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掺硅粉和粉煤灰配制高强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州[1](2021)在《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性能混凝土(HPC)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等为了提高内部结构的密实性,选取较低水胶比。但是从水泥水化过程来看,当水泥基材料的水胶比≤0.38时,水泥无法完全水化,在水泥石内部必然存在未水化水泥颗粒。这些未水化水泥颗粒后续得到水分供给时,可继续发生水化反应,即后续水化。在潮湿或水环境下,未水化水泥颗粒的后续水化,可能诱发混凝土材料膨胀开裂,并可为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提供通道,加速混凝土性能的劣化,影响其长期性能。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论文首先研究了水化环境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的影响,给出了后续水化快速评价机制与试验参数。后续水化过程中,水泥净浆抗压强度增长率随水化环境湿度增大而增大,RH≥95%下其抗压强度增长率达到绝湿状态下的2.75倍;其抗压强度增长率及膨胀应变均随水中水化温度升高而增大,60℃水中其抗压强度增长率及膨胀应变分别达到20℃水中的1.83倍和1.37倍。建议将标准养护28 d作为后续水化试验的时间起点;推荐60℃水中浸泡作为加速后续水化的试验方法;抗压强度和膨胀应变可用作水泥基材料在后续水化作用下的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基于多因素的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模型。基于Krstulovi(?)–Dabi(?)水泥水化动力学与水泥水化微观模型,考虑水分供给对水灰比的影响,建立了水泥颗粒水化修正模型;基于水泥颗粒粒径分布结果,明确了水泥水化度与水泥颗粒水化度的关系,建立了水泥水化修正模型;考虑水分迁移的影响,在水泥水化修正模型中引入了水灰比影响系数、硅粉掺量影响系数和后续水化作用影响系数,建立了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演化规律,给出了后续水化作用机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净浆抗压强度随后续水化时间增长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趋势。结合微观结构演变过程,后续水化作用前期,水泥水化速率快,新生C-S-H凝胶填补了净浆内孔隙,其孔体积及平均孔径明显减小,后续水化起增强作用;后期水泥水化速率缓慢,净浆内空间逐渐不足以容纳C-S-H凝胶,凝胶体积膨胀导致其内应力变大并生成微裂缝,其孔体积及平均孔径增大,导致其性能劣化。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提出了损伤风险评价及控制方法。基于MgO微膨胀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建模方法,结合温度函数a(T)、b(T)与水中水化温度T间指数函数关系,建立了膨胀应变双曲线模型;考虑水分迁移和水灰比的影响,在膨胀应变双曲线模型中引入水分迁移系数和水灰比影响系数,建立了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基于后续水化360 d时膨胀应变模型值,并结合长期后续水化的损伤效应,给出了水泥基材料膨胀应变限值(εFH)lv建议值。掺加硅粉可有效抑制未水化水泥后续水化的危害,且水泥基材料损伤风险控制效果随硅粉掺量增大而愈加显着。通过本文研究,提出了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演化规律和损伤风险评价方法及控制措施,可为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评价与设计提供依据。
徐德儒[2](2021)在《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河套灌区混凝土衬砌因迭次的冻融作用导致表面剥蚀、开裂等现象严重,直接影响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正常使用。为优化模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合理利用当地工业废弃物-硅粉和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混凝土。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固体紫外试验以及热重试验研究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后对其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孔隙结构和内部物质组成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配合比指标和孔隙结构参数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模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能,为改善模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能,优化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工业废弃物-硅粉和粉煤灰能够提高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耐久性能。合理双掺硅粉-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着高于单掺粉煤灰和单掺硅粉组别,且FA15S4(粉煤灰15%、硅粉4%)组力学性能最优。不同介质冻融循环试验表明抗冻性最优组为FA15S4,但经历黄河水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冻胀破坏较严重。(2)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能够改善模袋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模袋混凝土核磁共振T2谱分布具有三峰结构,左峰信号幅值最高,工业废弃硅粉和粉煤灰的“填充效应”有利于降低模袋混凝土的孔隙率,优化孔隙结构,FA15S4孔隙面积及孔隙尺寸最小。基于孔隙结构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孔径分布对养护28d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孔隙度对其冻融损伤度影响最大。(3)水化进程和水化产物显着影响模袋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指标和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组的水化速度高于其他组别,且水化产物组成更优。TG试验表明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试件热学性质良好,不易受热分解,FA15S4内CH含量最小,FA15S4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将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进一步提高。