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醇酸树脂合成工艺及质量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1](2021)在《高光金属漆用丙烯酸乳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涂料水性化的推广与普及,在防腐要求不高的领域,单组份水性涂料的综合性能已能与同类溶剂型涂料相媲美。其中,水性醇酸树脂因自身分子量低、成膜光泽度高占据着轻防腐领域的主要市场,但其也存在干燥速率慢、耐候性和初期耐水性差等不足之处。水性丙烯酸树脂在应用中表现出极佳的耐候性和保光保色性,且合成改性技术成熟,因此可通过对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结构进行改性设计,获得光泽度高、初期耐水性好的涂层。本论文的目的便是通过乳液聚合法,引入含有机硅氧烷交联体系和酮肼交联体系,开发出一种高光泽度金属漆用丙烯酸乳胶,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探究。本论文以苯乙烯(St)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71)为功能单体,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乳胶。研究表明:丙烯酸乳胶固含为48%,种子乳液用量为5%,SDS用量为2.5%,St与BA配比为2:1,DAAM用量为1%,A-171用量为0.5%,APS用量为0.4%,NDM用量为0.5%和AA用量为2%时,合成的丙烯酸乳胶单体转化率高,粒径分布范围窄,配成漆后,所得涂层在金属基材具有极佳的附着力、光泽度高和初期耐水性优异。将自制的丙烯酸乳胶用作基料制备金属漆,系统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金属漆应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成膜助剂DPn B用量占丙烯酸乳胶用量的5%,颜基比为0.8,分散剂BYK-190用量占颜料用量9%,中和剂选择DMEA,制备出的金属漆热储存稳定性好,对多种金属基材均表现出优异的附着力,涂层光泽度高,初期耐水性和耐盐雾性能优异。同时将自制的丙烯酸乳胶与水性醇酸树脂冷拼使用,所得涂层既能改善单独使用醇酸树脂时涂层干燥慢和耐水性差的不足,也能显着提升丙烯酸树脂涂层的光泽度。
戴恺晨[2](2020)在《水性醇酸云母氧化铁防腐涂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的金属基材被应用于制造、建筑业等领域,促使金属保护用防腐涂料的发展。醇酸树脂具有合成成本低,涂膜光亮饱满,综合性能优越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建筑业的涂装中。随着环保意识地深入人心,醇酸树脂的功能化、改性化及水性化已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云母氧化铁是一种优良的呈片状结构的防锈颜料,但颗粒间容易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团聚,影响其在涂料中的分散和使用,必须对其加以改性。本文首先采用脂肪酸法合成顺酐基础醇酸树脂,针对水性醇酸树脂硬度低、耐水性差等不足,采用苯乙烯、丙烯酸(酯)类单体对醇酸树脂进行复合改性,通过引入丙烯酸实现水性化,得到了稳定性及涂膜性能良好的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云母氧化铁的表面改性优化,制备出一种耐水性、耐盐雾、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水性醇酸云母氧化铁防腐涂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豆油脂肪酸、亚麻油酸、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和顺丁烯二酸酐制备了基础醇酸树脂,对树脂的合成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究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条件为油度在45%-50%、K值1.06-1.08、醇超量25%-30%,豆油酸:亚麻油酸(w%)=5:1,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w%)=1:1,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w%)=2:1-2.5:1,苯甲酸用量为6%,四氢苯酐用量为15%,顺酐用量为 7%-8%。(2)利用苯乙烯、丙烯酸(酯)类单体对醇酸树脂进行复合改性,考察了引发剂、中和度、改性单体的用量和配比对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改性阶段的最佳工艺,并用FT-IR、凝胶渗透色谱、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等方式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改性单体总量:基础醇酸树脂(w%)=7:10,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w%)=1:1,硬软单体比例为16: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用量为3%,丙烯酸用量为9%,引发剂用量为3%并分批加入,中和度为100%时,改性树脂具有优良的涂膜性能。(3)详细地研究了硬脂酸、硅烷偶联剂(KH550、KH570和KH792)对云母氧化铁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792的改性效果最好,最佳用量为1.2%。FT-IR结果表明KH792已经和云母氧化铁粉体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键合;偏光显微镜显示,经硅烷偶联剂KH792改性后的云母氧化铁分散地更加均匀,无团聚现象发生。(4)用自制的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和KH792改性云母氧化铁为基料制备水性醇酸云母氧化铁防腐涂料,研究了不同云母氧化铁用量对防腐涂层性能的影响。耐盐雾实验结果表明,改性云母氧化铁添加量为15%的涂层经过168 h盐雾试验后无明显变化,防腐效果最佳;极化曲线结果显示,当云母氧化铁用量为15%时,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I)达最小值,腐蚀速率最慢,防腐效果最佳。
