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絮凝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明眸,郭娜,董耀华,董丽华,周游麒,严竹菁[1](2021)在《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该文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已有种类及筛选来源,分析了吸附架桥、电荷中和、化学反应和卷扫作用四种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了微生物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含油废水、污泥脱水、重金属废水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着重阐明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制,讨论胶体颗粒的组成成分、结构性质、表面电荷以及反应体系的温度、p H、金属离子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从微生物絮凝菌的筛选技术和应用工艺分析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吕琳洁[2](2021)在《复合菌剂对含铅废水吸附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采矿、电镀、冶炼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时有发生。铅具有难降解、毒性持久、易富集等特点,严重威胁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健康。因此,加强铅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寻找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治理方法,对改善铅污染环境意义重大。传统的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在处理铅污染废水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弊端,而生物法具有处理高效快捷、无二次污染、原料来源广泛、成本极低等优点,是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重金属环境污染问题的最佳选择之一。本论文基于耐铅微生物构建复合菌剂,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复合菌剂对含铅废水的吸附效果,并分析了吸附条件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微生物修复含铅污染水体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含铅土壤中耐铅细菌进行了筛选与鉴定,得到5种对铅有显着吸附作用的菌株,利用正交实验构建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路德维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a)为菌种组成的复合菌剂,菌种混合比例为3:2:2.5:2.5。(2)确定了复合菌剂吸附铅的最佳条件和影响因素。在pH=5.0、温度35℃、反应时间6h、初始Pb2+浓度1 00.0mg·L-1的最佳条件下,铅吸附率可达99.48±0.03%。C/N、总磷、总氮、氨氮和碳源种类对复合菌剂的铅吸附效率影响不同:C/N和总磷的增加可显着降低复合菌剂的铅吸附率,总氮对复合菌剂的铅吸附率影响较小,氨氮的增加使复合菌剂的铅吸附率升高,碳源种类对复合菌剂铅吸附率的影响差异显着。此外,复合菌剂对总磷、总氮、氨氮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3)验证了复合菌剂在模拟工业铅污染废水中的处理效应。在模拟的低铅污染(Pb2+=4.1 mg·L-1)水平和中等铅污染(Pb2+=56.7mg·L-1)水平下,复合菌剂的铅吸附率均大于90%,而在高铅污染(Pb2+=169.2 mg·L-1)水平下,复合菌剂的吸附率略有下降,但仍保持最高吸附率的80%以上。
王韬[3](2021)在《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法在工业废水预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生物处理或高级氧化处理效率。提升混凝对工业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可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水处理效率。论文首先利用微生物絮凝剂(MBF)阴离子活性基团丰富的特点,对其进行阳离子改性,合成了脱色性能良好的两性微生物絮凝剂(MBF-g-P(AM-DAC))。研究了MBF-g-P(AM-DAC)的最优合成条件和合成机理。将MBF-g-P(AM-DAC)与聚硅酸铝(PSA)复配,用来处理刚果红(CR)染料废水,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CR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其混凝机理。此外,论文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通过胶束聚合合成了富含氟碳基团的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AM-HFBMA)),其对模拟废水中四种溶解性染料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研究P(AM-HFBMA)的合成机理,分析P(AM-HFBMA)与聚合氯化铁铝(PAFC)复配使用时,二者发挥的不同作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热引发条件下,MBF与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得到两性高分子微生物絮凝剂MBF-g-P(AM-DAC)。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SC)、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MBF-g-P(AM-DAC)组成、结构和特性,发现其具有丰富的氨基、羟基、羧基、铵基和酰氧基等活性基团。在MBF-g-P(AM-DAC)合成机理研究中发现,接枝共聚发生在MBF的氨基上。AM作为高活性单体促进了阳离子单体DAC与MBF的接枝共聚。对MBF-g-P(AM-DAC)在蒸馏水中所产生絮体进行比表面积分析,发现其絮体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大量的多孔结构,这有利于增强其吸附和网捕卷扫的混凝性能。(2)将自制MBF-g-P(AM-DAC)与聚硅酸铝(PSA)复配应用于模拟刚果红(CR)染料废水处理。混凝后CR染料的去除率较高、形成的絮体密实且体积大、沉降速率快、沉降时间短;而单加PSA处理时,形成的絮体小且松散,沉降速度慢,CR去除率较低。PSA和自制MBF-g-P(AM-DAC)在CR废水处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PSA电中和作用强,但形成的絮体小;MBF-g-P(AM-DAC)的电中和作用较弱,但对絮体粒径增大有较大帮助。MBF-g-P(AM-DAC)及其絮体上的不饱和活性位点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助于CR的吸附,且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3)在紫外引发条件下,HFBMA与AM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得到含氟碳的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AM-HFBMA)。通过表征分析发现,P(AM-HFBMA)具有丰富的氟基、酰胺基和酯基等多种活性基团。胶束聚合有助于合成具有微嵌段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AM-HFBMA)。少量粘附在其表面的SDS提升了P(AM-HFBMA)的亲水性。P(AM-HFBMA)具有较多的活性位点,能增强与SDS和染料的相互作用。(4)将含氟碳的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AM-HFBMA)应用于多种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P(AM-HFBMA)对浓度为250 mg/L的刚果红(CR)、亚甲基蓝(MB)、罗丹明B(Rh B)和甲基蓝(Ml B)模拟废水最佳去除率达到90%以上。P(AM-HFBMA)混凝性能优于三种市售PAM。PAFC和P(AM-HFBMA)复配使用时,PAFC主要起电中和作用,P(AM-HFBMA)主要起架桥作用,且有助于产生絮体。粘附在P(AM-HFBMA)表面的少量SDS能通过电荷吸引和疏水缔合作用增强P(AM-HFBMA)与染料相互作用。P(AM-HFBMA)上丰富的氟基与染料和SDS产生的氢键也增强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而其疏水缔合作用使絮体容易与水分离。该混凝过程存在吸附作用。
