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一、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心绞痛中的临床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健康[1](2021)在《参附强心方联合六字诀对冠心病慢性心衰(阳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课题采用参附强心方联合六字诀对冠心病慢性心衰(阳虚血瘀水停证)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在心脏彩超EF值、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和6min步行距离等方面取得的疗效,以期为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慢性心衰治疗方案寻找有效方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课题采用具有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将72例符合纳入临床标准的冠心病慢性心衰(阳虚血瘀水停证)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西药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附强心方和六字诀,治疗4周,随访12周。设定心脏彩超EF值、6分钟步行距离、中医症候积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等作为评价指标,将所收集的临床病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客观的数据评价中医药联合中医特色运动治疗方法对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结果:(1)反应心脏射血功能的指标:疗前组间比较P﹥0.05,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组间疗后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说明试验组较对照组能够显着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心脏的射血分数,有效改善心功能。(2)反应运动强度的指标:疗前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证实试验组的治疗方案较对照组更有效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强度。(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试验组组内比较P﹤0.05,说明参附强心方联合六字诀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轻中医证候。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试验组较对照组更显着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4)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对照组和试验组组内比较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证明在改善心衰患者的躯体症状、情绪改善等生活质量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参附强心方联合六字诀可显着提高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显着改善心功能。2.参附强心方联合中医运动六字诀可提升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强度;减轻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远期愈后。3.参附强心方联合六字诀可以改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躯体症状,情绪改善等生活质量,并且具有安全性。4.综上所述,中医药联合中医运动对冠心病慢性心衰的治疗能够提高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增强运动强度,减轻中医症候,改善生活质量,为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循证证据。

林碧秀[2](2021)在《血府逐瘀片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评价血府逐瘀片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06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就医的冠心病PCI术后复发心绞痛,且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冠心病PCI术后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hs-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以此来评价血府逐瘀片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有效性。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此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1、基本资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绞痛分级、原发疾病诊断、病变支数、植入支架数量、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hs-CRP、血脂四项等指标在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性指标:观察组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85.71%、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71.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s-CRP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hs-CRP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着,而HDL-C较对照组上升更加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架内再狭窄方面,观察组的支架内再狭窄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在治疗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各生命体征平稳,各项实验室指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且无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对于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片,能达到更有效的抗心绞痛疗效。2、对于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片,能更显着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3、对于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片,能更显着降低患者TC、TG、LDL-C等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hs-CRP的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从而起到调脂稳斑和抗炎作用。4、对于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片,能更有效减少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5、对于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片,不仅可以增强疗效,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

