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

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

一、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惠[1](2021)在《对外贸易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是农村劳动力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对推动各国的经济和社会走向现代化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发展已跃上新台阶。尤其是沿海地区,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经济增长领先于内陆地区,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发展。截至2019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60.6%。然而我国对外贸易和城市化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即对外贸易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应较高;对外贸易水平低的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落后,那么对外贸易是否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将打造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推动城市化的区域性均衡发展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对外贸易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分地区进行探讨,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引导人口流动,推动区域间城市化的均衡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对外贸易和城市化的理论基础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面板固定效应和全国以及分地区样本,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作用,以期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文聚焦于对外贸易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在研究思路上,首先,本文在研究对外贸易和城市化领域的相关文献后,阐述了对外贸易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机制,即对外贸易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快人口向城市的集聚速度来影响城市化发展。其次,利用国家统计局和Wind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城市化的整体和分地区的发展现状。然后,选取我国1999-2018年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同时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研究对外贸易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并针对东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对中西部地区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的进口和出口贸易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化发展。在控制变量中,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城市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城市消费水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和房价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反向影响。分地区来说,东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对于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而西部地区目前的出口贸易还未对城市化表现出正面影响。西部地区的进口贸易显着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而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进口贸易对城市化产生了抑制作用。在三大地区中,各控制变量对城市化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最后,本文根据全国和分地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第一,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要推动东中西三大地区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以此促进区域间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第二,重视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分配布局,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发挥外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第三,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国家税收、外资以及贸易等优惠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的力度,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第四,合理控制城市的消费水平和房价,有效降低城市人口的生活成本和压力,减少城市化的发展阻碍。

李泽众[2](2021)在《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过去的传统城镇化存在“量”与“质”不协调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城轻乡”导致城乡分割严重。与此同时,传统的城镇化过度依赖廉价的“人口红利”以及“土地红利”,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严重的“半城镇化”等问题。随着经济增速和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放缓以及资源环境的趋紧,以开发土地、大搞房地产为建设重点的传统城镇化难以为继,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必须发生转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重点建设内容,依托环境治理从而走上高质量的城镇化道路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拟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那么,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关系?第二,在先前已有的研究中,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镇化发展情况,但是该方法会与实际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偏差。那么,如何反映并且较为准确地测度中国的城镇化质量?第三,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如何?在包含传导机制的分析框架中,环境规制的力度是越大越好吗?怎样的环境规制力度最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以及节能环保等五个方面共20个基础指标,分别表征五个维度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在测度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现状与特征。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着重研究其内在的影响机理,从而为我国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将从以下八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导论。导论部分首先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环境规制以及高质量城镇化进行了概念界定。接着,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通过梳理、总结和评述现有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阐明对本文有启发之处和有待补充之处。(1)环境规制的有关研究,主要包含环境规制的理论演进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演进中,本文梳理并总结了以往研究对环境规制在概念界定、工具选择、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回顾并且总结了有关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方面的文献。(2)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化质量的有关研究,围绕着对高质量城镇化内涵的演进以及测度问题。(3)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含了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研究以及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通过已有文献的评述,本文希望能够对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即不仅考虑空间层面的相关性,并在环境规制基于资源再配置效应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领域做出一定边际贡献。第三部分主要围绕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分析展开研究。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环保等方面选取了20个基础指标,分别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节能环保等五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借助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从而测度出2003-2016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省内各地级市的GDP占比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出2003-2016年我国分省份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现状与特征。最后,将城镇化根据发展特征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梳理和总结了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和工具在不同阶段的演进和发展。第四部分主要是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经验分析。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由于环境规制和城镇化质量均存在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因此需要构建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将环境规制按照不同的规制方式区分为“效果型”环境规制和“过程型”环境规制,运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偏微分方法,将空间溢出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同时,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环境规制与城镇化质量的非线性关系。