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锭纺法纺制氨纶包芯纱(论文文献综述)
聂卫娟[1](2021)在《低熔点氨纶棉包芯纱弹力机织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人们在追求穿着得体、时尚的同时,不愿意受到服装的束缚和压迫,更加追求衣服舒适合身,活动自如。为了迎合这一需求,越来越多的西装、衬衫、外衣等服装开始使用弹力机织物,弹力机织物分为纬弹机织物和双向弹力机织物。弹力机织物结构稳定、布面平整、延伸性好、穿着舒适、伸展自如且适合各种剪裁方法。目前主要通过在织物中加入氨纶丝增加织物弹性,氨纶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美观有型、健康无害,受到市场的青睐。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丝低温柔韧性好,在较低温度的热处理工艺下,皮层发生熔融与外包纤维发生部分粘结,进而影响纺织品的性能。目前针对低熔点氨纶丝纱线及织物的研究较少。本课题以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丝为芯丝,纺制氨纶棉包芯纱,研究纱线工艺参数和热处理工艺对纱线性能的影响,再以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纱线为原料,纺制纬弹织物和双向弹力织物,研究纱线规格和热处理工艺对两种弹力织物性能的影响。首先,探究纺纱工艺及纱线热处理工艺对纱线性能的影响。为此设计了不同氨纶丝种类、氨纶丝牵伸倍数、氨纶丝细度、包芯纱捻系数和纱线细度的纱线,并在具有包芯纱装置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实验。利用皮芯结构氨纶皮层和芯层性能差异,对纱线进行热处理,使氨纶皮层与外包纤维发生粘结,进而影响纱线性能。通过测试纱线的强伸性、条干、毛羽和弹性回复性,分析纺纱工艺及纱线热处理工艺对包芯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捻系数,纱线细度,氨纶芯丝细度,氨纶芯丝牵伸倍数,氨纶芯丝种类会对纱线性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热处理工艺会影响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包芯纱的性能,热处理工艺优化对提高纱线的弹性回复率和保持纱线强伸性有重要意义。其次,研究纬纱规格和热处理工艺对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纬弹平纹机织物的性能影响。经纱选用14.6tex/2纯棉股线,纬纱选用不同工艺参数的氨纶包芯纱,织制平纹纬弹机织物。通过测试织物的拉伸性能、折皱回复性能、弹性回复性能及织物风格来分析纬纱工艺参数及热处理工艺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纬纱的捻系数,纱线细度,氨纶芯丝的细度、牵伸倍数以及种类均会对织物的性能产生影响。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也影响织物的性能。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纬弹织物在180℃、40s的热处理工艺下,可以保持织物断裂强力的同时,提高织物的纬向折皱回复性能。最后,探究双向弹力机织物性能。对比了普通氨纶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和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性能差异。研究热处理工艺对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性能影响。通过测试织物的拉伸性能、折皱回复角、弹性回复性以及织物风格来分析热处理工艺对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和普通氨纶的棉包芯纱双向弹力机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棉机织物相比,双向弹力机织物断裂伸长率高,弹性回复性好,面料更加柔软;优选的热处理工艺为温度180℃、处理时间40s,此时,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比普通氨纶棉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的经向强力高11.36%、纬向强力高14.48%,经向折皱回复角大10.90%、纬向折皱回复角大10.13%。
