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州市近五年土地整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方沁怡[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振兴研究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董俐[2](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之一,是解决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措施,已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政策当中。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补偿迫在眉睫。然而,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尚存在如不能识别区域复杂的空间异质特性、不能契合不同区域生态补偿需求的迫切性等问题,造成了生态补偿格局不对等、生态效益和资金效益受损,影响了生态补偿的公平与效率。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确定补偿优先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综合生态环境与气象、社会经济、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土地利用/覆被等数据资料,分析了2009-2019年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及时空演化规律,核算了浙江全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探究了10年间GEP及供给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生态产品的构成和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盈亏法、生态效益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结果优化,研究了省域范围内多目标的生态补偿空间选择。针对现有的浙江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了生态补偿格局的不对等关系,并提出了生态补偿实施策略的优化建议,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补偿项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中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省2009-2019年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2 10年间,城镇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扩张趋势,农田生态系统大幅萎缩,湿地生态系统和灌丛生态系统小幅增长,草地生态系统略有减少;○3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强度呈现出“北高南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格局,浙东北(杭宁绍嘉湖及舟山群岛)和浙东南沿海(温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活跃,浙西南生态系统较为稳定。(2)浙江省2009年、2014年、2019年GEP核算与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 2019年,浙江省GEP总值为56381.22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为41467.22亿元,占比73.55%,文化服务价值量为9596.44亿元,占比17.02%,供给产品价值量为5317.56亿元,占比9.43%;○2 10年间,GEP有小幅增长,表现出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表现为先负增长后正增长,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供给产品价值量年均增长率较高且相对稳定,文化服务价值量年均增长率呈先快后“慢”趋势,增长率总体较高;○3浙江省单位面积GEP有一定增长,人均GEP呈下降趋势。浙北和浙东沿海以及千岛湖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变化较小,钱塘江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增长幅度较大。(3)基于浙江省GEP损益空间、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生态敏感性分析,并结合人均GEP、人均财政收支差额、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的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损益空间的受损类型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受损为主,集中在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绍兴市以及浙西南丽水市,增益区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平原;○2 ECPS高值区和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山地丘陵地区,优先指数最高的5个县为淳安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庆元县、龙泉市和遂昌县;○3浙江省生态敏感性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经浙西北和浙东两大山地丘陵区向东北方向逐级减弱,以浙西南丽水市为极敏感,东部沿海和浙北平原为中、轻度敏感;○4经空间选择,将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划分为重点受偿区、优先受偿区、次级受偿区和潜在补偿区,全省1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均属于重点受偿区和优先受偿区。(4)对比分析空间选择优化结果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情况,以诊断浙江省生态补偿现存问题,结果表明:转移支付资金空间分配存在不对等关系,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偏差较大。一些生态系统服务输出较大、发展受限的区域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较少,对生态补偿效率有一定影响,应优化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格局,衔接配合生态保护红线等政策。
刘佳昕[3](2021)在《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一直处于关注的热点,并且从2014年到2020年,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农村电商作为目前解决农业产业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带动就业、解决农产品卖难等问题上起到了越发明显的作用。同时,全国农产品网销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长。雅安市地跨盆地与高原,其自然资源充足、历史与文化深厚、生态环境怡然,整体环境及物产资源适宜农村电商发展。近年来,雅安市的农村电商发展也十分迅速,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影响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利于为其更好发展提供参考,对有效促进雅安市农产品上行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指标,并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方式考察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构建出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通过设计、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六个方面:一是政策与引领者带动;二是地理位置与物流;三是产供销一体化;四是基础设施与人文;五是电商意识与平台;六是成本与信用。论文根据研究的结果,结合雅安市实际调研的情况以及其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案例,提出了关于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建议,为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在实践层面做了一定的补充。
姚煜,郭修远,裴武[4](2021)在《隐性债务化解观察(十):浙江“债务双峰”之湖州》文中研究说明湖州,一个因太湖而被命名但实际并无太湖控制权的城市,一个居于三省交界之处却无法充当交通枢纽的城市,但在债务市场,作为浙江的债务高峰之一,却格外引人注目。湖州区域内部,分化巨大:有经济资源的核心区吴兴区;有经济百强、债务规模出挑的长兴县;有融入杭州都市圈、房价出众的德清县;有未来的都市核心南浔区以及聚集了多个优质上市公司的安吉县。