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分别从激发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再配置效应等三方面,对环境规制促进城镇化质量提高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第五部分围绕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8年中国31个省份在2001-2018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门槛回归方法,对环境规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部分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机制,在构建了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6年期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环境规制能否通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部分基于环境规制纠正资源错配,再进一步促进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传导机制的研究思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SLS模型对环境规制纠正资源错配从而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且根据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所在区域和城市规模进行区分,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第八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部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环境保护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提供经验参考和借鉴作用。通过以上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基于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1)在2003-2016年期间,绝大多数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城市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为主。(2)在综合的城镇化质量中所占权重从高到低的城镇化维度分别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以及节能环保。(3)中国各省市之间在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即城镇化质量在空间层面较不均衡,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依次递减的态势。第二,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在三种不同的空间矩阵条件下,无论是污染物去除率越高,即以治理结果为导向进行的“效果型”环境规制;还是每万元GDP产生的污染物越少,即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的“过程型”环境规制,均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并且,环境规制的力度越强,本地区的城镇化质量越高,并能通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使得邻近地区的城镇化质量得到提升。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溢出效应体现出空间异质性。“效果型”环境规制的回归系数在西部地区最为显着,“过程型”环境规制的回归系数在中部地区显着,而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不显着。因此,应当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区域联合执法的环境治理架构,并在区域间实行信息共享的监测体系,并将区域联防联控需要与因地制宜有机结合,促进地区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第三,对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治污技术进步效应和生产技术创新效应刺激技术创新,并能强化技术创新(包括治污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即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能够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2)环境规制基于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呈现出先负后正的“U”型动态变化。在环境规制力度较低(ln ER≤0.1972)的情况下,企业出于侥幸心理,往往倾向于选择默默承受环境规制可能带来的“遵循成本”。开展技术创新的研发会引致更高的成本,从而阻碍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此时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作用不明显。而环境规制力度较大时(ln ER>0.1972),为避免被惩罚所带来的巨大代价,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当“创新补偿”降低或全部抵消“遵循成本”时,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高。而到了这一阶段,技术创新对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从而实现了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效果。(3)环境规制对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存在单门槛效应,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力度不同的情况下,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在环境规制力度较低时,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有限,随着环境规制的强度增大,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此外,由于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稳定,不取决于环境规制的强度,环境规制基于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不具备这一特征,呈现出正向激励的特征。第四,对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能够倒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然而,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没有类似的倒逼作用,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发挥环境规制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中介作用。(2)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及其空间滞后项的弹性系数均显着为正,说明某地区环境规制力度的加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促进邻近地区的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能够促进邻近地区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类似的空间溢出作用。(3)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均具有空间异质性。从环境规制来看,环境规制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为显着,在东部地区其次,然而在中部地区不显着;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效果均显着,但是效果依次递减,具有空间异质性。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西部地区抑制了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第五,对环境规制通过纠正资源错配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主要结论有:(1)劳动错配传导机制和资本错配传导机制均得到有效验证,环境规制能够通过纠正劳动错配和资本错配,从而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2)从资本错配对城镇化质量的抑制作用来看,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加严重;纠正资本错配对于提高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更加有效,纠正劳动错配对于提高大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更加有效;(3)“动钱”的方式虽在当前阶段十分有效,但不具有可持续性,且效果受到人口规模的限制。相比之下,“动人”的方式却对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十分明显。由此可见,消除行政壁垒,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才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路径所在。因此,在未来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不应将城镇面积的扩张视作城镇化发展的提高,而应当将评价指标聚焦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建设的空间利用效率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效的“城市蔓延”现象发生。此外,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依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的改善,进一步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研发、推动资源配置的效率改善,藉此提高城镇化质量。

孙超[3](2020)在《二阶段视角下城市化对城市创新效率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正步入一个新阶段,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已有研究表明创新是一种城市现象,城市中各类要素高度集聚,有利于创新的产生,城市的优势使其成为创新的理想场所。分析城市化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对已有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对二阶段视角下城市化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我国71个创新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核心解释变量为城市化水平;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金融发展程度、劳动力素质因素和信息发展程度。本论文釆用SBM-DEA模型进行创新效率的测算,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整体层面、区域层面创新效率的影响。得到下面的结论:(1)我国创新型城市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异明显。在研究时域内,我国创新型城市在2008-2018年间的创新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城市的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城市的创新效率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城市。(2)城市化对创新研发阶段、经济转换阶段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城市化水平对创新研发效率、经济转换效率的提高均有着积极作用,但城市化与创新研发效率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显着的U型关系,而在经济转化阶段,城市化对经济转换效率呈线性影响,并未有明显二次效应。(3)控制变量方面,在创新研发阶段,中东西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因素、信息发展程度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三者对创新研发活动起到基础性作用。政府支持对东部、中部、西部城市的创新效率均成显着性正相关,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在经济转换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因素、信息发展程度对东部区城市、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创新研发效率都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政府支持对东部城市的经济转换阶段效率起到了负面作用,对中部城市与西部城市的经济转换效率作用均不显着。金融发展程度对东部、中部区域的创新活动经济转换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与西部城市创新活动经济转换效率呈负相关。

