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阶耦合广义系统的极点配置问题(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赵靖洲[1](2020)在《不确定参数结构的极点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有不确定参数的结构会因为结构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而相互转化,且更多的是在密频系统之间相互转化。在转化中主振型矢量因为结构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产生跳跃现象,也可能使主振型矢量由线性无关变为线性相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重特征值和密集特征值的情况下,重频系统和密频系统的主振型矢量的选取有一定的随意性。重特征值和密集特征值对应的任意一个主振型矢量,与重特征值和密集特征值以外的的非密集孤立特征值对应的主振型矢量之间有正交性。但是重特征值和密集特征值对应的无穷多个主振型矢量中的任意两个之间并不一定存在正交性。正好像在平面几何中,一个单位圆有无穷多半径。任意选的两个半径不一定相互垂直一样。而且两个相互垂直的半径,也会因为不确定性发生弱耦合,使线性无关变为线性相关。而且即使对于非密集孤立特征值的不确定系统,当不确定动态系统的表示和实际模型有较大误差时,也会使模态控制器具有较差的鲁棒性。不确定性的定量化表示是结构模态控制器设计的关键。本文主要考虑从结构的物理参数和控制矩阵得到的不确定性,且所有的不确定性的值包含在某个有界凸集内。对于外部作用的不确定,例如干扰或测量噪声,因牵涉太多信号处理方面的知识,暂不考虑,主要还是研究模型的不确定性对特征值和响应的影响。处理不确定问题的数学模型主要有概率模型、模糊模型、凸模型和区间模型。选择何种模型分析不确定问题,取决于所知道的不确定信息的有效值的大小。当随机方法因为有效数据太少,概率密度函数构造困难,计算精度不高时。区间表示不确定性可做为随机方法的有益补充,区间表示只需要知道不确定参数的上下界即可。不确定参数结构动态系统的有效表示是非概率凸集合模型鲁棒控制理论的核心。实践证明,根据区间摄动法和有限元法结合表示的不确定动态系统设计的模态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通过大量不确定参数结构振动控制问题研究,提炼出了需要解决的若干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工程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以不确定参数结构局部振动控制为目标,振动控制有两种方法:被动修改和主动控制,被动修改主要按设计要求改变结构的固有特性,避免共振发生,而主动控制可控制任何结构振动,但结构振动可控制的条件是结构必须可控,所以首先探寻含有不确定参数的结构的可控性,理论上,对于非密集孤立频率结构,当控制矩阵与所有特征向量不垂直时,一个控制力便可以使结构完全可控,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执行器的执行力范围不能任意大,常发生控制力远远大于执行器执行力范围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控制力最优位置的配置方法,基于动柔度法的反馈增益矩阵计算和模态控制器的递推设计方法,得到了使结构完全可控需要的最小执行器数量及其最优位置。并根据区间动柔度方法对闭环控制系统的特征值进行了区间估计。在控制可实施条件下,研究了含有不确定参数的重频和密频结构可控性条件及通过主动控制使不确定参数结构类型相互转化的条件,并得到了如下的结论:第一,通过速度反馈控制和位移反馈控制,当控制力等效为循环力时,可使孤立频率系统失稳,发生线性颤振;第二,当控制力提供的主动阻尼是非比例阻尼时,可使孤立频率结构转换为重频亏损结构。第三,主动控制可使结构在孤立频率结构之间,重频结构之间,孤立频率和重频之间相互转换。密频结构和接近亏损系统的模态控制方程,可分别看做是重频完备系统和重频亏损系统的摄动,通过物理的方法把密频问题的反馈控制转换为重频问题的反馈控制。由于亏损系统不可相似对角化,常通过jordan标准型法进行模态控制器的设计,经研究得出,单输入系统可能使亏损系统的部分重频模态不可控和控制力远远大于执行器执行力范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引入了多输入控制。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立才[2](2020)在《非线性机翼Hopf分叉控制理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控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产生动态失稳时,系统失去结构稳定性而产生分叉,影响正常工作,有的会造成灾难。在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当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线性部分具有一对共轭的亏损特征值,且该特征值为纯虚数时,则系统处于Hopf分叉的临界状态。此时系统参数的值为临界点,当参数在临界点附近变化时,亏损特征值将分解为孤立特征值,其中部分特征值具有正的实部(虚部不为零),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产生颤振。这种现象经常被忽视,相关研究较少。有必要针对非线性系统动态Hopf分叉进行控制,使之稳定。本文利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方法结合紧缩技术,用奇异值的数量来判断系统状态矩阵的亏损性,同时求解其各阶左右广义模态向量。针对亏损矩阵的摄动特征值问题,用小参数分数幂展开法,研究当系统参数经过Hopf分叉临界点时,非线性系统的线性部分的特征值变化规律,分析系统在Hopf分叉临界点的动态特性,进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从Jordan形非线性控制方程出发,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讨论了非线性系统的线性部分具有多个Jordan块,且各Jordan块的特征值分别为重复特征值(即各Jordan块的特征值相等)和孤立特征值(即各Jordan块的特征值互不相等)时,系统的可控可观性判断及其量度。利用多尺度法处理具有多个Jordan块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单输入控制方程,结合极点配置法对此系统在Hopf分叉临界点进行反馈控制,使之达到渐进稳定的效果。得出了非线性亏损系统的一阶近似解,其中包括增益向量和输入,结果表明,该方法此系统控制是有效的。同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非线性系统Hopf分叉优化控制方法,结合线性二次调节器方法,用矩阵变换来处理求解稳态Ricccati矩阵的Potter算法,因其基于简单的Jordan块形式,简化了计算。通过最优控制,获得了非线性系统线性部分的允许控制输入和轨迹,以获得最小化性能指标,经过模态最优控制后,系统是渐近稳定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中心子空间中具有多个亏损特征值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是有效的。