戴国绪,刘洪娟[3](2019)在《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对醇酸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3种不同配方与工艺的醇酸树脂的合成进行实验,并将该3种树脂按相同比例制备成相应的醇酸漆,对3种漆的漆膜性能进行检测,旨在对比不同配方与工艺下合成的醇酸树脂对醇酸涂料各项性能的影响,为醇酸漆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提供参考与选择。
毕耀文[4](2019)在《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桐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是最好的天然植物油,其油膜具有坚固不粘、附着力强、耐水、耐碱等性能,常用于涂料的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涂料用成膜树脂。本论文研究了桐油酸单甘脂通过化学反应,将桐油酸单甘脂接入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主链上,得到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再利用油性纳米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改性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采用漆膜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各种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综合分析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和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性能,适宜的桐油酸单甘脂含量为6%。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的吸水率为32%,下降了41%;吸甲苯率为19%,下降了39%;拉伸强度为1.3Mpa,提高了225%;断裂伸长率达到17%,提高了 143%;硬度从B级提高到3H级,附着力性能从6级提高到3级;抗冲击强度合格;耐热性能增强。综合分析三氧化二铝-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和桐油基不饱和聚酯聚酯树脂漆膜的各项指标,适宜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为6%。三氧化二铝-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的吸水率为21%,下降了 34%;吸甲苯率为8%,下降了 58%;拉伸强度为3.3Mpa,提高了 154%;断裂伸长率达到29%,提高了71%;硬度从3H级提高到5H级,附着力性能从3级提高到2级;抗冲击强度合格;在低失重时耐热性能增强,高失重时耐热性下降。综合分析二氧化硅-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和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的各项指标,适宜的二氧化硅含量为8%。二氧化硅-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的吸水率为14%,下降了56%;吸甲苯率为8%,下降了58%;拉伸强度为4.6Mpa,提高了254%;断裂伸长率达到36%,提高了 112%;硬度从3H级提高到5H级,附着力性能从3级提高到2级;抗冲击强度合格;耐热性能增强。对比分析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对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结果,二氧化硅改性效果更好,为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郭李琴[5](2019)在《地沟油基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工业漆的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地沟油、苯酐、季戊四醇、催化剂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地沟油基水性醇酸树脂,并对合成的树脂采用催干剂、丙烯酸、环氧、丙烯酸-环氧改善其性能,并将改性后的树脂配制成相应的工业漆,检测其各项指标,选定合适的方案并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合成条件参数:超醇量选择的范围是1.2-1.35,油度的选择范围在40%-50%,酸值控制在60 mg/g-80 mg/g,将醇解和酸解温度控制在230℃-240℃的范围内,并将温度降至160℃以下加入助溶剂(丙二醇单甲醚、正丁醇),降温至80℃-100℃时加入中和剂(三乙胺),其加入量为计算量的1.75倍。地沟油合成的水性醇酸树脂存在干燥速度慢,耐水、耐盐水性能差等缺点,故需对其进行改性,测试非改性及其改性树脂配制的工业漆的各项指标表明:催干剂加入比例为4%-6%对水性醇酸树脂工业漆的干燥性能提高较好;通过丙烯酸改性进一步提高了水性醇酸树脂工业漆的干燥速度及耐水、耐盐水性;采用的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配制的工业漆样板失去光泽,是由于环氧树脂和水性醇酸树脂亲合性不很好,放置易分层所致。丙烯酸改性是优选方案,丙烯酸改性水性树脂的VOC为58 g/L,低于指标要求的150 g/L,其工业漆VOC仅为30 g/L远低于指标要求的300 g/L,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丙烯酸改性的机理为:地沟油的酸值一般都在100 mg/g以上,以及苯酐、季戊四醇、中和剂等含有大量的-OH、-COOH等亲水基团,所以水性地沟油基醇酸树脂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但是干燥速度慢、耐水、耐盐水性能差,丙烯酸带有大量的-CH3、-CH2-等疏水基团,能有效改善其耐水、耐盐水性能。开展了地沟油基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工业漆的工业生产试验,根据HG/T 4847-2015测试制备涂料的耐水性和耐盐水性,符合要求,并进行了钢结构应用实验,未出现返锈等现象。找到了一种地沟油的好利用和消纳方法,变废为宝,减少油性溶剂的排放,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蒋亚娟[6](2018)在《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醇酸树脂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漆膜性能优良等优点,是一种重要涂料用树脂。植物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合成醇酸树脂的重要原料。