张哲[4](2020)在《产业转移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表现。更加全面地把握城市化发展规律不仅能够在短期优化地区各项生产要素的配置,同时也能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部分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学者提出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联动关系角度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并且基本认为中国城市化滞于工业化。本文认为从产业视角研究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仍存在两个方面继续研究的空间,一方面既有研究大多从固定地区的静态视角研究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而相对缺少产业在地区间转移的动态视角。另一方面,既有研究大多仅仅分析了产业转移和城市化二者的相关性缺少对城市化滞后现象的分析,既有的少数文献也相对缺少系统性的分析框架,部分研究甚至对城市化的工业化的特征从理论上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本次研究将工业化作为背景,提出了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框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转移能够显着促进城市化进程,缩减城市化滞后程度。最终说明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在产业转移视角下只是阶段性问题,不是长期问题,伴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城市化与工业化会得到平衡的联动发展。

张志强[5](2020)在《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路径分析》文中认为提高能源效率作为既保持经济增长又减少能源消费的最佳途径,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能源强度因为其易于计算且利于国际间的比较常被用来衡量能源效率,所以在国家、企业和学界也受到广泛关注。当今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优化的关键期。因此,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路径,理清产业结构优化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既能进一步加深对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强度之间影响的认识,又能对国家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提供建议。本文分析了我国三次产业和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现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经济重心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效果明显并且有进一步转移的趋势,从全国层面或地区、产业层面来看能源强度近年来都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采用2000年到2017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强度的直接影响路径和溢出效应;用递归路径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强度的间接影响路径和中介效应;用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了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强度之间关系的影响,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并比较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强度直接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从2000年到2017年中国各省份的能源强度都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比较不同时期的莫兰散点图表明中国各省的能源强度存在空间集聚趋势。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强度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提高可以降低能源强度,但空间溢出效应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小于直接影响。2城市化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强度具有显着的直接中介效应,经济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具有显着的链式中介效应,其中能源消费结构的直接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表现为促进能源强度,城市化水平的直接中介效应和经济水平的链式中介效应表现为对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总体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通过中介变量对能源强度会产生间接的抑制作用。3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具有显着的门限值,产业结构优化水平随着门限值的增加对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在不断减弱,且在2017年所有的省份都已超过了门限值,表明区域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对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已经基本不产生影响。之后将中国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对能源强度直接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从东部向西部,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对能源强度的抑制程度在依次增强。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的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区域之间联系,提高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改善产业结构优化质量等建议。本文有图17幅,表11个,参考文献90篇。

季红颖[6](2020)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三省的城镇化率始终居于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已明显滞后,城镇化速度趋缓,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正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无法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陷入困境。东北三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动力系统缺乏协同发展等,因此我们亟需从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出发,来找到适合东北三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基于城镇化动力理论、演化理论、系统理论及协同理论,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初步构建了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采用熵值法、空间分析法等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动力进行测度,并对动力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来度量其动力协同效应,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快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目前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利益分化,迫切需要系统地分析研究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及其协同效应,以充分发挥及释放动力机制的内生效应。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阐述新型城镇化及其内涵、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协同效应概念;以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概念。梳理了城镇化动力发展理论、演化经济理论、系统理论与协同发展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构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理论框架。基于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滞后,质量不高,亟需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动力系统及其运行原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及协同发展理论框架体系。第四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及评价。对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横向比较及纵向梳理,并分析了其城镇化空间格局,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各地级市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及比较。第五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在测度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分析动力时空演化特征,评价动力作用及其绩效,探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结构及动力特点,以此明确动力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完善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第六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来测度其协同效应,分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是否存在协同,影响方向和力度如何,区域间的差异有多大,为合理分析和预测东北三省未来新型城镇化动力格局新变化提供依据,从而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七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协同体制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此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本文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选取了2000-2017年数据,得到如下基本结论:一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稳中有升,趋势向好发展,但各省之间、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呈现出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逐渐提升、市场动力趋于增强、政府动力波动性大、综合动力趋于平缓等特点。