刘珂含[5](2021)在《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参与的机制研究 ——以湖州市吴兴区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社区是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平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构建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居民之间的合作治理网络,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的有效性,从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居民是社区的主体,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推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本质目标。然而,当前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存在居民参与率总体偏低、参与明显不均衡、参与效能偏低等问题。如何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激发居民参与的意识和意愿、提高居民参与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赋能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湖州市吴兴区L社会组织在B社区和Y社区的实践为案例,通过深入研究L社会组织的具体工作,探讨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参与的逻辑和机制。L社会组织凭借自身专业性和以往丰富的经验,获得湖州市吴兴区民政局的肯定,并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这一形式将其引入各个社区中,承接政府职能,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的需求,此过程即为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参与的前提。进入到社区后,社会组织以幸福邻里中心为活动阵地,通过构建身份认同转变机制、居民情感交融机制、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和多重激励补充机制,激发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拓宽居民利益表达的途径,提高居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参与到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推动美好社区的建设。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参与作为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的积极探索,在社区中形成合作治理网络,对于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题有重要实践意义,有助于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朱钦震[6](2021)在《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乡村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前,杭嘉湖地区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充分的乡村,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振兴发展程度较高的村庄,其中具有示范性意义的乡村,其景观建设情况普遍较好,具有代表性,研究此类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丰富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体系,又能为发展不充分的乡村提供生产、生态、生活等各方面的景观建设方法,对杭嘉湖地区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乡村景观发展模式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法,明确了乡村景观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分类等基础理论,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概念。其次,对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描述了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和乡村类型,将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划分为:“产业型、生态型、水乡型、田园型、文化型”五种类型;并筛选出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调研样本,分别为:安吉县鲁家村、余村,秀洲区潘家浜村,嘉善县缪家村,桐庐县环溪村。通过实地调查法,对各村庄的生产性景观、生态景观、聚落景观、人文景观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分析了各个乡村的景观发展历程、发展动因、发展定位、资源依托、发展侧重点、景观主体特征和景观功能等关键点,通过归纳演绎法总结出了杭嘉湖地区五种类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即:“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五种类型的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提出了各类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发展要点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建立了一套具有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并期望为今后其他类型相似的乡村提供景观发展方面的模式参考。
蒋丹[7](2020)在《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农家乐经营实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的旅游业已经转向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的旅游模式。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认同,生态旅游产业得以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独具特色的地方生态旅游建设的需要和人才需求的激增。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地方旅游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深入挖掘地方生态元素,树立学校办学特色,从而维持学校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中职学校办学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校本课程为中职学校寻求特色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新方向。但是,目前面向生态旅游产业视角的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却不多,这与生态旅游业良好发展态势不相匹配。为此,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着眼于“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安吉某中等职业学校《农家乐经营实务》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首先,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开展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搜集一线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简述在安吉某中职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素。其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设计。具体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设置、学习资源设计、校本教材的编写、教学环境创设等方面的设计过程。再次,对校本课程具体实施过程开展分析,呈现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采用二次问卷与访谈,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开展课程实施成效评价。最后,针对校本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求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并提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和展望。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形成研究成果:(1)依托中职名校“两山”学院建设,借力“校政企”多方协同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由旅游专业和跨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各有侧重地开展课程开发工作;(2)根据课程开发的目标和理念,制定课程标准,挖掘安吉本地生态资源,汇编校本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激发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设立项目任务——以梅园农家乐改造为实训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生态旅游产业下农家乐经营知识与技能,提升专业素养;(4)建立课程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相关课程实施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形成客观的成效评估结论,以此促进校本课程的进一步调整与改进,提高课程的复用率。为更深入挖掘生态旅游元素以促进《农家乐经营实务》校本课程的实行,从而为中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反思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学生专业成长实际拓宽专业适用范围、拓展校本课程内容;(2)关注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多维度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从而提升校本课程实施效率;(3)改进考核方式,在目前考核基础上,适当地将企业岗位和行规要求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当中,做到与实际岗位标准接轨;(4)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实训机会。由于在校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活动轨迹、课程时间的限制,建议开发便捷的实训模拟小游戏,降低实训成本的同时增强实训体验。