而我国食用植物油供不应求,因此,合理开发一种价格低廉、可用于工业化原料的非食用油显得尤为重要。花椒籽作为花椒的副产物,含油量为2731%,来源广泛,是一种很好的油脂资源。花椒籽油(ZSO)属于半干性植物油,可以作为有机涂料原料。若以ZSO制备醇酸树脂,不仅可以增加花椒种植的附加值,还能降低醇酸树脂的生产成本。本文以ZSO制备了水性醇酸树脂,并以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分别对其性能进行了改性。通过分析比较各项影响漆膜性能的因素,从而对合成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的配方及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FT-IR、粒径分析仪、TEM、TG和接触角测定仪等分别对树脂的结构、乳液粒径、热稳定性以疏水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WA):以ZSO、三羟甲基丙烷(TMP)、苯酐(PA)、间苯二甲酸酐(IPA)、苯甲酸(BA)和偏苯三酸酐(TMA)等原料合成了环保型的WA。通过分析比较漆膜的各项性能,当油度为50%,醇超量为10%12.5%,最终酸值控制在6050 mgKOH/g,多元酸摩尔比n(PA):n(IPA):n(BA)=2:1:1时,得到的WA乳液粒径分布均匀,储存稳定性好,而且漆膜的干燥速度良好,光泽度、附着力和柔韧性优异,但硬度及耐水性不够理想。(2)环氧改性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氨基烤漆(EWA-H):分别将环氧树脂E44和E20引入WA结构中,合成了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EWA),再将EWA与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HMMM)混合得到EWA-H。通过分析比较漆膜的各项性能,发现在第二步酯化反应时引入环氧树脂,且当E44和E20的含量分别控制在11.113.3%和13.817.5%时,制备的EWA乳液具备良好的储存稳定性。与WA相比,EWA各项性能均有了较大改善。当EWA和HMMM混合质量比为3:1时,在高温下固化的EWA-H漆膜,相比WA表现出优异的硬度和耐水性,以及良好的耐酸和耐碱性、热稳定性。(3)聚氨酯改性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PUWA):以异佛二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改性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水性单体合成了PUWA。通过分析比较漆膜的各项性能,当醇超量(r)为30%,n(-NCO):n(-COOH)为1.25:11.5:1,DMPA含量为7.5%时,得到的PUWA乳液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漆膜具有优异的自干速度和良好的硬度、耐水性和耐酸性,与相比WA耐碱性也得到了改善。
杨威[7](2017)在《水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杂化体的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醇酸树脂涂料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聚酯涂料,在涂料工业中一直占据相当大的市场。然而传统的油溶性醇酸树脂涂料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施工过程中还常需要添加有机溶剂稀释,这些有机溶剂的挥发对环境和施工人员都具有很大的伤害。与传统的油性醇酸树脂相比,水性醇酸树脂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减少有机溶剂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因有机溶剂引起的火灾事故。但水性醇酸树脂与传统的醇酸树脂相比干燥性能、耐水性能较差,丰满度与耐候性较差。造成水性涂料的推广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对水性醇酸进行改性是目前国内外较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以及醇酸树脂的水性化,使用含交联单体的丙烯酸单体混合液对水性化后的醇酸树脂进行改性,合成了交联型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涂料,对影响树脂合成以及涂膜性能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制备出了双重交联型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主要工作如下:使用酯化法将脂肪酸、三羟甲基丙烷(TMP)以及多元酸混合物合成醇酸树脂,使用偏苯三酸酐(TMA)与醇酸树脂反应,得到水性醇酸树脂。利用醇酸树脂合成过程中的反应特点,优化合成工艺,得到其最优条件为:在装有搅拌装置、冷凝管、温控设备、分水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配方量的亚麻酸、豆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苯,通氮气升温搅拌,升温至170℃保温1h,每一小时升温10℃,直至210℃后每30min测量一次酸值,当酸值达标后降温至150℃,抽滤二甲苯。待二甲苯抽干净后升温至170℃加TMA,酸值达理论值后降温加入适量丙二醇甲醚稀释备用。考察了多种因素对水性醇酸树脂耐水性、干燥速率以及涂膜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的配方中,使用三羟甲基丙烷与季戊四醇3:1、豆油酸与亚麻酸1:1、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合成终点酸酯为5-10mgKOH/g的醇酸树脂,使用质量分为8%的TMA进行水性化,最终水性醇酸树脂油度50%、分子量1600,水性醇酸树脂羟基官能度为1。使用含交联单体的丙烯酸混合液对自制的水性醇酸树脂进行改性,最终确定丙烯酸酯单体占水性醇酸树脂质量60%,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用量为丙烯酸酯单体总量的6%,BPO用量2.5%,苯乙烯用量15%,制备的改性树脂具有较高的性能,红外波普分析证明改性树脂中交联单体发生了交联,粒径分析证明交联单体的加入可以使改性树脂具有更好的水溶性,研究了改性树脂的分散性能以及成膜后的特征。将自制的改性树脂配置成水性金属防锈涂料,通过确定使用铁红颜料且颜基比为0.6,分散剂、润湿剂用量0.8%,消泡剂用量0.3%时制备的水性金属防锈漆具有较好的性能。
