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州矿务集团自营铁路资产经营的对策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袁龙泉[1](2021)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XK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文中提出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王海涛[3](2020)在《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死亡率一直在降低,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也在向好发展,但安全问题仍面临很大挑战,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仍有抬头的势头。安全投入虽然较过去已明显改善,但在实际安全生产中没有最大化发挥作用,这进一步加剧了煤矿安全需求增长与安全投入作用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对煤炭工业的持续、安全、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减少都不能发挥好的作用。由此可见,系统研究煤矿安全投入问题,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减少甚至避免事故发生,对于国家财产、人民生命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些年,有关安全投入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比较有限,仍然有待系统和深入丰富研究。由于煤矿企业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在当前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社会背景下,从微观层面来说,安全和安全投入的概念内涵是否发生了变化;从宏观层面来说,煤矿安全投入过程中的动力机制究竟是什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以多大程度和什么样的方式影响着安全投入决策,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什么;这都需要系统、科学的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和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说,当前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是否适当和科学,实证研究安全投入构成特点和进行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由此可知,系统研究煤矿安全投入问题对煤矿安全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旨在当前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这种大背景下,明确安全、安全投入及其分类内涵,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研究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动力机制机理,识别、分析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系统评价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从煤矿安全投入和安全产出两个维度构建合适的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对煤矿开采条件分类的基础上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煤为实证分析主体,实证比较分析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及其特点、合理性,总结规律,设计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11个煤矿为实证研究主体,系统评价安全投入效率的整体情况,对比其差异,深入分析安全投入冗余及其原因,为优化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和效率、合理配置安全投入资源、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在当前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区别于传统安全和安全投入概念,本文对安全概念和安全投入概念进行了拓展和重新界定,并对安全投入的分类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煤矿安全投入的动力来源及特征,研究了安全投入动力的耦合机理,揭示来自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各种不同动力和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动力对煤矿安全投入系统影响的内在联系。(2)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了煤炭安全投入影响因素,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结构路径分析,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研究结论,评价分析煤矿安全投入影响的各个主要因素。(3)研究提出了适当的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生产煤矿的煤炭资源地质条件数据,借鉴煤矿自然条件安全预评价的指标体系,将11个煤矿分为七种不同开采条件,实证研究分析11个煤矿在不同七种类别开采条件下10年安全投入构成整体情况、各自特点及其合理性;从11个煤矿10年历年安全投入变化规律分析其在七种不同开采条件下安全投入构成,并通过相同煤矿开采条件下同类别不同煤矿的对比、相近煤矿开采条件下不同煤矿的对比、相近生产规模下不同开采条件跨类别对比以及在千万吨以上级别中不同生产规模间、不同开采条件跨类别对比,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具体比较分析其差异化特征,并归纳总结其规律性特点。(4)运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煤矿为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分析主体,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和11个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实证研究结论,从基于非期望产出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基于考虑和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安全投入技术效率的差异比较、不同所属地区煤矿的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分类比较等方面进行安全投入效率评价分析,并将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结果综合效率值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两个方面,找出导致不同所属地区煤矿安全投入效率存在低下的症结;利用松弛变量分析非DEA有效DUM,分析安全投入的冗余,进一步研究各个煤矿安全投入效率损失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实证研究主体优化安全投入效率以及周边其他国有或民营大型煤炭集团持续优化煤炭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方式,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安全管理决策依据。
