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维密度界面反演的一个近似方法及程序(1981)(论文文献综述)
张意,冯宏,韩雪,陈刚,蒋必辞[1](2021)在《石油电磁测井技术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文中指出感应测井在电缆测井中较常用,其探测深度较大且能适用于油基泥浆,因而在石油测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电磁波测井在随钻测井中更有效,利用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技术能够识别岩性界面、分辨仪器旋转方位,已经成为随钻地质导向的关键技术和主要研发方向之一。文中回顾了感应测井和电磁波测井仪器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各发展阶段的仪器特点、设计差异和硬件设计制造难点;概括了石油电磁测井响应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环境因素对感应测井和电磁波测井影响的异同,认为相对倾角、井眼环境校正是影响共面或交叉分量应用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常用正、反演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认为现阶段缺乏适用于复杂地层的快速、可靠的正、反演技术,限制了电磁测井在实时解释和地质导向中的应用;总结了电磁测井数据解释存在的困难和技术升级难点;最后,展望了石油电磁测井技术的发展远景。
程玖兵,王腾飞,徐文才[2](2021)在《地震反射波反演二阶优化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常规地震数据大都缺乏低频成分与长炮检距信号,经典的全波形反演方法不易获取中、深层弹性参数模型的长波长分量,波动方程反射波形反演作为替代方法近来受到极大关注.然而,现有的反射波形反演方法几乎都采用梯度类的一阶优化算法,收敛性和精度都有待提高.本文在二阶优化理论框架下,推导弹性参数背景与扰动模型的反射波敏感核、泛函梯度以及海森算子,揭示海森矩阵对泛函梯度的去模糊化作用和改善反演的工作机制.推覆体模型合成数据实验表明,相比于常用的共轭梯度法,利用近似海森矩阵的高斯-牛顿法明显提升了反射波形反演的收敛性与宽谱建模能力.在东海实例中,本文方法超越常用的反射走时层析技术,通过改善中、深层偏移速度建模,支撑逆时偏移高分辨率刻画长江坳陷内部复杂的断裂系统,改善了深部基底的成像质量.
丛成华,邓小刚,毛枚良[3](2021)在《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解和预测绕椭球的流动对指导飞行器和潜艇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近年来,针对椭球绕流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对有攻角下椭球绕流分离的定性描述和定量研究,促进了对三维分离的辨识和拓扑研究.文章对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分离对气动力、噪声、尾迹的影响,以及实验条件对流动的影响.上述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机动过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非定常机动过程不能作为定常或准定常问题处理,在机动过程中,分离出现明显延迟,气动力出现明显变化.随后介绍了数值模拟在求解绕椭球流动中的进展,当前求解雷诺平均的N-S方程湍流模式仍然是解决绕椭球大范围分离流动的主要工程方法,大涡模拟和分离涡模拟等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受限于计算能力,直接数据模拟只能用于较低雷诺数,在高雷诺数流动中还不适用.非定常机动过程的数值模拟较定常状态,与实验结果的差距要大一些.最后,介绍了对椭球绕流场转捩的研究进展,对T-S转捩与横流转捩的机理和辨识已经较为准确,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但对再附转捩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尤其是迎风面,因此椭球绕流转捩的研究还需要依靠实验.
