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梁地区水资源变化情势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秀清[1](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认为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牛锦秋[2](2021)在《山东省年降水量长序列分析及变化环境对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全球水文水资源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水科学研究也更多地关注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资源演变规律问题。山东省生态环境本底脆弱,水资源和水安全问题严峻,但目前对于山东省未来变化环境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为了了解现状及未来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系统脆弱性,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开展变化环境对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降水量长序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预估未来气候、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变化情景下水资源系统的变化特征,评价了山东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并提出适应性的保障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分析了山东省一百年左右的长序列年降水量资料,发现现状情景下山东省长序列年降水量有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序列存在3、10、56、80年左右的周期。(2)应用三种评价模型分析了现状情景下山东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发现水资源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降水量和水资源量的影响,经济发展和用水效率次之。现状情景下山东省及代表地市的水资源脆弱度均有微弱上升趋势,整体变化趋势有相似性;各地水资源脆弱度在2002年均达到低点;降水量多的地区2013年之前的脆弱性评价结果较好,缺水地区的评价结果较差。(3)设定了未来不同的气候、下垫面及人类活动情景,应用客观评价模型分析了山东省未来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脆弱性,发现未来情景存在丰(平)水年低质量发展低于平(枯)水年高质量发展脆弱性指数的情况,表明在未来发展水平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将增大。缺水地区同一发展质量情景下,枯水年不同气候情景二下的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指数变化说明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增加降水量有益于水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未来情景下,临沂市水资源系统在全省及其他4市中最稳定;全省及各市的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均有所改善,菏泽市尤为明显,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水效率的提高,水资源系统将更加稳定。(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也提出了在未来情景下,保障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稳定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未来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系统承载能力。本文通过开展变化环境对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研究,了解了现状及未来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研究成果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刘阳[3](2020)在《城市河流水文情势分析及生态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良好的水文情势是河流恢复生态健康的基础保障。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自然河流还是城市内的河流,其水文情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区别于自然河流由于粗犷开发、过度开发导致径流减少等问题,城市河流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人们过度“保护”和过度“利用”,从而导致径流过程均匀化、径流组分单一化,洪水过程猛涨猛落和受纳城市再生水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识别扰动因素---调控扰动过程(生态调度)为主线,利用CA-Markov模型和copula函数分析了城市河流水文过程的突变情况;提出了一套从整体到流量分级再到考虑指标分布规律的水文情势识别方法,对突变前后的水文情势进行了分析,识别出了扰动组分和指标;针对各扰动组分和指标,通过动态规划与水文模型相结合、贝叶斯网络与多变量联合概率分布相结合的手段构建了各自的生态调度模型,对各类扰动组分进行了生态调度,同时将水质也纳入径流过程的调控范围,形成了调度方案。通过在济南市小清河流域内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识别了城市河流水文情势的扰动因素,并对扰动因素进行了合理有效的生态调度,从而为类似河流的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结合流量历时曲线(FDC)和生态径流指标,提出了 FDC均匀度概念,评价了河流整体水文情势变化情况,然后利用生态环境流量分析法(EFCs)解构各流量组分的水文情势变化,并分析了整体情势变化与流量分级的情势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识别出了扰动剧烈的组分为高流量、小洪水组分和低流量组分;利用最大熵原理分析了水文情势指标的分布规律,结合OWA算子和香农指数(Shannon’s Diversity Index)评价了各指标的变异情况,识别出了扰动剧烈的指标;根据水文情势的分析结果,计算了不同流量组分的生态流量阈值。(2)针对中小洪水,明确了定义及范围,提出了行洪期间的河道生态流量阈值的概念。以河道行洪期间的生态流量阈值为约束条件,以主要河道行洪流量与生态流量差值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城市河流中小洪水的生态调度模型。将各子流域内典型场次进行组合,提出了中小洪水模拟场次,利用MIKE 11 HD-NAM模型模拟了城市河流在典型降雨组合下的洪水过程,并结合动态规划理论,计算了各控制闸门的调度过程,形成了中小洪水调度方案。(3)针对径流过程,提出了“总量控制,过程分配”调控思路。定义了径流过程调度是指对除中小洪水和大洪水组分外的径流过程进行生态调度,并针对过程调度的特点,采取了调水与减排相结合的方式恢复其水文情势。根据小清河良好期的水文情势,对扰动剧烈的指标进行了月调度,实现了调水总量的月分配。利用多维联合分布函数和基于机理模型的贝叶斯网络,计算分析了减排前后水量水质联合分布规律,找到了水质改善与调度用水量之间的平衡点,为逐次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水质模型,对补水点位的补水次序、补水间隔和补水流量进行了正交实验验证,筛选出了效果较好的逐次生态补水方案,实现了调水总量月分配基础上的过程调度。
