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定市肿瘤医院引进X-刀治疗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宋如一[1](2021)在《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医疗保障制度承载着解决人民群众生病看病所产生的顾虑并积极推动全民健康的积极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医保基金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民生,医疗保险基金决定了医疗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转,想要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合理使用医保基金并确保收支平衡。如何在遵循医保制度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确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更好地满足全民享受更高质量、更加实惠、更加公平、更加方便的医疗保障的美好需要,是我国所有在医疗保障事业的工作者们今后所关注的重点方向。我们也注意到,在实行医疗保障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一些关于医保基金的骗取、挪用以及贪污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如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威胁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医疗保障各项政策的公信力。对此,我们认为在医保基金监管、构建合理的监管体系方面要下足功夫,这也成为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当前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不足之处,同时从完善政府宏观决策的视角出发,提出更加注重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相关建议。本文通过梳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启示,结合保定市实际,形成对策,可以进一步完善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水平,提升基金抗风险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医保基金健康可持续,并为政府科学施政提供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保定市医疗保险制度的变化;其次,阐述了保定市医保基金监管现状,归纳了监管存在的问题,多角度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对医保基金监管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解读;再次,对国内基金监管具有先进经验的城市进行了剖析,进而得出基金监管完善对策;最后,提出“五位一体联动模式”,即强化优化监管主体、构建医保基金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医保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完善基金财务管理与统计分析体系及增强监管对象责任意识,培养良好就医环境等方面优化基金监管。
李静[2](2020)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和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乳腺癌住院患者VTE风险预测模型,并以列线图形式呈现,为临床更好地开展VTE的评估、预防和进行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课题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患者静脉血栓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合并分析,效应量采用OR值及对应的95%CI表示。采用I2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当异质性较大时,进行亚组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第二阶段:首先以第一阶段筛选的危险因素联合临床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信息、病史资料及实验室化验指标等,制定资料收集表。回顾性分析天津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乳腺中心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4755例手术后的住院患者(其中216患者发生血栓)。按照时间顺序分组,先纳入的3310例用于构建模型(发生血栓150例);后纳入的1445例用于验证模型(发生血栓66例),使用资料收集表对纳入研究的病人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纳入模型的预测因子。以是否发生血栓为因变量,以筛选的预测因子为自变量,建立VTE风险预测模型,并以列线图的形式呈现。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采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评估模型的分类度;绘制校准图评估模型的符合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乳腺癌VTE模型的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1.Meta分析结果本部分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15篇队列研、7篇病例对照研究。研究总病例数527069例,其中22678例发生VTE。Meta分析结果表明以下12项为乳腺癌患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即高龄(≥45岁):OR=3.24,95%CI[1.70,6.17];肥胖(≥30kg/m2):OR=1.89,95%CI[1.56,2.28];高血压:OR=1.71,95%CI[1.32,2.23];糖尿病:OR=1.42,95%CI[1.12,1.80];冠心病:OR=2.24,95%CI[1.45,3.47];既往血栓史:OR=5.66,95%CI[2.91,11.01];绝经状态:OR=1.60,95%CI[1.34,1.92];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OR=3.05,95%CI[1.76,5.29];乳腺手术:OR=1.59,95%CI[1.36,1.86];化疗:OR=1.47,95%CI[1.19,1.80];他莫昔芬治疗:OR=3.74,95%CI[1.72,8.11];中心静脉置管:OR=1.82,95%CI[1.21,2.72]。2.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参数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将年龄、住院时长、BMI、心血管合并症数量、新辅助化疗、手术方式、术前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作为预测因子,VTE的发生为临床结局,每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的回归系数作为其在预测模型中的权重,建立乳腺癌VTE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3.模型的验证将验证队列患者数据代入该模型计算相应风险值,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40,0.870];校准曲线P=0.570,表明模型校准良好。模型的敏感度为68.2%(45/66),特异度为73.6%(1015/1379),PPV为11.0%(45/409),NPV为98.0%(1015/1036);DCA曲线阈值概率为5%-30%时组合模型的净效益较好。结论1.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45岁)、肥胖(≥30kg/m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有既往血栓史、绝经状态、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手术、化疗、口服他莫昔芬进行内分泌治疗和中心静脉置管等12个因素显着增加了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但由于Meta分析固有的缺陷,未来仍需随时关注该方面的高质量原始研究,及时更新此Meta分析,以保证结论的准确性。2.乳腺癌术后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包括年龄、住院时长、BMI、心血管合并症数量、新辅助化疗、手术方式等6个临床预测因子和术前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2个生物标致物。