血清IL-17F水平的影响 |
4.4 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血清MCP-1水平的影响 |
4.5 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血清MIP-2水平的影响 |
5 总结与讨论 |
实验三 CELL COUNTING KIT-8(CCK-8)药物浓度测定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试剂 |
1.3 耗材 |
1.4 仪器 |
1.5 所需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NIH-3T3细胞的培养及冻存 |
2.2 药物浓度的测定 |
3 结果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不同浓度丹枝饮对NIH-3T3细胞的影响 |
4.2 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NIH-3T3细胞的影响 |
4.3 不同浓度IL-17A对NIH-3T3细胞的影响 |
4.4 不同浓度IL-17F对NIH-3T3细胞的影响 |
5 实验结论 |
实验四 基于"IL-17A/IL-17F"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化瘀通络法改善血瘀微环境的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试剂 |
1.3 耗材 |
1.4 仪器 |
1.5 所需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NIH-3T3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2.2 丹枝饮对NIH-3T3细胞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 |
2.3 丹枝饮对NIH-3T3细胞MAPK/ERK转导通路的影响 |
2.4 验证ERK通道是否为"IL-17A/IL-17F"MAPK信号转导通道的必要通道 |
3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丹枝饮对NIH-3T3细胞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 |
4.2 丹枝饮对NIH-3T3细胞MAPK/ERK信号转导通道的影响 |
4.3 ERK是否为"IL-17A/IL-17F"MAPK信号转导通道必要通道 |
5 总结与讨论 |
第三部分 丹枝饮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研究对象 |
2.2 临床分组方法 |
2.3 临床试验药品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测指标 |
3 统计学分析 |
4 试验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比较 |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学评分比较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盆腔痛VAS评分比较 |
4.5 两组患者治疗后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比较 |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
4.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状态评分比较 |
4.8 不良反应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小结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5)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研究 |
1.1 中医对前列腺炎病名的记载 |
1.2 中医对病因的认识 |
1.3 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的探讨 |
1.4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疗近况 |
1.5 中医治疗前列腺作用的机理探讨 |
2. 前列腺炎的西医研究近况 |
2.1 前列腺的流行病学 |
2.2 前列腺炎的分类 |
2.3 现代医学对CP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2.4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现状 |
2.5 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选择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临床观察指标 |
2.3 工作步骤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疗效分析 |
3.3 依从性和合并用药 |
3.4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中医对CP的知识 |
4.2 方药分析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中存在问题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透脓散外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外治法研究现状 |
1 经直肠给药法 |
2 局部外敷疗法 |
3 坐浴疗法 |
4 局部注射疗法 |
5 熏洗疗法 |
6 针刺艾灸疗法 |
7 物理疗法 |
8 中药内、外同治 |
9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慢性前列腺炎的分类 |
2 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3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
4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现状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分组情况 |
2 可行性分析报告 |
3 临床疗效分析报告 |
4 安全性分析报告 |
讨论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前泌通片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8、TNF-a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临床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1.1 采取区组随机、对照设计 |
2.2.2 随机化设计 |
2.2.3 研究对象 |
2.2.3.1 诊断标准 |
2.2.3.2 入选病例标准 |
2.2.3.3 排除病例标准 |
2.2.3.4 剔除病例标准 |
2.2.3.5 脱落病例标准 |
2.2.4 治疗方法 |
2.2.4.1 治疗组 |
2.2.4.2 对照组 |
2.2.5 疗效评价指标与标准 |
2.2.5.1 疗效评价指标 |
2.2.5.2 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
2.2.6 安全性评价 |
2.2.7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2.7.1 研究者的培训 |
2.2.7.2 提高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
2.3 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检测 |
2.3.1 关键技术问题 |
2.3.2 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 |
2.3.2.1. 实验材料 |
2.3.2.2. 实验条件 |
2.3.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2.4.1 统计分析数据的选择 |
2.4.2 统计分析内容 |
2.4.3 统计分析方法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受试人群分析 |
2.5.1.1 受试者入选情况 |
2.5.1.2 可比性分析 |
2.5.2 结果分析 |
2.5.2.1 总疗效分析 |
2.5.2.2 NIH-CPSI评分:见表18,19 |
2.5.2.3 中医症状积分:见表20、21 |
2.5.2.4 中医症状比较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前列腺炎的认识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1.1 物理与学化因素 |
1.1.1.1 物理因素 |
1.1.1.2 化学因素 |
1.1.2 病原体感染 |
1.1.3 免疫学因素 |
1.1.3.1 体液免疫 |
1.1.3.2 细胞免疫 |
1.1.5 氧化应激作用增强 |
1.1.6 神经内分泌因素 |
1.1.7 精神心理因素 |
1.1.8 其它因素 |
1.1.8.1 与锌的关系 |
1.1.8.2 与社会经济状况及职业因素 |
1.2 诊断 |
1.3 治疗 |
1.3.1 一般治疗 |
1.3.2 药物治疗 |
1.3.3 其他治疗 |
2. 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3. 本课题对照组药物选择的原因 |
4. 有关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效应指标的探讨 |
5. IL-8、TNF-a的选择依据 |
6. 前泌通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机理探讨 |
6.1 气滞血瘀治法的学术思想 |
6.2 前泌通片的方药分析 |
6.3 前泌通片的疗效分析及可能机理探讨 |
7. 前泌通片对排尿症状的影响 |
8. 前泌通片对疼痛症状的影响 |
9. 前泌通片对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的影响 |
10. 前泌通片对IL-8、TNF-a影响的可能机理 |
11.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失效的原因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 随机化设计方案 |
附件3 症状积分表 |
附件4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件5 申明 |
(8)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治疗 |
5 预防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关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名的探讨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治疗及用药 |
4 其它治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研究进展 |
1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中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2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的临床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篇 理论研究 |
1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湿热的关系 |
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血瘀的关系 |
3 历代文献对当归贝母苦参丸的论述 |
4 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特点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效研究 |
实验一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WBC和SPL计数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机理研究 |
实验一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SOD和MDA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DHT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SIgA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ICAM-1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IL-2、IL-6和IL-8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七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TNF-α、IL-1β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9)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98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2 治疗方法 |
3 治疗结果 |
3.1 疗效评定标准 |
3.1.1 痊愈 |
3.1.2 有效 |
3.1.3 无效 |
3.2 治疗结果 |
3.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
3.2.2 毒副作用 |
4 讨论[2~4] |
(10)炎克宁IV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免疫及凋亡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Ⅱ)(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综述 |
1. 关于慢性盆腔炎的古代文献记载 |
2. 现代中医药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 |
3. 现代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 |
4.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导师马宝璋教授关于诊治慢性盆腔炎的主要学术思想 |
2. 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
3. 炎克宁Ⅳ立方依据及现代药理研究 |
4. 炎克宁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制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冲剂结合中药离子透入电疗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疗效评价[D]. 蔡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超短波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D]. 李敏如.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3]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J]. 吴坤,张永利,谭琨,余清霞,黄晓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3)
- [4]基于“IL-17A/IL-17F”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化瘀通络法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机制[D]. 梁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D]. 刘越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6]透脓散外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D]. 商建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1)
- [7]前泌通片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8、TNF-a的影响[D]. 付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3)
- [8]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D]. 何丽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9]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98例疗效观察[J]. 张玉芬,杨信才,陈宝珍,安小肖.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4)
- [10]炎克宁IV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免疫及凋亡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Ⅱ)[D]. 杨东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