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醋制作豆腐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磊[1](2021)在《杂豆腐乳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风味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腐乳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发酵佐餐食品,它是由多种微生物协同发酵制得的豆制品,种类繁多。原料和发酵菌种的选择决定了腐乳的发酵工艺和营养品质。本研究从市售腐乳中筛选鉴定出两株高产蛋白酶菌株。利用黑豆(BS)、鹰嘴豆(CS)分别与黄豆复合,接种分离的高产蛋白酶菌株及雅致放射毛霉,即三种菌株复合发酵制作杂豆腐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豆子混合加工而成的腐乳产品),并优化两种杂豆腐乳前发酵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杂豆腐乳的系统制作。在此基础上,测定两种杂豆腐乳在不同发酵阶段的理化性质和质构特性,以及成品杂豆腐乳的感官特性,并与市售腐乳相比较,确定杂豆腐乳在营养品质方面的优势。最后对腐乳不同发酵阶段的微生物多样性和后发酵阶段风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本研究对新型腐乳的开发和杂豆的利用有一定借鉴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鉴定:以市售腐乳为样品,经过镜检形态鉴定、蛋白酶活力测定,以及ITS基因的扩增序列比对,最终筛选出用于发酵的高产蛋白酶菌株,小孢根霉SE-3,蛋白酶活力为45.73±5.74 U/m L,米根霉CD-1蛋白酶活力为31.83±6.01 U/m L。(2)杂豆腐乳的前发酵工艺优化: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以蛋白酶活力为参考指标,确定了复合发酵两种杂豆腐乳的最佳前发酵条件,BS腐乳:发酵时间5 d、接种量11%、发酵温度28℃;CS腐乳:发酵时间5 d、接种量10%、发酵温度28℃,此时蛋白酶活力分别为189.41 U/g和182.65 U/g。选择三种菌株比例为1:1:1,结合雅致放射毛霉进行三种菌株复合发酵。(3)杂豆腐乳的理化性质分析: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杂豆腐乳营养理化指标有明显变化。BS腐乳的氨基酸态氮(0.54 g/100g)含量明显高于CS腐乳(0.51 g/00g),证明后发酵微生物在BS腐乳中分解代谢更加完全。成品腐乳p H略低于市售腐乳,证明杂豆腐乳中有机酸含量较高。发酵60 d杂豆腐乳的硬度略低于市售腐乳,说明杂豆腐乳在结构特性上与市售腐乳有一定差异。通过感官评定,BS腐乳香气十分突出,而CS腐乳在口感色泽上更具优势。(4)杂豆腐乳风味成分分析:通过HS-SPME提取BS腐乳的风味化合物,并通过GC-MS分析得出有78种挥发性成分,包括9种醇,31种酯,3种醛,7种酮,2种酸,8种烯烃,7种烷烃,3种醚和8种其他有机化合物,在CS腐乳的后发酵不同阶段共鉴定出105种风味化合物,其中包括13种醇,48种酯,7种醛,4种酮,4种酸,8种烯烃,3种醚,9种烷烃和9种其他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在两种杂豆腐乳中含量最高,其次为醇类。此外两种杂豆腐乳均检测到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5)腐乳微生物多样性分析:通过物种的Alpha多样性分析,两种杂豆腐乳细菌多样性高于真菌多样性,Firmicutes、Proteobacteria、Mucoromycota是杂豆腐乳主要门水平。BS腐乳中丰度较高的属水平物种主要包括Enterobacter、Enterococcus、Actinomucor和Rhizopus。而CS腐乳中Enterobacter、Acinetobacter、Pseudomonas和Mucor丰度较高。通过网络分析两种腐乳前后两个发酵阶段细菌属之间均有相关性,而前发酵和后发酵阶段的真菌属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6)相关性分析:基于CCA分析揭示杂豆腐乳理化性质与微生物间呈现显着相关性;Monascus与水分、灰分及还原糖含量呈显着正相关。Rhizopus和Actinomucor与蛋白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性。相关性热图分析表明所有氨基酸均与Monascus、Wallemia、Millerozyma和Xeromyces呈显着正相关。挥发性化合物也与微生物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
陈善敏[2](2020)在《紫甘薯醋新发酵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薯(Ipomoea batatas)又称红薯、地瓜,其产量高、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同时含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花青素和β-胡萝卜素等活性成分,其深加工价值高。本文以5个品种甘薯为原料,首先选择出适于醋品加工的甘薯品种,其次对其花青素提取和醋酸发酵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对紫薯原醋和紫薯色素回添醋的常见指标及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5种甘薯原料进行指标测定。5个甘薯品种间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其含量范围分别为1.54~3.89 g/100g和8.673~27.809mg/100g,但可溶性固形物、水分、总糖、总酸、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且有色薯肉甘薯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约是白心薯的7和4倍,有色薯肉和白色甘薯中总酚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303.06~3773.82 mg/100g和358.83~518.96 mg/100g,总黄酮含量变化范围为188.88~304.96 mg/100g和72.22~159.64 mg/100g。此外,渝27和渝19的淀粉含量分别为最高和最低,为22.785%和16.727%,其他品种间无显着差异(p>0.05)。(2)将5种甘薯酿醋并进行基本理化指标、活性成分、色泽以及抗氧化能力等14个品质指标的测定,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分析。PCA将14个品质指标转化为3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总酸、总多酚、总黄酮,第二主成分:总酯,第三主成分:维生素含量。同时构建甘薯醋综合品质得分模型为F=0.6220 F1+0.24448 F2+0.12166 F3,由此,5种甘薯醋综合品质从高到低为渝紫薯7号、13-3-35、渝薯15、渝薯19、渝薯27。因此,选用渝紫薯7号作为本文醋酸发酵甘薯品种。(3)以单因素结果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正交试验法分别对微波辅助法、双酶法以及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紫薯花青素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比较总花青素得率确定一种适于提取紫薯花青素的方法。经响应面和正交试验优化,微波辅助法、双酶法和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紫薯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微波时间4.6 min,功率560 W,液料比22.8 mL/g;α-淀粉酶:纤维素酶比例1:2.5、双酶添加量0.5 mg/kg、酶解时间1.5 h、酶解液料比30 mL/g和超声时间80 min、功率480W、液料比30 mL/g。