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体育法规研究的热点与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毛立梅[1](2020)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需要完善。政府、社会、集体、个人权责不明,法律关系不清晰,尤其是竞技体育领域法律纠纷事件频发,缺乏有效的法律调控与责任监督机制,直接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当前如何实现“依法治体”的话题已经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如何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实现对体育的自治,对解决当前竞技体育诸多问题尤为关键,同时实现竞技体育法治,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合理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和法学基本知识,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主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行政法、民商法以及社会保障法等法律层面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得参与主体的行为、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涉及竞技体育的政策总量较少,竞技体育的法律体系需要完善。竞技体育“有法可依”的局面尚未形成。其次,我国主要体育行政机关颁布的统领性政策较少,执行效果不足。再次,我国在体育立法权的分配上较模糊,立法层级较低,一些体育组织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最后,我国还缺少专门保障和推动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政策法规文件。2.我国竞技体育中体育法律关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对今后竞技体育法律法规制定与完善提出了挑战。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保障体系建设缓慢。我国还没有出台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律”,运动员的保障体系建设成效缓慢,就已出台的政策文件看,其保障的对象具有政策倾斜,多数运动员只能享受有限的社会保障。4.运动员自身的法治意识薄弱。我国传统运动员培养方式是导致其法治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此外,我国竞技体育长期较为排斥司法救济同样也是重要因素。
李兆旭[2](2020)在《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文中提出体育在社会生活中兼具“小众”与“大众”性质——以体育为业的人才固然是少数,但每个人都可以让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都与体育人才的主导和参与密不可分。体育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是体育行业的基础,又是大众体育的引领者,这就让体育学校具备沟通多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是体育学科和体育行业发展状况的典型样本;体育学校与政府、民众的关系,又反映着民国时期体育文化的特质、发展路径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状况。为进一步梳理有关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史实,展现中国体育行业的专业化、近代化进程,并更准确地评价中国近代体育学校的历史地位及历史作用,本论文分五章、两部分研究了民国时期的体育学校。第一部分由第一、二、三章组成,分别从起源、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三方面入手,呈现近代体育学校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国人自主兴办的体育学校和西方人在华培养体育人才的工作,是体育学校在中国的两大起源。两者均认同体育兼具锻炼身体和塑造精神的意义,因此都迫切希望大量培养体育教师。两类体育学校在竞争中,共同塑造了以自然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体育教师为首要目标,理论学科与运动训练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体育元素的体育专业教育模式。体育学校日后遇到的诸多问题,也在起步阶段初露端倪。第二章分别探讨了公立体育学校和私立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状况。1929年前,公立体育学校的发展相对迟缓,而私立体育学校深受五四时期民族主义和平民教育思潮的影响,成为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力量。从1929年起,南京国民政府的体育政策日益积极,辐射全国的公立体育学校系统初现雏形。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私立体育学校的约束,私立体育学校被纳入体育师资训练系统。但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私立体育学校大受打击,公立体育学校成为体育学校的主体。第三章探究了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训练体育师资为宗旨和首要目标,培养文化素质全面,体育理论扎实,运动技能优秀,实务能力突出的体育人才,是体育学校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此,体育学校在招生、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毕业就业各环节,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并采取了多种手段,希望将人才培养机制的效能最大化,但效果并不理想。体育学校的产生、经营和教学活动,既体现了近代体育学的学科建设成果,也反映了民国时期体育事业总体孱弱的现实。第二部分由第四、五章组成,探究近代体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并从体育视角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其中,第四章探讨了体育学校中的武术教学,认为武术成为近代体育的重要项目,既是以西方体育学科衡量和改造中国传统体育的结果,也是在民族主义话语下与西方对抗的实践。在“西方近代体育化”和“民族化”的双重追求下,专业学校武术成为了一门自成体系的,技术和理论兼备的“学问”,但是,仅凭近代专业学校武术,尚难以充分完成传承、发展武术的重任。第五章延续了过往学者关于体育对女性的身体改造,以及体育与妇女解放关系的探讨,认为近代女子体育专业教育一方面以“体育救国”的追求打破和否定了传统意义上“柔弱无力”的文雅,另一方面又定义了健康柔美的“文雅”,两者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内核一脉相承,都认为女子应阴柔委婉,女性应弱于男性。性别刻板印象的推翻与重建,既刺激和保护了女子体育的初步发展,客观上在体育行业内创造了女子专属的空间。又严重限制了女体育从业者的从业方向和上升空间。民族主义在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支配地位,似乎与自然体育思想的主流地位相悖;实质是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因为自然体育提升身体素质的目标仍然与“体育救国”相一致,其引入的近代竞技体育项目,不仅为传统体育的改造提供了样板,甚至也成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的重要方式。因此,自然体育思想虽然在价值观上与“体育救国”存在差异,但仍能与“体育救国”并行不悖。