李星汐[4](2019)在《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松散、城乡经济发展失衡、民生问题突出、城市生态承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设施是支撑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空间等领域统筹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建设水平与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需求保持动态协同,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已有研究对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尚不够全面。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驱动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的研究亟待深入。因此,论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演变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为切入点,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策略,是对现有基础设施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的有益补充。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围绕“理论→方法→策略”的逻辑展开。在理论研究中,通过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以及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性,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方法研究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欧氏距离等建模手段,定量化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现状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在策略的研究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化测评结果相结合,提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梳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演变历程,提炼基础设施在煤炭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在煤炭工业恢复调整阶段,基础设施呈现出“以矿带城、城乡分离”的特征;在煤炭工业转轨阶段,基础设施表现为“矿、城、乡”分离的特征;到了煤炭工业市场化阶段,基础设施则具备了“矿城分离、城乡统筹”的典型特征。此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呈现出“城进、矿退、乡升”等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管理体制、经济社会、空间、生态以及政策法规可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基础设施建设。(2)从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产生的影响,探讨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并从引导作用、集聚作用、辐射作用和调控作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也不相同。(3)引入模糊评价理论、欧式距离函数以及一种基于加权欧式距离和拉格朗日系数(WED&LC)的优化算法,构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各类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评价、城乡一体化与基础设施协同关系评价三个维度。通过以上三种定量化分析手段,为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的提出提供量化依据。(4)选取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阶段的成长型和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永城市和枣庄市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协同关系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成长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响应程度高于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同时,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程度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贡献度,确定交通和能源类基础设施为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类基础设施。评价结果揭示了基础设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5)首先,在成长型及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的指导下,依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的评价结果,提出基础设施分类规划引导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永城市及枣庄市的基础设施规划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次,在分析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从构建矿城协同的管理体制、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以及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研究结论可为永城市和枣庄市基础设施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该论文有图73幅,表31个,参考文献254篇。
张宇翔[5](2018)在《徐矿集团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并将长期保持这一地位。近年来,受供需关系不平衡的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一些中小煤炭企业关闭停业,许多大型煤炭企业处境同样十分困难。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煤炭被列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煤炭行业需要落实去产能的刚性任务。中国政府为履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等国际承诺,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大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未来将积极推进煤炭消费总量削减,这些因素都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深刻影响。徐矿集团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以煤炭生产作为主营业务,除了需要承受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压力之外,徐矿集团还面临着本部资源枯竭、历史包袱沉重、管理水平不高、发展活力不强等自身问题,面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是否转型、如何转型成为徐矿集团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介绍说明徐矿集团情况,回顾了徐矿集团历次转型历程,运用PEST分析、SWOT分析等管理学工具,对现阶段集团发展的外部、内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做出了企业需要主动转型的判断。