李帅[3](2020)在《用于光机的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间相机是实现对地观测、大气和海洋探测及宇宙探测等应用的主要有效载荷,根据不同的探测要求,相机观测精度和成像质量也有不同要求。高精度相机其光机温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镜片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光学材料的折射率均会发生改变,这会造成焦距偏离和系统失准,导致相机成像模糊,严重时甚至出现成像失败的情况。随着空间相机在具有宽视场及高分辨率的要求的场合越来越多,光机对控温稳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空间光机的温度控制技术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本文应用传热学理论对某空间光机中采用主动热控措施进行精密温控的光机结构(镜框)进行了数学建模。由于建立的镜框温控系统数学模型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最优的PID控制器参数会随之而变化。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PID参数整定方法与空间光机的数学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光机热模型的自适应PID控温方法,使PID控温算法的参数自整定更加简洁。然后,将基于光机热模型的自适应PID控温方法应用于镜框的温度控制,求得最佳动态响应的PID参数与遮光罩及镜框温度的关系,使遮光罩温度发生周期性变化,通过仿真验证该控温方法的性能。最后,将基于光机热模型的自适应PID控温方法应用于镜框的温度控制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该控温方法能够实现镜框温度控温稳定度为±0.1℃,表明该自适应PID控温方法对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数学模型参数改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控温稳定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方向。
张大蔚[4](2020)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动态补偿器参数化设计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伪线性系统是一类特殊的非线性系统,常用于机器人系统、航天器交会、组合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等实际问题的建模,具有巨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同时,伪线性系统具有强耦合、高度非线性的特点,但又能写成线性系统的形式,可作为连接线性系统与一般非线性系统的纽带,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控制器设计主要采用状态反馈和静态输出反馈。一般情况下,由于实际工况的复杂多变,实际系统的状态变量难以获得,使得状态反馈难以实现,而静态输出反馈不能完全地达到状态反馈期望的控制效果。动态补偿器作为控制器形式的重要补充,能有效地克服状态/静态输出反馈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改善控制性能。本文提出了判断正常和广义情形下伪线性系统能控性的必要条件,并根据广义Sylvester方程的解,提出了一种动态补偿器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动态补偿器的一般参数化形式。利用所提出的参数化方法,闭环系统可以转化为一个具有期望特征结构的线性定常系统。同时,基于参数化方法提供的自由参数,考虑了控制系统的多目标设计与优化。利用自由参数所提供的设计自由度,设计了鲁棒性与低增益两类优化指标,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获得了优化的动态补偿器。进一步,本文还提出了最小阶动态补偿器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正常和广义情形下判断伪线性系统能控的必要条件,该条件基于伪线性系统的系数矩阵,从而避免了求解状态转移矩阵的复杂计算。所提出的能控性结果是PBH判据的自然推广,也是后续章节中动态补偿器设计的前提和基础。2.针对一阶、二阶、高阶和广义伪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动态补偿器的参数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广义Sylvester方程的解,将闭环系统转化成一个具有期望特征结构的线性定常系统,其特征结构取决于一个含有期望特征值的任意矩阵Λ。进一步,参数化方法建立了左、右特征向量矩阵的一般参数化形式,并提供了两组可用于改善与优化系统性能的自由参数,而后,建立了由任意矩阵Λ,左、右特征向量矩阵及自由参数构成的动态补偿器的完全参数化表达式。3.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求解动态补偿器最小阶次的通用方法。该方法直接利用伪线性系统的系数矩阵确定补偿向量的最小阶次,从而减少了计算量,而后利用所提出的参数化设计方法,构建了最小阶动态补偿器的参数化形式,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4.根据参数化方法提供的自由参数,建立了鲁棒性指标和低增益指标,其中包含整体特征值灵敏度函数、干扰抑制、鲁棒度、H2/H∞范数、低控制增益和低补偿增益。然后,建立了一个各性能指标按权重加权的整体目标函数来表征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由于自由参数不受物理意义的约束,优化区间可被扩展到全局。利用自由参数提供的设计自由度,可以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得到近似最优的动态补偿器。
杜浩[5](2020)在《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双自由度H∞鲁棒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技术凭借无直接接触、方便、安全、效率高的优势,在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小功率应用领域发展迅速,现已进入产业化阶段。随着功率指标的不断提升,IPT技术也逐渐在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等复杂用电场景中开展研究。然而,复杂场景下IPT系统的实际运行经常会受到耦合机构偏移、功率变化、外部环境干扰等的影响,使得系统的输出稳定性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针对互感、负载等多参数摄动问题给IPT系统稳定输出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和优化H∞鲁棒控制器结构和参数,有效提升了系统的闭环响应性能及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具体内容包括:(1)参数摄动下IPT系统的数学建模。针对SS型标称IPT系统,利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eneralized State-Space Averaging,GSSA)建模方法进行建模,根据参数摄动特性和范围,在GSSA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具有结构化参数不确定性的综合系统模型;基于IPT系统GSSA模型,研究了参数摄动下系统的零极点分布。(2)基于特征参数优化的双自由度H∞鲁棒控制。在传统H∞鲁棒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置滤波器和反馈控制器”的双自由度H∞鲁棒控制器,同时加入了期望的闭环传递函数;通过分析互感、负载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控制器采用的参数取值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采用使主导极点模值最大的参数设计的控制器在启动和参考跟踪过程中,能够满足调节时间小于5ms和超调量小于2%的要求,同时在参数摄动下的恢复时间小于5ms,具有良好的抗摄动性能。(3)基于区域极点配置的双自由度鲁棒控制。基于具有结构化参数不确定性的IPT系统模型,推导出双自由度闭环控制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变量替换将具有极点区域约束的鲁棒D稳定问题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形式,据此求解出鲁棒控制器;通过分析LMI区域变化对极点配置和系统性能的影响,对鲁棒控制器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在互感和负载变化时能够达到期望的动态性能,同时在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下能够保持良好的稳态特性。
