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onite的腐蚀电化学

jamesonite的腐蚀电化学

一、Corrosive electrochemistry of jamesonite(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普[1](2021)在《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可浮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黄铁矿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硫铁矿,受缺位固溶体结构的影响,常见的磁黄铁矿主要为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论文从国内较为典型的矿床分别选取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矿物学特征,并对比两者的浮选行为差异,分析不同晶系磁黄铁矿与药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其可浮性的因素。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化学组成有所区别。在接触角测试中,单斜磁黄铁矿接触角整体高于六方磁黄铁矿,疏水性更强。经空气氧化后,自然矿浆p H发生了轻微改变。在硬度测试中,单斜磁黄铁矿表面维氏硬度为247.1kg/mm2,六方磁黄铁矿表面维氏硬度为234.8kg/mm2,且经XPS粉末测试,单斜磁黄铁矿的表明元素Fe、S含量明显高于六方磁黄铁矿。在SEM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单斜磁黄铁矿多以台阶状呈现,而六方磁黄铁矿呈现平滑型条状形貌。在热电性能表征测试中,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在温度区间300-700K范围内,塞贝克系数较小,电导率呈106S/m量级,具金属性质的高电导率。浮选试验研究表明:自诱导条件下,单斜磁黄铁矿最高回收率为71%,六方磁黄铁矿最高回收率为59%,且浮选回收基本2min之内完成。对比使用丁基黄药和乙硫氮捕收剂,确定使用丁基黄药为试验捕收剂,用量为1×10-4mol/L。硫化钠在捕收剂浮选体系下,可发挥抑制剂的作用。硫酸铜能够较好的活化磁黄铁矿,单斜磁黄铁矿回收率提升在10%以内,六方磁黄铁矿回收率提升20%以内。石灰对于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均能发挥很好的抑制作用,单斜磁黄铁矿回收率最低下降约为30%,六方磁黄铁矿回收率最低下降约为35%,但对于经硫酸铜活化后的磁黄铁矿却无法抑制,组合抑制剂腐殖酸钠+氯化钙对于活化后的磁黄铁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回收率能够控制在20%以下。从接触角的变化和吸附量测试来看,丁黄能够较好改善矿物表面的疏水性。硫化钠和石灰均能够调节矿物表面的亲水性。从Zeta电位的测定来看,单斜磁黄铁矿的零电点为7.1,六方磁黄铁矿的零电点8.3,阴离子药剂丁基黄药和硫化钠在矿物表面产生了吸附,降低了表面动电位。从红外光谱分析的角度来看,丁基黄药捕收剂与不同晶系磁黄铁矿作用过后的产物都是双黄药,但是由于晶体结构不同,丁基黄药分子与两种矿物表面的的键合力不同,吸附产物虽然相同,吸收峰波数偏移的程度不同。从物性影响因素来看,影响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因素有:自然接触角、杂质元素含量、矿石硬度、塞贝克系数、破裂面微观形貌以及表面元素含量。

张胜东[2](2021)在《闪锌矿铁含量对其浮选及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锌的硫化矿是工业上提取锌金属资源的主要原料,其中铁闪锌矿资源占据重要地位。我国铁闪锌矿资源丰富,且共伴生大量稀贵金属,对其选别回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闪锌矿的晶格中部分锌原子被铁取代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受到显着影响,表面性质及浮选行为也随之改变,进而导致铁闪锌矿的浮选回收存在铜活化困难、黄药吸附活性下降、碱性下受到严重抑制以及难以与黄铁矿实现良好分离等难点,然而目前这些问题仍未得到系统有效地解决。因此,本文以不同铁含量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纯矿物浮选研究与药剂吸附量测定,系统考察了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捕收浮选体系中闪锌矿的铁含量对其浮选行为及药剂吸附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接触角测定、溶出量测定、乙二胺四乙酸(EDTA)选择性萃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FESEM-EDS)分析、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分析、电化学研究等手段揭示了铁含量对闪锌矿表面氧化、混合矿体系中硫酸铜活化以及高碱高钙抑制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及机制,明确了提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效果的探索方向:开发非高碱工艺、提高硫酸铜活化选择性以及实现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最后,分别开展了低碱下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和非高碱性下黄铁矿选择性抑制研究来优化铁闪锌矿与黄铁矿的分离浮选,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单矿物浮选和药剂吸附量研究表明,铁取代降低了闪锌矿的天然可浮性、丁基黄药捕收可浮性以及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捕收可浮性,铁取代对闪锌矿黄药吸附过程的阻碍作用是闪锌矿浮选效果恶化的原因;碱性增强和氧化钙调浆凸显了铁取代对闪锌矿黄药吸附以及浮选的不利影响,导致高铁闪锌矿浮选在氧化钙调浆的高碱环境下受到严重抑制。闪锌矿表面氧化研究表明,闪锌矿在空气中氧化缓慢,在矿浆中发生一定程度氧化,且闪锌矿的氧化活性和氧化程度随其铁含量升高而增加;闪锌矿铁含量升高导致其表面氧化加剧,带来离子溶出、表面氧化产物组成与形貌、表面疏水性及浮选行为的差异:在酸性下,铁闪锌矿更大程度的氧化表现为离子溶出量增加、表面富硫程度增加、氧化后表面天然疏水性增加;在高碱性下,随着铁含量升高,闪锌矿离子溶出增加,表面吸附更多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金属羟基阴离子,氧化表面形貌产生显着改变,天然疏水性降低以及氧化后浮选回收率下降幅度增加。混合矿研究表明,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捕收体系只能在高碱下实现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且分离效果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显着下降;氧化钙调浆环境对闪锌矿浮选抑制程度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增加,导致高碱性下基本无法实现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铜在闪锌矿与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下具有选择性,在碱性环境下失去选择性,丁基黄药吸附在铜活化下的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体系中具有一定选择性,且选择性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下降;闪锌矿与黄铁矿铜活化过程存在两个本质差异:无论处于酸性还是碱性环境,无论铁含量高低,闪锌矿铜活化过程均遵循铜锌离子交换机制,而黄铁矿则不发生铜铁离子交换过程;铜离子可渗透进入闪锌矿晶格内部,却只能在黄铁矿表面发生吸附;铁取代对闪锌矿铜活化过程带来一定影响,表面铁无法与铜发生离子交换,但铁取代促进了铜离子向闪锌矿晶体内部渗透的过程;闪锌矿与黄铁矿铜活化过程的本质差异反映出铜离子在两种矿物表面吸附强度的显着差异,这为两种矿物铜活化选择性调控创造了良好条件;在高碱性下,钙和铁氢氧化物在闪锌矿和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随着闪锌矿铁含量升高,两种物质吸附的选择性相应下降,这也是高碱高钙环境对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矿体系抑制选择性不足的本质原因;闪锌矿铁含量升高导致铜活化选择性、钙抑制选择性以及铁氢氧化物吸附选择性降低,这也是导致铜活化黄药捕收体系下高碱高钙环境分离闪锌矿与黄铁矿效果随闪锌矿铁含量降低的三大原因;基于此,提出提高铜活化黄药捕收体系下闪锌矿尤其是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效果的探索方向:开发低碱度分离工艺、提高铜活化选择性以及实现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研究表明,p H=9时,氯化铵能够强化闪锌矿的铜活化、削弱黄铁矿的铜活化,从而提高铜活化体系下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效果,但分离效果仍然表现出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下降的趋势;低碱下氯化铵主要通过锌氨络合溶解氢氧化锌、铜氨络离子“储存”、“释放”、“运载”铜离子促进铜离子活化以及锌氨络合促进铜锌交换三个途径来强化闪锌矿铜活化,通过维持黄铁矿表面羟基化以及氨分子解吸黄铁矿表面吸附铜的方式削弱黄铁矿铜活化,最终实现对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矿体系中铜活化选择性的提升。非高碱下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研究表明,次氯酸钙在p H=9/10.5下具有良好的抑制选择性,能够较好地实现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将次氯酸钙选择性抑制与铜氨体系选择性活化相结合,能够实现低碱下闪锌矿与黄铁矿的较好浮选分离,但仍然无法避免闪锌矿铁取代对分离效果的不利影响;在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体系中,矿物表面氧化程度的不同及其带来的锌铁氢氧化物吸附差异和钙吸附的选择性是次氯酸钙发挥选择性抑制的基础,闪锌矿的铁取代带来的其与黄铁矿在氧化溶出、锌铁氢氧化物吸附以及钙吸附三个方面选择性的降低是次氯酸钙抑制选择性下降的本质原因。本文的研究探明了闪锌矿铁取代对铜活化黄药捕收体系中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的影响规律及机制,明确了提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效果的突破方向,并从调控铜活化选择性与实现非高碱下黄铁矿选择性抑制两个方向进行了深入有效的研究,为系统解决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难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黄水鹏[3](2014)在《铅锑锌硫化矿高浓度与电位调控浮选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本论文根据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矿贫矿石的性质特点,以及原来选矿生产和工艺上存在的难题,针对矿石中各种硫化矿物可浮性差异较大的特点,研究高浓度开路浮选技术,并引入矿浆电位调控,解决铁闪锌矿与硫铁矿、脆硫铅锑矿之间与硫-锌之间的通过浮选的方法分离的问题。此前,国内外对铅锑锌硫化矿物的矿浆电位调控浮选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本论文研究了大厂的铁闪锌矿和脆硫铅锑矿在乙硫氮和丁黄药体系下的浮选行为,研究了矿浆电位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研究表明脆硫锑铅矿在以乙硫氮或丁黄药为捕收剂时,脆硫锑铅矿在pH小于10时,可浮性都很好,在pH大于10可浮性开始急剧下降;在酸性条件下(pH小于5)铁闪锌矿拥有比较好的可浮性,但是其可浮性随着pH的升高,开始急剧降低。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在酸性条件下的可浮电位区间(Eh(1)<Eh<Eh(u))要宽于碱性条件下的可浮电位区间,且铁闪锌矿碱性条件下,无论如何调整矿浆电位均无可浮性。在一定的pH、电位、药剂制度下可实现铁闪锌矿和脆硫铅锑矿的分离。通过动电位、红外光谱、循环伏安、塔菲尔曲线研究了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与捕收剂乙硫氮和丁黄药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用乙硫氮和丁黄药做捕收剂时,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表面生成了捕收剂金属盐,并以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在矿物表面,且乙硫氮的选择性比较强,可作为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分离的捕收剂。以大厂92号矿体为对象,研究了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的分离,运用高浓度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实现铁闪锌矿和脆硫锑铅矿的分离,试验所得铅精矿中铅的品位为24.82%,锑的品位为20.91%,回收率分别为80.26%、81.08%;锌精矿的品位为46.75%,回收率为89.07%。