运用战略管理、战略转型等理论,针对徐矿集团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结合其自身的优势、劣势,提出了实施产能转移转出战略、煤电和煤化工一体化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融合地方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选择,围绕集团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制定了大致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了推动战略转型的系列保障措施。本文以徐矿作为案例,分析论证了通过战略转型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运营能力的关键机制与因素,同时希望对其他大型企业的战略转型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薛洁琼[6](2016)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占全世界近50%,全国煤炭产业从业人员达600多万人。从2012年起煤炭行业经济开始下行,截至目前,进入了深度调整期。若说煤炭行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还言之尚早,国际能源署最新研究表明,无论世界各国在政策上做出何等努力,到2030年,全球的煤炭需求量不会低于2009年世界煤炭的消费总量67亿吨的水平。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国的煤炭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我国煤炭短期内产能过剩与长期储量不足之间的矛盾也将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的基础能源还是煤炭,并要用好煤炭,重点要做好煤炭的规划、煤炭的发展、煤炭的清洁利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统一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煤炭行业,要在全球进行布局,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力拓集团等世界上有名的矿业公司都是跨国公司,业务地域覆盖世界各大洲,有的企业海外经营盈利能力超过了在本土的经营。相比而言我国的大型煤炭企业国际化布局缓慢,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发展大而不强。对于准备进行国际化经营的煤炭企业来说,“走去哪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原煤炭工业部直属和直接管理的国有重点煤矿,从1998年煤炭部撤销后,经过改制发展、兼并重组后最终形成的37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37家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58%,占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原煤总产量的81.87%;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5.81%,从实力说是我国煤炭企业能够进行跨国投资的主体。结合对有关区位选择理论和文献的研究以及我国实际,确定研究东道国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人力成本、政策引力、法治环境等影响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6个因素,确定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越南、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尼等9个国家为可能的投资目的国,以调查问卷形式调查37个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对6个区位选择因素的权重评价。采取模糊数学评价法结合调查得出的权重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将9个国家进行排名。排出的顺序为: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印度→越南→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最后本文将以兖矿集团进入澳大利亚煤炭市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总结经验。
崔涛[7](2016)在《煤炭企业多元化、产业协同与企业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十二五”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中国煤炭企业经营绩效出现较大波动。同时,受产能过剩、进口煤冲击、环保压力加大、下游需求疲软等影响,自2012年以来,中国煤炭企业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亏损。煤炭企业对煤炭主业的过度依赖,导致其发展受到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及煤炭市场和煤炭下游产业市场的限制。同时,在政策层面上,煤炭消费的“天花板”要求煤炭企业改变“一煤独大”、单一经营的发展模式。在新的能源革命的形势下,中国煤炭企业结合自身煤炭主业优势,积极发展煤炭产业的关联产业,如电力、煤化工、煤装备等,实现多元化发展。本文在企业多元化经营、企业经营绩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实际,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煤炭企业多元化、产业协同与绩效关系的研究。构建中国上市煤炭企业多元化测度模型。主要采用经营行业数目法、赫芬达尔指数法和熵指数法,从企业经营数目、产业分布均匀度、产业关联度三个方面对10家上市煤炭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上市煤炭企业的多元化水平总体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协同学、产业协同理论,提出煤炭产业协同的概念。煤炭产业协同是指煤炭企业为了获取协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借助煤炭产业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管理优势等发展其他相关产业,通过产业内外部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协作,实现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序运行、良性循环和共同进步,并能促进煤炭企业整体目标实现的状态和过程。根据中国上市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现状,构建以煤炭产业为中心,煤-电产业协同模式、煤-化工产业协同模式、煤-建材产业协同模式、煤-运产业协同模式、煤-钢产业协同模式和煤-装备产业协同模式等六种典型协同模式。以中煤能源为例,选取规模协同、市场协同和管理协同三个序参量指标,采用序参量功效函数法,构建产业协同测度模型。结果显示其煤-装备子系统的有序度最高,煤-电子系统次之,煤-化工子系统相对较低。上市煤炭企业多元化、产业协同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选取10家多元化程度较高的煤炭企业,通过对企业多元化熵指数、企业绩效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研究多元化与绩效的相关关系。通过总结上市煤炭企业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多元化对绩效的传导路径。企业多元化主要通过协同作用对绩效进行溢价传导。选取中煤能源作为案例,研究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下,产业协同与绩效关系。中煤能源企业协同度与财务绩效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线性方程、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的显着性水平分别为0.014、0.05和0.048,均在0.05水平上显着,其中线性方程的显着性水平最高。