曹俊波[6](2020)在《磁液双悬浮轴承多自由度解耦与抗干扰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磁液双悬浮轴承采用电磁悬浮与液体静压两种混合支承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支承刚度大、无摩擦磨损、调节响应快速、主动控制性好的优点。但由于其数学模型复杂及非线性、磁液两系统承载力耦合、控制器复杂等难点,会影响磁液双悬浮轴承的稳定性与控制精度。因此,本文推导了五自由度磁液双悬浮轴承的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其多自由度集中复合抗干扰与解耦控制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分析了磁液双悬浮轴承的机械结构、承载机理及控制调节原理,结合五自由度间的内在耦合规律以及控制精度要求,建立了径向四自由度集中控制及轴向单自由度分散控制系统的线性化动力学模型及状态空间方程。(2)针对轴向单自由度支承系统,建立了离散广义扩张状态观测器(GESO)抗干扰控制器,实时估计匹配(或不匹配)外干扰力引起的不确定性扰动,通过状态反馈法对轴向支承系统极点配置,利用反馈干扰补偿增益对外干扰力抑制消除。考虑采样周期,仿真验证离散GESO抗干扰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及其抗干扰能力。(3)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状态调节器(LQ)和广义扩张状态观测器(GESO)构成用于径向四自由度支承系统集中控制的复合抗干扰控制器,并对比了不同转速下LQ控制的状态调节效果,仿真验证复合抗干扰控制器对不同类型干扰力的补偿抑制效果与控制精度。(4)研究了径向四自由度支承系统之间耦合干扰机理,并将其视为系统内部干扰,与外干扰力一起构成集总扰动;构造四个GESO解耦控制器,精确观测每个自由度上的集总扰动,并结合反馈干扰补偿增益对集总扰动补偿解耦,仿真分析对径向四自由度支承系统的解耦效果以及动态调节性能。
张丽萍[7](2020)在《高阶广义系统分析与协同最优控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机械系统的振动分析、流体力学等工程应用中,大部分物理系统更适合用二阶以及高阶广义系统来建模。由于传统的线性化处理方法会带来许多弊端,本文直接在原始系统参数的框架下,探讨二阶以及高阶广义系统控制的若干基础问题。本文也结合广义系统理论、图论、矩阵代数理论等研究了广义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控制问题,旨在拓展广义多智能体系统控制的新领域,并设计更具实际意义的控制器。本文的主要工作概述如下:研究了非齐次高阶广义系统在非零初始状态和非零初始输入条件下的完全解。基于多项式矩阵在无穷远处的Smith-Mac Millan形式,非齐次高阶广义系统的状态响应可以被完全地分解为慢状态响应和快状态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阶广义系统的可达性和能控性,并给出相应的代数判据。研究了二阶广义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基于构造的二次性能指标,导出一个由系统的原始系数矩阵直接表示的二阶广义Riccati方程,同时给出二阶广义系统最优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利用矩阵变换以及奇异值分解理论,将非线性二阶矩阵方程转化为线性矩阵方程,从而计算得到最优解的具体表达式。相应的结果被推广到高阶广义系统情形。研究了二阶以及高阶广义系统的正实性问题。在不进行任何线性化的情况下,给出二阶广义系统严格正实和扩展严格正实的充分必要条件并构造满足正实约束方程的解,该解可由上述二阶广义Riccati方程的解来表示。利用多项式矩阵分解技术,导出高阶广义系统扩展严格正实的充分必要条件。研究了同构广义多智能体系统在不同拓扑下的最优一致性问题。在非负拓扑图下,设计状态反馈一致协议,并导出协议可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局部和全局最优一致性问题的充分条件。在符号拓扑下,确定了广义多智能体系统达到可容许二分一致的充分必要条件及二分一致协议的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异构广义系统在有向拓扑图上的协同最优输出调节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分布式观测器为了估计外部系统的信息,其次,设计分布式状态反馈控制和基于降阶观测器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分别给出在这两种控制协议下最优输出调节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及最优控制增益的设计方法。
边维东[8](2020)在《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非线性振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是一种涉及电磁场、谐波传动、活齿传动技术的新型减速传动系统,该系统可进行低速大扭矩输出,且该系统具有响应迅速、转动惯量小、结构简易、电流可控、传动效率与精度高等特点。为了优化该传动系统的设计参数,有效地进行系统动力学性能的评估及控制,必须研究该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其内共振现象、动力稳定性、分岔与混沌等行为。本文旨在对该系统传动部件中柔轮的非线性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柔轮的非线性性质,本文首先建立了柔轮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采用Galerkin原理对振动微分方程中进行拆分,利用多尺度法求解柔轮圆柱壳径向振动模态的非线性响应,研究其1:1内共振现象、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各参数改变下系统的振型。基于柔轮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Hopf分岔理论和鞍结分岔理论,对柔轮振动的稳定性与分岔行为进行研究,之后采用Donnell-Kármán大挠度薄壁圆柱壳理论、Bubnov-Galerkin原理和Melnikov函数求得柔轮混沌振动时的Duffing方程,绘制柔轮振动系统的分岔图、相平面图、位移时程曲线图和Poincaré映射图,分析系统初值改变时柔轮振动的混沌行为以及进入混沌运动的条件。根据柔轮的混沌运动情况,利用OGY(Ott,Grebogi,Yorke)反馈控制方法来控制柔轮振动的混沌运动,并采用MATLAB分析软件进行混沌控制仿真以验证其有效性。最后,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柔轮的固有频率进行仿真以验证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的正确性。
