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贪大的领头羊——日本银行业重组的背景、效应与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肖航[1](2021)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诞生后,迄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风险角度考虑,信贷资产证券化自身所蕴含的“破产隔离”特性可以有效的转移信用风险。然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无序、粗放发展也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不断累积,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稳定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其中最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资产证券化过度发行所导致的大量违约与破产。危机后,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更是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2005年正式开启信贷资产证券化探索之路,过程所谓“一波三折”,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2008年暂停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2012年出于金融创新、深化改革的需要,资产证券化全面重启。此后,信贷资产证券化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成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工具。从201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经济下行压力显现。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面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作为顺周期行业的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开始显性化。在此背景下,作为拥有盘活存量资产、监管资本套利、增加盈利性、补充流动性等优势功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否成为缓解商业银行风险问题的有效工具值得探讨。目前,学界有关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影响研究多基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所展开,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结论并不一致。本文以我国87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随后运用Sobel中介效应检验法,检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具体实现路径。研究发现: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具有显着的抑制效应;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不同类型银行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其中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上市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效果显着,对非上市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效果不显着;最后,权益风险加权资产比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风险的中介渠道,即信贷资产证券化行为通过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重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根据研究结论,从发行角度(商业银行)、市场运行角度、监管角度给予相关启示。
李秦[2](2020)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中历经了试点部分地区发债、禁止地方政府发债、默许地方政府以融资平台发债、财政部代发代还发债、地方政府自发财政部代还和地方政府独立发债的复杂过程。地方政府的举债形式多样,有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投资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形成的地方政府债务等多种类别。2014年《预算法》后,由于受到法律举债限额的约束,地方政府仍然在以“明股实债”、变相担保等隐性举债方式扩展法定限额外债务规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十余年来,我国虽然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理发布了各类规范文件数十种,但是并没有解决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突出的问题。地方政府债务一度失序爆发式增长,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急速迫近的“灰犀牛”。为了应对和治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央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防控和化解风险的制度举措。通过2014年《预算法》的债务限额制度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禁止以地方政府债券外的形式举债;在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中,明确中央对地方债务不兜底不救助,债务风险由地方政府自负,以此增强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意识;通过国务院的相关规范文件明确对过度举债、违规举债等行为追究责任;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工作原则、适用范围、机构和组织体系、处置的程序和方式等。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及规范文件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基本依据。自2014年《预算法》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2014年《预算法》不但直接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理划定了法律边界,还以法律的形式授权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授权国务院财政部门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监督。有关对地方债务风险治理的国务院和财政部等部门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达数十种。除此之外,其他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规范性文件更是数量繁多。但是在各类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有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关键制度尚未纳入法治的范畴,依然主要由上级政府延续了行政控制的管理模式。