李佩[3](2020)在《我国高校体育法教材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法治国”和“体育强国”大背景下,“依法治体”应运而生,“依法治体”的核心是国家体育法制建设,普法宣传与教育是依法治体的基础与根本。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工作者,是促进依法治体的强有力群体,必须对其进行体育法的教育。高校在体育专业开设体育法的课程,教材是课堂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最权威、最有效的教学资源,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十多年来,体育法教材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离不开体育法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这些教材内容丰富,在适用对象、编写体例以及内容选择等方面虽各有千秋,但教材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国内高校现有体育法教材的脉络和基本信息进行梳理,比较体育法教材内容,梳理教材的优缺异同,为国内高校体育法教材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文本分析法比较国内高校体育法教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随着社会实际问题的出现,体育法教材的内容发展更加丰富与完善;第二,现有教材更新不及时,编写人员不稳定,适用对象不明确;第三,教材内容选择上都“重理论轻实践”,受社会因素、适用对象和编者学术观点的影响,教材在法律制度选择上存在差异;第四,教材内容设计上由“总论—分论—专论”向“总论—专论”结构转变,图表使用不多,栏目设置逐渐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五,教材在具体内容上概念性知识尚未统一,教材之间内容编写有“照搬”现象,案例选择不够丰富,教材建设跟不上体育法制发展。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教材都注重理论研究,但研究视角和理念不同;(2)教材都面临体育问题频发下教材内容的取向问题;(3)教材面临“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法制”与“法治”问题;(4)高校体育法课程定位存在差异;(5)体育法学研究学者对体育法教材研究的积极性不高。通过比较国内高校体育法教材,结合国外教材的编写,发现国内教材在时效性、可操作性以及内容表述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体育法教材编写上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并提出改善意见:(1)组成体育法教材编写委员会,形成固定编写小组;(2)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纳入最新研究成果;(3)改变单一的文字表达,适当增加图表表述;(4)丰富教材栏目设计,重视培养学生思考与实践能力;(5)借鉴国外教材编写先进理念,重视对体育问题的探讨。
屠新伟[4](2019)在《中美体育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客观地、全面地、及时地回顾发达国家体育教育发展经验,对总结发达国家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取得的先进成果,认识国外体育教育研究的发展特征、了解国外体育教育研究的范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我国体育教育学科的建设、科研管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体育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体育强国,并且在体育教育相关研究上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因此,研究和学习美国体育教育的先进成果非常必要。本文以科学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坚持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原则,突出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改变传统的研究方法,并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美体育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比较中美体育教育研究在文献数量、高产作者、核心机构、研究热点、知识基础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寻找国内研究的不足。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近十年中美体育教育研究文献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我国体育教育研究文献数量高于美国。国内体育教育研究文献整体呈“V”字型的特征,美国体育教育研究文献呈现出平缓的增长趋势。(2)国内体育教育研究的高产作者较少,“孤岛型”节点较多,且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作者“单打独斗”的现象较为明显;美国的高产作者较多,作者之间合作较为紧密,形成了一定的合作研究团体。国内体育教育研究的核心机构主要为体育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下属的体育学院,国外体育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为综合类院校的下属体育类专业,国外体育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广度和强度要高于国内。(3)在研究热点的分布上,学生体质与健康、体育课程方案设计、学校体育教育是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体育教育学者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国内重点关注终身体育和体育强国。从热点内容的广度来看,国内学者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美国的研究则呈现出高度的集聚现象。(4)从中美体育教育的研究方法来看,国内的体育教育研究比较重视定性的思辨,研究多从宏观视角着手,缺乏实证研究;美国的体育教育研究则比较强调从微观视角出发,问题导向更加明确,实证研究是其特色。(5)美国体育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方案研究、儿童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的心理机制研究、教师教育、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政策研究四个维度。
李莉[5](2018)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湖南省普通中学的执行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自1990年颁布以来,已执行了 28年之久,在这28年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教育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很多内容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使体育工作的开展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内容并推动其发展,提高对体育工作者的价值认可,提高学生体质,从实质上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内容,根据湖南省各城市分级情况和发展状况,对不同区域的16所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所提出的7章要求中,除了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方面执行现状良好之外,在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执行情况不尽人意,目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执行现状不理想。(2)影响《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湖南省普通中学执行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五条,其中主观原因三条: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宣传教育不到位;2.