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托品、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4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晴[1](2021)在《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和常规传统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疗效对比,对其有效性以及实用性作出了客观评价,以探寻临床治疗脾虚型泄泻的更优方案。以便今后进一步推广及运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以小儿脾虚型泄泻为主诉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小儿推拿门诊的60例患儿。患儿年龄在6个月-24个月。采取随机化法,把符合标准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第一组为治疗组采取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治疗法;第二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推拿治疗法。两组均每周5次为一个疗程,连续做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通过观察和统计治疗组及对照组小儿脾虚型泄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各项证候积分的变化进行疗效判定,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疗效:治疗组通过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通过常规传统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是86.67%。经过统计学检验分析,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总有效率高,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采用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的总体疗效比采取常规传统推拿法的疗效更优。2.中医主症、次症的证候积分: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脾虚型泄泻的患儿每一个主症积分(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一个次症积分(精神、面色、饮食、倦怠乏力、食后腹胀)和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通过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患儿的每个中医主要症状以及次要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通过治疗前后对比,脾虚型泄泻的患儿的每一个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过常规传统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患儿的症状都有改善。结论:1.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和常规传统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均有显着的效果。2.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主症(大便次数及性状)、次症(精神、面色、饮食、倦怠乏力、食后腹胀),减轻患儿痛苦。3.从证候积分变化来分析比较,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传统推拿法。更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黄浩[2](2020)在《参术止泻散治疗小儿脾虚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参术止泻散与小儿止泻安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泻,观察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明确参术止泻散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方法85例脾虚泻患儿均来自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就诊时间在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其中年龄最小为5月龄,最大为3岁,病程最短为2周,最长1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分别采用参术止泻散、小儿止泻安颗粒口服治疗,疗程为5日。观察止泻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分布情况、临床总疗效、脂肪球转阴率、安全性评价、复发率等情况。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具有差异(P<0.05),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2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天、2天、4天、5天,止泻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时,止泻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脾虚泻中医证候(P<0.05),并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在改善大便异常、体倦乏力、神疲懒言等证候积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食少纳呆、食后腹胀、饮水欠佳、腹痛绵绵、恶心呕吐、肠鸣、面色萎黄、浮肿等证候积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5两组在减少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饮食欠佳,食欲低、吃饭后容易腹胀、喝水不多、喜欢捂肚子、蜷身子、趴着等、常做欲呕状、听诊时肠鸣音偏多、脸色不佳、眼、面等部位浮肿等方面,疗效相当(P>0.05);而在治疗在不喜欢玩耍、活动、少言懒语或哭闹无力等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使便常规脂肪球转阴(P<0.05),两组在疗效上无显着差异(P>0.05);7治疗后2周,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参术止泻散治疗脾虚泻患儿临床疗效明确,并且在治疗1岁以下患儿的疗效更佳;2参术止泻散能够改善患儿脾虚的症状,缩短止泻时间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如改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不喜欢玩耍、活动,少言懒语或哭闹无力、饮食欠佳,食欲低、吃饭后容易腹胀、喝水不多、喜欢捂肚子、蜷身子、常做欲呕状、听诊时肠鸣音偏多、脸色不佳、眼、面部浮肿等症状;3参术止泻散在提高便常规脂肪球转阴率、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图0幅;表20个;参161篇。
刘博[3](2019)在《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银葛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型)的临床观察,并与蒙脱石散对比,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均来自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儿科病房(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选择符合小儿秋季腹泻(湿热型)纳入标准的72例患儿(年龄在6个月3岁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进行试验研究,其中治疗组(银葛止泻散组)36例,对照组(蒙脱石散组)36例,疗程5天。依据中医证候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计分标准(包括中医证候各项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止泻时间分布、临床总有效率、RV转阴率、安全性等方面,观察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应用SPSS20.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儿分别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病情、症状及体征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2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痊愈21例(占51%)、显效9例(占31%)、有效3例(占11%)、无效2例(占6%),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痊愈13例(占29%)、显效6例(占34%)、有效8例(占17%)、无效8例(占20%),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总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儿在缩短止泻时间方面,经治疗1d后、2d后、3d后、4d后、5d后的累计例数,治疗组分别为8例、14例、19例、23例、26例,对照组分别为2例、6例、13例、19例、21例。