在各自最佳工艺参数下,其总花青素得率分别为92.78、83.28和85.43 mg/100g。3种方法中,微波辅助法效果最好且与双酶法、超声波辅助法具有显着差异(p<0.05)。因此,选取微波辅助法为紫薯花青素的提取方法。(4)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紫薯醋酸发酵条件,同时在传统发酵方式和新发酵方式下发酵得到紫薯原醋和紫薯色素回添醋,并对2种醋品和紫薯原料的品种指标进行测定及比较。优化后的紫薯醋酸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1 d、初始酒度7.35%、装液量28%,此条件下,总酸含量为6.92 g/100g。与紫薯原醋相比,紫薯色素回添醋除总糖和维生素含量较低外,其总酸、总酯以及总多酚、总黄酮、花青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强于紫薯原醋同时具有显着性差体异(p<0.05),且紫薯色素回添醋的色泽指标表明其醋虽较浑浊但颜色较深。与紫薯原料中的活性成分相比,紫薯原醋中总多酚、总黄酮、花青素含量较原料分别损失75.59、63.63和72.75%,采用新发酵工艺可使损失率分别降低10.34、15.61和42.93%。综上,新发酵方式有利于紫薯中活性成分尤其是花青素的保存。(5)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DE-GC-MS)对2种紫薯醋浓缩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出11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化合物数量最多,其次为酸类和醇类化合物。2种醋品共有化合物有41种,酯类、酸类、醇类和醛酮类为主要化合物种类,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为琥珀酸二乙酯、乙酸苯乙酯、棕榈酸乙酯、正丁酸、2-甲基丁酸、乙酸、正癸醇、苯乙醇、糠醛、2-辛酮以及软木酮。紫薯原醋中特有呈香成分共19种,包括酸类3种:2-乙基丁酸、癸酸、亚油酸;酯类6种:丙酸乙酯、3-羟基丁酸乙酯、乳酸异戊酯、异硫氰酸苯乙酯、十一酸乙酯、壬酸异戊酯;醇类2种:糠醇、鲸蜡醇;酚类3种:愈创木酚、对乙烯基愈创木酚和丁香酚;醛酮类5种:3-甲基-2-己酮、4-甲基环己酮、苯乙醛、米醛、大马士酮;而紫薯色素回添醋中特有呈香成分共14种,其中酸类1种:辛酸;酯类8种:环十五内酯、乙酸异戊酯、丙酸葵酯、乙酸十二烯基酯、硬脂酸乙酯、十二烷基异戊酯、甲酸甲酯、甲酸戊酯;醇类3种:叔丁醇、1-十一醇、橙花叔醇;醛酮类2种:1-苯基-1,2-丙二酮、环十五烷酮。2种紫薯醋中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的化合物数量相差不大,但种类有较大差异,紫薯原醋中醛酮类和酚类物质较多,而紫薯色素回添醋中醇类和烷烃类物质丰富。总之,紫薯花青素的提取过程会导致一些对醋品香气有贡献的化合物如醛酮类、酚类物质的损失。
黄雅静[3](2020)在《高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分析 ——以人教版和鲁科版必修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化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是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而当前我国对化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仍然在探索阶段,受课时、传统教学观念、教师文化素养等因素影响,实际化学课堂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是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本文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更好地推进高中化学传统文化教育。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将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分为五个类型,运用文本分析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新人教版和新鲁科版必修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通过分析发现,新版高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和呈现方式比较多样,是开展高中化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教学资源。接着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实习学校高中三个年段开展化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现状,发现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均衡,教师缺乏可供参考的中华传统文化素材和教学策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整理、补充了与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资源,阐述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应遵循主体性、融合性、系统性原则,并提出以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1)基于教材开发相关传统文化资源;(2)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可视化课堂;(3)运用传统文化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4)结合传统文化加强生活经验的渗透;(5)适当把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各环节。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必要且完全可行,符合当前中学化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李娟娟[4](2020)在《酸浆豆腐加工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豆制品加工副产物黄浆水产量大,营养质丰富,民间采用天然发酵使其成为酸浆,用作豆腐成型的凝固剂。用酸浆制作的豆腐(简称酸浆豆腐)风味独特、口感细腻,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流传甚广。然而,酸浆豆腐至今仍为小作坊生产,黄浆水发酵终点的判断多依据人工经验,缺乏科学指导和统一规范。受环境和制作方法的影响,自然发酵的酸浆品质不一,导致酸浆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严重制约了酸浆豆腐产业化的发展。本课题对酸浆制备工艺和酸浆豆腐凝胶品质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选用豆干黄浆水为培养基,接种植物乳杆菌和巴氏醋杆菌分别进行单菌和双菌发酵制备酸浆,优化了酸浆制备工艺;结着研究了酸浆豆腐凝胶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结构的变化,表征了酸浆豆腐的凝胶特性、感官特性和风味成分;最后以云南市售酸浆豆腐为对比,对试制酸浆豆腐的品质和感官接受度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黄浆水成分分析和酸浆原料选择。分别测定豆干、豆腐、千张三种不同黄浆水中的蛋白质、还原糖、金属离子的含量和色差、稳定性指数等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三种黄浆水中的七种有机酸含量。