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邓小平理论在体育道德体系重构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董文静[2](2020)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念,追求“君子”的优秀人格,一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这些文化精髓对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极大地修正与指导借鉴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高校教育往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再次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目标与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落实包含高校体育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建设。师德的建设更应扎根于传统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因此,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精华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当中去,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一步。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入手分析,通过阐述儒家人文精神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修正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敬业意识薄弱、自我提升意识不强、育人意识不强等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这不仅损害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群体形象,更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表明了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亟待加强。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继承与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3.儒家以人为本、仁爱、博学、笃志、终身学习、尊师重教、诚信、忧患责任意识、义利观等人文精神可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文化元素支持。4.以“君子”人格为指导,依据义利关系、安贫乐道、仁礼并重、自省自克、经世致用等原则,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以及66个二级指标构成,该体系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5.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既包含“德性”又包含“德行”在内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45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评价提供参考。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提出的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等举措,可为提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7.可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增大师资培训资金投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依法实施社会舆论管控等方式保障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落实。
朱镜松[3](2020)在《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赋予了体育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的体育大都市,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国内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生活变迁的大背景下,由于道德治理体系、政策法规尚未健全,受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体育不道德现象。习近平指出,学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体育参与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良好体育道德的养成有利于其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塑造健康体魄;另一方面,体育道德作为个人道德的组成部分,反映着个人道德水平的同时也对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能动作用。因此,高校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时,体育道德不能也绝不应当成为短板。通过此次研究,目的是把握大学生体育道德现状,引导大学生体育道德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相衔接,完善体育道德体系建设,保障体育强国建设平稳进行;总结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经验,为高校立德树人方针的贯彻与落实提供经验引领,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展现大学生体育参与活力,提升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的软实力,打造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新名片。基于此,本论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市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上海市四所高校共651名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体育参与基本情况、体育道德素养、体育道德影响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理论探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体育道德信念和体育情感不坚定;体育责任行为和意识有待养成;高校未发挥好体育道德教育主体的功能;社会环境对体育道德的引导并未实现。据此,提出以下结论:(1)当下上海市大学生接受体育道德教育的主要场域是学校,但是高校并未完全发挥好其体育道德教育功能,表明高校在体育课程内容建设和重视程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市场经济导致的个人主义成为大学生体育道德的首要风险因素,社会不良环境影响被认为是责任主体,表明社会并未发挥也难以成为大学生体育道德教育的阵地。(3)体育道德对体育参与者的重要性得到参与主体一致认同,但大学生个体的体育道德信念不强,体育行为后果被作为情感反应的基础,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和拼搏意识。(4)大学生自我体育道德调节能力整体良好,伦理沟通成为处理体育冲突的首选,主流的体育道德观是“以义制利”、“以理导欲”,表明伦理道德在大学生体育参与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黄文豪[4](2020)在《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竞技体育主体的优秀运动队,未来在国际赛场上将不再是竞赛成绩“硬实力”单一方面的展现,代表体育强国形象更需要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软实力”的支撑。运动队素质建设不仅包括运动员的体育素养和竞技水平的高低,还包括运动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与运动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运动员在世界各大比赛中屡屡斩获佳绩,但是运动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却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根据运动员现实的思想状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运动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我国新时代体育强国的风采是当前运动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此背景下,以上海市水球运动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现实状况及需求状况进行初步探讨,并籍此建构了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战略矩阵、发展战略四边形、发展战略向量及发展战略类型,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主要为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起主导作用,其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围绕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开展,并以规章制度和运动队奖励及处罚机制为主要工作规范,但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较为单一,实施思政工作的相关人员专业理论知识较为薄弱。2.上海市水球运动队始终以运动员为中心,思政工作中的政治教育主要是将队史、队训、队友优良传统通过主题教育、宣传教育的方式予以开展;思想教育主要通过宣传教育以及社会实践予以开展;道德教育主要通过集体活动、诚信竞赛予以开展;心理教育主要是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或者将运动员输送到专业的教育机构进行疏导;管理工作主要通过教练员和领队予以开展。但依然存在相关思政工作同运动队训练及运动员生活不贴切,与运动员个体、运动项目特色结合不紧凑的问题。3.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定位于战略类型分布谱系的第一象限,且落在[0,π/4)区域内,战略强度系数ρ>0.5,位于开拓型战略区域内,未来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应选择实力型战略,并积极采取开拓型战略。4.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策略应在于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规范的主导性,注重运动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环境的适用性,激发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确保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有效性,探索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创新性,提升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科学性。