2014年《预算法》中对地方政府举债的规模限额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标准,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用途只规定“必需的建设投资部分资金”,规范模糊,法定范围仍难以确定,这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中的关键要素还是要由中央政府进行行政审批或者直接进行债务资金额度的配置。法律将地方政府的举债权主体限定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层级政府,而对于财政收入少且更具有强烈举债需求的大量的市、县级政府,并没有明确法定的举债权。由此,也造成市、县级政府的举债缺乏法律依据,主要仍然受到行政控制模式的治理。《预算法》和财政部、国务院等部门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所规定的违规举债行为的责任追究也主要是责令改正、撤职等行政处分,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仍然缺位。行政控制模式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理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政控制模式的路径依赖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路径转换中的制度障碍。正是由于法律刚性约束机制的不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实践效果差强人意。债务规模的增长没有得到有效约束,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新增政府债券和各类隐性债务使得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持续飙升,政府债务的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密切交织,债务风险愈加隐蔽、复杂和突出。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是对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深化。地方政府作为公法人的独特法律地位是地方政府债务不同于一般市场主体间债务的独特特点。地方政府债务是以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的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地方政府作为公法人,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主体的特殊身份,既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又享有超越市场主体的特殊权力。因此地方政府债务是既涉及国家权力的行使与监督问题,也关涉政府公共服务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是有效控制政府权力过度扩张,防控债务风险扩散传导,确保代际公平,促进社会整体效益,保障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探寻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但是囿于长期对行政控制模式的依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中还存在着法律概念界定不清、规范文件效力层级底,且分散不统一、缺少司法干预机制、法律刚性约束不足、缺乏细化法律依据以及配套法律制度基础的制约等多方面的问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尚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既要治标也要治本。不但要针对当前法律治理中表现出的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兼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交织的实践特征,更要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赖以生成的制度原因,配套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生成的前提性制度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实际效果。“釜底抽薪”才能真正控制债务风险的来源和进行债务风险的有效治理。因此,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需要从不同路径展开。一是要完善现有制度规范,提升立法层级,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提供法律制度的供给;二是要结合地方政府债务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交织的现实背景,以宏观审慎的监管理念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监管,完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有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的法律制度,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金融产品的债权人保护机制,赋予地方政府监管和处置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的职责等方面,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金融法律约束;三是基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系统性特征,从系统性风险防控的角度完善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处置制度;四是探寻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生成的制度因素的变革,以财政体制、政府投融资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等配套法律制度的变革共同推进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
王毅[3](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王娟[4](2020)在《论CPTPP数字贸易规则及对中国的影响》文中认为数字贸易作为21世纪最为创新的经济形式,正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炽手可热的新兴贸易方式,但与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相反的是,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得到全球认同的数字贸易规则。由于WTO的规则制定进程迟缓,成员国态度迥异无法达成一致,对此各国在抓住机遇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纷纷转向多边或双边区域贸易协定推动制定数字贸易规则,试图掌握主导权。在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简称TPP)后重新谈判的的无美版《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以下简称CPTPP)于2018年正式生效。虽然在美国退出后整体经济体量大打折扣,但仍旧是亚太地区目前标准最高,缔约方领域最广泛、自由度最高的的21世纪标准贸易协定,所制定数字贸易规则代表了目前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最高水平,例如跨境数据流动、数字本地化、数字知识产权等关键要素,内容全面且细致的规定给数字贸易国际规则谈判和制定带来了借鉴作用。