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γ-谷氨酸生产菌地衣芽孢杆菌的He-Ne激光辐射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联产γ-聚谷氨酸和纳豆激酶研究》文中指出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是一种氨基酸均聚物,以其优良的性质在食品、医药、农业及化妆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作为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高血压和溶血栓等作用。早有文献对两者联产进行研究,但目前由于产γ-PGA和产NK的菌种对培养基成分要求略有差异,其次,产量和活性易受到培养基成分的限制,γ-PGA和NK联产的工业化生产难以实施。本课题对γ-PGA和NK联产进行探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联产培养基配方,以期达到两者单独合成时的产量和活性,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分子印迹物进行高效特异性提取γ-PGA,并对制备的分子印迹物的结构、吸附性能、溶胀性能及可重复使用性进行探究,并通过RNA-seq技术对联产菌种在发酵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阐述其联产机制,最后对豆饼固态发酵联产γ-PGA和NK,通过优化发酵过程并探究豆饼发酵物的生物防治和肥料增效作用及其组分的抑菌活性,探讨一种潜在菌肥的应用策略。研究结果如下:(1)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联产发酵工艺进行优化,获得γ-PGA产量和NK活性更高的培养基配方。结果如下:通过接种量、蔗糖、谷氨酸钠、镁离子、磷酸氢二钾和钙离子浓度进行培养基优化,再选取对产量有显着影响的3个因素(接种量、谷氨酸钠和钙离子),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确定各因素间的最优组合,采用综合指标(γ-PGA产量占60%,NK活性占40%)来进行Box-Behnken设计试验,最优条件为:接种量为4.11%,谷氨酸钠浓度为35.90 g/L,钙离子浓度2.10×10-6mol·L-1。模型优化后γ-PGA产量为16.24g/kg(湿基),产量提高了12.14%,纳豆激酶活力可达1388U/g,活力提高了7.38%,表明所得模型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2)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一种特异性提取γ-PGA的分子印迹膜,将CS(2.5 g)和PEG 2000(0.6 g)溶于100 m L 2%冰醋酸溶液中,并将混合物在水浴中加热,选取壳聚糖浓度为2.5%,戊二醛添加量为1.5 m L,反应温度为40℃,聚合时间为12 h。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优工艺为:100 m L 2.5%CS溶液中,加入0.55 g的PEG 2000,戊二醛溶液的添加量为1.5 m L,在43℃条件下,聚合时间为14 h,并对分子印迹膜(MIP和NIP)结构进行表征,膜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证明MIP的制备成功。在Langmuir方程中,MIP和NIP的回归系数R2都分别高于0.97,这表明吸附是单层的。并且γ-PGA分子印迹膜的准二级吸附动力学的相关系数大于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证明分子印迹膜对γ-PGA的吸附过程是准二级动力学吸附,即化学吸附。对MIP的溶胀率为213%,NIP溶胀率为140%。表明MIP的溶胀性能较好。通过氮气吸脱附实验及印迹因子(IF)计算得到的MIP为4.76,表明MIP具有良好的模板识别能力和吸附选择性。5次吸附-解吸实验结果显示MIP的吸附能力下降了约17%,而NIP的吸附能力下降了约26%。最终结果表明,乙醇沉淀法中γ-PGA的提取率为60.58%,MIP提取γ-PGA的提取率较乙醇沉淀法提高了10.42%。这证明利用MIP可大大提高γ-PGA的提取效率。(3)发酵过程的监控表明γ-PGA的最高产量(358.5 g/kg,w/w,干基)和NK的最高活性(1388 U/g),并根据γ-PGA的产量和NK的活性选择5%(w/w)的蔗糖和4%(w/w)的谷氨酸钠的添加量。并选择RNA建库的样本为:发酵过程和差异表达基因的产生时间6 h(NK生产时间),9 h(γ-PGA生产时间)和24 h(NK活性最高时间)。通过RNA-seq转录组测序对建库的三个样本进行测序,并对其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初步探究枯草芽孢杆菌联产γ-PGA和纳豆激酶的规律,通过分析其代谢规律阐述联产机制,同时寻找提高γ-PGA产量和NK活性的潜在靶点。结果表明:基于KEG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中的特定途径的分组。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基因比例上调,包括PTS系统和丙酮酸代谢等。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基因比例上调,包括PTS系统和丙酮酸代谢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有增加。其中,编码GDH的两个基因(gud B和roc G)的表达水平表明,NK不抑制谷氨酰胺的合成。NK的合成率高时,可能与抑制γ-PGA的合成基因的表达有关。并且apr N的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增加,表明NK在发酵过程中不受联产条件的限制。部分γ-PGA由于γ-PGA解聚酶的作用被降解。通过代谢分析,glt ABC(共编码谷氨酸-α-酮戊二酸酰胺基转移酶),glt P(谷氨酸转运蛋白)和ycg MNO等表达水平均上调,而gud B(编码谷氨酸脱氢酶)的表达水平下调。(4)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联产γ-PGA和NK的方式,将其应用到黄瓜幼苗的生物防治和生长中。在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后,在盆栽实验中探究发酵豆饼的生物防治和肥料增效作用。其中,利用发酵豆饼对黄瓜枯萎病进行生物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感染尖孢镰刀菌的黄瓜幼苗的死亡率从92%降低到17%,在肥料增效实验中,添加发酵豆饼的黄瓜幼苗茎和根的干重和根与芽的比值(R/S)分别提高了16.9%和11.8%。在添加1/2营养液时,分别增加19.6%和13.9%,在添加1/3营养液时,分别增加27.0%和22.5%。发酵豆饼培养的加入显着提高了根和芽的干重和各营养水平的根与芽的比值。在较低的营养水平下,这种效果更显着。枯草芽孢杆菌在土壤中稳定存在也证明该菌种具有作为生防菌的潜力,对发酵的豆饼的不同组分(枯草芽孢杆菌、γ-PGA和NK粗酶液)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NK粗酶溶液的添加使幼苗的存活率提高了20%,表明NK粗酶溶液的抑菌效果不如γ-PGA,但其成分仍具有抗真菌能力,枯草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尖孢镰刀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9.87%和31.20%。因此,用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的发酵豆饼联产γ-PGA和NK,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菌肥利用策略。