(4)综合宏观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指标和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引入BP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和冻融损伤度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应河洋[3](2019)在《再生集料性能及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早期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交通荷载的增加产生大量路面病害,越来越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养护、维修,甚至提质改造。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何合理处置建筑垃圾成为了当今研究热点。同时,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大量的天然石料、砂子等资源已经严重匮乏,因此破碎混凝土再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于再生骨料性能缺陷,不同掺量下再生混凝土性能会有所差异。故本文首先对再生粗骨料进行强化研究,其次研究了低掺量再生粗集料公路混凝土最佳配比,最后提出了高掺量再生粗集料下混凝土的最佳配比,对今后再生混凝土在公路和建筑中的应用起到一定借鉴作用。选取四种强化方式对再生粗集料进行强化研究。研究发现:四种强化方式中对集料物理性质表观密度、吸水率、棱角性、表面纹理最优的强化方式分别是:水泥浆掺粉煤灰(7d)、氢氧化钠与聚乙烯醇、硫酸和水泥浆掺粉煤灰7d。对集料力学性质表现最优的是水泥浆掺粉煤灰(3d)。棱角性受磨耗作用影响最小是强化方式是氢氧化钠与聚乙烯醇,表面纹理指数受磨耗作用影响最小的强化方式也是氢氧化钠与聚乙烯醇。通过汇总几种强化方式的机理得到:水泥浆外掺矿物质掺和料在空隙填充、微小裂缝修复作用基础上,与Ca(OH)2反应产生胶凝性水化产物;5%硫酸浓度浸泡腐蚀了低强度、多孔隙的砂浆,从而提高了集料强度,降低吸水率;而采用NaoH和PVA处理后集料,再生集料表面中硅酸盐和PVA发生反应,游离态水与PVA产生了水化反应。基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预吸水配比设计方法,确定了三四级公路中20%、40%和60%三种再生粗集料掺量下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得到:不掺加再生骨料配合比28d抗压强度达到49.6MPa,满足C40混凝土抗压强度要求,同时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到20、40和60%,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2.3%、18.9%和16.9%,但仍满足C40强度要求;六种不同经验公式下计算得到三种掺量下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7d)换算结果均大于4.0MPa,这表明这三种掺量下配比设计满足轻等级交通荷载水平公路设计要求;再生混凝土干缩率随着再生粗集料用量的增加而变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高强高掺量下再生混凝土进行配比研究。极差分析发现:由排队分析法结果来看,最优配比为粉煤灰1 0%、硅灰7.5%、取代率80%、减水剂2%、水胶比0.31;由矩阵分析法得到最优配比为水胶比0.31、取代率80%、减水剂2%、粉煤灰1 0%和硅灰0%。方差分析结果得到:五种因素中对坍落度、7d抗压强度和7d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减水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对比两种不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尽管不同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的最优配比不尽相同,但因素显着上存在相同点,即减水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三个因素对高强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综合性能影响大于水胶比和取代率。
孙龙[4](2019)在《高强混凝土收缩特性和减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可持续的创新发展模式,发展和应用高性能、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是现代混凝土制备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超)高强混凝土具有超高的力学强度等诸多优良性能,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和深部矿井等土木工程结构的首选材料。随着高强混凝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低水胶比引起的收缩变大,增大了混凝土结构开裂和破坏的风险,严重影响其体积稳定性和抗渗性等耐久性能。如何减小收缩,是(超)高强混凝土技术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为促进高强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研究矿物掺合物和内养护技术对高强混凝土收缩特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室测试混凝土自收缩和干缩的收缩特性、抗压强度的变化趋势、浆体密度和凝结时间、试块主要物理性质的方法,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力学分析等手段,分别对纳米SiO2和多孔漂珠两种新型工程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02对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增强效果明显,但也大幅增加了其自收缩和干缩。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纳米SiO2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补偿时,应充分考虑其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而多孔漂珠因其特有的性质,可作为微胶囊装载、运送内养护水,并将水分释放到周围水泥浆液中,促进水泥的水化,减少混凝土中游离水的损失,有效改善高强硅粉混凝土因大硅粉掺量和低水胶比引发的自收缩,且对其干缩及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可见,多孔漂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内养护材料,在制备(超)高强混凝土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图41 表13 参52