张鹏展[5](2019)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体育有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也为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作为根本的价值导向,加快和推动中国职业体育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本论文写作的动机和设想。因此,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当代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陈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界定与理论概述。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概述,以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展开;理论主题是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发展;关于人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是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的方法论。二是对中国职业体育概念界定,在国际上认为是体育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中国特色职业体育是依托市场机制的体育事业职业化,通过对比两者的价值导向,明确了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个部分探讨了中国职业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中国职业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有产业内部结构庞大和项目丰富、产业区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制改革效果显着,并论证了中国职业体育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促进作用,有夯实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证公平竞争,营造和谐社会、提高人民参与度,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人民娱乐生活,满足精神享受需求、衔接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联系,提高群众体育意识、在体育精神的弘扬中展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感。第四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对中国职业体育发展问题分析,有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制度不够完善,并对问题分析从三个维度得出产业发展目标不够明晰、企业价值导向存在偏差、少数个人道德观念薄弱。第五个部分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与新时代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设想。通过阐述习近平体育观,提出新时代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具体目标与实践原则,最终找出新时代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现实途径。第六个部分是结论。一是总结了本文研究价值,研究视角与内容创新;二是分析了本文论点创新特色,论证中国职业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三是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应当从产业原则、企业规范和个人约束三个方面针对性、全面的解决问题并提出发展设想;四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对今后本课题研究的展望,中国职业体育与人的关系研究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对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途径的制定更具有效性。
王月[6](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体育道德培育路径探析》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道德建设”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个人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体育强、中国强”的重要体育思想,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随着我国的十九大召开,强调科技创新以及人文的全面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阶层的一个特殊群体,应具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成为带动体育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在现实中,由于大学生对于体育道德的认知与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出现种种道德失范行为,影响了体育道德建设进程。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体育道德问题进行研究就十分有必要。在理论方面,可以为高校体育道德建设如何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方向发展进步提供参考。在实践方面,指明大学生体育道德培育路径,可以为高校大学生体育道德培育路径提供建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对于大学生体育培养的方式。在研究之前,首先思想上要明确这两者之间具体存在怎样的关系,才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指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道德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体育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两者在思想观念、价值功能方面具有共性。其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体育道德失范表征与成因进行论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体育道德应集中于个人层面,应当从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友善品格维度加以分析。缺乏爱国情怀、淡化敬业精神、缺失诚信品质、抛弃友善品格是大学生体育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道德制度的缺失以及个人层面价值观念的扭曲是大学生体育道德失范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前文研究,提出大学生体育道德培育路径。大学生体育道德的培育要突出全面性、长期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具体路径为:(1)加强体育道德引导力度。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培育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化校园体育物质环境,树立全面育人的体育理念,育德于体,育人于体。重视社会舆论对大学生体育道德的引导,遏制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2)提升体育道德引导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良性示范效应,一方面,抓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将培养体育教师教学素养任务放在重要发展地位;另一方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拓宽体育道德培育路径。(3)完善体育道德监督体系。通过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的双重手段,及时指正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外部监督中突出法制的重要地位,内部监督中关注大学生体育道德自律习惯的养成。(4)建立体育道德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与考评制度,依靠体育道德评价制度强调对高尚体育道德的刚性要求与规则制约,实现大学生体育道德培育目标。
