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羊肉生产战略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陈益宁[2](2020)在《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餐饮业不断呈现出加速进化的趋势。蒙古族餐饮业(简称蒙餐业)作为餐饮行业中的新兴力量,如何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中把握机遇,立足于餐饮市场中不断突出的绿色消费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补足存在的短板,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出重围,完成优化升级的华丽转身,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实地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这两种调查方法,着重对呼和浩特市各个规模类型的七十余家蒙餐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选取三家特殊的蒙餐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个案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现有的、潜在的蒙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感受进行调查了解。由此归纳总结出蒙餐业发展中突出现存在的诸如绿色食材价值埋没,难以兑现、绿色经营理念匮乏,缺乏创新、餐饮定位过于笼统,缺少理念、互联网络资源闲置,利用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立足于现今的主流发展理念和当前的绿色消费趋势,努力寻求出适宜于蒙餐业自身特点的、能够打破现有瓶颈、激发特有优势的,包括绿色食材基地的建立、绿色餐饮服务的完善与创新、绿色蒙餐理念的树立与传播、突出绿色核心的网络数字化营销方案在内的绿色发展路径,使蒙餐业能够在发展中形成其所特有的、其他餐饮类型无法复制和比拟的核心竞争能力,希望能够借此为蒙餐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薛平,李军[3](2020)在《我国肉羊生产重心演变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1990—2018年我国肉羊产业29个省(区、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定量研究肉羊生产重心的演变路径,为优化我国肉羊生产区域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重心模型计算1990—2018年全国羊肉产量、羊出栏量、羊肉单产等指标重心,对比分析1990—2018年全国羊肉产量、羊出栏量、羊肉单产重心的演变路径、偏移轨迹及移动距离等。[结果]总体上, 1990—2003年肉羊生产重心主要向东南、东北方向偏移;2004—2008年主要向东北、西北方向偏移;2009—2018年主要向西南、西北方向偏移。研究发现,在重心演变路径的变化上,羊肉产量与羊出栏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由于各区域肉羊生产在技术、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追赶学习效应,所以羊肉单产重心变化情况与前两者不同。羊出栏量重心年均移动距离最大,羊肉单产年均重心移动距离最小。重心波动剧烈程度由强至弱排序为羊肉单产、羊出栏量、羊肉产量。[结论]在政策上,国家产业政策对肉羊生产区域布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应不断优化肉羊生产区域布局政策,促进肉羊产业发展;在肉羊生产上,目前我国羊肉单产仍不够高,应加大肉羊优良品种选育力度,提高肉羊生产技术水平,以改善羊肉单产不高的情况;在肉羊生产重心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下,应适当扶持生产优势较强的南方地区,以减小北方地区的资源承载压力,缓解北方环境恶化问题,优化肉羊生产区域布局。
郑捷航[4](2020)在《新时代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对粮食安全也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膳食所需的农产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亟需探索如何协调居民膳食所需农产品的供需平衡。本研究选择全国最大的粮食调入省、全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将原本在数量无法直接汇总加和的不同类型农产品,通过引入虚拟耕地概念,得到有效的汇总,分析其数量和结构变化。本文以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00—2018年为研究期,从居民膳食所需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肉蛋奶产品、加工产品四类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消费、贸易视角出发,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上述三个环节中虚拟耕地消耗数量和结构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此外,计算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与生产量的差额,即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计算贸易净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得出省内消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程度,对探索优化广东省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得出:虚拟耕地含量低的农产品在贸易中有更强的比较优势,应尽可能多生产和出口,如稻谷、水产品等。(2)通过农产品生产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利用分析得出:(1)从初始农产品和最终农产品角度测算的虚拟耕地消耗量结果有差异,前者小于后者;(2)省内产出的农产品隐含的虚拟耕地量远超省内实体耕地面积,说明广东省用有限的实体耕地生产出了超额的农产品,体现了耕地较高的产出效率。(3)通过农产品消费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需求分析得出:(1)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差异明显,城镇居民肉蛋奶类虚拟耕地消费比重较大,农村居民粮食虚拟耕地消费比重较大,全省居民农产品实际消费的虚拟耕地需求总量逐年上升;(2)关于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的测算,与广东省生产初始农产品的虚拟耕地消耗量比较,虚拟耕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与广东省产出最终农产品的虚拟耕地消耗量相比,生产量基本可满足消费需求。(4)通过农产品贸易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流动分析得出:(1)广东省虚拟耕地进口量远超出口量,虚拟耕地贸易呈净进口的状态,其中虚拟耕地进口量最大的是大豆,出口量最大的是水产品;(2)广东省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对外依存度高且相对集中于美洲国家,需引起重视,严格控制进口品种规模,适度开拓进口来源渠道以分散贸易风险。
