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论文文献综述)
张杨,程婷,赵悦,丁悦悦,任静,吴伟东,李雨,闫颖[1](2022)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不易得到有效治愈且容易再次复发,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胃炎上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近年来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疗效好,其在改善病人症状、提高胃镜的疗效及增强Hp根除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作用机制主要为抗炎杀菌、保护胃黏膜、调节免疫、调节肠道菌群及胃肠运动。本文通过阅读近几年文献,从理论依据、临床试验和药理作用机制上,将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实践中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更确切的理论依据,使其能更好地在临床上发挥作用。
国嵩[2](2021)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基于转录组学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1.1探究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功能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炎症因子的临床疗效;观察半夏泻心汤对于CAG患者应用的安全性。1.2通过高通量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筛选半夏泻心汤治疗CAG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究潜在的靶点与信号通路,揭示其作用的分子机制。2.方法:2.1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将116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AG健康教育。试验组、对照组分别同时接受半夏泻心汤与安慰剂治疗,疗程为8周。以胃功能血清学指标(PGⅠ、PGⅡ、PGR、G-17)、中医症状(胃脘痛、胃脘痞满、胃中嘈杂、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焦虑状态(SAS)、抑郁状态(SDS)、睡眠质量(PSQI)、炎症因子(IL-6、IL-17、TNF-α)以及安全性指标为评价指标,评价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2.2基于转录组学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研究采集本研究临床部分半夏泻心汤组15例用药前后空腹血以及8例健康志愿者的空腹血,使用TRIzo来提取血液的总RNA。利用Illuminanovaseq 6000平台进行高通量非链特异性RNA测序。测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组装后,进行了差异基因表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DEGse软件分析各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针对半夏泻心汤组治疗前后显着变化的基因使用了 Cytoscape软件中进行基因相互作用分析,并进行相关基因距离富集并可视化。使用Metacore软件进行差异基因表达的通路富集分析和GO生物过程聚类分析,绘制差异表达基因功能GO生物过程和通路的聚类图,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3、结果:3.1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8周的治疗,剔除3例病例,脱落13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样本量为113例。对照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54.93±7.85)岁,平均病程(49.00±48.16)月;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6.15±8.78)平均病程(46.29±55.04)月。两组年性别、年龄、病程、胃癌家族史、萎缩情况、肠化生情况、中医证型、BMI指数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基础病情特征均具有可比性。胃功能血清学指标状态治疗后改善情况比较,经秩和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胃蛋白酶原I(PGI)、胃泌素-17(G-17)状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胃脘痛、胃脘痞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半夏泻心汤组总有效率达到84.48%,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29.09%,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状态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辛开苦降法在改善PSQI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剂治疗,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经秩和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炎症因子(IL-6、IL-17、TNF-α)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月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事件(头痛、腹泻、肝功异常)。其他患者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在研究过程中也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3.2基于转录组学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研究CAG模型组(治疗前试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228个基因发生高表达,而半夏泻心汤可以逆转其中66个基因的异常表达;同时,CAG模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554个基因发生低表达,而半夏泻心汤可以逆转其中34个基因的异常表达。根据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的结果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主要涉及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神经调控等方面。根据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的结果,辛开苦降法治疗CAG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5条信号通路,分别是MEK/ERK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WNT/Beta-catenin 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JAK-STAT信号通路,以发挥多通路、多靶点发挥作用。