综上所述,本课题对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联产γ-PGA和NK的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RNA-seq对枯草芽孢杆菌联产γ-PGA和NK的机制进行阐述;制备了一种特异性吸附γ-PGA的分子印迹膜,并对此分子印迹膜吸附γ-PGA的性能进行表征;将发酵豆饼引入黄瓜幼苗的土壤,探究了发酵豆饼对黄瓜幼苗的生物防治和肥料增效作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γ-PGA和NK的联产发酵工业化及其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浩[2](2018)在《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诱变选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γ-聚谷氨酸(γ–PGA),由微生物发酵产生,是以左、右旋光性的谷氨酸为单体,以γ-位上的酰胺键聚合而成同质多肽。可被降解成单分子的谷氨酸,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水溶性、超强的吸附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性质,可作为保水剂、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絮凝剂、缓释剂以及药物载体等应用于化妆品、环境保护、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目前国内外对γ–PGA在各方面的研究众多,相关的文献报导也日趋增多,但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因此,为达到γ–PGA产量的提高,对其生产菌株的筛选、诱变选育、发酵工艺的优化等工作至关重要。本论文从豆豉中筛选出了一株γ–PGA生产菌株(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并对其定量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ARTP诱变技术对其进行诱变选育得到了一株γ–PGA高产突变株PI142,并对突变株PI142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利用聚谷氨酸与染料电荷性质特点,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B146为工具菌株,考察染料类型、染料浓度、显色时间等因素对γ-PGA产生菌分离的影响。获得酸性红染料平板分离γ-PGA产生菌的方法:酸性红浓度0.004%,显色观察时间以24h为宜。采用酸性红分离平板方法,结合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产物定性分析及16s r DNA序列分析,获得一株γ-PGA产生菌B.amyloliquefaciens N1。(2)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γ-PGA。结果表明:水溶剂体系中γ-PGA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18nm,在20-20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4.11μg/m L和13.71μg/m L。紫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p H5.8-9.0、温度小于50℃、检测体系中的离子强度对γ-PGA定量无显着影响;该方法的精密度为0.642%,回收率为95.49%。CTAB法在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等指标上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但发酵液样品测定表明,二者并无统计学显着差异,可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代替CTAB法,用于发酵液中γ-PGA的定量,以克服CTAB法分析过程中CTAB难溶、反应时间苛刻、操作过程繁琐等不足。(3)通过比较酸性红分离平板、孔板培养、摇瓶培养过程中B.amyloliquefaciens N1的排斥圈圈径比、γ-PGA产量的动态变化,确定诱变过程中突变株的平板初筛检测时间为24h,以24微孔板培养代替摇瓶进行突变体液体发酵复筛。以ARTP技术对B.amyloliquefaciens N1进行辐照诱变,经5轮选育,筛选出一株γ-PGA合成能力提升的突变株PI142,γ-PGA产量达到0.54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约42.11%,传代培养表明其遗传稳定性良好。(4)B.amyloliquefaciens PI142发酵产γ-PGA受到各种营养条件及培养条件的影响。PI142对小分子碳源的利用优于大分子多糖碳源;而对有机复合氮源的利用优于小分子无机氮源,豆饼粉质量浓度达到0.4%时,γ-PGA生物合成量基本趋于恒定;添加前体物质谷氨酸钠时,可大幅提高γ-PGA的生物合成量;发酵条件中,p H值对γ-PGA发酵产量影响较其他条件显着。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γ-PGA产量为响应指标,综合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分析对影响γ-PGA产量的重要因素进行了优化,获得了B.amyloliquefaciens PI142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蔗糖浓度3.77%、豆饼粉0.4%、谷氨酸钠2.01%、磷酸氢二钾0.7%、初始p H8.24,在该条件下γ-PGA产量平均值达到3.19g/L,比优化前0.54g/L提高了4.9倍。
杜丹清,王刚,庹有朋,万玉军,李南臻,岳晓敏,罗丽娟[3](2017)在《γ-聚谷氨酸生产菌种的ARTP诱变及其发酵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γ-聚谷氨酸是一种由生物所合成的氨基酸聚合物,具有极强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能被广泛的运用到食品、医药、日化、环保、农业等行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本实验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产γ-聚谷氨酸(γ-PGA)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QY-27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筛选获得一株遗传性能稳定的高产γ-聚谷氨酸突变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 QS-21,该突变菌株γ-聚谷氨酸的产量较出发菌株的9.12g/L,提高了42.26%,达到15.89g/L。对筛选获得的变异株发酵条件优化结果显示,L-谷氨酸20g/L,甘油100g/L,Mg SO4·7H2O0.5g/L为变异株合适发酵培养基,在37℃,摇瓶转数230r/min,发酵培养72h,γ-聚谷氨酸的产量达22.56g/L,比优化前提高了29.56%。