晏冉[5](2020)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抖音等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媒介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展示着城市的文化习俗与城市独有的风景名胜,而抖音等新媒体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为城市“走红”于网络提供了便利。西安的走红缘于2018年初抖音APP上一名用户发布的“摔碗酒”视频,该视频在短期内被大量转载评论,西安也因此多次登上抖音、微博等媒体的热搜榜。西安的走红不是意外而是“蓄谋已久”,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致力于打造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旅游胜地,在城市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不断寻求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路径,通过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途径、重视受众需求以及官方民众共合作来进行有效的城市形象传播。本文将以“5w”模式、议程设置理论、城市品牌营销相关理论以及受众心理相关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证调查分析来研究西安走红的原因以及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所应用到的策略方法。包括“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内容特点与内容构成,传播受众的分类以及根据受众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所采取的针对性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与民众,探讨各主体的传播目的与动机。在探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方式渠道时分析了应用不同媒介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以及非媒介传播渠道的参与方式,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从受众心理、态度与行为层面来呈现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同时深入探讨打造网红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网红城市”作为近年来城市形象传播衍生出的新概念本身具有前瞻性,而城市走红于网络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也值得探究,在对“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中运用到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具有创新性。
张国源[6](2018)在《天津AQ牧业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畜禽良种是畜禽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虽然中国畜禽种业地方品种资源丰富,但高生产性能的商业化优良品种严重依赖国外进口,民族畜禽种业发展受到空前关注,培育发展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种业企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建设现代畜禽强国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倍受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一批批各种畜禽种业企业正在走上创新和转型发展之路,天津AQ牧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种羊企业的典型代表。本文运用企业战略选择、企业转型等理论,对AQ牧业有限公司这个畜禽种业内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和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然后归纳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转型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战略转型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其次,结合AQ牧业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重点从AQ牧业有限公司内部条件分析公司的发展资源和能力,通过问卷分析和实际观察、座谈等方式分析公司存在的问题。第三,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AQ牧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制定了“育繁推一体化战略、并购重组战略、加快“走出去”、互联网+种业服务营销战略”等四大战略。最后,从AQ牧业有限公司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两方面对AQ牧业有限公司战略提出了保障措施。
陈俊科[7](2016)在《伊犁河谷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及其空间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是我国肉羊养殖大区,且世居游牧民族众多,肉羊养殖不仅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调整肉羊产业结构,稳定肉羊产业经济增长,促进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是发展肉羊产业的重要目标。因此,肉羊专业化生产优势的发挥和差异化发展,不仅关乎区域畜牧业经济的增长质量,而且对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大局影响深远,研究肉羊专业化生产优势区域,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一二三产融合效益显得非常必要。伊犁河谷不仅是全疆畜牧业发展重点区域,也是肉羊繁育的重点区域。基于此,本文选取伊犁河谷作为研究区域,运用专业化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古典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伊犁河谷县域间的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差异性和时空演变,挖掘县域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时空差异、耦合协调、集散关联的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构建提升伊犁河谷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基于主体框架,通过不同研究方法的切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从区位熵看,2003‐2014年伊犁河谷肉羊和羊肉专业化生产优势区域范围分异特征较为明显;农区在肉羊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而在羊肉产量上,牧区优势凸显而且集中。