遆帅[7](2018)在《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蹄急而步稳,优秀的人才是加速改革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高校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引导大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充分发掘其潜力,对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体育为载体,从两种体育参与方式分析体育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理念,开辟新的途径。深入研究体育的两种参与方式,即体育的两个层面,对于分析研究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体育分为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两个层面,两个层面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有机统一。通过分别研究这两个层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而探究体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体育的两个层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均密切相关,最关键的是从学校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层面进行研究分析,这一层面的体育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具体教学的内容层面分析,体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克服了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整体教学效果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体育的各个层面,从体育活动的过程到体育活动的目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汪全先[8](2017)在《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文中指出学校体育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存在,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深刻的伦理蕴意。伦理作为规范、导引、调节事物发展的重要一维,它能够规范人之行为趋向正义,引导事物合规律发展,协调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事物运行的理性杠杆与标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实践表明,仅仅依靠法律、政策与行政推动尚难以完全解决学校体育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关涉人之价值取向及行为逾越的问题。而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作用与意义恰恰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相关主体之行为,引导学校体育合规律发展。尽管国内学者对我国学校体育问题做了许多伦理维度的有益探索,但仔细扫描已有相关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从伦理维度思考学校体育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较少阐述研究者的伦理立场,也较少涉及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即使使用了某种伦理原则往往也是“拿来主义”,借用伦理或教育伦理的相关原则,而未说明运用该伦理原则的理论依据,从而失去可靠的理论凭借;另一方面,在对学校体育现实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由于应然的伦理价值取向论证的缺乏,往往对问题的梳理缺乏主线,泛泛而谈,也因未提供规范的价值判断依据,而常常未能针对问题提供对应的、合理的价值判断取向。当我们从伦理的眼光省思学校体育之时,并不是肤浅地、表面地来看它,而是要深入地、系统地达到伦理的高度,进行省察与思考。只有通过省思,澄明了学校体育基本伦理理论问题,我们才能抓住学校体育伦理的精髓,进而我们才能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中的现实伦理问题进行合理的评判与反思。为此,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省思学校体育伦理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即通过澄明学校体育伦理的相关概念、阐明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确立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论证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探究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并厘清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为从伦理维度考量学校体育提供必要的理论凭借;二是省思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现实伦理问题,并探寻这些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属于基本伦理理论问题的省思,第五、六章属于现实伦理问题的省思,第七章是结论与建议。第一章: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本章在对伦理、道德、教育伦理、体育伦理等相关概念进行厘清的基础上,依据概念推演的思维逻辑,对学校体育伦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所谓学校体育伦理,主要是指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它既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遵循育体、育人的规范之中;也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们追求人道、公正、理性、诚信、幸福等过程中“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具备的品性、德性、气凛之中。同时对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进行了诠释:(1)道德责任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基石与保障;(2)缔造幸福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归宿:(3)和谐与平衡是学校体育伦理的理想。第二章: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的探讨实质上是要揭示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与“何以必要”的问题,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对学校体育伦理进一步研究才具有学理逻辑上的可能。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即是要探问学校体育是否具有伦理属性;而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必要,则是要探问伦理之于学校体育有何价值与功能。本章从人性逻辑确认了学校体育具有伦理属性,并对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本章提出了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确认了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阐明了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归合发展;论证了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秉持人道、崇尚公正、依循理性、恪守诚信、追求幸福。第四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本章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全面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勾勒了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包含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层次维度三个维度构成的三个子系统。在时间维度上: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演化、重构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在时间序列上的结构要素演进;在空间维度上:学校体育的内部伦理关系与外部伦理环境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伦理联系;在层次维度上:底线伦理、均衡伦理、圣德伦理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结构的层次。第五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本章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及其背后的伦理蕴意进行分析,把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的伦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第二、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第三、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第四、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第五、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缺失;第六、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阙如;第七、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第八、道德责任问题:教学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这些问题都是学校体育中不应当的伦理存在,需要我们去寻找根源。要探寻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要从教育本身、教育主体等教育本体中去探寻,也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关联的现象中来寻找。