黄廷[4](2021)在《离子型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及其混凝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引起的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对环境保护和治理高度重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着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在水处理过程中,混凝主要去除水体中的悬浮胶体颗粒。而絮凝剂作为混凝法的关键,其混凝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水处理效果。壳聚糖基絮凝剂具有来源广泛、含官能团多、毒性低的优势,成为絮凝剂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引入绿色、高效、经济、适用性广的壳聚糖(CS)可增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生物降解性和壳聚糖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本研究针对壳聚糖自身溶解性差、单独使用混凝能力较弱的缺点,以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PE)作为阴离子单体和两性单体,通过热引发和紫外光引发对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分别合成得到阴离子壳聚糖基絮凝剂(CS-g-P(A M-AMPS))和两性壳聚糖基絮凝剂(CS-g-P(AM-SPE))。本研究对壳聚糖基絮凝剂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多种表征方法研究合成絮凝剂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特性,最后深入研究它们对不同水体污染物的混凝去除性能和混凝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CS、丙烯酰胺(AM)和AMPS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热引发方式下进行接枝共聚,得到CS-g-P(AM-AMPS)。试验明确主要反应影响因素对产物特性粘度、分子量、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CS-g-P(AM-AMPS)的最佳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絮凝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壳聚糖主链上的-NH2或C-OH活性位点上与AM和AMPS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CS-g-P(AM-AMPS)中富含磺酸基(-SO3H)、羟基(-OH)、酰胺基(-CO-NH2)等官能团。通过差热-热重(TG/DSC)分析发现,CS-g-P(AM-AMP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2)将CS-g-P(AM-AMPS)与无机絮凝剂PAFC复配,考察了其对模拟赤铁矿废水的混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S-g-P(AM-AMPS)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S-g-P(AM-AMPS)的加入比单独投加PAFC时浊度去除率有所提高,浊度去除率达到98.68%;且其所产絮体更大,具有更高的沉降效率。同时,赤铁矿废水中溶解的重金属在CS-g-P(AM-AMPS)中磺酸基团的螯合作用下被部分去除,最高去除率达到49.2%。通过对废水处理后上清液Zeta电位的变化、絮体粒径分布及表观形态分析发现,CS-g-P(AM-AMPS)在混凝过程中主要发挥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其电中和作用较弱。(3)将絮凝剂CS-g-P(AM-AMPS)应用于模拟饮用水的处理,并结合Zeta电位对混凝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C与CS-g-P(AM-AMPS)复配,在CS-g-P(A M-AMPS)低投加量下就能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对胶体颗粒、天然有机物(NO M)及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率均高于单独市售PAC和PAC+PAM使用时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且其所产絮体具有更快的沉降速率,絮体在5 min内能沉降完全。同时,PAC与CS-g-P(AM-AMPS)复配絮凝剂在弱酸性和中性p H环境中混凝效果最优。在模拟饮用水的处理中,PAC主要起电荷中和作用,CS-g-P(AM-AMP S)与NOM/DOM中的相反电荷发生电荷吸引,从而加强了桥接和吸附作用,同时DOM通过与胶体粒子共沉降而被去除。(4)以CS、AM和SPE为原料,VA-044为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CS-g-P(AM-SPE)。试验对主要反应因素进行优化,从而确定絮凝剂CS-g-P(AM-SPE)的最佳合成条件。通过FTIR、XPS、1H NMR对CS-g-P(AM-SPE)的组成结构等进行分析,证明其具有-N+-、-SO3-、-OH、-CO-NH2、-O-C=O-等官能团;差热-热重(TG/DSC)分析表明CS-g-P(AM-SPE)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5)将CS-g-P(AM-SPE)分别应用于高浊度的高岭土悬浮液、腐植酸钠(Na HA)和黄腐酸(FA)模拟水体的混凝处理。结果表明,CS-g-P(AM-SPE)在低投加量下时就能对上述污染物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CS-g-P(AM-SPE)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高于市售PAM,且絮体更大、更密实,所产絮体沉降效率更高。通过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综合分析,表明CS-g-P(AM-SPE)在混凝过程中主要起强的电中和作用,另外有一定的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的作用。
齐文豪[5](2021)在《聚硅酸铁钛的制备及其在焦化废水混凝预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废水处理中,絮凝剂是混凝工艺的核心,而现今工业絮凝剂存在投加量大、有机物去除能力较弱等特点,故亟需开发能够应用于高浓度工业废水的新型絮凝剂。钛盐因其生物亲和性和混凝出水无毒的特性被应用于絮凝剂中,其高金属价态使其拥有优异的混凝能力。复合絮凝剂能够兼顾不同类型絮凝剂的长处,克服单一种类絮凝剂的缺点,能够发挥各部分的协同作用,在高浓度工业废水的混凝处理工艺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考察聚硅酸铁钛(PSFTC)絮凝剂对模拟废水、焦化废水原水和生化出水的混凝性能和絮体特性,分析无机高分子复合型絮凝剂的混凝能力和作用机制,为其在焦化废水等高浓度工业废水的实际工业工艺过程中的应用提供支撑。具体工作如下:(1)首先研究了PSFTC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利用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通过对腐殖酸-高岭土模拟废水的混凝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Fe:Ti为7:1、碱化度为0.8和(Fe+Ti):Si为6:1时,可以制备出对模拟废水混凝性能优化的PSFTC。PSFTC对腐殖酸-高岭土模拟废水中浊度、UV254和DOC的去除率可达99.5%、99.3%和95.9%,说明在去除颗粒物的同时对有机物污染物有一定去除作用。再将优化条件下制备的PSFTC絮凝剂应用于苯酚-高岭土模拟废水,在投加量为30mg/L时对苯酚去除率为4.3%,对浊度去除率为96.6%,显示了较好的效果。通过FT-IR、XRD、Fe-ferron和电镜图像等对其化学键组成、聚集形态和形貌等进行分析,发现PSFTC中存在Si-O-Fe、Si-O-Ti键并且有粗糙的表面结构,絮凝剂中铁主要以Feb和Fec的状态聚集为无定型高分子聚合物。(2)为了研究PSFTC实际废水处理效果,将其应用于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混凝处理。结果表明,当投加量为600mg/L时,出水浊度、DOC、COD、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5.7%、24%、46.4%和36.1%,表现出较好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性能。3D-EEM、GC-MS和XAD-8树脂分离分析结果表明,PSFTC对酪氨酸类芳香性蛋白质与类富里酸有机物、长链羧酸与长链酰胺类有机物及疏水碱性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SEM、FT-IR、粒径动态监测和沉降性能等对混凝絮体表征发现,絮体结构紧密,孔隙发达,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有机污染物携带能力。(3)进一步将PSFTC应用于有机物浓度更高的焦化废水原水的混凝预处理并将其与聚硅酸钛(PSTC)对比发现,当投加量为800mg/L时,浊度、DOC、COD、UV254的去除率也可以分别达到90.2%、10.1%、10.7%和24.1%;PSTC浊度、DOC、COD、UV254的去除率仅仅分别为80.5%、7%、8.7%和15.3%。为进一步分析混凝对特定有机物的去除作用,选择3D-EEM、GC-MS和XAD-8树脂分离对混凝前后水样进行分析,PSFTC对原水中疏水性、长链羧酸类、类腐殖酸类有机物的混凝去除效果良好,对生物难降解有机物有一定的靶向去除作用。之后通过SEM、分形维数和沉降性能等对比PSFTC与PSTC絮体特性,得到PSFTC较PSTC絮体有更发达的三维网格状结构,质地紧密并且有更好的沉降性能,能够节约水力条件。无机复合絮凝剂PSFTC对焦化废水混凝性能优异,有一定实际应用的潜能,为提升混凝工艺质量与工艺适用范围提供有力支撑。
王淑军[6](2020)在《硅铝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制备及强化复杂体系污染物去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絮凝剂为核心的混凝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水处理技术,经常应用于复杂体系工业废水(例如焦化废水)的处理,但传统絮凝剂存在对其中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对复杂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要求,还特别规定了吨焦废水排放量小于0.4 m3,而复杂体系工业废水中残留污染物不利于其达标排放和再利用,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强化去除。为了有效强化混凝工艺对复杂工业废水的作用,亟需开发新型高效的絮凝剂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在同一聚合结构中包含不同功能基团或组分,实现“分子水平”的复合,能够更好的发挥无机和有机组分的协同作用,提高混凝性能,简化投加程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选择不同的硅源分别制备了离子键合型和共价键合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将其应用于模拟废水、焦化废水的混凝处理,通过系列混凝实验和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组分分析,对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混凝效果和去除机制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采用杂化絮凝剂耦合Fe3O4,通过磁混凝方法强化焦化废水处理,并探究混凝/磁混凝作用机理。