伍松云[5](2019)在《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随着国内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重型和超载车辆剧增,导致路面实际累计当量轴次急剧增加,为了解决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其承载力不足,无法满足目前我国超载、重载交通运输事业的需求,开展以矿物掺合料和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优化配制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高抗折强度(f28.cf≥8.5MPa)和高耐磨性能(Gc≤2.0kg/m2)),旨在解决重载交通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服役寿命短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本论文基于材料学、混凝土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与方法开展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High Flexural and High Wear Resistance Pavement Concrete简写HFHWRPC)试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正交试验方法,成功研制出一种HFHWRPC专用矿物掺合料(简称:FSG),研究结果表明:FSG能有效提高路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其最佳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30%;并成功制备28d抗折强度为8.9MPa,28d单位面积磨损量为0.44kg/m2的HFHWRPC。(2)在优化HFHWRPC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基础上,探明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 HFHWRPC的水胶比与28d抗折强度、水胶比与28d磨损量、28d抗折强度与磨损量之间的相互关系。(3)HFHWRPC压折比和跨中荷载-挠度曲线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FSG、聚丙烯纤维可以显着提高HFHWRPC的韧性,相比未掺加FSG和聚丙烯纤维的普通混凝土,其韧性指数提高了42%。(4)采用XRD和SEM测试方法,对HFHWRPC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揭示HFHWRPC的强度强化和磨损机理提供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5)建立了HFHWRPC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推广应用HFHWRPC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芳花[6](2018)在《矿渣粉活性优化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现代混凝土广泛的应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矿物掺合料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矿渣粉是常用的一种矿物掺合料。但由于生产工艺的影响,使矿渣粉活性明显下降,严重制约了其在水泥及混凝土行业中的应用,这不仅使矿渣粉资源浪费,并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本文首先研究复掺硅粉、添加碱激发剂及改善矿渣粉颗粒级配三种方法对矿渣粉活性的影响,确定出硅粉的最佳掺量、碱激发剂的最优种类及掺量、矿渣粉的最优颗粒级配,然后,研究活性优化后的矿渣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水胶比分别为0.5、0.4、0.3时,研究硅粉掺量对矿渣粉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为0.5,在矿渣粉中等量掺入8%硅粉时,矿渣粉活性最优;水胶比为0.4,在矿渣粉中等量掺入6%硅粉时,矿渣粉活性最优;水胶比为0.3,在矿渣粉中等量掺入2%硅粉时,矿渣粉活性最优。(2)研究不同种类碱激发剂(单掺Na OH、Ca SO4·2H2O,复掺Na2Si O3+Ca SO4·2H2O、Na OH+Ca SO4·2H2O),在不同掺量(0.3%、0.5%、1.0%、1.5%)下对矿渣粉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用Na OH+Ca SO4·2H2O作为激发矿渣粉活性的碱激发剂,掺量为0.5%时,对矿渣粉7d、28d龄期活性的激发效果最优,但对矿渣粉3d龄期活性的激发效果低于Na OH激发剂。因此,从碱激发剂对矿渣粉的激发效果、经济性、试验操作难易程度等多角度考虑,选取Na OH+Ca SO4·2H2O碱激发剂、掺量为0.5%作为激发矿渣粉活性的最优碱激发剂种类及掺量。(3)根据Fuller曲线中各粒径颗粒的含量,将比表面积分别为300m2/kg、460m2/kg、570m2/kg的矿渣粉按八种不同比例掺配,使其矿渣粉形成不同的颗粒级配体系。研究矿渣粉不同颗粒级配体系对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分别为300m2/kg、460m2/kg、570m2/kg的矿渣粉与水泥掺配比例为1:3:1:5时,矿渣粉活性最优。(4)通过复掺硅粉、添加碱激发剂及改善矿渣粉颗粒级配可优化矿渣粉活性,使其活性优化后的矿渣粉与活性未优化的矿渣粉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相比,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龄期为28d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0.6%、25.8%、21.9%。
陈磊[7](2017)在《覆膜蒸养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蒸汽养护有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加速模具周转速率等优点,是在制作混凝土预制构件时较为常用的养护方式。覆膜蒸养是在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在膜内持续通入恒温的蒸汽使膜内维持一定温度的简易蒸汽养护方式。本文以预制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C30等级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覆膜蒸汽养护的方式,考虑水胶比、减水剂、矿物掺和料等影响因素,配制混凝土试块,测试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针对当地骨料各项参数,基于鲍罗米公式,利用体积法设计出适宜本地区的混凝土配合比,利用作图法得到满足达到配制强度的蒸养混凝土配合比。结合电镜扫描蒸养混凝土内部水化产物的状态,分析龄期为脱模、3d、7d和28d立方体抗压与劈裂抗拉强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以混凝土龄期28d时抗压强度为参考,水胶比为0.51时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要求,且低水胶比能促进蒸养混凝土抗压与劈拉7d28d强度的增长,加速混凝土水化反应的进行。(2)掺入占水泥质量0.2%、0.4%、0.6%、0.8%的聚羧酸减水剂与0.2%、0.5%、0.8%、1.1%的FDN减水剂,配制混凝土试块,分析抗压与劈拉强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优掺量为0.4%,FDN减水剂的最优掺量为1.1%;相比于FDN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变化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当聚羧酸减水剂掺量超过0.4%时,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趋势较为明显。(3)分别单掺粉煤灰、矿渣粉、硅粉取代不同比例的水泥,取代率20%不变的条件下复掺粉煤灰矿渣粉与粉煤灰硅粉,配制掺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测试,结合电镜扫描混凝土内部水化产物的状态,分析不同龄期试块抗压与劈拉强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会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矿渣粉的取代率为20%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最高,硅粉取代率为8%时混凝土力学性能达到最高;复掺粉煤灰矿渣粉1:1时混凝土强度最高,复掺粉煤灰硅粉6:6时强度最高。(4)基于非数理统计方法,对覆膜蒸养条件下掺加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在满足设计强度的条件下考虑成本因素,分析单掺和复掺时矿物掺和料的最优掺量。结果表明:单掺矿渣粉的取代率40%时混凝土的经济性最优;20%取代率条件下,粉煤灰和矿渣粉比例为4:1时混凝土经济性最优。