周达朗[8](2015)在《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醇酸树脂的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性能优良,因而它在涂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醇酸树脂体系,特别是水性醇酸体系的缺点也很明显,例如干燥性能较差、耐水性较差等。而有机硅中硅氧原子间的电负性较聚物中碳碳原子间差异更大,Si-O键的极性更强,体系中分子间作用力更强,采用有机硅单体对醇酸树脂进行改性,则可增大分子间的交联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醇酸树脂的一些缺点,提高有机硅改性树脂的干燥性能和耐水性能。本文以亚麻油、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N,N-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制得一种水性醇酸树脂。并以此水性醇酸树脂为基础,配合有机硅单体制备一种可常温固化的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探讨了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寻找了最优配方和生产工艺条件并寻找相关的规律。通过正交试验,结合工艺实施情况,设计了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配方。研究结果表明,醇超量、多元醇平均官能度、油度对水性醇酸树脂性能有显着影响,且影响顺序为:醇超量>多元醇平均官能度>油度。当水性醇酸树脂体系设定油度L为55%,醇超量R为1.07,多元醇平均官能度为3.25时,合成的水性醇酸树脂在成膜性、干燥性等方面性能相对较好,表干时间与实干时间分别为24h与60h,但在耐水性、耐热性、漆膜硬度等方面的性能仍有改进空间。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讨论有机硅改性步骤中各种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有机硅单体参与体系改性反应,添加量为前述水性醇酸树脂的23.5%(质量比);水解反应中水的用量与有机硅单体用量之比为1.5:1(摩尔比);使用反滴法工艺,在85℃下进行有机硅单体的水解、接枝反应,最终可制备一种棕色均一透明的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上述工艺稳定可靠,所得产品可分散于水中,改性树脂比未改性树脂在干燥性能、涂膜硬度、附着力、耐水性、耐盐水性以及耐热性等均有所提高。本文采用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热重分析仪(TG)测试产品受热分解情况,使用凝胶色谱仪(GPC)测量产品分子量并使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测试产品乳液粒子粒径及其分布。拉曼光谱及DSC曲线证明:有机硅单体成功被接枝到醇酸分子链上。DSC曲线显示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7.0℃。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显示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平均粒径为139.8nm,证明产品稳定性良好。
刘国杰[9](2014)在《超支化水稀释性气干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备与性能》文中认为简介了可气干的较高固体分超支化醇酸树脂的制备和性能表征,用丙烯酸-顺酐共聚物对它进行改性,制成具有良好水解稳定性和涂膜性能的水稀释性气干醇酸树脂。
陈卫东,张鹏云,陈艳丽,王崇国,张学欢,鲁峰[10](2014)在《国内改性醇酸树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醇酸树脂的组成和合成工艺,综述了国内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其中包括采用酸酯、酸酐、环氧树脂、有机硅、纳米材料改性等。
二、醇酸树脂合成工艺及质量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醇酸树脂合成工艺及质量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高光金属漆用丙烯酸乳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单组份轻防腐涂料概述 |
1.2.1 水性丙烯酸涂料 |
1.2.2 水性醇酸涂料 |
1.2.3 水性环氧酯涂料 |
1.2.4 水性聚氨酯涂料 |
1.2.5 水性氨基烤漆 |
1.2.6 水性单组份轻防腐涂料小结 |
1.3 水性单组份丙烯酸金属高光漆的市场要求 |
1.3.1 光泽度 |
1.3.2 初期耐水性 |
1.4 单组份丙烯酸乳胶自交联技术研究 |
1.4.1 含有机硅氧烷室温自交联体系 |
1.4.2 酮肼室温自交联体系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5.1 论文研究意义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1.5.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高光金属漆用丙烯酸乳胶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自交联丙烯酸乳胶的合成 |
2.2.4 水性金属高光漆的制备 |
2.3 自交联丙烯酸乳胶及涂层的性能检测 |
2.3.1 自交联丙烯酸乳胶的性能测试 |
2.3.2 高光金属漆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聚合工艺对丙烯酸乳胶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2 乳化剂用量对丙烯酸乳胶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3 St与BA配比对丙烯酸乳胶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4 DAAM用量对丙烯酸乳胶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5 A-171加入方式和用量对丙烯酸乳胶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6 引发剂用量对丙烯酸乳胶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7 链转移试剂用量对丙烯酸乳胶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8 丙烯酸用量对丙烯酸乳胶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光金属漆用丙烯酸乳胶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水性高光金属漆的制备工艺 |