4、结论:4.1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研究连续8周治疗后,半夏泻组心汤较安慰剂组显着改善CAG患者血清学胃功能(PGI、G-17)状态,减轻CAG患者胃脘痛、胃中痞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等临床症状,提高CAG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无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半夏泻心汤是治疗CAG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为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治疗CAG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4.2基于转录组学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转录组学的研究,利用差异基因的表达比较、GO功能富集、通路富集、PPI网络的技术,发现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机制涉及多靶点、多过程、多通路,可能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抗肿瘤、神经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与调控MEK/ERK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WNT/Beta-catenin 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JAK-STAT信号通路等有关。
赵鑫[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门九章运用半夏泻心汤临证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所创制用以治疗小柴胡证误下而致“心下痞”的一张千古名方。历代医家在使用本方的过程中,多用于“寒热错杂”的消化系统疾病,在谨守病机,辨证得当的情况下临床疗效十分显着。通过收集整理门九章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多种疾病的加减配伍模式,并对与其相关度较高的胃部器质性病变的病案进行用药分析,以总结半夏泻心汤证的使用规律、适应指征、加减配伍规律。方法:收集门九章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医案170例,将临床数据分别录入Excel 2019表格,并对医案中性别、年龄、就诊月份、症状、舌象、脉象、用药、用方等内容进行整理,并运用熵层次聚类等统计学方法,探索半夏泻心汤的应用规律。结果:1.基本情况:通过解析数据,发现:(1)男性81人,占比为47.65%;女性89人,占比为52.35%;(2)年龄最大者为84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平均年龄为55岁。(3)3、1月份就诊患者最多,占比分别为17.06%、14.71%,其次为4、6、5月份患者。2.中医症状分布情况:在录入的170病例资料中,主要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且多集中在胃脘不适、反酸、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排名前十的症状频数合计为391,占比为82.66%。半夏泻心汤患者口苦症状亦多见,可占到全部患者人数的32.35%。其中表述睡眠欠佳(眠差)之患者占到全部患者人数的20%。3.西医疾病分布:可明确诊断的西医疾病记录有104例。其中89例,占比85.58%都为胃肠道疾病,其余15例依次为肺癌、干燥综合征、乙肝、糖尿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冠心病、宫颈癌术后、肝硬化。未明确诊断的西医疾病经审核,主要为胃脘不适等胃肠道症状。4.舌脉情况:170例患者中共157例患者记录了详细脉象,通过脉象频数的降序分析可知弦脉、弦细脉、细脉、弦数脉为主要脉象,合计占比约为82.16%。157例患者记录了详细舌质,通过降序分析发现频数排名前五位的舌质征象分别为:暗红舌37(23.57%)、淡暗舌28(17.83%)、淡舌21(13.38%)、淡胖舌(12.10%)、淡红舌(11.46%),合计占比约为78.34%。157例患者记录了详细舌质,通过降序分析发现频数排名前四位的舌苔征象分别为:白腻苔53(34.19%)、白苔41(26.45%)、厚白腻苔21(13.55%)、薄白苔20(12.90%),占比合计约为87.09%。5.半夏泻心汤用药情况:170例病案中,56例病案中使用了半夏泻心汤原方,占比为32.94%而且药物加减一般不超过3味;3例病案为半夏泻心汤去大枣;其余111例病案均为半夏泻心汤加味。与半夏泻心汤相配伍的药物一共21味。其中频数超过10次的药物有苍术、延胡索、海螵蛸、紫苏子、柴胡、紫苏子。其中苍术、延胡索、海螵蛸加味较为多用。含苍术的半夏泻心汤中频数大于10的症状为:胃脘不适,胃痛、口苦、反酸、腹胀、眠差、消化差;含延胡索的半夏泻心汤中频数大于10(含10)的症状为:胃脘不适、胃痛、腹胀、口苦、反酸;含延胡索的半夏泻心汤中频数大于10(含10)的症状为:胃痛、反酸、腹胀、口苦、胃脘不适。6.联合方组应用情况:半夏泻心汤35例联用病例中,胃部器质性病变者联用11例,半夏泻心汤和香砂六君子汤联用6例,与自拟方、理中汤、麦门冬汤、四逆散、逍遥散各联用一次。疾病类型中只有1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余10例均为胃部器质性病变较重者如:胃癌相关7例;重度萎缩性胃炎1例;胃间质瘤1例;胃黏膜脱垂1例。非胃部器质性病变者联用24例,有1例病案联用3方,合计25方。其中与香砂六君子汤联用6例,与小柴胡汤联用2例,与逍遥散联用2例,与肾气汤联用2例,与补阳还五汤联用2例,与金匮肾气丸联用2例,与门氏养荣汤、生脉饮合玉屏风散、生脉饮口服液、栀黄颗粒、射干麻黄汤、芍药甘草汤、大柴胡汤、柴胡理中汤、参苓白术散各联用1例。结论:通过收集整理门九章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之病案,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层次聚类等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得出以下结论:1.半夏泻心汤证之应用指征为:胃脘痞满气逆,脉弦舌暗红苔白腻。弦脉为半夏泻心汤证之核心脉象,随患者体质及功能状态与其他脉象相兼为弦细脉、弦数脉、弦细数脉。暗红舌及淡暗舌应为半夏泻心汤的典型舌象指征。适应证患者多为中老年人。2.伤寒误下之痞或是未经攻下而成痞者,多是因为生冷油腻、酒水肥甘之品过食均易损伤脾胃,再加之饮食不节及精神因素,均可导致半夏泻心汤证,以半夏泻心汤祛逆湿热、理气机,本方相关症状多集中在胃脘不适、反酸、腹胀、消化差、呃逆、胃痛、胃胀、烧心等胃肠道症状。3.门九章教授应用半夏泻心汤时,最常配伍的药物为苍术、延胡索(元胡)、海螵蛸,患者兼见湿邪之时配伍苍术以祛湿运脾;胃痛、反酸明显或伴见局部糜烂、溃疡时配伍延胡索(元胡)、海螵蛸,且多见三药两两组合,其余加减则在遵循组方结构的基础上随刻下症状进行药证配伍,形成方证加药证之配伍,并会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功能状态及寒热表现而增减药物之剂量。4.半夏泻心汤应用中,处以联合方组者多为病情较为复杂者,且其中胃部器质性病变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联合方组之间协同增效,可有针对性进行治疗,利于医者理清治疗思路,观察愈后疗效。半夏泻心汤,组方以“辛开苦降甘缓”立法,治疗中焦升降失常、脾胃功能紊乱之病症,效如桴鼓,以上研究为半夏泻心汤在中西医脾胃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易惺钱[4](2021)在《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tor Pylori,Hp)是目前公认的唯一能在人体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感染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因素,且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慢性荨麻疹等胃肠外疾病相关,因此抗Hp治疗早已成为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Hp感染和胃癌双重高发,二者关系密切,危害相互叠加,其治疗是消化科医生最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但随着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率上升,Hp根除率下降,复发率升高,不良反应明显,有效治疗面临着挑战。