建立了基于协同理论的多元化经营产业最优规模界定模型。考虑企业资本、人力投入限制,产业协同(主要考虑规模协同)约束,结合政策影响,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构建了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下,各个产业最优规模的界定模型。以中煤能源为例,选取企业20102014年数据,界定了化工、煤炭、装备制造、电力四大产业的最优规模。(1)煤-化工子系统有序度呈下降趋势,化工产业受煤炭市场的约束较小,利润率持续上升,结合产业协同、政策环境等因素,建议大力发展化工产业,扩大生产规模;(2)煤炭产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加之产业本身存在产能过剩等问题,利润率持续下降,综合考虑政策因素,建议压缩煤炭板块的生产规模;(3)煤-装备子系统的有序度最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受煤炭产业的影响较大,二者的利润变化率趋于一致,呈下降趋势,建议压缩装备制造板块的生产规模;(4)煤-电力子系统的有序度居于煤-化工和煤-装备之间,电力产业的生产规模主要受煤炭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在企业总投入确定的情况下,由于建议化工产业生产规模大幅上调,建议适当压缩或者保持产业规模。通过研究煤炭企业多元化、产业协同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煤炭企业、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杨涛[8](2012)在《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文中研究表明交通系崛起于清末,是北洋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系的主要人物唐绍仪、梁士诒、周自齐、朱启钤、叶恭绰、詹天佑、吴鼎昌等在此时是以新型知识分子、专业技术官僚与精英的身份而登上历史舞台的,依靠密切的地缘、亲缘、业缘关系形成政治集团。他们追随袁世凯与徐世昌,以交通、外交领域为主要活动空间,积极赞襄北洋与东北新政,是新政的具体推行者与实践者,为早期现代化和北洋集团崛起起到巨大作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求新、务实、敢为的作风,并体现了积极扞卫国家主权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他们倾向共和,为南北统一、颠覆帝制立下不朽的功劳。对推进铁路事业、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并深远影响着民初的铁路事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民初袁世凯统治时期,交通系领袖活跃在经济各领域,对交通、财税、金融、币制、实业政策产生极大影响。在交通业方面,其经济政策主要倾向为国有化问题。如路政方面推行商办铁路国有、借债修路、崇官抑商政策,反映出交通系力主铁路事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为促进国有铁路营运、管理、建设、财会制度的发展,则以统一路政、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为手段。在电政方面则颁布有《电信条例》,明定国有原则,在管理上分设电政管理机构。在邮政上,设立电政管理区,废除驿站,打击民信局和客邮,厘定邮政司与帛黎之间的关系。航政方面则更激烈地表现为轮船招商局的官办与商办之争。这说明交通系民初交通四政政策带有鲜明的国家资本主义特色。从实际效果看,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在交通领域对促进四政的发展、改观具有明显效果。特别是铁路、电信与邮政,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其发展成就是不容抹杀的。在金融方面,交通系取得了对中交二行的控制权。在他们努力下,中交二行实际取得国家银行地位,形成复杂中央银行制度,享有发行兑换券、经理公债发行、代理国库等特权,为财政清理与统一奠定基础。但其政策中充满了金融与财政杂糅特点,发行公债与垫款即为突出表现。但相对于后者,前者对民初财政好转起到了一定积极影响,而后者不仅对中交二行的官办方向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以反对停兑为表现,促成二行向商办化转型。此外,中行归部直辖,中交合并风潮也是金融与财政政策杂糅的体现。同时交通系领袖还举办了新华储蓄银行垄断邮政储蓄业务。在交通系领导下,中交二行也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对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挹注作用,特别体现在一战爆发后对缫丝业的支持;同时成立具有金融投资公司性质的通惠实业公司,抵制日本对汉冶萍公司的侵夺;积极参与上海银业公会这一新型金融组织的活动。在币制方面,梁士诒、周自齐、吴鼎昌等积极帮助袁世凯推行币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整理各省滥币,筹划币制借款,推广袁头币,统一铸权,力主银本位制,设立平市官钱局等。币制改革为此后南京政府废两改元奠定了基础。在财政税收方面,周自齐、梁士诒等首先帮助袁世凯加强财政事权的高度集中,如实行中央专款制度,各省财政事权收归中央,出台各种考成条例等。在具体理财办法上,二人都反对举借外债,但迫于财政现状而不得已为之,但注意用途多元化,在举债时间、借款额、利息、附带条款等方面注意减少主权损失;进行官产清理,这一方面具有消极性,即保守的弥补财政目的,但也有促进垦荒,清理不良资产的积极作用;同时他们力主举办官业,对官矿业、官农业的扩大以及商业专卖制度形成起到重要影响;交通系领袖还积极整理旧税,特别是力主裁厘,整理田赋、牙税、当税等,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并因此与保守派和袁世凯产生矛盾;他们注意制度创新,如举办预算,在会计、审计制度上革新,推行新税制,如印花税、营业税等。交通系的税制整理体现了扩充财政的主要目的,但也有便利商民、促进工商业发展的举措,适应财政、税收制度现代化的倾向。同时,周自齐、梁士诒还积极筹划关税谈判,特别是对常关税进行改革,并统一关税管辖权,其意义十分重大。周自齐、梁士诒与张弧还推行盐政改革,以统一盐政机关、整齐税率、施行商运、剔除耗斤、先税后盐、制造精盐、争取盐余为最有意义者。但也因此引起周学熙等人的强烈抵制。在实业政策上,周自齐、朱启钤、梁士诒等交通系人物的政策,涉及农、林、商、工、矿等各部门,不仅涉及领域广,而且涉及内容多为当时经济发展中的敏感、重大问题,如矿业管理、垦务、清丈、博览会举办、企业专办问题等等。在垦务、矿业、地质调查、农业改良、林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是应予以特别肯定的。交通系经济政策具有财政本位、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早期现代化倾向、专业技术化特征。在清王朝与南京政府之间,起到呈上其下作用,核心政策得到延续,具有体制、模式特征。但是交通系象清末以来许多致力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政治集团一样,在涉及财政与经济发展,国家与社会问题上,仍未能找到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其政策充满了矛盾性,其自身也充满了矛盾性。特别是交通系将其经济政策的成败与否,财政经济政策推行目标的实现寄托在袁世凯这一政治强人身上,寄望于一个威权政府的建立,并将其经济、政治诉求,利益诉求与袁世凯的集权统治结合于一。这就决定了其经济政策中的良莠杂糅,新旧杂糅,也决定了交通系这一集团经济政策的根本属性与作用,决定了这一集团的最终命运和历史评价。