该列线图风险预测能够做到个体化、准确地预测患者住院期间VTE发生的概率,且经内部验证显示,该模型各项性能良好,可为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血栓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李东彦[3](2020)在《基于协同发展视角下的京津冀医保异地就医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伴随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就医的需求也与之增加。当前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异地就医待遇不一致、就医无序、不能满足异地患者就医需求、监管能力不足等,呼唤医保部门对异地就医改革。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研究三地区异地就医管理提供一个好的平台。那么,如何解决京津冀地区异地患者与本地参保患者实现同标准、同待遇,如何减少河北涌入京津地区异地就医患者的数量,以及如何使异地患者能够有序就医并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文章研究的重点。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对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进行研究,文献研究法主要梳理了异地就医相关政策以及文件,比较法主要比较分析异地就医标准、流程、结算情况等知晓异地就医管理的现状,而案例分析法是为了深入分析异地就医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现状后得到的结果:京津冀地区医保异地就医政策标准不统一、异地就医存在管控不严、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以及对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行为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随后阐述了三地区异地就医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即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和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的失衡。最后结论为:建议医保管理部门稳步协同三地区的异地就医政策、完善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机制、构建异地就医联合协查有效监督管理机制、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借鉴国内外异地就医管理的成功经验等,提出完善京津冀地区医保异地就医管理的新思路。图7幅;表18个;参57篇。
曹建忠,郑亚琴,刘建庭,兰胜民,何传泰,王鹤皋,张建纲,麻富卯,崔援朝,张树平,邢月明[4](2019)在《山西省肿瘤放疗发展史》文中认为肿瘤放疗建立在临床肿瘤学、放射物理学及放射生物学基础之上,已成为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伴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前进的步伐,山西省放疗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至今已60余年,在科室设置、技术装备更新、从业人员增加以及临床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就山西省肿瘤放疗事业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总结。
肖芳[5](2019)在《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研究 ——以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空间组织是清晰梳理流线、合理规划布局和高效利用空间的关键,对于功能复杂、空间复合的医院建筑尤为重要。在当前肿瘤防治的严峻形势下,现有研究缺少对放射治疗科这个肿瘤治疗重点科室的关注,其特殊医疗工艺在建筑层面的表达需要进一步认识。从空间组织展开对放射治疗科的设计研究有助于在流线组织、布局规划与空间设计等方面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本文以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的放射治疗科为研究主体,通过文献阅读、案例搜集和工程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基础资料。研究首先梳理了放射治疗科与空间组织相关的科室设置、科室规模、医疗技术、设备配置、建设标准等信息,建立了对研究主体的基本认识;随后分别从三个层级展开论述:在医院总体布局的层面分析了放射治疗科与医院其他功能单元的空间组织,将之归纳为独立式、半独立式和集中式三种形式;在科室功能分区的层面总结了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之间的布局模式,将之提炼为单廊式、双廊式和多通道式三种模式;在医疗功能房间的层面探讨了放射治疗科主要功能用房内部的空间组织,将之表现为易于理解的图示语言;最后以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项目阐述了上述研究内容的实际运用。本文系统性地展现了对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的研究,从真实案例中来并落实到实际项目中去,使研究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印证,弥补了现有研究在这方面的缺失,所凝练的设计规律与设计策略可供未来医院放射治疗科的建设参考。全文共约55000余字,其中图片73幅,表格9幅。
任超[6](2019)在《全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类设备配置使用情况研究》文中提出目的:PET显像是可获得患者机体代谢的功能医学影像,主要显像原理包括测量葡萄糖代谢、血液灌注量或组织器官耗氧量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主要提供机体解剖结构信息,介入使用血管造影剂时,还提供血流和组织通透性信息。PET/CT成像技术,将两种成像方式结合,同时提供解剖结构和分子代谢信息。随着近20年来PET的应用,其在肿瘤、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我国卫生健康部门长期关注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为满足国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了对高新医疗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作为影像设备的前沿技术,PET/CT一直是重点配置和采购项目,分布配置总体尚可控且合理。但是随着PET/CT配置数量的增多,个别医疗机构存在盲目增加选配件、选配件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监管层面需要有一定的引导性政策,以规范医疗机构对PET/CT选配件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系统调研全国已采购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类设备单位,调研内容包含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及设备配件配置使用情况。调研对象为2016年12月底已装机且装机时间大于1年(包含1年)PET/CT使用单位153家。实验方法通过文献法了解2008.1-2016.12PET/CT科研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设备配置及2008-2015年临床使用情况,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基本反映我国PET/CT配件使用现状,使用情况与PET/CT临床及科研实际需求吻合,配置不足与闲置浪费现象并存。结论:根据临床及科研要求调整、完善、优化配件配置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发掘PET/CT使用潜力。