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以Na2Si O3为无机硅源,通过与Al Cl3复合反应制备了聚硅酸铝絮凝剂(PASi)。以PASi为无机组分,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ADB)为有机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离子键合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PASi-P(AM-ADB)。结构形貌分析可知,杂化絮凝剂中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之间是通过离子键相连接,具有致密的孔隙形貌和三维空间网络结构。混凝研究表明,在最佳投加量下,对高岭土/腐殖酸(HA)模拟废水中浊度、UV254、DOC的去除率分别为:99.2%、95.3%和94.6%;对高岭土/苯酚模拟废水中浊度、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9.5%、7.6%;对焦化废水原水浊度、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5.3%、19.9%、18.8%和26.2%;对生化出水原水浊度、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2%、42.3%、34.1%、46%。混凝效果优于复合絮凝剂PASi、PASi/P(AM-ADB)和商品絮凝剂PAC。(2)为改善杂化体系的稳定性,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有机硅源,采用水解聚合法缓慢滴碱与无机组分Al Cl3共聚,制备了共价键合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PAAP。结构形貌分析和混凝模拟废水结果可知,PAAP中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之间以共价键形式键合,Si/Al摩尔比、碱化度(B)对PAAP的形貌均有较大影响,其中Si/Al摩尔比为0.1,B为0.5时制备的PAAP0.1,0.5具有粗糙的卷曲表面形貌和三维网状空间结构,对高岭土/腐殖酸模拟废水的混凝去除效果最优,浊度、UV254、DOC的去除率分别为:99.2%、98.5%、93.2%。对高岭土/苯酚模拟废水中浊度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9.7%、4.9%。对焦化废水原水浊度、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2.1%、12.1%、9.3%、24.2%,对生化出水浊度、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7.8%、37.7%、29.9%和63.4%,混凝效果优于商品絮凝剂PAC。此外,PAAP0.1,0.5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能,室温保存18个月后,仍未出现沉淀和凝胶,混凝性能仍保持良好。(3)为明晰两种杂化絮凝剂的强化混凝去除机制,对焦化废水混凝前后的有机物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PASi-P(AM-ADB)和PAAP0.1,0.5均能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强疏水性、高芳香性类物质,对类富里酸类、类腐殖酸类荧光物质的去除效果良好,且对疏水酸性组分(HOA)和疏水中性组分(HON)的去除效率高于疏水碱性组分(HOB)和亲水组分(HIS)。此外,PASi-P(AM-ADB)可优先去除原水中的脂肪醇、羧酸、多环芳烃、含氮杂化类化合物,而PAAP0.1,0.5除能去除原水中的脂肪醇、羧酸、含氮杂环类物质,还能高效去除酯类化合物。疏水性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有利于废水的生化处理。生化出水中的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被杂化絮凝剂有效去除,对环境的危害降低。(4)为加快沉降速度,缩短混凝处理时间,将杂化絮凝剂与Fe3O4耦合使用,通过磁混凝工艺强化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发现,“磁粉→絮凝剂→在外加磁场下静置沉降”的方式下,沉降速度显着加快,混凝效果最好,产生的磁性絮体更加密实,抗剪切性能和破碎再恢复性能得到提升。磁粉经过回收再利用,仍可保持良好的磁混凝性能。经过机理分析认为,铝盐水解产物、硅铝聚合大分子、季铵基团、氨基基团、疏水苄基、碳链以及致密的空间结构协同作用,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显示出良好的混凝性能。磁混凝中磁粉可以起到增加体系中颗粒物浓度、促进磁核絮体生成、吸附有机物和强化絮凝剂的作用,促进混凝过程速度加快,混凝效果提升。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PASi-P(AM-ADB)和PAAP0.1,0.5混凝处理焦化废水效果良好,且可长期稳定保存,有利于提高混凝工艺对复杂体系废水污染物的去除,为减少工业废水外排和促进废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陈念[7](2020)在《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污水处理行业受到空前关注。作为污水处理的关键,絮凝沉降法是国内外常用的提高水质处理效率的方法,线性超高分子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高端絮凝剂之一。但是其在使用时存在黏度大、溶解时间长等缺点,离子单体随机分布在聚合物链上、电荷有效利用率低,并且存在生产成本高、技术难度大、高端产品我国无法自主生产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是提升污水处理技术的关键之一,也符合传统产品高性能化的要求。木质素是植物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质资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并且存在众多具有反应活性的官能团,不但能够吸附溶解在水中的极性有机物,还能网捕胶体微粒及悬浮颗粒物,可作为天然的絮凝剂材料。本文创新性地采用“grafting to”合成路径制备木质素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研究其在污水处理中的絮凝性能。首先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单体,4-氯甲基苯乙烯(CS)为链转移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末端带氯原子的线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预聚物(CPA)。通过链转移剂在聚丙烯酰胺链末端引入氯原子,然后利用木质素结构中众多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与聚丙烯酰胺链上的氯原子反应,将不同阳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预聚物接枝到木质素上,从而制备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L-CPA)。将L-CPA用于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沉降,结果表明,在絮凝剂中CPA与木质素的接枝比为3/1~5/1、絮凝剂添加量为4 mg/L、悬浊液p H=5~9、高岭土浓度为500 mg/L时,絮凝沉降20 min后,溶液的透光率均能达到90%以上,对高岭土的去除率达到100%。通过SEM、TEM和粒径测试等表征,发现这种方法制备的絮凝剂L-CPA具有类似两亲聚合物的特征,在水中可以自组装形成类似章鱼的亲水胶束结构,CPA片段溶解在水中,疏水木质素骨架包裹在芯部,其絮凝机理为电中和和桥联效应。为了进一步开发多功能木质素基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同样采用“grafting to”的接枝方法制备了羧甲基化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将其应用于含Cu2+和高岭土的废水处理。首先将提纯后的木质素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备羧甲基化木质素(CL);再在碱性条件下,将羧甲基化木质素与CPA接枝,制备羧甲基化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CL-CPA;将CL-CPA用于含Cu2+的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溶液p H为3~5、絮凝剂中CPA与CL的接枝比为2/1和3/1、絮凝剂添加量为4~8 mg/L、Cu2+浓度为50mg/L时,絮凝剂对Cu2+的去除率均能达到80%以上。单位质量絮凝剂对Cu2+的去除效率达到5.46×103 mg/g,远远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各类生物质吸附剂的吸附效率。此外,该絮凝剂还可用于处理含高岭土和Cu2+的混合悬浊液。当高岭土浓度为300 mg/L、Cu2+浓度为50 mg/L时,CEL2-CPA-4处理后的上清液透光率在2 h内可以达到90%以上,对高岭土的去除率达到100%,对Cu2+的去除率达80%以上。本文采用“grafting to”接枝方法制备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可有效克服传统“grafting from”自由基接枝聚合中,因木质素的自由基清除功能导致的接枝效率低、合成的木质素基絮凝剂链结构不可控的难题。所制备的木质素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在配制2 g/L的溶液时,溶解时间都在10 min以内,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在使用时黏度低、溶解迅速;此外,所得木质素基絮凝剂中木质素的含量达到14.4-46.6%,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料成本,合成工艺简单高效,接枝得率高,有效克服了传统线性超高分子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在制备和使用中的难题。