张婷[4](2014)在《细粒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絮团浮选行为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细粒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在丁铵黑药和丁基黄药两种捕收剂诱导体系下的基本浮选行为;并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显微镜观察、动电位测定、接触角测量、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现代化测试技术,研究了丁铵黑药和丁基黄药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以及非极性油强化细粒矿物絮团浮选的机制。目前国内外关于粗粒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和机理研究的报道较多,但是关于其细粒的浮选机制研究尚无相关报道,因而本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用丁铵黑药、丁基黄药诱导细粒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疏水絮团浮选是非常有效的。这是由于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导致矿物表面疏水,且疏水性越强,絮团效果越明显,矿物的可浮性就越好。实验结果表明,细粒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可浮性与其表观粒度、药剂吸附量等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受搅拌速度、浮选速度、温度等因素影响。矿物表面动电位、接触角的测定和颗粒间相互作用能的计算表明,铁闪锌矿颗粒间的同相聚集,本质为疏水絮团。(2)少量非极性油(煤油和柴油)的添加即可显着提高细粒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絮团浮选效果。其强化机制在于矿物表面油膜的形成既增大了细粒矿物的表观粒度,也增强了矿物表面的疏水性。(3)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丁铵黑药、丁基黄药在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表面都是以化学吸附的形式作用。其中丁基黄药在脆硫锑铅矿表面的吸附产物为丁基黄原酸铅,在铁闪锌矿表面的吸附产物为丁基黄原酸锌和丁基黄原酸亚铁两种;丁铵黑药与矿物表面作用后的产物分别为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铅和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锌。Cu2+对丁铵黑药浮选矿物的活化机理在于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铜的生成。而煤油的加入使得矿物与丁铵黑药作用后的红外光谱吸收峰更为明显和尖锐,尤其是脆硫锑铅矿,说明煤油在矿物表面发生了吸附并能增强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刘之能[5](2009)在《黑药体系铅锌锑硫化矿的浮选电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等矿物的铅锑锌硫化矿是我国大厂地区特有的的难分离、难处理的矿物资源,对其进行浮选电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电位调控浮选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黑药类捕收剂由于其兼具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特点,并且药剂用量少,因而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然而国内外对铅锑锌硫化矿与其作用的基础研究较少。本论文以广西大厂含锡铅锑锌硫多金属硫化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在黑药体系下的电化学浮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丁铵黑药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对硫化矿均有较好的捕收性能;苯胺黑药对脆硫锑铅矿有很好的选择性。在一定的pH、Eh和合理药剂制度条件下,可以将四种硫化矿分离。在不同的体系中,对四种硫化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电化学测试分析,推测矿物电极表面氧化反应历程和氧化产物类型,在不同的pH值条件和扫描电位下,表面氧化产物及捕收剂作用产物各不相同,推断其发生的反应历程与Eh—pH图的预测基本一致。丁铵黑药体系下,脆硫锑铅矿表面疏水物质为PbDTP2,铁闪锌矿表面疏水物质为ZnDTP2,而磁黄铁矿和黄铁矿表面可能生成双黑药。针对广西大厂的铅锑锌硫化矿(105号矿体)资源,采用黑药类捕收剂进行了浮选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