李相南[4](2020)在《面向地表水资源评价的大尺度区域气候-生态-水文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陆地水循环的不均衡性和非稳态特性增强,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全球地表水资源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自然环境的演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面向地表水资源评价的大尺度区域气候-生态-水文分区研究,首先划分了大尺度区域的气候分区和气候-生态分区;基于气候-生态分区,进行大尺度区域产水系数的还原与移植;基于产水系数,开展了大尺度区域地表水资源评价和演变规律分析;最后,在气候-生态分区和地表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划分了大尺度区域的气候-生态-水文分区。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全球关键指标的基础数据库,划分了大尺度区域气候-生态分区。首先构建了全球气候、生态、水文基础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与同化技术,获得了全球1 km× 1 km格网1960-2016年逐月的降水和气温数据、1~4级河网和水资源分区数据、多维时空尺度的地形地貌与地表覆盖数据。基于上述数据库,遴选了 12个气候指标,采用柯本气候分类标准,将全球划分为13个气候分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遴选了地形地貌、植被特征和土壤类型等四大类13个指标,基于无监督分类算法,将全球划分为229个气候-生态分区。大尺度区域气候分区的时空分布特征表明,北美洲东部、欧洲南部、亚洲北部和澳洲中部等地区气候属性比较敏感,在多个年代之间的气候属性都经历了明显的变化。(2)提出了产水系数还原与移植技术,揭示了大尺度区域产水系数分布特征。制作了 1960~2017年包括214个国家和1805个省(或地区)的人口数据集,214个国家和616个省(或地区)的取用水数据集。在2017年,全球取用水总量约4.2万亿m3,且近60年各大洲的取用水总量均呈显着的增加趋势。基于取用水数据,在气候-生态分区的基础上,通过产水系数的还原计算和参数移植,获取了缺资料地区水资源评价参数。参数移植方法的优选表明,耦合空间临近和物理相似的组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参数移植的准确度。对大尺度区域产水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产水系数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北美洲西海岸、南美洲亚马逊流域和欧洲北部。此外,1960~2016年,在中国的华北和西南、北美洲的北部、非洲的中部等部分地区产水系数都表现出减少趋势。(3)揭示了近60年大尺度区域地表水资源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其非一致性演变特征。基于产水系数,针对全球60564个4级水资源区,开展了地表水资源评价。通过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各大洲相关研究数据、72个国家人均地表水资源量数据的校验表明,计算结果拟合较好,产水系数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大尺度区域的地表水资源量。1960~2016年,全球地表水资源总量的多年平均值约为41.058万亿m3。演变规律分析表明,北美洲和非洲的地表水资源量下降趋势显着,而且全球总地表水资源量下降趋势显着。基于广义可加模型分析了地表水资源的非一致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全球总地表水资源演变均有明显的时变性;而亚洲和欧洲的地表水资源的非一致性演变特征并不明显。(4)研制了大尺度区域气候-生态-水文分区,剖析了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在气候-生态分区基础上,遴选了产水特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指标,进一步将全球划分为2561个气候-生态-水文分区。同时,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标分析了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结果表明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约为19.4%、6.5%、11.7%、10.5%、2.1%和1.6%;在近60年,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而欧洲和北美洲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1960~2017年,中国的万美元GDP用水量从42400m3减少到493.8m3,但对比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依然有具大的节水潜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3个方面:(1)在基础数据层面,基于分布式计算和多模型插值,整编和制作了全球成套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河流水系和社会经济数据,全球1-4级数字河网及水资源区数据,全球国家和地区长序列连续的人口及取用水数据集。(2)在理论技术层面,构建了大尺度区域气候分区、气候-生态分区和气候-生态-水文分区的划分指标体系、标准及划分方法;提出了大尺度区域缺资料地区水资源评价参数移植的优选方法和大尺度区域地表水资源评价及非一致性分析方法。(3)在应用成果层面,划分了全球的气候分区、气候-生态分区和气候-生态-水文分区,并分析了分区的分布特征;获取了全球4级水资源区的地表水资源评价参数;开展了全球地表水资源评价和演变规律分析,并评估了全球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
吴燕锋[5](2020)在《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过程模拟及其功能定量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在维护流域水量平衡、减轻洪旱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从流域尺度上定量评估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是当前国际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嫩江流域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几十年,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嫩江流域湿地大面积减少和生态水文功能严重退化,极大改变了流域水文过程及水量平衡,增加了洪旱灾害的强度和风险,危及流域水安全与生态安全。本文基于嫩江流域湿地类型的划分及水文特性刻画,构建了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通过对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定量评估了现状条件下及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并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演变。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的构建基于嫩江流域模型数据库和PHYSITEL-HYDROTEL平台,在完成流域湿地类型划分(孤立湿地和河滨湿地)及生态水文参数刻画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湿地模块的嫩江流域水文模型,评价了模型模拟效率与适用性,研究发现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能较好提高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精度,其模拟结果总体更接近于观测的径流数据,且流量强度、流量事件发生时间和频率及特定水文状况的持续时间总体上更接近于观测的径流数据。(2)现状条件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定量评估利用构建的耦合湿地模块的嫩江流域水文模型,基于有/无湿地情景下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定量评估了流域湿地水文功能。研究发现嫩江流域湿地具有显着的径流调节能力,对日流量平均削减作用为11.47%。总体上,嫩江流域湿地发挥着削减洪水的作用,对洪峰流量、洪水期间平均流量和洪量的削减量分别为23.63%、10.94%和9.50%。流域湿地洪水调蓄功能的强度和效应有明显的时间(涨水期和落水期;季节和年际)和空间(上游和下游)差异性;嫩江上游湿地发挥着较强的基流维持作用,而流域整体湿地对基流量的累计影响效应较弱。(3)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演变及水利工程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1980年、1990年和2000年)湿地分布情景下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及其功能定量评估发现,1980年湿地分布情景下流域湿地对日流量和年最大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为3.49%和33.88%;当湿地面积减少至2000年湿地情景,流域湿地对日流量和年最大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下降至2.20%和23.13%,对基流量的维持作用明显减弱。水利工程(尼尔基水库)对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影响定量评估发现,尼尔基水库显着改变了下游的水文情势,进而削弱了湿地水文调蓄功能。