邓拓[4](2021)在《三维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研究及其边坡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边坡失稳破坏问题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数值模拟因为其经济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成为研究边坡失稳破坏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通过在物质分界面处设置增强角点,提高了物质点法非连续变形问题的仿真精度。本文对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自主设计并开发了三维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程序,使用自编程序模拟研究了渣土堆排场的滑坡变形破坏过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二维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理论,利用等参元和高斯积分法推导了三维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形函数及其导数的可编程表达式。鉴于隐式时间积分算法在拟静力学问题研究中的优势,建立了三维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隐式计算框架,详细阐明了整体刚度矩阵的组装方案,给出了隐式计算流程。(2)基于面向对象的C++语言,设计了三维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的程序框架,自主开发了质点类、网格类、初始化类、材料属性类、映射函数类、核心计算类和输出类源程序,实现了对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数据及相关操作的封装。(3)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程序的准确性;与有限元法和标准物质点法对比分析,发现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步长,并且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程序在弹性小变形算例中计算效率低于商业有限元软件,在大变形问题中计算效率和精度均高于商业有限元软件。(4)使用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程序分析了北京市某钢材加工厂旁渣土堆排场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与影响范围,结果表明: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程序可以分析边坡的失稳破坏过程,能够让人们更为直观、深入、系统地描述边坡的破坏机制以及评估破坏带来的风险。
肖汉[5](2021)在《任意各向异性介质走时近似及反演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各向异性介质在地壳中是广泛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衰减随方向变化。在地震记录上,常见的横波分裂现象就是由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造成的。地震各向异性对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勘探复杂油气藏,预报地质灾害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油气藏勘探中,勘探地震学家经常需要根据观测到的地震波记录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估计足够精确的速度各向异性模型以用于高精度,高分辨率地震成像、解释,与储层表征。使用最早和研究最广泛的各向异性模型是横向各向同性(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ic,VTI)介质模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行业标准。近年来,随着采集技术的发展,高质量、高密度、多方位的地震数据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地下介质中存在对称性较差的各向异性,因此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需要改进以改善其地震成像和描述能力。近年来,正交各向异性(Orthorhombic,ORT)介质和三斜各向异性(Triclinic,TRI)介质等对称性较差的各向异性模型越来越受到关注。此外,在岩石物理实验中,地震波记录也可以用于确定岩石样品中较为复杂的各向异性。这些实验的最大优势在于,实验室测量可以从各个方向提供样品的探测信息,因此有机会恢复完整的刚度张量。然而,这不仅需要记录P波,还需要记录S波。S波的使用带来了反演中独立的信息,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S波通常在P波波尾到达,因此其检测精度较低。通常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两种S波。在某些方向上,它们是分开到达的;在其他方向上,它们是耦合在一起的,难以区分。而且,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可能以不同的顺序到达且有可能多次到达。处理S波时,必须考虑所有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对称性较差的任意各向异性的介质提供一种新的描述方法。在各向异性的对称性较差的地下介质或岩石样品中,基于此描述方法提出对其地震波走时高效处理的方法。本文在介绍各向异性基本理论的同时,重点研究了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的走时近似和反演问题。针对地震勘探及岩石物理实验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本文以弱各向异性参数为基础,研究了相应的走时近似方法。反演方面,针对地震勘探中使用最多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e,VSP)数据和反射波走时数据以及实验室测量的岩样数据,根据不同地震波信息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反演流程。首先回顾了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理论,并介绍了各向异性介质的分类与对应的岩石矿物。