刘敏[7](2019)在《辽宁省结直肠癌患者住院费用和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来,全球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死亡人数上升。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的第二大死因,2010年恶性肿瘤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6%,而我国恶性肿瘤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16.8%,明显高于全球水平。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列世界中等偏高水平,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突出表现在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个最常见且死因排在第二位的恶性肿瘤,是我国疾病负担最重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的结直肠癌已经进入高发期。结直肠癌的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并预测到我国未来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可能越来越严重。结直肠癌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群期望寿命的主要恶性疾病,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较重。疾病负担指疾病造成的健康、经济、资源的损失与产生的生物、心理和对社会的危害,以及疾病结局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根据负担的形式,可分为:经济负担、生命质量恶化和生命年的损失。疾病经济负担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而直接医疗费用和直接非医疗费用构成了直接经济负担,其中住院费用在医疗费用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恶性肿瘤的治愈难度大、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重的经济负担。随着疾病谱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命质量逐渐被用于评价肿瘤病人治疗好坏与疾病转归情况。生命质量是多维的、主观的体验,一般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其评价。结直肠癌是辽宁省居民前5位恶性肿瘤死因之一,已严重威胁到辽宁省居民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关辽宁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研究的相关文献。本研究对辽宁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中的住院费用及生命质量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增加健康投资效益,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研究辽宁省其他肿瘤的疾病负担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2013-2015年辽宁省某肿瘤专科医院每年收治的首次住院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当年住院费用各项目与次均住院费用的关联程度;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研究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趋势及影响结构变动的因素;对2013-2015年辽宁省某肿瘤专科医院每年收治的首次住院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当年首次住院费用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通径分析。2、本研究以2016年11月-2017年1月在辽宁省某肿瘤专科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结直肠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用FACT-C(V4.0)和QLICP-CR(V1.0)两个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对每位患者在入院时进行一次生命质量测定,并在第2-3天进行一次重测。经过治疗后,在患者出院前再进行第三次测定。对FACT-C和QLICP-CR进行信度、效度和反应度三方面的评价。3、本研究对第三次测定的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用QLICP-CR进行生命质量评价。对患者的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和个体行为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1、对1765例结直肠癌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析显示:其他费、药费、手术费和治疗费与住院费用的关联度大。手术费、其他费用和检查化验费是引起2013-2015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主要费用项目。从结构变动方向来看呈负向变化的有药费、手术费和护理费,检查化验费和其他费用呈正向变化,护理费对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影响较小。通径分析显示:对住院费用影响最大的是住院天数,住院天数越长,相应的住院费用也越高。T分期、主要治疗方案和转归情况对住院费用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而入院年份对住院费用只有直接作用,职业、临床诊断和M分期对住院费用只有间接作用。2、152例结直肠癌患者完成第一次生命质量测定,150例患者完成第二次重测,145例患者完成第三次测量。经过分析显示:FACT-C和QLICP-CR各领域Cronbach’sα均大于0.6,重测信度均在0.7以上,配对t检验表明第一次测定和第二次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性模块各领域条目间的内部相关性都是正相关,条目与所属领域的相关性大于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因子分析提取的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均大于70%。第一次测定和第三次测定生命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RM值大多在0.5-0.9附近。FACT-C和QLICP-CR各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又不完全重合。3、本研究对第三次测定的102例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分析显示,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心理功能领域生命质量不如其他治疗方案患者,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患者生命质量好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腹腔镜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的特异模块领域生命质量和总体生命质量好于传统的开腹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无造瘘患者社会功能、特异模块领域生命质量和总体生命质量好于有造瘘的患者。N分期越早,患者心理功能领域生命质量越好;T分期越早,患者共性症状及副作用领域生命质量越好;分期早的患者生命质量好于分期晚的患者。无造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的社会功能领域生命质量相对较好,饮食规律、分期早、无造瘘的患者生命质量相对较好。结论:1、2013-2015年结直肠癌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呈逐年缓慢增长趋势。其他费用和药费与次均住院费用关联度大,是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主要费用项目。手术费、其他费用和检查化验费是引起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费用项目,其他费用和检查化验费引起住院费用结构变动上升。住院天数、主要治疗方案和转归情况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住院天数对住院费用影响最大,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2、FACT-C(V4.0)中文版和QLICP-CR(V1.0)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均可用于评价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FACT-C内容相对简短,统计方便。适合用于横断面研究,比如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普查等。QLICP-CR条目内容涵盖广,问题更细化,更符合我国文化特点,更有效、实用。而且反应度好,适合用于测定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变化以及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等。