熊道陵[6](2006)在《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与锌铁硫化矿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铁闪锌矿、毒砂和磁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研究,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对锌铁硫化矿的抑制效果及其对锌铁硫化矿电化学浮选的影响,运用动电位、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测试方法探讨了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与锌铁硫化矿的作用机理,通过浮选药剂特性指数i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等方法了研究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1.纯矿物铁闪锌矿、毒砂、磁黄铁矿的X—射线衍射数据与JCPDS卡片Marmatite-Cubic、Arsenopyrite-Triclinic和Pyrrhotite-Trigonal的标准衍射数据基本一致,基本上可以认定铁闪锌矿(广西大厂)是Marmatite-Cubic晶型的矿物,毒砂(湖南瑶岗仙)是Arsenopyrite-Triclinic晶型的矿物,磁黄铁矿(广西大厂)是Pyrrhotite-Trigonal晶型的矿物。捕收剂丁基黄药、丁胺黑药、乙硫氮(SN-9)对纯矿物铁闪锌矿、毒砂、磁黄铁矿的捕收能力是丁基黄药>丁胺黑药>乙硫氮,经铜离子活化后,铁闪锌矿在pH=2~12内都可浮,毒砂和磁黄铁矿也得到活化。2.根据有机抑制剂的分子设计理论,合成了多羟基黄原酸盐有机抑制剂化合物三种,多羧基黄原酸盐有机抑制剂化合物四种,反应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及化学元素分析确定了反应产物及其纯度。多羟基黄原酸盐有机抑制剂对锌铁硫化矿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弱顺序是毒砂>磁黄铁矿>铁闪锌矿。铜离子活化后,多羟基黄原酸盐对铁闪锌矿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毒砂和磁黄铁矿抑制作用显着,在pH>6,铁闪锌矿与毒砂和磁黄铁矿可以得到较好的浮选分离。多羧基黄原酸盐有机抑制剂抑制锌铁硫化矿时,强弱顺序是毒砂>磁黄铁矿>铁闪锌矿。铜离子活化后,多羧基黄原酸盐对铁闪锌矿失去抑制作用,对毒砂和磁黄铁矿抑制作用明显,铜离子活化后,多羧基黄原酸盐存在下,在pH>6铁闪锌矿与毒砂和磁黄铁矿可以得到较好的浮选分离。选用(1-甲酸钠-1-乙酸钠)丙酸钠二硫代碳酸钠作有机抑制剂,实现了锌砷、锌硫和锌砷硫分离等3种人工混合矿的浮选分离。3.丁黄药为捕收剂,铁闪锌矿、毒砂和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与矿浆电位有关,低pH值下,可浮电位区间较大,高pH值下,可浮电位区间较小。不管是否加入铜离子,在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作用下,铁闪锌矿在一定的电位区域内才可浮选,低pH值下,可浮的电位区间较大,高pH值下,可浮性较差;磁黄铁矿和毒砂在pH>4.5的电位区域内不浮。低pH值下,在铁闪锌矿可浮的电位区间,铁闪锌矿与磁黄铁矿和毒砂可以实现分离;高pH值下,在铁闪锌矿可浮的电位区间它们难以实现分离。4.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在锌铁硫化矿物表面吸附量大小顺序为毒砂>磁黄铁矿>铁闪锌矿,这正是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对锌铁硫化矿抑制作用顺序。随着pH增大,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在锌铁硫化矿物表面吸附量增大,在pH>6.0时,吸附趋于饱和,吸附量基本保持不变。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在毒砂和磁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均高于在铁闪锌矿表面的吸附量,进一步表明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对于毒砂和磁黄铁矿的抑制能力高于对铁闪锌矿的抑制能力,尤其对毒砂效果更加显着。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能显着改变锌铁硫化矿物表面的ζ—电位,顺序是多羧基黄原酸盐系列(TX)>多羟基黄原酸盐系列(GX)。阴离子型的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在带负电的锌铁硫化矿表面吸附,并能使其负电位更大,说明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在锌铁硫化矿表面的吸附为化学吸附。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与锌铁硫化矿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说明:这二类药剂与锌铁硫化矿的作用以化学作用为主,同时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与矿物也发生了氢键作用,从而增强了药剂对矿物的抑制作用。铜离子活化后,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和丁黄药存在下,铁闪锌矿表面的CH2+与丁黄药作用生成稳定的Cu(BX)2,而使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在铁闪锌矿表面失去抑制作用,而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在毒砂和磁黄铁矿表面表现良好的抑制性能。5.有机抑制剂的亲水基团越多,抑制能力越强。多羟基黄原酸盐(GX)有带-OH的亲水基团,抑制能力是GX3>GX2>GX1;多羧基黄原酸盐(TX)有带-COOH的亲水基团,抑制能力是TX4>TX3>TX2>TX1。基团电负性数据表明,羟基和羧基易与电负性较小的金属离子As3+发生作用,而与Fe3+、Zn2+作用则呈依次变弱的趋势,故它们对毒砂的抑制作用能力最强,磁黄铁矿次之,铁闪锌矿最弱。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随着浮选药剂特性指数i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增加,其亲水能力增强,抑制效果增大。其亲水能力强弱顺序是:多羟基黄原酸盐GX3>GX2>GX1;多羧基黄原酸盐TX4>TX3>TX2>TX1,亲水能力顺序也是其抑制能力顺序。

余润兰,邱冠周,胡岳华,覃文庆[7](2005)在《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光谱分析、循环伏安及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乙硫氮(NaD)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该机理与浮选电化学的混合电位模型并不一致。在酸性条件下,当电位为0200 mV时,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电化学吸附形成双乙硫氮(D2);当电位为410 mV时,乙硫氮与矿物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ZnD2和S0,并产生钝化,且表面疏水性强;当电位大于600 mV,电极过程由自腐蚀反应控制。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铁闪锌矿表面的电极过程主要由自腐蚀阳极溶解控制。随着pH值的增大,表面中间态分别为Fe(OH)D2、Fe(OH)2D和Zn(OH)D,并随电位增大进一步氧化成Zn(OH)2、Fe(OH)3和D2,且矿物表面亲水性强。在开路电位条件下,铁闪锌矿表面存在双乙硫氮和乙硫氮金属盐,但不能有效地附着在电极表面。

吴伯增[8](2005)在《大厂贫锡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本文对中国广西大厂矿区贫锡-铅锑锌多金属硫化矿的分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选矿流程结构的设计及多项工业试验和现场流程改造。通过理论研究,总结了提高现场指标的多项关键技术。 对我国大厂特有的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进行研究,查明了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三种矿物浮选行为,比较丁基黄药、丁胺黑药、SN-9这三种捕收剂发现,丁胺黑药的捕收效果要好于另外两者;铁闪锌矿在pH值3-7的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可浮性,当pH值大于8时,铁闪锌矿很难起浮;磁黄铁矿的天然可浮性较差,在pH在4.5-6的范围内磁黄铁矿有一定的可浮性,但当矿浆pH值大于8以后它将很难在没有活化剂的条件浮起。确定了硫化矿浮选体系中高选择性浮选分离过程的控制参数。 开发了多项磨矿、浮选和重选新工艺和浮选新药剂,通过工艺优化和组合,针对大厂的低品位锡石-铅锑锌多金属硫化矿开发了整体选矿关键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采用重选跳汰、圆锥选矿机、螺旋溜槽等高效重选设备组成的多段组合抛废工艺,前重预先丢弃30~40%的废石,提高了主流程的入选品位,提高了选矿厂的处理能力,为提高选矿指标、降低选矿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2)选择性磨矿新技术,不同品位、不同可磨性的矿石分支分别进入不同的磨矿机进行磨矿,并采用不同的磨矿介质,减少了锡石在磨矿过程中的过粉碎,降低硫化矿混合浮选入选粒度,有效解决大厂贫锡多金属硫化矿矿石选别过程锡石与硫化矿的粒度矛盾。 3)在硫化矿混浮脱硫中主要调节和控制包括矿浆pH值、捕收剂种类、用量及用法、浮选时间以及浮选流程结构等在内的浮选操作参数,采用多次开路粗选、分段加不同药剂逐级依次强化,泡沫集中精选等技术手段,加快了硫化矿浮选速度。实现硫化矿混浮粗选在高浓度矿浆中开路浮选,提高了脱硫效率,降低药剂消耗。 4)根据脉石矿物性质特点,使用新型分散剂,配合生产上的新抑制剂,针对不同粒级锡石可浮特性差异,分步逐级强化,先加少量药剂浮易浮细粒锡石,再加大部分药剂浮难浮相对粗粒锡石,泡沫集中精选,开发全粒级不脱泥细泥锡