同时肩负发展中国家和数字贸易大国双重身份的中国,务必需把握此次全球规则改革的机会,在当前各国纷纷寻求制定数字贸易规则的情况下,积极打造数字贸易规则“中式模板”,抢占数字贸易规则制定高地。此外CPTPP协定中的缔约国大多与中国存在地缘政治和贸易关系,无论中国未来是否加入,其规则都将影响中国未来贸易规则制定趋势。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CPTPP数字贸易规则,掌握CPTPP中关于数字贸易规则的关键信息,借此来把握规制数字贸易的最新方向,督促中国加快国内数字贸易相关立法和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谈判。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负责厘清数字贸易、数字产品、电子商务等相似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数字贸易的概念,同时分析数字贸易所带来的新型影响,最后简单描述当前数字贸易规则发展概况。第二部分首先介绍CPTPP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梳理CPTPP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条款,主要包括减少数字贸易壁垒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措施、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化措施以及跨境服务和电信条款四大类措施,最后阐述数字贸易规则的优势所在。第三部分负责探讨中国数字贸易规则与CPTPP存在的巨大差异之处,主要集中于跨境数据流动、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三个方面。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我国如何设计数字贸易条款。首先应该从发展数字经济入手,加快国内数字规则立法进程,进而抓住“一带一路”政策机遇加大国内开放力度,把握国际贸易规则重整的机遇,趁机推广国内数字贸易规则,最后掌握规则制定国际话语权。
张湉[5](2020)在《Z银行大连分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6年以来,金融监管异常严苛,央行一再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压力增加,如何稳中求进,是现状下银行亟待解决和突破的重要关键,本选题旨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缓慢,监管严苛的情况下,开展新的业务方向,调整营销策略,将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两个条线的营销联动起来,发挥1+1大于2的新型创新方式,同时也是推进我行转型改革的另一个参考方向。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网络化成为大趋势,金融行业也在紧紧跟随这个潮流;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的经济结构转型、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金融行业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传统销售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形势。鉴于此,本文选择以Z银行大连分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阅文献、调查研究及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研判Z银行大连分行的内外部环境及现状,以获得当前形势下最有的营销策略方案。本文通过上述分析,发现Z银行大连分行存在产品优势不明显、价格定位不合理、销售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等几个主要问题。基于这几个问题,本文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提出改进方案,建议重点采取提高知名度、科学定价、加强网络渠道销售、加强团队建设等措施,提升Z银行大连分行在新形势下的销售能力,也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对同业银行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帮助和启发,参考和借鉴。
杨莹[6](2020)在《混改背景下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施政方略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许多央企、国企闻风而动,整体上市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之一,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始阶段,相对于许多企业将其优质资产率先上市的分拆上市而言,整体上市能够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市能够有效地改善集团公司治理,推进集团的战略转型,继而提升企业绩效。因此,迫切需要对整体上市进行研究。而中信集团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在香港完成整体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其经验将对其他大型企业探索整体上市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选取中信集团整体上市案例为研究对象,围绕“中信集团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究。本文首先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体上市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接着本文从资源配置、治理机制两个角度整理了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路径理论,在随后的案例分析部分,本文梳理了混改背景下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过程分析,中信集团结合实际情况以及集团长期战略部署选择了合理的上市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前文梳理的理论基础对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绩效作用路径进行了分析,在资源配置层面集团减少了同业竞争,实现了规模经济,缓解了融资约束,降低了融资成本;在治理机制层面集团完善了股权结构,推动了集团战略部署。接下来本文对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选用了事件研究法和基于EVA的财务绩效,计算中信集团整体上市前后的绩效变动,得出中信集团整体上市后绩效提升的结论。中信集团的成功经验启示我国其他探索整体上市的大型企业集团,应合理选择上市时机,借助国家混改政策,结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合理选择上市方式、上市地点以及注重整体上市后的资源整合。本文期望通过对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深入研究,为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参考。