其中豆干黄浆水中的还原糖、金属Ca2+和有机酸含量分别为(0.21±0.02)mol/mL、(7.49±0.07)μg/mL和(408±0.21)μg/mL。再结合菌种在豆干、千张黄浆水中的生长情况,综合判定豆干黄浆水最适合作为菌种发酵的培养基。2、酸浆制作工艺的研究。利用植物乳杆菌和巴氏醋杆菌分别进行单菌和双菌复配发酵黄浆水,以菌落数和酸度为指标,利用综合评分法分别得出优选酸浆生产工艺,并结合酸浆中七种有机酸的含量综合得出最佳酸浆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单菌发酵黄浆水得到的酸浆最优,其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为0.8%,初始pH为5.5、接种量为8%、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温度为34℃。此外,豆干黄浆水经过植入乳杆菌发酵和巴氏醋杆菌后,有机酸含量显着升高,其中乳酸和乙酸变化最为明显。3、酸浆豆腐凝胶的形成及工艺优化的研究。对酸浆豆腐凝胶形成中蛋白质的变化进行研究,同时对酸浆豆腐制备工艺中的磨浆料液比、凝固剂添加量以及点浆温度进行优化,以持水率、凝胶强度和色差为指标,结合感官评定综合确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豆腐凝胶形成过程中,在010 min时,蛋白质反应主要以11S蛋白为主,10 min以后,主要以7S蛋白为主。酸浆豆腐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以β-折叠和β-转角形式存在。试制酸浆豆腐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磨浆料液比为1:5、点浆温度为85℃、酸浆添加量为10%。相比于市售酸浆豆腐,试制酸浆豆腐凝胶强度和持水性较大,凝胶微观结构空隙大,风味物质种类多(匹配度>90%时),结合聚类分析得到两种酸浆豆腐中的主要风味物质为2-正戊基呋喃。经综合评定,试制酸浆豆腐与市售酸浆豆腐的感官品质相接近,试制酸浆豆腐的感官品质稳定,更适用于酸浆豆腐产业化的生产。
龚德力[5](2019)在《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原因分析及工艺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腐乳作为中国传统的大豆发酵食品,因其味道独特,营养丰富,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各种各样的腐乳品牌逐渐进入消费市场,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其营养、功能、安全和健康特性。但由于腐乳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条件粗放、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腐乳中存在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尽管我国对其在食品中没有标准限值,但出口企业还是非常关注。本文对腐乳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存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腐乳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可能感染蜡样芽孢杆菌的途径、对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控制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具体如下:(1)本文对市场流通领域的红腐乳、白腐乳、青乳腐等三种类别腐乳进行了抽样检验,采用国标方法结合API 50 CHB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对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为76.9%,数量最高的可达到1.3×105CFU/g。(2)试验选取了三种不同工艺的生产企业进行程序监控,对整个生产过程每一个步骤进行了蜡样芽胞杆菌存在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行检验鉴定计数,获得了红腐乳、白腐乳、青腐乳生产环节的蜡样芽胞杆菌来源。结果表明:红腐乳在压榨环节前后测定的蜡样芽孢杆菌数量增加量较大;白腐乳在点浆和压榨的这两个环节前后测定蜡样芽孢杆菌增加较多,而青腐乳在压榨、盐渍和灌卤前后引入蜡样芽孢杆菌较多。(3)针对上述环节发现的问题,对腐乳企业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采取相关措施后变化,结果比较理想,说明了整改措施的有效性,也为促进腐乳行业安全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王鸿[6](2018)在《用豆腐废水制作碳量子点及其发光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一般情况下,豆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豆腐黄浆水作为废水排放。由于豆腐黄浆水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柠檬酸,有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所以豆腐黄浆水的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本论文以石屏的豆腐废水(黄浆水)为碳源,通过水热法或热解法两种反应,使黄浆水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碳化,形成碳量子点(CQDs),再利用化学修饰剂对其进行修饰,使其成为水溶性强荧光碳量子点。该方法通过简单工艺,将豆腐黄浆水资源化利用,生产高附加值的碳量子点发光材料,变废为宝,同时大幅度削减化学需氧量COD,使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从源头解决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石屏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多年来饱受豆制品废水污染的问题。本论文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结果如下:1.以石屏的豆腐废水(黄浆水)为碳源,通过热解使黄浆水中的有机物脱水、碳化形成碳量子点,再利用不同化学修饰剂对其进行修饰并调节荧光波长,使之成为波长可调的水溶性强荧光碳量子点。2.采用去离子水分散CQDs使其功能化,XPS测试结果表明,CQDs表面存在-COOH、-O-C=O、-OH等多种亲水性含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导致CQDs具有优越的水溶性,并且在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3.采用纯碱溶液修饰CQDs,TEM测试结果显示碳量子点具有粒径分布集中于2-10 nm,其平均尺寸为3.5 nm,分布均匀,结晶度高,晶格条纹清晰,晶面间距约为0.22 nm,对应于(100)面,在365 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发绿色荧光。4.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修饰CQDs有许多吸收峰。在220 nm、262 nm附近有明显特征吸收峰,由C=C双键中π-π*跃迁引起;325 nm附近伴有微弱吸收,它与CQDs发射荧光密切相关,由C=O双键n-π*跃迁所致。在365 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发绿色荧光。