体育资源配置不齐全;3.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执行力度不强、各级部门执法不严;客观原因两条: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布的时间久远,内容缺乏一定的时效性;2.应试教育的普遍存在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执行。最后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体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2.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3.紧跟时代要求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内容,增强其时效性;4.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增强其法制性;5.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李博[6](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认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黄文宾[7](2017)在《体育正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义作为人类的永恒追求,从自然本有到社会创建,从个体权益到群体秩序,从动物自发到人性自觉,始终都与人类生命相伴随。概括来讲,“正义”指的是通过把握人、事、物所具有的各种规律,并依此来规范自身的各种行动、协调彼此的各种关系,使得万事万物无不:各尽其能、各得其宜、各得其乐,最终成就《中庸》所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大化境界。体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同样也需要获得正义的秩序。研究体育正义,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即有助于促使一般社会正义研究的具体化。而且,一旦我们瞄准当代中国体育的现实,如实描述其各种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并分析和追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则这一研究对于实现当代中国体育的正义,进而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对于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体育正义是社会正义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正义的重要体现。在诸如不断超越、奋勇拼搏、团结协作、尊敬对手等多种体育价值理念中,平等参与、公平竞争、规则至上、崇尚法治的理念始终占据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表明正义的理念在体育价值理念中绝不可轻视。与其他社会领域中的正义一样,体育正义的实现也必须遵循公平、公开、公正三项基本原则。唯有如此,才能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及其主体的行为确立必要的契约法则与伦理规范,为各种体育运动制定公正、有效的规则,为多元参与主体确立公平、合理的关系,为全体公民享用体育建设成果提供均等的机会。从当前中国体育的现状看,可以将体育正义具体分为体育赛场的竞技正义、体育市场的交易正义、体育管理的行政正义以及体育资源的分配正义四个方面。公平竞争是体育赛场竞技正义的集中体现,包括规则公平、操作公平、奖惩公平、补偿公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公平竞争要求关涉竞赛的多元主体都能依此而行,做到正当竞技、公正裁决、文明观赛等。但是,因受到主观价值取向、客观竞技背景的影响,公平竞争理念在当前中国竞技体育中遇到了挑战,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体育比赛的组织者和观赏者等都表现出一定的不公平竞争行为。要解决我国体育赛场竞技不公的问题,需要完善体育竞技规则,规范体育商业化运作,通过严格执法来维护体育法规的尊严,以及加强体育道德建设,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等消极价值观的侵蚀。体育市场作为现代体育活动的重要支撑,其交易必须遵循契约精神、秉持公平原则。公平交易的内涵包括:交易对等,不单向失衡;诚信守约,不相互欺诈;相互尊重,不强买强卖。当前我国的体育市场因发展历程短、管理机制改革滞后、市场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以致体育市场的交易公平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市场主体间的恶性竞争、体育消费者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体育市场交易中的明规则与潜规则同时并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须要深化改革,明晰体育行政和市场的界线;健全法制,促使体育市场更加规范成熟;建立正确价值导向,引导人们遵守体育市场规范。公正廉洁是体育行政正义的主要体现,也是现代体育行政的主要价值理念。公正,意味着行政过程中出于公心并依循良法;廉洁,则意味着行政过程中不以公共权力寻租。当今中国,在体育市场化的推动下,体育治理在主体和利益分化上都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这些又必然导致体育行政面临深刻的体制变革。在此体制转型过程中,因体育行政官员价值观的扭曲,体制缺陷,新闻舆论监督缺位等原因,致使体育行政管理呈现出官员身份重叠、处事不公、贪污腐败等许多不义乱象。近来,我国体育界展开了一系列反腐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想根除体育行政腐败,提高体育行政治理效率,就必须进一步展开制度反腐,使之成为通向体育行政正义的必由之路。资源均等是体育资源分配正义的主要体现,其直接含义是体育经费、场馆、组织、人力和信息等体育资源的均等分配,深层含义则是体育权利平等与体育参与机会均等。我国目前体育资源的分配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均衡问题:竞技体育内部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的失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失衡,城乡之间的差距,地区之间的差距,弱势群体体育权益缺乏保障。要实现我国体育资源的均等分配,就须要调整竞技优先战略,改变我国体育发展模式;改革我国现行的体育财政制度;建立城乡和区域之间体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建立体育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我国体育领域的上述不公平、不正义现象,也可以归结为体育的异化,即未能实现体育活动所本有、所应有的理念与功能。体育异化使得体育活动在内部的完善建构和外部功效的合理发挥上都难以实现,不仅妨碍体育魅力的展现、体育精神的张扬,更是难以发挥体育对个体生命自由、全面发展的助推效能,无法实现体育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价值。克服体育异化,实现体育正义,需要“德法并治”:一方面,要把依法治体当作根本途径,通过建立和完善体育良法,严格执法和司法,实现体育的总体“合法性正义”;另一方面,也要辅之以德治体,将“德治”当作实现体育正义的重要环节。只有双管齐下,才有可能促进体育正义不断得以实现。要实现体育正义,还需要每个现代公民自觉履行建立、维护正义的体育制度的“自然义务”,需要培养正义的情感。体育正义不仅意味着一种制度,而且意味着一种自由自觉的、充满幸福和尊严的生活,因此值得每个人努力追寻。