三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已逐渐演变为内源和外向动力、政府和市场动力共同作用的多元动力,空间演化差异性显着。四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动力结构并不均衡,动力绩效地区间差异性较大。五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向好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六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动力协同发展体制和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如何释放协同效应推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即切实保障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第二,完善动力体制,对管理体制及投资体制进行改革;第三,释放协同效应,注重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内源动力和外向动力协同发展、发挥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效应、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四,转变发展模式,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问题、重视城镇信息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第五,推动城镇化的多规融合,从规划滞后转向规划超前、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相结合;第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营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起永东[7](2020)在《中国气温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和海气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指出根据气温指标我国可划分为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中热带、南热带和高原气候区等十个气候带。为分析各气候带气温变化特征,利用全国571个气象站点1961年1月-2019年2月逐月气温数据,根据站点位置,确定各站点气候带类型,最终确定除南热带外九个气候带,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的方法,研究九个气候带年和四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以夜间灯光数据结合统计数据比较方法确定气象站点类型,将2017年逐月NPP/VIIRS夜间灯光合成年度数据,并结合住建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各省建成区面积统计数据,从而确定各省城市阈值,以气象站点周边10km内最大平均灯光亮度值进行对比,达到阈值为城市站点,否则为农村站点,同时以城市站点为中心选择周边200km内的农村站点,通过城乡对比法,确定各气候带城市化影响和贡献率;分析各气候带气温与环流和气候指数间的相关系数,确定各气候带各季节气温相关最好的环流和气候指数,研究环流和气候指数对各气候带气温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全国大部分站点年和四季气温呈现升高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最强、平均最高气温升温趋势最弱。年际、春季和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自北向南呈反“√”型特征,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及年际和四季的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自北向南呈“N”型特征,年际和四季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自北向南则呈反“N”型逐渐减小特征。全国总体表现为夏季升温趋势最弱,冬季升温趋势最强,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在中亚热带及以北气候带为春季升温趋势强于秋季,平均最低气温则为北亚热带和温带春季升温趋势强于强季。(2)气温的城市化影响总体呈增温作用,但中亚热带和北热带未体现增温作用,增温作用强的站点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沿海等地,未体现增温作用站点主要集中在中亚热带西部,平均最高气温的城市化影响未体现增温作用站点数量增加。整体上平均最低气温的城市化影响和贡献率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城市化影响和贡献率,但夏季部分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城市化影响贡献率明显增大,与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较弱有关。中温带、南温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高原气候区平均最低气温的城市化影响增温作用强于平均最高气温,北亚热带和北热带则相反,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对比也呈现相同特征。(3)各气候带各季节与当季或前期环流指数和气候指数均显着相关,相关性最好的环流指数中极涡指数占比最大,相关性最好的气候指数中大西洋海温指数占比最大。环流异常可直接造成气温异常;海温异常可通过海—气作用引起环流异常并通过大气波列传导造成东亚地区环流异常,涛动与遥相关异常则直接或间接通过大气波列传导引起东亚环流异常,从而造成气温异常。环流和气候指数均呈现引起升温的变化趋势,且大部分指数变化趋势显着,可为各气候带气候变暖提供相关方面的解释。

周美彤[8](2019)在《中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土地财政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建设资金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如果不改变土地财政诸多弊端,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阻碍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扭曲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寻租和腐败的政府行为以及导致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影响我国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如何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确保地方政府保持足够的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土地财政问题虽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或实证层面都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土地财政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入手,提出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给出解释并得出结论。首先,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土地财政进行界定,通过数据对土地财政的构成和结构进行对比和分析。其次,从财政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入手研究制约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制度因素。第三,运用实证研究,分析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来考察经济增长,探讨土地财政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积极影响;从寻租和腐败的政府行为等角度,分析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阻碍作用。最后,结合我国的国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解决土地财政困难提出了政策建议。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二、三章为对土地财政相关理论、土地财政现状分析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第四、五、六章利用全国范围的时间序列建立VAR模型,并选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区域进行计量分析;第七、八章对影响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制度因素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不同地区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趋同的特点。具体来说,一方面,利用脉冲响应分析法建立土地出让与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就业人数之间的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出了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30个省份的数据,将我国的30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建立了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必须从我国实际经济发展阶段出发,明确我国土地财政对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深刻认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原理和机制。土地财政作为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总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同样经济增长也会反作用于投资,影响土地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强度。因此,理性规划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将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宋永永[9](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吴雪萍[10](2019)在《中国经济地理重塑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在欠发达地区、边疆地区表现得更加突出。为了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机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同时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相统一,它既是经济地理重塑过程,又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中国能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怎样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机制?这显然是关系中国空间发展规制的战略性问题。