黄向春[9](2011)在《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与美国、俄罗斯是世界上三个煤炭探明可采储量超过千亿吨的煤炭资源国,同时,我国也是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供给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其产业环境直接关系到煤炭产业战略的制定、煤炭产业发展的前景。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0%左右,煤炭产业价值链巨大,对直接的或间接影响煤炭产业的环境因素进行科学、客观、准确的综合评价,并制定评价标准,解释评价结果,才能针对我国煤炭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把我们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的煤炭产业发展战略中去。对煤炭产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本论文首先借鉴通行的产业评价方法把煤炭产业生存发展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部分,对外部环境运用PEST工具进行分析阐述,对内部环境按照市场情况、运营情况、产业集中度等进行分析,对煤炭产业环境进行了初步厘定。煤炭产业环境的评价从外部和内部两部分评价,人为的割裂了产业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本论文把煤炭产业环境评价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运行环境,产业运行环境,产业发展环境等三个层次,用系统的观点对煤炭产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从纷繁复杂的产业影响因素中抽取关键因素构建煤炭产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煤炭产业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具有一定创新性。论文在充分占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经济的普遍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炭产业重要影响因素的指标赋予权重,结合数学模型对我国煤炭产业环境进行了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为煤炭产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论文的最后,根据量化分析和指标评价结果,结合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产业发展提出了系列对策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张美芳[10](2010)在《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文中研究表明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走出资源枯竭关井停产的宿命,实现企业基业长青,这是众多资源枯竭煤炭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徐州矿务集团是具有128年煤炭开采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面对资源衰
二、徐州矿务集团自营铁路资产经营的对策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州矿务集团自营铁路资产经营的对策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3)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1.2.1 研究的方法 |
1.2.2 研究的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安全投入与事故损失方面的研究 |
2.1.2 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方面的研究 |
2.1.3 安全投入效率方面的研究 |
2.1.4 安全投入优化方面的研究 |
2.1.5 文献述评 |
2.2 安全投入基本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2.2.2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3 安全投入的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分析 |
3.1 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因素分析 |
3.2.1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分析 |
3.2.2 煤矿安全投入的外生动力分析 |
3.3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耦合分析 |
3.3.1 耦合基础 |
3.3.2 耦合机制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分析 |
4.1 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4.2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识别及概念模型确立 |
4.2.1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资料的收集及处理 |
4.2.2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确立 |
4.3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量表编制及数据处理 |
4.3.1 调查问卷设计 |
4.3.2 问卷设计的偏差控制 |
4.3.3 调查实施及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4 探索性因子分析理论模型构建 |
4.3.5 数据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AMOS实现及分析 |
4.4.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4.4.2 结构方程模型AMOS应用 |
4.4.3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结构路径评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
5.1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不足 |
5.1.1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5.1.2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不足 |
5.2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3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的构建 |
5.4 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 |
5.4.1 各煤矿的基本概况 |
5.4.2 煤矿分类指标构建及实证分析 |
5.4.3 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矿安全投入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
6.1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概述 |
6.2 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6.2.1 超效率SBM评价模型介绍 |
6.2.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介绍 |
6.3 煤矿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6.3.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静态分析 |
6.3.2 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综合分析 |
6.3.3 考虑非期望与不考虑非期望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对比分析 |
6.3.4 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分类分析 |
6.3.5 利用松弛变量分析非有效DUM并提出改进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