(4)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预估预估IPCC未来气候变化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下现状湿地条件下的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发现现状条件下湿地对2020~2050年日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为2.38%和2.24%,对年平均最大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为12.85%和11.98%;以1980年、1990年和2000年湿地面积为恢复目标,设置了流域湿地恢复方案,预估了未来气候情景下流域湿地的水文调蓄功能,发现湿地的面积恢复会提升其流域的水文调蓄功能;与现状条件下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比较,湿地面积恢复至1980年情景时,RCP4.5和RCP8.5情景下流域湿地对日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提升至6.15%和4.17%,对年平均最大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提升至23.84%和18.20%。最后,基于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时空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合生态水文学理论和基于自然的水资源解决方案的理念,综合提出了基于湿地水文服务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对策措施,为嫩江流域湿地恢复保护与水资源综合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薛辰影[6](2020)在《新安江干流段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安江流域地处钱塘江流域上游,水资源充沛,水环境状况良好。在我国东部江河流域中,新安江是较少的未受严重污染,水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的水域之一。在过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电经济效益发挥、水环境质量保护等方面,对流域水生态保护研究较少。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高度,着力打造幸福河湖。为了更好地保障长三角地区供水安全、维护流域生态平衡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展新安江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生态需水相关理论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河流生态需水随河流生态水文过程的动态变化,鱼类等水生动植物对水生生境的需求以及河谷林草地对水源涵养的作用,选择时间变化、鱼类保护、湿地及林草保护三个生态目标。为保证在建立与生态系统直接联系的同时对生态资料需求相对宽松,选择水文学法、生态水力学法及水文生物分析法研究安徽省新安江干流段河道内生态需水。通过水文系列统计特征分析,新安江流域径流变化趋势与降雨周期性变化趋势同步,降水集中在汛期4至7月。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判断水文系列改变点约在1999年附近。综合IHA指标及流量组分分析来看,水文改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及水利工程运行调度所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然洪水对河流地形地貌塑造、水沙条件维持等方面的作用,给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保障河流生境健康,实现人水和谐,综合考虑生态流量的过程性特点及天然条件下流量组分情况,提出了生态需水过程中所需满足的特殊流量事件。以长系列水文资料为基础,根据年内汛期、过渡期、枯水期时段特征,采用年内展布法计算时间变化目标生态需水。根据水生生物相关资料,采用水文生物分析法、生态水力学法及公式法计算鱼类保护目标、湿地及林草保护目标生态需水。综合各目标计算结果确定屯溪及渔梁断面的生态需水过程及全年生态需水量。与常用的Tennant法计算结果比较,本文计算的生态需水在Tennant法“好”到“极好”等级之间,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计算结果基本合理。同时,分析计算水文改变前后生态需水满足程度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生态需水管控及保障措施,以期为新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及生态需水保障提供参考,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田芳[7](2019)在《赣江干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赣江作为江西省第一大河流,鱼类等资源丰富,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改变了天然径流的时空分配及水文情势,水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所以开展赣江的生态流量研究,可为赣江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赣江干流为研究河段,以栋背、吉安、峡江和外洲四个水文站的逐日流量序列为研究依据,基于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平均值法和“Mann-Kendall”法对逐日流量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应用“Mann-Kendall”对数据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赣江干流各水文站年均流量呈增长趋势,但增长趋势不明显,且产卵期流量呈不显着的减少趋势。(2)通过IHA法(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分析并计算了栋背、吉安和峡江三个水文站各组水文改变指标(IHA)及其水文改变度和河流整体水文改变度。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三个水文站的整体改变程度分别为46.93%(中度改变)、49.60%(中度改变)、75.41%(高度改变),三个站的改变程度都较为明显,说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赣江干流的水文情势与天然情况有较大偏差。(3)耦合MIKE11一维水动力模型和物理栖息地模拟模型(PHABSIM)对赣江干流物理栖息地的适宜生态流量进行模拟,结合目标物种的流速、水深、水温适宜性曲线,模拟得到各河段的四大家鱼的适宜栖息地面积(WUA)在低流量下随着流量的增加其范围也提高,但在达到一定的流量后,随着流量的增加呈减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其中我们得到河段1河段4的适宜生态流量分别为725m3/s、1225m3/s、1500 m3/s、2115 m3/s。(4)根据栋背、吉安、峡江和外洲四个水文站50多年的历史流量数据,采用多种水文学方法计算得到赣江干流中下游代表水文站各站逐月的适宜生态流量过程。(5)将物理栖息地模型模拟得到的产卵期流量与水文学方法的得到的生态流量相结合,得到赣江干流各月适宜生态流量值。根据各站的适宜生态流量,在通过分析月流量偏差率、满足度、适宜度得到生态流量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四个站的生态流量综合指标都在0.6以上,均在“佳”的健康水平,不会导致河流的健康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刘子龙[8](2020)在《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战略定位,要求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秉持系统性、整体性思维,要求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保育等不同诉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统筹协调、综合平衡。进而逐步形成契合于“三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要求、和谐有序、绿色可持续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格局。然而,受制于传统的,呈现出离散化、割裂化特征的权利(力)理论,并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快速推进的大趋势、大背景,以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核心内容的各类权利(力)之间发生冲突的风险和几率正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冲突也由此而不断加剧和凸显。鉴于此,本文研究试图从方法论的视角切入,在充分揭示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冲突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出法学问题——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进而深入剖析冲突产生的方法论根源——还原主义方法论。