归纳起来,本研究认为,引致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第二、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第三、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第四、教育之殇:教育物化过度,主体走向失落;第五、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第六、主体之困:体育教师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第六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本章立足于解决问题的考量,遵循问题解决的逻辑,着眼于伦理的思考,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身心发展的割裂;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本章在对全文所做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研究导向的建议:加强研究范式的介入研究,进一步促进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加强各伦理学说的介入研究,丰富学校体育伦理的理论基础;加强学校体育政策伦理的理论研究,促进合伦理性地制定学校体育政策;加强学校体育性别伦理的研究,扩大女性参与决策的声音;加强学校体育伦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促进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的可实践性。(2)学校体育伦理实践导向的建议: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促进教育主体向完整人转化;以核心素养形成为抓手,形塑体育学科品格与能力;推动以法律、政策规范为主的学校体育治理,转向道德、法律、政策耦合规范的学校体育治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伦理价值导向,谋篇布局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把“健康中国”理念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伦理价值驱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促进健康的价值与功能。
霍朋[9](2018)在《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已成为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论文旨在大力弘扬为国争光、奋力拼搏、敢于奉献的中华体育精神和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激励国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为响应全面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体育强国的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功能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找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联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开挖其途径;其次,丰富、创新发挥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资源载体,扩大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覆盖面;最后,选择合适的载体指标,构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评价体系,从而实施更多可操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体系内容,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鲜活资源载体,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上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另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凝聚人心,激发热情,传播正能量,引领时代风尚的巨大社会功能,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AHP)等研究方法。从文献的综合论述中得出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功能的对比研究,探讨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在育人功能中的互通性和目标一致性,从而发掘发挥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提升途径。依据在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途径的论述中,针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载体不能全面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解决现有资源载体缺乏问题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本文进一步从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结构层次中分析找出更多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文化资源载体,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载体的发掘,进一步创新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载体。在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绩效评价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出因素指标权重,为进一步发挥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本文分五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对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阐述;第二章:基础理论和概念的辨析。阐释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共历届领导人的体育思想和贡献;辨析了文化、体育文化、中国体育文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及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及功能等概念和相互关联,揭示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价值取向;第三章:对当代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的论述。利用篮球文化、太极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为载体,进行例证分析;第四章: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评价体系建构。建立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矩阵,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绩效评价,找出弱势,进一步挖掘资源载体,找出提升途径;第五章: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提升途径。研究结果和建议:应当优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社会环境;完善和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加强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提高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辐射力;整合体育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的功能。
霍秀娟[10](2017)在《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竞技体育在对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竞技体育讲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这使得竞技体育总有胜负之分,它刺激着竞技体育运动员在各种赛事上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争取胜利、创造佳绩。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依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竞技体育体制逐渐进入了职业化、商业化的进程。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竞技体育道德建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有关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时有发生,对国家声誉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造成了不良影响,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所以,竞技体育运动员必须要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这是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对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不但可以为我国体育伦理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文明社会、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伦理学、体育伦理学和相关文献为理论依据,通过查阅近10年(2006-2015年)有关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方面的书籍、期刊或论文,反复通读,并且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综合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研究框架。