QLICP-CR更适合评价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3、生命质量是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结果的重要评价方式,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N分期和T分期分别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功能和共性症状与副作用领域的生命质量;费用支付方式、造瘘及家庭人均月收入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社会功能领域的生命质量;造瘘和手术方式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特异模块领域的生命质量;分期、饮食规律和造瘘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赵军华[8](2018)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一种精度高、剂量大、拥有实时追踪系统的精确治疗方法,已成功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颅内原发肿瘤或各种组织来源的脑转移瘤,效果良好,得到临床一致认可。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很高,然而,关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却很少,且多作为全脑放疗失败后的挽救性治疗。本研究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探究立体定向外科分别作为挽救性治疗或初始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7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射波刀中心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35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资料,具体纳入条件为:病理证实原发灶为小细胞肺癌;均为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而非颅内原发肿瘤;脑转移病灶均经过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所有患者均定期复查;随访资料完整,包括病历资料及影像学随访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0例,中位年龄为58岁,中位卡氏评分为80分,中位脑转移瘤数目为2个,中位脑转移瘤直径为2cm。治疗中均采用6D颅骨追踪的方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时65%-80%的等剂量线覆盖靶区,中位剂量为21Gy,中位分割次数为2次,中位BED为30.48Gy。其中15例患者为脑预防照射或全脑放疗后失败后的挽救性治疗,7例患者为初始治疗,13例患者为计划性全脑放疗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治疗(定义为10周内两者联合治疗)。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同时分析影响总生存时间、颅内局部控制率及颅内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相关因素,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结果1.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的情况下,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1年、2年的总生存分别为56.5%、32.8%,其中挽救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12个月;随访终末,5例患者出现原位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8个月,1年、2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5.3%、79.2%;中位颅内远处转移时间为6个月,1年、2年的颅内无远处转移生存为51.2%、43.9%。2.治疗后1.5月内,1-2级急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4%,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乏力等,未见3级及以上毒副反应。随访终末,1-2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7%,3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4%,主要为放射性脑坏死引起的颅内高压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3.单因素分析发现,无相关因素与总生存时间、颅内局部控制率及颅内无远处转移生存相关。4.本研究发现SRS前接受过WBRT治疗与未接受过WBRT 6个月、1年的LC分别为91.7%、73.3%、77.8%、51.9%,证明SRS前接受过WBRT可能对局部控制率有一定收益,尽管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95)。另外,SRS+WBRT作为初始治疗或挽救性治疗可带来相同的生存获益(P=0.158),同时发现计划性全脑放疗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治疗,其放射性脑坏死的发生率低,可能与其等效生物学剂量低有关。结论本研究分析了SRS治疗SCLC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提示SRS初治或作为挽救性治疗均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但目前仍无法替代WBRT/PCI的作用。另外,计划性WBRT与SRS联合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的发生率低,可能为新的较理想的治疗模式。
刘晓洁[9](2017)在《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开放、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评价采用射波刀(CyberKnife,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采集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物理参数及其它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关系,为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限制条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接受45 Gy/3f的射波刀治疗。评价患者的1年和2年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1年和2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应用RECIST标准评价1年及2年的肿瘤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 rates,LC rates),以及评价射波刀治疗后的早期及晚期不良反应。2、对2013年2月-2016年11月间纳入研究的74例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为A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给予45 Gy/3f的SBRT治疗,对患者SBRT治疗后发生的肝脏不良反应和SBRT治疗前后患者的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肝脏不良反应分级采用CTCAE 4.02标准进行评价。结果:1、纳入研究的7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75.7%),女性患者18例(24.3%),中位GTV体积为25.17ml(2.13-123.6ml)。所有患者均按照计划完成射波刀治疗,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1.22-41.95个月),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8%和91.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5个月(1.22-41.95个月),1年和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4%和71.3%。中位肿瘤局部控制期为14.7个月(1.22-41.95个月),1年和2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和84.3%。