“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首次提出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是21世纪重大的发展思路,其核心思想是“不平衡经济增长与和谐性发展”之间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通过经济地理重塑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相统一,为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区域经济协调新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线索和思路。但目前还很少有学者从经济地理重塑视角同时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缩小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依赖经济地理重塑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更是鲜见。基于此,本文将从经济地理重塑视角,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一种依靠经济地理重塑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分析体系,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空间效率与公平统一,促进空间正义力量形成,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显着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本文在传统的“3D”(密度、距离和分割)中引入毗邻效应(“D”)和城市化(“U”),构建了“4D+U”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理论分析框架,建立了经济地理重塑、城市化与地区增长和一体化的理论联系,提出了经济地理重塑、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影响的理论假说。“4D+U”有效地拓展了经济地理重塑与区域经济协调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证分析中,本文把隐性空间毗邻效应引入基尼系数的测度中,全面衡量了地区经济差距,实证了城市化的地区经济差距“倒U型”结构在中国的存在性;并利用平滑转换模型,找出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差距发生非线性转换机制的拐点值,为本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合适的时间维度样本区间。然后,以“倒U”拐点右边的区间为样本,运用经济增长β收敛模型,实证经济地理重塑、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的联合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收敛模型同时识别与实证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缩小两种效应,这是方法上的创新。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假说的全面验证,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一是,中国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其拐点值为48.72%,发生在2010年。这表明2009年以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呈缩小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化能够同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并且其对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的效应大于“3D”。另外,在经济地理重塑与城市化联合作用条件下,分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再显着;密度、交通密度和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都提高了,同时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的速度也加快了;这意味着要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应该将经济地理重塑的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相结合,既要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又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二是,对于整个中国而言,经济地理重塑中的密度和交通密度(距离)对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都具有显着的影响,提高密度和交通密度能够同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并且交通密度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的效应都大于密度;现阶段,分割能够促进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但会扩大地区经济差距;这说明在经济地理重塑微观层面应该通过提高密度和缩短距离来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相统一。三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具有显着的空间效应。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但会减慢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的速度。相邻地区的密度、交通密度和城市化都会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正向作用,并能够加快地区经济差距缩小。通过比较发现,“4D+U”条件下的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和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的速度都提高了。这就是说,要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不仅要提高本地区的密度、交通密度和城市化,还需要加强地区空间分工与合作联系。最后,在“3D+U”条件下,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地理重塑要素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明显不同。东部地区的交通密度和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着,同时由于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的负向影响,使密度和分割对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的效应被削弱了。这说明东部地区应该以提高密度、减少分割、加快城市化转移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中部地区的交通密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着,密度和城市化能够同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分割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会扩大地区经济差距,这表明中部地区应该以提高密度和推进城市化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西部地区的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着,密度、交通密度和城市化都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缩小地区经济差距,这表明西部地区要同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应该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推进城市化进程。鉴于研究结论,本文具有多方面的相关政策含义。一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来增强集聚,提高密度。二是,通过加大中西部地区道路建设投资力度、加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交通道路建设合作,来完善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缩短距离。三是,通过构建信息共享的平台,加强区域间的贸易和合作,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来打破壁垒,减少分割。四是,通过人才吸引政策,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完善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和医疗等方面的硬实力,来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集聚效应,有效打破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割。最后,中国要通过“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和“一带一路”推进,建立多“中心-外围”发展模式,来加强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打破产业分割,提高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体化程度。

二、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外贸易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对外贸易与城市化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城市化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城市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对外贸易对城市化影响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城市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城市化的含义
        一、对外贸易的含义
        二、城市化的含义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第三节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一、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二、结构理论
    第四节 对外贸易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
        一、对外贸易通过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化发展
        二、对外贸易通过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城市化发展
第四章 我国对外贸易与城市化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一、我国对外贸易整体发展状况
        二、我国对外贸易分区域发展状况
    第二节 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分析
    第三节 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市化整体发展状况
        二、我国城市化分区域发展状况
    第四节 我国对外贸易与城市化发展的演进
第五章 对外贸易对城市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二、变量的选取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选择
        二、全国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三、分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2)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2.1.1 环境规制的理论演进