鲁志民[8](2017)在《依法治校理念背景下北京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体育教育不可或缺,它不仅是国家全面推进体育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学校实现全面育人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学校体育发展的制度是促进学校体育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前提。从国家治理的大角度而言,一个国家未来能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是不是能够得到优秀的血液的补充都取决于我们一代又一代从学校中走出来的孩子们,然而我们说了许多年的素质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不能只看到一个人的成绩来判断一个人的整体,而是不是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在学习中对于体育这一个环节的重视,如何体现出这一点呢,就是要有一个统一的大家都要执行的标准,这同时也是依法治学、依法治体的基本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通过对依法治国社会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法律的某些条款相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滞后,尤其缺乏针对学校体育的专门的法律法规,而且有关的法律条款宏观表述的多、涉及具体执行的少。由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条例”、“法规”则呈现出法律效力弱等特性。通过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有关的体育法规执行方面情况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十年在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学校和基层体育教师辛勤付出下,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法规的执行情况有了显着的提高,但是,距离社会快速发展和我国的依法治国的大背景的要求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法律法规建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对于小学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责任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应该享有的法律权利都不够明确和具体,对于学校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检查的力度也很薄弱,这为我国下一阶段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补充、修改、制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贾瑢[9](2016)在《山西省初级中学体育法规执行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法规作为我国法规体系的分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强制性约束力与法律效益,是我国全体公民必须依照和遵守的行为规范。体育法规中有关学校体育方面的规定不仅在学校体育法规当中有具体条款,在其他体育法规中也有涉及,例如:《全民健身条例》等法规中也有相关具体规定。自2007年,中央下达“7号文件”以来,学校及以上各级行政部门加大对学校体育法规工作的重视,但在法规的具体执行工作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研究以山西省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体育法规的具体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体育法规各项规定的执行水平为突破口,以达到通过加大体育法规执行力度确保山西省初级中学学生体质情况不断改善与增强的目的。本文从山西省初级中学为切入点,通过对被遴选为足球特色学校的45所山西省初级中学的分管学校体育工作校领导、体育教师以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对部分学生、体育教师、校领导以及体育局、体委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对山西省初级中学认知体育法规、执行体育法规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剖析当前我国体育法规中初级中学执行体育法规情况最好以及最差的部分规定,并以此为突破口,以求解决当前体育法规在执行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解决学校对加大体育法规执行力度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初级中学体育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山西省初级中学行为主体对体育法规的认知情况显现出不同程度差异;2.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体育法律的情况较为乐观;3.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体育规定的情况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综合大量文献资料、调查情况与访谈结果,提出以下建设性意义:1.加大山西省初级中学宣传体育法规的力度,增强法治观念;2.建立健全体育法规监督机制,加大违反体育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3.明确学校体育工作校领导及体育教师责任,确保体育法规在校内体育工作中的顺利执行。
张梦瑶[10](2016)在《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状况研究》文中提出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不力是制约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对于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状况进行研究。在调查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进行了评价;结合组织理论、政策执行理论等对其法规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提升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提升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改进其法规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现阶段,江苏省普通中学具备较好的体育法规政策执行能力和效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1)学校主管体育的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深层认知不足。(2)学校内外组织缺乏合理有效的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监督评价机制,监督评价表面化、形式化;学校体育法规政策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不通畅,信息利用率不高。(3)部分学校体育法规政策存在过于原则化,内容不清晰,目标不明确的问题。(4)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资源与环境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体育经费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相对匮乏的情况。(5)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文化环境被忽视。参考建议如下:(1)采用奖励机制提高执行主体对学校体育法规政策的认可度,提升其执行学校体育法规政策的积极性。(2)各级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的监督评价机制。(3)加强学校体育法规政策的理论研究,推动法规政策中存在问题的及时修正;加强基层学校组织对法规政策细化的职能。(4)加大对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资源的合理投入,学校主动开发资源并保证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5)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文化创造条件,进而提升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效力。