两组患儿在缩短止泻时间方面,经治疗1d后、2d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3d后、4d后、5d后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比较,在改变大便次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大便性状、腹胀、不思乳食、恶心呕吐、精神状况、发热、小便短黄、肛门红赤、舌苔、指纹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在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两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两组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患儿治疗前、后RV检测变化方面,治疗组的转阴率80.00%,对照组的转阴率57.1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两组因患儿不配合治疗各脱落1例,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良好,其总体疗效优于蒙脱石散组。2银葛止泻散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2d内缩短止泻时间方面疗效突出,在改善大便性状、腹胀、不思乳食、恶心呕吐、精神状况、发热、小便短黄、肛门红赤、舌苔、指纹、提高RV转阴率方面均有显着疗效,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图0幅;表12个;参109篇。
王伟[4](2017)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文献研究检索历年有关“轮状病毒性肠炎”(RVE)的文献,系统研究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动态,中西医对病毒性肠炎的诊疗进展,尤其是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2.临床研究进行五加减正气散(WJJZQS)治疗小儿寒湿型RVE的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经典古方五加减正气散在治疗寒湿型RVE中的治疗优势。3.实验研究进行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细胞染毒模型后其抗病毒机制的研究;并进一步检测其对IL-6、IL-1 β、TNF-α、IFN-β因子以及对TLR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调控作用,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抗轮状病毒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文献数据库,通过对RVE的相关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分别完成中医对RVE的研究进展综述(包括病名及沿革、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中医治疗等),以及西医对RVE的研究进展综述(包括流行病学特征、RV的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等)。2.临床研究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中医诊断为寒湿型RVE的患儿,年龄6个月-3岁,病情属轻、中型,共计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2治疗方法在常规饮食及生活调摄指导基础上,根据脱水情况对症应用ORS治疗外,治疗组应用《温病条辨》五加减正气散原方:藿香12g、苍术12g、陈皮10g、厚朴12g、大腹皮10g、茯苓18g、谷芽6g治疗。以上药物全部采用中药饮片,并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代煎,每剂浓缩制成100ml/袋的液体。6个月-1岁每日20ml,1-2岁每日25ml,2岁以上每日35ml。分早晚两次,连服3天。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颗粒,50mg/粒,按15mg/kg·d剂量应用,分3次口服,连续3天。2.3观察指标通过治疗前后腹泻、腹痛、发热、呕吐、精神状态等临床表现观察,进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证候总积分、证候疗效、综合疗效、大便RV抗原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比较,结合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完成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小儿寒湿型RVE的临床疗效评价。3.实验研究3.1实验材料病毒株与细胞株:轮状病毒SA11株(RV SA11),恒河猴胚胎肾细胞(MA104)为RVSA11株敏感细胞。动物:SPF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160g-200g,雌雄各半。药物:五加减正气散原方(同上)、利巴韦林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等。3.2含药血清制备36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中成药组、西药组及WJJZQS大、中、小剂量组共6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给药量按成人日用量等效剂量换算后,分别给予0.9%生理盐水、蕾香正气液、利巴韦林颗粒液、五加减正气散大、中、小剂量灌胃。每日分2次,连续3天。末次灌胃1h后取血。3.3 WJJZQS含药血清对RV SA11的体外抗病毒作用采用细胞病变法(CPE)检测WJJZQS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组)对MA104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RVSA11对MA104细胞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在TC0范围内,检测WJJZQS含药血清对RVSA11的体外抗病毒作用。3.4 WJJZQS含药血清对TLR/TRIF/IRF3信号通路及下游因子的调控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L-1 β、TNF-α、IFN-β的含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TLR3、TRIF、IRF3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LR3、TRIF、IRF3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中医多以“泄泻”论治RVE。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药疗法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有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论证。西医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虽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没有针对肠道病毒的特效药物,仅采取对症治疗。2.临床研究2.1病例基本情况治疗期间除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轻度皮疹)脱落1例,余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资料齐全。实际共收集病例5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2.2 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情轻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3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各症状积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除倦怠乏力、恶寒/发热积分差异不显着外(P>0.05),治疗组余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2.4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差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5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两组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8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1例,服药1天后出现轻度皮疹,病例脱落。未予特殊处理2天后皮疹渐退。