        2.1.2 环境规制的强度测度
        2.1.3 关于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
        2.1.4 关于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
    2.2 关于城镇化质量的研究
        2.2.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2.2.2 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与测度
    2.3 关于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2.3.1 关于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
        2.3.2 关于环境规制对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2.4 文献评述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和现状分析
    3.1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
    3.2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结果与现状分析
        3.2.1 测度结果
        3.2.2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现状分析
        3.2.3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化
    3.3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方法与设计
        4.2.1 研究方法
        4.2.2 空间自相关检验
    4.3 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3.1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实证分析结果
        4.3.3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理论分析
    5.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5.3.1 动态面板模型构建
        5.3.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5.3.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5.4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动态面板门槛实证分析
        5.4.1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5.4.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5.4.3 动态面板门槛检验
    5.5 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环境规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机理分析
    6.3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
        6.3.1 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6.3.2 模型构建
        6.3.3 模型估计结果与解释
        6.3.4 稳健性分析
    6.4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6.4.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6.4.2 空间计量回归结果与讨论
    6.5 环境规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第七章 环境规制基于资源配置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7.1 问题的提出
    7.2 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机理分析
    7.3 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7.3.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7.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3.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7.3.4 稳健性检验
    7.4 环境规制基于纠正资源错配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二阶段视角下城市化对城市创新效率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创新相关研究
        2.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3.城市化对创新效率影响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城市化
        2.创新效率
    (二)相关理论基础
        1.城市区位理论
        2.区域创新理论
    (三)城市化影响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
        1.对创新研发阶段效率的影响
        2.对经济转换阶段效率的影响
三、我国城市化与创新活动发展现状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二)我国创新活动发展现状
        1.创新投入现状分析
        2.创新产出现状分析
四、两阶段视角下城市创新效率测算
    (一)模型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1.SBM—DEA模型
        2.两阶段划分与指标体系构建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2.数据来源
    (三)测算结果分析
        1.创新研发阶段
        2.经济转换阶段
五、城市化对城市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1.变量选取
        2.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与检验
        1.模型的构建
        2.描述性统计分析
        3.平稳性检验
        4.面板回归类型选择
    (三)整体回归结果分析
    (四)区域回归结果分析
        1.平稳性检验与模型类型选择
        2.分区域回归结果分析
六、主要结论与对策
    (一)主要结论
    (二)对策建议
        1.合理推进城市化建设,营造创新发展环境
        2.加强区域创新活动交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培养与引进创新人才
        4.搭建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互动的桥梁
        5.因地制宜制定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政策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产业转移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1.3.1 基本思路
        1.3.2 构架结构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城市化滞后现象的相关文献综述
    2.2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文献评述综述
        2.2.1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分析综述
        2.2.2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实践分析综述
    2.3 总结性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框架
    3.1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分析
    3.2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机制分析
    3.3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和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4.1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分析
        4.1.1 中国整体上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4.1.2 中国各地区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
    4.2 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4.2.1 产业转移涉及行业广泛,地区产业合作密切
        4.2.2 东部地区体量最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4.3 产业转移与城市化现状的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5.1.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5.1.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2 计量模型的构建及估计方法的选择
        5.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5.2.2 估计方法的选择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及影响路径
    2.1 能源和能源强度
    2.2 产业结构理论
    2.3 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路径
    2.4 本章小结
3 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现状
    3.1 产业结构现状
    3.2 能源强度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直接影响路径与间接影响路径
    4.1 能源强度的空间相关性
    4.2 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直接影响路径
    4.3 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间接影响路径
    4.4 本章小结
5 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5.1 面板门限模型理论
    5.2 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关系的区域异质性
    5.3 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直接影响的区域差异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3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及其机制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理论
        一、二元结构理论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三、城乡推-拉理论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三节 演化及协同理论
        一、演化经济理论
        二、系统理论
        三、协同发展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运行原理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运行原理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特征
        一、多维度动力系统性特征
        二、内外动力兼备型特征
        三、主、被动型动力协同性特征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