胡悫[3](2021)在《刘中勇教授辨治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刘中勇教授长期从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对稳定型心绞痛有着独到的辨治特色,故对其辨治稳定型心绞痛经验进行研究整理。进一步深化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认识,探讨刘中勇教授对本病的辨证思路和遣方用药特色,为临床本病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从导师的门诊病例中挑选203例符合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病历,运用Microsoft excel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病例进行数据的录入,进行性别年龄一般情况分布统计、证候要素、常见证型的频数以及常用药物频次统计,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分析归纳导师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认识、选方用药特点、辨治思路等临床经验。结果:1.通过对203例有效病例的性别、年龄一般分布统计,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最大93岁,最小22岁,30岁以上占发病人群98.00%,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患者;性别分布上,男性患者为82例,女性患者为121例,分别占总人数的40.39%、59.60%,患病男女比例近似2:3,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2.稳定型心绞痛的证候要素频数统计:通过对203例病例的统计得出,稳定型心绞痛证候要素以气郁最为常见,与郁相关联的有119例,占总数的58.62%,以肝郁气滞而有瘀者居多,总共50例,占总数的24.63%;其次为肝郁气滞而兼痰者,共42例,占总数的20.69%;肝郁气滞兼热类占27例,占总数的13.30%;显示证候要素与痰、热相关联的有12例,占总数的5.98%;显示病因病机与虚相关联的有72例,占总数的35.47%,其中虚证兼瘀、兼痰者分别为31例、29例,分别占总数的15.27%、14.29%;单纯虚证者有9例,虚寒证者3例,分别占总数的4.43%、1.48%。3.稳定型心绞痛的证候类型频数统计:在203例病例中常见的证型有肝郁气滞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痰浊闭阻型、湿热蕴脾型、气血两虚型、脾气虚弱型、脾胃虚寒型,分别为69例、50例、31例、29例、12例、5例、4例、3例各占总数的比重为33.99%、24.63%、15.27%、14.29%、5.91%、2.46%、1.97%、1.48%,由此可见临床上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机属于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浊闭阻者为多见,病位上与肝、脾最为密切。4.对203例患者确诊当次方药纳入统计,复诊方药不纳入统计,其中炙甘草、柴胡、赤芍、白芍、丹参、枳壳频数达100次及以上,黄芪、党参、川芎、郁金、半夏、陈皮、当归、瓜蒌皮、荷叶、麦芽、白术、茯苓、苍术、厚朴、益母草、红景天、泽兰、香附、檀香频数达40次以上。结论:1.导师认为肝郁气滞、痰浊闭阻、脾胃内伤、气血不和是本病主要病因病机,病理因素以气滞、痰浊、瘀血最为常见。2.导师在辨治本病时善于从肝论治、强调痰浊致病、提倡心脾同调以及倡导气血并治,并分析了相应的证治类型。用药方面以行气解郁、活血化瘀类药物最多,重视风药在本病中的应用,并列举了导师临床较为常见的药对。3.概括导师治疗本病的临证要领,即:强调整体观念;双心同调,身心一体;衷中参西,优势互补;重视预防,调护得宜。

尹文浩[4](2021)在《保元汤及督脉熨烫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保元汤及督脉熨烫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临床依据。材料与方法:该临床试验项目通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编号(2017022CS(KT)-010-01)。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或社会招募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保元汤组(26例)、督脉熨烫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保元汤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保元汤治疗,督脉熨烫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督脉熨烫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三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血脂水平(TC、TG、LDL-C、HDL-C)、中医体质量表积分、生活质量SF-12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评估及肝肾功等相关安全性指标。统计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1.本临床试验共计筛选106人,入组77人,治疗期间保元汤组一名患者自述服用药物后出现眼眶疼痛,停药后好转故剔除,督脉熨烫组一名患者因外出离沈脱落,共计75人完成本次临床试验。2.心电图:治疗后三组患者心电图心肌缺血程度明显改善,保元汤组总有效率44%(11/25)、督脉熨烫组总有效率64%(16/25)、对照组总有效率44%(11/25);与对照组比较,督脉熨烫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保元汤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脂水平:保元汤合常规西药组患者治疗后,TC、LDL-C水平明显降低,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TG、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改善不明显(P>0.05),督脉熨烫法合常规西药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血脂水平改善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体质量表(气虚):保元汤组和督脉熨烫组治疗后气虚程度大幅度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前保元汤组积分60.75±14.74、督脉熨烫组积分57.50±11.73、对照组积分59.00±11.56;治疗后保元汤组积分48.63±16.59、督脉熨烫组积分46.88±19.26、对照组积分57.50±16.21;与对照组比较,保元汤组和督脉熨烫组治疗后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保元汤组与督脉熨烫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5.生活质量SF-12量表:保元汤组与督脉熨烫组患者治疗后对自我生理健康的满意程度明显增加,焦虑,沮丧等情绪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保元汤组生理及心理健康积分明显增加(P<0.05);督脉熨烫组心理健康积分明显增加(P<0.05)。6.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三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组内治疗前后相比较,保元汤组AS(心绞痛稳定状态)、TS(治疗满意程度)、DS(疾病认知程度)积分明显增加,督脉熨烫各项积分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保元汤组AS积分明显增高(P<0.05),督脉熨烫组AS、AF(心绞痛发作情况)、TS、DS积分明显增高(P<0.05),其中AF高于保元汤组治疗后积分(P<0.05)。7.患者在临床试验过程中除1人出现眼眶疼痛外,余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尿常规,AST、ALT、肌酐等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三组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1.