焦东[8](2020)在《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造纸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制浆造纸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即使经过水的循环使用及工艺改进,仍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造纸废水的特点是排放量大、污染负荷高、成分复杂,其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p H、总氮、总磷、氨氮和悬浮物等。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需对废水处理后达标再排放或再回用以减轻环境压力。制浆造纸废水常规处置方法较多,一般分为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法等物化法、厌氧/好氧等生物法、芬顿等高级氧化技术、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法等。随着造纸单位水耗标准的推出及淡水资源的缺乏,研究开发基于中水回用的造纸废水处理新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水处理过程不同工段废水中有机物采用溶剂萃取进行GC-MS分析检测,发现SBR好氧工艺、混凝工艺以及芬顿氧化工艺均可以大量降解造纸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但由于各种方式的作用机理不同,各工艺降解的有机物种类也不尽相同。SBR好氧工艺和混凝工艺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段中同时使用这两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芬顿氧化处理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但芬顿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可以检测到未被降解的有机物。研究开发的臭氧氧化新工艺相对芬顿氧化处理,可高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且显着降低出水色度,为化学氧化后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提供更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降低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难以生化降解的环境污染物质的含量,探究了多种絮凝剂对废水中杂质的絮凝作用。利用造纸厂芬顿污泥制备得到的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通过絮凝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了絮凝过程中PFS用量、PAM/PFS体积比和处理温度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造纸废水中的COD含量,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FS用量为1.04 m L/L,PAM/PFS体积比为4.99,处理温度为31.54℃。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造纸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39.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应用响应面法建立的造纸废水COD脱除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造纸废水中COD的脱除率。PFS用量和PAM/PFS体积比参数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共同影响造纸废水COD的脱除率。针对造纸过程中废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探索了臭氧氧化法的深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纳米氧化铜作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并且在臭氧发生量为3g/h,催化剂用量为0.25‰,反应过程中温度维持在30℃,反应时间维持在30min的情况下,COD去除率可达95.7%,出水满足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验室自己制备的多孔材料负载Cu O催化剂的回用实验表明,催化剂在不经处理回用5次后,而COD去除率未受明显影响。整个工艺过程稳定性高并且经济环保,适于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工程应用。为了进一步降低氧化废水中的各种离子及微量有机物等指标,实现中水部分回用,采用无机膜和反渗透膜(RO)组成的膜系统对氧化废水进行膜过滤研究。研究发现无机膜和RO膜组成的膜过滤系统对化学氧化处理的废水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TDS、COD、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浓度等指标,其中TDS、色度、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的去除效果显着,连续运行发现,这些指标降低95%以上。膜系统经过不同时间和次数对化学氧化后废水过滤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相对于不同孔径的无机膜而言,化学氧化废水经过RO膜过滤后,废水中的TDS、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均显着降低。
巩彧玄[9](2020)在《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养猪场污水中污染物浓度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通过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来处理养殖污水。该技术实现了磁分离技术与微生物处理法两种工艺之间的互补,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和成本低等特点,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处理养猪场污水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本文以养猪场污水为实验水样,先经过磁分离系统处理,并以浊度、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的去除率作为指标。实验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各主要因素最优参数。当p H值为7.0±0.3、聚合氯化铝(PAC,4%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投加量为15.0±1.0ml/L、聚丙烯酰胺(PAM,0.2%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投加量为40.0±1.0ml/L、磁种的投加量为300.0±1.0mg/L、沉降时间为20±1.0min时,为单因素实验得出的最优条件。然后通过Design-Expert软件以及响应曲面法对各主要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响应面分析得到浊度、COD和TP去除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了有利于实际操作将各参数值调整为:PAC的投加量为15.5ml/L、p H值为6.8、磁种的投加量为300mg/L、PAM的投加量为39.5ml/L。在此条件下浊度的去除率为79.53±0.10%;COD的去除率为58.50±0.2%;TP的去除率为90.90±0.18%。同时经测定磁性絮凝团在磁场中沉降的速度为450±0.2cm/min,而且生成的磁性絮凝体的体积仅有0.8±0.1ml。从不同环境中,分离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COD的菌株一株LZ77,经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sp以及实验室已经筛选出的为不定杆菌属Acinetobacter bereziniae的异养硝化细菌Zhi77。通过实验得到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培养。通过检测,菌株LZ77对于COD和悬浮物(SS)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0.90%和82.00%;菌株Zhi77对于氨氮和总氮(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6.08%和94.5%。然后将菌Zhi77和菌LZ77共同作用处理经过磁分离处理过的污水。通过检测经过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处理过的养猪场污水,出水中浊度的去除率为79.53%;COD的去除率为95.05%;氨氮的去除率为96.08%;TN的去除率为94.5%;TP去除率为93.28%;SS去除率为82.7%。因此,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能够有效的处理养猪场污水。