随后介绍了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弹性波波动方程,介绍了弹性波相速度和群速度公式,并比较其精度。最后介绍了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弱各向异性(Weak Anisotropy,WA)参数,研究了其物理意义,并在VTI介质中与Thomsen参数等做了对比。推导了三维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反射P波走时公式。基于弱各向异性近似及弱各向异性(Weak Anisotropy,WA)参数,并分别使用相慢度近似及相速度平方近似方法推导了走时公式。采用了不同强度及对称性的各向异性介质模型,对推导得出的近似公式的精度进行了测试。最后推导了WA参数在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公式,并根据此转换公式,推导了三维各向异性中的反射P波走时公式。研究并设计了VSP数据和反射波走时数据的反演方案。将WA参数进行了一阶的线性变化,得到了更适用于反演的各向异性(Anisotropy,A)参数。针对VSP数据设计了反演方案,反演了与P波传播相关的15个A参数。通过反演计算的A参数结果和使用的走时近似公式,重构了P波相速度面,进一步分析了介质各向异性对称类型和方向。在反射P波走时反演中,针对层厚信息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设计了反演方案,反演了与反射P波传播相关的9个A参数,并使用含噪模拟数据进行了测试。研究并设计了岩样弹性波走时数据的反演方案。引入了等效S波的概念,对S波走时进行了近似,解决了横波分裂及多次到达的问题。使用纵波及等效S波的走时,反演了全部21个A参数,并根据反演结果重构了P波和等效S波的相速度面。使用实验室采集的岩样数据进行了反演,并将其与其他研究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李洪丽[6](2021)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地震发震频繁且严重,是全球在板块内部发生8.0级以上强震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周边构造极其复杂。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由于受来自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导致中国大陆地震断裂带发育密集。上个世纪以来,共计有近800次的6.0级以上强震发生在中国,遍布除浙江省、贵州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发生了占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具有发生频次高、震级强度大、震源深度浅、分布面积广、且存在独特性等特征。20世纪以来,中国由于地震灾害造成55万多人失去生命,占全世界地震灾害死亡总数的53%。地震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效的短临地震预报是减少灾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地震预报目前仍是科学界的未解之难题,主要因为地球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地震孕震、发震机制不清楚。大陆内部的强震的孕育、发生于地球内部地壳复杂结构密不可分。虽然前人针对不同地区强震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所有研究均针对单一震群或几个地震展开,缺乏全面的地震震例分析,本研究对华北地区26个强震和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些地震具有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发生于不同的时代、差异较大的成因,深入分析几十个强震震源区地震速度和泊松比结构特征,提取了不同地震相同的构造特点,统一建立了大陆内部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为未来发生地震的危险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研究地壳结构横向不均匀性复杂结构与强震孕育、发生机制为研究目标,收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震波震相走时数据,选取适合于不同数据体的、先进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包括考虑地球内部复杂界面和区域地壳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与适应于密集地震区双差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中国华北、东北及吉林松原震区高分辨率的地震波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结构,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强震孕育与地壳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提出了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松辽盆地具有独特性,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地震活动构造单元,东北地区地壳内的主要中强震均发生在盆地周边与盆地内部,这与松辽盆地的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岩石圈结构显示松辽盆地部分岩石圈发生了拆沉,并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这是松辽盆地构造活动相对活跃的主要原因。(2)松原震群区主要表现为低P波速度、低S波速度和低波速比结构。而中国大陆内部,尤其是从华北地区大地震(>6.0级)的研究来看,大地震主要发生在高P波和S波速度异常过渡带,偏向高速一侧,高、低泊松比异常分界区域,所以推测松原地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3)高分辨率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模型显示,华北地区26次强震中绝大多数地震震源位置的地壳结构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均发生在高、低地震波速度异常边界和高、低泊松比异常过渡位置,震源附近的下地壳存在大范围的低速高泊松比异常;流体和部分熔融体均会引起地壳岩石地震波速度降低和泊松比升高,推测华北地区的下地壳中富含流体或部分熔融体;(4)大陆内部强震多发生于高速与低速异常交界部位,偏向于高速体一侧,推测由于高速区域通常是脆性地壳岩层,应力易于集中而引发地震;然而低速度区域则可能是地壳岩层破碎程度高、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区域所发生的构造运动往往是无震形变。(5)对比于俯冲带区域的地震,提出大陆内部强震孕育、触发的复合地震模型,即大陆强震多发生在地震波高速区域、具有脆性岩层的上地壳,容易集中应力;由于无大量流体的注入,下地壳的低速、高导层的弱化,是上地壳发生强震的诱因。