荣翔[2](2021)在《柔性传感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柔性传感纱线,本文以粘胶纤维和氨纶(140D)为原料,以混纺比、氨纶牵伸倍数和捻系数三个纺纱参数作为三个影响因素,实施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制备九组氨纶包芯纱。使用电子单纱强力机测试氨纶包芯纱的拉伸断裂性能。采用浸渍法制备氨纶包芯纱-石墨烯复合导电纱线,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导电纱线进行表征,并使用数字万用表和柔性传感器测试平台对导电纱线进行导电性能的测试。将导电纱线组装成柔性传感纱线,探究其在肢体运动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随着混纺比中外包纤维(粘胶)含量不断增加,纱线的断裂强度逐渐增大,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随着氨纶牵伸倍数提高,断裂强度不断减小,断裂伸长率先略微增大然后减小;随着捻系数增大,断裂强度逐渐减小,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根据实验结果,当混纺比为92%粘/8%氨、氨纶牵伸倍数为4.5倍、捻系数为300时,纱线的断裂强度最大,为16.08c N/tex。根据极差分析结果,当混纺比为92%粘/8%氨、氨纶牵伸倍数为4倍、捻系数为300时,为断裂强度的最优组合。根据实验结果,当混纺比为84%粘/16%氨、氨纶牵伸倍数为4.5倍、捻系数为340时,纱线的断裂伸长率最大,为69.07%,上述组合恰为极差分析得到的最优组合。纺纱参数对断裂强度的影响大小:捻系数>氨纶牵伸倍数>混纺比,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大小:混纺比>捻系数>氨纶牵伸倍数。SEM结果表明纱线的捻系数对石墨烯的附着效果有一定影响。XPS结果表明抗坏血酸的还原作用较为温和,未能还原所有的氧化石墨烯。导电纱线表面每厘米电阻值的分布较为集中,说明石墨烯的附着较为均匀。随着外包纤维含量增加或氨纶牵伸倍数提高,导电纱线感应范围都持续减小;随着捻系数增大,感应范围增大。根据测试结果,当混纺比为88%粘/12%氨、氨纶牵伸倍数为4.5倍、捻系数为380时,导电纱线感应范围最大,为57.29%。根据极差分析结果,当混纺比为88%粘/12%氨、氨纶牵伸倍数为4倍、捻系数为380时为感应范围的最优组合。根据实验结果分别选取拉伸断裂性能或导电性能优异的试样进行循环导电性能测试,发现当混纺比为84%粘/16%氨,牵伸倍数为4.5倍,捻系数为340时,导电纱线的循环稳定性最佳。将该导电纱线组装成柔性传感纱线,可用于肢体运动检测。
祝庆利,曲翠平[3](2020)在《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纱疵成因及其预防措施》文中研究指明为改善弹性包芯纱的包覆效果,提高包芯纱成纱品质,采用赛络纺技术纺制棉/氨纶包芯纱。针对包芯纱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偏丝、无丝等纱疵问题,介绍了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特有的纱疵种类及危害,分析了偏丝、无丝、裸丝、弹力不匀、割丝等纱疵的主要成因。从原料、工艺、设备等方面入手,采取预防和消除纱疵的措施,如选择品质优良的棉和氨纶丝原料、优化粗细纱工艺、严控络筒工艺条件、加强设备关键部件的周期性维护保养和严控操作管理等。实践表明:通过合理选配原料、优化配置工艺参数、加强设备精细管理和严控日常操作管理等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包芯纱因包覆效果不良产生偏丝断头等问题,提高了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的品质。
王勇[4](2019)在《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成形与表征及应用》文中认为弹力导电复合纱的成形方法在空心锭包缠纺纱体系上已有研究和应用,但基于环锭纺的多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在国内外鲜见报道,主要研究工作在TMT-FSM(Textil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Fibrous Soft Matter)团队。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创新纺制了三轴系高弹导电复合纱,并对其成纱机理、结构与性能及可穿戴电热行为做了基础性应用研究,既为丰富纺纱理论和创新纺纱技术提供有效借鉴,又满足可穿戴电热器件对力学柔弹性和皮肤共形性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多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技术由东华大学TMT-FSM团队首次提出,具有原创性知识产权。其理论基础是多轴系纤维体在输出位置与张力和非等汇聚点位置精准受控条件下的复合纺纱原理与装置;其核心创新在于汇聚点的变位与多级变化;其实施是在普通环锭细纱机上加装一对用于调节氨纶丝牵伸倍数的积极喂入罗拉、可调控不锈钢金属丝和氨纶丝定位的微细沟槽罗拉和一金属丝张力盘等构成的纺纱组件。由此实现了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纺制和刚性长丝在成纱中的弹性化,并从复合纱纺程几何及力学角度,理论推导结合实测验证,观测纺纱工艺参数(轴间距、捻度、锭速及氨纶牵伸倍数等)对二级汇聚点的移动和三角区形态及其成纱行为作了定量的描述。