中医药作为Hp治疗的新路径,具有不良反应小、耐药率低、不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特点,与西药联用可提高根除率,减少副作用及抗菌药物使用,保护胃黏膜,在Hp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被认可。但证据较分散,仍缺乏较全面的中医理论支撑和真实世界的证据支持。目的:1.系统梳理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文献,全面综合当前可用证据,提炼中医药干预Hp的治疗思路。2.结合医案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整合中医治法的运用情况、具体方药,评价其临床疗效,优化Hp感染的中医药防治方案。3.在现有证据支持下,进一步揭示中药防治Hp的作用机制与证治规律,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的优势环节和精准治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1.文献梳理与评价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同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灰色文献、医脉通等进行补充检索,7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讨论或求助第三方的方式解决分歧;运用文字描述及图表形式展示中医药抗Hp的研究现状。应用AMSTAR 2量表、GRADE软件对中药治疗Hp感染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结局指标可靠程度及证据质量再评价。2.临床验证通过有效医案及临床回顾性研究对文献研究结果加以验证。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基于真实临床环境中既有医疗数据开展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价中医药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相关疾病提供现实性、适用性和时效性证据支持。结果:1.证据图及理论探讨部分:8个中英文数据库初检共26661篇文献,自动查重后获得16461篇,依据相关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后最终纳入3563篇,其中临床研究346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82篇,指南及临床路径研究21篇。从临床研究来看,(1)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80.72%),规模多在60-100例之间;观察性研究占7.63%,多集中在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Hp感染相关疾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面,其与体质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占0.55%;(2)研究人群与现代医学对Hp感染特定人群处理意见一致,中医药在儿童(<14岁)及老年人(>70岁)研究相对较少。(3)干预方案多为中医药与西药联用,单用相对较少,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黄芪建中汤、六君子汤等经方应用广泛;(4)结局指标以Hp转阴、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病理疗效及安全性等为临床主要指标,与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相关的中医证候疗效指标相对较少;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面,76篇中医疗法干预Hp相关性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结果显示,虽多数结论认为中医药有潜在疗效,但受原始研究方法学质量影响,证据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证据较少,难以得出较肯定的结论。在指南共识上,我国陆续颁布了五次Hp诊治共识意见或指南,为Hp治疗提供了方向;2012年第四次全国Hp感染诊治共识建议可将中药用于Hp感染的治疗,中药以其独特优势成为Hp治疗的新路径;2018年《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Hp相关“病-证”共识》的发布,为难治性Hp感染提供了中国思路。通过系统梳理当前可获得的相关证据,总的来说,中医认为Hp为湿热毒邪,其感染与脾胃虚弱密切相关,邪毒内犯,正虚邪实为基本病机,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健脾益气以扶正,清热祛湿以祛邪,并施以根除Hp。2.再评价部分:中英文8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出256篇中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纳入40篇文献按扶正、祛邪、扶正祛湿兼施不同干预方式对其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定。纳入文献中7篇以扶正为主,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为常用方剂;祛邪为主的17篇,辛开苦降、清热祛湿为抑杀Hp之大法,常用半夏泻心汤、左金丸、黄连温胆汤;扶正祛邪兼施的16篇,治以胃复春、荆花胃康、柴胡舒肝散等中药制剂。自2012年以来中药抗Hp相关系统评价逐年增多,Hp根除(转阴、清除)率、总有效率、胃镜病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但受系统评价制作全过程的影响,方法学质量均为“极低”,证据质量为中、低级或极低,缺乏高质量证据。3.医案分析部分:古今医案云平台共检出158则医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2则医案进行分析,共177诊次,涉及45首处方、241味中药。其中,甘草、黄连、白术、茯苓、陈皮、党参、蒲公英等为高频药物。所用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理气药和补虚药。从性味归经看,多用温、平、寒之性,苦、甘、辛味,主入脾、胃、肺经的中药,核心处方为芍药甘草汤和六君子加减。4.临床回顾性研究部分:(1)共纳入283例Hp感染患者,其中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患者(暴露组)114例,单用四联疗法(非暴露组)169例,治疗后暴露组Hp根除率为80.7%(92/114),非暴露组69.8%(11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服用四联药物的疗程分为7、10、14、14-42天及42天以上5个组,分析显示不同疗程与Hp根除无统计学差异(P=0.84)。283例患者中10例在Hp根除后3个月至2年内进行了复查,除暴露组1例为2年后复查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难治性Hp感染患者3例,其疗效可能与抗生素耐药有关;(2)暴露组96例使用中药汤剂患者111诊次中药用药数据分析显示,中药使用总频次1437次,包括不同中药252味,甘草、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等使用频次较高。按功效分类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补中益气为主,其中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化痰药、补虚药次之。四气以温、平、微寒为主,甘、辛、苦味居多,主入脾、胃、肺经,临床使用的核心处方为六君子汤和黄芩汤加减。结论:Hp属于中医的湿热邪气,其感染与宿体脾胃虚弱、Hp毒邪(菌株)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中医药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在Hp感染患者初次治疗、补救治疗及根除后等不同时期发挥治疗作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或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扶正,正气旺而不受邪),或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祛邪,邪去正自安),或攻补兼施,双管齐下,发挥抗Hp的同时,调节肠道正常菌群,修复受损胃黏膜,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正寓祛邪,祛邪而不伤正,成为根除Hp治疗的新路径和策略,单用或与西药联用提高根除率,缓解临床症状,造福患者。