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论证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及法学意蕴,并引入与整体主义方法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价值排序理论。在整体主义方法论、价值排序理论的指引下,探索实现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新路径。本研究的行文架构主要由五章构成,各章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揭示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现状图景及问题。首先,廓清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范畴,明确研究的边界,着重阐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缘起、内涵、类型及意义。其次,基于“冲突——权利冲突——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这一逻辑思路,一步步聚焦于涉水权利冲突。并根据功能维度、价值维度、资源维度(流域典型性)对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进行类型化梳理。第三,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构造、涉水权利的配置、涉水权利间关系这三个维度揭示出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产生的法律原因,即涉水权利构造的不完备、涉水权利配置的离散性、涉水权利关系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冲突产生的方法论根源——还原主义方法论。最后,从法律理性、生态理性、风险理性三个维度揭示出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基本诉求。第二章探究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首先,在前章已揭示出还原主义方法论是造成涉水权利冲突的根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还原主义方法论的合理性及局限性。针对还原主义方法论局限性之克服,提出整体主义方法论。并对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及法学内涵进行阐释。其次,阐释价值排序的理论内涵,通过分析价值排序理论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契合性,以论证引入价值排序理论的正当性、合理性。并基于价值排序理论,明晰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新价值排序,凸显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最后,基于整体主义方法论和价值排序理论,在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构造中融入和谐价值与安全价值,以破解涉水权利构造的不完备和割裂性;在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配置中确立综合模式,以破解涉水权利配置的离散性;在对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关系属性的理解中引入环境法律关系理论,以破解涉水权利关系的局限性。第三、四、五章则是分别针对极具长江流域典型性的三个冲突: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所进行的类型化、流域典型性、冲突产生机理的分析,以及对因应的冲突规制路径所进行的探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从类型化的角度将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界定为长江流域涉水生存权与长江流域涉水发展权冲突、生命支撑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与经济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而就该冲突的流域典型性而言,则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冲突、冲突所为围绕的核心客体——流域水环境容量的重要性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就该冲突产生的机理而言,则揭示出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区域排污权在制度设计、运行过程中存在明显断裂,未形成有效的协调与衔接,进而导致流域水污染防治无法有效约束、控制区域的排污行为。由此揭示出冲突化解的核心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理论基础,提出生存安全价值优先的冲突化解理念,并针对冲突产生的机理和冲突化解的制度需求,提出因应的制度设计——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最后,通过对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完善改进该制度。第四章从类型化的角度将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界定为长江流域涉水发展权之间的冲突、经济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之间的冲突。而就该冲突的流域典型性而言,则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行业冲突、冲突所围绕的核心客体——流域水量的重要性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就该冲突产生的机理而言,则揭示出不同行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流域控制性水库进行离散化、割裂化的调度,从而导致对流域水量的割裂化利用,结果导致冲突的产生。由此揭示出冲突化解的核心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提出统筹协调的冲突化解理念,并针对冲突产生的机理和冲突化解的制度需求,提出因应的制度设计——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最后通过对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完善改进该制度。第五章从类型化的角度将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界定为长江流域涉水发展权与长江流域涉水环境权冲突、经济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与生态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而就该冲突的流域典型性而言,则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空间冲突、冲突所围绕的核心客体——流域水域空间的重要性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就该冲突产生的机理而言,则揭示出伴随着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确立,水生态空间的恢复和拓展诉求日益凸显,由此对传统渔业养殖空间产生了明显的挤压和侵蚀,结果引发冲突的产生。由此揭示出冲突化解的核心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提出生态优先的冲突化解理念,并针对冲突产生的机理和冲突化解的制度需求,提出因应的制度设计——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最后,通过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证分析,以发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完善改进该制度。