二、当前体育法规研究的热点与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体育法规研究的热点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关于竞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的研究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协同治理理论 |
1.4.2 法学理论 |
1.5 研究内容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比较分析法 |
2.2.3 案例分析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法治化经验 |
3.1 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分析 |
3.1.1 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法律法规分析 |
3.1.2 英格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法律法规分析 |
3.1.3 日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法律法规分析 |
3.1.4 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法律法规分析 |
3.1.5 俄罗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法律法规分析 |
3.2 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建设评析 |
3.3 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法治化治理启示与借鉴 |
3.3.1 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法治化治理启示与借鉴 |
3.3.2 英格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法治化治理启示与借鉴 |
3.3.3 日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法治化治理启示与借鉴 |
3.3.4 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法治化治理启示与借鉴 |
3.3.5 俄罗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法治化治理启示与借鉴 |
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实践分析 |
4.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分析 |
4.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法治化现状分析 |
4.2.1 我国各省(市、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
4.2.2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演变法制化审视 |
4.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法治现状及困境分析 |
4.3.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法律体系 |
4.3.2 法制化困境分析 |
5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问题审视 |
5.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行政法审视 |
5.1.1 行政组织法分析 |
5.1.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行政主体分析 |
5.1.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行政相对人分析 |
5.1.4 行政法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法治化建设 |
5.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市场主体行为审视 |
5.2.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主体资格法律审视 |
5.2.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行政许可法审视 |
5.2.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社团组织法审视 |
5.2.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公司(职业俱乐部)法审视 |
5.2.5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市场交易制度 |
5.2.6 民商法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法治化建设 |
5.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保障法审视 |
5.3.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系主体审视 |
5.3.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审视 |
5.3.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受益主体审视 |
5.3.4 社会保障法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法治化建设 |
6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治理法治化路径分析 |
6.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目标选择 |
6.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实施内容 |
6.2.1 增强竞技运动员商业开发的市场价值 |
6.2.2 创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培养路径机制 |
6.2.3 建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制度 |
6.3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模式改革 |
6.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机制创新 |
6.4.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机制创新依据 |
6.4.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机制创新方向与路径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涉及竞技体育的政策总量较少,竞技体育的法律体系需要完善 |
7.1.2 竞技体育中体育法律关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 |
7.1.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保障体系建设缓慢 |
7.1.4 运动员自身的法治意识薄弱 |
7.2 研究建议 |
7.2.1 加强竞技体育立法,逐步完善竞技体育法律体系 |
7.2.2 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保障体系建设 |
7.2.3 提高运动员法治意识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 近代中国体育史研究 |
(二)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史研究 |