秦春艳[7](2016)在《历史时期中国豆腐的生产发展与地域空间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时期豆腐的生产发展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豆腐的生产发展和空间分布研究也属于历史地理研究的范畴。豆腐自西汉时期产生以来到清代末年,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生产已经遍布了历史时期中国的广大地域空间。在历史上,豆腐产生于今安徽省淮南市,经过汉代、明代和清代三个时期的逐步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皖西、豫东、鲁西为核心的豆腐中心区——“鲁豫皖豆腐生产三角发源地”。从宋代开始,豆腐生产开始从这个豆腐生产核心区向各个区域大规模的传播。豆腐生产向各个地区发展传播的具体情况是:西汉至宋代,向华东地区传播;东汉至宋代,向华北地区传播,宋代至明代,向南方地区传播;元代至清代,向东北地区传播,明代至清代,向西北地区传播。各地区在各自传播的主要年限之外,在其余各时期也存在着豆腐生产传播的现象。从豆腐生产的传播路径上来说,可以分为三条路径:南传路线、北传路线和西传路线。南传路线主要是指宋代时豆腐生产从发源地带向南方地区传播;北传路线主要是指元明时期豆腐生产从发源地带向东北地区传播;西传路线主要是指汉唐宋时期豆腐生产从发源地带向华北地区传播和明清时期在这条线上继续向西北地区传播。这三条路线共同促进了豆腐生产在历史时期的中国的空间发展。在豆腐生产传播过程中,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民南迁、少数民族内迁、移民实边和民族融合等因素,也是促进豆腐生产快速、跨区域传播的一些特殊原因。从时空分布上来说,豆腐生产从汉代开始逐渐在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布开来;唐宋时期,豆腐生产逐渐在南方地区和华东地区再一次扩展;元明时期,豆腐生产开始出现在了东北地区;明清时期,豆腐生产也逐渐发展到了西北地区。其中,宋代和清代是豆腐生产较快发展的时期,宋代时期发展较快的是南方地区的豆腐生产,清代时期是腐生产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从空间上来看,豆腐生产总体上呈现出遍布各个地区、各个地方的态势,但也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地区差异。究其原因,是各地区的民族存在着不同的生产生活习惯。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传统的农耕区和畜牧区,这两大经济区的人民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也是历史时期豆腐生产在空间分布上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制作工艺上看,豆腐生产在泡豆和点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泡豆的时长与水温有关。所以,在泡豆时长上,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点浆上,豆腐产生之初,使用的凝固剂是盐卤,从明代开始出现了以石膏点豆腐的记载,从而在历史上形成了北方以盐卤点豆腐为主,南方以石膏点豆腐为主的现象。一些特殊地区还存在着交叉使用点浆剂的现象,如四川、湖南、湖北和江淮一点使用山矾叶;山西使用醋酸或醋淀;浙江、陕西使用酸浆;贵州、川南等地使用硫酸镁(硫苦、苦盐)等。不同的制作工艺也形成了不同的豆腐生产区,“南、北豆腐”两个豆腐生产区初步形成于明代时期。豆腐生产丰富了古代先民的饮食生活,并逐渐形成了豆腐饮食文化。在豆腐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从宋代开始各种豆腐制品不断推陈出新,多种豆腐制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各地区在豆腐菜品的烹饪方式上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豆腐在养生、医药和日常生活方面的价值从宋代开始就逐渐被人们发现,尤其是豆腐在医药治病方面的价值,在明清时期人们已经有了较多的认识。豆腐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人们食药双用的食品,在豆腐食用的方式上在各地也各有特色,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豆腐饮食文化。
邓丽华,梁钰莹,周红丽,蒋立文,唐小娟[8](2014)在《黄浆水醋酿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大豆黄浆水生产食醋,将废水转变成有用物质,以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为生产优质低能耗的食醋提供新工艺技术。本文以黄浆水为原料,研究不同的料水比、酒精和豆浆的添加量以及醋酸菌接种量对黄浆水液态发酵制醋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料水比为1∶0,酒精度为5%,豆浆添加量为6%,醋酸菌的接种量为2%为黄浆水液态发酵制醋的最适宜条件,培养7d后即达到酸度>3.5%。
孟宏昌,樊军浩,杨玉娟[9](2006)在《豆腐鱼肉肠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鱼和豆腐营养互补,对以豆腐和鱼肉为主要原料生产豆腐鱼肉肠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和配比。
杨芳[10](2006)在《甘肃省成县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在九年级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实施和推进,关于课程的理论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课程资源概念的确立及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性层面,而对特殊的地方优势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特别是甘肃省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比较欠缺。本文以甘肃省成县为背景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该地区与化学课程相关的资源从空气、水、碳、金属矿物、沼气、酿造及建材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开发和整理,着重对各部分可利用资源进行了背景知识介绍、教学切入点提示、教学价值分析,并对课程资源的利用方式提出了建议,同时对与该地区课程资源相关的知识进行了链接;第二部分列举了几个具体说明成县课程资源整合于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案例,以更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的联系,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三部分反思了成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的体会和困惑等。
二、食醋制作豆腐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醋制作豆腐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杂豆腐乳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风味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发酵食品的研究概况 |
1.1.1 发酵食品种类 |
1.1.2 食品发酵方式 |
1.2 腐乳研究概况 |
1.2.1 腐乳营养价值及产品特性 |
1.2.2 腐乳发酵原料 |
1.2.3 腐乳发酵用菌 |
1.2.4 腐乳风味成分研究概况 |
1.2.5 腐乳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概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高产蛋白酶菌株分离筛选 |
2.3.2 杂豆腐乳制作及前发酵工艺优化 |