进一步,基于自定权重,揭示工艺参数与成纱性能间的量化关系,可实现生产工艺的优化:轴间距10.5 mm,捻度700 tpm,锭速7000 rpm,氨纶预牵伸倍数3.0,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在成纱结构表征方面,自主搭建一用于研究纱线结构参数的简易观测系统,可连续跟踪捕捉纱线在不同拉伸状态下的外貌形态、螺距及表观直径等。复合纱在自然状态下呈三维螺旋线圈状,且具有高度可拉伸性,故可将其近似看作一圆柱螺旋弹簧。随着拉伸的进行,纱线趋于拉直变细,螺距增大且逐渐嵌入纱体。在此基础上提出成纱结构表征指标:纱线伸长率ey、螺距比λ、纱线弹性回复率R与塑变率P、螺旋角弹性回复率Rα和塑变率Pα、径向收缩率r与泊松比ν,可精准地反映纱线在大变形拉伸过程中的结构变形特性。ey、λ、r与纱线拉伸程度成正相关,R和Rα均大于95%(相应地,P和Pα均小于5%)。复合纱经较大定伸长单/多次循环拉伸后,须条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摩擦、滑移,导致弹性回复率稍微降低,表明该复合纱具有优良的柔弹特性。在电学表征方面,初始态复合纱在不同隔距长度、载荷和小应变拉伸条件下均具有较稳定的线性电阻变化特性,进一步验证该复合纱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纱线强伸性质研究是纺织科学领域的经典课题。以复合纱特有的成纱结构为主,结合复合纱的复合比对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氨纶牵伸倍数而获得不同复合比例,构建一种改进的Hamburger复合纱强度预测模型。基于复合纱芯、鞘层各自单独成纱的实测拉伸曲线即可预测不同复合比例复合纱强度,可明确复合纱与其各组分性能间的复合原理。进一步地,以较优成纱工艺纺制的高弹导电复合纱为研究对象,从复合纱各轴系纱的拉伸变形角度出发,基于经典Vangheluwe力学模型,采取以结构体为特征的元件定位与组合,建立了四元件粘弹性模型,模型由反映粘胶单纱粘弹性质的Maxwell元件、表征刚性金属丝非线性力学性质的非线性弹簧和表征氨纶弹力丝拉伸力学行为的线性弹簧并联组成,其可精准地表征纱线非线性拉伸行为并得到实测验证;可直接估算各轴系纱在成纱中的模量和粘滞系数等特征参数,并有助于分析模型各参数随拉伸速率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丰富复合纱粘弹力学理论研究。此外,基于标准二参数Weibull分布,构建不同隔距长度、拉伸速率下复合纱断裂强度的改进Weibull预测模型,可在无损情况下,基于模型中的各参数精准预测复合纱在不同隔距长度和拉伸速率测试条件下的断裂强度。复合纱断裂强度与隔距长度负相关,而与拉伸速率正相关。最后,探讨了复合纱在不同拉速下的断口形貌。低速下,纱体内纤维间的较大交互作用以及足够时间的纤维重排等,复合纱断口近似为平齐端,且较平行;高速下,由于较短时间的重排取向以及刚性长丝的瞬间冲击载荷等,局部应力集中,复合纱断口呈现为不齐端,且扇开状。构筑基于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柔弹性加热器件。复合纱在不同电压、拉伸、同电压循环及高低压变换等模式下均展现出优良的电热性能;基于该纱的“嵌入型”针织产品亦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能力,可满足实用性需求。复合纱导电性主要来源于其所含不锈钢金属丝,在3-12 V电压下,电热转换效率hr+c=7.90-8.96 mW/℃。基于热传递理论,静态下复合纱在一定电压下的稳态温度取决于发热量与散热量大小,表面温度与电压平方正相关,可通过调节外加电压来控制电热器件的发热温度,实现控温与加热双重功能。此外,复合纱直径变细效应和逐步降低的热耦合效应是影响复合纱在大变形拉伸条件下表明温度逐渐降低的关键因素。在较小拉伸(0-50%)条件下,温度最大降幅较小,表明该纱线较强的实用性。基于环锭纺的多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技术既丰富和创新了纺纱成形机理,又可为高品质、多元功能化加工提供技术基础;高弹导电复合纱在可穿戴电热领域的研究可为该新型复合纱的应用创新提供有效借鉴。
王灿灿[5](2019)在《基于包芯复合纱线的产品开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包芯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材料抱合形成的芯-鞘结构线性集合体。芯-鞘结构能有效分配不同功能和性能的材料进行线性优化排布,实现了不同材料间性能优势互补。包芯纱生产过程中,芯材与外包组分如何优化配比和捻合成纱,实现组份材料功能最优化表达,一直是纺纱研究的热点课题。长丝包芯纱后续摩擦容易导致包缠层解散,芯丝与外包短纤维易相对滑动,造成纱体结构破损、耐磨稳固性差的普遍技术问题。纳米粉体及微球功能材料,存在线性长度低、无法抱合成纱的技术瓶颈,难以内置排布在纱芯形成稳定的功能复合纱。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和瓶颈,本论文开展了三个探索研究。为探索芯材与外包组分最优化包芯复合工艺,选用物理导水强的丙纶丝材料作芯、化学吸水强的棉纤维作鞘,探究芯-鞘比重、纱线捻度、纱线细度、纱体结构对纱线吸湿快干性能的影响,开发吸湿快干性能优良的产品。