孔高飞,金敏,朱莲莲,林高强,刘小川[4](2014)在《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实施城市垃圾渗透液的生物无害化处理,分离、筛选、鉴定,获得特定菌株,并对其最适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从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透液中分离芽孢杆菌,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鉴定目的菌株。此菌细胞呈现杆状,革兰氏阳性,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法对菌株生长适宜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玉米淀粉0.1%,酵母提取物1.0%,小牛浸膏0.3%,NaCl0.5%,MgSO4·7H2O 0.49%。在这种条件下,菌株培养10h,其OD320由1.44上升到6.93,为该菌株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赵兰坤,徐恒山,楼良旺[5](2014)在《发酵产γ-聚谷氨酸的提取工艺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是一种生物高分子阴离子多肽型聚合物。由于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吸水性、可食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无毒等优点,在医药、环保、化妆品、食品和卫生用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具有极大开发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多功能新型生物制品。目前,γ-聚谷氨酸的生
孔高飞[6](2014)在《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城市生活垃圾已经不仅只包含有机化合物,越来越多的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也被排放到环境中,有些化合物含有剧毒,有致癌的作用,而且很难自然降解。这些有害的物质随着垃圾渗透液,对周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努力攻克的难题。科学家们治理环境采用的是化学、物理方法结合生物方法来处理污染物。近年来,科学家们针对不同的污染物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其中微生物方法治理环境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导致了生活垃圾渗透液中金属离子含量很高,一些降解垃圾的菌株抗性差,处理垃圾效果不明显。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高表达的、抗性强的,且能够降解垃圾渗透液污染物的优良菌株。已经有研究报道短小芽孢杆菌对降解垃圾有很好的效果,且短小芽孢杆菌由于繁殖速度快,能产生稳定的芽孢,抗逆能力强,成为了越来越受瞩目的生防材料之一。短小芽孢杆菌的生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不适宜生长的情况下,就会由营养细胞转变为芽孢,处于休眠状态,不能高效快速生长。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会影响菌体的生长。因此需要筛选出满足其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及最优生长条件。本研究针对短小芽孢杆菌的16S rRNA基因碱基序列和gyrA、rpoA基因序列设计了6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填埋场垃圾渗透液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实验和特异性PCR扩增反应来分离筛选鉴定得到短小芽孢杆菌。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短小芽孢杆菌所需的最适培养基组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适培养基组分的最佳配比。在最适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发酵培养,优化最佳发酵条件。得到短小芽孢杆菌生长所需的最优培养基及最佳发酵条件。从垃圾渗透液中分离得到的菌株细胞呈现杆状,革兰氏阳性,通过对菌株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反应,分析电泳结果图,确定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该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分析检测出短小芽孢杆菌,避免了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序以及数据库比对分析的步骤。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短小芽孢杆菌最佳培养基的成分为:玉米淀粉,酵母提取物,MgSO4·7H2O。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短小芽孢杆菌的培养基,得到最适培养基为:玉米淀粉0.1%,酵母提取物1.0%,MgSO4·7H2O0.49%,小牛浸膏0.3%,NaCl0.5%。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温度37℃,初始pH7.2,接种量为5%。采用最优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分别在摇瓶发酵培养条件下培养10h。测得OD320值由1.44增长为6.93。生长量提高了将近4.8倍。通过筛选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需要制成制剂大量投入使用。芽孢比营养细胞易保存,复活率高,是影响短小芽孢杆菌制剂效果的关键因素是芽孢的含量,因此要研究得到形成芽孢的条件。有报道培养基中含有锰离子对短小芽孢杆菌形成芽孢是有利的,一定浓度的锰离子可以促进菌体和芽孢的生长。所以本实验对不同浓度锰离子对短小芽胞杆菌的芽胞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在活菌含量高的同时获得较高的芽胞产量,为短小芽孢杆菌制剂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基础。经研究得到在最优培养基中加入0.007%的Mn2+能够提高活菌数和芽孢数,此时芽孢率最大。
喻三保,张红艳,陈守文,姜玲[7](2010)在《聚-γ-谷氨酸施用对草莓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研究了聚-γ-谷氨酸(Poly-γ-glutamicacid,PGA)肥料增效剂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100mg/L的PGA处理后,草莓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呈极显着的差异;用50、100、200mg/L的PGA灌根2次后,草莓产量比对照依次增产了30.4%、29.5%和19.9%,产生了显着的增产效果;草莓苗定植后,100mg/L的PGA处理加快了植株根系的生长速度,平均根长与对照相比呈显着的差异;使叶片厚度增加,叶片厚度与对照相比呈极显着的差异;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6%、11.4%和3.9%;色度计检测结果表明,100mg/L的PGA处理,果实亮度L值、着色强度C值、红色着色值a均比对照增加,果实表面更富有光泽。