张海洋[8](2011)在《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PC是在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在严格的质量管理条件下制成的。HPC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于HPC系统、全面的力学性能研究反而较少,对于多种掺合料混掺的研究不多,对于HPC断裂性能的研究就更少了。本文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多种掺合料(粉煤灰、硅粉、聚丙烯纤维)在单掺和混掺情况下,HP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断裂性能随掺量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HPC的制备原理,并采用全计算法确定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坍落度和扩展度试验,得出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2)以3d、7d、28d、90d为龄期,通过对HPC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得出了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强度影响规律。(3)采用更为方便和准确的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以28d为龄期,得出了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并对HPC弹性模量计算公式进行研究,以混凝土容重和立方体抗压强度为变量,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HPC弹性模量计算公式。(4)以混凝土试件28d为龄期,通过三分点加载试验方法,对HPC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抗弯拉强度及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5)以混凝土试件28d为龄期,通过尺寸为100mm×100mm×515mm,切口深度为40mm试件的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HPC的断裂性能,以有效裂缝长度、断裂韧度、断裂能、临界裂缝张开位移和极限裂缝张开位移为评价指标,得出了粉煤灰、硅粉以及聚丙烯纤维对HPC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
伏妮婷,顾浩声[9](2009)在《影响高强混凝土泵送特性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文中研究指明1概述建筑工程中,把抗压强度达60~80MPa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超过80MPa的混凝土称为超高强混凝土。使用高强混凝土不但能节省材料,还能大大减轻结构物自重,采用泵送技术,可显着提高工程的施工速度,改善现场施工工作条件,节约劳动力,其发展和应用
贾兆武,张新强[10](2008)在《高强抗冲耐磨混凝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概述随着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高水头、大流量泄水建筑物日益增多,由于受推移质冲击磨损、高速含砂水流的磨蚀而使泄水建筑物发生破坏的工程愈来愈普遍,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二、掺硅粉和粉煤灰配制高强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掺硅粉和粉煤灰配制高强混凝土(论文提纲范文)
(1)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研究现状 |
1.2.1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应用 |
1.2.2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特点 |
1.2.3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后续水化研究现状 |
1.3.1 后续水化影响因素 |
1.3.2 后续水化快速评价 |
1.3.3 后续水化模型 |
1.3.4 后续水化作用机理 |
1.3.5 后续水化作用下损伤风险评价及控制 |
1.4 后续水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水化环境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2 试验方法 |
2.3 水化环境湿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1 湿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2 湿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2.3.3 湿度对压折比的影响 |
2.4 水中水化温度对后续水化的影响 |
2.4.1 水中水化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2.4.2 水中水化温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2.4.3 水中水化温度对压折比的影响 |
2.4.4 水中水化温度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
2.5 后续水化结合水量、膨胀应变和抗压强度增长率的相关性 |
2.5.1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2.5.2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2.5.3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膨胀应变的关系 |
2.5.4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2.5.5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膨胀应变的关系 |
2.6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 |
2.6.1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的概念 |
2.6.2 抗压强度与加速试验等效时间的关系 |
2.6.3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计算结果 |