三、研究简介 |
(一) 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
(二) 基本史料和研究方法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起源 |
一、中国人自办体育学校:以中国体操学校为中心 |
(一) 自办体育学校的动机 |
(二) 中国体操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的办学实践 |
二、外国人在华兴办体育学校: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中心 |
(一) 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在华体育人才的动机 |
(二)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兴衰 |
(三)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训练方式 |
(四)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与中国体育事业 |
四、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 |
一、私立体育学校 |
(一) 五四时期的“私立体育学校热” |
(二) 经营私立体育学校的困难 |
(三) 私立体育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以办学资质争议为中心 |
二、公立体育学校 |
(一) 1903~1929年:公立体育学校的缺位 |
(二) 1929~1937年:起步与初步发展 |
(三) 1937~1945年:整理与扩张 |
(四) 1945~1949年:不正常的“常态” |
三、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
一、招生制度 |
(一) 普通招生:体育学校选材标准分析 |
(二) 保送招生:学校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互动 |
二、课程体系 |
(一) 体育学课程 |
(二) 其它课程 |
三、课外活动 |
(一) 运动技能的展示和检验 |
(二) 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拓展 |
四、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保障措施与实际成效 |
(一) 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措施 |
(二) 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
五、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中的传统体育教学:以专业学校武术为中心 |
一、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及其发展动力 |
(一) 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 |
(二) 专业学校武术的发展动力:中小学全面推广学校武术 |
二、专业学校武术的建构 |
(一) 对西方近代体育学的顺应 |
(二) 建设“中国式体育学”的尝试 |
三、专业学校武术的成效和局限 |
四、小结 |
第五章 民国体育学校中的女子体育专业教育 |
一、女子体育专业教育的出现与发展 |
(一) 近代精英阶层对女子体育的提倡 |
(二) 女性自觉投入体育事业 |
二、女子体育专业教育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一) 与男性平分秋色的运动健将 |
(二) “健康而温柔”的新女性美 |
三、女子体育专业的就业情况 |
(一) 女性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
(二) 女性体育从业者受到的束缚 |
四、小结 |
结语:多重视角下的体育史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民国体育学校简称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3)我国高校体育法教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理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教材 |
1.2.2 体育法教材 |
1.2.3 教材建设 |
1.3 研究综述 |
1.3.1 高校体育法课程研究概述 |
1.3.2 国内体育法教材评价研究 |
1.3.2.1 对国内单本体育法教材评价 |
1.3.2.2 对国内体育法教材系统评价 |
1.3.3 国外体育法教材研究概述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体育法教材发展脉络简述 |
2.1 不同时期的体育法教材建设 |
2.1.1 开拓期(1995年以前) |
2.1.2 发展期(1995-2004年) |
2.1.3 创新期(2005-2012年) |
2.1.4 平稳期(2013-2020年) |
2.1.5 小结 |
2.2 体育法教材基本信息 |
2.2.1 教材名称 |
2.2.2 教材出版社 |
2.2.3 教材版本及更新周期 |
2.2.4 教材编写者 |
2.2.5 适用对象 |
2.2.6 教材基本理念 |
2.2.7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法教材内容比较分析 |
3.1 教材内容的选择 |
3.1.1 分析 |
3.1.1.1 教材内容选择的共同点 |
3.1.1.2 教材内容选择的不同点 |
3.1.2 小结 |
3.2 教材内容的设计 |
3.2.1 分析 |
3.2.1.1 教材结构设计 |
3.2.1.2 图表运用 |
3.2.1.3 栏目设计 |
3.2.2 小结 |
3.3 教材内容的表述 |
3.3.1 分析 |
3.3.1.1 体育法的概念、原则和本质 |
3.3.1.2 体育法的产生和发展 |
3.3.1.3 体育法的渊源 |
3.3.1.4 体育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3.1.5 体育法律制度 |
3.3.1.6 体育纠纷的调解机制 |
3.3.2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法教材内容比较结果的探讨 |
4.1 教材都注重理论研究,但研究视角和理念不同 |
4.2 教材都面临体育问题频发下内容的取向问题 |
4.3 “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下的“法制”与“法治”问题 |
4.4 高校体育法课程定位存在差异 |
4.5 学者对体育法教材研究整体态度不积极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美体育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教育 |
2.2 国内体育教育研究综述 |
2.2.1 体育教育专业相关研究 |
2.2.2 体育课程相关研究 |
2.2.3 体育教师相关研究 |
2.2.4 国内体育教育研究述评 |
2.3 美国体育教育研究综述 |
2.3.1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相关研究 |
2.3.2 体育法规、政策相关研究 |
2.3.3 体育教师相关研究 |
2.3.4 美国体育教育研究述评 |
2.4 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及研究现状 |
2.4.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及特征 |
2.4.2 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比较分析法 |
3.2.4 可视化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美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发文量分析 |
4.2 中美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学者分析 |
4.2.1 中国体育教育研究文献作者分析 |
4.2.2 美国体育教育研究文献作者分析 |
4.3 中美体育教育研究领域科研机构分析 |
4.3.1 中国体育教育研究机构分析 |
4.3.2 美国体育教育研究机构分析 |
4.4 中美体育教育研究内容特征分析 |
4.4.1 中国体育教育研究内容特征 |
4.4.2 美国体育教育研究内容特征 |
4.5 美国体育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分析 |