代晓娟[7](2021)在《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文中指出火山地层具有形成时间短、建造快和剥蚀时间长等特点,其形成及建造过程有别于沉积地层。前人对火山地层界面识别以及火山地层刻画,已形成一定的认识。但在盆地钻井中,缺少基本火山地层单元刻画,导致在地震火山地层解译中,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刻画比较随机且多样。本文以松科2井(SK2)以及长岭断陷典型钻井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基于盆内火山地层界面、火山地层单元的研究,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不同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及其与储层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一些普适性的规律,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在盆内钻井中可识别出喷发整合、喷发不整合以及喷发间断不整合3类火山地层界面。喷发整合界面和喷发不整合界面上下不存在长期的风化面或者沉积夹层等沉积间断产物,前者界面上下地层产状具有一致性,在岩心上易于识别,后者界面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在岩心及测井易于识别;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一般存在风化面或沉积夹层等间断面,在岩心、测井和地震剖面都比较容易识别。火山地层界面是识别火山地层、刻画地震相单元以及分解描述火山地层的基础。火山地层单元是指受地层界面限制,沿同一火山口喷发,具有一定外形特征和几何内部结构的火山地层,是火山地层中级别最小的单位,可分为简单熔岩流、辫状熔岩流、熔岩穹丘、热基浪、热碎屑流以及再搬运碎屑流六种基本单元。利用营城组火山岩顶面构造图分析火山岩顶面的坡度变化,统计各钻井所控制岩体局部凸起的平均坡度梯度,并对火山地层进行地震刻画,将火山地层划分为丘状、板状以及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钻井揭示,不同地震相单元之间,其充填的火山地层单元不同。丘状地震相单元以熔岩流堆积为主,其中熔岩穹丘占比较高;板状地震相单元,也以熔岩流堆积为主,其中简单熔岩流占比较高;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中以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叠合为主,其中以辫状熔岩流和热基浪火山地层单元最多,热碎屑流次之。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地质解译可知:地震相单元特征是火山作用和堆积方式的外在表现,与岩浆性质、火山喷发方式以及地形等因素有关。丘状地震相单元主要由熔岩穹丘构成,该类火山岩气孔发育较低,是由挥发分含量较低以及粘度较大的岩浆形成;板状地震相单元以简单熔岩流为主,其岩性多为低粘度、挥发分少的基性熔岩,其在产出过程中由于流动性较好,熔岩沿流动方向厚度变化较小,火山地层单元相互叠置易形成板状外形的地震相单元;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主要是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叠合而成。储层分布受火山地层影响。火山地层顶界面控制风化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可发育原生型和次生型;火山地层单元对火山内幕储层具有控制作用,多发育原生储集空间类型。不同火山地层单元,其有利储层分布存在差异。简单熔岩流和辫状熔岩流储层存在上部好下部差的特点,垂向上可分为上部气孔带、中部致密带以及下部管状气孔带;熔岩穹丘上部储层整体好于下部储层,但储层整体孔隙度偏低。整体来看,熔岩流储层分布与地层界面关系密切,表现在储层随着离地层界面距离的增加,其孔隙度有所减小。热基浪和热碎屑流火山地层单元储层发育受界面影响较小,有利储层可见火山地层单元的任何部位,受原生孔隙,特别是原生裂缝的影响更大。不同地震相单元,其储层分布规律不同:板状/丘状、丘状以及板状地震相单元有利储层概率依次减小,板状/丘状和丘状地震相单元其成藏效率较高。以长岭断陷前神字井洼槽为例,基于火山地层单元以及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在储层地质模式的约束下,利用相干体、地层倾角以及波形聚类分析属性对火山机构、火山地层单元以及地震相单元进行地震识别,使其可进行平面预测。最后综合多属性分析对有利储层进行预测,分析认为有利储层多集中在中南部,可作为下一步勘探重点。
甄治钧[8](2021)在《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文中研究指明植被是地表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遥感数据因其测量精度和空间/光谱/时间分辨率的提高以及遥感数据解译方法的进步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植被监测及参数反演。传统的一维辐射传输模型由于其不准确的参数估计,影响了植被反射率模拟及生物光学参数反演的准确性。基于真实结构的三维辐射传输模型可以很好地考虑传感器观测和太阳入射方向,地表辐照度的直射与漫散射,以及场景复杂的三维结构问题。然而,三维辐射传输模拟及反演的应用遇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现有模拟模型由于缺少地面关键参数时空变化知识,不具备连续时相模拟能力,而遥感影像多为时间序列数据,难于与遥感数据共同使用。(2)现有的叶片光谱反演方法多适用于植被密集区域,而在城市等地物类型复杂,混合像元弥漫的场景中,叶片光谱特性的反演精度受到严重影响。(3)现有的植被指数在高植被覆盖区反演叶面积指数时易受到饱和效应影响,严重限制了其反演能力。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以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为核心,通过耦合生长模型实现三维辐射传输连续时相模拟能力;通过基于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模型(DART)校正精确反演了亚像元尺度下城区叶片的光谱特性;通过分析植被等值线规律提出了交点右移现象以缓解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在高植被覆盖区域的饱和效应。