2.7 后续水化快速评价机制与试验参数的确定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因素的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3.2.2 试验方法 |
3.3 配合比参数对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 |
3.3.1 水灰比的影响 |
3.3.2 硅粉掺量的影响 |
3.4 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研究 |
3.4.1 Krstulovi(?)–Dabi(?)水泥水化动力学 |
3.4.2 水泥水化微观模型 |
3.4.3 水泥水化反应动力学的微观方程式 |
3.4.4 水化速率参数 |
3.4.5 硅粉的稀释效应和物理加速效应 |
3.4.6 后续水化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
3.4.7 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 |
3.5 模型关键参数及模型验证 |
3.6 基于模型的水泥水化度及其水化速率分析 |
3.6.1 水中水化温度的影响 |
3.6.2 水灰比的影响 |
3.6.3 硅粉掺量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演化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
4.2.2 试验方法 |
4.3 水灰比对水化特性的影响 |
4.4 水灰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1 水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2 水灰比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4.4.3 水灰比对压折比的影响 |
4.5 水泥体积分数和孔隙率 |
4.5.1 BSE测试原理 |
4.5.2 水泥体积分数 |
4.5.3 不同位置孔隙率 |
4.6 水泥后续水化程度对强度的影响 |
4.7 后续水化对水泥净浆强度的影响机理 |
4.7.1 分形模型 |
4.7.2 机理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及损伤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3 水灰比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
5.4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相关性 |
5.4.1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5.4.2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5.5 膨胀预测模型 |
5.5.1 模型的建立 |
5.5.2 模型的验证 |
5.6 长期后续水化作用下损伤风险评价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6 掺硅粉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及损伤风险控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
6.2.2 试验方法 |
6.3 硅粉掺量对水化特性的影响 |
6.4 硅粉掺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1 硅粉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6.4.2 硅粉掺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6.4.3 硅粉掺量对压折比的影响 |
6.5 硅粉掺量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
6.5.1 硅粉掺量对毛细吸水特性的影响 |
6.5.2 硅粉掺量对质量变化率的影响 |
6.6 硅粉掺量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
6.7 膨胀应变、后续水化结合水量和初期毛细吸水系数的相关性 |
6.7.1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6.7.2 初期毛细吸水系数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6.7.3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6.7.4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初期毛细吸水系数的关系 |
6.8 后续水化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机理 |
6.9 损伤风险控制方法 |
6.10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袋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矿粉作为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研究现状 |
1.2.3 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现状 |
1.2.4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粗骨料 |
2.1.3 细骨料 |
2.1.4 粉煤灰 |
2.1.5 工业废弃硅粉 |
2.1.6 减水剂 |
2.1.7 试验用水 |
2.2 试验方案 |
2.2.1 方案设计 |
2.2.2 配合比设计 |
2.3 试验方法与仪器 |
2.3.1 试件制备与养护 |
2.3.2 抗压强度试验 |
2.3.3 耐久性能试验 |
2.3.4 核磁共振试验 |
2.3.5 固体紫外试验 |
2.3.6 热重试验 |
2.3.7 主要试验仪器 |
3 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 |
3.1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1 抗压强度结果与分析 |
3.1.2 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破坏形态 |
3.2 模袋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
3.2.1 模袋混凝土清水-黄河水冻融试验质量损失率结果与分析 |
3.2.2 模袋混凝土清水-黄河水冻融试验相对动弹性模量结果与分析 |
3.2.3 模袋混凝土清水-黄河水冻融损伤度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3.3.1 力学性能 |
3.3.2 抗冻耐久性能 |
4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研究 |
4.1 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
4.2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发育特征 |
4.2.1 工业废弃硅粉对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发育的影响 |
4.2.2 粉煤灰对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发育的影响 |
4.2.3 工业废弃硅粉和粉煤灰对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发育的影响 |
4.2.4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对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发育的影响 |