董少明[7](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指出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刘赛[8](2020)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彭城农商行公司业务部营收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了近四十年,金融行业作为经济的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金融市场利率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加速市场经济建设,国家决定对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从1993年构建设想到2013年取消贷款利率下限,2015年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为我国稳住经济局势提供了有力支撑。农商行作为服务国民经济最后一公里的大队长,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为农业农村经济和地区性小微企业带来了最有力的支持。尤其是信用社改制农商行的浪潮下,农商行为农民增收、城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利率市场化的内容,通过文献阅读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介绍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阶段的进展情况,以及国外一些学者对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和结论。其次列举国内外两家典型的银行案列,分析他们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是如何改进经营方针的,总结出优点与不足。通过搜集数据,分析富国银行和常熟农商行的经营情况,提炼出拥有学习价值的先进经验。然后详细分析了2016年至2018年彭城农商行公司业务部营收情况,找出其经营模式的不足和缺点。利用SWOT分析提炼彭城农商行的优势与不足、威胁与机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最后参照上述两个案列给出更加合理的策略与建议。总结彭城农商行公司业务部需从业务基础、模式、体系等方面加以改进提升。促进公司业务营收的增加。
高琦[9](2020)在《Z银行对A集团贷款管理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获利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在业绩考核和同业竞争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服务对象集中面向集团客户,这类客户普遍存在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风险相对较低的特征,可能为商业银行带来高于预期的利润增长,增强其“投机心理”。有关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额度已占其授信总额的一半,更有甚者达到60%。大型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过度授信、多头授信现象屡见不鲜,中小型商业银行则盲目跟风,“羊群效应”明显,也盼望从整体盈利中分得“一杯羹”。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部分集团客户受到行业因素的影响,经营业绩下降导致信用风险频发。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际贷款管理工作中依然沿袭“重放轻管”的旧思维,盲目扩贷而忽视贷后管理重要性,导致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成为长期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痛点。集团企业作为一类特殊客户群体,贷款违约所形成的风险具有突发性、连带性、扩散性等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影响授信银行的资产质量,更有可能波及其他金融机构,引发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贷款管理依然是商业银行保证资产安全,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从贷款申请受理、调查审批、贷后跟踪监测、不良贷款清收等主要环节展示Z银行对A集团贷款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与可取之处。案例中A集团与Z银行建立长期信贷关系,借款频率高,金额大。由于多方面原因,A集团贷款由正常结转为不良,此后Z银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成功实现不良贷款清收,避免资产损失。作为一则成功的贷款管理案例,本文既对Z银行在实际贷款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做出总结,也指出其中尚存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文末立足整个案例对经验教训进一步升华,得出相关启示,以期为商业银行在今后优化贷款管理工作流程、提升大客户信贷业务质量带来参考价值。
陈彦蓉[10](2020)在《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中认为2012年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对于开放的小型经济体而言,荷兰总是在国际排名中获得高分。荷兰被誉为卓越的贸易国和投资国。多年来,荷兰在内向和外向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前茅。荷兰普遍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荷兰的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高技能劳动力,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对创新和技术的投资,荷兰的政治和经济稳定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荷兰成立的一个公司,公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持有海外资产,主要原因有两个:(1)发展实际经济活动,如生产或销售,(2)或通过税收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集团的纳税。第一个原因,常常由荷兰的常规公司所执行;第二个原因,常常由荷兰的特殊金融机构,在定向投资其他国家。荷兰有时被称为过境国。荷兰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有29%来自荷兰常规公司,有71%来自特殊金融机构。特殊金融机构即信箱公司,又称特殊目的实体。特殊金融机构是仅仅出于税务原因而在荷兰成立且没有或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活动的公司。2015年,荷兰拥有超过14,000家特殊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在荷兰设立特殊金融机构的主要动机是尽可能的少缴税,意即避税。荷兰低预扣税,参与免税,税收裁定,荷兰税务机关的可获得性以及荷兰信托部门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特殊金融机构通过荷兰重新定向投资的主要原因。本论文从二方面着手研究荷兰对外直接投资(OFDI),荷兰常规公司和特殊金融机构。从荷兰实体经济出发:深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从微观、宏观二个层面对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探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趋势与前景、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况、深入研究荷兰对外直接投资历经300年的发展概述。