为了实现三维辐射传输连续时相模拟能力,基于一款由扩展L系统(ELSYS)开发的静态三维玉米建模模型,耦合了以累积日度差为生长因子的玉米生长方程,加入了描述整个植物生长季节冠层结构的发展规则,模拟了从出苗到雄花期的三维玉米场景。利用多种三维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了对应场景的玉米冠层反射率以进行交叉验证,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以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结果为真值,与相同叶面积指数(LAI)条件下的一维辐射传输模型进行对比,发现相同LAI条件下一维辐射传输模型的均质性假设条件导致场景盖度大约是真实盖度的1.5倍,且近红外天顶方向反射率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均质性假设未能考虑到天顶观测到的植被比例较低,而多重散射主要来自植被。考虑到天顶方向是传感器的重要观测方向且近红外是植被监测的重要波段,认为均质性假设导致的高估是不可忽视的,其结果将导致基于均质性假设的遥感反演产生对于植被数量(LAI等)的低估。为了反演城市地区叶片光谱特性,基于DART校正采用线性光谱混合模拟分离出了冠层的单次散射反射率,并由迭代法不断修正输入叶片的光谱特性以模拟接近混合像元分离的冠层反射率。对反演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和敏感性分析,在理想无噪声模拟实验中,地面、屋顶、水、树和灌木在所有波段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15、0.004、0.017、0.320和0.303。在添加了噪声的实验条件下(像元偏移、三维场景的几何精度和调制传递函数与真值存在一定偏差),反演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对于地面、屋顶、水、树和灌木,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89、0.448、1.103、1.164和1.242。按重要性降序排列,对城市物质的光谱特性反演精度影响最大的参数是太阳天顶角、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像元偏移、三维城市场景建模的不准确性和调制传递函数。为了缓解SAVI在高植被覆盖区域的饱和效应,分析了植被等值线变化特征,提出了植被等值线交点右移现象。右移现象表明在均质冠层(本文定义为聚集指数等于1的冠层)中随着植被盖度增加,植被等值线与土壤线交点逐渐向红光坐标轴正向移动,当植被等值线的截距小于土壤线的截距时,最终交点可以到达红光正值区域,反之不可。右移现象成功化解目前学术界两大争论,从新的角度实现了辩证统一。基于右移现象,考虑到最优土壤调节因子是植被等值线与土壤线交点横坐标负值,提出了在高植被覆盖区最优土壤调节因子应为负值的假说,并加以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平均LAI为5.35时,最佳土壤调节因子约为-0.148;当平均LAI为6.72时,最佳土壤调节因子约为-0.183。该假说可以极大地缓解SAVI的饱和效应并提升LAI反演精度。以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为研究对象,从模拟和反演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前半部分着重阐述耦合生长模型的三维植被场景的建模及反射率模拟。后半部分着重阐述利用三维辐射传输模型或其模拟的数据反演植物生物化学参数。研究工作将有助于三维辐射传输模拟在多时相遥感影像中的应用,潜在的应用包括为传感器设计提供高质量的分析验证数据和为定量遥感反演建模、时空尺度转换和多源数据同化等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以实现“定量化模拟,定量化评价”的目的。
桑莹泉,刘有山,徐涛,白志明,解桐桐[9](2021)在《远震波场正演模拟方法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是壳幔结构成像和深部探测的重要基础.经典的远震波场数值模拟主要基于一维地球模型,包括解析法、半解析法和数值法等.这些算法能够高效地计算理论地震图,但由于将地球假设为一维层状介质,难以考虑介质的横向非均匀性对地震波场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三维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并被广泛用于局部/区域地震波场模拟及壳幔结构成像.然而由于计算成本较高,实现全球尺度模型的高频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仍存在较大挑战,因而基于远震波场的混合数值模拟方法逐渐得到关注和应用.远震波场混合数值模拟法将全球模型分解为全球区域和局部区域,在全球区域中采用一维地球模型近似,应用快速算法计算一维模型中的全球高频理论地震图;在局部目标区域内采用三维数值方法(谱元法、有限差分法等)和注入技术,模拟地震波在三维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从而在波场计算的效率和精度之间达到平衡.随着密集台阵观测的普及,对地下结构成像的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高效的远震波场混合模拟方法在高分辨率地震成像领域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远震波场数值模拟的一维模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远震波场混合数值模拟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赵阳升[10](2021)在《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讨论若干岩体力学概念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回顾与分析了全世界岩体力学发展中科学与应用2个方面的重要成就及不足,其中,在岩石力学试验机与试验方法方面,介绍了围压三轴试验机、刚性试验机、真三轴试验机、流变试验机、动力试验机、高温高压试验机、多场耦合作用试验机、CT-岩石试验机、现场原位岩体试验及试验标准等;本构规律方面介绍了岩石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围压三轴与真三轴力学特性、时效与尺寸效应特性、动力特性、渗流特性、多场耦合特性、结构面力学特性、岩体变形破坏的声光电磁热效应等;岩体力学理论方面介绍了岩体力学介质分类、块裂介质岩体力学、强度准则、本构规律、断裂与损伤力学、多场耦合模型与裂缝分布模型;数值计算方面介绍了数值方法与软件、位移反分析与智能分析方法。