唐诗余[9](2020)在《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解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周期系统是一类相对简单的时变系统,人们对于这类系统的研究兴趣源于多个方面,首先是很多具有循环特征的物理动态系统都可以建模成周期系统,并且周期系统在很多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的有着广泛的应用。另外,在某些情况下,利用周期反馈可以改进时不变系统的性能,而这样得到的闭环系统也是一个周期系统。在周期系统的研究中,常常会遇到周期矩阵方程的求解问题。在对于复值线性周期系统进行研究的时候,就会遇到本文所要研究的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在双矩阵方程求解的研究方面,目前,在双矩阵方程的求解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而对于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求解的研究还是很少的,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研究了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解及其应用这一课题,这一课题包括了基于共轭梯度思想设计迭代算法求解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和使用参数法求解广义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将此研究理论应用于磁悬浮系统的极点配置,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研究了广义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参数化求解问题。利用双矩阵映射工具和一些代数技术,对广义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进行整理,利用右互质分解方法,提出了一种参数化算法,推导出这类方程的完整显式解。精确解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自由参数而得到,因此,可以提供足够的自由度。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第二,研究了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有限迭代求解问题。通过设立迭代步长,运用最小二乘法法则和共轭梯度的原理,给出了有限迭代算法。并且经过理论推导验证,证明了该算法可以在任意初始值条件下经有限步迭代,实现对目标方程的求解。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第三,研究了复值线性周期系统的参数化极点配置。利用本文的研究理论,设计一个对于复值线性周期系统的周期控制器,通过该周期控制器可以满足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一个例子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当复值线性周期系统中双矩阵都为矩阵的时候,系统变为线性周期系统。接下来,对于线性周期系统同样可以使用一个周期控制器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将该方法使用到磁悬浮系统中,通过理论推导,将周期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相应的矩阵方程的求解问题。首先对磁悬浮系统进行建立数学模型,将内部常量参数固定后得到简化后的数学模型,通过一系列的转换,我们得到了磁悬浮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然后我们将其进行离散化,采用周期控制律,给出理想的控制器的设计,最后通过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达到使系统稳定的目标。使用该方法不仅可以有稳定系统的作用,而且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自由度,还可以满足系统的其他性能要求。
任玉武[10](2019)在《各向同性线性系统的极点与最优极点配置》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系统,各向同性系统在军事、能源、航天、工业等各种领域中大量存在。各向同性转子-轴承系统、陀螺仪、旋转圆盘、双馈感应电机、自激感应发电机、滚转导弹等,都是此类系统的典型实例,并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于很多针对具体实物系统进行分析处理的研究,对此类系统进行其通用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本文以各向同性系统为基础,分别考虑在连续和离散情况下,保持系统最终各向同性仍然成立的极点配置问题。由于此类系统的独特结构,因此将原实系统转化为状态减半的降阶复系统,可以使得系统解耦,设计自由度增加,且两系统的特征值、反馈控制律、传递函数、能控能观性完全等价。因此对复系统设计控制器之后还原回原系统,系统的各向同性保持不变。之后,文中给出了对各向同性系统设计各向同性反馈控制律的原因,以及代数Riccati方程、Sylvester方程具有各向同性解的相应定理。通过对具有互不相同特征值的各向同性系统的状态矩阵进行实对角化,对应特征向量矩阵的每两列将成为一个各向同性子矩阵。这一特性被用于对连续和离散各向同性系统进行基于代数Riccati方程的通用迭代算法的设计。同时文中给出了使此算法保证反馈控制律为各向同性矩阵的特殊处理和说明,以及基于此算法的一些最优和一般极点配置方法的设计。这些方法实现了多种灵活的极点配置。最后通过数值实例和多个典型系统的建模仿真,对给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很好的实现了各向同性系统的各向同性保持,且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二、二阶耦合广义系统的极点配置问题(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阶耦合广义系统的极点配置问题(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不确定参数结构的极点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
1.1.2 不确定性的测试方法 |
1.1.3 不确定性对振动噪声的影响 |
1.1.4 消除不确定性的被动修改法 |
1.1.5 不确定参数结构被动修改的局限性 |
1.1.6 不确定参数结构主动控制的意义 |
1.2 线性系统的主要类型 |
1.2.1 孤立特征值系统 |
1.2.2 密频和重频系统 |
1.2.3 接近亏损和亏损系统 |
1.3 不确定参数对重频完备系统和重频亏损系统的影响 |
1.3.1 不确定参数使重频结构主振型矢量发生跳跃现象 |
1.3.2 不确定参数使亏损系统的主振型矢量的线性相关性发生变化 |
1.4 不确定参数结构极点配置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不确定参数结构的可控性 |
1.4.2 不确定参数结构鲁棒控制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闭环控制系统估计区间特征值上下界的区间摄动法 |
2.1 引言 |
2.2 结构区间分析的基本方程 |
2.2.1 不确定参数结构的有限元方程和状态方程 |
2.2.2 基于区间分析方法的区间总刚度矩阵组装 |
2.2.3 区间有限元方程和区间开闭环控制系统方程 |
2.3 反馈增益矩阵的计算方法 |
2.3.1 最优控制时 |
2.3.2 状态反馈控制时 |
2.4 闭环控制系统估计区间特征值上下界的区间摄动法 |
2.5 数值算例 |
2.5.1 数值算例1 |
2.5.2 数值算例2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有不确定参数的孤立特征值系统的极点配置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构的模态控制方程 |
3.3 多输入模态控制器的递推设计方法 |
3.3.1 基于动柔度法的控制力计算 |
3.3.2 控制力和执行器执行能力的大小比较 |
3.4 孤立频率结构极点配置的稳定性 |