余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治疗前后肝、肾功,心电图等均正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研究3.1 RV SA11毒力测定RV SA11 对 MA104 细胞的 TCID50 10-3 34/ml:3.2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WJJZQS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组)对MA104细胞的TC0均为20%;3.3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比较,除WJJZQS小剂量50%浓度组抑毒率差异不显着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均优于空白血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JJZQS中剂量各浓度组抑毒率均明显优于空白血清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与同浓度中成药组比较,除WJJZQS中剂量5%浓度组抑毒率明显优于中成药组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与同浓度中成药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同浓度西药组比较,除WJJZQS小剂量各浓度组抑毒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显着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与同浓度西药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不同浓度多重比较结果,说明各组均能有效抑制RV合成,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关系(P<0.05或0.01)。3.4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除空白血清组在20%浓度抗病毒吸附率为4.04%外,其余各组含药血清的TC0范围内各浓度,对RV吸附的过程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3.5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各组含药血清的TC。范围内各浓度,对RV均无直接灭活作用(P>0.05)。3.6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IL-6、IL-1β、TNF-α、IFN-β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L-6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L-6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与染毒组比较,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能明显下调IL-6的表达水平,差异特别显着(P<0.01);大剂量组亦可下调IL-6的高表达,且差异显着(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虽能使细胞IL-6的高表达降低,但与染毒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L-1β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L-1β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WJJZQS大、中剂量组下调IL-1β作用最强(P<0.01);其次为中成药、小剂量组(P<0.05);西药组对IL-1β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TNF-α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NF-α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WJJZQS小剂量组可明显下调TNF-α的高表达,差异显着(P<0.05);其余各组的调控作用则更强(依次为中成药组、西药组、WJJZQS中剂量、大剂量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FN-β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FN-β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升高。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上调IFN-β表达作用最强(P<0.01);WJJZQS大剂量组亦可上调IFN-β的表达(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对IFN-β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P>0.05)。3.7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TLR3mRNA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LR3mRNA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大、中剂量组可明显下调TLR3mRNA的过表达(P<0.01),WJJZQS小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TLR3mRNA表达的作用(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TRIFmRNA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RIFmRNA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下调作用尤为显着(P<0.01)。WJJZQS大剂量组也可显着下调TRIFmRNA的过表达(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调控作用不明显(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IRF3mRNA表达量虽较空白组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含药血清干预后,虽各组IRF3mRNA表达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但下降幅度小于1.5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各组含药血清对IRF3mRNA的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3.8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TLR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LR3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大、中剂量组较染毒组显着降低(P<0.01),WJJZQS小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TLR3蛋白表达量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TRI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RIF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较染毒组显着降低(P<0.01),WJJZQS大剂量组TRIF蛋白表达量亦显着降低(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虽蛋白表达量减少,但差异不显着(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IRF3蛋白表达量虽较空白组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含药血清干预后,虽各组IRF3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不同程度降低,但经数据分析,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文献研究中医药在治疗RVE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有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论证。2.临床研究WJJZQS可明显改善寒湿型RVE患儿腹泻、腹痛/肠鸣、恶心呕吐、脘腹闷胀、食欲不振症状积分,尤其是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倦怠乏力、恶寒/发热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证候疗效(显效率)、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大便RV抗原转阴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WJJZQS治疗寒湿型RVE,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并临床推广应用。3.实验研究(1)WJJZQS具有的抗病毒作用,不是通过抗病毒吸附和对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实现的,其抗病毒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后的病毒生物合成作用。(2)WJJZQS通过下调IL-6、IL-1β、TNF-α等致炎因子的过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FN-β的表达,发挥辅助的抗病毒作用。(3)WJJZQS对特异性识别dsRNA病毒的TLR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LR3、TRIF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对IRF3的表达则无显着调控作用。