实验结果表明:丙纶含量越高纱线吸湿快干性能越好;棉纤维含量越高纱线吸湿快干性能越差;捻度越大纱线吸湿快干性能越差;包芯纺吸湿快干性能最好,赛罗菲尔纺吸湿性最差,嵌入纺快干率最差。针对长丝包芯纱的芯-鞘结构稳固性差、易磨损的技术难题,采用长丝动态包芯复合纺纱技术,设计生产出包芯-包缠结构循环交替分布的稳固纱体结构,研究了纱线强力、毛羽、条干、耐磨等性能,结果表明:与赛络包芯、预加捻包芯纱线相比,动态包芯复合纱强力最低、毛羽量适宜,但是纱线耐磨性大幅提高(比赛络包芯纱耐磨性提高73.10%,比预加捻包芯纱提高9.72%)。为破除纳米粉体及微球功能材料线性长度低、无法线性抱合成纱的技术瓶颈,采用载体式纺纱与条带复合包芯相结合的纺纱方法。首先将粉体和微球材料预聚体加工,制成线性长条;然后将纤维预成型加工成无纺布,再将无纺布切割成线性长条;将粉体和微球预聚体材料同步喂入到双层无纺条带中芯夹持,翼锭加捻包芯缠绕,制备成内置功能粉体或微球的包芯复合纱。通过优化改进工艺设备,取消传统并条、细纱工序,高效短流程地开发出功能包芯纱及面料产品,赋予面料高吸附、强耐磨、高保暖等优异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毡包芯复合纱线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比表面积是原样的33倍,吸附性能达到240cm3/g);有机硅粉体包芯复合纱线织物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比原纱耐磨性提高68.45%);聚苯乙烯微球的保暖性比原织物提升28.78%。
徐巧林,陈军,梅再欢[6](2015)在《莫代尔/天竹/氨纶赛罗包芯纱的纺制与工艺探讨》文中提出探讨在不同纺纱工艺参数下,应用赛罗包芯纺技术,以莫代尔粗纱、天竹粗纱、氨纶长丝为原料,纺制19.4tex的莫代尔/天竹/氨纶包芯纱,并对其强伸性能、条干、毛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相同时,最佳成纱工艺条件为捻系数360,后区牵伸倍数1.35,氨纶预加张力14.7cN。
闫海江[7](2015)在《两种包芯纱的工艺优选及质量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讨传统环锭纺包芯纱与赛络纺包芯纱的细纱工艺参数优化及芯纱包覆效果、成纱质量对比。细纱工序选择钳口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和捻系数进行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条干CV、强力、毛羽等成纱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得出条干CV值的优化工艺为:钳口隔距3.5mm,后区牵伸1.39倍,捻系数402。对传统环锭纺包芯纱与赛络纺包芯纱的芯纱包覆效果与成纱质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环锭纺包芯纱的包覆效果、成纱质量均优于赛络纺包芯纱。认为:无论是纺制传统环锭纺包芯纱还是赛络纺包芯纱,都应控制好芯纱的喂入位置,从而保证良好的芯纱包覆效果。
曹静,徐伯俊,谢春萍,刘新金,苏旭中[8](2014)在《空心罗拉式集聚纺包芯纱的工艺优化》文中认为探讨空心罗拉式集聚纺包芯纱的工艺优化。选用吸风压力、细纱捻系数、钢丝圈号数、氨纶丝预牵伸倍数等工艺参数,通过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选出JC 14.8 tex(44.4 dtex)、JC 11.8 tex(44.4 dtex)两种棉氨纶包芯纱较优的纺纱工艺,并与同号网格圈式集聚纺棉氨纶包芯纱、传统环锭纺棉氨纶包芯纱进行了质量对比。认为:空心罗拉式集聚包芯纺采用优化后的工艺配置可纺制出质量较好的棉氨纶包芯纱。空心罗拉式集聚纺包芯纱和网格圈式集聚纺包芯纱的质量都明显优于传统环锭纺包芯纱。两种集聚纺包芯纱条干及强伸性能接近,3 mm毛羽数量基本相当,但空心罗拉式集聚纺包芯纱短毛羽数量相对较多,可在减少有害毛羽的同时,较好地满足某些织物保持手感柔软的要求。
薛元,易洪雷,王善元,张金莲,牟水法[9](2011)在《长丝/短纤复合纱纺纱装置的工艺及应用》文中提出研究了刚性长丝、柔性长丝、弹性长丝与短纤维须条在环锭细纱机与转杯纺纱机上纺制长丝/短纤复合纱的关键工艺技术,对刚性长丝复合纱、柔性长丝复合纱、弹性长丝复合纱在纺织产品中的应用及其开发前景进行了介绍。
韩德孝,董卫国[10](2010)在《氨纶包芯纱的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介绍在HF41-01-4型多功能纺纱小样机上生产氨纶包芯纱的工艺原理与工艺流程,指明了在纺制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对纺纱工艺中三个主要参数――前罗拉线速、锭子速度、芯纱罗拉线速,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确定了较优工艺配置,以获取优质性能的氨纶包芯纱。测试了各种工艺条件下的纱线性能。通过系列的纺纱实验,得出了下列结论:氨纶丝的预牵伸倍数和包芯纱的捻系数是影响纱线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应根据织物用途合理选配。预牵伸过低会使包芯纱弹力较差,过高则易引起氨纶丝断头,使纺纱困难。随着捻系数的增加,棉氨包芯纱的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下降,有一个最佳值。初期研究结果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环锭纺法纺制氨纶包芯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锭纺法纺制氨纶包芯纱(论文提纲范文)