在17.1个月的中位随访期中(1.22-41.95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患者24例(32.4%),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患者26例(35.1%),病灶稳定(Stable Disease,SD)患者20例(27.0%),肿瘤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患者4例(5.4%),治疗有效率(CR+PR)为67.5%。8例患者(10.8%)出现治疗后肝脏CTP分级降低的情况,1例患者(1.4%)由A降为C,需要住院治疗,7例患者(9.5%)由A降为B,在对症治疗后均好转且于6个月内CTP分级恢复正常。2、SBRT治疗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1个月。8名患者出现SBRT治疗后CTP分级降级情况,13名患者出现SBRT治疗后2级以上肝脏不良反应。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全肝体积(total liver volume)≤1162ml和正常肝体积(normal liver volume)(正常肝体积=全肝体积-GTV体积)≤1148ml对原发性肝癌患者SBRT治疗后2级以上肝脏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是影响2级以上肝脏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射波刀治疗局限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确切,局控率高,且治疗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以作为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选择。2、全肝体积和正常肝体积与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后2级以上肝脏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因此我们建议如采用45 Gy/3f的处方剂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波刀治疗时,应确保全肝体积>1162ml,同时正常肝体积>1148ml,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倪佳雯[10](2015)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二部医技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院建设也进入了新篇章;医院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医技部门的依赖越来越重,同时医疗设备技术的飞速发展;有些医院的建设由于缺乏认真的研究,科学的论证及专业化的规划设计,存在许多问题,留下了难以补救的遗憾,也造成了经济上的极大浪费。对此,我们应该认真的研究在医院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不断总结经验,从中找出符合医院建设规律的方法和途径,为今后的医院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大量的医院建筑设计的实践也为我们做此方面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坚实基础。论文以医技部里的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为研究对象,并以第四军医大学住院二部的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空间设计为研究线索,进行了以下的研究:第一部分,界定了论文研究范围,并对我国大型综合医院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发展现状进行探究。第二部分,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调研结果对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进行总体设计及功能房间研究分析。第三部分,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设计的项目对上面得出的分析研究及调研结果进行研究。
二、保定市肿瘤医院引进X-刀治疗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定市肿瘤医院引进X-刀治疗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案例研究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
2.1.2 基金支付风险 |
2.1.3 基金监管 |
2.1.4 五位一体联动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公平正义理论 |
2.2.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现状 |
3.1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概述 |
3.2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
3.2.1 明确职责,健全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责任体系 |
3.2.2 多种举措,建立健全多层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
3.3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实施情况 |
3.3.1 积极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存量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
3.3.2 扎实推进自查自纠专项治理工作 |
3.3.3 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智能监控工作 |
3.3.4 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面排查整治工作 |
3.3.5 开展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活动 |
3.3.6 提升监管人员能力水平 |
3.3.7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取得的基本成效 |
第四章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
4.1.1 监管主体问题 |
4.1.2 监管权限问题 |
4.1.3 监管行为问题 |
4.1.4 监管对象问题 |
4.2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法制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
4.2.2 原有的监督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市级统筹基金运行的需要 |
4.2.3 基金监管信息化水平低 |
4.2.4 缺乏完善的基金财务管理与分析体系 |
4.2.5 医疗保障部门管理者对待监管力度存在不同认知 |
4.2.6 医疗机构的灰色利益链条存在 |
第五章 国内先进地区医保基金监管经验借鉴 |
5.1 大连市医保基金监管先进经验 |
5.1.1 按区设置直属分局,强化行政监管职能 |
5.1.2 有序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行动 |
5.1.3 建立欺诈骗保举报奖励机制 |
5.1.4 建立医保信用“黑名单”机制 |
5.2 徐州市医保基金监管先进经验 |
5.2.1 注重建章立制,强化制度管理 |
5.2.2 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部门联动 |
5.2.3 完善举报机制,压实查办责任 |
5.2.4 打造诚信体系,发挥惩戒威力 |
5.2.5 加强执法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
第六章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完善对策 |
6.1 强化监督主体 |
6.2 构建医保基金监管法律体系 |
6.2.1 建立诉求表达与平衡机制 |
6.2.2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
6.2.3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
6.2.4 完善智能监控机制 |
6.2.5 建立诚信管理机制 |
6.3 加强医保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
6.4 完善基金财务管理与统计分析体系 |
6.5 增强监管对象责任意识,培养良好就医环境 |
6.5.1 建立医疗机构风险监控体系 |
6.5.2 加强医保政策培训和宣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乳腺癌术后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1 研究现状、成果 |