孙妍[9](2019)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区域水沙情势及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文中指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对沿途省市和终点白洋淀起到引水、灌溉等调控效益的同时,也会对该工程引黄口的水沙情势和水沙丰枯遭遇概率等产生影响,针对该工程起点渠村引黄口进行相关研究,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该工程实施前后59年的径流和含沙量日数据的基础上,从水沙情势变化、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水沙边际函数和联合分布函数构建、丰枯遭遇分析等方面进行水沙综合分析,主要结论下:(1)“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后,考虑赋值的变化范围法(RVA法)依据生态权重优化了综合指标水沙改变度的评价结果,渠村引黄口径流量和含沙量分别达到55.60%和62.64%的中度改变状态,该研究区天然水沙过程产生的变化和水沙的频繁波动,导致天然水沙过程发生了改变,影响了区域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基于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RMSE)与AIC准则检验结果,研究区域TA阶段(1958~2005年,工程影响前阶段)年径流量和年含沙量分别选用Gen.Extreme Value和Log-Pearson3的边际分布函数;TB阶段(2006~2016年,受到工程建设影响阶段)则分别选用Log-Gamma和Log-Pearson3的边际分布函数拟合效果最佳;并选取不同参数的Clayton Copula作为水沙TA和TB阶段的联合分布函数效果最佳,可根据两阶段水沙联合分布图和等值线图,为研究区域的水沙调控提供技术支撑。(3)研究区域水沙同丰性频率降低,“水丰”频率组合的概率均降低,同时水沙同枯性频率增加44.47%;该工程建设增强了“水枯”情况的稳定性,使丰枯遭遇组合的变异系数降低18.52%,使不同丰枯遭遇组合频率分布更为均匀。(4)基于累积量斜率变化方法(SCRCQ)和6种基于Budyko假设的公式的弹性系数法,定量综合分析后认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村引黄口处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8.58%~46.74%和53.26%~61.42%;人类活动是影响该工程引黄口区域径流情势产生改变的主要影响。
吴凌志[10](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认为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二、吕梁地区水资源变化情势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吕梁地区水资源变化情势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和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2.5 社会经济特征 |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
3.1.1 VIC模型简述 |
3.1.2 VIC模型的特点 |
3.2 VIC模型的原理 |
3.2.1 能量平衡 |
3.2.2 蒸散发 |
3.2.3 冠层水量平衡 |
3.2.4 地表直接径流 |
3.2.5 基流 |
3.2.6 土壤水 |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
3.3.2 流域信息提取 |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
3.3.6 区域控制文件 |
3.4 VIC模型的运行 |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
3.4.2 汇流模型运行 |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流域径流分析 |
4.1.1 径流平均值 |
4.1.2 数字特征值 |
4.1.3 相关分析 |
4.1.4 趋势分析 |
4.1.5 突变分析 |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
5.4.1 生态需水 |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果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山东省年降水量长序列分析及变化环境对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
1.2.2 变化环境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
1.2.3 水资源系统适应性管理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气候及水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情况 |
2.2.2 国民经济情况 |
3 山东省年降水量长序列分析 |
3.1 长序列降水量分析方法 |
3.1.1 趋势成分分析方法 |
3.1.2 跳跃成分分析方法 |
3.1.3 周期成分分析方法 |
3.1.4 代表性分析方法 |
3.2 趋势成分分析及检验 |
3.3 跳跃成分分析及检验 |
3.4 周期成分分析 |
3.5 代表性分析 |
3.6 小结 |
4 基于现状环境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
4.1 脆弱性评价体系 |
4.1.1 初步构建影响因子集 |
4.1.2 关键影响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关键影响因子权重确定 |
4.1.4 水资源脆弱性等级划分 |
4.2 脆弱性评价模型 |
4.2.1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
4.2.2 模糊聚类迭代模型 |
4.2.3 客观评价模型 |
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4.3.1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2 脆弱性评价影响因子体系建立及优选 |
4.3.3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
4.4 小结 |
5 未来变化环境对山东省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
5.1 环境变化指标的确定 |
5.1.1 未来情景下社会环境指标设定 |
5.1.2 未来情景下自然环境指标设定 |
5.2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设定 |
5.2.1 气候情景选择 |
5.2.2 气候情景参数设定 |
5.3 未来变化环境下山东省水资源脆弱性分析 |
6 保障对策 |
6.1 落实和完善法规与制度建设 |
6.2 加强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
6.3 完善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稳定保障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城市河流水文情势分析及生态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化对降水径流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河流水文情势的研究现状 |
1.2.3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现状 |
1.2.4 水系生态调度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河流水文情势变化及生态流量阈值分析 |
2.1 城市化对城市河流的影响 |
2.2 城市化下河流水文过程突变点识别方法研究 |
2.3 城市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研究 |
2.3.1 河流整体水文情势及基于流量分类的水文情势评价 |
2.3.2 基于指标分布规律的水文情势变异程度计算 |
2.4 城市河流生态流量阈值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河流中小洪水生态调度模型研究 |
3.1 中小洪水生态调度的意义及目标 |
3.1.1 中小洪水的定义及其生态影响分析 |
3.1.2 河道中小洪水生态调度体系及目标 |
3.2 中小洪水生态调度模型的构建 |
3.2.1 场次降水径流模拟 |
3.2.2 动态规划算法 |
3.2.3 基于MIKE模型与动态规划的调度模型构建 |
3.3 模型调控规则及求解方法的制定 |
3.3.1 泄流规则制定 |
3.3.2 模型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河流径流过程生态调度体系研究 |
4.1 径流过程对河流生态的意义及目标 |
4.1.1 径流过程对城市河流生态的影响分析 |
4.1.2 径流过程生态补水体系及目标 |
4.2 基于水文情势的月时段调水模型构建 |
4.3 基于量质结合的过程调度体系构建 |
4.3.1 贝叶斯网络及Copula函数 |
4.3.2 基于多维联合分布的流量对多水质指标联合改善概率的研究 |
4.3.3 基于机理模型的水量水质不确定性模拟 |
4.3.4 基于量质结合的过程调度体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清河水系水文情势变化分析及生态流量阈值确定 |
5.1 研究区概述及数据预处理 |
5.1.1 研究区概述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小清河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2.1 小清河水文过程突变点识别 |
5.2.2 小清河整体水文情势与基于流量分类的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2.3 基于水文分布规律的小清河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3 小清河生态流量阈值计算 |