3.5 数值算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有不确定参数的重频和密频结构的极点配置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态控制方程 |
4.2.1 密频和重频完备系统的模态控制方程 |
4.3 模态控制中控制力的最优位置 |
4.3.1 模态可控性的量度 |
4.3.2 不同位置上的控制力对控制效果的灵敏度计算 |
4.3.3 控制r个振型μ个控制力的最优位置 |
4.4 多输入模态控制器的递推设计方法 |
4.4.1 基于动柔度法的控制力计算 |
4.4.2 控制力和执行器执行能力的大小比较 |
4.5 数值算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有不确定参数的亏损和接近亏损系统的极点配置研究 |
5.1 引言 |
5.2 两自由度孤立特征值系统转换为重频亏损系统的条件 |
5.2.1 孤立特征值系统转换成为重频系统的条件 |
5.2.2 重频系统成为亏损系统的条件 |
5.3 接近亏损和亏损系统的模态控制方程 |
5.4 多输入模态控制器的递推设计 |
5.5 数值算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发表的学术论文(按作者及出版时间时间排序) |
致谢 |
(2)非线性机翼Hopf分叉控制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飞机机翼(叶片)运动微分方程的动态分叉 |
1.3 振动系统模态控制理论 |
1.3.1 振动系统模态的可控性和可观性 |
1.3.2 闭环系统极点配置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本文研究主要问题 |
第2章 广义模态理论 |
2.1 引言 |
2.2 系统亏损性判别和广义模态求解的SVD方法 |
2.3 利用奇异值分解及紧缩技术求模态矩阵 |
2.4 机翼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亏损性判别及其模态矩阵的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线性系统在Hopf分叉临界点的特征值分叉及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状态矩阵具有孤立特征值的系统的特征值摄动展开式 |
3.2.1 一阶摄动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 |
3.2.2 特殊系数的确定 |
3.3 状态矩阵具有亏损特征值的系统的特征值的Puiseux展开式 |
3.3.1 亏损特征值的摄动公式 |
3.3.2 亏损特征值摄动公式的简化 |
3.4 非线性系统亏损特征值的分叉 |
3.4.1 机翼运动微分方程的线性部分亏损特征值的摄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线性系统广义模态的可控可观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线性系统可控可观性理论 |
4.2.1 状态矩阵具有孤立特征值的非亏损系统的模态可控可观性 |
4.2.2 状态矩阵具有重特征值的非亏损系统模态可控可观性及其量度 |
4.2.3 状态矩阵具有孤立的亏损特征值的系统模态可控可观性及其量度 |
4.2.4 状态矩阵具有多个重复亏损特征值的系统模态可控可观性及量度 |
4.3 系统可控性的结构特征 |
4.3.1 状态矩阵具有孤立特征值的非亏损系统可控性的结构特征 |
4.3.2 状态矩阵具有亏损特征值的系统可控性的结构特征 |
4.4 机翼运动微分方程广义模态的可控可观性分析及其量度 |
4.5 数值算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线性系统在Hopf分叉临界点的反馈控制 |
5.1 引言 |
5.2 系统单输入模态控制器的设计理论 |
5.2.1 状态矩阵具有孤立特征值的非亏损系统反馈控制设计 |
5.2.2 状态矩阵具有亏损特征值的系统反馈控制设计 |
5.3 机翼运动微分方程在Hopf分叉临界点控制的多重尺度法 |
5.3.1 非线性系统反馈控制的多重尺度法 |
5.3.2 零阶近似增益向量的计算方法 |
5.3.3 模态响应零阶近似的计算方法 |
5.3.4 模态反馈控制增益向量的一阶近似修正g1和零阶输入z0的计算方法 |
5.3.5 机翼在Hopf分叉临界点的反馈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在Hopf分叉临界点的模态优化控制 |
6.1 引言 |
6.2 线性二次型问题的模态优化控制理论 |
6.3 亏损系统优化控制增益向量及控制输入的计算方法 |
6.4 非线性亏损系统优化控制的一阶近似增益向量 |
6.5 机翼动力学微分方程在Hopf分叉临界点的模态优化控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要成果 |
致谢 |
(3)用于光机的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现状分析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1.3.3 本文脉络及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机热特性分析及系统建模 |
2.1 温度对光机的影响分析 |
2.1.1 温度变化对材料折射率的影响 |
2.1.2 温度对光学系统焦距的影响 |
2.1.3 温度变化对应力的影响 |
2.2 光机载荷的空间热环境 |
2.3 光机载荷的结构及温控指标 |
2.3.1 光机载荷的结构 |
2.3.2 光机载荷的温控指标 |
2.4 光机载荷的温控方案 |
2.4.1 遮光罩热设计 |
2.4.2 主支撑结构热设计 |
2.4.3 光学组件热设计 |
2.5 热电类比理论 |
2.6 建立数学模型 |
2.7 光机温控系统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机温控算法 |
3.1 PID控制算法 |
3.1.1 PID控制原理 |
3.1.2 数字PID控制算法 |
3.1.3 PID三个参数的调节作用 |
3.1.4 PID控制的局限性 |
3.2 自适应PID控制 |
3.2.1 参数自适应PID控制 |
3.2.2 非参数自适应PID控制 |
3.3 基于光机热模型的自适应PID控温方法 |
3.3.1 基于光机热模型的自适应PID控温原理 |
3.3.2 基于光机热模型的自适应PID控温方法的设计步骤 |
3.4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机温控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4.1 基于镜框数学模型的温控算法 |
4.2 镜框温控系统仿真验证 |
4.2.1 仿真工况一 |
4.2.2 仿真工况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机温控系统具体实现 |
5.1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5.1.1 系统硬件部分总体设计 |
5.1.2 测温电路设计 |
5.1.3 时钟电路设计 |
5.1.4 输出控制电路 |
5.1.5 PCB板设计 |
5.2 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
5.2.1 主程序流程 |
5.2.2 温度数据A/D转换程序 |
5.2.3 中位值滤波程序 |
5.2.4 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程序 |
5.2.5 PWM输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光机温控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 |
6.1 光机温控系统实验装置 |
6.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6.2.1 实验工况一 |
6.2.2 实验工况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与主要结论 |