孙雯雯[8](2010)在《γ-聚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及分离提纯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γ-聚谷氨酸(简称γ-PGA)是一种生物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水溶性好、可生物降解、可食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无毒等优点,因此在环境、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者对于γ-聚谷氨酸的生产制备十分关注。本文以食品为原材料,分离、筛选出一种高产γ-聚谷氨酸菌株,并以提高γ-聚谷氨酸产量及纯度为目的,对γ-聚谷氨酸的分离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了最佳的生产γ-聚谷氨酸菌株为白-10-1-3-1,且其经发酵的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对各种菌株发酵产生γ-聚谷氨酸的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单因素优化法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以比例为1%C+9%G的柠檬酸和甘油作为培养基的碳源,L-谷氨酸浓度为20 g/L,Mn2+添加量为30 mg/L,其它成分及含量同发酵培养基,在此条件下,白-10-1-3-1菌的发酵液粘度最高,可达576 mPa·s。此外,由菌株白-10-1-3-1经液态发酵、分离可获得棕色块状产物6.914 g,其发酵液中干物质的含量可达19.2 g/L,分子量约为46万。但产品外观颜色较深且成硬块状,可能是由于杂质过多所致。对菌株白-10-1-3-1的发酵产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表征,结果表明该产物具有γ-聚谷氨酸结构,但与标准的γ-聚谷氨酸的核磁共振1H谱相比,有两处明显的杂质吸收峰,说明白-10-1-3-1菌的发酵产物中还存在一定的杂质。其次,针对γ-聚谷氨酸下游提取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分别采用了超滤法和凝胶色谱法对白-10-1-3-1菌发酵液进行分离。在超滤法分离过程中,室温条件下将发酵液pH调至3,发现当浓缩比为5、压差为0.2 MPa时,发酵液能保持较高的渗透通量和较低的粘度,淡液流速可基本达到最大,即渗透通量为49.7 L·m-2·h-1。与传统透析法相比,超滤分离得到的产物干物质含量较高,可达24.5 g/L,这可以使后续处理中的乙醇用量节约90%,且分离后的产物具有一定韧性,说明产物中γ-聚谷氨酸含量有所增加。但同时产物的颜色较深,且无法用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说明产物中还含有一定的杂质,需进一步提纯。在凝胶过滤色谱法分离过程中,采用去离子水作为流动相对白-10-1-3-1菌发酵液进行洗脱,发现凝胶为细粒、洗脱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4 mL时,γ-聚谷氨酸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保留时间仅为19 min,最大吸收值对应γ-聚谷氨酸的含量高达5.7g/L。与传统透析法和超滤浓缩法相比,该分离法产量较高,产物颜色较淡,呈乳白色,具有良好的韧性,且其核磁共振谱图中没有出现杂质峰,说明凝胶分离产物中γ-聚谷氨酸纯度较高,即此方法较优。
杜沛[9](2010)在《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文中认为γ-聚谷氨酸(γ-PGA)是由微生物合成的一种细胞外高分子多氨基酸聚合物,由谷氨酸单体通过α-氨基和γ-羧基缩合而成,是一种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的生物相容性天然高分子物质,在医药、食品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γ-PGA产生菌的筛选、鉴定、诱变育种及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豆豉中筛选出一株γ-聚谷氨酸产生菌HD11,经过细胞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分析,确定为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sp. HD11。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大小为1.7~2.1μm×0.5~0.8μm,产芽孢,最适生长温度为37℃。(2)以Bacillus sp. HD11为出发菌株,进行诱变育种研究。发现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和亚硝基胍对其有较好的诱变效应,选取各因素正变率高的诱变条件设计多组复合诱变,快速、高效地筛选出γ-PGA高产菌株HD-F9,其γ-PGA产量达到10.72 g/L,提高了56.3 %,且传代稳定。(3)探索菌株HD-F9的液体发酵工艺条件,即对种龄、初始pH、温度、接种量、摇瓶装液量和摇床转速进行了研究。确定合适的培养条件为:种龄10 h,初始pH 7.5,发酵温度37℃,接种量3 %(v/v),装液量40 mL/250 mL,摇床转速200 r/min,振荡培养48 h。(4)探索菌株HD-F9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碳源、氮源、谷氨酸前体添加量、NaCl、金属离子进行研究,接着对培养基主要成分进行正交设计,最后采用响应面试验对发酵培养基进行更深入的优化。结果表明高产菌株HD-F9为谷氨酸依赖性菌,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60.03 g/L、酵母膏8.1 g/L、谷氨酸钠41.7 g/L、KH2PO4 2.5 g/L,MgSO4 0.31 g/L。优化后,γ-聚谷氨酸的产量达到14.56 g/L,提高了35.82 %。(5)采用7 L发酵罐对菌株HD-F9分批发酵和补料发酵生产γ-PGA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γ-PGA是菌株HD-F9的次级代谢产物,菌株HD-F9体内存在γ-PGA降解酶,在碳源不足时,γ-PGA易被分解,因此控制葡萄糖含量能延长稳定期,有利于γ-PGA的合成;发酵过程中泡沫很大,严重影响γ-PGA的生产,消泡是利用发酵罐生产γ-PGA的瓶颈。
王润凡,尹业雄,胡世权,刘进,柯云,张红艳,张帆,姜玲[10](2010)在《PGA增效剂在温州蜜柑中施用效果的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聚γ-谷氨酸(PGA)肥料增效剂和增效肥对温州蜜柑果重、外观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的聚γ-谷氨酸肥料增效剂后,温州蜜柑的果实单果重、榨汁率和维生素C含量3个指标与对照相比产生了明显差异。200mg/L的聚γ-谷氨酸使温州蜜柑单果重极显着增加;添加0.2g/L磷酸二氢钾时,300mg/L的聚γ-谷氨酸处理使果实的榨汁率显着增加,200mg/L的聚γ-谷氨酸处理后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极显着增加。在宜昌市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聚γ-谷氨酸增效复合肥使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35.4%和11.7%;200mg/L的聚γ-谷氨酸水溶剂灌根处理使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40.2%和19.3%。荆门市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聚γ-谷氨酸增效剂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大棚栽植柑橘的外观品质,使露地的果实整齐一致,果形圆正,着色均匀,具有天然打蜡的效果,外观表现最好。
二、聚γ-谷氨酸生产菌地衣芽孢杆菌的He-Ne激光辐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γ-谷氨酸生产菌地衣芽孢杆菌的He-Ne激光辐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联产γ-聚谷氨酸和纳豆激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γ-PGA概况 |
1.1.1 γ-PGA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
1.1.2 γ-PGA的合成方法 |
1.2 NK概况 |
1.2.1 NK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
1.2.2 NK的生产现状 |
1.2.3 基因工程技术在提高NK表达量中的应用 |
1.2.4 NK酶活测定方法 |