清晰地论述了工程岩体力学与灾害岩体力学分类、概念及其应用领域划分,分析、梳理了大坝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石油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工程技术变迁与发展的工程岩体力学的重要成就,分析、梳理了滑坡、瓦斯突出、岩爆与地震等自然与工程灾害发生及发展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预测防治技术的灾害岩体力学重要成就。详细分析、讨论了8个岩体力学未解之百年问题,包括岩体力学介质分类理论、缺陷层次对岩体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和各向异性岩体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 3个岩体力学理论问题,岩体尺度效应、时间效应、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灾变-混沌-逾渗统一理论、完整岩石试件与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时间-位置与能量三要素预测预报5个非线性岩体力学问题。
二、三维密度界面反演的一个近似方法及程序(198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密度界面反演的一个近似方法及程序(1981)(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油电磁测井技术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感应测井仪器的发展 |
2.1 感应测井仪器 |
2.1.1 第一阶段——单、双感应 |
2.1.2 第二阶段——相量感应 |
2.1.3 第三阶段——阵列感应 |
2.1.4 第四阶段——三分量感应 |
2.2 硬件设计制造难点 |
3 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 |
3.1 常规电磁波测井仪 |
3.2 方位电磁波测井仪 |
3.3 硬件设计制造难点 |
4 电磁波测井与感应测井响应影响因 素比较分析 |
4.1 仪器参数 |
4.2 地层参数 |
4.3 井孔参数 |
(1)测量方式: |
(2)测量频率: |
5 电磁测井正演方法 |
5.1 解析法 |
(1)水平层状地层模型理论:多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经Hertz势理论或傅里叶变换推导而来。 |
(2)圆柱分层地层模型理论:多用于讨论泥浆、仪器偏心和钻杆对测量响应的影响。 |
5.2 数值模式匹配法 |
5.3 有限差分法(FDM) |
5.4 有限元法(FEM) |
5.5 积分方程法(IEM) |
6 电磁测井反演方法 |
6.1 Born方法 |
6.2 Gauss-Newton方法 |
7 电磁测井资料解释难点 |
8 电磁测井技术升级难点 |
9 总结 |
(2)地震反射波反演二阶优化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二阶优化反射波形反演方法 |
1.1 正问题 |
1.2 反射波形反演 |
1.2.1 一阶优化 |
1.2.2 二阶优化 |
1.2.3 海森矩阵数值分析 |
2 数值实验 |
2.1 SEG/EAGE二维推覆体模型 |
2.2 东海实际地震资料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录A背景模型的敏感核函数和泛函梯度 |
附录B 扰动模型的敏感核函数、泛函梯度与近似海森矩阵 |
(3)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参数与坐标系定义 |
3实验和理论研究 |
3.1椭球绕流场分离的定性描述 |
3.2椭球绕流场分离的定量研究 |
3.3椭球绕流场分离的辨识 |
3.4椭球绕流场分离的拓扑研究 |
3.5分离对气动力的影响 |
3.6分离产生的噪声 |
3.7转捩带的影响 |
3.8分离后旋涡的演化过程 |
3.9非定常机动实验 |
3.10尾部支撑对流动的影响 |
3.11突起物对流动的影响 |
4数值模拟研究 |
4.1欧拉方程及渐近理论 |
4.2三维边界层方程 |
4.3简化的N-S方程及层流 |
4.4 RANS |
4.5 RSM |
4.6 LES |
4.7 LES/RANS混合方法 |
4.8 DNS |
4.9非定常机动过程的模拟 |
5椭球绕流场转捩的研究 |
6结论和展望 |
(4)三维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研究及其边坡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物质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物质点法理论进展 |
1.2.2 物质点法应用领域 |
1.2.3 研究工作创新性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物质点法理论基础 |
2.1 物质点法控制方程及其弱形式 |
2.1.1 物质点法控制方程 |
2.1.2 物质点法动量守恒方程弱形式 |
2.2 物质点法空间离散 |
2.3 物质点法形函数 |
2.4 物质点法求解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形函数推导及隐式求解方案建立 |
3.1 三维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形函数及其导数的推导 |
3.2 三维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隐式求解方案的建立 |
3.2.1 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动量守恒方程的离散形式 |
3.2.2 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整体刚度矩阵的组装方案 |
3.3 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计算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计算程序设计与实现 |
4.1 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程序设计 |
4.1.1 数据的储存与读取 |
4.1.2 模型的建立与离散 |
4.1.3 整体刚度矩阵的形成 |
4.1.4 边界条件的施加 |
4.1.5 矩阵的求解 |
4.1.6 数据输出 |
4.1.7 可视化 |
4.2 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程序实现 |
4.2.1 程序中类的开发框架 |
4.2.2 程序功能块与代码类的组织关系 |