(1)低熔点氨纶棉包芯纱弹力机织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弹力包芯纱的研究现状 |
1.2.2 弹力织物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包芯纱纺制工艺及性能研究 |
2.1 纺纱原理 |
2.2 氨纶丝性能表征 |
2.2.1 实验仪器 |
2.2.2 氨纶丝表观形貌测试 |
2.2.3 氨纶丝热学性能测试 |
2.3 实验部分 |
2.3.1 纺纱工艺参数 |
2.3.2 纱线热处理工艺 |
2.3.3 纱线性能测试 |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纱线强伸性 |
2.4.2 纱线条干均匀性 |
2.4.3 纱线毛羽 |
2.4.4 纱线弹性回复性 |
2.4.5 纱线包覆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纬弹机织物性能研究 |
3.1 纬弹机织物织制工艺 |
3.1.1 实验仪器 |
3.1.2 浆纱 |
3.1.3 整经 |
3.1.4 穿经 |
3.1.5 织造 |
3.1.6 织物退浆 |
3.2 织物热处理 |
3.3 织物性能测试 |
3.3.1 实验仪器 |
3.3.2 测试方法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织物强伸性 |
3.4.2 织物折皱回复角 |
3.4.3 织物弹性回复性 |
3.4.4 织物风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双向弹力织物性能研究 |
4.1 织物织造 |
4.2 织物热处理 |
4.3 织物性能测试 |
4.3.1 测试方法 |
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1 织物强伸性 |
4.4.2 织物折皱回复角 |
4.4.3 织物弹性回复性 |
4.4.4 织物风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柔性传感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柔性纺织传感器 |
1.1.1 柔性纺织传感器的分类 |
1.1.2 导电纱线的性能表征 |
1.2 石墨烯特性以及在柔性纺织传感器中的应用 |
1.2.1 石墨烯特性 |
1.2.2 石墨烯在柔性纺织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 氨纶基导电纱线 |
1.3.1 氨纶特性 |
1.3.2 氨纶基导电纱线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氨纶包芯纱的制备及拉伸断裂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粗纱工艺参数 |
2.3 氨纶包芯纱正交试验 |
2.4 氨纶包芯纱基本性能测试 |
2.4.1 测试项目及方法 |
2.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氨纶包芯纱-石墨烯复合导电纱线的制备及表征 |
3.1 前言 |
3.2 导电纱线的制备以及表征 |
3.2.1 导电纱线的制备 |
3.2.2 导电纱线表征 |
3.3 导电纱线表征结果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氨纶包芯纱-石墨烯复合导电纱线的导电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 前言 |
4.2 导电性能测试方法 |
4.3 导电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1 静态电阻 |
4.3.2 拉伸导电性能 |
4.3.3 循环导电性能 |
4.4 导电纱线应用于肢体运动测试 |
4.4.1 肢体运动检测方法 |
4.4.2 肢体运动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纱疵成因及其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赛络纺包芯纱成纱机制 |
2 纱疵种类及成因分析 |
2.1 偏 丝 |
2.2 无 丝 |
2.3 裸 丝 |
2.4 弹性不匀 |
2.5 割 丝 |
3 纱疵防治措施 |
3.1 原料的合理选配 |
3.1.1 氨纶丝的选择 |
3.1.2 棉纤维的选择 |
3.2 工艺参数的合理配置 |
3.2.1 粗纱工序 |
3.2.2 细纱工序 |
①双喇叭口中心距。 |
②细纱后区牵伸倍数。 |