赵洪波[5](2013)在《小儿腹泻病临床新观点与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小儿的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并常伴有呕吐的综合征[1]。小儿腹泻病80%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有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也可由细菌致病,如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鼠伤寒杆菌等;真菌感染多发生于长期用激素、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常见[2];此外,肠道寄生虫,肠道外感染亦可引起腹泻;非感染因素,如喂养不当、气候变化
孔长征[6](2012)在《温肠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寒湿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理论、临床两方面对温肠止泻散治疗寒湿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将60例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温肠止泻散敷脐,并同时口服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及干扰素肌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主要症状、体征、病程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观察结束后,对各项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敷脐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温肠止泻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寒湿型)疗效显着,既能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又能减少患儿服药痛苦,且费用低廉,应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杨开颜,陈麒[7](2010)在《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金双歧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干扰素α2b10万U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ml稀释保留灌肠,每天1次,连用3~5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了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华[8](2010)在《中医药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腹泻病(diarrhoea disease)是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腹泻的发生与小儿时期生理病理特点及感染、饮食、免疫等因素有关。尽管“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的推广降低了小儿腹泻病的死亡率,但其仍是常见病及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需要简、便、效、廉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为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法的疗效,分析临床研究中的问题及对策,本论文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借鉴其方法和思路,做了相关研究。一、文献研究1.研究目的:综述中医及现代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循证医学的方法应用于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的必然性和可行性2.研究结果:(1)中医学认为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大便稀薄或如水样,便次增多的疾病。病因以外感时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多见,其病位在脾胃,景岳对其病理机制作出了精辟论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景岳全书·泄泻》)李中梓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泄泻的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提出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九法,对泄泻治疗学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中医学治疗腹泻病方法多样,内有中药辨证论治,外有针灸、推拿、穴位贴敷及其他外治法,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儿童腹泻灵活多变,副作用小,应用前景非常广泛。(2)现代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腹泻的发生与小儿时期特点及感染、饮食、免疫等因素有关。其的病理机制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肠动力紊乱性腹泻。但目前有关其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生理等方面仍未完全清楚。肠道微生态可能在小儿腹泻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儿童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主要表现:一方面以双歧杆菌为主的益生菌数量明显减少,各菌群之间正常比例严重失调;另一方面肠道正常菌的转移和一些机会菌(主要是过路菌)大量的生长繁殖引起疾病。当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异常变化,偏离正常的生理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即出现菌群失调,引起许多疾病。儿科的急慢性腹泻均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3)循证医学的方法应用于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论证了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中医药疗效的必要性在于循证医学所倡导的系统评价所具备的方法学特性适合中医学发展规律的要求,且中医药的疗效亟待借鉴新的研究方法进行客观评价;其可行性在于有数量充足的中医药临床试验可供系统评价,已有进行相关实践的范例。3.研究结论(1)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方法多样,简验便廉,有非常丰富的古代及现代文献支撑。(2)现代经验报道多,临床研究少。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更少,且临床研究设计不合理,在随机化、盲法、对照选择、病例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结局指标的选定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报告的有关临床疗效重复性或经不起反复实践的考验。二、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临床治疗效应的系统评价1.研究目的:对化湿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治疗效应及思密达对小儿非细菌性腹泻病的治疗效应做出系统评价,从而为以思密达为对照,化湿法联合推拿手法对小儿腹泻病治疗效应的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2.研究方法:收集文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3.研究结果:(1)关于化湿法为治则的中草药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系统评价共纳入28篇文献,通过Meta分析发现:在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做优劣性分析时,所纳入的27篇文献中认为化湿中医治法对小儿腹泻病的效应优于思密达的有16篇,另11篇则持否定意见。在以止泻时间为评价指标,所纳入5篇文献中认为化湿中医治法对小儿腹泻病的效应优于思密达的有3篇,另2篇则持否定意见。总之,以化湿法为治疗原则的中草药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具有确切疗效。(2)本研究共纳入中医文献28篇,诸位医家对小儿泄泻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在此基础上复感风、寒、湿邪,致脾胃受伤,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致泄泻,“脾虚湿困”为其发病主要原因。