保元汤或督脉熨烫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证)患者,优于常规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降低发作频率,改善气虚体质,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保元汤联合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比较,可以进一步改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证)患者TC、LDL-C水平。3.督脉熨烫法联合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比较,可以进一步改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证)患者心电图心肌缺血程度。4.保元汤或督脉熨烫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证)患者过程中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敖玉涵,张明雪[5](2021)在《基于“气脉常通”理论探究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气脉常通"理论,立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运用Meta分析对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WF)、维普网、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纳入以中医疗法为主要干预措施、或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且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中医治法的临床RCT研究,各数据库的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0年6月。在2名评价员的合作下完成文献标题和摘要的阅读和初选,排除不符要求的文献,提取所需的文献资料,应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或心电图改善情况、血脂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物等)、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采用L’Abbe图、Galbraith图、Metaninf命令图,并结合GRADE系统评价对文章的异质性和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45篇RCT文献,累计样本量38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活血化瘀法治疗优于其它疗法(P<0.05),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最佳(P<0.05)。(2)活血化瘀法在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显着(P<0.05)。(3)活血化瘀法可显着改善总胆固醇水平(P<0.05),但在改善患者HDL-C、LDL-C以及甘油三酯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活血化瘀法可显着改善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P<0.05)。(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气脉常通"理论得出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且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差异,口服中药汤剂效果最佳,但鉴于参考文献证据级别为低级,且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尚需有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王雨婷[6](2020)在《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热毒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清热解毒化瘀法对热毒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相关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探讨其病机理论,以期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临床研究思路。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内科及心病科住院患者。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70例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纳入患者35例,对照组纳入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具有清热解毒化瘀作用的中药汤剂清热活血汤。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症状的改变、心电图变化情况、化验室检查等指标,从而进一步对临床疗效进行总体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中医症状较前均缓解。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改善情况及速效扩冠药物减停率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hs-CRP含量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会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降低血脂水平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热解毒化瘀法在治疗热毒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绞痛发作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缓解了热毒血瘀的中医症状,降低了速效扩冠药物的用药剂量,在改善心电图表现的同时明显减轻了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刘彩梦[7](2020)在《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提供临床思路及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检索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选取自建库至2019年12月1日间有关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将所选取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逐步筛选,最终纳入27篇文献,共计2213例患者,本研究所观察的结局指标有:临床总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及不良反应。最终将提取的数据导入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共计纳入2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21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135例,对照组1078例。文献人口基线较为均一,但纳入的文献质量均偏低,结局疗效判定的标准不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采用行气活血法的治疗组在临床疗效(OR=2.65(95%CI[1.72,4.08])Z=4.40 P<0.0001)、心绞痛改善(OR=3.76(95%CI[2.85,4.96])Z=9.35 P<0.00001)、心电图改善(OR=1.92(95%CI[1.50,2.46])Z=5.19 P<0.00001)、硝酸甘油减停率方面(OR=3.98(95%CI[1.54,10.25])Z=2.86P=0.004)、中医证候疗效(OR=5.15(95%CI[3.54,7.48])Z=8.59 P<0.00001)、胸痛疗效(OR=3.45(95%CI[2.02,5.89])Z=4.55 P<0.00001)、胸闷疗效(OR=3.92(95%CI[2.31,6.66])Z=5.05 P<0.00001)、心悸疗效(OR=2.79(95%CI[1.71,4.57])Z=4.11 P<0.0001)、气短疗效(OR=2.59(95%CI[1.62,4.122])Z=4.00 P<0.0001)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本研究内的27首处方进行用药规律的分析,在27首处方中,共计使用64种中药,共计使用频次241次。