2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乳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资料提取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 |
2.2 纳入研究的一般状况 |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 |
2.4.1 年龄 |
2.4.2 体质指数(BMI) |
2.4.3 吸烟 |
2.4.4 高血压 |
2.4.5 糖尿病 |
2.4.6 冠心病 |
2.4.7 既往血栓史 |
2.4.8 月经状态 |
2.4.9 远处转移 |
2.4.10 病理分型 |
2.4.11 分子分型 |
2.4.12 手术(术后 3 个月以内) |
2.4.13 化疗 |
2.4.14 内分泌治疗 |
2.4.15 中心静脉置管 |
3 讨论 |
3.1 乳腺癌患者一般特征与血栓的发生 |
3.2 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特征与血栓的发生 |
3.3 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治疗与血栓的发生 |
3.4 局限性 |
4 小结 |
二、乳腺癌术后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资料收集 |
1.3 概念的界定 |
1.4 分组 |
1.5 统计学方法 |
1.5.1 模型构建的方法 |
1.5.2 模型验证的方法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对象的特征 |
2.2 乳腺癌VTE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2.2.1 乳腺癌VTE的风险因素 |
2.2.2 乳腺癌VTE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2.3 VTE 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 |
2.3.1 乳腺癌VTE风险预测模型的区分程度 |
2.3.2 乳腺癌VTE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类程度 |
2.3.3 乳腺癌VTE风险预测模型的一致程度 |
2.3.4 乳腺癌VTE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 |
3 讨论 |
3.1 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
3.2 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 |
3.2.1 患者特征相关预测因子 |
3.2.2 治疗相关预测因子 |
3.2.3 术前生物标志物预测因子 |
3.3 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 |
3.4 局限性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协同发展视角下的京津冀医保异地就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关于异地就医管理的相关研究 |
1.4.1 异地就医管理的界定 |
1.4.2 国内关于异地就医管理实践中关键问题研究 |
1.4.3 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对策研究 |
1.4.4 欧盟跨境就医管理研究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异地就医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异地就医及异地就医管理相关概念 |
2.1.1 异地就医 |
2.1.2 异地就医管理 |
2.2 异地就医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协同理论 |
2.2.2 公平与效率理论 |
2.2.3 控制理论 |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现状 |
3.1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的有关规定 |
3.1.1 国家及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相关政策 |
3.1.2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支付标准 |
3.2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执行情况 |
3.2.1 异地就医备案与异地就医流程 |
3.2.2 异地就医结算情况 |
3.2.3 京津冀三地区医疗机构合作情况 |
3.2.4 监管情况 |
3.3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结果 |
第4章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问题分析 |
4.1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标准不统一 |
4.1.2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存在管控不严问题 |
4.1.3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 |
4.1.4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行为监管能力不足 |
4.1.5 异地就医管理问题深度分析 |
4.2 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4.2.1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医保制度的制定 |
4.2.2 京津冀地区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失衡 |
第5章 协同视角下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稳步协同京津冀地区医保政策 |
5.1.1 逐步提高医保统筹层次 |
5.1.2 协同京津冀医保制度 |
5.2 完善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机制 |
5.2.1 提升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结算待遇标准和扩大结算范围 |
5.2.2 引入商业保险服务模式 |
5.2.3 制定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服务管理制度 |
5.3 构建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协调监督机制 |
5.3.1 建立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协调机制 |
5.3.2 提升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监督管理能力 |
5.4 加大京津冀地区异地就医政策的宣传力度 |
5.5 推动国家对异地就医管理工作的立法 |
5.6 优化京津冀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
5.6.1 提升参保地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
5.6.2 优化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研究 ——以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大型综合医院 |
1.2.2 肿瘤专科医院 |
1.2.3 放射治疗科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放射治疗科在医院中的空间组织 |
2.1 医院的功能分区 |
2.1.1 大型综合医院 |
2.1.2 肿瘤专科医院 |
2.2 基于总体布局的放射治疗科相关流线组织 |
2.2.1 病患流线 |
2.2.2 医务人员流线 |
2.2.3 洁净物品流线 |
2.2.4 污染物品流线 |
2.3 放射治疗科与医院其他功能单元的空间组织 |
2.3.1 独立式 |
2.3.2 半独立式 |
2.3.3 集中式 |
2.3.4 不同空间组织形式的对比 |
2.4 医院建设模式对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形式的影响 |
2.4.1 新建 |
2.4.2 改扩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之间的空间组织 |
3.1 放射治疗科的功能分区 |
3.2 放射治疗科的流线组织 |
3.2.1 病患流线 |
3.2.2 医务人员流线 |
3.2.3 洁净物品流线 |
3.2.4 污染物品流线 |
3.3 放射治疗科的布局模式 |
3.3.1 单廊式 |
3.3.2 双廊式 |
3.3.3 多通道式 |
3.3.4 不同布局模式的对比 |
3.4 设备进场的预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内部的空间组织 |
4.1 候诊区的空间组织 |
4.1.1 一次候诊 |
4.1.2 二次候诊 |
4.2 诊疗区的空间组织 |