从地理集中度看,肉羊和羊肉地理集中区域基本恒定,变化差异性不大。从演变方向看,肉羊规模专业化优势区域逐渐向霍城县和伊犁河谷南岸集中;羊肉产量专业化优势区域逐渐向伊犁河谷东部牧区集中。(2)2003‐2014年伊犁河谷肉羊和羊肉生产空间重心基本停留在巩留县,以巩留县为空间重心的稳定性比较明显。但二者空间演化有所差异,其中肉羊专业化生产的空间区域联系逐渐密切,由随机、扩散向集聚状态演变,且集聚趋势明显,农区肉羊养殖专业化优势明显,未来将可能形成强力集聚区;而羊肉专业化生产的集聚状态不显着,由集聚、随机向扩散状态演变,县域间呈现分异趋势,未来区域集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从耦合协调度指数上看,由2003‐2007年的勉强协调型提升至2008‐2014年的中度协调型,肉羊和羊肉生产的专业化协调水平得到提升。(3)伊犁河谷县域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空间集散、协调性等方面的差异的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在不考虑空间邻近关系时,对肉羊规模显着影响的要素为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农作物播种面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对羊肉产量影响显着的要素为总人口、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考虑区域空间相邻关系时,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充分体现,其中肉羊规模演变具有空间效应,而羊肉产量演变不具有空间效应。在肉羊规模空间效应上,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化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牧业人口和畜牧业产值对肉羊生产具有显着性正向影响,说明这些要素在伊犁河谷的扩散能力较强,其知识溢出效应、经济溢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明显。(4)在农牧民从事肉羊专业化生产的意愿问题上,社会身份、对子女从业区域期望、住所到城镇的时间、生产方式和民族等5个要素对“父辈从业意愿偏好”和“子女从业意愿偏好”影响显着;其中对子女从业类型期望、生产方式和家庭人口等3个要素对“父辈从业意愿偏好”影响显着。而对子女从业区域期望和经营模式等2个要素对“对子女从业意愿偏好”影响显着。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论和对政策支持方法的初步探索,依据差异性提出四种发展模式,并且提出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饲草料加工转化、政策金融扶持、产业布局优化、区域品牌打造、科技人力培养接续、配套服务体系构建等八项保障伊犁河谷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提升和模式效益发挥的重要措施。
王永胜[8](2015)在《新疆基础肉品规制研究 ——以肉牛肉羊产业为例》文中指出基础肉品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物品,是满足人们日常基本需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肉品,主要包括畜牧肉、禽肉和水产肉类。新疆有超过60%的少数民族人口,对牛羊肉的需求比重要高于其他地区,2013年,新疆牛羊肉产量占基础肉品的比重为64%,因此,牛羊肉的正常供给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根本。近年来,新疆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年均涨幅超过18%,相比之下,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0%,新疆长期持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基础肉品价格,特别是直接关系日常生活的牛羊肉品价格涨幅,以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更加清楚的表明了新疆基础肉品规制的缺位和不力,必须认真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新疆基础肉品规制出发,以肉牛肉羊产业为例,探讨适合新疆优势特色牛羊肉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方向,通过研究牛羊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政府规制存在的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和规制依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关于肉牛肉羊产业和行业规制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以及文章的理论支撑;第二章介绍了新疆与全国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比较。分别就新疆与全国肉牛肉羊饲养规模和牛羊肉产量、牛羊肉价格和牛羊肉屠宰加工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新疆肉牛肉羊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规制的必要性;第三章从经济型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两方面分析了现有的国家和自治区肉牛肉羊规制政策对新疆肉牛肉羊产业产生的影响;第四章通过模型分析新疆肉牛肉羊产业的政府规制的影响因素,为后文提出规制改进策略提供依据;第五章通过前述分析得出新疆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路径是以节约型和循环型经济为指导原则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模式为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目前新疆肉牛肉羊产业存在的问题给予政策建议。由规制影响因素的模型处理得出结论:价格影响方面,新疆肉牛肉羊各自的互补影响是造成牛羊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饲料价格变动的影响为次要因素,而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化对新疆牛羊肉价格并没有直接影响;质量安全规制方面,造成牛羊肉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因素是政府进行质量安全规制的可能性和企业因生产不合格产品所受到的处罚大小,要保证政府进行规制的概率和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概率尽量大,就应该加大对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的处罚力度;环境规制方面,企业不治理污染的概率由规制部门检查成本、污染对环境的损失、排污企业的罚款和规制部门对污染的治理投入共同决定,应加大质量不合格和污染环境企业的处罚力度,以保证质量规制和环境规制的有效运行。