使用频次由高至低排序,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依次是川芎、丹参、甘草、枳壳、当归、三七、柴胡。在64味中药中除去小叶黄杨、大果木姜子、盾叶提取物,对剩余的61味中药进行分类,使用频次由高至低排序,使用频次>10次的依次是活血调经药、活血止痛药、理气药、补气药、清热凉血药、发散风热药、补血药、化瘀止血药、清热化痰药。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分类,并统计其使用频次,药物的四气使用频次为温>寒>凉>平>热;,药物的五味使用频次为苦>辛>甘>酸>咸>淡;药物的归经使用频次为肝>心>脾>胃>肺>胆>心包>大肠>肾>三焦>膀胱>小肠。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显示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与对照组比较,在疗效总有效率、心绞痛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可能有一定的优势。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一般不良反应可能低于对照组。但因本研究所纳入文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

刘蕾[8](2020)在《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该研究旨在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比速效救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CSA)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及血清Hcy、hs-CRP水平的变化,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验证两药在改善同种证型相关症状的不同差异,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东直门医院、迁安市中医院及北京市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CSA气滞血瘀证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加用速效救心丸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及Hcy、hs-CRP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安全性指标,如血常规、肝肾功等,从而对麝香保心丸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7%,治疗后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除胸痛外,各单项症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药物在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单项症状有效率:在改善患者情志上,观察组有效率87.5%,对照组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胸胁胀痛上,观察组86.6%,对照组5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闷、善太息、面唇紫暗、脉象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电图疗效: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33.3%,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为23%,两组间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血脂:两组之间TC、TG、HDL、LD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cy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治疗后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未诉任何明显不适,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ALT、AST、UA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麝香保心丸与速效救心丸在改善气滞血瘀型CSA患者中医证候、中医相关症状、心绞痛疗效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在改善情志、胸胁胀痛症状上,麝香保心丸优于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在气滞血瘀型心绞痛中对气滞证的改善优于速效救心丸,故由情绪诱发心绞痛更推荐使用麝香保心丸。(3)麝香保心丸及速效救心丸在对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叶良策[9](2021)在《益气活血通脉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研究导师刘中勇教授运用益气活血通脉颗粒(Yiqi Huoxue Tongmai Granules,YHTG)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YHTG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总结导师运用本方的学术思想、临床理论。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1.875-95mg(根据心率及血压情况调整剂量),每日1次,晨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晨服;并根据患者基础病情况给予降血压药、降血糖药、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YHTG冲服。两组均观察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粘度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2.理论讨论:分析临床试验结果,结合传统中医气血理论探讨导师诊治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思路,探析YHTG的组方思想、方药治疗特点及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治疗效果显示,对照组症状积分治疗后减少2.70±1.087,治疗组症状积分治疗后减少7.03±0.96,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症状疗效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均有效改善,通过组间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每项证候的减轻程度,经统计显示,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对比对照组的Z值小于0。(3)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显示90%的总效率,对照组总效率70%,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治疗组心绞痛总积分改善为7.33±31.51,对照组为4.87±1.01,治疗组心绞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心电图和硝酸甘油停减比较:从改善心电图效果比较,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效率为90%,而对照组总效率仅为67%;从硝酸甘油停减效率分析,治疗组总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心电图和硝酸甘油停减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故治疗组疗效更佳。(5)血粘度改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HGQ、HDQ、GQXD、DQXD四项的值进行t检验,结果P>0.05,两组样本无差异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该四项的值均有所下降,且P值均小于0.05,表示治疗有效。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粘度的变化,治疗组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且通过t检验,t<0,P值<0.05。结论:1益气活血通脉颗粒(YHTG)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有治疗作用,可减轻其心绞痛症状,且能够有效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中医症状。2 YHTG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硝酸甘油的依赖,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安全服用。