7.2 研究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动态补偿器参数化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
1.2.1 伪线性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
1.2.2 广义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
1.2.3 动态补偿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
1.2.4 多目标设计与优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础知识 |
2.1 引言 |
2.2 相关符号定义及基本假设 |
2.2.1 相关符号定义 |
2.2.2 基本假设 |
2.3 系统模型 |
2.3.1 正常情形 |
2.3.2 广义情形 |
2.4 右互质分解 |
2.4.1 正常情形 |
2.4.2 广义情形 |
2.5 广义Sylvester方程的参数化解 |
2.5.1 正常情形 |
2.5.2 广义情形 |
2.6 伪线性系统的能控性 |
2.6.1 正常情形 |
2.6.2 广义情形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一阶伪线性系统动态补偿器参数化设计方法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预备知识 |
3.4 主要结果 |
3.4.1 Λ是任意矩阵 |
3.4.2 Λ是对角矩阵 |
3.5 基于自由参数的多目标设计与优化 |
3.5.1 区域极点配置 |
3.5.2 鲁棒性能指标 |
3.5.3 构建多目标优化问题 |
3.6 动态补偿器在航天器交会中的应用 |
3.6.1 系统描述 |
3.6.2 未优化的解 |
3.6.3 优化的解 |
3.6.4 数值仿真与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二阶伪线性系统动态补偿器参数化设计方法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预备知识 |
4.4 主要结果 |
4.4.1 Λ是任意矩阵 |
4.4.2 Λ是对角矩阵 |
4.5 基于自由参数的多目标设计与优化 |
4.5.1 鲁棒性能指标 |
4.5.2 低增益指标 |
4.5.3 构建多目标优化问题 |
4.6 动态补偿器在航天器交会中的应用 |
4.6.1 系统描述 |
4.6.2 未优化的解 |
4.6.3 优化的解 |
4.6.4 数值仿真与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阶伪线性系统动态补偿器参数化设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预备知识 |
5.4 主要结果 |
5.4.1 Λ是任意矩阵 |
5.4.2 Λ是对角矩阵 |
5.5 动态补偿器在混沌系统同步中的应用 |
5.5.1 系统描述 |
5.5.2 参数化解 |
5.5.3 数值仿真与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广义伪线性系统动态补偿器参数化设计方法 |
6.1 引言 |
6.2 问题描述 |
6.3 预备知识 |
6.4 主要结果 |
6.4.1 Λ是任意矩阵 |
6.4.2 Λ是对角矩阵 |
6.5 基于自由参数的多目标设计与优化 |
6.6 动态补偿器在电路系统中的应用 |
6.6.1 系统描述 |
6.6.2 未优化的解 |
6.6.3 优化的解 |
6.6.4 数值仿真与比较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伪线性系统最小阶动态补偿器参数化设计方法 |
7.1 引言 |
7.2 问题描述 |
7.3 主要结果 |
7.4 最小阶动态补偿器在航天器交会中的应用 |
7.4.1 系统描述 |
7.4.2 参数化解 |
7.4.3 数值仿真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双自由度H∞鲁棒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电路拓扑方面 |
1.2.2 电磁耦合机构方面 |
1.2.3 控制优化方面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章节结构及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参数摄动下的IPT系统数学模型及开环分析 |
2.1 标称IPT系统的GSSA模型 |
2.1.1 时域微分方程模型 |
2.1.2 标称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
2.2 参数摄动IPT系统的不确定性综合模型 |
2.2.1 IPT系统电路参数摄动范围 |
2.2.2 具有结构化参数不确定性的IPT系统建模 |
2.3 开环系统零极点分析 |
2.3.1 标称系统开环特性 |
2.3.2 摄动系统开环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特征参数优化的双自由度鲁棒控制 |
3.1 双自由度H_∞鲁棒控制器设计 |
3.1.1 控制器结构框图 |
3.1.2 广义对象与控制器实现 |
3.2 基于特征参数的控制器优化 |
3.2.1 负载的特征参数 |
3.2.2 互感的特征参数 |
3.2.3 控制器设计流程 |
3.3 仿真分析 |
3.4 实验验证 |
3.4.1 实验平台 |
3.4.2 启动实验 |
3.4.3 参考跟踪实验 |
3.4.4 参数摄动实验 |
3.4.5 PID控制器对比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区域极点配置的双自由度鲁棒控制 |
4.1 闭环系统模型 |
4.2 LMI方法求解IPT系统的鲁棒控制器 |
4.2.1 LMI区域的定义 |
4.2.2 鲁棒D稳定性 |
4.2.3 鲁棒控制器求解 |
4.3 基于LMI区域选择的控制器优化 |
4.3.1 LMI区域确定方法 |
4.3.2 LMI区域与闭环系统极点 |
4.3.3 仿真分析 |
4.4 实验验证 |
4.4.1 启动实验 |
4.4.2 参数摄动实验 |
4.4.3 外部干扰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磁液双悬浮轴承多自由度解耦与抗干扰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磁悬浮技术研究 |
1.2.1 磁悬浮技术发展简介 |
1.2.2 磁悬浮轴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液体静压支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磁液双悬浮轴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整体结构、工作原理 |
2.2.1 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整体结构 |
2.2.2 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工作原理 |
2.3 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线性化合力计算 |
2.3.1 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电磁力计算 |
2.3.2 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静压支承力计算 |
2.3.3 单自由度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合力线性化公式计算 |
2.4 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2.4.1 五自由度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转子受力分析 |