文中对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职业道德做了深刻的解读,分析了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总结了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揭示了竞技体育运动员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提出了造成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及解决对策。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加强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建设,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明参赛,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还会促进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体育交往,增进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促进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二、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活动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竞争性与协作性、观赏性与规范性、公平性与公开性、功利性与商业性表现出来的;竞技体育运动员面临着与集体、观众、同行之间的特殊道德关系,面临着竞赛与胜负、个人得失与集体荣誉的职业道德等特殊问题。三、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概括归纳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互帮互助,友谊团结;言语适度,举止文明;轻薄名利,公平竞争;勤学苦练,修身养性。四、竞技体育运动员道德失范现象是通过资格作弊、过度训练、食用或使用兴奋剂、假赛或消极比赛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其特点具有驱动的多重性及影响的广泛性、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关联性、体制法制和赛制的相关性、呈现和治理的矛盾性、遏制的高难度和高成本性等。五、造成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的缺位、法制建设的滞后、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冲击等;解决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对策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宣传和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引导商业化和职业化等。
二、论邓小平理论在体育道德体系重构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邓小平理论在体育道德体系重构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儒家人文精神 |
1.3.2 高校体育教师 |
1.3.3 高校体育教师师德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对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对高校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1.4 国内对儒家文化融入体育道德的研究现状 |
2.1.5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融入体育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关于体育道德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归纳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4.1.1 儒家思想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
4.1.2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整体现状 |
4.1.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 |
4.1.3.1 原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乏力 |
4.1.3.2 高校体育教师相关法律法规较少 |
4.1.3.3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
4.1.3.4 政治思想觉悟有提升空间 |
4.1.3.5 爱岗敬业意识薄弱 |
4.1.3.6 教师自身提升意识淡薄 |
4.1.3.7 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少 |
4.1.3.8 功利主义倾向 |
4.1.3.9 育人意识淡薄,忽视德育工作 |
4.1.3.10 学术风气不正 |
4.1.3.11 部分教师精业博学程度不高 |
4.1.3.12 部分教师以身作则意识淡薄 |
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4.2.1 成就“君子”的理想人格目标 |
4.2.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任务 |
4.2.2.1 体现儒家“人文”精神 |
4.2.2.2 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特点 |
4.2.2.3 强化“立德树人”思想 |
4.3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原则 |
4.3.1 坚持“安贫乐道”原则,实现师德与自身职业特征相统一 |
4.3.2 坚持“仁礼并重”原则,实现师德与社会关系相制约 |
4.3.3 坚持“自省自克”原则,实现师德与个人道德品质相统一 |
4.3.4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实现师德标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
4.4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与方式 |
4.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 |
4.4.1.1 以人为本 |
4.4.1.2 忧患、责任、奉献精神 |
4.4.1.3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
4.4.1.4 自省自克 |
4.4.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4.4.1.6 尊师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 |
4.4.1.7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
4.4.1.8 君子义以为上 |
4.4.1.9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
4.4.1.10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
4.4.1.11 有教无类 |
4.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方式 |
4.4.2.1 以“君子”人格为指导,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 |
4.4.2.2 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
4.5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
4.5.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
4.5.1.1 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 |
4.5.1.2 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 |
4.5.1.3 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 |
4.5.1.4 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 |
4.5.1.5 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 |
4.5.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保障 |
4.5.2.1 政府发挥作用,加强政策保障 |
4.5.2.2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保障 |
4.5.2.3 加大培训投入,保障师资质量 |
4.5.2.4 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学校保障 |
4.5.2.5 依法管理舆论,加强社会保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
1.1.2 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工作的标准 |
1.1.3 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建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体育道德概念 |
2.2 体育道德建设 |
2.3 大学生体育道德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2.4.1 道德 |
2.4.2 体育道德 |
2.4.3 大学生体育道德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访谈法 |
4.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的现实基础 |
4.1 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的必然性 |
4.1.1 个人层面 |
4.1.2 社会层面 |
4.1.3 学校层面 |
4.2 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的可行性 |
4.2.1 高校贯彻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 |