2.3.3 前发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
2.3.4 响应面优化杂豆腐乳前发酵条件 |
2.3.5 杂豆腐乳理化性质研究 |
2.3.6 杂豆腐乳挥发性化合物测定 |
2.3.7 杂豆腐乳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2.3.8 高通量测序分析杂豆腐乳的微生物多样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产蛋白酶菌株分离鉴定 |
3.2 杂豆腐乳前发酵工艺优化结果 |
3.2.1 杂豆腐乳单因素实验结果 |
3.2.2 杂豆腐乳前发酵工艺响应面优化结果 |
3.3 杂豆腐乳的理化性质和感官特性 |
3.3.1 杂豆腐乳的理化特性 |
3.3.2 杂豆腐乳的质构特性 |
3.3.3 杂豆腐乳感官特性 |
3.4 杂豆腐乳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含量 |
3.5 杂豆腐乳游离氨基酸含量 |
3.6 杂豆腐乳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6.1 杂豆腐乳物种多样性分析 |
3.6.2 杂豆腐乳微生物群落动态 |
3.6.3 杂豆腐乳中物种差异分析 |
3.6.4 杂豆腐乳物种相关性分析 |
3.6.5 杂豆腐乳群落结构比较 |
3.7 相关性分析 |
3.7.1 杂豆腐乳微生物多样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3.7.2 杂豆腐乳微生物多样性与游离氨基酸相关性分析 |
3.7.3 杂豆腐乳微生物多样性与挥发性化合物相关性分析 |
3.7.4 杂豆腐乳细菌功能特性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2)紫甘薯醋新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薯概述 |
1.1.1 甘薯简介 |
1.1.2 甘薯品种 |
1.1.3 国内外甘薯研究现状 |
1.2 食醋概况 |
1.2.1 食醋发酵工艺 |
1.2.2 食醋挥发性成分研究现状 |
1.2.3 食醋品质研究现状 |
1.3 花色苷提取技术概况 |
1.3.1 花色苷概述 |
1.3.2 花色苷提取技术 |
1.3.3 花色苷在醋酸发酵工艺中稳定性变化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主要内容 |
第2章 甘薯醋加工品种选择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培养基的配制 |
2.3 试验方法 |
2.3.1 基本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2.3.2 基本理化指标标准曲线 |
2.3.3 总酚的测定 |
2.3.4 总黄酮的测定 |
2.3.5 色泽的测定 |
2.3.6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3.7 酵母菌活化与扩培方法 |
2.3.8 醋酸菌活化与扩培 |
2.3.9 甘薯醋酿造工艺流程 |
2.3.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品种甘薯营养成分分析 |
2.4.2 不同品种甘薯醋基础理化指标的差异 |
2.4.3 不同品种甘薯醋活性成分的差异 |
2.4.4 不同品种甘薯醋色泽的差异 |
2.4.5 不同品种甘薯醋抗氧化能力比较 |
2.4.6 不同品种甘薯醋主成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紫薯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
3.0 前言 |
3.1 前言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花青素的测定 |
3.2.2 紫薯花青素提取方法 |
3.2.3 微波辅助提取紫薯花青素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 |
3.2.4 双酶法提取紫薯花青素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 |
3.2.5 超声波提取紫薯花色苷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微波辅助提取紫薯花青素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 |
3.3.2 双酶法提取紫薯花青素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 |
3.3.3 超声辅助提取紫薯花青素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 |
3.3.4 微波辅助法、双酶法和超声辅助法提取花青素结果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紫薯醋醋酸发酵工艺研究 |
4.0 前言 |
4.1 试验材料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活化与扩培 |
4.2.2 紫薯醋酿造工艺流程 |
4.2.3 指标测定方法 |
4.2.4 紫薯醋醋酸发酵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 |
4.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发酵时间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4.3.2 初始酒度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4.3.3 装液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4.3.4 响应面设计 |
4.3.5 紫薯原料与 2 种醋品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2种紫薯醋挥发性成分比较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香气成分萃取与分析 |
5.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不同紫薯醋香气成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高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分析 ——以人教版和鲁科版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现状 |
二、化学教材与中华传统文化 |
三、化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划分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预期成果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 |
四、访谈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化学教材 |
二、传统文化 |
第二章 高中化学教材传统文化内容的分析与实施建议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划分 |
第二节 人教版必修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分析与实施建议 |
一、人教版必修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与实施建议 |
二、统计分析 |
第三节 鲁科版必修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分析与实施建议 |
一、鲁科版必修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与实施建议 |
二、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高中化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计划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动机和了解程度 |