1.2.5 NK的分离和纯化 |
1.3 γ-PGA和 NK联产概况 |
1.3.1 联产的概述 |
1.3.2 γ-PGA在生物合成法中的联产研究 |
1.3.3 NK在生物合成法中的联产研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固态联产γ-PGA和 NK发酵条件优化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培养 |
2.2.2 γ-PGA含量的测定 |
2.2.3 NK活性的测定 |
2.2.4 固态发酵培养基基质的单因素实验 |
2.2.5 固态联产发酵γ-PGA和 NK的优化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单因素实验 |
2.3.2 响应面法试验结果分析 |
2.3.3 各因素对γ-PGA产量和NK活性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
2.3.4 回归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异性提取γ-PGA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分子印迹膜的制备 |
3.2.2 γ-PGA含量的测定 |
3.2.3 分子印迹膜的红外图谱分析 |
3.2.4 分子印迹膜的电镜扫描 |
3.2.5 分子印迹膜饱和溶胀比的测定 |
3.2.6 MIP和 NIP的吸附性能 |
3.2.7 分子印迹膜的选择性 |
3.2.8 分子印迹膜的可重复使用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膜各组分对MIP吸附容量的影响 |
3.3.2 制备条件的选择 |
3.3.3 正交试验 |
3.3.4 分子印迹膜的表征 |
3.4 小结 |
第4章 γ-PGA和 NK联产发酵机制探究 |
引言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1 菌种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种培养 |
4.2.2 γ-PGA含量的测定 |
4.2.3 NK活性的测定 |
4.2.4 RNA分离和RNA序列 |
4.2.5 RNA-Seq数据分析 |
4.2.6 Total RNA质检 |
4.2.7 m RNA纯化 |
4.2.8 c DNA文库构建 |
4.2.9 文库质检 |
4.2.10 上机测序及原始数据处理及统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γ-PGA和 NK的代谢过程 |
4.3.2 枯草芽孢杆菌的转录组分析 |
4.3.3 联产γ-PGA和 NK的关键模块的分析 |
4.3.4 碳代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酵豆饼作为菌肥在黄瓜种植上的应用 |
引言 |
5.1 试剂与仪器 |
5.1.1 菌种 |
5.1.2 实验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微生物和培养条件 |
5.2.2 γ-PGA的测定 |
5.2.3 NK的测定 |
5.2.4 固体发酵条件的探索 |
5.2.5 黄瓜种植实验 |
5.2.6 生物防治测试 |
5.2.7 肥料增效剂测试 |
5.2.8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在土壤中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
5.2.9 发酵豆饼组分的功效测定 |
5.2.10 发酵豆饼及其不同组分抑菌作用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发酵条件的优化 |
5.3.2 发酵豆饼对黄瓜枯萎病的抑制作用 |
5.3.3 发酵豆饼对黄瓜幼苗的肥料增效作用 |
5.3.4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 |
5.3.5 发酵豆饼组分的表征 |
5.3.6 抑菌实验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诱变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γ-PGA的简介 |
1.1.1 γ-PGA的结构 |
1.1.2 γ-PGA的理化性质 |
1.2 γ-PGA的来源 |
1.2.1 提取法 |
1.2.2 化学合成法 |
1.2.3 酶转化法 |
1.2.4 微生物发酵法 |
1.3 γ-PGA的微生物法发酵研究 |
1.3.1 发酵菌种 |
1.3.2 发酵条件优化 |
1.3.3 分离纯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4 γ-PGA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5 γ-PGA的应用领域进展 |
1.5.1 γ-PGA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5.2 γ-PGA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1.5.3 γ-PGA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5.4 γ-PGA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6 离子注入技术 |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7.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7.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γ-PGA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鉴定 |
2.0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来源 |
2.1.2 培养基 |
2.1.3 试剂与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1.4.1 目标菌的划线、涂布 |
2.1.4.2 γ-PGA种子摇瓶培养 |
2.1.4.3 γ-PGA发酵培养 |
2.1.4.4 γ-PGA含量测定 |
2.1.4.5 染料平板初筛方法构建 |
2.1.4.6 菌种理化特征鉴定 |
2.1.4.7 分子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γ-PGA产生菌染料平板初筛方法的构建 |
2.2.2 染料指示剂的筛选 |
2.2.3 酸性红浓度对菌落生长及排斥圈的影响 |
2.2.4 γ-PGA产生菌的分离筛选 |
2.2.5 N1发酵产物定性分析 |
2.2.5.1 N1发酵产物的薄层层析 |
2.2.5.2 CTAB特异性反应 |
2.2.5.3 N1分泌物的光谱扫描 |
2.2.6 N1理化鉴定 |
2.2.6.1 菌落菌体形态特征 |
2.2.6.2 N1生理生化特征 |
2.2.7 16 SrDNA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2.3 结论 |
第3章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B.amyloliquefaciensN1γ-PGA |
3.0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1.4.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γ-PGA |
3.1.4.1.1 标准品溶剂的选择 |
3.1.4.1.2 标准品的配制 |
3.1.4.1.3 测定波长的选择 |
3.1.4.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4.1.5 干扰因素的研究 |
(1)不同酸碱度(pH)对检测方法的影响 |
(2)不同温度对检测方法的影响 |
(3)不同浓度离子强度对检测方法的影响 |