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主要包括美国、英国、卢森堡、瑞士和德国等。荷兰根据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生产,而对发达国家流向高科技生产。2015年,整个荷兰商业界大约有160万个公司,其中只有1.2%是大型公司,其余都是独立经营的中小企业。2015年,大约有1%的荷兰公司会进行对外直接外投资。其中大型公司占20%,中小企业占80%。这14,000家荷兰公司总共在国外投资了45,059家公司。就价值和参股比率而言,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通常都比大型公司小。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平均持股两家公司,大型公司平均持股八家公司。大型公司有51%进入欧盟27国的某个国家投资,个体经营的中小企业有67%。大型公司有18%进入亚洲和大洋洲内的某个国家投资,中小企业有11%。对大型公司来说有8%进入欧洲其他地区内的某个国家投资,中小企业有6%。大型公司有10%进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内的某个国家投资,中小企业有5%。荷兰对外直接投资有70%以上是由特殊金融机构完成的。2015年荷兰常规公司对外投资了35,144家公司,特殊金融机构对外投资了24,237家公司。比较特殊金融机构和荷兰常规公司的投资地理分布时,他们主要都投资于欧盟地区,但欧盟地区对特殊金融机构的重要性远低于荷兰常规公司。特殊金融机构更重视在欧盟以外的地区投资,例如,特殊金融机构相对更重视在亚洲和大洋洲投资。特殊金融机构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也相对经常投资。荷兰以其庞大的国际条约网络而闻名。尤其着重于三种双边条约;双边税收协定(142个),双边投资条约(91个)和双边贸易条约(581个)。外国公司利用特殊金融机构,转移投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利用荷兰与这些目的地国家缔结双边条约。其中税收协定的效果最大。当公司尝试逐步征服国外市场时,国际化是伴随而来的过程。首先,出口比投资渠道使用的频率高17倍。其次,公司已经向该国出口后,开始投资的机会就会增加。独立的中小企业首先在特定国家的投资之前,先有出口经验。贸易政策中的各种工具可以影响投资和出口。例如,当法规差异更大时,荷兰出口商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非出口。出口壁垒大,荷兰公司通过投资比出口更具吸引力。与荷兰缔结条约的国家,若是没贸易壁垒,出口比投资多。投资条约也是如此。对于荷兰的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而言,目的地国的特征对于选择特定目标市场至关重要。通常市场离荷兰越远,荷兰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大,荷兰投资者或出口商在该国活跃的可能性就越小。欧盟27国,北美和亚洲其他地区(中东以外)是投资项目的相对重要目的地。市场规模与决定在有关国家开展业务的荷兰公司的数量成正比,而与荷兰之间的距离则成反比。荷兰公司的数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得更快,而随着目标市场的规模的增加而增长得更快。除了距离和规模外,文化上的亲近也是企业家的重要因素。与荷兰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小,企业家越容易投资。以人均平均收入表示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出口商和投资者的数量成正比。岛国对荷兰出口商和投资者来说,是相对不受欢迎的目的地。平均进口关税对荷兰进入者数量产生负面影响。目标国家适用的进口关税越高,该国家对荷兰出口商的兴趣就越小,进口关税高的国家的新投资者,数量大大低于关税低的国家。目前发生的新冠病毒危机,比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程度还要更严重。在锁国之后,家庭的工作和收入损失,以及较低的企业投资和国际投资,可能会延长复苏的道路。2021年以后,全球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上一次金融危机,荷兰大约花了13年的时间,才复苏经济,这一次受创较深,可能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恢复。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过程盘根错节非常复杂,通常是综合考虑所有的投资因素才能做出最佳的决定。
二、贪大的领头羊——日本银行业重组的背景、效应与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贪大的领头羊——日本银行业重组的背景、效应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现实意义 |
2.理论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信贷资产证券化作用研究 |
2.信贷资产证券化降低商业银行风险 |
3.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加商业银行风险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1.本文的创新点 |
2.本文的不足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 |
1.发行规模呈“井喷式”增长 |
2.基础产品多元化发展,但仍呈现集中态势 |
3.发行主体较为单一 |
4.参与主体仍以大银行为主 |
5.经济发达地区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较高 |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分析 |
1.不良贷款逐年上升 |
2.资本充足率平稳增长 |
3.流动性比率逐年提高 |
(四)本章小结 |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1.信息不对称理论 |
2.破产成本理论 |
3.投资组合理论 |
(二)数理模型分析 |
1.模型假设 |
2.模型求解 |
(三)本章小结 |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模型构建 |
2.变量选取 |
3.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1.描述性统计 |
2.回归结果分析 |
3.异质性分析 |
4.稳健性分析 |
(三)中介效应分析 |
1.中介变量的选取 |
2.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3.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启示 |
1.发行角度(商业银行) |
2.市场运行角度 |
3.监管角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实践与趋向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涵义 |
一、 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概念的理论认识 |
二、 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事件的文件表述 |
三、 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概念的实践探源 |
四、 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涵义的界定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
一、 债务的规模风险 |
二、 流动性风险 |
三、 债务偿付的违约风险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主要模式与法治趋向 |
一、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主要模式 |