4.2.2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 |
5.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 大学生体育参与基本情况 |
5.1.1 课外体育参与 |
5.1.2 课内体育参与 |
5.1.3 体育资讯关注 |
5.2 大学生体育道德基本情况 |
5.2.1 体育道德认知 |
5.2.2 体育道德情感 |
5.2.3 体育道德意志 |
5.2.4 体育道德行为 |
5.3 大学生体育道德影响因素 |
5.3.1 肯定性结构 |
5.3.2 否定性结构 |
5.4 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存在问题 |
5.4.1 体育道德信念和体育情感不坚定 |
5.4.2 体育责任行为和意识有待养成 |
5.4.3 高校未发挥好体育道德教育主体的功能 |
5.4.4 社会环境对体育道德的引导并未实现 |
6.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建议 |
6.1 明确大学生体育责任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体育责任行为 |
6.1.1 以课堂内容为着力点,促进大学生体育责任认同 |
6.1.2 满足大学生体育参与权利,明确大学生体育责任主体 |
6.1.3 以强制要求为手段,培养大学生体育责任行为 |
6.2 坚定大学生的体育道德价值观,增强体育道德信念和情感 |
6.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大学生体育道德辨识度 |
6.2.2 以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为核心,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情感 |
6.2.3 以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为基点,培育大学体育道德理想信念 |
6.3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道德环境,防范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
6.3.1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挖掘体育社团的引导作用 |
6.3.2 发挥好榜样的引领力量,彰显体育道德风尚 |
6.3.3 利用好自媒体优势,把握好体育道德导向 |
6.4 牢筑高校体育道德教育主导地位,深化体育育人大格局 |
6.4.1 积极承担体育道德教育任务,将体育德育纳入工作计划 |
6.4.2 合理构建体育道德奖惩机制,践行优良体育道德行为 |
6.4.3 整合高校的信息资源,掌控大学生体育道德状况 |
7.研究结论 |
8.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文献来源 |
2.2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文献数据分析 |
2.2.1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 |
2.2.2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文献类型分布 |
2.3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阶段及特征 |
2.3.1 萌芽阶段 |
2.3.2 起步阶段 |
2.3.3 快速发展阶段 |
2.4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 |
2.4.1 有关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界定的研究 |
2.4.2 有关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研究 |
2.4.3 有关运动队思想政治影响因素状况的研究 |
2.4.4 有关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研究 |
2.4.5 有关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策略的研究 |
2.5 水球运动队研究的主要内容 |
2.5.1 水球运动员力量特征 |
2.5.2 水球运动员技战术能力 |
2.5.3 水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分析 |
2.6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总结与展望 |
2.6.1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总结 |
2.6.2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展望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SWOT分析法 |
3.2.6 内容分析法 |
3.2.7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 |
4.1.1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模型建构 |
4.1.2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 |
4.1.3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 |
4.1.4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
4.1.5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
4.1.6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 |
4.1.7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 |
4.2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状况 |
4.2.1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政治教育的需求状况 |
4.2.2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教育的需求状况 |
4.2.3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道德教育的需求状况 |
4.2.4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心理教育的需求状况 |
4.2.5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管理工作的需求状况 |
4.3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SWOT分析 |
4.3.1 SWOT战略要素解析 |
4.3.2 战略要素权重赋值 |
4.3.3 构筑战略四边形 |
4.3.4 战略向量计算 |
4.3.5 战略类型与选择 |
4.4 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策略 |
4.4.1 优势机遇(SO)型发展策略 |
4.4.2 劣势机遇(WO)型发展策略 |
4.4.3 优势威胁(ST)型发展策略 |
4.4.4 劣势威胁(WT)型发展策略 |
4.4.5 开拓型发展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质性分析编码截图 |
附录2 访谈提纲及记录 |
附录3 部分相关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 |
附录4 调查问卷及专家评估表 |
致谢 |
(5)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题:人的全面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第二节 职业体育 |
一、职业体育概念界定 |
二、中国职业体育与国际职业体育比较 |
三、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中国职业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职业体育产业的发展 |
一、产业内部结构庞大和项目丰富 |
二、产业区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
三、产业体制改革效果显着 |
第二节 中国职业体育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夯实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二、保证公平竞争,营造和谐社会 |
三、提高人民参与度,增强人民体质 |
四、丰富人民娱乐生活,满足精神享受需求 |
五、衔接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联系,提高群众体育意识 |
六、在体育精神的弘扬中展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感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中国职业体育发展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二、区域分布不平衡 |
第二节 产业制度不够完善 |
一、人的主体地位弱化 |
二、阻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
三、产业主体价值导向不够明确 |
第三节 存在问题分析 |
一、产业发展目标不够明晰 |
二、企业价值导向存在偏差 |
三、少数个人道德观念薄弱 |
第四章 “以人民为中心”与新时代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
第一节 习近平体育观 |
一、习近平体育观的核心内涵 |
二、习近平体育思想是新时代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具体目标与实践原则 |
一、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实践性原则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现实途径 |
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产业发展 |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制度,促进职业体育健康发展 |
三、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体育道德培育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政策导向 |
1.1.2 现实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2 体育道德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体育道德研究综述 |