3.3 高光金属漆性能测试 |
3.3.1 浆料细度的测定 |
3.3.2 表干时间的测定 |
3.3.3 摆杆硬度的测试 |
3.3.4 涂料黏度的测定 |
3.3.5 热储存稳定性的测试 |
3.3.6 其余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成膜助剂对金属漆性能的影响 |
3.4.2 颜料对金属漆性能的影响 |
3.4.3 分散剂的选择对金属漆性能的影响 |
3.4.4 中和剂的选择对金属漆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5 冷拼水性醇酸树脂对金属漆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6 自干时间对金属漆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7 不同基材对金属漆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8 最佳配方制备的金属漆性能检测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2)水性醇酸云母氧化铁防腐涂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性醇酸树脂 |
1.1.1 醇酸树脂的定义及分类 |
1.1.2 水性醇酸树脂 |
1.1.3 醇酸树脂的水性化方法 |
1.1.4 水性醇酸树脂的固化机理 |
1.2 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与合成工艺 |
1.2.1 制备方法 |
1.2.2 合成工艺 |
1.3 醇酸树脂的改性 |
1.3.1 苯乙烯改性 |
1.3.2 丙烯酸(酯)改性 |
1.3.3 聚氨酯改性 |
1.3.4 环氧树脂改性 |
1.3.5 有机硅改性 |
1.4 防腐颜料云母氧化铁的性质及改性 |
1.4.1 云母氧化铁 |
1.4.2 云母氧化铁的改性 |
1.5 水性醇酸防腐涂料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 |
1.5.1 金属的腐蚀 |
1.5.2 金属的防护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苯乙烯/丙烯酸(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原理及步骤 |
2.2.4 实验装置图 |
2.3 树脂与漆膜的分析测试方法 |
2.3.1 树脂性能的测试方法 |
2.3.2 漆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原料选择 |
2.4.2 基础树脂油度的影响 |
2.4.3 基础树脂醇超量的影响 |
2.4.4 基础树脂K值的影响 |
2.4.5 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用量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
2.4.6 顺酐的加入先后及用量的选择 |
2.4.7 单体的用量及配比对改性醇酸树脂的影响 |
2.4.8 丙烯酸的用量的选择 |
2.4.9 有机硅用量对改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 |
2.4.10 引发剂的用量及加入方式 |
2.4.11 中和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4.12 红外光谱分析 |
2.4.13 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
2.4.14 粒径分析 |
2.4.15 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改性云母氧化铁的制备及悬浮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原理 |
3.2.4 实验步骤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改性剂对云母氧化铁沉降性能的影响 |
3.3.2 KH792浓度对云母氧化铁沉降性能的影响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偏光显微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性醇酸云母氧化铁防腐涂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2 实验试剂 |
4.2.3 水性醇酸云母氧化铁防腐涂料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云母氧化铁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2 涂层耐盐雾分析 |
4.3.3 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对醇酸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醇酸树脂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检验标准 |
1.3 A#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 |
1.3.1 实验配方 |
1.3.2 合成工艺 |
1.3.3 A#醇酸树脂质量标准 |
1.4 B#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 |
1.4.1 实验配方 |
1.4.2合成工艺 |
1.4.3 B#醇酸树脂质量标准 |
1.5 C#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 |
1.5.1 实验配方 |
1.5.2 合成工艺 |
1.5.3 B#醇酸树脂质量标准 |
2 结论与比较 |
3 醇酸涂料实验部分 |
4 结语 |
(4)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桐油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
1.1.1 桐油酸甲酯 |
1.1.2 桐油酸 |
1.1.3 桐油酸钾 |
1.1.4 环氧化桐油酸甲酯 |
1.1.5 桐油酸甲酯-马来酸酐加和物 |
1.1.6 桐油酸缩水甘油酯 |
1.1.7 桐油酸单甘酯 |
1.1.8 桐油基双二氢-马来酰亚胺 |
1.1.9 桐油基多元醇 |
1.1.10 桐油酸丙烯酸甘油酯 |
1.2 桐油及其衍生物在改性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1 桐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