二、 不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模式的评析 |
三、 域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模式的逻辑路径与法治趋向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的理论根源 |
一、 对地方政府债务认识的理论演化 |
二、 对政府的权力控制理论 |
三、 代际公平理论 |
四、 经济法的社会整体效益理论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法治化 |
一、 法治化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必然选择 |
二、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从行政控制到法律治理的转向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制度成因 |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事责与财权失衡的财政体制 |
一、 1994年分税制改革财权向中央上移 |
二、 分税制改革事责向地方下放 |
三、 财权上移事责下放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失衡 |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关系错位的政府投资制度 |
一、 政府投资失序推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张 |
二、 政府投资规范缺失难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
第三节 弥补地方财政缺口转移支付制度的欠缺 |
一、 分税制改革后转移支付制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
二、 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欠缺助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
第四节 诱发举债道德风险的政绩考核制度 |
一、 政府及其官员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 |
二、 我国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制度主要指标 |
三、 政绩考核制度诱发地方政府官员举债的道德风险 |
四、 结语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的检思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的主要制度 |
一、 对债务规模的控制 |
二、 切断兜底,风险自负 |
三、 责任追究制度 |
四、 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的现状 |
一、 债务规模的增长没有得到有效约束 |
二、 债务违约风险凸显 |
三、 追责制度缺乏法律基础 |
四、 债务风险的传导扩散 |
五、 债务风险更加隐蔽 |
第三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中的问题 |
一、 概念范围界定不清 |
二、 法律治理的体系化不够 |
三、 法律约束机制弱化 |
四、 司法制约欠缺 |
第四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中问题的成因 |
一、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多元性认识不够 |
二、 金融约束弱化是地方政府债务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
三、 行政控制模式的路径依赖 |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的路径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法律治理的立法完善 |
一、 地方政府债务范围的法律界定 |
二、 立法层级的提升 |
三、 《政府公债法》的制定 |
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立法的系统化 |
五、 司法制度的完善 |
第二节 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监管 |
一、 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视野 |
二、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主体的重构 |
三、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法律依据的完善 |
第三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金融法约束 |
一、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法律规制的不足 |
二、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约束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四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处置制度 |
一、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制度的必要性 |
二、 美国次级贷款债务违约系统性风险处置的反思 |
三、 我国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系统性风险处置中的问题 |
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法律制度的启示和完善 |
第五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配套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深化中央和地方间财政体制改革 |
二、 改革政绩考核评价制度 |
三、 规范政府过度投资行为 |
四、 健全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编着类 |
三、 杂志类 |
四、 外文资料类 |
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4)论CPTPP数字贸易规则及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 |
(二) 国外文献 |
三、创新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数字贸易规则概论 |
第一节 数字贸易相关概念 |
一、电子商务 |
二、数字产品 |
三、数字贸易 |
第二节 数字贸易的影响 |
第三节 数字贸易规则发展概况 |
第二章 CPTPP数字贸易规则概述 |
第一节 CPTPP发展历程 |
第二节 CPTPP数字贸易规则内容 |
一、减少数字贸易壁垒措施 |
(一) 禁止关税原则 |
(二) 非歧视性原则 |
(三) 禁止数据本地化要求 |
(四) 源代码条款 |
二、保护消费者权益措施 |
(一) 个人信息保护条款 |
(二) 消费者保护条款 |
三、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化措施 |
(一) 数字贸易标准化规定 |
(二) 网络安全事务合作条款 |
(三) 争端解决措施 |
四、跨境服务条款和电信条款 |
第三节 CPTPP数字贸易规则特点 |
一、高层次的市场准入门槛 |
二、自由化的数字贸易体制 |
三、全方位的个人权益保护 |
第三章 CPTPP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的挑战 |
第一节 跨境数据流动的挑战 |
第二节 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
第三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 |