本文最终研究结果认为:要解决传统的粗放型肉牛肉羊饲养模式对新疆肉牛肉羊产业的限制,就应该培育和建立以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培育龙头企业、给予大户和家庭农场一定的优惠政策等措施来完善新疆肉牛肉羊产业的养殖模式;政府应该强化职能,做好基础建设、信息互通和跟踪监控工作,确保规制常态化;而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性规制,都应该结合新疆肉牛肉羊产业的特殊情况,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创新,确保新疆肉牛肉羊产业走节约型和循环型经济为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马小明[9](2013)在《宁夏草畜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突出其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的重要地位。国家把加强生态体系建设、加快草畜产业发展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西部提速"战略构想的主要措施。
马强[10](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二、我国羊肉生产战略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羊肉生产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4.创新与不足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
1.相关概念的定义 |
2.理论基础 |
一、蒙餐业概述 |
(一)蒙餐业的界定 |
(二)蒙餐业的绿色发展优势 |
1.历史底蕴 |
2.民族特色 |
3.营养健康 |
二、呼和浩特市蒙餐业发展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调查结果 |
(五)个案研究 |
三、蒙餐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绿色食材价值埋没,难以兑现 |
1.绿色附加价值的兑现困局 |
2.缺乏绿色食材的宣传意识 |
3.缺少高识别度的专利标志 |
(二)绿色经营观念匮乏,缺乏创新 |
1.经营观念陈旧,对绿色消费趋势不敏感 |
2.绿色服务欠缺,服务细节的挖掘较粗浅 |
3.扎堆现象严重,过度依赖蒙族消费群体 |
(三)餐饮定位过于笼统,缺少理念 |
1.容易造成潜在消费者的流失 |
2.难以产生足够高效的吸引力 |
3.同类餐厅替代效应有所增强 |
(四)互联网络资源闲置,利用不足 |
1.线上餐饮模式转型较迟缓 |
2.网络餐饮服务信息不完善 |
3.新媒体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
四、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
(一)蒙餐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
(二)绿色食材基地的建立 |
1.实行牧企对接的绿色合作 |
2.确保安全健康的绿色冷链 |
3.借助现代物流的绿色运输 |
(三)绿色餐饮服务的完善与创新 |
1.积极入驻线上餐饮平台,提供绿色蒙餐外卖 |
2.严格遵照绿色餐饮标准,完善绿色服务细节 |
3.全面丰富绿色餐厅设计,应用绿色清洁能源 |
(四)绿色蒙餐理念的树立与传播 |
1.绿色蒙餐的餐饮理念 |
2.绿色蒙餐的价值理念 |
3.绿色蒙餐的专有标识 |
(五)突出绿色核心的网络数字化营销 |
1.牧场直播——绿色生态环境的“云牧羊” |
2.蒙餐吃播——绿色食材特点的“云体验” |
3.自媒传播——绿色蒙餐理念的“云分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我国肉羊生产重心演变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述评 |
2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区域与数据说明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中国肉羊生产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
3.1.1 羊肉产量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
3.1.2 羊出栏量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
3.1.3 羊肉单产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
3.2 羊肉产量、羊出栏量和羊肉单产重心演变对比 |
3.2.1 重心偏移轨迹对比 |
3.2.2 重心移动距离对比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新时代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简要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1.6 研究区域与对象的选取及资料来源 |
1.6.1 研究区域的选取 |
1.6.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6.3 数据资料的来源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 |
2.1.2 粮食安全 |
2.1.3 农产品 |
2.1.4 虚拟耕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流动理论 |
2.2.2 资源替代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要素禀赋理论 |
2.2.5 生态足迹理论 |
第三章 广东省耕地情况与粮食安全分析 |
3.1 广东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貌及气候 |
3.2 广东省的社会经济概况 |
3.2.1 经济发展 |
3.2.2 人口 |
3.3 广东省的耕地资源概况 |
3.3.1 耕地资源数量概况 |
3.3.2 耕地资源质量概况 |
3.3.3 耕地利用结构布局情况 |
3.3.4 耕地保护情况 |
3.4 广东省粮食供需概况 |
3.4.1 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4.2 粮食生产形势严峻 |
3.4.3 粮食需求持续增长 |
3.4.4 粮食贸易结构改变 |
3.5 虚拟耕地视角下的广东省粮食安全思考 |
第四章 农产品生产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消耗分析 |
4.1 广东省生产中农产品虚拟耕地测算方法 |
4.2 广东省单位农产品虚拟耕地含量的测算 |
4.2.1 植物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 |
4.2.2 动物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 |
4.2.3 加工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 |
4.3 广东省农产品生产中虚拟耕地消耗总量及结构变化 |