1.2.2 桐油改性聚氨酯树脂 |
1.2.3 桐油改性酚醛树酯 |
1.2.4 桐油改性醇酸树脂 |
1.2.5 桐油改性环氧树酯 |
1.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研究现状 |
1.3.1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
1.3.2 丙烯酸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
1.3.3 环氧树脂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
1.3.4 有机硅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
1.3.5 纳米材料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
1.3.6 植物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
1.4 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桐油基不饱和树脂的制备与漆膜性能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2 不饱和树脂的合成 |
2.1.3 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制备 |
2.1.4 漆膜性能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不饱和聚酯工艺确定 |
2.2.2 桐油酸单甘脂含量对漆膜基本性能的影响 |
2.2.3 桐油酸单甘脂含量对漆膜吸水性能的影响 |
2.2.4 桐油酸单甘脂含量对漆膜吸甲苯性能的影响 |
2.2.5 桐油酸单甘脂含量对漆膜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6 桐油酸单甘脂含量对漆膜特征热分解温度的影响 |
2.3 小结 |
3 三氧化二铝-桐油基不饱和树脂漆膜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2 纳米三氧化二铝-桐油基不饱和树脂的合成 |
3.1.3 纳米三氧化二铝-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的制备 |
3.1.4 漆膜性能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三氧化二铝含量对漆膜基本性能的影响 |
3.2.2 三氧化二铝含量对漆膜吸水性能的影响 |
3.2.3 三氧化二铝含量对漆膜吸甲苯性能的影响 |
3.2.4 三氧化二铝含量对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5 三氧化二铝含量对漆膜特征热分解温度的影响 |
3.3 小结 |
4 二氧化硅-桐油基不饱和树脂漆膜性能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2 纳米二氧化硅-桐油基不饱和树脂的合成 |
4.1.3 纳米二氧化硅-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漆膜的制备 |
4.1.4 漆膜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二氧化硅含量对漆膜基本性能的影响 |
4.2.2 二氧化硅含量对漆膜吸水性能的影响 |
4.2.3 二氧化硅含量对漆膜吸甲苯性能的影响 |
4.2.4 二氧化硅含量对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5 二氧化硅含量对漆膜特征热分解温度的影响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地沟油基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工业漆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沟油国内外研究近况和走势 |
1.3 油性醇酸树脂及其工业漆的国内外研究近况和走势 |
1.4 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工业漆的国内外研究近况和走势 |
1.5 油性、水性醇酸树脂工业漆配制 |
1.6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2.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2 创新点 |
2.3 技术路线 |
3 地沟油基水性醇酸树脂合成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仪器及装置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合成工艺参数的选择 |
3.2.2 非改性及其改性树脂的性能分析及红外表征 |
3.3 非改性及其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地沟油基水性醇酸树脂工业漆的制备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涂料性能试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催干剂对水性醇酸树脂漆性能改善的研究 |
4.2.2 丙烯酸改性对水性醇酸树脂漆的性能研究 |
4.2.3 环氧改性对水性醇酸树脂漆的性能研究 |
4.2.4 丙烯酸-环氧改性对水性醇酸树脂漆的性能研究 |
4.3 4 种改性水性醇酸树脂漆的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工业化生产及应用试验 |
5.1 丙烯酸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工业化生产试验 |
5.1.1 配方设计 |
5.1.2 生产方案 |
5.2 丙烯酸改性水性醇酸树脂漆工业化生产试验 |
5.2.1 配方设计 |
5.2.2 生产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 |
1.1.1 醇酸树脂的概述 |
1.1.2 醇酸树脂的分类 |
1.1.3 水性醇酸树脂的概述 |
1.1.4 醇酸树脂的水性化研究现状 |
1.2 水性醇酸树脂的改性 |
1.2.1 环氧树脂改性 |
1.2.2 丙烯酸改性 |
1.2.3 聚氨酯改性 |
1.2.4 无机纳米材料改性 |
1.2.5 有机硅树脂改性 |
1.3 植物油在涂料树脂中的应用 |
1.3.1 概述 |
1.3.2 植物油在醇酸树脂合成中的应用 |
1.3.3 花椒籽油的概述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4.1 课题目的 |
1.4.2 课题内容 |
2 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花椒籽毛油的处理 |