③前罗拉速度。 |
④细纱捻系数。 |
⑤钢领钢丝圈。 |
⑥合理选择氨纶丝牵伸倍数。 |
⑦蒸纱工艺。 |
3.2.3 络筒工序 |
3.3 加强设备管理 |
3.4 严格运转操作管理 |
4 成纱质量及使用效果 |
5 结 论 |
(4)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成形与表征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弹力导电复合纱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基于环锭纺的多轴系新型纺纱发展历程回顾 |
1.3.1 传统环锭纺及基于环锭纺的新型纺纱发展过程概述 |
1.3.2 基于环锭纺的多轴系等/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发展概述 |
1.4 纱线成纱力学性能建模表征的研究概述 |
1.4.1 Siro系列复合纱加捻三角区成纱力学模型的探讨 |
1.4.2 纱线结构力学及不同组分复合纱强力预测模型研究概述 |
1.4.3 纱线粘弹性力学特性的研究概述 |
1.4.4 纱线(或纤维)强度的Weibull概率分布拟合 |
1.5 导电材料在可穿戴电热领域的研究概述 |
1.5.1 智能加热服装的分类 |
1.5.2 电加热元器件的研究现状 |
1.6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本课题拟解决问题 |
1.6.1 存在问题 |
1.6.2 拟解决的问题及其作用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1.7.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成形技术及机理 |
2.1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纺成纱机理 |
2.1.1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基本工艺原理 |
2.1.2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关键组部件的设计成形 |
2.1.3 三组分高弹导电复合纺纱实例及其成纱结构表征指标 |
2.1.4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纺纱关注点 |
2.2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纱加捻三角区力学模型 |
2.2.1 复合纱加捻三角区准静态模型的建立 |
2.2.2 复合纱加捻三角区左、右纱体准静态力学模型解析 |
2.2.3 二级汇聚点下方复合纱芯-鞘层结构体的受力分析 |
2.2.4 复合纱二级汇聚点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
2.3 不同工艺参数下复合纱二级汇聚点理论平衡位置与实验验证 |
2.3.1 不同工艺参数下复合纱二级汇聚点理论平衡位置 |
2.3.2 不同工艺参数下复合纱二级汇聚点平衡位置的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轴系复合纺工艺参数对成纱性能的影响及其优化 |
3.1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测试指标、仪器及方法 |
3.2 工艺参数(间距、捻度及锭速)与复合纱成纱性能的量化关系 |
3.2.1 各工艺参数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
3.2.2 各工艺参数对成纱回弹性能的影响 |
3.2.3 各工艺参数对成纱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
3.2.4 各工艺参数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
3.2.5 成纱工艺的优化 |
3.3 不同氨纶牵伸倍数下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结构与性能 |
3.3.1 不同氨纶预牵伸倍数下复合纱的拉伸力学性质 |
3.3.2 不同氨纶预牵伸倍数下复合纱的强度预测模型及验证 |
3.3.3 不同氨纶预牵伸倍数下复合纱的成纱毛羽对比 |
3.3.4 不同氨纶预牵伸倍数下复合纱的最大表观可拉伸性对比 |
3.4 纺纱工艺参数的综合分析和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轴系与三轴系导电复合纱的结构与性能对比 |
4.1 各类型复合纱的成形技术及装置 |
4.2 各类型纱线的成纱结构表征 |
4.2.1 大变形拉伸下高弹导电复合纱的形貌及结构变形指标特征值 |
4.2.2 各类型纱线的外貌形态对比 |
4.3 各类型纱线的成纱性能测试及分析 |
4.3.1 各类型纱线的强伸性能对比 |
4.3.2 含氨纶组分复合纱的弹性回复性能对比 |
4.3.3 含不锈钢长丝组分复合纱的电学性能对比 |
4.3.4 各类型纱线的条干不匀度对比 |
4.3.5 各类型纱线的毛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弹导电复合纱拉伸力学行为的建模与表征 |