周瑶[8](2020)在《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武汉市重点培育的五大千亿产业的一部分,在武汉市经济中的比例逐步提高,但离其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仍然有一定距离。目前,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存在顶层设计不足、行业工作机制不完善、产业竞争力不够强等诸多问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实施,而选择合适的产业政策工具,是保证产业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而国内关于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并且各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基础条件存在差异,不能简单照搬,故而开展本研究具有现实需求。本文以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采用时政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经验借鉴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梳理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构建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深入研究我国及国内典型城市对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选择,结合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分析,对现阶段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适用政策工具进行选择。1.详细阐述了公共政策和政策工具的定义及分类,总结归纳了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并依据节能环保产业特点,明确了从政府这一政策实施主体角度出发,将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划分为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规范政策这两类。2.为提高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效率,运用时政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政策工具运用情况和产业发展周期,整合出了一个内容丰富、齐备的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进一步的研究了政策工具特性和产业生命周期对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对发展适应性政策工具的差异化选择。3.为提供促进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可借鉴政策工具运用经验,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时政分析、共词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了盐城、湖州、宜兴3地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选择特点,总结出了4条先进经验。4.为确保下一步提出的促进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建议切实可行,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发展现状、企业发展目标和需求,从五个方面总结出了现阶段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5.结合以上研究成果,从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产业集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武汉市现阶段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适用性政策工具进行了选择,并对具体的政策工具运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马雪婷[9](2020)在《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比较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角度》文中提出农民工作为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居住问题自然受到了政府部门的相关重视,从2005年起,政府就出台了诸多致力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政策,政策探索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诸如住房所有权转向使用权、住房保障城乡二元分割转向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但经过十多年发展,相关政策对农民工住房状况的改善效果并不显着。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逐渐成为核心议题。因而,针对于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效果差的探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通过国内外文献的相关梳理,本文将农民工政策效果差的原因定位于政策执行层面,并进行了下述研究:首先,农民工群体作为政策受众,其城镇住房状况通常是政策制定及后续执行的出发点,是首先应该给予研究的问题。因而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农民工整体城镇居住现状、住房需求特征、住房支付能力及住房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其次,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政策执行概念,构建了包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客体、政策执行资源、政策执行环境等要素的系统分析框架,通过对农民工政策发展较好的重庆和湖州市进行政策的微观研究,得出了政策执行各要素对政策执行效果作用的一般性结论。再次,运用比较研究法,基于同一政策执行框架对济南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规定及执行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典型地区与济南市政策的比较,发现了济南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发展不足之处,并得出了相关启示。最后,本文一方面选取了几个对政策执行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政府角色定位、执行机构和部门设置、资金和土地资源、政策执行环境等,通过对国外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策的借鉴,对中国宏观层面住房保障政策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以公民身份理论为指导,主要在地方政府层面对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通过相关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第一,农民工政策效果确实与政策执行状况有关。通过对典型地区政策执行要素进行一一考察发现,各个政策执行要素的完善性和先进性共同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政策效果。第二,济南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尚处于初步发展,即起步阶段。这主要是与典型地区住房保障政策执行状况进行对比发现的,尤其在政府对政策积极性、政策本身瞄准目标、政策资源等方面存在显着不足,也是后续完善济南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的关键。第三,农民工居住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与住房支付能力不足和社会融合度不高有关,典型地区虽然在提高农民工住房支付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在促进社会融合度方面作出了努力,包括确定城乡统筹目标、改革户籍制度等方面,这对改善农民工居住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