余润兰[9](2004)在《铅锑铁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基础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矿产资源日趋贫、细、杂,选别作业难度增加,而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品质的矿产原料及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却不断增加。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实现复杂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浮选科技的重大问题之一。正在研究和发展中的电位调控浮选新技术,具有选择性好、药剂耗量低,是本世纪矿物加工领域重要发展方向。 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是大厂特有的难分离、难处理的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物资源,对其进行浮选电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电位调控浮选技术研究,可发展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理论,形成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创新技术,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资助(50234010)。 本研究作为该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的一部分,采用热力学、电化学(Tafel、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和交流阻抗法)以及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多种研究手段,集中研究了浮选体系中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及氧化产物,研究这两种矿物与捕收剂、调整剂相互作用时的界面结构变化及电化学机理,阐明了使药剂选择性捕收或选择性抑制这些硫化矿物的电化学条件。这些浮选电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较好地解释了铅锑锌铁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物实际的电位调控浮选行为,也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铅锑铁锌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物的电位调控浮选分离的创新工艺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的电化学及其与捕收剂相互作用的机理未见有报道,具有创新性。

二、Corrosive electrochemistry of jamesonit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rrosive electrochemistry of jamesonite(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可浮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磁黄铁矿资源
        1.1.1 硫铁矿资源
        1.1.2 磁黄铁矿的矿物性质
        1.1.3 不同产地磁黄铁矿的研究意义
    1.2 磁黄铁矿矿物的化学标型特征
    1.3 磁黄铁矿的物性特征研究现状
    1.4 磁黄铁矿的氧化和溶解
        1.4.1 磁黄铁矿的氧化
        1.4.2 磁黄铁矿的溶解
    1.5 磁黄铁矿浮选技术与理论进展
        1.5.1 磁黄铁矿浮选工艺研究现状
        1.5.2 磁黄铁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1.5.3 磁黄铁矿浮选理论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单矿物试样来源与制备
        2.1.2 试样分析
    2.2 实验仪器及试验药剂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药剂
    2.3 研究方法
        2.3.1 单矿物浮选试验
        2.3.2 磁黄铁矿的化学组成分析
        2.3.3 矿浆初始pH值测试
        2.3.4 矿物接触角测定
        2.3.5 矿物动电位的测定
        2.3.6 矿物塞贝克系数的测定
        2.3.7 矿物硬度的测定
        2.3.8 矿物破裂形貌分析
        2.3.9 红外光谱测试
        2.3.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3.11 紫外光谱分析及吸附量测定
第三章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3.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成因及产状
        3.1.1 单斜磁黄铁矿的成因及产状
        3.1.2 六方磁黄铁矿的成因及产状
    3.2 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性研究
        3.2.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化学组成
        3.2.2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单矿物的自然pH值
        3.2.3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硬度测试
        3.2.4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接触角
        3.2.5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塞贝克系数测定
        3.2.6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破裂面形貌
        3.2.7 磁黄铁矿的XPS分析及表面铁原子相对含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研究
    4.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自诱导浮选行为
        4.1.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
        4.1.2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浮选速率
    4.2 捕收剂作用下不同成因磁黄铁矿的可浮性研究
        4.2.1 捕收剂用量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2.2 丁黄在不同pH条件下对磁黄铁矿浮选回收率的影响
    4.3 硫化钠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3.1 硫化钠用量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3.2 硫化钠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4 硫酸铜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4.1 硫酸铜用量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4.2 经硫酸铜活化后的磁黄铁矿可浮性表现
    4.5 抑制剂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5.1 石灰用量对未经硫酸铜活化的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5.2 石灰用量对经硫酸铜活化的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5.3 组合抑制剂用量对经硫酸铜活化单斜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5.4 组合抑制剂用量对经硫酸铜活化六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差异的机理研究
    5.1 磁黄铁矿表面润湿性及表面自由能变化与浮游性的关系
        5.1.1 捕收剂浓度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表面接触角大小的影响
        5.1.2 不同液相中磁黄铁矿表面自由能与可浮性的关系
        5.1.3 抑制剂浓度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接触角的影响
    5.2 不同成因磁黄铁矿的吸附机理研究
        5.2.1 丁黄捕收剂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吸附机理研究
        5.2.2 调整剂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吸附机理研究
    5.3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表面电性
    5.4 红外光谱分析
    5.5 塞贝克系数与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关系
    5.6 杂质含量与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关系
    5.7 破裂面形貌及表面Fe原子相对含量与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关系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闪锌矿铁含量对其浮选及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锌资源概况
        1.1.1 锌资源分布极特征
        1.1.2 铁闪锌矿资源概况
    1.2 铁闪锌矿浮选及分离研究进展
        1.2.1 铁闪锌矿的浮选特性
        1.2.2 铁闪锌矿的铜活化
        1.2.3 铁闪锌矿的表面氧化
        1.2.4 铁闪锌矿与黄铁矿的分离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课题来源
第二章 试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矿样
        2.1.1 纯矿物样品制备
        2.1.2 纯矿物样品纯度鉴定与表征
    2.2 试验药剂与设备
        2.2.1 试验药剂
        2.2.2 试验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纯矿物浮选
        2.3.2 接触角测定
        2.3.3 吸附量测定
        2.3.4 矿物离子溶出量测定
        2.3.5 XPS分析
        2.3.6 Zeta电位测试
        2.3.7 TOF-SIMS检测
        2.3.8 电化学分析
        2.3.9 Visual MINTEQ溶液化学计算
第三章 铁含量对闪锌矿浮选及药剂吸附的影响
    3.1 铁含量对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1.1 铁含量对闪锌矿天然可浮性的影响
        3.1.2 铁含量对闪锌矿黄药捕收可浮性的影响
        3.1.3 铁含量对闪锌矿铜活化可浮性的影响
    3.2 铁含量对闪锌矿铜吸附量的影响
    3.3 铁含量对闪锌矿铜活化黄药吸附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含量对闪锌矿表面氧化的影响
    4.1 铁含量对闪锌矿氧化浮选的影响
        4.1.1 铁含量对闪锌矿空气放置氧化浮选的影响
        4.1.2 铁含量对闪锌矿充气氧化浮选的影响
    4.2 铁含量对闪锌矿氧化后疏水性影响
    4.3 铁含量对闪锌矿离子溶出的影响
        4.3.1 锌铁溶出动力学
        4.3.2 pH值对闪锌矿锌铁溶出的影响
        4.3.3 铁含量对闪锌矿表面锌铁萃取量的影响
    4.4 表面电位与溶液组分分析
    4.5 不同铁含量闪锌矿表面氧化产物XPS表征
        4.5.1 XPS分析样品制备
        4.5.2 总谱分析
        4.5.3 C/O/S分峰处理
    4.6 不同铁含量闪锌矿表面氧化产物FE-SEM分析
    4.7 电化学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含量对闪锌矿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
    5.1 铁含量对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的影响
        5.1.1 铁含量对闪锌矿与黄铁矿分离浮选行为的影响
        5.1.2 混合矿体系中黄药吸附量测定
    5.2 闪锌矿铁含量对铜活化选择性的影响
        5.2.1 铜吸附量测定
        5.2.2 铜活化交换模型验证
        5.2.3 铜离子活化内部迁移规律研究
        5.2.4 铜活化选择性分析
    5.3 铁含量对高碱高钙抑制选择性的影响
        5.3.1 钙吸附量比较
        5.3.2 钙对铜与黄药吸附的影响
        5.3.3 钙对表面羟基化的影响
        5.3.4 钙对动电位的影响
        5.3.5 钙吸附微观表征比较
        5.3.6 高碱高钙抑制选择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研究
    6.1 氯化铵对铜活化浮选行为的影响
        6.1.1 氯化铵对单矿物铜活化浮选行为的影响
        6.1.2 氯化铵对混合矿分离浮选行为的影响
    6.2 氯化铵强化闪锌矿铜活化机理
        6.2.1 闪锌矿铜吸附量测定
        6.2.2 闪锌矿锌萃取量测定
        6.2.3 铜活化闪锌矿XPS分析
        6.2.4 溶液组分检测与计算
        6.2.5 氯化铵强化闪锌矿铜活化机理分析
    6.3 氯化铵削弱黄铁矿铜活化机理
        6.3.1 黄铁矿黄药吸附量测定
        6.3.2 黄铁矿铜铁吸附量测定
        6.3.3 铜活化黄铁矿XPS分析
        6.3.4 氯化铵削弱黄铁矿铜活化机理分析
    6.4 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机制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非高碱性下黄铁矿选择性抑制研究
    7.1 单矿物抑制浮选
        7.1.1 黄铁矿抑制浮选
        7.1.2 闪锌矿抑制浮选
    7.2 混合矿抑制浮选
    7.3 铁取代对次氯酸钙抑制选择性影响机理
        7.3.1 离子溶出与表面锌铁钙萃取测定
        7.3.2 XPS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1 本论文主要结论
    8.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3)铅锑锌硫化矿高浓度与电位调控浮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硫化矿物浮选研究发展的历程
    1.2 硫化矿物电位调控浮选中调控矿浆电位的方法
        1.2.1 化学方法调控矿浆的电位
        1.2.2 外加电场法调控矿浆的电位
    1.3 硫化矿物浮选电化学的理论
        1.3.1 无捕收剂浮选电化学理论