吴爱虹[5](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文中指出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辨治思路及用药规律,以传承名家经验,丰富临证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09月至2021年01月期间由李灿东教授亲自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胃炎患者200例,将所得病例资料的基本信息、用药信息输入Excel,形成医案数据表,并进行预处理和规范。通过中医健康状态识别系统得出病例中≥70分的证素。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证素、药物分类、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合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总结出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果:1.一般状况:本研究200例慢性胃炎病案中,女性有120人,占比60%,男性有80人,占比40%。患者年龄以30~69岁居多,共占比85.5%。2.症状统计: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消化道症状为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烧心,主要伴随症状有寐差、口渴、口苦、倦怠乏力、急躁易怒等。3.证素统计:频数分析显示总病位证素前三为胃(70.0%)、肝(49.0%)、脾(36.5%);总实性证素前三为气滞(71.5%)、热(52.0%)、湿(45.0%);总虚性证素前三为阴虚(49.0%)、阳虚(40.5%)、气虚(39.5%)。4.用药规律: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首诊处方中,剔除调和诸药的甘草,共使用中药119味,使用频数1703次,使用频数大于或等于20次的药物共有24味,总占比79.33%,其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常用药中按药物功效可分为10类,其中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约占高频药物的25.98%;其次是理气药,约占17.25%;再次是消食药,约占13.69%;第四是清热药,约占13.18%,此四类药物是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药物类别。统计得出,高频药物药性中以温(微温)性药物最多,约占47.22%;寒(微寒)性药物约占25.91%;平性药约占19.32%,温、寒、平性药物占绝大多数。药味中辛味药使用频次最多,约占53.37%;苦味药次之,约占44.41%;再次为甘味药,约占39.82%。总体用药以辛苦调脾胃之气机升降,甘缓补脾胃之虚为本为主要特点。药物归经频率大于或等于10%的为脾经、胃经、肺经、肝经、心经、胆经、大肠经、小肠经、肾经。5.主要核心方药组合:(1)黄芩、大枣、半夏、黄连、干姜、党参、炙甘草、佛手;(2)白术、防风、白芍、陈皮;(3)白芍、柴胡、枳实、甘草;(4)紫苏梗、香附、陈皮、茯苓、神曲。6.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药对有黄连+吴茱萸、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蒲黄。结论:1.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年龄为30~69岁。2.慢性胃炎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主要实性证素为气滞、热、湿;主要虚性证素为阴虚、阳虚、气虚。3.李灿东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基本病机为“肝胃气滞,胃失和降”,处方用药药性多温、寒、平,药味多辛、苦、甘,多运用半夏泻心汤、痛泻要方、四逆散、香苏散等方剂治疗。对伴有血瘀表现的患者,临证喜加用五灵脂、蒲黄、川楝子、延胡索等中药活血化瘀。4.数据挖掘结果反映出李灿东教授在临证治疗慢性胃炎过程中注重“五辨”思想,治疗慢性胃炎全程重视固护正气,注重调畅气机。
徐文强[6](2021)在《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何晓晖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首批名中医,江西省首批国医名师。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等经典着作,且博采百家,兼容并蓄,从中汲取丰富的学术营养。从事中医工作50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治疗经验,尤为擅长治疗脾胃病,形成了独特的脾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该研究全面系统地探析、总结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冀传承其学术经验,并发扬光大。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并查阅胃脘痛有关的古代医籍资料及现代文献资料,其中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经典着作为主体,系统整理相关方剂和条文,探讨以张仲景为代表的古代医家对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及其治则、治法、方药和配伍加减规律。借鉴历代脾胃病医家、当代脾胃大家、国医大师及旴江名医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的学术经验,为本研究奠定良好的文献学基础。2.着作读研法。何老师主编学术着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学验俱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脾胃病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通过系统学习何老师《何晓晖诊治脾胃病》《脾胃病临证新识新探新方》《辨证论治概要》《中医150证候辨证论治辑要》等着作和相关学术论文,深入学习、体会、熟悉何老师的脾胃病理论和经验,探索其学术渊源及用方用药规律和经验。3.经验总结法。跟随老师专家门诊二年半,收集脾胃病治疗病案五千余份。通过临床跟诊,患者随访、病案整理,筛选导师2018-2021年临床诊治的胃脘痛中较完整的医案,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提炼老师临床脾胃病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诊疗经验,总结老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经验可以从用经方与创新方两个方面来总结。何晓晖教授用经方的学术思想:(1)何晓晖教授通过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将其中治疗胃脘痛的相关方剂依据方剂的药物组成和功用主治,将分为七大类,即半夏类方、柴胡类方、桂枝类方、大黄类方、黄连类方、附子类方、其它类方。