郭腾飞[10](2020)在《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空谱系及其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防风氏神话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流传的区域神话,是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源头之一。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防风氏神话资源进行书写。第一部分介绍了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有关概念、内容和特点。防风氏因迟到会稽(一说涂山)之会被大禹斩杀而名载史籍,是与大禹同时期守封禺之山的神。在历史文献中,关于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的内容延绵不绝。在与文献并行的防风氏口承神话中,防风氏是当地的先民首领、治水英雄、血脉始祖和文化初祖。第二部分从时间维度把握防风氏神话的流变,结合长三角地区在五个不同时期发展的时代背景,构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间谱系。东汉以前,长三角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都不突出,使得地方文化话语相对缺失,防风氏神话形态较为单一,以防风氏之死和异人叙事为主,这是防风氏神话的萌芽时期。魏晋至唐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地方政治势力亦时有抬头,防风氏神话逐渐兴起,关于防风氏的遗迹叙事开始涌现。五代十国至宋代,长三角地区不但迎来了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更有政治中心南移的历史机遇,防风氏神话作为长三角地方文化话语的代表也进入了繁盛期,防风氏祭祀和防风氏的祖先叙事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表征。元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更加明显,长期的经济积累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明洪武四年,防风氏之神被中央政府敕封,防风氏神话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完成了正统地位的跃升。防风氏祭祀国家叙事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在方志当中。民国时期至当代,政治上的风云变幻,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直接造成了防风氏神话在这一时期的不同际遇。改革开放之前,防风氏神话持续的衰微。至80年代,防风氏神话在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下逐渐复苏。2005年开始,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重视,防风氏神话走上了快速的复兴之路。第三部分根据田野调查的资料,对当代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存续情况进行整理,构建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空间谱系。浙江省德清县拥有丰富的防风氏神话资源和高度的防风氏神话认同,同时也是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的前哨,是防风氏神话的核心区。德清附近的杭州、湖州、东阳、绍兴、上海等周边地区也都有防风氏神话资源的遗存和口承神话传说,但历史中的防风氏庙和祭祀都已被毁,对防风氏的认同呈现复杂多元的立场,是防风氏神话的扩散区。安徽蚌埠地区虽有防风氏神话遗迹和口承神话传说流传,但对防风氏呈现出明显的不认同,是防风氏神话的周边区。由此可见,防风氏神话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防风氏文化圈。第四部分对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考察,目前对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的地区仅有浙江省德清县一地。本文在田野调查中也发现了开发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为景观内容的失真、符号的滥用、祭典独立性的丧失、民间力量的消退和开发整体性不足。而后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即立足长远,统筹规划;民间主导,政府参与;谱系串联,整体开发。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合理开发能更好地助力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是时代赋予防风氏神话的历史机遇和重大任务。防风氏神话与鲧禹神话交融,既是长三角地区文化向中华文化主动融合的生动写照,也是长三角地区保持文化独特性的现实策略。防风氏神话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长三角地区拼搏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象征。
二、湖州市近五年土地整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州市近五年土地整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2.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
2.4 生态补偿理论与空间选择研究 |
2.4.1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
2.4.2 空间选择研究 |
2.5 国内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梳理 |
2.5.1 生态补偿机制演变路径 |
2.5.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演进 |
3 数据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预处理 |
3.3 研究方法 |
3.3.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
3.3.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
3.3.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损益空间识别方法 |
3.3.4 生态补偿优先指数计算方法 |
3.3.5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
3.3.6 生态补偿空间选择聚类分析方法 |
4 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时空演变研究(2009-2019) |
4.1 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与变化分析(2009-2019) |
4.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2009-2019) |
4.2.1 生态系统空间变化特征 |
4.2.2 县域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
4.3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2009-2019) |
4.3.1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模式与特征分析 |
4.3.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年综合转换率分析 |
5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2009-2019) |
5.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 |
5.1.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19) |
5.1.2 供给产品价值核算结果 |
5.1.3 调节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
5.1.4 文化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
5.2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分析(2009-2019) |
5.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演变 |
5.2.2 供给产品价值时空演变 |
5.2.3 调节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5.2.4 文化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6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实施策略 |
6.1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思路 |
6.2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比较分析 |
6.2.1 浙江省生态系统非市场化产值的损益空间分析 |
6.2.2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空间分析 |
6.2.3 浙江省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分析 |
6.2.4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比较分析 |
6.3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聚类分析 |
6.4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
6.4.1 基于国家空间用途管制的分析与优化 |
6.4.2 基于浙江省转移支付资金的比较分析 |
6.5 基于空间选择结果的生态补偿策略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框架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 |
1.6.2 研究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电子商务 |
2.1.2 农村电子商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 雅安市电子商务整体交易情况 |
3.1.1 雅安市近五年网络交易额与网络零售额情况 |
3.1.2 雅安市近五年网商数量发展情况 |
3.1.3 雅安市近五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情况 |
3.1.4 雅安市近五年电子商务综合发展指数及排名 |
3.2 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成效 |
3.3 本章小结 |
4 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1.2 研究方法选择 |