二、对化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关注和评价 |
三、对化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态度和教学评价 |
四、传统文化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情况 |
第三节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
一、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
二、对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开发利用与评价 |
三、高中化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情况与教学建议 |
第四节 现存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一、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均衡 |
二、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有待加强 |
三、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完善 |
四、缺乏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 |
五、忽视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
第四章 化学教材中传统文化资源的补充 |
第一节 传统语言文字 |
一、化学对联 |
二、化学熟语 |
三、化学用语 |
四、化学谜语 |
第二节 传统文学典籍 |
一、古诗词中的化学 |
二、古籍中的化学 |
三、化学史 |
第三节 传统思想观念 |
一、化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
二、化学中的“以义为上”思想 |
三、化学中的“和合思想” |
第四节 传统技术工艺 |
一、农业技术 |
二、金属冶炼工艺 |
第五节 传统生活习俗 |
一、传统饮食文化 |
二、传统节日习俗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使用 |
第一节 使用原则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融合性原则 |
三、系统性原则 |
第二节 教学策略 |
一、基于教材开发相关传统文化资源 |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可视化课堂 |
三、运用传统文化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
四、结合传统文化加强生活经验的渗透 |
五、适当把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各环节 |
第三节 教学案例设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高中化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4)酸浆豆腐加工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黄浆水的研究与应用 |
1.1.1 豆腐黄浆水 |
1.1.2 黄浆水的开发与利用 |
1.2 豆腐凝固剂的研究 |
1.2.1 豆腐凝固剂研究现状 |
1.2.2 酸浆豆腐凝固剂研究现状 |
1.3 豆腐生产工艺的研究 |
1.3.1 磨浆工艺的研究 |
1.3.2 煮浆工艺的研究 |
1.3.3 点浆工艺的研究 |
1.4 豆腐的品质的研究 |
1.4.1 豆腐持水率的研究 |
1.4.2 豆腐质构特性的研究 |
1.4.3 豆腐微观结构的研究 |
1.4.4 豆腐风味物质的研究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不同黄浆水的化学成分差异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2 不同黄浆水金属离子的测定 |
2.3.3 黄浆水稳定性测定 |
2.3.4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2.3.5 菌种活化 |
2.3.6 菌种驯化 |
2.3.7 酸度的测定 |
2.3.8 菌落计数 |
2.3.9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基本成分分析 |
2.5.2 不同黄浆水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分析 |
2.5.3 不同黄浆水稳定性分析 |
2.5.4 不同黄浆水粒径的对比分析 |
2.5.5 黄浆水培养基中有机酸含量的分析 |
2.5.6 植物乳杆菌生长曲线 |
2.5.7 植物乳杆菌在不同黄浆水的生长情况 |
2.5.8 植物乳杆菌在不同比例的黄浆水中驯化过程中的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菌种制备酸浆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材料及设备 |
3.2.1 实验材料、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植物乳杆菌制备酸浆凝固剂的单因素实验 |
3.3.2 植物乳杆菌制备酸浆凝固剂的正交实验 |
3.3.3 双菌复配制备凝固剂的单因素实验 |
3.3.4 双菌制备酸浆凝固剂的正交实验 |
3.3.5 酸度的测定 |
3.3.6 菌落总数的测定 |
3.3.7 发酵液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3.3.8 活菌数和 OD 值的关系的测定 |
3.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菌制备酸浆凝固剂条件优化 |
3.4.2 双菌制备酸浆凝固剂条件优化 |
3.4.3 酸浆中有机酸含量的比较 |
3.4.4 综合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酸浆豆腐凝胶的形成及加工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材料和设备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pH的测定 |
4.3.2 傅里叶变换的红外光谱测定 |
4.3.3 动态流变扫描 |
4.3.4 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 |
4.3.5 酸浆豆腐制备工艺 |
4.3.6 豆腐持水率的测定 |
4.3.7 豆腐色泽的测定 |
4.3.8 豆腐凝胶强度的测定 |
4.3.9 酸浆豆腐全质构(TPA)的测定 |
4.3.10 酸浆豆腐中风味物质的测定 |
4.3.11 酸浆豆腐微观结构的测定 |
4.3.12 酸浆豆腐感官评定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酸浆豆腐凝胶形成过程中pH的变化 |
4.4.2 酸浆豆腐凝胶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结构的变化 |
4.4.3 不同点浆温度对酸浆豆腐感官品质的影响 |
4.4.4 不同凝固剂添加量对酸浆豆腐感官品质的影响 |
4.4.5 不同磨浆料液比对酸浆豆腐感官品质的影响 |
4.4.6 不同酸浆豆腐的品质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原因分析及工艺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腐乳的研究进展 |
1.1.1 腐乳概述 |
1.1.2 腐乳发酵过程 |
1.1.3 腐乳生产工艺 |
1.2 蜡样芽孢杆菌概述 |
1.2.1 蜡样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2 蜡样芽孢杆菌的致病性 |