2.1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 |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分析 |
2.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关系解析 |
3.1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核心要素关联性分析 |
3.2 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
3.3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对应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1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4.3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模型 |
4.4 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贡献度评价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研究 |
5.1 研究数据来源与数据类型 |
5.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 |
5.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 |
5.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的贡献度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
6.1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
6.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 |
6.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
6.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徐矿集团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硏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阅读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PEST分析法 |
四、SWOT分析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企业战略转型的定义 |
第二节 企业战略转型的动因 |
一、外部环境变化理论 |
二、规模经济与企业成长的理论 |
第三节 企业战略转型的实现方式 |
一、战略转型的实现方式 |
二、资源依赖型企业战略转型的实现方式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章 徐矿集团发展现状、转型历程和当前遇到的困难 |
第一节 徐矿集团发展概况 |
一、集团简介 |
二、历史沿革 |
三、组织架构 |
四、主要产业 |
五、经营状况 |
六、突出贡献 |
七、自身定位 |
第二节 转型历程回顾 |
一、第一次转型:由官僚资本性质的近代工业转型成为全民所有的国有煤矿 |
二、第二次转型:由计划经济下的僵化机制转型成为市场化经营的集团公司 |
三、第三次转型:由单一煤炭生产企业转型成为快速发展的现代经营主体 |
第三节 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
第四章 徐矿集团实施转型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PEST理论分析 |
一、P—政治因素 |
二、E—经济因素 |
三、S—社会因素 |
四、T—技术因素 |
五、小结 |
第二节 SWOT分析 |
一、机会 |
二、风险 |
三、优势 |
四、劣势 |
五、徐矿集团SWOT分析矩阵 |
第五章 徐矿集团转型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实施产能转移转出战略,积极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
一、做精做稳做优本部煤炭 |
二、做实做大异地煤炭基地 |
三、建设行业一流品牌矿井 |
第二节 实施煤电、煤化工一体化战略,做大做强煤炭产业链 |
一、大力实施煤电一体化项目 |
二、大力实施煤化工项目 |
三、开展技术管理服务外包 |
第三节 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努力拓展新领域发展空间 |
一、加快非煤产业整合步伐 |
二、推动优势非煤产业加快扩张 |
第四节 实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一、新能源实施方案 |
二、电子商务产业实施方案 |
三、大数据产业实施方案 |
第五节 实施融合地方发展战略,抢抓徐州中心城市建设机遇 |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
二、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
三、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和产业园建设 |
第六章 徐矿集团战略转型实施保障 |
第一节 进一步匡正发展理念 |
一、坚持创新驱动 |
二、坚持绿色发展 |
三、坚持开放发展 |
第二节 完善内部体制机制 |
一、贯彻国家大政方针 |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三、提高资本运作水平 |
四、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三节 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
一、实施“1111”工程“和5145”工程 |
二、办好“徐矿大学” |
三、优化考核管理体系 |
第四节 建设特色企业文化 |
一、大力弘扬徐矿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二、大力弘扬徐矿人勇于探索的转型精神 |
三、大力弘扬徐矿人特色“家”文化 |
第五节 加强企业党的建设 |
一、发挥好集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工作 |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1.1.2 世界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1.1.3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背景介绍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相关理论 |
2.1.1 成本因素理论 |
2.1.2 垄断优势理论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4 邓宁的折中理论 |
2.1.5 比较优势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必要性研究 |
3.1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原因 |
3.1.1 外在环境的要求 |
3.1.2 内在发展的驱动 |
3.2 区位选择对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的重要性 |
3.2.1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现状 |
3.2.2 跨国投资时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
第4章 跨国投资目的国与区位选择因素分析 |
4.1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目的国 |
4.1.1 美国 |
4.1.2 俄罗斯 |
4.1.3 澳大利亚 |
4.1.4 加拿大 |
4.1.5 印度 |
4.1.6 越南 |
4.1.7 蒙古 |
4.1.8 哈萨克斯坦 |
4.1.9 印度尼西亚 |
4.2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
4.2.1 资源禀赋 |
4.2.2 地理位置 |
4.2.3 经济环境 |
4.2.4 人力成本 |
4.2.5 政策引力 |
4.2.6 法治环境 |
第5章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调查问卷研究 |