4.1.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预调研 |
4.2 数据获取与样本分析 |
4.2.1 调查实施 |
4.2.2 样本情况分析 |
4.3 信效度分析 |
4.3.1 信度分析 |
4.3.2 效度分析 |
4.4 主成分分析 |
4.4.1 提取主成分 |
4.4.2 成分载荷分析 |
4.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管理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雅安市农村电商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
(4)隐性债务化解观察(十):浙江“债务双峰”之湖州(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州的概况 |
1.1 区位与交通 |
1.2. 行政区划 |
1.3. 重要园区一探 |
2. 产业与经济 |
2.1. 人口与土地 |
2.2. 产业结构 |
2.3. 金融资源的赋能 |
3. 湖州的债务与化债之路 |
3.1. 湖州债务“画像” |
3.2. 湖州的化债之路 |
3.2.1“疏”——积极的财政指引 |
3.2.2“堵”——增量债务的控制 |
3.3. 化债成果小结 |
(5)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参与的机制研究 ——以湖州市吴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社区治理 |
1.4.2 社会组织 |
1.4.3 社区参与 |
1.5 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实施方案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赋能理论 |
2.1.2 社会资本理论 |
2.1.3 参与式治理理论 |
2.2 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参与的理论分析框架 |
2.2.1 前提与基础 |
2.2.2 赋能过程 |
2.2.3 获得的成效 |
第三章 湖州市吴兴区的具体实践 |
3.1 社区概况 |
3.1.1 Y社区概况 |
3.1.2 B社区概况 |
3.2 L社会组织概况 |
3.3 L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 |
3.3.1 组织社区活动,提供公共服务 |
3.3.2 组织四方会谈,开展居民议事 |
3.3.3 发掘社区能人,进行社会动员 |
3.3.4 培育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培训 |
3.4 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分析 |
3.4.1 平台功能 |
3.4.2 桥梁功能 |
3.4.3 引导功能 |
第四章 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参与的机制分析 |
4.1 前提与基础 |
4.1.1 政府引入社会组织,规定权利与职责 |
4.1.2 社会组织提升自身能力,提供服务与资源 |
4.2 赋能过程 |
4.2.1 身份认同转变机制:打造公共空间,提供交流平台 |
4.2.2 居民情感交融机制:加强居民互动,提供情感源泉 |
4.2.3 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培育社会组织,提供可持续性 |
4.2.4 多重激励补充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提供正向强化 |
4.3 获得的成效 |
4.3.1 改善社区氛围,强化居民归属感 |
4.3.2 培养自治意识,提升居民自治水平 |
4.3.3 建立合作网络,提高社区治理质量 |
第五章 完善赋能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5.1 政府层面 |
5.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5.1.2 完善各项配套政策 |
5.1.3 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
5.1.4 构建良好合作关系 |
5.2 社会组织层面 |
5.2.1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
5.2.2 建设组织人才队伍 |
5.2.3 打造组织特色品牌 |
5.2.4 构建多元合作网络 |
5.3 居民层面 |
5.3.1 尽快转变自身理念 |
5.3.2 精准定位社会组织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B社区居民访谈提纲 |
附录 B“月老团”银龄互助志愿团队访谈提纲 |
附录 C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推进实验区工作座谈会记录(FT20191125) |
附录 D L社会组织负责人A访谈记录(FT20200107) |
附录 E L社会组织驻点B社区工作人员访谈记录(FT20200107) |
附录 F B社区居民访谈记录(FT20200108) |
附录 G B社区居委会主任访谈记录(FT20200109) |
附录 H Y社区居委会主任访谈记录(FT20200908) |
附录 I L社会组织驻点Y社区工作人员访谈记录(FT20200908) |
附录 J L社会组织负责人访谈记录(FT2020091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乡村景观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
1.1.3 国内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和应用意义 |
1.3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1.1 乡村景观变化研究 |
1.3.1.2 乡村景观感知研究 |
1.3.1.3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1.3.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2.1 乡村景观类型研究 |
1.3.2.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查阅法 |
1.4.2.2 实地调查法 |
1.4.2.3 问卷调查法 |
1.4.2.4 归纳演绎法 |
1.4.2.5 比较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基础研究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1.1 “乡村振兴”的概念 |
2.1.1.1 “生产发展”发展到“产业兴旺” |
2.1.1.2 “生活宽裕”发展到“生活富裕” |
2.1.1.3 “村容整洁”发展到“生态宜居” |
2.1.1.4 “管理民主”发展到“治理有效” |
2.1.2 “乡村景观”概念 |
2.1.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景观发展”的关系 |
2.1.4 “乡村振兴示范村”概念的界定 |
2.1.5 “乡村发展模式”概念 |
2.2 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分析与调研准备 |
3.1 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概述 |
3.2 调研区域概况 |
3.2.1 区位概况 |
3.2.2 行政区划和社会经济 |
3.2.3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
3.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及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
3.3.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现状 |
3.3.2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
3.3.2.1 乡村自然景观 |
3.3.2.2 乡村生产性景观 |
3.3.2.3 乡村聚落景观 |
3.3.2.4 乡村人文景观 |
3.3.3 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 |
3.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 |
3.4.1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确定方法 |
3.4.2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内容 |
3.5 乡村振兴示范村调研样本的选择 |
3.5.1 调研对象的选择依据 |
3.5.2 调研对象的确定 |
3.5.3 调研内容 |
4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
4.1 以鲁家村为代表“产业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1.1 “产业型”鲁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
4.1.2 调查背景介绍 |
4.1.2.1 区位概况 |
4.1.2.2 村庄发展概况 |
4.1.3 鲁家村景观总体布局 |
4.1.4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
4.1.4.1 鲁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1.4.2 鲁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1.4.3 鲁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1.4.4 鲁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1.5 鲁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1.6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主题农场聚集模式”总结 |
4.1.7 鲁家村“主题农场聚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7.1 家庭农场规模普遍较小,配套设施性景观建设不足 |
4.1.7.2 乡愁韵味和传统生活气息不足 |
4.1.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