5.1 高弹导电复合纱粘弹性力学模型的构建及其验证 |
5.1.1 粘弹性力学模型的基本元件 |
5.1.2 高弹导电复合纱典型的非线性拉伸力学曲线 |
5.1.3 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粘弹性力学行为的理论建模 |
5.1.4 力学模型的拟合优化及不同速度下拉伸曲线的实验验证 |
5.1.5 力学模型特征参数随拉伸速率变化的规律和成因 |
5.1.6 不同速率下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拉伸断裂机理 |
5.2 高弹导电复合纱断裂强度的改进型Weibull分布及预测 |
5.2.1 复合纱断裂强度的标准型Weibull分布 |
5.2.2 不同测试条件下复合纱断裂强度的改进Weibull分布拟合原理 |
5.2.3 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柔弹加热器件的设计与表征 |
6.1 大变形拉伸作用下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电学行为表征 |
6.2 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焦耳热效应 |
6.2.1 高弹导电复合纱焦耳热效应测试系统 |
6.2.2 高弹导电复合纱在不同条件下的焦耳热效应测试与结果分析 |
6.3 高弹导电复合纱表面温度预测模型及电热性能评估指标 |
6.3.1 静态、大变形作用下复合纱表面温度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表征 |
6.3.2 静态、拉伸形变下复合纱的发热和散热机制 |
6.3.3 复合纱的电热转换效率 |
6.4 基于高弹导电复合纱的“嵌入型”针织产品的焦耳热效应 |
6.4.1 “嵌入型”电热针织物的结构设计 |
6.4.2 循环膨胀作用下“嵌入型”电热针织物的焦耳热稳定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包芯复合纱线的产品开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纺纱方式的发展概况 |
1.2.1 集聚纺 |
1.2.2 包芯纺 |
1.2.3 赛络纺 |
1.2.4 赛络菲尔纺 |
1.2.5 嵌入式复合纺 |
1.3 包芯复合纺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包芯纺纱技术的发展 |
1.3.2 包芯复合纺的优势与潜力 |
1.3.3 包芯复合纺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2 长丝分布对纱线吸湿快干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吸湿快干性能的理论分析 |
2.2.1 纱线吸湿模型分析 |
2.2.2 纱线快干模型分析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材料选择 |
2.3.2 实验工艺设计 |
2.3.3 测试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丙纶含量对纱线吸湿快干性能的研究 |
2.4.2 外部棉纤维含量不同对纱线吸湿快干的影响 |
2.4.3 捻度不同对纱线吸湿快干的影响 |
2.4.4 纺纱方式不同对纱线吸湿快干的影响 |
2.5 小结 |
3 长丝动态包芯对纱线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长丝动态包芯模型分析 |
3.3 不同结构复合纱性能预测 |
3.4 实验设计 |
3.4.1 实验装置设计 |
3.4.2 实验工艺设计 |
3.4.3 测试方案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不同复合纱线的结构形态分析 |
3.5.2 不同复合纱线对毛羽的影响 |
3.5.3 复合纱线的条干CV值 |
3.5.4 复合纱线的拉伸断裂长性能 |
3.5.5 复合纱线的耐磨性能 |
3.6 小结 |
4 难纺材料的条带纺纱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难纺材料的包覆模型 |
4.3 实验设计 |
4.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3.2 实验流程与方法 |
4.3.3 实验方案与工艺设计 |
4.4 测试仪器与方法 |
4.5 条带纺纱线织物性能及分析 |
4.5.1 碳纤维毡纱线织物的性能研究 |
4.5.2 有机硅粉体的预成型加工与功能探究 |
4.5.3 发泡聚苯乙烯微球包芯复合纱线织物性能分析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莫代尔/天竹/氨纶赛罗包芯纱的纺制与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莫代尔/天竹/氨纶包芯针织纱纺纱原理 |
2实验部分 |
2.1纺纱设备改造 |
2.2材料选择 |
2.3性能测试 |
2.4成纱指标 |
2.4.1纱线毛羽 |
2.4.2力学性能 |