4.2.5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对不同龄期模袋混凝土渗透率的影响 |
4.3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冻融损伤特征 |
4.3.1 清水冻融作用下模袋混凝土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变化规律 |
4.3.2 黄河水冻融作用下模袋混凝土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变化规律 |
4.3.3 清水-黄河水冻融循环下模袋混凝土孔径分类的损伤规律 |
4.3.4 清水-黄河水冻融循环下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的损伤规律 |
4.3.5 清水-黄河水冻融循环下模袋混凝土渗透率的损伤规律 |
4.4 基于孔隙特征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4.1 灰色关联度的介绍 |
4.4.2 GRA算法的MATLAB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模袋混凝土理化试验研究 |
5.1 固体紫外试验结果与分析 |
5.1.1 单掺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紫外可见光谱 |
5.1.2 单掺工业废弃硅粉模袋混凝土紫外可见光谱 |
5.1.3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紫外可见光谱 |
5.2 模袋混凝土热重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单掺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热重分析 |
5.2.2 单掺工业废弃硅粉模袋混凝土热重分析 |
5.2.3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热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耐久性能预测模型 |
6.1 人工神经网络介绍 |
6.2 BP神经网络 |
6.2.1 BP神经网络介绍 |
6.2.2 BP神经网络的MATLAB实现 |
6.3 Elman神经网络 |
6.3.1 Elman神经网络介绍 |
6.3.2 Elman神经网络的MATLAB实现 |
6.4 模袋混凝土神经网络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
6.5 模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模型 |
6.5.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模型 |
6.5.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模型 |
6.5.3 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抗冻性预测模型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再生集料性能及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集料强化技术 |
1.2.2 再生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2.3 国内外研究概况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混凝土再生集料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1 原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加工工艺对再生集料性能影响研究 |
2.3 再生集料性能化学强化技术 |
2.3.1 再生集料强化措施分析 |
2.3.2 强化措施对再生集料性能影响 |
2.3.3 再生集料性能强化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3.1.1 住建部普通混凝土设计方法 |
3.1.2 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设计方法 |
3.1.3 基于混凝土预吸水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3.2 公路再生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 |
3.2.2 配比计算 |
3.2.3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3 再生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再生料掺量混凝土设计 |
4.1 水泥混凝土性能提升技术研究 |
4.2 高再生料掺量混凝土设计研究 |
4.2.1 和值分析 |
4.2.2 极差分析 |
4.2.3 方差分析 |
4.2.4 综合性能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C (集料图像测试试验结果) |
(4)高强混凝土收缩特性和减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强混凝土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
1.1.2 高强混凝土的收缩特性 |
1.2 高强混凝土减缩研究的发展现状 |
1.2.1 高强混凝土的减缩方法 |
1.2.2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3 掺硅粉高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4 内养护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验材料及性能 |
2.1.1 化学试剂 |
2.1.2 水泥 |
2.1.3 粉煤灰 |
2.1.4 硅粉 |
2.1.5 纳米SiO_2 |
2.1.6 石英砂 |
2.1.7 漂珠 |
2.1.8 水和减水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饱和多孔漂珠的制备方法 |
2.3.2 浆体密度测试 |
2.3.3 凝结时间测试 |
2.3.4 试块主要物理性质测试 |
2.3.5 抗压强度测试 |
2.3.6 自收缩测试 |
2.3.7 干燥收缩测试 |
2.4 表征分析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热重分析(TGA-DTG) |
3 纳米SiO_2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及收缩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物理性质 |
3.3.2 抗压强度 |
3.3.3 自收缩 |
3.3.4 干缩 |
3.4 结论 |
4 多孔漂珠/水微胶囊对掺硅粉高强砂浆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浆体密度和凝结时间 |
4.3.2 试块的主要物理性质 |
4.3.3 抗压强度 |
4.3.4 自收缩曲线 |
4.3.5 干缩曲线 |
4.3.6 XRD图谱 |
4.3.7 TGA-DTG曲线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混凝土路面概况 |
1.2.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矿物掺合料对路面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 |