董文博[10](2020)在《印染废水综合净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印染废水是我国水量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色度大、盐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水中含有的一些苯胺、偶氮类染料具有强致癌性,严重危害水体环境及人类健康。《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8—2012)对印染废水的氨氮、悬浮物、色度以及COD等指标的排放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印染废水净化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其中脱氮、絮凝和脱色是净化过程中三个关键技术环节。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导致废水处理难度急剧增大,生物法虽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但在高盐环境下,耐盐性差的微生物代谢活动易受抑制,降低废水处理效率,为了提高印染废水综合净化处理效率,本文拟从盐单胞菌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絮凝剂选择及条件优化、筛选高效脱色菌株进行研究,实现印染废水的综合净化处理。利用适合高浓度氨氮、SND脱氮效果良好的盐单胞菌Halomonas sp.B01、Halomonas sp.H02强化混合菌群脱氮能力,用于模拟印染废水脱氮处理并对脱氮条件进行优化。最佳脱氮条件为:乙酸钠为碳源、C/N为7.5、DO为摇床转速90 rpm,SND脱氮96 h,初始氨氮含量为2000 mg/L,脱氮率可达99.3%。絮凝剂的选择及絮凝条件研究是达到良好絮凝效果的关键,本文比较了化学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和生物絮凝剂γ-PGA在优化的絮凝条件下对模拟印染废水的絮凝效果。综合经济成本和絮凝效果,选用生物絮凝剂γ-PGA,投加量为4%(w/v),絮凝6 min,絮凝温度为30℃时絮凝效果最佳,絮凝率为96.2%。通过筛选Halomonas中对甲基橙偶氮染料的高效脱色菌,筛选得到Halomonas sp.B01。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脱色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结果为:pH 7.04、NaCl 25 g/L、(NH4)2SO4 12g/L,30℃条件下脱色培养48 h,甲基橙浓度为55 mg/L的废水脱色率为94.66%,然后通过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验证,从分子水平解释了Halomonas sp.B01使甲基橙偶氮染料脱色的原因是该菌含有偶氮还原酶基因。按照上述确定的脱氮、絮凝和脱色优化条件,结合中空纤维超滤技术,对取自大连某印染厂的印染废水综合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氨氮浓度为18 mg/L,悬浮物浓度为32 mg/L,色度为70度,COD为54 mg/L。为印染废水的综合净化处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二、微生物絮凝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絮凝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
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絮凝机理 |
2.2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
3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
3.1 印染废水脱色 |
3.2 含油废水的处理 |
3.3 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 |
3.4 污泥脱水处理 |
3.5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
4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
4.1 絮凝剂产生菌的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4.2 绿色廉价培养基 |
4.3 微生物絮凝剂制备和应用的智能化控制 |
4.4 微生物絮凝剂与切削废液的关系 |
5 结语 |
(2)复合菌剂对含铅废水吸附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铅污染修复方法 |
1.2.1 物理化学法 |
1.2.2 联合修复法 |
1.2.3 生物法 |
1.3 复合菌剂 |
1.3.1 复合菌剂的概念与优势 |
1.3.2 复合菌剂的作用原理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种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试剂配制 |
2.1.4 细菌培养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单优吸附菌株筛选 |
2.2.2 细菌的保存及鉴定 |
2.2.3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与菌落形态观察 |
2.2.4 菌种类型筛选试验 |
2.2.5 投加量筛选试验 |
2.2.6 复合菌剂制备试验 |
2.2.7 吸附条件研究试验 |
2.2.8 铅离子吸附动力学模型 |
2.2.9 铅离子吸附热力学等温模型 |
2.2.10 模拟含铅废水吸附条件研究试验 |
2.2.11 复合菌剂处理实际工业废水 |
2.3 统计分析 |
3 单优菌株的筛选及铅吸附特性研究 |
3.1 单优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3.1.1 定性筛选 |
3.1.2 定量筛选 |
3.1.3 菌种鉴定 |
3.2 菌落形态观察 |
3.3 吸附菌株的生长特征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吸附条件的确定 |
4.1 复合菌剂的构建 |
4.1.1 菌种类型的筛选 |
4.1.2 投加量的筛选 |
4.1.3 复合菌剂的制备 |
4.2 吸附条件的研究 |
4.2.1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2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3 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4 Pb~(2+)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4 吸附热力学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菌剂吸附效果研究 |
5.1 复合菌剂处理模拟含铅废水条件的研究 |
5.1.1 碳源对复合菌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5.1.2 C/N对复合菌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5.1.3 总磷对复合菌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5.1.4 总氮对复合菌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5.1.5 氨氮对复合菌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5.2 复合菌剂处理实际工业废水效果研究 |
5.2.1 复合菌剂处理不同浓度灭菌工业废水 |
5.2.2 复合菌剂处理不同浓度未灭菌工业废水 |
5.2.3 不同反应体系吸附效果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污染概述 |
1.1.2 水环境质量标准 |
1.2 印染废水概述 |
1.2.1 印染废水污染现状 |
1.2.2 印料废水的危害 |
1.2.3 印染废水常规处理技术 |
1.3 絮凝剂研究现状 |
1.3.1 混凝法及絮凝剂的分类 |
1.3.2 絮凝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
2.1.1 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
2.2.1 MBF-g-P(AM-DAC)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
2.2.2 P(AM-HFBMA)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
2.3 絮凝剂特性的测定方法 |
2.3.1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2 阳离子度的测定方法 |
2.3.3 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2.4 絮凝剂的表征方法 |
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2 差热-热重(DSC-TGA)分析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5 核磁共振分析 |
2.4.6 氮气吸附-脱附测量分析 |
2.4.7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
2.5 混凝实验方法及机理分析方法 |
2.5.1 混凝实验方法 |
2.5.2 吸附动力学 |
2.5.3 吸附等温线 |
第3章 富含离子基团的微生物絮凝剂合成及其对刚果红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MBF-g-P(AM-DAC)絮凝剂的合成条件优化 |
3.2.1 引发剂的量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2 MBF与AM质量比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3 DAC的量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4 反应温度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5 引发时间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6 p H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3 MBF-g-P(AM-DAC)絮凝剂的分子结构及特性研究 |
3.3.1 MBF-g-P(AM-DAC)絮凝剂组成与结构研究 |
3.3.2 MBF-g-P(AM-DAC)絮凝剂热稳定性研究 |
3.3.3 MBF-g-P(AM-DAC)的合成机理 |
3.4 MBF-g-P(AM-DAC)对刚果红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
3.4.1 MBF-g-P(AM-DAC)投加量和沉降时间对刚果红去除率的影响研究 |
3.4.2 絮体粒径大小分布和表面特征研究 |
3.4.3 Zeta电位分析 |
3.5 MBF-g-P(AM-DAC)及其所产絮体的吸附性能 |
3.5.1 N_2吸附-脱附曲线(BET)分析 |
3.5.2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6 模拟废水中刚果红去除机理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氟碳基团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及对多种模拟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P(AM-HFBMA)的合成及组成结构研究 |
4.2.1 P(AM-HFBMA)的合成 |
4.2.2 P(AM-HFBMA)的组成结构研究 |
4.2.3 P(AM-HFBMA)的合成机理 |
4.2.4 P(AM-HFBMA)的特性研究 |