4.5.1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方案研究 |
4.5.2 儿童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的心理机制研究 |
4.5.3 体育教师培养 |
4.5.4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政策研究 |
4.6 中美体育教育研究的对比分析 |
4.6.1 发文量对比分析 |
4.6.2 高产作者及合作关系比对分析 |
4.6.3 核心机构及合作关系对比分析 |
4.6.4 研究内容对比分析 |
4.6.5 研究方法对比分析 |
4.6.6 美国体育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发文量特征 |
5.1.2 作者和机构特征 |
5.1.3 研究内容特征 |
5.1.4 研究方法特征 |
5.1.5 知识基础特征 |
5.2 建议 |
5.2.1 构建区域科研合作网络,加强区域科研交流合作 |
5.2.2 重视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机制研究 |
5.2.3 加强学校体育政策研究,保障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度 |
5.2.4 以研究方法为突破重点,加强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建设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湖南省普通中学的执行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条例》的基本概述 |
2.1.1 颁布与实施《条例》的目的及意义 |
2.1.2 《条例》的法律特点 |
2.1.3 《条例》的主要内容分析 |
2.2 国外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研究现状 |
2.3 国内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研究现状 |
2.3.1 不同区域学校贯彻与执行《条例》的研究 |
2.3.2 《条例》的贯彻落实与完善规范方面的研究 |
2.3.3 国内其它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条例》的基本内容在湖南省普通中学的执行现状 |
4.1.1 体育课教学方面的执行现状 |
4.1.2 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执行现状 |
4.1.3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方面的执行现状 |
4.1.4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执行现状 |
4.1.5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与经费方面的执行现状 |
4.1.6 学校体育组织机构及管理方面的执行现状 |
4.1.7 体育活动奖励与处罚方面的执行现状 |
4.2 影响《条例》执行的原因分析 |
4.2.1 主观原因 |
4.2.2 客观原因 |
4.3 对策分析 |
4.3.1 加强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体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 |
4.3.2 优化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
4.3.3 健全《条例》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增强其执法力度 |
4.3.4 紧跟时代步伐完善《条例》内容,增强其实效性 |
4.3.5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7)体育正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框架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体育正义的界定及其原则和分类 |
第一节 正义及正义理论概述 |
一、正义的词源学解释 |
二、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内在追求 |
三、中、西文化史上丰富的正义理论 |
第二节 体育正义的意涵与定位 |
一、体育正义作为社会正义的重要体现 |
二、体育正义作为体育价值的核心理念 |
第三节 体育正义的原则 |
一、罗尔斯的正义原则 |
二、罗尔斯正义原则对于建构体育正义的启示 |
三、体育正义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第四节 体育正义的分类 |
一、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分类 |
二、体育分类与亚里士多德正义分类的融合 |
三、体育正义的具体分类 |
第二章 公平竞争:体育赛场的竞技正义 |
第一节 公平竞争的多元主体和丰富内涵 |
一、公平竞争的多元主体 |
二、公平竞争的丰富内涵 |
三、公平竞争原则的具体要求 |
第二节 公平竞争理念在当今中国体育赛场遭遇挑战 |
一、公平竞争是人类体育竞技的永恒主题 |
二、当代中国体育赛场竞技不公的诸种表现 |
三、影响当今中国体育公平竞争的主客观因素 |
第三节 解决体育赛场竞争不公的必要性和具体对策 |
一、解决体育赛场竞技不公的必要性 |
二、解决体育赛场竞技不公的具体对策 |
第三章 公平交易:体育市场的交易正义 |
第一节 公平交易的主体前提与基本内涵 |
一、公平交易的主体前提 |
二、公平交易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市场的初步形成和交易中的公平问题 |
一、中国体育市场的初步形成及其困境 |
二、中国体育市场交易中的公平问题 |
第三节 体育市场交易不公的成因和解决的对策 |
一、中国体育市场交易不公的多种成因 |
二、解决中国体育交易不公的具体对策 |
第四章 公正廉洁:体育管理的行政正义 |
第一节 作为体育行政之价值理念的公正廉洁及其内涵 |
一、公正廉洁:现代体育行政的价值理念 |
二、公正廉洁的双重含义 |
第二节 中国体育行政体制的变革和体育管理的不义乱象 |
一、中国体育行政体制的深刻变革 |
二、体制转变过程中体育行政管理的诸不义乱象 |
第三节 中国体育行政不义的根源和通向正义之路 |
一、中国体育行政不义的根源 |
二、通向中国体育行政正义之路 |
第五章 资源均等:体育资源的分配正义 |
第一节 体育资源的外延与资源均等的含义 |
一、体育资源的外延 |
二、体育资源均等的含义 |
第二节 中国体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及其成因 |
一、我国体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 |
二、我国体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成因 |
第三节 实现体育资源分配正义的对策和步骤 |
一、实现体育资源分配正义的对策 |
二、实现体育资源分配正义的步骤 |
第六章 克服体育异化,弘扬体育正义 |
第一节 体育异化及其危害 |
一、异化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当今体育异化的诸多表现 |
三、体育异化对体育正义的背离 |
第二节 “德法并治”:克服异化和通向正义之路 |
一、依法治体是克服体育异化、实现体育正义的根本途径 |
二、以德治体是克服体育异化和实现体育正义的重要一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依法治校理念背景下北京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学校体育法制化的必要性 |
1.1.2 小学阶段体育法规建设势在必行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校体育法规建设的研究 |
1.2.2 国内学校体育法规建设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学校体育立法现状研究 |
3.1.1 我国学校体育法规的演进 |
3.1.2 我国小学体育法规建设现状 |
3.1.3 我国小学体育法规制定现状 |
3.1.4 北京市小学学校体育地方性法规建设现状研究 |
3.2 北京市小学对现行体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研究 |
3.2.1 北京市小学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