治疗法则以运脾化湿为治疗大法,或兼清热,或兼疏风,或兼消滞,或兼收敛。28篇纳入文献均有列出中药复方主要药物组成,处方用药中健运脾胃、化湿类药物种类最广,使用频率最高,依次为茯苓(18次,占64.29%),白术(10次,占35.71%),苍术(8次,占28.57%)藿香(8次,占28.57%),健脾药尚有党参或太子参(共7次),山药(4次),黄芪(3次),炒扁豆(2次);其它利水渗湿药物有车前子(5次),泽泻(3次),法半夏(3次),猪苓(2次);同时使用苍术和茯苓的文献有8篇,占28.75%。其次使用较广泛的药物是调理气机药物,此类药有6种,其中陈皮应用频率最高,共出现6次,占21.43%;厚朴(3次,占10.71%),木香(2次,占7.14%),砂仁、香附、枳壳各1次。收敛药物有5种,焦山楂4次,石榴皮、诃子各3次,番石榴叶、赤石脂各2次。消食导滞药物使用也较多,有炒谷麦芽(5次)、鸡内金(4次)、神曲(3次)、五谷虫(1次)。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用药规律与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是相吻合的。(3)思密达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确切,但与中药复方相比哪种治疗方法具有优势,文献报道结果多有不同。在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劣性分析时,11篇独立文献报告系统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中医非药物治疗和空白对照相比较,提示思密达确有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效应;而60篇独立文献结果表明,与中西药或空白对照相比较,思密达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病无明显优势;在以止泻时间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时,6篇独立文献报告系统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中医非药物治疗和空白对照相比较,思密达口服可显着性缩短小儿腹泻时间;22篇独立文献结果表明,与中西药或空白对照相比较,思密达口服缩短小儿腹泻时间无明显优势。所纳入的文献均具有发表性偏倚。总之,以临床疗效及止泻时间做为效应评价指标,思密达可作为中药、西药新药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评价的阳性对照药物。(4)存在问题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的欠缺严重影响了研究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临床对照试验未能较好遵守随机、对照的原则;②样本量的确定不够严谨;③统计方法应用欠规范;④疗效评价、诊断标准及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尚未统一;⑤对随访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不够重视。三、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1.研究目的:对中医治疗小儿泄泻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从临床证候表现及微生态调节的角度着眼,客观规范地评价运脾化湿为主法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的疗效。2.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研究的目标人群为6个月~3岁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患儿,采用中心随机化分配系统分为中药组、中药+推拿组、思密达组,分配比例为1:1:1,观察临床症状并检测治疗前后肠道微生态的变化,随访、观察不良反应事件及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2)实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腹泻患儿治疗前后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含量。3.研究结果:(1)治疗后中药组、中药复方+推拿组的总有效率优于思密达组,三者进行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中药组、中药复方+推拿组、思密达组止泻时间分别为(2.78±1.54)天、(2.36±1.25)天、(2.90±1.73)天。仅从具体数值上分析,中药复方+推拿组的止泻时间最短,其次是中药组,思密达组止泻时间最长,但统计学分析三种治疗措施的止泻时间无显着性差异。(2)本论文检测了26例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杆菌的含量,结果发现:仅从数值上看,治疗后三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含量数值较治疗前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无显着相关性;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主要临床症状(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大便症状积分)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杆菌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大便次数、大便稀烂程度及大便症状积分与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之间无显着相关关系。4.结论(1)从优劣性分析,治疗后中药组、中药+推拿组总有效率优于思密达对照组,但统计学分析三种治疗措施的止泻时间无显着性差异。(2)治疗后三组腹泻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的数量较治疗前增加,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着相关性;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大便症状积分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之间无显着相关关系。5.分析与展望在严格的实验设计情况下,未能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笔者分析如下:由于时间限制、临床试验过程中受患儿及其家长的依从性的影响以及患儿家长对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的不理解、不配合,导致目前入组病例数距离预计值有很大差距,样本量不足是导致目前研究未能得出有效统计学意义的可能原因。基于此,笔者认为目前研究结果并不能说明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不确切,且无法得出腹泻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含量无相关关系的结论;同样,不能推论中药复方、推拿手法、思密达的干预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含量变化无相关关系。通过扩大样本量,或可得出中药复方、推拿疗法改善大便性状、减少大便次数的可能作用途经是通过调节微生态平衡,恢复肠道微生态环境。本次研究中中医证型分布以湿热证较多,笔者推测这可能与岭南地域气候特点有关,但尚不能得出小儿急性腹泻病湿热证占主导地位的结论,仍有待于扩大样本量及研究区域的进一步研究。由于样本量不足,影响了结果的说服力。我们对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病例数不足,得出的数据仅供参考,这也是本次研究的遗憾之处。在总结了前期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将继续进行该项研究,以期得到客观和科学的结论,为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
冯自威,李晓玲,高胭[9](2001)在《阿托品、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40例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应用阿托品、小剂量干扰素对 4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了治疗 ,同时对 36例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一般治疗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 72小时止泻的总有效率 90 % ,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41.6 7%。表明阿托品 ,小剂量干扰素能有效缩短病程 ,从而达到其治疗作用