4.3 P(AM-HFBMA)对多种染料的处理研究 |
4.3.1 P(AM-HFBMA)的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4.3.2 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4.3.3 p 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4.4 P(AM-HFBMA)及其絮体的吸附特性研究 |
4.4.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4.2 吸附等温线分析 |
4.5 P(AM-HFBMA)对染料的去除机理研究 |
4.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 |
4.5.2 Zeta电位分析 |
4.6 P(AM-HFBMA)与市售絮凝剂混凝效率比较及应用前景分析 |
4.6.1 P(AM-HFBMA)与市售絮凝剂混凝效率比较 |
4.6.2 P(AM-HFBMA)应用前景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4)离子型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及其混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絮凝剂及混凝技术 |
1.2.1 混凝技术 |
1.2.2 混凝机理 |
1.2.3 絮凝剂 |
1.3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及其改性 |
1.3.1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
1.3.2 壳聚糖的性质 |
1.3.3 壳聚糖的改性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4.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2 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
2.2.1 CS-g-P(AM-AMPS)的合成流程 |
2.2.2 CS-g-P(AM-SPE)的合成流程 |
2.3 壳聚糖基絮凝剂分子结构及其特性研究方法 |
2.3.1 壳聚糖基絮凝剂特性粘度和分子量测定方法 |
2.3.2 壳聚糖基絮凝剂接枝率与接枝效率测定方法 |
2.3.3 壳聚糖基絮凝剂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表征方法 |
2.4 CS-g-P(AM-AMPS)混凝试验 |
2.4.1 赤铁矿废水混凝处理试验 |
2.4.2 模拟饮用水混凝处理试验 |
2.5 CS-g-P(AM-SPE)混凝试验 |
2.5.1 高岭土悬浮液混凝处理试验 |
2.5.2 腐植酸钠混凝处理试验 |
2.5.3 黄腐酸混凝处理试验 |
2.6 混凝机理研究方法 |
2.6.1 Zeta电位的测定方法 |
2.6.2 絮体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
2.6.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章 絮凝剂CS-g-P(AM-AMPS)的合成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CS-g-P(AM-AMPS)的合成优化 |
3.2.1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3.2.3 m(AM):m(AMPS)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3.3 CS-g-P(AM-AMPS)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3.4 差热-热重分析 |
3.3.5 合成机理分析 |
3.4 CS-g-P(AM-AMPS)对赤铁矿废水的混凝研究 |
3.4.1 CS-g-P(AM-AMPS)对赤铁矿废水的去除效率研究 |
3.4.2 絮体粒径分布及表观特性研究 |
3.4.3 CS-g-P(AM-AMPS)电中和能力研究 |
3.4.4 混凝机理分析 |
3.5 CS-g-P(AM-AMPS)对模拟饮用水的混凝研究 |
3.5.1 CS-g-P(AM-AMPS)对模拟饮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研究 |
3.5.2 絮体沉降效率研究 |
3.5.3 p H值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 |
3.5.4 混凝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絮凝剂CS-g-P(AM-SPE)的合成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CS-g-P(AM-SPE)的合成优化 |
4.2.1 总反应物浓度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2 总单与壳聚糖的质量比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3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4 光照强度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5 光照时间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2.6 m(AM):m(SPE)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3 CS-g-P(AM-SPE)的组成、结构和特性研究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3.4 差热-热重分析 |
4.4 CS-g-P(AM-SPE)的水处理性能研究 |
4.4.1 针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混凝研究 |
4.4.2 针对腐植酸钠的混凝研究 |
4.4.3 针对黄腐酸的混凝研究 |
4.4.4 混凝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5)聚硅酸铁钛的制备及其在焦化废水混凝预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焦化废水概况及处理现状 |
1.2.1 焦化废水来源与特点 |
1.2.2 焦化废水处理现状 |
1.3 混凝法 |
1.3.1 混凝法概述 |
1.3.2 混凝理论 |
1.4 无机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1.4.1 无机絮凝剂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
1.4.2 钛盐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聚硅酸铁钛(PSFTC)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SFTC的制备 |
2.2.2 PSFTC的表征 |
2.2.3 Fe-ferron聚合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SFTC混凝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SFTC混凝效果分析 |
3.2.2 混凝过程对特定有机物的去除分析 |
3.2.3 PSFTC絮体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FTC混凝处理焦化废水原水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SFTC混凝效果分析 |
4.2.2 混凝过程对特定有机物的去除 |
4.2.3 焦化原水混凝絮体特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硅铝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制备及强化复杂体系污染物去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技术 |
1.2.1 混凝理论 |
1.2.1.1 压缩双电层 |
1.2.1.2 吸附电中和 |
1.2.1.3 吸附架桥 |
1.2.1.4 网捕卷扫 |
1.2.2 絮凝剂的分类及发展 |
1.2.2.1 无机絮凝剂 |
1.2.2.2 有机絮凝剂 |
1.2.2.3 微生物絮凝剂 |
1.2.2.4 复合絮凝剂 |
1.3 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无机-有机组分通过羟基缩合或羟基自由基引发聚合相连接 |
1.3.2 无机-有机组分通过离子键合连接 |
1.3.3 无机-有机组分通过共价键合连接 |
1.4 混凝强化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进展 |
1.4.1 焦化废水概述 |
1.4.2 混凝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2.1 混凝工艺在焦化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
1.4.2.2 混凝工艺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离子键合型硅铝杂化絮凝剂制备及混凝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硅酸聚合理论 |
2.1.2.2 杂化絮凝剂制备 |
2.1.2.3 实验水样 |
2.1.2.4 混凝实验 |
2.1.2.5 絮凝剂表征及水样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聚硅酸铝前驱体制备及优化 |
2.2.2 PASi-P(AM-ADB)结构形貌分析 |
2.2.2.1 FTIR分析 |
2.2.2.2 XRD分析 |
2.2.2.3 电导率分析 |
2.2.2.4 SEM分析 |
2.2.2.5 TEM分析 |
2.2.3 PASi-P(AM-ADB)对颗粒物/有机物模拟体系的作用研究 |
2.2.3.1 对高岭土/腐殖酸模拟废水的作用研究 |
2.2.3.2 对高岭土/苯酚模拟废水的作用研究 |
2.2.4 PASi-P(AM-ADB)对焦化废水的作用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价键合型硅铝杂化絮凝剂制备及性能优化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杂化絮凝剂制备 |
3.1.2.2 实验水样 |
3.1.2.3 混凝实验 |
3.1.2.4 絮凝剂表征及水样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AAP结构形貌分析 |
3.2.1.1 FTIR分析 |
3.2.1.2 XRD分析 |