4.3.1 粮食作物的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3.2 经济作物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3.3 肉蛋奶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3.4 加工产品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3.5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产品消费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实际需求分析 |
5.1 广东省农产品消费中虚拟耕地测算方法 |
5.2 广东省城乡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 |
5.2.1 广东省城镇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 |
5.2.2 广东省农村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 |
5.2.3 城乡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比较 |
5.3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总量及结构变化 |
5.3.1 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3.2 粮食作物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3.3 经济作物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3.4 肉蛋奶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3.5 加工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4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 |
5.4.1 初始农产品角度的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 |
5.4.2 最终农产品角度的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产品贸易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依赖程度分析 |
6.1 广东省农产品贸易中虚拟耕地测算方法 |
6.2 广东省农产品贸易中虚拟耕地进出口量的测算 |
6.2.1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进口测算 |
6.2.2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出口测算 |
6.2.3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贸易分析 |
6.3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对净进口的依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网红城市”兴起的原因及传播价值 |
第一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媒介生态分析 |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便利 |
二、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
三、UGC满足用户内容需求 |
第二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 |
一、城市营销的再度觉醒 |
二、城市文化传播备受关注 |
三、城市品牌构建战略创新 |
第三节 “网红城市”的传播价值 |
一、城市品牌形象的高效传播 |
二、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 |
三、为城市旅游业带来生机 |
第二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符号的建构与塑造 |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 |
一、实物符号:历史名胜与网红景点 |
二、感官符号:传统美食与城市民谣 |
三、文化符号:华夏文明与节庆风俗 |
四、影视符号:热播剧目与短视频 |
第二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符号的塑造 |
一、政府:统揽全局提升城市竞争力 |
二、企业:积极参与进行软文化传播 |
三、公众:弥补官方话语不足成为主力 |
第三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与受众认知 |
第一节 媒介渠道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 |
一、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增加城市曝光度 |
二、社交媒体口碑传播增强信息公信力 |
三、实物传播:看得见的城市文明 |
第二节 媒介传播拓升受众的形象认知 |
一、“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受众分类 |
二、基于受众心理特点的传播策略 |
三、基于受众态度制定传播策略 |
第四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及问题反思 |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 |
一、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二、“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分析 |
第二节 构建西安“网红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
一、传播内容泛娱乐化消解城市历史底蕴 |
二、游客数量激增带来环境问题 |
三、网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
四、恶性事件影响城市媒介形象 |
第三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提升策略 |
一、运用“旅游+”理念打破“门票经济” |
二、媒体曝光收费乱象营造城市温馨氛围 |
三、重视绿化环境提升整体城市形象 |
四、“网红营销”挖掘西安发展潜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天津AQ牧业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可行性分析 |
1.4.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企业 |
2.1.2 畜禽企业 |
2.1.3 畜禽种业企业 |
2.2 企业战略理论 |
2.2.1 企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 |
2.2.2 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 |
2.3 企业转型理论 |
第三章 AQ牧业有限公司发展历程与资源和能力 |
3.1 AQ牧业有限公司发展历程及概况 |
3.2 AQ牧业有限公司发展的资源分析 |
3.2.1 核心资源 |
3.2.2 人力资源 |
3.2.3 现有基础设施资源 |
3.2.4 财务状况 |
3.3 AQ牧业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
3.3.1 研发能力 |
3.3.2 产品生产能力 |
3.3.3 推广销售能力 |
3.4 AQ牧业有限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转型认知调查 |