1.2.4 聚丙烯纤维对路面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简介 |
2.1 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矿物掺合料 |
2.1.3 聚丙烯纤维 |
2.1.4 高效减水剂 |
2.1.5 集料 |
2.1.6 试验用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流动性测试 |
2.2.2 混凝土搅拌成型 |
2.2.3 力学性能测试 |
2.2.4 耐磨性能测试 |
2.2.5 跨中荷载-挠度曲线测试 |
2.3 小结 |
3 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专用掺合料的研制 |
3.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FSG对水泥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FSG对水泥胶砂耐磨性能的影响 |
3.5 小结 |
4 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的制备技术 |
4.1 聚丙烯纤维优选 |
4.1.1 纤维长度优选 |
4.1.2 纤维掺量优选 |
4.2 搅拌工艺优化 |
4.3 水胶比优选 |
4.3.1 水胶比的初步确定 |
4.3.2 水胶比的优选 |
4.4 HFHWRPC的配合比设计 |
4.4.1 设计要求 |
4.4.2 设计方法 |
4.4.3 单位用水量确定 |
4.4.4 矿物掺合料确定 |
4.4.5 粗集料级配确定 |
4.4.6 砂率确定及砂石用量 |
4.4.7 验证试验 |
4.5 小结 |
5 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其机理分析 |
5.1 HFHWRPC性能影响因素 |
5.1.1 FSG对路面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
5.1.2 聚丙烯纤维对路面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
5.2 HFHWRPC力学性能 |
5.2.1 抗折强度 |
5.2.2 HFHWRPC强度强化机理 |
5.3 HFHWRPC耐磨性能 |
5.3.1 路面混凝土磨损机理 |
5.3.2 HFHWRPC耐磨性能研究 |
5.4 微观结构分析 |
5.4.1 SEM试验试样制备 |
5.4.2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6 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体系 |
6.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6.1.1 水泥 |
6.1.2 矿物掺合料 |
6.1.3 减水剂 |
6.1.4 纤维 |
6.1.5 拌合用水 |
6.1.6 粗细集料 |
6.2 施工工艺控制 |
6.2.1 投料与搅拌 |
6.2.2 运输 |
6.2.3 摊铺工艺 |
6.2.4 切缝 |
6.2.5 养生 |
6.3 合格控制 |
6.3.1 外观检查 |
6.3.2 性能指标检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矿渣粉活性优化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硅粉掺量对矿渣粉活性的影响研究 |
2.1 试验原材料及设备 |
2.2 硅粉掺量对水泥矿渣粉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 硅粉掺量对矿渣粉活性的影响 |
2.4 相同硅粉掺量下水胶比对矿渣粉活性的影响 |
2.5 矿渣粉、硅粉复掺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碱激发剂种类及掺量对矿渣粉活性的影响研究 |
3.1 试验原材料及设备 |
3.2 碱激发剂种类及掺量对水泥矿渣粉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碱激发剂种类及掺量对矿渣粉活性的影响 |
3.4 各种碱激发剂对矿渣粉最佳激发效果的比较分析 |
3.5 水泥矿渣粉胶砂的微观分析 |
3.6 不同因素对水泥矿渣粉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 |
3.7 采用电阻法研究碱掺量对水泥浆体水化进程的影响 |
3.8 碱激发矿渣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渣粉颗粒级配对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4.1 矿渣粉的基本性质试验 |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3 矿渣粉颗粒级配对水泥矿渣粉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矿渣粉颗粒级配对其活性的影响 |
4.5 矿渣粉最优颗粒级配与最佳紧密堆积颗粒级配对比研究 |
4.6 矿渣粉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节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覆膜蒸养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水胶比的影响 |
1.2.2 外加剂的影响 |
1.2.3 矿物掺和料的影响 |
1.2.4 其它因素的影响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骨料 |
2.1.3 矿物掺和料 |
2.1.4 减水剂 |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块的制作与养护 |
2.3.2 强度测试及加载制度 |
第3章 配合比的设计及优化 |
3.1 配合比的设计 |
3.2 配合比的调整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SEM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配合比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减水剂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聚羧酸减水剂的影响 |
4.1.1 配合比设计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4.2 FDN减水剂的影响 |
4.2.1 配合比设计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两种减水剂分子结构及作用机理探讨 |
4.3.1 聚羧酸减水剂的探讨 |
4.3.2 FDN减水剂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物掺和料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单掺矿物掺和料的影响 |
5.1.1 粉煤灰的影响 |
5.1.2 矿渣粉的影响 |
5.1.3 硅粉的影响 |
5.1.4 SEM电镜扫描结果微观分析 |
5.2 复掺矿物掺和料的影响 |
5.2.1 粉煤灰与矿渣粉复掺的影响 |
5.2.2 粉煤灰与硅粉复掺的影响 |
5.2.3 SEM电镜扫描微观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蒸养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 |
6.1 检测评定方法 |
6.1.1 统计方法评定 |
6.1.2 非统计方法评定 |
6.2 蒸养混凝土强度评定 |
6.3 掺加矿物掺和料蒸养混凝土成本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性能混凝土定义 |