(2)何晓晖教授临证运用经方之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圆通活变,师古不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注重继承、整体思辨,即完完整整继承张仲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从脾胃的生理病理出发,将胃肠看作一个整体,提出辨病、辨证、辨体、辨时等四辨一体的辨证方法;二是重在活用,与时俱进,在药物上合方化裁、病证结合,用量上轻重不一、灵活多变,用法上以衡为法、以胃为本;三是贵在创新,传承发扬,创制出诸多治疗脾胃病的新方,形成了个人独具一格的学术特色。何晓晖教授创新方的学术思想:(1)何晓晖教授临床治疗脾胃病用方特色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方面。一为明理明法、精选主方;二为以衡为法、周密组方;三为博采众方、取长补短;四为善用经方、变化灵巧;五为推陈出新、创制新方;六为深入洞彻、拓展运用;七为衷中参西,重视验方。(2)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主要分为以下九个方面,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验方。如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的和中调胃汤;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温中调胃汤;胃火炽盛型胃脘痛的清中调胃汤;胃阴不足型胃脘痛的润中调胃汤;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疏肝调胃汤;胆胃不和型胃脘痛的降逆调胃汤;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的清化调胃汤;胃络瘀阻型胃脘痛的逐瘀调胃汤;久治不愈型胃脘痛的六和汤,治疗效果显着。结论:何晓晖教授临床辨治胃脘痛之际,认为当下胃脘痛的发生以内伤多见,乃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多寒热虚实互有兼夹。具体运用上,以“衡法”为指导思想,用方之际,师遵仲景,喜用经方,然师古不泥,从胃肠一体的生理特点出发,形成了“四辨一体”的独特诊疗模式,并提倡经方活用,在药物加减、剂量运用、方药配伍上,做到病证相统,汤证一体。同时积极结合自身多年临床诊治经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组方创方上,形成了自身显着的七大鲜明特色,并以此创制出治疗胃脘痛的九个经验方,疗效显着,重复性好,大大拓展了临床治疗胃脘痛的思路。本研究系统地总结了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进一步丰富治疗胃脘痛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
陈丽莎[7](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国医大师伍炳彩治疗慢性胃炎学术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全国名老中医伍炳彩教授临床实践为基础,借助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辨治方法、方药组成规律及用药特色,总结其学术经验,为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门诊患者病例,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以及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辨证方法、用药规律等。结果:1.一般资料:研究的324例患者中,男性有128例,占总比例39.51%,女性有196例,占总比例60.49%。年龄主要分布集中在32-68岁之间,其中出现频数最高的年龄区间在44-45岁,达到119人,占总人数比36.73%。2.频数分析: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有:胃胀、寐差、胃痛、口干、打嗝、乏力、怕冷、口苦、口黏、反酸。辨证为湿热证最为多见,其次还有肝脾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寒热错杂证等。治则主要以理气化痰(59.57%)、除湿健脾(3.70%)为主,佐以解表、疏肝理脾、寒热平调、养血健脾。舌象分析频数统计,排列前10的舌质表现为舌红(207)、舌淡(98)、舌暗(83)、舌体胖(36)、边有齿痕(31)、中有裂纹(13)、舌尖红(9)、舌紫(6)、舌下络脉粗(6)、边有瘀点(4)。苔象主要表现为苔黄(183)、苔腻(157)、苔白(114)、苔薄(84)等。高频脉象有脉弦(217)、寸旺(128)、脉细(117)、脉沉(96)、寸浮(91)、脉软(45)。使用频数超过10的方剂按次序为温胆汤(193)、四逆散(177)、小陷胸汤(57)、银翘马勃散(34)、丹栀逍遥散(17)、半夏泻心汤(17)、李氏清暑益气汤(12)。共使用210味药物,频数在20次以上的药物共有40味,其中高频药物依次包括甘草(300)、法半夏(259)、陈皮(259)、茯苓(249)、厚朴(233)、香附(222)、柴胡(217)、白芍(214)、苏梗(211)、竹茹(206)等。对药物进行分类及频数分析,结果按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可分为补虚类(24.61%)、理气类(15.89%)、清热类(15.08%)、解表类(12.14%)、化痰平喘类(10.68%)、利水渗湿类(9.28%)等18类。对210味药物进行四气频数分析,使用频次最高的为温性药(35.57%);五味频次较高为苦(32.59%)、辛(31.93%)、甘(29.27%);归经频次统计前三位为脾(23.41%)、肺(22.21%)、胃(15.29%)经。3.关联规则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可得到甘草-法半夏,甘草-陈皮,甘草-茯苓,陈皮-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陈皮-法半夏等41个组合。4.聚类分析:得到金银花-马勃-牛蒡子-连翘-射干;香附-苏梗-厚朴-茯苓-竹茹-陈皮-法半夏-炒枳壳;柴胡-白芍-甘草;黄连-瓜蒌壳;党参-干姜-黄芩;炒麦芽-南山楂-神曲;白术-当归-泽泻-葛根-麦门冬等7类处方。浙贝母+乌贼骨、百合+乌药、炒枳实+莱菔子、香附+苏梗、茯苓+竹茹、柴胡+白芍、生姜+大枣、党参+干姜、炒麦芽+南山楂、焦栀仁+薄荷、白术+当归、泽泻+葛根等12组药对。结论:伍炳彩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有饮食失宜、外邪侵袭、情志失调,而湿热致病为主要病理基础,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可归纳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久则瘀血内阻四个方面。以理气化痰、除湿健脾为治疗原则,佐以疏肝理脾、寒热平调、养血健脾、活血化瘀等。证型主要分为肝郁气滞型、湿热内蕴型、脾胃虚弱型、寒热错杂型、胃络瘀血型五大类。善用合方,灵活加减;配伍严谨,喜用药对,以增强药力、制约副作用、产生新疗效的作用;处方简约,药味轻,用量较少,喜用温补之品以护胃,甘寒之品护胃阴,善用平性药物防止气机升降太过。伍炳彩教授据证立法,以法设方,组方用药体现了其辨清寒热虚实、注重恢复脾胃升降、清热利湿谨防伤正、久病入络须活血,疏肝解郁调气机、重视脾胃与脏腑的关系的学术思想。