第四章 CPTPP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推动数字贸易全面发展 |
一、重视数字经济发展 |
二、加快对外开放程度 |
第二节 完善国内数字贸易立法 |
一、制定跨境数据流动规则 |
二、加快数字贸易相关立法 |
第三节 参与制定国际数字贸易规则 |
一、推动中美合作制定规则 |
二、掌握国际规则制定主动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Z银行大连分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银行关系营销文献综述 |
1.2.2 差异化营销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理论 |
2.1 PEST分析理论 |
2.2 SWOT分析理论 |
2.3 STP理论 |
2.4 4P理论 |
3 Z银行大连分行现状分析及问题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国外商业银行营销现状 |
3.1.2 国内商业银行营销现状 |
3.1.3 PEST分析 |
3.1.4 行业分析 |
3.1.5 市场需求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大连分行概述 |
3.2.2 内部资源分析 |
3.2.3 竞争环境分析 |
3.2.4 本地区客户情况分析 |
3.3 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
3.4 Z银行大连分行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4.1 产品优势不明显 |
3.4.2 价格定位缺乏合理性 |
3.4.3 销售渠道单一 |
3.4.4 宣传促销力度欠缺 |
4 Z银行大连分行营销策略改进措施 |
4.1 STP分析 |
4.1.1 目标市场细分 |
4.1.2 目标市场选择 |
4.1.3 市场定位 |
4.2 产品策略 |
4.2.1 提高品牌知名度 |
4.2.2 改进产品组合及种类 |
4.2.3 完善售后服务 |
4.3 价格策略 |
4.3.1 科学合理定价 |
4.3.2 规避竞争压力 |
4.3.3 应对经济下行 |
4.4 渠道策略 |
4.4.1 加强网点营销 |
4.4.2 开发新渠道销售 |
4.4.3 开通网络销售渠道 |
4.5 促销策略 |
4.5.1 科学促销方案加强团队建设 |
4.5.2 加大促销宣传力度 |
4.5.3 加强网络促销 |
5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人员和专业技能的组织保障 |
5.2 信息技术的产品体系保障 |
5.3 考核及奖励机制制度保障 |
5.4 企业文化建设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混改背景下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混合所有制相关研究 |
1.2.2 整体上市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整体上市 |
1.3.2 企业绩效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
2.1 资源配置视角下整体上市对绩效的影响 |
2.1.1 协同效应理论 |
2.1.2 同业竞争理论 |
2.1.3 规模经济理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治理机制视角下整体上市对绩效的影响 |
2.2.1 股权结构理论 |
2.2.2 控制权理论 |
第3章 混改背景下中信集团整体上市过程分析 |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与实现形式 |
3.1.1 混合所有制的产生与改革 |
3.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 |
3.1.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形式 |
3.1.4 整体上市的实现模式 |
3.2 中信集团选择整体上市的合理性分析 |
3.2.1 加强集团业务整合以提高经营效率 |
3.2.2 解决股权集中问题以完善治理结构 |
3.2.3 搭建资本运作平台以拓展融资渠道 |
3.3 中信集团整体上市概况 |
3.3.1 整体上市关联方基本情况 |
3.3.2 中信集团整体上市进程 |
3.4 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方案分析 |
3.4.1 选择香港作为整体上市地点 |
3.4.2 以反向收购模式实现整体上市 |
3.4.3 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 |
第4章 整体上市对中信集团绩效的作用路径分析 |
4.1 整体上市优化资源配置 |
4.1.1 形成协同效应 |
4.1.2 减少同业竞争 |
4.1.3 实现规模经济 |
4.1.4 拓展融资渠道 |
4.1.5 降低融资成本 |
4.2 整体上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4.2.1 完善集团股权结构 |
4.2.2 推动集团战略部署 |
第5章 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绩效分析 |
5.1 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5.1.1 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
5.1.2 整体上市绩效评价特点 |
5.1.3 整体上市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市场绩效分析 |
5.2.1 事件研究法介绍 |
5.2.2 数据和窗口期的选取 |
5.2.3 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率 |
5.2.4 中信集团市场绩效提升分析 |
5.3 基于EVA的财务绩效分析 |
5.3.1 EVA介绍 |
5.3.2 EVA的计算过程 |
5.3.3 中信集团EVA提升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彭城农商行公司业务部营收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彭城农商行发展情况 |
2.1 利率市场化含义及核心内容 |
2.2 彭城农商行在徐州地区金融市场的作用 |
2.3 利率市场与彭城农商行业务发展 |
3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
3.1 美国利率市场化和富国银行案例分析 |
3.2 江苏常熟农商银行案例分析 |
3.3 经验总结与启示 |
4 彭城农商行发展现状及公司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
4.1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彭城农商行发展现状 |
4.2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彭城农商行业务情况 |
4.3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彭城农商行公司业务部发展面对的问题 |
5 彭城农商行公司业务SWOT分析 |
5.1 公司类业务优势 |
5.2 公司类业务劣势 |
5.3 公司类业务机会 |
5.4 公司类业务威胁 |
6 彭城农商行公司业务部营收提升策略建议 |
6.1 加强公司业务基础建设 |
6.2 改善公司业务模式 |
6.3 改善公司业务体系建设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Z银行对A集团贷款管理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Z银行对A集团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分析 |
2.1 授信双方基本信息介绍 |
2.1.1 贷方基本信息 |
2.1.2 借方基本信息 |
2.2 贷款申请受理 |
2.3 贷款项目调查分析 |
2.3.1 贷款资金用途、金额、期限、担保方式 |
2.3.2 借方财务状况分析 |
2.3.3 贷款担保情况分析 |