3.2.1.3 SEM分析 |
3.2.1.4 TEM分析 |
3.2.2 PAAP稳定性能研究 |
3.2.3 PAAP对颗粒物/有机物模拟体系的作用研究 |
3.2.3.1 对高岭土/腐殖酸模拟废水的作用研究 |
3.2.3.2 对高岭土/苯酚模拟废水的作用研究 |
3.2.4 PAAP对焦化废水的作用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杂化絮凝剂靶向去除焦化废水有机物机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焦化废水水样 |
4.2.2.2 混凝实验 |
4.2.2.3 有机物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焦化废水亲疏水性有机组分的去除 |
4.2.2 焦化废水UV-Vis特征吸收有机物的去除 |
4.2.3 焦化废水荧光特性物质的去除 |
4.2.4 焦化废水主要有机成分的去除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杂化絮凝剂与Fe_3O_4耦合强化处理焦化废水工艺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2.1 实验水样 |
5.1.2.2 混凝实验 |
5.1.2.3 Fe_3O_4回收 |
5.1.2.4 水样及絮体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磁混凝处理焦化废水效果 |
5.2.1.1 Fe_3O_4投加量的影响 |
5.2.1.2 投加顺序的影响 |
5.2.2 絮体特性 |
5.2.2.1 絮体强度、破碎恢复能力及密实程度 |
5.2.2.2 絮体沉降性能 |
5.2.2.3 絮体形貌 |
5.2.3 Fe_3O_4回收循环利用 |
5.2.4 混凝机理探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今后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7)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处理简介 |
1.1.1 水污染的现状 |
1.1.2 水处理的方法 |
1.2 絮凝剂简介 |
1.2.1 絮凝剂的分类 |
1.2.2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3 生物质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
1.3 木质素简介 |
1.3.1 木质素概述 |
1.3.2 木质素的改性 |
1.4 木质素基絮凝剂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木质素基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1.4.2 木质素基絮凝剂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
2.1 主要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预聚物(CPA)的合成与表征 |
2.2.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预聚物(CPA)的合成 |
2.2.2 FT-IR分析 |
2.2.3 ~1H NMR分析 |
2.2.4 分子量测试 |
2.3 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合成 |
2.3.1 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L-CPA)的制备 |
2.3.2 木质素羧甲基化改性 |
2.3.3 羧甲基化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CL-CPA)的制备 |
2.3.4 FT-IR分析 |
2.3.5 酚羟基和羧基含量测试 |
2.3.6 XPS分析 |
2.3.7 流变性能分析 |
2.3.8 形貌分析 |
2.3.9 热重分析 |
2.4 絮凝剂对高岭土/Cu~(2+)/高岭土+Cu~(2+)的絮凝性能及絮凝机理研究 |
2.4.1 上清液透光率分析 |
2.4.2 表面电荷分析 |
2.4.3 Zeta电位分析 |
2.4.4 Cu~(2+)去除率分析 |
第三章 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合成与絮凝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预聚物(CPA)的合成 |
3.2.2 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 |
3.2.3 絮凝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表征 |
3.3.2 木质素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接枝产物的结构表征 |
3.3.3 絮凝剂的絮凝性能 |
3.3.4 絮凝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羧甲基化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合成与双重絮凝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木质素羧甲基化改性 |
4.2.2 羧甲基化木质素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羧甲基化木质素的结构表征 |
4.3.2 羧甲基化木质素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表征 |
4.3.3 羧甲基化木质素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性能测试 |
4.3.4 絮凝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浆造纸工业的概况 |
1.1.1 制浆造纸过程及产生的废水 |
1.1.1.1 备料废水 |
1.1.1.2 制浆废水 |
1.1.1.3 中段废水 |
1.1.1.4 造纸白水 |
1.1.1.5 污冷凝水 |
1.1.1.6 末端废水 |
1.1.2 脱墨浆造纸过程的简介及产生废水情况 |
1.1.2.1 废纸的离解及浆料净化与浓缩 |
1.1.2.2 废纸脱墨 |
1.1.2.3 废纸回用废水 |
1.2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
1.2.1 化学处理法 |
1.2.2 物化处理法 |
1.2.2.1 混凝沉淀处理 |
1.2.2.2 混凝气浮法 |
1.2.3 生化处理法 |
1.2.3.1 好氧生物处理法 |
1.2.3.2 厌氧生物处理法 |
1.2.3.3 生物酶催化技术 |
1.2.3.4 厌氧好氧组合技术 |
1.3 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
1.3.1 混凝法深度处理 |
1.3.2 吸附法 |
1.3.3 膜分离技术 |
1.3.3.1 概述 |
1.3.3.2 基本原理 |
1.3.3.3 应用 |
1.3.4 高级氧化法 |
1.3.4.1 光催化氧化法 |
1.3.4.2 催化湿式氧化法 |
1.3.4.3 声化学氧化 |
1.3.4.4 臭氧氧化法 |
1.3.4.5 芬顿氧化法 |
1.3.4.6 超临界水氧化法 |
1.3.4.7 电化学氧化法 |
1.3.4.8 过硫酸盐氧化法 |
1.3.5 联合工艺处理(综合处理方法) |
1.3.6 生态处理法 |
1.3.7 生物酶法 |
1.3.8 组合技术法 |
1.4 造纸终端水回用技术及其背景和意义 |
1.4.1 概述 |
1.4.2 中水回用技术 |
1.4.3 中水回用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
1.5 本论文研究开发工作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废纸制浆造纸主要处理工段水样中有机物特性分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来源 |
2.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原料前处理方法 |
2.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
2.2.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
2.2.4 废水CODCr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厌氧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2 厌氧出水再经化学混凝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3 SBR好氧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4 芬顿氧化排水的GC-MS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化学絮凝处理 |
3.1 实验部分 |
3.1.1 造纸废水来源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质的基本性质测定 |
3.2.1.1 PH值的测定 |
3.2.1.2 污泥元素分析 |
3.2.1.3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
3.2.1.4 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与分析 |
3.2.2 PFS的制备 |
3.2.3 絮凝实验 |
3.2.4 响应面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厌氧出水与芬顿氧化入水的GC-MS分析 |
3.3.2 芬顿氧化入水絮凝最优工艺探索 |
3.3.2.1 絮凝剂种类的优化 |
3.3.2.2 絮凝工艺响应面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及过程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分析及方法 |
4.2.1 实验方法 |
4.2.1.1 催化氧化实验 |
4.2.1.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分析方法 |
4.2.2.1 常规指标测定 |
4.2.2.2 臭氧浓度分析 |
4.2.2.3 CODCR的测定 |
4.2.2.4 色度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 |
4.3.2 负载型催化剂的回用研究 |
4.3.3 催化剂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4 臭氧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6 反应时间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氧化后废水的膜处理连续试验研究 |