4.2 以余村为代表“生态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2.1 “生态型”余村的代表性分析 |
4.2.2 调查背景介绍 |
4.2.2.1 村情概况 |
4.2.2.2 村庄发展概况 |
4.2.3 余村景观总体布局 |
4.2.4 余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
4.2.4.1 余村生态景观的发展 |
4.2.4.2 余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2.4.3 余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2.4.4 余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2.5 余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2.6 余村景观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总结 |
4.2.7 余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7.1 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景观发展规模受限 |
4.2.7.2 建筑的现代化形式导致乡村地方特色减弱 |
4.2.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 |
4.3 以潘家浜村为代表“水乡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3.1 “水乡型”潘家浜村的代表性分析 |
4.3.2 调研背景介绍 |
4.3.2.1 村情概况 |
4.3.2.2 村庄发展概况 |
4.3.3 潘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
4.3.4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
4.3.4.1 潘家浜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3.4.2 潘家浜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3.4.3 潘家浜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3.4.4 潘家浜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3.5 潘家浜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3.6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水乡文旅融合模式”总结 |
4.3.7 潘家浜村“水乡文旅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
4.3.7.1 景区周边自然村未纳入景观体体系的建设中 |
4.3.7.2 乡村文化感知性不强 |
4.3.7.3 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力度不足 |
4.4 以缪家村为代表“田园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4.1 “田园型”缪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
4.4.2 缪家村调研背景 |
4.4.2.1 村情概况 |
4.4.2.2 村庄发展概况 |
4.4.3 缪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
4.4.4 缪家村景观分类调查 |
4.4.4.1 缪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4.4.2 缪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4.4.3 缪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4.4.4 缪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4.5 缪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4.6 缪家村景观发展的“田园农业观光模式”总结 |
4.4.7 缪家村“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存在的问题 |
4.4.7.1 商旅业态的融入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特征被削弱 |
4.4.7.2 集中化的新社区聚落出现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 |
4.4.7.3 生产性景观和聚落景观的割裂现象 |
4.4.7.4 缺乏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营造 |
4.5 以环溪村为代表“文化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5.1 “文化型”环溪村的代表性分析 |
4.5.2 调查背景介绍 |
4.5.2.1 村情概况 |
4.5.2.2 村庄发展概况 |
4.5.3 环溪村景观总体布局 |
4.5.4 环溪村景观分类调查 |
4.5.4.1 环溪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5.4.2 环溪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5.4.3 环溪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5.4.4 环溪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5.5 环溪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5.6 环溪村景观发展的“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总结 |
4.5.7 缪家村“古村文化感知模式”存在的问题 |
4.5.7.1 以莲文化作为乡村景观唯一主导因素,导致景观长效性不足 |
4.5.7.2 莲文化景观局限于村庄聚落之内 |
4.5.7.3 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被弱化 |
4.5.7.4 缺乏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营造和文化体验活动的策划 |
4.6 调查问卷分析 |
4.6.1 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
4.6.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6.3 调研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5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分析 |
5.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分类比较 |
5.1.1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
5.1.1.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 |
5.1.1.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5.1.1.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 |
5.1.1.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 |
5.1.1.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 |
5.1.2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5.1.2.1 共性特征 |
5.1.2.2 个性特征 |
5.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5.2.1 自然环境和聚落格局限制了乡村景观的进一步发展 |
5.2.2 自然村未被纳入景观体系的建设,导致景区村庄发展受限 |
5.2.3 未找准乡村文化特色,导致乡村景观的“同质化”现象 |
5.2.4 乡村景观类型丰富程度不足,导致季相性景观营造情况欠佳 |
5.2.5 乡村品牌营造不充分,导致乡村旅游环境缺乏特色性 |
5.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1.1 因地制宜地扩大主题农场的经营规模 |
5.3.1.2 强化各主题农场的联动效应 |
5.3.1.3 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保持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
5.3.1.4 与周边村庄形成基础设施相互协调,促进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
5.3.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2.1 通过对村庄周边资源的合理利用,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
5.3.2.2 强化乡村文化主题的建设,展现乡村的个性特征 |
5.3.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3.1 村庄的发展应与周边村域形成有效联动 |
5.3.3.2 开发文创产品增强水乡文化旅游体验感 |
5.3.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4.1 延长产业链,强化景观品牌和产业品牌的建设 |
5.3.4.2 挖掘乡土文化,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以营造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
5.3.4.3 加强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打造,形成乡村独特气质 |
5.3.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5.1 合理利用村庄周边资源,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
5.3.5.2 传统文化与生产性景观结合,并强化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 |