1.2.3 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1.2.4 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 |
1.2.5 蜡样芽孢杆菌的流行病学 |
1.3 蜡样芽孢杆菌及其肠毒素的检测方法 |
1.3.1 蜡样芽孢杆菌的常规检测方法 |
1.3.2 免疫学方法 |
1.3.3 PCR技术 |
1.3.4 其他检测方法 |
1.3.5 蜡样芽孢杆菌的限量标准 |
1.3.6 蜡样芽孢杆菌的控制方法 |
1.4 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存在情况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检测方法 |
2.1.2.1 检测步骤 |
2.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2.1 API生化鉴定结果 |
2.2.2 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腐乳生产工艺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来源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剂和设备 |
3.1.2 样品来源 |
3.1.3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腐乳生产过程蜡样芽孢杆菌来源分析 |
3.2.2 白腐乳生产过程蜡样芽孢杆菌来源分析 |
3.2.3 青腐乳生产过程蜡样芽孢杆菌来源分析 |
3.3 三种不同方式生产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加强对工艺环节的监控 |
3.3.2 选择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腐乳生产工艺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控制措施分析 |
4.1 生产过程采取控制措施 |
4.1.1 工艺管道卫生控制 |
4.1.2 生产工具杀菌控制 |
4.1.3 辅料质量控制 |
4.1.4 发酵工器具及室内空气消毒控制 |
4.2 控制措施结果分析 |
4.2.1 红腐乳控制措施前后结果对比 |
4.2.2 白腐乳控制措施前后结果对比 |
4.2.3 青腐乳控制措施前后结果对比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用豆腐废水制作碳量子点及其发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豆腐废水 |
1.2.1 豆腐废水的产生及排放 |
1.2.2 豆腐废水的主要成分 |
1.2.3 豆腐废水对生态的影响 |
1.3 豆腐废水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
1.3.1 豆腐废水的营养价值及利用潜力 |
1.3.1.1 大豆的营养价值 |
1.3.1.2 豆腐废水的营养价值 |
1.3.1.3 豆腐废水的利用潜力 |
1.3.2 豆腐废水的处理工艺 |
1.3.3 豆腐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3.3.1 国内的资源化利用状况 |
1.3.3.2 国外的资源化利用状况 |
1.3.4 豆腐废水制作水溶性碳量子点 |
1.3.4.1 豆腐废水治理面临的挑战 |
1.3.4.2 合成工艺优化及其产业化情况 |
1.3.4.3 满足环保要求,污水达标排放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背景及其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豆腐废水热解反应制作碳量子点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用试剂 |
2.2.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2.2.3 碳量子点的合成 |
2.2.4 实验测定方法 |
2.2.4.1 实验溶液的选择和处理 |
2.2.4.2 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测试 |
2.2.4.3 光荧光(PL)光谱测试 |
2.2.4.4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测试 |
2.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2.4.6 荧光量子产率(QY)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碳量子点的形貌结构分析 |
2.3.1.1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 |
2.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3.2 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研究 |
2.3.2.1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分析 |
2.3.2.2 光荧光光谱测试(PL)分析 |
2.3.2.3 禁带宽度计算 |
2.3.3 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豆腐废水水热反应制作碳量子点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所用试剂 |
3.2.3 碳量子点的合成 |
3.2.4 实验测定方法 |
3.2.4.1 实验溶液的选择和处理 |
3.2.4.2 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测试 |
3.2.4.3 光荧光(PL)光谱测试 |
3.2.4.4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测试 |
3.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碳量子点的结构分析 |
3.3.1.1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 |
3.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3.3.2 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研究 |
3.3.2.1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分析 |
3.3.2.2 光荧光光谱测试(PL)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量子点发光机制及调色方法研究 |
4.1 发光机制 |
4.2 调色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专利申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历史时期中国豆腐的生产发展与地域空间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时间界定 |
2.区域界定 |
3.豆腐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六.预期目标 |
第一章 豆腐的产生 |
一.豆腐产生的材料 |
1.大豆 |
2.石磨 |
3.凝固剂 |
二 .豆腐的创造者及其产生时间 |
三 .豆腐制作工艺 |
第二章 豆腐生产在各区域的生产发展状况 |
1.华东地区(西汉——宋代) |
2.华北地区(东汉——宋代) |
3.南方地区(宋代——明代) |
4.东北地区(元代——清代) |
5.西北地区(明代——清代) |
第三章 豆腐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状况及差异分析 |
一.豆腐生产的起源地域和总体分布状况 |
1.豆腐的起源地域——鲁豫皖豆腐生产三角发源地 |
2.豆腐生产的总体分布状况及特点 |
二 .豆腐生产的空间传播路线 |