2.4.2 五自由度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2.4.3 径向四自由度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2.4.4 轴向单自由度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向支承单元离散GESO抗干扰控制 |
3.1 引言 |
3.2 状态方程的离散化 |
3.3 离散广义扩张状态观测器(GESO)和控制律设计 |
3.3.1 离散广义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
3.3.2 反馈控制律设计 |
3.3.3 系统稳定性和干扰补偿抑制分析 |
3.4 离散GESO抗干扰控制系统参数计算 |
3.5 离散GESO抗干扰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5.1 离散GESO抗干扰控制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
3.5.2 离散GESO抗干扰控制系统抗干扰仿真 |
3.5.3 不同采样周期下离散GESO抗干扰控制系统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径向四自由度支承单元复合抗干扰控制器设计 |
4.1 引言 |
4.2 径向四自由度磁液双悬浮轴承支承单元参数计算 |
4.3 外环状态调节器设计 |
4.3.1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状态调节器(LQ)理论分析 |
4.3.2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状态调节器(LQ)加权矩阵分析 |
4.4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状态调节器(LQ)仿真分析 |
4.5 内环状态观测器设计 |
4.5.1 广义扩张状态观测器(GESO)设计 |
4.5.2 复合控制律设计 |
4.5.3 GESO误差、稳定性以及干扰抑制分析 |
4.5.4 复合抗干扰控制器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径向四自由度支承单元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GESO解耦控制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 |
5.2.1 GESO解耦控制器理论分析 |
5.2.2 GESO解耦控制器结构设计 |
5.2.3 解耦控制律设计 |
5.3 GESO解耦控制器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 |
5.3.1 GESO解耦控制器参数设计 |
5.3.2 GESO解耦控制器解耦仿真分析 |
5.3.3 偏置转子起浮特性仿真分析 |
5.3.4 系统参数突变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高阶广义系统分析与协同最优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广义系统 |
1.1.2 高阶广义系统 |
1.1.3 广义多智能体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多项式矩阵系统的可解性及能控性 |
1.2.2 广义系统最优控制 |
1.2.3 广义系统的正实性 |
1.2.4 广义多智能体的最优一致性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广义系统理论 |
2.2 多项式矩阵理论 |
2.3 矩阵理论及图论 |
2.3.1 矩阵理论 |
2.3.2 非负图和符号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阶广义系统的状态响应及能控性 |
3.1 问题描述 |
3.2 高阶广义系统的状态响应 |
3.3 高阶广义系统的可达性和能控性 |
3.3.1 高阶广义系统的可达性 |
3.3.2 高阶广义系统的能控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阶以及高阶广义系统的最优控制 |
4.1 问题描述 |
4.2 二阶广义系统的最优控制器设计 |
4.3 高阶广义系统的最优控制器设计 |
4.4 数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阶以及高阶广义系统的正实性 |
5.1 问题描述 |
5.2 二阶广义系统的正实性 |
5.3 高阶广义系统的扩展严格正实性 |
5.4 数值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同构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 |
6.1 非负拓扑下的协同最优一致控制器设计 |
6.1.1 领导-跟随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局部最优一致性 |
6.1.2 领导-跟随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全局最优一致性协议 |
6.2 具有敌对交互的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二分一致性 |
6.2.1 问题描述 |
6.2.2 主要结果 |
6.3 数值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异构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输出调节 |
7.1 问题描述 |
7.2 异构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最优控制协议设计 |
7.2.1 分布式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协议 |
7.2.2 分布式最优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协议 |
7.3 数值算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非线性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的特点 |
1.3 柔轮非线性振动的研究意义 |
1.3.1 柔轮内共振现象的研究意义 |
1.3.2 柔轮分岔现象的研究意义 |
1.3.3 柔轮混沌现象及OGY混沌控制的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谐波传动机构研究现状 |
1.4.2 活齿传动机构研究现状 |
1.4.3 内共振现象研究现状 |
1.4.4 圆柱壳分岔、混沌行为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内共振分析 |
2.1 柔轮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 |
2.1.1 柔轮受到的径向电磁力 |
2.1.2 柔轮径向振动的模型 |
2.1.3 柔轮振动的几何方程 |
2.1.4 柔轮振动的物理方程 |
2.1.5 柔轮振动的内力方程 |
2.2 柔轮振动时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2.1 柔轮非线性动平衡方程的建立 |
2.2.2 柔轮固有频率的计算 |
2.3 柔轮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2.3.1 柔轮非线性径向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2.3.2 多尺度法求解柔轮振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
2.4 柔轮1:1内共振下的幅频特性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分岔与混沌行为分析 |
3.1 振动稳定性与分岔行为简述 |
3.1.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简述 |