李文凭[10](2016)在《自拟藿砂四君子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自拟藿砂四君子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有效率,客观评价自拟藿砂四君子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为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提供有效方剂。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秋季腹泻的患儿60例,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思密达,治疗组——服用自拟藿砂四君子汤,疗程5天。分别观察各组患儿治疗前后大便次数、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的缓解情况,治疗的总疗效、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及止泻时间。结果:临床治疗总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疾病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P<0.05)。在止泻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在改善大便次数、粪便性状、精神不振、呕吐、食欲不振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发热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藿砂四君子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显着,尤其是在减少大便次数、改善粪便性状、恢复精神状态、止呕、改善食欲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缩短腹泻时间方面亦有显着的优势。
二、阿托品、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4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托品、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4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病例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注意事项 |
3.观察内容 |
3.1 一般项目 |
3.2 疗效性观测 |
3.3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统计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比较 |
1.1 患儿性别对比 |
1.2 患儿月龄对比 |
1.3 患儿病程对比 |
2.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疗效对比 |
2.1 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
2.2 治疗前后各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
3.安全性及依从性评价 |
4.疗效分析 |
讨论 |
1 中医有关小儿泄泻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对于小儿泄泻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感受外邪 |
2.2 伤于饮食 |
2.3 脾胃虚弱 |
3 中医关于小儿泄泻的辩证及中药治疗 |
3.1 常证 |
3.2 变证 |
4 中医外治法关于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 |
4.1 针刺疗法 |
4.2 灸法 |
4.3 小儿推拿疗法 |
4.4 穴位贴敷疗法 |
4.5 经皮药透疗法 |
4.6 足浴疗法 |
4.7 灌肠疗法 |
5 现代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 |
5.1 小儿腹泻病的易感因素 |
5.2 小儿腹泻病的发病因素 |
5.3 小儿腹泻病的发病机制 |
5.4 现代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治疗 |
6 中医对于小儿推拿治疗脾虚型泄泻的认识 |
6.1 小儿推拿的学术渊源 |
6.2 小儿推拿的作用机理 |
6.3 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治疗脾虚型泄泻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五年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件 |
(2)参术止泻散治疗小儿脾虚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病例来源 |
1.1.1 来源 |
1.1.2 样本量计算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指标 |
1.6 剔除指标 |
1.7 方法及药物 |
1.8 观测指标 |
1.9 疗效判定标准 |
1.10 统计学处理 |
1.11 研究结果 |
1.11.1 一般资料 |
1.11.2 两组止泻时间比较 |
1.11.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
1.11.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1.11.5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
1.11.6 两组治疗前后便常规脂肪球阳性率比较 |
1.11.7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 |
1.11.8 两组治疗2后周泄泻复发率比较 |
1.12 讨论 |
1.12.1 对泄泻的认识 |
1.12.2 立题依据 |
1.12.3 试验组用药分析 |
1.12.4 对照组用药依据 |
1.1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中西医对腹泻病的研究 |
2.1 西医对腹泻病的认识 |
2.1.1 定义 |
2.1.2 病因 |
2.1.3 发病机制 |
2.1.4 治疗 |
2.2 中医对泄泻的认识 |
2.2.1 病名及概念 |
2.2.2 病因病机 |
2.2.3 分型 |
2.2.4 辨证论治 |
2.2.5 其它疗法 |
2.3 脾虚证的相关研究进展 |
2.4 研究所用相关药物的理论依据 |
2.5 散剂的相关研究 |
2.5.1 历史沿革 |
2.5.2 分类 |
2.5.3 散剂特点 |
2.5.4 应用 |
2.6 小结 |
2.7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病历资料 |
附录B 中医证候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
附录C 调査知情同意书 |
附录D 案例分析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内容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脱落指标 |
1.1.6 剔除指标 |
1.1.7 试验中止指标 |
1.1.8 治疗方法 |
1.1.9 观测指标 |
1.1.10 疗效判定标准 |
1.1.11 统计学方法 |
1.2 研究结果 |
1.2.1 一般资料对比及分析 |
1.2.2 临床疗效观测及对比 |
1.2.3 相关安全性项目观测 |
1.3 讨论 |
1.3.1 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理论基础 |
1.3.2 银葛止泻散组方用药分析 |
1.3.3 银葛止泻散剂型特点 |
1.3.4 蒙脱石散(思密达) |
1.3.5 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研究结果分析 |
1.3.6 疗程及其它 |
1.4 问题及展望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
2.1 中医学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 |
2.1.1 病名及概念 |
2.1.2 病因病机 |
2.1.3 辨证论治 |
2.2 现代医学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 |
2.2.1 概念及病因 |
2.2.2 流行病学 |
2.2.3 发病机制 |
2.2.4 西医治疗 |
2.3 相关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病历资料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学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及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2.1 感受外邪 |
1.2.2 饮食所伤 |
1.2.3 情志不畅 |
1.2.4 病后体虚 |
1.2.5 肾命火衰 |
1.3 治法方药 |
1.4 辨证分型 |
1.4.1 辨证要点 |
1.4.2 疾病分型 |
1.5 中医治疗 |
1.5.1 经典治疗 |
1.5.2 现代中医治疗 |
1.6 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 |
2. 西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特征 |
2.2 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
2.3 发病机制 |
2.4 临床表现及诊断 |
2.5 常用治疗方法 |
2.5.1 液体疗法 |
2.5.2 抗病毒及免疫疗法 |
2.5.3 微生态制剂 |
2.5.4 肠黏膜保护剂 |
2.5.5 RV疫苗 |
2.5.6 补锌治疗 |
第二部分 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候量化标准 |
1.2.4 中医证候轻重判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 疗效判定标准 |
3.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3.2 症状量化判定标准 |