2.2.2 国内体育道德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考察法 |
3.2.3 案例分析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体育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辨析 |
4.1 体育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
4.2 体育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 |
4.3 大学生体育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特征 |
4.3.1 以人为本理念 |
4.3.2 教育育人功能 |
4.3.3 展示主体精神 |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体育道德失范表征与成因 |
5.1 大学生体育道德失范的表征 |
5.1.1 缺乏爱国情怀 |
5.1.2 淡化敬业精神 |
5.1.3 缺失诚信品质 |
5.1.4 抛弃友善品格 |
5.2 大学生体育道德失范的成因 |
5.2.1 社会因素 |
5.2.2 学校因素 |
5.2.3 个人因素 |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体育道德培育的路径 |
6.1 大学生体育道德培育的指导原则 |
6.1.1 全面性 |
6.1.2 长期性 |
6.1.3 思想性 |
6.1.4 实践性 |
6.2 大学生体育道德的培育路径 |
6.2.1 加强体育道德引导力度 |
6.2.2 提升体育道德引导水平 |
6.2.3 完善体育道德监督体系 |
6.2.4 建立体育道德评价制度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基本理论概述 |
1.5.1 体育的含义与作用 |
1.5.1.1 体育的含义 |
1.5.1.2 体育的作用 |
1.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内容 |
1.5.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
1.5.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2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基本理论 |
2.1 西方学者关于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论述 |
2.1.1 中西方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
2.2 新时期党的领导人关于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的论述 |
2.2.1 邓小平同志关于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想 |
2.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想 |
3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 |
3.1 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 |
3.2 竞技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
3.2.1 思想政治教育对竞技体育的促进作用 |
3.2.2 竞技体育中孕育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3.3 学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
3.3.1 学校体育的“兴趣引领教育”价值 |
3.3.2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素质的锻炼 |
3.3.3 大学生良好的作风纪律推动着学校体育的开展 |
4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良性互动的对策选择 |
4.1 注重体育课程的引导作用 |
4.2 发挥体育明星(专家)优秀事迹的榜样效应 |
4.3 正确发挥体育社会舆论的功能作用 |
4.4 重塑新时期大学生的体育道德价值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现实诉求 |
(二) 理论诉求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逻辑构架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进路构架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七、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 |
一、伦理 |
二、教育伦理 |
三、体育伦理 |
四、学校体育伦理 |
小结 |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 |
一、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 |
(一) 人性假设: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 |
(二) 探问:人性内在是否具有伦理属性 |
(三) 探问之追问: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 |
二、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必要性 |
(一)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 |
(二)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功能 |
小结 |
第三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 |
一、伦理的两大流派解读 |
(一) 道义论 |
(二) 功利论 |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分歧与联系 |
二、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选择 |
(一)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
(二)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确立——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 |
三、学校体育应然伦理追求的确认——学生身心归合发展 |
四、学校体育伦理原则的确立 |
(一) 秉持人道 |
(二) 崇尚公正 |
(三) 依循理性 |
(四) 恪守诚信 |
(五) 追求幸福 |
小结 |
第四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 |
一、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勾勒 |
二、学校体育伦理的时间维度 |
(一) 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 |
(二) 学校体育伦理的演化 |
(三) 学校体育伦理的重构 |
三、学校体育伦理的空间维度 |
(一) 学校体育内部伦理关系 |
(二) 学校体育外部伦理环境 |
四、学校体育伦理的层次维度 |
(一) 底线伦理 |
(二) 均衡伦理 |
(三) 圣德伦理 |
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 |
一、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 |
(一) 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 |
(二) 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 |
(三) 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 |
(四) 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 |
(五) 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阙如 |
(六) 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缺失 |
(七) 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 |
(八) 道德责任问题:教育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 |
二、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
(一) 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资源配置失衡 |
(二) 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 |
(三) 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 |
(四) 教育之殇:教育物化倾向过度,主体走向失落 |
(五) 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 |
(六) 主体之困:体育教师主体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 |
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 |
一、基本问题之消解: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割裂 |
二、人道问题之消解: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 |
三、公正问题之消解: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 |
四、理性问题之消解: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 |
五、诚信问题之消解: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 |
六、幸福问题之消解: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 |
七、性别问题之消解: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 |
八、道德责任问题之消解: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起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结构设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和主要问题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主要问题 |