3.1.4.1.6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3.1.4.1.7 精密度和稳定性测定 |
3.1.4.1.8 加标回收率测定 |
3.1.4.2 CTAB法 |
3.1.4.2.1 标准品的配制 |
3.1.4.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1.4.2.3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3.1.4.2.4 精密度和稳定性测定 |
3.1.4.2.5 加标回收率测定 |
3.1.4.3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CTAB法测定比较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γ-PGA |
3.2.1.1 不同溶剂的选择对紫外可见光扫描的影响 |
3.2.1.2 标准曲线及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3.2.1.3 干扰因素的研究 |
3.2.1.4 精密度和稳定性测试 |
3.2.1.5 加标回收率测试 |
3.2.2 CTAB法测定γ-PGA |
3.2.2.1 标准曲线及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3.2.2.2 精密度和稳定性测定 |
3.2.2.3 加标回收率测试 |
3.2.3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CTAB法比较结果 |
3.3 结论 |
第4章 ARTP诱变选育B.amyloliquefaciensN1 |
4.0 引言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供试菌株 |
4.1.2 培养基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生长及发酵曲线测定 |
4.2.2 孔板选择 |
4.2.3 孔板摇瓶一致性比较 |
4.2.4 平板观测时间的选择 |
4.2.5 诱变方法 |
4.2.6 突变体突变株检出方法 |
4.2.7 圈径比、孔板、摇瓶相关性比较 |
4.2.8 遗传稳定性分析 |
4.2.9 诱变流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amyloliquefaciensN1生长及发酵曲线 |
4.3.2 B.amyloliquefaciensN1孔板培养选择 |
4.3.3 B.amyloliquefaciensN1孔板与摇瓶培养对应性比较 |
4.3.4 B.amyloliquefaciensN1平板观测时间的选择 |
4.3.5 B.amyloliquefaciensN1的ARTP诱变选育 |
4.3.6 突变体排斥圈初筛与孔板复筛相关性比较 |
4.3.7 高产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
4.4 结论 |
第5章 B.amyloliquefaciensPI142产γ-聚谷氨酸发酵条件优化 |
5.0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培养基 |
5.1.3 培养方法 |
5.1.4 单因素实验 |
5.1.5 多因素响应面试验 |
5.1.6 发酵液中γ-PGA提取与含量测定 |
5.1.7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碳源对B.amyloliquefaciensPI142发酵产γ-PGA的影响 |
5.2.2 氮源对B.amyloliquefaciensPI142发酵产γ-PGA的影响 |
5.2.3 无机盐对B.amyloliquefaciensPI142发酵生产γ-PGA的影响 |
5.2.4 谷氨酸钠对B.amyloliquefaciensPI142发酵产γ-PGA的影响 |
5.2.5 初始pH对B.amyloliquefaciensPI142发酵产γ-PGA的影响 |
5.2.6 装液量对B.amyloliquefaciensPI142发酵产γ-PGA的影响 |
5.2.7 接种量对B.amyloliquefaciensPI142发酵生γ-PGA的影响 |
5.2.8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 |
5.2.9 各因素对γ-PGA产量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
5.2.10 回归模型验证 |
5.3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γ-聚谷氨酸生产菌种的ARTP诱变及其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诱变出发菌株 |
1.1.2 培养基 |
1.1.3 主要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分析方法 |
1.3.1 生物量的测定 |
1.3.2 发酵液中γ-聚谷氨酸测定 |
1.4 诱变方法 |
1.4.1 种子培养 |
1.4.2 ARTP诱变处理 |
1.4.3 致死率计算 |
1.4.4 突变菌株筛选 |
1.4.5 菌株稳定性考察 |
1.5 发酵条件的优化 |
1.5.1 培养基碳源的选择 |
1.5.2 培养基中谷氨酸前体的选择 |
1.5.3 培养基中Mg SO4·7H2O含量的筛选 |
1.5.4 最佳培养基配方正交实验 |
1.5.5 摇床转数选择 |
2 结果与讨论 |
2.1 ARTP诱变结果 |
2.2 发酵条件优化 |
2.2.1 碳源优化 |
2.2.2 培养基谷氨酸来源选择 |
2.2.3 培养基中Mg SO4·7H2O含量确定 |
2.2.4 正交实验培养基优化 |
2.2.5 摇床转数选择 |
3 结论 |
(4)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基础培养基(NA培养基) |
1.1.3 主要试剂 |
1.1.4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短小芽孢杆菌的鉴定 |
1.2.1. 1 形态鉴定 |
1.2.1. 2 特异性PCR分析鉴定 |
1.2.2 短小芽孢杆菌的培养方法 |
1.2.2. 1 菌种活化 |
1.2.2. 2 种子液的制备 |
1.2.3 短小芽孢杆菌培养基的单因素实验 |
1.2.3. 1 碳源种类及浓度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1.2.3. 2 氮源种类及浓度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1.2.3. 3 无机盐离子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1.2.4 正交实验设计 |
1.2.5 发酵条件优化 |
1.2.6 生物量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的鉴定 |
2.2 短小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2.1 影响菌种生长的最佳碳源及浓度 |
2.2.2 影响菌种生长的最佳氮源及浓度 |
2.2.3 影响菌种生长的最佳无机盐及浓度 |
2.2.4 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正交优化 |
2.3 发酵条件优化 |
2.3.1 初始pH优化 |
2.3.2 温度优化 |
3 讨论 |
(5)发酵产γ-聚谷氨酸的提取工艺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γ-聚谷氨酸的理化特性 |
2 提取工艺 |
2.1 发酵液预处理 |
2.2 分离纯化 |
2.3 γ-聚谷氨酸产品的获得 |
3 结语 |
(6)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 芽孢杆菌属及其应用 |
1.1 芽孢杆菌属 |
1.2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
1.3 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生防制剂在农业应用中的优势 |
1.4 芽孢杆菌在工业上的应用 |