5.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5.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中试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无机膜的制备 |
5.2.2 pH值的测定 |
5.2.3 TDS的测定 |
5.2.4 电导率的测定 |
5.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5.2.6 色度的测定 |
5.2.7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
5.2.8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
5.2.9 总铁含量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膜系统处理过程各项指标去除情况 |
5.3.2 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测试 |
5.3.3 不同孔径的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3.4 无机膜和反渗透膜对废水的影响 |
5.3.5 臭氧氧化/复合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分离技术 |
1.2.2 微生物处理技术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污水样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2 磁分离技术对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
2.3.3 功能菌株的分离及应用 |
2.4 水样的检测 |
第3章 磁分离系统的构建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磁分离对絮凝团的强化去除作用 |
3.3 磁分离系统中单因素的研究 |
3.3.1 pH值对浊度、COD和 TP去除的影响 |
3.3.2 PAC投加量对浊度、COD和 TP去除的影响 |
3.3.3 PAM投加量对浊度、COD和 TP去除的影响 |
3.3.4 磁种投加量对浊度、COD和TP去除的影响 |
3.3.5 沉降时间对浊度、COD和TP去除的影响 |
3.4 磁种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
3.4.1 磁种的回收 |
3.4.2 磁种的重复利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分离系统的参数优化 |
4.1 引言 |
4.2 响应曲面法 |
4.3 主要参数交互作用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 |
4.4 主要参数交互作用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4.5 主要参数交互作用对TP去除率的影响 |
4.6 验证性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功能菌株的分离和处理污水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菌种的筛选结果及其效果分析 |
5.2.1 分离筛选COD降解菌及其效果分析 |
5.2.2 分离筛选脱氮菌及其效果分析 |
5.3 菌株在污水样处理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印染废水综合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印染废水成分、危害、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 |
1.1.1 印染废水的成分 |
1.1.2 印染废水的危害 |
1.1.3 印染废水的污染现状 |
1.1.4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
1.2 印染废水脱氮净化 |
1.2.1 氮的来源及危害 |
1.2.2 物理化学脱氮方法 |
1.2.3 微生物脱氮方法 |
1.3 印染废水絮凝净化 |
1.3.1 絮凝剂种类 |
1.3.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
1.3.3 微生物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印染废水脱色净化 |
1.4.1 印染废水脱色方法 |
1.4.2 印染废水脱色微生物种类 |
1.4.3 染料微生物降解途径 |
1.4.4 印染废水脱色微生物的降解酶系 |
1.5 印染废水生物净化 |
1.5.1 中度嗜盐菌 |
1.5.2 中度嗜盐菌的抗逆性机理及渗透压补偿溶质 |
1.5.3 中度嗜盐菌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盐单胞菌强化混合菌群脱氮处理印染废水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1 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样品 |
2.1.4 试剂 |
2.1.5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盐单胞菌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方法 |
2.2.2 无机氮浓度测定方法 |
2.2.3 不同脱氮方式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
2.2.4 发酵型碳源与非发酵型碳源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
2.2.5 C/N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
2.2.6 DO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脱氮方式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
2.3.2 发酵性碳源与非发酵性碳源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
2.3.3 C/N比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
2.3.4 DO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印染废水絮凝剂选择及条件优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样品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絮凝剂絮凝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学絮凝剂絮凝条件优化 |
3.3.2 生物絮凝剂γ-PGA絮凝条件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Halomonas sp. B01脱色及其偶氮还原酶基因重组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1.1 菌株和质粒 |
4.1.2 培养基 |
4.1.3 试剂 |
4.1.4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微生物脱色率测定 |
4.2.2 化学法脱色率测定 |
4.2.3 响应面优化脱色条件 |
4.2.4 基因克隆方法 |
4.2.5 azo R基因表达载体重组 |
4.2.6 azo R重组载体转化E.coli BL21 |
4.2.7 azoR基因重组子筛选鉴定 |
4.2.8 azoR基因重组子功能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alomonas菌属高效脱色菌筛选及其脱色条件优化 |
4.3.2 Halomonas sp. B01 azo R重组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 印染废水综合净化处理 |
5.1 实验材料 |
5.1.1 样品 |
5.1.2 试剂 |
5.1.3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色度测定方法 |
5.2.2 COD测定方法 |
5.2.3 悬浮物测定方法 |
5.2.4 氨氮浓度测定方法 |
5.3 印染废水成分综合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微生物絮凝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韩明眸,郭娜,董耀华,董丽华,周游麒,严竹菁. 中国酿造, 2021(11)
- [2]复合菌剂对含铅废水吸附效果的实验研究[D]. 吕琳洁.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D]. 王韬.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4]离子型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及其混凝性能研究[D]. 黄廷.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5]聚硅酸铁钛的制备及其在焦化废水混凝预处理中的应用[D]. 齐文豪. 山西大学, 2021
- [6]硅铝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制备及强化复杂体系污染物去除机制研究[D]. 王淑军. 山西大学, 2020
- [7]木质素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D]. 陈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8]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D]. 焦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D]. 巩彧玄.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10]印染废水综合净化技术研究[D]. 董文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标签: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 水处理絮凝剂论文; 絮凝沉淀论文; 废水处理论文; 水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