2.2.3 水性醇酸树脂合成工艺及原理 |
2.2.4 测试及方法 |
2.2.5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行业标准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花椒籽油的处理 |
2.3.2 原料的选择 |
2.3.3 醇解催化剂的选择及用量 |
2.3.4 油度对性醇酸树脂漆膜的影响 |
2.3.5 醇超量(r)对水性醇酸树脂漆膜的影响 |
2.3.6 不同多元酸对水性醇酸树脂漆膜的影响 |
2.3.7 树脂的最终酸值对水性醇酸树脂漆膜的影响 |
2.3.8 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的综合性能 |
2.3.9 红外光谱分析 |
2.3.10 粒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环氧改性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氨基烤漆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原理及合成工艺 |
3.2.3 测试及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环氧树脂投料种类的选择 |
3.3.2 环氧树脂的最佳投料时间和温度 |
3.3.3 环氧树脂用量对树脂漆膜的影响 |
3.3.4 环氧改性树脂与氨基树脂的最佳混合比例 |
3.3.5 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及醇酸氨基烤漆的综合性能 |
3.3.6 红外光谱分析 |
3.3.7 粒径分析 |
3.3.8 透射电镜分析 |
3.3.9 热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聚氨酯改性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原理及合成工艺 |
4.2.3 测试及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异氰酸酯种类的选择 |
4.3.2 醇超量(r)对树脂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n(-NCO):n(-COOH)对树脂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4 DMPA含量对树脂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5 漆膜的疏水性 |
4.3.6 聚氨酯改性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的综合性能 |
4.3.7 红外光谱分析 |
4.3.8 粒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水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杂化体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2 水性涂料概述 |
1.2.1 水性涂料的发展 |
1.2.2 水性涂料的分类 |
1.3 水性醇酸树脂概述 |
1.3.1 醇酸树脂简介 |
1.3.2 水性醇酸树脂 |
1.3.3 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 |
1.3.4 醇酸树脂的水性化 |
1.3.5 水性醇酸树脂干燥机理 |
1.3.6 水性醇酸树脂的改性 |
1.3.7 水性丙烯酸树脂概述 |
1.3.8 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涂料工业发展 |
第2章 水性醇酸树脂合成实验及性能检测 |
2.1 前言 |
2.2 实验原料及处理 |
2.2.1 合成水性醇酸树脂的原料 |
2.2.2 水性丙烯酸-醇酸树脂杂化体原料 |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 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
2.4.1 醇酸树脂的合成 |
2.4.2 醇酸树脂水性化 |
2.5 分析测试方法 |
2.5.1 水性醇酸树脂的测试 |
2.5.2 涂膜性能分析 |
2.6 结果分析 |
2.6.1 二甲苯对醇酸树脂合成影响 |
2.6.2 TMA用量对水性醇酸树脂影响 |
2.6.3 第一步反应酸值对水性醇酸树脂的影响 |
2.6.4 油度对水性醇酸树脂影响 |
2.6.5 脂肪酸的影响 |
2.6.6 多元醇的影响 |
2.6.7 升温速度的影响 |
2.6.8 醇酸树脂分子量的影响 |
2.6.9 羟基余量对水性醇酸树脂的影响 |
2.6.10 催干剂对水性醇酸树脂干性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性丙烯酸-醇酸树脂杂化体的合成及表征 |
3.1 前言 |
3.2 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基本配方 |
3.3 水性杂化体合成工艺 |
3.3.1 合成原理 |
3.3.2 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交联单体用量对改性树脂影响 |
3.4.2 引发剂的影响 |
3.4.3 丙烯酸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
3.4.4 中和剂对改性树脂影响 |
3.4.5 丙烯酸单体用量的影响 |
3.4.6 苯乙烯用量影响 |
3.4.7 助溶剂的影响 |
3.4.8 改性树脂成膜过程 |
3.4.9 改性树脂优化配方 |
3.5 改性树脂检测分析 |
3.5.1 改性前后FT-IR分析 |
3.5.2 改性树脂粒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性金属防锈涂料的研究制备 |
4.1 前言 |
4.2 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防锈涂料基本配方 |
4.3 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防锈涂料制备工艺 |
4.4 性能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涂料性能 |
4.5.2 颜料的选择与用量的影响 |
4.5.3 分散剂的影响与用量 |
4.5.4 消泡剂的影响 |
4.5.5 增稠剂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对本课题的展望 |
5.3 本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醇酸树脂的发展历程 |
1.2 醇酸树脂的现状 |
1.3 醇酸树脂的原料 |
1.4 醇酸树脂水性化策略 |