4.2.3 材料本构模型及其程序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程序验证与工程应用 |
5.1 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程序验证 |
5.1.1 三维弹性自重柱问题 |
5.1.2 均质土坡破坏离心试验模拟 |
5.1.3 均质边坡问题数值模拟对比 |
5.2 北京某钢材加工厂渣土堆边坡稳定性分析 |
5.2.1 工程概况 |
5.2.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5.2.3 边坡变形过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任意各向异性介质走时近似及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历史 |
1.2.1 各向异性介质研究历史及发展 |
1.2.2 各向异性介质正常时差速度近似 |
1.2.3 各向异性介质走时反演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各向异性介质基础理论 |
2.1 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传播理论 |
2.1.1 波动方程和Hooke定律 |
2.1.2 运用对称关系简化各向异性介质的刚度张量 |
2.1.3 简化后各向异性介质的刚度张量表示的三维波动方程 |
2.2 各向异性介质的分类 |
2.2.1 各向异性介质的分类体系 |
2.2.2 自然坐标系下各类介质的刚度系数矩阵 |
2.3 VTI介质和Thomsen参数 |
2.3.1 Thomsen参数 |
2.3.2 VTI介质中平面波的相速度 |
2.3.3 VTI介质平面波相速度的近似公式 |
2.3.4 各种近似公式精度的比较 |
2.4 任意各向异性介质和弱各向异性参数 |
2.4.1 弱各向异性参数 |
2.4.2 弱各向异性参数在对称性较高的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应用 |
2.4.3 基于弱各向异性参数的耦合S波走时近似 |
2.4.4 弱各向异性参数与Thomsen参数的比较 |
第3章 基于弱各向异性参数的反射P波走时近似 |
3.1 各向异性P波反射走时公式及模型参数化 |
3.1.1 各向异性反射波走时公式 |
3.1.2 模型参数化 |
3.2 弱各向异性近似及公式推导 |
3.2.1 相慢度近似 |
3.2.2 相速度平方近似 |
3.2.3 精度对比 |
3.3 走时近似公式的Taylor展开 |
3.4 精度测试 |
3.5 弱各向异性参数的转换法则 |
3.5.1 不同参考速度之间的转换法则 |
3.5.2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法则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任意各向异性介质P波走时反演 |
4.1 各向异性参数及相关的速度公式 |
4.2 任意各向异性参数化 |
4.3 VSP走时反演方法 |
4.3.1 基于A参数的P波走时公式 |
4.3.2 反演方案 |
4.4 VSP模拟数据测试 |
4.4.1 模型M1反演及评价 |
4.4.2 模型M2反演及评价 |
4.4.3 模型M3反演及评价 |
4.4.4 小结 |
4.5 反射P波走时反演方法 |
4.5.1 反射P波走时公式 |
4.5.2 反演方案 |
4.6 反射波模拟数据测试 |
4.6.1 模型M4反演及评价 |
4.6.2 模型M5反演及评价 |
4.6.3 模型M6反演及评价 |
4.6.4 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样各向异性走时反演 |
5.1 弹性波线性反演公式 |
5.2 反演方案 |
5.3 模拟数据反演测试 |
5.3.1 模拟数据设定 |
5.3.2 模拟数据反演测试 |
5.4 实验室测量数据反演测试 |
5.4.1 实测数据设定 |
5.4.2 实测数据反演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1950 年以来中国内陆强震发生情况 |
1.2.1 中国内陆主要地震带分布概况 |
1.2.2 近70 年来中国内陆发生的6.0 级强震情况 |
1.2.3 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方法 |
2.1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研究的常用方法原理 |
2.1.1 考虑地球内部速度界面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2.1.2 双差震源定位与层析成像方法 |
2.2 层析成像方法在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
2.2.1 考虑速度间断面的走时成像层析成像方法的应用 |
2.2.2 双差层析成像与震源定位方法在孕震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壳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
3.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概况 |
3.2 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 |
3.2.1 数据选择 |
3.2.2 方法选择 |
3.3 成像分辨率分析 |
3.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松原地震区地壳精细结构与孕震构造研究 |
4.1 松原震区构造及研究概况 |
4.2 数据资料与成像方法 |
4.2.1 数据资料 |
4.2.2 震源定位与成像方法 |
4.2.3 O’Connell-Budiansky理论与裂缝密度、饱和度的计算 |
4.3 反演计算与分辨率分析 |
4.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4.4.1 介质结构异常解释 |
4.4.2 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
4.4.3 速度结构不均匀性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北强震震源区介质不均匀性与孕震构造研究 |
5.1 华北区域构造与强震灾害 |
5.2 数据选择与成像方法 |
5.3 成像结果与分辨率分析 |
5.3.1 分辨率分析 |
5.3.2 成像结果特征 |
5.4 成像结果讨论 |
5.4.1 地壳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
5.4.2 地壳不均性对强震形成的影响 |
5.4.3 流体对强震触发的影响 |
5.4.4 陆内强震与俯冲带强震发震构造的对比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7)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火山地层研究现状 |