尹嘉[10](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牛天福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牛天福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中医有效处方开展研究,以分析发现导师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规律,并结合跟师学习的心得体会,对导师治疗冠心病的经验进行初步的总结。同时,根据以上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结果并结合临床导师用药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频次药物组合,利用中药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阐明药物治疗疾病的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新的诊疗参考方案,并为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提供较为客观的数据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以牛天福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处方为来源,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利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对处方进行挖掘分析,并对以上挖掘结果得出的高频次药物组合利用网络药理学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1收集牛天福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中医处方,以此为来源进行处方分析,对方中各药物之性味归经、频次及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将得出的高频次药物中频次排前五的“丹参”“川芎”“赤芍”“枳壳”“茯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治疗冠心病中含有以上药物的处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分析导师治疗冠心病气血络脉各个阶段病人的常用药,挖掘发现其配伍规律,更进一步的总结导师冠心病气血络脉分层论治的用药规律与临床经验。2网络药理学分析以挖掘出的高频次药物组合“赤芍-川芎-柴胡-枳壳”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来对“赤芍,川芎,柴胡,枳壳”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检索,进而基于Cytoscape 3.5.1软件(http://www.cytoscape.org/)构建活性成分-预测靶点,同时构建冠心病的蛋白互作网络,并且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进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索该药物组合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一基于数据挖掘的牛天福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一)整体处方的组方规律研究:共收集牛天福教授治疗冠心病的方剂912首。处方中寒性与温性药物使用最多,平性次之,凉性和热性药物较少。处方中所涉及中药的五味,以苦味药居多,次为甘与辛味。处方中所涉及中药的归经,按照各自比重从高到低排序,前五位依次为肝,心,肺,脾,肾。药物频次统计结果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五味药物分别是“丹参”(567次)、“川芎”(495次)、“赤芍”(406次)、“枳壳”(387次),“茯苓”(363次)。药物组合频次统计结果中,排前三的依次为“赤芍,川芎”(377次),“川芎,枳壳”(340次),“川芎,柴胡”(326次)。分析“关联规则”所得的出现频次≥10的药物组合得到99条规则。同时,在改进的互信息法的基础之上,用聚类分析之法分析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度,得出关联系数≥0.04的药对共计42对。根据以上关联度结果,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方法,演变转化出核心组合4组,同时在提取的以上核心组合的基础之上,运用无监督的嫡聚类算法,进一步得到4个新处方。(二)含丹参处方的处方规律研究:使用频次前五的味药物分别是“丹参”(567次)、“川芎”(318次)、“牡丹皮”(262次)、“赤芍”(255次),“红花”(223次)。频次最高的3个药物组合依次是“川芎,丹参”(318次),“牡丹皮,丹参”(262次),“赤芍,丹参”(255次)。分析“关联规则”所得的出现频次≥10的药物组合得到100条规则。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运用聚类分析之法,得到关联系数≥0.04以上的药对共50对。排前三位的是“栀子,黄芩”、“钩藤,黄芩”、“茯神,黄芩”。(三)含川芎处方的处方规律研究:使用频次前五的味药物分别是“川芎”(495次)、“赤芍”(377次)、“枳壳”(340次)、“柴胡”(326次),“丹参”(318次)。频次最高的3个药物组合依次是“赤芍,川芎”(377次),“川芎,枳壳”(340次),“川芎,柴胡”(326次)。分析“关联规则”所得的出现频次≥10的药物组合得到58条规则。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联系数≥0.04以上的药对40对,排前三位的是“生地黄,赤芍”、“桔梗,香附”、“牛膝,赤芍”。(四)含赤芍处方的处方规律研究:使用频次前五的味药物分别是“赤芍”(406次)、“川芎”(377次)、“枳壳”(317次)、“柴胡”(312次),“红花”(293次)。频次最高的3个药物组合依次是“赤芍,川芎”(377次),“赤芍,枳壳”(317次),“川芎,枳壳”(316次)。分析“关联规则”所得的出现频次≥10的药物组合得到68条规则。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联系数≥0.04以上的药对22对。排前三位的是“柴胡,郁金”、“柴胡,瓜蒌”、“牛膝,郁金”。(五)含枳壳处方的处方规律研究:使用频次前五的味药物分别是“枳壳”(387次)、“川芎”(340次)、“柴胡”(321次)、“赤芍”(317次),“红花”(257次)。频次最高的3个药物组合依次是“川芎,枳壳”(340次),“柴胡,枳壳”(321次),“赤芍,枳壳”(317次)。析“关联规则”所得的出现频次≥10的药物组合得到104条规则。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联系数≥0.04以上的药对21对。排前三位的是“生地黄,川芎”、“赤芍,瓜蒌”、“桃仁,半夏”。(六)含茯苓处方的处方规律研究:使用频次前五的味药物分别是“茯苓”(363次)、“白术”(288次)、“丹参”(207次)、“川芎”(170次),“枳壳”(161次)。出现频次最高的3个药物组合依次是“白术,茯苓”(288次),“丹参,茯苓”(207次),“川芎,茯苓”(170次)。分析“关联规则”所得的出现频次≥10的药物组合得到305条规则。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联系数≥0.04以上的药对53对。排前三位的是“茯神,黄芩”、“黄芩,天麻”、“枳壳,五味子”。二“赤芍-川芎-柴胡-枳壳”药物组合对治疗冠心病的多成分、多靶点复杂网状关系进行研究。