3.2.2 北京市小学体育教学的执行情况 |
3.2.3 北京市小学对体育活动竞赛开展的执行情况 |
3.2.4 北京市小学对场馆设备配置及经费投入现状执行情况 |
3.2.5 北京市小学对体育法规督导机制建设的执行情况 |
3.3 北京市小学学校体育法规建设存在问题研究 |
3.3.1 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立法层次较低 |
3.3.2 学校体育法律法规执行中遇到的阻力 |
3.3.3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法律法规存在盲点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我国在立法上应注重完善学校体育法规体系 |
4.2.2 立法机构应加大学校体育的监督力度 |
4.2.3 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应贯彻依法治校精神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关于北京市36所小学体育法规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山西省初级中学体育法规执行情况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 |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学校体育法治的要求 |
1.2 义务教育阶段在学生整体教育中的重要性 |
1.3 初级中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
1.4 学校体育在初级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的目的 |
2.2 研究的意义 |
3.文献综述 |
3.1 国内相关学校体育法规的研究述评 |
3.1.1 国内相关学校体育法规立法情况的研究现状 |
3.1.2 国家层面相关学校体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研究现状 |
3.1.3 地方层面相关学校体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研究现状 |
3.2 国外学校体育法规研究述评 |
3.3 小结 |
4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访谈法 |
4.2.4 数理统计法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山西省初级中学行为主体对体育法规认知情况的分析 |
5.1.1 山西省初级中学分管体育工作校领导对体育法规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2 山西省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法规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3 山西省初级中学学生对体育法规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 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体育法律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 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体育规定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1 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2 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全民健身条例》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3 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4 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5 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6 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7 山西省初级中学执行其他相关学校体育法规规定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10)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研究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是现实之需 |
1.1.2 研究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的理论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有关体育法规政策的研究 |
1.2.3 国内外有关执行力的研究 |
1.2.4 国内外有关法规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 |
1.2.5 有关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的相关理论基础与阐释 |
2.1 组织理论 |
2.2 政策执行理论 |
2.3 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评价指标及权重 |
第3章 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的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状况分析 |
3.1.1 总体状况分析 |
3.1.2 个人执行力状况分析 |
3.1.3 组织执行力状况分析 |
3.1.4 法规政策本身的状况分析 |
3.1.5 执行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
3.1.6 执行效力状况分析 |
3.2 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 |
3.3 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及策略研究 |
4.1 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4.2 提升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的策略研究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当前体育法规研究的热点与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治理法治化研究[D]. 毛立梅. 苏州大学, 2020(03)
- [2]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D]. 李兆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我国高校体育法教材建设研究[D]. 李佩.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中美体育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D]. 屠新伟.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湖南省普通中学的执行现状研究[D]. 李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7]体育正义研究[D]. 黄文宾.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依法治校理念背景下北京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研究[D]. 鲁志民.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9)
- [9]山西省初级中学体育法规执行情况的调查与研究[D]. 贾瑢.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10]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法规政策执行力状况研究[D]. 张梦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