3.1.2 分岔行为简述 |
3.2 柔轮振动时的稳定性与分岔行为分析 |
3.3 柔轮混沌振动Duffing方程的计算 |
3.3.1 混沌理论简述 |
3.3.2 混沌行为的数值识别方法 |
3.3.3 柔轮振动的Duffing方程 |
3.4 计算轨道参数方程 |
3.4.1 异宿轨道参数方程的计算 |
3.4.2 同宿轨道参数方程的计算 |
3.5 同宿、异宿轨道混沌阈值的求解 |
3.5.1 异宿轨道混沌阈值的计算 |
3.5.2 同宿轨道混沌阈值的计算 |
3.6 柔轮振动系统的混沌识别数值分析 |
3.6.1 异宿轨道的混沌识别数值分析 |
3.6.2 同宿轨道的混沌识别数值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OGY混沌控制与仿真 |
4.1 柔轮OGY混沌控制设计 |
4.1.1 柔轮混沌运动控制方程的建立 |
4.1.2 控制柔轮的混沌运动 |
4.2 柔轮OGY混沌控制仿真 |
4.3 柔轮固有频率的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解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广义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参数化求解 |
2.1 引言 |
2.2 准备工作 |
2.2.1 双矩阵的性质及符号说明 |
2.2.2 关于广义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初步结论 |
2.3 广义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参数化求解 |
2.3.1 问题提出 |
2.3.2 主要结果 |
2.4 数值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3 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有限迭代求解 |
3.1 引言 |
3.2 前期工作 |
3.3 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有限迭代求解 |
3.4 数值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周期控制器在磁悬浮系统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对于线性离散周期系统的理论知识 |
4.2.1 对于线性离散周期系统的简介 |
4.2.2 线性离散周期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达性 |
4.3 磁悬浮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 |
4.3.1 磁悬浮系统的常用控制方法 |
4.3.2 磁悬浮系统的工作原理 |
4.3.3 磁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 |
4.4 磁悬浮系统模型的离散化 |
4.5 对于磁悬浮系统的周期控制器的设计 |
4.5.1 对于复值线性周期系统的参数化周期控制器设计 |
4.5.2 复值线性周期系统的参数化周期控制器的仿真 |
4.5.3 对于磁悬浮系统的参数化鲁棒优化控制器设计 |
4.5.4 磁悬浮系统的参数化周期控制器的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各向同性线性系统的极点与最优极点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预备知识 |
1.1.1 各向同性系统的定义 |
1.1.2 各向同性系统的复数域表示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1 各向同性系统及复数域处理方法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2 最优极点配置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4 本文常用符号说明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第2章 各向同性系统的性质及一些典型实例 |
2.1 引言 |
2.2 各向同性系统与相应的复系统之间的一些关系 |
2.2.1 极点 |
2.2.2 反馈控制律 |
2.2.3 传递函数 |
2.2.4 能控能观性 |
2.3 各向同性系统代数Riccati方程的解 |
2.4 各向同性系统Sylvester方程的解 |
2.5 设计各向同性反馈控制律的必要性 |
2.6 各向同性矩阵特征向量的特殊形式 |
2.7 一些典型的各向同性系统 |
2.7.1 双馈感应电机 |
2.7.2 傅科摆 |
2.7.3 旋转圆盘 |
2.7.4 磁悬浮飞轮转子系统 |
2.7.5 滚转导弹 |
2.7.6 非均匀旋转瑞利轴 |
2.7.7 卫星动量轮姿态控制系统 |
2.7.8 转子-轴承系统 |
2.7.9 主动磁轴承系统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连续代数Riccati方程(ARE)的各向同性极点配置 |
3.1 引言 |
3.2 实现ARE极点配置的一般迭代算法 |
3.3 针对各向同性系统的特殊处理和说明 |
3.4 最优极点配置方法 |
3.4.1 均匀阻尼控制 |
3.4.2 直接极点配置 |
3.5 一般极点配置方法 |
3.5.1 均匀阻尼比控制 |
3.5.2 圆区域极点配置 |
3.5.3 精确极点配置 |
3.6 数值实例 |
3.7 系统仿真 |
3.7.1 主动磁轴承系统 |
3.7.2 旋转圆盘 |
3.7.3 卫星动量轮姿态控制系统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离散代数Riccati方程(DARE)的各向同性极点配置 |
4.1 引言 |
4.2 实现DARE极点配置的一般迭代算法 |
4.3 针对各向同性系统的特殊处理和说明 |
4.4 最优极点配置方法 |
4.4.1 圆对称极点配置 |
4.4.2 比例极点配置 |
4.4.3 直接极点配置 |
4.5 一般极点配置方法——圆区域极点配置 |
4.6 数值实例 |
4.7 系统仿真——转子-轴承系统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二阶耦合广义系统的极点配置问题(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不确定参数结构的极点配置研究[D]. 赵靖洲. 吉林大学, 2020(03)
- [2]非线性机翼Hopf分叉控制理论[D]. 王立才. 吉林大学, 2020(03)
- [3]用于光机的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研究[D]. 李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1)
- [4]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动态补偿器参数化设计方法[D]. 张大蔚. 东北电力大学, 2020
- [5]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双自由度H∞鲁棒控制优化研究[D]. 杜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磁液双悬浮轴承多自由度解耦与抗干扰控制研究[D]. 曹俊波. 燕山大学, 2020(01)
- [7]高阶广义系统分析与协同最优控制问题研究[D]. 张丽萍. 天津大学, 2020(01)
- [8]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非线性振动研究[D]. 边维东. 燕山大学, 2020(01)
- [9]周期Sylvester双矩阵方程的解及其应用[D]. 唐诗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10]各向同性线性系统的极点与最优极点配置[D]. 任玉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