3.4.1 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
3.4.2 关于AQ牧业有限公司存在问题的认知情况 |
3.4.3 关于AQ牧业有限公司战略转型问题 |
3.4.4 关于AQ牧业有限公司转型方向问题 |
3.4.5 关于AQ牧业有限公司需要采取的战略保障措施 |
3.5 AQ牧业有限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产生原因 |
3.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2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四章 AQ牧业有限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与转型规划 |
4.1 AQ牧业有限公司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会 |
4.1.4 威胁 |
4.2 基于SWOT分析的AQ牧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3 AQ牧业有限公司转型战略规划构想 |
4.3.1 总体规划与阶段划分 |
4.3.2 AQ牧业有限公司转型战略规划的重点任务 |
4.4 AQ牧业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 |
4.4.1 育、繁、推一体化 |
4.4.2 资本化运作 |
4.4.3 加快“走出去” |
4.4.4 发展“互联网+种业”服务营销 |
第五章 AQ牧业有限公司转型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
5.2 加强人力资源保障 |
5.2.1 积极引进人才 |
5.2.2 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
5.2.3 建立员工培训体系 |
5.2.4 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7)伊犁河谷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及其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及新疆畜牧业政策引导和扶持 |
1.1.2 畜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
1.1.3 畜牧业专业化和产业化集聚经营已成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专业化理论 |
2.1.2 生态经济理论 |
2.1.3 古典区位理论 |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1.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伊犁河谷范围界定 |
2.2.2 肉羊规模与羊肉产量含义界定 |
第3章 伊犁河谷畜牧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 建国前伊犁河谷畜牧业发展历程 |
3.2 建国后伊犁河谷畜牧业发展历程 |
3.2.1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 年) |
3.2.2 畜牧业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65 年) |
3.2.3 畜牧业长期徘徊不前时期(1966-1976 年) |
3.2.4 畜牧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1977-1989 年) |
3.2.5 畜牧业稳定繁荣发展时期(1990-2005 年) |
3.2.6 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时期(2006 年-至今) |
3.3 伊犁河谷畜牧业发展历程启示 |
3.3.1 确保社会环境安定,实现生产有序进行 |
3.3.2 坚持市场化导向,激发畜牧业生产活力 |
3.3.3 明确物权归属权益,发挥生产要素最大效益 |
3.3.4 塑造生态保护理念,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3.3.5 确保产业政策连续性,减少结构调整阵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伊犁河谷肉羊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4.1 自然条件 |
4.1.1 气候状况 |
4.1.2 水资源状况 |
4.1.3 天然草场状况 |
4.2 农业基础条件 |
4.2.1 耕种基础状况 |
4.2.2 饲草料状况 |
4.3 畜群资源条件 |
4.3.1 牲畜规模状况 |
4.3.2 牲畜品种状况 |
4.3.3 肉类产量状况 |
4.4 人力资源条件 |
4.4.1 牧业人口规模状况 |
4.4.2 科技人才状况 |
4.5 地缘交通条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伊犁河谷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演化分析 |
5.1 伊犁河谷肉羊生产状况 |
5.1.1 肉羊规模变化状况 |
5.1.2 羊肉产量变化状况 |
5.2 专业化水平衡量指标和测度方法选取 |
5.2.1 衡量指标选取 |
5.2.2 测度方法选取 |
5.3 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演化分析 |
5.3.1 肉羊规模的区位熵 |
5.3.2 肉羊规模的地理集中度 |
5.4 羊肉专业化生产水平演化分析 |
5.4.1 羊肉产量的区位熵 |
5.4.2 羊肉产量的地理集中度 |
5.5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伊犁河谷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空间关联与协调性分析 |
6.1 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空间关联探测方法 |
6.1.1 重心模型探测 |
6.1.2 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 |
6.2 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重心变化趋势分析 |
6.2.1 肉羊规模空间重心变化趋势 |
6.2.2 羊肉产量空间重心变化趋势 |
6.3 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空间集聚演化分析 |
6.3.1 肉羊规模专业化生产水平空间集聚特征 |
6.3.2 羊肉产量专业化生产水平空间集聚特征 |
6.3.3 空间关联性探测结果分析 |
6.4 肉羊专业化生产区域协调性演化分析 |
6.4.1 专业化生产协调性分析方法 |
6.4.2 专业化生产不一致性分析 |
6.4.3 专业化生产耦合协调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伊犁河谷肉羊专业化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专业化生产的空间联系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7.2.1 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择 |
7.3 普通面板数据计量分析 |
7.3.1 模型选择 |
7.3.2 固定效应结果分析 |
7.4 空间面板数据计量分析 |
7.4.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7.4.2 模型检验 |