赵红艳[8](2021)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医治“寒热错杂”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一步探索“辛开苦降法”与董建华教授“通降论”在临床实际治疗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应用,对该理论提供临床依据,并为未来的基础研究提供研究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8月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专家门诊(李志钢主任医师)经内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并符合寒热错杂型诊断的患者,共筛选入组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半夏泻心汤加减+叶酸片5mg)与对照组(叶酸片5mg)。在研究过程中10例患者脱落,最终进入分析病例7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镜下疗效、胃黏膜病理评价等。结果:1)胃黏膜病理组织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病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表现优秀(P<0.001);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在治疗3月、6月后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较对照组表现优秀(P<0.001);3)积分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疗效、镜下疗效及病理组织积分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应用于寒热错杂型萎缩性胃炎患者安全有效,可以减轻胃黏膜慢性炎症、逆转部分萎缩与肠化生,一定程度上减缓病理进程,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王平,谢立群[9](2020)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五种中医基础方加减和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8期)、EMbase、CNKI、CBM、VIP、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中医基础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4.0和R3.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4篇RCT,共计34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涉及6种干预措施,纳入RCT的质量并不高。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五种中药方剂临床疗效均优于西药,益胃汤加减优于六君子汤加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等级概率图疗效排序依次是:益胃汤加减、健脾通络汤加减、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半夏泻心汤加减、六君子汤加减、西药。②三种中药HP阴转率优于西药,但三种中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方剂治疗CAG的疗效较西药好,其中益胃汤加减可能是最好的干预措施;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结论还需开展大量设计合理的RCT予以证实。
许爱丽,李园,瞿先侯,魏玮[10](2020)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证据更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更新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证据。方法纳入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为半夏泻心汤与常规治疗或者安慰剂比较,或者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治疗与单一常规治疗比较,评价指标至少有一项是公认的疗效指标。结果共纳入36项研究,样本量3 167例,所有研究均判定为高偏倚风险。在改善胃镜与病理综合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方面,Meta分析提示半夏泻心汤单用或者联合西药均显着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组。此外,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在改善胃泌素方面显着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组,单用半夏泻心汤显着增加CD3+、CD4+表达水平,降低CD8+表达水平。不良反应以恶心等轻度不良反应偶发。结论半夏泻心汤单用或者联合西药治疗可显着改善CAG临床疗效,安全性相对较好。未来应开展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以确证其绝对效应。
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论文提纲范文)
(1)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研究 |
1.1 理法 |
1.2 方药 |
2 临床试验研究 |
2.1 对CG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
2.2 对CG患者胃镜疗效的影响 |
2.3 对CG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 |
3 作用机制研究 |
3.1 抗炎杀菌 |
3.2 保护胃黏膜 |
3.3 调节免疫 |
3.4 调节肠道菌群 |
3.5 调节胃肠运动 |
4 结语 |
(2)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基于转录组学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CAG与胃癌前疾病的定义 |
2. CAG的临床研究进展 |
3. CAG的基础研究进展 |
4. 小结 |
综述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辨证治疗 |
2. 成方治疗 |
3. 自拟方治疗 |
4. 中西医药联合治疗 |
5. 中成药治疗 |
6. 外治法 |
综述三 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
1. 转录组学研究的相关技术 |
2. 转录组学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
3. 展望 |
综述四 魏玮教授治疗CAG相关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
1. 辛开苦降,善用经方 |
2. 益气活血,消症化瘕 |
3. 调畅情志,和解少阳 |
4. 调枢通胃,总揽全局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样本量估算与数据管理 |
2.3 研究对象 |
2.4 干预措施 |
2.5 疗效评价指标 |
2.6 安全性指标 |
2.7 统计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疗效结果分析 |
3.3 安全性评价 |
4、讨论 |
4.1 半夏泻心汤可以减轻CAG患者中医症状 |
4.2 半夏泻心汤可以调节CAG患者胃功能血清学水平 |
4.3 半夏泻心汤可以改善CAG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
4.4 半夏泻心汤可以提高CAG患者睡眠质量 |
4.5 半夏泻心汤可以降低CAG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转录组学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来源 |
1.2 受试者与血样采集 |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4 软件及数据库 |
1.5 样本准备 |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结果 |
2.1 测序基本情况 |
2.2 差异表达筛选结果 |
2.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4 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
2.5 PPI网络分析 |
3、讨论 |
3.1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与抑制炎症 |
3.2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与免疫调节 |
3.3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与抗肿瘤 |