5.3.5.3 深入挖掘文化精神内涵,融入景观规划中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浙江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和《嘉兴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 |
附录2 杭嘉湖地区3A景区村庄名单 |
附录3 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名单(2016—2019) |
附录4 杭嘉湖地各县区代表性的乡村发展概况汇总表 |
附录5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6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农家乐经营实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政策背景 |
1.1.2 行业发展需求 |
1.1.3 学校发展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案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分析 |
2.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
2.2 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要素分析 |
2.3 旅游相关专业课程实施现状问卷设计与调查 |
2.3.1 问卷调查目的 |
2.3.2 问卷调查方法和对象 |
2.3.3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2.3.4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2.4 旅游相关部门行业和学校访谈情况分析 |
2.4.1 访谈目的 |
2.4.2 访谈对象 |
2.4.3 访谈情况分析 |
2.5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2.5.1 地方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 |
2.5.2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办学特色的需要 |
2.5.3 教师“旅游+”专业复合型发展的需要 |
2.5.4 学生创新个性发展的需要 |
2.5.5 企业本土旅游人才岗位的需要 |
2.6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2.6.1 地方生态经济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开辟了空间 |
2.6.2 政府生态旅游发展政策导向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障 |
2.6.3 学校”两山“文化建设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路 |
2.6.4 旅游专业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
2.6.5 师生本土特色专业元素发展需求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了条件 |
第三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 |
3.1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
3.1.1 适应性原则 |
3.1.2 职业性原则 |
3.1.3 实践性原则 |
3.1.4 合作性原则 |
3.1.5 科学性原则 |
3.2 《农家乐经营实务》课程标准的开发 |
3.2.1 课程标准开发的理念 |
3.2.2 课程标准的制定 |
3.3 《农家乐经营实务》教学资源的开发 |
3.3.1 校本教材的开发 |
3.3.2 活页学材的开发 |
3.3.3 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 |
3.4 《农家乐经营实务》教学环境的开发 |
3.4.1 校内教学环境 |
3.4.2 校外教学环境 |
第四章 校本课程实施与反思 |
4.1 校本课程实施 |
4.1.1 实施对象选择 |
4.1.2 实施策略选定 |
4.1.3 课程实施案例 |
4.2 课程实施反思 |
4.2.1 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 |
4.2.2 校本课程实施的问题 |
第五章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评价 |
5.1 评价原则 |
5.1.1 多元性原则 |
5.1.2 发展性原则 |
5.1.3 广泛性评价 |
5.2 教师层面 |
5.2.1 教师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
5.2.2 教师教学内容得以充盈 |
5.2.3 教师教学方法得以丰富 |
5.2.4 教师教学效果得以优化 |
5.2.5 其他意见 |
5.3 学生层面 |
5.3.1 学生主观评价 |
5.3.2 学生学业评价 |
5.3.3 学生能力的评价 |
5.4 企业层面 |
5.4.1 企业需求贴合度评价 |
5.4.2 企业实习考核效果评价 |
5.4.3 存在的不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课程开发需多部门协调配合 |
6.1.2 课程开发需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
6.1.3 课程开发需符合岗位实际需求 |
6.1.4 课程评估应实现规范化 |
6.2 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话题 |
6.2.1 教师负担和能力问题 |
6.2.2 学生参与度和到课率问题 |
6.2.3 课程内容量和专业覆盖问题 |
6.3 研究展望 |
6.3.1 拓展课程内容 |
6.3.2 优化师资队伍 |
6.3.3 改进考核方式 |
6.3.4 丰富教学形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产业政策基础理论 |
2.1 公共政策及政策工具的分类 |
2.1.1 公共政策的定义 |
2.1.2 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定义 |
2.1.3 政策工具的分类 |
2.2 产业政策理论 |
2.2.1 产业政策的定义 |
2.2.2 产业政策的分类 |
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的内涵 |
2.3.2 产业生命周期的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及政策工具选择时政分析 |
3.1 节能环保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
3.2 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 |
3.2.1 美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
3.2.2 德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
3.2.3 日本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
3.2.4 国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特征 |
3.2.5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
3.3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
3.3.1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
3.3.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 |
3.4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的构建及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
3.4.1 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构建 |
3.4.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基于政策工具特性 |
3.4.3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基于产业生命周期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典型城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聚类分析 |
4.1 数据来源、预处理与聚类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预处理 |
4.1.3 聚类分析 |
4.2 盐城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
4.2.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
4.2.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
4.3 湖州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
4.3.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
4.3.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
4.4 宜兴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
4.4.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
4.4.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
4.5 小结 |
第五章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
5.1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 |
5.1.1 政策概况 |
5.1.2 推进机制 |
5.1.3 政策导向作用分析 |
5.2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
5.2.1 产业概况 |