        1.3.2 捕收剂作用的混合电位机理
        1.3.3 硫化矿物调整剂的浮选电化学
    1.4 铁闪锌矿、脆硫锑铅矿的矿石性质和浮选电化学的研究现状
        1.4.1 脆硫锑铅矿的矿石性质和浮选电化学的研究现状
        1.4.2 铁闪锌矿的矿石性质和电化学浮选的研究现状
2 试验试样、设备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试样
    2.2 试验药剂
    2.3 试验设备
    2.4 试验方法
        2.4.1 纯矿物浮选试验
        2.4.2 实际矿物浮选试验
        2.4.3 动电位试验
        2.4.4 红外光谱分析试验
        2.4.5 电化学试验
3 大厂硫化矿物的浮选性质研究
    3.1 硫化矿物的无捕收剂浮选性质
    3.2 硫化矿物的捕收剂诱导浮选
        3.2.1 硫化矿物的丁黄药诱导浮选
        3.2.2 硫化矿物的乙硫氮诱导浮选
    3.3 硫酸铜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4 抑制剂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4.1 硫酸锌和焦亚硫酸钠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4.2 石灰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5 矿浆电位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5.1 矿浆电位对丁黄药诱导浮选的影响
        3.5.2 矿浆电位对乙硫氮诱导浮选的影响
    3.6 混合矿的分离试验
    3.7 本章小结
4 铅锑锌硫化矿物与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4.1 硫化矿物与药剂作用的动电位研究
        4.1.1 硫化矿物表面动电位与pH的关系
        4.1.2 丁黄药体系下硫化矿物表面动电位与pH的关系
        4.1.3 乙硫氮体系下硫化矿物表面动电位与pH的关系
    4.2 硫化矿物与药剂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2.1 硫化矿物与丁黄药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2.2 硫化矿物与乙硫氮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铅锑锌硫化矿物电化学机理的研究
    5.1 铅锑锌硫化矿物的循环伏安研究
        5.1.1 脆硫锑铅矿与丁黄药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1.2 铁闪锌矿与丁黄药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1.3 脆硫锑铅矿与乙硫氮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1.4 铁闪锌矿与乙硫氮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2 铅锑锌硫化矿物的塔菲尔曲线研究
        5.2.1 铅锑锌硫化矿物与丁黄药作用的塔菲尔曲线研究
        5.2.2 铅锑锌硫化矿物与乙硫氮作用的塔菲尔曲线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试验研究
    6.1 矿物的性质
    6.2 硫化矿混合浮选试验研究
        6.2.1 磨矿细度试验
        6.2.2 矿浆浓度对硫化矿混合浮选的影响
        6.2.3 混合浮选开路试验
        6.2.4 混合浮选闭路试验
    6.3 脆硫锑铅矿的浮选分离试验
    6.4 铁闪锌矿的浮选分离试验
    6.5 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的全闭路试验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细粒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絮团浮选行为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铅、锌硫化矿的资源概况
        1.1.1 铅、锌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1.1.2 脆硫锑铅矿的资源概况
        1.1.3 铁闪锌矿的资源概况
    1.2 铅锌硫化矿选矿的研究现状
        1.2.1 脆硫锑铅矿选矿的研究现状
        1.2.2 铁闪锌矿选矿的研究现状
        1.2.3 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浮选分离研究现状
    1.3 细粒矿物分选的研究现状
        1.3.1 细粒矿物浮选研究特性
        1.3.2 细粒矿物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1.3.3 细粒浮选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思路及方案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矿样来源与性质
    2.2 试验药剂与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单矿物浮选试验
        2.3.2 激光粒度检测
        2.3.3 显微镜观察
        2.3.4 接触角测量
        2.3.5 动电位测定
        2.3.6 吸附量测试
        2.3.7 红外光谱分析
3 细粒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浮选行为研究
    3.1 矿浆pH值对细粒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3.1.1 矿浆pH值对细粒脆硫锑铅矿可浮性的影响
        3.1.2 矿浆pH值对细粒铁闪锌矿的可浮性的影响
    3.2 捕收剂浓度对细粒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3.2.1 捕收剂浓度对细粒脆硫锑铅矿可浮性的影响
        3.2.2 捕收剂浓度对细粒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
    3.3 CU~(2+)对细粒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3.4 抑制剂对细粒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3.5 主轴转速对细粒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3.5.1 主轴转速对细粒脆硫锑铅矿可浮性的影响
        3.5.2 主轴转速对细粒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
    3.6 非极性油对细粒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3.6.1 非极性油对细粒脆硫锑铅矿可浮性的影响
        3.6.2 非极性油对细粒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矿物与药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4.1 激光粒度分析
        4.1.1 丁铵黑药浓度、丁基黄药浓度对脆硫锑铅矿表观粒度的影响
        4.1.2 丁铵黑药浓度、丁基黄药浓度对铁闪锌矿表观粒度的影响
        4.1.3 搅拌强度对矿物表观粒度的影响
        4.1.4 非极性油(煤油)对矿物絮团粒度的强化作用
    4.2 显微镜观察
    4.3 动电位测定
        4.3.1 pH对矿物动电位的影响
        4.3.2 丁铵黑药浓度对矿物动电位的影响
    4.4 接触角测量
        4.4.1 丁铵黑药和丁基黄药诱导铁闪锌矿疏水化
        4.4.2 非极性油(煤油)强化铁闪锌矿表面的疏水性
    4.5 矿物颗粒间的疏水聚团作用
        4.5.1 DLVO理论
        4.5.2 疏水作用能
        4.5.3 捕收剂作用下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能
        4.5.4 丁铵黑药诱导浮选体系中铁闪锌矿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能计算
    4.6 吸附量测定
        4.6.1 pH对药剂在脆硫锑铅矿表面吸附的影响
        4.6.2 pH对药剂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影响
        4.6.3 丁铵黑药和丁基黄药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等温线
    4.7 红外光谱
        4.7.1 丁基黄药在矿物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7.2 丁铵黑药在矿物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黑药体系铅锌锑硫化矿的浮选电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硫化矿浮选理论发展史
    1.2 浮选电化学基本理论
        1.2.1 无捕收剂浮选电化学理论
        1.2.2 捕收剂与硫化矿物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理论和模型
        1.2.3 浮选调整剂的电化学
    1.3 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应用研究现状
        1.3.1 氧化—还原药剂调控矿浆电位
        1.3.2 外加电极调控电位
    1.4 硫化矿物电化学调控浮选存在的问题
    1.5 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的矿石性质和电化学浮选现状
        1.5.1 脆硫锑铅矿矿石性质和电化学浮选现状
        1.5.2 铁闪锌矿矿石性质和电化学浮选现状
        1.5.3 磁黄铁矿矿石性质和电化学浮选现状
        1.5.4 黄铁矿矿石性质和电化学浮选现状
    1.6 铅锑锌硫多金属硫化矿物浮选电化学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矿样
        2.1.1 纯矿样
        2.1.2 实际矿样
    2.2 试剂
    2.3 仪器
    2.4 试验电极
    2.5 试验方法
        2.5.1 浮选试验方法
        2.5.2 电化学试验方法
        2.5.3 动电位(ζ-电位)的测量
        2.5.4 红外光谱测试
第三章 黑药体系硫化矿浮选行为研究
    3.1 硫化矿天然可浮性研究
    3.2 硫化矿捕收剂(黑药)诱导浮选行为研究
        3.2.1 丁铵黑药为捕收剂时,pH值对矿浆电位和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2.2 苯胺黑药为捕收剂时,pH值对矿浆电位和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3 硫酸铜对硫化矿可浮性影响
        3.3.1 丁铵黑药为捕收剂时,矿浆pH对活化后矿物浮选和矿浆电位的影响
        3.3.2 苯胺黑药为捕收剂时,矿浆pH对活化后矿物浮选和矿浆电位的影响
    3.4 抑制剂用量对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3.4.1 石灰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3.4.2 硫酸锌和焦亚硫酸钠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3.4.3 CDP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3.5 矿浆电位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3.5.1 丁铵黑药诱导浮选回收率与矿浆电位的关系
        3.5.2 苯胺黑药诱导浮选回收率与矿浆电位的关系
    3.6 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3.6.1 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人工混合矿的浮选分离
        3.6.2 脆硫锑铅矿、磁黄铁矿混合矿浮选分离
        3.6.3 铁闪锌矿、磁黄铁矿混合矿浮选分离
        3.6.4 三元人工混合矿的分离试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药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研究
    4.1 黑药类捕收剂药剂机理研究
        4.1.1 苯胺黑药的药剂机理
        4.1.2 丁铵黑药药剂机理
    4.2 动电位测定讨论硫化矿与捕收剂的相互作用
        4.2.1 硫化矿表面Zeta电位与pH的关系
        4.2.2 丁铵黑药存在条件下,矿物表面Zeta电位与pH的关系
        4.2.3 苯胺黑药存在条件下,矿物表面Zeta电位与pH的关系
    4.3 捕收剂(黑药)与硫化矿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4.3.1 丁铵黑药对脆硫锑铅矿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3.2 丁铵黑药对铁闪锌矿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3.3 丁铵黑药对磁黄铁矿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4.3.4 丁铵黑药对黄铁矿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硫化矿物-捕收剂(黑药)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机理
    5.1 硫化矿表面氧化的热力学分析
        5.1.1 硫化矿物在水系中表面氧化的Eh-pH关系
        5.1.2 硫化矿-捕收剂(黑药)体系的Eh-pH
    5.2 捕收剂(黑药)在硫化矿物电极表面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5.2.1 丁铵黑药体系硫化矿物的表面静电位研究
        5.2.2 脆硫锑铅矿与丁铵黑药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2.3 铁闪锌矿与丁铵黑药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2.4 磁黄铁矿与丁铵黑药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5.2.5 黄铁矿与丁铵黑药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厂105号多金属硫化矿浮选研究
    6.1 105号矿矿石工艺学研究
        6.1.1 矿石的化学成分
        6.1.2 物相分析
        6.1.3 矿物的组成及含量
    6.2 铅锑锌硫硫化矿浮选试验研究
        6.2.1 磁选试验研究
        6.2.2 铅锑硫化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6.2.3 硫化锌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6.2.4 105号矿浮选全闭路试验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参加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论文
    专利