2.3.4 贷款风险性分析 |
2.4 贷款审批结论 |
2.5 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小结 |
第三章 Z银行贷后跟踪监测过程分析 |
3.1 贷后跟踪监测主要内容 |
3.1.1 资金账户监管 |
3.1.2 现场检查 |
3.1.3 日常跟踪监管 |
3.1.4 风险分类与预警 |
3.1.5 重大事件监测 |
3.1.6 定期分析与贷后监测报告 |
3.2 贷后跟踪监测问题及成因分析 |
3.2.1 贷后跟踪监测问题分析 |
3.2.2 贷后跟踪监测问题成因分析 |
第四章 A集团贷款正常结转不良分析 |
4.1 A集团贷款逾期过程分析 |
4.2 A集团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
4.2.1 员工老龄化程度高,管理经营模式落后 |
4.2.2 劳动密集型行业,应付职工薪酬负担大 |
4.2.3 企业市场定位不准确,同业竞争压力大 |
4.2.4 集团多年改制未果,浪费大量成本 |
4.2.5 城市改造带来负面影响,营业利润逐年下滑 |
第五章 Z银行处置A集团不良贷款分析 |
5.1 处置方式比较及风险性分析 |
5.1.1 处置方式比较分析 |
5.1.2 处置方式风险性分析 |
5.2 Z银行对A集团不良贷款价值评估研究 |
5.2.1 假设清算法 |
5.2.2 专家议价法 |
5.3 Z银行处置A集团不良贷款方式 |
5.3.1 阶段性处置方式 |
5.3.2 一次性处置方式 |
第六章 Z银行贷款管理经验教训和启示 |
6.1 Z银行贷款管理经验总结 |
6.1.1 “望、闻、问、切”控制贷前风险 |
6.1.2 实行贷后管理团队评分机制 |
6.1.3 搭建同业协作信息交流平台 |
6.1.4 并购重组盘活企业不良资产 |
6.1.5 借助外界力量清收不良资产 |
6.2 Z银行贷款管理教训总结 |
6.2.1 贷后监控工作不连续,员工岗位调动频繁 |
6.2.2 贷款管理时间较长,增加管理难度和风险 |
6.3 Z银行贷款管理启示 |
6.3.1 建立差异化信贷人员管理和激励机制 |
6.3.2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搭建内控风险管理平台控制系统 |
6.3.3 培育更多不良资产商业化参与主体 |
6.3.4 采用基金模式处置不良资产 |
6.3.5 “金融科技+不良资产”创新处置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价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微观理论 |
一、垄断优势理论 |
二、内部化理论 |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三、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
第一节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
一、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
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景 |
三、投资政策发展 |
第二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
一、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
二、投资流量的宏观概述 |
三、荷兰的就业情况 |
第三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与特征 |
一、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 |
二、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
第四章 特殊金融机构 |
第一节 特殊金融机构的作用 |
一、特殊金融机构的定义 |
二、荷兰常规公司和特殊金融机构投资的比例 |
三、荷兰常规公司和特殊金融机构投资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双边条约的重要性 |
一、荷兰是国际条约体系的核心 |
二、不同类型双边条约的吸引力 |
三、特殊金融机构对荷兰经济重要性有限 |
第五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 |
第一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 |
一、独立的中小企业主要进行小规模投资 |
二、大型公司和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荷兰重要的大型跨国公司 |
一、金融业跨国公司 |
二、金融业跨国公司 |
三、非金融服务业跨国公司 |
第六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
一、出口和投资的介绍 |
二、出口和投资齐头并进 |
三、出口和投资的方式 |
第二节 条约与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
一、条约和非关税措施与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
二、贸易协议的深度 |
第三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或出口的选择因素 |
第七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国家 |
第一节 美国 |
一、美国经济概况 |
二、荷兰对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
第二节 德国 |
一、德国的经济概况 |
二、荷兰对德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
第八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危机和挑战 |
第一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危机 |
一、85年的货物贸易和投资趋势 |
二、金融危机 |
三、新冠病毒危机 |
第二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
一、优势(Strength) |
二、劣势(Weakness) |
三、威胁(Threat) |
四、机会(Opportunity) |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结论 |
第二节 本文的建议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贪大的领头羊——日本银行业重组的背景、效应与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研究[D]. 肖航. 渤海大学, 2021(02)
- [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D]. 李秦.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4]论CPTPP数字贸易规则及对中国的影响[D]. 王娟. 山东大学, 2020(02)
- [5]Z银行大连分行营销策略研究[D]. 张湉.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6]混改背景下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绩效研究[D]. 杨莹. 华侨大学, 2020(01)
- [7]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8]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彭城农商行公司业务部营收提升策略研究[D]. 刘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Z银行对A集团贷款管理案例分析[D]. 高琦. 河北大学, 2020(08)
- [10]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 陈彦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