5.1 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立及调查方法 |
5.1.1 问题的设立 |
5.1.2 调查问卷的发放 |
5.2 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 |
5.2.1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各因素权重 |
5.2.2 调查出的各因素权重 |
5.2.3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投资意愿国 |
5.2.4 通过调查问卷得出“一带一路”对区位选择有一定影响 |
第6章 通过模糊评价法结合调查出的权重对9国排名 |
6.1 模糊评价法简介 |
6.2 利用模糊评价法及已知权重对9国进行排名 |
第7章 兖矿集团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实证研究 |
7.1 兖矿集团简介 |
7.2 兖矿集团“走出去”战略重大突破 |
7.2.1 南田煤矿收购 |
7.2.2 菲利克斯并购 |
7.3 兖矿集团案例对我国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的启示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7)煤炭企业多元化、产业协同与企业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多元化研究现状 |
2.2 企业协同效应研究现状 |
2.3 企业绩效研究现状 |
2.4 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炭企业多元化、产业协同与绩效关系理论分析 |
3.1 煤炭企业多元化与绩效关系 |
3.2 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产业协同与绩效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煤炭企业多元化测度与绩效评价方法 |
4.1 煤炭企业多元化测度方法 |
4.2 煤炭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国资委评价标准 |
4.3 煤炭企业绩效评价方法——ROE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产业协同理论与测度 |
5.1 煤炭产业协同理论 |
5.2 煤炭产业协同模式 |
5.3 煤炭企业产业协同度测量模型 |
5.4 中煤能源产业协同测度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2 变量选取 |
6.3 样本选择 |
6.4 多元化、绩效描述性统计 |
6.5 多元化与绩效相关性分析 |
6.6 多元化与绩效回归分析 |
6.7 研究结果 |
6.8 本章小结 |
7 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产业协同与绩效关系案例研究 |
7.1 产业协同与绩效关系的假设与检验 |
7.2 基于协同理论的多元化经营产业最优规模界定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 |
8.1 结论与对策 |
8.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学术前史 |
(一)、关于“交通系”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交通系人物经济活动与经济政策”的研究现状 |
(三)、余论 |
二 选题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意义 |
(二)、重点、难点和主要学术创新 |
(三)、研究的思路、主要理论与方法 |
三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一章 北洋集团的崛起与交通系的形成、发展 |
第一节 交通系主要成员及早期经历 |
一、出身、文化与教育状况 |
二、地缘、亲缘、业缘关系密切 |
三、职业经历与社会活动特征 |
四、与北洋集团核心人物袁世凯、徐世昌的关系 |
第二节 北洋、东北新政及辛亥革命中的建树 |
一、在北洋、东北新政中的建树 |
二、辛亥革命中的功勋 |
第三节 交通系主要人物与清末铁路、金融 |
一、控制交通行政权 |
二、收回路权 |
三、革新路政 |
四、创办交通银行 |
五、对铁路国有化的态度 |
第二章 交通系与民初交通四政政策 |
第一节 对交通部及交通行政、事权的控制、影响 |
一、对交通部的控制 |
二、中华全国铁路协会的成立 |
三、利用“二次革命”对路权的进一步控制 |
第二节 交通系与民初铁路 |
一、铁路国有政策的推行 |
二、统一路政 |
三、国有铁路的资产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交通系与民初的航政、邮政、电政 |
一、电信事业的发展 |
二、邮政事业的重大改观 |
三、航政——轮招局的国有、商办之争 |
第三章 交通系与民初金融政策 |
第一节 对中交二行的控制与影响 |
一、控制中交二行的人事与行政管理权 |
二、对中交二行性质、地位的影响 |
第二节 经理内国公债 |
一、发行内债之必然性 |
二、梁士诒、周自齐力主发行公债 |
三、民三、民四内国公债的募集 |
四、民三、四年内国公债发行成功之表现 |
五、民国五年内国公债的发行 |
六、中交二行与内国公债 |
七、内国公债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垫款与中交停兑风波 |
一、1912年——1916年间中交二行垫款情况 |
二、中交第一次停兑风波 |
第四节 交通银行金融业务的广泛开展 |
一、梁士诒与民初交行的经营方针 |
二、交行业务的整理与扩大 |
第五节 其他金融活动 |
一、新华储蓄银行的设立 |
二、通惠实业公司对汉冶萍公司的维持 |
三、对民族工商业的挹注 |
四、发起上海银行公会 |
第六节 交通系与民初币制 |
一、整理滥币 |
二、影响币制改革 |
第四章 交通系与民初财税政策 |
第一节 交通系人物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一、梁士诒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二、周自齐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第二节 对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
一、财政部官制修订 |
二、考成条例与征收官交代条例的颁行及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规定 |
三、预算制度的举办 |
四、国地税名目取消与规复解款 |
五、会计与审计制度 |
第三节 外债的举借 |
一、梁士诒与外债举借 |
二、周自齐与外债举借 |
三、对交通系举债的评价 |
第四节 官产、官业政策 |
一、官产、官业问题的形成及北洋政府的最初政策 |
二、交通系与官产、官业处理 |
第五节 整理旧税与施行新税 |
一、整理旧税 |
二、施行新税 |
第六节 盐政改革与海关管理 |
一、盐政改革 |
二、海关管理 |
第五章 交通系与民初农工商政策 |
第一节 农业政策及影响 |
一、农业政策 |
二、大力发展林业 |
第二节 工商业政策及影响 |
一、设立劝业委员会并拟订章程 |
二、对各地商会组织的规范 |
三、商业政策 |
四、工矿业政策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1.1.2 低碳经济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1.1.3 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
1.1.4 煤系“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备受重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煤炭产业的基本概念 |
2.1.1 产业和产业化的概念 |
2.1.2 煤炭产业和煤炭产业化 |
2.2 理论依据 |
2.2.1 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资源循环利用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产业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 |
2.3 文献综述 |
2.3.1 产业环境 |
2.3.2 产业环境评价 |
2.3.3 评价指标体系 |
2.3.4 矩阵分析方法 |
2.3.5 层析分析模型 |
2.3.6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7 主成分分析法 |