(6)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与锌铁硫化矿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硫化矿浮选概述
        1.1.1 硫化矿浮选技术的发展
        1.1.2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理论
    1.2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理论研究实验方法
    1.3 硫化矿浮选抑制剂
        1.3.1 无机抑制剂
        1.3.2 有机抑制剂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矿样
    2.2 试剂
    2.3 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合成实验
        2.4.2 浮选试验
        2.4.3 紫外光谱分析
        2.4.4 红外光谱测定
        2.4.5 动电位(ζ-电位)的测量
        2.4.6 X射线衍射(XRD)分析
第三章 锌铁硫化矿物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浮选行为的研究
    3.1 锌铁硫化矿物的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
        3.1.1 铁闪锌矿
        3.1.2 毒砂
        3.1.3 磁黄铁矿
    3.2 锌铁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
        3.2.1 捕收剂用量对锌铁硫化矿物的影响
        3.2.2 矿浆pH值对锌铁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
        3.2.3 活化剂CuSO_4对铁锌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锌铁硫化矿物的有机抑制剂的合成及物化性能
    4.1 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的结构
    4.2 多羟基黄原酸盐类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4.2.1 合成反应原理
        4.2.2 合成方法
        4.2.3 合成的多羟基黄原酸盐类化合物的基本物化性质
    4.3 多羧基黄原酸盐类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4.3.1 合成反应原理
        4.3.2 合成方法
        4.3.3 合成的多羧基黄原酸盐类化合物的基本物化性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对锌铁硫化矿浮选性能的影响
    5.1 多羟基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对锌铁硫化矿浮选性能影响
        5.1.1 多羟基黄原酸盐有机抑制剂用量的影响
        5.1.2 多羟基黄原酸盐存在下pH对锌铁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5.1.3 硫酸铜和多羟基黄原酸盐存在下pH对锌铁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5.2 多羧基黄原酸盐有机抑制剂对锌铁硫化矿浮选性能影响
        5.2.1 多羧基黄原酸盐用量对锌铁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5.2.2 多羧基黄原酸盐存在下pH对锌铁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5.2.3 硫酸铜和多羧基黄原酸盐存在下pH对锌铁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5.3 黄原酸基盐有机抑制剂对人工混合矿分离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对锌铁硫化矿电化学浮选的影响
    6.1 锌铁硫化矿浮选与矿浆电位的关系
        6.1.1 锌铁硫化矿浮选的电位-pH区间
        6.1.2 铜离子活化后锌铁硫化矿浮选的电位-pH区间
    6.2 多羟基黄原酸盐存在下矿浆电位对锌铁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6.2.1 多羟基黄原酸盐存在下锌铁硫化矿浮选的电位-pH区间
        6.2.2 铜离子活化后多羟基黄原酸盐存在下锌铁硫化矿浮选的电位-pH区间
    6.3 多羧基黄原酸盐存在下矿浆电位对锌铁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6.3.1 多羧基黄原酸盐存在下锌铁硫化矿浮选的电位-pH区间
        6.3.2 铜离子活化后多羧基黄原酸盐存在下锌铁硫化矿浮选的电位-pH区间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与锌铁硫化矿表面的作用机理
    7.1 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
        7.1.1 多羟基黄原酸盐GX2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7.1.2 多羧基黄原酸盐TX4在矿物表面吸附行为
    7.2 动电位测定讨论锌铁硫化矿物与黄原酸基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7.2.1 锌铁硫化矿物的Zeta电位与pH的关系
        7.2.2 黄原酸基抑制剂用量对锌铁硫化矿物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7.2.3 锌铁硫化矿物在不同药剂作用条件下的Zeta电位与pH关系
    7.3 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与锌铁硫化矿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7.3.1 GX2与锌铁硫化矿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7.3.2 TX4与锌铁硫化矿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的结构与抑制性能
    8.1 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的结构与抑制能力
        8.1.1 多羟基黄原酸盐的抑制能力
        8.1.2 硫酸铜存在下多羟基黄原酸盐抑制能力
        8.1.3 多羧基黄原酸盐的抑制能力
        8.1.4 硫酸铜存在下多羧基黄原酸盐抑制能力
    8.2 黄原酸基极性基团电负性与抑制性能
    8.3 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性能指数与抑制性能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博士期间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进行的科研工作