        一、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
        二、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型动力机制
        三、多元主体型动力机制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机制
        一、动力整体系统协同机制
        二、动力来源系统协同机制
        三、动力主体系统协同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及评价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阶段性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区域差异性
    第二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空间结构演变
        一、空间结构演变时序特征
        二、空间结构演变区域差异性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功能定位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评价方法及数据的来源
        三、评价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动力演化进程
        一、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
        二、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第二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
        三、动力时序变化评价分析
        四、动力空间演化评价分析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回归分析
        一、回归模型的构建
        二、回归方法与检验
        三、动力作用结构差异性分析
        四、动力作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的绩效评价
        一、动力作用绩效评价方法
        二、动力作用绩效结构差异性分析
        三、动力作用绩效空间差异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其指标合成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标合成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数
        三、动力来源系统耦合协调度
        四、动力主体系统耦合协调度
        五、动力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
    第四节 动力系统耦合协调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一、脉冲响应分析
        二、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
        二、外向动力作用较小
        三、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
        四、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五、协同体制机制缺失
    第二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二、完善动力体制
        三、释放协同效应
        四、转变发展模式
        五、推动多规融合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中国气温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和海气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综述
        1.2.1 气温变化研究综述
        1.2.1.1 国外研究综述
        1.2.1.2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城市化对气温变化影响研究综述
        1.2.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环流、气候指数与气温变化关系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气象资料
        2.1.2 建成区面积数据
        2.1.3 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2.1.4 地理信息数据
        2.1.5 气候区划
        2.1.6 环流、气候指数
    2.2 研究方法
        2.2.1 气象资料处理
        2.2.2 线性倾向估计
        2.2.3 夜间灯光数据处理
        2.2.4 城乡站点分类
        2.2.5 UMR方法
        2.2.6 气温数据与环流、气候指数相关分析
第三章 全国气温变化趋势
    3.1 平均气温趋势
    3.2 平均最低气温趋势
    3.3 平均最高气温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国城市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4.1 城市化对平均气温的影响
    4.2 城市化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影响
    4.3 城市化对平均最高气温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国气温变化趋势海气成因分析
    5.1 各气候带气温与环流指数的关系
    5.2 各气候带气温与气候指数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情况
致谢

(8)中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土地财政的定义
        1.2.2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效应
        1.2.3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1.2.4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1.2.5 影响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制度因素
        1.2.6 治理土地财政问题的对策研究
        1.2.7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1.3 基本内容与方法
        1.3.1 基本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土地财政研究相关的理论
    2.1 财政分权理论
        2.1.1 财政的分权与集权理论
        2.1.2 财政联邦主义
        2.1.3 分权俱乐部理论
    2.2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理论
        2.2.1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2.2.2 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2.2.3 经济发展阶段论
        2.2.4 非均衡增长理论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
        2.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3 内生增长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地财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土地财政范围的界定
        3.1.1 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3.1.2 与土地相关税收收入
        3.1.3 与土地相关的其他收入
    3.2 全国范围内土地财政收入的估算
        3.2.1 土地出让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3.2.2 与土地有关的税收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3.2.3 全国土地财政的总规模和结构
    3.3 分区域土地财政收入估算分析
        3.3.1 各区域土地财政收入绝对规模与结构扩大趋势明显
        3.3.2 各区域土地财政收入相对规模和结构差异较大
    3.4 土地财政中土地出让收入的支出安排
    3.5 土地财政的运行机制
        3.5.1 国有土地的储备机制
        3.5.2 通过协议方式获得非经营性GDP最大化
        3.5.3 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经营性收入最大化
        3.5.4 土地出让收入分配和支出中的“重建设、轻民生”
    3.6 我国经济增长中与土地财政相关的问题分析
        3.6.1 从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效应分析
        3.6.2 从工业化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3.6.3 从城市化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3.6.4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分析
        3.6.5 从制度因素的作用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4.1 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4.1.1 全国范围内土地财政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
        4.1.2 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性
        4.1.3 短期土地财政的波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4.1.4 长期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影响
    4.2 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
        4.2.1 生产者行为
        4.2.2 消费者行为
        4.2.3 土地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效应
    4.3 短期全国范围内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4.3.1 研究对象、模型设定、数据选取与指标解释
        4.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3 实证过程与分析
        4.3.4 脉冲响应分析
        4.3.5 研究结论
    4.4 长期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区域性差异
        4.4.1 模型的设定
        4.4.2 数据的选取
        4.4.3 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援助之手
    5.1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工业化和城市化
        5.1.1 工业化发展水平
        5.1.2 工业化与土地财政
        5.1.3 城市化发展水平
        5.1.4 城市化与土地财政
    5.2 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
        5.2.1 逻辑基础
        5.2.2 研究模型的设定
        5.2.3 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5.3 土地财政对工业化的影响效应
        5.3.1 影响机制
        5.3.2 土地财政对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5.4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的影响效应
        5.4.1 影响机制