2 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
3 短小芽孢杆菌及应用 |
3.1 短小芽孢杆菌 |
3.2 短小芽孢杆菌在治理环境上的应用 |
3.3 短小芽孢杆菌在工业农业上的应用 |
3.4 短小芽孢杆菌作为表达真核基因的宿主菌有良好的优势 |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鉴定细菌菌种方面的应用 |
4.1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在鉴定细菌菌种方面的应用 |
4.2 直接 PCR 扩增菌种 DNA 检测技术 |
5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
5.1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 |
5.2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及芽孢形成的条件 |
6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芽孢杆菌的分离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2 培养基的配制 |
2.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第三章 短小芽孢杆菌的鉴定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试剂配制 |
2.4 引物设计 |
3 实验方法 |
3.1 混合菌的初步筛选培养 |
3.2 混合菌液总基因组的提取 |
3.3 特异性 PCR 扩增反应鉴定混合菌中含有目的菌株 |
3.4 短小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混合菌鉴定结果 |
4.2 短小芽孢杆菌鉴定结果 |
4.2.1 短小芽孢杆菌 PCR 鉴定结果 |
4.2.2 短小芽孢杆菌的菌落形态及显微镜观察 |
5 讨论 |
第四章 短小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培养基的配制 |
2.4 仪器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培养方法 |
3.2 生长曲线绘制 |
3.3 生物量测定方法 |
3.4 培养基的各单因素实验 |
3.4.1 碳源的种类及浓度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3.4.2 氮源的种类及浓度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3.4.3 无机盐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3.5 正交实验设计 |
3.6 发酵条件的优化 |
3.7 数据处理 |
3.8 Mn~(2+)离子对短小芽孢杆菌芽孢产率的影响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发酵培养基中各单因素的确定 |
4.1.1 影响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最佳碳源及浓度 |
4.1.2 影响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最佳氮源及浓度 |
4.1.3 无机盐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4.2 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正交优化 |
4.3 发酵条件优化 |
4.3.1 初始 pH 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4.3.2 温度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4.3.3 接种量对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4.4 Mn~(2+)离子对芽孢率的影响 |
4.5 最优培养基对菌株生长的效果 |
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聚-γ-谷氨酸施用对草莓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GA对草莓营养生长的影响 |
2.2 PGA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
2.3 PGA对草莓果实外形和硬度的影响 |
2.4 PGA对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酸量的影响 |
2.5 PGA对草莓果实色泽的影响 |
3 讨论 |
(8)γ-聚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及分离提纯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γ-聚谷氨酸的结构与性质 |
1.2.1 γ-聚谷氨酸的生产菌 |
1.2.2 γ-聚谷氨酸的理化性质 |
1.3 γ-聚谷氨酸的应用 |
1.3.1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3.2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1.3.3 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1.4 γ-聚谷氨酸的发酵生产 |
1.4.1 聚谷氨酸的生产方法 |
1.4.2 γ-聚谷氨酸的发酵培养 |
1.5 γ-聚谷氨酸的分离纯化 |
1.5.1 超滤浓缩法 |
1.5.2 凝胶过滤色谱法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分离材料和化学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γ-聚谷氨酸的发酵培养方法 |
2.2.2 γ-聚谷氨酸的分离提纯方法 |
2.2.3 γ-聚谷氨酸的性能测定方法 |
2.2.4 γ-聚谷氨酸的表征方法 |
第3章 γ-聚谷氨酸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
3.1 γ-聚谷氨酸生产菌的分离 |
3.1.1 生产菌的初筛 |
3.1.2 生产菌的复筛 |
3.2 γ-聚谷氨酸液体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
3.2.1 复配碳源对发酵液粘度的影响 |
3.2.2 Mn~(2+)对发酵液粘度的影响 |
3.2.3 L-谷氨酸的含量对发酵液粘度的影响 |
3.3 γ-聚谷氨酸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1 γ-聚谷氨酸的性能测试 |
3.3.2 γ-聚谷氨酸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γ-聚谷氨酸的分离提纯工艺研究 |
4.1 超滤膜浓缩法对γ-聚谷氨酸的分离提纯 |
4.1.1 pH 和温度对γ-聚谷氨酸发酵液粘度的影响 |
4.1.2 浓缩比对γ-聚谷氨酸分离效率的影响 |
4.1.3 压差对γ-聚谷氨酸分离效率的影响 |
4.1.4 超滤分离产物的干重及外观特征 |
4.2 凝胶过滤色谱法对γ-聚谷氨酸的分离提纯 |
4.2.1 凝胶粒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2.2 洗脱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2.3 进样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2.4 凝胶分离产物的干重及外观特征 |
4.3 不同分离方法产物的表征与分析 |
4.3.1 紫外扫描光谱表征与分析 |
4.3.2 红外光谱表征与分析 |
4.3.3 核磁共振谱表征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γ-PGA 的结构 |