(7)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光谱分析
    1.2 电化学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矿物表面疏水性物质的光谱分析
    2.2 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的电化学吸附行为
3 结论

(8)大厂贫锡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大厂矿区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1 大厂资源概况
    1.2 大厂矿石性质
    1.3 大厂主要矿物特性及其浮选研究
        1.3.1 脆硫锑铅矿矿物性质及其浮选研究
        1.3.2 铁闪锌矿矿物性质及其浮选研究
        1.3.3 磁黄铁矿矿物性质及其浮选研究
    1.4 大厂矿区硫化矿资源利用简介
    1.5 复杂铅(锑)锌硫化矿浮选工艺流程的研究进展
    1.6 硫化矿浮选研究进展
    1.7 大厂锡石的回收
        1.7.1 锡石浮选剂的研究状况
        1.7.2 锡石矿物回收工艺研究状况
        1.7.3 华锡集团细泥锡矿生产现状
    论文的选题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矿样及实验材料
        2.1.1 试验矿物及矿样
        2.1.2 浮选药剂
    2.2 实验研究方法
        2.2.1 纯矿物浮选试验
        2.2.2 实际矿物浮选试验
第三章 大厂矿区资源利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车河选厂原工艺流程特点
    3.2 存在难题分析
    3.3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章 大厂主要硫化矿物浮选研究
    4.1 矿浆pH值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1.1 矿浆pH值对脆硫锑铅矿可浮性的影响
        4.1.2 矿浆pH值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
        4.1.3 矿浆pH值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4.2 抑制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1 石灰对矿物的抑制作用
        4.2.2 硫酸锌和焦亚硫酸钠对矿物的抑制作用
        4.2.3 氰化钠对矿物的抑制作用
        4.2.4 腐植酸钠对矿物的抑制作用
    4.3 Cu~2+离子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4.4 矿浆电位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4.4.1 矿浆电位对脆硫锑铅矿浮选的影响
        4.4.2 矿浆电位对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4.4.3 矿浆电位对磁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第五章 大厂低品位矿石抛废试验研究
    5.1 球团矿烧结试验
        5.1.1 原料条件
        5.1.2 生球质量
        5.1.3 操作参数
    5.2 烧结球团矿参数测定
    5.3 跳汰小型试验
第六章 选择性磨矿新技术
    6.1 二段磨矿流的性质特点
    6.2 小型试验结果
第七章 硫化矿混合浮选新技术
    7.1 硫化矿混浮工艺流程
    7.2 中矿脱硫泡沫精选试验
第八章 细粒锡石、铅锑、锌浮选试验研究
    8.1 锡细泥来源及回收
        8.1.1 原锡细泥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8.1.2 组合药剂小型试验介绍
    8.2 细粒铅锑、锌浮选试验
        8.2.1 厂外Φ30米浓密机沉砂浮选试验
        8.2.2 铅硫分离尾矿回收锌的浮选研究
第九章 大厂贫锡多金属硫化矿新工艺
    9.1 车河选厂跳汰人造床石工业试验
        9.1.1 工业试验结果
        9.1.2 部分样品粒度分析
    9.2 选择性磨矿试验
        9.2.1 试验流程
    9.3 磨矿-重选组合流程的研究
        9.3.1 试验流程
    9.4 硫化矿混合浮选试验
        9.4.1 工业试验流程
    9.5 细粒锡石浮选新技术试验
    9.6 细粒铅锑锌矿石絮凝浮选试验
        9.6.1 工艺流程介绍
        9.6.2 工业试验指标
    9.7 选矿废水综合利用研究
        9.7.1 选矿废水回水工艺改造方案的研究
        9.7.2 选矿废水回水工艺改造方案分析
        9.7.3 选矿废水回水工业应用跟踪测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和科研获奖