2.3.8 因子分析法 |
2.3.9 系统工程理论 |
2.3.10 文献评述 |
2.4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1 法律与规章制度 |
2.4.2 创新与科技投入 |
2.4.3 生态与环境保护 |
2.4.4 资源与基础设施 |
2.4.5 效率与安全生产 |
2.4.6 管理与人力资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煤炭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我国煤炭产业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
3.1.1 国家煤炭产业相关规划 |
3.1.2 煤炭产业管理体制 |
3.1.3 煤炭产业准入与开发政策 |
3.1.4 煤炭产业税收政策 |
3.1.5 煤炭产业物流政策 |
3.1.6 我国煤炭行业及相关行业政策 |
3.2 我国煤炭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经济走势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2.2 宏观调控政策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2.3 信贷政策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3 我国煤炭产业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分析 |
3.3.1 生活方式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3.2 消费结构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3.3 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区域性矛盾 |
3.3.4 煤炭行业业务范围扩大,增值服务增长明显 |
3.3.5 煤炭运输格局及能力分析 |
3.4 我国煤炭产业技术环境分析 |
3.4.1 国内技术水平现状 |
3.4.2 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
3.4.3 科技创新的主要攻关方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煤炭产业内部环境分析 |
4.1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
4.1.1 煤炭资源的储量与分布 |
4.1.2 煤炭资源的种类与用途 |
4.2 2010 年我国煤炭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
4.2.1 煤炭产量增速放缓,库存基本稳定 |
4.2.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小幅下滑 |
4.3 2010 年我国煤炭产业市场表现 |
4.3.1 煤炭价格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
4.3.2 煤炭进口增长,贸易逆差扩大 |
4.3.3 煤炭产销情况 |
4.4 2010 年我国煤炭产业运营情况 |
4.4.1 煤炭产业运营绩效 |
4.4.2 成本费用情况 |
4.4.3 不同规模企业运行情况 |
4.4.4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运行情况 |
4.4.5 重点地区煤炭产业运营情况 |
4.5 2010 年我国主要煤炭生产企业概况 |
4.5.1 神华集团 |
4.5.2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 |
4.5.3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5.4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5.5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4.5.6 产业集中度分析 |
4.6 我国煤炭产业风险分析 |
4.6.1 环境风险 |
4.6.2 产业风险 |
4.6.3 内部风险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 |
5.1 我国煤炭产业环境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5.1.1 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 |
5.1.2 系统性原则 |
5.1.3 可操作性原则 |
5.1.4 可比性原则 |
5.1.5 动态连续性原则 |
5.2 煤炭产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我国煤炭产业基础环境 |
5.2.2 我国煤炭产业运行环境 |
5.2.3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环境 |
5.2.4 我国煤炭产业环境层次结构模型 |
5.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5.3.1 基础数据来源 |
5.4 综合评价方法 |
5.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6 评价过程与结果 |
5.6.1 产业基础环境中要素环境、政策环境和集聚环境的评价 |
5.6.2 产业运行环境中金融环境和产业绩效评价 |
5.6.3 产业发展环境中产业竞争力和技术环境评价 |
5.6.4 产业基础环境、产业运行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评价 |
5.6.5 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 |
5.7 结果分析 |
5.7.1 动态性分析:煤炭行业产业环境评价要素的动态分析 |
5.7.2 双向互动性分析:评价要素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5.7.3 评价要素与煤炭产业的可循环分析:基础环境、运行环境、发展环境对煤炭产业的影响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6.2.1 法律与规章制度 |
6.2.2 创新与科技投入 |
6.2.3 生态与环境保护 |
6.2.4 资源与基础设施 |
6.2.5 效率与安全生产 |
6.2.6 管理与人力资源 |
6.3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徐州矿务集团自营铁路资产经营的对策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XK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 袁龙泉.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D]. 王海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4]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D]. 李星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徐矿集团战略转型研究[D]. 张宇翔.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 薛洁琼.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6(02)
- [7]煤炭企业多元化、产业协同与企业绩效研究[D]. 崔涛.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8]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D]. 杨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9]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D]. 黄向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10]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J]. 张美芳. 中国煤炭工业,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