3.4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与神经调控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4. 展望 |
致谢 |
附件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3)基于数据挖掘门九章运用半夏泻心汤临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半夏泻心汤文献研究 |
1.半夏泻心汤的方证研究 |
1.1 方证源流 |
1.2 药物组成 |
1.3 方义分析 |
1.4 剂量、服法 |
2.半夏泻心汤的现代研究 |
2.1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2.2 整方药理与临床应用 |
第二部分 半夏泻心汤数据研究 |
1.医案统计与数据挖掘准备 |
1.1 研究资料 |
1.2 资料分析与数据处理 |
2.统计与数据挖掘结果 |
2.1 性别、年龄分布 |
2.2 就诊月份分布 |
2.3 疾病类型分布 |
2.4 脉象分析 |
2.5 舌象分析 |
2.6 用药频数 |
2.7 联合方组应用 |
2.8 方剂组方规律研究 |
2.9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
2.10 症状聚类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各医家及门九章教授关于半夏泻心汤的认识 |
2.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 |
2.1 应用人群及时间 |
2.2 舌脉特点 |
2.3 适用病证 |
3. 用方特点 |
3.1 随症加减特点 |
3.2 组方规律分析 |
3.3 联合方组运用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治疗下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基于证据图的中医药抗Hp感染的研究现状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排标准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数据分析与形式 |
2.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年度趋势 |
2.3 临床研究类型及规模 |
2.4 中医证候及体质研究 |
2.5 中医药抗Hp方式研究 |
2.6 中医药抗Hp方案临床评价 |
2.7 中医药防治方案干预时机及适用情况 |
2.8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及临床证据评价 |
2.9 临床指南与路径研究 |
3.讨论 |
3.1 中医药抗Hp应用现状及问题 |
3.2 中医药防治Hp感染未来的研究方向 |
3.3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医药抗Hp感染机理机制探讨 |
1.现代医学对Hp的认识及治疗 |
1.1 Hp的特性和致病特点 |
1.2 Hp的治疗 |
2.中医对Hp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
2.1 中医对Hp感染的认识 |
2.2 中医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 |
2.3 扶正祛邪抗Hp感染的实践及机理机制探讨 |
3.讨论 |
第三章 中药扶正祛邪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
1.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 |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4 质量评价 |
2.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
2.4 主要结局指标和证据质量分级 |
3.讨论 |
临床验证 |
第一章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数据录入 |
2.2 数据规范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医案检索结果及特点 |
3.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3 常用方剂使用情况 |
3.4 常用中药使用情况 |
4.讨论 |
第二章 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排标准 |
1.3 数据收集及整理 |
1.4 分组方法 |
1.5 结局评价 |
2.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病例基本情况 |
3.2 治疗结局 |
4.讨论 |
结语 |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3.本研究的不足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5)基于数据挖掘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医案数据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医案筛选 |
2.2 医案数据预处理 |
2.3 信息录入和数据库建立 |
3.统计学分析 |
3.1 频数分析 |
3.2 关联规则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研究结果 |
1.患者基本信息统计 |
1.1 患者性别分布 |
1.2 患者年龄分布 |
2.症状分布 |
2.1 高频症状频数分析 |
2.2 高频症状关联规则分析 |
2.3 舌象分布 |
2.4 脉象分布 |
3.慢性胃炎患者证素类型分布 |
3.1 总体证素分布 |
3.2 总体证素关联规则分布 |
3.3 不同性别慢性胃炎患者证素分布 |
3.4 不同年龄慢性胃炎患者证素分布 |
4.用药分布 |
4.1 高频药物类别分布 |
4.2 高频药物药性分布 |
4.3 高频药物药味分布 |
4.4 高频药物归经分析 |
4.5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4.6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
5.主要症状与高频用药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
讨论 |
1.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高频用药分析 |
1.1 高频药物类别结果分析 |
1.2 高频药物药性结果分析 |
1.3 高频药物药味结果分析 |
1.4 高频药物归经结果分析 |
1.5 常用药对 |
1.6 核心方药 |
2.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学术思想 |
2.1 辨病 |
2.2 辨证 |
2.3 辨症 |
2.4 辨人 |
2.5 辨机 |
3.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概况 |
1 胃脘痛、经方的概念 |
1.1 胃脘痛的概念 |
1.2 经方的概念 |
2 《内经》对胃脘痛的论述 |
3 《伤寒论》、《金匮要略》对胃脘痛治疗的概述 |
4 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的概况 |
4.1 古代名医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 |
4.2 旴江名医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 |
4.3 当代国医大师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 |
5 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现代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何晓晖教授用经方的学术经验 |
1 何晓晖教授对治疗胃脘痛的经方探究 |
1.1 半夏类方 |
1.2 柴胡类方 |
1.3 桂枝类方 |
1.4 大黄类方 |
1.5 附子类方 |
1.6 黄连类方 |
1.7 其它类方 |
2 何晓晖教授用经方的学术特色 |
2.1 首在继承,整体思辨 |