1.4.1 外乳化法制备水分散型醇酸树脂 |
1.4.2 内乳化法制备水分散型醇酸树脂 |
1.5 醇酸树脂的改性方法 |
1.6 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的开发 |
1.7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性能测试 |
2.3.1 产品外观 |
2.3.2 产品粘度的测试 |
2.3.3 乙醇容忍度的测试 |
2.3.4 体系酸值的测试 |
2.3.5 产品固含量的测试 |
2.3.6 红外光谱分析 |
2.3.7 聚合物DSC分析 |
2.3.8 乳液粒径分布测试 |
2.3.9 产品漆膜的制备 |
2.3.10 产品干燥时间的测定 |
2.3.11 漆膜耐水性测试 |
2.3.12 漆膜附着力测试 |
2.3.13 漆膜硬度测试 |
2.3.14 产品稳定性测试 |
第三章 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2.1 醇解反应 |
3.2.2 酯化缩聚 |
3.2.3 加胺中和 |
3.3 配方计算 |
3.4 合成工艺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原料的选择 |
3.5.2 合成工艺的影响 |
3.5.3 工艺参数的选择 |
3.5.4 正交试验 |
3.5.5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 |
3.5.6 聚合物DSC测试结果 |
3.5.7 粒径分布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理 |
4.2.1 醇解反应 |
4.2.2 酯化缩聚反应 |
4.2.3 有机硅单体的水解 |
4.2.4 接枝反应 |
4.2.5 加胺中和 |
4.3 配方的计算 |
4.4 合成工艺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有机硅单体滴加工艺的影响 |
4.5.2 单体种类的影响 |
4.5.3 单体用量的影响 |
4.5.4 用水量的影响 |
4.5.5 共聚反应温度的影响 |
4.5.6 红外光谱分析 |
4.5.7 聚合物DSC分析 |
4.5.8 粒径分布情况 |
4.5.9 分子量测定 |
4.5.10 热重分析 |
4.5.11 改性前后醇酸树脂漆膜性能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超支化水稀释性气干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超支化醇酸树脂 (HBRA) 合成与表征 |
1.1 超支化聚酯多元醇 (HBP) 的合成 |
1.2 超支化醇酸树脂 (HBRA) 合成 |
1.3 超支化醇酸树脂 (HBRA) 的表征 |
1.3.1 液体特性和黏度 |
1.3.2 分子量及其分布 |
1.3.3 HBRA树脂平均粒径 |
1.3.4 分子结构表征 |
1.4 HBRA树脂涂料性能表征 |
1.4.1 涂膜物理机械性能 |
1.4.2 HBRA树脂涂料化学抗性 |
1.5 小结 |
2 丙烯酸酯-顺酐共聚物改性超支化气干性水性醇酸树脂涂料 |
2.1 丙烯酸酯-顺酐化HBRA树脂——HBRAAM合成 |
2.1.1 配方组成 |
2.1.2 合成工艺 |
2.2 丙烯酸酯-顺酐化HBRA树脂——HBRAAM的表征 |
2.2.1 羟值、碘值和分子量Mn |
2.2.2 动力学光散射分析 (DLS) |
2.3 HBRAAM树脂涂料的表征 |
2.3.1 HBRAAM树脂涂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2.3.2 HBRAAM树脂涂料水解稳定性 |
3 结语 |
(10)国内改性醇酸树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醇酸树脂组成及合成工艺 |
2 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 |
2.1 酸酯改性醇酸树脂 |
2.2 酸酐改性醇酸树脂 |
2.3 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
2.4 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 |
2.5 纳米材料改性醇酸树脂 |
2.6 其他改性醇酸树脂 |
3 结语 |
四、醇酸树脂合成工艺及质量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光金属漆用丙烯酸乳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刘旭.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12)
- [2]水性醇酸云母氧化铁防腐涂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D]. 戴恺晨.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3]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对醇酸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J]. 戴国绪,刘洪娟. 涂层与防护, 2019(08)
- [4]桐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改性的研究[D]. 毕耀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地沟油基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工业漆的制备研究[D]. 郭李琴.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0)
- [6]花椒籽油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蒋亚娟. 陕西科技大学, 2018(12)
- [7]水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杂化体的合成研究[D]. 杨威.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2)
- [8]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合成研究[D]. 周达朗.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9]超支化水稀释性气干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备与性能[J]. 刘国杰. 中国涂料, 2014(12)
- [10]国内改性醇酸树脂研究进展[J]. 陈卫东,张鹏云,陈艳丽,王崇国,张学欢,鲁峰. 热固性树脂,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