3.3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5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
3.6 医学伦理控制 |
3.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结果 |
4.1 病例基本情况 |
4.2 一般资料比较 |
4.2.1 两组性别分布比较 |
4.2.2 两组年龄分布比较 |
4.2.3 两组病情轻重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4.3.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4.3.2 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4.3.3 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 |
4.3.4 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
4.3.5 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 |
4.3.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5. 讨论 |
5.1 五加减正气散出处及组方依据 |
5.1.1 原方出处及方义 |
5.1.2 药物分析 |
5.2 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小儿RVE的理论依据 |
5.2.1 基于“温病理论”辨治RVE的思路 |
5.2.2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RVE发病的关系 |
5.3 利巴韦林在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应用 |
5.3.1 药物概述 |
5.3.2 利巴韦林在治疗中的应用 |
5.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五加减正气散抗体外轮状病毒的作用机制探讨 |
实验一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抗体外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病毒株与细胞株 |
1.2 动物 |
1.3 药物 |
1.4 试剂 |
1.5 主要仪器及实验室 |
2. 实验方法 |
2.1 血清制备 |
2.1.1 分组 |
2.1.2 给药 |
2.1.3 取血 |
2.2 MA104细胞的复苏及传代 |
2.3 病毒活化 |
2.4 病毒毒力测定 |
2.5 含药血清体外抗病毒试验 |
2.5.1 含药血清的前处理 |
2.5.2 制备96孔板内单层细胞 |
2.5.3 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试验 |
2.5.4 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抑制作用的测定 |
2.5.5 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 |
2.5.6 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 |
2.6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RV SA11毒力测定 |
3.2 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 |
3.3 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
3.4 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 |
3.5 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IL-6、IL-1β、TNF-α及IFN-β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检测原理 |
2.2 实验步骤 |
2.3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IL-6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IL-1β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TNF-α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3.4 WJJZQS对染毒细胞IFN-β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2 反转录 |
2.2.1 去除基因组DNA反应 |
2.2.2 逆转录反应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1 实时荧光检测PCR引物 |
2.3.2 进行Realtime PCR反应 |
2.4 计算 |
3. 实验结果 |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TLR3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TRIF mRNA表达的影响 |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IRF3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Toll样受体(TLRs)家族 |
4.2 TLR3信号通路在RV感染中的作用 |
4.3 WJJZQS对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
5. 小结 |
实验四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制备蛋白样品 |
2.2 BCA法测蛋白浓度 |
2.3 样品处理 |
2.4 蛋白检测 |
2.5 配置SDS-PAGE |
2.6 上样 |
2.7 电泳 |
2.8 转膜 |
2.9 免疫反应 |
2.10 化学发光 |
2.11 凝胶图像分析及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TLR3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TRIF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索引 |
附录2 临床调查表 |
附录3 症状积分评估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附件 |
(5)小儿腹泻病临床新观点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腹泻的分类 |
1.1 感染性腹泻病 |
1.2 非感染性腹泻病 |
2 小儿腹泻病的危害 |
3 小儿诊断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
4 小儿腹泻的治疗进展 |
4.1 液体疗法 |
4.1.1 口服补液 |
4.1.2 静脉补液 |
4.2 中成药 |
4.3 西药 |
5 小儿腹泻病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
5.1 取得的进展 |
5.2 存在的不足 |
(6)温肠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寒湿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诊断标准 |
(一) 中医诊断标准 |
(二) 西医诊断标准 |
(三)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一) 纳入病例标准 |
(二) 排除病例标准 |
(三) 脱落病例标准 |
(四) 剔除病例标准 |
三、 研究方法 |
(一) 观察方法 |
(二)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指标 |
(四) 疗效判定标准 |
(五) 安全性评价 |
四、 统计方法 |
五、 一般资料 |
(一) 病例来源及分组 |
(二) 性别分布 |
(三) 年龄分布 |
(四) 病程分布 |
(五) 病情轻重分布 |
(六) 三组主要症状及体征频率分布 |
研究结果 |
一、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结果研究 |
(一) 两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总疗效比较(见表 5) |
(二) 两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前后大便次数比较(见表 6) |
(三)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 7) |
(四) 两组患儿病情与疗效关系比较(见表 8) |
(五) 两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见表 9) |
(六) 两组经治疗后大便排轮状病毒动态观察对比(见表 10) |
二、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一、 祖国医学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认识 |
(一) 病名的认识 |
(二) 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寒湿泄的发生机理 |
二、 现代医学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认识 |
(一) 流行病学 |
(二) 病因 |
(三) 发病机制 |
(四) 治疗 |
三、 穴位贴敷疗法 |
(一) 理论依据 |
(二) 作用机理 |
(三) 所选穴的主治作用 |
(四) 穴位贴敷疗法与西医透皮吸收的联系 |
(五) 穴位贴敷疗法在儿科的应用优势 |
四、 组方分析 |
(一) 立法依据 |
(二) 方药分析 |