三 .豆腐生产技术、食用方法的地区差异 |
1.豆腐生产技术的地区差异 |
2.各地区豆腐食用特点的差异 |
第三章 豆腐生产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 |
一 .豆腐生产形成空间差异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
1.自然原因对豆腐生产空间发展的制约 |
2.豆腐生产空间差异形成的社会原因 |
二 .豆腐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1.豆腐生产对饮食习俗的影响 |
2.豆腐的产生对医药技术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黄浆水醋酿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与仪器 |
1.1.1材料 |
1.1.2仪器 |
1. 2 培养基[9 - 11] |
1. 3 方法 |
1. 3. 1 工艺流程 |
1. 3. 2 试验方法 |
1.3.2.1乙醇浓度(酒精度)的测定 |
1.3.2.2糖含量的测定 |
1.3.2.3总酸测定方法(以乙酸计) |
1. 4 95%酒精添加量( V / V) 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1. 5 料水比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1. 6 豆浆添加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1. 7 醋酸菌接种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1. 8 食醋微生物指标 |
1. 9 感官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酒精添加量对黄浆水液态发酵制醋效果的影响 |
2. 2 料水比对黄浆水液态发酵制醋效果的影响 |
2.3豆浆添加量对黄浆水液态发酵制醋效果的影响 |
2. 4 醋酸菌接种量对黄浆水液态发酵制醋效果的影响 |
2. 5 正交试验 |
2. 6 黄浆水发酵醋酸产品微生物检验结果 |
2. 7 感官评价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9)豆腐鱼肉肠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感官品质评价办法 |
1.3 工艺流程 |
1.4 操作要点 |
1.4.1 豆腐制作 |
1.4.2 腌制 |
1.4.3 斩拌、混合 |
1.4.4 蒸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豆腐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2.2 豆腐含水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2.3 淀粉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2.4 正交实验 |
3 产品质量指标 |
3.1 感官指标 |
3.1.1 色泽 |
3.1.2 外部和内部组织形态 |
3.1.3 口感 |
3.2 理化指标 |
3.3 微生物指标 |
4 讨论 |
(10)甘肃省成县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在九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六、概念界说 |
第一部分 甘肃省成县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单元1 空气 |
一、成县人民的自然"空调"——森林 |
二、"空气深冷法"制取氧气——成县制氧厂的工艺流程与产品 |
三、成县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
单元2 水 |
一、成县饮用水 |
二、成县水体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 |
单元3 碳——成县活性炭厂活性炭的生产 |
单元4 金属与金属矿物 |
一、铅锌矿 |
二、铁锰矿 |
三、矿石开采、选矿、冶炼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
单元5 燃料及其利用——沼气 |
单元6 肥料 农药 |
一、农家肥 |
二、成县陇丰磷肥厂过磷酸钙的生产 |
三、农药 |
单元7 酿造 |
一、成县红川纯粮酿酒 |
二、成县小川粮食酿造醋 |
三、成县李武豆腐 |
单元8 建材 |
一、成县水泥厂 |
二、成县大理石、石灰石和石灰 |
第二部分 甘肃省成县化学课程资源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一、将成县化学课程资源选作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
二、将成县化学课程资源作为补充拓展资料进行教学活动 |
三、将成县化学课程资源作为课外活动素材进行教学活动 |
四、将成县化学课程资源作为教学实例进行教学 |
案例1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性学习案例一则 |
案例2 对成县"燃料及其利用"的研究 |
案例3 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研究 |
案例4 "铁的冶炼"教学设计 |
案例5 石灰石的性质探究 |
案例6 对成县"李武豆腐"坊的调查 |
第三部分 甘肃省成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反思与评价 |
一、成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之反思 |
二、成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之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甘肃省成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Ⅱ 甘肃省成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后记 |
四、食醋制作豆腐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杂豆腐乳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风味品质研究[D]. 徐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2]紫甘薯醋新发酵工艺研究[D]. 陈善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3]高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分析 ——以人教版和鲁科版必修教材为例[D]. 黄雅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酸浆豆腐加工工艺的研究[D]. 李娟娟.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5]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原因分析及工艺控制研究[D]. 龚德力.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6]用豆腐废水制作碳量子点及其发光机制研究[D]. 王鸿. 云南大学, 2018(01)
- [7]历史时期中国豆腐的生产发展与地域空间分布[D]. 秦春艳. 西南大学, 2016(12)
- [8]黄浆水醋酿制工艺研究[J]. 邓丽华,梁钰莹,周红丽,蒋立文,唐小娟. 核农学报, 2014(05)
- [9]豆腐鱼肉肠的研制[J]. 孟宏昌,樊军浩,杨玉娟. 食品工业科技, 2006(12)
- [10]甘肃省成县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在九年级教学中的应用[D]. 杨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