1.2 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现状 |
1.2.1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1.2.2 硅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1.2.3 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十中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高性能混凝土制备 |
2.1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硅粉 |
2.1.4 粗集料 |
2.1.5 细集料 |
2.1.6 水 |
2.1.7 高性能减水剂 |
2.1.8 聚丙烯纤维 |
2.2 配合比设计 |
2.2.1 配合比确定 |
2.2.2 试验方案确定 |
2.3 成型工艺和养护条件 |
2.3.1 成型工艺 |
2.3.2 养护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 |
3.1 坍落度和扩展度试验 |
3.2 粉煤灰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 硅粉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 聚丙烯纤维对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4.1 立方体抗压强度 |
4.1.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4.1.2 粉煤灰对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3 硅粉对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5 聚丙烯纤维对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6 本节结论 |
4.2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 |
4.2.1 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
4.2.2 粉煤灰对HPC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4.2.3 硅粉对HPC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4.2.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4.2.5 聚丙烯纤维对HPC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4.2.6 本节结论 |
4.3 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 |
4.3.1 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
4.3.2 弹性模量计算示例 |
4.3.3 掺合料对HPC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4 掺合料对HPC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5 HPC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
4.3.6 本节结论 |
4.4 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
4.4.1 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
4.4.2 粉煤灰对HPC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3 硅粉对HPC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5 聚丙烯纤维对HPC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6 本节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性能混凝土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法概述 |
5.1.1 三点弯曲梁试件制作 |
5.1.2 试验装置 |
5.1.3 试验过程 |
5.2 断裂韧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断裂韧度的计算 |
5.2.2 粉煤灰对HPC断裂韧度的影响 |
5.2.3 硅粉对HPC断裂韧度的影响 |
5.2.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断裂韧度的影响 |
5.2.5 聚丙烯纤维对HPC断裂韧度的影响 |
5.3 断裂能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断裂能的计算 |
5.3.2 粉煤灰对HPC断裂能的影响 |
5.3.3 硅粉对HPC断裂能的影响 |
5.3.4 双掺粉煤灰和硅粉对HPC断裂能的影响 |
5.3.5 聚丙烯纤维对HPC断裂能的影响 |
5.4 裂缝嘴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COD理论基本原理 |
5.4.2 粉煤灰对HPC裂缝张开位移影响 |
5.4.3 硅粉对HPC裂缝张开位移影响 |
5.4.4 双掺硅粉和粉煤灰对HPC裂缝张开位移影响 |
5.4.5 聚丙烯纤维对HPC裂缝张开位移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掺硅粉和粉煤灰配制高强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 [1]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D]. 刘亚州.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试验研究[D]. 徐德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再生集料性能及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D]. 应河洋.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4]高强混凝土收缩特性和减缩研究[D]. 孙龙.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5]高抗折高耐磨路面混凝土试验研究[D]. 伍松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矿渣粉活性优化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D]. 李芳花.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7]覆膜蒸养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 陈磊.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8]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试验研究[D]. 张海洋. 郑州大学, 2011(04)
- [9]影响高强混凝土泵送特性的因素分析及控制[A]. 伏妮婷,顾浩声. 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 2009
- [10]高强抗冲耐磨混凝土性能研究[A]. 贾兆武,张新强. “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