(9)铅锑铁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硫化矿浮选理论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1.2 浮选电化学理论
        1.2.1 无捕收剂浮选电化学理论
        1.2.2 捕收剂与硫化矿物相互作用的电化学
        1.2.2.1 捕收剂浮选电化学的混合电位模型
        1.2.2.2 浮选的半导体能带理论
        1.2.2.3 捕收剂与硫化矿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1.2.3 浮选调整剂的电化学
        1.2.3.1 硫化矿物浮选与抑制的电化学
        1.2.3.2 Cu~(2+)活化硫化矿物的电化学
    1.3 电位调控浮选与实践
    1.4 浮选与电位的关系
    1.5 硫化矿物浮选电化学研究方法
    1.6 本研究课题的现状、目的与意义
        1.6.1 铅锑铁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研究现状
        1.6.1.1 脆硫锑铅矿的性质及浮选行为
        1.6.1.2 铁闪锌矿的性质及浮选行为
        1.6.1.3 铅锑铁锌硫化矿物的浮选电化学研究现状
        1.6.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矿样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工作电极
        2.3.2 电化学实验方法
        2.3.3 浮选实验
        2.3.4 光谱分析
第三章 铅锑铁锌硫化矿物表面氧化机制研究
    3.1 概述
    3.2 铅锑铁锌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基本行为
    3.3 铅锑铁锌硫化矿物/水溶液体系的热力学
        3.3.1 铅锑铁锌硫化矿物/水溶液体系的Eh-pH图
        3.3.2 铅锑铁锌硫化矿物的氧化特性、浮选电位区间的热力学分析
    3.4 脆硫锑铅矿表面氧化的行为及机制
        3.4.1 pH对脆硫锑铅矿表面腐蚀动力学的影响
        3.4.2 不同pH条件下脆硫锑铅矿表面氧化的电化学反应及疏水产物
        3.4.2.1 中性水溶液体系
        3.4.2.2 弱碱性水溶液体系
        3.4.2.3 pH值对脆硫锑铅矿表面氧化行为的影响
        3.4.2.4 脆硫锑铅矿预氧化对表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3.4.3 不同电位条件下脆硫锑铅矿电极/溶液界面硫膜的形成与破坏
        3.4.3.1 交流阻抗的基本理论
        3.4.3.2 脆硫锑铅矿表面硫膜的形成与破裂的机制
    3.5 铁闪锌矿、磁黄铁矿表面氧化的行为及机制
        3.5.1 pH对铁闪锌矿表面腐蚀动力学的影响
        3.5.2 不同pH条件下铁闪锌矿/水溶液界面结构特征
        3.5.3 铁闪锌矿表面氧化的伏安行为
        3.5.4 铁闪锌矿表面氧化的机理
        3.5.5 磁黄铁矿表面氧化的行为及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捕收剂与铅锑铁锌硫化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研究
    4.1 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的捕收剂浮选行为
    4.2 捕收剂与脆硫锑铅的相互作用
        4.2.1 乙硫氮在脆硫锑铅矿表面的吸附行为及疏水机理
        4.2.1.1 pH对乙硫氮吸附量的影响
        4.2.1.2 乙硫氮在脆硫锑铅矿表面疏水产物的光谱鉴定
        4.2.2 捕收剂-水体系中脆硫锑铅矿腐蚀与抑制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
        4.2.2.1 捕收剂与脆硫锑铅矿的电化学反应及疏水产物
        4.2.2.1.1 乙硫氮与脆硫锑铅矿的电化学反应及疏水产物
        4.2.2.1.2 有、无乙硫氮存在时脆硫锑铅矿的表面电化学行为
        4.2.2.1.1 乙黄药与脆硫锑铅矿的电化学作用及疏水产物
        4.2.2.2 脆硫锑铅矿表面疏水产物随电位变化的机制及浮选电位的选择
        4.2.3 捕收剂浓度的影响
    4.3 捕收剂与铁闪锌矿的相互作用
        4.3.1 捕收剂在铁闪锌矿表面的吸附行为及疏水机理
        4.3.1.1 乙黄药在铁闪锌矿表面的吸附行为及疏水机理
        4.3.1.1.1 pH对乙黄药吸附量的影响
        4.3.1.1.2 乙黄药在铁闪锌矿表面疏水产物的光谱鉴定
        4.3.1.2 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的吸附行为及疏水机理
        4.3.1.2.1 pH对乙硫氮吸附量的影响
        4.3.1.2.2 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疏水产物的光谱鉴定
        4.3.2 捕收剂-水体系中铁闪锌矿腐蚀与抑制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
        4.3.2.1 捕收剂—水体系中铁闪锌矿的电化学反应及疏水产物
        4.3.2.2 乙硫氮-水体系中铁闪锌矿的腐蚀与抑制
        4.3.3 乙硫氮-水溶液体系中铁闪锌矿的界面结构随电位的变化特性
    4.4 捕收剂与铅锑铁锌硫化矿物作用的机理
        4.4.1 捕收剂与脆硫锑铅矿相互作用的机理
        4.4.2 捕收剂与铁闪锌矿相互作用的机理
第五章 铅锑铁锌硫化矿物/水溶液体系中浮选调整剂的电化学
    5.1 概述
    5.2 pH调整剂对铅锑铁锌硫化矿表面腐蚀的影响及浮选意义
        5.2.1 pH调整剂对脆硫锑铅矿腐蚀及界面结构的影响
        5.2.1.1 脆硫锑铅矿电极在不同pH调整剂溶液中的腐蚀动力学
        5.2.1.2 不同pH调整剂条件下脆硫锑铅矿/溶液的界面结构特性
        5.2.2 pH调整剂对铁闪锌矿腐蚀及界面结构的影响
        5.2.2.1 铁闪锌矿在不同pH调整剂溶液中的腐蚀动力学
        5.2.2.2 不同pH调整剂条件下铁闪锌矿的界面结构特性
        5.2.3 pH调整剂与铅锑铁锌硫化矿物作用的差异及其浮选意义
    5.3 Cu~(2+)活化铁闪锌矿的电化学及电位调控浮选的意义
        5.3.1 Cu~(2+)活化铁闪锌矿的电化学机理
        5.3.2 活化电位与活化性能
        5.3.3 pH和Ca(OH)_2对活化性能的影响
        5.3.4 铁闪锌矿、磁黄铁矿浮选分离的电位和pH值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铅锑铁锌硫化矿物在高碱高钙体系中的电化学
    6.1 概述
    6.2 脆硫锑铅矿在高碱高钙体系中的电化学
        6.2.1 表面腐蚀产物及电极过程动力学
        6.2.2 脆硫锑铅矿电极/水溶液界面结构随电位的变化
    6.3 铁闪锌矿在高碱高钙体系中的电化学
    6.4 磁黄铁矿在高碱高钙体系中的电化学
    6.5 铅锑铁锌硫化矿物在高碱高钙体系中电位调控浮选的可行性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Corrosive electrochemistry of jamesonite(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可浮性研究[D]. 张小普.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闪锌矿铁含量对其浮选及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D]. 张胜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铅锑锌硫化矿高浓度与电位调控浮选的研究[D]. 黄水鹏. 中南大学, 2014(03)
  • [4]细粒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絮团浮选行为及其机制研究[D]. 张婷. 中南大学, 2014(03)
  • [5]黑药体系铅锌锑硫化矿的浮选电化学研究[D]. 刘之能. 中南大学, 2009(06)
  • [6]黄原酸基有机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与锌铁硫化矿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 熊道陵. 中南大学, 2006(06)
  • [7]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J]. 余润兰,邱冠周,胡岳华,覃文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5(09)
  • [8]大厂贫锡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吴伯增. 中南大学, 2005(06)
  • [9]铅锑铁锌硫化矿浮选电化学基础理论研究[D]. 余润兰. 中南大学, 2004(11)

标签:;  ;  ;  ;  ;  

jamesonite的腐蚀电化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