2.4.3成纱条干 |
2.5实验设计 |
3结果和分析 |
3.1捻系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
3.2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质量影响 |
3.3氨纶预加张力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
4结论 |
(7)两种包芯纱的工艺优选及质量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包芯纱纺纱原理及质量指标 |
1.1 包芯纱加工技术原理 |
1.1.1 传统环锭纺包芯纱(以下简称环锭纺包芯纱) |
1.1.2 赛络纺包芯纱 |
1.2 包芯纱的质量指标 |
1.2.1 包覆效果 |
1.2.2 成纱质量指标 |
2 两种包芯纱的纺制及其工艺优选 |
2.1 两种包芯纱的纺纱工艺 |
2.1.1 纤维准备 |
2.1.2 氨纶的选用 |
2.1.3 细纱工序 |
2.1.3.1 工艺参数制定的依据 |
2.1.3.2 工艺参数的选择 |
2.1.3.3 细纱工序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2.2 两种包芯纱的工艺优选 |
3 两种包芯纱包覆效果对比 |
3.1 包覆效果 |
3.1.1 保证包覆效果的措施 |
3.1.2 包覆效果的测试 |
3.1.3 两种包芯纱包覆效果的对比分析 |
3.2 成纱质量指标对比 |
3.2.1 条干CV 值T 检验对比 |
3.2.2 强力值 T 检验对比 |
3.2.3 毛羽值 T 检验对比 |
4 结束语 |
(8)空心罗拉式集聚纺包芯纱的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空心罗拉式集聚包芯纱纺纱原理 |
2纺纱原料、品种及试验方案 |
3 JC 14. 8 tex( 44. 4 dtex) 棉氨纶包芯纱工艺优化 |
3. 1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
3. 2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
3. 3试验结果分析 |
4 JC 11. 8 tex( 44. 4 dtex) 棉氨纶包芯纱工艺优化 |
4. 1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
4. 2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
4. 3试验结果分析 |
5成纱质量对比 |
6结论 |
(9)长丝/短纤复合纱纺纱装置的工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环锭纺的长丝/短纤复合纺纱方法 |
1.1 长丝/短纤赛络菲尔复合纺纱及其系统补偿装置 |
1.1.1 张力补偿 |
1.1.2 扭转刚度补偿 |
1.1.3 实施效果 |
1.2 芯鞘型包芯复合纱纺纱 |
1.2.1 长丝的退绕方式与排列 |
1.2.2 芯鞘型包芯复合纱的装置设计 |
1.2.3 实施效果 |
1.3 毛粗纺系统上纺制氨纶包芯纱 |
1.3.1 毛粗纺氨纶包芯纱纺制装置 |
1.3.2 实施效果 |
2 基于转杯纺的长丝/短纤复合纺纱方法 |
2.1 长丝/短纤复合纺纱转杯的研制与纺纱原理 |
2.2 转杯纺复合纱纺纱工艺和复合纱结构性能的研究 |
3 结 语 |
四、环锭纺法纺制氨纶包芯纱(论文参考文献)
- [1]低熔点氨纶棉包芯纱弹力机织物研究[D]. 聂卫娟. 江南大学, 2021
- [2]柔性传感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荣翔.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8)
- [3]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纱疵成因及其预防措施[J]. 祝庆利,曲翠平. 毛纺科技, 2020(09)
- [4]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成形与表征及应用[D]. 王勇. 东华大学, 2019(10)
- [5]基于包芯复合纱线的产品开发及其性能研究[D]. 王灿灿.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1)
- [6]莫代尔/天竹/氨纶赛罗包芯纱的纺制与工艺探讨[J]. 徐巧林,陈军,梅再欢. 纺织科技进展, 2015(03)
- [7]两种包芯纱的工艺优选及质量对比[J]. 闫海江. 棉纺织技术, 2015(01)
- [8]空心罗拉式集聚纺包芯纱的工艺优化[J]. 曹静,徐伯俊,谢春萍,刘新金,苏旭中. 棉纺织技术, 2014(01)
- [9]长丝/短纤复合纱纺纱装置的工艺及应用[J]. 薛元,易洪雷,王善元,张金莲,牟水法. 现代纺织技术, 2011(04)
- [10]氨纶包芯纱的纺制研究[A]. 韩德孝,董卫国.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Volume 2),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