5.3.1 典型中小洪水及典型年月径流分析 |
5.3.2 小清河生态流量阈值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清河中小洪水生态调度方案 |
6.1 中小洪水生态调度模型构建 |
6.1.1 MIKE 11模型构建及校核 |
6.1.2 动态规划模型的构建 |
6.2 典型情景下中小洪水生态调度结果分析 |
6.2.1 调度情景设计 |
6.2.2 典型情景下小清河生态调度计算及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清河径流过程生态调度方案 |
7.1 逐月生态调度模型及调度方案 |
7.1.1 逐月生态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
7.1.2 逐月生态优化调度计算及结果分析 |
7.2 水质不确定性模拟及水量水质联合分析 |
7.2.1 基于多维联合分布的流量—水质改善概率结果与分析 |
7.2.2 水质方程参数不确定性模拟 |
7.3 考虑再生水回用和海绵城市建设情景下水量水质联合分布分析 |
7.3.1 入河污染物减排情景设计 |
7.3.2 考虑再生水回用和海绵城市建设情景下水质不确定模拟及水量水质联合分布分析 |
7.4 基于过程调度的典型生态补水调度方案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撰写科研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面向地表水资源评价的大尺度区域气候-生态-水文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区划研究 |
1.2.2 水资源评价与演变规律研究 |
1.2.3 缺资料地区的水循环研究 |
1.2.4 存在不足及下一步需开展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面向地表水资源评价的大尺度区域气候-生态-水文分区理论框架与关键技术 |
2.1 理论基础 |
2.1.1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
2.1.2 广义水资源评价理论 |
2.1.3 综合区划理论 |
2.2 理论框架 |
2.3 关键支撑技术 |
2.3.1 大尺度区域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与计算 |
2.3.2 缺资料地区水资源评价参数的获取与优选 |
2.3.3 大尺度区域地表水资源评价技术 |
2.3.4 气候-生态-水文综合分区划分技术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尺度区域气候分区与气候-生态分区的划分方法及分布特征 |
3.1 总体思路 |
3.2 数据资料 |
3.2.1 降水数据 |
3.2.2 气温数据 |
3.2.3 河网及水资源区数据 |
3.2.4 地形地貌数据 |
3.2.5 地表覆盖数据 |
3.2.6 土壤数据 |
3.3 大尺度区域气候分区划分方法及分布特征 |
3.3.1 指标选取 |
3.3.2 分区标准及方法 |
3.3.3 分区结果与编码 |
3.4 大尺度区域气候分区时空分布特征 |
3.4.1 全球气候分区的年代间变化 |
3.4.2 全球水资源区的气候敏感特征 |
3.5 大尺度区域气候-生态分区划分方法及分布特征 |
3.5.1 指标选取 |
3.5.2 分区标准及方法 |
3.5.3 分区结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气候-生态分区的大尺度区域产水系数的还原与移植 |
4.1 总体思路 |
4.2 数据资料 |
4.2.1 全球水文站拓扑网络的构建与集水区的生成 |
4.2.2 全球人口和用水数据集的制作 |
4.3 有资料地区产水系数的还原计算 |
4.3.1 天然径流的还原计算方法 |
4.3.2 有资料地区水资源评价参数结果 |
4.4 缺资料地区产水系数的移植 |
4.4.1 移植方法的选取 |
4.4.2 移植方法的优选 |
4.5 大尺度区域产水系数获取及时空分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水系数的大尺度区域地表水资源评价及非一致性演变分析 |
5.1 总体思路 |
5.2 数据资料 |
5.2.1 计算数据 |
5.2.2 验证数据 |
5.3 大尺度区域地表水资源评价 |
5.3.1 评价与验证方法 |
5.3.2 评价结果与合理性分析 |
5.4 地表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 |
5.4.1 研究方法 |
5.4.2 趋势性分析 |
5.4.3 非一致性分析 |
5.5 地表水资源的一致性修正 |
5.5.1 一致性修正的原则与方法 |
5.5.2 一致性修正的结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考虑人类水资源开发影响的气候-生态-水文分区 |
6.1 总体思路 |
6.2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6.3 全球气候-生态-水文分区 |
6.3.1 分区指标 |
6.3.2 分区标准 |
6.3.3 分区结果与编号 |
6.4 流域管理适应性对策 |
6.4.1 水资源过度开发区 |
6.4.2 水资源待开发区和跨区域待合作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 |
致谢 |
(5)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过程模拟及其功能定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域湿地水文调蓄机制及影响因素 |
1.2.2 流域湿地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2.3 流域湿地水文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范围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气候 |
2.1.4 水系水文 |
2.1.5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利工程概括 |
2.4 水与生态问题 |
2.4.1 水资源短缺 |
2.4.2 洪旱灾害频发 |
2.4.3 湿地面积萎缩与功能退化 |
第3章 耦合湿地模块的嫩江流域水文模型构建及适应性评价 |
3.1 PHYSITEL/HYDROTEL平台结构及原理 |
3.1.1 PHYSITEL平台结构及原理 |
3.1.2 HYDROTEL水文模型结构及原理 |
3.2 基于PHYSITEL-HYDROTEL平台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构建 |
3.2.1 PHYSITEL-HYDROTEL平台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3.2.2 基于PHYSITEL平台流域湿地类型划分及生态水文参数刻画 |
3.2.3 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的构建 |
3.3 流域湿地水文模型的径流模拟效果与评价 |
3.3.1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3.3.2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模拟结果评价 |
3.3.3 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适用性评价 |
3.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状条件下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定量评估 |
4.1 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定量评估方法 |
4.1.1 流域湿地对径流影响的定量评估方法 |
4.1.2 流域湿地洪水调蓄功能定量评估方法 |
4.1.3 流域湿地维持基流功能定量评估方法 |
4.2 流域湿地对径流过程的调蓄作用 |
4.2.1 湿地对日水文过程的影响 |
4.2.2 湿地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
4.3 流域湿地洪水调蓄功能定量评估 |
4.3.1 流域湿地的洪水调蓄作用 |
4.3.2 涨水期和落水期湿地洪水调蓄作用的差异性 |
4.3.3 不同空间位置湿地的洪水调蓄作用 |
4.4 流域湿地维持基流功能定量评估 |
4.4.1 湿地对日基流量的调蓄作用 |
4.4.2 湿地对月基流量的调蓄作用 |
4.4.3 湿地对年基流量的调蓄作用 |
4.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历史时期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演变及水利工程的影响 |
5.1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评估方法 |
5.1.1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评估 |
5.1.2 水利工程对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影响定量评估 |
5.2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 |