第2章 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念辨析和理论基础 |
2.1 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念辨析 |
2.1.1 文化、体育与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功能 |
2.1.2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及功能 |
2.1.3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认知论 |
2.2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维功能 |
2.2.1 育人功能 |
2.2.2 凝聚功能 |
2.2.3 激励功能 |
2.2.4 引导功能 |
2.3 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贡献 |
2.3.2 中共中央历届领导人的理论贡献 |
第3章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 |
3.1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例证 |
3.1.1 篮球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
3.1.2 太极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
3.1.3 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
3.1.4 群众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
3.1.5 竞技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
3.1.6 学校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
3.2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基本经验 |
3.2.1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
3.2.2 助推体育强国建设 |
3.2.3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面 |
3.2.4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3.3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体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3.3.2 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不能满足大众锻炼需求 |
3.3.3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有待提高 |
3.3.4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资源载体有待挖掘和创新 |
第4章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评价体系构建 |
4.1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评价体系(一) |
4.1.1 指标选样和模型建立 |
4.1.2 建立判断矩阵 |
4.1.3 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1.4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评价(一)结果分析 |
4.2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评价体系(二) |
4.2.1 指标选样和模型建立 |
4.2.2 建立判断矩阵 |
4.2.3 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2.4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评价(二)结果分析 |
第5章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提升途径 |
5.1 优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社会环境 |
5.1.1 改革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文化管理体制 |
5.1.2 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宣传 |
5.2 完善和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
5.2.1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共建共享机制 |
5.2.2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长效机制 |
5.3 加强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提高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辐射力 |
5.3.1 统筹协调,全方位推进体育文化交流 |
5.3.2 科学组织,分步实施体育文化交流系统工程 |
5.4 整合体育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的功能 |
5.4.1 进一步整合隐含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资源载体 |
5.4.2 进一步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 |
(10)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专家访谈法 |
(三) 逻辑分析法 |
(四) 案例分析法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道德”的涵义 |
二、“职业道德”的界定 |
三、对“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的理解 |
第四章 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
一、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活动的主要特点 |
(一) 竞争性与协作性 |
(二) 观赏性与规范性 |
(三) 公平性与公开性 |
(四) 功利性与商业性 |
二、竞技体育运动员面临的特殊道德关系 |
(一) 竞技体育运动员与集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
(二) 竞技体育运动员与观众之间的道德关系 |
(三) 竞技体育运动员与同行之间的道德关系 |
三、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的特殊问题 |
(一) 竞赛与胜负 |
(二) 个人得失与集体荣誉 |
第五章 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
一、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
(一) 树立集体荣誉感,献身体育事业 |
(二) 脚踏实地顽强拼搏,永攀体育高峰 |
(三) 自觉为增强人民体质做贡献 |
二、互帮互助,尊重团结 |
(一) 尊重裁判 |
(二) 尊重对手 |
(三) 尊重观众 |
三、言语适度,举止文明 |
(一) 尊重公众,与人为善 |
(二) 礼貌用语,言谈文雅 |
(三) 仪容得体,行为适当 |
四、轻薄名利,公平竞争 |
五、勤学苦练,修身养性 |
第六章 竞技体育运动员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 |
一、竞技体育运动员道德失范现象表现形式 |
(一) 资格作弊 |
(二) 过度训练 |
(三) 食用或使用兴奋剂 |
(四) 假赛或消极比赛 |
二、竞技体育运动员道德失范现象的特点 |
(一) 驱动的多重性及影响的广泛性 |
(二) 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关联性 |
(三) 体制法制和赛制的相关性 |
(四) 呈现和治理的矛盾性 |
(五) 遏制的高难度性和高成本性 |
第七章 造成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
一、造成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 |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 教育的缺位 |
(三) 法制建设的滞后 |
(四) 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冲击 |
二、解决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对策 |
(一) 营造良好的环境 |
(二) 加强研究和教育 |
(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四) 正确引导商业化和职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论邓小平理论在体育道德体系重构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D]. 董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D]. 朱镜松.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上海市水球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黄文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研究[D]. 张鹏展.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体育道德培育路径探析[D]. 王月.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7]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D]. 遆帅. 中北大学, 2018(08)
- [8]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D]. 汪全先.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霍朋.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10]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 霍秀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