(三) 组方单味药现代药理学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中医药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小儿泄泻的认识 |
一、古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 |
二、现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腹泻病的认识 |
一、概述 |
二、病因病机 |
三、治疗 |
四、结语 |
第三节 循证医学的方法应用于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
一、循证医学概述 |
二、循证医学走入中医的必然性 |
三、循证医学进入中医的可行性 |
第二章 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临床治疗效应的系统评价 |
前言 |
第一节 化湿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临床疗效影响的系统评价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一) 以化湿法为治法的中草药对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影响的系统评价(以思密达治疗为对照)纳入文献的特点 |
(二) 以化湿法为治法中草药对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思密达治疗为对照)27篇独立文献发表偏倚性分析 |
(三) 以化湿法为治疗原则的中草药对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影响的系统评价 |
第二节 化湿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止泻时间影响的系统评价 |
一、对象与方法 |
(一) 文献检索 |
(二) 文献检索纳入与剔除标准 |
(三) 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
(四)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一) 以化湿法为治则的中草药对小儿腹泻病止泻时间影响(以思密达为对照)的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特点 |
(二) 以化湿法为治则的中草药对小儿腹泻病止泻时间影响(以思密达为对照)5篇独立文献发表偏倚性分析 |
(三) 以化湿法为治则的中草药(以思密达为对照)对小儿腹泻病止泻时间影响的系统评价 |
三、结论 |
第三节 思密达对小儿非细菌性腹泻病临床疗效影响的系统评价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一) 对非药物对照或空白为对照思密达对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影响系统评价 |
(二) 对中西医治疗或空白为对照思密达对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影响系统评价 |
三、结论 |
第四节 思密达对小儿非细菌性腹泻病止泻时间影响的系统评价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结论 |
第五节 讨论 |
一、此系统评价在以下几个方面优于传统文献综述 |
二、关于减少发表性偏倚的思考 |
三、系统评价证明了以化湿法为治则的中草药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四、系统评价证明了选用思密达为阳性对照药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可行性 |
五、影响临床研究质量的问题探讨 |
六、小结 |
第三章 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前言 |
一、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
二、运脾化湿法是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基本法则 |
第一节 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一、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病例的选择 |
二、结果 |
三、讨论 |
(一) 结果分析 |
(二) 基本方组方的理论依据 |
(三) 推拿治疗选穴依据及其功效 |
(四) 结论 |
第二节 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临床实验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一) 一般资料比较 |
(二) 双歧杆菌、肠杆菌和乳酸菌标准品细菌DNA的荧光反应曲线和荧光定量标准曲线 |
(三) 结果 |
四.讨论 |
(一) 肠道微生态概述 |
(二) 小儿腹泻病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 |
(三) 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法)应用于微生态研究的优势 |
(四)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中医研究的设想 |
一、规范临床研究设计方案 |
二、将西医标准与中医证候有机结合 |
三、机制研究的总体思路 |
四、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纳入系统评价的66篇文献 |
附录2 粪便中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含量的检测结果 |
附录3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自拟藿砂四君子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研究及进展 |
1.1 关于中医病名 |
1.2 关于中医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进展 |
2. 西医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研究及进展 |
2.1 关于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机制 |
2.2 关于小儿秋季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 |
2.3 西医治疗进展 |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
2.5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病例脱落、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观察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内容 |
3.4 疗效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 |
2. 西医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 |
3. 自拟藿砂四君子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
3.1 立题依据 |
3.2 立法依据 |
3.3 方药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四、阿托品、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4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健脾结合分清泌浊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观察[D]. 王晴.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参术止泻散治疗小儿脾虚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浩.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D]. 刘博.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D]. 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小儿腹泻病临床新观点与研究进展[J]. 赵洪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23)
- [6]温肠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寒湿型)的临床研究[D]. 孔长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7]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 杨开颜,陈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24)
- [8]中医药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D]. 刘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阿托品、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40例疗效观察[J]. 冯自威,李晓玲,高胭. 中原医刊, 2001(12)
- [10]自拟藿砂四君子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文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