5.2.1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对日流量的调蓄作用 |
5.2.2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的洪水调蓄功能 |
5.2.3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的维持基流功能 |
5.3 水利工程对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影响 |
5.3.1 尼尔基水库对湿地日流量调节功能的影响 |
5.3.2 尼尔基水库对湿地洪水调蓄功能的影响 |
5.3.3 尼尔基水库对湿地维持基流功能的影响 |
5.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预估 |
6.1 未来气候情景下嫩江流域气象水文变化特征 |
6.1.1 气候变化情景数据预处理 |
6.1.2 未来气温变化特征 |
6.1.3 未来降水变化特征 |
6.1.4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流域径流预估 |
6.2 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预估 |
6.2.1 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预估方法 |
6.2.2 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演变 |
6.3 讨论 |
本章小节 |
第7章 基于湿地水文服务的嫩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 |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新安江干流段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范围选取 |
2.2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水文气象 |
2.2.4 河流水系 |
2.2.5 社会经济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水资源状况 |
2.3.2 供用及耗排水量 |
2.3.3 主要用水指标 |
2.3.4 水利工程情况 |
2.4 水生态环境状况 |
2.4.1 水生生物 |
2.4.2 生态保护区 |
2.4.3 湿地资源 |
2.4.4 现存问题 |
第三章 河流生态需水及其研究方法 |
3.1 河流生态环境特性 |
3.1.1 河流生态环境主要功能 |
3.1.2 生态流量的特性 |
3.1.3 河流生态保护目标 |
3.2 河流生态需水研究方法 |
3.2.1 基本原则 |
3.2.2 方法类别 |
3.2.3 方法比选 |
第四章 径流情势分析 |
4.1 分析方法 |
4.1.1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
4.1.2 滑动T检验 |
4.1.3 IHA/RVA分析法 |
4.2 分析结果 |
4.2.1 年际及年内分配 |
4.2.2 水文变异分析 |
4.2.3 IHA指标及流量组分分析 |
第五章 新安江生态需水计算 |
5.1 计算方法 |
5.1.1 年内展布法 |
5.1.2 生态水力学法 |
5.1.3 水文生物分析法 |
5.1.4 Tennant法 |
5.2 计算结果 |
5.2.1 生态基流 |
5.2.2 时间变化目标需水 |
5.2.3 鱼类保护目标需水 |
5.2.4 湿地及林草保护目标需水 |
5.2.5 多目标生态需水 |
5.3 对比验证及满足程度分析 |
5.3.1 对比验证 |
5.3.2 满足程度分析 |
5.4 管控及保障措施 |
5.4.1 管控措施 |
5.4.2 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赣江干流生态流量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河流生态流量理论与方法 |
2.1 河流生态流量的定义与内涵 |
2.2 河流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
2.2.1 水文学方法 |
2.2.2 生境模拟法 |
3 赣江干流流域概况 |
3.1 赣江流域概况 |
3.1.1 赣江流域基本情况 |
3.1.2 工程概况 |
3.2 赣江鱼类资源状况 |
3.2.1 渔业概况 |
3.2.2 鱼类区系 |
3.3 指示物种选取及习性特征 |
3.3.1 指示物种选取 |
3.3.2 四大家鱼习性 |
3.3.3 赣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 |
4 赣江干流生态水文情势分析 |
4.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分析 |
4.1.1 研究站点分析 |
4.1.2 研究方法分析 |
4.1.3 典型时段的选择 |
4.2 赣江干流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4.2.1 赣江干流河段流量水文变化趋势性分析 |
4.2.2 赣江干流河段流量水文突变分析 |
4.3 赣江干流生态水文评价指标诊断识别及分析 |
4.3.1 河流生态水文指标及生态意义 |
4.3.2 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分析 |
5 基于多种方法的赣江干流生态流量计算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基于物理栖息地模拟模型的赣江干流生态流量的计算 |
5.2.1 一维水动力模型的构建 |
5.2.1.1 模型原理 |
5.2.1.2 模型构建 |
5.2.1.3 水动力模型参数的率定及验证 |
5.2.2 栖息地模拟模型构建 |
5.2.2.1 栖息地模拟模型原理 |
5.2.2.2 确定研究目标物种 |
5.2.2.3 确定研究目标物种的适宜性曲线 |
5.2.2.4 栖息地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 基于历史资料的水文学方法的生态流量计算 |
5.3.1 水文学计算方法 |
5.3.1.1 90 %最小日平均流量法 |
5.3.1.2 NGPRP法 |
5.3.1.3 RVA法 |
5.3.1.4 Texas法 |
5.3.1.5 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 |
5.3.1.6 最枯月平均流量法 |
5.3.2 各计算结果的分析 |
6 赣江干流生态流量适宜性评价 |
6.1 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 |
6.2 适宜生态流量的评价 |
6.2.1 月流量偏差率 |
6.2.2 月生态流量满足度 |
6.2.3 月均生态流量适宜度 |
6.2.4 生态流量综合指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硕士学习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简介 |
1 个人简介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活动 |
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主要奖励 |
(8)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范畴的界定 |
一、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缘起 |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阐释 |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类型 |
四、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意义 |
第二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廓清 |
一、“冲突”与权利冲突 |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阐释 |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类型 |
第三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理论溯源与规制诉求 |
一、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原因分析 |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理论根源:还原主义方法论 |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诉求 |
第二章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方法论转换:从还原主义方法论到整体主义方法论 |
一、还原主义方法论的阐释与评析 |
二、还原主义方法论局限性之克服:整体主义方法论 |
三、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 |
第二节 价值论调整:从旧价值排序到新价值排序 |
一、价值排序的理论阐释 |
二、价值排序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契合性 |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新价值排序 |