2.2 重在活用,与时俱进 |
2.3 贵在创新,传承发扬 |
第二部分 何晓晖教授创新方的学术经验 |
1 何晓晖教授治疗脾胃病用方特色 |
1.1 明理明法,精选主方 |
1.2 以衡为法,周密组方 |
1.3 博采众方,取长补短 |
1.4 善用经方,变化灵巧 |
1.5 推陈出新,创制新方 |
1.6 深入洞彻,拓展运用 |
1.7 衷中参西,重视验方 |
2 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九方及其组方思想探析 |
2.1 和中调胃汤——寒热虚实错杂型胃脘痛 |
2.2 温中调胃汤——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
2.3 清中调胃汤——胃火炽盛型胃脘痛 |
2.4 润中调胃汤——胃阴不足型胃脘痛 |
2.5 疏肝调胃汤——肝胃不和型胃脘痛 |
2.6 降逆调胃汤——胆胃不和型胃脘痛 |
2.7 清化调胃汤——脾胃湿热型胃脘痛 |
2.8 逐瘀调胃汤——胃络瘀阻型胃脘痛 |
2.9 六和汤——久治不愈之胃脘痛 |
第三部分 学习老师用方治疗胃脘痛的初步实践体会与小结 |
1 初步实践 |
1.1 病案一 |
1.2 病案二 |
2 心得体会 |
2.1 对于四诊的体会 |
2.2 辨病与辨证的体会 |
2.3 对于“调胃九方”临床运用体会 |
2.4 对于用药方面的体会 |
2.5 预后调护的体会 |
3 小结 |
3.1 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 |
3.2 衡法在胃脘痛中的运用 |
3.3 何晓晖教授用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特色 |
3.4 何晓晖教授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特色 |
3.5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7)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国医大师伍炳彩治疗慢性胃炎学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第1章 研究内容 |
1 数据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1.4 中医术语表编制 |
2 分析软件 |
3 数据分析 |
第2章 研究结果 |
1 基本信息 |
1.1 性别频数分析 |
1.2 年龄频数分析 |
2 临床数据 |
2.1 症状数据 |
2.2 证候数据 |
2.3 舌象频数分析 |
2.4 脉象频数分析 |
2.5 方剂频数分析 |
2.6 中药频数分析 |
2.7 组方关联分析 |
2.8 聚类分析 |
第3章 分析与讨论 |
1 频数分析讨论 |
1.1 性别、年龄分析 |
1.2 症状分析 |
1.3 证候分析 |
1.4 舌象分析 |
1.5 脉象分析 |
1.6 药物分析 |
2 组方关联分析讨论 |
3 聚类分析讨论 |
第4章 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学术经验 |
1 伍炳彩教授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病因 |
1.2 病机 |
2 伍炳彩教授的辨证要点 |
2.1 辨脏腑 |
2.2 辨气血 |
2.3 辨阴阳 |
2.4 辨寒热 |
2.5 辨虚实 |
2.6 辨湿邪 |
2.7 辨舌苔 |
3 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治则治法 |
3.1 辨清寒热虚实,注重恢复脾胃升降 |
3.2 清热利湿谨防伤正 |
3.3 疏肝解郁调气机 |
3.4 久病入络须活血 |
3.5 重视脾胃与脏腑的关系 |
4 伍炳彩教授对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 |
4.1 肝郁气滞型 |
4.2 湿热型 |
4.3 脾胃虚弱型 |
4.4 寒热错杂型 |
4.5 胃络瘀血型 |
5 伍炳彩教授用药特点 |
5.1 善用合方,灵活加减 |
5.2 喜用药对,配伍严谨 |
5.3 处方简约,用药轻灵 |
第5章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含量计算及病例分组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1.7 中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流程图 |
2.2 治疗方案 |
2.3 疗效评定 |
2.4 不良反应的处理 |
2.5 伦理审查 |
2.6 病例报告表的制定和填写 |
2.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萎缩性胃炎中医药辨证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1.5 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
1.3.1 文献筛选 |
1.3.2 资料提取 |
1.3.3 文献质量评价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基本特征 |
2.3 方法学质量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直接比较 |
2.4.1. 1 临床有效率 |
2.4.1. 2 HP清除率 |
2.4.2 网状关系图分析 |
2.4.3 网状Meta分析 |
2.4.4 小样本效应检验 |
3 讨论 |
(10)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证据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 |
1.4 数据合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纳入的原始研究 |
2.2 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 |
2.3 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疗效评价 |
2.4.1 胃癌发生率 |
2.4.2 胃镜疗效和/或病理疗效 |
2.4.3幽门螺杆菌转阴率 |
2.4.4 生活质量 |
2.4.5 实验室指标 |
2.5 安全性评价 |
2.5.1 不良事件 |
2.5.2 不良反应 |
2.6 发表偏倚 |
2.7 利益冲突 |
3 讨论 |
3.1 研究证据 |
3.2 与同类研究对比 |
3.3 研究局限性 |
4 结论 |
四、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 张杨,程婷,赵悦,丁悦悦,任静,吴伟东,李雨,闫颖. 中医药学报, 2022
- [2]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基于转录组学的作用机制研究[D]. 国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基于数据挖掘门九章运用半夏泻心汤临证经验研究[D]. 赵鑫.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D]. 易惺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数据挖掘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D]. 吴爱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研究[D]. 徐文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国医大师伍炳彩治疗慢性胃炎学术经验研究[D]. 陈丽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赵红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9]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J]. 王平,谢立群.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22)
- [10]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证据更新[J]. 许爱丽,李园,瞿先侯,魏玮.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