1.2 γ-PGA 理化性质 |
1.3 γ-PGA 的应用 |
1.3.1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3.2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1.3.3 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3.4 其他用途 |
1.4 γ-PGA 生物合成 |
1.4.1 γ-PGA 生物合成机理 |
1.4.2 γ-PGA 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
1.5 γ-PGA 的合成方法 |
1.5.1 提取法 |
1.5.2 化学合成法 |
1.5.3 酶转化法 |
1.5.4 微生物发酵法 |
1.6 γ-PGA 的生产菌株 |
1.7 诱变育种 |
1.8 γ-PGA 的分离纯化 |
1.8.1 膜分离沉淀法 |
1.8.2 有机溶剂法和化学沉淀法 |
1.9 立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0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筛选方法 |
2.2.2 分析检测方法 |
2.2.3 菌株HD-11 的初步鉴定 |
2.2.4 γ-PGA 生产菌株诱变育种 |
2.2.5 γ-PGA 高产菌株HD-F9 生长曲线的研究 |
2.2.6 正交试验优化γ-PGA 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 |
2.2.7 响应面试验优化γ-PGA 发酵 |
2.2.8 7 L 发酵罐生产γ-PGA 初探 |
3 结果和讨论 |
3.1 γ-聚谷氨酸生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结果 |
3.1.1 γ-聚谷氨酸产生菌的筛选 |
3.1.2 菌株HD11 的鉴定 |
3.1.3 小结 |
3.2 γ-聚谷氨酸生产菌株诱变育种研究 |
3.2.1 紫外诱变实验结果 |
3.2.2 微波诱变实验结果 |
3.2.3 硫酸二乙酯诱变实验结果 |
3.2.4 亚硝基胍诱变实验结果 |
3.2.5 多组复合诱变实验结果 |
3.2.6 小结 |
3.3 γ-PGA 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3.3.1 种龄的确定 |
3.3.2 发酵液初始pH 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3.3 温度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3.4 摇瓶装液量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3.5 摇床转速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3.6 接种量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3.7 小结 |
3.4 γ-PGA 液体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的优化 |
3.4.1 碳源种类筛选及浓度优化 |
3.4.2 氮源种类筛选及浓度优化 |
3.4.3 谷氨酸前体浓度优化 |
3.4.4 NaCl 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4.5 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的正交实验 |
3.4.6 小结 |
3.5 金属离子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5.1 K_2HPO_4·3H_2O 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5.2 Mg~(2+)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5.3 Ca~(2+)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5.4 Fe~(3+)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5.5 Mn~(2+)对γ-PGA 合成的影响 |
3.5.6 小结 |
3.6 响应面法优化γ-PGA 液体发酵 |
3.6.1 Plackett-Burman 设计筛选影响γ-PGA 产量的重要因素 |
3.6.2 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响应面因素水平的中心点 |
3.6.3 Box-Behnken 实验设计筛选显着因素的最优水平 |
3.6.4 最佳浓度的确定及验证试验 |
3.6.5 小结 |
3.7 γ-PGA 的摇瓶发酵过程 |
3.8 7 L 发酵罐生产γ-PGA 结果 |
3.8.1 分批发酵生产γ-PGA 结果 |
3.8.2 补料发酵生产γ-PGA 结果 |
3.8.3 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PGA增效剂在温州蜜柑中施用效果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武汉试验点 |
1.2 宜昌试验点 |
1.3 荆门试验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GA对温州蜜柑单果重和榨汁率的影响 |
2.2 PGA对温州蜜柑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3 PGA在宜昌试验点的示范效果 |
2.4 PGA在荆门试验点的示范效果 |
3 讨论 |
四、聚γ-谷氨酸生产菌地衣芽孢杆菌的He-Ne激光辐射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联产γ-聚谷氨酸和纳豆激酶研究[D]. 李敏.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2]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诱变选育研究[D]. 张浩. 安徽工程大学, 2018(01)
- [3]γ-聚谷氨酸生产菌种的ARTP诱变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 杜丹清,王刚,庹有朋,万玉军,李南臻,岳晓敏,罗丽娟.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7(06)
- [4]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J]. 孔高飞,金敏,朱莲莲,林高强,刘小川.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4(07)
- [5]发酵产γ-聚谷氨酸的提取工艺研究现状[J]. 赵兰坤,徐恒山,楼良旺. 发酵科技通讯, 2014(02)
- [6]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D]. 孔高飞. 浙江理工大学, 2014(08)
- [7]聚-γ-谷氨酸施用对草莓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 喻三保,张红艳,陈守文,姜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7)
- [8]γ-聚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及分离提纯工艺研究[D]. 孙雯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2)
- [9]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D]. 杜沛. 河南大学, 2010(12)
- [10]PGA增效剂在温州蜜柑中施用效果的评价[J]. 王润凡,尹业雄,胡世权,刘进,柯云,张红艳,张帆,姜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