1.2.2 火山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点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松辽盆地概况 |
2.1.2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 |
2.1.3 松辽盆地断陷层地层特征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3章 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类型和特征 |
3.1 火山地层界面 |
3.1.1 喷发整合界面 |
3.1.2 喷发不整合界面 |
3.1.3 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 |
3.2 火山地层单元 |
3.2.1 简单熔岩流 |
3.2.2 辫状熔岩流 |
3.2.3 熔岩穹丘 |
3.2.4 热碎屑流 |
3.2.5 热基浪 |
3.2.6 再搬运碎屑流 |
3.3 火山地层的叠置关系 |
3.3.1 火山机构 |
3.3.2 火山旋回 |
小结 |
第4章 火山地层的地震刻画、地质解译和盆地充填 |
4.1 地震火山地层学概述 |
4.2 火山地层的地震相单元类型 |
4.2.1 丘状地震相单元 |
4.2.2 板状地震相单元 |
4.2.3 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 |
4.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充填特征 |
4.3.1 岩性、岩相特征 |
4.3.2 火山地层单元特征 |
4.4 火山地层地质属性解译 |
4.4.1 火山地层地质模型及正演模拟 |
4.4.2 火山地层地震相地质成因分析 |
4.5 火山地层的盆地充填与演化 |
小结 |
第5章 火山地层的储层意义 |
5.1 火山地层储集空间类型 |
5.1.1 原生储集空间类型 |
5.1.2 次生储集空间类型 |
5.2 火山地层的储层分布规律 |
5.2.1 火山地层界面与储层关系 |
5.2.2 火山地层单元与储层关系 |
5.2.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与储层关系 |
5.3 基于地质模型的火山储层反演 |
5.4 基于地震属性的火山储层预测 |
5.4.1 火山机构的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2 火山地层单元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的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4 多属性叠合火山储层预测 |
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冠层反射率模拟研究 |
1.2.2 叶片光谱特性反演研究 |
1.2.3 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植被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基础 |
2.1 辐射度模型(RGM) |
2.1.1 RGM场景建立 |
2.1.2 RGM辐射传输模拟 |
2.2 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模型(DART) |
2.2.1 DART场景建立 |
2.2.2 DART辐射传输模拟 |
小结 |
第3章 植被冠层反射率模拟 |
3.1 真实结构玉米场景反射率连续时相模拟分析 |
3.1.1 三维玉米场景建模 |
3.1.2 玉米冠层反射率多时相模拟分析 |
3.2 树木冠层像元尺度反射率模拟 |
3.2.1 真实结构单木冠层反射率模拟 |
3.2.2 简化结构林木冠层反射率模拟 |
小结 |
第4章 城区亚像元尺度植被叶片光学参数反演 |
4.1 基于模拟影像的植被叶片光谱参数反演 |
4.1.1 无噪声理想实验反演叶片光谱特性 |
4.1.2 人为附加噪声实验反演叶片光谱特性 |
4.2 基于卫星影像的植被叶片光谱参数反演 |
4.2.1 研究区概况及Planet Scope数据预处理 |
4.2.2 多光谱影像植被叶片光学特性提取 |
小结 |
第5章 土壤噪声干扰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 |
5.1 植被指数分析 |
5.1.1 光谱响应函数对植被指数影响 |
5.1.2 大气效应对植被指数影响 |
5.1.3 植被指数抗土壤噪声评价 |
5.2 叶面积指数反演 |
5.2.1 无噪声干扰叶面积指数反演评价 |
5.2.2 随机噪声干扰叶面积指数反演评价 |
5.2.3 植被指数的过饱和效应研究 |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三维密度界面反演的一个近似方法及程序(1981)(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油电磁测井技术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J]. 张意,冯宏,韩雪,陈刚,蒋必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06)
- [2]地震反射波反演二阶优化方法及其应用[J]. 程玖兵,王腾飞,徐文才.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0)
- [3]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J]. 丛成华,邓小刚,毛枚良. 力学进展, 2021(03)
- [4]三维隐式增强对流域物质点法研究及其边坡工程应用[D]. 邓拓.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5]任意各向异性介质走时近似及反演方法研究[D]. 肖汉.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D]. 李洪丽. 吉林大学, 2021
- [7]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D]. 代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8]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D]. 甄治钧. 吉林大学, 2021(01)
- [9]远震波场正演模拟方法及应用[J]. 桑莹泉,刘有山,徐涛,白志明,解桐桐.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1(06)
- [10]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J]. 赵阳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