4.2.1 直线加速器治疗 |
4.2.2 钴60 治疗 |
4.2.3 后装治疗 |
4.2.4 γ刀治疗 |
4.2.5 质子治疗 |
4.2.6 重离子治疗 |
4.2.7 模拟定位室 |
4.2.8 诊室 |
4.3 医务办公区的空间组织 |
4.4 后勤辅助区的空间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实践——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放射治疗科简介 |
5.3 放射治疗科在医院中的空间组织 |
5.3.1 改扩建对医院总体布局的再组织 |
5.3.2 放射治疗科在医院中的空间组织 |
5.4 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之间的空间组织 |
5.4.1 布局方式 |
5.4.2 流线组织 |
5.5 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内部的空间组织 |
5.5.1 候诊区 |
5.5.2 诊疗区 |
5.5.3 医务办公区 |
5.5.4 后勤辅助区 |
5.6 实践项目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图表目录 |
附录B:论文涉及的医院案例目录 |
附录C: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项目部分图纸 |
作者简介 |
(6)全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类设备配置使用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调研背景 |
1.1 PET/CT简介 |
1.1.1 成像原理 |
1.1.2 PET/CT的组成 |
1.1.3 PET/CT设备发展 |
1.1.4 PET/CT国内发展 |
1.2 中国医院购置PET/CT及临床应用现状 |
第2章 调研内容 |
2.1 调研对象 |
2.2 调研方法 |
2.2.1 问卷调研 |
2.2.2 文献调研 |
2.2.3 现场调研 |
2.2.4 其他 |
第3章 调研过程及总体情况 |
3.1 调研过程 |
3.2 问卷回收情况 |
3.3 区域性分析汇总 |
3.3.1 基于聚集度分析 |
3.3.2 基于基尼系数及洛伦兹曲线分析 |
3.3.3 基于泰尔指数分析 |
3.4 定性访谈调研汇总 |
3.5 现场调研汇总 |
3.5.1 图像质量评价 |
3.5.2 机械性能总体评价 |
3.5.3 设备稳定性调研 |
第4章 选配件应用情况 |
4.1 PET/CT购置单位基本信息汇总 |
4.1.1 PET显像剂使用情况 |
4.1.2 中文报告系统 |
4.2 PET/CT使用情况 |
4.2.1 日最大工作量 |
4.2.2 开机天数 |
4.2.3 使用效率 |
4.3 PET/CT常规显像 |
4.4 PET/CT特殊显像 |
4.5 PET/CT软件应用情况 |
4.5.1 PET相关软件应用情况 |
4.5.2 CT相关软件应用情况 |
4.5.3 PET/CT控制软件应用情况 |
4.5.4 图像后处理软件应用情况 |
4.5.5 其他 |
第5章 调研总结及建议 |
5.1 调研总结 |
5.2 政策建议 |
第6章 附录 |
6.1 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
6.2 选配件调查问卷 |
6.2.1 GE选配件调查问卷 |
6.2.2 PHILIPS选配件调查问卷 |
6.2.3 SIEMENS选配件调查问卷 |
6.2.4 联影选配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辽宁省结直肠癌患者住院费用和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辽宁省结直肠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灰色关联分析 |
2.5.1 计算差序列及最小差和最大差 |
2.5.2 计算关联系数 |
2.5.3 计算关联度 |
2.6 结构变动度分析 |
2.7 通径分析 |
2.8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结直肠癌患者人口学特征 |
3.1.1 性别构成 |
3.1.2 年龄构成 |
3.1.3 职业构成 |
3.1.4 婚姻状况 |
3.1.5 住院天数 |
3.1.6 费用支付方式及平均报销比例 |
3.2 结直肠癌患者疾病特征 |
3.2.1 结直肠癌患者疾病构成 |
3.2.2 结直肠癌患者分期 |
3.2.3 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
3.2.4 结直肠癌患者的转归情况 |
3.3 住院费用构成和变化趋势 |
3.4 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
3.4.1 求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 |
3.4.2 计算关联系数 |
3.4.3 计算关联度 |
3.5 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分析结果 |
3.5.1 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值及变动度 |
3.5.2 各费用项目结构变动贡献率 |
3.6 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
3.6.1 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6.2 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价 |
6 前言 |
7 材料和方法 |
7.1 研究对象 |
7.2 研究内容 |
7.3 调查方法 |
7.4 评价方法 |
7.5 量表计分方法 |
7.5.1 FACT-C计分方法 |
7.5.2 QLICP-CR计分方法 |
7.6 统计学方法 |
7.7 质量控制 |
7.7.1 统一培训,规范调查 |
7.7.2 数据录入核查 |
8 结果 |
8.1 一般情况 |
8.2 FACT-C量表的评价结果 |
8.2.1 信度 |
8.2.2 效度 |
8.2.3 反应度 |
8.3 QLICP-CR量表的评价结果 |
8.3.1 信度 |
8.3.2 效度 |
8.3.3 反应度 |
9 讨论 |
9.1 FACT-C |
9.2 QLICP-CR |
9.3 FACT-C和QLICP-CR比较 |
10 结论 |
第三部分 经手术治疗的辽宁省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
11 前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调查方法 |
12.4 评价方法 |
12.5 统计学方法 |
12.6 质量控制 |
12.6.1 预调查 |
12.6.2 统一培训,规范调查 |
12.6.3 数据录入核查 |
13 结果 |
13.1 一般情况 |
13.1.1 结直肠癌患者人口学资料 |
13.1.2 结直肠癌患者疾病相关信息 |
13.1.3 结直肠癌患者个体行为情况 |
13.2 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情况 |
13.3 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13.3.1 单因素分析 |
13.3.2 多因素分析 |
14 讨论 |
14.1 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
14.2 人口学特征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14.3 疾病相关因素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14.4 个体行为因素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1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患者生命质量评价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2 患者资料 |
1.2.1 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
1.2.2 患者的治疗资料 |
1.3 治疗方法 |
1.3.1 射波刀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情况 |
1.3.2 射波刀靶区勾画及计划制定 |
1.4 随访情况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总生存期情况 |
2.2 局部控制率(LC)及颅内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情况 |
2.3 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论 |
3.1 SRS 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情况 |
3.2 SRS 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局部控制率 |
3.3 SRS 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相关毒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放射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开放、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性的开放、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入组患者 |