对“赤芍-川芎-柴胡-枳壳”药物组合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结合文献补充,得到有效活性成分66个,筛选出346个药物靶点,获得相关疾病靶点6785个,取排名前1200(Relevance score≥12.10)作为研究靶点,获取药物-疾病之共同靶点共152个。绘制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的网络图,Degree值≥10的化合物包括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山奈酚(kaempferol)阿魏酸(Ferulic Acid)、豆甾醇(Stigmasterol)、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川陈皮素(nobiletin)、柚皮素(naringenin)、苯甲酰芍药苷(Benzoylpaeoniflorin)、黄芩素(baicalein)、杨梅酮(Myricanone)、异鼠李素(isorhamnetin)、肾上腺素(Synephrine)、皂苷A(saikosaponin a)、鞣花酸(ellagic acid),分别能与83、32、29、28、28、25、20、18、18、16、14、13、12、12、11个蛋白靶点发生相互作用,推测这15个成分是“柴胡-赤芍-川芎-枳壳”药物组合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活性成分;从靶点的角度来看,degree值大于10的有三个,PTGS2、PTGS1、SCN5A,分别能与30、20、10个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表明这些靶点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分析得到蛋白相互作用的PPI网络,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联度较大的有IL6、AKT1、VEGFA、EGF、CASP3等,可以推测这些靶点为蛋白互作网络中的核心靶点,对该药物组合治疗冠心病有重要意义。GO结果显示,交集基因集合共富集至2250条生物学过程通路,其中,富集基因数目>10个的数目为594条,主要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调节、凝血、血管生成等相关;交集基因集合共富集至107条细胞组分表达过程,其中,富集基因数目>10个的数目为30条,主要与内质网、细胞外基质、受体复合体等有关;交集基因集合共富集至171个与分子功能相关的过程,其中,富集基因数目>10个的数目为33项,主要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血红素结合等有关。KEGG结果显示,主要与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有着密切关系。研究结论1.牛天福教授治疗冠心病用药灵活,配伍精巧,多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宁心安神、利水渗湿等药物,强调调理阴阳,以平为期;强调整体,脏腑相关;注重名方,灵活化裁;气血络脉,分层论治。符合中医整体审查,病证结合,标本兼顾的原则,对临床制定治疗冠心病的中医药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应用于对中医药领域,对名医用药规律的研究继承与发展,经验的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2.“赤芍-川芎-柴胡-枳壳”药物组合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相关靶点十分复杂,涉及到的疾病亦种类多样,其对药理学机制可能是药物组合的活性化学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阿魏酸等对关键靶点如PTGS2、PTGS1、SCN5A、CASP3、PPARG、AR、ADRB2等进行调控,并通过MAPK、PI3K-Akt、VEGF、HIF-1、TNF、JAK-STAT等信号通路参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调节、凝血、血管生成等机制来治疗冠心病。

二、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心绞痛中的临床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心绞痛中的临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参附强心方联合六字诀对冠心病慢性心衰(阳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心衰的流行病学
    2.中医学对冠心病慢性心衰的认识
    3.西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
    4.总结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3 试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血府逐瘀片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病因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病机的认识
        1.4 中医学对胸痹心痛治疗的认识
        1.5 中医学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形成机制及治疗措施
        2.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形成机制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治疗措施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1.8 试验方法
        1.9 观察项目及指标
        1.10 疗效评定
        1.11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病例完成情况
        2.3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2.4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
        2.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比较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9 两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比较
        2.10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血府逐瘀片的药物分析
        1.1 血府逐瘀片的方解与配伍特点
        1.2 血府逐瘀片的药物功效与现代药理学研究
    2 血府逐瘀片的临床疗效分析
        2.1 对心绞痛症状积分及疗效的分析
        2.2 对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的分析
        2.3 对hs-CRP的疗效分析
        2.4 对血脂水平的疗效分析
        2.5 对支架内再狭窄率的疗效分析
        2.6 药物安全性分析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刘中勇教授辨治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 病名探讨
    2 病因病机认识
    3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3.1 中医内治法
        3.2 其他治疗
    4 小结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研究内容
    1.6 资料处理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年龄、性别一般情况统计
    2.2 常见证候要素频数统计
    2.3 证型频数统计
    2.4 常用药物频数统计
    2.5 小结
3 刘中勇教授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认识
    3.1 强调肝郁气滞为先
    3.2 痰浊为常见病理物质
    3.3 脾胃内伤为重要病机
    3.4 气血不和为基本病理改变
4 临床辨治特色
    4.1 善于从肝论治
    4.2 注重痰浊致病
    4.3 重视心脾同调
    4.4 倡导气血并治
5 临床用药特色
    5.1 擅用风药