5.2.2 发展特点 |
5.3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目标及需求分析 |
5.3.1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目标分析 |
5.3.2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需求分析 |
5.4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5.5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分析 |
5.5.1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
5.5.2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运用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
附录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具体范畴及发展重点汇总 |
附录3 节能环保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4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分类认定标准 |
(9)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比较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住房保障与保障性住房 |
2.1.3 政策执行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公民身份理论 |
第3章 中国农民工城镇住房状况 |
3.1 农民工城镇居住现状 |
3.2 农民工城镇住房需求特征 |
3.3 农民工城镇住房支付能力现状 |
3.4 农民工城镇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典型地区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 |
4.1 重庆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及特点 |
4.2 湖州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及特点 |
4.3 典型地区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执行状况 |
4.3.1 政策执行主体 |
4.3.2 政策执行客体 |
4.3.3 政策执行资源 |
4.3.4 政策执行环境 |
4.4 典型地区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的启示 |
第5章 济南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比较研究 |
5.1 济南市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政策规定 |
5.1.1 租赁住房补贴政策规定 |
5.1.2 公租房政策规定 |
5.2 济南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 |
5.2.1 政策执行主体 |
5.2.2 政策执行客体 |
5.2.3 政策执行资源 |
5.2.4 政策执行环境 |
5.3 济南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的评价 |
第6章 关于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国外经验借鉴 |
6.1 政府角色定位 |
6.2 执行机构和部门设置 |
6.3 资金和土地资源 |
6.4 政策执行环境 |
第7章 完善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具体对策及建议 |
7.1 推动住房保障立法、明确住房保障目标 |
7.2 明确政府责任、强化部门配合 |
7.3 推进住房保障配套政策改进 |
7.4 健全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 |
7.5 建立多层次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 |
第8章 总结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空谱系及其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现有研究成果的启示和借鉴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概述 |
第一节 防风氏神话的概念及其起源 |
一、文献中的防风氏 |
二、口承叙事中的防风氏 |
三、防风氏神话的起源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内容 |
一、防风氏与鲧禹叙事 |
二、防风氏之死叙事 |
三、防风氏治水叙事 |
四、防风氏的创造叙事 |
五、防风氏的神迹叙事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特点 |
一、长三角防风氏神话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 |
二、长三角防风氏神话具有多元的叙事立场 |
三、长三角防风氏神话与鲧禹神话紧密交融 |
四、长三角防风氏神话是中华创世神话的有机组成部分 |
小结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间谱系 |
第一节 东汉以前防风氏神话的萌芽 |
一、防风氏之死叙事 |
二、防风氏异人叙事 |
第二节 魏晋至唐时防风氏神话的兴起 |
一、防风氏之死叙事 |
二、防风氏异人叙事 |
三、防风氏遗迹叙事 |
第三节 五代十国至宋时防风氏神话的繁盛 |
一、防风氏遗迹叙事 |
二、防风氏姓氏叙事 |
三、防风氏其他叙事 |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防风氏神话的地位跃升 |
一、防风氏遗迹叙事 |
二、防风氏祭祀国家叙事 |
第五节 民国时期至当代防风氏神话的衰落与复兴 |
一、民国时期防风氏神话的延续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防风氏神话的衰落 |
三、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防风氏神话的复苏 |
四、2005年至今防风氏神话的复兴 |
第三章 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空间谱系 |
第一节 核心区:防风古国——浙江省湖州市 |
一、核心区防风氏神话语言文字叙事资源 |
二、核心区防风氏神话仪式行为叙事资源 |
三、核心区防风氏神话景观图像叙事资源 |
四、核心区防风氏神话数字叙事资源 |
第二节 扩散区:太湖流域 |
一、扩散区防风氏神话语言文字叙事资源 |
二、扩散区防风氏神话景观图像叙事资源 |
第三节 周边区:其他长三角地区 |
第四章 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时空谱系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问题 |
第一节 德清县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现状 |
一、防风氏神话传说的数字化和再利用 |
二、防风古国文化区的旅游开发 |
三、防风氏祭典的复兴与传承 |
第二节 德清县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防风氏神话景观内容失真 |
二、防风氏名称及其符号滥用 |
三、祭典独立性的丧失 |
四、民间力量的消退 |
五、开发整体性不足 |
第三节 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开发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
一、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助于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
二、未来的开发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口承防风氏神话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口承防风氏神话文本36篇 |
四、湖州市近五年土地整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振兴研究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D]. 方沁怡.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董俐. 浙江大学, 2021(09)
- [3]雅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 刘佳昕.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隐性债务化解观察(十):浙江“债务双峰”之湖州[J]. 姚煜,郭修远,裴武. 经济资料译丛, 2021(02)
- [5]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参与的机制研究 ——以湖州市吴兴区为例[D]. 刘珂含.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D]. 朱钦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7]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农家乐经营实务》为例[D]. 蒋丹.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8]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 周瑶.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20(04)
- [9]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比较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角度[D]. 马雪婷. 山东大学, 2020(12)
- [10]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空谱系及其开发研究[D]. 郭腾飞.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