7.4.3 空间滞后模型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伊犁河谷农牧民从事肉羊专业化生产的意愿分析 |
8.1 意愿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8.1.1 模型构建 |
8.1.2 变量解析 |
8.2 调查基本情况 |
8.2.1 调查区域选择 |
8.2.2 调查样本概况 |
8.3 计量估计结果分析 |
8.3.1 父辈从业意愿选择 |
8.3.2 子女从业意愿选择 |
8.4 典型案例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提升伊犁河谷肉羊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
9.1 提升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发展模式 |
9.1.1 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
9.1.2 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发展模式 |
9.1.3 生态功能区定位发展模式 |
9.1.4 家庭农牧场发展模式 |
9.2 提升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的保障措施 |
9.2.1 完善杂交生产体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
9.2.2 转变经营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 |
9.2.3 优化饲草,加强饲草料的基地建设 |
9.2.4 完善服务,健全科技推广和储备体系建设 |
9.2.5 重视科技,强化畜牧业人才培训 |
9.2.6 延伸产业链,扩展配套服务和拓展范围 |
9.2.7 因地制宜,完善财政和金融政策内容 |
9.2.8 严控加工流程,借助企业做大地方品牌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及展望 |
10.1 结论 |
10.1.1 肉羊专业化水平差异性明显,农牧区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
10.1.2 肉羊专业化生产基础条件良好,外部约束性因素不容忽视 |
10.1.3 肉羊专业化生产优势区域明显,但县域空间集聚水平较弱 |
10.1.4 肉羊专业化生产协调性良好,县域发展步调较为一致 |
10.1.5 畜牧人才接续不足,亟需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疆基础肉品规制研究 ——以肉牛肉羊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肉牛肉羊产业研究综述 |
二、规制研究综述 |
三、新疆肉牛肉羊产业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新疆与全国肉牛肉羊产业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肉牛肉羊饲养规模和牛羊肉产量比较 |
一、全国肉牛肉羊饲养规模和牛羊肉产量 |
二、新疆肉牛肉羊饲养规模和牛羊肉产量 |
三、新疆与全国肉牛肉羊规模和牛羊肉产量比较分析 |
第二节 牛羊肉价格比较 |
一、全国牛羊肉价格变化 |
二、新疆牛羊肉价格变化 |
三、新疆与全国牛羊肉价格比较 |
第三节 新疆与全国肉牛肉羊屠宰加工比较 |
第三章 新疆肉牛肉羊产业的政府规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性规制 |
一、价格规制 |
二、质量规制 |
第二节 社会性规制 |
一、环境规制 |
二、安全规制 |
第四章 新疆肉牛肉羊产业政府规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价格波动因素研究 |
一、模型选取和数据来源 |
二、变量的三种检验 |
三、牛肉价格变动的脉冲响应 |
四、新疆牛肉价格的方差分解 |
第二节 质量安全规制研究 |
一、模型假设 |
二、模型分析 |
三、安全规制 |
第三节 环境规制研究 |
第四节 结论分析 |
第五章 新疆肉牛肉羊产业规制改进和产业发展建议 |
第一节 肉牛肉羊产业规制改进的原则、依据和思路 |
一、基本原则 |
二、改进依据 |
三、改进思路 |
第二节 肉牛肉羊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一、生态环保型发展路径 |
二、标准、规模化发展路径 |
三、自主创新育种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新疆肉牛肉羊养殖模式 |
二、强化政府职能,确保规制常态化 |
三、改进政府规制,完善牛羊产业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宁夏草畜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
1.1 草产业 |
1.2 羊产业 |
1.3 奶牛业 |
2 技术发展趋势 |
3 优势与发展潜力 |
4 存在问题 |
(10)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特色农业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
2.3.1 共同特征 |
2.3.2 主要区别 |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
3.1.1 比较优势理论 |
3.1.2 “钻石”模型 |
3.1.3 创新理论 |
3.1.4 垄断、竞争理论 |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3.2.2 制度创新理论 |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
5.2.1 数量发展阶段 |
5.2.2 优化农业阶段 |
5.2.3 现代农业阶段 |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全文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我国羊肉生产战略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D]. 陈益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4)
- [3]我国肉羊生产重心演变路径研究[J]. 薛平,李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07)
- [4]新时代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研究[D]. 郑捷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晏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天津AQ牧业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研究[D]. 张国源. 天津农学院, 2018(01)
- [7]伊犁河谷肉羊专业化生产水平及其空间演化研究[D]. 陈俊科.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5)
- [8]新疆基础肉品规制研究 ——以肉牛肉羊产业为例[D]. 王永胜. 新疆财经大学, 2015(09)
- [9]宁夏草畜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J]. 马小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12)
- [10]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