1.1.2 知情同意 |
1.1.3 治疗前准备 |
1.1.4 金标植入 |
1.1.5 同步呼吸追踪和病人定位 |
1.1.6 靶区定义 |
1.1.7 靶区勾画 |
1.1.8 处方剂量及正常组织限量 |
1.1.9 治疗计划 |
1.1.10 治疗计划的评估 |
1.1.11 射波刀治疗 |
1.1.12 支持治疗 |
1.1.13 随访 |
1.1.14 中止标准 |
1.1.15 研究日程 |
1.1.16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基本资料 |
1.2.2 预后 |
1.2.3 SBRT引起副作用 |
1.3 讨论 |
1.3.1 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研究结果 |
1.3.2 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放疗实施要点 |
1.4 小结 |
二、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患者选择 |
2.1.2 设备及材料 |
2.1.3 金标植入方式 |
2.1.4 物理参数采集 |
2.1.5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者基本信息 |
2.2.2 物理学参数 |
2.2.3 SBRT后不良反应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射波刀治疗肝脏肿瘤的现状与发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二部医技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释题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大型综合医院核医学科与放射治疗科发展现状 |
2.1 我国大型综合医院核医学科与放射治疗科发展及建设概况 |
2.1.1 我国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概况 |
2.1.2 我国大型综合医院核医学科与放射治疗科发展及建设概况 |
2.1.3 现代大型综合医院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的设计流程 |
2.2 大型综合医院核医学科与放射治疗科发展现状调研及分析 |
2.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的发展及建设概况 |
2.3.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的发展概况 |
2.3.2 西京医院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的建设概况及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大型综合医院核医科与放射治疗科总体设计 |
3.1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在大型综合医院中的总体布局概况 |
3.2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的建筑位置和布局方式 |
3.2.1 独立分散式布局 |
3.2.2 半分散式布局 |
3.2.3 集中式布置 |
3.3 西京医院住院二部核医学科与放射治疗科的布局方式及流线组织 |
3.3.1 甲方要求和设计条件 |
3.3.2 布局方式及流线组织 |
3.4 本章小结 |
4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的功能房间设计及防辐射设计 |
4.1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的分区与分类 |
4.2 同位素室平面布置及功能要求 |
4.2.1 按辐射源类型的分类 |
4.2.2 同位素室各区组的平面布置要求 |
4.2.3 同位素室各区组的功能要求 |
4.3 放射治疗科的分类及功能布局设计 |
4.3.1 前装腔内照射治疗及配套设施设计 |
4.3.2 后装腔内照射治疗及配套设施设计 |
4.3.3 放射性同位素钴60体外照射治疗室及配套设施设计 |
4.3.4 超高压治疗室及配套设计 |
4.3.5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室及配套设施设计 |
4.4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的防辐射设计 |
4.4.1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防辐射设计的相关法规 |
4.4.2 对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防辐射的建筑措施 |
4.4.3 对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防辐射的建筑措施 |
4.4.4 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建筑材料、装备的使用 |
4.4.5 设置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 |
4.4.6 对核医学及放射治疗科的其他建筑措施 |
4.5 西京医院住院二部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科空间设计 |
4.5.1 核医学部的功能房间设计 |
4.5.2 放射治疗部的功能房间设计 |
4.6 西京医院住院二部核医学科与放射治疗科防辐射及环境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1.1 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
5.1.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5.2 课题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5.3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四、保定市肿瘤医院引进X-刀治疗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 [1]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问题研究[D]. 宋如一. 河北大学, 2021(02)
- [2]乳腺癌术后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D]. 李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基于协同发展视角下的京津冀医保异地就医管理研究[D]. 李东彦.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山西省肿瘤放疗发展史[J]. 曹建忠,郑亚琴,刘建庭,兰胜民,何传泰,王鹤皋,张建纲,麻富卯,崔援朝,张树平,邢月明.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9(11)
- [5]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研究 ——以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为例[D]. 肖芳. 东南大学, 2019(06)
- [6]全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类设备配置使用情况研究[D]. 任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7]辽宁省结直肠癌患者住院费用和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敏.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8]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D]. 赵军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9]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开放、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D]. 刘晓洁.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1)
- [10]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二部医技空间设计研究[D]. 倪佳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标签:大肠癌论文;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论文;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论文; 医保异地结算论文; 基本医疗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