        5.4.2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掠夺之手
    6.1 土地财政引发企业的寻租行为
        6.1.1 构建寻租的数学模型
        6.1.2 对模型进行分析
        6.1.3 模型的结论
    6.2 土地财政引发政府的腐败行为
        6.2.1 土地财政引起的土地违法行为
        6.2.2 土地财政对政府腐败行为的影响机制
        6.2.3 土地财政造成征地与补偿问题
    6.3 土地财政引发各种风险
        6.3.1 构建风险的层次分析法(AHP)的模型
        6.3.2 土地财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6.3.3 土地财政的中警风险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影响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制度因素
    7.1 制约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财政制度基础
        7.1.1 财政包干制(1980-1994 年)
        7.1.2 分税制(1994 年-至今)
        7.1.3 分税制改革与土地财政
    7.2 制约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土地制度根源
        7.2.1 地租理论与土地财政
        7.2.2 土地财政与土地征用制度
        7.2.3 土地财政与土地出让制度
    7.3 制约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官员考核机制
        7.3.1 官员的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7.3.2 竞争型政府的压力
        7.3.3 土地财政与官员考核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按三大区域分析
        8.2.2 深入认识制度因素的影响效应
        8.2.3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和债务风险
        8.2.4 确保土地财政的健康发展
        8.2.5 合理选择土地财政的转型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中国经济地理重塑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区经济增长
        二、地区经济差距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毗邻效应
        五、经济地理重塑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地理重塑相关研究
        一、理论基础研究
        二、经济地理重塑研究
        三、“3D”的提出及应用研究
        四、“3D”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第二节 经济地理重塑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相关研究
        一、经济地理重塑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二、经济地理重塑与地区经济差距关系研究
        三、经济地理重塑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关系研究
    第三节 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相关研究
        一、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二、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差距关系研究
        三、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关系研究
    第四节 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的空间效应相关研究
        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
        二、地区经济差距的空间效应研究
    第五节 文献述评
        一、经济地理重塑研究述评
        二、“3D+U”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研究述评
        三、“4D+U”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研究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说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
    第二节 “3D”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
        一、密度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
        二、距离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
        三、分割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
        四、“3D”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的关系推导
    第三节 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
        一、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
        二、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差距
        三、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的关系推导
    第四节 “3D+U”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
        一、“1D”与城市化
        二、“2D”与城市化
        三、“3D”与城市化
        四、“3D+U”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的关系
    第五节 “4D+U”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
        一、毗邻效应与地区经济增长
        二、毗邻效应与地区经济差距
        三、“4D+U”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差距的关系
第四章 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倒U型”假说验证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差距发展现状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二、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发展现状
    第二节 城市化的地区经济差距效应模型设定
        一、“倒U型”模型
        二、平滑转换模型
    第三节 基于毗邻效应的地区经济差距测度
        一、毗邻效应基尼系数
        二、空间自相关系数
        三、计算结果
    第四节 模型参数估计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平稳性检验
        三、协整检验
        四、“倒U型”模型参数估计
        五、平滑转换模型参数估计
第五章 “3D+U”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实证
    第一节 “3D+U”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模型设定
        一、经济增长收敛模型
        二、面板模型
        三、计量估计模型
    第二节 变量与数据说明
        一、变量选取
        二、数据说明
        三、分割的测度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全样本模型参数估计
        一、经济增长绝对收敛模型参数估计
        二、“3D”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模型参数估计
        三、城市化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模型参数估计
        四、“3D+U”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模型参数估计
    第四节 分区域模型参数估计
        一、分区域经济增长绝对收敛模型参数估计
        二、分区域“3D”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模型参数估计
        三、分区域城市化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模型参数估计
        四、分区域“3D+U”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模型参数估计
第六章 “4D+U”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实证
    第一节 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空间分布格局
        二、空间自相关性的测度
        三、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4D+U”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模型设定
        一、空间面板模型
        二、“4D+U”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空间计量模型
    第三节 模型参数估计
        一、模型形式及估计方法说明
        二、“4D+U”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模型参数估计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
        一、增强集聚,提高密度
        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缩短距离
        三、打破壁垒,减少分割
        四、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五、加强空间单元合作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四、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贸易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研究[D]. 张志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泽众.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二阶段视角下城市化对城市创新效率影响分析[D]. 孙超.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产业转移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 张哲. 西北大学, 2020(07)
  • [5]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路径分析[D]. 张志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D]. 季红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中国气温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和海气影响因子分析[D]. 起永东. 武汉大学, 2020(03)
  • [8]中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 周美彤. 辽宁大学, 2019(11)
  • [9]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10]中国经济地理重塑的地区经济增长与差距效应研究[D]. 吴雪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