    5.2 巧用药对
6 临证要领
    6.1 强调整体观念
    6.2 双心同调,身心一体
    6.3 衷中参西,优势互补
    6.4 重视预防,调护得宜
7 验案举隅
    7.1 案例一
    7.2 案例二
    7.3 案例三
    7.4 案例四
结论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名单
个人简历

(4)保元汤及督脉熨烫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基于“气脉常通”理论探究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1.6 GRADE评价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线特征
    2.3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2.4 发表偏倚性分析
        2.4.1 漏斗图及偏倚方法总结图
        2.4.2 L'Abbe图
        2.4.3 Galbraith图
        2.4.4 Metaninf命令图形
3 Meta结果
    3.1 临床疗效
        3.1.1 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分析
        3.1.2 中西医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分析
        3.1.3 3种不同药剂类型临床有效率对比结果分析
    3.2 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
        3.2.1 心电图疗效
        3.2.2 心绞痛发作频率
        3.2.3 心绞痛持续时间
        3.2.4 心肌缺血负荷
        3.2.5 硝酸甘油用量
    3.3 血脂情况
    3.4 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
        3.4.1 血浆黏度
        3.4.2 纤维蛋白原
    3.5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5 总结

(6)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热毒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选择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实验设计
        3.2 治疗方法
        3.3 观测指标
        3.4 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方法
    5 临床资料分析
        5.1 一般资料比较
        5.2 治疗前各项指标及评分比较
        5.3 治疗后各项指标及评分比较
    6 研究结果
        6.1 疗效评价比较
        6.2 安全性评价对比
    7 小结
讨论
    1 理论概述
        1.1 现代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热毒瘀阻型胸痹病因病机的研究
    2 本研究清热解毒化瘀法的立法思路
    3 方药分析
        3.1 组成配伍分析及单味药解析
        3.2 现代药理研究
    4 疗效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心绞痛关于炎症因子方面的中西医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7)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冠心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1.1.1 定义及临床表现
        1.1.2 发病机制及病因
        1.1.3 西医诊断
        1.1.4 西医治疗
    1.2 冠心病中医研究现状
        1.2.1 中医病名研究
        1.2.2 中医病因病机
        1.2.3 中医辨证分型
        1.2.4 中医辨证治疗
    1.3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
    1.4 气滞血瘀证与行气活血法
        1.4.1 中医学对气血关系的认识
        1.4.2 血瘀证
        1.4.3 行气活血法的应用
第二章 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检索方法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结局指标
        2.1.5 文献提取方法
        2.1.6 质量评价方法
        2.1.7 数据分析
    2.2 研究纳入结果
        2.2.1 文献检索结果
        2.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临床总疗效结局
        2.3.2 心绞痛疗效结局
        2.3.3 心电图疗效结局
        2.3.4 硝酸甘油减停率
        2.3.5 中医证候疗效
        2.3.6 临床症状疗效
        2.3.7 不良反应
    2.4 用药规律
        2.4.1 药物频次
        2.4.2 药物分类
        2.4.3 性味归经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3.1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1.1 行气活血法疗效
        3.1.2 行气活血法安全性
    3.2 纳入文献讨论
        3.2.1 文献质量
        3.2.2 病例基本特征
    3.3 用药规律讨论
        3.3.1 药物频次
        3.3.2 药物分类
        3.3.3 性味归经
    3.4 结论
    3.5 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1. 病因
        2. 病机
        3. 治法研究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1. 麝香保心丸的概述
        2.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3. 与冠脉血运重建的联合应用
        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治疗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1.1 临床病例标准
        1.2 胸痹的诊断标准
        1.3 中医单项症状记分标准
    2. 试验病例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合并用药规定
        3.4 伴随治疗
        3.5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定标准
        4.1 心绞痛的疗效评定标准
        4.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4.3 硝酸甘油停减率判定
        4.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积分比法)
        4.5 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标准
        4.6 安全性评价标准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6. 临床资料分析
        6.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6.2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6.3 治疗前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6.4 治疗前心绞痛分级(CCS分级)比较
    7. 研究结果
        7.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7.2 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7.3 心绞痛疗效比较
        7.4 心电图疗效比较