第三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实现 |
一、长江流域涉水权利构造的价值拓展 |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配置的模式选择 |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关系的属性界定 |
第三章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规制 |
第一节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分析 |
一、基于功能与价值视角的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类型化分析 |
二、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流域典型性分析 |
三、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产生的机理 |
第二节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破解路径 |
一、冲突化解理念:生存安全价值优位 |
二、核心制度需求: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 |
三、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设计 |
第三节 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实证分析 |
一、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现状 |
二、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三、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完善 |
第四章 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规制 |
第一节 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分析 |
一、基于功能与价值视角的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类型化分析# |
二、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流域典型性分析 |
三、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产生的机理 |
第二节 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破解路径 |
一、冲突化解理念:统筹协调 |
二、核心制度需求: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 |
三、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设计 |
第三节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实证分析 |
一、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现状 |
二、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三、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完善 |
第五章 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规制 |
第一节 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分析 |
一、基于功能与价值视角的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类型化分析 |
二、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流域典型性分析 |
三、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产生的机理 |
第二节 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破解路径 |
一、冲突化解理念:生态优先 |
二、核心制度需求: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
三、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设计 |
第三节 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证分析 |
一、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 |
二、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三、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
结论:新时代长江流域法治的突破与转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区域水沙情势及径流变化归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水沙情势变化研究 |
1.2.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
1.2.3 水沙联合分布函数拟合研究 |
1.2.4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影响研究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IHA/RVA法 |
2.3.2 边际分布函数的拟合 |
2.3.3 联合分布模型的建立 |
2.3.4 水沙丰枯遭遇组合 |
2.3.5 累积量斜率变化方法 |
2.3.6 弹性系数法径流情势变因定量分析 |
2.4 研究数据来源 |
2.5 技术路线 |
3 水沙指标改变分析 |
3.1 引黄口区域水沙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3.1.1 径流量的年际、年代和滑动变化 |
3.1.2 含沙量的年际、年代和滑动变化 |
3.2 IHA/RVA法水沙单项指标改变程度 |
3.2.1 月均值 |
3.2.2 年均极值水沙变化 |
3.2.3 年极端水沙值发生时间变化 |
3.2.4 高低水沙频率及历时变化 |
3.2.5 水沙变化率及频率改变 |
3.3 三种RVA法的水沙整体改变度 |
3.4 综合水文指标改变度合理性分析 |
3.5 小结 |
3.5.1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
3.5.2 三种RVA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
4 引黄口区域水沙边际拟合 |
4.1 年径流量边际分布函数的初步拟合检验 |
4.1.1 TA阶段 |
4.1.2 TB阶段 |
4.2 年含沙量边际分布函数初步拟合检验 |
4.2.1 TA阶段 |
4.2.2 TB阶段 |
4.3 边际分布函数进一步检验与确定 |
4.4 小结 |
5 区域水沙联合分布及丰枯遭遇分析 |
5.1 区域水沙联合函数确立 |
5.2 引黄口区域水沙丰枯遭遇分析 |
5.3 小结 |
6 径流情势变化归因分析 |
6.1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6.1.1 降水量的年际、年代和滑动变化 |
6.1.2 蒸散发量的年际、年代和滑动变化 |
6.2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前后累积变化率改变 |
6.3 年径流情势变化的归因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四、吕梁地区水资源变化情势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2]山东省年降水量长序列分析及变化环境对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研究[D]. 牛锦秋. 山东大学, 2021(12)
- [3]城市河流水文情势分析及生态调度研究[D]. 刘阳. 山东大学, 2020(08)
- [4]面向地表水资源评价的大尺度区域气候-生态-水文分区研究[D]. 李相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5]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过程模拟及其功能定量评估[D]. 吴燕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4)
- [6]新安江干流段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研究[D]. 薛辰影. 扬州大学, 2020(04)
- [7]赣江干流生态流量的计算[D]. 田芳. 南昌工程学院, 2019(02)
- [8]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D]. 刘子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区域水沙情势及径流变化归因分析[D]. 孙妍.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