        7.5 对血脂的影响
        7.6 对Hcy、hs-CRP的影响
        7.7 安全性评价
        7.8 附硝酸甘油减停率说明
    8. 讨论
        8.1 冠心病与Hcy、hs-CRP的相关性探讨
        8.2 芳香温通、活血化瘀释义
        8.3 麝香保心丸及速效救心丸方药分析
        8.4 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9. 本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益气活血通脉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病名认识
        1.2 病因和病机认识
        1.3 治疗
    2 西医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发病机制
        2.2 治疗
    3 西医和中医的诊治特点
    4 益气活血通脉颗粒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诊断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试验步骤
        2.1 试验方法
        2.2 技术路线图
    3 疗效标准
        3.1 西医疗效标准
        3.2 中医疗效标准
    4 安全性评价
        4.1 评价指标
        4.2 评价标准
    5 统计分析方法
    6 治疗前临床数据统计分析
        6.1 治疗前临床数据统计
        6.2 治疗前数据分析总结
    7 治疗后临床数据统计分析
        7.1 中医疗效比较
        7.2 西医疗效比较
    8 安全指标变化
讨论
    1 益气活血通脉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理论探析
        1.1 组方思想
        1.2 导师经验
        1.3 治疗特点
    2 益气活血通脉颗粒的方药分析
        2.1 方药方解
        2.2 单味药特点
    3 临床研究数据分析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答辩委员会名单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牛天福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冠心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1.1 因虚致病
        1.2 因实致病
        1.3 虚实夹杂
        2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2.1 辨证论治
        2.2 中药自拟方及成药治疗
        2.3 中医针灸疗法
        2.4 中医针药并用
        2.5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
        3 讨论
    综述二 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1 数据挖掘简介
        2 数据挖掘在中医研究的应用
        2.1 方剂研究
        2.2 中医证候研究
        2.3 中医诊断研究
        2.4 医案研究
        3 网络药理学简介
        4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研究
    一、牛天福治疗冠心病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一)整体处方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具体研究内容及方法
        2 结果
        2.1 药物性味及归经统计
        2.2 药物频次统计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2.4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3 结论
        3.1 药性分析
        3.2 药物频次分析
        3.3 核心药物组合及新方
        4 讨论
        4.1 调理阴阳,以平为期
        4.2 强调整体,脏腑相关
        4.3 注重名方,灵活化裁
        4.4 气血络脉,分层论治
        (二)含丹参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含川芎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含赤芍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五)含枳壳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六)含茯苓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柴胡-赤芍-川芎-枳壳”药物组合治疗冠心病的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药物化合物及作用靶点筛选
        2.2 疾病相关靶点
        2.3 药物-疾病共同靶点
        2.4 “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的网络图
        2.5 蛋白相互作用的PPI网络
        2.6 GO与 KEGG功能富集分析
        3 讨论
        3.1 “柴胡-赤芍-川芎-枳壳”药物组合活性成分分析
        3.2 “柴胡-赤芍-川芎-枳壳”药物组合活性成分分析
        3.3 关键靶点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心绞痛中的临床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参附强心方联合六字诀对冠心病慢性心衰(阳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健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血府逐瘀片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影响[D]. 林碧秀.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刘中勇教授辨治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研究[D]. 胡悫.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保元汤及督脉熨烫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证)的临床研究[D]. 尹文浩.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基于“气脉常通”理论探究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系统评价[J]. 敖玉涵,张明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5)
  • [6]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热毒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王雨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Meta分析[D]. 刘彩梦. 河北大学, 2020(08)
  • [8]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刘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益气活血通脉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叶良策.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牛天福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 尹嘉.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0(08)

标签:;  ;  ;  ;  ;  

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